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籍管理的原则及重心(论文文献综述)
廖逸儿[1](2019)在《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财政精准扶贫是公共财政的价值体现,也是确保完成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物质保障。历史经验表明,财政政策重在落地。从财政资金管理流程来看,明确绩效目标,以评价检验和驱动目标实现对于提升支出绩效,提高公共财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治信任,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过程,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包含凸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技术目标,这种特征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基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结构维度,构建结构化的目标检验体系,以2016-2017年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基础数源,对其量化目标的检验结果显示: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表现一般,存在补助对象识别不精准、部分基层财务合规性不足等问题;价值依附于个体而存在,从个体发展权考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深度访谈法与观察法等手段,对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价值目标检验发现,价值“扶贫”受到重视并收到成效,但扶贫对象基本生理保障不足、农村教育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点学生社交得不到保障、贫困家庭拒绝扶助并表现“贫困无奈”、贫困生缺乏内生动力。究其原因在于: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导致目标置换;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基层财政薄弱难以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等等。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依据存在问题,分析成因,要确保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应高度重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的融合;强调“人民满意”价值导向;建立“扶贫部门识别、教育部门提供在学证明”的贫困生瞄准机制;基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国教育数据联网;强化教育财政投入激励机制,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应立足于基层实际,构建对目标的纠错纠偏机制,以及基层容错机制。本研究涉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畴与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主要创新:一是选题跨公共管理学、财政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问题是国家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区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并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4E”维度相对应,从形式上推动目标纠正纠偏。当然,本文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有限、产出目标检验较为单一等,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曾铮[2](2019)在《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控辍保学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保障所有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近年来,我国不断改善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我国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岛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失学辍学现象。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控辍保学相关政策,以近年来我国控辍保学政策在云南省边境地区的实施现状为基础,分析控辍保学相关政策的政策走向及特点,借助政策执行过程分析模型讨论控辍保学工作的现状以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政策分析工具对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工作提出对策建议,并希望研究成果能够给其他边境地区的控辍保学执行工作提供借鉴。第一部分,介绍控辍保学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然后对相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对控辍保学的相关概念和政策执行研究的理论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介绍控辍保学政策的历史沿革,对控辍保学相关政策的时间演变进行分析,把控辍保学相关政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教育初步发展阶段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第三各阶段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阶段。第三部分,研究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的现状及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借助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和政策环境四个方面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聂娟[3](2005)在《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念、制度和实践的优劣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水平。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法制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进行适应性改革势在必行。从内容上看,学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新生入学和注册管理、学业成绩管理、学生异动管理和毕业证书发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性质上说,学籍管理制度具有立法性、公共性、权威性和教育性;在管理实践中,学籍管理制度具有管理、导向、测评等功能。建设学籍管理制度时,高校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学籍管理制度建设与高校发展的辩证关系,坚持育人为本、依法建制、规范管理、公开公正和因时制宜等原则,才能使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更好地适应和促进高校发展。高校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从制度文本看,制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制度的学校特色不够明显;从学籍制度建设过程的法治意识看,管理者对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认识不够清晰,制度的产生过程不够民主;从执行制度的过程看,制度的透明度不够,执行程序不够规范。构建符合现代文明、充满法理精神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高校有必要摒弃强制性的学籍管理观念,保证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促进学籍管理制度执行的合法化,保障大学生在制度面前的话语权。
