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一面孔 结构各异——DVD影碟的常见格式(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黄金[2](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高淑敏[3](2019)在《融媒时代:作为媒介的电影》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电影置入媒介融合的传播语境中,遵循“电影作为媒介”的研究范式,对电影媒介属性的变化以及众多新的电影形态和“电影”景观进行考察。本文主要运用大众传播学、媒介环境学、媒介学理论、“媒介化”理论和技术哲学等理论方法,将媒介研究和电影现象研究进行有机整合。进而提出,从模拟技术时期到融媒技术时期,电影的媒介属性在不断地生成、拓展、强化和变革。它积极地与新媒介进行互动和融合,通过“再媒介化”的转型,在自身的媒介领域内生成了如“综艺电影”、“话题电影”、“众筹电影”、“弹幕电影”、“桌面电影”和“IP电影”等众多的电影新形态。这些电影新形态和传统主流电影的制作模式有着明显不同,但大体上仍遵循着传统电影的制作模式,是在传统电影制作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改造而成。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电影在与新媒介的互动过程中,其媒介内容、视听形式、表现手段、创作方法和制作流程也外溢到新媒介的媒介领域内,生成了如“DVD互动电影”、“微电影”、“短视频”、“VR电影”、“数据库电影”、“开源电影”和“电影装置艺术”等众多新的“电影”景观。而这些全新的媒介现象,不仅挑战了传统电影的创作模式,更颠覆和革新了电影整个的制作流程。它们都不是出现在电影的媒介领域内,而是产自新媒介的媒介领域中,是新媒介(而非电影)作为媒介主体“再媒介化”的结果,以致于我们无法用传统的电影认知概念来对它们做出合理的界定。基于电影本体的传统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已经很难对此作出恰当的阐释和说明,也已很难对当下层出不穷的电影实践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采用电影作为一种媒介的研究视角,结合近些年日渐兴起的新近媒介研究理论成果,对这些各式各样的电影新景观,做一个系统和整体的研究和反思,以此,革新电影传统的认知观念,并指出当代电影潜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孙睿[4](2019)在《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文中提出自20世纪开始,身体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焦点。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它逐渐发展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身体作为人类意识的重要载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即丰富性,而这种丰富性不但指的是生物属性多样化,同时还彰显了人类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身体有自己的述说方式与设计语言,身体如同一面镜子,不仅能够展现人的风格,还能折射出当前社会人们在观念上发生的变化。身体的视觉形式通过引导、传达、记忆来满足身体的物质需求、审美需求、功能需求。通过视觉进行创造属于一种认知行为。身体在创作时能够感知自身正位于和世界的新型互动之中,将其发展至全新的精神层面中。梅洛·庞蒂在其前两部着作《行为的结构》和《知觉现象学》中均反复强调,他的目的是要探讨意识与自然的关系。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情感与设计如同两股持续涌动的潮流,成为人类造物活动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身体沟通打破“视觉”的范围,向“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拓展,直至打动人们的情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理论认为,身体是我思的主体,而在我思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技术,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展现出了人们把握世界本质的方法。身体体验是现象学的关注焦点,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空间中身体的各种感受。身体行为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行为艺术的本质更多的是身体作为媒介直接进行的自我反思,使作品表达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内涵,看似简单的身体行为引起我们高度的共鸣。很多艺术类型都是以身体语言为载体进行表述的,譬如舞蹈、雕塑等。文学、美术等学科则是以描述身体语言的方式进行再创作,并以此为契机,揭示人的生存状态,赋予人类生命新的寓意。身体语言在设计中所传达的各种现象均取决于一种前提,即表达以信息诉求为基准的身体原因。具体来说,设计传达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共性,即对某一姿态,某一动作,某一场景下的身体内在情绪、情感状态、常见动作的普遍性认知。设计的产生从本质上说是来源于身体的需求,在身体体验与产品设计的“感知层”中,身体行为对产品的感知过程是通过身体与产品产生接触性交互来实现的。身体美学包括如下要素:第一,肉体;第二,服装;第三,个人;第四,社会。将这四个要素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艺术设计中,从服装、肉体、个人三个要素下探讨时尚、设计和身体美学的关系,将身体与服装、人体外形、风貌、姿态等都结合起来,实现对身体美学更为细致深刻地刻画,分析出相关的艺术设计理念。
