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辊筒印花工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鞠斐[1](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胡平藩[2](2008)在《印花工艺设计与实施(一)》文中研究指明印花工艺设计应在符合原样的基础上,缩短工艺路线,简化方法。文中系统介绍了接单/审单、花样审理、印花工艺设计(筛网印花、圆网印花、辊筒印花等)和实施(直接印花、防印印花、拔染印花),以及染料和糊料的选择等,分析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武祥珊[3](2003)在《印花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笔者结合在印染厂的生产实践经验 ,述评了直接印花、防印印花、拔染印花、防染印花等印花工艺的发展状况 ,比较了各类印花工艺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 ;并就我国工厂企业目前对印花设备的需求和使用状况 ,分析了辊筒印花机、圆网印花机、平网印花机、转移印花机和数码印花机的特点和发展前景
胡平藩[4](2008)在《印花工艺设计与实施(二)》文中提出
唐颖[5](2011)在《蜡印图案的数字仿真及喷墨印花》文中提出蜡染印花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防染工艺,作为传统印染艺术的一种物质形态,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是印染艺术中永不凋谢的一朵奇葩。除我国以外,在印度、日本、东南亚和非洲等国也有着悠久的蜡印传统。蜡印图案中因蜡质自然开裂而形成的“冰纹”是其区别于其它印染形式的主要特征,这种带有抽象色彩的纹理,使蜡印织物增添了活泼的装饰韵味。随着纺织品品种的多样化,具有悠久历史的蜡印风格面料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流行。由于手工蜡印制作繁复已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而诞生了仿蜡印花布。仿蜡印花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蜡印冰纹的仿制效果。真蜡印花图案中的冰纹形态自然、纹理精细、染色层次丰富,没有固定的循环单位,而目前主要采用辊筒印花和筛网印花用直接印花的方式来生产的仿蜡印花布的冰纹效果较粗糙,且为重复排列,有固定花回。本文提出了将新兴的纺织品喷墨印花技术作为仿蜡印花的一种新尝试,喷墨印花印制后的织物花样清晰度高,色彩逼真,画面过渡自然,为高质量的仿蜡印花品质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喷墨印花原稿要求为数字化图案,而设计师在制作数字化蜡印图案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冰纹的模拟。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蜡印冰纹的计算机仿真和数字仿真蜡印图案的喷墨印花实现来展开研究。蜡印图案数字仿真的研究内容不仅要研究蜡印冰纹的仿真,还需要将计算机仿真技术与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相结合起来,设计出符合现代人们审美、具有艺术价值的新型蜡印风格面料图案,并把这些图案有效地应用在服饰和家居装饰上。在这个目标的引导下,本文首先对手工蜡印图案的冰纹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出它的图案形式和变化特征,并转化为参数控制的模型。同时结合距离变换和Voronoi图两种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新算法,对各种情况下的蜡印冰纹特征进行仿真模拟,最终得到了与手工蜡印图案相似的数字仿真蜡印图案。通过对数字喷墨印花技术进行仿蜡印花具体工艺的探讨,可以很好的将仿真蜡印图案应用于服装和其他纺织品当中,从而使蜡印风格的印染形式得到更广泛的继承和发扬。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针对目前仿蜡印花现状和计算机辅助蜡印图案设计的方法做了文献综述。仿蜡印花图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形式上丰富多彩,其中冰纹是仿蜡印花布的灵魂。仿蜡印花布图案的题材有源于自然界的具象事物,也有抽象几何纹样。浓艳、深沉是图案的用色特征,显示出少数民族热烈而富丽的独特风格。冰纹的种类多样,形式多变,不同花型的仿蜡印花布冰纹的表现手法各不相同。仿蜡印花工艺主要有直接印花和防染印花两种形式,其中以采用筛网印花工艺的直接印花方式为主。对于蜡印图案的仿真方法在国内外目前研究较少,主要停留在运用平面设计软件来进行手工绘制的阶段。(2)对手工制作的蜡印图案中冰纹的特征做了详细分析。在手工制作蜡印花布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冰纹主要受到蜡质成分、蜡层厚薄、面料质地、染色时温度的高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形态的冰纹图案。在不同的制作条件下,冰纹的线条呈现出不同的粗细、曲度特征,在冰纹线条交叉处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加粗现象。