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酮化合物的代谢(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王程成[1](2020)在《甘草的品质评价及盐胁迫下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产需求的增加,我国甘草野生资源迅速减少,现以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大面积人工种植为主,而市场上的栽培甘草质量参差不齐。除了大量的临床需求,甘草中的单体成分如甘草酸等化合物的在食品、化妆品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因此提高栽培甘草品质显得尤为重要。甘草为耐盐中药材,盐胁迫环境与甘草药材品质密切相关,适度盐胁迫可促进甘草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提高其药材质量。然而,盐胁迫如何影响甘草有效成分的合成积累及甘草药材品质形成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因此,甘草的品质评价及盐胁迫下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是缓解野生甘草资源紧张,提升栽培甘草品质的重要环节。1.基于UFLC-QTRAP-MS/MS技术分析甘草多元指标成分本项目优化建立了 UFLC-QTRAP-MS/MS技术同时测定甘草中多元指标成分含量的方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及不同生态型甘草中活性成分含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数野生甘草与栽培甘草分界明显,说明不同生态型对甘草活性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进一步将宁夏盐池产地的野生与栽培甘草分为主根上、中、下、侧根和根茎五个部位,研究活性成分在不同生态型甘草中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情况。野生甘草根茎外形粗壮,其活性成分总量与栽培甘草根茎的差异最大。总体含量结果表明,即使被分为不同部位,野生与栽培甘草仍各自聚为一类。且不论是初生还是次生代谢产物,栽培甘草中两大类成分的整体含量均低于野生甘草。具体来看,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芹糖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新甘草苷,甘草查尔酮A和4’,7-二羟基黄酮在野生甘草中含量较高。而甘草素,刺甘草查尔酮,芒柄花素和甘草查尔酮B的含量结果相反。2.野生与栽培甘草的代谢组学和i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UFLC-Triple TOF-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鉴定出野生栽培甘草中63种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类、黄酮及其相应糖苷类成分。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 t 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甘草酸、licorice-saponin J2/G2、glyasperin D和dehydroglyasperin D可被视为区分野生和栽培甘草的化学标记物。根据野生和栽培甘草iTRAQ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筛选出参与碳水化合物和重要氨基酸合成代谢的差异蛋白。此外,在野生甘草中还高表达了一些与抗非生物胁迫相关的酶,包括bglB,bglX和过氧化物酶。结合活性代谢物的含量研究,脯氨酸和精氨酸在野生甘草中含量更高,异甘草素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多数黄酮苷元类成分在野生甘草中含量低于栽培品,而黄酮糖苷类成分在野生品中更高,结果初步显示直接相关的合成酶表达趋势与下游代谢产物的含量并不完全一致。3.盐胁迫下甘草生化指标、关键酶基因表达及活性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研究通过模拟甘草生长的盐环境,对甘草幼苗进行高盐(200mM NaCl)、中盐(100mM NaCl)、低盐(50mM NaCl)和对照(OmM NaCl)四个盐浓度水平的盐胁迫研究。观察记录甘草植株的形态学变化,发现对照组和高盐胁迫组的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均弱于其他两组。胁迫期间分四次动态检测不同处理组甘草的生理生化指标:过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和关键酶基因β-香树脂合成酶(bAS)和查尔酮合成酶(CHS)表达水平以及16种三萜及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短期胁迫下,高盐胁迫组甘草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和活性成分含量会显着提高,但胁迫期间波动较大。而低浓度盐在不损害甘草正常生长的基础上最有利于活性成分的积累。4.盐胁迫下甘草的多组学研究盐胁迫结束后(50天),选择低盐(50mMNaCl)胁迫和对照组甘草样本进行有参转录组学、TMT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谱比较分析。根据蛋白质组学结果,筛选出三萜和黄酮这两大类活性成分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差异酶。其中苯丙氨酸氨裂合酶(PAL)、肉桂酸4-羟基酶(C4H)、4-香豆酸酯:CoA连接酶(4CL)、查尔酮合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和黄酮醇合酶(FLS)均在盐胁迫组中高表达。三个甘草酸生物合成关键酶bAS、CYP88D6和CYP72A154均在盐胁迫组中显着上调。根据转录组学结果,筛选出三萜和黄酮这两大类活性成分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差异基因。其中与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差异基因79个,与三萜类合成途径相关的差异基因28个,除了一个差异基因外,其他均在盐胁迫组中显着上调。通过PRM和qRT-PCR技术,对一些关键酶和关键基因进行了表达量的验证。根据UFLC-Triple TOF-MS/MS非靶向代谢研究,鉴定得到121个共有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三萜类化合物和五类黄酮化合物(黄酮(醇)、异黄酮、异黄烷、二氢黄酮(醇)和查尔酮),其中黄酮糖苷及多数三萜皂苷类成分相对含量在盐胁迫组中较高,而黄酮苷元类成分的含量结果相反。5.盐胁迫下甘草组学间的关联分析结合活性代谢产物含量与上游差异蛋白(基因),绘制甘草三萜及黄酮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在低盐胁迫和对照组甘草比较蛋白质组和含量测定的联合分析中,结合14种生物活性成分含量,发现关键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与下游黄酮糖苷类成分含量变化一致,与上游查尔酮及黄酮苷元类成分含量变化相反。在低盐胁迫和对照组甘草转录组学和非靶向代谢谱结果联合分析中,发现差异基因的表达趋势与糖苷、三萜类成分的相对含量呈正相关,而80%的差异UDP-糖基转移酶基因也在盐胁迫组显着上调,因此推测糖基转移酶是导致糖苷类成分在盐胁迫组中积累较多而苷元类成分积累较少的关键因素。此外,MYB和bHLH转录因子家族也参与调节黄酮生物合成和非生物胁迫,二者在盐胁迫和对照组中也有显着差异。最后结合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联合分析结果,筛选出两个功能潜力最大的甘草糖基转移酶基因(Glyur000289s00018722 和 Glyur002678s00045101)。综合以上结果,本实验最终揭示了甘草中有效成分积累与合成酶(基因)之间的逻辑关系。发现盐胁迫环境影响甘草活性成分积累的分子机制不仅是上游合成酶(基因)的差异表达,下游糖基转移酶的表征和功能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尹金妥[2](2020)在《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四种黄酮类成分的体内外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杜鹃素,金合欢素,鹰嘴豆芽素A和木蝴蝶苷B属于黄酮类单体化合物,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药物口服进入人体后,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转化,产生无效,具有生物活性或毒性化合物。采用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作为体内代谢的生物样品。使用大鼠肝微粒体和肠道菌群作为体外代谢模型。为确保上述四种黄酮类成分的安全使用,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体内外代谢研究。UHPLC-Q-TOF-MS/MS具有高准确度,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被广泛用于定性研究,例如药物的代谢研究。目前,尚无可利用的有关杜鹃素,金合欢素,鹰嘴豆芽素A和木蝴蝶苷B的代谢数据。因此,本研究旨在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系统地研究杜鹃素,金合欢素,鹰嘴豆芽素A和木蝴蝶苷B的体内外代谢,以指导临床药用,并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目的:基于UHPLC-Q-TOF-MS/MS技术,研究杜鹃素,金合欢素,鹰嘴豆芽素A和木蝴蝶苷B在大鼠血浆,胆汁,尿液和粪便中的代谢以及在大鼠肝微粒体和肠道菌群中的代谢。方法:口服给药后,收集大鼠的血液,胆汁,尿液和粪便;建立肝微粒体和肠道菌群体外温孵模型,收集孵育后的混合液。然后,将收集的样品进行分析。通过UHPLC-Q-TOF-MS/MS,依靠质量亏损(MMDF)和动态背景扣除(DBS)设置,在信息关联数据采集(IDA)模式下,进行在线全扫描采集数据;结合Metabolite Pilot软件中的质量亏损过滤(MDF),提取离子色谱流图(XIC),子离子过滤(PIF)和中性丢失过滤(NLF)多种技术进行数据后处理;根据代谢物的精确质量数,母药的裂解途径和相关的生物转化信息,进行代谢物的鉴定。此外,与对照品比较或参考相关文献,进一步确定代谢物。结果:本研究通过UHPLC-Q-TOF-MS/MS鉴定了杜鹃素,金合欢素,鹰嘴豆芽素A和木蝴蝶苷B的体内外代谢物。杜鹃素的代谢研究中,在大鼠中鉴定出42种代谢物,在肝微粒体中鉴定出15种代谢物。金合欢素的代谢研究中,鉴定大鼠体内有31种代谢物,肝微粒体中25种代谢物,其中与对照品对比,鉴定了4种代谢物。鹰嘴豆芽素A的代谢研究中,鉴定在大鼠中有43种代谢物,肝微粒体中22种代谢物和肠道菌群中18种代谢物,并通过与对照品的洗脱时间和MS数据进行比较,鉴定出5种代谢物。木蝴蝶苷B代谢研究中,鉴定出大鼠中30种代谢物,肝微粒体中8种代谢物和肠道菌群中18种代谢物,并通过与对照品进行比较,鉴定出9种代谢物。此外,总结了杜鹃素,金合欢素,鹰嘴豆芽素A和木蝴蝶苷B各自的体内外代谢途径。结论:本研究通过UHPLC-Q-TOF-MS/MS技术研究了杜鹃素,金合欢素,鹰嘴豆芽素A和木蝴蝶苷B的体内外代谢,丰富了其相应的代谢转化的信息库,为临床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王瑞红[3](2020)在《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和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作为我国的传统大宗药材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丹参亲水性成分的亲水性特性更加符合我国传统中药水煎剂的用药特点而深受关注。植物PsbD基因对稳定类囊体膜上PSII复合体发挥重要作用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光合产物为次生代谢物提供能量和前体物质,次生代谢从几个主要分支点与初生代谢相连接,因此,光合作用产物的多少直接影响下游的次生代谢。本研究以丹参无菌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及其产物合成的影响,分析了引起产物合成量变化的原因,进一步探讨了光合作用产物对丹参中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及其机理。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丹参SmPsbD的进化关系及其组织特异性。利用MEGA7.0对丹参SmPsbD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基本遵循由低等藻类植物到高等双子叶植物的进化关系。利用RT-qPCR技术检测了丹参SmPsbD在开花期丹参的根、茎、嫩叶、成熟叶以及花中的转录水平表达,发现该基因在根中不表达,只在地上组织中表达,表达水平依次为:成熟叶>嫩叶>茎>花。2.成功获得了丹参SmPsbD过表达转基因植株。构建丹参SmPsbD过表达重组质粒,利用根癌农杆菌GV3101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阳性转基因植株。p CAMBIA1304载体和过表达SmPsbD转基因植株相应的遗传转化效率分别为18.3%和15.0%。利用RT-qPCR技术分析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SmPsbD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提高了SmPsbD的转录水平。3.分析了丹参SmPsbD过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转录水平变化。比较丹参SmPsbD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丹参的转录组发现,共产生1135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FC≥2和FDR≤0.001),其中5084个DEGs上调,6270个DEGs下调。对DEGs进行KEGG富集分析(P-value≤0.05)发现,DEGs主要富集在以下几类相关代谢途径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代谢通路,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以及“卟啉和叶绿素代谢”;与信号转导相关的代谢通路,如“植物MAPK信号通路”;与光合作用产物相关的代谢通路,如“淀粉和蔗糖代谢”;与次生代谢相关的代谢通路,如“苯丙氨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进一步利用Map Man软件对DEGs进行代谢途径可视化分析,其结果与转录组KEGG富集分析一致,即与光合作用及其光合产物相关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光反应、蔗糖-淀粉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以及TCA循环等,与次生代谢相关的途径有类黄酮代谢、萜类代谢以及苯丙氨酸和酚类代谢等。