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当地资源发展钾肥生产

依托当地资源发展钾肥生产

一、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钾肥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朝,乌志明,李辉琳[1](2021)在《关于更高质量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思考》文中提出盐湖资源是青海一大特色资源,也是全国战略性资源。本文结合党中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要求的背景,就如何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进行思考。首先回顾青海盐湖从柴达木科考到最初开发的历史初心,借鉴前辈们以国家长远利益为本的战略性高度,明确坚持做盐湖永续事业的初心不改。进而从发展理念、产业集群、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化和人才队伍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唐笛[2](2021)在《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农业经济发展建立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高消耗、低利用和污染物高排放基础上,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因此,需要寻求生态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突破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循环农业遵循“3R”发展原则,保护生态环境,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模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循环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一些典型模式,需要科学依据评价这些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当前循环农业评价研究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十分薄弱。本研究在梳理循环农业相关理论基础上,将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为家庭微循环、园场小循环、合作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等类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比研究模式的能值总投入与总产出;建立能值指标评价体系,对比评价各个模式的系统可持续状况,检测循环系统的健康性,并为其他类似地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参考。基于2019年三台县四类模式调研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微循环是小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2)园场小循环是经济效益较显着但环境压力大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3)合作中循环是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但成本较高的循环农业模式;(4)区域大循环与种养循环相结合是高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提出循环农业发展相关建议:一是深入宣传家庭微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二是完善园场小循环模式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三是结合特色农业,发展合作中循环;四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区域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冯书静[3](2020)在《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州矾矿指浙江省苍南县矾山镇及周边乡镇的明矾石矿区。本文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考察温州矾矿大岗山、水尾山和鸡笼山三个矿段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田野调查材料和口述史资料,展开技术史视角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本论文不仅弥补了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对全面认识和揭示温州矾矿工业遗址、工业考古与技术史的关系,以及工业考古个案研究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文献资料,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以及特定时期内矾矿的历史影响;结合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探讨各遗址的历史年代问题及遗址布局存在的科学内涵,考察温州矾矿“水浸法”炼矾工艺及设施改进;依据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资料,复原并绘制焙烧炉炉型结构示意图,展示温州矾矿焙烧及炉型演进情况;比较古今中外炼矾工艺,探讨温州矾矿炼矾工艺技术的独特性;基于本文对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研究,总结关于工业考古理论与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观点如下:保存和复原包含在温州矾矿工业遗址中的信息和数据。系统考察温州矾矿历史沿革,初步确定其历史年代,即温州矾矿明矾业最晚始于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庚辰日;清早期为民营生产模式,清中期开始官营,清末出现民营股份制经营模式;民国(1912-1949)期间的经营模式为官督商办;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矾矿于1.956年开始社会主义改造,从私营、公私合营逐渐走向国有企业模式。系统梳理中国历代明矾产地分布情况,结合温州矾矿历史阶段的明矾外销,探讨温州矾矿明矾业的历史重要性;发现在一段历史时期内,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温州矾矿明矾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贸易交流中心。对温州矾矿的采矿遗址和炼矾遗址进行全面而详细的阐释。田野调查研究认为,温州矾矿开采最开始采用露天法,清朝时期采用无留柱窿道法,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其中,溪光采矿遗址和雪花窟遗址均为无留柱窿道法;溪光采矿遗址约为清代中期或更早,雪花窟采矿遗址大约为晚清时期;水尾山深洋矿洞群和鸡笼山南洋矿洞群均采用“不规则留柱回采法”。对于采矿业来讲,矿产资源本身的储量、质量及开采技术可行性是其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但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需要却是采矿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矾矿炼矾车间选址和布局,按照工业地理学理论建设,反映出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之间的互补与联系。对温州矾矿技术发展特征及内涵进行新解释。综合分析发现,温州矾矿600多年来一直沿用“水浸法”炼矾工艺,其核心为煅烧-风化-溶解-结晶;虽然该工艺比较保守,但其各生产工序的设施在不断演进。其中,借助CAD复原焙烧炉,考察炉型演变序列,阐释业已消逝的传统焙烧技术,为明矾生产工艺过程的特殊见证;结合矾矿明矾产量,对焙烧炉生产技术与明矾产量关进行了新解释。同时,研究发现,20世纪60年代以前,温州矾矿的加温溶解主要采用逆流循环洗涤法;矾矿炼矾场址的各工序按地势由高到低布置,遵照物料运输最省力原则,其对机械化生产前的工厂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借鉴西方工业考古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将其扩展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比较分析西方工业考古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案例研究,本文认为工业考古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通过历史文献考察和田野考古调查,借助多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阐释工业遗址的历史价值、科技内涵等内容。同时,工业考古为技术史研究提供详实的物质证据和数据信息,技术史反过来又有助于工业考古阐释其背后的技术特征及内涵和工业社会等深层次内容。

