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一代战斗机的几项关键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宗基,孔繁峨,李卫琪,金惠华[1](2007)在《先进战斗机的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先进战斗机具有超声速巡航、隐身性、敏捷性和短距/垂直起降(STOVL)等技术特征。这要求先进战斗机不但在气动外形和推进系统与传统战斗机不同,而且还必须改善飞行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详细分析了F-22战斗机和联合攻击机(JSF)的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组成和结构,并对它们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随后,根据中国目前的微电子工业技术和软件技术水平,探讨了研制适合中国的下一代战斗机飞控计算机系统的多项关键技术和发展思路。
高劲松,陈哨东[2](2014)在《国外六代机发展情况研究》文中指出介绍了美国空军、美国海军、日本和俄罗斯正在发展的第六代战斗机的情况。叙述了目前各国六代机的进展,介绍了美国的几种六代机概念方案,分析了研究阶段、探索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观点。
夏宇[3](2017)在《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实现武器装备科学、优质、高效发展是各国装备采办建设的重点。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是装备发展的两大基本动力。武器装备发展全过程应当充分发挥需求的牵引作用和技术的推动作用,促进二者有机融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本文以F-22战机项目为研究对象,综析了装备发展两种动力的历史演变、主要特征、论证框架、发展策略以及装备发展动力争论的演变。剖析了 F-22项目的研制背景、发展历程、开发策略、审查制度,并分析了 F-22发展过程中的两种动力。从参与主体、决策支持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军装备研制项目发展过程中两种动力的融合机制与特点,从体制机制、采办文件和机构设置三个角度,系统评析了 F-22项目中两种动力的融合。基于F-22项目中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武器装备发展的启示:一是系统构建两大动力论证体系;二是滚动评估项目动力发展情况;三是紧跟军事需求与严控项目风险;四是加强合作开发与坚持稳步推进。
张洋,郝欣欣[4](2012)在《六代机的需求及技术比较》文中指出记:F-35的首架工程研制型飞机于2006年12月首飞后,美国就开始正式探讨六代机,六代机的论证与五代机的研制并行是否合理?是否应该等五代机有了实战经验教训后再开始研制?张:现在这么做是很合理的。美日六代机发展的思路基本可归为3种。一是基于内在需求的思路,二是基于威胁应对的思路,三是基于技术发展的思路。从基于内在需求的角度来看,首先美国的战略需求现在有了很大变化。美国国防部在今年1月发布了新国防战
晨枫[5](2015)在《“闪电”故事——F-35的昨天与今天(上)》文中认为近日,有媒体报道,由于担心F-35的飞行员在低速弹射中受伤,因此美军暂时禁止体重低于136磅(约合62千克)的飞行员驾驶这款飞机。其实,这已经不是F-35第一次成为新闻焦点,2015年以来,诸如F-35近距格斗不敌F-16、F-35因软件缺陷导致无法进行空中加油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这无疑让这款自诞生之日起便饱受争议的战机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F-35,不仅因为其本身是一项三军通用、耗资巨大的"世纪工程",同时还因为其很可
张雪[6](2017)在《第五代战斗机机载武器发展设想及关键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斗机与其配套机载武器共同构成了空战武器系统的主体。威胁环境和作战目标的发展、机载平台的需求和约束、科学技术的进步共同推动着机载武器的发展。目前,各军事强国正在进行第五代战斗机及其机载武器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通过介绍国外第五代战斗机发展情况,分析其对机载武器的发展需求,提出第五代战斗机机载武器的发展构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和颠覆性技术。