利用RT-qPCR技术对转录组数据中与光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发现RT-qPCR与RNA-seq的分析结果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数据可靠。4.明确了过表达SmPsbD引起了丹参代谢物合成的差异。比较SmPsbD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丹参的代谢组差异(VIP≥1且FC≥1.2或FC≤0.83),发现有40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78个代谢物含量增加,126个代谢物含量降低。利用metaboanalyst3.0软件对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显着富集的代谢途径归为2类:与初生代谢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磷酸戊糖途径”、“泛酸和Co A生物合成”以及“糖类生物合成”;与次生代谢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酪氨酸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芥子油苷生物合成”、“植物次生代谢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生物合成”、“来源于莽草酸途径的生物碱生物合成”以及“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等。5.揭示了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及其产物的调节作用。与野生型相比,丹参SmPsbD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叶绿体数目、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参数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着增加,光合作用能力增强,光合作用产物含量提高。结合转录组DEGs发现,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上调可能是叶绿素含量增加的原因。叶绿体数目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光合作用能力增强,以及初生代谢相关途径(如TCA循环、蔗糖-淀粉代谢以及莽草酸和分支酸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光合作用产物含量提高的原因。6.揭示了SmPsbD对丹参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与野生型相比,过表达丹参SmPsbD促进了丹酚酸B、迷迭香酸、总酚和总黄酮等酚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与积累。过表达SmPsbD转基因植株中丹酚酸B、迷迭香酸、总酚和总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分别是野生型的1.95~2.43倍、6.57~9.38倍、2.20~3.67倍和1.87~3.39倍。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一方面是莽草酸和分支酸代谢途径中初生代谢物(莽草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的生物合成积累增加为次生代谢提供了足够的底物,另一方面是过表达SmPsbD上调了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中关键酶(PAL、4CL、RAS、CYP98A14、CHS、FLS、DFR以及LAR等)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从生理水平、转录水平和代谢水平揭示了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及其产物的影响,以及光合作用产物对酚类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正向调节作用,为通过分子手段提高丹参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丹参活性成分的代谢调控奠定了基础。
李凤霞[4](2006)在《查尔酮异构酶基因过表达对新疆雪莲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文中研究指明新疆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其主要药用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人们对新疆雪莲及它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需求日益增多,但雪莲的人工栽培技术尚未成熟,在野生状态下,新疆雪莲只能生长在海拔4,000到5,000米的雪山上,现在由于过度采挖已濒临灭绝。为解决雪莲资源匮乏,提高雪莲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本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利用发根农杆菌将黄酮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查尔酮异构酶(CHI)基因导入新疆雪莲,产生转基因新疆雪莲毛状根及再生苗,以期提高新疆雪莲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进行新疆雪莲黄酮类物质的生产。主要结果如下:1.对克隆到的水母雪莲查尔酮异构酶基因(Smchi)进行功能分析。转Smchi正义、反义烟草的CHI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转Smchi正义的烟草CHI酶活性比对照提高3-6倍,而转反义Smchi基因的烟草CHI酶活性比对照则显着降低。分析不同株系的转基因烟草和对照烟草的黄酮含量和花色素含量表明,转Smchi正义的烟草积累比对照显着增高水平的总黄酮,其中株系CS-5黄酮含量是对照的6倍,转Smchi反义的烟草则积累较低水平的总黄酮,而且转基因烟草的总黄酮含量与Smchi基因的表达水平和CHI酶活性成正相关。但不论转Smchi基因正义或反义方向的烟草,其花色素含量和对照相比均没有发生显着变化。进一步对转基因烟草的黄酮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烟草中的主要黄酮成分芦丁在转Smchi正义烟草中有很高的积累。2.发根农杆菌介导法将Smchi基因导入新疆雪莲,得到转Smchi基因的新疆雪莲毛状根。实验发现,35S-chi转基因对毛状根的生长没有显着影响,但35S-chi转基因毛状根能够合成显着提高水平的芹菜素和总黄酮,其中根系C46经过35 d培养,能产生32.1 mg/L的芹菜素和647.8 mg/L的总黄酮,分别是对照根系的12倍和4倍;不同根系的Smchi基因表达水平、CHI酶活性和芹菜素含量成正相关。本研究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新疆雪莲毛状根芹菜素和总黄酮含量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3.在1/2MS附加GA1.5 mg/L的培养基上,新疆雪莲毛状根的不定芽再生频率高且不定芽生长健壮。再生苗在MS+BA1.0 mg/L+NAA0.1 mg/L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生长量较大,经过20 d的培养,35S-chi转基因新疆雪莲再生苗株系(C17、
陈翠花[5](2020)在《基于多组学的耐盐药材罗布麻叶的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罗布麻叶为常用中药材,系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干燥叶,具平肝安神,清热利水之传统功效及降血压、降血脂、抗抑郁、保肝、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糖尿病血管病变等药理作用,其药用、茶饮历史悠久,临床上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等症;茶饮具清凉去火,防止头晕等保健功能。罗布麻为一广布的耐盐中药资源,盐胁迫环境与罗布麻叶药材品质密切相关,适度盐胁迫可促进罗布麻叶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提高其药材质量。然而,在罗布麻叶品质形成过程中,盐胁迫如何影响罗布麻叶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及其响应盐胁迫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因而,如何阐明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品质形成机制已成为罗布麻叶品质提升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本课题在对罗布麻叶品质评价研究的前提下,依据盐胁迫诱导转录组、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而影响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规律。借助多组学整合分析的优势和特点,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和分析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质,用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和鉴定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特征性代谢差异标志物,并通过多组学关联分析,探讨盐胁迫下罗布麻叶次生代谢物差异成因及其药材品质形成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探索罗布麻叶药材品质形成过程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性结果如下:1.文献研究 查阅罗布麻叶以及盐胁迫下多组学分析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综述。2.罗布麻叶中多元指标成分分析 优化建立了基于UFLC-QTRAP-MS/MS技术同时测定罗布麻叶中黄酮、有机酸、氨基酸及核苷类共43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对不同产地和种属罗布麻叶和白麻叶共41批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样品进行分类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罗布麻叶与大花罗布麻叶明显区分,罗布麻叶质量较好。从而为罗布麻叶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3.罗布麻叶中黄酮类成分的组织定位和动态积累 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确定了罗布麻叶中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组织定位,通过香草醛-HCl染色法观察到黄烷醇的组织定位。LSCM观察表明,黄酮醇类成分聚集在表皮细胞和木质部导管壁中,特别是在原生质体和细胞核中。黄烷醇类成分位于栅栏薄壁组织细胞和导管壁中,特别是在韧皮部的乳汁管中。根据槲皮素和山奈酚衍生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之间的差异,通过2-氨基乙基联苯基硼酸酯试剂处理使其具有荧光特性,山奈酚及其衍生物仅分布在角质层中。采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和不同生长部位的罗布麻叶中的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6、7月份不同部位的罗布麻叶中紫云英苷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含量较高。通过LSCM和香草醛-HCl染色确定了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定位,并且罗布麻叶中黄酮的含量与采收时间和生长部位有关。4.盐胁迫下罗布麻叶质量分析(1)盐胁迫对罗布麻叶生理指标及多元指标成分的影响 本实验基于UFLC-QTRAP-MS/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基于生理指标和多元指标成分对各种浓度盐胁迫响应变化系统地评价罗布麻叶的质量。光合色素、渗透稳态、脂质过氧化产物和抗氧化酶的生理特性研究四种浓度(分别为0、100、200和300 mM NaCl)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耐盐机制。此外,从盐胁迫处理下的罗布麻叶中定量了 43种指标成分,包括14种氨基酸、9种核苷、6种有机酸和14种黄酮成分。另外,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包括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分别对样本进行系统聚类、区分和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低、中浓度盐胁迫处理组有助于维持光合作用、渗透平衡、抗氧化酶活性以及代谢产物的积累,并且这两个处理组比其他组的质量好。然而,在重度胁迫下,由于不能有效清除活性氧导致氧化损伤积累和代谢产物减少,从而罗布麻叶质量下降。综上所述,该方法有助于罗布麻叶和其他耐盐中药材的质量评价。(2)基于谱-效关系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质量分析 建立了化学指纹图谱与保肝活性之间的关系,以评价盐胁迫处理后罗布麻叶的质量。通过UFLC-Triple TOF-MS/MS技术得到不同盐浓度处理后的罗布麻叶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并基于共有特征峰,使用层次聚类分析进行相似性分析。通过生化标志物和组织病理学研究了罗布麻叶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结果表明与其他浓度盐胁迫处理组相比,高剂量的低浓度盐浓度胁迫下的罗布麻叶会明显改善小鼠肝损伤。基于多变量统计分析,包括灰色相关分析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运用化学指纹图谱和保肝活性之间的谱-效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下的罗布麻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如黄酮和酚酸)的积累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因此,本实验结合化学指纹图谱和生物活性,可更全面的评价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质量。5.