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超滤膜形态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唐金金[1](2021)在《磺酸盐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复合纳滤膜的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滤技术是一种不涉及相变、以压差为驱动力的分离过程,主要用于各种不同价态离子的分离,以及截留相对分子质量(MWCO)在200-2000 Da之间的有机小分子。纳滤技术的核心是纳滤膜,而这又由而膜的材料所决定。联苯二酚型杂萘联苯共聚醚(PPBES)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是制备纳滤膜的优异材料。但PPBES所制备的纳滤膜水通量仍需提高,因此本文在PPBES中引入磺酸基团,并采用不同半径单价反离子(Li+、Na+和K+)对磺酸基进行取代,赋予纳滤膜相对疏松的分离层,起到提高膜水通量的目的。本文以PPBES为原料,采用均相磺化的方法,制备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SPPBES),并考察了磺化反应时间和温度对产物磺化度的影响;将SPPBES浸泡在不同盐溶液中得到磺酸盐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SPPBES-M),考察聚合物的结构、形貌以及性能。核磁谱图和红外谱图表明磺化聚合物的合成以及反离子的引入;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试确定SPPBES-M中反离子种类,滴定确定磺酸氢型完全转化为磺酸盐型;相比于磺酸型产物SPPBES,反离子置换后的SPPBES-M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在460℃以上,表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溶解性。本文以SPPBES-M为表面涂层材料,PPBES超滤膜为底膜,采用涂覆法制备SPPBES-X-M/PPBES复合纳滤膜,并研究了SPPBES-M的磺化度、浓度、反离子种类、热处理方法以及操作条件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以SPPBES-X-K为例,随着磺化度的增加,复合纳滤膜的渗透通量逐渐增大,脱盐率降低。以磺化度为1.00的SPPBES-100-K为例,随着浸涂溶液中SPPBES-100-K浓度的增加,SPPBES-100-K/PPBES的水通量逐渐降低,脱盐率逐渐升高。随着磺酸反离子Li,Na和K半径逐步增大,复合纳滤膜的水通量增大,而脱盐率基本不变;SPPBES-100-M/PPBES复合膜水接触角降至50.6°,亲水性增强。热处理温度从70℃升高到100℃,SPPBES-100-K/PPBES复合纳滤膜的通量由34.0 L·m-2·h-1降低为21.4 L·m-2·h-1,脱盐率由69%提升至75%;热处理时间延长,复合纳滤膜的性能与温度升高呈现相似的的变化趋势。SPPBES-X-K/PPBES复合纳滤膜的操作温度先升高后降回初始温度,测试前后膜性能基本不变;随着操作压力增大,复合纳滤膜的脱盐率基本不变而水通量呈上升趋势;随着操作时间延长,复合纳滤膜水通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而脱盐率的变化幅度小于5%;复合纳滤膜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经过酸或碱处理后,水通量有所上升,脱盐率基本不变。
弓哲[2](2021)在《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实验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正渗透膜技术其具有自身低能耗、低膜污染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结合新型碳纳米技术材料氧化石墨烯制备的复合正渗透膜对高浓盐水不仅具有良好的浓缩作用,也提升了正渗透膜通量。本研究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对其进行表征分析,以亚甲基蓝染料为目标污染物验证了氧化石墨烯的分离性能。利用真空抽滤法和原位聚合法将氧化石墨烯与正渗透膜结合,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三醋酸纤维素复合正渗透膜(CTA/GO)和氧化石墨烯/聚醚砜复合正渗透膜(PES/GO),并将CTA/GO、PES/GO和原始CTA、PES都应用于正渗透组件实验台架上,以正渗透膜分离过程的膜通量变化、渗透压变化以及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变化说明氧化石墨烯对正渗透膜过程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得到了氧化石墨烯,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仪(Raman)和热重分析仪(TG)等多种表征手段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具有明显褶皱,可以降低其表面能,使之稳定存在;氧化石墨烯样品表面的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提升了其亲水性;通过计算可知实验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碳氧摩尔比约为2.04;根据XRD结果计算处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约为1.26nm;Raman光谱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的R值约为1.18,该数值表明氧化石墨烯具有较高的氧化程度;TG结果可以清楚显示出其分为两个失重阶段,并在255.79℃时具有最大降解速率。亚甲基蓝染料分离实验验证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对该有机染料分子的截留率可达到80%以上。(2)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PES/GO和CTA/GO两种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基于聚多巴胺的接枝作用,并采用均苯三甲酰氯和间苯二胺在复合膜表面进行聚合反应,使氧化石墨烯稳定固着在基膜表面。SEM和EDS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与基膜紧密结合,PES/GO和CTA/GO复合正渗透膜表面的碳氧比略大于氧化石墨烯材料的碳氧比,分别为3.07和2.74;FT-IR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得到的两种复合正渗透膜表面的官能团种类与氧化石墨烯大致相同;热重分析仪的测试结果表明PES/GO和CTA/GO的失重均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失重分别是由于复合膜表面官能团结合的游离水、氧化石墨烯中的不稳定官能团和膜材料与氧化石墨烯中的稳定官能团引起的。(3)本研究采用自制正渗透实验组件验证了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性能,四种正渗透膜经过8h的实验运行后,在同一汲取液浓度条件下,膜通量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减小,GO/CTA、GO/PES在实验结束时的膜通量高于CTA、PES,说明添加了氧化石墨烯后,得到了高水通量的正渗透膜。汲取液浓度为1.0mol/L时,CTA/GO和PES/GO显示出相同的膜通量,均为9.367kg/(h·m2);汲取液浓度为1.5mol/L时,PES/GO具有最高的膜通量,为14.050kg/(h·m2);汲取液浓度为2.0mol/L时,CTA/GO和PES/GO显示出相同的膜通量,为16.392kg/(h·m2);汲取液浓度不同时,膜通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4)四种正渗透膜均显示出,在较高汲取液浓度的条件下正渗透膜两侧具有更高的渗透压差,实验运行过后,PES/GO膜比其他三种正渗透膜的渗透压差更高,其渗透压差大小为PES/GO>CTA/GO>PES>CTA。实验过程中,正渗透膜原料液侧的TDS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原料液的浓缩倍数随着汲取液浓度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添加了氧化石墨烯的正渗透膜比原始膜的浓缩倍数更高;PES/GO的浓缩效果低于CTA/GO正渗透膜的浓缩效果。
谷雨[3](2021)在《辐射交联法制备功能分离膜材料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膜分离技术具有绿色、高效、节能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制药工程、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作为膜分离技术的核心,分离膜材料的性能是决定膜分离工程生产效率和应用范围的关键所在。随着膜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常规膜材料的性能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展的应用需求。因此,高性能功能分离膜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成为膜分离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高性能膜材料的研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包括膜结构的改进、新型成膜材料的开发和膜材料的改性。对于聚合物膜材料而言,膜改性是最常用、最可行、最有效的技术路线。膜改性又包括物理改性(如共混、涂覆、掺杂等)和化学改性(如表面接枝、交联等)。其中,化学改性是将功能组分通过共价键与基底膜稳固连接,赋予膜材料持久稳定的新功能。辐射接枝是聚合物膜材料化学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节能高效、反应条件温和、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已在工业规模生产方面得到应用。