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克昭盟果树区域化布局(论文文献综述)
戴乐[1](2019)在《齐家文化生业经济研究》文中指出生业经济是指人类为了维持生存需要而获取基本生存资源的经济行为,狭义的生业经济专指对食物资源的获取。对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与植物遗存以及人骨和兽骨中碳、氮稳定同位素进行的分析,是目前研究生业经济的主要手段。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还原当时人们对遗址周边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利用,并分析当时各类经济形态在日常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为全面了解古人的行为提供更多证据。齐家文化是我国西北甘青地区一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随着气候以及生产方式的变化,齐家文化在生业经济上也表现出从农业逐渐向半农半牧形态的过渡。因此,在研究齐家文化时对其生业经济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谢端琚先生对齐家文化区域的划分,对不同地方类型的遗址分别进行生业经济分析。正文部分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分别对位于东部地区的西山坪遗址,中部地区的磨沟遗址进行生业经济分析;第二章,对位于西部地区的喇家遗址、金禅口遗址、长宁遗址、皇娘娘台遗址、柳湾遗址以及尕马台遗址进行生业经济分析,并力图分析出各区域内遗址生业经济的共性以及区域间生业经济的差异;第三章,对同一时期相临文化的两处典型遗址进行生业经济分析,并探讨不同文化在面对环境恶化和资源日渐减少时所做的适应性选择。区域经济形态差异显着是齐家文化的一个鲜明特点,也是人们在面对不同环境时的一种适应化过程。本文试图讨论同一区域内不同遗址之间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生业形态是否存在差异,并探究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而讨论人类在面对环境变化时对生业模式做出怎样的适应性调整。
阎晶[2](2010)在《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生态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公园,是生态建设不断发展的产物。随着全球生态建设的发展和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建设也是如火如荼。但相对其他区域,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生态建设较为落后,如何在这样一个区域建设城市生态公园,其探索和研究,对整个西北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深远的意义。西北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地质地貌是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探索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就要深入研究它所属的这个区域的环境。西北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人文条件方面都有其特殊性,这些因素给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增加了难度,同时也提供了机遇。既要突出生态理念,又要与城市文化一脉相连,既要与当地的气候、民俗和周边环境相协调,又要具有时代特征和独特个性,形成与本民族、本地区文化背景相呼应的特色景观。在论文的研究中,针对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气候特征,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通过选址要求、容量确定、分区模式、道路交通组织、竖向高差处理、绿化植被应用、生态技术引入七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针对西北地区在生态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内蒙古巴彦浩特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实例加以论述,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深层挖掘地域优势,利用西北地区资源优势,改善其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富有生态性、充满地域性的西北地区特有的城市生态公园。
雷少刚[3](2009)在《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地下煤炭开采对荒漠区脆弱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植被、水体(土壤水、包气带水、地下水)作为荒漠矿区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神东矿区为研究区域,集RS、GIS、GPR、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多尺度监测研究关键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监测技术与采动影响规律方面取得了以下成果:在宏观尺度上,利用MODIS-NDVI实现了区域植被的月际时序监测分析,以及与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具有明显的物候年周期性,植被与气象因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植被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总体来讲,矿区植被呈现出区域性变化,近年来开展的生态建设影响,使得植被有明显好转,空间变异性增强。然而小尺度的植被现场调查与Landsat-NDVI监测表明,地下开采导致了部分矿井采区植被相对非采区小幅下降。为解释采矿对植被的影响规律,论文对矿区浅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遥感定量反演。研究表明,相对于土壤反射率、土壤湿度、地形湿度指数,土壤含水率与表观热惯量之间具有更加显着的相关性。通过改进的土壤温度预测模型,建立了适用于TM或ETM+的土壤温差转换模型。利用该模型能更准确地提取任意深度的土壤温差信息,这比单纯利用MODIS影像能提取更高分辨率的表观热惯量。改进后的表观热惯量与10cm埋深土壤含水率的R2由0.264提高到了0.789。从而首次实现了基于表观热惯量法与TM/ETM+、MODIS影像相结合的土壤含水率高分辨率反演。反演结果与现场调查一致发现,受地表沉陷影响,采区土壤含水率均略偏小于非采区。对工作面上方地下水采前、采中、采后的长期观测表明,采矿对地下水具有显着的负面影响,且采后地下水的恢复过程缓慢。但是,该工作面上方植被并没有明显衰退。其原因在于,通过探地雷达(GPR)对包气带土壤含水的垂向分布研究给出了风积沙区地下水的临界作用埋深为8m,而该工作面的初始水位埋深远远大于临界埋深。此外,本文首次结合GPR与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对沉陷变形影响下的包气带土壤含水的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分区研究,分析了土壤压缩、拉伸变形对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出今后沉陷变形区土壤特性的实验研究应分区进行。最后,根据对矿区植被、水体的地空一体化监测结果,给出了植被与土壤水的负倒数关系模型,地下水与土壤含水、植被的指数关系模型,以及地下水深埋区植被受采动影响的判别模型,提出了适用于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的建议与措施。
胡兵辉[4](2009)在《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文中研究指明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毛乌素沙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也是农业与畜牧业交错、耦合发展的典型区域。由于处在森林-草原-荒漠的“生态应力带”上,加上植被覆盖度低、土壤组成物质疏松以及易受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生态脆弱性,系统的敏感性强、稳定性差,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经营活动极易造成生态系统环境的迅速退化。因此,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重点选择毛乌素沙地偏农区的榆阳区与偏牧区的乌审旗为比较研究对象,在近50a的时间尺度上,在区域、县域和户域研究的空间尺度上,运用区域调研与试验验证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动态评价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原理与机制、耦合环境、耦合效应及耦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模式体系及其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毛乌素沙地草地、绿洲、荒漠在没有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之前,是通过水资源分布及其可利用性的联系而形成的一个自然耦合生态系统。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农业社会经济活动对大系统的干扰,促进了各农业子系统之间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循环,从而使其农牧业系统、农产品加工业系统及与外界系统实现了多途径耦合。同时,理想的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格局,应当打破行政割据,形成半包庇式系统耦合带谱,带谱沿线有“陶乐-银川-永宁-灵武-盐池-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主要城市群,起着极其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2)在近50a里,毛乌素沙地气候逐渐趋于暖湿化,年内光温水等相对匹配,当地应在适当发展夏粮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人工牧草种植,充分利用夏秋气候资源集中的优势。研究发现,沙地东南缘的6县、区均为牧草的适宜生长区,其中神木(B,0.82)适宜程度最高,定边(B,0.57)最低;热量资源和光照资源均属丰富,水分资源普遍缺乏,定边(S水,0.39)缺乏最严重;带内各县、区气候资源量一般,光、热、水匹配较差,资源利用率有差异,相比神木(K,0.77)最高;气候功能评价结果的大小顺序:神木>府谷>靖边>榆阳=横山>定边,总体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走向;水分是整个毛乌素沙地气候功能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3)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是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内在根源和决定因素,是沙漠化的直接动力,但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讲,该区的土地沙漠化都处于整体逆转的阶段。研究发现,近58a在沙漠化的自然因子和社会因子中,耕地面积、蒸发量和大风日数对榆阳区沙漠化的影响较对乌审旗大,而农牧业人口数量、牲畜数量和降水量对乌审旗沙漠化的影响较对榆阳区大,农牧业人口数量是对两地沙漠化影响均最大的重要因子;人为因子对两地土地沙漠化作用力的合力是持续增加的,且乌审旗人为因子对沙漠化的贡献率大于榆阳区,人为因子是两地导致沙漠化的主要作用力;乌审旗沙漠化因子综合影响大于榆阳区,从长远看,乌审旗沙漠化发展驱动力强,沙漠化可能性较榆阳区大。(4)区域土壤水分结构特征是毛乌素沙地景观形成的本底要素。从田间景观尺度看,裸地比作物地日蒸发量和年蒸发量都大,受干沙层影响,裸地仅呈单峰曲线变化;作物地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存在剧烈变化层,且裸地水分保有量较作物地为好;农田水分渗漏量约为141.25mm,玉米与马铃薯的作物蒸腾量约为175.3mm与183.91mm,而农田实际蒸散量即作物耗水量约分别为306.48mm与303.29mm。从农业产业结构看,榆阳区种植业是主导产业,而畜牧业是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应处理好种植业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适当控制其规模与结构,注意发展草食畜牧业,减少耗粮型生猪生产对粮食生产的压力;乌审旗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处于发展期,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应加大畜群品种改良优化,提高饲草料的转化利用率,可适当发展特种养殖业;榆阳区和乌审旗林业、渔业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受重大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榆阳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表现为:林地和牧草地是总价值的主要构成,且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服务价值均表现为急剧变化期和平缓变化期的阶段性特征;林地、园地、交通地及总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增加至缓慢增长方向演变,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价值依时间序列从快速减少至缓慢减退方向演变;退耕还林工程前后系统总价值增加了0.19×109元,单位面积增加值为254元;价值增加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北部两片,而减少的主要在中部和西部连片,且各乡镇价值及其单位面积价值的分布具有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的特点。