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多组学分析(1)基于RNA-seq技术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转录组学分析 采用基于De novo组装的RNA-seq技术对四组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下罗布麻叶进行转录组学分析。使用BLAST将所有基因比对到NT、NR、Swiss-prot、COG、KEGG、GO、Interpro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根据差异倍数和错误发现率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依据差异基因代谢通路对罗布麻叶耐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低、中、高浓度盐胁迫下的罗布麻叶分别有807、1512、1258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参与苯丙素类、黄酮类、萜类生物合成、氨基酸合成等164个KEGG通路。结果发现,盐胁迫显着上调了淀粉和蔗糖代谢、糖酵解、萜类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谷胱甘肽代谢、核糖体等基因的表达。本实验的转录组学分析对揭示盐胁迫下盐生植物罗布麻的耐盐机制和了解其质量形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2)基于iTRAQ技术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基于iTRAQ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了四组盐处理水平的罗布麻叶样品中蛋白质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盐处理的罗布麻叶中分别发现了 143、162和167个DEPs。它们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结果表明碳和氮的代谢在盐胁迫下发生了变化。中、低水平的盐胁迫增强了光合功能,并加速了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然而,重度盐胁迫抑制了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3)基于UFLC-Triple TOF-MS/MS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代谢组学分析 为了解盐生植物的耐盐机理,本实验采用了基于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三重飞行时间质谱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结果表明,各组之间的代谢谱图可以区分。差异代谢物属于多种化学类别。此外,在所有盐胁迫的罗布麻叶组中,苯丙素类途径和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均受到干扰。从各种指标成分的相对含量和光合色素的生理变化、渗透稳态、脂质过氧化产物和抗氧化酶方面来看,低浓度盐处理组优于其他组的样品。本研究基于植物代谢物变化的整体水平,可为罗布麻叶的耐盐机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一些参考。(4)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组学关联分析 通过指标成分含量、谱-效关系、代谢组学相关联,筛选出7个质量差异标志物—原花青素B2、灰青斑鸠菊内酯B、黄蝉花定、槲皮素、山奈酚、异槲皮苷、乙酰化异槲皮苷。通过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整合分析,找出罗布麻叶盐胁迫下品质形成相关的目标基因/蛋白质,筛选出8个关键酶基因—编码脱水蛋白1、膜联蛋白、致病原相关的蛋白、脯氨酰寡肽酶、过氧化物酶、肉桂醇脱氢酶、4-羟基肉桂酰辅酶A连接酶3、细胞色素P450酶的基因。这些质量标志物、关键酶/基因为罗布麻叶功能基因验证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张翠梅[6](2019)在《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干旱是制约生态环境建设、植物分布和生产力的世界性问题。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5%,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干旱胁迫所导致的作物减产,超过其他环境因子胁迫所造成减产的总和。研究植物响应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发掘参与植物干旱胁迫响应的调控/功能基因并明确其作用机理,将为提高植物抗旱性、选育抗旱优良品种、发展抗旱高产农业提供理论指导。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广泛分布且享有盛誉的优良豆科牧草,在改善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然而,日益加剧的干旱对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干旱地区的旱作苜蓿产量只有通过抗旱苜蓿品种的培育和应用才能达到增产和稳产。通过比较抗旱性差异显着的紫花苜蓿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形态、生理及分子响应差异,将有助于揭示紫花苜蓿适应干旱的关键机制,从而为深入研究紫花苜蓿的抗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研究以强抗旱陇中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zhong)为供试材料,以中抗旱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和弱抗旱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Gannong No.3)为对照材料,采用PEG模拟干旱胁迫,首先比较了不同胁迫水势和胁迫时间处理下,不同抗旱性苜蓿品种幼苗叶片和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随后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水平上对比分析了强抗旱陇中苜蓿和弱抗旱甘农3号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鉴定出参与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候选基因、蛋白及代谢物;最后从形态、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上对比分析了强抗旱陇中苜蓿的关键抗旱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1.2 MPa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9 d是区分干旱胁迫下供试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响应差异的敏感处理条件。根系是紫花苜蓿幼苗抗旱的关键部位。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与较强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和较低的脂质过氧化程度密切相关,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是提高紫花苜蓿抗旱能力的重要机制。长期干旱胁迫下,陇中苜蓿表现出最高的叶片保水能力、光合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最低的脂质过氧化和最高的抗氧化酶(GPX、MDAR、DHAR和GR)活性及最高的抗氧化酶基因(MsGPX、MsMDAR、MsDHAR和MsGR)的表达水平,这些酶及其基因主要参与AsA-GSH循环,以维持细胞内ROS产生和清除之间的平衡。甘农3号紫花苜蓿表现出最高的脂质过氧化和最低的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陇东苜蓿具有中等的维持光合作用的性能及非酶促和酶促ROS清除系统协调能力。(2)-1.2 MPa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9 d后,通过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根系的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在陇中苜蓿和甘农3号紫花苜蓿根系分别鉴定出12,58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6,605个上调,5,980个下调)和14,724个DEGs(8,049个上调,6,675个下调),两者共同具有8,336个DEGs(4,013个上调,4,323个下调)。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次级代谢、信号转导、细胞防御和胞内运输、转录和翻译调控及其他未知途径。与甘农3号紫花苜蓿相比,干旱胁迫促进了陇中苜蓿根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角质,小檗碱和蜡生物合成及油脂合成途径)、氨基酸代谢、次级代谢、信号转导(Ca2+信号传导、乙烯和茉莉酸生物合成)、细胞防御(微管蛋白和过氧化物酶体)及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相比之下,甘农3号紫花苜蓿根系参与转录和翻译调控的基因表达及转录因子的表达均易受干旱胁迫的影响。(3)-1.2 MPa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9 d后,通过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根系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在陇中苜蓿和甘农3号紫花苜蓿根系分别鉴定出71种差异积累蛋白(DAPs)(47种上调,24种下调)和90种DAPs(41种上调,49种下调),两者共同具有19种DAPs(13种上调,6种下调)。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碳水化合物及能量代谢、胁迫及防御、蛋白代谢、细胞膜及运输、信号转导、转录、细胞壁及细胞骨架代谢及其他未知功能。干旱胁迫显着诱导了陇中苜蓿根系参与活性氧(ROS)解毒、次级代谢、蛋白质加工、跨膜转运及细胞壁和细胞骨架代谢的蛋白上调表达;而显着改变了甘农3号根系信号转导相关蛋白的表达。(4)-1.2 MPa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9 d后,通过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根系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陇中苜蓿和甘农3号紫花苜蓿根系分别鉴定出59种差异表达代谢物(DEMs)(38种上调,21种下调)和66种DEMs(39种上调,27种下调),两者共同具有46种DEMs(30种上调,16种下调)。供试苜蓿通过改变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质(甘油酯和甘油磷脂)、次级代谢物(有机酸、异黄酮和黄酮)、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及其他代谢物含量来适应干旱胁迫。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甘农3号紫花苜蓿根系的代谢物含量,而陇中苜蓿根系内大部分与氨基酸代谢、苯丙烷类合成以及嘌呤和嘧啶代谢相关的代谢物含量显着增加。(5)就形态及生理水平而言,陇中苜蓿幼苗的强抗旱能力与其体内有效的生物量调配机制、较强的叶片保水能力、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较低的膜脂过氧化和ROS积累水平、较强的酶促及非酶促抗氧化系统的防御能力有关;就分子水平而言,干旱胁迫下,陇中苜蓿能够显着诱导根系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信号转导、细胞防御以及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激活与胁迫防御和解毒以及跨膜运输相关蛋白的表达,有效维持蛋白加工和降解的平衡,同时增强细胞壁调节能力;有效地促进关键代谢物的合成代谢途径,提高渗透调节能力、ROS解毒能力和细胞膜稳定性,最终增强其抗旱能力。此外,异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是陇中苜蓿适应干旱胁迫的关键代谢途径。本研究初步探明了强抗旱能力苜蓿品种抗旱的形态、生理及分子适应机制,鉴定了强抗旱能力苜蓿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关键代谢通路及关键胁迫响应基因、蛋白和代谢物,有关以上候选基因、蛋白和代谢物在提高苜蓿抗旱性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窦立雯[7](2019)在《杨树转录因子MYB93负调控类黄酮和木质素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苯丙烷类化合物(如花青素、单宁、黄酮醇和木质素等)是杨树体内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不仅广泛参与杨树抗虫、抗病、抵御紫外辐射和抗衰老等生理过程,还是杨树木材的重要组分之一。因此,解析杨树类黄酮和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机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产业前景。本论文从杨树中筛选到了一个可同时影响类黄酮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的R2R3-MYB转录因子MYB93,利用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等实验手段,解析了MYB93对类黄酮和木质素合成的转录调控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MYB93是一个在叶片、茎干中高水平表达,定位于细胞核的转录抑制子qRT-PCR分析显示,在野生型毛白杨中,MYB93在叶片茎干中大量表达。将MYB93启动子连接GUS报告基因的载体转入毛白杨,GUS染色分析显示其在老叶和茎中染色程度最深,与qRT-PCR结果一致。亚细胞定位证明了MYB93定位于细胞核中;酵母自激活实验证明MYB93具有转录抑制功能。(2)PtoMYB93抑制了花青素、单宁以及木质素的生物合成为阐明MYB93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构建其超量表达和CRISPR/Cas9基因敲除的表达载体,转化至野生型毛白杨。表型观察和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显示,在超量表达MYB93的转基因杨树叶片中,花青素和单宁的含量显着降低;而在敲除MYB93的杨树中,花青素和单宁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同时,与野生型毛白杨相比,MYB93超量表达转基因的植株高度变矮,茎秆直径变细,茎部木质部细胞层数变少,木质素自发荧光变弱,木质素含量降低;敲除株系虽然呈现相反趋势,但无显着差异。