然而,辐射接枝技术往往依赖于性质活泼的含双键单体,成本较高且不宜获得,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在聚合物膜改性方面的应用。辐射交联作为重要的聚合物辐射化学效应,也是改变聚合物物化性质的重要手段,但在聚合物膜改性的研究一直受到忽视。因此,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利用辐射交联技术改性和构建具有不同功能的分离膜材料的可行性,并评估改性膜材料的相关性能及其应用可能。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辐射交联法功能改性聚合物滤膜材料的研究本章工作首先通过辐射交联法将聚乙烯醇(PVA)原位修饰在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内外表面,实现了膜的三维(3D)改性。红外、XPS、固体核磁等结果证明了PVA凝胶层与PVDF膜之间形成了共价键,而PVA在PVDF膜上的负载率研究表明不同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依次为:PVA溶液的浓度>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率。此外,辐射交联改性后的PVDF膜的水通量随着PVA负载率的增加而下降,而截留性能则随着负载率的增加而提高,并在高负载率下实现了从微滤膜向超滤膜的转变。其次,在辐射交联法的通用性研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海藻酸钠(SA)和聚乙二醇(PEG)被成功地共价修饰在PVDF膜上,并发现改性剂在辐射作用下的交联能力是影响其对膜改性程度的重要因素。在前文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探究了低吸收剂量(17 k Gy)与高吸收剂量(200 k Gy)下制备的PVDF/PVA复合膜分别在分离油水乳液和抗蛋白污染的性能。在油水乳液的分离中,PVDF/PVA复合膜(17 k Gy)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水下超疏油性和优异的抗油粘附性。改性后的PVDF膜不仅在超低压(0.084 bar)的错流过滤中具有高的渗透通量(~6.9×102 L m-2 h-1 bar-1)、水通量恢复率(~98%)和优异的截油率(~99.5%),而且能够分离多种油水乳液,并在高粘度油的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防污性能。在抗蛋白污染的测试中,PVDF/PVA复合膜(200 k Gy)对牛血清蛋白(BSA)与溶菌酶(lysozyme)表现出超低的不可逆污染率(<5%),且在多次循环后,依然具有较好的通量恢复率(~85%)。此外,PVA凝胶层的共价修饰使PVDF膜在酸碱以及Na Cl O溶液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清洗性。(2)辐射交联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膜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本章工作采用辐射交联法将PVA修饰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红外、核磁、TEM等结果证明了PVA分子与MWNTs间通过共价键连接。改性后的MWNTs在水溶液中具有优异的分散性与稳定性。此外,将改性后的MWNTs沉积在醋酸纤维素(CA)微孔膜上得到巴基纸膜。巴基纸膜不仅对多种油水乳液均具有良好的渗透通量与截油率,而且在高粘度机油乳液的长期循环测试中,巴基纸膜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通量恢复率(>86.5%)和截油性(>99.4%)。(3)辐射交联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基复合膜及其酸渗透选择性的研究本章通过辐射交联与真空辅助自组装联用的方法制备了PVA改性的氧化石墨烯复合膜(r AGO)。高能射线不仅引发GO发生还原反应,而且使PVA分子与GO片层之间形成共价键。XRD的结果显示r AGO膜中存在PVA分子插层的GO片层区域和还原后的GO片层紧密堆叠的区域。由于具有这种特殊的结构,r AGO膜通过PVA的位阻效应与还原的GO片层间的尺寸排除效应,在允许氢离子渗透的同时,有效抑制了金属离子的扩散。制备得到的r AGO膜在低浓度酸的扩散渗析酸回收测试中,其氢离子渗透系数(UH+,~5×10-3 m h-1)在达到商用阴离子交换膜(DF-120)水平的同时,具有超高的分离因子(SH+/Fe2+,233.6),实现了酸的渗透回收以及与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
李平[4](2021)在《PAN-Si膜的制备和改性及其在4-硝基苯酚和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聚丙烯腈(PAN)为基膜材料,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以原位聚合的方式混合,并采用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法制备PAN-Si膜。以PAN-Si膜为基膜,采取金属置换-外延生长法制备Ag NPs负载膜并将其用于4-硝基苯酚(4-NP)和染料的催化还原降解;另外,通过将PAN纳米纤维复合在PAN-Si膜上制备PAN复合膜,对其进行改性处理,用于阴离子染料截留过程。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式对制备的膜进行一系列的表征。首先,采用NIPS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PAN-Si膜,其中制膜配比为15wt.%PAN和10wt.%APTES时,所得的P15-10膜具有均匀的致密表层和指孔状断面结构,并且该膜显示出高通量(460 L·m-2·h-1)和BSA截留率(92%),因此将其作为后续研究的基膜。其次,以最优配比下的PAN-Si膜为基膜,以Cu、Al、Fe、Zn四种廉价活泼金属为媒介,制备了四种不同的Ag NPs负载膜。其中,只有PAN-Si-Cu-Ag膜和PAN-Si-Fe-Ag膜表现出均匀的深黑色,但是在12 h的高浓度(4-NP:NaBH4=1 mM:50 mM)4-NP溶液的降解过程中,PAN-Si-Cu-Ag膜具有更高的还原率(99%)和通量(240 L·m-2·h-1)。此外,PAN-Si-Cu-Ag膜在水中储存1个月后Ag NPs的脱落量仅有1.85 μg/cm2,通过TGA测试结果可知的Ag NPs负载量高达28%,这也是该膜的催化活性高的原因。在对染料的截留和还原降解处理中,PAN-Si-Cu-Ag膜对刚果红水溶液的截留率高达95%,对于体积比为40 mL:10 mL的甲基橙和NaBH4混合溶液,8 h的持续降解过程中该膜的还原降解率在90%以上,通量维持在230 L·m-2h-1左右。最后,将不同纺丝时间下制备的PAN纳米纤维与PAN-Si膜复合制备得到PAN复合膜,其中PAN-3h膜具有合适的纯水通量(185.29L·m-2·h-1)和最好的抗污染性能(BSA截留率为92.44%,通量恢复率FRR达到96.39%)。然后用NaOH/ETA溶液对PAN-3h膜做改性处理,纯水通量从185.29 L·m-2·h-1降低到45.65 L·m-2·h-1,孔隙率从83.6%增加到94.84%,平均孔径从16.89 nm降低到5.37 nm,亲水性也显着提高(初始接触角从46°降低到26.5°)。将改性后的H-PAN-3h膜用于阴离子染料截留,在12 h的长时间染料截留过程中,对甲基蓝和刚果红的截留率分别保持在98%和99%左右,且H-PAN-3h膜对染料的吸附量很少,说明膜对染料的截留与吸附作用相关性不大。
申洪城[5](2021)在《基于含羧基聚芳醚酮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口的激增与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污水和废水被排放,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地球上仅有的水资源,而且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污水与废水净化处理是关系着国民生计的重大事件。与传统水处理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在污水与废水的处理方面有着节能、环保以及适应性强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确实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渗透通量与机械性能较弱、膜易污染以及渗透通量与截留率之间存在着的trade off效应。因此,本论文选用含羧基聚芳醚酮聚合物作为超滤膜基质材料。通过不同的改性方法对含羧基聚芳醚酮超滤膜进行改性。首先,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调节4-羧基苯基对苯二酚(4C-PH)与双酚A(BPA)的组分比例,通过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一系列不同羧基含量的含羧基聚芳醚酮聚合物(C-PAEK)。并以它们作为膜基质材料,PVP为致孔剂,通过NIPS法制备了一系列的C-PAEK超滤膜。随后,对所制备的不同羧基含量的C-PAEK超滤膜进行表征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羧基含量的增加,水接触角从72.4°降低至57.3°。膜的上表面由致密变为疏松多孔,但拉伸强度仍保持2026 KPa以上,当羧基含量为10%时表现出最优的渗透性能。纯水通量为511.5 Lm-2h-1,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最高为96.4%。为了进一步提升超滤膜性能。选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亲水性填料与C-PAEK进行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不同GO含量的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并对一系列不同GO含量的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随着GO含量的增加,其亲水性进一步增加。其中M4纯水通量高达803 Lm-2h-1。当GO添加量为0.08 wt%时,截留率为94.4%,通量为545.3 Lm-2h-1。混合基质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也有所提升,通量恢复率由69.8%升至84.7%。此外,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机械性能均有所提升,最大拉伸强度为3248 KPa。