付晓[5](2019)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至1984年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二战后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是推动香港电影第二次转型的主体力量,深刻影响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和现代化。本文以现代性作为对“香港电影新浪潮”进行整体研究的基本视角,同时运用文化身份探寻、性别政治分析和版本流变考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将“新浪潮”置于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宏观脉络中,考察它的界定、发生、创新和影响。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意义。其次,在梳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已有成果存在下列问题:对新浪潮的整体性研究欠缺,缺少界定新浪潮导演和作品的标准,对新浪潮创新性的阐释流于表面而未深入到价值内核,漠视对影片的版本考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研究构想并概述了可取得的创新和突破。第一章,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界定新浪潮电影的导演、作品和版本,明确研究对象,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学界并未对新浪潮的导演和作品做出清晰的界定,缺乏一套学理性的评价和甄选标准,造成新浪潮的创作图谱虚焦化。对此,本章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界定新浪潮导演?如何甄选新浪潮作品?以及如何考证新浪潮作品的原作版本?由对以上问题的解答,绘制出清晰的新浪潮创作图谱。第二章,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电影新浪潮脱胎于电视新浪潮,此观点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传承性,但同时它又忽视了电影工业内部在新浪潮之前的先锋探索。正是电影工业自身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才给了新浪潮主流导演从“电视”跨界进入“电影”的时代契机。新浪潮的兴起,其背景应从电影和电视两方面进行分析。据此,笔者分别阐释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先锋探索潮与电视新浪潮的探索价值,指出前者在探索路径上为后者及电影新浪潮提供了参照和导向,电视新浪潮亦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电影新浪潮的创作风格。第三章,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过往的研究强调新浪潮之“新”在于“电影技巧的翻新”,这种表面的现象判断未能深入到价值内涵的发掘。新浪潮电影在“现代化”的物质外壳包裹下,还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电影,其“主体性”的现代价值通过“弑父”和“宿命”这两个既不同又相互关联的主题传达出来。其中,“弑父”指向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包括追求个体命运自主和社会主体性自由;“宿命”指向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有“困兽之境”和“无根之惑”两种体现。第四章,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新浪潮电影在审美表现上将现代化的西方电影语言本土化,形成主体性的“新浪潮美学”,它的创新体现在“半纪录”的写实新风格,“暴戾剪辑”的动作情感表现以及色彩美学的先锋实验等方面。形式上的“新浪潮美学”与新浪潮的现代价值内涵交相辉映,共同体现“人”的“主体性”。第五章,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研究。在制作上,阐述新浪潮首创的“美术指导”职务对推动香港电影专业化的贡献;在创作精神上,以“后新浪潮”部分核心导演的创作为例,阐释新浪潮精神的影响和传承;在类型进化上,以“卧底片”的历史嬗变为核心,论述新浪潮对主流电影类型的新拓展。结语部分,总结新浪潮的历史贡献、创新价值和启示意义。同时反思其不足:首先,在形式审美表征上,相对于“大陆第五代”和“台湾新浪潮”,缺少统一的“视觉标签”;其次,新浪潮融入主流后,强化了电影工业的商业化,使原本就式微的艺术类电影创作,处境更为艰辛。最后,期待当下香港电影“新的新浪潮”能继承并发扬“新浪潮”当年叛逆的青春本色,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再掀起一场壮阔的青春风暴!
马晓昆[6](2017)在《《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材料选自教材Audiovisual Translation:Subtitling(《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章和第二章,旨在报告整个翻译实践过程,并对翻译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讨论,最后做出总结。原文本是由Jorge Diaz Cintas和Aline Remael合编的一本入门型的字幕翻译指导教材,基于作者的专业研究以及亲身实践,带领读者从多方面浏览整个字幕翻译的过程。每一章节都涵盖优秀的字幕翻译实践案例,分别从语言学、符号学、字幕翻译的专业环境以及技术参数等方面对字幕翻译进行综合介绍。本次翻译实践材料所选的第一章是对字幕以及字幕翻译的介绍(字幕分类和技术参数等),第二章则主要介绍字幕翻译的专业环境(字幕翻译人员和工作条件等),原文共约 19,000 词。本报告由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翻译理论分析、相关理论介绍和实践总结五个部分组成。