面料上蜡后的裂蜡方式决定了冰纹的形态,可产生龟裂状、平行状、方格状等形状的冰纹图案。冰纹的形态表征与蜡印图案也有一定的关系,上蜡区域的大小宽窄影响着冰纹的生成方向。此外,染色时冰纹受蜡层开裂大小及先后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染色深浅和色彩层次,在局部蜡质与面料贴合不牢的部位还会出现晕染效果。通过分析手工蜡印冰纹的线条特征、主要组合形态、在图案中的表现和色彩层次特征等,为进行蜡印图案的计算机仿真提供理论基础。(3)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距离变换算法对冰纹进行仿真的方法,改进算法包括冰纹模拟和染色模拟两部分。首先由数字蜡印原稿的距离变换结果确定冰纹的起始位置,即随机分布种子点在图案的距离最高处,然后根据距离变换结果的梯度方向确定冰纹的传播方向。在实际模拟中,并不完全按照梯度方向,而是加入了一定抖动。抖动采用了高斯随机噪声的形式,以模拟出真实冰纹在生成时存在一定角度偏移的特征。另外,在距离变化中加入了“年龄”参数,使得先后生成的冰纹能呈现不同的粗细,并通过分析冰纹之间的交叉情况,利用双曲线的性质实现交叉处的加粗效果。冰纹的密度和分布特性则是通过调整冰纹数目和随机分布函数来实现的。为了使冰纹的染色更加符合真实蜡印图案的特征,在染色模拟中采用了乘积颜色模型法,可根据实际需要获得不同的染色效果。使用改进距离变换方法仿真冰纹的最大优点是冰纹生成方向可控性好,能保证冰纹延伸方向是向上蜡区域边缘传播,可以较好的模拟真实蜡印图案中冰纹趋向于与边界垂直的特征。但仔细观察实验结果发现,基于改进距离变换的仿真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冰纹线条不够连贯自然,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真实蜡印冰纹的细节特征。此外,对于不需要考虑距离信息的蜡印冰纹与图案无关联的情况下,采用距离变换来仿真蜡印冰纹的方法就不起作用了。(4)在改进距离变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Voronoi图的新算法来仿真蜡印冰纹,以求改善单纯使用距离变换算法所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Voronoi图提供了一种较为均匀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非常符合手工蜡印中冰纹自然龟裂的情况,但是在冰纹的分布和延伸方向上较不易控制。新算法结合了Voronoi图和距离变换两种算法各自的优势,既使冰纹延伸符合真实蜡印冰纹的开裂方向,同时具有连贯性好、灵活度高、可仿真各种蜡印冰纹形态特征等优点。首先在蜡印图案上进行距离变换,并在图案的距离最大处随机分布Voronoi图中节点的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得到原始Voronoi图,选择位于蜡印图案中的Voronoi边界,并在原始Voronoi边界的传播方向上加入高斯噪声,生成新的Voronoi边界;对非冰纹处的图案区域加入Perlin噪声,使之带有不均匀分布的晕染效果,并采用染色模型对冰纹进行渲染,得到最终的仿真蜡印冰纹图案。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新算法能简单有效的生成与手工蜡印图案中相似的冰纹效果,实现对蜡印图案的仿真,能通过修改参数绘制出不同冰纹形态的蜡印图案,并可模拟手工蜡印中的一些特殊形态的冰纹效果。对于多色蜡印图案的仿真,能按照手工制作多色冰纹时的染色步骤来进行色彩渲染,达到与真实蜡印图案相同的冰纹染色层次。(5)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优越的操作平台,讨论了数字仿真蜡印图案的产品设计及应用。改良了蜡印图案的设计程序,将传统蜡印风格与现代设计融合,设计出科学与艺术、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的新型蜡印风格图案,并通过在家用纺织品、成衣和配饰设计的具体范例,展示计算机模拟蜡印产品的设计效果。基于数字仿真技术的蜡印图案设计有利于拓宽现代蜡印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图案的应用领域。在产生新审美风格图形的同时,也能通过仿真技术添加冰纹形态、颜色、线条等方法来弥补传统蜡印艺术受特定的工艺限制而无法表现的一些图案效果,因此可以在服饰、家居装饰品等各项纺织品设计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6)针对传统仿蜡印花工艺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利用现代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来实现仿蜡印花的方法。通过对棉纤维进行季铵盐阳离子化改性预处理,采用水性超细颜料墨水分别在720dpi、8pass条件下打印色块、固定线宽和仿真蜡印图案,分析印花图案的颜色鲜艳度和深度、线条轮廓清晰度以及色牢度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棉织物的喷墨印花仿蜡印图案较未处理的印花图案效果有较大的提高,说明阳离子化改性预处理改善了颜料墨水在棉纤维上的染色性能,得到了较好的颜色鲜艳度和深度,印花线条轮廓清晰度也得到了提高,实验中所用的水性超细颜料墨水在棉织物上的耐水洗色牢度能达到4级,干摩擦牢度在3-4级,湿摩擦牢度略低在2-3级。