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定量生态开放研究实验室介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定量生态开放研究实验室介绍

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杨正宇[1](2002)在《四类气候—植被关系模型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应用数字地球技术,基于1950年~1980年的全国958个气象站的基本气象数据(包括气象站的经纬度,海拔,月均温,月降水,年均温,年降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风速等,比较了四个不同的根据水、热平衡原理设计的气候—植被关系模型(Penman、模型、Holdridge生命地带系统、和Kira方法Thornthwaite模型)在中国应用的一致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Penman模型在温带草原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一致性指数超过50%,在青藏高原最出色,最有发展潜力。(2)Thornthwaite模型在热带雨林、季雨林区达到39.72%,可以弥补Holdridg模型在热带地区分类精度的不足。(3)Holdrieg生命地带系统在不同地带间适用性最广;只在热带地区,例如西部季雨林、雨林区域(52)、西部草原亚区域(63)和青藏高原温性荒漠地带(86)以及青藏高原温性草原地带(84)不理想。(4)吉良(Kira)方法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可与Holdridg模型相媲美;在低海拔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效果尚可,但在温带荒漠区与青藏高原区的模拟效果与实际相差较远。 这四个传统的分类方法在中国植被区划一级分类上是适用的,Holdridge生命地带系统KAPPA一致性指数达到0.57模拟效果优于其它三者,但在特定地区,如青藏高原,所有模型均需改进优化或启用新的模型因子才能很好地区分植被亚地带,本研究还指出,数字地球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气候—植被关系的研究,尤其在气候—植被指标(气候参数和模型参数)的大范围实的动态监测、气候—植被关系数据的海量信息高效、有序基础管理和功能模型库支撑框架体系方面。

陈晓江[2](2016)在《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湖泊是地球表层各级系统、各级圈层相互作用的联结点,是地球水圈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湖泊具有调节区域气候、记录区域环境变化、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繁衍生物多样性的特殊功能。盐碱湖泊是湖泊发育的后期阶段,约占地球湖泊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湖泊数量较多,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生产力有着决定性作用。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两大盐碱湖泊群分布区之一,该地区是一敏感、特殊的生态过渡带,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本课题选取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湖泊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的研究,研究分析了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且应用熵理论分析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首先运用遥感数据(RS)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湖泊动态变化特征;其次,在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气候学、生物统计等学科理论的具体指导下,分析研究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动态变化的影响;第三,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区典型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物种构成、密度和群落结构,深入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动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第四,引用熵理论分析评价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群动态变化特征:湖泊面积和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减少的,在研究时间序列范围内,从1980年~2012年,湖泊面积大于1 Km2湖泊数量由8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或干涸共26个,损失率达31.33%;湖泊水域面积由334.52 Km2减少到234 Km2,湖泊面积损失100.52Km2,损失率达30%。从1980年~1995年,湖泊数量由83个增加为93个,新增湖泊数量为10个;湖泊面积由334.52 Km2增加到372.13 Km2,增加面积37.61 Km2。从1995年~2012年,湖泊数量由93个减少到57个,湖泊消失数量为36个;湖泊面积由372.13Km2减少为234 Km2,减少量为38.13 Km2。湖泊这种动态特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析湖泊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气候驱动因子,研究课题选取了196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的气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区域气候总趋势趋向变暖,研究区域气温动态变化幅度增幅范围在0.45℃/10a~0.6℃/10a之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208℃/10a;降水量总体趋势呈减少趋势,在1960s降水量波动较大,从1968年~2012年的时间序列上,降水量的整个趋势的线性拟合递减率值为4.16mm/10a。灰度关联分析,降水量、气温与湖泊面积变化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值。3、人类活动干扰是湖泊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资源,所以土地利用动态能够充分揭示出人类活动干扰的强度。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动态的研究,得出结论:在1980-2012年鄂尔多斯地区增加的土地覆盖类型主要为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加的数量分别为:1367.03 Km2、424.96 Km2、204.46 Km2,减少的土地覆盖类型为未利用土地和耕地,减少的数量分别为1991.57Km2、156.291Km2;面积变化显着的土地覆盖类型是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在33年的时间序列上,草地面积增加了1367.03 Km2,未利用土地类型减少了1991.57Km2。其中湖泊面积呈减少趋势,通过不同时间序列上土地动态度分析,湖泊动态变化主要在1995-2012年时间序列上,动态度为3.3%。4、景观格局分析可以较好地在区域尺度上揭示鄂尔多斯地区湖泊的动态特征。通过景观格局分析得出:鄂尔多斯地区以草地和沙地为主要景观构成,其次为耕地、林地,总体上是以草地和沙地两大类型构成的基质,辅以耕地和林地的交错景观格局,其他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很小,构成形似补丁状或带状散布于其中。