段松君[6](2021)在《纳米纤维插层的GO@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文中研究表明膜分离技术以其经济、高效和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新一代分离技术,膜材料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膜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石墨烯作为一种典型的二维材料,凭借其极薄的厚度、层状的结构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在新型膜材料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石墨烯材料的重要衍生物之一,氧化石墨烯(GO)具有亲水性好、层间距可控等优点,在膜分离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调控相邻GO层间化学环境以改善GO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对于GO膜的渗透通道的构建和理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内衬编织网的中空纤维膜比无编织网支撑的中空纤维膜更耐压,它可以抵抗在膜制备过程中真空抽滤作用下的形变,还可以满足在性能测试中较高压力下的操作。本文选用带有内衬编织网支撑的PVDF中空纤维膜为基底,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法制备了纳米纤维插层的GO@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使用多种手段对膜进行表征,测试了复合膜的纯水通量以及BSA和染料的截留性能,同时制备了多孔氧化石墨烯(HGO)并测试了纳米纤维插层的HGO复合膜的截留性能,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法,将纳米纤维与GO的混合分散液抽滤到PVDF中空纤维膜外表面,得到均匀、完整的复合膜。复合膜中GO层间距随着纳米纤维插层量的增大而增大。由于Ti O2纳米纤维具有较强的刚性,堆积松散,导致部分纳米纤维不能够完好地被GO层覆盖而裸露于复合膜表面,造成一定缺陷。PANI纳米纤维插层的GO复合膜则几乎没有缺陷。(2)层间距越大、膜厚度越小,渗透通量越大,选择性越低。Ti O2和PANI纳米纤维插层的复合膜纯水通量最高分别为230.8Lm-2h-1bar-1和123.3Lm-2h-1bar-1,BSA截留率最高分别为96.2%和98.6%,Rh B截留率最高分别为93.4%和96.6%,EB截留率最高分别为99.00%和99.5%。复合膜能够截留尺寸大于1.8nm的分子,且对阴离子染料截留效果好于阳离子染料。以H2O2蚀GO片层制备HGO,再经纳米纤维插层制备的复合膜,能够在不损失选择性的情况下,明显改善渗透通量。(3)通过两种纳米纤维插层GO复合膜的结构-性能对比可知,无机Ti O2纳米纤维插层时,其较强的刚性导致堆积结构较松散,GO复合膜的传输通道较大,渗透性能好但选择性较低。若追求高渗透性,可选择刚性的无机纳米纤维插层,若追求高选择性,可选择柔性的聚合物纳米纤维插层。
李柳[7](2021)在《多巴胺碳纳米管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处理模拟染料废水》文中指出目前,通过改性无机纳米粒子制备复合膜的方式备受关注。在各种纳米材料中,碳纳米管表现出优异的力学、电学以及热力学等性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将碳纳米管应用到改性纳滤膜中可将膜材料和碳纳米管的优良性能相结合,提升纳滤膜性能,扩大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以碳纳米管为基本研究材料,多巴胺为辅助材料,进行改性材料的制备,进而制备改性纳滤膜。优化了超滤基膜铸膜液的配制比例,研究纳滤膜水相、有机相最佳沉积时间。分析改性材料的最佳添加量以及实验压力和温度对纳滤膜性能产生的影响。此外,对纳滤膜进行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水接触角等表征。最后,考察纳滤膜在模拟染料废水中的处理效果。进一步考察染料废水的最佳进料浓度以及纳滤膜对四种模拟染料废水的截留性能。实验结果如下:(1)超滤基膜的制备。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超滤基膜,配制两种不同超滤膜。通过比较超滤膜渗透性能以及扫描电镜分析,确定铸膜液成分比例为17 wt%聚砜(PSF)、8 wt%聚乙烯吡络烷酮(PVP)、7wt%聚乙二醇(PEG)条件下制备的超滤膜性能更优异。在0.1 MPa运行条件下,超滤基膜的纯水通量为210.24 L/(m2·h),过滤BSA溶液的通量和截留率分别为59.28 L/(m2·h)和98%。(2)改性碳纳米管的制备。将多巴胺接入碳纳米管上制备多巴胺-碳纳米管(DA-CNTs)材料,使碳纳米管材料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得到提升。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拉曼光谱确定多巴胺成功包覆到碳纳米管上,羟基等亲水性官能团增加。对比改性前后CNTs材料在水溶液中不同时间的分散情况,发现DA-CNTs的分散性明显优于未改性碳纳米管。(3)界面聚合法制备DA-CNTs改性纳滤膜。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制备纳滤膜时水相、有机相沉积时间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当水相沉积时间120 s,有机相沉积时间80s时所制备的纳滤膜性能最佳。以此条件制备改性纳滤膜,将DA-CNTs作为水相添加剂引入到聚哌嗪酰胺纳滤膜中,研究水相溶液中不同浓度DA-CNTs含量对纳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XPS和FTIR分析证明DA-CNTs有效沉积在纳滤膜表面,且改性纳滤膜含有羧基和羟基明显增多,氧含量相比于未改性纳滤膜也明显升高。通过SEM、AFM、接触角表征观察到当DA-CNTs添加浓度为0.25wt%时,膜面光滑,粗糙度低,亲水效果最佳。通过膜的选择透过性测试可知,0.25wt%DA-CNTs纳滤膜达到最大通量以及最高截留率。以压力0.8MPa、温度40℃的最佳实验条件下,0.25 wt%DA-CNTs纳滤膜的一价盐截留率45%,对二价盐的截留率为89%。(4)改性纳滤膜处理模拟染料废水。选择四种模拟染料废水(甲基蓝、刚果红、结晶紫、甲基橙)作为考察对象,当染料进料浓度为100mg/L时,纳滤膜的处理效果最佳。在40℃、0.8 MPa,进料浓度100mg/L的条件下,改性纳滤膜的处理效果是甲基蓝(99.3%)>刚果红(92%)>结晶紫(71.7%)>甲基橙(64.5%)。延长0.25wt%DA-CNTs纳滤膜处理甲基蓝溶液的时间,3h后甲基蓝染料的通量与截留率稳定在30 L/(m2·h)和99.7%。
冀大伟[8](2021)在《熔融纺丝—热拉伸法PVDF中空纤维膜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文中研究表明膜分离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为解决全球水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是水处理领域用量最大的商业化膜产品。然而,其常用的制备方法,如非溶剂致相转化法(NIPS)和热致相转化法(TIPS),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和稀释剂,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有毒废水,这些废水难以回收利用,会对人体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以绿色加工为宗旨,从高分子加工新原理、新方法角度出发,在已有的熔融纺丝-拉伸法(MSCS)制备中空纤维膜的基础上,以PVDF为成膜聚合物,大分子量聚氧化乙烯(PEO)为致孔剂,分别选用不同结构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砜(PSF)及石墨烯(GE)为分散相,设计和优化成膜体系,结合聚合物共混界面致孔原理,以高分子表面与界面理论为依据,优化纺丝及拉伸条件,通过熔融纺丝-热拉伸法(MSHS)制备了一系列PVDF中空纤维膜;分别选用氧化石墨烯(GO)、聚吡咯(PPy)、咪唑沸石(ZIF-8)、高岭土(HNTs)及聚乙烯醇(PVA)等材料,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层层自组装等方法,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对膜孔结构进行调控;此外,对制膜过程中产生的含PEO废水进行浓缩循环使用,可实现制膜过程废水零排放。以PVDF为基质相,具有线性结构的PTFE为分散相,PEO为致孔剂,探究合适的纺丝组成及纺丝条件,通过MSHS法制备了PVDF/PTFE中空纤维膜,研究和讨论了后拉伸条件(拉伸温度、比例)对膜孔径与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DF,PTFE及PEO的质量比为5:2:3、纺丝温度为200°C时,纺丝熔体具有良好的成膜加工性能;当后拉伸温度为90°C,拉伸比为100%时,膜平均孔径达到最大,约为0.317μm,N2通量和纯水通量分别为46.3 m3 m-2 h-1和99.2L m-2 h-1;随拉伸比的提高,膜的拉伸强度从23.0 MPa增至62.6 MPa,远高于NIPS和TIPS法膜的强度。此外,所制备的PVDF/PTFE中空纤维膜呈现一种特殊的纤维束结构,在内压操作过程中,膜孔径可随压力的改变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压力响应性。