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决策审计的探讨

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决策审计的探讨

一、内审机构开展决策审计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雨晗[1](2019)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现时期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前沿问题。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为审计对象,是对“人”和“事”的直接监督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因此权力运用的监督控制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问题。权力运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决策,决策权监督因此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重点。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因此需要科学评价决策。从理论研究来看,既有研究关注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被引入,但由于操作复杂、对数据处理方法要求高等原因,实践运用较少。从实践上看,现阶段经济责任审计依旧把工作重点放在财政收支合法合规性审计上,尚未形成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的系统方法,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缺乏科学规范的审计评价指标,也未形成完整的评价流程,导致实践中的评价结果过于简单,无法对经济决策权起到应有的制约和监督作用,限制和影响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发挥。本文以审计监督理论、公共政策评估理论为理论基础,引入综合集成方法,以解决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目的,研究构建了包括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作用、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综合集成的审计评价流程等内容的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基于综合集成法的领导干部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的流程依次为:首先,进行经济决策审计评价需要构建足够复杂的审计评价主体;其次,依据决策的过程分为决策制定、决策执行、决策效果三个阶段,对各部分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再次,展开定性综合、定性与定量综合、定性到定量的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兼具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总体情况与具体决策情况的、部分量化的评价结论。本文以M集团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中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为例,使用本文提出的审计标准框架和评价方法对案例中的经济决策进行评价,分析审计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发现,综合集成审计评价方法得出的结论既有总体情况评价又有单个决策评价,既有定性的经验判断,又有量化的结果,与现行的评价方法相比有明显优势。文章相应地对基于综合集成法的重大决策审计评价的应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探索性地将综合集成方法运用到审计评价中,以提高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水平,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经济决策权的制约与监督作用。

吕传珍[2](1994)在《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审计初探》文中研究说明 国家审计署在92年下发的关于《改进内部审计制度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通知中指出:"内审机构要根据本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开展经营决策审计",促进提高经济效益。本文试就如何开展经营决策审计谈点看法。所谓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审计,是指由企业内审机构或人员,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本单位的经营决策活动,包括经营决策的程序,经营决策的方法,基础资料及其结论进行审核检查,以评价经营决策行为及其结论的正确性、可性行和有效性。其审计目的在于通过对本单位经营决策的审计,以考核评价企业的经营决策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找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建议,供企业领导制定、完善经营决策参考,以帮助企业领导实行最有效的管

沐慧君[3](2014)在《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的内部审计问题探析》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国内外频繁出现企业财务舞弊案件,分析其原因则都可以归结于公司治理的失败。而这些公司的治理发挥失效在很大程度上又可以归结为外部治理的不完善,外部审计难以对公司的所有方面提供合理的保证,这就给内部审计向公司治理的介入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世通舞弊案由该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揭发,这让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地位转瞬提高,吸引着大批公司领导层和业内人士的注意力。然而,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还未联系到一起。当前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是否要在公司内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要求,也没有规范指出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及其员工的具体工作职责,由此可见我国的内部审计具体操作还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更不要提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关于怎样施展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是本文所要阐述的关键。如果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就需要回答内部审计为什么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应该需要什么条件和方式,怎样更好发挥,我国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如何,如何强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等等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选择了公司治理框架中的内部审计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在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结合起来的基础上,在更宽广的框架下分析我国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和不足处,探析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提高我国企业中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参与程度并最终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效果进而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分为五个部分从理论到实务方面对公司治理框架中的内部审计来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该文的目的和理论实践意义,说明企业的治理问题已经开始变成全球关注的焦点,为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提供了合理保证。同时按照内部审计多年的发展步伐、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互的关系、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研究三个方面对本文的国内和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日渐复杂,公司治理方面的新情况也不断涌出,因而需要对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有进一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规划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其次,论述了不同时期国内外给出的内部审计内涵、内部审计的目的与职能以及公司治理的内涵、结构与机制,还论述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理论基础、目标这两个方面相趋同以及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具有完善功能,这使得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的实施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融为一体,为保障股东利益不受损害、增加股东价值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及促进企业长期发展服务。这些构成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相关问题分析的重要基础。再次,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制度架构下内审部门在受托责任管理、董事会战略决策和计划、完善监事会的监督、参与经理层考核与奖惩以及缓解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功效,并且介绍了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和治理程序审计。接着,重点列出了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有内部需求不足,参与程度不高,监督不充分,与其他部门协调不够等。最后,在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强化公司内部对内部审计的需求,推行内部审计在决策者决策制定执行方面的应用,完善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信息交流和监督功能,拓展内部审计在企业各层级的思路和范畴,以及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质量需求等方面。

