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4年美国计算机业热门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睿[1](2014)在《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风险投资逐步活跃起来,现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金融投资产业——风险投资业。现代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始于美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风险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于1946年在美国建立,其最令人称道的投资项目是1957年对数字设备公司(DEC)投资7万美元,到1968年退出时获得3.55亿美元的高额收益,年回报率高达101%。美国的风险投资在创造高额产出的同时,促进了新兴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以来,风险投资是技术融资的代名词,半导体、计算机、医疗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得到了风险投资的高度支持,推动了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不断发展。风险投资将资本、人力和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缔造了多个在美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美国几十年风险投资和新兴产业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领先水平,其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值得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研究、借鉴和反思。本文围绕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从美国风险投资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入手,分析了美国风险投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绩效与作用,并运用计量模型对其关系进行检验。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风险投资运行机制、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的影响、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加以评述。同时,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提炼了本文的创新点,并剖析了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能继续完善.第二部分对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概述。首先,对风险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风险投资的特点、基本要素、运行机制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次,分析了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发现风险投资促进了技术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支持并分担了风险,推动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助推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反过来,技术进步又激发了风险投资的投资热情,为风险投资提供了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渠道。再次,对新兴产业的涵义、特点、产生及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关系、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深入的分析。将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七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第一阶段为19世纪末1945年,是孕育阶段。第二阶段是19461970年,是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产生了现代第一个真正意义的风险投资公司,并形成了第一次风险投资的浪潮。第三阶段是19711980年,是调整阶段。1973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使依靠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业陷入衰退。但纳斯达克市场的建立和政府相关财税优惠政策的出台,又使风险投资业焕发了新的生机,进入调整期。第四阶段是19811989年,是快速发展时期。风险资本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第二次风险投资浪潮。第五阶段是19902000年,是成熟阶段。风险投资将互联网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获得了高额利润。第六阶段是20012008年,是调整发展阶段。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后,风险投资业从疯狂归于理性,重新调整投资策略,除软件业外,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风险投资的重点。第七阶段是2009年至今,是缓慢发展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是美国风险投资大幅下滑的一年,但随后,随着美国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风险投资业缓慢复苏。从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看,每次风险投资的兴起都伴随着新兴高科技产业的繁荣。第四部分对美国的科技进步的发展历程、动力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美国科技进步是随着三次科技革命不断发展的,每次科技革命都加快了美国的科技创新速度。而美国科技进步的动力有很多,主要有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引导,完善的投融资体制,综合的科技创新平台等。美国的科技进步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渊了影响,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催生了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但也带来一定负面影响。第五部分对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新兴产业是所处时代具有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总会涌现出相应的新兴产业。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互联网等高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基因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现代生物医药业的不断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飞速,成为美国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更离不开高新产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大力推动。通过对美国有代表性的新兴产业——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动力等进行分析发现,新兴产业的助推器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二是新兴产业。政府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的支持,风险投资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管理支持。在这两大因素的共同推动下,美国的新兴产业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社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第六部分深入分析了美国风险投资对技术进步及新兴产业的影响。从美国风险投资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历程看,风险投资、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过程。风险投资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金融工具,促进了技术创新效率的大幅提高。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又激发了新兴产业的形成。美国的风险投资又为新兴产业提供大量资金,进一步推动了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值和市值不断增加,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同时,通过对风险投资与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较好的典型案例——美国硅谷的分析表明,风险投资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反过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又吸引了风险投资的集聚。第七部分用数理方法检验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影响。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利用时间序列变量之间的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美国风险投资与经济增长和新兴产业总产出之间的长期稳定及短期动态调整关系。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美国风险投资不仅在短期内促进了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美国上市公司市值和美国信息产业产值的增加,而且在长期内对二者的增长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八部分总结了美国风险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进而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的主要经验有:在法律基础、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风险投资以大力支持,政府牵头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挥了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有完善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广泛的资金来源和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极大地推动了风险投资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我国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总结美国风险投资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意义重大。
王雯殊[2](2019)在《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及应用的演进模式分析:文献计量与主题建模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都在大力提倡发展人工智能。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整体规模和综合实力与美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部分领域也已处于领跑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文献和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针对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本身的科学计量、演化模式和应用前沿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相对滞后,而且针对主要科学问题的阐述也并不充分,甚至部分领域还存在研究盲点。针对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演进模式的量化分析、主题建模和内容挖掘,无疑对于我国相关科技或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和管理实践意义。为进一步刻画过去三十年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及应用的演进模式,本文搜集了22万多条文献数据和2.9万余条已公开的专利数据,从文献计量和主题建模的综合视角开展相关的量化研究,并尝试提出启发式的管理和科技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基于WOS(Web of Science)收录的人工智能文献数据和德温特(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收录的专利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工具绘制人工智能研究及应用的知识图谱,探究过去三十年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重要技术前沿的演进模式,并对研究和应用热点领域进行了分类和主题粒度的细化。其次,本文基于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结合一些新的概念和测度方法(主题间距离、专利转化强度和专利转化效率等),提出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并对上述人工智能相关文献和专利数据进行主题建模(Topic Modeling),从内容挖掘(Context Mining)的角度深入提取了不同时段人工智能细分主题,并进一步量化主题的演化过程和技术转化模式,主题建模实验结果也证实了新测度指标的可靠性。作为一篇信息系统和知识管理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从一个较为系统的视角探索了人工智能的内涵与边界,并给出了一个较为综合的文献和专利检索式;(2)提出了主题间距离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进一步量化了研究主题的内容演化的分析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传统LDA算法的综合分析框架;(3)从文献-专利耦合新颖视角,提出了专利转化强度和专利转化效率两个概念和测度公式,并用来评价人工智能的技术转化程度,从而辅助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领域的潜在创新机会。
