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玉米单交种制种纯度的技术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白向历,刘波,高洪敏,姚永祥[1](2021)在《玉米新品种Z8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文中指出Z801是丹东农业科学和铁岭市佳禾农业技术推广有限公司以自交系丹L6895为母本,TY0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8 d,需活动积温在2 800℃以上,适宜在辽宁省中晚熟区种植。
颜廷献,颜小文,饶月亮,乐美旺,孙建,周红英,梁俊超[2](2021)在《鲜食甜玉米品种赣科甜8号的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赣科甜8号是以自交系T323为母本、自交系T1-2-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鲜食甜玉米一代杂种。该品种产量高、口感好、风味佳,田间对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与对照赣科甜6号相当,适宜江西省及东南地区鲜食甜玉米产区种植。对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进行了总结。
何玉,杨坤,张领,刘姗,马辉,于文善,李杰,杨磊,张从合[3](2021)在《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徽甜糯1号的选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徽甜糯1号是以WX33为母本,SH52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在中鲜玉联合体黄淮海区试验中,2018—2019年徽甜糯1号平均鲜果穗产量11 766.87 kg/hm2,比对照增产6.82%。平均粗淀粉含量为69.81%,支链淀粉占粗淀粉比率为97.33%,皮渣率为6.29%。徽甜糯1号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东华北及黄淮海鲜食玉米种植区域种植。
颜廷献,颜小文,陈忠平,饶月亮,乐美旺,孙建,周红英,梁俊超[4](2021)在《甜玉米品种赣科甜7号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赣科甜7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交系T14-6-6为母本、T7-1-2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口感好、风味佳,综合抗性强;2017-2018年参加江西省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2年每hm2平均鲜穗产量为12604.5kg,比对照赣科甜6号增产9.1%;品质得分84.6分,与对照赣科甜6号(85分)相当,于2019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等进行了总结。
佘奎军,刘晓慧,陈丽,程晋龙,杨国虎[5](2017)在《宁单27号雄性不育化制种及其种子纯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宁单27号是宁夏审定的高淀粉玉米单交种,杂交种母本K12优选系经过多年雄性不育性的转育,实现了该品种的雄性不育化制种。本文研究了K12优选系、K12优选系的不育系、K12优选系保持系的育性、花药形态;并分别以三者为母本进行杂交种制种试验,对母本及所制杂交种植株的农艺产性状、制种产量及杂交种产量、杂交种纯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12优选系和K12优选系保持系均为可育自交系,可正常散粉;K12优选系不育系为无花粉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性稳定。K12优选系、K12优选系不育系、K12优选系保持系的株高表现出显着性差异,其余农艺性状差异均不显着;其制种产量分别为6 652.5 kg/hm2、6 385.5 kg/hm2、6 507.0 kg/hm2;生产的杂交种农艺性状差异不显着;K12优选系的不育系和K12优选系保持系制杂交种产量均超过15 045 kg/hm2,比对照正大12增产明显;杂交种纯度比较结果显示:利用不育系制种避免了母本自交引起的杂交种纯度降低,纯度达到98.98%。研究结果表明:宁单27号利用不育化制种可以节约制种成本,提高制种纯度。
苏义成,文仁来,田树云,何静丹,苏月贵,何雪银,黄开健,程伟东,张述宽,滕辉升,何懿,谢太理,谢尚宏,季娟[6](2016)在《玉米自交系桂39722的产量和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率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玉米自交系桂39722是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高配、多抗玉米自交系,是2012年通过广西审定的玉米单交种桂单0810的母本;研究和探讨玉米自交系桂39722的产量、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率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可为桂39722优质高产繁殖及桂单0810优质高产制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在广西农科院明阳基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7个种植密度处理(57 000株/hm2、63 000株/hm2、69 000株/hm2、75 000株/hm2、81 000株/hm2、87 000株/hm2、93 000株/hm2),4次重复对桂39722进行了密度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桂39722的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当密度达75 000株/hm2(5 000株/亩)时,产量最高5 662.95 kg/hm2(377.53 kg/亩),以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空秆率、感病株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密度与产量、株高、穗位高、秃尖长、空秆率、青枯病和纹枯病呈显着正相关效应,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极显着负相关效应;产量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效应,但不显着。【结论】综合产量及千粒重、感病株率等因素,桂单0810制种时母本的最佳制种种植密度为72 00078 000株/hm2(4 8005 200株/亩);在该种植密度条件下,不仅可确保桂单0810的制种产量,而且可确保其种子生产质量。实践表明:当桂单0810制种时母本的种植密度为70 69580 535株/hm2(4 7135 369株/亩)时,平均产量达6141.45 kg/hm2(409.41 kg/亩)。