王重文[4](2017)在《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往往纠结于自律与他律之间,例如高校教育纠纷是否都属于学校的内部管理问题?司法是否可以介入?该如何介入?怎样才能避免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当干涉?如何在自律与他律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一直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高校教育纠纷是指高校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与学生、教师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之争。高校教育纠纷主要发生在高校与学生、教师之间,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纠纷时,由于教师是学校的职员,其行为代表的是学校,最终的法律效果仍归属于学校。高校教育纠纷主要体现在相关主体间的权利、义务之争,因而明确各纠纷主体权利与义务的边界,是我们研究高校教育纠纷的前提。以高校教育纠纷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为基础,可以为宪法法律关系纠纷、行政法律关系纠纷、民事法律关系纠纷以及刑事法律关系。从西方现代大学的起源开始,在大学为争取自主办学权,摆脱外界的过分干涉的斗争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矛盾与难题。大学的发展离不开自治,而缺少约束与制衡的自治,往往会演化为’僵死的信条’,进而危机到大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自治是西方的学术用语,在我国一般称高校办学自主权。我国的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指高校作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在不受其他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扰和阻碍的前提下,依据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结合自身办学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自主决策、自主执行、自主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行使教育决策和教育活动的权利。对学术自由的追求,是大学自律的基础,而大学自治是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司法审查介入高校教育纠纷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学术自由事项,这也是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特殊性所在,从当前我国法院审理的案件来看,司法介入时遵循了学术节制的立场。司法审查的精髓在于以司法权监督和制约行政权的滥用,进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的司法审查可以表述为: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国家活动。通过对高校教育纠纷相关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司法的阳光照入大学殿堂的过程中,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议题展开的,即:司法审查能否介入?哪些事项可以纳入司法审查?该如何审查?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范围仍然不清,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标准也有待进一步的统一。本土理论依据的缺失、高校法律地位的模糊、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抵制、司法的谦抑性及直接法源依据的缺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导致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不顺畅的主要原因。平衡论注重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能动性,有利于激励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在与高校存在行政法律关系的纠纷之时,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平衡论还需进一步去发展并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为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提供更加确定、更具操作层面的指引,而非仅仅停留于价值层面之上。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范围的列举阐述,只是反映当前高校教育纠纷中较为突出问题的大致轮廓,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范围不能完全局限于此。对高校教育纠纷的司法审查,可以从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方面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是从依据是否违法、程序是否合法两方面开展的;实质审查的标准包括高校的行为是否考虑了不相关因素、显失公正、保护了信赖利益。在判决的形式上,法院不宜直接运用变更判决的裁判方式,如认为高校的行为存在显失公正、考虑了不相关因素、存在程序违法等情形时,可撤销高校的处理决定,责令其重新作出。
张舒[5](2010)在《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这种不断发展的趋势,高校的管理体制也在持续深化地进行着各项改革。学籍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要求和目标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籍管理制度的建设,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面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具有的大众化、市场化、国际化等新特点,学籍管理制度必须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现行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即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它是在1990版制度的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遵循“育人为本,依法建章,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但对于高校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学生自主性增强、强调个性发展、个人法律意识增强等特点,现有制度仍显得刚性有余、柔性不足,在育人为本、以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下也略显得人文关怀不足。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和研究,对现有学籍管理制度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树立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通过完善制度内容建设灵活、动态的学籍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并在制度的建设中强化法制观念,重视维护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此来建设更具科学性、法制性、时代性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是适应我国高校管理向人本主义为导向的新的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刘硕[6](2019)在《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一流军队院校,是习近平军事教育思想明确提出的战略目标。军队院校既是军队的列编单位,又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既是“军”又是“校”的“非单一化”组织属性,决定了其教育管理有着与军队管理及地方高校管理相区别的鲜明特点,既要体现军队管理特色,又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以实现军事统一、教育民主与办学高效的有机结合。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军队院校的教育管理忽视了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属性,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缺失,组织活力与创新能力不足。随着我国军队革命性体系重塑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加速推进,随着现代军校科技元素不断增加、学术属性不断增强、新兴领域和新质力量不断涌现,深化军队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内部治理结构的科学构建。鲜明地提出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概念并开展相关研究,顺应了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突出了军队建设依法从严治军的总基调,也为军队院校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开辟了新路径。新时代,党的军事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治理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为我国军队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引、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鉴于治理理论强调民主意识、重视制度权威、关注主体利益,将治理理论中的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互动化、治理规则法制化等核心思想和有益成分引入我国军队院校的教育管理实践,必将有助于完善教育管理组织系统、改进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教育管理依法从严。