将喷墨印花的仿真蜡印图案与手工蜡印样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可达到较为逼真的仿蜡印花效果。因此,采用喷墨印花工艺来进行仿蜡印花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且在冰纹仿真和保持手工印染风格等方面较传统仿蜡印花工艺有着较大的优势。通过计算机仿真蜡印图案和喷墨印花工艺的实现,可灵活适应不同蜡印风格的需要,更加接近手工蜡印的艺术精神。采用计算机对蜡印图案进行数字仿真设计和喷墨印花实现,在现代数字蜡印艺术设计和仿蜡印花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大大地提高了仿蜡印花织物和服装产品在设计、生产开发等环节的效率,使大规模个性化用户服装定制成为可能,并成为仿蜡印花产品商业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王汉洲[6](2010)在《印花工艺对印花图案设计的影响》文中认为印花工艺对印花图案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计规格、套色限制以及其它一些特定的要求上。文章通过对它的论述,较详细地分析了印花工艺对印花图案设计的制约。
李青[7](2014)在《基于混合多糖增稠剂的天然纤维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文中研究指明活性干法转移印花,即通过热压将转印纸与未上浆的干态织物紧密贴合后,再经由汽蒸完成活性染料的溶解渗透及固色该原理不同于分散染料的升华转移,因而无需改性天然纤维以增加其对分散染料的可染性;也不同于湿法溶解转移染料的原理,因而可避免对织物的上浆湿处理用含有热熔粘合剂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νH-HPCξ的糊料对纸张进行涂层改性以制备具有粘合力的干法转移印花纸考虑H-HPC的热凝胶性会引起涂层干燥时糊料粘度的降低,因此将另一种不具明显热凝胶性的多糖增稠剂,即海藻酸钠νSAξ羧甲基纤维素钠νCMCξ羟乙基纤维素νHECξ瓜尔胶νSG-9ξ和羧甲基淀粉νSG-24ξ与H-HPC共混为实现染料的溶解渗透及固色还需在糊料中加入适量的吸湿剂和固色碱剂在第二章的研究中,首先对H-HPC的热熔性六种多糖增稠剂的热稳定性和溶胀性进行了测试,并着重探讨了五种混合多糖增稠剂,即H-HPC/SA H-HPC/CMC H-HPC/HEC H-HPC/SG-9和H-HPC/SG-24对糊料流变性,转印纸涂层量和印花织物色深的影响研究表明:H-HPC的热熔点约为120℃五种基于H-HPC的糊料均体现出适合纸张涂层的假塑性流体特征,另一种多糖增稠剂决定了糊料的粘弹性具有较高弹性比例的糊料会导致涂层量的降低当糊料的粘性高于弹性时,其表观粘度越高,涂层量越大印花织物的正面色深取决于H-HPC的涂层量及另一种多糖增稠剂的化学性质H-HPC/SA的印花织物得色最深但轮廓清晰度欠佳综合评价表观色深花型清晰度色牢度手感以及织物可剥离度这五个关键的印花性能指标,可得H-HPC/CMC的干法转移印花效果与可应用性能最佳第三章针对综合印花性能最佳的H-HPC/CMC展开流变学和形貌学研究稳态剪切实验表明,随着固含量的增加,H-HPC和CMC的假塑性特征越明显CMC的结构粘度更高,并在较低的剪切速率下即体现出变稀的行为用power-law模型可对H-HPC和CMC的稳态剪切曲线进行较好的拟合触变性测试表明H-HPC的触变性较CMC小动态频率扫描结果表明,随着角频率或固含量的增加,两种增稠剂均表现出弹性增强且粘性减弱的特征CMC的粘弹性较H-HPC的稳定对比不同条件下H-HPC/CMC流变性的变化,可知其在弱酸性中性弱碱性及不同尿素含量的环境中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采用光学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成膜方法下制备的H-HPC CMC及糊料膜的微观形貌,可知H-HPC在80℃以上干燥的糊料膜中分布得更为均匀第四五两章分别对基于H-HPC/CMC的真丝及棉织物活性转移印花进行研究先从制备转印纸和优化工艺的角度探究影响织物表观色深染料渗透率和固色率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了两种织物的印花性能的差异,最后从印花废液和织物颜色及服用性能两方面对干法转移印花与传统筛网印花进行对比真丝印花性能的研究表明:H-HPC提供的贴合力固色碱剂的种类糊料与织物间的吸湿度对真丝的表观色深具有关键影响将三氯乙酸作为固色碱剂及尿素的加入均可显着提高色深值染料渗透率与转印纸上涂层量及尿素和双氰胺的含量有关用含有3%H-HPC0.7%CMC3%三氯乙酸5%尿素3%双氰胺0.5%SiO2的糊料制备转印纸时,获得的印花真丝具有较高的色深3级以上的色牢度轮廓清晰的花型和良好的手感棉与真丝印花性能的最大区别在于:棉织物在碱性较强的碳酸钠/三氯乙酸缓冲固色体系中可获得较高的固色率和色深值两种织物优化的转移印花工艺为:贴合压力1-3Mpa,贴合温度115-125℃,汽蒸温度102-112℃,汽蒸时间10-20min两种印花方法的对比表明:两种织物转移印花废液的COD均较筛网印花废液的COD低,但其中的染料量较高印花废液的COD主要由增稠剂所引起对两种织物而言,筛网印花织物的匀染性染料渗透率和色牢度较高,但是转移印花织物的手感更为柔软两种印花方法均会降低两种织物的白度和强力,但对它们透湿性的影响不大