刘德祥[4](2013)在《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曾经名噪一时的企业一夜间轰然倒塌,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同时其中暴露出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中的重大问题也刺激了监管层的神经。被业界视同内控管理“第三只眼”的内部审计更加备受关注。作为内审工作开展主要依据的年度内审计划编制则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与探索对于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论文从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编制的现状着手,结合我国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的具体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中联重科内审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以内审业务领域为“经”、以风险评估要素为“纬”的年度内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在中联重科的实际应用,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方案。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设计质量的高低,主要在于审计业务领域划分标准的合理性及问题考虑的全局性、针对各项审计业务领域选择风险评估要素的实用性与科学性、风险评估要素风险度量尺度的统一性与合理性、风险评估要素权重确定方法的适用性;第二,与传统内审计划的编制模式相比,基于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编制的年度内审计划,对重点项目的选择、审计资源的分配等都有较大的改善和促进作用,更加有助于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更加有助于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更加有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效果与效率。基于风险导向的年度审计计划的编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国内企业内审领域审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的理论和实务。

王万华[5](2020)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是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政府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是政府管理和市场交易的重要“接触面”,更是问题发生的重灾区,尤其表现在工程决策阶段,权钱交易、政绩工程等乱象频发。科学决策是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但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领域,决策者受非法利益驱动常常为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对建设项目进行“拍脑袋”决策,导致重大决策失误,带来巨量财政资金浪费和不可逆后果。针对上述现象本研究强调审计机构应在决策阶段介入政府投资项目,对决策审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有利于实现“事前审计”,保障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决策科学性。但经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目前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的关注度较低且相关理论研究十分匮乏,整体审计研究呈现出“重事后轻决策、重企业轻工程、重财务轻环境”的格局。因此本研究深度聚焦于影响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的风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等问题,在回顾相关文献和咨询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决策三角理论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理论模型。并且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普遍性和适应性,本研究先通过试测问卷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SPSS22.0和Smart-Pls两个软件对江苏省五个市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相关人员的143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研究假设的验证分析,结果发现:①本研究制定的决策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应性;②从结构模型的直接影响效应来看,审计主体的人员素质能力、管理水平和人员结构是避免或控制决策审计风险的根本;③从结构模型的总影响效应来看,法律法规完善程度通过“法律法规完善程度-->审计主体管理水平-->决策审计风险”和“法律法规完善程度-->审计客体内部决策控制水平-->决策审计风险”两条主要路径对决策审计风险产生最为显着的影响。本研究对于推进中国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评价进程,健全工程决策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效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审计作业提前到工程项目前期决策阶段,提高审计人员的决策审计风险辨别意识和防范意识,打破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控制“魔咒”,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易洪海[6](2003)在《管理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国内外最新审计理念为导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管理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文章首先结合公司治理理论和内部控制理论对我国企业开展管理审计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研究了管理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及增加企业价值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接下来,通过对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观察,找出了管理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缺乏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外部环境、实施管理审计的内部环境不宽松、对管理审计内涵认识不明确与评价标准不统一、缺乏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以及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在借鉴英美管理审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尝试着提出了改善外部环境、强化内审机构职能、提高行业自律水平、规范概念模型和评价标准、重塑内审队伍、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等相应的对策,并提出从变更责任主体、拓展审计范围、提升审计功能、延伸审计内容等方面入手,促进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李兰翔[7](2006)在《企业内部管理审计体系构建研究 ——以江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内部审计是根据组织的内在需要而设立的,作为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健全内部控制、严肃财经纪律、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江苏企业内部审计自成立以来,虽然在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在实际工作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而与此同时,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审计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需要企业重塑职能更加全面的内部审计机构。本文首先通过比较江苏企业与国际企业内部审计在设立动机、机构设置、人员素质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差异,揭示江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然后,在借鉴关于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权威观点的基础上,从必然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江苏企业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方向发展的趋势,并结合管理学的有关理论提出基于现代管理职能的管理审计体系构想。最后,在分析具体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对管理审计的内容、程序、方法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江苏企业实际提出还需解决机构设置和人员素质提高的问题。