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军事教育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在继承我国军队院校教育管理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地方高校改革与发达国家军事院校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按照理论阐释、历史沿革、现实困境、经验借鉴、路径构建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论述,力求比较清晰的呈现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全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以军队院校内部事务决策为载体,由内部治理结构合法性依据、内部治理结构要素和决策结果评价三个方面构建的内部治理结构概念模型。基于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实质是权力问题,通过提出权力假设、确定测量题项、发放调查问卷和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与检验分析,从权力形式、权力层次、权力重心三个维度对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发展现状、权力配置特点与存在主要问题给予深入的系统解构,试图展示一种从权力维度分析管理症结的方法路径,进而把握军队院校教育管理问题的本质,寻求内部权力合理配置运行的可能轨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权力形式单一、行政干预普遍,权力层次冗杂、组织运行僵化,权力重心失衡、学术地位弱化,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军事行政习惯的深刻影响、军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和军事学术民主的氛围缺失。通过个案研究发现,美国军种官校权力形式多元、内部决策民主,权力层次简明、行政实施顺畅,权力重心下移、学术权力彰显等权力结构与运行特点得益于其完善配套的法规制度和长期以来的严格执法。我国军队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更新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在院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党委核心与两治并进的格局确立、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有机协调、院校章程与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依法办学与从严治校的贯彻落实,改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衡现状,理顺政治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关系,着力构建以政治权力为领导核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互协调、均衡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
孙帅梅[7](2013)在《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公立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纪律处分纠纷屡有发生,高校“无讼”历史终结,学生维权呼声高涨。一方面,随着法治的进步,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得到了国家立法的规范,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了基本的实施规则,要求学校遵守;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和规章总体上比较抽象、粗疏,并且由于立法本身固有的滞后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下,高校享有较高的自主权,而权力扩张的本性极容易产生权力越界并侵害学生权利。如何在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有效约束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权,如何在学生权利被侵害后给予有效救济,充分落实处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当下校生纠纷中被一再拷问的问题,也是推进依法治教、实现高校法治化管理的重要课题。论文以高校学生纪律处分为研究对象,通过规范分析、中外比较、文献查阅及个别访谈等,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系统梳理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地方规范性文件及代表性高校校规,对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进行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概括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其次,采取横向比较方法,从理论依据、规范依据及代表性高校校规三个方面,对英、美、德等三个国家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尤其是借鉴特别权力关系、重要性理论与自然正义原则等的合理内核,为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完善提供参考。再次,针对我国高校“事业单位法人”的模糊定位无法解答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权问题,借鉴国外关于公立高校法律定位的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以期厘清高校法律地位及其与学生法律关系,从而明确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权限,并进而保障学生权利。最后,从价值取向、制度规范、程序保障、权利救济、教育评价等不同层面,提出完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对策性思考。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缺乏法治精神与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制度缺乏规范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尚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学生权利救济途径不够畅通、高等教育管理尚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相较而言,英、美、德等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倾向于保护学生权利,相关处分制度明确、可操作性强,处分坚持遵循正当程序,对侵害学生权利的允许司法介入审查等。在制度反思与借鉴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法律定位模糊。当前法律规范对高校“事业单位法人”的模糊定位,无法解答高校与学生间事实上存在的复杂关系,更未能明确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权限,高校办学自主权与学生权利时有冲突却得不到法律上的有效监督与救济。对此,结合我国高校的现实情况,从理论上提出高校实际上是公法人中的特别法人,享有一定的公共权力并承担着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特定职能,其与学生间存在着复杂结构的特殊关系,当其履行特定公共职能时,其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行政法律关系。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高校有权对学生实施纪律处分,但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并且对于侵害学生基本权利的,应当为学生提供最大程度的法律救济,允许司法介入审查。因此,最终提出,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应当坚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办学,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学生违纪行为的意识与能力。建议以“学生权利”取向思路代替“管理目的”取向思路,以学生权利保护为核心,提升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立法层级,明确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权限,重视正当程序,畅通学生权利救济途径。同时,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高校应当重视处分后的教育评议,建立“服务消过”制度,允许受处分学生在劳动服务过程中认识和改正错误,对于确有悔改的,可以撤销其处分决定,并将处分材料从其档案中撤出。
