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邓小平特区思想指导山西的开发区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张泽宇[1](1997)在《用邓小平特区思想指导山西的开发区建设》文中指出
尹永纯[2](200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文中认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利用外资始终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相伴而行,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根据党的有关会议精神、国家出台的利用外资方面的方针政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对利用外资不同阶段的政策变化特点、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并针对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本文由绪论、七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 绪论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基本构架、创新之处、难点及写作方法。 第一章,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本章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发展的历史轨迹,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对利用外资实践出现曲折的原因、利用外资的效果进行了客观评价。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后利用外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章,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本章首先回顾了利用外资政策酝酿的国际国内背景及酝酿过程。国际背景主要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条件下的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的日益加深。国内背景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前20年左倾错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革”后,中国领导人纷纷出国访问,中国经济考察团出国考察后,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经过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充分酝酿与讨论,中央领导层在利用外资加快现代化建设问题上达成共识。其次,考察了利用外资政策出台的过程。包括利用外资机构的设立与法律的草创、落实华侨政策,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创办经济特区作为利用外资的试点地区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利用外资的一些具体政策及实施。再次,从利用外资的环境、优惠政策、管理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源、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起步阶段利用外资的特点。 第三章,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外资企业法》和《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针对起步阶段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这一阶段外资政策调整的重点是进一步改善利用外资的环境,明确规定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强对利用外资工作的管理和引导。分析了1988年中国“第二次投资热潮”出现的几个相关因素。第二
曹普[3](1998)在《论对外开放与中国发展》文中认为当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对外开放中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1978年后,曾经长期饱受封闭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领导和指导下,义无反顾地打开国门,走上了自觉、自主对外开放的道路。对外开放同改革一道,成为近20年来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个巨大引擎,是造成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本文的主题,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外开放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理论为依据,从基本的国情、世情以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研究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必然性、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进程和当前态势等,阐明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对20年中国对外开放作出总体评价,总结20年来对外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 全文分序言和七章。序言部分对对外开放的概念及其内涵作出界定,阐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意义,导入正文。正文的内容,第一章,从对外开放发生的社会经济动因写起,阐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开放理论的探索以及马恩列毛等有关对外开放的论述,意在通过较为广阔的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阐明对外开放是世界发展和进步的大趋势,因此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选择;第二章,以对外开放问题为主线,通过对中国历史演进的大跨度概略回顾与评述,揭示开放与封闭两种不同的选择对中国社会发展所造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及其给后人的启示;第三章,以邓小平理论为依据,分析当代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确立的条件、依据、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成果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以及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战略和必须坚持的原则等;第四、五、六章,分别从创办经济特区、利用外资、发展对外经贸等方面横向展开,探讨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具体实践,揭示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和现实影响等,并就对外开放过程中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七章,从总体上对中国20年对外开放成就作出评价,总结20年对外开放的主要历史经验;分析世纪之交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战略选择,展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21世纪的中国发展的前景。
徐浩[4](2019)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尤为世人所瞩目的是,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还保持了政治和社会的持续稳定。中国奇迹成为中外学者持续关注的重大议题。论文从行政改革的一个环节——运行机制角度,以政府的行政执行为切入点,梳理1949—2019年行政执行的形态特征、转换机理与变化趋势,为在中国政治情境下探寻中国奇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弹性行政。弹性行政,指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非强制手段,单方或共同对既有政策法规、决策部署的变通执行,或对新政策法规的创制。与弹性行政相对应的是刚性行政,即为实现一定行政目标,行政主、客体以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命令性的执行手段,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决策部署。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并非截然二分,亦非有此无彼,在一定时期,基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境,二者的显示度有高有低。在毛泽东时期,适应全能式政府需求,行政执行以刚性为主。这一时期的刚性行政源自三个动力:政治忠诚的激励机制、政治动员的运行机制、行政主体的“向上负责制”。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效度正负相依。一方面,刚性行政保证了国家决策部署的有效执行,另一方面,刚性行政的确立更多地源于意识形态的引领、组织的强制力、领袖的超级权威,常常导致不可控的负外部性,或者说导致一种另类的弹性行政,如过度执行、虚假执行、目标置换和行政自主性丧失等。改革初期,面对文革带来的全面危机,推进改革,成为中国自救、脱贫的应然要求。改革从经济入手,经济改革又引发政治改革。行政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政府通过简政放权给新路的探索者留下行政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出现躁动。从体制机制因素看,弹性行政的躁动源于“政出一孔”和执行主体多样化的矛盾、层级结构下的执行偏离、基于制度缺陷的刚性缺失、权力交换的潜在需求。此外,政府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不同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对行政效能的追求以及“政绩优先”的推动等,也进一步催生了弹性行政。基于改革探索的弹性行政大致分为两类:中央政府授权试点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快速扩张。