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蓖麻油酸萃取含酚污水(论文文献综述)
李敢[1](2015)在《癸二酸的制备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癸二酸是一种具有非常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工原料。本文介绍了近些年来蓖麻油裂解制备癸二酸的工艺研究情况,采用减压精馏、重结晶、脱色等方法得到了高纯度的癸二酸,采用萃取法、蒸发法、生物处理法、多种方法并用等有效地处理废水,做到了清洁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指出了癸二酸生产努力的方向。
张帆,刘媛,贺盛福,彭志远,彭晓春[2](2015)在《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大致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3大类,其中物理法包括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和液膜法;化学法包括氧化法、沉淀法、光催化法;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法、酶处理技术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比较了3类含酚废水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将来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陈庆[3](2013)在《LSC-500螯合树脂吸附癸二酸中铁离子的探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癸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合成原料,在工程塑料、医用化学、化妆品及食品等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我国蓖麻油产量十分丰富,所以蓖麻油高温碱解是制备癸二酸的主要方法。在传统生产工艺过程中,由于加入重金属催化剂Pb304和有毒稀释剂苯酚,导致产品质量的低劣,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有研究者采用蓖麻油催化裂解清洁工艺制备癸二酸,在反应过程中选择Fe203作为催化剂和相对清洁的液体石蜡作为稀释剂,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生产的癸二酸产品主要用于出口,铁含量的高低是其品质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日本厂商曾经对癸二酸中铁的含量提出严格的要求,规定其含量要小于5×10-6。而新型催化剂Fe203的加入,会导致癸二酸成品中铁含量过高,影响了癸二酸产品的色值和市场竞争力。本文针对清洁工艺制备癸二酸成品中铁含量过高的问题,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使用LSC-500螯合树脂降低癸二酸产品中铁含量的工艺条件。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结论如下所示:1、研究了癸二酸单钠盐溶液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在传统的1-10菲啰啉分光光度计法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于该分离过程溶液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2、研究了LSC-500螯合树脂静态平衡吸附试验中溶液pH、树脂用量、温度、含盐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采用吸附等温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以及通过热力学参数的求解得出结论:该吸附分离过程是放热反应,溶液pH接近中性,室温条件下,选择LSC-500螯合树脂对溶液中铁离子的平衡吸附量最高,不同温度下的吸附过程遵循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3、研究了LSC-500螯合树脂静态平衡吸附实验过程中吸附平衡时间、不同初始浓度、不同温度下对树脂吸附平衡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吸附动力学方程和动边界模型的拟合。结果表明:LSC-500螯合树脂对溶液中铁离子的吸附时间约为3小时,对不同浓度的吸附过程的数据拟合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动边界模型拟合结果以及对膜扩散系数、颗粒扩散系数的计算说明该吸附分离过程属于膜扩散控制。4、研究了固定床动态实验中癸二酸单钠盐溶液的上样浓度、固定床层高度以及流动相流速等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样浓度为40mg/L、流速为10BV/h以及固定床填料高度为1.8cm时。此时,固定床的传质阻力最小,床层的饱和吸附量最大且吸附率最大,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此条件下对癸二酸单钠盐中和液进行了除铁工艺的操作,发现最终得到的癸二酸产品,其铁含量由最初的100-300μg/g降低到10μg/g以下,有效地降低了产品中的铁含量。5、研究了树脂再生的条件以及再生后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选择盐酸作为洗脱液,当其浓度为2.0mol/L、流速为2.5BV/h时,最终的洗脱效果相对较好。同时,对LSC-500螯合树脂经过三次再生实验表明,树脂的饱和吸附量均大于原有新树脂饱和吸附量的85%,再生后的重复使用效果令人十分满意。
崔倩[4](2013)在《高硫酸盐癸二酸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研究》文中提出盐度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会增加高盐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难度。本研究采用不同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通过盐度梯度驯化方式,处理模拟高硫酸盐癸二酸废水,考察了系统启动运行中污染物去除效果及污泥性状变化。当硫酸盐终浓度为90000mg/L时,系统COD平均去除率高于70%,COD平均去除负荷为0.67kg/(m3d)。高盐度造成活性污泥粒径减小,污泥沉降性能及污泥和生物膜活性下降。接触氧化反应器对盐度冲击的耐受性优于活性污泥反应器。活性污泥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利用PCR-DGGE和FISH分方法,对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进行解析。高盐度造成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呈现下降趋势,微生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逐渐上升。细菌的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耐盐菌群的丰度呈上升趋势。活性污泥反应器运行稳定阶段,从污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耐盐菌株CQ-1,CQ-2和CQ-3。菌株CQ-1,菌落为白色圆形,细胞为球状,属于葡萄球菌属。菌株CQ-2,菌落为乳白色圆形,细胞为杆状,属于嗜盐单胞菌属。菌株CQ-3,菌落呈黄色圆形,细胞为短杆状,属于谷氨酸棒状杆菌属。这3株菌都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其生长曲线较普通菌株有更长的滞后期。