段斌斌,孙霄兵[8](2017)在《从“管理法”迈向“控权法”——基于三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文本分析》文中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数度修订,不仅显现为规范内容的推陈出新,更反映了立法理念与规制重心的时过境迁。在立法理念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历经了从"着重维护高等学校秩序"向"极力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转变;而在规制重心上,则实现了从"主要管理学生行为"到"重点规范管理行为"的跨越。可以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史,就是从"管理法"逐步迈向"控权法"的历史。但是,新规仍然存在着诸如申诉受理范围过窄、申诉期限过短、申诉委员会的人员构成不尽合理以及申诉委员会缺乏相应处理职权等问题。同时,新规也欠缺对学位撤销权的相应规范,且其规定本身亦有违法之嫌。
秦小云[9](2005)在《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是一个已经开始受到理论工作者和各级高教管理者重视的问题,本文在建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价值观的基础上,着重对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进行了历史审视,并以制度文本为依据,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人性缺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构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理念和制度创新的设想。什么是人性?无论从中国古代哲学的人性论、西方哲学的人性观对人性进行的哲学层面的阐释,还是从人性的心理学描述和管理学的人性假设来的理解,它都离不开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整的有机的统一体这一命题。认识人性、人性化与人性化管理及其制度的真正意义,科学地建构以人性为主题的价值观,是确立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制度化管理是以科学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的基本约束机制,是依靠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并建立在“物本”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因此,它在客观上存在着只讲科学和理性而忽视人性的缺陷。大学教学管理过于重视制度化管理,然而,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人,教学管理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故而,教学管理及其制度规范必须高度重视人性化要求。我国教育和大学教育的教学管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体现不同特点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仁爱”教学管理思想,使当时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太学或私学的教学管理制度重视学术自由; 书院制度中“学规”所包含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完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我国近代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建立的,选课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的实施是基于对受教育者自由发展的尊重。新中国建立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泛政治化,其出发点在于满足政治的需要,政治直接影响到大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人性化特点弱化。1978年恢复高考招生后,学年制、学分制等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在宏观层次上我国逐步制定了一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对开始
张云鹏[10](2018)在《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在此背景下,普职融通是我国普及高中教育的社会发展需求,也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个体内在诉求,作为我国现阶段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而普职融通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成为我国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现阶段学者们对于普职融通实践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体试点案例,缺乏深入且广泛的现状调查研究。聚焦于笔者所在的河南省,普职融通工作的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处于高中阶段的普职两类学校如何看待普职融通工作,在普职融通实践过程中存在哪些限制因素与制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利用访谈的形式,联系到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多种类型的30所普职学校,以访谈与实地调查的形式,通过研究来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河南省普职融通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为了弄清楚河南省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工作的发展现状,笔者从国家教育政策与地方教育文件两个方面梳理我国涉及普职融通内容的教育政策文件,了解到河南省开展普职融通工作的政策背景。在此基础上,整理和总结出现阶段河南省在高中阶段探索普职融通主要存在的三种实践模式,分别是:地方学校自发实行的综合高中模式、政府试点推行的普职融通特色高中模式和综合高中班模式。通过选取13所不同类型的普职融通实践学校作为样本,进行访谈与实地调查,从中了解到每种探索模式所采取的运行方案以及发展现状。了解了现有普职融通实践模式的发展现状,笔者又补充选取了不同地区的17所非普职融通探索学校作为样本,对其校领导进行访谈。结合两类样本学校的访谈结果总结出河南省高中阶段开展普职融通工作存在的主要制约问题包括:融通概念的缺乏普及、教育制度的导向制约、模式探索的主体失衡、普职教育的流通阻滞。针对这些制约问题笔者进行归因分析,认为以主要原因有:融通内涵界定模糊、模式探索时间较短;相关制度错误引导、教学管理重心偏移;普职社会地位差异、试点主体比例失衡;学籍体系各自独立、转换机制经验匮乏。在归因分析基础上,结合现有的一些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其他地区普职融通的探索经验,笔者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明确内涵界定,加强普职融通宣传;推进学制改革,完善相关教育制度;重视试点建设,推动多方共同探索;打破学籍限制,建立教育转换机制。希望以此来为河南省普职融通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依据,解决和改善现有的制约问题,促进其顺利且且深入的开展。
二、学籍管理的原则及重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籍管理的原则及重心(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
(二)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 |
(四)目标与绩效目标 |
(五)目标检验 |
四、文献综述 |
(一)文献来源 |
(二)关于教育财政支出与扶贫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
(四)关于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研究 |
(五)文献评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地考察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一)研究内容 |
(二)逻辑思路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方法 |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论 |
(一)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度保障 |
(二)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长期性举措 |
(三)公共财政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 |
二、政策执行理论 |
(一)政策目标实现是政策的终极目标 |
(二)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阶段 |
(三)公共选择机制下政策执行偏误难以避免 |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价值理论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引入、目的与功能定位 |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管理手段的双重理性 |
(三)绩效目标价值决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
四、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检验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
(一)绩效目标检验及其分类 |
(二)公共价值的可得性 |