一方面,中央政府为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权让利”,但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国家能力有所衰减;另一方面,市场快速发展,但机制并不健全,市场对政府的反制能力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弹性行政的扩张。这一时期的弹性行政主要有纵向的央地博弈、地方合谋,横向的区域竞争、地方保护,以及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博弈和竞争类弹性行政激发了地方的发展动能,但也带来了分散主义、恶性竞争等问题。随着弹性行政的蔓延,其负面效应日益凸显,包括导致制度弱化、行政效能低下、经济异常波动、滋生行政腐败、降低政府公信力等。针对上述负面效应,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措并举,对弹性行政进行了矫正。治标方面,主要是加强政治巡视、铁腕反腐、强化政务督查、推动政策落实审计;治本方面,从从严治党和依法行政两个路径来强化刚性行政,以制度建设、法治建设的刚性挤压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弹性行政特别是各种过度弹性行政大幅收缩,刚性行政开始回归。这一时期刚性行政的刚性,主要源于制度约束。弹性行政这一貌似不合理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国家治理的一个部分。弹性行政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深受中国政治情境——帝制时代的行政遗产、古老大国的衰败与振兴、共产党人谋民族复兴的强烈诉求的影响,其躁动、扩张、收缩,还直接受到当代政府治理环境的制约,包括意识形态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政府职能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既有的行政实践表明,弹性行政是特定组织环境中基于目标导向的带有亚制度化特征的非正式行为。它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行政绩效,但也引发了对国家整体权威的分割和交易,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当代中国政治情境中,弹性行政有其“临界点”,即坚守政治路线、维护中央权威、服务全局利益,以之为标准,中央政府随时可以纠正、叫停弹性行政。总体来看,弹性行政是在特定阶段的一种政治策略,一种过渡性行政行为方式,其发展方向是法治行政。强化法治行政,并不是简单地摒弃、杜绝弹性行政。一方面,要进一步压缩弹性行政的自由裁量空间,坚决减少不必要的弹性行政;另一方面,要避免机械追求行政执行的极端刚性,防止过于严苛的行政要求使懒政由个别现象变成普遍现象。因此,应允许保留适度的行政弹性,以保障政府灵活回应复杂社会、风险社会的需求,此外,还要通过容错纠错、激励担当等制度设计,鼓励政府官员大胆实施基于公共利益的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的弹性行政。
王关义[5](2003)在《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了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政府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大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和向发达国家学习的“窗口”。由于经济特区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已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发展。21世纪初期的中国经济特区,在经历了20多年的“高歌猛进”式的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一方面,经济特区建立初期所实行的特殊优惠政策随着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特区与非特区之间差距的拉大而逐渐被淡化或取消;另一方面,经济特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要承担起“试验场”和“排头兵”的作用。面对这种现实,五大经济特区今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如何确定,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特区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 随着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现实向理会界提出了如下问题: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在以往经济特区仅有的特殊优惠政策在国内其他地区业已普惠的情况下,中国五大经济特区能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如何?如何实现经济特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研究,不仅是中央和特区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理论界应当重点研究并给予科学回答的问题。 本论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结合五大经济特区的总体特征,深入实地调查研究,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力求全面准确地描述出五大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对五大经济特区20多年建设的成效进行了比较充分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并对五大经济特区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设计。 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动态作了简要而客观的回顾、综述和评价,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明确了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共分为两方面二方面,文章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的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要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理论界所形成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和评析,分析了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另一方面,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建立经济特区的时代背景,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依据,对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经济特区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可以说,这一部分所阐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特区建设理论是本文的两大基石和支点。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本部分侧重于对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实证研究,是全文的重点和创新点之一。分别对五大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五大特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科学的描述;对五大特区建立20年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客观而科学的评估;文章重点分析了五大经济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客观地分析了特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选用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飞类12个指标对五大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所得出的参数及结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五大特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和能力;文章运用作者首次提出的“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指标,在对五大经济特区各个发展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投入与产出对比的角度,分别对五大特区投资效果进行了测算和排序,这对中央及特区政府投资决策的形成无疑会产生启发和指导作用。 第四部分:战略研究。本部分侧重于经济特区宏观战略研究,是全文的又一重点。文章分析和总结了经济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特区发展的理想模式应是同国际惯例接轨的“关外境内”模式,目前工作的重点应是实现特区内部分功能区与国际接轨的渐进式转换思路;文章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五大经济特区2005年、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和分析,为特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五大特区的差异性,结合经济特区发展的现状、特色和优劣势,文章分别提出了各大特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产业优先顺序。最后,文章对五大经济特区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从12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李宏[6](2000)在《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开发区实践》文中研究说明 近年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围绕探索开发区跨世纪的发展战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强化措施,注重实效,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开发区建设,进一步在全区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有力地促进了全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区分层次抓学习,推动理论学习的不断深入通过近几年理论学习的实践,开发区党员干部认识到,理论学习能否掀起新高潮,领导干部是关键。为此,开发区工委(区委)把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理论作为提高领导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基础,作为带动全区干部群众自