卫益[8](2012)在《基于证据推理的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程建设复杂度的不断提高,决策信息不对称和信息缺损问题日益凸显,工程风险不断增加,工程决策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在加强对大型工程的直接目标审计的同时,也应重视工程前期决策审计。目前工程前期决策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与决策审计相关的理论体系不甚完整,与决策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也不尽完善。因此对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和审计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本文首先对工程前期决策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前期决策审计进行阐述,解释其内涵,介绍了前期决策审计的具体内容。然后本文针对大型工程及其前期决策特点设计了大型工程决策审计系统,对前期决策审计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设计其输入—输出、流程、方法等,并指出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其本质是一个多属性评价问题。针对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中既有定性属性又有定量属性的情况,本文建立了基于证据推理的混合多属性审计方法。为实现对前期决策的动态审计,本文提出了跟踪审计机制,并建立了基于证据推理的动态多属性审计方法。为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本文提出了联合审计机制,组建一个优势互补的审计群体,另外建立了基于证据推理的群体层次分析法,并提出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算例进行了演示。最后对审计系统的柔性和风险控制进行了分析。

黄翠竹[9](2010)在《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几年在国际上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球范围对公司治理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出台,对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人员及管理层治理要求进行了扩展,这直接对内部审计作用的扩展提出了需求,引起了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方面作用的高度关注。在英国,安然事件后提出了一系列对公司治理进行外部管制的要求,都提升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而在我国,自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个被称为“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基本规范”,要求执行该规范的上市公司聘请社会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从自愿披露发展为强制披露,使公司治理层面对内部审计开展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提出了新的迫切性需求,这为以公司治理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内部审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内部治理审计的提出与实施,就是通过对公司内部治理的审计活动来发挥和体现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目前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之间的研究角度很多,特别是安然事件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但本文致力于将在公司治理层面发挥作用的形式确定为内部治理审计,即以公司治理为对象的内部审计,这样,研究的角度就超越了既有的探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或者探讨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关系,或者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组成部分等研究视角,进而使研究具备了一定的探索性特征。内部审计之所以能够通过对公司治理层面开展内部治理审计活动来发挥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外部监管的要求。我国证监会要求社会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要求更为全面,这都使公司治理层面有动力利用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应对外部监管的风险;二是内部审计除了有监督职能外,还有评价和咨询职能。内部审计的治理审计活动不是站在被管理者的角度去监督管理者,而是站在提供咨询与服务的角度更好地评价公司治理过程的有效性,为公司治理层面服务。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了公司治理层面的委托,内部治理审计这一作用于公司治理的审计形式自然会应运而生。客观讲,我国公司治理层面对内部审计的关注才刚刚起步,对于实施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活动更是缺少实践。