一、薄层色谱法测定肉类罐头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论文文献综述)
李淼[1](2021)在《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牛奶中真菌毒素的方法研究及试纸条研制》文中指出黄曲霉毒素M1(Aflatoxin M1,AFM1)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牛奶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在体内不断蓄积会损害肝肾功能,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且两者在人体内共存时会增加联合毒性作用的潜在风险。目前市场上的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是操作复杂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灵敏度较低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且多数方法仅针对单一毒素,而多组分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也只是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难以实现真菌毒素混合污染的同步快速定量检测。因此,建立混合真菌毒素的快速检测技术对保证乳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课题基于免疫层析原理,以AFM1和OTA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荧光微球作为示踪剂,实现了AFM1的单独检测以及AFM1-OTA的双联快速检测,提高了真菌毒素的检测效率和灵敏度,为乳品中混合真菌毒素污染同步定量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于免疫学竞争原理,构建AFM1荧光定量试纸条。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喷涂完全抗原、羊抗鼠Ig G抗体,制备荧光探针并表征,建立AFM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方法并应用于乳制品中AFM1的检测。在线性范围0.05 ng/m L~2 ng/m L内,AFM1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45.53Lg X+26.68(R2=0.9870),50%抑制浓度(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2041 ng/m L,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0194 ng/m L。检测加标的牛奶样品,其回收率在83.48%~119.6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8.11%。与近年来所报道的检测AFM1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限低、成本低,为快速筛选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2)为了确保稳定可靠的定量信号输出,引入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SA)独立系统,建立同时检测AFM1和OTA的双色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实现牛奶中混合真菌毒素的同步检测。与传统的方法不同之处,本研究将目标抗原和生物素-牛血清白蛋白(biotin-BSA)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在预孵育时间为10 min、免疫层析时间为12min、双色荧光探针用量为3μL、完全抗原喷涂浓度为0.4 mg/m L等条件下,AFM1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28.47Lg X+29.81(R2=0.9845),IC50=0.2087 ng/m L,LOD=0.0527ng/m L;OTA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36.06Lg X+51.34(R2=0.9736),IC50=1.1187 ng/m L,LOD=0.1662 ng/m L。传统的双联检测回收率在42.97%~140.80%,波动范围大,稳定性差,而该方法回收率在90.16%~115.65%之间,变异系数低于7.41%。在37℃条件下可连续存储16天,即低温条件下货架期可达一年以上。应用该方法检测14份市售牛奶样品,其结果与仪器法的检测结果基本吻合。(3)为进一步提高双联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和稳定性,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二抗标记法的AFM1-OTA双联时间分辨免疫层析检测技术。通过探究抗体的标记量、样品稀释液中的甲醇浓度等参数,该方法中AFM1和OTA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0.0181 ng/m L和0.0363 ng/m L,比单抗标记法分别提高了5倍和3倍,不同批次的回收率介于89.65%~103.99%。在0.05 ng/m L~5 ng/m L线性范围内,AFM1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27.71Lg X+28.70(R2=0.9901),IC50=0.1696 ng/m L;在0.05 ng/m L~10 ng/m L线性范围内,OTA的线性拟合方程为Y=-25.85Lg X+39.96(R2=0.9903),IC50=0.4084 ng/m L,检测线性范围均可达到两个数量级,检测不同批次不同种类的牛奶样品,并通过国标方法进一步确证,且相关系数高于0.9789,说明该技术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在15 min内实现快速定量检测,为大批量样本的同步初筛奠定了良好基础。
程实[2](2021)在《逍遥片真菌毒素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逍遥片是根据经典名方逍遥丸加减化裁而来,功效为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月经不调等症状,具有抗抑郁作用。逍遥片由炙甘草、柴胡、炒白术、当归、白芍五种药材组成,药材经过提取后制成提取物1和提取物2后,加入辅料制成逍遥片制剂。同时,逍遥片作为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欧洲药品管理局的项目,需除保证其质量安全之外,还需满足欧洲药典(European Pharmacopoeia,EP)的标准规定。本课题建立逍遥片的安全质量控制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真菌毒素中的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32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检测,可以为中药制剂建立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方法,也为中医药走出国门夯实基础,为中医药国际化作出贡献。方法:1.样品用8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离心,免疫亲和柱富集,UPLC-FLD分析检测,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A为0.5%冰醋酸溶液(p H=2.97),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激发波长310 nm,发射波长465 nm,柱温30℃,体积流量0.4 m L/min,进样体积2μL。2.样品用70%甲醇溶液超声提取,离心,免疫亲和柱富集,旋蒸浓缩,利用UPLC-FLD对黄曲霉毒素B1B2G1G2分析定量,建立检测方法。流动相A为超纯水,流动相B为甲醇-乙腈(1:1),梯度洗脱。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56 nm,柱温30℃,体积流量0.4 m L/min,进样体积2μL。3.样品用1%甲酸溶液超声提取,离心,PCX固相萃取柱纯化,UPLC-MS/MS分析检测,Thermo Hypersil Gold 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A为0.05%甲酸溶液(含2.5 m M/L甲酸铵),流动相B为甲醇-0.05%甲酸溶液(含2.5 m M/L甲酸铵),柱温40℃,流速0.4 m L/min,进样体积2μL,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外标法定量,同时分离32种结构相近的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结果:1.OTA在1.5-37.5 ng/m L显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OTA加标回收率为92.4%-119.9%,RSD为2.5%-9.1%。样品在48 h内稳定。共检测42批次样品,33批呈阳性,柴胡和炙甘草呈阳性。在此结果基础上于市场购买18批次柴胡,15批呈阳性,2批超过EP 20μg/kg的限度值,最高水平达101.97μg/kg。2.提取物1、提取物2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4种AFT加样回收率在90.9%-128.4%之间,重复性RSD%在2.6%-9.9%之间,样品在48h内稳定,方法学项目均满足要求。共检测24批次样品,无黄曲霉毒素检出。3.