许振江[7](2019)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下学界兴起了对改革开放及其历史的研究热潮。开展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应当在阐述“改革开放史”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明确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等多种范式共存与争鸣条件下,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互鉴融通,乃至构建适合改革开放研究的新的研究范式,促进改革开放研究框架体系的搭建和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当下深化改革开放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存史、资政、育人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的价值同样体现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之中。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后来居上,实现了由“后卫”到“排头兵”的飞跃。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也经历了萌生与初生、规范与兴盛、全面发展的阶段。新时代,上海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承担和肩负起越来越多的改革试点工作,引领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鉴于上海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现实及其未来中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上海改革开放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就研究领域而言,从最初的政治、经济领域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相契合,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实践主题的历史定位。就研究现状而言,相较于生态领域改革的研究而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改革研究是成果较多的领域,其中尤以经济领域的改革开放为甚,这与上海乃至全国改革开放从经济领域起步并实现突破有着密切联系;社会领域的改革建设,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因而对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旨在发挥“上海经验”的借鉴参考价值;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兴起,上海在城市生态建设和体制建设方面的做法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相较于其他领域,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就国内研究而言,学界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与分期、浦东开发开放、国资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政府机构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与医疗改革,城市综合治理和党的建设等主要问题。对上海改革开放,海外学者和机构也予以相当的关注,他们研究的问题主要聚焦于上海与全球化关联,表现之一就是全球化对上海的影响,体现为对外资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与市场等问题的关注;其二是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诉求,表现为对上海建设全球中心城市路径、挑战和机遇的研究;除此之外,对上海的移民、就业、教育等社会问题也予以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整体而言,这些研究问题背后是学界对“怎样发展上海、发展什么样的上海”问题的关怀,是对新时代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及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怎样研究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就研究方法而言,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学界综合各类研究方法的特点,实现了文献研究法、社会史学、口述史学、定性与定量、比较研究等各类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各类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应当客观公正看待,坚持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切忌过分夸大或贬低,更为重要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坚持唯物史观指导。在研究成果方面,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成果多以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文章的形式的呈现,其中论文成果数量是其中占比最大的,其次是图书成果。除此之外,也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报告、资政报告、视频影像成果,成果类型呈现形式多样化。就学术影响力而言,以成果的被引量和载体影响因子而言,不同类型的成果在被引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学位论文、期刊论文被引量要多于图书的被引量。刊载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偏低。因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在影响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就研究力量而言,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国内高等院校、上海社科院、上海市委党校构成了研究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及部分档案馆、纪念馆、区县史志部门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力量。在海外研究中,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构成了研究的中坚力量,其中尤以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家为主。尽管当下的改革开放研究比较热门,但是研究面临的问题仍不可忽视,比如研究史料中官方史料档案封闭性问题,民间史料的发掘运用问题,研究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且科研能力有待加强的问题,研究成果的资政育人效果转化,以及党史学科定位和归属不清晰导致的学科体系建设迟滞问题,等等。就未来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发展而言,本文认为要以上述问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研究人员和史料问题。在研究内容上继续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研究,注重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教训、实践模式的总结,真正发挥改革开放史研究资政育人功效的发挥,同时借鉴海外上海研究相关成果、经验和方法,全面深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未来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体现和注重对“人”的发现与关怀,加强对改革开放精神、改革开放中的争论等议题的研究探讨,以及通过在对改革开放历史的定位和探究中建构改革开放话语,乃至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促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阐述和传播。本文认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研究恰逢其时,正值当下。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改革开放予以“里程碑”和“历史性事件”的极高评价和定位,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放顺应了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其历史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所发生的巨变和飞跃;另一方面,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面临着“啃硬骨头”、“趟深水区”的困境,亟需打破体制机制和思想领域的桎梏和藩篱,因而总结研究改革开放历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历史、理论支撑尤为重要。鉴于总结历史、服务现实和引领未来的多重需求,本文认为应该以当下改革开放史研究为契机,将党史国史研究重心的后移,以深化当代中国研究。
刘泽民[8](1997)在《简论开发区建设──学习邓小平特区开发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简论开发区建设──学习邓小平特区开发思想刘泽民办好开发区,以开发区的引资效应、辐射效应、发展效应推动和促进一个地区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是邓小平“特区开发”思想的实际运用。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客观必然。一...