鄂尔多斯地区景观结构主要是草地、沙地、平原区的耕地、盐碱地为主,其景观功能以此结构类型为基础的;其中湖泊景观比例值很小分别为0.0044(1980年)、0.005(1995年)、0.0041(2012年),三期的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景观破碎度最小值为1.1(1995年),平均斑块面积最大值为0.91Km2(1995年)。5、在区域尺度上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选取了六个典型湖泊,通过分析湖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群落来揭示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过程。通过对采集水样在实验室镜检,共鉴定出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为5门28属40种,其中蓝藻门8属11种,绿藻门11属16种,硅藻门7属9种,裸藻门1属3种,甲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优势种是广生性种类,六个样湖浮游植物种类分布依次为:浩通音查干淖尔5门20属25种,红碱淖5门19属24种,其和淖尔4门15属16种,察汗淖尔3门8属10种,哈日芒乃淖尔2门3属4种,巴嘎淖尔2门2属3种。湖泊水体pH为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限制因子,湖泊水体盐度是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限制因子。6、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选取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验生态调查方法,结合浮游植物功能群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动态分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为其中红碱淖浮游植物种群按照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方法,共划分为14个功能群:x1/x2/w1/TD/C/J/M/G/Wo/MP/H1/P/S2/Tc,季节变化动态为:J/X1/x2/W1/P/TD/C/M(夏季)→G/P/X1/W1/Wo/MP/H1/TD/S2/Tc(秋季);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划分为8个功能群:X1/F/P/D/W1/Wo/J/Tc,其中季节动态为X1/Tc/J/P/W1/F/D(夏季)→X1/Tc/J/P/W1/F/D/Wo(秋季)。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尔浮游植物功能群主要是受到pH、总离子度(Tds)、电导率(CON)升高的胁迫,其中pH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的主要因子。7、湖泊生态系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系统结构中各组成成分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其动态是一个由信息流驱动下各组成成分与环境耦合在一起的自组织过程,熵是复杂系统正确分析中的主要理论工具。为了科学地分析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状况,所以在评价鄂尔多斯盐碱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中引用熵函数理论分析是科学的,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信息熵模型,得到结论为:鄂尔多斯典型湖泊综合信息熵值依次为HT(浩通音查干淖尔)<BG(巴嘎淖尔)<HJ(红碱淖尔)<QH(其和淖尔)<HR(哈日芒乃淖尔)=CH(察汗淖尔),即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的比较顺序。根据关注因子不同,分别作了关注多个因子和不同因子给予不同权重时的综合信息熵分析,结果显示为:当考虑浮游植物和湖泊面积两项指标时,熵值大小顺序为:QH<CH<HR<HT<BG<HJ, HJ(红碱淖)熵值最大。通过比较鄂尔多斯地区1980年、1995年、2012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信息熵,依次为1980年(2.74)、2012年(2.71)、1995年(2.54),年际之间的熵值差值很小,说明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多样性程度近33年里是相似的,但是根据信息熵计算其土地利用均匀度为:1980年(0.598)、1995年(0.56)、2012年(0.6),数值较大,说明土地利用类型有较大的波动,人类活动加强了该区域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程度。鄂尔多斯地区盐碱湖泊动态变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其变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尤其人类活动干扰增加了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鉴于湖泊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应加强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本研究更加系统地掌握内陆干旱区盐碱湖泊的变化与驱动机制,为干旱-半干旱区内陆盐碱湖泊生态系统理论作出重要补充,加强了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在生态学领域的综合应用,为干旱-半干旱区湖泊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期为干旱——半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吕明权,吴胜军,陈春娣,姜毅,温兆飞,陈吉龙,王雨,王小晓,黄平[3](2015)在《三峡消落带生态系统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三峡消落带生态系统是一条特殊的生态脆弱带,其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对整个三峡库区的影响使得这一生态过渡区逐渐成为地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1989—2013年国内外发表的有关三峡消落带研究的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三峡消落带研究现状、进展及发展趋势,内容包括论文数量及发表年代分布、研究机构、发表期刊和重要主题等。1989—2013年间,国内外总共发表三峡消落带研究的论文478篇,其中中文论文436篇,英文论文42篇;文章数量逐年递增,特别是2009年以后,增长速率明显加快;消落带的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重庆、湖北和北京,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发表论文数量在研究机构中名列前三;《生态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和《环境科学》3种期刊的载文数量最多,《生态学报》主要报道消落带植物研究成果,《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关注的领域较为宽泛,《环境科学》主要报道土壤和环境问题的研究;研究地点主要分布在长江支流上,其中澎溪河流域的消落带面积比例最大,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相对更多;生态是消落带研究最大的主题,土壤和植被是消落带研究的主要生态要素,磷、氮和重金属在土壤的循环过程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如何生态重建消落带生态系统是目前遇到最大的挑战之一。以后,需要加强三峡消落带的长时间序列的监测,及加强特殊水位脉动下物质在消落带内部、水生与陆生生态系统迁移过程的研究。