王艳娣[8](2011)在《浅析釉面砖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工艺特点》文中研究表明釉面砖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是由辊筒印花衍生出来的一种新颖的印花方式,本文主要阐述了釉面砖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设备参数设定及其工艺要求,并分析了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张欣宇[9](2020)在《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文中认为锦纶纤维化学结构与天然蛋白质纤维相似,可以采用酸性染料进行印花,酸性染料色彩丰富,对锦纶织物亲和力高。目前关于锦纶织物酸性染料转移印花的报道较少,为了提高锦纶印花织物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表观得色、匀染性和牢度等问题,本研究采用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处理锦纶织物。在不对锦纶织物进行任何处理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保留锦纶织物的优良性能,研发一种低耗、环保的改性糊料,探讨糊料配比、优化转移印花工艺条件,获得高得色量和高色牢度的锦纶织物印花产品,为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首先,采用酸性染料对锦纶织物进行干法转移印花,探讨了改性糊料中增稠剂种类和用量、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用量、酸剂用量及种类、吸湿剂等其他助剂用量对印花织物表观得色和染料固色率、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HPC含量直接影响转移纸与织物间的贴合力,其对表观得色影响较大,采用含有3%H-HPC、4.5%罗望子胶粉、4%酒石酸铵、5%尿素、2%双氰胺、1%纳米SiO2改性糊料制备的转移印花纸,转印后锦纶织物的表观得色和固色率最高,轮廓清晰度和手感良好,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其次,使用优化后的印花糊料配方来进行锦纶织物转印工艺的探究。优化后的印花工艺条件为改性糊料放置时间9h,涂层后纸张放置时间12h,涂层厚度0.5mm,热压温度95℃,热压压力3MPa,辊轮转速11r/min,汽蒸温度100℃,汽蒸时间25min,水洗温度40℃,水洗时间2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锦纶印花织物的表观得色和固色率高,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均可达到4级以上,具有良好的花纹清晰度和手感。最后,对锦纶织物干法转移印花和筛网印花进行各项织物性能测试对比和分析。通过对两种印花方法的表观得色、颜色特征值、增重率、透湿透气性、手感、白度、色牢度、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转移印花锦纶织物的表观得色高于筛网印花锦纶织物,其渗透率低于筛网印花,并且转移印花可以使得织物具有更高的亮度,筛网印花的匀染性好于转移印花。印花后织物的力学性能、白度和透湿性均改变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转移印花锦纶手感好于筛网印花锦纶,筛网印花锦纶的色牢度略优于转移印花锦纶,但转移印花锦纶的花纹具有更高的精细度,印制产品色泽丰富,直观上具有更好的印制效果。
赵思梦[10](2016)在《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即通过热压将转印纸与未上浆的干态织物紧密贴合后,再经由汽蒸完成活性染料的溶解、扩散及固色。其优点是在不对织物进行任何处理的条件下完成活性染料的转移印花,极大限度的保留了织物的亲肤透气等优良性能,同时,因不需要对织物进行预湿上浆处理,降低了废水的产生和排放。首先探讨了改性糊料中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H-HPC)用量、海藻酸钠(SA)用量、碱剂种类、碱剂用量、尿素用量对印花粘胶织物得色量和染料渗透率、固色率的影响;接着对转移印花工艺中的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汽蒸温度、汽蒸时间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采用含有3%H-HPC、2.5%SA、5%尿素、3%碳酸氢钠、2.5%三氯乙酸、3%双氰胺、0.5%纳米Si O2的改性糊料制备转印纸,并在热压温度为120℃、热压压力为5Mpa、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为15min的条件下,获得的印花粘胶织物得色量最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固色率,而且耐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可达到4-5级,且粘胶印花织物的手感极佳。