姜天元[7](2013)在《保证玉米单交种纯度的技术措施》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单粒播种在吉林省已基本普及,玉米单交种不仅要有高的成苗率,更要有更高的种子纯度。要保证玉米单交种的纯度,就要加强玉米单交种生产各个技术环节的管理。加强人员的技术培训;设置合格的隔离区;严格地去杂、去劣及去雄;加强父本行的管理;防止机械混杂及人为混杂等几个环节管理,特别是去雄工作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确保玉米单交种纯度再上一个新台阶。
杨虎[8](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钱路海,周志清[9](2009)在《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探讨》文中提出在玉米的杂交制种生产过程中,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关键是去杂抽雄不及时,自交株率上升或花期不遇后期种子脱水慢,造成霉变冻害、发芽率降低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制种的产量和质量,必须改变生产条件,制定必要的措施,及时干净彻底地做到超前抽雄、加强管理,保证及时迅速脱水,生产出纯度高质量好的优质种子。因此,如何在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的同时,提高制种质量,是每个制种单位和生产者关心的问题,现针对这个问题,对玉米制种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如何保证质量进行了探讨,
王贵林,杨晓娜[10](2009)在《浅谈如何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文中认为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收成和效益,所以制种在农业科技中很是重要。介绍了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技术及方法。
二、提高玉米单交种制种纯度的技术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玉米单交种制种纯度的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新品种Z8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
1.1 母本自交系的选育 |
1.2 父本自交系的选育 |
1.3 杂交组配 |
2 品种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及生物学特性 |
2.2 抗性 |
2.3 品质分析 |
3 产量表现 |
3.1 品种比较试验 |
3.2 区域试验 |
3.3 生产试验 |
4 适宜种植区域 |
5 栽培技术要点 |
5.1 选地与施肥 |
5.2 种植形式与密度 |
5.3 防治虫害 |
6 制种技术要点 |
(2)鲜食甜玉米品种赣科甜8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
1.1 母本 |
1.2 父本 |
1.3 选育经过 |
2 品种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品质 |
2.3 抗性 |
3 产量表现 |
3.1 品种比较试验 |
3.2 区域试验 |
3.3 生产试验 |
4 主要栽培技术 |
4.1 适时播种,隔离种植 |
4.2 间苗和定苗 |
4.3 科学施肥 |
4.4 病虫害防治 |
4.5 适时采收,保质量 |
5 制种技术要点 |
5.1 隔离 |
5.2 播种 |
5.3 父母本行比 |
5.4 定期除杂,母本彻底去雄 |
(3)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徽甜糯1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
1.1 亲本来源 |
1.2 徽甜糯1号的选育 |
2 品种特征特性 |
2.1 植物学性状 |
2.2 品质性状 |
2.3 产量表现 |
2.4 抗病性 |
3 栽培技术要点 |
3.1 适宜栽培区域 |
3.2 播期播量 |
3.3 田间管理 |
3.4 病虫防治 |
3.5 适时采收 |
4 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
4.1 杂交种制种 |
4.2 亲本繁殖 |
5 结论 |
(4)甜玉米品种赣科甜7号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特征特性 |
1.1 植物学特征 |
1.2 品质 |
1.3 抗性 |
2 产量表现 |
2.1 品比试验 |
2.2 区域试验 |
2.3 生产试验 |
3 主要栽培技术 |
3.1 地块选择与播种 |
3.2 间苗和定苗 |
3.3 中耕除草 |
3.4 合理施肥 |
3.5 病虫害防治 |
3.6 适时采收 |
4 制种技术要点 |
4.1 隔离 |
4.2 播种 |
4.3 亲本行比设置 |
4.4 定期除杂,母本及时去雄 |
(5)宁单27号雄性不育化制种及其种子纯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K12优选系不育系育性调查及花药特征鉴定 |
1.2.2 K12优选系、K12优选系的不育系、K12优选系的保持系及杂交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比较 |
1.2.3 利用不育系制种及常规制种种子纯度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K12优选系的保持系、不育系的雄穗特征及花药 |