本次翻译实践基于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文本功能理论,主要运用交际翻译法,必要时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结合使用,根据教材这一信息功能型文本所应遵循的忠实性、准确性和可读性三个原则,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可行的翻译技巧,力求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产生同样的反应。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自身翻译能力有明显提高,能够更好地把握信息功能型文本的特点,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翻译方法策略,也希望本次译文文本能为国内字幕翻译学习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严永福[7](2016)在《两岸歌仔戏音乐的同源性与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仔戏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民间艺术,歌仔戏音乐的特点体现着海峡两岸在文化发展上的特点,也从侧面折射出海峡两岸社会、历史、文化的关系。歌仔是两岸歌仔戏音乐之源。闽南歌仔在台湾经过戏曲化,成长为歌仔戏标志性唱腔[七字调],经历了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从民歌小调到戏曲唱腔的一般性发展过程;在闽台地域特殊的社会语境下,歌仔的戏曲形式[七字调]又与当地民间音乐、哭腔结合,朝向悲情化发展,催生出[哭调]唱腔;在歌仔戏被禁演时期,闽南艺人又使歌仔涅盘重生——通过吸收歌仔音调创造出[杂碎调],使濒临绝境的闽南歌仔戏起死回生。由歌仔戏音乐的发展路径可见,两岸歌仔戏音乐具有同源性。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两岸歌仔戏逐渐形成了在丰富多样的表演形态中彰显歌仔戏音乐特质的自觉意识,本文将这种维持剧种传统特质的价值取向称作“剧种意识”。如果说“歌仔”历史地造就了这一剧种音乐文化在海峡两岸的“同源性”基础,那么“剧种意识”就是这一“同源性”特征在新时期两岸歌仔戏艺术交流互动、各自发展中的进一步体现,它作为两岸歌仔戏内在的、核心的价值观念,指导着这一剧种音乐文化未来的发展。1949年后,歌仔戏处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因而其音乐也有发展多样性。大陆歌仔戏历经“戏改”的洗礼,走上了规范化、剧种化道路,剧种传统唱腔、剧种特性乐器得以继承和发展,通过学习京剧等其他剧种,音乐体制趋向板腔化发展,而通过借鉴歌剧等姊妹艺术的表现形式,大陆歌仔戏音乐又融入了新音乐创作的方式。在台湾,歌仔戏目前主要有三种表演形态:老歌仔戏、野台歌仔戏和现代剧场歌仔戏。不同表演形态的歌仔戏音乐各有特点:老歌仔戏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草根性;野台歌仔戏(包括日戏、夜戏)遵循两种不同的审美品格,日戏采用“活戏”配“活曲”的运作模式,夜戏“胡撇子”的音乐是完全娱乐化的;现代剧场歌仔戏代表了这一剧种在台湾的最高形式,“剧场效应”、“歌仔新调”及“精致理念”是其多样化音乐风格的不同表现。歌仔戏音乐在台湾是多元并存的风貌。由此可见,两岸歌仔戏音乐在同根同源基础上是有多样性的。歌仔戏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各自发展,从而呈现出在“同源性”基础上“花开两岸”的局面,但是并没有使这一剧种的音乐脱离其最初的特质。剧种意识始终是两岸歌仔戏音乐共同的文化自觉。歌仔作为剧种音乐的源头一直是维护剧种音乐特质的文化向心力。同源性与多样性是海峡两岸歌仔戏音乐的总体关系,其本质是文化的内核与张力的关系。
吴建清[8](2016)在《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文中提出“意象”是知识社会学的概念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国内研究更多使用“形象”。论文关注“中国意象及其建构”这一学术热点,关注知识观念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实际上是运用等级隐喻的视角研究“中国意象”。其核心是“中国意象”的研究。通过学术回顾,本文发现“中国意象已被隐喻”而且和等级隐喻存在某种关联,所以提出问题“中国意象被等级隐喻了吗?”论文首先通过研究“中国离散者意象”这一中国意象研究的重要平台发现了和等级隐喻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然后通过综合性论述等级隐喻研究方法这一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来寻求二者之间的对应。通过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考察了中国意象的许多方面,重点研究“小轮廓”中国意象,即“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两种。确证在这两种情况下,在时间和局域的二维逻辑中,“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最后得出结论是,“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全文分为三个研究部分,中国意象研究、等级隐喻研究和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三个部分。共七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研究被隐喻的中国意象,即中国意象问题的学术回顾。这部分首先梳理了被隐喻了的既有中国意象,包括黄祸、“中国制造”,美债问题、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然后在这些既有“大轮廓”中国意象语境下,解码隐喻中国意象的几个渠道和这些隐喻渠道建构中国意象的轨迹。这些渠道除互通与接触之外,还有诸多文本类数据,其中包括新闻话语、英国来华者、英美传教士、文学、教科书和学者研究等等。第二部分是等级隐喻研究部分。这部分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视角被引入。