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论文文献综述)
邓王[1](2019)在《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文中提出《药物化学基础》课程作为中职药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带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提高其教学效果,对培养优秀应用型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强目标性和实践性,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二者进行融合优化,构建了适用于中职教育的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并将其在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与应用。综合分析了分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通过分析中职药剂专业标准、《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标准,以及实习学校《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论述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制定其实施方案,具体环节为:调查摸底、学生分层分组、目标分层、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动态调整,并详细论述了各环节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昆明市卫生学校2017级药剂专业班进行近一年的实践应用;实验期间,进行了前、中、后三次测试和三次问卷调查及一次期末统考;分析实验班的测考成绩、学习兴趣和态度、合作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总结所取得的效果及研究的不足。结果表明: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合作意识、个人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学习,减少了学生的两极分化,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加强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符合中职《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目标要求,切合现代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
林晓燕[2](2014)在《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高中新课程改革突出发展受教育者个性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近年生物课程改革作为全国课改的一部分,在课改的教育实践中要贯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以人为本,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生物新课改中研究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教学策略等仍然具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在教育实践中,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所侧重个别教学,但还没有真正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真正意义的践行这思想原则应该是让因材施教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学习惯。本文从两个层面解读因材施教中“材”的深刻内涵。研读并综述国内外因材施教的研究现状及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致力于分析高中生物课因材施教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了在高中生物教学因材施教中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按照因材到施教再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的研究思路,进行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列出研究对象的研究提纲,分析班级情况,教材使用情况,每位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差异等,根据这些特点采用整合教材策略,渗透多学科策略,个性化导学案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选用多种教学方式策略如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等,在班级授课制下开展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辅导等相互融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乐学好学并自觉学习、同时善于思考,勤于探究、善于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处理学习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生物科学素养。实践研究形成了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下的典型教学案例和个别教育案例。一年半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因材施教的高中生物课堂师生问民主平等,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学生勤思勤问,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效果良好,表现在学习成绩都有明显进步,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个性得到发展,形成创造思维,大大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现在学习成绩方面:实验班的同学学习进步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中个别同学的进步比对照班明显。学习过程方面: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都比对照班的同学高。在学校的科技之文化节水果拼盘活动中,实验班的几个小组都获得特等奖,创新奖等,实验班的同学还积极投入各种研究性学习,成立生物科技小组。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新课程理念。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杨燕[4](2020)在《“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5所高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新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新高考对考试的科目、内容、时间、评价制度等等多个方面均进行了改革。重庆市作为改革的第三批试点地区,于2018年启动新高考改革,并且于2019年4月发布了《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学生必须从历史和物理两门学科中选择一门作为高考科目,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门科目中任意选择两门作为高考科目,共计12种选科组合。重庆地区施行的“3+1+2”选科模式相较此前两批次的“3+3”模式,虽然减少了学生选科组合过多给学校及教师带来的压力,但也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系统的研究该模式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重庆市主城区抽样调查了5所有代表性的高中学校,详细地了解重庆市高中学校对此次改革的看法以及应对措施,旨在为其它的高中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总共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了此次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设计的目的、思路、方法、内容及对象。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因材施教”教学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以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确定选科,以自我效能感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对学生选考化学的原因进行剖析,以“因材施教”教学理论对化学教学进行指导。第三部分为本研究的重点内容,第一阶段通过自编问卷和访谈法调查并分析重庆市第一批“3+1+2”模式的学生和化学教师对新高考的态度,对化学学科的认知,选考化学情况及影响因素,选考化学后教学的变化。第二阶段根据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对二类重点学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水平、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进行抽样调查,深入分析学生影响学生选考化学的因素。