(三)绩效目标检验的体系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政策阶段性演进 |
(一)早期教育扶贫阶段 |
(二)教育财政扶贫形成阶段 |
(三)“两基”全覆盖与助学体系完善阶段 |
(四)新时期教育精准扶贫阶段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 |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目标需求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体系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特征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 |
(一)价值目标 |
(二)量化目标 |
(三)作为财政绩效评价的目标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检验体系 |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双重属性 |
(一)以监督提效降耗为目标的工具属性 |
(二)以公众满意度为主导的价值属性 |
(三)评价适用的前提条件 |
二、绩效目标检验视角 |
(一)第四代评价的提出与意义 |
(二)“工具-价值”绩效检验视角 |
三、“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体系构建 |
(一)体系构建 |
(二)量化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三)价值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
四、目标检验个案选择 |
(一)广东贫困情况基本介绍 |
(二)广东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量化目标检验 |
一、量化目标检验:以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
(一)资金概述 |
(二)评价范围与对象 |
(三)评价体系与评分标准 |
(四)评价组织与流程 |
(五)实地考察抽样与满意度调查 |
二、量化目标检验的基本结果 |
(一)总体结果 |
(二)区域结果 |
(三)指标结果 |
三、量化目标实现偏差及其原因 |
(一)量化目标实现偏差 |
(二)原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价值目标检验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与检验方法 |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 |
(二)检验方法 |
二、深度访谈结果 |
(一)教育扶贫补助广覆盖下成效明显 |
(二)学生教育需求保障难精准 |
三、满意度测量及分析 |
(一)普通师生与家长的满意度 |
(二)贫困户与扶贫干部的满意度 |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四、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直接原因 |
(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需求难保障 |
(二)扶助对象强自尊与扶贫考核间矛盾导致低满意度 |
(三)教育精准扶贫补助化导致教育扶贫效果不彰 |
(四)信息系统维护不足与管理条块化导致瞄准偏差 |
(五)农村生源流失给农村教育规划与保障带来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目标完善及绩效提升 |
一、量化目标与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深层原因 |
(一)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引起目标置换 |
(二)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 |
(三)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 |
(四)基层难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 |
(五)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 |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
(一)强化“人民满意”价值导向 |
(二)建立绩效评价纠偏机制与容错机制 |
(三)形成“扶贫-教育”贫困生瞄准机制 |
(四)实现全国范围教育数据联网 |
(五)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
三、延伸与讨论 |
(一)2020 年全面教育脱贫的形式意义与实质内涵 |
(二)未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的支出重点 |
(三)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S市问卷调查中师生与家长所提到关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 |
附录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地调查和访谈法 |
(三)数量研究法 |
五、创新性和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和研究区域的界定 |
一、控辍保学 |
二、边境地区 |
三、教育均衡 |
四、政策执行 |
第二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政策分析理论 |
二、政策执行理论 |
三、渐进决策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控辍保学政策文本梳理 |
第一节 控辍保学政策变迁路径分析 |
一、基础教育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5 年) |
(一)政策制定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1986-2000 年) |
(一)政策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2001-2010 年) |
(一)政策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四、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阶段(2010-至今) |
(一)政策背景 |
(二)主要政策梳理 |
(三)政策重心 |
第二节 控辍保学政策变迁特征分析 |
一、从问题导向到目标导向 |
二、从全国范围到老少边穷 |
三、从数量上升到质量提高 |
第三章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一、云南省边境州市控辍保学政策整体执行现状 |
二、德宏州部分边境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一)盈江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二)陇川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三、西双版纳州部分边境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一)勐腊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二)勐海县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现状 |
第二节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问题 |
一、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较低 |
二、辍学原因复杂 |
三、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
四、民族教育问题 |
第四章 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问题的原因探究 |
第一节 政策本身的影响 |
一、政策资源投入不足 |
二、政策制度供给过剩 |
三、政策目标的偏移 |
第二节 政策执行主体的影响 |
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教育管理体系 |
二、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 |
三、政策最终执行者的压力 |
第三节 相关目标群体的影响 |
一、复杂的辍学原因带来的新难题 |
二、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淡薄 |
第四节 政策执行环境的影响 |
一、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 |
二、经济发展滞后 |
三、自然地理环境不利发展 |
四、教育文化风气不足 |
第五章 提升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策层面 |
一、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提倡质量控辍 |
二、继续加强教育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 |
三、妥善使用各种政策工具,加强政策宣传 |
四、优化政策检查监督制度,加强监管力度 |
第二节 政策执行主体层面 |
一、提高办学积极性,主抓义务教育质量 |
二、促进分工与合作,加强控辍管理机制 |
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
第三节 政策目标群体层面 |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初中普职教育融合 |
二、构建有效沟通渠道,提高目标群体义务教育意识 |
第四节 政策环境层面 |
一、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 |