谢立新[9](2003)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三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三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三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陈映[10](2005)在《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同富裕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本文将“共同富裕”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范畴,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空间范畴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将共同富裕这一目标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这一现实途径统一起来,用以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关系协调的重大问题,如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和收入分配协调等。 首先,论文对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论文指出,共同富裕既是科学社会主义范畴,也是经济学范畴,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论文通过对邓小平“先富、共富”思想和“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分析,通过对共同富裕与空间均衡关系的探讨,揭示了共同富裕对区域科学的重大贡献。论文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全面小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论述了全面小康建设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还对效率与公平、社会福利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等西方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概括和评述。 其次,论文对区域差异理论、区域优势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论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布局与调整进行了回顾,对区域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进行了评价。 再次,论文在对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及社会经济效应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探讨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意义、战略机遇、重点任务及对策措施。 第四,论述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区域统筹。论文认为,城乡结构、产业结
二、用邓小平特区思想指导山西的开发区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邓小平特区思想指导山西的开发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利用外资问题研究述评 |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回顾(1930—1970年代)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观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思想 |
二、列宁对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论述及利用外资思想 |
三、苏联利用外资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基本历程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的历史轨迹 |
二、20世纪50年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实践 |
三、从20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总体评价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利用外资走入误区的原因 |
二、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利用外资的综合评价 |
第二章 利用外资的酝酿与起步(1978—198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酝酿与启动 |
一、利用外资重新启动的历史背景 |
二、利用外资的酝酿过程 |
第二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出台 |
一、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的出台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 |
三、利用外资问题上的争论与“租界风波”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与特点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消极影响 |
三、利用外资的几个重要特点 |
第三章 利用外资的初步发展(1986—1991)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一、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 |
三、“第二次投资热潮”的形成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曲折发展 |
一、治理整顿对利用外资的影响 |
二、“六·四事件”的消极影响 |
三、“洋浦风波”——围绕是开放还是“卖国”的争论 |
四、利用外资走出阴影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利用外资的快速发展(1992—1996)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一、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迷雾 |
二、利用外资新的发展态势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
第二节 外资政策的实施与国民待遇体制的初步探索 |
一、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外资领域 |
二、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加强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 |
三、特区还要不要“特”下去的争论及特区外资政策的调整 |
四、逐步实行外商投资的国民待遇体制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外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加入WTO前后利用外资的稳步发展(1997—2005) |
第一节 利用外资政策继续完善的背景 |
一、围绕利用外资问题的争论 |
二、国际国内利用外资环境变化对利用外资政策的影响 |
三、利用外资指导思想的转变 |
第二节 加入WTO前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实施多元化引资战略,多渠道多方式吸收外商投资 |
二、继续强化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三、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
四、完善外商投资的地区布局,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改善投资环境,逐步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 |
第三节 加入WTO后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一、加入WTO后中国继续完善利用外资政策的背景 |
二、利用外资政策需要实行的战略转变 |
三、利用外资政策的继续完善 |
四、利用外资战略的重大转变——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利用外资的绩效分析 |
一、利用外资取得的成效 |
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六章 利用外资政策的演进路径及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演进路径 |
一、利用外资在空间上的演进 |
二、利用外资在方式上的演进 |
三、利用外资在战略目标上的演进 |
四、利用外资政策体系的演进 |
第二节 利用外资的动因分析 |
一、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的需要 |
二、利用外资在国际分工方面的比较优势 |
三、稳定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 |
四、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符合比较优势的外资政策 |
第三节 利用外资的基本经验 |
一、解放思想,大胆实验,勇于创新,不断进行政策上的调整和完善 |
二、坚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主,适度举借外债 |
三、努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
四、从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到主动遵循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 |
五、坚持政策导向性,利用外资为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服务 |
第七章 利用外资的影响、问题及思考 |
第一节 利用外资的积极影响 |
一、缓解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 |
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
四、促进了中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五、扩大了就业、缓解了就业压力 |
六、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加深了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 |
第二节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在引资中恶性竞争,利用外资效益低下 |
二、优惠政策的滥用,使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不公平 |
三、“市场换技术”政策存在的严重问题 |
四、外资企业逃税和利润成本转移使中方蒙受损失 |
五、跨国公司投资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六、利用外资增加了中国经济安全的不稳定性因素 |
七、外资立法体系不完善 |
第三节 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思考 |
一、政府转换角色,引资的主体由政府转为企业 |
二、内外资政策从差别政策、倾斜政策转向统一的环境政策 |
三、转变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四、强化外资政策地区导向,加大中西部引资力度 |
五、在利用外资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论对外开放与中国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序言 |
第一章 对外开放: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
一、人类社会由蒙昧到文明的进化发展与开放的程度息息相关 |
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世界各国进一步对外开放 |
三、经济生活国际化是加速当代世界各国对外开放的内在动因 |
四、近现代若干国家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联性分析 |
第二节 资产阶级学者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 |
二、“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与生产要素禀赋论 |