那么如何通过内部治理审计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层面的作用是本文要关注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核心问题就是要回答内部治理审计为什么能够在治理层面发挥作用,发挥作用有什么条件和方式,怎样发挥作用,上市公司实践中内部治理审计的体现程度如何,如何推进内部治理审计在治理层面的作用,等等。本文的基本思路是在对有关公司治理审计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将公司治理理论、内部审计理论和受托责任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工具,分析内部治理审计的形成及作用过程,并从作用条件和作用方式出发,构建出包含审计目标、主体、范围、报告关系和内容等要素的内部治理审计体系,并从对应角度对上市公司展开调查,比较分析得出实践中内部治理审计适用性与绩效性的有关结论,并基于内部治理审计实践开展不足,提出提升审计报告层次、确立公司治理目标导向、拓展内部治理审计活动、加强内部治理审计机制的法制环境建设和需求机制建设等推进路径和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一是明确将公司治理作为内部审计的对象来研究,是在公司治理层面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有效形式;二是对内部治理审计形成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论证;三是构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上市公司实际的内部治理审计执行体系,为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一个新内容;四是运用调查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的现实状况,揭示出内部治理审计因报告关系、上市属地、风险管理要求等方面差异表现出的实现程度差异化特征和阶段性发展趋势;五是提出了加快内部治理审计法制环境建设和需求机制建设等有关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采用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系统分析、供求分析等研究方法,同时运用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受托责任等理论工具,对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问题进行了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共分为七章。在导论中,从解题开始,明确了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目前公司治理审计的研究现状。文献综述涉及了以往相关研究的主要角度,如,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互动关系研究,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主体和组成部分的研究,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机制研究以及公司治理审计内容研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评述。本章还概述了公司治理审计理论、内部审计理论与受托责任理论,因为这些理论是分析内部治理审计形成及其内容和范围的理论工具。第三章,研究内部治理审计的形成及作用过程。这一章将问题聚焦在开展内部治理审计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并系统分析了受托责任的动态演进如何推进了内部审计对象的变迁,如何催生了内部治理审计。对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分析使开展内部治理审计具备了现实条件。关于内部治理审计作用形式和作用途径的分析,为构建内部治理审计体系打下了基础。即围绕发挥的作用确定目标、范围和内容。第四章,构建出内部治理审计体系。首先对内部治理审计的内涵给出了本文的解析,接下来在对内部治理审计主体及目标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内部治理审计的范围及内容体系,包括治理过程审计和治理结果审计。第五章,对构建的内部治理审计体系进行了考察。以辽宁省为调查的主要省份,以笔者曾深入全省的多家上市公司为调研对象,以调查了解和现场访谈获取的大量来自于实践的真实信息为基础,通过多个维度比较分析代表性行业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现状,得出上市公司开展内部治理审计的基本状态和实现程度的差异化特征和阶段性发展趋势,归结出当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存在的基本问题。第六章,依据现实考察归结出的问题提出了内部治理审计的改进路径。主要涉及提升内部治理审计的报告层次、确立完善公司治理的目标导向、逐步拓展内部治理审计活动领域、加强内部治理审计机制的法制环境建设和需求机制建设等方面。第七章,本文的结论与展望,分析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对研究存在的不足和未来要关注的研究重点作出分析。

唐小棋[10](2018)在《完善酒店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路径选择——以JY酒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JY酒店为例,针对目前酒店企业制约内部审计开展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完善酒店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措施。