为提高PVDF/PTFE中空纤维膜的分离精度,通过负压抽滤GO和气相沉积聚合PPy来修饰膜孔结构,构建了一种具有多重分离层结构的PVDF/GO/PPy中空纤维疏松纳滤膜,研究了改性后膜孔结构、亲水性及荷电性等的变化,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对染料废水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的膜孔径明显减小,膜对聚乙二醇(PEG)的切割分子量约为3580 Da,水接触角从100.7°降至71.4°;此外,将制备的膜用于染料废水处理时,经360 min的持续运行,其对氯化钠(Na Cl)的截留率较低(4%左右),但对酸性橙10(AO 10)的截留率较高(>98.5%),可高效的将染料废水中的染料与无机盐分离。为提高PVDF/PTFE中空纤维膜的渗透性能,在保持PVDF及PEO质量比不变的情况下,选用具有刚性结构的PSF为分散相替代PTFE,通过MSHS法制备了PVDF/PSF中空纤维膜。结果表明,由于刚性的PSF与PVDF之间的相容性较差,在熔融纺丝-热拉伸过程中,PSF与PVDF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界面孔。随拉伸的进行,膜孔径从0.172μm增至0.550μm,相应地,N2通量从14.1 m3 m-2 h-1提高至383.2 m3 m-2 h-1,纯水通量从128.0 L m-2 h-1提高至1463.7 L m-2 h-1。为提高PVDF/PSF中空纤维膜的分离精度,通过真空辅助组装ZIF-8/HNTs/PVA来修饰膜孔结构,构建出一种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PVDF/ZIF-8中空纤维疏松纳滤膜。其中,ZIF-8的合成及铸膜液调制均在水体系中完成,在整个改性过程中未使用有机溶剂。结果表明,合成的ZIF-8悬浮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ZIF-8颗粒比表面积高达1450.6 m2 g-1;经改性后的膜孔径明显减小,膜对PEG的切割分子量约为5344 Da,水接触角从91.1°降至54.2°;此外,将制备的膜用于染料废水处理时,具有良好的长期运行稳定性,经360 min的持续运行,其对Na Cl的截留率较低(2%左右),而对刚果红(CR)的截留率较高(>99.0%),可高效的将染料废水中的染料和无机盐分离,其通量可达21.6 L m-2 h-1。为进一步提高PVDF/PSF中空纤维膜的渗透性能,在PVDF、PEO及PSF纺丝组分中掺杂二维无机材料GE,通过MSHS法制备了具有多重界面孔结构的PVDF/PSF/GE中空纤维膜。探究干/湿法分散GE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GE对膜孔结构及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工艺可使GE均匀的分散,GE的加入能够使PVDF、PSF及GE之间形成多重界面孔;随拉伸的进行,膜孔径从0.258μm增至1.066μm,相应地,N2通量从41.5 m3 m-2 h-1增至768.4 m3 m-2 h-1,纯水通量从174.5 L m-2 h-1增至2782.9 L m-2 h-1。此外,在纺丝过程中产生的含PEO废水经膜处理后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浓缩得到的PEO水溶液在医药工业、采油采矿、建材工业、轻工纺织等工业领域中可用作钻井泥浆增稠和润滑剂、矿物絮凝剂、水泥添加剂、纤维分散剂、纸张柔软剂及助留助滤剂等,从而可实现制膜过程废水零排放。
李仕琦[9](2021)在《新型耐有机溶剂分离膜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1.以国产聚丙烯腈(PAN)为原料,经一步非溶剂诱导相转化过程(NIPS)成功制备了非对称纳滤膜。通过调节液膜层相转化前的热处理温度,调控膜表面共溶剂四氢呋喃(THF)的挥发速率,进而控制所得PAN膜的皮层致密性,得到具有不同分离性能的纳滤膜。此外,研究还尝试采用Co60射线辐照改性,以提升PAN膜的性能。研究工作系统表征了所得膜的微观形貌、亲水性、表面流动电位等性质,测试了所得膜的水通量、对盐离子和小分子染料的截留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对液膜层的热处理温度升高,所得膜对Na2SO4、Na Cl、Mg SO4和Mg Cl2水溶液的渗透通量逐渐降低,对相应盐离子的截留率则逐渐升高,对Na2SO4的最高截留率可达85.6%。优化的膜对四种研究的染料水溶液过滤的产水通量处于2.14-111.5 L·m-2·h-1的范围,对较高分子量的染料的截留率可达99.8%以上,可满足对水溶液中染料的脱色应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国产PAN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的染料废水处理纳滤膜材料。2.以耐有机溶剂的聚醚醚酮-聚苯砜共聚物(PEEK-Co-PPSU)多孔膜为支撑膜,分别利用1,3,5-环己三酰氯(CHTC),2,2′,4,4′-联苯四甲酰氯(BTEC)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与间苯二胺(MPD)经界面聚合制备了聚酰胺薄层复合反渗透膜。系统优化了制膜配方和工艺,对所得膜的性质和分离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的基于三种酰氯单体的聚酰胺反渗透膜,对盐水、有机混合水溶液的通量处于9.53-71.89 L·m-2·h-1范围。其中PA-TMC膜,在所有性能测试方面表现最优异,对盐水截留率可达98.53%,通量为29.52 L·m-2·h-1达到应用范围。进一步,利用氮丙啶对PA-TMC膜进行改性,所得膜对5wt%和10wt%的DMF水溶液的截留率可达90%以上,有望应用于分离有机溶剂废水领域。3.探究了制备PEEK复合膜的界面聚合单体最佳浓度配比和氮丙啶交联改性条件,以提高膜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所得PEEK复合膜具有优异的耐有机溶剂性能,在各种常用的有机溶剂中均稳定。所制备的典型PEEK复合膜对5wt%甲苯-95wt%甲醇混合溶液中甲苯的截留可达到100%;对10wt%甲苯-90wt%甲醇混合溶液中甲苯的截留可达到96.85%,相应的选择因子35.73;同时,其对甲醇中溶解的小分子染料-付玫瑰苯胺(分子量318 Da)的截留率可达91.6%,甲醇通量可达15.81 L·m-2·h-1。综上所述,所得膜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分离、以及被用作常规的有机溶剂纳滤膜方面具有潜力。
穆勇峰[10](2021)在《聚芳醚砜/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以来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之一,与传统的絮凝、吸附、蒸馏等水净化方法相比,膜分离法具有能耗低、二次污染小等优势,作为膜分离技术中的重要分支——超滤分离技术,目前仍需对其分离效率、运维成本等方面问题进行改善,这些问题和分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超滤膜息息相关,而目前超滤膜存在的渗透性低、易受污染等缺点,则与膜自身的结构及性质有关,本文以聚芳醚砜类材料为膜基体,以羟基磷灰石纳米管(HANTs)为纳米添加剂,设计制备了一系列复合超滤膜并系统研究了其性能。羟基磷灰石是人体骨组织中的主要无机成分,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但由于羟基磷灰石本身的亲水性不足,并且无机纳米材料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差,无法直接作为一种添加剂来改善膜的性能。本论文首先通过聚多巴胺(PDA)的包覆以及牛磺酸的二次接枝对HANTs进行修饰,将修饰后的HANTs引入聚醚砜(PES)膜中,改性后的复合膜水通量提升显着,达到纯PES膜的2.6倍,但对于牛血清蛋白(BSA)抗污染性提升不强,通量恢复率最高为77.9%,并将进行同样改性手段的短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管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膜性能的改进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当以管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作为改性剂时,可以以更小掺杂比例获得更高的膜渗透性。考虑到两步法修饰较为繁琐,接着我们利用海藻酸钠(SA)对HANTs进行简便的一步法修饰得到HANTs-SA,HANTs-SA的引入对膜的渗透性及抗污染性均有一定提升。通过前面两部分的研究,我们发现通过将改性的HANTs与PES共混制备复合膜,一般会使膜的渗透性得到较大改善,然而对于膜的抗污染性提升有限,因此我们同时对膜基体材料和HANTs进行改性,首先合成了侧链含羧基的聚芳醚砜,同时制备利用PDA和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涂层修饰的HANTs,一方面,膜基体中的羧基可以增加膜的表面亲水性,同时羧基的存在可以对带有负电的BSA和腐殖酸(HA)产生静电排斥,提高了膜的抗污染性(对BSA和HA的FRR值最高分别达到90.8%和93.7%);另一方面,PEI的引入使纳米管表面带有大量氨基,与膜基体中羧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可以提高两者的相容性,研究结果也表明PDA和PEI两者的结合使超滤膜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为了弥补单一共混改性方法的缺点,进一步提升膜的抗污染性,将共混改性和表面修饰的方法结合起来,首先通过将含叔胺基团的聚芳醚砜与两性离子PEI修饰的HANTs进行复合,再通过表面修饰将制得的复合膜中的叔胺基团转变为亲水性更强的两性离子,运用共混改性与表面修饰相结合的策略,得到了综合性能优异的超滤膜,对BSA和HA的FRR值最高分别达到93.4%和96.1%)。
二、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超滤膜形态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超滤膜形态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磺酸盐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复合纳滤膜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纳滤膜简介 |
1.1.1 纳滤膜的发展 |
1.1.2 纳滤膜的应用 |
1.2 纳滤膜的制备 |
1.2.1 相转化法 |
1.2.2 界面聚合 |
1.2.3 层-层自组装 |