三、“里昂惕夫之谜”与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论述 |
三、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有关论述 |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开放与封闭的变奏: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从开放到封闭:历史轨迹的探寻 |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开放 |
二、走向封闭的历史轨迹 |
三、闭关自守的严重后果 |
第二节 被迫开放的百年历程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嬗变 |
一、被迫开放的百年历程 |
二、“非自主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三重影响 |
第三节 封闭与半封闭之间:建国后对外开放的曲折历程 |
一、“一边倒”方针的确立 |
二、冲破封锁:“半开放”格局下的生存战略 |
三、1966年-1978年:从自我封闭到寻求突破 |
第四节 开放与封闭历史变奏的几点经验与启示 |
一、开放则兴盛,封闭则衰败 |
二、开放之权要操之在我 |
三、对外开放要不惧风险善抓机遇 |
第三章 新的时代与新的抉择:在对外开放中发展中国 |
第一节 时代主题的转换与开放政策的确立 |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
二、中国的机遇和选择 |
三、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
第二节 在开放中吸收借鉴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 |
一、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大胆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 |
三、在对外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必要性 |
第三节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和主要原则 |
一、循序渐进的区域推进战略 |
二、全方位多形式的对外开放战略 |
三、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 |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战略突破:创办经济特区 |
第一节 世界经济特区与中国经济特区 |
一、世界经济特区:发展历程与类型特征 |
二、对外开放的战略突破:中国经济特区创办的过程和意义 |
三、中国经济特区的基本特征:与世界经济特区的比较 |
第二节 经济特区对中国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
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
二、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
第三节 对外开放新格局与经济特区的跨世纪发展 |
一、对外开放新格局与特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二、历史的选择:特区还要继续“特” |
三、关于经济特区跨世纪发展的思考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利用外资 |
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格局 |
一、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轨迹 |
二、中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格局 |
三、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 |
第二节 外资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利用外资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
二、利用外资弥补了国内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 |
三、利用外资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引进了先进管理经验 |
四、利用外资增加了财政收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
五、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六、利用外资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利用外资与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 |
一、外国资本进人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二、冲击与挑战面前的几点思考 |
三、在开放、合作与竞争中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 |
四、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和启示 |
第六章 走向国际竞争大舞台的中国对外经贸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作用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
二、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跨世纪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中国对外贸易跨世纪发展的基本对策 |
三、中国加入WTO的意义和现状 |
第三节 开放背景下中国对外经贸的其他形式 |
一、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跨国经营 |
二、中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 |
三、中国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及努力方向 |
第七章 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评价和主要经验 |
第一节 对外开放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性推动作用 |
一、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从一个角度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
三、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经验 |
一、开放与改革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在实践中开辟新路 |
三、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四、勇于和善于抓住机遇加速开放进程 |
五、既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又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
第三节 世纪之交的中国对外开放:挑战与选择 |
一、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挑战 |
二、世纪之交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
三、再造中华辉煌的21世纪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
二、探寻中国奇迹的一个视角:弹性行政 |
三、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的刚性与弹性 |
第二节 核心概念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二、文献综述 |
三、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毛泽东时期刚性行政的锻造(1949—1977) |
第一节 集权体制下的全能式政府运行模式 |
一、全能式政府之生成 |
二、全能式政府的运行模式 |
第二节 刚性行政:全能式政府的应然需求 |
一、革命建政体制形塑的“命令一服从”体制 |
二、刚性行政的内生动因 |
三、刚性行政对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
第三节 刚性行政的困境 |
一、过度执行 |
二、虚假执行 |
三、目标置换 |
四、行政自主性缺失 |
第三章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躁动(1978—1991) |
第一节 改革破冰与渐进路径的选择 |
一、现实倒逼改革 |
二、经济改革牵动政治改革 |
三、渐进主义改革路径的择定 |
第二节 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和弹性行政的躁动 |
一、改革冲动呼吁更大的行政自由裁量空间 |
二、简政放权与行政自由裁量空间的扩大 |
三、弹性行政躁动的体制因素 |
四、弹性行政躁动的主体诉求 |
第三节 基于改革的弹性行政的主要类型 |
一、中央政府授权试点 |
二、地方政府自行探索 |
第四节 改革初期弹性行政的两面性 |
一、弹性行政助推改革进程 |
二、缺少反制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三、四项基本原则、稳定压倒一切对弹性行政的约束 |
第四章 市场化推进时期弹性行政的扩张(1992—2011) |
第一节 政府职能转变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一、市场经济的“姓氏”之辩和改革再出发 |
二、市场化改革与弹性行政的内在关联 |
三、深化行政改革与弹性行政的扩张 |
第二节 央地博弈和区域竞争 |
一、政府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同构 |
二、纵向利益抵牾与央地博弈 |
三、层级博弈的衍生品:地方合谋 |
四、区域竞争与地方保护 |
第三节 权力失范下的过度弹性行政 |
一、政府官员的自利性膨胀与角色错乱 |
二、低成本高收益的违规行为助推过度弹性行政 |
三、晋升的“零和博弈”与政府官员行为扭曲 |
第四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对弹性行政的有限抑制 |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二、依法行政的推进对弹性行政的抑制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对弹性行政的矫正(2012—2019) |
第一节 弹性行政负外部性的凸显 |
一、接近临界点的弹性行政 |
二、矫正弹性行政:态势和挑战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对弹性行政的遏制 |
一、完善党内制度建设 |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
三、强化政治巡视 |
四、“零容忍”的铁腕反腐 |
第三节 依法(规)行政对弹性行政的管控 |
一、强化依法(规)行政 |
二、治理型政府的应然诉求 |
第四节 政务督查、政策落实审计对弹性行政的挤压 |
一、政务督查的强化:力破“中梗阻” |
二、审计监督的拓展:重大政策落实审计 |
第六章 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限度之辨析 |
第一节 中国政治情境中行政执行之审视 |
一、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历史维度 |
二、弹性行政与刚性行政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及其“临界点” |
一、弹性行政的亚制度化特征 |
二、弹性行政“临界点”的把控 |
第三节 弹性行政的宽度与刚性行政的强度之辨析 |
一、行政执行与法治行政 |
二、法治视角下弹性行政的宽度 |
三、法治视角下刚性行政的强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论文创新之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特区建设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要点和内容 |
2.1.3 理论界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现状与主要观点 |
2.1.4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2.1.5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指标与选择 |
2.2 经济特区建设理论 |
2.2.1 建立经济特区的时代背景 |
2.2.2 建立经济特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2.2.3 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2.4 江泽民总关于经济特区建设的思想 |
2.2.5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