李凌浩,韩兴国,王其兵,陈全胜,张焱,杨晶,白文明,宋世环,邢雪荣,张淑敏[4](2002)在《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的初步估计》文中研究表明采取根系生物量梯度上土壤呼吸变化趋势线外推法对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羊草 (Leymuschinensis)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在测定年度整个生长季的不同月份 ,该群落中根系呼吸量占土壤呼吸总量的比例在 15 %~ 37%之间 ,平均为 2 4%;根系呼吸所占比例较高的月份与根系生长的高峰期基本一致 ,均出现在 6月中旬和 8月上旬 ;上述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郭庆华,胡天宇,姜媛茜,金时超,王瑞,关宏灿,杨秋丽,李玉美,吴芳芳,翟秋萍,刘瑾,苏艳军[5](2018)在《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不断升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全球物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生物多样性研究以地面调查方法为主,重点关注物种或样地水平,但无法满足景观尺度、区域尺度以及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评估需求。遥感作为获取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另一种手段,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领域发展迅速,其覆盖广、序列性以及可重复性等特点使之在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制图以及评估方面具有极大优势。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收集整理,从观测手段、研究尺度、观测对象和生物多样性关注点等方面综述了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不同遥感平台的技术优势和局限性,并探讨了未来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应用趋势。遥感平台按观测高度可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能够获取样地–景观–区域–洲际–全球尺度的生物多样性信息。星载平台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应用最多,航空遥感的应用研究偏少主要受飞行成本限制。近地面遥感作为一个新兴平台,能够直接观测到物种的个体,获取生物多样性关注的物种和种群信息,是未来遥感在生物多样性应用中的发展方向。虽然遥感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随着传感器发展和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完善,遥感能更好地从多个尺度、全方位地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评估。

郭庆华,金时超,李敏,杨秋丽,徐可心,巨袁臻,张菁,宣晶,刘瑾,苏艳军,许强,刘瑜[6](2020)在《深度学习在生态资源研究领域的应用:理论、方法和挑战》文中指出生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理解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长时间、跨尺度、海量异构多源数据的获取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生态资源研究进入了数据驱动的新时代.传统的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算法在海量数据面前存在饱和问题.深度学习作为高维非线性复杂特征自动提取的新手段,对海量数据具有不饱和性,正成为学界和工业界数据处理的新引擎.为推动深度学习在生态资源领域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的理论与生态资源研究的联系,以及常用工具和数据集.其次,通过物种识别、作物育种和植被制图三个案例介绍了深度学习在分类识别、检测定位、语义分割和实例分割任务中的具体实践,以及图神经网络在生态资源领域中典型的空间离散点数据上的应用场景.最后,综合大数据时代下生态资源数据的特点和深度学习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深度学习在生态资源领域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人才培养,能够促进生态资源领域数据的标准化和共享化,提升算法的普适性和解释性,并借助于硬件的发展最终实现应用的丰富化和智能化.