二、推行双语教育,改善民族教育环境 |
三、科学学校布局,减轻地理环境劣势 |
四、改变教育观念,形成尊师重教风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关于高校学籍管理理论的研究 |
1.2.2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 |
1.2.3 关于适应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概述 |
2.1.1 管理的含义 |
2.1.2 学籍管理的含义 |
2.1.3 学籍管理制度的含义 |
2.2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内容、性质和功能 |
2.2.1 学籍管理制度的内容 |
2.2.2 学籍管理制度的性质 |
2.2.3 学籍管理制度的功能 |
2.3 学籍管理制度建设与高校发展的关系 |
2.3.1 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动力 |
2.3.2 高校发展是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保证 |
2.4 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 |
2.4.1 育人为本原则 |
2.4.2 依法建制原则 |
2.4.3 规范管理原则 |
2.4.4 公开公正原则 |
2.4.5 因时制宜原则 |
第3章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现状描述 |
3.1 制度文本存在缺陷 |
3.1.1 制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够 |
3.1.2 制度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
3.1.3 制度的学校特色不够明显 |
3.2 制度生成过程的法治意识不够 |
3.2.1 管理者对高校的法律关系认识不够 |
3.2.2 制度的产生过程不够民主 |
3.3 制度执行程序不够规范 |
第4章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建议 |
4.1 转变强制性的高校学籍管理观念 |
4.1.1 树立人性化的管理观念 |
4.1.2 坚持服务学生的管理观念 |
4.1.3 树立学生是管理主体的观念 |
4.2 保证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
4.2.1 制度设计要吻合学校的培养目标 |
4.2.2 制度安排要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
4.2.3 制度创建要优化高校的生态环境 |
4.3 促进学籍管理制度执行的合法化 |
4.4 保障大学生在制度面前的话语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2005年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
致谢 |
(4)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立论依据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 文献综述 |
(二) 文献评价 |
三、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教育纠纷的概念及法理基础 |
一、高校教育纠纷的概念 |
(一) 纠纷 |
(二) 教育纠纷 |
(三) 高校教育纠纷 |
二、高校教育纠纷的主体 |
(一) 高校 |
(二) 学生 |
(三) 高校教师 |
三、高校教育纠纷的性质与类型 |
(一) 高校教育纠纷的性质 |
(二) 高校教育纠纷分类的标准 |
(三) 高校教育纠纷的具体类型 |
第二章 大学自治与司法审查 |
一、大学自治的历史考察:中世纪的大学自治 |
(一) 中世纪大学的源起 |
(二) 中世纪大学自治的确立 |
(三) 中世纪大学自治的体现 |
(四) 中世纪大学自治的局限 |
二、大学自治的域外经验:近代德国、日本、美国大学的自治 |
(一) 德国的大学自治 |
(二) 日本的大学自治 |
(三) 美国的大学自治 |
(四) 小结 |
三、大学自治的中国语境:高校办学自主权 |
(一)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涵 |
(二)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发展历程 |
(三) 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性质分析:在理想与事实之间 |
(四) 高校办学自主权与司法审查的关系 |
四、大学自治的基础:学术自由 |
(一) 学术自由的思想渊源 |
(二) 学术自由的含义 |
(三) 学术自由的主体 |
(四) 学术自由的内容 |
(五) 学术自由与司法审查的关系 |
第三章 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反思 |
一、司法审查 |
(一) 英美法系中的司法审查 |
(二) 大陆法系中的司法审查 |
(三) 司法审查的中国语境 |
二、司法审查介入高校教育纠纷的现实考量——基于对85个案例的分析 |
(一) 纠纷的类型 |
(二) 争议的焦点 |
三、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 |
(二) 高校法律地位的模糊 |
(三) 程序审查标准的模糊 |
(四) 司法审查的谦抑性 |
(五) 法源依据的缺失 |
第四章 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建议 |
一、司法审查的理论依据:平衡论 |
(一) 何谓平衡论? |
(二) 为何是平衡论? |
二、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原则 |
(一) 一般原则 |
(二) 特别原则 |
三、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范围 |
(一) 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审查范围 |
(二) 高校与教师之间纠纷的审查范围 |
(二) 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范围的确定及可能 |
四、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的标准 |
(一) 形式性审查 |
(二) 实质性审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学籍管理制度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
1.2.2 学籍管理制度与法制化的研究 |
1.2.3 适应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
1.2.4 人本理念与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 |
1.2.5 相关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
2.1 学籍管理制度相关概念概述 |
2.1.1 学籍管理与学籍管理制度的含义 |
2.1.2 学籍管理制度的性质 |
2.1.3 学籍管理制度的功能 |
2.1.4 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对于高校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2.2 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 |
2.2.1 以人为本理念的历史渊源 |
2.2.2 高校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
2.2.3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人本理念应用 |
2.3 以人为本的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原则 |
2.3.1 教育性原则 |
2.3.2 科学性原则 |
2.3.3 合法性原则 |
2.3.4 规范性原则 |
2.3.5 民主性原则 |
2.3.6 创新性原则 |
第三章 现行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
3.1 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历程 |
3.2 调查问卷的研究 |
3.2.1 问卷的调查背景和目的 |
3.2.2 问卷的调查对象和范围 |
3.2.3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3.3 现行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现状 |
3.3.1 学生对学籍管理制度了解不够 |
3.3.2 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限制过多 |
3.3.3 学籍管理制度引发的纠纷增多 |
3.4 现行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对制度的宣传不够 |
3.4.2 强制化的管理理念 |
3.4.3 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
3.4.4 忽视学生个体化差异 |
3.4.5 忽视学生的权利要求 |
3.4.6 制度文本的法制意识不足 |
3.4.7 制度执行程序不够规范 |
第四章 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建议 |
4.1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思路 |
4.2 树立人性化的高校学籍管理理念 |
4.2.1 加强对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 |
4.2.2 坚持以学生为服务主体的学籍管理理念 |
4.2.3 鼓励学生参与学籍制度的建设和管理 |
4.3 完善制度内容创新学籍管理模式 |
4.3.1 充分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权 |