王丹[3](2008)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文中指出产业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出现的新现象,电信业、传媒业、出版业、IT行业等产业间的边界不断模糊或收缩,产业间的交叉业务越来越普遍。当前,产业融合现象虽然仍在部分行业内表现的比较充分,但是它的诞生释放出一个信号,即原来的产业分立观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假设或理论,已经在新技术革命中受到挑战与冲击,而且伴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伴随着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深入,这种冲击将越来越大。本文主要选取建立于产业分立观点之上的企业并购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产业融合下企业并购行为的新动向,找出其特点和特殊性,以此来发展并购理论。产业融合现象出现使得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产品特征等方面发生着变化,企业为了实现自我成长,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都采取并购策略,以迅速获取企业成长或调整战略的资源,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发现,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行为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从20世纪80年代的“以融合发展战略”为宗旨的企业并购阶段,到90年代“管制约束”下的电信与IT行业的跨行业业务融合阶段,再到21世纪的跨媒体、电信业、信息业全面融合性并购。企业并购行为演变阶段反映了产业融合对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加深,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产业融合认知的演进。从最初的行业管制,到管制放松,再到促进产业融合等一系列政策变化验证了这一变化。当前,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高潮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到来,企业并购仍以以往的并购形态为主,表现为跨区域、跨国界的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针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行为,部分文献已经有所涉及,但是对其研究仍旧在原有企业并购理论的框架之下,按照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的划分方式对其进行拆分,没有对其形成一个统一和整体的认识,本文只是试图从整体上去把握这种新的并购形态,寻找其特性。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行为只有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对成熟和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较多,本文没办法从整体上把握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行为的动态和表现,只有通过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该类并购的一些特征。文中选取了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阳光文化并购新浪网、出版企业并购网络企业等三个案例,以此来代表三种产业融合并购类别。在案例的分析的基础之上,文中重点剖析了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的动因、企业并购的外部支撑条件、企业并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以往的企业并购行为与该种并购行为的异同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对并购种类重新划分的设想。文中在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将企业并购种类重新划分“规模化并购”、“一体化并购”、“多元化并购”和“升级并购”。企业并购新的划分方式并不是对以往的企业并购类型的彻底抛弃,而是在划分方式与出发点上存在差异。新划分以企业并购的最终结果为出发点,这与原有的企业并购的行为出发点的划分方式不同。新划分方式把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行为也包含进去。文中提出了“升级并购”的概念,其目的也是用于概括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全篇行文围绕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行为展开,通过并购动因、并购支撑条件、以及并购特点的综合考量,旨在发展与延伸并购理论,并对现实产生一定指导或启发意义。
杜文彬[4](2020)在《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应对21世纪人才需求挑战的战略举措,我国STEM教育的政策要求与实践探索方兴未艾,急需系统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成果支持。与此相对照,美国作为最早开展STEM教育的发达国家,其推动STEM教育的历史脉络和经验教训,对于深化我国STEM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尤其是本土化的课程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STEM教育以20世纪80年代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科学素养”作为开端。短短三十几年间,其已完成从科学教育改革思潮到实体课程的进化,并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形式嵌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的生长空间构筑于学校教育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之间的差异。学校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手段、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机制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数量、类型、规格之间存在多重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STEM教育的发展动因。以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结构变化与矛盾解决主体在不同“行动者”间的转换为依据,可将美国STEM教育发展划分为STEM教育思想萌芽、课程体系初建、制度化推进以及标准化课程建设四个阶段。这背后既体现着学校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大潮的回应,也凝结着科教精英、民间团体以及政府等不同利益团体以教育改革回应社会矛盾的斗争与妥协。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是STEM教育的思想萌芽时期。美国政治经济发展新格局带来大量高素质劳动力需求,面向少数精英的结构主义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新的人才结构需要。为解决上述矛盾,科教精英发起了以STS运动、2061计划为代表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以破除科学教育精英化的弊端。这次改革使科学教育呈现出大众化、素养化、跨学科整合以及标准化等有别于传统科学教育的新特征。STEM教育理念内核,包括面向国家劳动力需求的培养目标、跨学科整合的课程内容、秉承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方法、以及具有标准化评价烙印的课程评价,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构筑起来。尽管“STEM”这一专用术语尚未出现,其思想萌芽已经孕育在科学教育改革之中。但由于工程教育在STEM整合中缺乏实质性的地位,STEM教育尚未形成正式概念,也难以脱离于传统科学教育框架而获得自主发展。以“STEM教育”专门术语在2001年的出现为标志,2001年至2005年STEM教育处于课程体系初建阶段。随着美国不断向第三产业转化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海外精英对STEM工作岗位的占领,硬科学在美国学校教育中不断式微。为保证市场中STEM专业人才储备,以工商业主利益为代表的民间组织纷纷要求学校加强硬科学教育。这一诉求为工程教育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开辟了通道,使STEM教育获得“工程”拼图,实现了其概念的完整建构。完成概念建构的STEM教育在大型学术团体主导下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长足进步,课程体系建设初见形态。但由于发展主体各自为政,STEM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呈现出各课程要素发展不均衡、发展动力受限等缺点。要应对伴随再工业化战略而来的STEM人才需求大潮,就必须在课程管理体系中做出调整,在更强力量的主导下实现整体推进。伴随着2006年《崛起于聚集的风暴之上》报告的发布,STEM教育正式进入联邦视野。2006年至2011年是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阶段。为配套促进制造业回岸的再工业化战略,美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整体规划、项目引导以及法令保障手段,强势主导着STEM教育发展。同时,联邦政府还统合各利益主体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了STEM教育国家战略式推进。该阶段STEM教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各种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层出不穷,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由于财政的突然倾斜,该时期STEM教育呈现一种聚焦价值讨论而轻视实践质量的状态,功利主义与形式主义危机接踵而至。以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对全美STEM教育项目的质量审查为开端,STEM教育进入标准化课程建设时期。为应对美国STEM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与功利主义危机,曾一度缺位的课程专家重新主持STEM课程改革。以课程专家为主导,各发展力量通过构建横纵衔接的一贯制课程体系、开发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以及制定州级STEM课程实施标准,实现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并构筑起“联邦主导——地方规范——学校自主开设”的课程实施体系。至此,STEM教育依托STEM学校,以必修课身份在学校课程体系中获得一席之地。纵观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可发现STEM教育各个阶段都和特定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背景紧密相连,有其独特的发展机制,包括从外力推进与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以及由多元走向统一规范的课程实施机制。我国STEM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着发展力量自发性、课程开发多元化与课程实践零散化等特点。从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梳理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相关经验、教训与发展机制,对接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现状,本研究认为美国STEM教育发展对我国具有以下发展启示:首先,在与“结构”的关系上,应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间的矛盾暴露;其次,需联合各方“行动者”发挥多元主体共同推进效用;最后,还要遵循科目发展的一般规律,尤其在内容开发机制与实践机制上要契合我国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与育人要求,选择适配的发展方式。
侯顺[5](2019)在《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影视文化生产活动开始于1895年,经过了 100多年的发展,进入当下的网络时代,传统影视产业升级为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了新的产品和新的现象。网络影视产业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结果,对其进行研究,既有艺术审美价值和理论意义,又有产业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1995年,尼葛洛庞帝在《Being Digital》(《数字化生存》)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趋势和应用,阐明了信息技术、互联网对时代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和价值,并为我们描绘了一种新的思维及生活模式。1987年互联网进入中国,32年过去了,如尼葛洛庞帝预测的一样,互联网给人们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生存方式,也对产业经济市场带来升级和变革。本文即是对网络影视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引入历史学、影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视角,采用原理演绎与比较分析、宏观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地梳理了网络影视产业从溯源、萌芽、诞生到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时代背景、历史脉络、产业格局等;从具体的生产实践中比较、总结一般生产规律,总结归纳部分网络影视企业失败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分布在第二章至第七章中。其中,第二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研究范畴等基本问题做了交代。第三、四章是历史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追溯传统影视产业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建构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进程。第五、六章是现实研究,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现状格局、典型企业进行具体分析;第七章主要对网络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明确研究的意义、现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及主要创新点等。绪论首先阐释了研究意义,网络影视产业作为网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兴业态之一,受到网民的高度关注和喜爱,将网络影视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进行研究,对历史学、影视学、产业学、传播学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对网络影视企业的分析、研究和总结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其次,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论文的主体内容、主要理论和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进行分析,这是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影视产业是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依赖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影视产业往前发展。