第四部分是对“3+1+2”模式下高中生选考化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选科及选考化学后出现的主要问题:(1)选科方面:选考化学比例大幅度下降;选科存在盲目性;化学职业生涯教育滞后。(2)教学层面:学生两极分化情况加剧;化学教师工作压力增大。第五部分是基于第四部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策略。(1)选科方面:允许高中采取“套餐组合”的渐进式改革策略,加大“3+1+2”模式下选科的宣传和解读力度;加强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加强开展与落实化学职业生涯教育工作。(2)教学层面: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转变化学教师的观念;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优化化学分层教学,加大化学教师的培训力度。第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深入的剖析与讨论,本研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3+1+2”模式下5所重庆高中学校的2018级学生化学选考比例为50.02%,同2017级学生相比其比例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二类重点学校下降比例最为明显接近22%。不同类型学校、性别学生选考化学比例存在显着性差异,且一类重点学校选考化学人数比例>二类重点学校选考化学人数比例>一般高中学校选考化学人数比例。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选考化学比例有所差异。(2)“3+1+2”模式下5所重庆高中学校的2018级学生化学选考组合比例最大的为物化生,其次为物化地、历化生、历化政。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选考化学组合存在差异,其中一类重点学校学生仍倾向于选考传统的物化生组合,学优生倾向于选择物化生,学中生倾向于选择物化政,学困生倾向于选择物化地。不同性别的学生选考化学组合存在显着性差异,男生倾向于选择物化生和物化地等组合,而女生倾向于选择物化生和历化生等组合。(3)个人、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选考化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个人维度为首要影响,其次为学校维度、社会维度、教师维度和家庭维度,家庭维度的影响程度虽然不大,但是家庭收入对学生选考化学影响程度较大。(4)在学生个人维度上,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兴趣、成绩、学好信心、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对新高考方案的了解程度、选考时间。其中化学学习兴趣是首要影响因素,而化学学习兴趣在成绩、性别上存在差异。此外,影响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化学实验、化学知识本身、教师(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做化学题的成就感。(5)兴趣、成绩、学好信心、报考大学的要求、就业前景和特长对学生选考化学影响较大,为强影响因素。
张琳[5](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吕梦頔[6](2020)在《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乌海一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越来越大。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考科目变化,带来了高中大规模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高中固定行政班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发展。为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前期调研基础之上,乌海一中在高中化学教学实施了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本文总结了乌海一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效果评价及实践策略,以期为其他学校及教师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了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在因材施教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乌海一中实际校情和学生的分层情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习题设置四个方面设计了“羧酸酯”三个分层教学班的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践。从成绩对比、学生反馈、教师反馈、家长反馈、班级管理、教师能力、家校沟通等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课后反思与评价。最后根据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总结了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单独辅导、排座位、培养化学课代表、微信群家长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等实践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效率和成绩,促进班级树立良好学风;同时要求教师要有自我革新意识,掌握并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水平。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老师和家长对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持满意态度,乌海一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在化学课的实施初见成效。
朱涵[7](2019)在《走班制下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明确要求,要通过有层次、多样化、可选择的化学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开展走班制教学模式利于达成此基本理念。走班制是建立在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走班制的运用能够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个性化人才。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化学实验教学与走班制结合的角度进行实践研究,能够推动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得出将走班制分层教学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了解天津市X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该学校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分布在不同层次;化学实验教学形式传统单一。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化学分层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为了方便进行分层教学,基于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走班制下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活动具体的开展方式。首先,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次实验教学。采取实验室固定,学生流动的方式,实行选实验走班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实行学生组长责任制。最后,通过设计实验活动评价表,评价学生课堂收获。在走班制分层教学与化学实验结合的实践中,选取了新课程标准中学生必做实验从教学目标分层设计、教学活动分层设计、教学评价分层设计几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两个实验的教学实践案例,得出以下结论:走班制下进行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是可行的。通过走班制下的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学生主体性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走班制下的化学分层实验教学改善了学生实验课程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各层次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基于走班制下化学分层实验教学设计可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实验教学的地位有所提高。可见,在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之后有关走班制的实践研究大有前景。能从更多角度对走班制进行结合实践研究。可以选取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更多化学实验类型进行实践研究。结合互联网、新兴科技开设更丰富的实验类型供学生选择。走班制分层教学还能与物理、生物等学科,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活动融合应用。将走班制分层教学深度融入在教学改革中,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践经验。