2.2 K12优选系、K12优选系的不育系、K12优选系的保持系农艺产性状及制种产量比较 |
2.3 不育系制种、保持系制种及常规制种杂交种纯度比较 |
2.4 不育系制种、保持系制种及常规制种生产的杂交种农艺、产量性状的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6)玉米自交系桂39722的产量和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率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处理与设计 |
1.2 试验条件与田间管理 |
1.3 数据采集、整理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玉米自交系桂39722 的产量、果穗性状及感病株率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 |
2.2 种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桂39722 的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 |
2.3 种植密度对玉米自交系桂39722 的产量及其他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 |
2.4 制种实践 |
3 讨论 |
4 结论 |
(7)保证玉米单交种纯度的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定详细的玉米单交种生产技术规程 |
2 严格控制隔离距离 |
3 加强父本行的管理 |
3.1 加强父本行的田间管理 |
3.2 及时割除父本行 |
4 严格去杂去劣 |
5 加强去雄工作管理 |
5.1 去雄时间 |
5.2 加强雄穗处理 |
5.2.1 督促检查必须到位 |
5.2.2 割除幼小株 |
6 加强报废种子的管理 |
7 防止机械混杂及人为混杂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
二、玉米种子工程 |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的原因 |
1.1 播种期不集中。 |
1.2 制种田选择不合理、土壤瘠薄、肥力 |
1.3 播种质量差, 出苗不整齐。 |
1.4 父、母本种植不规范。 |
1.5 种植密度过大。 |
1.6 田块排水不良。 |
1.7 农户间的栽培管理水平差异较大。 |
1.8 受气候条件限制, 种子后期脱水慢, |
2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的措施 |
2.1 播种时期问题 |
2.1.1 播种时期与保苗 |
2.1.2 播种时气温与保苗 |
2.2 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 |
2.3 提高母本结实率问题 |
2.3.1 准确掌握父本雄穗散粉期和母本雌穗抽丝期 |
2.3.2 适当增加父本行密度 |
2.3.3 合理搭配父母本行比例 |
2.4 田间管理问题 |
2.4.1 抓全苗 |
2.4.2 增施肥料 |
(10)浅谈如何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的原因 |
1.1 玉米制种田选择不合理, 土壤肥力水平 |
1.2 玉米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 在亲本繁 |
1.3 栽培管理不科学、追肥不及时, 后期脱 |
1.4 受气候条件限制, 种子后期脱水慢, 又 |
2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
2.1 选地: |
2.2 重施底肥: |
2.3 催芽早播或利用地膜覆盖栽培种植, 提高成熟和脱水。 |
2.4 延长父本散粉时间, 增加母本密度。 |
2.5 适时合理的追肥, 增强穗肥, 补施攻粒肥。 |
2.5.1 苗期 |
2.5.2 孕穗阶段 |
2.5.3 花粒阶段、茎叶生长逐渐减弱, 进行以 |
2.6 严格抽雄, 去杂去劣。 |
2.7 坚决超前抽雄, 严防自交。 |
3 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
3.1 播种时气温与保苗 |
3.2 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 |
3.3 提高母本结实率问题 |
3.4 适当增加父本行密度 |
3.5 田间管理问题 |
3.5.1 抓全苗 |
3.5.2 增施肥料 |
四、提高玉米单交种制种纯度的技术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新品种Z8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白向历,刘波,高洪敏,姚永祥. 辽宁农业科学, 2021(04)
- [2]鲜食甜玉米品种赣科甜8号的选育[J]. 颜廷献,颜小文,饶月亮,乐美旺,孙建,周红英,梁俊超. 中国种业, 2021(08)
- [3]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徽甜糯1号的选育[J]. 何玉,杨坤,张领,刘姗,马辉,于文善,李杰,杨磊,张从合. 安徽农业科学, 2021(15)
- [4]甜玉米品种赣科甜7号及栽培技术[J]. 颜廷献,颜小文,陈忠平,饶月亮,乐美旺,孙建,周红英,梁俊超. 中国种业, 2021(07)
- [5]宁单27号雄性不育化制种及其种子纯度比较研究[J]. 佘奎军,刘晓慧,陈丽,程晋龙,杨国虎. 宁夏农林科技, 2017(11)
- [6]玉米自交系桂39722的产量和果穗性状及其感病株率与种植密度间的关系[J]. 苏义成,文仁来,田树云,何静丹,苏月贵,何雪银,黄开健,程伟东,张述宽,滕辉升,何懿,谢太理,谢尚宏,季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6(02)
- [7]保证玉米单交种纯度的技术措施[J]. 姜天元. 中国农业信息, 2013(23)
- [8]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9]提高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探讨[J]. 钱路海,周志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0)
- [10]浅谈如何提高玉米制种产量与质量[J]. 王贵林,杨晓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