建立的32种PAs的检测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4;在10μg/kg-2000μg/kg不同水平下的回收率在73.3%-118.5%之间,RSD%为2.1%-15.4%。逍遥片LOD在0.13μg/kg-21.39μg/kg,所有基质的LOQ在7.61μg/kg-114.40μg/kg。样品在48小时内稳定。均得到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回收率在可接受范围内,重复性良好。共24批次,均未有32种PAs的检出。结论:1.本研究建立了一种IAC-UPLC-FLD方法,可用于中药以及其提取物的真菌毒素检测,建立的方法快速、结果准确,符合样品中痕量检测的要求,补充了中间提取物真菌毒素检测的空白。前处理中使用表面活性剂减少基质的干扰;免疫亲和柱特殊的抗体填料与真菌毒素特异性结合,降低了假阳性的结果的出现;UPLC-FLD检测避免了柱后衍生,缩短了检测时间。此方法需要进一步试验是否满足更广泛的中药及相关提取物的检测。2.本文通过1%甲酸溶液提取,PCX固相萃取柱净化,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同时分析测定药材、提取物和制剂中的32种PAs。目前检测PAs的方法所测的种类较少,通常是7、8种生物碱的检测,且多集中在蜂蜜、中药、植物上,中药制剂的检测未见报道。本文建立同时分离定量32种PAs,适用于基质复杂的中药制剂。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为检测基质复杂的样品提供了参考,对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着重要意义。3.基于逍遥片的药材-提取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建立逍遥片的安全性质量控制策略。根据相关法规,欧洲药典0277甘草项下规定OTA≤20μg/kg。EP规定AFB1≤2μg/kg,AFT≤4μg/kg。荷兰药监局要求控制药物PAs及其氮氧化物每日最大剂量0.35μg/day/50 kg。逍遥片的安全性控制策略中,OTA在药材和提取物中控制,其中柴胡和炙甘草、提取物1、提取物2严格控制标准在2μg/kg以内,若超过,每份样品≤20μg/kg且平均值≤10μg/kg才允许使用。黄曲霉毒素B1B2G1G1,在提取物中控制,需满足AFB1≤2μg/kg,AFT≤4μg/kg。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在逍遥片制剂中控制,共32种PAs需控制在350μg/kg以内。
郝铖[3](2021)在《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四种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真菌毒素,其广泛存在自然界的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谷物,奶,食用油等及其制品,因此,关于食品中超衡量及痕量的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受到高度关注。由于农产品样品基质复杂,而黄曲霉毒素含量和限量极低,高效特异性样品前处理技术是高灵敏精准检测黄曲霉毒素的关键之重。分子印迹聚合技术(MIT)是一种仿生技术,具有类似生物受体的特异性和选择性,在环境条件下具有耐久性和低成本的显着优势。传统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通常需要大型仪器,导致检测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广泛的检测需求和高成本的大型检测设备之间的矛盾促进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等小型快速检测仪器发展,本研究在以上条件为基础的情况下展开:1.基于虚拟模板分子印迹技术,以5,7-二甲氧基香豆素为虚拟模板,使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对黄曲霉B1、B2、G1、G2具有类特异性吸附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证明印迹聚合物(MIP)具有疏松多孔。利用动态吸附试验和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吸附能力,最大吸附量为14840μg/kg。印迹因子IF在2.34-4.9之间。通过选择另外两种真菌毒素性的吸附试验证明了印迹聚合物对四种黄曲霉毒素具有类特异识别性。2.将合成的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研究制备了能吸附4种黄曲霉毒素的类特异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并对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使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玉米、大米、大豆中四种黄曲霉毒素的MI-SPE-LC-MS/MS检测方法。该方法在1μg/kg-100μg/kg和0.1μg/kg-50μg/kg范围内,黄曲霉毒素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98,在不同添加水平下,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1.7%~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4%。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可靠的稳定性。3.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对黄曲霉毒素B1进行快速检测,首先7种SERS增强基底,通过对黄曲霉毒素B1的SERS信号增强效果选择1.2m L的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合成的胶体金作为SERS增强基底,最终的Au NPs体系在100%功率的785nm的激光进行7s的信号采集,在1263.9 cm-1处有其特征峰,在0.001-5mg/k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868)。
董胜男[4](2021)在《基于置换型荧光探针的OTA适配体传感器》文中提出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分布广泛,具有较强毒性的霉菌毒素,通常存在于受赭曲霉污染的农作物和食品中。为保证食品安全,实现OTA的快速、灵敏检测十分重要。近年来,基于核酸适配体的生物传感器在小分子检测领域备受关注,因核酸适配体与抗体相比具有诸多优势,如易于合成、易于修饰、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目前,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荧光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OTA,从荧光检测的机理上讲多数采用竞争法。竞争法中的竞争物可以是核酸适配体的互补链,也可以是具有吸附核酸适配体能力的纳米材料(金纳米颗粒或单壁碳纳米管等)。这些竞争物与适配体的亲和力往往高于OTA,强抑制作用导致这些方法的检测限较高、竞争反应时间较长。因此,选择合适的竞争物,提高检测的速度、降低检测限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为进一步降低检测限、提高检测速度,本文提出以小分子有机荧光染料为竞争物的免标记荧光适配体传感器用于红酒中OTA的快速、灵敏检测。与以往检测方法相比,有机小分子染料与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更弱,因此以其作为竞争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抑制作用,使得竞争置换过程更易于进行,检测速度更快、检测限更低。首先,以结晶紫(CV)为置换型荧光探针构建了免标记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实现OTA的检测。CV是反平行G-四链体特异性荧光染料,OTA可诱导其核酸适配体形成反平行G-四链体。预期随着OTA浓度的增加,体系荧光强度增加,但是实际检测结果与预期相反。推测OTA与CV的结合位点相同,CV是OTA的置换型荧光染料,随着体系中OTA浓度的增加,OTA将与核酸适配体相结合的CV置换出来,导致体系荧光强度减弱。首先借助圆二色(CD)光谱对不同条件下适配体的构型进行了表征,证实了OTA加入前后适配体均反平行的G-四链体结构。随后通过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CV与核酸适配体的结合比为2:1及解离常数(Kd=1.16μM);对比OTA与核酸适配体的结合比为1:1及解离常数(Kd=200 n M),证实了该竞争置换反应机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OTA的检测限达到0.56 n M。基于此方法设计的试剂盒,可满足欧盟委员会No.123/2005规定的葡萄酒及由葡萄制作的饮料中OTA的最大限量2μg/kg(相当于5n M),此试剂盒有望应用于便携式系统,实现现场检测。其次,为了寻找新的小分子有机荧光染料用于OTA的快速、灵敏检测,引入了另一种G-四链体特异性有机染料,硫黄素T(Th T),并以Th T为置换型荧光染料构建了免标记核酸适配体传感器实现OTA的检测。与上一章以CV为置换型荧光探针的方法相比,以Th T为置换型荧光探针的检测限略高(1.03 n M)。因为Th T与OTA适配体的亲和力(Kd=0.66μM)高于CV与OTA适配体的亲和力(Kd=1.16μM),导致抑制作用增强,置换过程相对不易进行。对Th T的研究进一步证实,选择低亲和力的竞争物可以有效降低抑制作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最后,根据OTA可以置换出Th T,且两者与OTA适配体的结合比均为1:1,我们推断OTA与Th T具有相同的结合位点。