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1](2020)在《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王备新[2](2003)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了中国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分类单元(科、属、种)的耐污值,初步确定了我国BI指数评价溪流和湖泊水质的标准。在天目山-大别山阔叶林生态区,建立了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并对溪流定量采样法(索伯网样)和半定量采样法(踢网样加D形抄网样)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溪流底栖动物定量和半定量采样法比较研究 溪流底栖动物定量采样多用于溪流生态学研究,半定量采样法主要用于溪流水质生物评价研究。对定量采样法和半定量采样法在个体数、种类数和种类相似性及生物指数等方面关系的研究,为探讨半定量采样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完善水质快速生物评价采样法(半定量采样法)提供科学数据。 1.急流栖境中,半定量样本(踢网样)的个体数和种类数通常高于定量样本(索伯网样),但种类数无显著差异;静水-缓流栖境中,半定量样本(D形抄网样)的个体数和种类数一般也高于定量样本,且种类数有显著差异(z=-2.032,p<0.05)。 2.从种类相似性看,同一样点半定量样本(踢网样加D形抄网样)与定量样本(索伯网样)之间的相似性最高,平均为0.68,高于急流栖境中定量样与半定量样的种类相似性0.56,以及静水-缓流栖境中,定量样与半定量样的种类相似性0.45。 3.根据同一样点半定量样本和定量样本计算出的生物指数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同一样点,半定量采样法(踢网样加D形抄网样)所获的个体数和种类数稍优于定量采样法(索伯网样),且种类数和生物指数无显著差异。因此,底栖动物水质生物评价中,用半定量采样法进行野外采样是完全可行的。 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分类单元耐污值计算 1.从1998年至2002,在位于安徽绩溪县、休宁县境内的新安江水系上游支流、宁国县的青阳河、九华山九华河上游、祁门县境内的阊江水系和大北河水系以及宿松县趾风河,南京秦淮河流域和紫金山地区小水体设点采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样本,共获92个样本。通过文献检索,获安徽(1992)、北京(1982,1991)、湖南(1981,1986)和辽宁(1998)的底栖动物样本135个,合计227个样本。 2.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了152个底栖动物分类单元的耐污值。其中,依据Lenat计算耐污值的方法,确定了81个分类单元的耐污值,包括鞘翅目3科2属,广翅目1科 2属,蚌游目 7科 14属,精翅目 2科 2属,毛翅目 6科 7属,靖蜒目 3科 1属,t翅目 3科3亚科 12属,软体动物 2属 5种,环节动物 1属 4种,扁形动物 1属。并根据采集经验和文献记载,核定了刀个分类单元(科、属)的耐污值。 创新点:国内首次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利用辽宁、北京、安徽、江苏、湖南的数据,确定了81 个底栖动物分类单元的耐污值,结束了我国只能通过引用国外已有底栖动物分类单元耐污值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的局面。 三、BI指数四iohc IndeX)水质生物评价研究 1.采用两种方法研究m指数划分水质级别的标准:(1)无污染样点的m指数值法,以 75%分位数值作为最清洁水质标准,将高于此值的可能分布范围一等分,分别代表不同的水质级别Zk)所有样点(污染与无污染样点)的 BI指数值法,以 5%分位数值作为最清洁水质的标准,将高于此值的可能分布范围4等分,分别代表不同的水质级别。根据方法(1),确定了*指数评价溪流水质级别标准:<2.97 t清洁,2.98~4.对清洁,4.乃~6.轮轻污染,6.购一8.24中污染,>8.24重污染;采用方法(2),确定TBI指数评价河流、湖泊水质级别标准:<5.5最清洁,5.5~6.6清洁,6.61-7.7轻污染,7.71~8.8中污染,>8.8重污染。 2.对 BI指数湖泊水质评价标准的准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标准对最清洁水体和重污染水体的准确性较高。与理化指标关系的分析表明,与总磷h、化学需氧量 CODcr和高锰酸盐指数IInn有较高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 0.93,0.77 y 0.77,与pH和电导率之间无相关性。 创新点:在国内首次用m指数建立了地区性水质级别评价标准,结束了我国没有BI指数评价标准的历史。 四、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Rm1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根据位于天目山一大别山阔叶林生态区的 36个溪流样点(2个参照样点,24个受损样点)的底栖动物数据,对21个候选指数:总分类单元数、*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单元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甲壳动物十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摇蚊分类单元数、香农多样性指数、优势分类单元%、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毛翅目%、蚌游目%、双翅目叽、摇蚊%、耐污类群%、敏感类群%、(甲壳动物十软体动物)%、无足类群%、集食者%、滤食者%、粘附者%和生物指数,进行了判别能力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指数值与分值之间的转换,研究结果表明: 1.判别能力分析 多样性指数、总分类单元数、优势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单元数、水生昆虫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集食者%、粘附者%、敏感类群%和 BI指数的 IQ都大于或等于 2?