王彦雄[5](2012)在《蓖麻油催化裂解制备癸二酸的清洁工艺开发》文中认为癸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耐寒增塑剂、优质工程塑料、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癸二酸酐等。目前我国癸二酸主要通过蓖麻油裂解制备,但使用了有毒的稀释剂邻甲酚和催化剂四氧化三铅,同时反应需要大量的酸和碱,既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本研究主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选用相对清洁的液体石蜡作稀释剂,并初次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氧化铁作催化剂,结果表明氧化铁的催化活性和四氧化三铅相当,有望代替毒性较大的四氧化三铅来生产癸二酸。实验得出癸二酸较佳的制备条件为:催化剂的投加量为蓖麻油质量的1%,稀释剂配比为4:1,碱液配比为1:1,反应温度为280℃,反应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癸二酸的收率达到67.2%。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采用甲醇对蓖麻油裂解液中存在的过量碱和稀释剂进行了回收工艺研究,最终碱的回收率达到了83.3%,液体石蜡回收率达到85.4%,产品回收率为95.8%,甲醇溶剂损耗只有14.6%。用薄层色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图谱检测和熔点测定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癸二酸的含量达到99.3%,水分为0.28%,灰分为0.15%,碱熔色度为40,熔点为132.6℃,质量达到了GB2092-80一级品的标准,产品中残余的铁含量为92.8μg/g,证明该法生产的癸二酸可作为生产化妆品的原料。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结合实验数据,对年产1万吨的癸二酸化工厂进行了清洁工艺模拟设计。根据模拟结果,对各设备进行了初步的选型和设计。对癸二酸厂经济性估算的结果表明,该厂的年收益超过1500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李小军[6](2010)在《高纯度庚醛的制备及工业化 ——尼龙11单体合成中副产品的利用》文中研究表明蓖麻油裂解制备尼龙11过程中产生的粗庚醛,组成复杂,精制困难,传统方法精制的庚醛含量只能达到80%85%,而且收率低,成本高;因此,要制备高纯度的庚醛,必须选择更合理的工艺条件。本论文系统研究了用亚硫酸氢钠精制庚醛和减压精馏精制庚醛的工艺条件,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用亚硫酸氢钠与庚醛发生磺化反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还原而得精庚醛,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粗庚醛与20%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按物质的量1.1:1的比列混合,控制反应温度25℃,磺化4h,加热使生成的α-羟基磺酸钠溶解;然后静置分液,去除水层;再向油层中缓慢加入25%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的用量与亚硫酸氢钠用量的物质的量比为1.1:1,在35℃还原,反应0.5h,庚醛得到的庚醛纯度能达到84.75%,收率为72.15%。选用高效的不锈钢网状O环为填料,填料高度为1200mm,确定最佳精馏工艺条件为:真空度为-0.095MPa,回流比为4:1,出料速度为5滴/秒,庚醛的纯度能达到93%以上,收率达到73%;但庚醛在精馏过程发生了变异,因此选用了复合阻聚剂HP,阻聚剂用量为500 ppm时,庚醛釜液中的变异能从21.17%降低到4.76%,庚醛的纯度能提高到94.03%,收率能提高到78.82%。庚醛的工业化生产采用了两个填料塔连续精馏,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向粗庚醛中加入0.05%的阻聚剂HP,精馏系统的真空度-0.095MPa以上,粗庚醛进料量为200kg/h,脱轻塔釜温度为85℃,回流比为4:1,精馏塔的回流比为3:1,精馏塔釜温为120℃,精制的庚醛纯度能达到95.7%,收率达到78.9%。
杨金光[7](2008)在《从癸二酸工业废水中回收硫酸钠的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癸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聚酰胺工程塑料、耐高温润滑油、耐寒增塑剂、树脂等方面。在目前的工业生产工艺中,每生产1吨癸二酸,需排放约30吨废水,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苯酚、癸二酸以及其它一些脂肪酸等。这样的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是资源的浪费。因此,本文采用蒸发和吸附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废水,以回收其中的硫酸钠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为工业生产提供基础工艺数据。通过实验确定了废水初步处理过程是每1000mL蒸发800mL,浓缩液加硫酸调节为酸性,使pH=2,降温至35℃左右,过滤除去析出的粗癸二酸杂质,得到含硫酸钠的滤液,其COD值约为4800mg/L,溶液颜色发黄,从此滤液可得纯度为98.1%的无水硫酸钠产品,但是产品颜色发黄,有异味,影响质量,所以还要进行后续处理。酸析滤液后续处理比较了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活性炭吸附和NKA-2树脂吸附的效果。采用Fenton氧化法处理酸析滤液,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2O2:FeSO4·7H2O摩尔比和30%H2O2用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操作条件。吸附法考察了静态吸附影响因素:吸附交换时间、温度、溶液pH值和吸附剂用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影响实验,确定了各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以活性炭静态吸附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最佳条件为:吸附时间:2h;温度:40℃;溶液pH值:2;活性炭用量:10g/150mL酸析滤液。酸析滤液经过活性炭吸附处理以后COD值为830mg/L,COD去除率为83%。从此滤液中可得纯度为99.3%的无水硫酸钠产品,并且所得产品颜色白,无异味,收率为90.0%。动态吸附考察流速的影响,得到低流速有利于动态吸附。利用静态吸附实验测定了平衡浓度和平衡吸附交换量,作出吸附等温线,采用BET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平衡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相关模型的参数,其中BET模型最为准确。