二、内审机构开展决策审计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审机构开展决策审计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重大经济决策
        1.2.2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
    1.3 研究背景
        1.3.1 理论背景
        1.3.2 实践背景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必要性相关研究
        2.1.2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内容相关研究
        2.1.3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方法相关研究
        2.1.4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2.2.1 审计监督理论
        2.2.2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2.2.3 方法论——综合集成法
3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现状
    3.1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发现问题的基本类型
    3.2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未能形成重大经济决策总体审计评价
        3.2.2 缺乏规范的审计评价流程以及标准和方法
        3.2.3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激励导向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3.3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系统开放复杂巨系统特征分析
4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
    4.1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目标
    4.2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主体
        4.2.1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综合集成研讨厅
        4.2.2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小组
    4.3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标准
        4.3.1 单项决策评价标准
        4.3.2 重大经济决策总体评价标准
    4.4 重大经济决策综合集成审计评价方法与程序
        4.4.1 定性综合集成
        4.4.2 定性定量相结合综合集成
        4.4.3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
        4.4.4 审计评价程序
5 案例:M集团董事长经济责任审计中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
    5.1 基本情况
    5.2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实施过程
        5.2.1 审计评价基本流程
        5.2.2 具体决策的审计与评价
        5.2.3 重大经济决策总体情况的审计与评价
        5.2.4 M集团成功决策举例
    5.3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问题及审计评价结果
        5.3.1 重大经济决策审计发现的问题
        5.3.2 重大经济决策情况审计评价结果
    5.4 案例中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5.4.1 审计评价不全面
        5.4.2 审计评价流程不规范
        5.4.3 未对重大经济决策情况总体进行评价
        5.4.4 优秀决策经验未在评价结果中体现
    5.5 重大经济决策综合集成审计评价方法运用
        5.5.1 M集团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专家组
        5.5.2 M集团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标准
        5.5.3 M集团重大经济决策综合集成审计评价过程与结果
    5.6 案例讨论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3)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的内部审计问题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0.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0.2.3 文献述评
    0.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0.4 论文的基本框架
1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1.1 内部审计概述
        1.1.1 内部审计的涵义
        1.1.2 内部审计的目标与职能
    1.2 公司治理概述
        1.2.1 公司治理的涵义
        1.2.2 公司治理结构
        1.2.3 公司治理机制
    1.3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
        1.3.1 两者的理论基础相同
        1.3.2 两者的目标趋同
        1.3.3 内部审计有助于公司治理的优化
2 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内容分析
    2.1 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分析
        2.1.1 用作受托责任系统中的控制机制
        2.1.2 评价董事会的战略决策
        2.1.3 完善监事会的监督机制
        2.1.4 参与对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安排
        2.1.5 缓解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2 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的内容分析
        2.2.1 内部控制审计
        2.2.2 风险管理审计
        2.2.3 治理程序审计
3 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3.1.1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内在需求不足
        3.1.2 对战略计划与决策审计涉及不足
        3.1.3 对公司信息披露监督不充分
        3.1.4 与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协调不够
        3.1.5 提供给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的质量和有用性不强
    3.2 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公司未规范治理结构
        3.2.2 公司未提高内部审计作为治理主体的参与度
        3.2.3 公司未完善相关监督制度
        3.2.4 公司未合理授权内部审计部门
        3.2.5 公司未统一部门考核激励标准
4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内部审计的措施
    4.1 强化治理主体对内部审计的需求
        4.1.1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结构
        4.1.2 完善公司资本结构
        4.1.3 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4.2 推行内部审计在董事会战略决策方面的应用
        4.2.1 评价战略选择的合理性
        4.2.2 评价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4.3 完善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信息反馈和监督作用
        4.3.1 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4.3.2 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4.3.3 促进内部审计与监事会的合作
    4.4 拓展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思路和范畴
        4.4.1 评价公司治理文化和道德环境
        4.4.2 实施人力资源审计
        4.4.3 积极营销内部审计
    4.5 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内部审计的质量需求
        4.5.1 完善内部审计质量的程序控制
        4.5.2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考核与评价机制
        4.5.3 运用内部审计公示方法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风险导向内审模式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内部审计计划编制国内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总体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编制现状与问题
    2.1 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体系概况
    2.2 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2.1 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2.2.2 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编制方法
    2.3 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3章 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3.1 中联重科内审业务领域划分
        3.1.1 内审业务领域划分方法的选择
        3.1.2 内审业务领域划分结构与内容
    3.2 内审业务风险评价要素的选择与度量
        3.2.1 内审业务风险评价要素的选择
        3.2.2 内审业务风险评价要素的度量
    3.3 风险要素权重确定与模型构建
        3.3.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要素权重
        3.3.2 模型构建
第4章 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的内审管理运用
    4.1 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在中联重科内审管理实施
    4.2 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实施效果反馈
    4.3 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完善措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结构图