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3](2019)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系统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抛砖引玉,希望籍此助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新高潮。
葛美玲[4](2019)在《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多样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毛类是海洋大型底栖动物中常见且数量占优势的类群,种类丰富,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毛类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的形态特征导致多毛类的分类体系一直处于变化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对多毛类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有了新认识。本研究基于前人支序分类成果,整理了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目与科的分类检索。同时,整理了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物种名录,初步探讨了中国海多毛类分类多样性和区系特征。以线粒体基因COI和16S rDNA基因片段为分子标记,结合形态特征,分析了黄、渤海不倒翁虫常见种类的系统发生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目与科水平的分类根据前人支序分类等研究成果,综合《中国动物志》等资料,整理了我国近海底栖多毛类目与科的分类检索。根据Rouse和Fauchald(1997)的分类系统和最新的WoRMS体系,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可分为螠目(Echiuroinea)、头节虫目(Scolecida)、海稚虫目(Spionida)、蛰龙介目(Terebellida)、缨鳃虫目(Sabellid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和矶沙蚕目(Eunicida)。基于头部、躯干部等附属物形态特征,整理建立了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上述目至科的分类检索表,考证了该分类方法,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毛类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对多毛纲系统演化的贡献。(2)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分类多样性系统整理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未包含三沙海域)底栖多毛类的物种名录,并计算了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东海最高,达93.230,渤海最低,为90.560,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渤海最高,达277.830,东海最低,仅210.450;科级和种级的相似性系数表明,在科级水平,四个海域间的相似性均较高,种级水平上,渤海和黄海的相似性最高,达0.486,渤海和南海的相似性最低,仅0.128,表明四个海域的底栖多毛类有明显的区系分类差异。(3)黄、渤海不倒翁虫分子系统发育依据形态鉴定的采自黄、渤海常见不倒翁虫种类-刘氏不倒翁虫(Sternaspis liui)和中华不倒翁虫(S.chinensis),在以线粒体COI和16S rDNA为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高度聚类,可能是同一种的不同形态,后期还需要更深入研究来确定它们是否为同一种。
王秀云[5](2020)在《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作为一种管理城市水体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对城市水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城市水体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还能监测城市水体生态修复的过程,从而能够不断的为城市水体生态健康的后续适应性管理提供反馈信息。对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进行评价是城市水体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和流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苏州市老城区的水体进行一系列生态监测和分析,本研究建立了由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3个层次共4个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标构成的健康评价体系来对城市水体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同时,参考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结合苏州市水体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以及城市水体生态健康水平的评价标准。选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来评价苏州市水体的生态健康水平,将生态健康评价结果结合一些水质指标探求影响苏州市水体生态健康状况的因素,目的是为苏州市城市水体的科学发展及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而科学的依据。本研究针对苏州市的23个样点开展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调查,苏州市城区和参照点共发现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22种,隶属于3门6纲9目14科。节肢动物6种,2纲,其中甲壳纲2种,昆虫纲4种;软体动物11种,2纲,其中腹足纲10种,瓣鳃纲1种;环节动物5种,其中寡毛纲3种,蛭纲2种。经过相关性分析,适宜评价苏州的BIBI指数由以下6个指标,总分类单元数、节肢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广布种百分比、昆虫纲个体百分比、耐污类群个体百分比组成,经计算BIBI值的最佳期望值为4.01,即BIBI值≥4.01为健康,3.63~4.01为良好,3.26~3.63为一般,2.89~3.26为较差,≤2.89为极差。根据BIBI结果,苏州市各点水体生态健康程度参差不齐,整体处于较差和极差的位点多余健康和良好。通过BIBI与各水质因子的相关分析,证明了运用BIBI对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苏州市鉴定出浮游动物有3类,即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且在种类上轮虫>桡足类>枝角类;浮游植物7门,84属,227种。其中绿藻门最多,硅藻门次之,藻门第三;金藻门和黄藻门最少,全年均属绿藻-硅藻-蓝藻型。最终选出健康评价体系的指标有7个,包括浮游植物物种数(P1)、轮虫物种数(P4)、浮游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P8)、浮游动物Pielou均匀度指数(P10)、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P11)、枝角类密度桡足类密度(P16)、蓝藻丰度(P18),依据该体系得出苏州城市水体健康的分级标准为:PIBI值大于2.109为健康,在1.76~2.109为良好,1.41~1.76为一般,1.06~1.41为较差,小于1.06为极差。PIBI评价结果为:苏州市2018年度1月(冬季)13个断面处于健康状态,占比57%,1个断面极差,占比4%,5个断面处于亚健康和一般,占比22%;5月(春季)18个断面处于健康状态,占比78%,亚健康和一般断面各1个分别占比4%和4%;7月(夏季)所有断面均为健康状态;11月(秋季)14个断面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占比61%,5个断面处于一般状态,占比22%,剩余断面为较差和极差状态,占比17%。影响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的前四位水质因子是TP、p H、DO和水温。共采到鱼类185条,隶属于3目5科11属,包括鲤科、鳅科、鳢科、鲿科、沙塘鳢科,分别占种类总数的66.8%、8.3%、8.3%、8.3%、8.3%,未发现鰕虎鱼科,鲤科占绝对优势,耐污种类有泥鳅和鲫鱼。有43.5%的观测点没有采集到鱼类,其余观测点均采集到鱼类。FIBI指数由F1鱼类物种数、F3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F10底层鱼类百分比和F15个体数组成。分级标准FIBI值>=1.723为健康,在1.548~1.723之间为良好,在1.375~1.548之间为一般,在1.202~1.375之间为较差,<=1.202为极差,研究区内大多数点处于极差状态,4个点是较差,1个点是健康,1个点是良好,4个一般。在有鱼的观测点中,健康状况主要集中在较差和一般。极差状态的观测点远高于健康和良好,综合看来苏州市老城区的鱼类生物完整性是很差的。苏州市采集的水生植物中共监测出5种,分别隶属于4科,5属,且仅监测到了沉水植物。苏州市的水生植物物种、群落多样性较低,超过一半的采样点无水生植物分布。最终苏州市水生植物完整性评价体系由VI总物种数、V8本地植物物种数、V11多年生植物百分比、V15 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V17植物区系质量指数(FQAI)组成。VIBI值大于6.14为健康,在4.76~6.14之间为良好,在3.38~4.76之间为一般,在2~3.38之间为较差,小于2为极差。采集到水生植物的样点,评价结果大部分为较差和极差,没有健康的点位,所以苏州市依据水生植物的生态健康评价是较差的,要加强水生植物的恢复和管理。最后经过综合健康评价得出结果苏州市老城区的HI指数在1-3.8之间,且绝大多数小等于1.8,得出苏州市城市水体的健康状况为较差和极差。
