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工类数学教改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晶晶,姜超,王宇红[1](2021)在《新工科背景下大化工类专业中本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新工科建设进入再深化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为此,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根据大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上海市从中职到本科纵向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率先探索了七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制度先行、课程聚焦、项目引导、质量保障的改革策略,打造了中职、高校、政府、行业、社会联合育人生态环境,取得了显着的育人成效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为全国各地高校开展中本联合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李敏,姜勇,杨洪[2](2020)在《浅谈创建一流本科背景下化学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文中认为结合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通过调研,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和思考。化学化工类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中应注重价值引领,凝练课程、注重学科交叉、国际化培养、进行科研训练、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职业素养、家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的人才,能在传统石油化工和新兴化工行业、化学与材料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发挥引领性作用。
李慧芳,张爱华,成春春,马磊,付华,焉海波[3](2020)在《青海大学化工类专业《化工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探讨》文中提出《化工应用数学》是面向化工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工程化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根据《化工应用数学》课程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式多样化几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对《化工应用数学》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探究。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袁淑芳,李大刚,曾飞虎[5](2018)在《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当前高职应用化工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匮乏,职业能力欠缺的现状,提出重构课程体系,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工匠精神",有针对性地对应用化工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确保为企业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丁华[6](2017)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作为高校科研活动的“指挥棒”,对高校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体系,高校科技成果的整体水平很难获得持续改进和提高。近年来,随着高校对科研活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成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相对于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期盼以及大量的科技投入而言,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很低,与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还存在脱节的现象,低水平重复、良莠不齐等问题仍比较突出。本文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入手,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是被评价者向评价人发出信号以及评价人对被评价者所发出的信号进行信息甄别的过程,这同时也是一个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过程。这种信息不对称首先是由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它来自于高校科技成果的创新性、复杂性特点及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两个方面。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主导的管理体制,行政力量始终是评价活动的主体,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这种行政主导的评价体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是由实际用户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做出评价,行政官员和他们选出来的评审专家既缺乏对高校科技成果进行认真评价的足够动力,又缺少对高校科技成果实际情况的了解,因此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往往只能通过论文数量、期刊的影响因子、项目的行政级别等形式上的、简单量化的主观信息和高阶信息指标来间接判断高校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奖金、职称等行政噪声的干扰,使得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后导致行政主导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制不但不能有效克服已有的结构性信息不对称,反而更加剧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经典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给定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高校科技工作者会在权重大的指标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或者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甚至不惜采取学术造假和权力寻租的手段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那些在现行评价指标上不擅长,不擅于钻营,不屑于造假的高校科技工作者及其真实的科技成果却往往遭遇被埋没的命运,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道德风险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术造假和权力寻租问题,而行政噪声导致的信息差又是学术造假的源动力。