吴頔[4](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蔡胤璐[5](2020)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文中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普及地学知识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公园内的优势产品—蜜桃进行了基于岩石背景适宜性种植研究,进而对蜜桃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基于资源禀赋和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园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结合UNESC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分析了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地质遗迹基础、旅游开发基础、文化资源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通过调研,总结出了地质公园农业+、社区增权、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四种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社区发展模式,构建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以提升蜜桃品质研究作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本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蜜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三类岩石分布区蜜桃品质,结果认为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最佳。通过典型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蜜桃之间的迁移关系,结果显示:1)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与花岗岩中钾含量高有关;花岗岩中钠元素与该区蜜桃品质呈负相关;2)灰岩分布区钙元素含量与蜜桃品质呈正相关;灰岩中钙、铁元素含量对蜜桃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上述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规划了研究区经济作物适宜性种植方案。参照蒙阴蜜桃生产标准,选取岩性、p H、坡度和有机质四项指标对蜜桃适宜种植区进行了规划,分为蜜桃适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和退耕还草区。分析并指出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社区发展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差。据此,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的构想、开展公园科普活动的途径;基于资源禀赋,考虑地质背景及产业区划结果,指明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即: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促进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刘莉[6](2020)在《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绿色发展事关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应有的农业道路选择。有机肥替代化肥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是生产环节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决策者,也是实施者,其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是考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效果,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的微观基础,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关键。本文在厘清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内外部环境特征基础上,将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与影响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最为直接的内生经济因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理论框架。选择以苹果种植户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四个步骤对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展开研究:首先,构建生产函数模型,根据利润最大化实现条件,测算有机肥与化肥的经济最优投入水平,研判当前生产实践中肥料施用偏离经济最优水平的程度,考察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难度。其次,考虑资源禀赋约束以及要素替代条件构建有机肥施用行为模型,识别影响有机肥施用决策的关键因素。第三,构建包含肥料投入方程、产量方程、收入方程、成本方程的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与行为效应的互动关系,揭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第四,分析有机肥替代化肥典型案例,对比不同肥料投入组合的实施效果与实现条件,从果农探索和政策推动视角探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现路径。主要研究结论:果农施肥存在不经济投入行为,化肥施用过量与有机肥施用不足是突出表现。有机肥施用量显着低于经济最优投入水平,有机肥增施空间较大。化肥施用主要表现为相对过量,化肥与有机肥实际投入比高于经济最佳投入比,相对于有机肥的施用水平,化肥过量施用。基于此,化肥施用量趋近经济最优的关键是提高有机肥施用水平。肥料施用过量与施用不足问题并存。相对而言,有机肥施用不足现象最为普遍,制约有机肥施用的主要因素是肥料价格、收入水平、风险偏好、认知水平、资源禀赋。从目标产量的实现情况来看,存在化肥过量施用,但实际产量仍低于目标产量的情形,继续增施化肥既不经济,且对产量目标改进无益,而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改进产量实现水平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划算空间。肥料投入与产出互动效应显着。在当前施肥水平下,增施有机肥对产量有显着促进作用,而增施化肥则对产量无显着影响;化肥和商品有机肥投入是推高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来源,而施用农家肥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要素价格、产量及成本投入水平是影响肥料投入决策的重要因素。产出表现既是投入决策的结果,也是投入决策的依据。农户根据产出表现,调整肥料投入方案直到投入产出达到满意的均衡状态,是农户肥料投入决策的行为逻辑。实证分析显示,有机肥与化肥呈不完全替代关系,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实践案例也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肥料投入趋近经济最优,采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化肥”的配施模式比较效益最优。根据理论与实践分析,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应是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施的着力点,基于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约束,采取政策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长效手段是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的关键。从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试点效果来看,灵活性较大的政策成效明显;当前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中存在补贴肥供需不匹配,政策目标未兼顾农户稳产增收需求,对实施效果的评估简单化等问题,亟需总结优化,形成有效推进科学施肥的工作机制。本文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框架,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基于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在苹果种植中,有机肥与化肥表现出不完全替代关系特征,拓展了有机肥与化肥关系内涵;提出对有机肥替代行为的考察应从衡量化肥减量延伸为有机肥增施,且在当前情形下,应更为关注有机肥增施,对优化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提供了有益思考。基于实地调研,总结出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对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效果与实施条件给出了本文的判断,提出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带动相结合的措施,增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经济合理性,为有效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提供了路径探索。