王晓辉[8](2014)在《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一流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一流大学的本科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要提高一流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必须对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批评和质疑越来越多,钱学森曾意味深长的指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高校尤其是一流大学认识到,教育只有通过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发展,许多一流大学开始积极探索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开展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沿着文献梳理—理论建构—比较研究—现状分析—对策探讨—总结展望的总体思路展开,包括绪论、理论探讨、比较研究、现状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对策思考、结语等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呈现了文献综述和研究起点,介绍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通过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加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是强化研究的人本意识;二是加强综合研究;三是重视理论建构;四是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紧密结合。因此,本文加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采用比较的视角和综合的视角,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注重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以期准确把握目前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理论探讨部分,首先对一流大学、个性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培养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和一定的培养制度保障下设计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与和谐性培养过程的理论模型与操作式样。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由人才培养理念、专业设置模式、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模式、隐性课程形式、教学评价方式等8大要素构成。然后阐释了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即多元智能理论、个性发展理论和高等教育分流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强国的重要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大学发展的核心环节、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比较研究部分,精选了国外8所一流大学,从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8个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这些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总结了他们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即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现状分析部分,选择了我国中部地区四所一流大学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首先介绍了调查目的与意义、调查对象与方法,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了四种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并对其中两种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分析。问题与原因剖析部分,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文化的影响、基础教育的制约、高等教育的积弊。对策思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即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二是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结语部分,主要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一是选题创新;二是理论框架创新;三是比较研究有所创新;四是现状研究有所创新。同时,本文至少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调查的对象还不够丰富广泛:二是原因分析有待深入:三是对策探讨有待加强。
李有海[9](2020)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当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属于关键构成部分,在教材中贯穿始末,同时也是化学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组成部分,能够为后续化学相关理论的学习提供保障支持,而且元素化合物知识本身也具备良好的教学价值,能够承载各种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人文素养,在科学精神层面可起到载体作用,化学教师应对其进行深入开发与研究。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将“化学核心素养”一词正式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文件当中,这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了响应国家的教学改革,本研究对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在本文当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研究成果,针对当前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出对研究有用的理论基础,相关理论基础包括了“STSE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因材施教理论”、“心理学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生学好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原则”、“学生学好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需要具备的能力”等方面。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四川省简阳市全体高一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呈现出高中分科前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现状,了解他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困难所在,同时还调查了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总结出设计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及自我评价”、“变零为整,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以分组实验、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课堂容量及精彩程度”、“拥有独特的化学教学风格”、“适当减少作业量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这些原则。在提出相应原则之后,严格按照这些原则设计教学策略,展示了谈古论今法、取材生活法、趣味实验法、绿色化学法等教学案例。最后分析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发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明显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文章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展望。