其次,对羊毛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印花增稠剂、酸碱剂和吸湿剂种类的选择及改性糊料中各组分用量对羊毛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的影响、转移印花工艺对羊毛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HPC 2%、CMC 0.75%、吸湿剂5%(尿素/三甘醇为30/70)、硫酸铵3%、纳米Si O2 0.5%的改性剂配方对转印纸进行涂层改性,并在热压温度为125℃、热压压力为6MPa、汽蒸温度为100℃、汽蒸时间为30min的转移印花工艺条件下印制的羊毛印花织物的表观色深值最大,色牢度可达到4-5级,且手感较佳。最后,对真丝转移印花与真丝喷墨印花的各项印花性能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分别对两种印花方法的印花废液、印花织物颜色特征值、色牢度、印花轮廓清晰度、印花织物手感以及放置时间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喷墨印花废液的COD值是转移印花的1.5倍左右,印花废液中染料浓度也比转移印花高许多,且真丝转移印花渗透率远高于喷墨印花。转移印花花纹精细度没有喷墨印花好但印制的线条均匀度好于喷墨印花,可以印制轮廓均匀的花型。对两种印花织物而言,真丝织物的色牢度和手感好于喷墨印花。放置时间对转移印花的影响较大,而对喷墨印花真丝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浅谈辊筒印花工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辊筒印花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印花工艺设计与实施(一)(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接单、审单 |
1.1 审单的原则 |
1.1.1 生产可能性 |
1.1.2 经济效益 |
1.1.3 法律可行性 |
1.2 审单内容 |
1.2.1 品种规格 |
(1) 常规品种 |
(2) 相似品种 |
(3) 特殊品种 |
1.2.2 物理指标 |
1.2.3 色泽要求 |
1.2.4 色牢度 |
1.3 明确客户货单内容 |
2 花样审理 |
2.1 基本图案单元 |
2.2 花样尺寸 |
2.2.1 全面缩小或放大 |
2.2.2 重新接头 |
2.2.3 组成花样的套色数 |
2.3 花型结构 |
2.4 色泽 |
3 印花工艺设计 |
(3)印花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印花工艺 |
1.1 直接印花 |
1.1.1 涂料直接印花工艺 |
1.1.2 活性染料直接印花 |
1.2 防印印花 |
1.3 拔染印花 |
1.3.1 拔染工艺适应的花型 |
1.3.2 常用的拔染工艺 |
1.4 防染印花 |
1.5 问题与发展 |
2 印花设备 |
2.1 辊筒印花机 |
2.2 圆网印花机 |
2.2.1 对花系统的改进 |
2.2.2 印花转换系统的创立 |
2.2.3 更灵活、更简便、更多选择 |
2.2.4 符合环保要求的各种措施 |
2.3 平网印花机 |
2.3.1 提高平网印花的速度 |
2.3.2 选择性更大 |
2.4 转移印花机 |
2.5 数码印花机 |
(5)蜡印图案的数字仿真及喷墨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仿蜡印花现状 |
1.1.1 仿蜡印花图案 |
1.1.2 仿蜡印花工艺与设备 |
1.1.3 目前仿蜡印花工艺存在的问题 |
1.2 计算机辅助蜡印图案设计 |
1.2.1 平面设计软件绘制法 |
1.2.2 计算机仿真模拟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蜡印冰纹的特征分析 |
2.1 影响蜡印冰纹形成的因素 |
2.1.1 蜡质的选择 |
2.1.2 蜡液的温度 |
2.1.3 涂蜡的厚薄 |
2.1.4 面料的质地 |
2.1.5 染料的选择 |
2.1.6 浸染时的温度 |
2.1.7 染色过程中的加工 |
2.2 冰纹线条的主要特征 |
2.2.1 粗细特征 |
2.2.2 曲度特征 |
2.2.3 交叉处加粗 |
2.3 冰纹的主要形态 |
2.3.1 龟裂状 |
2.3.2 平行状 |
2.3.3 方格状 |
2.4 冰纹在图案中的表现特征 |
2.4.1 冰纹与图案无关联 |
2.4.2 冰纹与图案有关联 |
2.5 冰纹的色彩特征 |
2.5.1 染色深浅 |
2.5.2 晕染效果 |
2.5.3 色彩层次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改进距离变换算法的冰纹仿真 |
3.1 手工蜡印样布的制作及冰纹仿真要点 |
3.1.1 手工蜡印样布的制作 |
3.1.2 手工蜡印花布的冰纹特征 |
3.1.3 仿真模拟要点 |
3.2 基于改进距离变换的冰纹仿真算法 |
3.2.1 距离变换 |
3.2.2 改进算法 |
3.2.3 染色模拟 |
3.3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引入Voronoi 图的冰纹仿真新算法 |
4.1 Voronoi 图及其生成方法 |
4.1.1 Voronoi 图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
4.1.2 Voronoi 图生成方法 |
4.2 不同蜡印冰纹的样布制作及仿真要点 |
4.2.1 满地蜡印冰纹的样布制作 |
4.2.2 单色蜡印冰纹的样布制作 |
4.2.3 平行状蜡印冰纹的样布制作 |
4.2.4 多色蜡印冰纹的样布制作 |
4.2.5 本章冰纹仿真要点 |
4.3 引入Voronoi 图的冰纹仿真新算法 |
4.3.1 单独使用Voronoi 图的冰纹仿真 |
4.3.2 在改进距离变换中引入Voronoi 图的新算法 |