苏越[7](2020)在《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文中提出耕地保护是关系到粮食安全的国家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普遍。一方面,耕地非粮化是市场经济下农户的自发选择,也符合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度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另一方面,某些非粮化类型会对耕地的生产能力造成破坏,盲目扩张可能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亟需对耕地非粮化进行全面分析,为合理引导和管控提供依据。本文以“现状-机制-管控”的总体技术路线,首先基于统计数据,宏观尺度上分析我国耕地非粮化的现状。然后以浙江省三个典型县市为例,基于2000-2018年地块尺度的遥感解译信息和国土调查成果,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研究区耕地非粮化数量、类型、空间分布变化及其扩张机制;借助能值分析和经济分析,评估比较了非粮化生产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综合效益的差异;最后,结合耕地多功能评价和现行耕地保护布局划定了不同功能分区,对耕地非粮化提出差异化的分区管控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统计数据,对2000-2017年全国以及浙江省非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变化不大,增加506千公顷;山东、河南、安徽等产粮大省的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下降9%、5%和6%,而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分别增长了19%、13%和9%。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水果、花卉、苗木等的巨大市场需求和高额经济收益促使当地农民逐渐转向非粮生产。根据海关的粮食进出口数据,我国粮食生产目前处于紧平衡状态,主粮(大米、小麦、玉米)自给率为99%,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考虑到耕地非粮化局部扩张的态势,有必要对其空间扩张特征及驱动机制加强研究。(2)浙江省是非粮食作物播种比例增长最为显着的地区,由2000年的35%增长至2017年的54%。主要非粮食作物类型中花卉苗木种植增幅最大,占比由2000年的2.59%增长至2017年的13.82%。从空间分布看,非粮食作物种植从经济最发达的杭州市和宁波市开始,2010年后逐渐向浙中、浙西南地区发展。(2)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了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三个典型县市2000年、2010年、2018年地块尺度的耕地非粮化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非粮化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1)2000-2018年间,桐乡市、象山县、平阳县的耕地非粮化面积分别净增4773.78公顷、6367.86公顷和8581.97公顷,2018年其非粮化面积占各自耕地面积的12.40%,30.90%和27.54%。遥感影像解译的非粮化程度比统计分析结果更为严重。遥感数据更为客观、全面地识别了更多的非粮化生产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揭示区域耕地非粮化现状上具有更大优势。(2)不同研究区的非粮化类型有所差异,这与当地的种养习俗、发展基础、耕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绿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苗木种植成为浙江省最具优势的非粮化类型。(3)多种非粮化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显着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差异,某种非粮化类型的集聚能进一步提高该非粮化类型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3)利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2000-2010、2010-2018三个研究区不同非粮化类型扩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耕作条件对非粮化扩张有显着影响。总体而言,耕地非粮化倾向于发生在交通便利、取水便捷、耕作成本较低的地方。在山区为主的研究区,非粮化初期易发生在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且其空间分布对农村居民点等定居网络有较大依赖。而随着非粮化的发展,逐渐向土壤肥沃的平原耕地扩张。坡度等因素对非粮化扩张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例如坑塘水产养殖易发生在平原地区,而茶叶、竹林等倾向于种植在海拔高的陡坡耕地。(2)优势非粮化类型扩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邻近效应,一方面是非粮化先行者取得高收益后租种周围耕地从而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是先行者的高收益激发了周围农民的“非粮化”跟随。(3)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分析发现,基本农田制度未能起到控制非粮化扩张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该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抑制耕地上的非农建设行为。(4)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和农业园区等政策对某些非粮化扩张具有控制作用,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作用最为显着。2018年各研究区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非粮化比例为7.30%-15.61%,低于基本农田范围内17.65%-28.44%。(4)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将农业环境污染纳入能值分析,更客观全面的评估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环境表现和综合效益。(1)水稻单作是经济效益最低的生产类型,复合生产系统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2.32-2.35倍,非粮化生产系统的经济效益是水稻单作的9.4-25.2倍,鸭养殖是利润最高的非粮化生产类型。经济收益的巨大差异是驱动非粮化扩张的内在原因。(2)能值分析结果表明,桐乡市目前的非粮化生产系统环境负载率高于其他生产系统,主要是为了追求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投入的化肥、农药和饲料等数量过多所致。此外,苗木出土以及挖掘坑塘等非粮化生产会破坏土壤耕作层,给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带来很大困难。(3)从综合效益来看,而复合农业生产可以调和环境效益与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是实现粮食生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多重目标的较好选择。但农户决策时更倾向于考虑短期的自身的经济利益而非长远的整体的综合效益,因此需要合理的政策进行引导。