对结合位点的分析表明,OTA最有可能结合在反平行G-四链体的末端G-四分体上,但是该推论仍然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弛[5](2021)在《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光学检测葡萄糖和黄曲霉毒素》文中研究说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保障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面对数量庞大的检测样本,监测难度大大增加。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发出可以高效、快速、灵敏地检测食品中各类成分的新方法。光学法以其响应速度快、干扰小、设计简单、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检测。由于天然酶特异的催化性能,大多方法中使用了天然酶,但天然酶的提纯困难、价格高、稳定性差、需低温保存等缺点限制了这些方法的推广。新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在提高酶稳定性和模拟天然酶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应用。所以本文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合光学分析手段对食品中的葡萄糖和黄曲霉毒素B1实现了快速检测,工作包括以下两部分:1.建立了高稳定性的对食品中葡萄糖的检测方法。首先将葡萄糖氧化酶、碳点在室温条件下共同包封在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中,将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荧光探针,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在中性条件下,复合材料可以高效地催化氧化葡萄糖生成H2O2,H2O2与Co2+之间通过类芬顿反应产生自由基(·OH),使碳点的荧光发生猝灭,从而检测葡萄糖。构建的荧光探针在最适条件下检出限为0.16μM,回收率在106.8%~110.7%。本实验中葡萄糖氧化酶,碳点共包裹的金属有机骨架纳米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合成,且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葡萄糖检测。2.构建了一种免疫检测的新方法,即抗体修饰具有模拟酶活性的MOFs材料作为比色探针,磁性纳米材料与抗原结合形成具有竞争性且易分离的免疫探针。HKUST-1是一种Cu-MOFs,具有良好的模拟酶活性并且合成条件温和、稳定性高、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易于修饰。通过常温下的简单混合合成了包裹葡萄糖氧化酶的HKUST-1,然后修饰抗体形成抗体复合物。黄曲霉毒素B1(AFB1)与修饰抗原的磁性免疫探针竞争抗体复合物,当体系中存在的AFB1不足以完全封闭住抗体的结合位点时,修饰抗原的磁性免疫探针会与之结合。磁分离后进行比色测定,若复合材料中含有比色探针,则可以高效地催化葡萄糖生成H2O2,在HKUST-1类过氧化物酶存在下,H2O2作为中间产物,立即转化为·OH,氧化TMB,在652 nm处产生吸收峰。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与吸光度在0.01~0.1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出限为0.004ng/mL。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稳定性,可用于玉米样品的检测。
黄晴雯[6](2021)在《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真菌毒素是由产毒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可污染谷物、果蔬与中药材等,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体健康。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气候的高温高湿利于真菌的产生,易出现真菌毒素的污染,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真菌毒素分析方法,进而对真菌毒素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展开评价,并针对重要毒素开展相关降解技术研究,对于食品和药品的质量控制、保障人们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系列技术难题:(1)基于便捷式设备、无需依赖大型仪器和复杂前处理的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少,无法实现田间地头的现场监测;(2)真菌毒素已知有400余种,多种真菌毒素共同污染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目前较多研究只针对几十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进行研究,对新型和未知真菌毒素(未知毒素、在不同农产品基质中新发现的已知毒素)的研究较少,缺乏合适真菌毒素的高效广谱筛查方法;(3)目前的真菌毒素风险评估方法,大多只针对单一或一类毒素,未见对多种不同真菌毒素的联合安全风险的评价;(4)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毒素的防控,但存在二次污染以及大规模应用受限等不足,缺乏绿色、高效和安全的降解技术。本文通过构建174种真菌毒素筛查数据库,建立多种常见和新型真菌毒素的非靶向筛查技术,实现对谷物和中药山楂中真菌毒素的广谱筛查,再结合筛查结果,针对山楂中污染较多的展青霉素建立电化学快速筛查方法,构建的高灵敏、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可实现体外真菌毒素暴露预警。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居民体内的多种真菌毒素生物标志物的暴露进行评估,考察了多种真菌毒素的累积健康风险,再利用光降解方法探究对谷物中常见真菌毒素的降解作用,推动真菌毒素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174种真菌毒素(原型、新型及相关衍生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筛查技术。样品用含1%乙酸的乙腈提取、Qu ECh ERS方法净化,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100 mm×3.0mm,2.7 mm)柱分离,以1%甲酸水+3 mmol/L乙酸铵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以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分别测定。根据174种毒素的高分辨准分子离子峰、同位素分布、特征子离子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Master View软件实现定性检索。同时,考察了20种真菌毒素的定量方法,方法学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和山楂中20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7,一级离子质量精确度均小于5 ppm,最低定量限为0.5-20μg/kg,回收率为70.16-119.7%,相对标准偏差为0.21-14.97%。使用该方法对119份小麦样品,32份玉米样本和31份山楂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其污染毒素的种类分别为41,22和27种。该方法可用于食品和中药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广谱筛查。2.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葡萄汁、苹果汁和山楂汁中的展青霉素的研究。以硫堇(Thionin,Th)为聚合单体和信号分子,以展青霉素为模板分子,在硫堇-纳米铂-氮掺杂石墨烯(Th-platinum nanoparticle-nitrogen-doped graphene,Th-Pt NP-NGE)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形成了测定展青霉素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将Th-Pt NP-NGE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不仅起到放大响应电流信号的作用,而且通过静电吸附和共价键作用将Th和纳米铂颗粒(Platinum nanoparticles,Pt NPs)吸附于电极表面,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在表面合成展青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差示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测试表明,展青霉素浓度在0.002 ng/m L~2 ng/m L,浓度对数(Log C)与电流变化(ΔI)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5),检出限0.001 ng/m L(S/N=3)。该传感器制作简单、稳定性好、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3.长江三角洲地区居民体内的多种真菌毒素生物标志物的暴露评估与累积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基于UHPLC-MS/MS方法,检测了长三角地区227名年龄在20-88岁的成年人体尿液中23种常见真菌毒素生物标志物含量。