qRT-PCR分析显示,在MYB93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杨树中,花青素、单宁及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在MYB93敲除的毛白杨中,它们的表达水平均上调,说明MYB93对花青素、单宁以及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可能是通过调节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来完成。(3)MYB93通过调控下游酶基因的启动子,利用EAR结构域抑制关键酶基因的表达通过Effector-Reporter实验,将MYB93超量表达载体与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载体共同转化烟草,证明MYB93可调控花青素、单宁以及木质素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抑制其表达,从而抑制花青素、单宁及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前人研究表明,在MYB转录抑制子中存在EAR结构域,其在花青素和单宁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将突变掉EAR(LxLxL)结构域的突变体△MYB93,与关键酶基因启动子进行瞬时表达分析显示,突变掉EAR结构域后,△MYB93对下游酶基因启动子的抑制调控功能缺失。暗示MYB93对花青素、单宁及木质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EAR结构域完成的。(4)MYB93与TT8、TTG1形成MBW复合体,可以增强MYB93对花青素和单宁生物合成的抑制功能研究表明,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MYB转录因子、bHLH转录因子和WD40蛋白可以形成MBW复合体,增强MYB转录因子对下游基因的激活或抑制功能。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分析显示,当加入TT8、TTG1时,MYB93对类黄酮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抑制作用增强。酵母双杂交的实验证明MYB93与TT8存在直接相互作用,TT8作为桥梁使其与MYB93、TTG1形成MBW复合体来负调控类黄酮途径的生物合成。(5)MYB93和MYB57转录调控功能差异的分子机制分析MYB93和MYB57均为拟南芥AtMYB4的同源基因,但MYB93可同时抑制花青素、单宁及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而MYB57仅能抑制花青素和单宁的合成,二者在调控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显示,MYB93在叶片、木质部和韧皮部等组织均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而MYB57仅在叶片具有较高表达水平,在木质部和韧皮部表达水平极低,暗示其不参与木质素的合成调控。qRT-PCR和瞬时表达分析显示,MYB57不能结合到木质素合成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上,调控其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证明,MYB93作为转录抑制因子,其通过与TT8、TTG1形成MBW复合体,抑制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活性,从而负调控花青素和单宁的生物合成。同时,MYB93也可通过下调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抑制木质素的生物合成。本论文研究结果为解析杨树中苯丙烷代谢的分子遗传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林木育种和木材优化奠定了基础。
李寒[8](2020)在《桑葚着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文中认为桑树除了传统上作为家蚕的食物来源之外,桑树的果实也因其艳丽的色泽、酸甜适口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不同品种的桑树其果实的颜色也不同,主要有红色、紫色、黄色、白色等表型。紫色桑葚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而白色桑葚则几乎检测不到花青素,虽然前人对于花青素合成通路的基因进行了鉴定、克隆和表达谱分析,发现CHS1、CHI、F3H1、F3’H1和ANS基因的转录水平在桑葚成熟过程中与花青素的累积呈正相关性,但并没有实质上揭示桑葚具有色泽差异的本质原因,桑葚花青素及其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也并不清楚。因此,深入探讨桑葚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调节机制、揭示桑葚果色差异的分子机理对促进果桑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色果实的川桑、白色果实的白玉王和紫色果实的红果2号作为研究材料,利用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对这三个品种的桑葚进行联合分析,明确了造成果实颜色差异的物质基础,并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重塑了不同颜色桑葚中类黄酮合成的代谢途径,鉴定了参与代谢调控的相关转录因子。通过一系列体内和体外实验探究了桑葚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和桑葚颜色变化的分子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桑葚颜色差异的物质基础黄果、白果和紫果的代谢组学与转录组分析显示,类黄酮化合物是造成果色差异的关键物质,其中花青素在紫果中大量累积,黄酮醇趋向于在白果中累积,而黄酮则趋向于在黄果中累积,并且与类黄酮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在三种不同颜色的桑葚中的表达差异显着。代谢组学的结果显示桑葚含有花翠素类型的花青素,但我们并未找到隶属于CYP75A家族的F3’5’H,与其亲缘关系相近的CYP75B家族的基因也不具备F3’5’H的催化活性。根据两个CYP75B基因在底物选择的专一型,我们联合代谢组和转录组重塑了川桑、白玉王和红果2号的类黄酮合成途径。由于类黄酮合成途径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导致了黄果和白果中类黄酮含量的降低。并且由于花青素途径的关键基因在黄果和白果中的表达发生了变化,使得碳流受限于DFR的表达无法正常流向花青素途径,转而向上游黄酮醇途径进行分流,造成黄果和白果中花青素含量的大幅度下降而黄酮醇比例的大幅度上升。同样的,黄果中流向黄酮醇途径的碳流相对于白果来说也受到了FLS基因的表达限制,导致碳流流向黄酮醇途径受限,转而向上游的黄酮途径进行分流,最终造成了黄果含有最高比例的黄酮。因此,类黄酮通路基因的表达差异改变了类黄酮代谢中碳流的走向,造就了桑葚颜色差异的物质基础。2.桑葚类黄酮生物合成调控网络的核心因子在桑葚中,我们一共鉴定到了7个参与调控类黄酮合成途径的转录因子。当中,MYBA-bHLH3-TTG1的组合能激活花青素的合成;TT2L1和TT2L2则能和bHLH3或GL3一起发挥功能,并能进一步地与TTG1一起形成MYB-bHLH-WD40转录复合物以激活原花青的合成;而MYBF则不需要依赖任何辅助蛋白就可以激活黄酮醇途径基因的表达。对整个类黄酮合成途径基因的转录调控进行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合成基因的转录激活调控都需要bHLH3的介入(CHI、DFR、CHS2、F3H、CYP75B1、ANS和UFGT)。这说明bHLH3对于桑葚类黄酮途径的转录调控来说是必可不少的。同时,白果和紫果的MYBA和bHLH3在氨基酸序列上并没有显着的差异,尽管MYBA能与bHLH3一起激活花青素的合成,但只有bHLH3与类黄酮合成通路基因的表达和花青素的含量呈紧密的正相关性,而MYBA的表达则在不同颜色的桑葚中与果实的着色没有关联。这表明MYBA的转录调控功能依赖于bHLH3,而bHLH3是调控桑葚类黄酮合成途径基因的核心转录因子,它的表达与否决定了桑葚着色的有无。3.桑葚类黄酮途径调控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花青素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网络分析中,我们检测到一个棣属于R2R3-MYB第四亚家族的转录抑制子(MYB4),它的表达模式与bHLH3的转录水平和果色的着色程度呈现密切的正相关性。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等实验证明MYB4能与bHLH3或GL3相互作用,并能与TTG1一起进一步形成MBW三元复合物。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实验结果显示,向MYBA/bHLH3和TT2L2/GL3复合物加入MYB4时会分别降低ANS和LAR的启动子活性。此外,MYB4在烟草和拟南芥中的异位表达能抑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合成。这表明MYB4能够通过和MYB转录因子竞争性地与bHLH结合的方式,阻止MBW转录复合物的形成,从而起到抑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的作用。同时,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瞬时表达分析显示,除了被MYBA/bHLH3激活之外,MYB4还可以被原花青素的转录调控复合物激活,包括TT2L1/bHLH3、TT2L1/GL3、TT2L2/bHLH3和TT2L2/GL3。这表明MYB4参与了平衡花青素和原花青素合成的负反馈调控机制,并与花青素和原花青素途径的激活因子一起构建了一个类黄酮生物合成的稳态调控网络,由此既保证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充分合成,也避免过量累积类黄酮化合物对细胞带来的伤害。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一稳态调控网络在富含色素的紫色桑葚中是稳定存在的,由此保证类黄酮化合物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浓度范围。而在缺乏色素的果实中,bHLH3的异常表达破坏了这种动态平衡机制:MYB4不能被bHLH3有效地激活,导致果实着色过程中反馈调节机制的失效,并且依赖于bHLH3的MBW转录复合物不能有效地激活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了类黄酮的积累。同时,DFR表达的减少导致碳流向上游分支分流,导致川桑和白玉王中黄酮醇的比例高于红果2号。并且由于川桑中的MYBF的低表达和FNS的高表达,被花青素和黄酮醇途径阻断的碳流会向上游黄酮途径分流,导致川桑中黄酮含量最高。我们的研究系统性的揭示了桑椹果实颜色多样的原因,为解释植物组织颜色的多态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刘子修[9](2020)在《基于组学的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夏枯草,为双子叶唇形科(Labiatae)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L.)的干燥果穗,台湾多全草使用。性味辛、苦,寒。归肝、胆经。为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常用传统中药,也是卫生部列入药食两用资源之一。《神农本草经》记载:“苦辛寒,治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列为下品。宋代《本草衍义》记载:“夏枯草……,初生嫩叶时作菜食之,须浸洗淘去苦水”,表明其食用历史源长。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夏枯草主要通过三萜类、黄酮类、酚酸类及香豆素类等次生代谢产物来发挥控制血糖,降低血压,消炎、抗过敏、抗病毒等作用。由于夏枯草在临床及饮食上的大量使用,因此而产生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大。虽然全国有很多种植基地,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尤以非生物胁迫为主(盐胁迫是非生物胁迫中重要因素之一),造成夏枯草活性成分的积累也随之改变,其质量控制与品质评价面临新的挑战。夏枯草为一广布的耐盐中药资源,盐胁迫环境与夏枯草药材品质密切相关,适度盐胁迫可促进夏枯草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提高其药材质量。然而,在夏枯草品质形成过程中,盐胁迫如何影响夏枯草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积累及其响应盐胁迫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因而,如何阐明盐胁迫下夏枯草的品质形成机制己成为夏枯草品质提升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本论在对夏枯草品质评价研究的前提下,依据盐胁迫诱导转录组、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而影响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规律,从盐胁迫与次生代谢物之间连接的纽带入手,借助系统生物学的优势和特点,以植物代谢组学技术筛选代谢差异标志物,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模式,探讨盐胁迫环境下夏枯草次生代谢物差异成因及其药材品质形成的内在机制。对以后研究盐胁迫对药用植物中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影响的分子机制及其品质形成机制具有推广示范意义。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夏枯草中多元活性成分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HPLC-QTRAP-MS/MS)对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期夏枯草中9个酚酸、3个香豆素、8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五环三萜化合物同时分析。结果显示在不同产地、不同生长期夏枯草样品中,21个成分的总含量分别在986.04~2276.99μg/g和805.22~1806.9μg/g之间,其中生长期含量顺序为:枯萎期>凋亡期>开花期>萌芽期。根据21个成分的含量,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CA)和灰色关联分析(GRA)法对夏枯草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种植的枯萎期夏枯草品质优于其它品种,结果与夏枯草的道地产地及传统采收期认知相吻合。从而为夏枯草药材内在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全面控制提供新的方法参考。2.