(5)在耕地多功能评价基础上,结合现行耕地保护政策,提出了非粮化三级五区的分区管控思路。第一级为粮食生产核心区,该分区是保障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包括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耕地生产功能评价最优的耕地。该区是粮食生产补贴重点投放区域,区内禁止一切非粮化生产,已经开展非粮化生产的地块必须限期恢复,通过遥感监测对非粮化易发地区加强监控。第二级包括生态农业区、复合农业区和休闲农业区,是基本农田范围内除粮食生产核心区外的耕地,重点保护耕地生产能力,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生态农业区主要位于生态较重要或敏感的区域,区内允许适度发展花卉苗木种植等环境污染小的非粮化生产。复合农业区重点引导发展稻鱼共生等复合生产模式,推广绿色生产。休闲农业区内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适度发展蔬果采摘、花海观光、乡村生活体验等休闲农业项目。第三级为一般农田区,为基本农田外的耕地,该分区可以开展非粮化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曹盈[8](2019)在《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岳阳市立足洞庭湖区资源禀赋,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但农村环境治理一直是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难题,而在农村环境污染中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之间的作用最为直接,且影响途径最多,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本文以分析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为基础,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探索研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通过资料收集、文献阅读等方式,结合当地行政区划与人口状况、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农业生产状况等实际情况,多方位全面地对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取证,了解现状,发现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源主要集中在化肥农药、农用残膜及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水产养殖及畜禽粪便污染等方面。本文着重分析了化肥农药、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田残膜等农业面源污染物对水环境的污染,以及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同时,借鉴吸收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先进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加强领导,提高重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基层环保力量、完善基层环保执法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环境监管制度;加强财政支持力度,保障污染防治经费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多方式、多渠道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生态农村建设中;创新升级农业技术,加大力度引进农技专业人才,加快农技推广应用,以控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进一步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效,提升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基础。

赵悦[9](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王栋[10](2019)在《国际市场对中国钾盐价格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钾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和农业三大肥料之一,也是我国相对稀缺程度最为严重的矿产资源之一。我国钾盐呈现供给严重短缺,钾盐进口依存度在40-50%左右,而且对外依存度呈持续升高的趋势。本文研究了国际和国内钾盐价格的形成,识别了影响国际和国内钾盐市场的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探究了国际市场对国内钾盐价格的传导机制和传导路径。钾盐对我国农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钾盐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的研究,对政府主管部门大宗商品管制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创新贡献如下:(1)将影响钾盐供给和需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类,构建了包括供给和需求因素在内的研究框架,研究了不同因素对价格形成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基于供给因素下钾盐的生产成本、国际海运费以及钾盐的总产量对钾盐国际价格影响作用最大;基于需求因素下国际钾盐价格、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对国内钾盐价格影响作用最大。(2)基于空间市场整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通过揭示国际钾盐价格传导路径,得出国际钾盐市场中存在非常显着的“价格共移”特征,钾盐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保持着紧密的价格关联,结果验证了国际钾盐市场整体上长期支持“一价定律”的假说,国际钾盐市场整体上存在单方向的价格传导路径,即钾盐进口市场之间以及进口市场向出口市场的传导。(3)本文论证了进口钾盐价格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汇率对进口价格传递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其汇率弹性进行测度,结果证明汇率波动对钾盐进口价格传递性增强;构建了进出口产品价格的讨价还价能力测度模型,信息不对称对最终价格决策有重要影响,从进出口国单边效应分析发现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钾盐出口国议价能力更强。基于研究结论,结合我国钾盐行业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在坚持钾盐战略储备策略的前提下,继续加大钾盐的国际贸易合作规模,扩大钾盐的进口数量,进一步提升议价能力等关乎我国钾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及保障措施。

二、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钾肥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钾肥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更高质量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回顾历史,鉴往知来[1-7]
3 坚持生态文明的盐湖开发理念
4 打造世界级领先的生产企业集群
5 掌握世界级领先的生产技术
6 提供引领世界市场的标准化盐湖产品
7 培育世界水平的“盐湖人才”队伍

(2)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的可能创新
        1.5.2 论文的不足
2 相关理论分析
    2.1 循环经济理论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环境价值论
        2.3.1 环境资源观
        2.3.2 环境价值观
    2.4 能值理论
        2.4.1 能值的定义
        2.4.2 能值分析内容
3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3.1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概况
        3.1.1 三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简况
        3.1.2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历程
        3.1.3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情况