李方正[7](2018)在《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由城市绿地、农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构成的绿色空间对于保障北京市中心城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宜人、居住舒适,进而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市中心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着绿色空间发展,其绿色空间格局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对实际建设后的绿色空间的变化监测,理清其演变机制,提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通过多种情景对绿色空间未来发展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提升绿色空间状况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同时这对于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为研究对象,选择1992-2016年间1992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4个重要节点,对其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通过计算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面积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结合定性讨论,探究社会经济、自然和政策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的空间差异性,理清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以功能为导向,生态安全、游憩需求和文化保护为目标,提出绿色空间面积和空间组合优化的形式-绿色空间理想格局。进而以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机制为基础,耦合模拟绿色空间面积增长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空间增长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变化和空间变化;结合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目标,提出多种绿色空间发展的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寻求实现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宏观社会经济策略、空间分配和政策实施建议。研究主要创新性体现在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方面。研究表明:(1)从绿色空间面积变化看,研究期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出现了“三减一增”的现象,即是耕地、林地和湿地及水域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24年内绿色空间大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中心城用地间的转换主要集中在了:耕地向建设用地、林地的转换,林地和草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上。从空间上看,耕地向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外,林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中心城北部,草地向建设用地更多分布在三环路和四环路之间,绿色空间转入主要分布在四环路到五环路之间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点状空间上。(2)研究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具有差异性:绿色空间整体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其中耕地逐渐破碎,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林地和草地斑块逐渐连片分布,破碎度降低、连接度指数也逐渐提升。从空间上看四环路以外的边缘区域成为破碎化倾向最明显的区域。(3)研究首先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建设用地蔓延是影响耕地圈层减少的最大因素,常住人口增加的需求是林地增加的核心动因,产业结构调整是林草面积增加的重要内因。从绿色空间的景观格局看,地区总产值和常住人口数量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具有显着影响,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第二产业占比与绿色空间连接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社会经济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四环外、东酒仙桥、西苑和清河边缘集团成为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指数演变影响最大的区域。(4)研究还探讨自然因素对于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起到一定限制作用,其作用相对是静态的。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的空间差异看,高程对中心城西北地势较高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5)规划和政府决策机制对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在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下,中心城第一道绿化隔离带绿环、平原造林面域空间等都初具规模。研究分析了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发现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对中心城局部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起到极其明显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点状绿色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未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区域景观格局得到有效优化。线性绿色空间西郊三山五园绿道的建设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景观斑块完整性、连接性和多样性上得到一定优化。面状绿色空间中心城东部平原造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缓了绿色空间面积的流失过程。(6)研究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作为绿色空间优化格局的形式,以生态安全维护、游憩需求和文化遗产保护为目标,选取了高程与坡度等级、水域缓冲区、植被覆盖、农田、水土流失敏感性、地质灾害、绿色空间可达性、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绿色空间使用频率与文化遗产10项指标构建绿色空间优化的高-中-低理想格局。结果表明:生态安全格局敏感性极高、较高、高和一般高的区域分别占中心城面积3.96%、7.51%、18.66%和69.70%。而游憩需求极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分别1307.87hm2和1669.76hm2,多为现状游憩资源。文化保护格局主要考虑了中心城文化遗产及其缓冲区的分布。将多因子仅叠加,获得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发现中心城绿色空间底线格局面积1630.52hm2,,满意安全格局面积20454.07hm2,理想格局面积40678.02hm2,占中心城总面积37.34%。随后对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判定空间联系,包括生态-游憩源地和源间连接-廊道。其中中心城关键生态源主要分布在中心城西北区域和东部,中心城关键游憩源分布主要分布在老城区及周边,以及西北郊部分历史名园。通过最小积累阻力分析,形成了 51条潜在廊道和28条现状廊道构成的生态廊道系统。还通过使用频率高、风景优美的线性廊道连接游憩需求高的游憩源地,进行游憩廊道构建,最终形成19条联系游憩源地的游憩廊道。(7)最后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自上而下的数量模拟优势和元胞自动机自下而上的空间模拟优势,对中心城绿色空间进行模拟预测,提出3种情景,模拟在绿色空间高、中、低理想格局下的中心城绿色空间时空变化,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实现提供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策略和空间优化策略。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若北京市中心城继续保持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绿色空间总体面积继续减少,但可以实现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的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1,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为929万,GDP保持平均6.1%的增长率时,可实现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若实现情景2,当北京市中心城人口在第19个步长减少到859万,GDP平均增长率降低到4.9%时,可实现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的绿色空间面积需求。元胞自动机对北京市中心城2035年绿色空间的模拟结果表明,当对照情景继续保持现有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时,2035年大量耕地被建设用地占用。当情景1模拟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绿色空间的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边缘密度都高于对照情景和情景1。当情景2模拟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到2035年各类用地最明显的变化是建设用地面积出现降低,林地、草地和湿地及水域出现增加趋势。绿色空间破碎度明显下降,而绿色空间连接度和多样性指数也明显提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明显得到优化。研究通过规划政策老城遗址公园环、一道城市公园环、二道郊野公园环、楔形绿廊、南北中轴生态空间和小微绿地的规划政策建议促进关键生态、游憩空间和廊道的建设。最后,研究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践为例,通过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指导其实施与落地,促进本研究的实践应用。