二是导入中国离散者这个等级隐喻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等级隐喻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论述,从而可以为第三部分的研究做一个铺垫。主要包括第二至五章。第二章是等级隐喻研究视角的引入。即等级隐喻作为研究中国意象的新方法被引入。这一章首先回顾了隐喻研究历史与现状,之后提出等级隐喻作为隐喻的新形式使得隐喻的语用边界延伸。第三章是等级隐喻研究的平台的引介,即中国离散者的研究。这是一个以加拿大为例进行的“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个案查考综述,结论是“华裔是永远的外国人”,是“他者”,难以融入。第四、五两章是等级隐喻的分类研究的综合性论述。分别是“行态”和“意态”的等级隐喻。“行态”等级隐喻是等级隐喻的低层级部分,即对外在象征物的研究。“意态”等级隐喻是较高层级部分,包括种族偏见、种族定性和种族贬抑。这是等级隐喻的终极表征,是等级隐喻色彩最重的部分。总之,等级隐喻是多种隐喻形式的集合体,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级别的等级隐喻,等级隐喻情感级别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等级隐喻表征。第三部分是语料库背景下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部分。这部分把前面两章所论述的不同层级的等级隐喻“对号入座”,使其在第三部分“各就各位”。该部分含六、七两章,分别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进行论文命题的科学佐证工作。具体地说,佐证工作从英文新闻话语和华文新闻话语两路进行。北美英文新闻话语语料库的话语分析这一路主要运用语料库数据分析和评价理论。得出结论是:“英文新闻话语中几乎啥也没有,只是报道角度不同而已”。华文新闻话语这一路研究主要是做“陋习意象”考察,方法是先就陋习进行社会调查统计,后通过分析排序分出“陋习”等级,再用语义辨别量尺来比量词义距离数据分布。从比量结果得出结论:离散者的“陋习”导致了等级制定。论文最后是全文结论:在北美新闻话语建构中国意象中蕴含了等级隐喻元素,也就是说,“一定程度上,中国意象已被等级隐喻”。本文通过话语建构论的视角,运用了话语分析方法和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研究立场,以社会建构论为哲学基础。通过这种方法,解构中国意象的社会与境,追问中国意象中“等级隐喻”的“社会实在”。本文还借鉴了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丰富了等级隐喻在中国意象研究中的功用。语料库语言学“根据文本材料大数据对语篇进行研究”,运用语词搭配理论和评价理论进行话语分析,判断和鉴定北美新闻话语考察中国时的等级隐喻语用状况。本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一、首次对“等级隐喻”问题进行综合性表述。本论文在第四、五两章对等级隐喻做了综述,这是对隐喻理论的创新。在新闻话语建构中提取了等级隐喻元素,并对此进行综合性论述,这是理论创新。二、论文运用等级隐喻新视角研究中国意象。这是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的创新。运用这一新视角发现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制定以及等级隐喻的存在。通过引入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和“新闻语义的接近度”研究方法,丰富了中国意象研究理论框架。三、概念的创新。本文提出“小轮廓““中国意象”的说法并进行了“短时间窗”和“局域群体”二维的中国意象的研究;在“评价理论”中增加了“迫发”和“触发”的两种概念;用“中国离散者”的统一概念代替海外华人、华侨、华裔等。
张青[9](2015)在《韩剧:文化消费主义的范本》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末,韩剧在亚洲市场得到快速而广泛传播,韩剧潮景观成为了亚洲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众多学界人士的关注。随着韩剧在亚洲地区广为接受,韩国其他商品也随之风行,以韩剧为核心的韩国流行文化已经深入到亚洲各国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韩国流行文化使韩国迅速成为了亚洲流行文化的一个新强国,使长时间主导亚洲流行文化的东京和好莱坞黯然失色。韩剧何以能在亚洲区域成为一道引入注目景观?背后有哪些促进因素?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在社会学和传播学理论的框架内,遵循着韩剧文本生产、文本意义框架和文化营销传播这一脉络,对韩剧在亚洲区域的传播实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分析。首先,将韩剧置于亚洲媒介环境中进行讨论,分析其在亚洲各国的传播情况和特点,发现韩流开始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正逐渐界定着亚洲人的视听标准和审美趣味。接着着重对韩剧亚洲传播的文本类型和内容表达进行了分析,认为韩剧固定的文本类型能给亚洲受众带来观看预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韩剧传递的意义。通过对韩剧在主题、情节以及人物塑造上的解析,探讨了全球消费时代电视剧内容生产时共通性文化元素建构问题,认为不论是陌生的熟悉化还是熟悉的陌生化,都能较大限度地满足着受众的心理需求。在第四章里,从流行文化和共有价值观两个方面分析韩剧为亚洲受众搭建的意义框架。流行文化中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影响着受众的判断和行动,引导着大众对人生意义和价值作出新的理解。东方儒学文化价值和亚洲各国共享的共同的历史发展经验共同构成了韩剧中文化的最大公约数,能获得亚洲受众最大限度的理解。在接下来的一章里则从文化营销的角度分析韩剧在亚洲的传播流动。首先讨论了营销理念:消费文化制造接受认同。接着就营销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亚洲受众对韩剧的接受是基于共享的亚洲文化和消费文化。最后对传播中所采用的传受双方的二级把关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该模式起到了扩大关注度的作用。