结果表明,在110份尿液样本中检测到8种真菌毒素,51/227份(22.47%)的尿液样本中同时出现多种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其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伏马毒素B1(Fumonisin B1,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最常见。在传统单一真菌毒素风险评估中,FB1、ZEN、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和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均表现出潜在的危害。然而,虽然同时含有DON和ZEN的12个样本中无明显单一危害风险,但是通过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方法,计算出2个样本中两种真菌毒素的结合对人体内分泌系统可构成潜在的干扰风险。另外通过联合暴露边际比(Combined margin of exposure index,MOET)方法判断AFB1和FB1的联合暴露风险评估,表明其可能构成潜在的健康问题,其中AFB1是主要的贡献者。我们的方法为定量评估多种不同类型真菌毒素的累积风险提供了一个新方法,并为准确解释与多种真菌毒素接触相关的流行病学健康结果开辟了一个新视野。4.采用直接光降解方法降解农产品和水果中普遍存在的腾毒素(Tentoxin,TEN),并初步探明其消减机理和降解产物。通过采用不同光源,测定了不同辐射时间、不同初始浓度和不同p H值条件下TEN的光降解效果,并初步探究了纯水体系下其降解产物,揭示了TEN在光降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全光条件下纯水系中TEN的降解率最高,且TEN的浓度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毒素溶液的p H值大小和溶液体系与毒素的降解情况并无显着联系。在p H=6,毒素初始浓度为1.0μg/m L,氙灯功率为540 W在纯水系下照射180 min后,TEN的降解率为55.90%。通过UHPLC-Q-TOF-MS对TEN的降解产物测定发现,TEN在光照条件下,自身发生重排,生成反式异构体iso-TEN,其产物较TEN的毒性降低,表明光降解对TEN有部分解毒作用。
李静芝[7](2021)在《食品中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真菌毒素在很多谷物及其制品中常共同存在,对人和动物均有急慢性毒性、致癌、致畸等作用,因此仅检测其中一种毒素的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因其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发射峰窄和不易光漂白等优势,在食品污染物的高灵敏检测中展现出良好应用前景。因此本研究将以UCNPs为核心,建立两种同时检测食品中FB1和ZEN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实现两种毒素的高灵敏同时检测,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免疫传感技术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BA法(生物素-亲和素)的上转换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同时检测两种真菌毒素。以96孔酶联板作为检测平台,对UCNPs表面修饰链霉亲和素获得上转换荧光探针,其可与生物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随着反应体系中待测目标物浓度的升高,荧光强度与其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以此实现目标物的检测。2.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结合磁分离传感技术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磁分离和双色上转换的高灵敏免疫荧光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FB1和ZEN。首先采用改良的溶剂热法合成两种UCNPs,表面氨基化修饰后,分别与两种毒素抗原偶联形成上转换荧光探针;将环氧基磁珠分别与毒素抗体偶联获得磁珠捕获探针。根据免疫竞争原理,随着反应体系中待测目标物浓度的升高,上清中荧光强度的变化与其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据此实现两种目标物的高灵敏检测。结果1.FB1和ZEN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免疫传感技术研究:本方法中用808 nm激发的六方相UCNPs,其粒径均一,分散性良好,平均直径50 nm。在最佳检测条件下,上转换荧光强度随着目标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FB1和ZEN在0.2 ng/m L~80 ng/m L,0.5 ng/m L~125 ng/m L的线性范围内,检出限分别达到0.16 ng/m L、0.20 ng/m L。本方法可用于玉米粉和牛奶的加标回收,平均回收率在97.81%~114.52%之间,RSD<5.0%。2.FB1和ZEN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结合磁分离传感技术研究:本方法中用980 nm激发的两种六方相的UCNPs,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平均直径为30nm。在最佳优化条件下,上转换荧光强度随着目标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加,FB1和ZEN的线性范围在0.05 ng/m L~5 ng/m L之间,检出限分别为0.016 ng/m L、0.012ng/m 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真实样品检测中,平均回收率在85.97%~113.82%之间,RSD<5.0%。结论本文围绕上转换纳米颗粒这一新型纳米材料,以两种真菌毒素为检测对象,成功构建了两种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实现了FB1和ZEN的同时检测。此外,本研究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在灵敏度、准确性和简便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实现食品中污染物多靶标高灵敏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白艺珍,张奇,李培武[8](2020)在《油料作物主要生物毒素发生危害与检测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料作物产品中生物毒素污染是世界各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综合分析了油料作物产品中生物毒素污染发生状况,梳理了生物毒素污染的主要类型、危害、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油料作物产品生物毒素管控的对策建议。
殷萌琪[9](2020)在《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问题引起广泛关注。长期食用兽药残留的食品,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加速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出现。为加强兽药残留监管,需要建立快速、低成本、高灵敏和高通量的检测方法用于大量样本的初步筛查。α-玉米赤霉醇(α-Zearalanol,α-ZAL)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Lactam antibiotics)作为两大兽药种类,具有促进生长、防治动物疫病等作用。α-ZAL的代谢特性导致食品中残留不止一种α-ZAL类化合物,而在畜牧业中可能有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同时使用进而残留在食品中。本研究从广谱识别角度着手,针对α-ZAL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同特点,制备出可同时识别6种α-ZAL类化合物的广谱高灵敏单克隆抗体,建立能同时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制备出可广谱结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受体蛋白,建立能同时检测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受体检测法。(1)根据α-ZAL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设计将其同族结构类似物ZAN C7位通过肟化反应衍生出羧基并合成了相应的人工抗原,获得了可同时识别6种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其亚型为Ig G1型,效价可达105,亲和常数为1.20×108L/mol,与常见的其他类真菌毒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2)基于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成功建立了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Indirect competitive ELISA,ic-ELISA)。