(6)在近27a中,粮食生产在榆阳区初级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牧草始终是乌审旗初级生产力的最主要部分,说明两地偏农型和偏牧型农牧耦合发展模式的特点;榆阳区有以耗粮型生猪、禽类生产为主的势头,乌审旗有以节粮型草食动物生产为主的势头;榆阳区农牧系统比乌审旗较为开放,其与外界的能流、物流、信息流交换较频繁,系统调控力度大,产出高;榆阳区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能值转换率较高,畜牧业内部品种结构也较合理,品种的更新换代较快,其系统耦合度较高,而乌审旗发展系统耦合的潜势巨大。(7)毛乌素沙地偏农区偏重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投入,而偏牧区偏重可更新有机能投入。模式Ⅱ(榆阳区偏农型典型农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在农、牧户经营层面,更具有竞争力和优势,其经济效益较模式Ⅰ(乌审旗偏牧型典型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模式)为好,且经济发展程度和农牧业集约化程度高,对环境依赖性小,系统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反馈能力强,有较强自稳定性,抗外界干扰能力也较模式Ⅰ强,故应防止产业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同时由于其长期处于较高的环境负荷力下,系统有可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或丧失。模式Ⅰ和模式Ⅱ的可持续性指数均属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范畴,模式Ⅰ的可持续性较好,且优化调控空间较大,农牧耦合潜势尚待发挥。(8)近27a榆阳区和乌审旗早期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消耗REn(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在人口基数还不是很大的有利条件下,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资源以及滞后的SE(社会经济)很难形成良好的系统协调发展态势,且不损害REn承载力的发展模式又面临技术、资金和市场的多重约束。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榆阳区和乌审旗的SE发展度、REn承载力及SEREn(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度基本上均沿时间序列增加,SE与REn协调发展的类型也均逐渐趋于更高水平,农牧业产业结构也逐渐由以资源环境消耗为主的资源密集型向以资金、科技利用为主的技术密集型转变。受人类活动强度与农业生态系统开放性的影响,两地SEREn的承载力和发展度产生了相应时序演变特征,使得SE与REn协调发展状况也发生相应变化。(9)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模式的改良优化必须着眼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的关系,积极搭建以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脆弱性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加强模式之间的互补、协调与整合。同时,农牧结合是系统的结构特征,农牧矛盾高度紧张是系统的功能特征,构建稳定、安全的农牧系统耦合结构是实现毛乌素沙地脆弱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核心问题。
多金荣[5](2009)在《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经济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存的目的,经济只有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类才能从生态—经济系统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宏观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基本环境单元。它处于宏观经济之“尾”,微观经济之“首”,中观经济之“实”,是建设区域生态经济最基本的环节。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实现自身的工业化进程,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们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县域生态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建立和谐生态循环经济的前提和保障,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县域、县域经济、县域生态经济的内涵、地位和面临的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概括,结论如下:1.分析了我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认为加速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县域生态经济。2.研究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指出在贯彻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及循环经济理论的前提下,发展生态经济必须遵循产业经济理论、和谐社会理论及生态理论。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县域的、可持续的、和谐的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相统一的全新县域发展模式。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方式和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初探。3.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贯彻区域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进循环经济最为重要和理想的载体,科学论证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提出了建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发展的规划、实现的保证。通过县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性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生态经济项目,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规划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模式。4.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总结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经验。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构想,阐述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原则和产业间的生态化协作体系,以及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几种目标方式;并提出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政策,为最终建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目标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5.以河北省张家口的尚义县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达拉特旗为实例,论证了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是以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为基础构筑的,提出了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壮大县域生态经济。
雒应福[6](2008)在《河套灌区五原绿洲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研究》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是除土壤侵蚀、沙漠化、退化和污染之外又一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盐渍土基本都为低产土壤,但是很多情况下又兼具地势平坦和灌溉之便,所以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理所当然地对盐渍化土地改良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了许多针对土地盐渍化发生过程、机理、防治及合理利用等相关研究。依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数据集,中国盐渍土面积3630.53×104hm2,占全国可利用土地4.88%,其中内蒙古盐渍土面积达763.01×104hm2,占可利用土地的7.56%,主要分布在河套灌区,因此研究和治理土壤盐渍化成为河套灌区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选取河套灌区五原绿洲为研究区,应用土壤地理学理论、土壤空间变异等相关理论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水盐的空间变化进行研究,旨在为合理高效利用绿洲土地资源,促进绿洲农业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主要分为以下的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简述了国内外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的进展,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遵循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研究区的概况、野外采样和室内试验;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运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对五原绿洲土壤水盐等土壤特性(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土壤pH值、土壤砂粒含量、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等)的空间变化趋势做了分析,揭示其空间变异的一般特征。第四部分运用ArcGIS中的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中的Explore Data菜单和Geostatistical Wizard菜单对土壤特性值进行半变异函数模型检验和空间插值,得出土壤特性空间分布插值图。第五部分提出了防治土壤盐渍化的对策。最后,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不足及有待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张志新[7](2007)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远郊乳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呼和浩特市远郊地区乳业发展模式在初级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在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以来,奶牛养殖不挣钱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地区奶牛养殖业持续发展。本论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对呼和浩特市远郊乳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提出乳业产业化发展集成模式及促进乳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乳业产业发展评价。呼和浩特市远郊地区乳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特点比较协调,区域系统转换能力、应变能力较强,产业结构性效率比较高。乳业已经发展为呼和浩特市远郊地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以乳业为主的畜牧业占据大农业的半壁江山,其产值比重已近60%。2、奶牛养殖完全成本收益平衡点计算。目前,收回奶牛养殖完全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不赔不赚的平衡点年产奶量为5吨。呼和浩特地区年产奶量在平衡点以下的奶牛约占奶牛总头数的70%,饲养奶牛不同程度地存在赔钱问题。3、乳业产业化模式构建。适应乳业发展阶段变化的要求,要调动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养殖业两个积极性,强化奶农的主体地位,根据原奶生产、收集、加工和营销的产业链内在联系,建立包含乳品龙头企业、乳业养殖户、挤奶站、社会化服务机构、乳业协会和市场体系等要素的乳业产业化集成模式,加快提升呼和浩特地区乳业产业化水平。4、乳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提高发展质量,稳步发展数量,加快实现乳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现代化。通过地方立法等形式规范乳业产业化各方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奶农在乳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发挥地区资源比较优势,平原地区稳步发展奶牛养殖业,山丘地区加快发展奶山羊圈养业,整体推进呼和浩特市远郊地区乳业发展。