1.2.4 表面接枝聚合 |
1.2.5 表面涂覆法 |
1.3 纳滤膜的材料 |
1.3.1 醋酸纤维素 |
1.3.2 芳香聚酰胺 |
1.3.3 聚苯醚 |
1.3.4 磺化聚醚砜 |
1.4 磺酸盐中反离子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2 磺酸盐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的制备与性能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2 SPPBES-M的制备 |
2.1.3 聚合物的测试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磺化反应影响因素 |
2.2.2 SPPBES-M的制备 |
2.2.3 聚合物的结构 |
2.2.4 热稳定性 |
2.2.5 溶解性 |
2.3 本章小结 |
3 磺酸盐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1.2 复合纳滤膜的制备 |
3.1.3 复合膜的测试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SPPBES-100-K/PPBES复合纳滤膜形貌分析 |
3.2.2 SPPBES-M浓度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
3.2.3 SPPBES-M磺化度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
3.2.4 磺酸盐中反离子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
3.2.5 热处理条件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
3.2.6 操作条件对复合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
3.2.7 复合膜纳滤膜的稳定性 |
3.2.8 复合纳滤膜对不同无机盐的分离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实验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高浓盐水的研究现状 |
1.2 正渗透膜分离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膜分离技术原理及研究现状 |
1.2.2 正渗透膜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正渗透膜技术应用现状 |
1.3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
1.3.1 氧化石墨烯的基本性能结构 |
1.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研究进展 |
1.3.3 氧化石墨烯改性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4 氧化石墨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1.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2 实验内容 |
2.1.3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2.1.4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1.5 氧化石墨烯分离性能实验 |
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
2.2.5 X射线能谱分析(EDS) |
2.2.6 热重-差重(TG-DTG) |
2.2.7 X-射线衍射(XRD) |
2.2.8 拉曼光谱(Raman) |
2.3 结果分析 |
2.3.1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2.3.2 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
2.3.3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结果分析 |
2.3.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果分析 |
2.3.5 X射线能谱结果分析 |
2.3.6 热重分析仪结果分析 |
2.3.7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2.3.8 拉曼光谱结果分析 |
2.3.9 亚甲基蓝染料分离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表征 |
3.1 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 |
3.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3.1.2 氧化石墨烯复合膜制备方法 |
3.1.3 表征方法及仪器 |
3.2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分析 |
3.3 X射线能谱结果分析 |
3.4 热重结果分析 |
3.5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正渗透实验研究 |
4.1 正渗透实验内容 |
4.1.1 正渗透实验原理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1.3 正渗透实验台架的搭建 |
4.1.4 正渗透实验流程 |
4.2 正渗透实验方法 |
4.2.1 水通量测量 |
4.2.2 渗透压测定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汲取液浓度对正渗透膜通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汲取液浓度对正渗透实验过程渗透压的影响 |
4.3.3 不同汲取液浓度对正渗透TDS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辐射交联法制备功能分离膜材料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 |
1.2.2 分离膜的定义与分离原理 |
1.2.3 分离膜的分类 |
1.3 聚合物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
1.3.1 相转化法 |
1.3.2 静电纺丝法 |
1.3.3 界面聚合法 |
1.3.4 挤出-拉伸法 |
1.3.5 径迹蚀刻法 |
1.4 聚合物分离膜面临的挑战 |
1.5 聚合物分离膜的改性方法 |
1.5.1 二维(2D)改性:表面涂覆 |
1.5.2 二维(2D)改性:表面接枝 |
1.5.3 三维(3D)改性:物理共混和表面偏析 |
1.6 辐射改性技术在膜材料领域的应用 |
1.6.1 膜材料的辐射接枝改性 |
1.6.2 膜材料的辐射交联改性 |
1.7 课题的提出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辐射交联法功能改性聚合物滤膜材料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VDF改性滤膜的制备 |
2.2.4 实验表征与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辐射交联法制备PVA改性的聚合物膜 |
2.3.2 辐射交联改性聚合物膜材料的通用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辐射交联复合膜的耐污染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VDF/PVA复合膜的制备 |
3.2.4 实验表征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VDF/PVA复合膜的油水乳液分离 |
3.3.2 PVDF/PVA复合膜的抗蛋白污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辐射交联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膜及其在油水乳液分离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多壁碳纳米管辐射交联聚乙烯醇的合成 |
4.2.4 MWNTs巴基纸膜的制备 |
4.2.5 巴基纸膜的油水乳液分离 |
4.2.6 实验表征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壁碳纳米管辐射交联聚乙烯醇的表征 |
4.3.2 MWNTs巴基纸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辐射交联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基复合膜及其酸渗透选择性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氧化石墨烯辐射交联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 |
5.2.4 GO膜的结构稳定性测试 |
5.2.5 扩散渗析测试 |
5.2.6 实验表征与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GO及其复合膜的表征 |
5.3.2 GO及其复合膜的微观形貌 |
5.3.3 GO及其复合膜的结构稳定性 |
5.3.4 GO及其复合膜的离子渗透性 |
5.3.5 rAGO膜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因素 |
5.3.6 rAGO膜的酸渗透选择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4)PAN-Si膜的制备和改性及其在4-硝基苯酚和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超滤膜 |
1.2.1 超滤膜简述 |
1.2.2 超滤膜制备方法 |
1.2.3 超滤膜分离原理 |
1.2.4 超滤膜改性研究 |
1.2.5 超滤膜过滤运行方式 |
1.3 催化膜 |
1.3.1 膜催化技术简述 |
1.3.2 催化膜制备方法 |
1.3.3 催化膜应用研究 |
1.4 静电纺丝技术 |
1.4.1 纳米纤维材料 |
1.4.2 静电纺丝技术 |
1.4.3 静电纺丝过程的影响因素 |