延琳飞[10](2019)在《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FT学院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社会对于林业类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大。FT学院是一家林业类高职院校,开设的10个林业类专业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林业类人才的任务。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课程,人才培养的阵地在课堂。“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作为该学院专业基础课,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内针对具体课程的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甚少。因此,通过对FT学院该课程课堂教学研究,挖掘影响该课程课堂教学低效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同行提供参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界定了4个相关概念,确定了多元智能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借鉴国内外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结合《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中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媒体6个维度确定了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主要内容,编制了相关问卷以及访谈提纲。通过对FT学院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随机访谈,得出:理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以学生为中心”造成的,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大”而“空”、教学内容照搬教材等;实验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有仪器设备数量的不足、陈旧老化,实验教学存在安全隐患,实验考核不完善等。随后对课堂教学低效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包括理论课堂策略:从学生角度制定表述清晰的教学目标、结合专业(课)所需选取“必需、够用”的教学内容、以“启发性”“完整性”为指导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完善加强课堂管理、改变传统的、固化的教学评价格局;实验课堂策略:保障单人单套仪器完成,增加学生动手机会、从思想到行动重视实验安全、健全实验教学的考核制度。通过本次的研究,可以为制定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提供参考。
二、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观察法 |
1.4.4 实验研究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2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的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
2.1.2 分层教学法 |
2.1.3 班内“隐性”分层教学 |
2.2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成就动机理论 |
2.2.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的相关分析 |
3.1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分析 |
3.1.1 中职药剂专业培养目标 |
3.1.2 中职药剂专业教学的特点 |
3.2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的相关分析 |
3.2.1 课程性质和任务 |
3.2.2 地位与作用 |
3.2.3 课程的目标定位 |
3.3 中职药剂专业《药物化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
3.3.1 教学目标不全面、缺乏职业性 |
3.3.2 教师是课堂中心、学生参与课堂形式单一 |
3.3.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
3.4 在《药物化学基础》中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3.4.1 可行性分析 |
3.4.2 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
4.1 实施步骤 |
4.1.1 调查摸底 |
4.1.2 学生分层分组 |
4.1.3 目标分层 |
4.1.4 分层授课 |
4.1.5 分层练习 |
4.1.6 分层辅导 |
4.1.7 分层评价 |
4.1.8 动态调整 |
第5章 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5.1 调查摸底 |
5.2 学生分层和分组 |
5.3 教学准备 |
5.3.1 教材分析 |
5.3.2 学情分析 |
5.3.3 教学资源 |
5.3.4 教学方法 |
5.4 教学目标分层 |
5.5 分层授课 |
5.6 分层训练 |
5.7 分层辅导 |
5.8 分层评价 |
5.8.1 测试内容分层:施行“一卷多层测试制” |
5.8.2 分层综合评价 |
5.9 动态调整 |
5.10 应用案例 |
5.10.1 应用案例 |
第6章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研究方案的设计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变量及控制 |
6.2.3 实验设计 |
6.3 实验过程 |
6.3.1 实验假设 |
6.3.2 实验前测 |
6.3.3 对实验班《药物化学基础》课程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 |
6.3.4 实验中测 |
6.3.5 实验后测 |
6.4 实验结果分析 |
6.4.1 知识技能测试数据分析 |
6.4.2 学习态度测试数据分析 |
6.4.3 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技能竞赛数据分析 |
6.5 实验结论 |
6.6 实验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问卷1——关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前中后测) |
附录B 问卷2——关于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问卷调查(前中后测) |
附录C 《药物化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任务设计实施方案 |
附录D 《药物化学基础》课程任务设计案例(部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施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
1.2.1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施的必要性 |
1.2.2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施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理论综述 |
1.4.1 解读:因“材”施教 |
1.4.1.1 对“因材施教”中“材”的研究 |
1.4.1.2 现代教学实践中关于“材”的新解释 |
1.4.2 国内外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研究现状综述 |
1.4.2.1 国内研究 |
1.4.2.2 国外研究 |
1.4.3 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理论依据 |
1.4.3.1 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教学原则 |
1.4.3.2 多元智力理论 |
1.4.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二章 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教学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2.1 调查对象:柳城县实验高中 |
2.2 调查时间: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 |
2.3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 |
2.4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1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 |
2.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3 当前实施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
第三章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因材施教的探索 |
3.1 研究对象:柳城县实验高中2012级高一学生 |
3.2 研究过程 |
3.2.1 实验准备阶段 |
3.2.2 实验过程: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的实施 |
3.2.2.1 结合学校文化地区特点开发校本课程,整合教材,用教材教 |
3.2.2.2 选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优化学生学习策略 |
3.2.2.3 量体裁衣的导学案教学策略 |
3.2.2.4 分层教学策略 |
3.2.2.5 渗透多学科策略:生物中的艺术课堂和化学课堂 |
3.2.2.6 多样化评价策略 |
3.3 高中生物因材施教的典型教学案例及个案分析 |
3.3.1 教学案例分析 |
3.3.2 个案分析 |
第四章 实践研究结果分析 |
4.1 因材施教教学后学生成绩分析 |