陈宝群[8](2007)在《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文中研究说明摘要:针对黄土高原的土壤干层现象和人们对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存在问题的关注本文以陕北黄土高原为研究区,以土壤含水量的测量为主要研究手段,综合运用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对土壤干层的评价标准、土壤干层的形成原因、土壤干层的形成机制和空间分异、土壤干层形成的动态过程、土壤干层的补偿与恢复、黄土高原环境退化的自然背景、黄土高原植被建设途径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期望能为黄土高原尤其是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研究,获得的主要进展和新认识包括:(1)陕北黄土高原人工林地普遍有土壤干层发育,榆林地区土壤干层的发育强度高于延安地区。土壤干层的空间分异在年降水量550mm和400mm附近表现出两个突变现象,具体表现是:在年降水量400mm的榆林靖边县荒地没有土壤干层发育,而年降水量329mm的定边县荒地有土壤干层发育;在年降水量500mm延安北部延川县18龄苹果林地出现接近稳定凋萎湿度的强烈干层,而年降水量550mm的甘泉县20龄苹果林地出现的是较弱的干层。(2)洛川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的动态过程表现为春季显着失墒期、夏季显着增墒期、秋季稳定失墒期和冬季稳定增墒期。由于春季降水少、气温高、蒸发蒸腾作用强,春季失墒现象表现尤其突出,失墒现象以17龄中老龄苹果林地最为显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不仅在地表2米以上表现明显,在2米以下同样很显着。春季显着失墒期是土壤干层的主要形成时期。(3)2004年1月的土壤含水量测定结果表明,洛川地区极端丰水年的降水入渗使得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得到了较好恢复。17龄乔化苹果林地、17龄矮化苹果林地和8龄乔化苹果林地土壤水分恢复深度分别达到4米、5米和6米,不同的恢复深度取决于土壤干层的发育深度和发育强度。连续一年的土壤含水量测定表明,极端丰水年降水能够在短期内将土壤干层恢复到田间持水量水平,但是只具有2至3年的短期补偿效应,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或消除土壤干层的危害。(4)实验分析表明,重力水带土层在充分湿润或者比较湿润的情况下,土壤水的运动可以到达较大深度,能够补给薄膜水带的土壤水分亏缺,不会形成土壤干层,因此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形成原因在于土壤表层干旱。土壤表层干旱一方面使得重力水的入渗深度在正常降水条件下保持在2米深度范围内,重力水带含水量较低也导致薄膜水的运动速度变得很慢,使得薄膜水带的土壤水分一旦被利用就很难得到补给最终导致土壤干层的形成。(5)研究了陕西扶风全新世黄土剖面的土壤学和地层学特征,全新世古土壤S0与黄土L0之间显着的界面代表了一次季风气候转型。3100a BP是全新世大暖期结束的时间,黄土L0磁化率低,而pH值很高,表明在其堆积形成过程中气候比较干旱,土壤水分缺乏。这次气候转型标志着黄土高原由全新世大暖期相对暖湿的气候转变为相对干冷的气候,这就导致了黄土高原3100年以来水分不足的状况,这样的状况延续到现今,加上当今暖干化的影响,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黄土高原植被的退化和土壤干层的发育。(6)经过对前人详细的土壤干层评价标准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不同土壤地带土壤水分常数和土壤干层评价标准之间存在吻合得很好的比例关系,由此提出土壤干层指数(土壤干层指数=土壤稳定湿度÷土壤含水量)作为土壤干层的定量化指标。以1.0、1.3、1.6、1.9、2.2作为划分非干层、弱干层、较弱干层、中等干层、较强干层和强干层的分级标准,并且以生长更新速率和生长发育过程的受影响程度为依据,对五种类型土壤干层的特点进行了分析。(7)通过对洛川地区土壤水分动态研究提出了耗水指数Ic=(W1-W2)/W1,其中,Ic表示耗水指数,即植被对土壤水分的消耗程度,w1和W2分别表示研究时段初始含水量和终了含水量。运用耗水指数这一指标可以对每一个测量深度的土壤含水量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反映每一深度层次土壤水分的差别。耗水指数意义明确、计算方便,是土壤水分动态研究和土壤水分分异研究中的一个定量化分析指标。(8)陕北黄土高原林场空间分布与河流存在密切的空间关系,是黄土高原森林植被非地带性的显示。长安县少陵塬修建水平梯田的坡地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斜坡下部较高而斜坡上部较低的现象,说明降水产生的径流在坡面上的重新分配是一个普遍现象。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坡下富集特点导致森林植被常延沟谷分布。(9)环境胁迫、水分胁迫和人口胁迫造成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脱离造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缓慢。黄土高原地区应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契机,以特色农业、林果业和草畜业等生态适宜型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建立以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依据的生态适宜型产业结构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薛泽海[9](2007)在《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 ——基于对地级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文中认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表现为地区一体化和城乡协调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人口状况、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市场机制、技术水平、文化习俗、意识观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迥然,客观上存在着地区差距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中国区域差距与中国区域经济格局所经历的三次大的战略性调整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下实施的第二次调整中(即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中国区域差距问题逐步显性化,且越来越为严重。并可预测,在未来数十年里,中国区域差距仍将呈高势能发展态势,如果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之间发生交错、共振,必将会对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研究现实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决不能回避区域差距问题。而且,解决中国区域差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研究和解决中国区域差距问题应从区域经济学入手,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理论之一。区域增长极是由某些具有创新力的“推进型产业”,集聚于某一地区或城市,获得优先增长而形成的区域经济活动中心。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是从区域增长极的增长开始的,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周围腹地或其他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平抑区域差距。可见,区域增长极的增长是解决中国区域差距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试着通过对中国区域增长极研究,具体来说,就是分析区域增长极理论、机理,分析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的动力系统,以及如何构建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等问题,并对作为中国次级区域增长极的地级城市的定位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努力勾勒出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的宏伟蓝图,为解决中国区域差异问题提供依据。本文带着中国区域差距的问题,通过研究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来寻求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途径。全篇内容依次分析了区域增长极理论、增长极机理,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动力系统,以及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构建等问题,并对作为中国次级区域增长极——地级城市的定位与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相应提出解决中国区域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对策。通过研究,本文的主要观点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首次把“地级城市”这一中国次级区域增长极,作为对象,来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目前,人们一直对诸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高层级区域增长极的研究较多,而对作为中国次级区域增长极的地级城市,相关研究甚少,这不符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地级城市作为中国政府行政框架中的第三级,作为中国区域增长极层级中的第四级,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主要是因为,“地级城市”直接衔接着广大农村、衔接着省会及省会以上的大城市、大都市、三角洲等高层级区域增长极,地级城市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发展状况直接关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成败,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败。2.本文对区域增长极理论进行了逻辑创新,构建了中国区域增长极理论框架。目前的增长极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缺失和不足。本文分析了区域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效果不佳的主客观原因,论证了在中国培育和发展区域增长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结合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可合成性特征,采用系统合成法,把区域增长极相关理论,纳入统一框架,使得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能够理论化和系统化。3.本文对区域增长极的利益、成本、效应、公平性等机理进行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本文通过对区域增长极的利益机制研究,得出区域增长极的增长轨迹:即企业、个人、公共机构三大利益主体,在区域利益的驱动下,推动区域经济要素向收益较高的城市集聚或集中,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并持续集聚外围经济要素,节约区域交易成本,促进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其次,通过对区域增长极的效应分析,打破了经典增长极理论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观点,认为,极化效应的优势是暂时的,“空间上的地理二元结构”不是恶性循环式发展,而是可以打破的。因为,根据空间相互作用原理,在时间序列下,极化效应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二次函数增长,而扩散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指数增长,最终,在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此消彼长过程中,当扩散效应占优势时,区域经济有向均衡态发展的趋势。区域增长极的发展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扩展过程。从总的趋势上来看,区域增长极对腹地空间的两种效应遵循距离衰减规律,随着作用半径的扩大,效应逐渐减弱。在信息化速度加快,交通和通讯网络健全的当今,距离似乎在缩短,随着区域增长极的持续增长,扩散效应占明显的优势,利于节约域内成本,减小区域差距。第三,本文通过对区域增长极的收益—成本分析,认为:区域增长极的收益是通过具有创新力的推动性企业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较高的技术水平、较强的扩散效应和较强的发展潜能)的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结果。推进型产业的直接贡献主要是在于产生了集聚经济。集聚经济包括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两个方面。其中,规模经济(专业化、垂直一体化、企业实力强等)指区域增长极的同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加或同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产生的成本节约,属于内部经济;范围经济(多样化、横向一体化、企业数量多)则属于产业经济学范畴,是指与企业和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有关,是由于多样化而使得每个品种的成本低于仅仅生产一个品种的成本,能够真正的体现区域增长极的内部产业经济活动的规律。两种经济产生的综合效应规驱动区域增长极的内部收益的提高;外部收益体现在区域增长极对周围农村地区、小城镇和城市郊区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大小。而区域增长极成本的实质就是区域差距。根据时间序列和空间扩展下,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动态比较结果,区域增长极的增长和腹地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可得出其成本的运动轨迹也呈倒“U”型。从而,可得出,区域增长极的成本在短期内不可能减少。区域增长极的成本大小,随着其长期动态变化,到一定的阶段,成本会有下降的趋势。