1.5 膜技术在4-硝基苯酚和染料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PAN-Si基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AN-Si膜的制备 |
2.3 PAN-Si基膜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2.3.1 铸膜液黏度 |
2.3.2 铸膜液凝胶渗透色谱 |
2.3.3 铸膜液凝胶过程透光度 |
2.3.4 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
2.3.5 孔径分布 |
2.3.6 场发射扫描电镜 |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铸膜液黏度和GPC曲线 |
2.4.2 透光曲线 |
2.4.3 扫描电镜图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5 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
2.4.6 孔径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Ag NPs负载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AgNPs负载膜的制备 |
3.3 催化膜的表征和性能测试 |
3.3.1 孔隙率 |
3.3.2 动态接触角 |
3.3.3 场发射扫描电镜和能谱仪 |
3.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3.5 热重量分析 |
3.3.6 原子力显微镜 |
3.3.7 原子吸收光谱 |
3.3.8 膜对4-NP和染料的催化性能测试 |
3.3.9 膜对4-NP的吸附测试 |
3.3.10 电化学性能 |
3.3.11 膜的稳定性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催化膜的外观图 |
3.4.2 动态接触角 |
3.4.3 不同的中间金属所制备的催化膜对4-硝基苯酚的催化效果 |
3.4.4 扫描电镜图和EDS测试 |
3.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4.6 AFM图 |
3.4.7 热重量分析 |
3.4.8 PAN-Si-Cu-Ag膜对4-NP的催化效果 |
3.4.9 PAN-Si-Cu-Ag膜的稳定性 |
3.4.10 电化学性能 |
3.4.11 PAN-Si-Cu-Ag膜对染料的降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N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分离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AN复合膜的制备 |
4.2.4 PAN复合膜的表面改性 |
4.3 PAN复合膜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
4.3.1 纯水通量和截留率 |
4.3.2 孔隙率和孔径分布 |
4.3.3 动态接触角 |
4.3.4 机械性能 |
4.3.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4.3.6 原子力显微镜 |
4.3.7 红外光谱仪 |
4.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3.9 膜表面Zeta电位 |
4.3.10 膜对染料的截留 |
4.3.11 膜对染料的吸附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AN复合膜的性能测试结果 |
4.4.2 孔隙率和孔径分布 |
4.4.3 动态接触角 |
4.4.4 扫描电镜图 |
4.4.5 AFM图 |
4.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4.7 红外光谱 |
4.4.8 Zeta电位 |
4.4.9 染料截留和染料吸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基于含羧基聚芳醚酮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2.1 分离膜的定义与分类 |
1.2.2 膜分离技术的历史进程 |
1.2.3 研究现状及展望 |
1.3 超滤分离技术简介 |
1.3.1 超滤膜的分离原理 |
1.3.2 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
1.3.3 超滤膜的特点 |
1.3.4 超滤膜材料的分类 |
1.3.5 超滤膜的应用 |
1.4 超滤膜的改性 |
1.4.1 共混改性 |
1.4.2 本体改性 |
1.4.3 表面改性 |
1.5 本论文设计思想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测试方法 |
2.3.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测试 |
2.3.2 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3.3 拉曼光谱(Raman)测试 |
2.3.4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3.5 热失重(TGA)测试 |
2.3.6 机械性能测试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3.8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3.9 膜的孔隙率,孔结构及厚度测试 |
2.3.10 水接触角(WCA)测试 |
2.3.11 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试 |
2.3.12 超滤循环实验 |
第3章 含羧基聚芳醚酮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含羧基聚芳醚酮(C-PAEK)的制备 |
3.2.2 超滤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1H NMR分析 |
3.3.2 红外分析 |
3.3.3 SEM分析 |
3.3.4 膜的孔结构分析 |
3.3.5 TGA分析 |
3.3.6 机械性能分析 |
3.3.7 膜的亲水性能分析 |
3.3.8 超滤膜超滤性能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羧基聚芳醚酮/氧化石墨烯混合基质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结构分析 |
4.3.2 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形貌分析 |
4.3.3 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热性能分析 |
4.3.4 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机械性能分析 |
4.3.5 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亲水性分析 |
4.3.6 C-PAEK/GO混合基质超滤膜的渗透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纳米纤维插层的GO@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膜分离技术 |
1.1.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1.2 分离膜材料 |
1.1.3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
1.2 氧化石墨烯材料 |
1.2.1 氧化石墨烯概述 |
1.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2.3 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方法 |
1.3 中空纤维膜 |
1.3.1 中空纤维膜概述 |
1.3.2 中空纤维膜应用 |
1.4 本文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3 多孔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4 二氧化钛纳米纤维的制备 |
2.5 聚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 |
2.6 复合膜的制备 |
2.6.1 TiO_2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2.6.2 PANI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 |
2.7 GO、纳米纤维及复合膜的微观结构表征 |
2.7.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7.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7.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7.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7.5 X射线衍射仪(XRD) |
2.7.6 拉曼光谱 |
2.7.7 水接触角 |
2.8 复合膜的渗透性能测试 |
3 TiO_2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表征及渗透性能 |
3.1 GO的表征 |
3.1.1 GO微观形貌的表征 |
3.1.2 GO微观结构的表征 |
3.2 TiO_2纳米纤维的表征 |
3.2.1 TiO_2纳米纤维微观结构的表征 |
3.2.2 TiO_2纳米纤维微观形貌的表征 |
3.3 TiO_2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表征 |
3.3.1 宏观形貌 |
3.3.2 水接触角 |
3.3.3 微观结构表征 |
3.3.4 微观形貌表征 |
3.4 TiO_2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分离性能 |
3.4.1 纯水通量 |
3.4.2 BSA截留 |
3.4.3 染料截留 |