4.3.3 多色蜡印图案的冰纹仿真方法 |
4.3.4 算法整体流程 |
4.4 应用实例 |
4.4.1 与图案无关联的冰纹仿真 |
4.4.2 单色蜡印图案的冰纹仿真 |
4.4.3 多色蜡印图案的冰纹仿真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参数下的单色冰纹仿真效果 |
4.5.2 不同参数下的多色冰纹仿真效果 |
4.5.3 使用新算法与单独使用距离变换算法的效果比较 |
4.5.4 使用新算法与标准Voronoi 图的效果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数字仿真蜡印图案设计及应用 |
5.1 仿真蜡印图案的设计 |
5.1.1 仿真蜡印图案设计的优势 |
5.1.2 仿真蜡印图案设计的方法 |
5.2 仿真蜡印图案在家用纺织品中的设计与应用 |
5.2.1 根据家用纺织品的风格来设计 |
5.2.2 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应用 |
5.3 仿真蜡印图案在成衣中的设计与应用 |
5.3.1 成衣图案的设计方法 |
5.3.2 在系列成衣设计中的应用 |
5.4 仿真蜡印图案在配饰中的设计与应用 |
5.4.1 在包袋设计中的应用 |
5.4.2 在帽子设计中的应用 |
5.4.3 在丝巾设计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数字仿真蜡印图案的喷墨印花 |
6.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设备和软件 |
6.2 实验方法 |
6.2.1 工艺流程 |
6.2.2 工艺条件 |
6.2.3 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阳离子化改性对印花效果的影响 |
6.3.2 喷墨印花与手工蜡印图案的比较 |
6.3.3 喷墨印花与传统仿蜡印花技术的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方向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 |
(6)印花工艺对印花图案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印花设备对印花图案设计的影响 |
1.1 印花设备对连续图案设计的影响 |
1.2 印花设备对单独图案设计的影响 |
2 分色类型对印花设计的影响 |
2.1 专色印花 |
2.2 加网印花 |
2.3 加网与专色结合印花 |
3 印花面料对印花图案设计的影响 |
4 印花工艺对印花设计的影响 |
4.1 直接印花 |
4.2 防拔染印花 |
4.3 转移印花 |
4.4 烂花印花 |
4.5 萤光印花 |
4.6 泡泡纱印花 |
4.7 渗化印花 |
4.8 发泡印花 |
4.9 金银光泽印花 |
4.1 0 胶浆印花 |
4.1 1 三维热固浆印花 |
4.1 2 香味印花 |
4.1 3 植绒印花 |
4.1 4 夜光印花 |
4.15 变色印花 |
4.16 浓淡印花 |
(7)基于混合多糖增稠剂的天然纤维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织品印花 |
1.2.1 传统印花方法 |
1.2.2 数码喷墨印花 |
1.2.3 转移印花 |
1.3 天然纤维织物转移印花 |
1.3.1 天然纤维改性 |
1.3.2 分散染料改性 |
1.3.3 湿法转移印花 |
1.4 印花增稠剂的概述 |
1.4.1 印花增稠剂的作用与要求 |
1.4.2 印花增稠剂的应用分类 |
1.4.3 印花增稠剂的理论研究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混合多糖增稠剂对转移印花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与测试方法 |
2.3.1 实验方法 |
2.3.2 测试方法 |
2.4 染料转移及固色机理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单一多糖增稠剂的性能表征 |
2.5.2 混合多糖增稠剂对改性糊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2.5.3 混合多糖增稠剂对转移印花纸性能的影响 |
2.5.4 混合多糖增稠剂对织物印花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混合增稠剂 H-HPC/CMC 的流变性相容性及共混形貌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与测试方法 |
3.3.1 实验方法 |
3.3.2 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H-HPC 和 CMC 的稳态剪切性能 |
3.4.2 H-HPC 和 CMC 的触变性能 |
3.4.3 H-HPC 和 CMC 的粘弹性能 |
3.4.4 混合多糖增稠剂 H-HPC/CMC 的相容性 |
3.4.5 增稠剂膜的微观形貌 |
3.4.6 改性糊料膜的微观形貌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 H-HPC/CMC 的真丝活性干法转移印花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与测试方法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糊料中各组分对印花真丝色深与染料渗透率的影响 |