最后,通过对区域增长极的公平性分析,得出区域增长极的不公平性是区域空间上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制度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差异性导致的结果,属于结果不公平,具有相对性和可以接受性。并根据林毅夫教授关于公平和效率可兼容性论证的结论,把公平与效率内生于区域增长极的发展战略,分析得出区域增长极的效率与公平也是可兼容的。效率与公平是相互兼容、相互替代的关系,替代关系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公平损失和效率损失的程度不同;兼容关系表现在区域增长极的增长中,呈倒“U”字型变化规律,即随着区域增长极的增长,不公平的增加伴随着效率的下降,即不公平性对效率的制约作用客观存在;且一定的效率水平上可能有两个不同的不公平程度,这就给我们创造了选择,即选择一定效率下,不公平较低的点。综合上述关于利益、成本、效应、公平性等机理分析的结果,可得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增长极的持续增长,客观上存在着区域差距缩小的趋势。因为,区域增长极既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又是一个可控过程,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调控来缩小区域差距。其实,在区域增长极的增长中,可以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区域差距的缩小,只不过是时间资源和政府调控成本的替代效应而已。4.本文运用系统法,深入研究了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动力机制。并认为,区域增长极的动力系统是指,推动区域增长极增长的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空间范围内,推动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和增长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和作用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区域关系、城乡关系、组织制度、技术创新等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该系统是由五个不同功能的动力机制构成的闭环系统。通过对五个动力机制进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各个机制在区域增长极增长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其中,市场机制是主动力、制度变迁是推动力、产业集聚是内生动力、产业结构转换是传递动力、创新是不竭动力。但是,各个动力机制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以系统的方式对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增长起着整体推动效应。5.本文运用区域增长极的延伸理论或模式,来分析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构建问题。认为,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着下一层级区域增长极增长,…如此推理,并得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应由各级各类区域增长极,以及由各级各类区域增长极构成的区域增长极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各级各类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以及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综合效应,其中,两种效应的发挥遵循由上一层级向下一层级区域增长极(可以发挥跳跃式效应)的基本方向,并以极点辐射、轴线辐射和网面辐射的形式,进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整合全国或大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资源,形成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故此,并得出,构建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是解决中国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这一基本结论。6.本文通过对“市管县”体制下,中国地级城市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诊断结果表明:弊病的根源在于行政干预过强和财力过度集中,导致“市对县”的服务功能定位不准,管理不当,市县关系不顺。笔者所开出的基本处方应该是:彻底取消中国地级城市在中国政府架构中的第三层级地位,从源头上斩断市县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按照区域增长极理论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赋予地级城市和县域真正的经济选择权,保障地级城市的经济枢纽地位,确定地级城市与广大农村腹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确定和发展中国地级城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发挥其辐射或扩散效应,带动腹地经济发展。展望中国地级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笔者发现,未来中国,必将形成以“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为基本框架,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等六个大区域增长极为依托,以“沿海、沿江、沿边、沿京广线、沿陇海线、沿包兰成昆线”为轴线,以“三大经济带和十三大城市经济圈”为网面,以分布于全国的地级城市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单元,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由各级各类区域增长极(“三角洲”、大都市、省会城市、地级城市等)构成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健全的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发挥各级各类区域增长极的中心辐射功能和网络化扩散效应,以及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综合效应,实现覆盖全国区域范围的区域协调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在区域增长极理论框架的构建上,缺乏数学模型推理,逻辑仍不够严谨;由于缺少地极城市(尤其是城区)的崭新数据,论文没能做精确的量化分析,没能对中国地极城市做出清晰、准确的定位,没能对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做地图或图片分析,直观感和立体感不强。所有这些,都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李建华[10](2007)在《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防范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旱灾害亘古有之。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农业自然灾害问题。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日趋严重的水旱灾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障碍因素,加强加快水旱灾害及其防范的研究已是迫在眉睫。水旱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危害高居农业自然灾害各灾种之首。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演绎了太多太多与水旱灾害英勇搏斗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四川、重庆遭受了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个别地方的旱情甚至是百年一遇。水旱灾害的发生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变异过程,并非都会危害人类。只有当这种变异的剧烈程度超过某一定点、对人类造成危害以后,才演变为灾害。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不得不加大对大自然索取的力度,也不断破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就是自然变异加剧、水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造成的危害加重的社会根源。水旱灾害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了对自然条件依赖程度极高的农业生产的波动,还破坏了农业的物质载体——环境。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防范农业水旱灾害的理论。我国在农业水旱灾害防范的实践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缺憾。我们应当在现有防范体系的基础上,整合各类防范资源,加强水旱灾害理论研究、加大水旱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力度,加快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水平,开发和运用先进科技、完善水旱灾害预报和预警机制,编制并完善防洪抗旱预案、提高预防及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并建立有效的农业水旱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从而逐步完善灾前综合防御体系;在灾害发生时通过救灾预案的实施,使政府的主导力量、社会组织和机构的重要力量、村民防洪抗旱组织的基层力量和农民家庭的第一力量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形成完善的灾时综合救灾体系;高效快捷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的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灾后补偿体系的构建、农业灾害保险制度和减灾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则构筑起完善的灾后综合减灾体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三个子系统彼此融通、相互联动,构成了我国的农业水旱灾害的综合防范体系。它们之间并不能被割裂开来,只是为便于分析研究和行文,本文才根据灾害发生的时间维度作了这个划分。从长远来看,我们要真正取得对农业水旱灾害防范的主动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就必须逐步构建起水旱灾害综合防范体系的长效机制: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以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现代农业,增加农业公共设施投入以降低农业系统抗灾的脆弱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诚如斯,水患可防,灾祸可减矣。
二、伊克昭盟果树区域化布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伊克昭盟果树区域化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1)齐家文化生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时空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齐家文化发现与基础研究概况 |
第一章 齐家文化东部及中部地区生业经济 |
第一节 西山坪遗址 |
第二节 磨沟遗址 |
小结 |
第二章 齐家文化西部地区生业经济 |
第一节 喇家遗址 |
第二节 金禅口遗址 |
第三节 长宁遗址 |
第四节 其他遗址生业经济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同时期相邻文化经济形态分析 |
第一节 西城驿遗址 |
第二节 朱开沟遗址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2)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
1.4.4 理论分析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概述 |
2.1 城市生态公园相关概念 |
2.1.1 关于"生态" |
2.1.2 关于"城市公园" |
2.1.3 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及内涵 |
2.2 城市生态公园类型 |
2.2.1 按规模分类 |
2.2.2 按公园内部植物群落的主要功能分类 |
2.2.3 按基地条件和营建手段分类 |
2.2.4 归纳总结 |
2.3 城市生态公园的作用 |
2.4 城市生态公园的理论依据 |
2.4.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4.2 景观设计理论 |
2.4.3 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理论 |
2.4.4 环境容量 |
2.4.5 清洁生产理论 |
2.5 国内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 |
2.5.1 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实例分析 |
2.5.2 国外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启示 |
2.5.3 国内城市生态公园实例分析 |
2.5.4 国内城市生态公园的不足和经验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地区概况 |
3.1 研究地区范围界定 |
3.2 西北地区概况 |
3.2.1 自然条件 |
3.2.2 经济条件 |
3.2.3 人文条件 |
3.3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现状 |
3.3.1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成效 |