黄勇[6](2016)在《西南山地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 ——以宝兴河为例》文中提出流域梯级水电开发与河流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流域治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梯级水电开发工程直接或间接引发了一系列负面环境影响,如水环境恶化、河流连续性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这些影响使得梯级水电开发颇受争议。与其它地貌单元相比,我国西南山地河流梯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尤其是在中、大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河流生物类群及生态过程对环境改变的响应及其机制也缺乏必要的了解。本文以宝兴河流域梯级电站(硗碛、宝兴、小关子、铜头和雨城水电站)为研究对象,围绕水环境、水生生物、植物枯落物分解和景观格局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研究,侧重从个体到系统层次,在中、大尺度上研究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梯级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1)硗碛、宝兴、小关子、铜头等电站所处河段由建设前的河道急流型转变为受人工调控的湖库缓流型,水位变幅较原天然河道显著增加。其中,硗碛水电站库区年内水位变化规律性较强,年内水位最小值与最大值在死水位2060 m至正常蓄水位2140 m间变动,水库多年平均水位年内变化幅度为71.6 m;其他四座水电站运行期各水库年内水位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为1.3 m、0.9 m、2.0 m和1.7 m。(2)各梯级电站运行对下游河段产生减水影响,在大坝至下游厂房间形成了减水河段,减水影响在不同梯级电站存在差异。硗碛电站下游形成了三段减水河段,宝兴电站下游形成两段减水河段,小关子、铜头两座电站均由于建设时间较早,没有考虑泄放生态流量,电站也没有增设生态流量泄放设施的可能性,枯水期没有下泄生态流量,丰、平水期则有弃水。雨城电站由于是径流式电站,不存在下游河段减水问题。(3)根据对梯级电站中硗碛、铜头两座高坝大库的水温实测结果,硗碛水库库区水温无明显分层现象,铜头电站水库水温结构为完全混合型,水温无分层现象。硗碛电站尾水口下游河段水温高于天然河道,增温区间为3.6℃-5.2℃,尾水口附近河道比天然河道高3.0℃。(4)梯级电站建库对水质有一定影响,总体看,梯级电站各库区水质总体质量较好,基本满足水质标准要求,水质没有恶化。(5)根据水文学法中的Tennant法、生态水力学法、水力学法中的湿周法对比研究结果,并结合考虑电站所在地理位置、环境状况等,硗碛、宝兴、小关子、铜头电站推荐分别按照2.39 m3/s、3.89 m3/s、8.91 m3/s和9.86 m3/s下泄生态流量。二、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1)梯级水电开发使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区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均发生了定的改变。其中,浮游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减水河段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减少,群落结构趋于单一化,以硅藻门占绝对优势,蓝藻门、绿藻门也占有一定比例,现存量呈不规律的变化。浮游动物的变化表现在浮游动物在种类数量明显减少,组成成分趋于简单化,以原生动物占优势,现存量呈增加趋势。底栖动物的变化表现在种类数量显著减少,其中硗碛、民治河段的种类数量减少最为显著,以蜉蝣目占优势,现存量呈不规律变化。水体理化性质包括溶解氧、电导率、pH、水深和盐度、水温、海拔和氧化还原电位盐度等对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变化、现存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2)梯级水电开发使鱼类种群组成进一步简单化,不同鱼类种群数量有较大的波动。原分布的裂腹鱼类、劁6类和爬岩鳅类分别在库区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山鳅、副鳅类和高原鳅类逐渐转变成优势物种分布在库区和减水河段。另外,适应能力较强、性成熟周期短的小型鱼类如山鳅、副鳅类和高原鳅类等逐步取代裂腹鱼类和觥类成为流域内的主要经济鱼类。受梯级电站建设影响,各电站坝下河段部分鱼类的产卵场面积缩小或丧失。电站建设对越冬场和索饵场影响相对较小。目前,硗碛水电站库区为最大的鱼类越冬场,其次是宝兴、小关子、铜头和雨城水电站库区。三、水位波动对沿岸带枯落物分解的影响以宝兴河流域沿岸带优势物种桤木(Alnus glutinosa)和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为实验材料,运用分解袋法和原位实验,研究了两种植物枯落物在铜头水库库区不同水深(0m、1m、5m、10m)处的分解动态。研究表明,在库区不同处理的水深处,沿岸带优势植物柳杉和桤木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水深、物种及分解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柳杉和桤木N、P元素的释放均有显著影响。其中,柳杉和桤木N元素、桤木P元素均表现为净释放,而柳杉中P元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累。另外,在不同水深处理中,细菌和真菌对分解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分解阶段有所不同。随水深增加(5m、10m)和分解的进行,桤木中真菌和细菌的菌落形成数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柳杉中的真菌生物量在经过分解初期上升随后经历一个降低过程后,在分解后期又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与在相对深水层(5m和10m)处比浅水层(0m和lm)处氧含量较低,缺氧的环境抑制细菌分解作用,但同时也会利于一些特殊真菌类对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有关。显然,细菌和真菌的这种变化趋势除受分解材料的质量特征和分解时间影响外,也与水深的变化有关。分解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不但与待分解资源的质量特征和分解者生物的种类(细菌、真菌和无脊椎动物)有关,也受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调控。电站水库蓄水对河流水文情势的改变将影响分解者生物群落多样性、呼吸和生物量,进而影响河流一些重要生态过程及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目前有关分解对梯级电站水文环境改变的响应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可为从生态系统功能角度揭示梯级电站的生态影响提供参考。四、梯级水电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1)基于移动窗口的破碎化指数计算方法与空间相关分析相结合能够较好地表达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在以像素为中心的局部尺度上破碎化与各影响因素直接的关系。2)虽然从全局尺度上来看所选因素和CODⅣ (Change of DIVISION)之间相关关系较小,但当前后时间段进行比较时可知,人类水电开发活动导致了破碎度的增加。3)重分类后的相关分析表明坡度(SLP)和CODⅣ直接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R=0.857),而距河流距离(DFR)和CODⅣ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R=-0.837)。高程(ELV)和CODⅣ之间为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性低于前两者(R=-0.770)。距硗碛水库距离(DFQ)与CODⅣ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韦建福[7](2021)在《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Marcoinveterbrate)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对水体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其多样性状况能反映河流的健康情况,在河流水质的生物学评价上也具有重要作用。