4.3.2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构建培养模式 |
4.3.3 加大推广深化学分制改革力度 |
4.3.4 丰富考核形式实现弹性学制 |
4.3.5 推行主辅修、双主修、双学位、连读制等 |
4.3.6 打破班级界限构建宿舍组织群 |
4.3.7 针对管理对象群体特征细化学籍管理制度 |
4.3.8 坚持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
4.4 加强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法制化建设 |
4.4.1 重视学籍管理主体的法律意识培养 |
4.4.2 完善制度文本内容的法制化建设 |
4.4.3 严格规范制度执行的正当程序 |
4.4.4 畅通救济渠道维护学生申诉权利 |
4.4.5 加强学籍管理制度的有效监督 |
4.5 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改进学籍管理手段 |
4.6 打造高水平的高校学籍管理人员队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
致谢 |
(6)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理论阐释: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适切性研究 |
2.1 治理理论 |
2.1.1 治理理论的产生兴起 |
2.1.2 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
2.1.3 治理理论的简要评述 |
2.2 治理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
2.2.1 治理理论引入及本土化研究 |
2.2.2 治理的中国经验与理论拓展 |
2.2.3 我国高校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
2.3 治理理论对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的适切性 |
2.3.1 治理理论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理论存在一定的理论契合 |
2.3.2 借鉴治理理论解决我军院校教育管理中的诸多现实问题 |
2.3.3 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军院校教育管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3章 历史沿革:我军院校教育管理的发展与内部治理结构描述 |
3.1 我军院校教育管理发展历程 |
3.1.1 革命战争年代:从战争中逐渐成长 |
3.1.2 新中国成立后:向正规化教育转变 |
3.1.3 改革开放初期:为军队现代化服务 |
3.1.4 新时期新阶段:在深化改革中发展 |
3.2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要素 |
3.2.1 权力形式:内部治理的横向结构 |
3.2.2 权力层次:内部治理的纵向结构 |
3.2.3 权力重心:内部治理结构的平衡点 |
3.3 我军院校内部权力配置特点 |
3.3.1 横向上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交互叠加 |
3.3.2 纵向上自上而下的逐级指挥等级严格 |
3.3.3 重心上权力高度集中于校级行政机关 |
第4章 现实困境: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4.1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现状的实证调查 |
4.1.1 概念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4.1.2 研究变量定义与测量题项 |
4.1.3 预测问卷处理与因子分析 |
4.1.4 正式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
4.2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 |
4.2.1 权力形式单一,行政干预普遍 |
4.2.2 权力层次冗杂,组织运行僵化 |
4.2.3 权力重心失衡,学术地位弱化 |
4.3 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4.3.1 军事行政习惯的深刻影响 |
4.3.2 军事制度演化的路径依赖 |
4.3.3 军事学术民主的氛围缺失 |
第5章 经验借鉴:美国三所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个案研究 |
5.1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机构设置概况 |
5.1.1 美国陆军军官学校 |
5.1.2 美国海军军官学校 |
5.1.3 美国空军军官学校 |
5.2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特点 |
5.2.1 权力形式多元,决策过程民主 |
5.2.2 权力层次简明,行政实施顺畅 |
5.2.3 权力重心下移,学术权力彰显 |
5.3 美国军种军官学校法规制度建设经验 |
5.3.1 系统配套,衔接紧密 |
5.3.2 规范具体,操作性强 |
5.3.3 稳定连续,执法严格 |
第6章 实现路径:我军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构建路径与优化策略 |
6.1 党委核心与两治并进的格局确立 |
6.1.1 党委核心:引领共治方向 |
6.1.2 名将治校:对接实战需求 |
6.1.3 教授治学:回归学术本位 |
6.2 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有机协调 |
6.2.1 界定权力作用领域,摆脱“同质化” |
6.2.2 改进权力运行机制,克服“碎片化” |
6.2.3 强化权力层级均衡,规避“内卷化” |
6.3 院校章程与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 |
6.3.1 明确院校章程的统领地位 |
6.3.2 规范院校章程的制定程序 |
6.3.3 健全院校章程的涵盖内容 |
6.3.4 完善院校章程的配套制度 |
6.4 依法办学与从严治校的贯彻落实 |
6.4.1 观念上正本清源,剔除“老思维” |
6.4.2 行为上除旧纠偏,摒弃“土政策” |
6.4.3 执法上彰显公平,打破“潜规则”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教员参与院校权力运行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 高校 |
(二) 高校学生 |
(三) 纪律处分 |
三、研究现状 |
(一) 文献情况 |
(二) 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及其问题分析 |
一、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 探索阶段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规定 |
(二) 创建阶段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规定 |
(三) 发展阶段的高校学生纪律处分规定 |
二、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剖析 |
(一) 国家法律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原则性较强 |
(二) 地方性规范各有侧重 |
(三) 高校内部规范不尽相同 |
三、对目前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批判 |
(一) 制度缺乏规范性 |
(二) 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尚缺乏有效的民主参与 |
(三) 学生权利救济途径不够畅通 |
(四) 高等教育管理尚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
注释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比较研究 |
一、英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及其启示 |
(一) 纪律处分逐渐遵循“越权原则”和“自然正义原则” |
(二) 纪律处分主要依据为大学校规和判例法 |
(三) 司法审查逐渐介入高校学生纪律处分 |
二、美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及其启示 |
(一) 纪律处分更趋向于保护学生宪法权利 |
(二) 规范依据主要为州的教育法和大学校规 |
(三) 司法重点审查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程序 |
三、德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及其启示 |
(一) 纪律处分从维护学校特权到兼顾学校与学生权利 |
(二) 纪律处分更注重法律保留原则与比例原则 |
(三) 司法重点审查是否遵守法律保留与比例原则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涉及的三个核心法律问题 |
一、高校的法律地位 |
(一) 国外高校的公法人化趋势 |
(二) 我国高校法律地位的争论 |
(三) 我国高校应属于公法人中的特别法人 |
二、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 |
(一) 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争论 |
(二) 我国高校与学生间存在复杂结构的特殊法律关系 |
三、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性质 |
(一) 我国对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性质的判断摇摆不定 |
(二) 台湾地区“释宪”案倾向司法介入 |
(三) 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应分类看待 |