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可以追溯为科技与文化的深度关联性,具体的历史阶段表现为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关联,这种关联是网络影视产业产生、发展的基础,也促使网络科技与影视产业的协同并轨发展,而与网络影视产业相关的活动及其规律都属于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范围。第三章是对传统影视产业历史发展的追溯,网络影视产业脱胎于传统影视产业,而且在网络影视产业出现之后,传统影视产业并未消亡,而是继续发展。本章主要通过追溯影视产业的历史渊源,阐明其艺术属性和科技属性等本源性问题。从时间轴来看,影视文化生产活动远早于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产生,在网络科技出现之前,影视艺术的生产活动、产业形态就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影视娱乐产品。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影视艺术的文化属性更加明显;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出现了网络影视产业活动,影视产业的科技属性又开始凸显,因此,对网络影视产业的研究要从研究传统影视产业开始。同时本章还分析了传统影视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中国共有53处世界物质遗产,和40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这些遗产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是具有高价值、稀缺、无法仿制、难以替代的宝贵财富,但是当下的网络影视产业对这些优质资源的利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第四章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进度进行了全景性历史建构。通过考量影视文化活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的产生时间,提出是进入21世纪后,影视产业与网络技术交叉融合到一定程度,网络影视产业才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在2001年8月出现的网络VOD服务,可以视为网络影视产业的萌芽,之后陆续上线众多影视网站,虽然在后期的发展中,网站的盈利方式、业务重点各不相同,但影视制作依然在网站业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8年里,网络影视产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梳理我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经过了野蛮生长期、行业调整期、行业发展期、快速成长期四个历史阶段。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发展到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网络大电影、微电影、微电视剧、网络直播等“网生”影视产品是对传统影视产品的发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融合进入更深层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产品新形式出现。第五章是对网络影视产业市场格局的分析。在发轫之初,乐视、酷6等影视网站争先上线,快速抢占影视资源,经过多次洗牌之后,很多网站悄然退走,只有少数网站在互联网巨头BAT的支持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从整体来看,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在长视频领域形成了以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为主的“三国鼎立”格局;在短视频平台领域,则形成了以抖音、快手、秒拍等为主的“战国时代”状态,竞争也异常激烈。与此同时,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网络直播后来居上,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成为中国网络影视行业格局的变量。第六章是选取了网络影视企业的典型代表进行分析。优酷形成了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爱奇艺形成了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腾讯视频形成了围绕细分的泛娱乐生态、乐视视频形成了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芒果TV形成了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快手与抖音短视频形成了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虎牙直播与斗鱼TV形成了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第七章主要研究了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对策。当下,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到跑马圈地的行业格局洗牌之后,网络影视企业开始全面竞争。在网络影视产业的后竞争时代,出现了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等趋势。网络影视产业需要在内容制作上求精、资源利用上求深、商业模式上求变、产业格局上求新,才能在泛娱乐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85年,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出版了他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的《娱乐至死》,书中解析了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得出了由此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预见和担忧,以此来告诫公众要警惕技术的垄断。在该书中,波兹曼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令人深省。34年过去了,当时的观众并没有“娱乐至死”,而当下,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又将“娱乐”推向了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征程上,尼尔·波兹曼所担忧的电视时代已过去,但是新的娱乐载体电脑、平板、手机,甚至网络电视,又相继出现,而网络影视生产内容,网剧、微电影、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直播节目等也的确是在推动着人类的娱乐进程,历史似乎依然朝着波兹曼先生设想的“至高至死”的方向发展,娱乐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但“娱乐至死”依然需要避免。因此,尼尔·波兹曼的警示在当下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网络影视产业的发展也要预防这种可能。
李京文,英定文[6](1997)在《信息技术及其市场的发展趋势》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及其市场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京文英定文信息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信息技术革命将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动因。为了说明信息技术发展状况,探讨其带动社会发展的内在根源,有必要对信息...
余丽蓉[7](2014)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报纸开始将自己的内容搬上互联网、创办报纸电子版以来,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拉开大幕。这次转型,是中国报业面对数字技术所塑造的新媒体生态及由此带来的传媒大变局而作出的生死存亡选择。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受到极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报业消亡论”在全球范围内尘嚣直上。近二十年间,中国报业和欧美报业一样,一直在努力“自救”,寻求转型。报业转型有很多方向和路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自救”方式就是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利用新媒体技术,而且采取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甚至将自身媒介存在形态转变为新媒体的方式,重塑报纸媒介形态和业务形态,推动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整个报业产业形态的升级。然而,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运作虽动作频频、勇于探索,但总体上来看并未获得成功,以致出现了所谓“报人办网,十年不成”的说法,转型至今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步伐加快,使得中国报业再一次面临“历史性拐点”。本研究由此出发,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过去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番相对全面的分析,尤其对新的媒介生态下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前景问题做出重点探讨,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创见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认为,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较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新媒体产业模式将替代传统媒体产业模式。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绝不是进行简单的媒介形态更新和媒介渠道数字化延伸,也不是在改良式的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思维下即可实现。中国报业应在思想观念上具备互联网思维,在角色定位上成为新媒体阵营中的一员,在运营机制和经营策略上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在体制上创新突破以实现与新媒体市场的对接,才有可能化解危机、重获新生。按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包括绪论在内,全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多年而未获成功的现实是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在介绍该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组重要概念,并对当前国内外与本研究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同时勾勒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提炼出几个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本章对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的生存危机进行全面阐述,认为传统报业应积极寻求向新媒体转型,实现自我嬗变。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给中国传统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生存危机,报业必须顺应传媒环境新变化,走上新媒体转型之路,而且转型也在各方面具备现实条件。第三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本章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转型至今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描述。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主要分为发端、勃兴、提速和全面探索四大阶段,现状特点集中表现为两个:一是转型在局部范围获得一定成效,二是转型演进到关键时期,亟待升级再造。第四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秉承前一章的思路,本章对中国报纸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并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在整体战略规划上、理念和方式上、商业模式上都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导致报业新媒体发展陷入困局,整体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原因既来自于报业自身,也与外部体制环境不佳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第五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针对前文提出的转型问题,本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如果要走出困境,转型必须进行战略升级。战略升级可以从观念转型、战略定位调整、转型路径选择和体制适度突破四个方面展开。第六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在上一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基础上,本章尝试提出一些具体转型策略。本章抓住转型中的几个核心点——内容生产、媒体运营方式、盈利模式,提出了内容产品创新、平台化运营和多元化盈利的立体化策略,包括影响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一个关键问题——版权问题。