段建田[8](2008)在《半导体催化剂对酯类润滑油的光降解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润滑油的广泛使用和对环境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重视润滑油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污染治理技术,能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操作简易,能耗低,所使用的催化剂TiO2无毒无害,稳定性高,成本低,可回收利用,这门技术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以锐钛型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用1000W高压汞灯为紫外光源光降解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di-PEHECA)、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多元醇酯类润滑油。实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纳米TiO2量、H2O2浓度、光降解反应时间、pH值和有机溶剂对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di-PEHECA)、二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效率的影响,并研究了各因数影响下,两类润滑油的光降解动力学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研究结果表明:用异辛烷作有机溶剂,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紫外光谱峰形最好,可作为紫外分析测试的最佳溶剂。锐钛型纳米TiO2对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催化降解效果显着。在di-PEHECA浓度为50.2mg·mL-1、紫外光照时间为20min的反应条件下,对照的光降解率为36.1%,而纳米TiO2用量为1.26g·L-1时光降解率为93.07%,较对照提高了约61%。在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浓度为51.3mg·mL-1、紫外光照时间为20min反应条件下,对照的光降解率为48.9%,而当纳米TiO2用量为1.24g·L-1时,光降解率为95.8%,较对照提高约48%。酸度对两类润滑油的催化降解具有明显影响,作用大小和方向与体系pH值具有密切关系。在di-PEHECA浓度为50.2mg·mL-1、紫外光照时间为20min,di-PEHECA在强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光降解效果好,其降解率为93.0%~98.0%;当pH值为3.5左右时,降解率为97.93%;pH值为7.0时,光降解率为96.67%。而在弱酸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降解效果较差,降解率仅为85%~89%。在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浓度为51.3mg·mL-1、紫外光照时间为30min反应条件下,在酸性范围内光降解率较低,光降解率只有60%~70%。而在pH为7.5~8.0时,光降解效果最好,可以达到95.8%左右。因此,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最适宜的pH范围为中性至弱碱性。H2O2能促进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加入一定浓度的H2O2两类润滑油的光降解率均高于对照。对于di-PEHECA,当H2O2浓度低于2mol·L-1时,对di-PEHECA光降解效率有一定程度增加,而H2O2在2mol·L-1~3mol·L-1浓度范围则有一个突变,光降解率急剧上升,光降解的效率达到95.92%,和对照比较,其光降解率提高约23%。与对照相比,H2O2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率影响幅度不大,当H2O2浓度为3mol·L-1降解率为92.07%,达到最高,其光降解率提高约9%。试验浓度为51.3mg·mL-1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和di-PEHECA浓度为50.2mg·mL-1随光降解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和di-PEHECA均随光降解时间的增加,降解率不断增加。在前20min内,光降解效果显着,光降解率随时间几乎呈直线上升,光降解20min时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率分别是75.26%和91.97%。光降解20min后,光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于di-PEHECA光降解率增加幅度较大,而对于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率增加幅度不大。当光降解时间为50min时,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率分别高达90%和99%。有机溶剂对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效果影响显着。对di-PEHECA,四种有机溶剂的光降解效果次序为:异辛烷>丙酮>无水乙醇>二氯甲烷;而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五种有机溶剂的光降解效果次序为:醇水溶液>甲醇>异辛烷>二甲苯>丙酮。因而,di-PEHECA光降解的最佳溶剂为异辛烷,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的最佳溶剂为醇水溶液。