刘静,李明[7](2020)在《英国下一代战斗机及推进系统电气化》文中指出2020年1月9日,罗罗公司宣布将为英国下一代战斗机"暴风"(Tempest)项目开发世界一流的电气技术,这意味着与"暴风"配套的发动机将向提供电力与推力的综合方向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研制"鹞"式战斗机以后,英国就一直没再独立研发过战斗机整机,但其仍保留了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并牢牢抓住这个军民用航空装备领域的"要害"。在此基础上,英国航空工业通过持续研发新的设计、材料、制造等相关技术,逐步提升核心能力,根据需求不断推出新型发动机并进行系列化改进
胡秉科,朱海滨[8](1994)在《下一代战斗机的几项关键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代战斗机的出现都与航空技术成就密切相关,如美国第四代战斗
张菁,何友,彭应宁,李刚[9](2018)在《新一代战斗机技术特征论证》文中研究说明新一代战斗机技术特征论证是提升装备体系效能、指导技术发展方向、支撑新战斗机型号论证的重要工作。运用数据科学的思想,将传统的逆向归纳论证方法与机器学习类比,分析指出了其应用于新一代战斗机技术特征论证时将存在样本依赖度高、时效性差、不可解释、易过拟合等缺陷;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数学规划的论证方法,以体系下的任务、环境和对抗能力为约束,以成本为优化目标,求解技术特征;最后以美海军和俄空军六代机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温杰[10](2018)在《脱欧狂风后的风暴 英国“暴风”战斗机计划(上)》文中提出7月16日,第51届范堡罗航展在英国伦敦西南部汉普郡拉开帷幕。本届航展最为轰动的是,英国国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在航展开幕当天正式宣布,将启动"暴风"(Tempest)计划,并展示了下一代战斗机的全尺寸模型,同时发布了《空战战略:着眼未来的宏大愿景》(Combat Air Strategy:An ambitious vision for the future),标志着英国正在重新调整自身定位,准备应对未来的高强度冲突
二、下一代战斗机的几项关键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一代战斗机的几项关键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先进战斗机的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F-22战斗机的航电系统与飞行器管理系统 |
1.1 F-22战斗机的航电系统 |
1.2 F-22的飞行器管理系统 |
(1) 飞行器管理系统结构 |
(2) VMC的通用模块 |
(3) VMS的总线和接口 |
(4) VMS的冗余 |
(5) VMC系统的特点 |
2 JSF的航电系统与VMS系统 |
2.1 JSF的航电系统结构 |
(1) JSF航电系统的连接网络 |
(2) JSF的ICP系统 |
(3) ICP的光纤交换网络 |
2.2 JSF的VMC系统 |
3 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思路 |
3.1 航空总线技术 |
3.2 LRM计算机技术 |
3.3 计算机的运行组织结构 |
3.4 嵌入式操作系统 |
3.5 COTS技术 |
4 结 束 语 |
(2)国外六代机发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国外六代机发展情况介绍 |
1.1美国六代机发展情况 |
1. 1. 1美国空军和海军主导发展各自第六代战斗机阶段 |
1. 1. 1. 1美国空军主导发展空军第六代战斗机情况 |
1. 1. 1. 2美国海军主导发展海军第六代战斗机的情况 |
1. 1. 2 DARPA主导发展美国空海军第六代战斗机阶段 |
1. 2日本六代机发展情况 |
1. 3俄罗斯六代机发展情况 |
2对国外六代机发展过程的研究和总结 |
1)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 日本、俄罗斯已公开宣布开始六代机的研究。 |
2) 各国对六代机探索的程度不同,美国技术领先,但都处于概念研究阶段。 |
3) 三条不同的探索六代机的道路。 |
4) 国外对六代机探索一直在进行中,而且不断变化。 |
5) 美国平行开展空军和海军第六代战斗机探索,这两者是不同的。 |