南溪河为元江-红河水系重要的一级支流,位于滇东南红河州和文山州的大围山和文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间,生物地理区系古老而特殊,生物多样性丰富。该地区是云贵高原滇东石漠化岩溶区向横断山纵向岭谷区过渡的区域,为云南省重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但目前对该地区水生生物特别是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状况知之甚少。为了解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功能,于2020年南溪河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该流域35个样点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对南溪河的水质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了解南溪河大型底栖动物在河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摄食功能群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变化,结合环境因子对摄食功能群影响的分析,对于理解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南溪河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征的功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也可为南溪河及其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提供基础参考资料。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学研究得到了如下结果:1.南溪河两次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采样到标本9421头,鉴定得到大型底栖动物73科208种(分类单元),隶属于了昆虫纲、软甲纲、腹足纲、瓣鳃纲、寡毛纲、蛭纲和涡虫纲7纲。物种组成以水生昆虫为主。南溪河多个样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数量季节变化不显著,流域内的主要优势类群季节性变化较小。南溪河中游河段的大型底栖动物组成复杂程度较上下游河段高,丰水期下游河段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与物种多样性较低。2.功能摄食群分析结果显示,南溪河大型底栖动物5类功能群中,刮食者和捕食者占比在物种丰度上较高,集食者、刮食者和滤食者在丰富度上最大,三者共占总数的91.83%,撕食者较少;撕食者生物量及密度在枯水期1级支流均显著高于其它级别河流,显示1级支流有较多的粗有机物质输入;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海拔和纬度是影响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的主要环境因子。枯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主要受河流水深及水面宽影响,HN4+与p H等理化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3.基于耐污值的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南溪河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状况较好。南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的ASPT指数、BMWP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一致性较好,EPT-Fa指数在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上灵敏度较低,不适合南溪河的水质生物学评价。南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数量均较大,反映了该流域生物多样性丰富。摄食功能群的分布与河流物理特征相关性较大,而受化学因子影响较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溪河化学污染较低。同时,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也表明,南溪河整体河流健康状况较好。
管强,刘吉平,武海涛,吕宪国,卢明珠,宋洋[8](2016)在《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螺类是软体动物腹足纲的通称,是湿地生态系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螺类在维持湿地生物多样性和复杂食物网结构,保障湿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从基本组成、生活型、功能群方面归纳了螺类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螺类的时空分布格局;重点讨论了影响螺类群落结构的温度、盐度、底质等非生物因子和植被、物种间影响等生物因子以及人类对螺类的影响;概述了湿地演替过程中螺类群落的变化和螺类的环境指示功能。依据目前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的研究特点和国际研究动态,展望了未来我国螺类群落的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邱爽[9](2018)在《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文中指出毛翅目Trichoptera,成虫俗称石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并为昆虫纲第六大目。毛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并作为指示生物在水质监测与水生态系统健康度评价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全世界已发现超过14,548个现存种,分49科616属,截止到2018年,我国发现1,418个种,分属30科121属。在欧美国家,对毛翅目昆虫生理、生态、行为与系统发育等研究较为完善。在我国,毛翅目昆虫分类及其相关研究仍较为薄弱。本研究中,作者以大别山脉为研究地区,对区域内毛翅目昆虫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学及区系研究,主要工作与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作者于2014和2015年的三月至十月对大别山地区17个样点用灯诱法进行了27次采样,总共采集到毛翅目标本8,279头。经过鉴定,本研究一共采集到23科50属130个种,已知种108种;结合当前文献记载,大别山一共有23科51属138种毛翅目昆虫,占中国已知毛翅目科数的76.67%、属的41.32%与种的9.73%,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本研究发现新种与疑似新种22个,包括复杂蝶石蛾Psychomyia complexa n.sp.、剑形蝶石蛾Psychomyia ensiformis n.sp.、麻城蝶石蛾Psychomyia machengensis n.sp.、蕊形齿叉蝶石蛾Tinodes stamens n.sp.(已发表)、弯枝拟细翅石蛾Molannodes arcuatus n.sp.、双叉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furcata n.sp.、四叉裸齿角石蛾Psilotreta tetrafurcata n.sp.、长肢幻石蛾Apatania protracta n.sp.(已发表)、拟马氏腹突幻石蛾Apatidelia paramartynovi n.sp.(已发表)、大悟长刺幻石蛾Moropsyche dawuensis n.sp.(已发表)、大叶乌石蛾Uenoa megalobata n.sp.、短背原石蛾Rhyacophila brevitergata n.sp.(已发表)、拟冠原石蛾Rhyacophila haplostephanodes n.sp.(已发表)、长枝原石蛾Rhyacophila longiramata n.sp.(已发表)以及数个未定种。本次研究于湖北省采集到118个种,河南省49个种,安徽省68个种。其中,省级新记录湖北增加72个,河南增加22个,安徽增加26个,我国新记录增加4个。本研究中所有新种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其余标本保存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2.对所采集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并绘制了全部雄性外生殖器插图以及部分翅脉插图,同时讨论了每个新种与疑似新种的系统发育位置。对一些形态强烈特化的新种如拟冠原石蛾Rhyacophila haplostephanodes与长枝原石蛾R.longiramata,则为其建立了新种组。3.结合鉴定结果与采集数据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种类随时间变化明显,于科级水平即有较大差异。