周广胜,王玉辉,白莉萍,许振柱,石瑞香,周莉,袁文平[8](2004)在《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全球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特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起了各国政府、科学家及公众的高度关注。文中从CO2 浓度倍增、温度变化、水分变化、水热与CO2 协同作用、辐射变化、臭氧变化以及人为干扰等气候环境变化对植物光合生理、生长发育、物质分配、水分利用、碳氮代谢等的影响方面阐述了全球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从地理分布范围、物候、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中国植被、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从植被变化引起的动力条件与热力条件的变化及植被固碳潜力的变化探讨了植被对于气候的反馈作用。在此基础上 ,基于当前全球变化研究前沿 ,提出了未来关于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研究需要重视的方面 ,尤其是关于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阈值研究应引起高度重视。

郭庆华,刘瑾,陶胜利,薛宝林,李乐,徐光彩,李文楷,吴芳芳,李玉美,陈琳海,庞树鑫[9](2014)在《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模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兴的主动遥感技术,能够在多重时空尺度上获取森林生态系统高分辨率的三维地形、植被结构参数.其对森林生态系统变化的精确、高效监测和模拟在认识这些变化如何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并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对激光雷达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应用简史作一介绍,通过分析其在数字地形产品生成、森林生态参数提取反演应用中的主流算法和优势,继而阐明其推广应用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指出未来激光雷达技术在生态学应用中可能的研究热点.本文认为,构建集太空、天空、地面多源传感器于一体的数字生态系统是未来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激光雷达技术能够在数字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搭建可靠的数据支撑体系,最终有助于决策部门调控、优化人与环境关系,实现二者和谐共存.

石培礼[10](1999)在《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的植被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亚高山林线是一个显着的生态交错带,是监测和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地段,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植被生态学途径是揭示生态交错带生态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基础,本研究以四川卧龙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和长白山岳桦林线为研究对象,采用交错带生态梯度样带调查和重点地段典型抽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同时收集研究区前人的研究成果和面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研究手段上,采用种群统计和植被生态学数量方法进行定量化研究。在重点解剖研究区和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生态学特征和分布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国亚高山林线植物区系十分丰富,云冷杉、落叶松、桦木、高山栎、圆柏、柏木都是亚高山林线树木的重要组成成分。青藏高原隆升和环境变迁是山地暗针叶林树种分化和特化的动力,高原的东南部是世界林线树种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亚高山林线植物区系主要由北温带和世界广布成分组成,林线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性质。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的三维地带性分布符合数学模式:H=exp( a + bx +cy + dxy + ex2 + fy2),在热量指标中,7月均温是亚高山林线分布的主导限制因子。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的水热条件属于Thornthwaite气候系统的寒冻潮湿型。植被数量方法是生态交错带定量判定的重要手段,游动分割窗技术和植被变异侧面图是交错带数量判定的两种有效方法。游动分割窗距离系数分布图的波峰和峰宽对生态交错带的位置和宽度有很好的指示性,植被变异侧面图还能指示林线环境的异质性。林线交错带是群落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段。林分的密度、高度和胸径都出现显着降低,群落层片结构趋于简单,草本植物组成趋于复杂,是相邻群落相互混杂和渗透的结果。林线交错带树木是增长种群,这是维持林线稳定和增长的基础。树木生长对林线交错带恶劣生境反应敏感,亚高山林线是山地垂直带上树木生长出现急剧降低的过渡带,也是生长型发生迅速变化的地段,在繁殖适应方面表现出多种适应途径。林缘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表现为较高的群落生态多样性。林线交错带是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的区间;同时,林线环境异质性较高,物种替代迅速,也出现β多样性的高峰。林缘形状对交错带物种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凸型和直线型林缘的α多样性低于凹型林缘,但β多样性较高。凸型和直线型林缘物种更替较快,而凹型林缘物种替代较慢。林隙干扰是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树木定居和森林更新的动力,林线交错带树木的死亡和定居对过去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分别与过去气候变化的冷谷和暖期相对应。岷江冷杉林线是较为稳定的。长白山林线交错带的林缘形状对岳桦更新格局和向苔原入侵有重要影响。在凹型林缘外更有利于岳桦幼树向苔原的入侵和定居,林缘形状对木本植物入侵苔原具有强有力的控制作用。林缘形状引起的“凹凸逆转”的生态效应可能是岳桦林线缓慢上升的一种机制。最后,基于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的趋势,探讨了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分布高度的变化。青藏高原林线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变动的幅度为150600m,林线上升的幅度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四类气候—植被关系模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全球变化与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节 气候—植被的关系
    第三节 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第二章 中的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第一节 中国气候概述
    第二节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第三章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数据库的建立
    第一节 数字地球
    第二节 中国气候—植被数据库
第四章 模型及其检验算法
第五章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分析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附录一: 绘图录入的方法与技术
    第一节 AutoCAD绘图注意事项
    第二节 AutoCAD录入矢量的步骤
    第三节 CADE矢量变换
    第四节 EDLS功能概述
附录二: 绘图基础:AutoCAD命令集详解
附录三: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相关图件
    彩图A-1 中国植被区划
    彩图A-2 中国年均温
    彩图A-3 中国年降水
    彩图B-1 一月均温
    彩图B-2 二月均温
    彩图B-3 三月均温
    彩图B-4 四月均温
    彩图B-5 五月均温
    彩图B-6 六月均温
    彩图B-7 七月均温
    彩图B-8 八月均温
    彩图B-9 九月均温
    彩图B-10 十月均温
    彩图B-11 十一月均温
    彩图B-12 十二月均温
    彩图C-1 一月降水
    彩图C-2 二月降水
    彩图C-3 三月降水
    彩图C-4 四月降水
    彩图C-5 五月降水
    彩图C-6 六月降水
    彩图C-7 七月降水
    彩图C-8 八月降水
    彩图C-9 九月降水
    彩图C-10 十月降水
    彩图C-11 十一月降水
    彩图C-12 十二月降水
    彩图D-1. Thomthwaite模型的APE指数
    彩图D-2. Thomthwaite模型的IM指数
    彩图D-3. Thomthwaite模型的IA指数
    彩图D-4. Thomthwaite模型的IH指数
    彩图D-5. Holdridge模型的PET指数
    彩图D-6. Holdridge模型的PER指数
    彩图D-7. Holdridge模型的BT生物温度
    彩图D-8. Kira模型的CI指数
    彩图D-9. Kira模型的WI指数
    彩图D-10. Kira模型的KI指数
    彩图D-11. Penman模型的ARD指数
    彩图D-12. Pemnan模型的ET指数
    彩图D-13. Holdridge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彩图D-14. Thomthwaite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彩图D-15. Kira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彩图D-16. Penman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2)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湖泊动态研究
        1.1 国内研究进展
        1.2 国外研究前沿
        1.3 干旱区湖泊动态研究
    2. 湖泊生态系统影响因子研究
        2.1 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2.2 土地利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2.3 景观格局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3. 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评价研究
    4.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研究区自然概况
        1.3 研究区湖泊概况
        1.4 研究区气候特征
        1.5 研究区资源概况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湖泊动态特征
        2.2 湖泊动态驱动因子分析
        2.3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2.4 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2.5 气象数据
        2.6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3. 数据分析
        3.1 灰色关联分析
        3.2 滑动平均法分析
        3.3 Mann-Kendall检验法
        3.4 小波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鄂尔多斯地区湖泊时空动态
        1.1 湖泊动态的生态地带性特征
        1.2 湖泊动态的行政区域特征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湖泊动态的关系
        2.1 气温年际动态特征
        2.2 降水量年际动态特征
        2.3 太阳辐射年际动态特征
        2.4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2.5 蒸发量对湖泊的影响
        2.6 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
    第三节 鄂尔多斯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3.1 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格局与动态
        3.2 土地利用/覆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3.3 鄂尔多斯区域景观格局分析
        3.4 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动态的影响
    第四节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4.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4.2 浮游植物密度
        4.3 浮游植物多样性
        4.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5 红碱淖和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
    第五节 基于信息熵函数的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
        5.1 信息熵量化分析指标体系
        5.2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性熵函数分析
第四章 讨论
    1. 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驱动力
    2. 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3. 湖泊生态系统的熵理论分析
    4. 鄂尔多斯湖泊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的对策和建议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表一. 红碱淖浮游植物名录表(2014年)
    表二. 浩通音查干淖浮游植物名录表
附图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三峡消落带生态系统研究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三峡消落带文献统计分析
    1. 1 文献获取
    1. 2 文献统计分析
        1. 2. 1 文献总体情况
        1. 2. 2 关键词分类统计
        1. 2. 3 消落带研究的重要期刊
        1. 2. 4 引用频次高的论文
        1. 2. 5 消落带研究机构分布
2 消落带重要主题研究进展
    2. 1 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
    2. 2 消落带土壤
    2. 3 消落带植物
    2. 4 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
3结论与讨论