韩剧亚洲景观的产生与韩政府在战略构建、各种政策支持、机构支持、资本投入和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努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韩政府通过采取各项措施为韩国的电视剧产业成功获得国际市场的肯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政府对韩剧产业的强力引导和支持,显现出国家政体在传媒领域的活跃性。作者认为,韩剧风靡亚洲,形成韩剧景观,其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上:第一是利用亚洲共享性文化构建认同,第二是利用消费来构建认同。韩剧在亚洲的成功传播为人们研究电视剧传播在新时期的嬗变和新的建构提供了又一个新的视角,为亚洲各国电视产业在新时期的传播实践树立了一个新样板。
夏榆[10](2012)在《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文中认为当我还很年轻,比现在年轻得多的时候我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任何帮助但是现在我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多的改变我的独立似乎已经消失在雾中我时常感到心中没有把握帮帮我,让我重新站起来请你,请你帮帮我……——约翰·列侬《帮帮我》世界向前行,她在往后退【唐卡在录音机里的声音】我是个倒霉的人。医生在我的子宫里查出不能治愈的病。换句话说,我是中彩了。生活是不可选择的,境遇不可选择,命运不可选择。就像我无法不让我的子宫长一个东西出来,我
二、同一面孔 结构各异——DVD影碟的常见格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一面孔 结构各异——DVD影碟的常见格式(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2)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未竟的现代 |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融媒时代:作为媒介的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电影作为一种媒介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一、尴尬和窘迫的电影艺术理论 |
二、电影的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日趋活跃的媒介属性 |
三、融媒时代:加速提升的媒介属性 |
四、电影作为一种媒介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1、以电影新形态为样本的研究方向 |
2、以电影与新媒体的跨介互动为研究方向 |
3、以电影和游戏的跨介互动为研究方向 |
4、以电影和虚拟现实的跨媒介互动为研究方向 |
5、以当代电影理论和方法的转向和反思为研究方向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创新之处和学术意义 |
一、宏观角度提出电影作为媒介研究的独特意义和价值 |
二、从方法论角度来看,跨学科采用新的媒介研究理论范式 |
三、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看,契合当下的电影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一章 电影的“媒介化”和“再媒介化” |
第一节 模拟技术时期:电影作为一种媒介的两条发展进路 |
一、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进路 |
1、电影媒介属性的生成 |
2、电影媒介属性的强化 |
二、电影作为一种实验性媒介的潜力空间 |
1、新的媒介理论视角 |
2、胶片“在场性”与运动的影像 |
3、摄影机和剪辑过程的“在场性” |
4、实验电影的传播场域和艺术影响 |
三、重塑认知:电影是一个持续建构的媒介集合体系 |
第二节 融媒技术时期:电影“再媒介化”的发展进路 |
一、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 |
二、电影媒介属性的重塑与提升 |
1、计算机图像技术的试行与电影影像的分化 |
2、计算机图像技术的成熟与电影影像的异化 |
3、电影影像的变置与奇观影像的泛滥 |
4、高新技术与奇观影像的转向和深化 |
5、技术新视角:日渐抬高的电影媒介属性 |
三、融媒时代:电影的“再媒介化”进程 |
1、内容 倚重综艺品牌的“综艺”电影 |
2、仰仗新媒介众筹运营的“众筹”电影 |
3、着重衍生话题热度宣传的“话题”电影 |
4、放映依赖弹幕社交平台的“弹幕”电影 |
5、新媒介革新视听语言的“桌面”电影 |
6、全产业链的“再媒介化”:IP电影 |
第三节 从“媒介化”到“再媒介化”:电影领域内的震荡表征 |
一、持续膨胀的媒介属性 |
二、不断试错与经验重构 |
1、电影市场的持续波动和不断试错 |
2、阶段性修复和经验重构 |
三、震荡的电影媒介系统 |
第二章 迭代的各类屏媒与微缩的电影新样式 |
第一节 电子屏媒与电影:可交互的DVD电影 |
一、电子屏媒与电影媒介功能的拓展 |
1、从“看电影”到“读电影” |
2、DVD的互动机制:QTE嵌入式系统 |
二、DVD互动电影 |
第二节 网络屏媒与电影:微电影的艺术样式 |
一、微电影:网络媒体的艺术样式 |
1、视频网站和网络用户的双向需求 |
2、微电影的概念界定 |
二、微电影:发展历史及其意义评价 |
1、从民间草根到商业专业化 |
2、微电影的进步意义:“文化平民化”的初步导向 |
第三节:手机屏媒与电影:火爆登场的短视频 |
一、短视频的火热缘由 |
1、外在技术:Web3.0 和智能化手机的普及 |
2、社交需求:短视频的全民参与 |
二、短视频的生长路径和运作模式 |
1、动荡变幻的生长路径 |
2、全新的运作模式:众包、分众和流量变现 |
三、短视频的意义价值 |
1、技术的进一步“矮化” |
2、功能的进一步“分化” |
3、真正狂欢的平民文化 |
小结 屏媒分化和电影位移 |
第三章 电影的前沿媒介景观 |
第一节 数据库电影 |
一、传统数据库和作为旧媒介的传统电影 |
1、共享一个线性逻辑链 |
2、《持摄影机的人》是数据库电影吗? |
二、现代数据库和作为新媒介的数字电影 |