最后本文提出了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建议。针对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取消当前“纵向课题”与“横向课题”这种不合理的课题划分模式,按照“科学课题”和“技术课题”来重新划分课题类型的主张。把原来“横向课题”的全部和“纵向课题”中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部分统一定义为“技术课题”,把原来“纵向课题”中的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定义为“科学课题”。将“技术课题”成果交给市场去评价,只把“科学课题”成果的评价留在行政体系内。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用主观信息评价客观信息的问题,提出将主观信息客观化的的解决思路:即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高校科技工作者个体以及高校整体科技成果的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存在的用高阶信息评价低阶信息的问题,本文遵循“降阶”的原则,提出了剥离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淡化职称的资源分配功能的对策建议。根据对学术造假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在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客观信息差越大,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学术造假就越有利可图。要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行为,一方面要减少行政噪声的干扰,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对学术造假行为的惩罚措施。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学术造假问题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通过计算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发现:提高惩罚的严厉性与确定性、提高评审专家的奖励因子和降低评审专家的信息甄别成本能有效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问题。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寻租问题,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寻租问题的混合策略博弈模型,计算出了该博弈的均衡解。根据对纳什均衡解的讨论发现:增加对设租人和寻租人的惩罚力度以及增大监督成功的概率都有利于降低监督机关的最优监督概率;增加设租人的正常收益,可以减少设租人的设租行为;降低监督人的监督成本,可以有效减少寻租行为。最后,本文提出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即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包括大力发展独立的“第三方”科技评价机构、建立学术市场的声誉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评价立法工作的步伐。
李翔,王安杰,陈永英[7](2015)在《化学反应工程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体会》文中研究表明化学反应工程兼具理论性和工程性,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本科教学基础上,结合对硕士研究生的调研,发现化学反应工程与数学等基础课程、与化工原理和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与各专业课程以及与工程实践的高度综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开展了教改探索并总结了教学经验。反应工程的高度综合性使得它在化工类本科教学体系中起到桥梁作用。充分挥该课程这一特点,对化工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向群[8](2014)在《基于五位一体的个性化教改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院《化工设计》课程,自2005年11月成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和四川理工学院的特色专业,2011年人选四川省"高等教育建设项目优势学科"子项目。课程组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改革,按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标准,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质量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基本形成了本科生"导师制-研讨课-实践实训-工程能力培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五位一体的个性化成长平台建设,彰显了我校特色专业教改成果。
朱思明,朱良,于淑娟,扶雄[9](2014)在《制糖工程《科技论文电脑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科技写作能力是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反映,《科技论文电脑写作》是制糖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本文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制糖学科人才为目的,突出电脑写作软件使用、工程写作、网络教学的课程特色,针对目前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在课程定位、授课体系构建、实践性教学、教师水平和素养及课程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措施,并探讨了实践的效果。
叶民[10](2014)在《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教育的环境正在和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工程教育的模式正处在从“科学范式”向“工程范式”转换的当口,涌现了以CDIO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模式。实现工程教育范式转换需要一个集成相关政策的范式转换平台,因此,研究、构建面向中国国情的适应性转换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逻辑背景下,借助历史文献法和基于扎根理论的NVivo软件工具,挖掘出转换平台的构成要素和环境支撑要素,成功构造出一个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并为该平台运作提出应予把握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本文工作与其说是为CDIO模式量身打造的,不如说是为整体工程教育范式建构的,CDIO模式只是选出的引子。如何选择若干影响因子作为工程教育模式转换平台的支撑要素是构筑转换平台的关键。本文首先进行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历史和现实回顾,运用工程问题求解思路寻找要素挖掘和政策调整的方向。本文从工程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工程教育从“技术范式”到“科学范式”、从“科学范式”到“工程范式”的两次范式转移或两次革命;尤其是探讨分析当代工程教育转型(第二次工程教育革命)的社会背景与改革实践,认识工程教育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变革驱动力,揭示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深刻的历史动因和社会必然性。