4.4.2 转移印花工艺对印花真丝色深与染料渗透率的影响 |
4.4.3 印花真丝的综合适用性表征 |
4.4.4 真丝转移印花与筛网印花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 H-HPC/CMC 的棉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与测试方法 |
5.3.1 实验方法 |
5.3.2 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真丝印花用改性糊料在棉织物上的印花效果 |
5.4.2 改性糊料中各组分对印花棉色深与染料渗透率的影响 |
5.4.3 转移印花工艺对印花棉色深与染料渗透率的影响 |
5.4.4 棉转移印花与筛网印花的比较 |
5.4.5 两种干法转移印花纸性能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8)浅析釉面砖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工艺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概述 |
2.1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原理 |
2.2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与普通式辊筒印花的区别 |
3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工艺流程及其要求 |
3.1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工艺流程 |
3.2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机的程序设定 |
3.3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注意事项(1)配方的比例 |
3.4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设备要求 |
4 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4.1 色边的产生及解决措施 |
4.2 虚线的产生及解决措施 |
4.3 走位的产生及解决措施 |
4.4 漏釉 |
5 对板对位式辊筒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6 结语 |
(9)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织品印花 |
1.2.1 传统印花 |
1.2.2 喷墨印花 |
1.2.3 转移印花 |
1.2.4 印花增稠剂概述 |
1.3 锦纶纤维的结构性能与染色机理 |
1.3.1 锦纶纤维基本性能与应用 |
1.3.2 锦纶用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改性糊料配方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
2.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2.3.3 喷墨打印 |
2.3.4 转移印花 |
2.4 测试方法 |
2.4.1 K/S值 |
2.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
2.4.3 色牢度 |
2.4.4 轮廓清晰度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增稠剂种类的影响 |
2.5.2 增稠剂用量的影响 |
2.5.3 H-HPC质量分数的影响 |
2.5.4 酸剂种类的影响 |
2.5.5 酸剂用量的影响 |
2.5.6 吸湿剂用量的影响 |
2.5.7 双氰胺用量的影响 |
2.5.8 纳米二氧化硅用量的影响 |
2.6 织物色牢度的测试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印花工艺对酸性染料印花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
3.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3.3.3 喷墨打印 |
3.3.4 转移印花工艺 |
3.4 测试方法 |
3.4.1 K/S值 |
3.4.2 固色率和渗透率 |
3.4.3 色牢度 |
3.4.4 断裂强力 |
3.4.5 织物风格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改性糊料放置时间的影响 |
3.5.2 转印纸放置时间的影响 |
3.5.3 涂层厚度的影响 |
3.5.4 热压温度的影响 |
3.5.5 热压压力的影响 |
3.5.6 辊轮转速的影响 |
3.5.7 汽蒸温度的影响 |
3.5.8 汽蒸时间的影响 |
3.5.9 水洗温度的影响 |
3.5.10 水洗时间的影响 |
3.5.11 印花织物色牢度的测试 |
3.5.12 印花织物手感的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锦纶织物的干法转移印花与传统筛网印花的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改性糊料的制备 |