(5)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政府工程审计风险的定义
        1.2.2 政府工程审计风险的来源
        1.2.3 政府工程审计风险评估和控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政府投资项目相关理论
        2.1.1 政府投资项目的概念
        2.1.2 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
        2.1.3 政府投资项目的分类
        2.1.4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
    2.2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基本理论
        2.2.1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的内涵
        2.2.2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三方关系
        2.2.3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对象及审计标准
    2.3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相关理论
        2.3.1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的概念
        2.3.2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的特征
        2.3.3 审计风险管理理论
    2.4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理论
        2.4.1 结构方程模型与诀策审计风险理论的结合
        2.4.2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变量及基本假设
        2.4.3 结构模型、测量模型及路径图简介
        2.4.4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建模步骤及参数估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决策审计风险识别及理论模型构建
    3.1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识别框架
        3.1.1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特点分析
        3.1.2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识别的方法及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3.3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识别
        3.3.1 基于文献研究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3.3.2 基于专家访谈的风险因素修正及指标体系建立
    3.4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研究假设
    3.5 理论模型及方程式构建
    3.6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调查问卷的编制和试测
        3.6.1 问卷编制目的
        3.6.2 试测对象
        3.6.3 问卷编制及试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型验证及结果分析
    4.1 正式问卷的发放
        4.1.1 调查对象选择及数据收集
        4.1.2 样本特征分布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4.3 研究假设的初步检验
    4.4 模型修正和再检验
        4.4.1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4.4.2 模型修正后的直接效应检验
        4.4.3 结构方程模型总效应检验结果
    4.5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分析结果剖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5.1 决策审计主体风险控制分析
        5.1.1 审计主体风险因素可控性
        5.1.2 审计主体风险因素控制途径
    5.2 决策审计客体风险控制分析
        5.2.1 审计客体影响因素可控性
        5.2.2 审计客体影响因素控制途径
    5.3 决策审计环境影响因素控制分析
        5.3.1 审计环境影响因素可控性
        5.3.2 审计环境影响因素控制途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管理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我国企业开展管理审计的理论研究
    2.1 管理审计的基本概念
        2.1.1 管理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1.2 管理审计的目标、职能与分类
        2.1.3 管理审计与其它类型审计的关系
        2.1.4 管理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2.2 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
    2.3 管理审计与风险管理
    2.4 管理审计与增加企业价值
第三章 我国企业开展管理审计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企业开展管理审计方兴未艾
        3.1.1 管理审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应用
        3.1.2 管理审计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的应用
        3.1.3 管理审计增加企业价值的应用
    3.2 管理审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2.1 管理审计亟待法制化与规范化的外部环境
        3.2.2 实施管理审计的内部环境尚不宽松
        3.2.3 对管理审计的内涵与评价标准缺乏统一的认识
        3.2.4 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审计人才
        3.2.5 审计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第四章 完善和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审计的对策探讨
    4.1 美英管理审计的发展经验借鉴
        4.1.1 IIA与美国管理审计的发展
        4.1.2 英国管理审计之实践
    4.2 我国企业完善和发展管理审计的途径
        4.2.1 改善外部环境,充分发挥管理审计的作用
        4.2.2 强化内审机构职能,完善和发展管理审计
        4.2.3 提高行业自律水平,促使管理审计制度化、规范化
        4.2.4 规范概念模型和评价标准
        4.2.5 重塑内审队伍,满足管理审计的需要
        4.2.6 创新管理审计方式方法
        4.2.7 促进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企业内部管理审计体系构建研究 ——以江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内部审计
        1.2.2 关于管理审计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2 江苏企业内部审计:现状、问题及成因
    2.1 江苏企业内部审计与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现状比较
        2.1.1 内部审计产生动因
        2.1.2 审计范围
        2.1.3 审计机构设置
        2.1.4 审计人员素质和审计技术手段
        2.1.5 审计结果运用
        2.1.6 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2.2 江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2.1 内部审计定位存在偏差
        2.2.2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健全,独立性差
        2.2.3 内部审计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2.2.4 内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2.2.5 内部审计环境不理想
3 江苏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方向选择
    3.1 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3.1.1 发展趋势之一:再次介入内部控制
        3.1.2 发展趋势之二:推动更有效的公司治理
        3.1.3 发展趋势之三:对内部审计师的期望在改变
    3.2 江苏内部审计发展方向
        3.2.1 江苏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必然性
        3.2.2 江苏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审计的可行性
4 江苏企业内部管理审计体系之构建
    4.1 管理审计与其它类型审计的关系
        4.1.1 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4.1.2 管理审计与经营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其他类型审计的关系
    4.2 内部管理审计体系构想
        4.2.1 内部管理审计内容
        4.2.2 内部管理审计程序
        4.2.3 内部管理审计方法
    4.3 江苏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审计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3.1 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4.3.2 提高内审队伍素质
        4.3.3 改进技术手段
5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江苏企业内部审计问卷调查表