绝大多数科于六、七、八月采集种类与数量较多,而幻石蛾科、鳞石蛾科、舌石蛾科、螯石蛾科与原石蛾科则于三、四、五月或者九、十月更占优势。对17个地区样点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大别山东南部与西北部样点各自形成一支,而研究区域中央一个样点则独自成支,该结果可能与气候、水系相关,并受到采样强度的影响。搜集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的海拔分布信息并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多生存于海拔500–1000米处,推测这是由于低海拔地区人类活动过于频繁,高海拔地区则河流较少,气温较低且风速较大,均不如中海拔地区适宜毛翅目昆虫繁衍。4.搜集了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分布信息,并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以东亚成分为主,占76.09%;东洋成分其次,为10.87%;东洋+古北成分占7.25%;古北成分占4.35%,东洋+古北+非洲、东亚+古北+新北成分各占0.72%。东亚成分中,1.90%为中日成分,59.05%为中国特有但不为大别山特有,39.05%为大别山特有种。同时,聚类分析显示,大别山地区的毛翅目昆虫与我国华中区联系最为紧密,而与我国其他气候区联系较小,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于温度与湿度不同造成的。对大别山特有种之近似种分布分析也显示大别山地区的昆虫与东洋区的联系较古北区更紧密。结合区系研究结果与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地质学等资料,对大别山地区毛翅目昆虫的起源与演化进行了讨论,认为其起源于中国东部,并受到冰川期昆虫迁移以及我国季风影响形成了目前的区系。本研究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获得了较为全面的毛翅目昆虫资料。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进行了分布分析,发现其在时间与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首次对大别山脉地区的毛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初步确认其起源于中国东部。
王炬光[10](2017)在《基于底栖动物的海河流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及9种田螺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海河流域与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域和京津城市群几乎重合,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巨大和水资源有限的矛盾十分突出,海河流域的河流健康状况值得关注。本研究于2013年5月至11月,分夏秋两季对海河流域的底栖动物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并根据群落结构特征对该流域底栖动物的耐污值、河流健康现状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9种田螺的系统进化和基于比较转录组学的5种田螺适应性进化。主要结果如下:夏秋两季设置408个样点,其中有效样点230个。共采集并鉴定出海河流域9个水系底栖动物323种,隶属于5门8纲76科178属。其中节肢动物59科164属254种,环节动物共6科18属40种,软体动物共9科13属27种,其他动物两种。全流域夏季采集并鉴定底栖动物种类263种,秋季采集并鉴定底栖动物236种。夏季9个水系中,子牙河水系底栖动物种类最多(102种),徒骇马颊河(67种)和黑龙港运东水系(68种)较少。秋季滦河水系底栖动物种类最多(111种),徒骇马颊河最少(53种),大清河的底栖动物种类比夏季减少了35%。海河流域功能摄食类群中,优势类群是直接收集者,种类最少的是撕食者,大清河和海河天津干流的季节差异最明显。整个海河流域生活型中,夏季和秋季种类最多的都是穴居者,种类数最少的是游泳者。海河流域底栖动物耐污值研究共获得53个底栖动物类群的耐污值,其中夏季36种,秋季35种。耐污值小于2的敏感种和大于8的耐污种相对较少,位于低分段的无齿蚌属、细蜉属、蜉蝣属、扁螺属、扇蟌属和m虾属均可作为清洁水体的指示种,位于高分段的萝卜螺属、圆扁螺属、医蛭属、环足摇蚊属、枝角摇蚊属等分类单元可作为较重污染的水体指示种,而颤蚓属、摇蚊属、水丝蚓属、雕翅摇蚊属等类群分值最高,可作为重度污染水体的指示种。采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对海河流域河流健康进行了评价。根据230个采样点的夏季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结果,海河流域达到极好和健康的样点共68个,剩余162个样点的健康状况均未达到健康等级。其中山区河流样点67个,74.6%的样点处于健康以下状况,平原地区河流样点163个,68.8%的样点处于健康以下。海河平原地区河流健康状况稍好于山区,但是流域内河流的整体健康状况不佳。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在海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中的软体动物类群中,多种田螺科的种类分布非常广泛。田螺在河流生态生态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人们对田螺系统发育研究较少,同时研究结果也存在较大分歧,因此作者对海河流域等区域的田螺科相关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和适应性进化进行了研究。线粒体基因组是研究物种分子系统发育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对东北田螺、中国圆田螺、乌苏里圆田螺、滇池圆田螺、螺蛳、牟氏螺蛳、铜锈环棱螺、梨形环棱螺和方形环棱螺等9种中国土著田螺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并与现有报道的新进腹足总目种类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田螺科的线粒体基因组在新进腹足总目中最长(16392到18544bp),碱基AT的百分比最高(平均72.5%),而且与新进腹足总目的大多数种类相比,田螺科某些种类具有独特的基因顺序(MYCWQGE等7种t RNA的重排)。根据已有研究报道,除了蛇螺科和蟹守螺超科具有特殊基因排布顺序外,其余大多数新进腹足总目的线粒体基因排布顺序相对保守,极少变异。根据48个(46种)新进腹足总目的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编码基因和37个基因两种数据集),使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本总目上述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了相应大拓扑结构系统树。系统发育树内的田螺科可分为三个类群:a)螺蛳属和圆田螺属(乌苏里圆田螺除外),b)环棱螺属和乌苏里圆田螺,c)东北田螺。本研究结果表明,某些圆田螺属的种类(滇池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似乎应该重新划分到螺蛳属,乌苏里圆田螺似乎应该被重新划分到其他属(可能是环棱螺属,甚至成为一个新属)。新进腹足总目的高级分类阶元(科级以上)中仍存在并系关系。本研究选取铜锈环棱螺、中国圆田螺、乌苏里圆田螺、东北田螺和螺蛳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 Seq平台对上述物种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上述5个物种5725480268596882的测序原始读长。过滤去除低质量读长后,采用Trinity拼接过滤后的纯净读长,形成转录本,取每条基因中最长的转录本作为Unigene,每个物种得到了108101155758条Unigene。采用Nr,Nt,Pfam,KOG/COG,Swiss-prot,KEGG和GO等7种数据库对Unigene进行注释。注释成功率最高的是GO数据库,最低的是NT数据库。5种螺类Unigene注释成功率最高的是乌苏里圆田螺,为27.48%,注释成功率最低的是铜锈环棱螺,为23.11%。采用Ortho MCL算法,得到5种田螺科螺类的直系同源基因。基于直系同源基因的系统发育拓扑结构显示,乌苏里圆田螺与铜锈环棱螺聚为一支,中国圆田螺与螺蛳聚为一支,东北田螺单独为一支。这5个种类的转录组系统发育关系与线粒体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一致。采用分支位点模型,分别筛选出螺蛳和东北田螺的正向选择基因各5个和18个。螺蛳的正向选择基因中,OSBP1、Syt7、RAB37和Rock2等4个基因与Ca2+的代谢调控或Ca2+依赖型功能蛋白相关,TP53I11基因与抗紫外线辐射和DNA修复有关。东北田螺的18个正向选择基因中,Rock2、ATP7A、Eif2ak3、PARP14、EIF2D、BDH1和Kyat3等7个基因与能量代谢相关,另有TTPAL基因与抗低温脂质过氧化相关。
二、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 原生动物Protozoa |
1.2 多孔动物Porifera |
1.3 刺胞动物Cnidaria |
1.4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
1.5 线虫Nematoda |
1.6 多毛类环节动物Polychaeta、星虫Sipunculoidea、螠虫Echiuroidea、纽虫Nemertinea |