纳米TiO2量、pH值、H2O2浓度对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di-PEHECA)光降解动力学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指数回归拟合得到不同纳米TiO2用量的动力学方程,其决定系数R2大于0.96。不同纳米TiO2量对di-PEHECA光降解动力学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di-PEHECA)在酸性(pH=5.10)、中性(pH=7.02)和碱性(pH=9.02)条件下,光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拟合决定系数R2大于0.975。pH对di-PEHECA的光降解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在中性条件下的光降解速度最快。不同H2O2浓度对di-PEHECA光降解动力学也有明显的影响,当H2O2浓度增加到1.96~2.6mol·L-1时,其半衰期与对照相比,缩短了5~6倍。这表明H2O2能加速di-PEHECA光降解。纳米TiO2量、pH值、H2O2浓度和不同的有机溶剂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纳米TiO2用量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纳米TiO2用量从0.76g·L-1增加到2.99g·L-1,半衰期由128.4min缩短到10.4min,半衰期缩短12.8倍。不同H2O2浓度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H2O2浓度在0.65~1.96mol·L-1范围,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有促进作用,速率常数均大于对照,半衰期比对照短。在酸性(pH=5.02)条件下,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速率常数小,在中性(pH=7.06)和碱性(pH=9.02)条件下,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速率常数较大,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半衰期比酸性缩短2倍。四种有机溶剂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动力学影响明显程度次序:丙酮>异辛烷>无水乙醇>甲醇。这表明丙酮有机溶剂更有利于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
张颖[9](2007)在《癸二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癸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工程塑料、添加剂、人造香料等方面。目前的生产工艺中,每生产1吨癸二酸,需排放约30吨废水,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杂质为硫酸钠、癸二酸、苯酚以及其他一些脂肪酸。这样的废水直接排放,不仅污染环境,对水生物、农作物、土壤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而且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本文采用多效蒸发和树脂吸附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废水,以降低废水苯酚含量和回收其中的硫酸钠作为本文的两个研究重点,为工业生产提供基础工艺数据。采用简单蒸馏模拟多效蒸发过程,实验中加入碱抑制苯酚挥发。考察pH值、过滤次数对工艺过程及硫酸钠纯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操作条件为:预处理中pH值调至约为10.00,常温过滤与热过滤相结合以除去更多脂肪酸杂质。在此工艺条件下可得纯度为98.86%的硫酸钠。经过上述工艺处理后,废水中苯酚含量降至4050mg/L,但仍不满足排放标准,因此用树脂吸附做进一步处理。实验采用NKA-ⅡCrosslinked Polystyrene大孔树脂,通过静态实验研究吸附交换时间、温度、pH值、树脂用量以及废水含盐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树脂的吸附能力越低;废水的pH<7时,高pH值有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所用树脂量越多,吸附反应进行得越快。另外,废水中含盐量在1 %6 %的范围内,含盐量越高,树脂的脱酚效果越好。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流速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25℃,pH=6,流速=4ml/min,但由于工厂的特殊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选择温度为40℃。另外还着重研究了树脂吸附交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得出用Langmuir- Freundlich模型最为准确的结论;以三参数方程描述该吸附交换过程,求得不同温度下NKA-ⅡCrosslinked Polystyrene树脂吸附交换苯酚的标准自由能变以及不同吸附交换量下的吸附交换焓变。由此从理论上证明了该过程是放热过程,且以物理吸附为主,颗粒扩散为主控步骤。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发现该吸附动力学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属于颗粒扩散控制。
张明[10](2007)在《中温两相厌氧生物系统处理苯酚废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首次采用Anodek型工艺进行苯酚的降解试验研究。利用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进行接种驯化,考察了冲击负荷对微生物活性和降解效果的影响。针对苯酚的酸化提出两个方案,考察了两方案对苯酚的酸化效果以及影响苯酚酸化的因素,确定了苯酚酸化产物的组成及其随不同条件的变化。最后通过对两相厌氧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调控和量化,考察其对微生态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寻求系统运行时各生态因子的最佳范围。试验结果表明产气速率和水流的上升速度是影响UASB反应器颗粒化进程的主要原因。pH值的变化、产气量及其组成比例能有效指示系统运行情况是否正常。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混合菌种降解苯酚的能力明显要强于单纯的产酸细菌对苯酚的酸化能力。氢分压对苯酚的酸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苯甲酸型氧化、丁酸型氧化的适宜氢分压范围分别为6.67×10-5~2.43×10-3atm和6.67×10-5~1.53×10-4atm。产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种间氢的传递和氮气的通入都大大提高了产酸系统的酸化率。种间氢的传递效果要优于氮气的通入效果。苯酚的主要酸化产物为苯甲酸、丁酸和乙酸。不同pH值条件下各酸化产物所占的比例不同,pH值越高产物越向低分子酸转化。酸化产物在产甲烷相中的转化主要是在产甲烷相UASB反应器0.14m高度以下完成的。本试验的最终目标是在保证处理效果、节省能源前提下寻求利于工程应用的系统最佳工况、最大处理能力以及最适的运行参数。通过对不同方案在不同生态因子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可知,直接接种培养驯化且产酸相pH值为6.0时的两相系统(方案二系统S2)在最大处理能力、抗冲击负荷、系统稳定性、能源节省(免充氮气、碱度投加量少)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故推荐该方案为最优运行方案。因此确定两相厌氧系统生物降解苯酚的最佳参数为产酸相pH值6.0~6.5,HRT10~14h,最大COD容积负荷为19.04kg/(m3·d)。产甲烷相HRTS~12h。