蒋平[8](2016)在《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自20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当时是受到了网络市场利润的驱使,还是信息技术力量的推动,又或是面临传统课程发展的制度瓶颈,但一路走来可谓是历经艰辛。直到最近几年,MOOC的兴起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推向一个全新的高潮期。学术界和舆论媒体同时以铺天盖地广告营销的方式,对网络课程引发的高等教育数字化革命进行广泛宣传,重点介绍网络课程如何激发了在线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赢得了怎样的良好社会声誉,甚至提出网络课程构筑的虚拟大学将会主宰未来大学的发展方向,传统实体大学正在走向衰亡。中美两国政府积极响应MOOC带来的影响力,不仅大规模地发展网络课程,为网络课程开发搭建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合作平台,而且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如果继续按照惯常的技术逻辑去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那么注定在研究思路上很难有所突破和创新。因为技术已经成熟到网络课程的在线教学与在线学习可以无限时空,“随心所欲”。从麻省理工学院倡导“知识共享”的理念,提出“公开线上课程”计划,到M0OC平台仍然继续坚守“免费”、“开放”与“共享”原则,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主流价值取向好像不曾改变,但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却越发复杂而多元。其中,“知识转型”理论无可厚非地成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深刻动力。以知识转型为研究视角来分析比较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既源自于教育改革本身与知识转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又是由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植根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发展过程中的很多基本特征反映了知识转型的内在要求。但是,要为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比较研究寻求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有力证据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不仅要从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中系统性、分类化的概括归纳,找寻出知识转型与网络课程相互作用的初步证据,而且还要辩证地分析技术力量与知识转型哪个要素对考察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更大。按照“研究基础→事实呈现→理论探索”的研究思路,利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既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及技术影响进行了历史阶段划分,又对知识转型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建构出新的知识转型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分析得出技术逻辑用于解释和指导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具有不适合性,经过一番“理论探索”,最终寻求到知识转型理论支撑的充分证据。以“事实呈现”的方式描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概况不仅是要说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如何走向融合,成为“竞相争艳”的对手和伙伴,而且更是为后续知识转型理论的实践推进提供事实依据。那么,如何对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进行具体化比较研究呢?依据“实践考察→问题反思→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从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中考察了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和差异性。趋同性特征中出现了由计算机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知识生产数字化明显:推行“项目驱动”式发展路径,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发生着“现代知识”向“后现代知识”性质的转变,“无形学院”的团队合作十分普遍。这种趋同性特征符合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要求。差异性特征中受到知识转型外在制度的影响,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政策导向、基本路径、运行机制和价值立场上存在显着区别。这种宏观意义上的“趋同存异”现象及其制度逻辑也同样发生在中美两国较为典型和颇具代表性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展过程中。以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为个案,进行对比考察分析发现: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着“差异性”。知识转型理论在实践推进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无论是新旧“知识生产模式”的交替,还是“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的转变,都一致地表明两种不同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共存现象”和“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新旧“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在转型过渡时期,同时共存于同一社会,到底选择以哪种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为标准可能难以抉择,必然引起知识世界的混乱状态。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建构的社会不可能对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逐渐确立的科学规范或知识规范表示接受和改变,更有可能遭到原有“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的抵制和反抗,从而试图夺回知识控制的主导权,由此导致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出现。只有当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完全取代原有的“知识生产模式”或“知识型”,并为人们所接受时,这种知识王国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才会自然消失。为此,知识转型的“共存现象”与“相互作用”造成的混乱状态和矛盾冲突必然渗入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和运营过程,以连锁反应的形式导致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共同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学习效果不佳,知识市场化引发学术危机,教师难以做出选择以及学分互认和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那么,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如何应对知识转型的变革引发的挑战呢?注重课程平台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实现大学与政府、市场三方利益共赢,培养知识、能力与技术相融合的数字化教师和试点推行SPOC课程平台及教学模式将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曹珊[9](2014)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劳动力市场能准确预测、科学定位、灵敏适应与灵活引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变革有促进作用。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高等教育劳动力的就业也保持良好的态势。深刻把握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规律本质对我国高校建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力图从高等教育和劳动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出二者互动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有强有力的理论作为依据。全球化理论为市场理念与“国际化”人才目标提供依据,知识经济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是“知识型”人才竞争优势与知识转化为资本的保证,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依据,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均衡目标则以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为支撑。从历史的维度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二者之间联系冷漠。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过渡阶段,二者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国际化使美国意识到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推行人才培养改革,这些改革对劳动力市场有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使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等教育劳动力数量增加,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带来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层次结构的变更,高层次人才专业能力提高,市场适切性增强。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转型使高层次劳动者的质量得以提升。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看,经济全球化使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弹性、参与性增强,对劳动力素质结构提出新要求。高等教育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的高就业率、低失业率和高工资水准促进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方式的“知识化”、多样化与弹性化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结构变革;劳动力市场雇主录用人才的新标准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变革。为促进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美国各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建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杜克大学利用其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与基础资源建设,配合全球性议题的课程以及多样化教学方法,培养“世界公民”。斯坦福大学在“实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利用其与硅谷毗邻的地理优势,产学研结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实用性人才。圣保罗学院强调市场运作的理念,根据市场状况随时更改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培养应用型人才。密歇根州立大学利用其学生来源国际化的优势,重视多元文化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构“临床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特点是都以培养全球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在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机制与高等教育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劳动力市场通过工资决定机制、市场半径与资源配置机制、就业保护机制、失业保险机制与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机制激励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之相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自身规律与市场理念的博弈下,适应与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二者的互动颇具特征并有相交重合的趋势。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的研究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劳动力市场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动力源泉,现代大学制度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制度性保障,市场激励与高等教育自主调节机制是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助推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这种张力促进了高等院校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应,又能保持高等院校作为知识传播、创造与应用机构的特性。结合美国经验,我国应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转向:厘清激励相容问题,推动现代大学制度设计与机制创新。