1 面向对象数据库和超媒体数据库:现代数据库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
2、数据库艺术和作为新媒介的数字电影 |
三、数据库电影:概念形式、革新意义和困境 |
1、数据库电影的概念界定 |
2、数据库电影的两种形式 |
3、数据库电影:革新、问题和困境 |
四、软件控制电影——作为元电影的数据库电影 |
第二节 开源电影 |
一、关于“开源软件” |
1、何谓开源软件? |
2、Blender作为开源软件的诞生 |
3、“过程性”的动态系统建构:开发者和艺术家的联姻 |
二、开源电影:概念定义和创作流程 |
1、开源电影的诞生 |
2、全新的电影制作流程 |
三、Blender的开源电影史 |
1、从“一次试水”到“品牌延伸” |
2、各类短片的迭进生长 |
3、“正在进行中”的长片计划 |
四、软件孵化电影——关于开源电影的反思 |
1、众包和“块茎”图式 |
2、技术糅合与参与式文化 |
3、开源电影的反思与启示 |
第三节 VR电影 |
一、虚拟现实(VR)技术作为一种新媒介(屏媒) |
二、VR电影:VR+电影的形式探索和发展流变 |
1、VR+电影何以可行? |
2、VR电影的类型流变:共情式和互动式 |
三、置变与超越:可居可游可控的故事世界 |
第四章 电影与装置艺术:电影装置艺术 |
第一节 模拟技术时期的电影装置艺术 |
第二节 展览电影:一种“制图学”意义上的影像装置艺术 |
一、“展览电影”的艺术探索 |
二、异质共生:电影公共空间的拓展 |
第三节 沉浸性和互动性:融媒技术时期的电影装置艺术 |
一、邵志飞:以CAVE系统为沉浸互动环境的电影装置艺术 |
二、VR电影装置艺术:《血肉与黄沙》 |
第五章 电影作为媒介研究的整体性反思 |
第一节 “泛化”的电影和困顿的理论 |
一、壁垒的击穿和概念的失灵 |
1、跨越边界:漂浮和流动的电影 |
2、概念的动摇和“失语”的电影 |
二、一个核心问题的争论:电影终结了吗? |
1、悲观一方:此起彼伏的“电影已死”观 |
2、乐观一方:超现代电影和无所不在的影像文化 |
三、质疑“电影已死”:旧有观念和范式危机 |
1、争议背后:如何定义电影? |
2、错位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电影作为媒介研究的全新转型 |
一、可行性 |
1、理论支撑一:崛起的媒介研究学派 |
2、理论支撑二:“为技术正名”的技术哲学理论 |
3、理论支撑三:媒介考古学及其在电影研究中的率先应用 |
二、必要性 |
1、电影显示机制的变化:从“银幕”到“界面” |
2、影像的变革:数字影像→数据库影像→互动影像 |
3、叙事分化、场景消费和文本消解 |
4、分流传播、多样感知和嵌入性 |
5、电影艺术性缺失的反向需求 |
三、紧迫性 |
1、急遽更新的媒介生态环境 |
2、置身其中的电影:“可见机器”与“不可见机器” |
结语:电影作为媒介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来源及研究思路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相关特定概念界定 |
一、当代艺术与设计 |
二、身体艺术 |
三、身体与设计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身体的哲学思考 |
二、关于身体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身体艺术的研究 |
四、关于当代艺术设计视野下身体的研究 |
五、身体与设计学研究 |
第四节 文本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文本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题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视觉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身体与视觉形式的三种功能 |
一、引导功能 |
二、传达功能 |
三、记忆功能 |
第二节 身体“意象”与设计 |
一、女性主义身体 |
二、身体与创作——感觉的逻辑 |
三、“表层”、“表现”与身体的“意象” |
第三节 身体绘画与设计 |
一、抽象化设计 |
二、写实主义 |
三、超现实主义 |
四、德国新表现主义 |
第四节 身体与叙事设计 |
一、戏剧化设计 |
二、体验设计 |
三、情感设计 |
四、隐匿设计 |
第二章 公共艺术设计与身体 |
第一节 雕塑设计与身体 |
一、拟人型 |
二、身体的局部表达 |
三、器官的抽象化 |
第二节 互动装置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与情境交融设计 |
二、间接感发——互动设计 |
三、体验感官式设计 |
第三节 反形式艺术设计与身体 |
一、身体或质料的现象学 |
二、精神、物质与身体 |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与功能性公共艺术设计 |
一、休息功能 |
二、引导功能 |
三、娱乐功能 |
第三章 身体行为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观念设计与身体 |
一、怪诞艺术设计 |
二、文化与身份 |
第二节 行为艺术与身体 |
一、身体与时间设计 |
二、身体与空间设计 |
三、身体与情感设计 |
第三节 身体设计的视觉语言 |
一、肢体语言的形式表现 |
二、肢体语言的信息传达 |
三、肢体语言与场景构建 |
第四节 身体设计的动态演绎 |
一、流动旋律中的身体设计 |
二、张力幻象中的身体设计 |
三、反叛意识下的身体设计 |
四、身体设计与极限探索 |
第四章 身体功能的设计延伸 |
第一节 技术、身体和设计的三重奏 |
一、技术与身体 |
二、身体、技术与现象学 |
三、身体、技术与设计 |
四、无器官身体 |
第二节 基于本体的设计 |
一、基于身体体验的设计 |
二、弥补身体缺陷的设计 |
三、增强身体功能的设计 |
四、贴合身体习惯的设计 |
第三节 身体导向的设计 |
一、运动器械设计 |
二、健身器械设计 |
三、康复护具设计 |
第五章 身体美学与时尚设计 |
第一节 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 |
一、身体美学的本体论的三个场极 |
二、身体美学现象论的三个角度 |
三、身体美学的现实维度 |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设计 |
一、缠足与姿态规训 |
二、束胸与形体规训 |
三、高跟鞋——身体的扭曲与时尚 |