二、蓖麻油酸萃取含酚污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蓖麻油酸萃取含酚污水(论文提纲范文)
(1)癸二酸的制备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癸二酸的制备 |
2癸二酸的提纯 |
3癸二酸的废水处理 |
3.1萃取法 |
3.2蒸发法 |
3.3生物处理法 |
3.4多种方法并用 |
4结语 |
(2)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含酚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
1. 1 吸附法 |
1. 2 溶剂萃取法 |
1. 3 液膜法 |
2 含酚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
2. 1 氧化法 |
2. 2 沉淀法 |
2. 3 光催化法 |
3 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3. 1 活性污泥法 |
3. 2 酶处理技术 |
3. 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4 展望 |
(3)LSC-500螯合树脂吸附癸二酸中铁离子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癸二酸的基本性质 |
1.3 癸二酸的用途 |
1.4 癸二酸的生产工艺简介 |
1.4.1 高温催化碱解蓖麻油法 |
1.4.2 微波裂解法 |
1.4.3 过热水蒸汽法 |
1.4.4 固相碱裂解法 |
1.5 癸二酸的提纯精制的研究进展 |
1.5.1 萃取法 |
1.5.2 脲提纯法 |
1.5.3 离子交换树脂法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SC-500螯合树脂精制癸二酸的吸附平衡研究 |
2.1 引言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树脂的交换容量 |
2.2.2 吸附等温线方程 |
2.2.3 吸附热力学参数 |
2.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4 实验内容 |
2.4.1 树脂的预处理 |
2.4.2 癸二酸单钠盐溶液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 |
2.4.3 铁含量标准曲线的确定 |
2.4.4 树脂平衡吸附量的确定 |
2.4.5 溶液pH值的确定 |
2.4.6 树脂用量的确定 |
2.4.7 癸二酸单钠盐含量对树脂平衡吸附量的影响测定 |
2.4.8 吸附等温线的确定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铁含量的标准曲线 |
2.5.2 树脂的筛选结果 |
2.5.3 pH对树脂吸附效果的影响 |
2.5.4 树脂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2.5.5 癸二酸单钠盐含量对树脂吸附的影响 |
2.5.6 树脂的吸附等温线测定结果 |
2.5.7 吸附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SC-500螯合树脂精制癸二酸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2.1 间歇式搅拌吸附动力学方程 |
3.2.2 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
3.2.3 颗粒内扩散传质速率方程 |
3.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4 实验内容 |
3.4.1 树脂的预处理 |
3.4.2 树脂的吸附平衡时间 |
3.4.3 初始浓度对树脂吸附过程的影响 |
3.4.4 温度对树脂吸附过程的影响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树脂的吸附平衡时间测定结果 |
3.5.2 初始浓度的影响结果 |
3.5.3 温度的影响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SC-500螯合树脂精制癸二酸的固定床分离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基础 |
4.2.1 固定床分离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计算 |
4.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3.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4 实验部分 |
4.4.1 树脂的预处理 |
4.4.2 考察不同实验因素对固定床穿透曲线的影响 |
4.4.3 考察LSC-500螯合树脂对癸二酸单钠盐中和液的处理能力 |
4.4.4 考察不同实验因素对树脂洗脱曲线的影响 |
4.4.5 再生后树脂的吸附实验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1 上样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5.2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5.3 床层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4.5.4 LSC-500螯合树脂对裂解中和液的处理能力 |
4.5.5 流速对洗脱曲线的影响 |
4.5.6 盐酸浓度对洗脱曲线的影响 |
4.5.7 树脂再生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硫酸盐癸二酸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癸二酸生产废水的来源和特点 |
1.1.1 癸二酸生产废水的来源 |
1.1.2 癸二酸生产废水的特点 |
1.1.3 癸二酸生产废水危害 |