第3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与成效评估 |
3.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 |
3.1.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自然概况 |
3.1.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
3.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建设的阶段性划分 |
3.2.1 第一阶段:“三来一补”与转手贸易 |
3.2.2 第二阶段:大力发展“三资企业” |
3.2.3 第三阶段:高层次发展阶段 |
3.3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20年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评估与分析 |
3.3.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
3.3.2 经济特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
3.3.3 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特色不断增强 |
3.3.4 经济特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
3.3.5 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大大增强 |
3.3.6 五大经济特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环境建设 |
3.3.7 经济特区的环境质量状况得到了显着的改善 |
3.3.8 五大经济特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环保工作 |
第4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与评估 |
4.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
4.1.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选择 |
4.1.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测算 |
4.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5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分析 |
5.1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5.2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基本建设投资指标分析 |
5.3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更新改造投资指标分析 |
5.4 1980-2000: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投入产出配比价值系数分析 |
第6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6.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
6.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分析 |
第7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与模式创新 |
7.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
7.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创新 |
7.2.1 全世界经济特区模式简介 |
7.2.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模式选择及存在的问题 |
7.2.3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模式创新与重新定位 |
7.2.4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模式创新的要点 |
第8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
8.1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预测 |
8.1.1 确定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时应考虑的因素 |
8.1.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8.1.3 2010年: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预测 |
8.2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 |
8.2.1 五大经济特区带有共性的战略重点 |
8.2.2 五大经济特区各自具体的战略重点 |
第9章 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设计 |
9.1 加强领导和宣传形成可持续发展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 |
9.2 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起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 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发展中的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 |
9.3 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营造人才高地 为特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9.4 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 加强可持续发展监测体系建设 |
9.5 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严厉打击走私行为 |
9.6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市)战略”注重提高特区的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素质 |
9.7 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实现由贸易大区向贸易强区的转变 |
9.8 注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 |
9.9 要重视人口规划与发展坚持发展经济和控制人口两手抓 |
9.10 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 |
9.1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 增加文化含量 |
9.12 推动“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 从积聚为主转向积聚与辐射平衡 |
参考文献 |
附件(五大经济特区地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分析 |
(一)学术发展趋势分析 |
(二)国内研究文献梳理 |
(三)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核心文献 |
三、研究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指导与借鉴 |
(二)分析思路与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探讨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探讨难点 |
五、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一)改革开放:“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二)改革开放史及其研究范式 |
(三)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四)改革开放史研究的价值 |
第一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及其学术发展 |
一、上海改革开放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
(一)上海改革开放概念辨析 |
(二)上海改革开放史的概念界定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价值意蕴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背景变迁 |
(一)改革开放由试点到全面深化、纵深发展 |
(二)中共党史研究由规范、兴盛到全面发展 |
(三)上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由“后卫”到“排头兵”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时间脉络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萌生与初兴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规范与兴盛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全面发展 |
第二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问题聚焦 |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过程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 |
(一)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阶段划分的研究 |
(二)关于领导人与上海改革开放的研究 |
(三)关于上海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研究 |
二、关于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典型改革与试点的研究 |
(一)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
(二)关于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研究 |
(三)关于上海金融改革的研究 |
(四)关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五)关于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
(六)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七)关于社会保障、医疗改革的研究 |
(八)关于上海大型城市社会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九)关于党的建设的研究 |
三、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上海研究的热点问题 |
(一)全球化与上海改革开放 |
(二)上海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
(三)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研究。 |
四,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
(一)对上海改革开放定位与特色的追问与解答 |
(二)对上海改革开放实践模式与经验的总结与凝练 |
(三)对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思考与探索 |
(四)对怎样推进地方改革开放的探索与反思 |
第三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方法 |
一、文献史料研究方法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史料来源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文献史料研究方法运用 |
二、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 |
(一)什么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方法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如何更好地应用定性与定量分析 |
三、口述史学方法 |
(一)何为口述史学方法? |
(二)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应用 |
(三)口述史学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功用及局限 |
四、跨学科研究方法 |