第三节 身体形态与设计 |
一、身体形态与空间 |
二、身体比例与剪裁 |
三、人体动力学与身体形态 |
第四节 身体、时尚、消费与设计 |
一、鲍德里亚的消费身体与虚拟身体 |
二、消费主义的兴盛与身体设计 |
三、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装饰设计 |
四、时尚消费语境中的身体形态设计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理论创新 第一章 |
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 第一节 |
新浪潮导演的界定 第二节 |
新浪潮作品的甄选 第三节 |
新浪潮电影版本考证 第二章 |
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
电影先锋探索潮(1970-1979) 第二节 |
电视新浪潮(1975-1980) 第三章 |
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 第一节 |
“弑父”: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 第二节 |
“宿命”: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 第四章 |
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 第一节 |
“半纪录”风格的新写实 第二节 |
“暴戾剪辑”的动作创新 第三节 |
超越类型的先锋实验 第五章 |
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第一节 |
制作专业化 第二节 |
创作精神的传承 第三节 |
主流类型的新拓展 结语对新浪潮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翻译任务背景介绍 |
1.2 选材原因 |
1.3 任务意义 |
1.4 报告结构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工作 |
2.1.1 原文本分析 |
2.1.2 翻译辅助工具 |
2.1.3 平行文本分析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三章 相关理论介绍 |
3.1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 |
3.1.1 交际翻译法与语义翻译法 |
3.2 翻译原则 |
第四章 翻译案例分析 |
4.1 教材用词准确化 |
4.1.1 交际翻译,词汇具体化 |
4.1.2 语义翻译,术语准确化 |
4.2 内容表达规范化 |
4.2.1 交际翻译,增词以补充源语信息 |
4.2.2 交际翻译,断句以凸显内部逻辑 |
4.2.3 交际翻译,换序以符合表达习惯 |
4.2.4 交际翻译,转换以提升表达效果 |
第五章 实践总结 |
5.1 翻译经验与教训 |
5.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原文 |
附录二 译文 |
附录三 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两岸歌仔戏音乐的同源性与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背景 |
三、研究视角 |
四、资料来源 |
五、研究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七、研究难点与创新诉求 第一章 歌仔:两岸歌仔戏音乐之源 |
第一节 歌仔的戏曲化—【七字调】 |
一、歌仔与锦歌 |
二、歌仔在闽南 |
三、歌仔在台湾的“羽角化” |
四、歌仔的戏曲形式—【七字调】 |
第二节 歌仔的悲情化—【哭调】再考 |
一、【哭调】的社会文化背景 |
二、【哭调】的音乐心理学探析 |
三、【哭调】的跨剧种比较 |
四、【哭调】的音乐结构分析 |
第三节 歌仔的涅盘重生—【杂碎调】 |
一、时势造就的新唱腔 |
二、【杂碎调】的变化—【新杂碎调】 |
三、【杂碎调】的伴奏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歌仔戏音乐在大陆的多样实践 |
第一节 对剧种音乐传统的继承 |
一、剧种传统唱腔 |
(一)观念层面 |
(二)实践层面 |
二、剧种特性乐器 |
(一)“四大件”的核心地位 |
(二)剧种乐器性能的拓展 |
(三)剧种特色乐器的研创 |
第二节 板腔化发展 |
一、【七字调】、【杂碎调】的板式变化 |
二、板式的综合运用—以《保婴记》之《十八年前》为例 |
第三节 新音乐创作手法的应用 |
一、传统戏曲与歌剧的跨界 |
(一)跨界的社会成因 |
(二)跨界的美学基础 |
二、歌仔戏音乐形式的拓展 |
(一)序曲结构 |
(二)动机与人物主题 |
(三)和声与复调的引入 |
(四)演唱、演奏形式的多样化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歌仔戏音乐在台湾的多元化 |
第一节 老歌仔戏的音乐容颜 |
一、老歌仔戏的现状 |
二、老歌仔戏的音乐 |
第二节 传统与变异:野台歌仔戏音乐的两种品格 |
一、日戏及其音乐 |
(一)日戏的演出生态 |
(二)“活戏”配“活曲”—日戏的音乐运作模式 |
(三)沦落的传统艺术—关于日戏的两则田野笔记 |
二、从殖民遗存到娱乐生态—夜戏“胡撇子”及其音乐 |
(一)文化殖民的产物 |
(二)夜幕下的娱乐生态 |
(三)胡撇子戏的音乐 |
第三节 现代剧场歌仔戏音乐的多样面孔 |
一、剧场效应 |
(一)日本宝塚歌剧的影响 |
(二)“环境剧场”的影响 |
(三)剧场效应下的歌仔戏音乐—以《蓬莱大仙》(2007)为例 |
小结 |
二、歌仔新调 |
(一)话剧加新歌:《安平追想曲》的音乐设计 |
(二)杂糅的世界:歌仔戏《阿育王》音乐的跨文化改编 |
小结 |
三、精致理念 |
(一)“精致歌仔戏”的滥觞:《杀猪状元》的音乐尝试 |
(二)“精致歌仔戏”的完型:《秋风辞》的音乐理念 |
小结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同源性与多样性:两岸歌仔戏音乐之关系 |
第一节 以“剧种意识”为价值导向的同源性 |
一、歌仔是两岸歌仔戏音乐的文化内核 |
二、“剧种意识”是两岸歌仔戏音乐共同的文化自觉 |
三、两岸歌仔音乐同源性的文化表征 |
第二节 以传承、创新、多元化为特点的多样性 |
一、歌仔戏音乐在大陆的传统与创新之维 |
二、歌仔戏音乐在台湾的多元化 |
本章小结 结论 |
一、两岸歌仔戏音乐的同源性 |