3.3.2 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不足 |
3.4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3.4.1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机遇 |
3.4.2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的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体系 |
4.1 目标体系 |
4.2 程序体系 |
4.2.1 确定规划目标和规划设计范围 |
4.2.2 生态调查 |
4.2.3 生态评价 |
4.2.4 规划设计方案形成 |
4.2.5 工程设计 |
4.2.6 后期管理措施 |
4.3 技术支撑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 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特殊性 |
5.1.1 一般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1.2 城市生态公园在规划设计方法上的特殊性 |
5.2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5.2.1 全面规划与全民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
5.2.2 有序发展与分期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
5.2.3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
5.2.4 天然恢复与人工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
5.2.5 地域特色与新兴形式相结合的原则 |
5.2.6 功能设计与美学设计相结合的原则 |
5.2.7 低耗材料与新型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
5.2.8 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
5.3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5.3.1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选址要求 |
5.3.2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容量确定 |
5.3.3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分区模式 |
5.3.4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道路交通组织 |
5.3.5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竖向高差处理 |
5.3.6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绿化植被应用 |
5.3.7 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技术引入 |
5.4 本章小结 |
6 案例分析——内蒙古巴彦浩特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 |
6.1 前期分析 |
6.1.1 区位分析 |
6.1.2 自然概况 |
6.1.3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
6.1.4 城市历史文脉分析 |
6.1.5 城市现状绿地分析 |
6.1.6 公园用地现状分析 |
6.2 现状生态资源综合评价 |
6.3 规划设计依据 |
6.3.1 规划设计原则 |
6.3.2 规划设计定位 |
6.3.3 规划设计构思 |
6.3.4 规划设计主题 |
6.4 规划设计布局 |
6.4.1 总体布局 |
6.4.2 规划结构分析 |
6.4.3 分区规划 |
6.5 现状资源利用 |
6.5.1 现状地形利用 |
6.5.2 现状水体利用 |
6.5.3 现状道路利用 |
6.5.4 现状建筑利用 |
6.5.5 现状植被利用 |
6.6 园区道路规划设计 |
6.7 园区植物规划设计 |
6.7.1 园区植物规划设计原则 |
6.7.2 景观植物选择 |
6.7.3 植物分区规划与特色 |
6.8 园区生态技术应用 |
6.8.1 水生态技术应用 |
6.8.2 其他新能源利用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3.1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与关键环境要素确定 |
1.3.2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演变规律监测与分析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 |
2.1 荒漠区环境问题研究 |
2.1.1 荒漠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研究 |
2.1.2 荒漠区植被、土壤水、地下水关系研究 |
2.2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与生态重建研究 |
2.2.1 荒漠矿区环境问题 |
2.2.2 东西部矿区环境问题差异 |
2.2.3 矿区生态重建 |
2.3 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监测技术 |
2.3.1 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
2.3.2 水资源动态监测 |
2.4 总结 |
3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域整体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 |
3.1.4 气候 |
3.1.5 植被 |
3.1.6 土壤 |
3.2 研究区主要矿井情况 |
3.2.1 补连塔矿井 |
3.2.2 大柳塔矿井 |
3.2.3 榆家梁矿井 |
3.2.4 活鸡兔矿井 |
3.2.5 乌兰木伦矿井 |
4 荒漠矿区植被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
4.1 植被信息指示因子选择 |
4.2 基于MODIS 的大尺度植被时空演变分析 |
4.2.1 MODIS 数据获取与处理 |
4.2.2 基于MODIS 的NDVI 时序变化分析 |
4.2.3 NDVI 时序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
4.2.4 矿区MODIS-NDVI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5 小结 |
4.3 基于Landsat 的植被时空变异分析 |
4.3.1 Landsat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3.2 NDVI 计算与分析 |
4.3.3 基于Landsat 的植被空间特征统计分析 |
4.3.4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差异分析 |
4.3.5 主要矿井植被现场调查分析 |
4.3.6 采区与非采区植被相对变化分析 |
4.3.7 小结 |
4.4 总结 |
5 浅层土壤含水遥感反演及其空间变异规律研究 |
5.1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的基本原理 |
5.2 研究方法 |
5.2.1 土壤反射率法 |
5.2.2 土壤湿度分量法 |
5.2.3 地形湿度指数法 |
5.2.4 基于TM 的表观热惯量法 |
5.2.5 土壤温度信息反演 |
5.2.6 土壤含水率反演模型建立 |
5.3 矿区土壤含水反演与空间差异分析 |
5.3.1 矿区土壤含水率反演 |
5.3.2 土壤含水率与植被、地形相互影响关系 |
5.3.3 采区与非采区土壤含水率差异比较 |
5.4 总结 |
6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分布规律研究 |
6.1 沉陷区包气带土壤含水研究背景 |
6.2 探地雷达基本原理 |
6.3 GPR 探测包气带土壤水理论与物性基础分析 |
6.4 野外实测与图像解译 |
6.4.1 测线布置与野外实测 |
6.4.2 图像处理与解译 |
6.5 探测结果应用分析 |
6.5.1 包气带土壤水垂向分布规律研究 |
6.5.2 变形区土壤水横向分布差异研究 |
6.6 GPR 实验验证 |
6.7 总结 |
7 工作面尺度下地下水位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
7.1 研究区数据获取 |
7.2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
7.2.1 绝对水位高程变化 |
7.2.2 离地表的相对水位变化 |
7.2.3 含水层厚度变化 |
7.2.4 采矿对地下水的影响过程 |
7.2.5 地下水受三带变化影响分析 |
7.2.6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
7.3 总结 |
8 荒漠矿区环境要素关系模型 |
8.1 NDVI 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 |
8.2 荒漠区地下水与土壤含水率关系模型 |
8.3 荒漠区植被与地下水关系模型 |
8.4 地下水位变化对植被影响的判别模型 |
9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1.1 监测技术方面 |
9.1.2 影响规律方面 |
9.2 荒漠矿区资源环境协调开采建议措施 |
9.3 论文主要创新 |
9.4 研究不足 |
9.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有关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
1.1.1 土地荒漠化与沙漠化有关概念的剖析 |
1.1.2 土地沙漠化的分布特点 |
1.1.3 沙漠与沙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属性异同 |
1.1.4 “毛乌素沙地”学术称呼的统一化问题 |
1.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概况 |
1.2.1 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的研究 |
1.2.2 生态系统耦合的研究方法 |
1.2.3 生态系统耦合模式与效益的研究 |
1.2.4 生态系统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 |
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历程 |
1.3.1 基础研究阶段 |
1.3.2 整治开发研究阶段 |
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思考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1 研究思路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
2.1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 |
2.1.1 毛乌素沙地地理位置及资源 |
2.1.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过渡性 |
2.1.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资源环境本底的脆弱性 |
2.1.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条件的脆弱性 |
2.1.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自然灾害的频发性 |
2.2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诊断与分析 |
2.2.1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原理与机制 |
2.2.2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潜力 |
2.2.3 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基本类型 |
2.2.4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条件 |
2.2.5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实现过程 |
2.2.6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理想格局 |
2.2.7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的现实意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及其功能定量 |
3.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
3.1.1 气温走高与光照充裕 |
3.1.2 降水与蒸发同向缓慢趋减 |
3.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气候功能的定量 |
3.2.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其权重确定 |
3.2.3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要素隶属函数的建立 |
3.2.4 草地畜牧业系统的气候指数 |
3.2.5 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6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综合评价 |
3.2.7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多层次评价 |
3.2.8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草地畜牧业系统气候功能定量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及其因子定量 |
4.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地沙漠化 |
4.1.1 土地沙漠化状况 |
4.1.2 土地沙漠化成因 |
4.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土地沙漠化因子定量 |
4.2.1 偏农区榆阳区与偏牧区乌审旗概况 |
4.2.2 土地沙漠化因子筛选 |
4.2.3 土地沙漠化因子的定量分析模型 |
4.2.4 土地沙漠化因子影响系数的对比变化 |
4.2.5 土地沙漠化人为因子、自然因子及其综合影响系数的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分析 |