(4)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的初步估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点与方法
    1.1 研究地点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分析
3 讨论

(5)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不同遥感平台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1卫星遥感
    2.2航空遥感
    2.3近地面遥感平台
        2.3.1无人机平台
        2.3.2地基平台
3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局限性
4结论与展望

(6)深度学习在生态资源研究领域的应用:理论、方法和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深度学习简介
    2.1 深度学习起源与发展
    2.2 深度学习网络的基本结构与生态资源大数据的联系
    2.3 深度学习在生态资源中的主要任务
    2.4 深度学习常用数据集和工具
3 深度学习的应用
    3.1 深度学习在物种识别中的应用
    3.2 深度学习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3.3 深度学习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
4 深度学习在生态资源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7)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对象与时间节点
        1.3.1 北京市中心城
        1.3.2 绿色空间
        1.3.2.1 绿色空间的定义
        1.3.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
        1.3.3 绿色空间格局
        1.3.4 研究时间节点的确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绿色空间研究热点问题
        1.4.1.1 绿色空间格局研究
        1.4.1.2 绿色空间服务功能研究
        1.4.1.3 重要绿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1.4.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1.4.2.1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4.2.2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1.4.2.3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的因素分类
        1.4.2.4 北京市绿色空间格局的演变驱动机制研究进展
        1.4.3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1.4.3.1 空间格局优化的概念
        1.4.3.2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方法
        1.4.4 基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土地面积和空间模拟预测相关研究进展
        1.4.4.1 土地模拟预测
        1.4.4.2 土地模拟预测的研究领域
        1.4.4.3 土地模拟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4.5 研究进展评述
    1.5 研究内容
        1.5.1 发现问题-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
        1.5.2 问题机制-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1.5.3 优化目标-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
        1.5.4 解决问题-提出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1.5.5 实践应用-北京市五环内“留白增绿”的实践应用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
    2.1 研究数据
        2.1.1 遥感数据
        2.1.1.1 遥感数据来源及处理软件
        2.1.1.2 遥感数据校正和融合
        2.1.1.3 遥感解译标志
        2.1.1.4 遥感信息解译
        2.1.1.5 遥感精度检验
        2.1.2.6 遥感制图
        2.1.2 社会经济数据
        2.1.3 自然数据
        2.1.3.1 天气气象数据
        2.1.3.2 土壤数据
        2.1.3.3 地形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动态度计算
        2.2.2 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转移矩阵模型
        2.2.3 绿色空间的空间结构演变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2.2.3.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2.2.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方式及其意义
        2.2.4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2.2.4.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4.2 方法原理
        2.2.4.3 建模步骤
        2.2.4.4 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5 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2.2.5.1 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5.2 方法原理
        2.2.5.3 加权权重的计算方式
        2.2.5.4 回归结果的有效应检验
        2.2.6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6.1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构建的方法
        2.2.6.2 最小积累阻力模型
        2.2.7 绿色空间的面积模拟预测分析-系统动力学模型
        2.2.7.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2.7.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2.2.8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预测分析-元胞自动机模型
        2.2.8.1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基本构成
        2.2.8.2 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建模步骤
3 研究区域概述
    3.1 研究区域自然与社会概况
        3.1.1 气候概述
        3.1.2 地形地貌
        3.1.3 水文
        3.1.4 植被
        3.1.5 经济发展概述
    3.2 历史概述—西周以来的北京市山水格局与绿色空间变迁
        3.2.1 概述
        3.2.1.1 北平湾
        3.2.1.2 自然水系
        3.2.2 西周至唐-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景观营建
        3.2.2.1 地理条件决定的城市兴起
        3.2.2.2 围绕农业灌溉的水利初兴
        3.2.2.3 与自然山水相依的景观格局
        3.2.3 辽金元-基于人工水利建设的城市景观发展
        3.2.3.1 人工干预下的漕运开发
        3.2.3.2 城市与宫苑的营建
        3.2.4 明-集中于城市内部的景观建设
        3.2.4.1 城池与宫苑建设
        3.2.4.2 水源及水系的改变
        3.2.4.3 运河的衰落
        3.2.4.4 园林与风景区的建设
        3.2.5 清-水利工程的西移与其带动下的景观建设
        3.2.5.1 清代水利工程
        3.2.5.2 京西稻与农田灌溉
        3.2.5.3 集中于京西郊的园林建设
        3.2.6 民国时期与建国初期-城市景观建设的停滞与新生
        3.2.6.1 公园开放运动
        3.2.6.2 民国初期的行道树种植风潮
        3.2.6.3 城市规划的探索
        3.2.6.4 “大地园林化”的狂热建设期
        3.2.6.5 “文革”期间的绿化破坏
        3.2.6.6 绿色空间规划的规范化及发展
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4.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面积演变分析
        4.1.1 绿色空间的面积组成对比分析
        4.1.2 不同类型的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分析
    4.2 北京市中心城不同时期绿色空间的转换分析
        4.2.1 1992年-2000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2 2000年-2008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3 2008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2.4 1992年-2016年各类型绿色空间的面积转换分析
    4.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景观格局的演变分析
        4.3.1 绿色空间单元特征的时空演变分析
        4.3.1.1 斑块数量(NP)
        4.3.1.2 斑块类型面积(CA)
        4.3.1.3 平均斑块面积(MPS)
        4.3.1.4 斑块类型面积百分比(PLAND)
        4.3.2 绿色空间破碎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4.3.2.1 斑块密度(PD)
        4.3.2.2 最大斑块指数(LPI)
        4.3.2.3 景观形状指数(LSI)
        4.3.2.4 边缘密度(ED)
        4.3.3 绿色空间连接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4.3.4 绿色空间多样性的时空演变分析
    4.4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演变中的问题
        4.4.1 绿色空间面积严重萎缩、关键绿地空间流失
        4.4.2 绿地绿色空间“大空间少而孤立、小空间分散,连接性不佳”
        4.4.3 绿色空间综合功能尚未达到市民需求
    4.5 本章小结
        4.5.1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呈现“三减一增”
        4.5.1.1 耕地面积呈现大面积圈层减少
        4.5.1.2 林地面积呈现局部波动式点状增加
        4.5.1.3 草地面积呈现少量稳定增加
        4.5.1.4 湿地及水域面积出现降低
        4.5.2 各类绿色空间面积转换趋势明显
        4.5.2.1 耕地面积多转向建设用地、林地
        4.5.2.2 草地面积转自耕地、建设用地
        4.5.3 绿色空间整体景观格局呈现破碎化和异质化趋势
        4.5.3.1 耕地呈现破碎化、湿地及水域呈现形态简单化
        4.5.3.2 林地、草地呈现连片化和完整化
5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5.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因子选择
        5.1.1 驱动因子的选择原则
        5.1.1.1 因子的代表性
        5.1.1.2 数据的可获取性
        5.1.1.3 因子间的独立性
        5.1.2 驱动因子的分类
    5.2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1.1 社会经济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5.2.1.2 社会经济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5.2.1.3 社会经济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5.2.1.4 社会经济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5.2.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5.2.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5.2.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5.2.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5.2.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5.3 社会经济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5.3.1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5.3.2 社会经济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5.3.2.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3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5.3.2.4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5.4 本章小结
        5.4.1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显着
        5.4.1.1 城市蔓延导致耕地圈层减少
        5.4.1.2 人口聚集促进林地面积增加
        5.4.1.3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林草面积演变