1.7 软体动物Mollusca |
1.8 节肢动物Arthropoda |
1.9 苔藓动物Bryozoa |
1.1 0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
1.1 1 毛颚动物Chaetognatha |
1.1 2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
1.1 3 尾索动物Urochordata |
1.1 4 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 |
2 总结与展望 |
2.1 海洋生物分类学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
2.2 我国海洋生物分类学发展建议 |
(2)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污染问题 |
2 水质生物监测 |
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3.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功能取食类群 |
3.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 |
4.1 国外研究简史 |
4.2 国内研究历史与进展 |
4.3 底栖动物采样方法 |
4.4 分类水平 |
4.5 生物参数 |
第二章 溪流底栖动物定量与半定量采样法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 |
4 讨论 |
第三章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耐污值计算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2.1 野外采集 |
2.2 室内处理 |
2.3 数据来源 |
2.4 耐污值计算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样本数及在各水质级别的分布 |
3.2 初始耐污值研究结果 |
3.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分类单元耐污值计算结果 |
3.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部分分类单元临时性耐污值的确定 |
4 讨论 |
第四章 BI指数(Biotic Index)水质生物评价研究 |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BI指数分级标准 |
3.2 河流、湖泊BI指数水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
3.3 BI指数对秦淮河流域的评价结果 |
3.4 BI指数与理化指标的关系 |
4 结论 |
5 讨论 |
第五章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 引言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分布范围分析 |
3.2 判别能力分析 |
3.3 相关性分析 |
3.4 分值计算 |
3.5 评价标准 |
3.6 健康评价 |
3.7 B-IBI与其它因子的关系 |
4 结论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采集到并鉴定出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 |
附录Ⅱ 水生昆虫部分科分属简易检索图谱 |
附录Ⅲ 栖境质量定性评价标准 |
附录Ⅳ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多样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国海多毛类形态分类及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1 多毛纲高级分类系统简述 |
1.1.2 中国海海域特征及海洋生物区系特点 |
1.1.3 中国海多毛类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多毛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1.2.1 多毛类的分子分类系统 |
1.2.2 DNA条形码的选择 |
1.3 不倒翁虫科概述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目与科水平的分类 |
2.1 引言 |
2.2 目的检索 |
2.3 目至科的检索 |
2.3.1 螠目 |
2.3.2 头节虫目 |
2.3.3 缨鳃虫目 |
2.3.4 海稚虫目 |
2.3.5 蛰龙介目 |
2.3.6 叶须虫目 |
2.3.7 矶沙蚕目 |
2.4 多毛纲目与科水平的分类考证 |
2.4.1 多毛纲目与科的分类 |
2.4.2 分子生物学对多毛纲系统演化的贡献 |
2.4.3 我国近海多毛纲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分类多样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分类多样性指数 |
3.2.3 相似性系数 |
3.3 结果 |
3.3.1 多毛类种类组成及分布 |
3.3.2 多毛类分类多样性指数 |
3.3.3 多毛类相似性系数 |
3.4 讨论 |
3.4.1 中国海底栖多毛类的种类组成及分布 |
3.4.2 中国海底栖多毛类的分类多样性 |
3.4.3 中国底栖多毛类动物区系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渤海不倒翁虫分子系统发育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样品采集与形态鉴定 |
4.2.2 刘氏不倒翁虫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
4.2.3 中华不倒翁虫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
4.2.4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倒翁虫种间遗传距离 |
4.3.2 基于COI和16S rDNA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至目的分类检索表 |
附录2 中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各目至科的分类检索表 |
附录3 中国海底栖多毛类物种名录及其在四个海域的分布 |
硕士期间已取得成果 |
致谢 |
(5)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域概况及采样点设置 |
1.7 研究区域内生态监测情况 |
2 水生态健康评价方法的设计 |
2.1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的概念与内涵 |
2.2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模型的选择 |
2.3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体系的建立-以苏州市为例 |
2.3.1 评价指标的确立 |
2.3.2 评价指标的内涵及计算方法 |
2.4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标准的确定 |
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 |
3.1 BIBI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参照点的设置 |
3.1.2 备选指标 |
3.1.3 指标筛选 |
3.1.4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物群落组成 |
4 浮游生物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 |
4.1 浮游生物的采集与检测方法 |
4.2 数据处理 |
4.3 PIBI指标构建 |
4.3.1 参照点的设置 |
4.3.2 备选指标 |
4.3.3 指标筛选 |
4.3.4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4.4 结果 |
4.4.1 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 |
4.4.2 苏州城市水体浮游生物完整性生态健康评价体系 |
5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 |
5.1 鱼类的采集与鉴别 |
5.2 FIBI指标构建 |
5.2.1 参照点的设置 |
5.2.2 备选指标 |
5.2.3 指标筛选 |
5.2.4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5.3 结果 |
5.3.1 鱼类组成 |
5.3.2 苏州市各观测点FIBI评价结果 |
5.3.3 FIBI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 |
6 水生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VIBI) |
6.1 水生植物的采样方法 |
6.2 VIBI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参照点的设置 |
6.2.2 备选指标 |
6.2.3 指标筛选 |