6) 国外六代机可能采用定向能武器。 |
3结束语 |
(3)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武器装备发展的两种动力机制 |
2.1 需求牵引机制 |
2.1.1 历史演变 |
2.1.2 主要特征 |
2.1.3 论证框架 |
2.2 技术推动机制 |
2.2.1 历史演变 |
2.2.2 发展特点 |
2.2.3 发展策略 |
2.3 对二者关系认知的演变 |
2.3.1 需求拉动论 |
2.3.2 技术推动论 |
2.3.3 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 |
第三章 F-22项目的系统考察 |
3.1 F-22的发展历程 |
3.1.1 项目发展背景 |
3.1.2 F-22的研制历程 |
3.2 F-22项目的开发策略与审查制度 |
3.2.1 开发策略 |
3.2.2 审查制度 |
3.3 F-22项目发展动力分析 |
3.3.1 F-22战机项目中的需求牵引 |
3.3.2 F-22战机项目中的技术推动 |
第四章 F-22项目中两种动力融合机制与评析 |
4.1 美军装备发展中两种动力的融合机制 |
4.1.1 参与主体 |
4.1.2 决策支持 |
4.1.3 特点分析 |
4.2 F-22项目中动力融合评析 |
4.2.1 体制机制上保障动力融合 |
4.2.2 采办文件上明确动力融合 |
4.2.3 机构设置上促使动力融合 |
第五章 经验总结 |
5.1 系统构建两大动力论证体系 |
5.2 滚动评估项目动力发展情况 |
5.3 紧跟军事需求与严控项目风险 |
5.4 加强合作开发与坚持稳步推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第五代战斗机机载武器发展设想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第五代战斗机发展情况 |
2 第五代战斗机对机载武器的能力需求 |
2.1 攻击目标对机载武器的要求 |
2.2 载机对机载武器的要求 |
2.3 空战模式和作战环境对机载武器的要求 |
2.4 颠覆性技术对机载武器的影响 |
3 第五代战斗机机载武器设想 |
4 第五代战斗机机载武器关键技术分析 |
4.1 关键技术 |
4.2 颠覆性技术 |
5 结束语 |
(7)英国下一代战斗机及推进系统电气化(论文提纲范文)
“暴风”战斗机项目 |
项目概况 |
项目团队 |
项目进展 |
“暴风”战斗机特点 |
智能化 |
信息化 |
先进武器 |
灵活能力 |
飞发一体及推进系统的电气化 |
飞发一体化设计 |
嵌入式起动机发电机 |
隐身设计 |
其他先进技术 |
结束语 |
(9)新一代战斗机技术特征论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方法内在缺陷分析 |
2 基于数学规划的新一代战斗机技术特征论证方法 |
3 基于技术特征矩阵的目标和约束函数 |
4 验证 |
4.1 能力与偏好分析 |
4.2 技术特征分析 |
4.2.1 变循环发动机 |
4.2.2 定向能武器 |
4.2.3 隐身 |
4.2.4 智能辅助 |
4.3 验证结果分析 |
5 结论 |
四、下一代战斗机的几项关键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先进战斗机的飞行控制计算机系统研究[J]. 陈宗基,孔繁峨,李卫琪,金惠华. 航空学报, 2007(04)
- [2]国外六代机发展情况研究[J]. 高劲松,陈哨东. 飞航导弹, 2014(01)
- [3]美军装备建设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研究 ——以F-22战机为例[D]. 夏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4]六代机的需求及技术比较[J]. 张洋,郝欣欣. 兵器知识, 2012(09)
- [5]“闪电”故事——F-35的昨天与今天(上)[J]. 晨枫. 航空世界, 2015(12)
- [6]第五代战斗机机载武器发展设想及关键技术[J]. 张雪. 航空兵器, 2017(04)
- [7]英国下一代战斗机及推进系统电气化[J]. 刘静,李明. 航空动力, 2020(02)
- [8]下一代战斗机的几项关键技术探讨[J]. 胡秉科,朱海滨. 国际航空, 1994(01)
- [9]新一代战斗机技术特征论证[J]. 张菁,何友,彭应宁,李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8(08)
- [10]脱欧狂风后的风暴 英国“暴风”战斗机计划(上)[J]. 温杰. 兵器知识,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