(一)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产生及流变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 |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效果与改进 |
五、历史比较研究方法 |
(一)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释义 |
(二)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中的运用 |
(三)历史比较研究法在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中效能与不足 |
第四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其机构团体 |
一、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类型 |
(一)国内研究成果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果的学术评价与影响力 |
(三)上海报刊与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
二、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机构社团及其人员组成 |
(一)党史研究机构及党校 |
(二)驻沪高校及上海社科院等机构 |
(三)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纪念馆及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 |
(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及国内高校 |
三、海外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机构、期刊、人员 |
(一)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 |
(二)海外关于上海研究的主要国家、机构、人员 |
四、海外上海研究的特点及与国内研究的异同 |
五、海外上海研究的国内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启示 |
第五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成就、特征及经验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成就概述 |
(一)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拓展 |
(二)研究成果类型多样且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化 |
(三)研究方法的拓展与反思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特征 |
(一)研究过程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二)研究内容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和政策性 |
(三)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
(四)研究视角与场域的多维性 |
(五)研究问题的聚焦性与延展性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基本经验及借鉴价值 |
(一)重视基本史实的研究,理清改革开放历史脉络 |
(二)突出典型改革实践研究,凸显上海改革开放特色 |
(三)做好研究规划和引导,注重研究资政育人功能发挥 |
(四)整合研究力量,增强研究的协同性 |
第六章 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学术展望 |
一、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的问题 |
(一)官方档案的封闭性与民间史料的收集发掘 |
(二)地方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相对短缺、科研能力相关不足 |
(三)党史学科归属及建设问题 |
(四)当代人修当代史问题 |
(五)对改革争论和理论突破的研究不足 |
(六)区县改革开放研究相对薄弱 |
二、上海改革开放研究存在问题的改进 |
(一)继续推进党史学科体系建设和研究规划 |
(二)增强多学科、多领域的综合研究 |
(三)注重民间史料与官方史料的互济 |
(四)加强研究队伍建设 |
三、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前景趋势 |
(一)注重改革开放经验模式的总结 |
(二)突出“现代化”的研究叙事范式 |
(三)继续以社会史为基础考察改革开放史 |
(四)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 |
(五)彰显党史研究“与时代同行”的特征 |
四、改革开放研究应当予以关注的研究议题 |
(一)对“人”的发现与关怀 |
(二)对“改革开放精神”凝练 |
(三)对“改革争论”的探讨 |
(四)对改革开放“史”的定位与探究 |
(五)对改革开放国际阐述与传播话语的构建 |
(六)国家战略视阈下的上海改革开放研究 |
结语 |
一、选题研究的不足 |
二、未来研究改进及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科研经历 |
后记 |
(9)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选题的意义 |
2. 选定特定对象的依据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构和体系 |
5. 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第1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1 地区竞争的本质 |
1.1.2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
1.1.3 地区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 |
第2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 |
1.2.1 地区竞争力源泉:研究回顾 |
1.2.2 比较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分工 |
1.2.3 竞争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发展 |
1.2.4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 |
第3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1 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2 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
1.3.3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再研究 |
第4节 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
第1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1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
2.1.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宏观面分析 |
2.2.1 产业结构转换的路径分析 |
2.2.2 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分析 |
2.2.3 产业结构转换的绩效分析 |
2.2.4 产业结构转换的偏差分析 |
2.2.5 小结: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
第3节 农业产业结构转换 |
2.3.1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3.2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 |
2.3.3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转换 |
2.3.4 小结: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转换 |
第4节 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换 |
2.4.1 工业化及其结构转换 |
2.4.2 工业化进程及其结构转换 |
2.4.3 工业化模式及其结构转换 |
2.4.4 小结: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化绩效 |
第5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 |
2.5.1 第三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力量 |
2.5.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
2.5.3 引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差异的成因分析 |
2.5.4 小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三章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第1节 产业空间聚集能力的理论分析 |
3.1.1 产业空间聚散理论和类型 |
3.1.2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分析构件 |
第2节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
3.2.1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现状 |
3.2.2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成因 |
3.2.3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带动能力 |
3.2.4 小结 |
第3节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 |
3.3.1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现状 |
3.3.2 城乡协作发展工业,推动区域工业化 |
3.3.3 以工建农,缩小工业和农业收益差距 |
3.3.4 建设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 |
3.3.5 小结 |
第4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
3.4.1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
3.4.2 示范带动效应: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展 |
3.4.3 行政驱动效应:政府强制性区域间配置资源 |
3.4.4 市场引导效应:从互惠互利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3.4.5 小结(投入产出效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
第5节 开发区带动能力 |
3.5.1 开发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 |
3.5.2 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
3.5.3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
第1节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理论分析 |
4.1.1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及研究构件 |
4.1.2 产业组织成长的内涵与功能 |
4.1.3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 |
第2节 企业组织: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基础 |
4.2.1 企业组织成长的逻辑起点:准古典企业 |
4.2.2 企业组织成长的重要节点:古典企业和准现代企业 |
4.2.3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企业集团化和股份制 |
4.2.4 小结:以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
第3节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成长的高级形态 |
4.3.1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
4.3.2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 |
4.3.3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
4.3.4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 |