3.5 TiO_2纳米纤维插层HGO@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分离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4 PANI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表征及渗透性能 |
4.1 PANI纳米纤维的表征 |
4.1.1 PANI纳米纤维微观结构的表征 |
4.1.2 PANI纳米纤维微观形貌的表征 |
4.2 PANI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表征 |
4.2.1 宏观形貌 |
4.2.2 水接触角 |
4.2.3 微观结构表征 |
4.2.4 微观结构表征 |
4.3 PANI纳米纤维插层GO@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渗透性能 |
4.3.1 纯水通量 |
4.3.2 BSA截留 |
4.3.3 染料截留 |
4.4 PANI纳米纤维插层HGO@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分离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多巴胺碳纳米管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滤膜分离技术 |
1.1.1 超滤基膜 |
1.1.2 纳滤膜的制备 |
1.1.3 纳滤膜的改性方法 |
1.1.4 纳滤膜的应用 |
1.2 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
1.2.1 碳纳米管的改性方法 |
1.2.2 碳纳米管改性膜的应用 |
1.3 多巴胺的黏附性质 |
1.4 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测试方法 |
2.2.1 通量测试 |
2.2.2 截留率测试 |
2.3 表征技术方法 |
第三章 超滤基膜以及改性CNTs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超滤基膜的制备 |
3.2.1 超滤基膜制备方法 |
3.2.2 超滤基膜测试方法 |
3.3 改性CNTs的制备 |
3.3.1 改性CNTs的制备方法 |
3.3.2 改性CNTs的表征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超滤膜SEM表征 |
3.4.2 超滤膜水通量 |
3.4.3 超滤膜对牛血清蛋白通量以及截留率 |
3.4.4 CNTs的 FTIR表征 |
3.4.5 CNTs的 TEM表征 |
3.4.6 CNTs的拉曼表征 |
3.4.7 CNTs的分散性观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纳滤膜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纳滤膜的制备过程 |
4.2.1 实验药剂的配置 |
4.2.2 改性纳滤膜的制备 |
4.3 纳滤膜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滤膜XPS分析 |
4.4.2 纳滤膜SEM分析 |
4.4.3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4.4.4 接触角分析 |
4.4.5 纳滤膜FTIR分析 |
4.4.6 水相沉积时间对纳滤膜性能影响 |
4.4.7 有机相沉积时间对纳滤膜性能影响 |
4.4.8 实验条件对不同浓度DA-CNTs纳滤膜性能影响 |
4.4.9 不同浓度DA-CNTs纳滤膜的盐截留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纳滤膜处理模拟染料废水 |
5.1 引言 |
5.2 纳滤膜处理染料废水的实验过程 |
5.2.1 实验方法 |
5.2.2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进料浓度对未改性纳滤膜性能影响 |
5.3.2 进料浓度对改性纳滤膜性能的影响 |
5.3.3 改性纳滤膜对不同染料的处理效果 |
5.3.4 改性膜对甲基蓝溶液的处理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熔融纺丝—热拉伸法PVDF中空纤维膜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1.2 分离膜定义及分类 |
1.3 中空纤维膜 |
1.3.1 中空纤维膜分类 |
1.3.2 内压式和外压式膜过滤 |
1.3.3 死端过滤和错流过滤 |
1.4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
1.4.1 聚偏氟乙烯特点 |
1.4.2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制备方法 |
1.4.2.1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
1.4.2.2 纤维材料增强法 |
1.4.2.3 热致相分离法 |
1.4.2.4 熔融纺丝-拉伸法 |
1.5 界面致孔原理 |
1.6 绿色制备分离膜研究现状 |
1.6.1 绿色溶剂/稀释剂 |
1.6.2 超临界二氧化碳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PVDF/PTFE中空纤维膜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2.3 PVDF/PTFE中空纤维膜制备 |
2.2.3.1 初生膜制备 |
2.2.3.2 后拉伸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DSC分析 |
2.3.2 TG分析 |
2.3.3 形貌观察 |
2.3.4 EDX分析 |
2.3.5 CSM形貌分析 |
2.3.6 孔径及其分布 |
2.3.7 孔隙率 |
2.3.8 水接触角 |
2.3.9 力学性能 |
2.3.10 氮气通量 |
2.3.11 纯水通量 |
2.3.12 分离性能 |
2.3.13 过滤-反洗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分离膜制备过程及致孔机理 |
2.4.2 膜形貌 |
2.4.3 水接触角 |
2.4.4 渗透性能 |
2.4.5 力学性能 |
2.4.6 膜孔径可切换性能 |
2.4.7 分离性能 |
2.4.8 膜反洗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O/PPy构建多重分离层PVDF中空纤维膜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3.2.3 PVDF/GO/PPy中空纤维疏松纳滤膜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形貌观察 |
3.3.2 TEM分析 |
3.3.3 CSM分析 |
3.3.4 FTIR分析 |
3.3.5 XPS分析 |
3.3.6 水接触角 |
3.3.7 Zeta分析 |
3.3.8 孔径分布 |
3.3.9 切割分子量 |
3.3.10 染料废水分离性能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膜形貌 |
3.4.2 FTIR、XPS、水接触角及Zeta分析 |
3.4.3 切割分子量及孔径分布 |
3.4.4 分离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DF/PSF中空纤维膜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4.2.3 PVDF/PSF中空纤维膜制备 |
4.2.3.1 初生膜制备 |
4.2.3.2 后拉伸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DSC分析 |
4.3.2 TG分析 |
4.3.3 形貌观察 |
4.3.4 EDX分析 |
4.3.5 CSM形貌分析 |
4.3.6 孔径及其分布 |
4.3.7 孔隙率 |
4.3.8 水接触角 |
4.3.9 力学性能 |
4.3.10 氮气通量 |
4.3.11 纯水通量 |
4.3.12 分离性能 |
4.3.13 膜抗污染性能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膜形貌 |
4.4.2 TG及DSC分析 |
4.4.3 水接触角 |
4.4.4 渗透性能 |
4.4.5 力学性能 |
4.4.6 分离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ZIF-8 调控PVDF/PSF中空纤维膜孔结构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5.2.3 ZIF-8 合成及PVDF/ZIF-8 中空纤维疏松纳滤膜制备 |
5.2.3.1 ZIF-8 合成 |
5.2.3.2 PVDF/ZIF-8 中空纤维疏松纳滤膜制备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形貌观察 |
5.3.2 TEM分析 |
5.3.3 XRD分析 |
5.3.4 BET分析 |
5.3.5 FTIR分析 |
5.3.6 水接触角 |
5.3.7 孔径分布 |
5.3.8 切割分子量 |
5.3.9 染料废水分离性能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ZIF-8 微孔结构分析 |
5.4.2 膜形貌 |
5.4.3 FTIR及水接触角分析 |
5.4.4 渗透性能 |
5.4.5 切割分子量及孔径分布 |
5.4.6 分离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E掺杂PVDF中空纤维膜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6.2.3 PVDF/PSF/GE中空纤维膜制备 |
6.2.3.1 GE分散工艺 |
6.2.3.2 PVDF/PSF/GE中空纤维膜制备 |
6.3 测试与表征 |
6.3.1 DSC分析 |
6.3.2 TG分析 |
6.3.3 FTIR分析 |
6.3.4 形貌观察 |
6.3.5 孔径及其分布 |
6.3.6 孔隙率 |
6.3.7 水接触角 |
6.3.8 力学性能 |
6.3.9 氮气通量 |
6.3.10 纯水通量 |
6.3.11 PEO浓缩回收实验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膜形貌 |
6.4.2 水接触角 |
6.4.3 渗透性能 |
6.4.4 力学性能 |
6.4.5 PEO回收使用性能 |