6.2.4 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水生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
6.3.2 VIBI值与各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7 苏州市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南山地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 ——以宝兴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全球与中国水电发展 |
1.1.2 我国水电发展面临的问题 |
1.1.3 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1.4 水电开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及政策分析 |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2.1 宝兴河流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河流水系 |
2.1.3 气象水文 |
2.1.4 地形地貌 |
2.1.5 水资源状况 |
2.1.6 水生生物资源 |
2.1.7 社会经济状况 |
2.2 宝兴梯级水电开发现状 |
2.2.1 宝兴河干流水电开发现状 |
2.2.2 宝兴河支流水电开发现状 |
2.3 研究方案 |
2.3.1 水电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
2.3.2 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 |
2.3.3 水位波动对沿岸带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 |
2.3.4 水电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
2.4 技术路线 |
3 水电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对水文的影响 |
3.1.2 对水温的影响 |
3.1.3 对水质的影响 |
3.1.4 最小生态流量 |
3.2 讨论 |
3.3 小结 |
4 水生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 |
4.1 结果 |
4.1.1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和生物量 |
4.1.2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 |
4.1.3 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 |
4.1.4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5 水电梯级开发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梯级电站建设对水生生物群落的影响 |
4.2.2 水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
4.3 小结 |
5 水位波动对沿岸带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 |
5.1 结果 |
5.1.1 桤木和的柳杉初始质量特征 |
5.1.2 桤木和柳杉的干重动态变化 |
5.1.3 桤木和柳杉的N、P动态变化 |
5.1.4 微生物呼吸速率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
5.1.5 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形成数(CFU)的动态变化 |
5.2 讨论 |
5.2.1 水位波动对沿岸带凋落物干重损失及氮、磷动态的影响 |
5.2.2 细菌和真菌对凋落物分解的相对贡献 |
5.3 小结 |
6 水电开发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 |
6.1 结果与讨论 |
6.1.1 宝兴河流域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
6.1.2 东河流域引水式水电开发景观破碎度时空分析 |
6.2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宝兴河流域各河段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附录2:宝兴河流域各河段浮游动物种类组成 |
附录3:宝兴河流域各河段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7)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 |
1.1.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
1.1.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
1.1.3 环境因素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 |
1.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功能群 |
1.3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水质生物学评价 |
1.3.1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 |
1.3.2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水质生物学评价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南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 |
2.1 前言 |
2.2 方法 |
2.2.1 研究地点 |
2.2.2 样点设置 |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 |
2.3.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 |
2.3.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季节性变化 |
2.3.3 河段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 |
2.4 讨论 |
2.4.1 南溪河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 |
2.4.2 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季节性变化 |
2.4.3 河段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第3章 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摄食群时空特征 |
3.1 前言 |
3.2 方法 |
3.2.1 研究地点 |
3.2.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集及鉴别 |
3.2.3 环境因子数据采集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功能摄食群组成 |
3.3.2 不同时期的功能摄食群的变化 |
3.3.3 河流级别与功能摄食群组成 |
3.3.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摄食类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功能多样性 |
3.4.2 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群的时空变化 |
3.4.3 底栖动物摄食类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4章 基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南溪河河流健康评价 |
4.1 前言 |
4.2 方法 |
4.2.1 研究地点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样品处理 |
4.2.4 耐污值计算 |
4.2.5 生物指数计算 |
4.2.6 生物指数得分计算及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组成和时空分布格局 |
1.1 自然湿地螺类组成 |
1.1.1 优势种 |
1.1.2 生活型 |
1.1.3 功能群 |
1.2 自然湿地螺类的时空分布格局 |
2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的主要影响因子 |
2.1 非生物环境因子 |
2.2 生物环境因子 |
2.3 人类活动对自然湿地螺类的影响 |
3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演替和主要生态功能 |
3.1 自然湿地螺类群落演替 |
3.2 自然湿地螺类的主要生态功能 |
3.2.1 生态服务功能 |
3.2.2 环境指示功能 |
4 国际研究重点和我国研究展望 |
4.1 湿地螺类多样性基础调查和不同类型自然湿地螺类研究 |
4.2 湿地螺类生态演替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研究 |
4.3 湿地螺类典型生态过程和功能研究 |
4.4 湿地螺类对湿地水文情势的响应 |