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080~0.194 ng/m L,检测范围为0.020~0.835 ng/m L。对实际样品基质效应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肉、牛肝、牛肾、牛奶、奶粉等多种牛源性食品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9.2%~104.2%,变异系数低于11.4%。(3)基于α-ZAL类化合物的单克隆抗体,成功研制了检测α-ZAL类化合物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消线值均为5 ng/m L;借助读条仪进行定量检测,该法对α-ZAL类化合物的灵敏度(IC50)为1.225~1.800 ng/m L,检测限(IC10)为0.105~0.227 ng/m L。对牛奶样品基质效应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奶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5.6%~93.9%,变异系数低于12.4%。(4)根据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选择能与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特异性结合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roteins,PBPs)为广谱识别材料。以肺炎链球菌R6 pbp3片段为模板,通过基因克隆、胞外表达和亲和纯化,获得N端截短的但仍保持生物学活性的PBP3*蛋白,浓度为0.5 mg/m L。(5)利用受体蛋白能特异性识别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原理,将纯化后受体蛋白PBP3*直接固定在高吸附96孔聚乙烯反应板上,酶标物AMP-HRP与游离的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竞争结合受体蛋白。基于HRP的酶促显色原理,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成功建立了用于检测牛奶中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的直接竞争-酶标受体检测法,检测限(IC10)为0.28~100.30 ng/m L,均低于欧盟标准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大残留限量。在直接竞争-酶标受体检测法的基础上结合酶促化学发光技术,使得IC50值均降低8~10倍左右。通过对牛奶样品基质效应的处理,成功将该法应用于牛奶样品的实际检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2.9%~89.3%,变异系数低于12.6%。
刘文静,黄彪,傅建炜,韦航,黄财标[10](2021)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陈年老茶中16种真菌毒素残留》文中研究说明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不同种类陈年老茶中16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样品经甲酸-乙腈(10∶90,V/V)溶液提取,提取液加入QuEChERS盐包振摇离心,过OASIS PRIME HLB小柱和dSPE净化管处理,以ACQUITY UPLC HSS T3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的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茶叶基质匹配标准溶液。结果显示:16种真菌毒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在茶叶基质中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在63.4%~10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11.3%,方法检出限为0.03~7.00μg/kg。选取了121份陈年老茶样品进行检测,1份乌龙茶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34.0μg/kg,1份红茶样品检出赭曲霉毒素A,含量为1.6μg/kg。本方法稳定、准确、灵敏、快速,能够满足各种茶叶样品中多毒素残留分析的需求。
二、薄层色谱法测定肉类罐头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薄层色谱法测定肉类罐头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牛奶中真菌毒素的方法研究及试纸条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AFM_1和OTA的污染与毒性1 |
1.1.1 AFM_1的污染现状与危害1 |
1.1.2 OTA的污染现状与危害 |
1.1.3 AFM_1和OTA联合污染现状 |
1.2 AFM_1和OTA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化学分析方法 |
1.2.2 仪器分析方法 |
1.2.3 免疫学分析方法 |
1.3 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免疫层析技术概述 |
1.3.2 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牛奶中AFM_1检测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设备与仪器 |
2.2.3 主要溶液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荧光探针的制备 |
2.3.2 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表征 |
2.3.3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与组装 |
2.3.4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构建条件的优化 |
2.3.5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表征 |
2.4.2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实验条件的优化 |
2.4.3 AFM_1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单抗法双色荧光和 biotin-SA系统同步定量检测牛奶中的AFM_1和 OTA..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设备与仪器 |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AFM_1和OTA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3.3.2 AFM_1-OTA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制备流程 |
3.3.3 AFM_1-OTA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原理及使用 |
3.3.4 一步法制备双色荧光探针 |
3.3.5 双色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鉴定 |
3.3.6 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工艺参数的优化 |
3.3.7 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性能的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FM_1和OTA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
3.4.2 双色荧光探针的表征 |
3.4.3 荧光探针制备的实验参数优化 |
3.4.4 双色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二抗标记法同步检测AFM_1和OTA的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设备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两步法合成荧光微球桥抗体-抗体复合物 |
4.3.2 荧光微球及荧光微球桥抗体-抗体复合物的表征 |
4.3.3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构建和使用 |
4.3.4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试验参数的优化 |
4.3.5 AFM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荧光微球及荧光探针的表征 |
4.4.2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实验参数的优化 |
4.4.3 AFM_1-OTA双联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性能评价 |
4.4.4 与现有文献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逍遥片真菌毒素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实验一 逍遥片赭曲霉毒素质量标准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逍遥片黄曲霉毒素质量标准建立 |