    3.2 三台县循环农业模式分类依据
    3.3 三台县循环农业模式分析
        3.3.1 家庭微循环
        3.3.2 园场小循环
        3.3.3 合作中循环
        3.3.4 区域大循环
4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4.1 模式的能量数据分析
        4.1.1 研究对象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2 能值分析
        4.2.1 家庭微循环分析
        4.2.2 园场小循环分析
        4.2.3 合作中循环分析
        4.2.4 区域大循环分析
        4.2.5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分析
    4.3 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能值指标分析
        4.3.1 系统能值流量分析
        4.3.2 能值来源结构分析
        4.3.3 社会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4.3.4 经济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4.3.5 自然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4.4 三台县循环农业能值综合指标评价
        4.4.1 可持续发展评价
        4.4.2 可持续发展性能值指标评价
        4.4.3 系统健康评价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1.1 工业考古研究
        1.1.1 工业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1.1.2 国外工业考古研究
        1.1.3 国内工业考古研究
    1.2 明矾史研究
        1.2.1 国外明矾史研究
        1.2.2 国内明矾史研究
    1.3 温州矾矿相关研究
    1.4 小结
2 论文选题
    2.1 研究内容及意义
    2.2 研究思路及框架
    2.3 研究方法
    2.4 史料来源
    2.5 创新点
3 温州矾矿历史文献考察
    3.1 地理、地质概况
    3.2 历史沿革
        3.2.1 明清时期
        3.2.2 民国时期(1912-1949)
        3.2.3 新中国成立后
    3.3 生产状况
    3.4 运输销售
    3.5 采矿炼矾工艺技术
        3.5.1 采矿工艺技术
        3.5.2 主要炼矾工艺技术
        3.5.3 其他炼矾工艺技术
    3.6 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
        3.6.1 资源综合利用
        3.6.2 矿区整改及环境治理
    3.7 工人教育及企业办社会
    3.8 小结
4 温州矾矿田野考古调查
    4.1 采矿遗址
        4.1.1 溪光采矿遗址
        4.1.2 水尾山采矿遗址
        4.1.3 雪花窟采矿遗址
        4.1.4 南洋400平硐
        4.1.5 南洋312平硐
    4.2 炼矾遗址
        4.2.1 鸡角岭炼矾遗址
        4.2.2 溪光炼矾遗址
        4.2.3 福德湾炼矾遗址
        4.2.4 主厂区炼矾遗址
        4.2.5 其他炼矾遗址
    4.3 小结
5 温州矾矿炼矾工艺及设施演进
    5.1 “水浸法”炼矾工艺化学原理
    5.2 焙烧及其设施
        5.2.1 第一代焙烧炉
        5.2.2 第二代焙烧炉
        5.2.3 第三代焙烧炉
        5.2.4 第四代焙烧炉
    5.3 风化及其设施
        5.3.1 无底木桶浸取设施
        5.3.2 石-竹-草结构风化车间
        5.3.3 砖-瓦-木结构风化车间
    5.4 溶解及其设施
        5.4.1 逆流循环洗涤溶解
        5.4.2 滚筒洗砂-蒸汽加温溶解
    5.5 结晶及其设施
        5.5.1 简易结晶设施
        5.5.2 矿硐内结晶设施
        5.5.3 半机械化结晶设施
    5.6 小结
6 讨论
    6.1 温州矾矿历史价值
        6.1.1 遗址年代问题
        6.1.2 温州矾矿在中国明矾石矿中的历史情况
        6.1.3 历史时期内的明矾外销
    6.2 温州矾矿技术价值
        6.2.1 炼矾工艺技术特征及内涵
        6.2.2 焙烧炉演变序列
        6.2.3 中外非金属矿工业遗存比较
    6.3 工业考古的几点思考
        6.3.1 基于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6.3.2 中国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之关系
7 结语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7-2019年间对温州矾矿相关人员的采访情况
附录B 温州矾矿老窑(即二代焙烧炉)二十四工种岗位资料
附录C 解放前温州矾矿使用的部分生产工具草图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1.3.2 中俄自贸区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2.4 博弈论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2.4.2 博弈过程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5.1 垄断优势理论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2.6 相关分析模型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2.6.2 Verhulst模型
        2.6.3 贸易引力模型
    2.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4.1.1 农业产业资源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4.2.1 产业资源禀赋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5.2.1 虚拟耕地进口
        5.2.2 “虚拟林地”进口
        5.2.3 金融合作
        5.2.4 区域发展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2.1 宏观风险
        6.2.2 主体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3.1 宏观风险
        6.3.2 主体风险
        6.3.3 技术风险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6.4.1 宏观风险
        6.4.2 主体风险
        6.4.3 技术风险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8.3.1 不足
        8.3.2 展望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 发表论文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研究
        1.2.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1.2.3 基于地质背景的岩石-土壤-植被系统研究
        1.2.4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1.2.5 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2.1.3 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增权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产业经济理论
        2.2.5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象水文
        3.1.3 土壤
        3.1.4 社会经济
    3.2 地质背景概况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第四章 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1.1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4.1.2 旅游开发基础
        4.1.3 文化资源基础
        4.1.4 社会经济基础
    4.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模式
        4.2.1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农业+”