盐胁迫对夏枯草生理指标及活性成分的影响采用植物生理分析方法对不同浓度盐胁迫下(0、50、100和150 mM)夏枯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渗透平衡物质(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变化以及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盐(150mM)处理显着抑制了植株的发育,且中高浓度下夏枯草存活率降低。低中高浓度三组中,光合色素持续降低。可溶性糖、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在中浓度盐处理组中达到最高值。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持续升高。而抗坏血酸在中浓度时最高,在高浓度盐胁迫时显着降低。采用HPLC-QTRAP-MS/MS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盐胁迫下夏枯草中多元活性成分的变化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不同浓度盐处理下夏枯草的质量顺序为:100 mM组>150 mM组>50 mM组=0 mM组。综合生理指标及多元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显示100 mM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最佳。3.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转录组学分析采用RNA-seq技术对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转录组变化进行分析,用Trinity软件对所有库的reads进行组装,得到118664个unigene。经过Uniprot、eggnog、GO、KEGG、Pfam、signalP、TMhmm七大主流数据库筛选找出68119个有功能注释的序列。根据|log2FC|≤1并且FDR≤0.01的条件,与对照组对比筛选出385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456个上调,1401个下调。GO分析表明,盐胁迫相关基因主要在“催化活性”、“结合”、“代谢过程”和“细胞过程”等功能上富集。KEGG分析显示,盐胁迫及多元活性成分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参与运输、氧化还原酶活性、环境适应、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转录相关通路上。取10个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与RNA-sep数据相一致。4.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采用iTRAQ技术对不同盐胁迫条件下夏枯草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分析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夏枯草蛋白质组表达水平差异,对差异蛋白质进行GO、STRING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1937个蛋白质,在可分析蛋白基础上,选取Ratio≥1.3为上调差异蛋白,Ratio≤50.77为下调差异蛋白。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差异蛋白共440个,其中50 mM组66个上调,132个下调,100 mM组80个上调,98个下调,150 mM组142个上调,202个下调。Venn分析得到盐胁迫下共同表达的83个差异蛋白。在GO、STRING和KEGG联合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35个与夏枯草耐盐及次生代谢产物形成机制相关的目标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夏枯草细胞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较弱,钙离子转运较高,光合作用较强,蛋白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比正常条件下快。5.盐胁迫下夏枯草的代谢组学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对不同盐胁迫下夏枯草的代谢变化水平进行研究。与对照组相比,50、100和150 mM盐胁迫组分别筛选出146、175和159个差异表达代谢物,上调和下调表达的代谢物分别为48/97、76/99和55/10,其中最显着的上下调代谢物分别是3,4-二甲氧基肉桂酸、肌酸、三甲胺N-氧化物/Tyr-Leu、脱氧核糖、2’-脱氧腺苷5’-单磷酸(dAMP);去甲脒酮、DL-苯丙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顺-9-棕榈烯酸、肉豆蔻酸、别嘌呤醇核苷;吡哆胺(PM)、氧化三甲胺、N-α-乙酰-L-精氨酸/3,4-亚甲基二氧亚甲基苯丙胺、L-岩藻糖-1-磷酸和酮亮氨酸。进一步代谢物鉴定和代谢通路综合分析表明,在盐胁迫下,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等生物通路。6.盐胁迫下夏枯草的组学关联分析使用Rstudio平台,spearman相关性分析算法,对夏枯草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进行了关联分析。发现夏枯草在盐胁迫下通过三个水平进行响应,通过氨基酸生物合成、碳代谢等来调节盐胁迫引起渗透变化,通过ABC转运体、光合作用的变化调节盐胁迫引起的离子毒性和氧化胁迫,还通过赖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影响的更复杂通路来响应盐胁迫。通过关联分析发现了由LYC608t00004调控的关键轴,LYC68t000004与Solyco9g0145202,psbC,psbD和GSCOCT00027397001蛋白呈负相关,其中psbC,psbD是调节光合作用的关键蛋白,说明LYC 68t000004可能参与了盐胁迫下夏枯草光合作用的调控。各组学的KEGG关联分析发现代谢通路(ath01100)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通路(ath01110)是响应盐胁迫的两个基本通路,结合夏枯草主要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与盐胁迫下差异蛋白、差异基因映射到共同代谢通路的结果分析,推测Esi00030214可能是伞形酮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陈庆菊[10](2020)在《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研究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功能、小肠黏膜形态、肠道相关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及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评价柑橘黄酮在断奶仔猪上的最佳添加剂量与替代抗生素的效果。试验选取50头28日龄健康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ON组);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5 mg/kg的金霉素(CTC组);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了20、40、80 mg/kg柑橘黄酮(CF20、CF40、CF80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栏饲养。试验期为28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F40和CF80组显着提高断奶仔猪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P<0.05),且CF40和CF80组显着降低了料肉比和腹泻指数(P<0.05)。(2)各组仔猪的器官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CTC、CF40和CF80组显着降低仔猪胃肠道的中十二指肠的pH(P<0.01)。(3)与对照组相比,柑橘黄酮能显着提高胃蛋白酶、空肠脂肪酶、回肠脂肪酶、空肠α-淀粉酶、回肠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的活力(P<0.05)。(4)与对照组相比,柑橘黄酮显着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P<0.01),CF80组显着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力(P<0.01)并增加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和生长激素(P<0.01),CF40和CF80显着降低血清中的D-乳酸和内毒素含量(P<0.01)和增加IGF-Ⅰ(P<0.01)及前列腺素E2的含量(P<0.05),CF40组显着增加了一氧化氮的含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柑橘黄酮显着提高血清中IgA、IgM和IgG含量(P<0.01)和增加血清中IL-4、IL-10和TGF-β含量(P<0.01)并降低血清中IL-2、IL-6、IL-8、IFN-γ和TNF-α含量(P<0.05)。(6)与对照组相比,CF40组显着增加了仔猪血清和肝脏中的T-AOC、T-SOD(P<0.05),但降低了MDA的含量(P<0.05);柑橘黄酮和CTC组增加了仔猪血清和肝脏中的CAT(P<0.05),CTC组增加了血清和肝脏中的GSH-Px(P<0.05)。(7)与对照组相比,CF80显着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的比值(V/C)(P<0.01);CF40和CF80组显着增加空肠V/C比值(P<0.01),且CF80的淋巴细胞的数量显着高于CTC组和CON组(P<0.01);CF80的显着增加回肠绒毛高度和杯状细胞数量(P<0.05),并增加V/C比值和淋巴细胞的数量(P<0.01)。(8)与对照组相比,柑橘黄酮显着提高肝脏中HO-1、NQO-1和Nrf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0.05),柑橘黄酮和CTC组增加了仔猪肠道黏膜中HO-1、NQO-1、Nrf2和Occludi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0.05),但CF40和CF80组降低了NF-κB的相对表达量。(9)与对照组相比,柑橘黄酮增加了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提高了免疫因子IL-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降低了NF-ΚB、TLR2和TNF-α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增加了抗氧化蛋白基因Nrf2和抗氧化酶HO-1和NQ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10)与对照组相比,柑橘黄酮和CTC组增加了仔猪结肠微生物OTU数量(P<0.05),且各组微生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Chao1、ACE、Shannon、Simpson)不显着(P>0.05)。在门水平上各组仔猪结肠微生物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柑橘黄酮组和抗生素组能够显着降低仔猪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在科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CTC组、CF40组和CF80组显着降低S24-7和帕拉普氏菌科(Paraprevotellaceae)微生物菌群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先比,CTC、CF40和CF80组显着增加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P<0.05),降低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Prevotella和Ruminococcus菌属(P<0.05),且巨型球菌属(Megasphaera)在CTC组和CF80组中显着降低(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柑橘黄酮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改善肠道健康,促进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并提高了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有望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且柑橘黄酮添加量为80 mg/kg的效果最优。
二、黄酮化合物的代谢(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酮化合物的代谢(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甘草的品质评价及盐胁迫下品质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甘草的资源及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
1 甘草的应用及资源现状 |
2 甘草的化学成分及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
第二节 组学技术在揭示中药材品质形成中的应用 |
1 组学技术的发展及优势 |
2 组学技术揭示环境胁迫下药材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
3 组学技术推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的解析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整体思路 |
1 课题来源 |
2 研究目标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UFLC-QTRAP-MS/MS技术分析甘草多元指标成分 |
第一节 不同产地甘草的多元指标成分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野生与栽培甘草的多元指标成分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野生与栽培甘草的组学分析 |
第一节 基于UFLC-Triple TOF-MS/MS技术的野生与栽培甘草的代谢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iTRAQ技术的野生与栽培甘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盐胁迫下甘草生化指标、关键酶基因表达及活性成分含量动态变化 |