6.4.6 PEO水溶液特点及用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9)新型耐有机溶剂分离膜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滤膜、反渗透膜的发展概述 |
1.2.1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基本原理 |
1.2.2 纳滤膜、反渗透膜的发展简史 |
1.3 制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方法 |
1.3.1 相分离 |
1.3.2 界面聚合制备复合膜 |
1.3.3 其它方法 |
1.3.4 耐有机溶剂(OSR)膜的主要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非对称聚丙烯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和试剂 |
2.2.2 PAN非对称膜制备和后处理 |
2.2.3 膜表征 |
2.2.4 膜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制膜配方优化 |
2.3.2 聚丙烯腈(PAN)膜的纳滤性能 |
2.4 PAN非对称纳滤膜的改性 |
2.4.1 辐照PAN非对称纳滤膜的性能评价 |
2.4.2 碳化的PAN非对称纳滤膜性能评价 |
2.5 本章总结 |
3 聚醚醚酮支撑的聚酰胺薄层复合膜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和试剂 |
3.2.2 薄层复合膜的制备及改性 |
3.2.3 膜表征 |
3.2.4 膜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膜的化学组成 |
3.3.2 复合膜的形貌 |
3.3.3 复合膜的亲水性 |
3.3.4 复合膜的分离性能 |
3.4 本章总结 |
4 聚醚醚酮支撑的聚酰胺薄层复合膜用于有机溶剂分离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和试剂 |
4.2.2 薄层复合膜的制备 |
4.2.3 膜表征 |
4.2.4 膜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配比界面聚合的聚醚醚酮(PEEK)复合膜的形貌 |
4.3.2 不同配比界面聚合的聚醚醚酮(PEEK)复合膜的性能 |
4.3.3 不同浓度氮丙啶改性的聚醚醚酮(PEEK)复合膜的形貌 |
4.3.4 不同浓度氮丙啶改性的聚醚醚酮(PEEK)复合膜性能 |
4.3.5 改性的聚醚醚酮(PEEK)与聚砜(PSF)复合膜形貌 |
4.3.6 改性的聚醚醚酮(PEEK)复合膜组成 |
4.3.7 改性的聚醚醚酮(PEEK)复合膜分离性能 |
4.4 本章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聚芳醚砜/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膜分离技术 |
1.2.1 分离膜的定义 |
1.2.2 分离膜的发展历程 |
1.3 超滤分离技术 |
1.3.1 超滤技术简介 |
1.3.2 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
1.3.3 超滤膜的主要性能 |
1.4 聚芳醚砜材料简介 |
1.5 超滤膜的改性研究现状 |
1.5.1 聚合物本体改性法 |
1.5.2 共混改性法 |
1.5.3 表面修饰法 |
1.6 本论文设计思想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2.2 核磁共振波谱测试(NMR) |
2.2.3 热失重分析(TGA)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2.2.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2.6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2.2.7 比表面积分析(BET) |
2.2.8 接触角测试(CA) |
2.2.9 扫面电子显微镜测试(SEM) |
2.2.10 原子力显微镜测试(AFM) |
2.2.11 紫外可见光谱测试(UV-vis) |
2.2.12 超滤膜孔隙率、整体平均孔径的测定 |
2.2.13 分子量截留(MWCO)和孔径分布测定 |
2.3 超滤循环实验 |
第三章 聚醚砜/牛磺酸接枝聚多巴胺包覆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合成与制备 |
3.2.1 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合成 |
3.2.2 PDA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
3.2.3 牛磺酸二次接枝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
3.2.4 PES/HANTs-DA-TA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表征 |
3.3.2 PES/HANTs-DA-TA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
3.3.3 PES/HANTs-DA-TA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醚砜/海藻酸钠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合成与制备 |
4.2.1 海藻酸钠修饰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
4.2.2 PES/HANTs-SA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ANTs-SA的表征 |
4.3.2 PES/HANTs-SA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
4.3.3 PES/HANTs-SA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含羧基聚芳醚砜/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合成与制备 |
5.2.1 含羧基聚芳醚砜的合成 |
5.2.2 PDA/PEI共沉积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
5.2.3 PSF-COOH-30%/HANTs@PDA/PEI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含羧基聚芳醚砜(PSF-COOH-30%)的化学结构 |
5.3.2 HANTs@PDA/PEI的表征 |
5.3.3 PSF-COOH-30%/HANTs@PDA/PEI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
5.3.4 PSF-COOH-30%/HANTs@PDA/PEI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含两性离子聚芳醚砜/两性离子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合成与制备 |
6.2.1 含叔胺基团的聚芳醚砜(PSF-TA-30%)的合成 |
6.2.2 两性离子聚乙烯亚胺(ZPEI)的合成 |
6.2.3 两性离子聚乙烯亚胺修饰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管的制备 |
6.2.4 复合膜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含叔胺基团的聚芳醚砜(PSF-TA-30%)的化学结构 |
6.3.2 HANTs@TA-ZPEI的表征 |
6.3.3 复合超滤膜的表征 |
6.3.4 复合超滤膜的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超滤膜形态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磺酸盐型杂萘联苯共聚醚砜复合纳滤膜的研制[D]. 唐金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氧化石墨烯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实验特性研究[D]. 弓哲.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3]辐射交联法制备功能分离膜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 谷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PAN-Si膜的制备和改性及其在4-硝基苯酚和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 李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5]基于含羧基聚芳醚酮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申洪城.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6]纳米纤维插层的GO@PVDF中空纤维复合膜[D]. 段松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多巴胺碳纳米管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处理模拟染料废水[D]. 李柳.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8]熔融纺丝—热拉伸法PVDF中空纤维膜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D]. 冀大伟.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9]新型耐有机溶剂分离膜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仕琦. 渤海大学, 2021(09)
- [10]聚芳醚砜/羟基磷灰石纳米管复合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穆勇峰.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