梁运文[10](2005)在《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态势中出现了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现象,即: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中,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反差态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美国新经济的繁荣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分别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把交椅的美国经济和日本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研究的重点,而1970~2000年日美经济动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彼消此长独特态势,更是各方探讨研究的焦点。 对此,本文通过分别对美国与日本产业竞争力在20世纪70~90年代动态变迁趋势的研究,再对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进行动态比较,结果发现一个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相同步的反差现象,即日美产业竞争力变迁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里,亦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有趣现象:1970~1985年间,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衰退,滑向低谷,而同期日本产业竞争力则蒸蒸日上,趋向巅峰;1985~2000年间,日美产业竞争力态势则出现惊天大逆转,美国产业竞争力“风光无限好”,日本产业竞争力则承受“失去的10年”之痛苦。由于宏观经济伺题的根源在于微观经济,因此,本文认为,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出现的彼长此消的巨大反差态势,其根源在于微观经济中日美企业竞争优势的动态变迁;同时又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产业竞争力,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具备强大竞争力的产业,不可能孕育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故此,本文把日美经济发展态势巨大反差现象“幕后”驱动力的本质,归结为日美两国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作者认为,正是日本与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彼长此消导致了日美宏观经济在20世纪70~90年代发展态势的巨大反差。 把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的驱动力归结为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必然存在三个需要加以研究的逻辑问题。本文认为,唯有完满地解答了这三个问题,方能对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做出全面的解释并揭示其中的规律。这三个必然的逻辑问题分别是: 问题1: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传导链是什么?构建这样一条产业竞争力产生的因果链,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基础。 问题2: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变迁机制是什么?对于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而言,其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解释日美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迁是日美经济巨大反差现象研究的根本核心所在。探讨产业竞争力从强盛到衰退的动态变迁机制是探寻20世纪70~90年代日美产业竞争力此消彼长态势规律的关键所在。 问题3:保证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路径平滑化,以获取可持续国家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模式是什么?作为问题1和问题2的逻辑延伸,鉴于20世纪70~90年代日美经济
二、1994年美国计算机业热门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4年美国计算机业热门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及评论 |
1.2.1 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 |
1.2.2 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的影响研究 |
1.2.3 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研究 |
1.2.4 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影响研究 |
1.3 论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关系概述 |
2.1 风险投资概述 |
2.1.1 风险投资的概念 |
2.1.2 风险投资的特点 |
2.1.3 风险投资的基本要素 |
2.1.4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 |
2.1.5 风险投资的理论基础 |
2.2 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
2.2.1 风险投资促进技术创新 |
2.2.2 风险投资推动了高科技的产业化 |
2.2.3 风险投资助推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 |
2.2.4 技术进步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高收益的投资渠道 |
2.3 新兴产业概述 |
2.3.1 新兴产业的涵义 |
2.3.2 新兴产业的特点 |
2.3.3 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动因 |
2.4 技术进步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
第3章 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 |
3.1 风险投资的孕育阶段(19 世纪末~1945 年) |
3.2 风险投资的发展阶段(1946~1970 年) |
3.2.1 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建立 |
3.2.2 小企业投资公司发展迅速 |
3.2.3 成立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公司 |
3.3 美国风险投资的调整阶段(1971~1980 年) |
3.3.1 经济衰退使风险投资出现萎缩 |
3.3.2 国家通过法律和税收等政策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
3.4 美国风险投资的快速增长阶段(1981~1989 年) |
3.4.1 调整税率 |
3.4.2 推出“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引导了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 |
3.4.3 风险投资业的资金来源和投向有了较大变化 |
3.5 风险投资的成熟阶段(1990~2000 年) |
3.5.1 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
3.5.2 新成立了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 |
3.5.3 风险投资业绩较好 |
3.6 美国风险投资的调整发展阶段(2001~2008 年) |
3.6.1 风险投资方向有了重大调整 |
3.6.2 联邦政府和各州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法律法规 |
3.6.3 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风险投资业 |
3.7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风险投资的放缓阶段(2009 年至今) |
3.7.1 风险投资业在 2009 年大幅下滑 |
3.7.2 风险投资业在 2010 年后逐渐复苏 |
3.8 美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特点 |
3.8.1 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
3.8.2 与技术创新同步发展 |
3.8.3 与美国宏观经济互相影响 |
第4章 美国技术进步的动力及影响 |
4.1 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
4.1.1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美国的科技水平得到初步发展 |
4.1.2 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美国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
4.1.3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69 |
4.2 美国技术进步的动力 |
4.2.1 市场对科技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
4.2.2 政府发挥了引导作用 |
4.2.3 有完善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 |
4.2.4 综合的科技创新平台 |
4.3 美国技术进步的影响 |
4.3.1 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变 |
4.3.2 激发了一批新兴产业的涌现 |
4.3.3 加速了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程 |
4.3.4 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
第5章 美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
5.1 信息产业 |
5.1.1 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 |
5.1.2 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5.2 生物医药产业 |
5.2.1 生物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
5.2.2 美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路径 |
5.2.3 形成了世界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5.2.4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5.2.5 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 |
5.3 新能源产业 |
5.3.1 美国新能源政策的主要法律法规 |
5.3.2 美国政府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
5.3.3 新能源政策下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
5.4 美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 |
5.4.1 政府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政策支持 |
5.4.2 风险投资为新兴产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
第6章 美国风险投资对技术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影响 |
6.1 风险投资推动了技术进步 |
6.1.1 风险投资是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金融工具 |
6.1.2 风险投资促进了科技型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
6.1.3 风险投资提高了科技创新的效率 |
6.2 风险投资对新兴产业的作用 |
6.2.1 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发展资金 |
6.2.2 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侧重点不同,激发新技术的创新 |
6.2.3 提高了新兴产业企业的市场价值 |
6.3 风险投资促进了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形成 |
6.3.1 硅谷的发展概况 |
6.3.2 硅谷的四大高科技产业集群 |
6.3.3 促进硅谷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因素 |
6.3.4 风险投资在硅谷发展中的作用 |
第7章 美国风险投资影响的模型推导和实证检验 |
7.1 风险投资影响的模型推导 |
7.1.1 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模型推导 |
7.1.2 风险投资对企业影响的模型推导 |
7.2 美国风险投资影响的实证检验 |
7.2.1 计量方法说明 |
7.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7.2.3 实证分析 |
7.2.4 结论说明 |
第8章 美国风险投资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8.1 美国风险投资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经验 |
8.1.1 提供坚实的法律法规保障 |
8.1.2 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
8.1.3 设立政府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
8.1.4 建立了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8.1.5 充分发挥了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 |
8.1.6 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完善 |
8.1.7 资本来源广泛 |
8.1.8 形成了先进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
8.2 对我国的启示 |
8.2.1 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8.2.2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风险投资运行机制 |
8.2.3 政府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风险投资向科技企业倾斜 |
8.2.4 拓宽风险资本的来源 |
8.2.5 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2)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及应用的演进模式分析:文献计量与主题建模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人工智能 |
2.1.1 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
2.1.2 人工智能的类型及研究领域 |
2.1.3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2.1.4 人工智能的未来与挑战 |
2.2 文献计量与主题建模 |
2.2.1 文献计量学 |
2.2.2 主题建模 |
2.3 技术预见与技术预测 |
2.3.1 技术预见 |
2.3.2 技术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工智能热点研究与应用分析 |
3.1 文献和专利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
3.1.1 文献数据的来源与检索策略 |
3.1.2 专利数据的来源与检索策略 |
3.2 文献和专利的描述性统计 |
3.2.1 文献的描述性统计 |
3.2.2 专利的描述性统计 |
3.3 人工智能相关文献与专利的知识图谱分析 |
3.3.1 人工智能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
3.3.2 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的知识图谱分析 |
3.4 文献-专利耦合视角的人工智能热点关键词分类 |
3.4.1 人工智能热点关键词的专利精炼检索 |
3.4.2 人工智能热点关键词的薄弱领域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DA模型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演进与技术转化趋势分析 |
4.1 实验设计 |
4.1.1 LDA模型基本原理 |
4.1.2 困惑度和相干性 |
4.1.3 主题间距离 |
4.1.4 转化强度与转化效率 |
4.2 实验研究 |
4.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技术应用与前沿领域 |
(二)人工智能的主题演进与技术转化水平 |
二、创新贡献 |
三、政策启示 |
四、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 产业融合现象的兴起与发展 |
(二) 产业融合的理论解析 |