4.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4.3.3 喷墨打印 |
4.3.4 转移印花 |
4.3.5 筛网印花色浆的制备 |
4.4 测试方法 |
4.4.1 增重率 |
4.4.2 K/S值和颜色特征值 |
4.4.3 白度 |
4.4.4 力学性能 |
4.4.5 织物风格 |
4.4.6 透湿透气性 |
4.4.7 色牢度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两种印花锦纶增重率的对比 |
4.5.2 两种印花锦纶K/S值和颜色特征值的对比 |
4.5.3 两种印花锦纶白度和强力的对比 |
4.5.4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风格的对比 |
4.5.5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透湿透气性的对比 |
4.5.6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色牢度的对比 |
4.5.7 两种印花锦纶织物放置时间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10)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纺织品印花 |
1.2.1 辊筒印花 |
1.2.2 筛网印花 |
1.2.3 数码喷墨印花 |
1.2.4 转移印花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2.3.3 转移印花工艺 |
2.4 测试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改性糊料中各组分用量对粘胶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的影响 |
2.5.2 转移印花工艺对粘胶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的影响 |
2.5.3 牢度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羊毛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改性糊料的配制 |
3.3.2 转移印花纸的制备 |
3.3.3 转移印花工艺 |
3.4 测试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羊毛印花助剂的选择 |
3.5.2 改性糊料中各组分用量对羊毛印花性能的影响 |
3.5.3 转移印花工艺对羊毛印花性能的影响 |
3.5.4 牢度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真丝织物的干法转移印花与喷墨印花的比较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真丝织物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 |
4.3.2 真丝织物活性染料喷墨印花 |
4.4 测试方法 |
4.4.1 真丝印花废液COD值的测试 |
4.4.2 增重率的测试 |
4.4.3 真丝印花废液Abs值的测试 |
4.4.4 印花真丝颜色特征值的测试 |
4.4.5 色牢度 |
4.4.6 印花真丝轮廓清晰度的测试 |
4.4.7 印花真丝织物手感的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真丝转移印花和喷墨印花废液的对比 |
4.5.2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颜色特征值的对比 |
4.5.3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色牢度的对比 |
4.5.4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轮廓清晰度的对比 |
4.5.5 转移印花真丝与喷墨印花真丝手感的对比 |
4.5.6 放置时间的影响 |
4.5.7 真丝转移印花与喷墨印花试样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四、浅谈辊筒印花工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印花工艺设计与实施(一)[J]. 胡平藩. 印染, 2008(21)
- [3]印花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 武祥珊. 印染, 2003(12)
- [4]印花工艺设计与实施(二)[J]. 胡平藩. 印染, 2008(22)
- [5]蜡印图案的数字仿真及喷墨印花[D]. 唐颖. 江南大学, 2011(01)
- [6]印花工艺对印花图案设计的影响[J]. 王汉洲. 染整技术, 2010(02)
- [7]基于混合多糖增稠剂的天然纤维织物活性干法转移印花[D]. 李青. 苏州大学, 2014(09)
- [8]浅析釉面砖对板对位式辊筒印花的工艺特点[J]. 王艳娣. 佛山陶瓷, 2011(07)
- [9]锦纶织物的酸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D]. 张欣宇. 苏州大学, 2020(02)
- [10]粘胶及蛋白质纤维织物的活性染料干法转移印花[D]. 赵思梦. 苏州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