第一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关键酶基因的表达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黄酮及三萜类成分含量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盐胁迫下甘草的多组学研究 |
第一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非靶向代谢谱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转录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盐胁迫下甘草组学间的关联分析 |
第一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蛋白质组学与活性成分含量关联分析 |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转录组学与非靶向代谢谱关联分析 |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盐胁迫下甘草的蛋白质组学与转录组学关联分析 |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四种黄酮类成分的体内外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杜鹃素的体内外代谢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金合欢素的体内外代谢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鹰嘴豆芽素A的体内外代谢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木蝴蝶苷B的体内外代谢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液质联用技术在黄酮类成分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和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丹参及其在心血管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1.1.1 丹参简介 |
1.1.2 丹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 丹参酚酸类成分的生源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 |
1.2.1 酚酸类成分生源途径研究进展 |
1.2.2 丹参酚酸类成分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 |
1.3 类黄酮的生源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 |
1.3.1 类黄酮的生源途径研究进展 |
1.3.2 类黄酮成分合成及调控研究进展 |
1.4 植物PsbD基因研究进展 |
1.4.1 PsbD基因的表达调控 |
1.4.2 PsbD基因与其他光合蛋白之间的关系 |
1.4.3 PsbD基因启动子研究进展 |
1.4.4 PsbD基因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丹参SmPsbD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过表达转基因植株获得 |
2.1 引言 |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丹参材料及无菌苗的获得与培养 |
2.2.2 菌株与载体 |
2.2.3 试剂及试剂盒 |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5 引物设计、合成及测序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2 基因表达分析 |
2.3.3 丹参SmPsbD基因c DNA全长序列的克隆 |
2.3.4 丹参SmPsbD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2.3.5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及抗性丹参幼苗的获得 |
2.3.6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及阳性植株筛选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丹参SmPsbD的 c DNA序列分析 |
2.4.2 丹参SmPsbD系统进化分析 |
2.4.3 丹参SmPsbD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
2.4.4 丹参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2.4.5 丹参SmPsbD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2.4.6 丹参SmPsbD过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的获得 |
2.4.7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2.4.8 转基因植株的转化效率 |
2.4.9 丹参SmPsbD过表达转基因植株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分析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转录组分析过表达SmPsbD对丹参转录水平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转录组表达谱分析 |
3.3.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转录组测序数据及质量控制 |
3.4.2 转录组测序数据过滤前后统计分析 |
3.4.3 RNA-seq数据与丹参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率分析 |
3.4.4 总体样本重复性分析 |
3.4.5 差异表达分析及筛选 |
3.4.6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热图 |
3.4.7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3.4.8 差异表达基因KEGG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 |
3.4.9 基于Map Man软件分析代谢通路 |
3.4.10 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分析过表达SmPsbD对丹参代谢水平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预处理及提取 |
4.3.2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色谱采集条件 |
4.3.3 代谢物的定性与定量原理 |
4.3.4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总体样本主成分分析 |
4.4.2 总体样本聚类分析 |
4.4.3 重复相关性评估 |
4.4.4 差异代谢物筛选 |
4.4.5 差异代谢物KEGG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5.2.1 材料 |
5.2.2 试剂 |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
5.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5.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5.3.4 光合作用测定 |
5.3.5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5.3.6 光合作用产物含量测定 |
5.3.7 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 |
5.3.8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植株生长的影响 |
5.4.2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植株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5.4.3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4.4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的影响 |
5.4.5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5.4.6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叶绿体数目的影响 |
5.4.7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反应过程的调控 |
5.4.8 过表达SmPsbD转基因植株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 |
5.4.9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产物合成量的影响 |
5.4.10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产物相关生物合成途径的调控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试剂与仪器 |
6.2.1 材料 |
6.2.2 试剂 |
6.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丹酚酸B及迷迭香酸含量测定 |
6.3.2 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6.3.3 总酚的含量测定 |
6.3.4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过表达SmPsbD对丹参丹酚酸B合成积累的影响 |
6.4.2 过表达SmPsbD对迷迭香酸成分积累的影响 |
6.4.3 过表达SmPsbD对总酚与总黄酮成分积累的影响 |
6.4.4 过表达SmPsbD对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分析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用仪器型号和培养基配方 |
附录B 实验附表和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查尔酮异构酶基因过表达对新疆雪莲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生理活性 |
2 植物类黄酮次生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
3 新疆雪莲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Smchi 基因的生物活性分析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1 转正义、反义Smchi 基因烟草的总黄酮和花色素含量分析 |
2 转正义、反义Smchi 基因烟草的RT-PCR 和CHI 酶活性分析 |
3 转正义、反义Smchi 基因烟草的芦丁含量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Smchi 基因转化新疆雪莲毛状根提高黄酮类物质合成的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1 水母雪莲查尔酮异构酶基因(Smchi)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2 电激法将pCAMBIA11301-chi 转化到发根农杆菌R1601 |
3 转 Smchi 基因新疆雪莲毛状根根系的获得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雪莲毛状根不定芽的诱导、再生苗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研究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1 新疆雪莲毛状根不定芽的诱导及再生苗的培养 |
2 再生苗的PCR 检测 |
3 355-chi 转基因对新疆雪莲植株生长的影响 |
4 新疆雪莲再生植株的芹菜素和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5 再生植株的生根培养和移栽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多组学的耐盐药材罗布麻叶的品质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罗布麻叶研究概况 |
1 罗布麻的分类与分布 |
2 罗布麻叶的研究现状 |
3 外界胁迫条件下生理生化研究 |
4 发展趋势 |
第二节 药用植物盐胁迫的研究 |
1 盐胁迫的研究概况 |
2 药用植物组学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罗布麻叶中多元指标成分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罗布麻叶中黄酮类成分的组织定位和动态积累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盐胁迫下罗布麻叶质量分析 |
第一节 盐胁迫对罗布麻叶生理指标及多元指标成分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谱-效关系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质量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盐胁迫下罗布麻叶多组学分析 |
第一节 基于RNA-seq技术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转录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iTRAQ技术的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UFLC-Triple TOF-MS/MS盐胁迫下罗布麻叶代谢组学分析 |
1 仪器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四节 盐胁迫下罗布麻叶组学关联分析 |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三、工作展望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项目来源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抗旱性及其鉴定评价 |
1.1 植物抗旱性 |
1.2 植物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 |
2 植物抗旱机制研究 |
2.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响应机制 |
2.2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