(三) 产业融合的影响效应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本文结构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并购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企业并购研究的阶段性 |
第三节 并购理论的两个纬度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 |
第二章 基于产业融合的并购案例剖析 |
第一节 美国在线并购时代华纳——网络媒体的兴起 |
(一) 并购行为的行业背景 |
(二) 并购双方的历史沿革 |
(三) 并购双方的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
(四) 并购方式 |
(五) 并购之后的影响效应 |
第二节 阳光文化并购新浪网——网络电视的兴起 |
(一) 并购行为的行业背景 |
(二) 并购双方的历史沿革 |
(三) 并购双方的主营业务及经营状况 |
(四) 并购方式 |
(五) 并购之后的影响效应 |
第三节 出版企业并购网络企业——网络出版的兴起 |
(一) 并购行为的行业背景 |
(二) 出版企业与网络企业主要并购表现 |
(三) 并购之后的影响效应 |
第三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并购是企业内生性成长的需求 |
一、构建企业的价值网络:基于企业价值提升的分析 |
(一) 企业价值链的构建与发展 |
(二) 企业价值链的重构 |
(三) 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及发展 |
(四) 价值网络构建中的企业并购冲动 |
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基于网络化下的交易分析 |
(一) 低成本数字替代品的出现 |
(二) 对网络环境公共性的利用 |
(三) 挖掘信息集合器的内在价值 |
(四) 基于成本收益优化的并购选择 |
三、挖掘企业流程再造的价值:基于核心竞争力重构的分析 |
(一) 从竞争优势到核心竞争力 |
(二) 流程再造中的核心竞争力选择 |
第二节 企业并购是企业对外部变化适应性选择 |
一、企业的潜在市场的拓展:基于管制放松的变化 |
(一) 管制放松引致市场进入门槛的降低 |
(二) 技术融合基础之上的市场融合兴起 |
(三) 企业适应管制放松的并购冲动 |
二、企业利润构成基础的变动:基于长尾利润的出现 |
(一) 虚拟市场的兴起与成长 |
(二) 从需求曲线到长尾需求曲线 |
(三) 为获取长尾利润的企业并购冲动 |
第四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条件分析 |
第一节 物理条件:基于企业技术环境的变革 |
(一)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条件 |
(二)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条件 |
(三) 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与完善——信息条件 |
第二节 产业条件:基于企业竞争环境的变革 |
(一) 竞争环境——促使企业竞合关系产生 |
(二) 网络价值——虚拟市场的价值基础 |
(三) 边缘竞争——动态竞争优势的塑造 |
第三节 资本条件:基于企业融资环境的变革 |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二) 私募融资的兴起与发展 |
第四节 政策条件:基于融合政策的变化——以国外为例 |
(一) 美国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影响 |
(二) 欧盟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影响 |
(三) 日本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及影响 |
第五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结构特点 |
第一节 并购交易结构的变革 |
(一) 并购方式的创新 |
(二) 并购与合作的均衡 |
第二节 内部管理结构的变革 |
(一) 组织结构的转变 |
(二) 管理模式的变革 |
第三节 企业经营模式的变革 |
(一) 产品集成化趋势 |
(二) 产品营销的网络化 |
(三) 企业经营盈利模式的拓展 |
第六章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与传统并购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并购的种类及特征 |
(一) 企业并购浪潮及产生背景 |
(二) 各种并购方式及特点 |
第二节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的特征 |
(一) 此种并购产生的背景 |
(二) 此种并购的主要表现 |
(三) 此种并购的特征 |
第三节 产业融合背景下企业并购与以往企业并购的差异性 |
(一) 并购模式的差异性 |
(二) 并购动因的差异性 |
(三) 并购交易方式的差异性 |
(四) 并购支撑条件的差异性 |
(五) 并购过程的差异性 |
(六) 并购结果的差异性 |
第四节 对并购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
(一) 设想的基本思路 |
(二) “升级并购”的定义及表现 |
(三) 企业并购新划分方式的影响意义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一般结论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界定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STEM教育的一般研究 |
二、美国STEM教育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审视与思考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课程史研究的理论审视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研究视角与研究思路 |
三、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的研究方法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一、深化STEM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
二、为我国STEM教育本土化实践提供参考经验 |
第二章 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STEM教育发展的多重矛盾 |
一、STEM教育发展矛盾的梳理 |
二、推动STEM教育发展多重矛盾的基本解释 |
第二节 STEM教育发展的矛盾结构变化与阶段划分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孕育STEM教育思想萌芽 |
二、工程教育的加入带动STEM教育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三、政府力量主导学校课程改革与STEM教育制度化建设 |
四、课程专家主导的STEM教育标准化课程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科学教育改革中的STEM教育思想萌芽 |
第一节 学校教育面临转型课题 |
一、精英化科学教育难以满足大量技术型人才需求 |
二、高等教育中的科学与工程教育式微 |
第二节 科学教育新特征的出现 |
一、不同团体的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试验 |
二、多重改革下科学教育呈现新特征 |
第三节 科工教育改革的实践火种 |
一、大众化科学教育改革下的科学课程整合实践 |
二、前瞻性却举步维艰的工程教育项目发展 |
第四节 思想萌芽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STEM教育的理论基础大致形成 |
二、STEM教育的实践路径初见端倪 |
三、STEM概念发展尚未完善 |
第四章 工程教育推动的STEM课程体系初步建设 |
第一节 STEM人才预警与工程教育的纳入 |
一、硬科学专业选择持续遇冷引发STEM劳动力危机 |
二、STEM本土人才储备需从基础教育改革入手 |
三、基础教育中纳入工程教育实现STEM专业准备 |
第二节 依托工程教育实现STEM教育完整拼图 |
一、以工程教育作为STEM整合的“催化剂” |
二、“术语”出现与STEM教育步入系统化发展 |
第三节 民间大型学术团体主导的STEM课程研究 |
一、STEM课程改革全国示范项目出现——以“项目引路计划”为例 |
二、《学生如何学习科学》发布与对探究式教学手段的重新思考 |
三、教师教育学院协会引导的全国性STEM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 |
第四节 STEM课程体系的初建表现 |
一、STEM课程理念共识初步形成 |
二、STEM课程开发技术层面的经验累积 |
三、多方主体尚未形成发展合力 |
第五章 政府主导下的STEM教育制度化推进 |
第一节 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式发展需求 |
一、联邦政府的“风险投资” |
二、标准化运动下STEM教学质量堪忧 |
三、STEM教育的国家战略上升进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的STEM教育政策建设 |
一、大力度财政拨款为STEM教育改革提供保障 |
二、STEM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 |
三、以竞争性拨款项目调动各方STEM教育参与热情 |
四、立法以昭示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意志 |
第三节 政府引领下STEM教育多主体发展合力形成 |
一、联邦主导下民间组织的STEM教育推动路径 |
二、“多元主体”STEM教育改革模式形成 |
第四节 制度化推进期STEM教育的发展特点 |
一、为满足国家劳动力需求而发展的STEM教育 |
二、STEM教育价值唤醒研究的热潮 |
三、趋向多元的STEM课程设计与实施 |
第六章 STEM教育的标准化课程建设 |
第一节 STEM教育发展面临内外困境 |
一、再工业化战略持续升级带来STEM劳动力需求倍增 |
二、STEM教育实施出现形式主义危机 |
三、功利主义反噬STEM劳动力培养效率 |
第二节 迈向标准化的STEM课程建设 |
一、横纵衔接的STEM课程体系 |
二、聚焦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设计 |
三、内容性与表现性一致的STEM课程实施标准 |
第三节 标准化课程建设阶段STEM教育的发展特征 |
一、课程专家成为STEM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 |
二、纳入人文学科提升STEM教育育人价值 |
三、强化问责保障STEM教育发展质量 |
四、层次分明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STEM教育有效落地 |
第七章 STEM教育发展机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机制解析 |
一、从外力推进到内部自觉的发展动因机制 |
二、以工程为基点的跨学科内容整合机制 |
三、由多元走向统一的课程实施机制 |
第二节 美国STEM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 |
二、学校科目社会史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发展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5)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一、论文特色 |
二、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基本理论与相关概念 |
一、基本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章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问题阈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研究的逻辑起点 |
一、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历史关联 |
二、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现实关联 |
第二节 网络科技与影视艺术的互动融合 |
一、“相加”: 影视资源的网络平移 |
二、“相长”: 影视产业的全面变革 |
三、“相融”: 影视产业的破壁融合 |
第三节 网络影视产业的问题阈 |
一、网络影视产业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网络影视产业研究本体 |
三、网络影视产业特征 |
第三章 中国传统影视产业的历史追溯 |
第一节 传统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
一、传统影视产业的史料梳理 |
二、作为文化产业的影视产业 |
第二节 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 |
一、传统影视产业对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 |
二、传统影视产业在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 |
第三节 推进影视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
一、资源基础论的基本观点 |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建构 |
第一节 网络影视产业演进轨迹 |
一、野蛮生长期(2001年一2007年):抢占市场 |
二、行业调整期(2007年一2009年):优胜劣汰 |
三、转型发展期(2009年—2014年): 资本入局 |
四、快速成长期(2014年—至今): 破壁融合 |
第二节 网络影视产品新形态的特征辨析 |
一、网络大电影: 叙事结构多样化与游戏色彩 |
二、网络直播: 社交媒体语境下的全景敞视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历史机遇 |
一、国家推动科技发展 |
二、VR技术带来的机遇 |
第五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整体情况 |
一、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持续成长 |
二、中国网络影视企业运营平台类型 |
第二节 网络长视频领域的“三国鼎立” |
一、长视频平台概览 |
二、长视频市场上的“三国鼎立” |
三、长视频市场形成“头部效应” |
第三节 网络短视频领域的“战国时代” |
一、短视频平台概览 |
二、短视频市场“战国时代” |
三、短视频内容格局: MCN成新风口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格局的变量 |
一、长短视频平台交叉布局 |
二、直播平台后来居上 |
三、传统影视文化企业发力突围 |
第六章 中国网络影视企业典型分析 |
第一节 长视频领域的“优爱腾”模式 |
一、优酷: 围绕电商的泛娱乐生态 |
二、爱奇艺: 围绕IP的泛娱乐生态 |
三、腾讯视频: 围绕平台细分的泛娱乐生态 |
四、“优爱腾”模式比较 |
第二节 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 |
一、乐视视频: 垂直发展的泛娱乐生态 |
二、芒果TV:网台融合的泛娱乐生态 |
三、乐视视频与芒果TV模式比较 |
第三节 短视频和直播视频模式 |
一、快手与抖音: 围绕社交的娱乐生态 |
二、虎牙与斗鱼: 围绕游戏的娱乐生态 |
三、主播之争与主播合伙人模式 |
第七章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 |
第一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
一、管理机制不顺 |
二、财政投入不足 |
三、发展战略同质 |
第二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一、国家政策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
二、科技发展带来新增长点 |
三、资本注入成为强大助力 |
第三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趋势 |
一、内容主题趋向主流文化 |
二、生产制作趋向版权自制 |
三、传播渠道趋向多屏互动 |
四、赢利模式趋向多样付费 |
五、业务布局趋向融合跨界 |
第四节 中国网络影视产业发展对策 |
一、管理机制上求进 |
二、资源利用上求优 |
三、内容制作上求精 |
四、商业模式上求变 |
五、产业布局上求新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一、网络影视产业是影视产业进入网络历史阶段的产物 |