4.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
4.3 学生学习过程分析 |
4.3.1 对照班访谈调查结果 |
4.3.2 实验班访谈调查结果 |
第五章 实践研究结论及对结论的验证与补充 |
5.1 结论 |
5.2 对本研究结论的验证和补充 |
第六章 创新与不足 |
第七章 对本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5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化学学科的重要性 |
1.1.2 新高考下选科的必然性 |
1.1.3 重庆市2018年启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 |
1.1.4 “3+1+2”模式下选科的现实困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述评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对象 |
1.3.5 研究思路 |
1.3.6 研究意义 |
2 理论基础 |
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 “因材施教”教学理论 |
2.3 学习动机的重要理论 |
2.3.1 需要层次理论 |
2.3.2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 |
3 “3+1+2”模式下选科及化学教学现状调查 |
3.1 工具的开发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1.2 调查问卷的试测及信效度分析 |
3.1.3 调查问卷的发放回收 |
3.1.4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2 整体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3.2.1 第一阶段学生问卷调查的人口学背景统计 |
3.2.2 化学选考情况分析 |
3.2.3 化学选考情况的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
3.2.4 学生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分析 |
3.2.5 学生选科时间的分析 |
3.2.6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知分析 |
3.3 选考化学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
3.3.1 学生选考化学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
3.3.2 个人维度分析 |
3.3.3 教师维度分析 |
3.3.4 家庭维度分析 |
3.3.5 学校维度分析 |
3.3.6 社会维度分析 |
3.4 分类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3.4.1 第二阶段学生问卷的人口学背景统计 |
3.4.2 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统计分析 |
3.4.3 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
3.4.4 化学学习兴趣水平的相关分析 |
3.4.5 化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
3.4.6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统计分析 |
3.4.7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背景差异分析 |
3.4.8 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
3.5 对学生“学”的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学生的化学学习态度分析 |
3.5.2 化学学习负担情况的分析 |
3.5.3 化学课堂学习情况的分析 |
3.5.4 学生化学学习成绩分析 |
3.6 对化学教师“教”的调查结果分析 |
3.6.1 化学教师对新高考方案的认知 |
3.6.2 对化学学科地位的看法 |
3.6.3 化学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
3.6.4 化学教师的资源储备情况分析 |
4 “3+2+1”模式下选考化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 化学选科方面 |
4.1.1 普通高中选考化学比例大幅度下降 |
4.1.2 普通高中生选考化学时存在盲目性 |
4.1.3 普通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工作滞后 |
4.2 “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方面 |
4.2.1 学生选考化学后两极分化情况加剧 |
4.2.2 化学教师教学压力增大 |
5 “3+2+1”模式下高中生选考化学的建议与对策 |
5.1 化学选科方面 |
5.1.1 允许普通高中采取“套餐组合”的渐进式改革策略 |
5.1.2 加大对“3+1+2”模式下选科的宣传和解读力度 |
5.1.3 加强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
5.1.4 加强开展与落实化学职业生涯教育 |
5.2 教学层面 |
5.2.1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
5.2.2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 |
5.2.3 转变化学教师的观念 |
5.2.4 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 |
5.2.5 优化化学分层教学 |
5.2.6 加大对化学教师的培训力度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自评量表项目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Ⅱ 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自评量表项目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Ⅲ 高中生化学学习兴趣自评量表相关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Ⅳ 高中生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自评量表相关分析结果表 |
附录 Ⅴ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科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试测版) |
附录 Ⅵ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科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正式版) |
附录 Ⅶ 重庆地区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选科对化学教学影响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 Ⅷ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 Ⅸ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学生第一次访谈提纲 |
附录 Ⅹ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化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Ⅺ 新高考下普通高中学生第二次访谈提纲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乌海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走班制 |
2.1.2 分层教学 |
2.1.3 走班制分层教学 |
2.1.4 行政教学班 |
2.1.5 分层教学班 |
2.2 理论基础 |
2.2.1 因材施教理论 |
2.2.2 掌握学习理论 |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2.2.5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 实施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措施 |
3.1 前期准备 |
3.1.1 教师培训 |
3.1.2 家校沟通 |
3.1.3 排课保障 |
3.2 教学实施 |
3.2.1 学生分层 |
3.2.2 教学分层 |
3.2.3 评价分层 |
4 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及分析 |
4.1 案例1:“羧酸酯”教学案例A层班: |
4.2 案例2:“羧酸酯”教学案例B层班 |
4.3 案例3:“羧酸酯”教学案例C层班 |
4.4 案例分析 |
4.4.1 教学目标分析 |
4.4.2 教学内容分析 |
4.4.3 教学方法分析 |
4.4.4 习题设置分析 |
5 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效果与问题分析 |
5.1 实施效果 |
5.1.1 成绩对比 |
5.1.2 学生反馈 |
5.1.3 教师反馈 |
5.1.4 家长反馈 |
5.2 问题分析 |
5.2.1 班级管理不完善 |
5.2.2 教师能力不均衡 |
5.2.3 家校沟通不充分 |
6 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
6.1 单独辅导策略 |
6.2 排座位策略 |
6.3 化学课代表培养策略 |
6.4 微信群家长会策略 |
6.5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策略 |
7 结语 |