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阐述了“工程范式”转型过程中的若干模式创新——如整体的工程教育、大E的工程等,介绍了多个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最佳实践;详细讨论了CDIO模式的产生、发展背景和丰富内涵,介绍了CDIO模式在中国的试点实践,展示了CDIO作为当前工程教育“二次革命”中崛起的一种典型创新模式应运而生的理论营养、实践土壤,揭示了CDIO模式丰富的创新内涵与时代价值。在转型的理论准备和实践回顾中,为CDIO范式转换平台研究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为对CDIO转换平台要素的科学挖掘和平台合理构建,本研究采用国际上社会科学研究比较流行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和建立在其理论基础上的NVivo软件。本研究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共三级编码,对能体现工程教育范式转型研究主题的权威性、代表着国际社会主流意见的21篇典型文献(其中英文18份,中文译本3份)进行了深入挖掘;根据研究主题的故事线抽象出的8个选择性编码,进而根据扎根理论,从编码的理论结果中揭示了CDIO转换平台的5大构成要素和3大环境支撑要素。它们分别是重构本科课程计划、工程师资的认可与激励、教育教学方法、学生的评价与激励、大学文化变革,以及国家战略、财政支持、变革的社会共同参与。结合中国国情,我们对5大要素在平台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内容、实现方式与侧重,以及构建过程中的理论准备和具体操作提出了政策性建设意见,并给出了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框架,其中课程设置是实现转换平台的核心内容,师资政策是实现转换平台的关键与瓶颈,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难点,学业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变革的重点,大学文化环境的变革在平台重构中起到基础和保障作用。本文阐述了转换平台的政策蕴含,即平台目标的明确性、平台架构的系统性、平台要素的关联性。通过对转换平台的运行与政策环境的梳理分析,揭示了有效运行CDIO转换平台必须把握好的三个应用策略,即:1)变革要选择“先自上,再上下互动”;2)高校要综合判断、自主选择——根据自己的不同定位、不同的行业需求、不同的学科专业特征,可选择选择C、D、I、O不同侧重的模式;3)高校要拿出变革勇气,但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好变革力度和进度节奏。最后,分别向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管理部门提出宏微观政策调整的意见和建议,包括资源分配政策、评价与考核、激励政策、日常管理政策等。本文工作为工程教育的范式转换提供了新的认知,为成功借鉴CDIO模式的政策设计提供新的方法论运用;由此建构的中国CDIO适应性转换平台对相关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可作参考的分析与解题框架,为中国高校有效组织和实施工程教育范式转换,提高中国工程师培养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政策依据。
二、化工类数学教改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工类数学教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新工科背景下大化工类专业中本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构建缘起:基于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创新中本联合培养模式 |
(一)基于三个维度确立大化工类专业中本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
(二)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构建七年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
二、实施路径:多主体协同,探索七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
(一)制度先行:依托教育培养联合体确保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 |
(二)课程聚焦:面向新技术、新业态研制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体系 |
1.基于核心能力培养,构建三阶段式培养体系 |
2.统一研制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模式 |
(三)项目引导:以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合作模式开展共研共建 |
1.项目化推进,提高教师积极性 |
2.推行任务导向法教学,建设教学案例库 |
(四)质量保障:确定质量标准,构建七年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 |
三、改革成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 |
(一)培养了一批企业高度认可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
(二)专业育人能力得到显着提升 |
(三)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形成一批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
(2)浅谈创建一流本科背景下化学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什么人 |
二、怎样培养人 |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造基础和专业“金课”。 |
2.注重学科交叉,培育领军人才。 |
3.落实科教结合,提升培养质量。 |
4.推进国际化培养。 |
5.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体现“强实践”特点。 |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为谁培养人 |
(3)青海大学化工类专业《化工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教学内容的设置 |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1 课堂教学与专业课脱节严重 |
2.2 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
2.3 学生知识不牢固 |
2.4 学生缺乏积极性 |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
(1)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 |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
(3)变换作业形式 |
4 考核方式多样化 |
5 结 语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5)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程体系重构及教改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
1.1 当前生源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1.2 化工企业岗位特征、人才需求及趋势 |
2 课程体系重构及教改探索的关键 |
3 课程体系的排列组合与教学模式改革 |
3.1 课程的模块化组合 |