(8)基于证据推理的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工程审计文献综述
        1.2.2 决策审计文献综述
        1.2.3 审计评价方法文献综述
        1.2.4 证据理论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理论
    2.1 大型工程前期决策理论
        2.1.1 大型工程
        2.1.2 前期决策
        2.1.3 前期决策流程
    2.2 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
        2.2.1 工程审计
        2.2.2 前期决策审计
        2.2.3 前期决策审计内容
    2.3 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系统
第三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混合多属性审计方法
    3.1 引言
    3.2 证据理论基础
        3.2.1 D-S证据理论的基本概念
        3.2.2 Dempster合成法则
        3.2.3 证据推理方法
    3.3 基于证据推理的混合多属性审计方法
        3.3.1 属性值的转化
        3.3.2 评价信息集结
    3.4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动态多属性审计方法
    4.1 引言
    4.2 跟踪审计机制
        4.2.1 跟踪审计机制的内涵
        4.2.2 实施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4.2.3 如何推进跟踪审计
    4.3 基于证据推理的动态多属性审计方法
        4.3.1 时间序列权重的确定
        4.3.2 基于证据推理的集结规则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证据推理的多属性群体审计方法
    5.1 引言
    5.2 联合审计机制
        5.2.1 现有审计模式
        5.2.2 联合审计
        5.2.3 联合审计主体组织设计
    5.3 基于证据推理的多属性群体审计方法
        5.3.1 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指标体系
        5.3.2 不完全信息下基于证据推理的层次分析法
        5.3.3 多属性群体审计方法
    5.4 算例分析
        5.4.1 指标表述与处理
        5.4.2 专家权重确定
        5.4.3 各级指标权重确定
        5.4.4 审计集结
        5.4.5 评价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前期决策审计系统柔性与风险控制
    6.1 柔性审计
        6.1.1 决策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
        6.1.2 决策审计系统柔性的内涵
        6.1.3 改善决策审计系统柔性的策略
    6.2 审计风险控制
        6.2.1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6.2.2 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2.1 研究方法
        1.2.2 创新之处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3.1 对本文研究视角的解析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工具
        1.3.3 结构设计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1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研究
        2.1.2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研究
        2.1.3 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主体及组成部分研究
        2.1.4 公司治理审计研究
        2.1.5 现有文献的综合评述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司治理有关理论
        2.2.2 内部审计有关理论
        2.2.3 受托责任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内部治理审计的形成及作用过程
    3.1 内部治理审计的形成
        3.1.1 内部治理层面对审计的现实需求
        3.1.2 审计对象向内部治理层面延伸的供给能力
        3.1.3 受托责任发展催生内部治理审计的过程
        3.1.4 内部治理审计的实践借鉴
    3.2 内部治理审计的作用条件和方式
        3.2.1 内部治理审计的作用条件
        3.2.2 内部治理审计的作用形式
        3.2.3 内部治理审计的作用途径
    3.3 小结
第4章 内部治理审计执行体系构建
    4.1 内部治理审计执行体系的结构要素
    4.2 内部治理审计的内涵解析
    4.3 内部治理审计的主体
        4.3.1 公司治理的审计主体探析