5.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微域土壤水分结构 |
5.1.1 沙地土壤水分结构试验的布置 |
5.1.2 沙地农田水分的测定方法 |
5.1.3 沙地农田水分平衡结构的计算方法 |
5.1.4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日变化 |
5.1.5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周年变化 |
5.1.6 沙地农田水分结构的垂直变化 |
5.1.7 沙地农田储水量的结构变化 |
5.1.8 沙地农田水分的平衡结构 |
5.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宏观农业产业结构 |
5.2.1 评价指数及方法 |
5.2.2 研究区选择 |
5.2.3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组分优势度 |
5.2.4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优势度 |
5.2.5 榆阳区与乌审旗县域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干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耦合农业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说明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数据说明 |
6.2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方法 |
6.2.1 土地利用变化 |
6.2.2 生态系统服务 |
6.3 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
6.3.1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6.3.2 县级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
6.3.3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变化 |
6.3.4 县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演变 |
6.4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效应 |
6.4.1 乡镇级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构成 |
6.4.2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
6.4.3 乡镇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变与耦合状况 |
7.1 研究数据来源与方法 |
7.1.1 数据来源 |
7.1.2 能量与能值的研究方法 |
7.1.3 农牧系统耦合度 |
7.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演变及分析 |
7.2.1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初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
7.2.2 典型县域农牧耦合系统次级生产的能值产出演变与比较分析 |
7.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状况的演变规律 |
7.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发展建议 |
7.4.1 榆阳区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稳健发展的建议 |
7.4.2 乌审旗农牧耦合系统生产力持续增进的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内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
8.1 研究区概况 |
8.2 能值分析理论 |
8.3 能值分析流程 |
8.4 有关能值的计算方法 |
8.5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 |
8.5.1 能值投入结构的对比分析 |
8.5.2 能值产出结构的对比分析 |
8.6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综合指标的对比分析 |
8.6.1 净能值产出率 |
8.6.2 能值投资率 |
8.6.3 环境负荷力 |
8.6.4 能值功率密度 |
8.6.5 单位面积生产力 |
8.6.6 人均能值用量和人均能值占有量 |
8.6.7 系统生产优势度和稳定性指数 |
8.6.8 系统可持续性指数 |
8.7 毛乌素沙地县域典型农、牧户单元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策略选择 |
8.7.1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牧区牧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
8.7.2 基于能值分析的偏农区农户生态经济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及发展策略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
9.1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性理论体系 |
9.1.1 SEREn 构成理论 |
9.1.2 SEREn 协调机制理论 |
9.2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REN 协调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
9.2.1 SE 系统发展度与REn 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 |
9.2.2 SEREn 协调度 |
9.2.3 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测度模型 |
9.2.4 SE 与REn 协调发展基本类型的综合判定法则 |
9.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的时序测度 |
9.3.1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体系设计 |
9.3.2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权重 |
9.3.3 SEREn 协调发展测度的指标功效系数 |
9.3.4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度与承载力的时序演变 |
9.3.5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度的动态演变 |
9.3.6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SE 与REn 协调发展演变状况的综合判定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及其稳健机制 |
10.1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缺陷 |
10.1.1 耦合系统缺陷的内部特征 |
10.1.2 耦合系统缺陷的外部特征 |
10.2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构建 |
10.2.1 防护型生态结构 |
10.2.2 节水型种植结构 |
10.2.3 稳定型畜牧结构 |
10.2.4 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 |
10.3 毛乌素沙地耦合农业生态系统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
10.3.1 政策支持体系 |
10.3.2 法规制度支撑体系 |
10.3.3 资金保障体系 |
10.3.4 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结论 |
11.2 讨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表 |
(5)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县域生态经济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1.2.1 国外生态经济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县域经济研究现状 |
1.2.2.2 生态经济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2 县域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与范畴 |
2.1.1 县域与县域经济 |
2.1.2 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
2.1.2.1 县域经济概念 |
2.1.2.2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2.1.2.3 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特点和经验 |
2.1.2.4 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
2.1.3 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2.1.4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2.2 县域生态经济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2.2.1 生态与生态经济 |
2.2.2 县域生态经济 |
2.2.2.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思路 |
2.2.2.2 县域生态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
2.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评述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生态经济理论 |
2.3.3 循环经济理论 |
2.3.4 区域经济理论 |
2.3.5 经济发展理论 |
2.3.6 和谐发展理论 |
2.3.7 产业经济理论 |
2.3.8 党的十七大文献的生态理论 |
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
3.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
3.1.1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
3.1.1.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特点 |
3.1.1.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 |
3.1.1.3 生态县镇经济发展特点 |
3.1.2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
3.1.3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对策 |
3.1.4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分析 |
3.2 县域生态经济潜力分析 |
3.3 建设县域生态经济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基础 |
3.4 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
3.4.1 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3.4.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生态经济 |
3.4.3 生态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
4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4.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原则 |
4.1.1 结构调整与技术开发同步原则 |
4.1.1.1 结构调整的涵义 |
4.1.1.2 县域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与遵循的生态规律 |
4.1.1.3 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调整县域结构的对策 |
4.1.1.4 加强技术开发,努力把现有产业做强、做大 |
4.1.2 可利用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 |
4.1.3 坚持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
4.1.3.1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
4.1.3.2 我国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4.1.3.3 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真正优化县域产业结构 |
4.1.3.4 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 |
4.1.3.5 制定区域合理的产业政策,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化、高级化 |
4.1.3.6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
4.1.4 坚持生态镇建设的原则 |
4.1.5 坚持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原则 |
4.1.6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县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体系 |
4.2.1 建立生态发展的技术保证 |
4.2.1.1 构建产业间的生态化协作体系 |
4.2.1.2 完善生态经济发展体系 |
4.2.1.3 建立生态发展的技术保证 |
4.2.2 建立县域生态产业集群、加强县域生态经济一体化建设 |
4.2.2.1 建立县域生态产业集群 |
