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发动机缸体自动线的改造经验

加工发动机缸体自动线的改造经验

一、加工发动机气缸体自动线的改装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Ф.П.Аврамов,К.С.Спеваков,赵贵[1](1975)在《加工发动机气缸体自动线的改装经验》文中指出气缸体是硬度为HB163~241的CH18~36灰铸铁铸造的箱体零件。 零件尺寸:l=684毫米;b=328毫米;h=398毫米;重量达135公斤。 主要要加工的是,上、下平面和前、后端面,主轴承座的结合面和半圆,缸套安装孔、曲轴孔和凸轮轴孔。 这些主要加工面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上、下平面的加工光洁度为△6。下平面的不平度为0.1毫米,上平面的不平度为0.05毫米,各主轴承孔的同心度为0.015毫米,安装缸套的止口高度公差为0.08毫米。止口的跳动量为0.08毫米。 次要加工表面的形状对工艺过程的特点

许东仁[2](1983)在《近代发动机气缸体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系统(六)》文中研究表明 (2)不锒缸套缸孔的加工缸孔的加工,目前国内都采用单机。有的将直列的缸体倾斜45°安装,采用倾斜式六轴金刚镗床,如一汽和二汽的缸孔镗床;有的采用六轴立式精镗床,如南汽缸孔镗床;产量不大的,大多采用单轴金刚镗床。这些设备加工缸孔的精度不稳定,要依靠工人的技术水平。倾斜45°的金刚镗床是苏联早期采用的,其它国家大多采用立式多轴精镗床。五十年代末美国Cross公司生产的用于直列四缸气缸体加工线中加工缸孔的机床,采用了三导轨结构,其原理如图26所示。该机床的特点是主轴中心联线位于两个侧导轨的对称中心线上,这样就减小了颠覆力矩。中间导轨用于纵向引导,大大增加了

裘愉[3](1994)在《从几个侧面看组合机床的发展动向》文中认为从几个侧面看组合机床的发展动向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裘愉主题词组合机床,技术,发展动向近十多年来,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在高效、高生产率、柔性化以及采用并行(同步)工程制订更为合理、更为节省的方案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尤其是汽车工业,为了提高汽车的性能,对零...

杨建华[4](2017)在《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艺研究及实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客户对产品的功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但复杂程度也随之增高。随着人们对影响环保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入,汽车尾气成为生态建设路上的重要整改因子。在我们国家经济保持稳步发展的过程中,环保建设也被提上日程。我国柴油机国四(欧三)排放法规标准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成为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2009年开始,潍柴动力已成功具备生产达到欧三标准的10L、12L柴油机,为提高潍柴发动机市场占有率,扩大欧三标准柴油机的功率范围,公司启动了13L柴油机的研发策略,并于2013年确立工艺研发和工艺实施进程。通过分析WP12与WP13柴油机气缸体产品结构,结合目前潍柴WP12/WP10蓝擎生产线的现行状态,确定合适的工艺改进方案,通过改进或完善现有的WP12柴油机缸体生产线,最终实现WP12与WP13在生产线上的通用生产。论文主要从分析WP12与WP13柴油机气缸体的产品结构区别入手,结合现有的WP12机型的加工工艺,分析WP12与WP13的异同点,确定可兼顾两者的最佳通用生产加工工艺,这种兼顾式混型生产工艺方案,减小了生产线的改造或新增,降低了企业投入成本:针对WP12与WP13相同之处的工序加工,维持原有工艺;针对两者的不同点,通过设备改造或新增,确定同时适用于WP12与WP13的工艺参数,包括刀具、机床、加工方式等。本方案实施后,生产线既具有较高的柔性,适于变型产品的加工,又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实践证明,根据该工艺方案优化建设的生产线,具有设备利用率高、换型速度快、防错能力强等特点,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与可靠性,对于其它排量的产线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价值。

金振华[5](1993)在《德国、法国组合机床技术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机械工业部机床工具司组团,于1991年12月3日~21日考察了德国和法国的组合机来生产厂及部分用户,共13个工厂和两个公司总部,了解了90年代初国外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等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国外技术水平、生产管理及设备等状况,指出了我国生产与技术水平的差距和发展方向。这次考察也与国外某些公司商谈了进一步合作的问题。

金振华[6](1974)在《国外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 组合机床及用组合机床组成的自动线是实现工件自动化加工的重要设备。其研制工作开始于二十年代末期。由于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如效率高,加工质量稳定;通用部件可以成批生产,因而机床价格较便宜,提供周期也较短;机床可以重新组装,其主要的组成部件在加工对象改变时可以继续使用;用户厂可以用通用部件制造高效设备;此外,还有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等。所以近十年来又获得了更迅速的发展。目前美国、西

张学,刘远鹏,贾镜如,高向平,滕英[7](1974)在《由通用部件组成的组合机床(四)》文中认为 组合机床的配置型式很多,按美国“组合机床标准”分类如下(如图179):1.单工位组合机床(工件固定不动);2.多工位组合机床(工件有输送运动):(1)回转工作台式机床(工件沿圆周