        4.3.2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内部治理审计主体的可行性
    4.4 内部治理审计目标设定
    4.5 内部治理审计的范围和报告关系
        4.5.1 本文内部治理审计所针对的范围
        4.5.2 内部治理审计的报告关系
    4.6 内部治理审计的内容构成
        4.6.1 内部治理过程审计
        4.6.2 内部治理结果审计
    4.7 小结
第5章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的考察
    5.1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考察角度
        5.1.1 调查分析单位
        5.1.2 数据收集方式
        5.1.3 考察标准和考察维度
    5.2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考察情况的比较分析
        5.2.1 内部治理审计报告关系考察
        5.2.2 内部治理审计目标考察
        5.2.3 内部治理审计内容实施情况考察
    5.3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考察的基本结论
        5.3.1 内部治理审计报告关系的比较分析结论
        5.3.2 内部治理审计目标的比较分析结论
        5.3.3 内部治理审计内容实施情况的比较分析结论
        5.3.4 内部治理审计调查比较的综合结论
        5.3.5 内部治理审计执行问题归结
    5.4 小结
第6章 内部治理审计的改进路径
    6.1 提升内部治理审计的报告层次
        6.1.1 在原有组织模式下提升报告层次的路径选择
        6.1.2 构建新型组织模式提升报告层次的方式
    6.2 确立完善公司治理的目标导向
        6.2.1 挖掘公司内部治理层面的审计需求
        6.2.2 提升内部治理审计的供给能力
    6.3 逐步拓展内部治理审计活动领域
        6.3.1 以内部控制审计为切入点的拓展过程
        6.3.2 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切入点的拓展过程
    6.4 加强公司内部治理审计机制的法制环境建设
    6.5 加快确立内部治理审计的需求机制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完善酒店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路径选择——以JY酒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JY酒店内部审计开展现状
    1.1 内部审计目标与人员
    1.2 内部审计对象与范围
    1.3 内部审计种类与程序
    1.4 内部审计的具体开展情况
2 JY酒店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审计机构配置不合理
    2.2 内部审计内容覆盖不广泛
    2.3 内部审计程序不规范
    2.4 内部审计职能不全面
3 完善JY酒店内部审计制度的路径选择
    3.1 优化JY酒店内部审计人员配置
    3.2 拓宽JY酒店内部审计职能范围
    3.3 规范JY酒店内部审计流程
    3.4 完善JY酒店内部审计模式

四、内审机构开展决策审计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研究[D]. 孙雨晗.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2]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审计初探[J]. 吕传珍. 湖北审计, 1994(03)
  • [3]我国公司治理框架中的内部审计问题探析[D]. 沐慧君. 江西财经大学, 2014(04)
  • [4]中联重科年度内审计划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与应用[D]. 刘德祥. 湖南大学, 2013(05)
  • [5]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审计风险研究[D]. 王万华. 扬州大学, 2020(01)
  • [6]管理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研究[D]. 易洪海. 中南大学, 2003(04)
  • [7]企业内部管理审计体系构建研究 ——以江苏地区为例[D]. 李兰翔.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 [8]基于证据推理的大型工程前期决策审计研究[D]. 卫益. 南京大学, 2012(04)
  • [9]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审计研究[D]. 黄翠竹. 辽宁大学, 2010(10)
  • [10]完善酒店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路径选择——以JY酒店为例[J]. 唐小棋.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8(23)

标签:;  ;  ;  ;  ;  

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决策审计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