2.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 |
3 基因组学在植物抗旱研究中的应用 |
3.1 转录组学 |
3.2 蛋白质组学 |
3.3 代谢组学 |
3.4 多组学联合分析 |
4 紫花苜蓿的抗旱性研究 |
4.1 紫花苜蓿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及评价 |
4.2 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 |
5 紫花苜蓿抗旱机制研究述评 |
6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水势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干旱胁迫水势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2 干旱胁迫水势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干旱胁迫水势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2.2.4 干旱胁迫水势对紫花苜蓿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2.2.5 干旱胁迫水势对紫花苜蓿幼苗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2.2.6 干旱胁迫水势对紫花苜蓿幼苗活性氧(H_2O_2、OH~·和O_(2·)~-)含量的影响. |
2.2.7 干旱胁迫水势对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8 不同胁迫水势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参数的典型判别分析 |
2.2.9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与胁迫程度的逐步回归分析 |
2.3 讨论 |
2.3.1 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参数的变化 |
2.3.2 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理参数的变化 |
2.3.3 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的分阶段响应策略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时间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4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 |
3.2.2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
3.2.4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5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6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7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丙二醛和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3.2.8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活性氧(H_2O_2、OH·和O_(2·)~-)含量的影响. |
3.2.9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 |
3.2.10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2.11 干旱胁迫时间对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2.12 不同胁迫时间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及生理参数的典型判别分析 |
3.2.13 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细胞代谢模型构建 |
3.3 讨论 |
3.3.1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生长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2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光合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3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渗透调节物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4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ROS产生与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5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抗氧化酶基因转录水平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6 区分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的关键指标和细胞代谢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学差异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转录组学分析 |
4.1.4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验证 |
4.1.5 数据统计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测序总RNA质量检测 |
4.2.2 转录组测序de novo组装和Illumina测序质量评估 |
4.2.3 Unigene功能注释及高级注释分析 |
4.2.4 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差异表达基因(DEGs)鉴定 |
4.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4.2.6 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分类 |
4.2.7 qRT-PCR验证 |
4.2.8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构建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代谢通路 |
4.3 讨论 |
4.3.1 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 |
4.3.2 脂质代谢相关基因 |
4.3.3 氨基酸代谢和次级代谢相关基因 |
4.3.4 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4.3.5 细胞防御与运输 |
4.3.6 转录和翻译调控相关基因 |
4.3.7 未知功能胁迫响应基因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蛋白质组学差异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蛋白质组学分析 |
5.1.4 数据统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干旱胁迫下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蛋白质组学特征分析 |
5.2.2 蛋白功能注释分析 |
5.2.3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鉴定 |
5.2.4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GO富集分析 |
5.2.5 差异积累蛋白(DAPs)的KEGG富集分析 |
5.2.6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构建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代谢通路 |
5.3 讨论 |
5.3.1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 |
5.3.2 胁迫和防御相关蛋白 |
5.3.3 蛋白代谢相关蛋白 |
5.3.4 膜和运输相关蛋白 |
5.3.5 信号转导和转录相关蛋白 |
5.3.6 细胞壁和细胞骨架代谢相关蛋白 |
5.3.7 未知胁迫诱导蛋白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代谢组学差异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代谢组学分析 |
6.1.4 数据统计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代谢物定性 |
6.2.2 代谢物定量分析及样本质控分析 |
6.2.3 代谢物KEGG注释 |
6.2.4 多元统计分析 |
6.2.5 差异表达代谢物(DEMs)鉴定 |
6.2.6 差异表达代谢物(DEMs)聚类热图 |
6.2.7 差异表达代谢物(DEMs)的KEGG富集分析 |
6.2.8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构建紫花苜蓿响应干旱胁迫的代谢通路 |
6.3 讨论 |
6.3.1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
6.3.2 脂类代谢物 |
6.3.3 次生代谢物 |
6.3.4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
6.3.5 其他代谢物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7.1 全文讨论 |
7.1.1 基于生理及多组学数据构建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关键适应机制 |
7.1.2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形态及生理响应差异 |
7.1.3 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对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差异 |
7.2 全文结论 |
7.3 创新点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7)杨树转录因子MYB93负调控类黄酮和木质素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杨树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
1.1.1 杨树的生物学特征及用途 |
1.1.2 杨树的研究现状 |
1.2 植物的防御机制 |
1.3 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1.3.1 苯丙烷类化合物生物的分类及功能 |
1.3.2 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及功能 |
1.3.3 木质素的生物合成及功能 |
1.3.4 影响苯丙烷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因素 |
1.3.5 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MYB转录因子 |
1.4.1 MYB转录因子的种类、结构和保守性 |
1.4.2 MYB转录因子对类黄酮代谢途径的调控 |
1.4.3 MYB转录因子对木质素代谢途径的调控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转录因子MYB93的功能预测 |
2.2.2 杨树MYB93基因及启动子的扩增 |
2.2.3 杨树MYB93基因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
2.2.4 转录因子转录MYB93亚细胞定位及转录活性分析 |
2.2.5 转基因杨树的功能分析 |
2.2.6 杨树MYB93转录调控机制解析 |
2.3 研究目标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株和质粒 |
3.1.3 购买的试剂及试剂盒 |
3.1.4 抗生素与激素的配制 |
3.1.5 植物培养基及细菌真菌培养基 |
3.1.6 质粒提取试剂(自配) |
3.1.7 其它试剂的配制 |
3.1.8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进化分析 |
3.2.2 引物设计 |
3.2.3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3.2.4 荧光定量 |
3.2.5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 |
3.2.6 毛白杨的遗传转化 |
3.2.7 转基因杨树的鉴定 |
3.2.8 烟草细胞的遗传转化 |
3.2.9 MYB93转基因植株中花青素和单宁含量的测定 |
3.2.10 GUS酶活定量分析 |
3.2.11 启动子GUS染色 |
3.2.12 单宁的DMACA染色 |
3.2.13 木质素的甲苯胺蓝染色 |
3.2.14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MYB转录因子的进化分析及同源性比对 |
4.1.1 MYB转录因子的进化分析 |
4.1.2 氨基酸序列比对 |
4.2 杨树MYB93的组织特异性分析 |
4.3 杨树MYB93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录激活分析 |
4.3.1 MYB93为定位于细胞核的转录因子 |
4.3.2 MYB93为转录抑制子 |
4.4 转基因杨树的构建及鉴定 |
4.5 MYB93对杨树中花青素单宁生物合成的影响 |
4.5.1 转基因杨树表型观察 |
4.5.2 转基因杨树中花青素、单宁生物含量的测定 |
4.5.3 转录因子对类黄酮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影响 |
4.6 MYB93对杨树中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影响 |
4.6.1 转基因杨树的形态解剖学观察 |
4.6.2 转基因杨树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4.6.3 转录因子对木质素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的影响 |
4.7 MYB93对杨树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基因调控作用分析 |
4.8 MYB93对杨树苯丙烷代谢途径调控的分子机制 |
4.9 MYB93和MYB57对杨树苯丙烷代谢途径调控的差异 |
第5章 讨论 |