7.1 结论与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走班制下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教学新要求 |
1.1.2 新高考改革推动走班制实施 |
1.2 概念界定 |
1.2.1 走班制 |
1.2.2 分层教学 |
1.2.3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
1.3 研究现状 |
1.3.1 走班制研究现状 |
1.3.2 走班制下教学实践研究现状 |
1.3.3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调查法 |
1.6 研究理论基础 |
1.6.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6.2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
2 天津市X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2.1 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
2.1.1 调查目的 |
2.1.2 学生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2.1.3 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 调查结论 |
2.3 走班制下化学分层实验教学活动开展方式 |
3 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
3.1 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
3.2 教学活动分层设计 |
3.3 实验活动评价表设计 |
3.4 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3.4.1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 |
3.4.2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设计 |
4 实践结果分析 |
4.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教学实践 |
4.1.2 课后访谈记录 |
4.1.3 实验活动评价表统计 |
4.1.4 总结和反思 |
4.2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实践 |
4.2.1 实践对象及实践过程 |
4.2.2 课后访谈记录 |
4.2.3 课堂评价表统计 |
4.2.4 总结与反思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与不足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问卷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致谢 |
(8)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起点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起点 |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探讨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一流大学 |
(二) 个性与个性化 |
(三) 人才培养模式 |
(四)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
二、主要理论基础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二) 个性发展理论 |
(三) 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
三、我国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
(一)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二)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 |
(三)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关键举措 |
第三章 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共同创新经验 |
一、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一) 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二)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三) 斯坦福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四) 牛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五) 剑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六) 慕尼黑工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七)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八) 东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二、国外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创新经验 |
(一) 重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创造个性培养 |
(二) 积极改进专业设置模式,强化独特个性发展 |
(三) 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促进个性自由发展 |
(四) 注重改革教学制度体系,着眼个性全面发展 |
(五) 大力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助推主体个性提升 |
(六) 深入改革教学管理模式,适应个性发展要求 |
(七) 重视培育隐性课程形式,促进和谐个性发展 |
(八) 注重完善教学评价方式,引导个性全面发展 |
第四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
(一) 调查的目的 |
(二) 调查的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
(一) 调查的对象 |
(二) 调查的方法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模式一:“张之洞实验班”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 模式二:“弘毅学堂”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 模式三:“博雅计划”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 模式四:“楚才学院”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一、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一) 人才培养理念功能弱化 |
(二) 专业设置模式有待完善 |
(三) 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 |
(四) 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 |
(五) 教学组织形式面临革新 |
(六) 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 |
(七) 隐性课程建设重视不够 |
(八) 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 |
二、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 |
(一) 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 基础教育的制约 |
(三) 高等教育的积弊 |
第六章 我国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思考 |
一、国家加强人才培养宏观调控 |
(一) 发挥高等教育文化功能,让一流大学积极引领文化创新 |
(二) 调整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更加重视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
(三) 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引导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模式 |
(四) 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一流大学形成个性化模式 |
二、一流大学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一) 凝炼人才培养理念,突出大学生个性培养 |
(二) 完善专业设置模式,适应大学生独特个性 |
(三) 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 |
(四) 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
(五) 革新教学组织形式,提升大学生主体个性 |
(六)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
(七) 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培养大学生和谐个性 |
(八)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大学生创造个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1 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