4.5 湿地螺类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
(9)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绪论 |
2.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 毛翅目昆虫概述 |
2.3 研究区域简介 |
2.4 研究目的意义 |
3.研究地域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地域 |
3.2 研究方法 |
4.种类记述 |
4.1 环须亚目Annulipalpia |
4.2 合须亚目Integripalpia |
4.3 “尖须亚目” “Spicipalpia” |
4.4 总结与讨论 |
5.区系分析 |
5.1 种类多样性 |
5.2 时空分布 |
5.3 区系组成 |
5.4 讨论 |
6.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各样点物种及标本数量分布表 |
(10)基于底栖动物的海河流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及9种田螺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
1.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指示物种和耐污值研究 |
1.2 河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及完整性健康评价 |
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2.1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2.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线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转录组学研究 |
4 海河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研究现状 |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海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范围和样点设置 |
1.2 样品采集和处理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类组成 |
2.2 功能摄食类群组成 |
2.3 生活型类群组成 |
2.4 海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 |
2.5 海河流域底栖动物耐污值 |
3 讨论 |
3.1 底栖动物种类组成 |
3.2 功能摄食类群与生活型特征 |
3.3 耐污值及指示种 |
第三章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B-IBI)的海河流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范围和样点设置 |
1.2 样品采集和处理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海河流域山区B-IBI和河流健康评价 |
2.1.1 参照样点和受损点选择 |
2.1.2 候选指标筛选 |
2.1.4 山区河流健康评价 |
2.2 海河流域平原B-IBI和河流健康评价 |
2.2.1 参照样点和受损点选择 |
2.2.2 候选指标筛选 |
2.2.3 各指标参数的B-IBI分值 |
2.2.4 平原河流健康评价 |
2.3 海河流域河流健康整体评价 |
3 讨论 |
3.1 B-IBI参照点和指标参数的选取 |
3.2 海河流域河流健康 |
第四章 九种田螺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样品采集和DNA提取 |
1.2 PCR扩增和测序 |
1.3 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1.4 系统发育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田螺科螺类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特征 |
2.1.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
2.1.2 线粒体碱基组成 |
2.1.3 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使用统计 |
2.1.4 转运RNA识别和二级结构 |
2.1.5 核糖体RNA基因 |
2.2 新进腹足总目分子系统发育 |
3 讨论 |
3.1 田螺科种类线粒体基因组特征与新进腹足总目其他物种比较 |
3.2 基因重排 |
3.3 分子系统发育和分类 |
第五章 五种田螺转录组的比较及适应性进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本采集和RNA提取 |
1.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1.3 生物信息分析 |
1.3.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和denovo组装 |
1.3.2 基因功能注释 |
1.3.3 CDS(coding sequence,编码序列)预测 |
1.3.4 直系同源基因筛选 |
1.3.5 自然选择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质量评估和拼接结果 |
2.2 基因功能注释 |
2.2.1 七种数据库注释结果统计 |
2.2.2 三个数据库注释结果比较 |
2.3 直系同源基因筛选结果和系统发育关系 |
2.3.1 直系同源基因筛选结果 |
2.3.2 基于直系同源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 |
2.4 鉴定正向选择基因 |
3 讨论 |
3.1 基于直系同源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3.2 螺蛳对云南高原重碳酸盐湖泊的适应性进化 |
3.3 东北田螺对北温带低温环境的适应性进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海河流域底栖动物种类名录 |
附录2 山区候选生物参数(M3)在参照点和受损点的箱线图 |
附录3 山区河流样点B-IBI分值 |
附录4 平原候选生物参数在参照点和受损点的箱线图 |
附录5 平原河流样点B-IBI分值 |
附录6 线粒体基因组扩增和测序使用引物 |
附录7 八种田螺的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布 |
附录8 八种田螺的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和碱基偏移 |
附录9 九种螺类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
附录10 九种螺类线粒体保守非编码区遗传距离 |
附录11 碱基替代饱和度分析 |
附录12 四种螺类GO和KEEG注释结果 |
附录13 五种螺类GO、KOG和KEEG注释UNIGENE百分比 |
附录14 博士研究生期间已发表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四、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与系统演化研究进展与展望[J]. 李新正,寇琦,王金宝,甘志彬,杨梅,龚琳,隋吉星,马林,曲寒雪,初雁凌,曾宥维,王伟娜,张祺,董栋. 海洋科学, 2020(07)
- [2]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D]. 王备新.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4)
- [3]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J]. 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 海洋学报, 2019(10)
- [4]中国近海底栖多毛类多样性初步研究[D]. 葛美玲.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9(01)
- [5]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王秀云.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6]西南山地河流梯级水电开发的生态影响研究 ——以宝兴河为例[D]. 黄勇.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7]南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生态学研究[D]. 韦建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中国自然湿地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J]. 管强,刘吉平,武海涛,吕宪国,卢明珠,宋洋. 生态学报, 2016(09)
- [9]大别山脉地区毛翅目昆虫分类学与区系研究[D]. 邱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10]基于底栖动物的海河流域河流生态健康评价及9种田螺系统发育研究[D]. 王炬光. 华中农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