1.2 癸二酸生产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 高盐有机废水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盐废水的物化处理法 |
1.3.2 高盐废水生物处理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工艺流程及装置 |
2.1.2 试验用水 |
2.1.3 接种污泥 |
2.1.4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1.5 试验内容、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反应器的启动 |
2.2.2 反应器稳定运行 |
2.2.3 硫酸盐浓度变化对运行效果的影响 |
2.2.4 活性污泥反应器内污泥特性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反应器中优势菌群的变化 |
3.1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3.1.1 活性污泥反应器中菌群的 PCR-DGGE 分析 |
3.1.2 污泥样品 FISH 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总 DNA 提取和 PCR 扩增 |
3.2.2 PCR 产物的 DGGE 分析 |
3.2.3 菌群相对丰度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耐盐菌株的分离纯化鉴定 |
4.1 分析项目及检测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菌株形态观察 |
4.2.2 菌株的 16SrDNA 分子鉴定 |
4.2.3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
4.2.4 活性污泥内微生物耐盐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蓖麻油催化裂解制备癸二酸的清洁工艺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癸二酸简介 |
1.2 癸二酸的用途 |
1.3 制备癸二酸的原料来源 |
1.4 癸二酸的生产工艺 |
1.4.1 高温催化碱解蓖麻油法 |
1.4.2 微波裂解法 |
1.4.3 过热水蒸气法 |
1.4.4 电解己二酸法 |
1.4.5 微生物发酵法 |
1.4.6 固相碱裂法 |
1.4.7 丁二烯电化学转化法 |
1.4.8 辛二烯二钠羰基化法 |
1.5 癸二酸的纯化 |
1.5.1 萃取法 |
1.5.2 脲提纯法 |
1.5.3 氨气甲酸提纯法 |
1.5.4 氧化法 |
1.5.5 树脂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备癸二酸的清洁反应工艺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反应机理 |
2.3 检测方法 |
2.4 实验步骤 |
2.4.1 催化剂的制备 |
2.4.2 蓖麻油的皂化 |
2.4.3 蓖麻油酸的碱解 |
2.4.4 产品的检测 |
2.4.5 产品的分离 |
2.4.6 产品的纯化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非铅催化剂的筛选 |
2.5.2 非酚稀释剂的筛选 |
2.5.3 催化剂用量的选择 |
2.5.4 稀释剂用量的选择 |
2.5.5 碱液用量的选择 |
2.5.6 反应温度的选择 |
2.5.7 反应时间的选择 |
2.6 结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降低污染物排放的产品分离工艺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步骤 |
3.2.1 碱回收率的测定 |
3.2.2 溶剂消耗 |
3.2.3 液体石蜡回收率的测定 |
3.2.4 产品回收率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溶剂对碱回收率的影响 |
3.3.2 甲醇用量对碱回收率的影响 |
3.3.3 浸取次数对碱回收率的影响 |
3.4 工艺流程改进 |
3.5 产品的检测与表征 |
3.5.1 产品的检测 |
3.5.2 产品的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年产1万吨癸二酸的清洁工艺模拟设计 |
4.1 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 |
4.1.1 Aspen Plus简介 |
4.1.2 物性数据库 |
4.1.3 单元操作模块 |
4.2 工艺过程的Aspen建模 |
4.2.1 传统的工业生产流程及分析 |
4.2.2 工艺流程的确定 |
4.2.3 生产信息 |
4.3 工艺过程模拟设计 |
4.3.1 裂解段模拟 |
4.3.2 产品分离段模拟 |
4.4 经济性估算 |
4.4.1 投资估算 |
4.4.2 成本估算 |
4.4.3 企业年收益 |
4.5 污染物预测与环境保护 |
4.5.1 污染物预测 |
4.5.2 环境保护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设备一览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高纯度庚醛的制备及工业化 ——尼龙11单体合成中副产品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庚醛的性质及来源 |
1.2.1 庚醛的物化性质 |
1.2.2 庚醛的来源 |
1.3 庚醛的应用 |
1.3.1 香料行业 |
1.3.2 环保行业 |
1.3.3 涂料行业 |
1.3.4 医药行业 |
1.4 粗庚醛的分析 |
1.5 庚醛精制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意义 |
1.7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化学法精制庚醛 |
2.1 引言 |
2.2 基本原理 |
2.3 实验部分 |
2.3.1 主要原料 |
2.3.2 主要仪器 |
2.3.3 实验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亚硫酸氢钠用量对庚醛精制的影响 |
2.4.2 亚硫酸氢钠浓度对庚醛精制的影响 |
2.4.3 磺化温度对庚醛精制的影响 |
2.4.4 磺化时间对庚醛精制的影响 |
2.4.5 氢氧化钠用量对庚醛精制的影响 |
2.4.6 氢氧化钠浓度对庚醛精制的影响 |
2.4.7 还原温度对庚醛精制的影响 |
2.4.8 精制庚醛的组成分析 |
2.5 庚醛的后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减压精馏精制庚醛 |
3.1 引言 |
3.2 基本原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主要原料 |
3.3.2 主要仪器 |
3.3.3 实验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填料塔的确定 |
3.4.2 工艺条件对庚醛精馏的影响 |
3.4.3 阻聚剂对庚醛精馏的影响 |
3.4.4 精馏庚醛的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庚醛精馏的工业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精馏系统的设计 |