4.3.5 小结:实施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
第4节 产业营销:产业组织成长的关键环节 |
4.4.1 传统营销方式的兴衰 |
4.4.2 现代营销方式的成长 |
4.4.3 区域营销的流行 |
4.4.4 小结:多轮驱动,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5节 政府管理:产业组织成长的外部环境 |
4.5.1 政府管理能力及其分析构件 |
4.5.2 产业组织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
4.5.3 小结:增强产业组织成长的政府推动能力 |
第五章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
第1节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升级 |
5.1.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1.2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5.1.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
5.1.4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
5.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
第2节 不断增强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
5.2.1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
5.2.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
5.2.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
5.2.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5.2.5 增强开发区带动能力 |
第3节 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竞争力 |
5.3.1 增强企业组织成长能力 |
5.3.2 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
5.3.3 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
第4节 以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1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2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
5.4.3 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
第5节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
5.5.1 界定和保护产权 |
5.5.2 大力发展行业中介组织 |
5.5.3 加强诚信系统工程建设 |
5.5.4 建设责任政府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结构与内容 |
三、主要创新观点 |
第一章 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学解析 |
第一节 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及其区域经济学含义 |
一、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 |
二、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学意义 |
第二节 “先富、共富”思想在我国实践中的发展 |
一、全面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
二、我国宏观区域格局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西方学者的相关述评 |
一、关于效率与公平 |
二、社会福利最大化 |
三、可持续发展 |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道路的理论分析 |
一、区域差异理论 |
二、区域优势理论 |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道路选择的客观基础 |
一、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 |
二、区域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 |
三、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布局调整 |
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
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
第三章 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区域格局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分析 |
一、地区差距扩大的现状 |
二、地区差距的成因分析 |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 |
第二节 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第三节 构建共同富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
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 |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
四、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
第四章 共同富裕目标下区域统筹发展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空间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
第二节 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一、统筹区域发展的科学内涵 |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 |
第三节 统筹区域发展的主要措施 |
一、统筹区域管理和规划,完善区域管理制度和区域政策 |
二、统筹区域生产要素,扩大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 |
三、统筹区域产业发展,构建合理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 |
四、统筹区域市场,促进空间一体化市场形成 |
第五章 共同富裕目标下城乡统筹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变迁 |
一、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 |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的主要变化 |
三、中国城乡差距的现状 |
第二节 城乡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的约束因素 |
一、城乡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的经济约束 |
二、城乡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的社会约束 |
三、城乡共同富裕和协调发展的制度约束 |
第三节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
一、统筹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空间一体化 |
二、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要素互动对流 |
三、统筹城乡产业,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
四、统筹城乡制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制度安排 |
第六章 共同富裕目标下收入分配统筹 |
第一节 共同富裕目标与现阶段的收入差距 |
一、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
二、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 |
三、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 |
第二节 “富民”与“强区”的关系 |
一、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富民为先 |
二、“富民”与“强区”的内在关系 |
第三节 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分配机制 |
一、发挥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效率作用 |
二、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公平中的调节作用 |
第七章 宏观调控与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
第一节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 |
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 |
二、宏观调控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
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
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宏观调控的层次性 |
第二节 中央政府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
一、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规划 |
二、营造区域经济发展统一的市场环境 |
三、引导社会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 |
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平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 |
第三节 地方政府在统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
一、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 |
二、发挥区域优势,改善投资环境 |
三、开展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区域之间的利益 |
四、推动区域间的经济协作与横向联系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成果 |
声明 |
致谢 |
四、用邓小平特区思想指导山西的开发区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用邓小平特区思想指导山西的开发区建设[J]. 张泽宇. 理论探索, 1997(01)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历史考察(1978—2005)[D]. 尹永纯.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2)
- [3]论对外开放与中国发展[D]. 曹普. 中共中央党校, 1998(01)
- [4]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弹性行政研究(1949-2019)[D]. 徐浩. 南京大学, 2019(07)
- [5]中国五大经济特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王关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
- [6]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开发区实践[J]. 李宏. 走向世界, 2000(02)
- [7]上海改革开放研究的研究[D]. 许振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简论开发区建设──学习邓小平特区开发思想[J]. 刘泽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1997(02)
- [9]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03)
- [10]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 陈映. 四川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