二、网络大电影等“网生”产品属于影视产品 |
三、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是网络影视产业的优质资源 |
四、优质网络影视企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
五、网络影视企业发展需要求精、求深、求变、求新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一、“泛娱乐”对网络影视产业的影响研究 |
二、“大数据”挖掘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的几组基本概念 |
1.2.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
1.2.2 媒介转型与报业转型 |
1.2.3 媒介融合、全媒体与大媒体 |
1.2.4 报业新媒体转型、全媒体转型、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报业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 |
2.1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新媒体 |
2.1.1 人类传播活动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进化史 |
2.1.2 人类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 |
2.2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生存危机 |
2.2.1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形式落后的危机 |
2.2.2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力衰减的危机 |
2.2.3 报业危机是报业经济衰退的危机 |
2.3 危机之下传统报业走上嬗变之路——向新媒体转型 |
2.3.1 向新媒体转型是世界报业面临的共同使命 |
2.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实条件 |
3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 |
3.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历程 |
3.1.1 转型发端:报纸首次“触网”,转型初现端倪 |
3.1.2 转型勃兴:投身互联网,开展“报网互动” |
3.1.3 转型提速:报网深入融合、初涉移动媒体 |
3.1.4 全面探索:“全媒体”重构报业,从业务转型到角色转型 |
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状透析 |
3.2.1 转型已成报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局部领域获得一定成效 |
3.2.2 转型演化进入“共存”期,新媒体转型亟待升级 |
4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缺乏战略规划,陷入散乱困局 |
4.1.2 理念方式落后,缺乏竞争能力 |
4.1.3 商业模式贫乏,大多未能实现盈利 |
4.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问题凸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 |
4.2.1 观念和认识上存在误区 |
4.2.2 落后的传媒管理体制机制成为转型桎梏 |
4.2.3 传统产业的固有软肋使报业缺乏竞争力 |
4.2.4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位加剧报业生存困境 |
5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 |
5.1 观念转型是先导:用互联网思维统领报业转型 |
5.1.1 正视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 |
5.1.2 植入新媒体基因,树立“用户至上”思维 |
5.2 战略定位调整是方向:做信息运营商、跻身大媒体业 |
5.2.1 新媒体价值在于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业是大媒体业 |
5.2.2 报纸媒体转型为信息服务商,报业汇入大媒体业 |
5.3 转型路径选择是关键:细分市场、分化发展 |
5.3.1 新媒体走上分化发展之路 |
5.3.2 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几个可行路径 |
5.4 体制转型是支撑:成为独立市场运营主体 |
5.4.1 抓住国家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契机,进行适度体制突破 |
5.4.2 报业新媒体体制创新的两个突破点:资本和人才 |
6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 |
6.1 内容产品创新策略 |
6.1.1 树立“大内容观”,进行内容产品结构再造 |
6.1.2 内容产品生成开放化,专业化制作与社会化生产结合 |
6.1.3 内容产品营销关注用户体验,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
6.2 平台化运营策略 |
6.2.1 平台化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 |
6.2.2 报业数字平台体系的搭建和运营机制 |
6.2.3 平台模式对于报业新媒体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
6.3 多元化盈利策略 |
6.3.1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
6.3.2 多种盈利模式的探索:从二次售卖到N次售卖 |
6.3.3 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关键环节:版权问题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在知识转型中的演变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美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二、MOOC时代背景下中国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三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不可忽视的技术力量 |
第一节 开放课件运动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开放课件运动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MOOC时代背景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技术牵引 |
一、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二、MOOC时代背景下技术对中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知识转型理论支撑 |
第一节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两种不同模式之间的变迁 |
一、“小科学”与“大科学”之间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二、“学院科学”向“后学院科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
三、“知识生产模式1”向“知识生产模式2”的转型 |
第二节 知识转型理论界说: 时代背景抑或是思想基础 |
一、“知识型”与“知识转型”内在逻辑理路分析 |
二、“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演变历程 |
三、第三次知识转型引发现代教育领域严重危机 |
四、后现代知识性质转变对教育改革的促进功能 |
第三节 知识转型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一、“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知识转型”理论关系之辩 |
二、“知识转型”时期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影响 |
三、“知识转型”理论与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内在关系 |
第五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存异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趋同性: 知识转型内在制度指引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虚拟的知识形态存在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知识协议为重要原则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后现代知识观为基础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以无形学院为合作平台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差异性: 知识转型外在制度设计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政策导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
二、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基本路径: 局部探索与全面实施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运行机制: 市场调节与政府主导 |
四、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价值立场: 知识霸权与本土开发 |
第三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案例比较: 知识转型的制度化存在 |
一、美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分析 |
二、中国高校网络课程两大在线学习平台考察 |
三、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比较研究 |
第六章 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
第一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面临的挑战: 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 |
一、令人堪忧的通过率: 学习效果不佳背后的“证据” |
二、当课程成为一种商品: 知识市场化引发的学术危机 |
三、积极的参与者或懈怠的旁观者: 教师如何选择 |
四、学分互认与质量评价: 一个漫长的完善过程 |
第二节 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未来方向: 迎接知识转型的变革 |
一、知识共享的新型组织化图景: 课程平台的多元化与包容性 |
二、知识市场化的矛盾化解: 三重螺旋模式中的利益共谋 |
三、数字化大学教师: 知识、能力与技术的合成者 |
四、MOOC发展中对SPOC的探索: 为提升质量的一种尝试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的演变在知识转型中走向融合 |
二、知识转型衍生的制度逻辑构成趋同性与差异性的存在 |
三、知识转型引发的冲突制约着中美高校网络课程的发展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9)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一) 国内研究现状与不足 |
(二)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分析框架 |
四、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的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全球化:一个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 |
一、罗伯逊的全球化理论 |
二、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力量的削弱与市场力量的增强 |
三、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契机与使命 |
第二节 知识经济与知识生产转向: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新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 |
三、知识经济、生产模式转型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 |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的体制设想:高等教育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
一、制度的内涵 |
二、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 |
三、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研究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
四、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源动力 |
第四节 人才供求均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的理想状态 |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理论的一般机理 |
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 |
三、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影响的限度 |
第二章 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精英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冷漠联系 |
一、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二者相对薄弱的联系 |
二、高等教育精英阶段二者联系薄弱的原因 |
第二节 过渡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形成 |
一、立法推动大学走向实用化,造就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
二、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满足市场多方需求 |
第三节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的加强 |
一、劳动力市场变革,深度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
二、大众化阶段生成,为市场输送众多高级人才 |
三、劳动力市场对普通教育的呼吁 |
四、革新研究生教育,加大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
第三章 高等教育全球化与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劳动力供给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制度背景 |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制度转型 |
二、高等教育制度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制度变革 |
第二节 高等教育纵深发展与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
一、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