        4.2.2 百泉峪-社区增权型
        4.2.3 金线河-“景区带村”
        4.2.4 椿树沟-“IP+旅游”
    4.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4.3.1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4.3.2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
        4.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于岩石背景的果品种植适宜性研究
    5.1 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5.1.1 采样地点与蜜桃品种选择
        5.1.2 样品采集
        5.1.3 样品测试及依据
        5.1.4 数据分析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2.1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5.2.3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5.3 蜜桃种植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1 耕作层土壤特征
        5.3.2 土壤风化指数
        5.3.3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量和有效态分析
        5.3.5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的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相关性分析
        5.3.6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土壤全量相关性分析
    5.4 蜜桃品质指标分析
        5.4.1 品质评级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2 不同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3 土壤的理化参数与蜜桃的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5.5 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迁移与富集
        5.5.1 元素从岩石到土壤的迁移
        5.5.2 元素从土壤到蜜桃的迁移
    5.6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果品适宜性种植分析
        5.6.1 绿色食品标准检测
        5.6.2 不同区域“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迁移规律
        5.6.3 作物适宜种植区规划
第六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6.1.2 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
        6.1.3 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6.1.4 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
        6.1.5 社区发展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差
    6.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2.1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6.2.2 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
        6.2.3 地质公园主导产业结构调整
        6.2.4 地质旅游发展构想
        6.2.5 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研究
        1.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可行性研究
        1.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研究
        1.2.4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研究
        1.2.5 文献评述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数据来源
    1.6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农户行为理论
        2.1.2 农户技术选择理论
        2.1.3 农户决策理论模型
    2.2 研究框架
        2.2.1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内涵
        2.2.2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逻辑
        2.2.3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经济机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宏观环境:演变趋势及特征
    3.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政策环境
        3.1.1 化肥管理政策从增量增产转向减量增效
        3.1.2 有机肥增施成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着力点
    3.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产业环境
        3.2.1 从供给不足到产能过剩,化肥产业面临去产能调结构
        3.2.2 从停滞不前到恢复发展,有机肥产业供给能力亟待提升
    3.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社会环境
        3.3.1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凸显
        3.3.2 农村居民收入提高,非农收入推升农业用工成本
        3.3.3 居民消费稳步增长,鲜食水果消费需求旺盛
    3.4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用环境
        3.4.1 化肥施用量呈现下降趋势,施用强度仍处于较高水平
        3.4.2 有机肥施用处于低水平状态,耕地有机质严重缺乏
        3.4.3 果蔬类作物耗肥量大,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
        3.4.4 增产导向的偏施化肥模式向提质导向的养分平衡施肥模式转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微观环境:现实基础及特征
    4.1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生产者环境
        4.1.1 小农户依然是苹果种植的主力军
        4.1.2 收入水平较高,种植苹果是果农主要收入来源
        4.1.3 务农劳动力匮乏,用工成本攀升
        4.1.4 认知水平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具备认知基础
        4.1.5 苹果经营呈现高风险特征,果农风险偏好度较高
    4.2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投入产出环境
        4.2.1 资本投入水平较高,肥料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
        4.2.2 肥料价格跨度较大,高端肥料价格不菲
        4.2.3 单位面积施肥强度高,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正在普及
        4.2.4 有机肥与化肥配比差异显着,存在一定替代空间
        4.2.5 单产水平较高,优果率有待提升
        4.2.6 苹果价格等级差异显着,优质优价特征初步显现
    4.3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供给环境
        4.3.1 农家肥肥源减少,可得性与可得量受限
        4.3.2 商品肥料品牌众多,农资经销渠道是肥料供给的主要途径
        4.3.3 农资商与农技部门是施肥技术的推广主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与化肥偏施状况实证分析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假说
    5.3 实证分析
        5.3.1 模型设定