4.2.2.2 县域生态经济一体化建设 |
4.2.3 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态产业逐步市场化 |
4.2.4 发展生态持续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 |
4.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4.3.1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 |
4.3.2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布局 |
4.3.3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
4.3.3.1 县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4.3.3.2 县域生态工业发展模式 |
4.3.3.3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
4.3.3.4 生态县镇的发展模式 |
4.3.4 标准化生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
4.3.4.1 传统农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 |
4.3.4.2 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
4.3.4.3 农民收入增速加快 |
4.3.4.4 生态环境得以保护 |
4.4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目标研究 |
4.4.1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主体目标 |
4.4.2 县域经济发展具体目标 |
4.4.3 构建和谐县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4.4.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
4.4.3.2 大力倡导发展生态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4.4.4 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4.5 高目标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 |
4.6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日标 |
4.6.1 建设生态型新农村 |
4.6.2 培养农民生态意识 |
4.6.3 建设生态新农村的措施 |
5 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
5.1 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县域经济核心产业 |
5.1.1 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按生态经济规律发展 |
5.1.2 县域生态经济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 |
5.2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建设收获县域社会综合效益 |
5.2.1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建设 |
5.2.2 收获县域生态效益经济 |
5.3 由阶段性渗透到普遍性发展生态经济 |
5.4 确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方案 |
5.4.1 立足生态、发展经济、全面建设、综合开发的发展思路 |
5.4.2 确立实施发展生态经济的科学战略 |
5.4.3 确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生态产业发展之路 |
5.5 低成本发展县域生态经济路径 |
5.5.1 生态建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 |
5.5.2 绿色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点 |
5.6 多路径发展县域生态经济 |
6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政策分析 |
6.1 县域经济发展的普遍性政策 |
6.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扶持性政策 |
6.3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的目标性政策 |
6.3.1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需要的的财政支持 |
6.3.2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金融支持 |
6.4 县域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
6.4.1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对策建议 |
6.4.2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保证措施 |
7 案例分析 |
7.1 资源依托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商义县 |
7.1.1 研究背景 |
7.1.2 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 |
7.1.3 出路与对策 |
7.1.4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具有深远意义 |
7.2 政策依托型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分析—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拉特旗 |
7.2.1 研究背景 |
7.2.2 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 |
7.2.3 发展方向与对策 |
7.2.4 依托能源发展县域生态经济的意义 |
8 研究结论和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县域生态经济是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基础 |
8.1.1.1 县域生态产业链是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 |
8.1.1.2 县域生态经济是实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前提 |
8.1.1.3 县域生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
8.1.2 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有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 |
8.1.3 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 |
8.1.4 和谐生态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8.1.5 发展县域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优途径 |
8.2 研究的创新点 |
8.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清单 |
致谢 |
(6)河套灌区五原绿洲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的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概况 |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3 土壤样品的室内测试方法 |
3 五原绿洲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化特征 |
3.1 五原绿洲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3.1.1 五原绿洲土壤含水量的水平变化 |
3.1.2 五原绿洲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变化 |
3.1.3 五原绿洲土壤含水量空间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
3.2 五原绿洲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变化特征 |
3.2.1 五原绿洲土壤含盐量的水平变化 |
3.2.2 五原绿洲土壤含盐量的垂直变化 |
3.2.3 五原绿洲土壤含盐量空间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
3.3 五原绿洲土壤pH 值的空间变化特征 |
3.3.1 五原绿洲土壤pH 值的水平变化 |
3.3.2 五原绿洲土壤pH 值的垂直变化 |
3.3.3 五原绿洲土壤pH 值空间变化的特征及原因 |
3.4 五原绿洲其它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化特征 |
3.4.1 土壤的容重、比重的空间变化 |
3.4.2 土壤机械组成的空间变化 |
4 五原绿洲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差值和分析 |
4.1 土壤特性空间变化半变异函数 |
4.1.1 土壤特性空间变化特征的半变异函数 |
4.1.2 五原绿洲土壤特性空间变异规律及原因分析 |
4.2 ArcGIS 地统计模块及插值的实现 |
4.2.1 五原绿洲土壤数据的分布特点检验 |
4.2.2 不同土层土壤特性的空间插值拟合及变化规律分析 |
5 五原绿洲土壤盐渍防治对策 |
5.1 合理灌溉 |
5.2 疏通渠道,使引水引盐与排水排盐达到平衡 |
5.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远郊乳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呼和浩特市远郊区基本情况 |
2.1 区位特征 |
2.2 自然状况 |
2.2.1 气候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水资源 |
2.2.4 植被 |
2.2.5 土壤 |
2.3 土地利用状况 |
2.3.1 土地利用现状 |
2.3.2 生态环境现状 |
2.4 社会经济状况 |
2.4.1 人口劳动力 |
2.4.2 经济结构状况 |
2.4.3 农民纯收入增长较快,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
第三章 呼和浩特市远郊乳业发展现状评价 |
3.1 评价的理论依据 |
3.2 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
3.2.1 乳业发展评价标准 |
3.2.2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方法 |
3.2.3 区域产业比较优势评价方法 |
3.3 乳业发展的总体评价 |
3.3.1 产业与资源结构相适应 |
3.3.2 区域乳产业系统功能较强 |
3.3.3 乳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协调发展 |
3.3.4 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 |
3.3.5 乳业结构性效益好 |
3.4 区域产业结构的评价 |
3.4.1 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3.4.2 农业行业结构分析 |
3.4.3 乳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3.5 区域乳业比较优势分析 |
3.5.1 比较成本分析 |
3.5.2 资源优势分析 |
3.6 乳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3.6.1 发展速度过快 |
3.6.2 成本高,售价低 |
3.6.3 饲养管理水平低 |
3.7 小结 |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远郊乳业产业化模式研究 |
4.1 乳业发展现有模式的利弊分析 |
4.1.1 乳业现有生产模式 |
4.1.2 乳品企业奶源基地经营模式 |
4.1.3 几种奶源基地经营模式并存 |
4.1.4 模式优化方向 |
4.2 乳业产业化总体集成模式的提出及其指导思想 |
4.2.1 乳业产业化总体集成模式的提出 |
4.2.2 乳业产业化总体集成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
4.3 乳业产业化总体集成模式的基本框架 |
4.3.1 模式的基本结构 |
4.3.2 总体集成模式框图 |
4.4 总体模式的实施应用子模式 |
4.4.1 奶牛养殖业子模式 |
4.4.2 奶山羊圈养子模式 |
4.5 小结 |
第五章 促进呼和浩特市远郊乳业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
5.1 乳业发展基本思路 |
5.1.1 乳产业规模化 |
5.1.2 乳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 |
5.1.3 乳业现代化 |
5.2 强化奶牛养殖业持续发展能力 |
5.2.1 确立奶农在乳业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 |
5.2.2 帮助奶农摆脱目前养殖成本高的困境 |
5.2.3 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规范利益机制 |
5.2.4 充分发挥乳业协会的作用 |
5.3 大力发展奶山羊养殖业 |
5.3.1 基地建设先行 |
5.3.2 产品试销紧跟 |
5.3.3 龙头企业拉动 |
5.3.4 试点推广扩散 |
5.3.5 政府服务到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黄土高原环境演变研究 |
2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 |
3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研究 |
4 黄土高原土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方案 |
4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陕北黄土高原的土壤水环境变化 |
§2.1 榆林地区的土壤水环境 |
1 榆阳区土壤含水量 |
2 靖边县土壤含水量 |
3 定边县土壤含水量 |