4.3 结果讨论 |
4.3.1 进料速度对庚醛精馏的影响 |
4.3.2 脱轻塔回流比对庚醛精馏的影响 |
4.3.3 脱轻塔釜温对庚醛精馏的影响 |
4.3.4 精馏塔回流比对庚醛精馏的影响 |
4.3.5 精馏塔釜温对庚醛精馏的影响 |
4.3.6 工业化精馏庚醛的组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从癸二酸工业废水中回收硫酸钠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癸二酸的性质及其用途 |
1.2 癸二酸的工业生产工艺 |
1.3 癸二酸废水成分分析 |
1.4 废水处理方法介绍 |
1.4.1 物化法 |
1.4.2 化学法 |
1.5 吸附等温线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废水初步处理过程及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苯酚含量的测定 |
2.3.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3.2 标准曲线拟合 |
2.4 无水硫酸钠纯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法) |
2.4.1 实验原理 |
2.4.2 试剂和溶液 |
2.4.3 实验步骤 |
2.4.4 实验结果处理 |
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 |
2.6 废水初步处理过程 |
2.6.1 废水蒸出液量的确定 |
2.6.2 不同蒸出液体积时苯酚含量的变化 |
2.6.3 蒸发浓缩液调节pH值的确定 |
2.6.4 初步处理后回收硫酸钠的纯度及收率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nton试剂氧化与吸附处理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 |
3.3.1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过程 |
3.3.2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的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 本节小结 |
3.4 吸附处理 |
3.4.1 实验方法 |
3.4.2 吸附剂的选择 |
3.4.3 球状活性炭静态吸附影响因素实验 |
3.4.4 NKA-2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影响因素实验 |
3.4.5 流速对活性炭动态吸附穿透曲线的影响 |
3.4.6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3.5 酸析滤液后续处理各种方法的比较 |
3.6 回收硫酸钠的纯度及收率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不同蒸出液体积时苯酚含量的变化 |
附录二 不同吸附剂的吸附效果比较 |
附录三 静态吸附影响因素数据 |
附录四 流速对活性炭动态吸附的影响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半导体催化剂对酯类润滑油的光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光催化氧化技术 |
1.2 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1.3 光催化氧化动力学研究 |
1.4 纳米半导体材料 |
1.5 纳米TiO_2光催化机理 |
1.6 影响光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
1.7 光催化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1.8 酯类润滑油的发展概况与环境污染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1.1 仪器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2 试验装置 |
3.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3.3.1 固定化纳米二氧化钛玻璃纤维的制备 |
3.3.2 pH缓冲溶液的配制 |
3.3.3 光降解影响因子的水平设计 |
3.3.4 光降解试验 |
3.3.5 动力学试验方法 |
3.3.6 检测方法 |
3.3.7 计算与统计方法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润滑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4.1.1 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 |
4.1.2 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光谱 |
4.2 不同因素对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效果 |
4.2.1 有紫外光与无紫外光反应对照试验 |
4.2.2 不同用量纳米TiO_2对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的影响 |
4.2.3 pH值对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的影响 |
4.2.4 不同H_2O_2浓度对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5 不同溶剂对di-PEHECA和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 双季戊四醇庚酸六酯光降解动力学 |
4.3.1 不同纳米TiO_2用量对di-PEHECA光降解动力学影响 |
4.3.2 不同pH值对di-PEHECA光降解动力学规律 |
4.3.3 不同浓度H_2O_2对di-PEHECA光降解动力学影响 |
4.4 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动力学 |
4.4.1 不同纳米TiO_2量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 |
4.4.2 不同H_2O_2浓度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
4.4.3 不同pH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光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
4.4.4 不同溶剂对三甲醇丙烷庚酸三酯的光降解动力学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9)癸二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癸二酸的用途 |
1.2 癸二酸的生产工艺 |