二、两岸歌仔戏音乐的多样性 |
三、两岸歌仔戏晋乐关系的本质 |
四、研究反思 附录1 歌仔戏(芗剧)剧目汇总 附录2 部分总谱谱例 附录3 田野考察图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
(8)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
问题提出和简析 第二节 |
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
研究思路和安排 第四节 |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
被隐喻的中国意象 第一节 |
被隐喻中国意象的表征 第二节 |
谁隐喻了中国意象 第三节 |
中国意象被隐喻的辨析 第二章 |
隐喻和等级隐喻 第一节 |
隐喻研究新进展 第二节 |
等级隐喻延伸了隐喻的语用边界 第三节 |
被隐喻的北美中国离散者 第三章 |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以加拿大为例 第一节 |
中国离散者生存意象研究回顾 第二节 |
中国离散者历史与人口地理 第三节 |
中国离散者生存状况查考 第四节 |
和北美主流社会的距离有多远 第四章 |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行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
语言和话语的等级隐喻 第二节 |
饮食与食物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
外貌与体质的等级隐喻 第四节 |
就业和参政的等级隐喻 第五章 |
中国离散者意象中的“意态”等级隐喻 第一节 |
种族偏见 第二节 |
种族定性—电视广告新闻话语中的等级隐喻 第三节 |
种族贬抑 第四节 |
等级隐喻的概念确定 第六章 |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英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
寻找“中国意象”研究节点 第二节 |
创建“中国意象”新闻话语语料库 第三节 |
新闻话语语料库背景下“中国意象”的考察与分析 第四节 |
“短时间窗”中国意象考察结论 第七章 |
“局域群体”中国意象考察中的等级隐喻—基于北美"华文"新闻语料库 第一节 |
“陋习意象”与华人“差在哪” 第二节 |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话语分析 第三节 |
中国离散者“陋习意象”的语义接近度分析 第四节 |
“陋习意象”收罗等级隐喻 全文结论 参考书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韩剧:文化消费主义的范本(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韩剧的相关研究 |
1.2.2 研究的理论视角 |
1.3 本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2 亚洲韩剧景观 |
2.1 亚洲媒介景观概览 |
2.2 韩剧景观的建构:在亚洲的传播 |
2.2.1 韩剧在东亚的传播 |
2.2.2 韩剧在东南亚的传播 |
2.2.3 韩剧在中东的传播 |
2.3 景观与媒介环境的共生 |
2.3.1 环境造就景观 |
2.3.2 景观改变环境 |
3 韩剧文本结构及内容表达 |
3.1 韩剧文本结构:类型化 |
3.1.1 类型电视剧含义 |
3.1.2 类型电视剧制造“解读偏好” |
3.1.3 韩剧传播的类型 |
3.2 文本内容的表达 |
3.2.1 主题选择和故事情节设置:陌生的熟悉化 |
3.2.2 典型人物塑造:熟悉的陌生化 |
4 韩剧的意义框架 |
4.1 用流行文化引导潮流 |
4.1.1 流行性契合时代性 |
4.1.2 民族性契合世界性 |
4.2 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共有价值观 |
4.2.1 共有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 |
4.2.2 混性特色的亚洲共有价值观 |
5 韩剧的文化营销 |
5.1 理念:消费文化制造接受认同 |
5.2 路径:由亚洲性文化到消费文化 |
5.2.1 运用文化的接近性构建亚洲认同 |
5.2.2 运用梦幻情境制造需要 |
5.3 策略:双重把关模式 |
5.3.1 把关人和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
5.3.2 第一阶段:传播主体国的职业“守门人” |
5.3.3 第二阶段:国外当地媒体机构“守门人” |
6 韩剧景观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 |
6.1 制度保障 |
6.2 资本保障 |
6.3 人力保障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读博期间着作论文发表情况 |
四、同一面孔 结构各异——DVD影碟的常见格式(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3]融媒时代:作为媒介的电影[D]. 高淑敏. 福建师范大学, 2019
- [4]观念与视野:当代艺术设计中的身体[D]. 孙睿.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D]. 付晓. 南京大学, 2019(01)
- [6]《影视翻译:字幕翻译》(第一、二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晓昆.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6)
- [7]两岸歌仔戏音乐的同源性与多样性研究[D]. 严永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8]中国意象建构中的等级隐喻 ——北美新闻话语的“中国考察”[D]. 吴建清. 山东大学, 2016(11)
- [9]韩剧:文化消费主义的范本[D]. 张青. 武汉大学, 2015(01)
- [10]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J]. 夏榆. 作家, 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