§2.2 延安地区的土壤水环境 |
1 洛川县土壤含水量 |
2 甘泉县土壤含水量 |
3 宝塔区土壤含水量 |
4 延川县土壤含水量 |
§2.3 洛川凤栖镇附近土壤含水量季节特征 |
1 2003特大丰水年冬季土壤含水量 |
2 2004年春季土壤含水量 |
3 2004年夏季土壤含水量 |
4 2004年秋季土壤含水量 |
5 2004年冬季土壤含水量 |
第三章 土壤干层的形成和分异 |
§3.1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形成原因 |
1 土壤干层形成的气候原因 |
2 土壤干层形成的土壤物理原因 |
3 土壤干层形成的植被因素 |
4 水土流失与土壤干层 |
5 地貌条件与土壤干层的形成 |
6 土壤干层形成的时间因素 |
§3.2 延安地区土壤水分生态与植被建设 |
1 延安地区概况及采样 |
2 结果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3.3 半干旱榆林地区的土壤干层 |
1 荒地和农田的土壤干层 |
2 苜蓿地的土壤干层 |
3 油松林地的土壤干层 |
4 苹果林地的土壤干层 |
5 白杨树林地的土壤干层 |
6 讨论 |
7 结论 |
§3.4 特大丰水年洛川人工林地土壤水分特征 |
1 人工植被土壤含水量 |
2 讨论 |
3 结论 |
§3.5 渭北旱塬洛川地区土壤水分动态 |
1 人工植被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 |
2 讨论 |
3 结论 |
§3.6 黄土高原人工林草地土壤干层量化指标 |
1 土壤干层量化指标 |
2 土壤干层的分级评价 |
3 延安地区中龄苹果林地土壤干层的分级评价 |
4 结论 |
§3.7 土壤干层形成机制和分异规律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3.8 土壤干层对区域水循环的可能影响 |
1 20%的人工植被耗水强度 |
2 14%的土壤干层上限含水量 |
3 5%的地下水循环参与率和43mm的径流深度 |
4 13亿m~3的径流损失和对黄河径流2.9%的影响率 |
5 结论 |
§3.9 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定量测评模型 |
第四章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建设 |
§4.1 陕西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成壤环境变化 |
1 研究地点、地层划分和年代 |
2 磁化率和pH值指示的成壤变化 |
3 粒度成分与成壤环境变化 |
4 讨论与结论 |
§4.2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空间分布特征与植被建设 |
1 陕北黄土高原森林分布的空间特征 |
2 陕北林场空间分布成因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4.3 黄土高原生态适宜型产业战略选择 |
1 当前生态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2 发展生态适宜型产业 |
3 以产业基地建设推动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
4 生态适宜型产业必须“量水而行”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 ——基于对地级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区域增长极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理论形成与发展 |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形成 |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理论分析 |
一、区域增长极理论在各国的实践 |
二、区域增长极理论运用效果不佳的原因 |
三、区域增长极理论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
四、区域增长极培育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三节 中国区域增长极的理论框架 |
第二章 区域增长极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增长极的利益机制 |
一、区域增长极的利益构成与利益主体 |
二、利益主体多元化与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区域增长极的效应分析 |
一、区域增长极的支配效应和乘数效应 |
二、区域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溢出效应 |
三、区域增长极的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区域增长极的成本分析 |
一、区域增长极的收益分析 |
二、区域增长极的成本分析 |
三、“成本—收益”的动态分析 |
第四节 区域增长极的效率与公平分析 |
一、区域增长极增长的两大目标:公平与效率 |
二、区域增长极的公平与效率的辨证统一 |
第三章 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动力系统 |
第一节 中国区域增长极的产生发展 |
一、区域增长极的形成条件 |
二、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动力系统 |
第三节 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动力机制 |
一、技术创新: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的不竭动力 |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转换:中国区域增长极的传递动力 |
三、产业集聚:中国区域增长极的内生动力 |
四、市场机制:中国区域增长极的主动力 |
五、制度变迁: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推动力 |
第四节 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成长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
第四章 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 |
第一节 构建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模式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概况 |
一、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的实践 |
二、中国区域经济开发的新进展 |
三、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基本布局 |
第四节 构建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 |
一、构建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总体思路 |
二、中国区域增长极体系的战略布局 |
第五章 中国区域增长极:地级城市的定位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地级城市的发展历程 |
一、中国地级城市的产生与嬗变 |
二、中国地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中国次级区域增长极的发展现状 |
一、地级城市的发展优势 |
二、地级城市的发展劣势 |
三、中国地级城市的发展与改革势在必行 |
第三节 中国地级城市的定位与发展 |
一、中国地级城市的重新定位 |
二、改革现有的“市管县”体制,释放中国地级城市发展的新空间 |
三、建立“市县分离”的体制,进一步推进中国地级城市发展 |
四、强化中国地级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
五、完善中国地级城市带动周围腹地发展的传导机制 |
六、创造良好的周围腹地环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格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防范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关于本文名称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基本状况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基本状况 |
一、旱灾 |
二、水灾 |
第二节 我国水旱灾害产生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社会因素 |
第三节 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一、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变化趋势 |
二、造成农业水旱灾害变化的原因 |
第二章 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农业水旱灾害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
一、水旱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
二、水旱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三、农业水旱灾害风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水旱灾害对农业经济波动的影响 |
一、水旱灾害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 |
二、水旱灾害对粮食贸易的影响 |
三、水旱灾害对农业再生产的影响 |
第三节 水旱灾害对环境的影响 |
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二、对水环境的影响 |
三、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综合防范体系 |
第一节 国内外理论综述及我国农业水旱灾害防范实践述评 |
一、国内外水旱灾害防范理论综述 |
二、我国农业水旱灾害防范实践述评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灾前综合防御体系 |
一、加强水旱灾害理论研究,加大水旱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力度 |
二、加快水利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水平 |
三、开发和运用先进科技,完善水旱灾害预报和预警机制 |
四、编制并完善防洪抗旱预案,提高预防及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
五、建立有效的农业水旱灾害信息传播系统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灾时综合救灾体系 |
一、灾时综合救灾的多元主体 |
二、灾时综合救灾的组织与实施 |
第四节 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的灾后综合减灾体系 |
一、建立高效快捷的恢复重建工作机制 |
二、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灾后补偿体系 |
三、逐步完善农业灾害保险制度 |
四、探索并完善减灾保障机制 |
第四章 构建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防范的长效机制 |
第一节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现代农业 |
一、现代农业科技的主要内容 |
二、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
三、推进节约型循环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途径 |
第二节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降低农业系统抗灾的脆弱性 |
一、农业基础设施及其功能 |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系统抗灾的脆弱性 |
第三节 保持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系统抗灾能力 |
一、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
二、我国几种典型的农业生态模式 |
三、发展我国现代生态农业,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具体举措 |
第五章 本文的结论及缺憾 |
一、本文的结论 |
二、本文的缺憾 |
参考文献 |
参考网站 |
攻硕期间文章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
后记 |
四、伊克昭盟果树区域化布局(论文参考文献)
- [1]齐家文化生业经济研究[D]. 戴乐.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2]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阎晶.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3]荒漠矿区关键环境要素的监测与采动影响规律研究[D]. 雷少刚.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
- [4]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及其时序测度[D]. 胡兵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5]县域生态经济的研究[D]. 多金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6]河套灌区五原绿洲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研究[D]. 雒应福. 西北师范大学, 2008(S2)
- [7]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远郊乳业发展研究[D]. 张志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 [8]陕北黄土高原土壤水环境变化与植被建设[D]. 陈宝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07(03)
- [9]中国区域增长极增长问题研究 ——基于对地级城市定位与发展问题的思考[D]. 薛泽海. 中共中央党校, 2007(03)
- [10]我国农业水旱灾害综合防范体系研究[D]. 李建华. 四川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