1 仪器和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三 逍遥片32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质量标准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和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内外中草药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控制情况浅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四种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黄曲霉毒素简介 |
1.3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1 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2 分子印迹技术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黄曲霉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 |
2.2.2 功能单体和虚拟模板相互作用 |
2.2.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评价 |
2.2.4 四种黄曲霉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体系的筛选和优化 |
2.3.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2.3.3 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4 种黄曲霉毒素的MI-SPE-LC-MS/MS检测方法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4种黄曲霉毒素液相串联质谱方法建立与优化 |
3.2.2 黄曲霉毒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研制 |
3.2.3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在实际样品中的方法学评价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4种黄曲霉毒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建立与优化 |
3.3.2 黄曲霉毒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的方法建立 |
3.3.3 方法学评价 |
3.3.4 固相萃取柱的重复性用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对AFB1的快速检测 |
4.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SERS增强基底的合成 |
4.2.2 黄曲霉B1检测基底的筛选 |
4.2.3 SERS增强基底的表征 |
4.2.4 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ERS增强基底的表征 |
4.3.2 AFB1的SERS检测 |
4.3.3 拉曼检测条件的优化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置换型荧光探针的OTA适配体传感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赭曲霉毒素A(OTA) |
1.1.1 OTA的理化性质 |
1.1.2 OTA的分布及危害 |
1.1.3 OTA的限量标准 |
1.1.4 OTA的检测方法 |
1.2 核酸适配体 |
1.2.1 适配体的筛选 |
1.2.2 适配体的结构 |
1.2.3 核酸适配体作为生物传感器中识别单元的优点 |
1.2.4 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 |
1.3 G-四链体 |
1.3.1 G-四链体结构 |
1.3.2 G-四链体结构的研究方法 |
1.3.3 G-四链体与小分子的作用模式 |
1.3.4 G-四链体的特异性荧光配体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结晶紫(CV)作为置换型荧光探针用于红酒中OTA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寡核苷酸和化学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圆二色(CD)光谱分析 |
2.2.4 可行性分析 |
2.2.5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化学计量比 |
2.2.6 Ca~(2+)和CV浓度的优化 |
2.2.7 CV作为置换型荧光探针进行OTA检测 |
2.2.8 选择性分析 |
2.2.9 红酒中OTA的前处理和回收率分析 |
2.2.10 CV作为置换型荧光探针的检测试剂盒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圆二色(CD)光谱分析 |
2.3.3 可行性分析 |
2.3.4 化学计量比与解离常数的确定 |
2.3.5 Ca~(2+)和CV最优浓度的选择 |
2.3.6 传感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与OTA的定量分析 |
2.3.7 选择性分析与红酒中OTA的检测 |
2.3.8 CV作为置换型荧光探针的检测试剂盒 |
2.4 本章小结 |
3 硫黄素T(Th T)作为置换型荧光探针检测红酒中的OTA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寡核苷酸和化学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圆二色(CD)光谱分析 |
3.2.4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化学计量比 |
3.2.5 Ca~(2+)和ThT浓度的优化 |
3.2.6 Th T作为置换型荧光探针检测OTA |
3.2.7 选择性分析 |
3.2.8 红酒中OTA的回收率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圆二色(CD)光谱分析 |
3.3.3 化学计量比与解离常数的确定 |
3.3.4 Ca~(2+)和ThT最优浓度的选择 |
3.3.5 传感系统的动力学响应与OTA的定量分析 |
3.3.6 选择性分析与红酒中OTA的检测 |
3.3.7 OTA结合位点的探究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光学检测葡萄糖和黄曲霉毒素(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葡萄糖 |
1.3 葡萄糖的检测手段 |
1.3.1 声波法 |
1.3.2 电化学法 |
1.3.3 近红外光谱法 |
1.3.4 比色法 |
1.3.5 荧光法 |
1.4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及污染 |
1.5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现状 |
1.5.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2 薄层色谱法 |
1.5.3 酶联免疫法 |
1.6 金属有机框架 |
1.6.1 MOFs概述 |
1.6.2 MOFs在酶固定方面的应用 |
1.6.3 MOFs的模拟酶性质 |
1.7 本课题的提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缓冲溶液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碳点和葡萄糖氧化酶共包裹金属有机框架构建葡萄糖传感器 |
2.2.1.1 碳点的合成 |
2.2.1.2 ZIF-8的合成 |
2.2.1.3 GOx/CDs@ZIF-8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1.4 条件优化实验 |
2.2.1.5 传感器的性能检测 |
2.2.1.6 实际样品中葡萄糖的检测 |
2.2.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模拟酶结合磁分离的新型酶标抗体免疫比色检测AFB1 |
2.2.2.1 HKUST-1的制备 |
2.2.2.2 GOx@HKUST-1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3 抗体功能化的GOx@HKUST-1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2.4 抗原修饰的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的制备 |
2.2.2.5 酶活性试验 |
2.2.2.6 实验条件优化 |
2.2.2.7 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
2.2.2.8 实际样品中对于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碳点和葡萄糖氧化酶共包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检测葡萄糖 |
3.1.1 碳点和葡萄糖氧化酶共包裹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检测葡萄糖机理 |
3.1.2 复合材料的包裹性 |
3.1.3 材料的表征 |
3.1.4 可行性分析 |
3.1.5 实验条件优化 |
3.1.6 荧光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
3.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模拟酶结合磁分离的新型酶标抗体免疫比色检测AFB1 |