3.1.1 通识模块 |
3.1.2 专业基础模块 |
3.1.3 专业技术模块 |
3.1.4 专业提升模块 |
3.2 创新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方法 |
3.3 编制与教改相匹配的校本教材 |
4 课程体系重构及教改的实现路径 |
4.1 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动态调整机制 |
4.2 实验实训设备的更新补充保障措施 |
4.3 打造培养“实践、理论双肩挑导师”队伍 |
4.4 依托企业助力教学 |
(6)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4.1 提出“主、客观信息”、“高、低阶信息”的概念 |
1.4.2 提出行政噪声导致的信息差是学术造假源动力的观点 |
1.4.3 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 |
第2章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科技成果 |
2.1.2 高校科技成果 |
2.1.3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 |
2.2 主要理论支撑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论中的信息传递模型与信息不增原理 |
2.3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概述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历史沿革 |
3.1.1 科技成果评价制度的建立阶段(1958—1966年) |
3.1.2 科技成果评价的停滞阶段(1967—1977年) |
3.1.3 科技成果评价的恢复阶段(1978—1986年) |
3.1.4 科技成果评价的规范阶段(1987—2015年) |
3.1.5 科技成果评价的市场化改革启动(2016至今) |
3.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形式 |
3.2.1 内部评价 |
3.2.2 外部评价 |
3.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方法的类型 |
3.3.1 行政评议 |
3.3.2 同行评议 |
3.3.3 定量评价 |
3.3.4 综合评价 |
3.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特征 |
3.4.1 评价主体以各级教育、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为主 |
3.4.2 评价目的服务于政府科技管理需要 |
3.4.3 评价对象以政府科技计划内项目为主 |
3.4.4 评价标准过于简单量化 |
第4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
4.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表现 |
4.1.1 委托人与成果完成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1.2 委托人与评审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1.3 评审专家与成果完成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成因 |
4.2.1 结构性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2.2 用主观信息评价客观信息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2.3 用高阶信息评价低阶信息导致的信息不对称 |
4.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假设与检验 |
4.3.4 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后果 |
5.1 造成高校科技工作者行为的逆向选择 |
5.1.1 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模型 |
5.1.2 逆向选择问题的现实表现 |
5.2 增加了高校科技工作者的道德风险 |
5.2.1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道德风险的表现 |
5.2.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道德风险的动力分析 |
5.2.3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学术造假问题的博弈模型分析 |
5.2.4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寻租问题的博弈模型分析 |
第6章 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 |
6.1 克服结构性因素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影响 |
6.1.1 取消“纵向、横向课题”的划分方式 |
6.1.2 发挥市场对“技术课题”成果的评价作用 |
6.1.3 缩减行政体系评价范围 |
6.2 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增加对成果内容真实性的审查 |
6.2.2 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
6.2.3 注重开发应用类高校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与贡献 |
6.2.4 实行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质量导向 |
6.2.5 实行教学和科研并重 |
6.2.6 增加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信息化指标 |
6.3 科学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
6.3.1 运用层次分析法将主观指标客观化 |
6.3.2 运用熵值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6.4 降低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指标的阶次 |
6.4.1 剥离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 |
6.4.2 淡化职称的资源分配功能 |
6.4.3 减少行政噪声对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干扰 |
6.5 打击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学术造假行为 |
6.5.1 对学术造假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 |
6.5.2 成立负责惩处学术造假行为的专门机构 |
6.5.3 建立学术造假举报奖励制度 |
6.5.4 降低评审专家的信息甄别成本 |
6.5.5 提高对专家发现学术造假行为的奖励 |
6.6 抑制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寻租行为 |
6.6.1 加大对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 |
6.6.2 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活动的透明度 |
6.6.3 适当增加设租人的正常收益 |
6.7 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
6.7.1 大力发展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科技评价机构 |
6.7.2 建立学术市场声誉机制 |
6.7.3 加快科技成果评价立法工作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某高校理工科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附录B 高等学校科技成果指标体系 |