注释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完善(上) |
一、重建以学生权利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 |
(二) 遵守“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 |
(三) 兼顾学生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 |
(四) 遵循有权利必有救济的原则 |
二、完善学生纪律处分的制度 |
(一) 适用法律保留原则 |
(二) 提升学生纪律处分的立法层面 |
(三) 完善以学生权利为核心的高校校规 |
三、严明学生纪律处分的程序 |
(一) 构建具有现代法律程序内涵的学生纪律处分程序 |
(二) 重视处分决定前置程序 |
(三) 完善处分决定程序 |
(四) 关注处分决定后的程序 |
注释 |
第五章 我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的完善(下) |
一、积极发挥教育申诉的自我纠正功能 |
(一) 学生申诉制度的界定 |
(二) 完善学生纪律处分的校内申诉制度 |
(三) 完善学生纪律处分的教育行政申诉制度 |
二、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自主权的监督 |
(一) 现行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存在制度性障碍 |
(二) 教育行政复议制度的具体构建 |
三、畅通学生权利救济的行政诉讼途径 |
(一) 学生有获得司法救济的权利 |
(二) 破除司法审查的门槛 |
(三) 引入司法审查机制 |
四、建立“服务消过”制度 |
(一) 构建“服务消过”制度的教育背景 |
(二) 构建“服务消过”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三) 构建“服务消过”制度的现实依据 |
(四) “服务消过”制度的具体构建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从“管理法”迈向“控权法”——基于三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义务性规范与授权性规范的统计分析 |
(一) 理论依据的选取 |
(二) 技术路线的拟定 |
(三) 数据统计的说明 |
二、从“主要管理学生行为”到“重点规范管理行为” |
(一) 指向学生的义务性规范相对减少, 面向高校的义务性规范逐步增多 |
(二) 指向高校的程序性义务规范显着增多 |
(三) 授予学生的授权性规范逐步增加 |
(四) 授予高校的授权性规范急剧增长, 但其增长主要体现在不影响学生身份或其重大利益的管理事项上 |
三、《规定》的演变与问题 |
(一) 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不足 |
(二) 学位撤销规定引发的争议 |
(9)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 人性价值观及其管理学意蕴 |
2.1 人性本源的追溯 |
2.2 管理学中人性思想的发展 |
3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的历史审视 |
3.1 古代教学管理制度 |
3.2 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
3.3 建国以后至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
4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的现实剖析——80 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文本分析 |
4.1 大学宏观教学管理制度的文本分析 |
4.2 大学微观教学管理制度的文本分析 |
4.3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缺失——案例分析 |
4.4 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解读 |
5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缺失”的成因分析 |
5.1 大学外部环境分析 |
5.2 大学内部管理因素分析 |
6 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理念建构 |
6.1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的重要性 |
6.2 以人为中心的大学管理理念的构建 |
6.3 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理念内涵 |
7 制度创新:大学教学管理的人文追求 |
7.1 制度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
7.2 人性化管理是大学精神的人文追求 |
7.3 大学教学管理非人性化制度的修正 |
7.4 人性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 |
8 结语 |
8.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主要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研究的课题名称及获奖 |
附录2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1990 年) |
附录3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 年) |
(10)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决策 |
(二)普职融通是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社会发展需求 |
(三)普职融通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个体内在诉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高中阶段教育 |
(二)普职融通 |
四、理论基础 |
(一)学制理论 |
(二)制度变迁理论 |
五、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六、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选取 |
(三)访谈提纲设计 |
第二章 河南省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发展现状 |
一、高中阶段普职融通教育政策的演进 |
(一)国家普职融通教育政策 |
(二)地方普职融通教育文件 |
二、河南省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实践模式的调查 |
(一)地方学校自发实行的综合高中模式 |
(二)政府试点推行的普职融通特色高中模式 |
(三)政府试点推行的综合高中班模式 |
第三章 河南省高中阶段推行普职融通的制约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河南省高中阶段推行普职融通的制约问题 |
(一)融通概念的缺乏普及 |
(二)教育制度的导向制约 |
(三)模式探索的主体失衡 |
(四)普职教育的流通阻滞 |
二、制约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融通内涵界定模糊、模式探索时间较短 |
(二)相关制度错误引导、教学管理重心偏移 |
(三)普职社会地位差异、试点主体比例失衡 |
(四)学籍体系各自独立、转换机制经验匮乏 |
第四章 河南省探索普职融通的政策建议 |
一、明确内涵界定,加强普职融通宣传 |
二、推进学制改革,完善相关教育制度 |
三、重视试点建设,推动多方共同探索 |
四、打破学籍限制,建立教育转换机制 |
结语 |
附录 |
附录A:访谈提纲 |
附录B: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名单 |
附录C:河南省综合高中班试点学校名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学籍管理的原则及重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D]. 廖逸儿.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云南省边境地区控辍保学政策执行研究[D]. 曾铮.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 聂娟. 湖南大学, 2005(06)
- [4]高校教育纠纷司法审查研究[D]. 王重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 [5]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 张舒. 天津大学, 2010(02)
- [6]我国军队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 刘硕. 吉林大学, 2019(02)
- [7]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D]. 孙帅梅. 复旦大学, 2013(03)
- [8]从“管理法”迈向“控权法”——基于三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文本分析[J]. 段斌斌,孙霄兵. 现代大学教育, 2017(05)
- [9]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问题研究[D]. 秦小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10]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发展问题研究[D]. 张云鹏. 河南大学, 2018(01)
标签:高校学生;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绩效目标; 制度理论;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