二、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学位授予率,扩展人才培养规模 |
三、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增加人才培养总量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
一、调整培养目标,培养全球化时代的创新型人才 |
二、改革培养内容,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 |
三、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创设工作情境体验 |
第四节 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转型与劳动力质量的变化 |
一、改革课程体系,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综合教育的目的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劳动力市场需求 |
第一节 美国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
一、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促使劳动力市场作出相应调整 |
二、技术革新促进了人才需求的变化 |
三、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弹性和参与性的增强 |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需求质量提升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 |
一、就业与受教育水平的匹配关系 |
二、失业与受教育水平的确定性关系 |
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准与受教育水平的正相关 |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方式的变化与高等教育结构变革 |
一、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知识化”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革 |
二、劳动力市场需求多样化与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变革 |
三、劳动力市场技能需求弹性化与高等教育形式结构变革 |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规格需求变化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素质结构变革 |
一、专业对口人才观念淡化 |
二、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成为雇主录用人才的新标准 |
三、雇主对人才掌握信息和高新技术的要求提高 |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杜克大学“世界公民”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一、世界公民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 |
二、以全球性议题为核心的整合课程 |
三、强调合作、创新能力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
四、国际化师资队伍及基础资源建设 |
第二节 “斯坦福—硅谷”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一、“斯坦福—硅谷”校企合作的动因 |
二、“斯坦福—硅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
三、“斯坦福—硅谷”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 |
第三节 圣保罗学院“面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一、市场运作理念——人才培养的活力所在 |
二、应用能力培养——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 |
第四节 密歇根州立大学“临床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
一、招生入学:面向全球,明确实践取向 |
二、培养目标:聚焦国际,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 |
三、混合班制:鼓励自我负责,促进个性化发展 |
四、课程设置:增设国际化项目,着重课程的应用性 |
五、临床实习:多元化方案,极具灵活性 |
第五节 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经验 |
一、更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
二、凸显人才培养实际应用价值取向 |
三、生成“本土国际化”的特色培养体系 |
第六章 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互动机制 |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激励机制 |
一、工资决定机制 |
二、市场半径与资源配置机制 |
三、就业保护机制 |
四、失业保险机制 |
五、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机制 |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自主调节机制探究 |
一、理念与效益: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劳动力市场的博弈 |
二、适应与引领:人才培养对劳动力市场的“度” |
第三节 “HEPT—LM”互动系统的模型建构 |
一、“HEPT—LM”互动系统的特征 |
二、“HEPT—LM”互动系统的动态模型 |
第七章 经验与借鉴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的主要经验 |
一、劳动力市场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动力源泉 |
二、现代大学制度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变革的制度性保障 |
三、市场激励与高等教育自主调节机制是促进良性互动的“助推器” |
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必要的张力 |
第二节 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对我国的启示 |
一、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体系 |
二、引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层次转向 |
三、厘清激励相容问题,推动现代大学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迈向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的研究 |
0.1 巨大的反差:20世纪70~90年代的美国经济与日本经济 |
0.2 日美现象的驱动力:产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 |
0.2.1 20世纪70~90年代美国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 |
0.2.2 20世纪70~90年代日本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 |
0.2.3 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日美现象驱动力 |
0.3 波特对日美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的研究及其不足 |
0.3.1 日美产业竞争力动态变迁中的三个根本问题 |
0.3.2 波特教授对日美产业竞争力巨大反差的解释 |
0.3.3 波特教授的不足:基于演化观的视角 |
0.4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
0.5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0.5.1 文献综述 |
0.5.2 研究方法 |
0.5.3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基于价值的产业竞争力观 |
1.1 产业竞争力的价值观 |
1.1.1 产业竞争力视角下的波特竞争理论内在矛盾观 |
1.1.2 产业竞争力的价值本质与波特竞争理论的内在统一 |
1.2 产业竞争力价值结构 |
1.2.1 产业竞争力价值网络 |
1.2.2 产业竞争力价值结构 |
1.3 产业竞争力资源要素驱动机制:以IT产业为例 |
1.3.1 对劳动价值论模型的修正 |
1.3.2 IT产业竞争力资源要素驱动机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
2.1 战略、国家创新体系与产业竞争力 |
2.2 从战略到产业竞争力 |
2.2.1 差异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
2.2.2 全球化战略与竞争优势 |
2.2.3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的转化 |
2.2.4 从战略到产业竞争力因果传导机制 |
2.2.5 战略的产业竞争力驱动本质:创新、企业家精神和机会 |
2.3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产业竞争力 |
2.3.1 李斯特的国家专有因素与幼稚工业保护论 |
2.3.2 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机制与企业家精神机制 |
2.3.3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形成 |
2.3.4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产业竞争力:钻石体系理论 |
2.3.5 钻石体系的扩展及其评述 |
2.4 战略与钻石体系的耦合: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
2.4.1 基于国内市场竞争的战略与钻石体系之耦合 |
2.4.2 基于产业集群的战略与钻石体系之耦合 |
2.4.3 产业竞争力因果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
3.1 机会创造和利用动力机制与战略生命周期 |
3.1.1 机会与战略 |
3.1.2 战略生命周期 |
3.1.3 环境与战略生命周期 |
3.2 从战略演化轨迹到产业竞争力路径:一个描述性分析 |
3.2.1 从战略生命周期到战略演化 |
3.2.2 战略演化的类型及一般化路径 |
3.2.3 基于战略演化“平滑化轨迹”的产业竞争力变迁路径 |
3.3 战略与环境的共同演化 |
3.4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3.4.1 共同演化中的“环境囚徒困境” |
3.4.2 资源边际陷阱 |
3.4.3 战略惯性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
4.1 Intel公司战略演化与美国微处理器竞争力的持续 |
4.1.1 Intel公司平滑化战略演化:从存储器到微处理器 |
4.1.2 Intel公司平化化战略演化与美国微处理器可持续竞争力 |
4.2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 |
4.2.1 战略演化与战略决策 |
4.2.2 Intel公司平滑化战略演化中战略决策的本质特征 |
4.2.3 战略决策生态机制模型 |
4.3 Intel公司战略演化平滑化的内部生态环境探析 |
4.3.1 Intel公司的引导型战略过程 |
4.3.2 Intel公司的自发型战略过程 |
4.3.3 引导型战略过程与自发型战略过程的同步:修订公司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径依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
5.1 钻石体系的自组织演化:相互作用模型 |
5.1.1 作为动力系统的钻石体系 |
5.1.2 钻石体系自组织演化:相互作用模型 |
5.2 从钻石体系演变到产业竞争力路径:一个描述性分析 |
5.2.1 基于创新价值的钻石体系分类 |
5.2.2 钻石体系进化的路径及其分类 |
5.2.3 绝对进化、相对进化与产业竞争力 |
5.3 钻石体系进化的动力学机制初探 |
5.3.1 “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 |
5.3.2 钻石体系进化动力机制 |
5.4 路径依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 |
5.4.1 路径依赖 |
5.4.2 路径依赖、锁定与钻石体系相对退化 |
5.4.3 钻石体系相对退化与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动态能力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
6.1 钻石体系的“锁定”与日本产业竞争力的衰退 |
6.1.1 缺乏对高风险高投资规模属性生产要素的充足创新升级 |
6.1.2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适应效率的劣化:以金融业为例 |
6.1.3 日本政府比较优势的消失 |
6.1.4 日本企业组织结构比较优势的消失 |
6.1.5 相对退化、战略驱动力与日本产业竞争力衰退机制 |
6.2 全球化竞争与产业竞争力“大”动态能力机制 |
6.2.1 钻石体系中产业竞争力生存沃土:企业生态群落 |
6.2.2 从资源、核心能力、动态能力到“大”动态能力 |
6.2.3 产业竞争力“大”动态能力机制 |
6.2.4 “大”动态能力下的产业竞争力可持续机制 |
6.2.5 结论:全球化竞争、“大”动态能力机制与可持续产业竞争力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全文总结以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全文总结 |
7.2 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1994年美国计算机业热门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 张佳睿. 吉林大学, 2014(09)
- [2]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及应用的演进模式分析:文献计量与主题建模视角[D]. 王雯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3]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研究[D]. 王丹.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09)
- [4]美国STEM教育发展研究 ——以学校科目社会史为视角[D]. 杜文彬.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研究[D]. 侯顺.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信息技术及其市场的发展趋势[J]. 李京文,英定文. 中国软科学, 1997(01)
- [7]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D]. 余丽蓉. 武汉大学, 2014(01)
- [8]知识转型视域下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比较研究[D]. 蒋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9]全球化背景下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互动关系研究[D]. 曹珊.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
- [10]产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研究 ——基于战略演化和制度动态变迁的视角[D]. 梁运文. 武汉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