        5.4.2 社会经济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空间差异明显
        5.4.2.1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加速绿色空间破碎化
        5.4.2.2 城市蔓延与绿色空间多样性水平高度负相关
        5.4.2.3 二产发展减弱绿色空间连接度水平
        5.4.2.4 社会经济发展显着作用于边缘集团
        5.4.2.5 研究期末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典型商圈绿色空间面积、多样性水平增加
6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自然因素
    6.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自然驱动因子
    6.2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 自然因素对各类型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1.1 自然因素对耕地面积的影响
        6.2.1.2 自然因素对林地面积的影响
        6.2.1.3 自然因素对草地面积的影响
        6.2.1.4 自然因素对湿地及水域面积的影响
        6.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影响的总体分析
        6.2.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总体斑块面积的影响
        6.2.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的影响
        6.2.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的影响
        6.2.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的影响
    6.3 自然因素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分析
        6.3.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回归结果
        6.3.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6.3.2.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破碎化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3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连接度影响的空间差异
        6.3.2.4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多样性影响的空间差异
    6.4 本章小结
        6.4.1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面积演变影响不显着
        6.4.2 自然因素对绿色空间景观格局演变起到限制作用
7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政策因素
    7.1 绿色空间相关规划、政策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1.1 绿色空间规划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1.2 绿色空间相关政策对绿色空间演变的影响
    7.2 园林规划设计建设对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
        7.2.1 点状空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7.2.1.1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设背景
        7.2.1.2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概述
        7.2.1.3 奥林匹克公园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1.4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奥林匹克公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1.5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 线性空间-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
        7.2.2.1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建设背景
        7.2.2.2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规划建设概述
        7.2.2.3 西北郊三山五园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2.4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三山五园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2.5 西北郊三山五园绿道对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
        7.2.3 面状空间-百万亩造林
        7.2.3.1 平原造林建设背景
        7.2.3.2 平原造林规划建设概述
        7.2.3.3 中心城平原造林区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变化分析
        7.2.3.4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区域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2.3.5 中心城平原造林对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
    7.3 本章小结
        7.3.1 规划、政府决策引导绿色空间空间结构形成
        7.3.2 大型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推动局部绿色空间格局演变
        7.3.3 多因素共同作用城市空间消长,复杂机制推动绿色空间动态演变
8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优化格局构建
    8.1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的优化目标-实现绿色空间理想格局
        8.1.1 斑块的生态适宜性
        8.1.2 人口游憩使用的需求性
        8.1.3 文化遗产的传承性
    8.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理想格局构建
        8.2.1 生态安全格局
        8.2.1.1 高程与坡度等级
        8.2.1.2 植被覆盖
        8.2.1.3 农田
        8.2.1.4 水域缓冲区
        8.2.1.5 地质灾害
        8.2.1.6 水土流失敏感性
        8.2.1.7 生态安全格局分区
        8.2.2 游憩需求格局
        8.2.2.1 绿色空间使用频率
        8.2.2.2 绿色空间500m服务半径覆盖人口密度
        8.2.2.3 绿色空间可达性
        8.2.2.4 绿色空间游憩需求格局分区
        8.2.3 文化保护格局
        8.2.4 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分区
        8.3.4.1 绿色空间低理想格局-底线
        8.3.4.2 绿色空间中理想格局-满意
        8.3.4.3 绿色空间高理想格局-理想
    8.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的关键空间识别
        8.3.1 关键生态-游憩源的识别
        8.3.1.1 关键生态源
        8.3.1.2 关键游憩源
        8.3.2 关键生态廊道的识别
        8.3.2.1 生态源地的确定
        8.3.2.2 设定阻力值,构建阻力面
        8.3.2.3 关键生态廊道的构建
        8.3.3 关键游憩廊道的识别
        8.3.3.1 游憩源地的确定
        8.3.3.2 潜在游憩廊道载体
        8.3.3.3 关键游憩廊道的构建
    8.4 与总体规划的对比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优化的实现策略
    9.1 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绿色空间面积
        9.1.1 基于SD模型的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的构建思路
        9.1.1.1 绿色空间模拟的因果反馈图构建
        9.1.1.2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的方程构建
        9.1.1.3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模型的精度检验
        9.1.2 社会经济-绿色空间面积复合模拟和优化调控建议
        9.1.2.1 绿色空间面积模拟结果
        9.1.2.2 绿色空间面积优化的情景设计
        9.1.2.3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面积模拟结果
        9.1.2.4 高-中-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实现的社会经济调控策略
    9.2 依据自然基底优化绿色空间位置选择
        9.2.1 基于CA模型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空间模拟构建思路
        9.2.1.1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概率
        9.2.1.2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转换规则
        9.2.1.3 绿色空间空间模拟的检验和修订
        9.2.2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1 绿色空间的空间模拟结果
        9.2.2.2 绿色空间高、中理想格局的空间优化结果
        9.2.3 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理想格局与国际大都市的对比
    9.3 规划政策保证绿色空间关键空间实施
        9.3.1 重塑人文历史风貌,构建老城遗址公园环
        9.3.2 挖掘潜力空间,打造一道城市公园环
        9.3.3 限制城市发展,推进二道郊野公园环
        9.3.4 城乡环境绿色空间引入,形成楔形绿廊
        9.3.5 打造城市自然轴线,增加南北中轴生态空间
        9.3.6 引入城市森林,打造小微绿地
    9.4 现场调研辅助绿色空间规划方案深化—以北京市中心城“留白增绿”的实施为例
        9.4.1 “留白增绿”提出的背景
        9.4.2 “留白增绿”实施导则
        9.4.2.1 依据绿色空间理想格局确定腾退空间功能定位
        9.4.2.2 各留白增绿空间类型的建设策略
        9.4.3 现场调研生成节点方案-以海淀区小月河片区为例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
    10.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10.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0.2.1 借助多源数据理清绿色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及作用力强弱
        10.2.2 提出绿色空间理想格局概念,完善景观格局优化内容
        10.2.3 引入面积和空间模拟模型,辅助绿色空间优化格局实现
    10.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10.3.1 绿色空间格局优化方法支持生态红线划定
        10.3.2 绿色空间模拟预测模型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方案比选
    10.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全球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2.1 CO2倍增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2.2 温度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2.3 水分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2.4 水热与CO2协同作用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2.4.1 CO2浓度与温度增加的协同作用
        2.4.2 CO2浓度与水分变化的协同作用
        2.4.3 CO2浓度与水热变化的协同作用
    2.5 UV-B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2.6 O3变化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2.7 人为干扰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与机理
3 全球变化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3.1 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3.1.1 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分布的影响
        3.1.2 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3.2 森林生态系统
    3.3 草原生态系统
    3.4 农田生态系统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
4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反馈作用
5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研究展望