1.1.2 高考改革导致化学成为选修科目 |
1.1.3 元素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所占的地位 |
1.1.4 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特点 |
1.1.5 高中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现状 |
1.2 提出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课堂观察法 |
1.6.3 问卷调查法 |
1.6.4 访谈法 |
1.6.5 比较分析法 |
2.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1.2 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策略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STSE理念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2.2.3 因材施教理念 |
2.2.4 心理学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2.2.5 00后学生的特点 |
2.2.6 学生学好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原则 |
2.2.7 学生学好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需要具备的能力 |
3.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编制 |
3.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4.设计高中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 |
4.1 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 |
4.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
4.3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及自我评价 |
4.4 变零为整,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 |
4.5 以分组实验、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4.6 联系生活实际,拓宽学生视野 |
4.7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课堂容量及精彩程度 |
4.8 拥有独特的化学教学风格 |
4.9 适当减少作业量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
5.教学案例 |
5.1 案例一取材生活法 |
5.2 案例二谈古论今法 |
5.3 案例三趣味实验法 |
5.3.1 滴水起火与吹气生火 |
5.3.2 水面鞭炮 |
5.3.3 阻燃布 |
5.3.4 化学烟圈 |
5.3.5 变色魔术 |
5.3.6 隐现墨水 |
5.4 案例四绿色化学法 |
6.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研究对象 |
6.1.2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6.2.1 问卷调查的完整性不足 |
6.2.2 选取样本的代表性不强 |
6.2.3 研究结果评价的准确性有待改进 |
6.2.4 论文研究的时间不够充裕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FT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高职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 |
二、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学术研究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
三、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
四、产业对高素质林业人才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教学有效性研究概况 |
二、国内教学有效性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职 |
二、课堂教学 |
三、教学有效性 |
四、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多元智能理论 |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三章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 |
第一节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依据 |
一、国内外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
二、专业培养目标 |
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目标 |
第二节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
四、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
五、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
六、教学媒体的有效性 |
第四章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因素分析 |
第一节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
一、调查说明 |
二、理论课堂调查结果 |
三、实验课堂调查结果 |
四、调查总结 |
第二节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分析 |
一、学生因素 |
二、教师因素 |
三、学校因素 |
第五章 提高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第一节 理论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一、从学生角度制定表述清晰的教学目标 |
二、结合专业(课)所需,选取“必需、够用”的教学内容 |
三、以“启发性”“完整性”为指导,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
四、完善加强课堂管理 |
五、改变传统的、固化的教学评价格局 |
第二节 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
一、保障单人单套仪器完成,增加学生动手机会 |
二、从思想到行动重视实验安全 |
三、健全实验考核制度 |
第三节 策略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教学过程最优化方法体系 |
附录B 专业实践构成框架图 |
附录C 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框架图 |
附录D 关于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E 关于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F FT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对照表 |
附录G 策略、问题、标准对应关系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任务驱动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药物化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昆明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为例[D]. 邓王.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2]高中生物因材施教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 林晓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0)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3+1+2”模式下选科对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5所高中为例[D]. 杨燕. 西南大学, 2020(01)
- [5]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6]高中化学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乌海一中为例[D]. 吕梦頔.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走班制下高中化学分层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D]. 朱涵.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8]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王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9]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策略的研究[D]. 李有海. 西南大学, 2020(01)
- [10]高职“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以FT学院为例[D]. 延琳飞.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