5.1 讨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8)桑葚着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植物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
1.2.1 植物类黄酮化合物的结构 |
1.2.2 植物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作用 |
1.3 植物类黄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 类黄酮化合物合成的转录调控 |
1.4.1 参与类黄酮合成调控的MYB、b HLH和 WD40 蛋白 |
1.4.2 MYB-bHLH-WD40 复合体对于类黄酮途径的转录调控 |
1.5 桑树中类黄酮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桑椹颜色差异的物质基础 |
3.1 材料 |
3.1.1 生物材料 |
3.1.2 实验菌株和载体 |
3.2 主要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
3.2.1 主要生化试剂 |
3.2.2 代谢用化学试剂 |
3.2.3 培养基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用于代谢组学测定的样品的制备与提取 |
3.3.2 AB Sciex QTRAP4500(UPLC)的条件与参数 |
3.3.3 数据预处理和代谢物鉴定 |
3.3.4 代谢统计分析 |
3.3.5 总RNA的提取 |
3.3.6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3.3.7 转录组学测定(RNA-Seq) |
3.3.8 川桑CYP75B1、CYP75B2和CYP450 氧化还原酶基因的克隆 |
3.3.9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10 酿酒酵母的转化 |
3.3.11 前体饲喂酿酒酵母进行基因功能的验证 |
3.3.12 酵母体内酶促反应产物的UPLC鉴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类黄酮化合物在不同颜色的桑葚间具有不同的累积模式 |
3.4.2 类黄酮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在不同颜色的桑葚中具有显着的差异 |
3.4.3 CYP75B1和CYP75B2 的功能鉴定 |
3.4.4 桑葚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的重塑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类黄酮的成分及其含量差异是造成桑葚颜色差异的物质基础 |
3.5.2 桑葚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基因的表达差异重塑了碳流在类黄酮代谢途径中的流向 |
第四章 桑葚类黄酮生物合成调控网络的核心因子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 |
4.1.3 载体 |
4.2 主要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
4.3 实验方法 |
4.3.1 总RNA的提取 |
4.3.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4.3.3 类黄酮合成途径相关转录因子的鉴定 |
4.3.4 荧光定量PCR |
4.3.5 亚细胞定位 |
4.3.6 酵母双杂交 |
4.3.7 双分子荧光互补 |
4.3.8 分裂荧光素酶互补 |
4.3.9 酵母三杂交 |
4.3.10 酵母单杂交 |
4.3.11 双荧光素报告酶系统 |
4.3.12 烟草叶盘转化法 |
4.3.13 拟南芥浸花法转化 |
4.3.14 桑树bHLH3启动子活性的分析 |
4.3.15 GUS活性的定量分析 |
4.3.16 花青素的测定 |
4.3.17 原花青素和黄酮醇的UPLC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桑葚类黄酮途径相关的转录因子及其在果实着色过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 |
4.4.2 桑葚类黄酮途径相关的转录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
4.4.3 桑葚类黄酮途径相关的转录因子的功能验证 |
4.4.4 bHLH3是桑树类黄酮合成调控中必不可少的转录因子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bHLH3是调控桑葚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因子 |
4.5.2 bHLH3的表达是决定桑葚着色差异的重要因素 |
第五章 桑葚类黄酮途径调控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菌株 |
5.1.3 载体 |
5.2 主要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
5.3 实验方法 |
5.3.1 总RNA的提取 |
5.3.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5.3.3 亚细胞定位 |
5.3.4 酵母双杂交 |
5.3.5 酵母三杂交 |
5.3.6 双分子荧光素互补 |
5.3.7 分裂荧光素酶互补 |
5.3.8 双荧光素报告酶系统 |
5.3.9 桑树基因组DNA的提取 |
5.3.10 烟草叶片瞬时颜色诱导实验 |
5.3.11 转基因烟草瞬时表达分析实验 |
5.3.12 拟南芥浸花法转化 |
5.3.13 花青素的测定 |
5.3.14 DMACA染色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MYB4与bHLH3 在转录表达上具有密切的正相关性 |
5.4.2 MYB4能够抑制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合成 |
5.4.3 bHLH3 能参与激活MYB4 的表达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MYB4能够抑制桑葚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生物合成 |
5.5.2 MYB4参与构建了桑葚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负反馈抑制调节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6.1 bHLH3 是桑树MYB–bHLH–WD40 转录复合物的核心因子,控制着桑葚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
6.2 MYB4是桑葚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负反馈抑制调控因子,可平衡桑树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的累积 |
6.3 bHLH3的异常表达会打破桑葚着色的稳态调控网络,致使桑葚的颜色发生变化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附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9)基于组学的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中英对照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夏枯草研究概况 |
1 夏枯草的化学成分 |
2 夏枯草药理作用 |
3 含量测定与品质评价 |
第二节 组学技术在中药材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
1 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标杆 |
2 质控体系中针对中药材生物学和化学特性的组学研究 |
3 组学在中药材品质评价研究中的应用趋势 |
第三节 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课题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夏枯草中多元活性成分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盐胁迫对夏枯草生理指标及多元活性成分的影响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转录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的代谢组学分析 |
1 仪器与试药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盐胁迫下夏枯草组学间的关联分析 |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 |
2 黄酮类化合物 |
2.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理化性质 |
2.2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2.3 柑橘黄酮 |
3 黄酮化合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3.1 黄酮化合物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黄酮化合物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 |
3.3 黄酮化合物对动物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3.4 黄酮化合物对动物肠道健康的影响 |
4 抗氧化信号通路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引言 |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日粮组成 |
1.3 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 |
1.5 指标测定及方法 |
1.6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指数的影响 |
2.2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2.3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胃肠道pH的影响 |
2.4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5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6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7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8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肠道粘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2.9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肝脏和肠道粘膜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2.10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肠道粘膜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 |
2.11 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柑橘黄酮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指数的影响 |
3.2 柑橘黄酮对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 柑橘黄酮对仔猪胃肠道pH的影响 |
3.4 柑橘黄酮对仔猪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
3.5 柑橘黄酮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6 柑橘黄酮对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3.7 柑橘黄酮对仔猪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
3.8 柑橘黄酮对仔猪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3.9 柑橘黄酮对仔猪肝脏和肠道黏膜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
3.10 柑橘黄酮对仔猪肠道黏膜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 |
3.11 柑橘黄酮对仔猪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第四部分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黄酮化合物的代谢(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草的品质评价及盐胁迫下品质形成机制研究[D]. 王程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四种黄酮类成分的体内外代谢研究[D]. 尹金妥.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3]过表达SmPsbD对丹参光合作用和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作用研究[D]. 王瑞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查尔酮异构酶基因过表达对新疆雪莲类黄酮生物合成的调控[D]. 李凤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6(03)
- [5]基于多组学的耐盐药材罗布麻叶的品质形成机制研究[D]. 陈翠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不同抗旱性紫花苜蓿响应干旱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 张翠梅.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7]杨树转录因子MYB93负调控类黄酮和木质素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 窦立雯. 西南大学, 2019(01)
- [8]桑葚着色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D]. 李寒. 西南大学, 2020(12)
- [9]基于组学的盐胁迫下夏枯草品质形成机制研究[D]. 刘子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柑橘黄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D]. 陈庆菊. 西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