(9)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模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雷达简介
2激光雷达技术在生态监测、模拟中的应用
    2.1高分辨率数字地形产品生成
    2.2结构参数批量提取
    2.3功能参数建模反演
3激光雷达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热点展望
    3.1激光雷达技术面临的挑战
    3.2激光雷达技术未来研究热点展望
4结语

(10)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的植被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生态交错带理论的发展及研究
        1. 生态交错带的概念及其拓展
        2. 生态交错带的生态属性
        3. 生态交错带的结构与功能
        4. 生态交错带的基本理论与原理
        5. 生态交错带研究的科学问题
        6. 生态交错带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高山树线生态交错带研究概述
        1. 关于林线和树线的定义
        2. 树线形成的限制因子及其生理学解释
        3. 关于谷底树线和树线倒置
        4. 树线树木的更新与定居
        5. 树线树木对交错带环境的适应
        6. 树线树木的胁迫生理
        7. 树线动态的主要研究方法
        8. 树线动态与全球气候变化
        9. 我国对亚高山林线和树线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植被概况
        1. 四川卧龙巴郎山的自然地理和植被概况
        2. 吉林长白山的自然地理和植被概况
    第二节 青藏高原和长白山亚高山林线气候特征比较
        1. 热量条件
        2. 水分状况
        3. 风
    第三节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和方法
        1. 研究目标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亚高山林线的分布格局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第一节 亚高山林线树种的植物区系组成与分布
        1. 世界亚高山林线植物区系和分布
        2. 中国亚高山林线区系和地理分布
    第二节 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的地理分布格局
        1. 青藏高原林线树种的组成和分布格局
        2. 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分布的三维地带性数学模式
    第三节 亚高山林线分布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1. 中国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热量条件的统计分析
        2. 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热量条件
        3. 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水分条件
        小结
第四章 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的植物区系特征
    第一节 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植物区系成分组成及其特征
        1. 巴郎山林线植物区系成分组成
        2. 巴郎山林线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分析
        3. 巴郎山林线交错带植物区系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 长白山亚高山岳桦林线交错带植物区系特点
        1. 长白山林线植物区系成分组成
        2. 长白山林线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分析
        3. 长白山林线交错带植物区系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长白山亚高山岳桦林线交错带植物区系特点
        1. 巴郎山和长白山林线植物区系成分的差异
        2. 巴郎山长白山林线种子植物属和种的相似性
    小结
第五章 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定量判定和植被分析
    第一节 林线生态交错带的定量判定及其特征
        1. 游动分割窗技术在巴郎山林线交错带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2. 植被分化侧面轮廓图在林线交错带判定和类型分析中的应用
    第二节 生态交错带植物群落的植被分析
        1. 巴郎山林线交错带样带序列群落的排序
        2. 巴郎山林线交错带附近群落的分类
    小结
第六章 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植物群落结构
    第一节 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的群落结构
        1. 林线交错带植物群落的外貌结构
        2. 群落类型和种类组成
        3. 群落的水平结构
        4. 群落的垂直结构
        5. 林线交错带岷江冷杉种群的年龄结构
    第二节 长白山岳桦林线交错带的群落结构
        1. 岳桦林线交错带植物群落的外貌结构
        2. 岳桦林线交错带的群落类型
        3. 岳桦林线交错带的植物群落结构
        4. 岳桦林线交错带种群的动态结构
    小结
第七章 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边缘效应和生物多样性
    第一节 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边缘效应
        1. 巴郎山疏林林缘结构类型和环境特征
        2. 林线生态交错带附近灌木生态种组及其分布格局
        3. 林缘边缘效应的影响距离
        4. 林缘灌丛类型及其在树木入侵高山草甸的作用
    第二节 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群落多样性
        1. 卧龙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的物种多样性
        2. 长白山岳桦林线交错带的生物多样性
    小结
第八章 亚高山林线交错带的干扰与树木更新
    第一节 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的干扰与树木更新
        1. 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林隙干扰状况的研究
        2. 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林隙更新的研究
    第二节 长白山林线形状与树木向苔原侵展和林线动态的关系
        1. 入侵苔原的木本种类组成和分布
        2. 林缘的形状对岳桦幼树入侵苔原的影响
        3. 林缘形状对入侵植株形态的影响
        4. 林缘形状对入侵植株死亡的影响
        5. 讨论
    小结
第九章 亚高山林线交错带树木的生长适应特征
    第一节 卧龙巴郎山林线交错带树木的生长与适应
        1. 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树木的生长特征
        2. 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的树冠分化
        3. 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树木的形态适应
        4. 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树木的繁殖适应
    第二节 长白山岳桦林线植物的生长和适应
        1. 长白山岳桦林线交错带树木的生长特征
        2. 长白山岳桦林线交错带植物的形态适应
        3. 长白山岳桦林线交错带植物对高山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
        4. 长白山岳桦林线交错带植物的繁殖适应
    小结
第十章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山地针叶林演化和林线交错带植被的影响
    第一节 青藏高原暗针叶林植被演化和气候的长期变化
        1. 青藏高原隆升与针叶林的演化
        2. 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和高山植被的变动
    第二节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亚高山林线高度的可能影响
        1. 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2. 青藏高原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情景
        3. 气候变化下对青藏高原亚高山林线高度的可能影响
    第三节 气候变化对亚高山林线植被结构的影响
        1. 气候变化对林线植被结构的影响
        2. 气候变化对林线更新和动态的影响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博期间成果
后 记

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类气候—植被关系模型的比较研究[D]. 杨正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2(01)
  • [2]鄂尔多斯高原湖泊动态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研究[D]. 陈晓江. 内蒙古大学, 2016(08)
  • [3]三峡消落带生态系统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吕明权,吴胜军,陈春娣,姜毅,温兆飞,陈吉龙,王雨,王小晓,黄平. 生态学报, 2015(11)
  • [4]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的初步估计[J]. 李凌浩,韩兴国,王其兵,陈全胜,张焱,杨晶,白文明,宋世环,邢雪荣,张淑敏. 植物生态学报, 2002(01)
  • [5]遥感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郭庆华,胡天宇,姜媛茜,金时超,王瑞,关宏灿,杨秋丽,李玉美,吴芳芳,翟秋萍,刘瑾,苏艳军. 生物多样性, 2018(08)
  • [6]深度学习在生态资源研究领域的应用:理论、方法和挑战[J]. 郭庆华,金时超,李敏,杨秋丽,徐可心,巨袁臻,张菁,宣晶,刘瑾,苏艳军,许强,刘瑜.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10)
  • [7]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格局演变和优化研究[D]. 李方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8]陆地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周广胜,王玉辉,白莉萍,许振柱,石瑞香,周莉,袁文平. 气象学报, 2004(05)
  • [9]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模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郭庆华,刘瑾,陶胜利,薛宝林,李乐,徐光彩,李文楷,吴芳芳,李玉美,陈琳海,庞树鑫. 科学通报, 2014(06)
  • [10]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的植被生态学研究[D]. 石培礼.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1999(04)

标签:;  ;  ;  ;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定量生态开放研究实验室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