附录C 2013年辽宁省部分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统计 |
附录D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7)化学反应工程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反应工程》 课程的高度综合性 |
1. 1与数学的综合 |
1. 2与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综合 |
1. 3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 |
2教学方法体会 |
(8)基于五位一体的个性化教改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改革创新的命脉 |
二、教改方式方法的探索 |
1. 主导型教学模式。 |
2. 实践型教学模式。 |
3. 研讨型教学模式。 |
三、教改特色 |
(9)制糖工程《科技论文电脑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科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特点及现状 |
1.1 对课程认识的不足 |
1.2 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
1.3 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在形式上较为单一 |
1.4 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调 |
2 化工类研究生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尝试 |
2.1 建立对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认识 |
2.2 以需要、够用和特色为原则, 合理构建授课体系 |
2.3 课程教学改革和写作实践相结合 |
2.4 提高授课教师责任心、专业知识水平和素养 |
2.5 开展考核方法改革, 考核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 |
3 结语 |
(10)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教育:强国富民的人力资源基础 |
1.1.2 模式创新:21世纪工程教育的必然选择 |
1.1.3 适应性平台:创新模式确保成功的保障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
2.1 工程和工程教育 |
2.1.1 工程 |
2.1.2 工程教育 |
2.2 范式及其转换理论 |
2.2.1 概念辨析 |
2.2.2 范式转型理论(Paradigm Shift) |
2.3 质性研究与扎根理论 |
2.3.1 质性研究 |
2.3.2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教育的两次范式迁移 |
3.1 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 |
3.1.1 欧洲工程教育的历史贡献 |
3.1.2 美国工程教育创生与发展 |
3.1.3 中国和日本工程教育的开端 |
3.2 工程教育第一次革命:科学化 |
3.2.1 《科学:无止境的前沿》 |
3.2.2 卫星危机和《国防教育法》 |
3.2.3 格林特报告的正解与误读 |
3.3 工程教育第二次革命:回归工程 |
3.3.1 工程教育改革的先声 |
3.3.2 MIT:《我们的革命》 |
3.3.3 “召回工程的灵魂” |
3.4 本章小结 |
4 转型中的模式创新与CDIO兴起 |
4.1 工程教育创新模式概述 |
4.1.1 模式创新的焦点 |
4.1.2 整体的工程教育 |
4.1.3 多样化的创新实践 |
4.2 CDIO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
4.2.1 CDIO模式的目标与架构 |
4.2.2 CDIO模式的演进 |
4.2.3 CDIO模式在中国 |
4.3 CDIO模式的价值与意义 |
4.3.1 CDIO模式的价值 |
4.3.2 CDIO模式的意义 |
4.3.3 大E的工程 |
4.4 本章小结 |
5 CDIO转换平台的宏观背景与分析 |
5.1 工程教育转型的理论准备 |
5.1.1 《绿色报告》(ASEE) |
5.1.2 《重构工程教育报告》(NSF) |
5.1.3 工程教育《自适应系统报告》(NRC) |
5.1.4 《塑造未来报告》和《尼尔报告》(NSF) |
5.2 工程教育转型的实践预演 |
5.2.1 NSF助力工程教育的改革 |
5.2.2 工程教育联合体计划(EEC)与实践 |
5.2.3 工科院校学系改革计划(DLR)与实践 |
5.2.4 NAE的“大挑战学者计划”(GCSP)与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6 CDIO转换平台的构成:基于质性分析 |
6.1 转换平台问题的提出 |
6.1.1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6.1.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6.1.3 教学计划实证分析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
6.2 平台总体框架的要素选择 |
6.2.1 研究工具:NVivo软件 |
6.2.2 数据采集 |
6.2.3 编码、节点与数据分析 |
6.2.4 研究结论:转换平台和环境支撑的要素 |
6.3 转换平台架构与政策诉求 |
6.3.1 课程设置 |
6.3.2 教师政策 |
6.3.3 教学方法 |
6.3.4 学业评价 |
6.3.5 大学文化 |
6.4 本章小结 |
7 CDIO转换平台政策环境与运行 |
7.1 政策环境的蕴涵特性 |
7.1.1 平台目标的明确性 |
7.1.2 平台架构的系统性 |
7.1.3 平台要素的关联性 |
7.2 环境支撑要素的确立 |
7.2.1 国家战略 |
7.2.2 财政支持 |
7.2.3 业界参与 |
7.3 CDIO转换平台的运行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按材料来源列出的编码汇总 |
附录二 八个选择性编码节点及其子节点展开情况 |
四、化工类数学教改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工科背景下大化工类专业中本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J]. 欧阳晶晶,姜超,王宇红. 化工高等教育, 2021(06)
- [2]浅谈创建一流本科背景下化学化工类专业教学改革与研究[J]. 李敏,姜勇,杨洪.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S2)
- [3]青海大学化工类专业《化工应用数学》课程的教学探讨[J]. 李慧芳,张爱华,成春春,马磊,付华,焉海波. 广州化工, 2020(08)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袁淑芳,李大刚,曾飞虎.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6]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D]. 丁华. 东北大学, 2017(01)
- [7]化学反应工程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体会[J]. 李翔,王安杰,陈永英. 广州化工, 2015(19)
- [8]基于五位一体的个性化教改实践[J]. 向群.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S5)
- [9]制糖工程《科技论文电脑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朱思明,朱良,于淑娟,扶雄.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14(04)
- [10]工程教育CDIO模式适应性转换平台的研究[D]. 叶民. 浙江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