3.2.1 金属框架包裹天然酶进行级联反应的机理 |
3.2.2 材料的表征 |
3.2.3 酶活性分析 |
3.2.4 竞争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_1机理 |
3.2.5 可行性分析 |
3.2.6 条件的优化 |
3.2.7 传感器的检测性能 |
3.2.8 实际样品检测 |
4 讨论 |
4.1 碳点和葡萄糖氧化酶共包裹金属有机骨架构建荧光传感器用于葡萄糖的检测 |
4.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合磁分离的新型酶标抗体免疫比色检测AFB1 |
5 结论 |
5.1 碳点和葡萄糖氧化酶共包裹金属有机框架构建葡萄糖传感器 |
5.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结合磁分离的新型酶标抗体免疫比色检测AFB1 |
6 创新之处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真菌毒素的种类、分布和危害 |
1.1.1 真菌毒素的种类 |
1.1.2 真菌毒素的分布 |
1.1.3 真菌毒素的危害 |
1.2 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 |
1.2.1 确证法 |
1.2.1.1 薄层色谱法(TLC) |
1.2.1.2 气相色谱法(GC) |
1.2.1.3 液相色谱法(LC) |
1.2.2 快速检测方法 |
1.2.2.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1.2.2.2 高光谱成像(HSI) |
1.2.2.3 电子鼻 |
1.2.2.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1.3 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的方法 |
1.4 真菌毒素的降解方法 |
1.4.1 物理方法 |
1.4.1.1 热处理法 |
1.4.1.2 物理吸附法 |
1.4.2 化学方法 |
1.4.3 生物方法 |
1.4.4 辐射法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 研究设计框架图 |
第2章 长三角地区主要农产品和中药山楂中非靶向性真菌毒素筛查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
2.2.3 样品处理 |
2.2.4 UHPLC-Q-TOF-MS分析 |
2.2.5 筛查方法 |
2.2.6 定量方法学验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定性分析验证 |
2.3.2 定量分析验证 |
2.3.2.1 线性范围与检测限 |
2.3.2.2 回收率和精密度 |
2.3.3 实际样品筛查 |
2.3.3.1 非靶向快速筛查小麦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污染 |
2.3.3.2 非靶向快速筛查玉米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污染 |
2.3.3.3 非靶向快速筛查山楂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污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聚硫堇分子印迹膜的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果汁中的展青霉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Th-PtNP-NGE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3.2.3 Th-PtNP-NGE纳米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Th-PtNP-NGE/GCE)的制备 |
3.2.4 分子印迹聚合物/硫堇-Pt纳米粒子-氮掺杂石墨烯/玻碳电极(MIP/Th-Pt NP-NGE/GCE)的制备 |
3.2.5 电化学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h-PtNP-NGE纳米复合物的表征 |
3.3.2 电极修饰过程的电化学表征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3.3.1 复合材料中PtNP-NGE和Th的比例选择 |
3.3.3.2 电解液的p H值 |
3.3.3.3 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的配比 |
3.3.3.4 吸附时间的选择 |
3.3.4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4.1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
3.3.4.2 分子印迹电极的选择性、稳定性及重复性 |
3.3.5 样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长三角地区居民的多种真菌毒素累积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2 研究人群 |
4.2.3 尿液样品制备 |
4.2.4 UHPLC-MS/MS分析 |
4.2.5 肌酐校正 |
4.2.6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
4.2.6.1 真菌毒素日摄入量(Probable daily intake,PDI) |
4.2.6.2 单一真菌毒素的风险评估 |
4.2.6.3 复合污染的真菌毒素的联合风险评估 |
4.2.7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研究人群的一般人口学信息 |
4.3.2 真菌毒素的暴露水平 |
4.3.3 居住地区、BMI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
4.3.4 真菌毒素污染与食物摄入的关系 |
4.3.5 单一真菌毒素的风险评估 |
4.3.6 多种真菌毒素联合污染的累积风险暴露评估 |
4.3.7 局限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对TEN的降解效果及降解产物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2 标准溶液的制备 |
5.2.3 TEN降解实验 |
5.2.3.1 不同光照波长条件下的毒素降解 |
5.2.3.2 不同光照时间下的毒素降解 |
5.2.3.3 不同初始浓度下的毒素降解 |
5.2.3.4 不同pH值条件下的毒素降解 |
5.2.3.5 不同溶液体系条件下的毒素降解 |
5.2.4 仪器方法 |
5.2.4.1 UHPLC-MS/MS分析 |
5.2.4.2 UHPLC-Q-TOF-MS分析TEN降解产物 |
5.2.5 降解率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光降解TEN的条件优化 |
5.3.1.1 不同光照波长条件下的毒素降解 |
5.3.1.2 不同光照时间下的毒素降解效果 |
5.3.1.3 不同初始浓度下的毒素降解 |
5.3.1.4 不同溶液环境下光照条件下毒素的降解效果 |
5.3.2 TEN降解产物分析 |
5.3.2.1 光降解TEN总离子色谱图 |
5.3.2.2 光降解TEN产物质量及分子式 |
5.3.2.3 光降解TEN产物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74 种真菌毒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名称、分子式和精确分子量 |
作者简历 |
(7)食品中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食品中真菌毒素概述 |
1.2 FB1 和ZEN的研究 |
1.2.1 FB1 简介 |
1.2.2 ZEN简介 |
1.2.3 FB1 和ZEN目前现有的检测方法 |
1.3 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 |
1.3.1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组成 |
1.3.2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发光机理 |
1.3.3 上转换纳米颗粒合成方法 |
1.3.4 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改性方法 |
1.3.5 上转换纳米颗粒生物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伏马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免疫传感技术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主要仪器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1.3 实验主要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制备上转换荧光探针 |
2.2.2 实验条件优化 |
2.2.3 检测性能评估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表征 |
2.3.2 实验可行性验证 |
2.3.3 实验条件优化 |
2.3.4 检测性能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伏马毒素B1 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结合磁分离传感技术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主要仪器 |
3.1.2 实验主要试剂 |
3.1.3 实验主要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上转换纳米颗粒合成 |