        5.3.2 模型估计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实证分析
    6.1 研究思路
    6.2 研究假说
    6.3 实证分析
        6.3.1 模型设定
        6.3.2 模型估计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行为效应实证分析
    7.1 研究思路
    7.2 研究假说
    7.3 实证分析
        7.3.1 模型设定
        7.3.2 模型识别
        7.3.3 模型估计
    7.4 结果分析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附表
第八章 有机肥替代化肥实践路径探索
    8.1 果农探索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践模式
        8.1.1 模式一:成本经济型施肥模式
        8.1.2 模式二:传统农家肥主导型施肥模式
        8.1.3 模式三:广义种养结合型施肥模式
        8.1.4 模式四:高产示范园型施肥模式
        8.1.5 模式五:资本偏向型施肥模式
        8.1.6 经验启示
    8.2 政策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实施模式
        8.2.1 “配肥方案+肥料产品”模式
        8.2.2 “供肥企业+配额管理”模式
        8.2.3 经验启示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全文结论
    9.1 研究结论
        9.1.1 主要结论
        9.1.2 适用性讨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有机肥替代化肥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B 生产函数形式的扩展
致谢
作者简历

(7)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
软件环境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耕地非粮化研究
        1.3.2 耕地保护机制及政策研究
        1.3.3 耕地多功能研究
        1.3.4 能值分析在农业生态系统应用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介绍
3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分析
    3.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
        3.1.1 全国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1.2 全国粮食进出口现状
        3.1.3 各省播种比例
    3.2 浙江省非粮食作物播种
        3.2.1 全省播种比例
        3.2.2 不同非粮食作物类型
        3.2.3 各市播种比例
    3.3 讨论与小结
4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4.1 耕地非粮化信息遥感提取
    4.2 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1 桐乡市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2 象山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2.3 平阳县耕地非粮化数量及类型变化
    4.3 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布特征变化
        4.3.1 桐乡市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3.2 象山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平阳县不同非粮化类型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耕地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
        4.4.2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4.4.3 不同研究区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和政策控制力分析
        4.4.4 不同政策对耕地非粮化的控制作用
    4.5 讨论与小结
        4.5.1 耕地非粮化发展类型特征
        4.5.2 耕地非粮化空间集聚效应显着
        4.5.3 不同时间段非粮化扩张驱动力变化
        4.5.4 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
        4.5.5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5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综合效益分析
    5.1 研究系统和研究数据介绍
    5.2 经济效益分析
    5.3 基于能值分析的环境效益评估
        5.3.1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
        5.3.2 环境污染计算
        5.3.3 能量系统图
        5.3.4 能值投入结构分析
        5.3.5 能值指标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5.4.1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分析
        5.4.2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4.3 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6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6.1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的意义
    6.2 耕地多功能评价与分区划定
        6.2.1 生产功能评价
        6.2.2 生态功能评价
        6.2.3 休闲美学功能评价
        6.2.4 不同功能分区划定
    6.3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措施
        6.3.1 粮食生产核心区
        6.3.2 生态农业区
        6.3.3 复合农业区
        6.3.4 休闲农业区
        6.3.5 一般农田区
    6.4 讨论与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非粮食作物播种演变
        7.1.2 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规律
        7.1.3 耕地非粮化扩张机制
        7.1.4 不同农业生产类型的综合效益评估
        7.1.5 耕地非粮化分区管控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8)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2.2 国内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概念
        2.1.1 农业面源污染的概述
        2.1.2 农业面源污染特征
    2.2 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污染
        2.2.1 对水环境的污染
        2.2.2 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2.2.3 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 污染防治相关理论基础
        2.3.1 公共产品理论
        2.3.2 环境污染外部性理论
        2.3.3 政府治理
第3章 岳阳市资源环境概况和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水环境污染现状
    3.1 岳阳市环境资源概况
        3.1.1 地理环境与气候特点
        3.1.2 综合经济状况
        3.1.3 行政区划与人口状况
        3.1.4 农业生产状况
        3.1.5 水资源环境
    3.2 岳阳市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现状
        3.2.1 化肥农药
        3.2.2 畜禽、水产养殖
        3.2.3 农业废弃物
        3.2.4 其他污染
第4章 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现状
    4.1 水污染防治目标和标准