1.3 废水杂质分析 |
1.4 含酚废水的治理方法 |
1.4.1 物化法 |
1.4.2 生物法 |
1.4.3 化学法 |
1.4.4 电化学法 |
1.5 吸附过程热力学平衡 |
1.5.1 热力学平衡常数 |
1.5.2 平衡关系表达式 |
1.5.3 离子交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癸二酸含酚废水的处理及无水硫酸钠的回收 |
2.1 引言 |
2.2 工艺原理可行性的检测 |
2.2.1 氢氧化钠对冷凝液苯酚含量的影响 |
2.2.2 硫酸钠对冷凝液苯酚含量的影响 |
2.3 废水处理以及硫酸钠回收的工艺流程 |
2.3.1 工艺原理 |
2.3.2 工艺流程 |
2.4 实验材料 |
2.5 实验设备 |
2.6 苯酚含量的测定 |
2.6.1 实验原理及方法 |
2.6.2 标准曲线的测定 |
2.7 无水硫酸钠纯度的测定 |
2.7.1 实验原理 |
2.7.2 试剂和溶液 |
2.7.3 实验步骤 |
2.7.4 实验结果处理 |
2.8 实验步骤 |
2.9 结果与讨论 |
2.9.1 pH 值的影响 |
2.9.2 沉降过滤的影响 |
2.9.3 硫酸钠纯度的影响因素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树脂的预处理 |
3.3.2 静态实验 |
3.3.3 动态实验 |
3.3.4 吸附性能的测定 |
3.3.5 分析方法 |
3.4 静态影响因素实验 |
3.4.1 吸附交换时间对溶液中苯酚浓度的影响 |
3.4.2 树脂用量对水样含酚量的影响 |
3.4.3 温度对水样含酚量的影响 |
3.4.4 pH 值对水样中含酚量的影响 |
3.4.5 不同含盐量对水样酚含量的影响 |
3.5 动态影响因素-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5.1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5.2 pH 值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5.3 含盐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 |
3.5.4 对模拟废水的动态吸附处理 |
3.6 脱酚树脂对苯酚水溶液的等温吸附线的测定 |
3.6.1 等温吸附模型和树脂的等温吸附行为 |
3.6.2 吸附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
3.6.3 吸附交换动力学 |
3.6.4 控制机理模型和判断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工艺可行性检测数据 |
附录二 蒸发液不同条件下冷凝液的pH 值及苯酚的含量数据 |
附录三 静态吸附交换影响因素数据 |
附录四 动态吸附交换影响因素数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温两相厌氧生物系统处理苯酚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缩略词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含酚废水来源及其特性 |
1.2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2 中等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3 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厌氧消化的阶段性 |
1.3.1 两阶段理论 |
1.3.2 三阶段理论 |
1.3.3 四种群说理论 |
1.4 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
1.4.1 两相厌氧工艺的基本原理 |
1.4.2 两相厌氧工艺的特点 |
1.4.3 两相厌氧工艺的发展 |
1.4.4 两相厌氧工艺的相分离 |
1.4.5 两相厌氧工艺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装置及产甲烷相启动驯化 |
2.1 试验装置 |
2.2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2.1 分析项目 |
2.2.2 分析方法 |
2.2.3 末端产物分析 |
2.3 试验材料 |
2.3.1 接种污泥 |
2.3.2 试验底物 |
2.4 培养驯化方案 |
2.5 产甲烷相污泥培养驯化 |
2.5.1 产甲烷相污泥培养 |
2.5.2 产甲烷相污泥驯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酸相苯酚的酸化 |
3.1 方案的确定 |
3.2 方案一试验 |
3.2.1 试验结果 |
3.2.2 结果分析 |
3.3 方案二试验 |
3.3.1 试验结果 |
3.3.2 结果分析 |
3.4 酸化产物的组成 |
3.5 酸化产物的转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两相厌氧处理系统生态因子的量化与调控 |
4.1 生态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
4.1.1 温度 |
4.1.2 pH值 |
4.1.3 水力停留时间 |
4.1.4 容积负荷率 |
4.1.5 搅拌和充氮量 |
4.2 生态因子对微生物影响的基本规律 |
4.2.1 耐性定律 |
4.2.2 限制因子定律 |
4.2.3 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 |
4.3 系统最佳运行参数及性能评价 |
4.3.1 最佳运行参数 |
4.3.2 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蓖麻油酸萃取含酚污水(论文参考文献)
- [1]癸二酸的制备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 李敢. 广州化工, 2015(07)
- [2]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J]. 张帆,刘媛,贺盛福,彭志远,彭晓春. 现代化工, 2015(01)
- [3]LSC-500螯合树脂吸附癸二酸中铁离子的探索研究[D]. 陈庆. 西北大学, 2013(S1)
- [4]高硫酸盐癸二酸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研究[D]. 崔倩. 河北科技大学, 2013(S2)
- [5]蓖麻油催化裂解制备癸二酸的清洁工艺开发[D]. 王彦雄. 西北大学, 2012(01)
- [6]高纯度庚醛的制备及工业化 ——尼龙11单体合成中副产品的利用[D]. 李小军. 中北大学, 2010(05)
- [7]从癸二酸工业废水中回收硫酸钠的工艺研究[D]. 杨金光. 天津大学, 2008(08)
- [8]半导体催化剂对酯类润滑油的光降解研究[D]. 段建田. 西南大学, 2008(09)
- [9]癸二酸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D]. 张颖. 天津大学, 2007(04)
- [10]中温两相厌氧生物系统处理苯酚废水试验研究[D]. 张明. 湖南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