3.2.2 上转换纳米颗粒表面修饰 |
3.2.3 制备探针 |
3.2.4 实验条件优化 |
3.2.5 检测性能评估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探针的表征 |
3.3.3 实验条件优化 |
3.3.4 检测性能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油料作物主要生物毒素发生危害与检测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油料作物生物毒素概念与主要种类 |
二、油料作物主要生物毒素发生与危害 |
(一)油菜硫苷 |
(二)花生黄曲霉毒素 |
三、油料作物主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 |
(一)油菜籽硫苷检测技术 |
(二)花生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 |
四、油料作物主要生物毒素控制技术 |
(一)油菜硫苷控制技术 |
(二)花生黄曲霉毒素控制技术 |
五、研究展望 |
(9)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2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概述 |
1.2.1 理化性质 |
1.2.2 机制及用途 |
1.2.3 残留原因及代谢途径 |
1.2.4 毒性与危害 |
1.2.5 残留限量标准 |
1.3 α-玉米赤霉醇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1 仪器分析法 |
1.3.2 免疫分析法 |
1.4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概述 |
1.4.1 分类及理化性质 |
1.4.2 作用机制 |
1.4.3 残留原因及危害 |
1.4.4 限量标准 |
1.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1 仪器分析法 |
1.5.2 微生物检测法 |
1.5.3 免疫分析法 |
1.5.4 受体分析法 |
1.6 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
1.6.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广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2.2.3 实验动物与细胞 |
2.2.4 实验主要溶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
2.3.2 小鼠免疫 |
2.3.3 小鼠多抗血清的免疫学鉴定 |
2.3.4 细胞融合和杂交瘤细胞筛选 |
2.3.5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2.3.6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性能鉴定 |
2.3.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人工抗原的合成鉴定 |
2.4.2 小鼠多抗血清的免疫学性能 |
2.4.3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2.4.4 单克隆抗体的大量制备 |
2.4.5 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3.2.3 实验主要溶液 |
3.3 实验方法 |
3.3.1 ic-ELISA包被浓度和单抗稀释度的优化 |
3.3.2 ic-ELISA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有机溶剂含量的优化 |
3.3.3 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的建立 |
3.3.4 ic-ELISA用于实际样品时的性能测定 |
3.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ic-ELISA最佳包被浓度和最佳单抗稀释度 |
3.4.2 标准品/样品稀释液有机溶剂最佳含量 |
3.4.3 ic-ELISA标准抑制曲线 |
3.4.4 样品基质效应 |
3.4.5 实际样品的检测限、定量限和回收率 |
3.4.6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4.2.3 实验主要溶液 |
4.3 实验方法 |
4.3.1 胶体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鉴定 |
4.3.2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制备 |
4.3.3 试纸的组装和检测原理 |
4.3.4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与性能鉴定 |
4.3.5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用于实际样品时的性能测定 |
4.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胶体金颗粒的制备 |
4.4.2 胶体金标记抗体的pH值和抗体标记用量的优化 |
4.4.3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性能 |
4.4.4 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青霉素结合蛋白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仪器与材料 |
5.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5.2.3 实验主要溶液 |
5.3 实验方法 |
5.3.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5.3.2 预表达及预纯化 |
5.3.3 蛋白的扩大培养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表达载体的构建 |
5.4.2 重组蛋白的制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受体检测法的建立 |
6.1 引言 |
6.2 仪器与材料 |
6.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6.2.3 实验主要溶液 |
6.3 实验方法 |
6.3.1 直接竞争酶标记受体检测法 |
6.3.2 酶促化学发光受体分析法 |
6.3.3 牛奶样品的检测 |
6.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最佳受体蛋白包被浓度与最佳酶标物稀释度 |
6.4.2 包被液和包被条件的优化 |
6.4.3 封闭缓冲液和封闭条件的优化 |
6.4.4 反应时间的优化 |
6.4.5 酶标记受体检测法的建立 |
6.4.6 酶促化学发光受体分析法的建立 |
6.4.7 添加回收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陈年老茶中16种真菌毒素残留(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茶叶样品处理 |
1.3.2 标准溶液配制 |
1.3.3 色谱条件 |
1.3.4 质谱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2.2 流动相的选择 |
2.3 提取条件优化 |
2.4 净化柱选择 |
2.5 基质效应 |
2.6 标准曲线、检出限、定量限结果 |
2.7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实验 |
2.8 茶叶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
3 结论 |
四、薄层色谱法测定肉类罐头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牛奶中真菌毒素的方法研究及试纸条研制[D]. 李淼. 江南大学, 2021(01)
- [2]逍遥片真菌毒素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安全性评价研究[D]. 程实.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四种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郝铖.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基于置换型荧光探针的OTA适配体传感器[D]. 董胜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光学检测葡萄糖和黄曲霉毒素[D]. 张弛.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及风险评估研究[D]. 黄晴雯. 浙江大学, 2021(01)
- [7]食品中伏马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同时检测的上转换荧光传感技术研究[D]. 李静芝. 兰州大学, 2021(11)
- [8]油料作物主要生物毒素发生危害与检测控制研究[J]. 白艺珍,张奇,李培武.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0(06)
- [9]α-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殷萌琪. 江南大学, 2020(04)
- [1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陈年老茶中16种真菌毒素残留[J]. 刘文静,黄彪,傅建炜,韦航,黄财标. 食品科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