张明兴[8](2014)在《发动机气缸体生产线设备选型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汽车发动机气缸体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具有加工内容多、关键工序多、工序长等特点,因此生产线投资成本大,对发动机成本及质量影响很大。本文对气缸体生产线设计过程中的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的关系、生产线工艺设计的原则、设备的选型进行了探讨。

A.Eckert,张学[9](1980)在《自动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文章指出要从经济指标和技术指标来分析自动线的现状。认为生产率在13件/时以上采用自动线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在技术指标方面,目前已趋向采用电子计算机模拟确定自动线的方案,尽量采用自由输送系统,在驱动方面不少场合倾向采用电气机械驱动,在缩短换刀时间和提高可改装性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趋势愈来愈大。同时还指出,今后自动线在下述几个方面将会有更大的进展:切削用量会急剧提高;加强诊断系统的使用;测试工序上将采用激光技术;实现表面质量参数的在线控制;更进一步应用数控和计算 机技术;缩短自动线的生产周期。图15幅,表1个。馆藏号:

许东仁[10](1983)在《近代发动机气缸体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系统(二)》文中提出 尽管气缸体加工根据产量大小采用不同的设备和生产方式,但编制工艺流程和制定生产系统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却是一致的。本文所论述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根据现场调查、国外资料及作者多年来的一些工作经验。这些经验可供气缸体制造者和自动线设计师们参考。

二、加工发动机气缸体自动线的改装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工发动机气缸体自动线的改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4)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艺研究及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柴油机的发展历史与行业现状
        1.2.1 柴油机的发展历史
        1.2.2 潍柴柴油机发展历程
    1.3 气缸体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1.3.1 气缸体生产的历史
        1.3.2 气缸体生产的现状
    1.4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课题的意义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WP13柴油机气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研究与分析
    2.1 WP13与WP12柴油机气缸体区别分析
    2.2 WP12柴油机气缸体加工方案
        2.2.1 WP12柴油机气缸体加工工艺路线
        2.2.2 WP12柴油机气缸体工序方案
    2.3 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序分析
    2.4 WP13 柴油机气缸体加工工艺资源配置优化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WP13柴油机生产线设备布置方案研究
    3.1 过程文件的设计与编制
    3.2 设备的总体布置
    3.3 新增设备的工艺要求与技术要求
        3.3.1 三轴孔半精镗专机
        3.3.2 三轴孔精镗专机
        3.3.3 主副油道、曲轴孔、凸轮轴孔去毛刺专机
        3.3.4 珩磨缸孔专机
        3.3.5 主副油道孔、斜油孔去毛刺专机
        3.3.6 电化学去毛刺专机
    3.4 WP13柴油机气缸体过程SPC应用
        3.4.1 识别过程参数和MSA验证
        3.4.2 测算设备CMK(机械设备能力指数)
        3.4.3 SPC在线预警的应用
    3.5 WP12\13 柴油机气缸体混型加工防错应用
        3.5.1 三轴孔半精镗工序机型防错简介
        3.5.2 三轴孔精镗工序机型防错应用简介
        3.5.3 缸孔珩磨工序机型防错应用简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发动机气缸体生产线设备选型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艺设计是设备选型的基础
    1.1 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的关系
        1.1.1 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互相关联
        1.1.2 工艺设计的细节影响正确的设备选型
    1.2 生产线工艺设计的原则
        1.2.1 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生产线工艺设计
        1.2.2 优化生产线工艺设计
        1.2.3 生产线工艺设计要有前瞻性
2 设备的选型
    2.1 自动化程度
    2.2 数控技术应用
    2.3 加工中心
    2.4 自动线和专机
        2.4.1 刚性要求高的情况
        2.4.2 效率要求高的情况
        2.4.3 精度要求高的情况
        2.4.4 只需要较低柔性的情况
    2.5 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
    2.6 设备能力的合理技术储备
    2.7 切削液系统
        2.7.1 设备自带切削液系统
        2.7.2 切削液处理中心
3 结束语

四、加工发动机气缸体自动线的改装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工发动机气缸体自动线的改装经验[J]. Ф.П.Аврамов,К.С.Спеваков,赵贵. 国外组合机床, 1975(S2)
  • [2]近代发动机气缸体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系统(六)[J]. 许东仁. 组合机床, 1983(08)
  • [3]从几个侧面看组合机床的发展动向[J]. 裘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994(11)
  • [4]WP13柴油机气缸体工艺研究及实施[D]. 杨建华. 吉林大学, 2017(04)
  • [5]德国、法国组合机床技术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J]. 金振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1993(08)
  • [6]国外组合机床及其自动线的发展方向[J]. 金振华. 国外组合机床, 1974(S1)
  • [7]由通用部件组成的组合机床(四)[J]. 张学,刘远鹏,贾镜如,高向平,滕英. 国外组合机床, 1974(S3)
  • [8]发动机气缸体生产线设备选型的探讨[J]. 张明兴.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4(02)
  • [9]自动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A.Eckert,张学. 组合机床, 1980(12)
  • [10]近代发动机气缸体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系统(二)[J]. 许东仁. 组合机床, 1983(04)

标签:;  ;  ;  ;  ;  

加工发动机缸体自动线的改造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