        4.1.1 水污染防治相关法规及目标
        4.1.2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
    4.2 水污染防治保障
        4.2.1 组织保障
        4.2.2 基层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4.3 水污染防治能力建设
        4.3.1 加大财政投入
        4.3.2 建立农村水环境监控管理体系
        4.3.3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4.3.4 建立社会共治体系
    4.4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情况
        4.4.1 水环境质量改善
        4.4.2 综合防治措施分析
第5章 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5.1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5.1.1 部门多头管理问题
        5.1.2 农村环境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
        5.1.3 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
    5.2 基层环保力量薄弱
        5.2.1 基层农技人才匮乏
        5.2.2 基层环保队伍建设缺失
        5.2.3 基层环保执法难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5.4 农民群众环保意识薄弱
第6章 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6.1 强化政府组织领导作用
    6.2 完善基层环保体系和农技人才队伍
    6.3 污染防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4 强化宣传动员全员参与
    6.5 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10)国际市场对中国钾盐价格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科学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性研究成果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文献综述
        2.1.1 钾盐价格影响因素
        2.1.2 钾盐市场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2.1.3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与框架
        2.2.1 相关理论基础
        2.2.2 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际钾盐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3.1 国际钾盐价格影响因素识别
        3.1.1 世界钾盐资源的储产量
        3.1.2 钾盐的生产成本
        3.1.3 国际钾盐贸易格局
        3.1.4 钾盐国际市场价格
        3.1.5 国际海运
    3.2 钾盐供应者价格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研究
        3.2.1 通径分析原理
        3.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2.3 实证分析过程
        3.2.4 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内钾盐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4.1 国内钾盐市场价格影响因素识别
        4.1.1 钾盐国际价格
        4.1.2 粮食消费
        4.1.3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
        4.1.4 宏观经济发展
        4.1.5 物价水平
        4.1.6 人口数量
        4.1.7 突发事件冲击
    4.2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4.2.1 VAR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 model)
        4.2.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4.3 钾盐需求及价格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研究
        4.3.1 单位根检验
        4.3.2 VAR模型滞后期确定
        4.3.3 VAR模型建立及稳定性检验
        4.3.4 Granger因果检验
        4.3.5 方差分解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际钾盐市场对国内钾盐价格的传导机制
    5.1 国际钾盐市场与我国钾盐进口价格的传导关系
        5.1.1 一价定律的条件识别
        5.1.2 数据来源与描述分析
        5.1.3 国际钾盐市场一价定律的验证
    5.2 国际钾盐市场对国内市场价格的传导路径
        5.2.1 国际钾盐市场价格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5.2.2 国际钾盐市场价格之间的协整分析
        5.2.3 进口钾盐价格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际与国内钾盐市场的空间传导
    6.1 国内钾盐市场的静态均衡
        6.1.1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6.1.2 数据与描述
        6.1.3 OLS模型分析
    6.2 国内外钾盐市场的价格共移
        6.2.1 单位根检验
        6.2.2 协整检验
        6.2.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6.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汇率及议价能力对钾盐进口价格的影响机制
    7.1 汇率对钾盐进口价格的影响分析
        7.1.1 汇率对钾盐进口价格影响模型
        7.1.2 进口价格的汇率弹性计量模型设定
        7.1.3 数据说明
        7.1.4 平稳性检验
        7.1.5 模型结果及分析
    7.2 议价能力对钾盐进口价格的影响分析
        7.2.1 钾盐产品议价测度模型构建
        7.2.2 数据选取
        7.2.3 实证分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和建议
        8.1.1 研究结论
        8.1.2 政策建议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立足本地资源 发展钾肥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更高质量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思考[J]. 李海朝,乌志明,李辉琳. 青海科技, 2021(03)
  • [2]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D]. 唐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技术史视野中的温州矾矿工业考古研究[D]. 冯书静.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5]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 蔡胤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6]有机肥替代化肥决策机制及效果研究[D]. 刘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与管控研究[D]. 苏越. 浙江大学, 2020(01)
  • [8]岳阳市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及防治的研究[D]. 曹盈. 湖南大学, 2019(02)
  • [9]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国际市场对中国钾盐价格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D]. 王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  ;  

依托当地资源发展钾肥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