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渐近公式的推广

斯特林渐近公式的推广

一、斯特林漸近公式的推广(论文文献综述)

肖宇航[1](2018)在《基于噪声协方差矩阵的多天线信号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号检测是阵列信号处理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传统的信号检测理论主要针对单通道数据。随着多天线技术的发展,所要处理的数据通常以多维形式呈现,即以复值向量或矩阵形式存在。此外,由于无线电环境日趋复杂,多天线阵列的背景噪声可能为色噪声,且通常功率未知。此时,需要根据噪声协方差矩阵的特殊结构设计相应的检测器。对于所得检测器,还需要给出准确的门限表达式。为此需首先求解检测器零分布表达式,再对其进行求逆。现有文献使用的矩匹配法通常不能导出易于求逆的零分布解析式,因此无法给出闭式的门限表达式。一些可给出闭式表达式的方法如Wilks定理及Box近似则精度较低,或仅适用于有限情形。本文将统计学中基于特征函数的渐近展开法推广到复数形,旨在给出具有适用性广、能够给出闭式门限表达式的方法。同时,该方法还可以用于推导检测器的非零分布用于检测概率的评估。本文着重研究四种不同统计特性背景噪声下的检测算法,对应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针对John检测门限设置算法运算量大的问题,使用渐近展开法获得了闭式门限表达式。现有文献给出的John检测器零分布CDF难以求逆,在计算门限时只能依靠数值搜索,计算量较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使用渐近展开法给出了John检测卡方加权和形式的近似零分布。这一形式的近似分布函数具有易于求逆的特性,方便获得闭式的门限表达式。该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其近似误差可根据表达式余项预估。本文给出的零分布及门限值近似表达式的误差项为o(n-2)阶,表明该方法的近似误差随样本数n的增加下降速度较快,具有十分可靠的精度。(2)针对空间平稳色噪声,基于广义似然比准则提出了一种恒虚警检测器。空间平稳色噪声的协方差矩阵具有Toeplitz结构,其最大似然估计无闭式解。本文使用逆迭代算法对该估计进行数值求解,并进一步获得了广义似然比检验。该检测器在空间平稳色噪声环境中具备良好的恒虚警特性。其检测性能和鲁棒性同样优于现有的基于预白化的检测算法。(3)针对局部相关空间色噪声,给出了局部最优不变检测精度高的渐近零分布及非零分布,并获得了闭式门限表达式。其中,零分布结果的一阶项为卡方CDF,且包含一个o(n-1)阶的修正项,可看做对现有结果的高阶修正。对于非零分布,由于协方差矩阵展开式的不同,使用渐近展开法需分为高、低信噪比两种情形讨论。针对两者情形,均给出了精度为o(n-2/2)阶的近似非零分布。仿真结果显示所得各分布均具有很高的近似精度。且在门限值设置上,本文给出的门限闭式表达式的误差要远小于现有文献的结果。(4)针对MIMO雷达噪声的时域独立同分布特性,给出了高斯向量球检测精度高的渐近零分布及非零分布。对于其零分布及低信噪比下的非零分布,同样给出了精度分别达到o(n-2)和o(n-3/2)的近似分布,并给出了闭式门限表达式。对于其高信噪比下的分布,先通过渐近展开法求解统计量的均值和方差,再将它们与Gamma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匹配,获得近似分布。由于非零分布的用处在于检测性能评估,无需具有闭式逆函数,仅需保证分布函数精度即可。这一方法的优点在于使用简单,可作为渐近展开法过于复杂时的备选方法。仿真结果显示各近似分布均具有较高的精度,且同时表明Ts在MIMO雷达中的检测性能要好于现有文献中使用的的Wilk s检测器,且具有无需纯噪声样本的优势。

徐风,徐姗姗[2](2018)在《一个基础性定理与斯特林公式的证明》文中研究指明这篇论文提出并证明了一个可据以发现和证明某些渐近公式的基础性定理,并利用这个定理证明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斯特林公式,证法简明易懂.论文还对这一基础性定理作了简短的讨论.

刘文[3](1965)在《斯特林漸近公式的推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本文的目的是要推广在数学中有着重要应用的斯特林渐近公式.得到了如下的结果:对于任何正实数a与b,一定存在相应的正实数r,使得此处符号“~”表示当n→∞时上式两端的比趋向于 1. 为此考虑曲线y=lgx。在图1中设BF,CE分别为曲线在点B与C处的切线。易知 AB=lgx, DC=lg(x+b),由于故曲线是上凸的。于是以(?)为顶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大于梯形ABCD的面积而小于梯形AECD与ABFD的面积的平均值,即

刘晓鹏,刘坤会[4](2008)在《参数变化对β-分布密度函数之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无穷级数的一些特殊处理方法,深入分析了与β-函数有关的一些特殊函数中所蕴含的某些单调性质,从而揭示了β-分布的密度函数极值变化的一些深刻规律性.本文证明了:当参数皆比1大时β-分布的密度函数有极大值且此极大值随着其中一个参数的逐渐变大而先减后增;当参数皆比1小时该密度函数有极小值且此极小值随着其中一个参数的逐渐变大而先增后减.

胡兴华[5](2008)在《非均匀声介质中的声传播及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对于其它种类的热功转换装置与技术,热声热机是一个新兴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领域。热声热机的主要优势在于构造相对简单、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环保无污染,可以实现小型轻量化,能利用较低品位的热源。在国内外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几十年来装置的结构型式及性能参数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线性热声学理论研究也日臻完善。然而,在热声学基础研究中仍有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造成对热声起振、模态演化、声流、行波环流、高次谐波等一些存在于实际系统的非线性过程或效应的理解不足;而这种认识上局限性也制约了建造者采取恰当措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体积功率密度、工作稳定性及效率。有鉴于此,作者以热声热机为应用背景,围绕“非均匀声介质中声场的传播及演化规律”主题,重点针对如何描述“热声稳定性”及“非均匀介质有限振幅声场”这两个理论问题以及相关的工程问题而展开。作者遵循一条由简入繁、先线性后非线性、科学探讨与工程思考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首先从相关文献中总结、提炼了管内小振幅声场的传播规律以及热声工程中涉及到的多孔介质实验技术(复密度、复压缩率、孔隙率、流阻、特征阻抗与波数测量)。论文给出了推导波动方程的一般方法;阐释了在线性条件下,“热声效应”并未改变复密度及复压缩率的数学形式;分析了粘性弛豫与热弛豫在不同热声组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并指出热弛豫对粘性弛豫的合理修正(实际流体的粘性弛豫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增强热声效应;从声传播规律的角度分析了主动控制的技术原理以及它对斯特林装置的实用价值;对复合吸声系统进行了无量纲参数的计算,通过等效网络图阐明了主动控制的工作机制。为了全面地揭示主导热声“起振”的物理机制,作者原创性的提出了“热声振荡器”频域方法以及解释热声多模态共存及演化现象的动力学时域方法。在频域方法中,给出了热声组件对应的二端口Y参数;采用负阻模型和反馈模型分别描述了驻波和行波热声发动机并给出了对应的二端口网络拓扑;应用Nyquist失稳判据获得了热声振荡器的起振条件;还通过拓扑图论证了驻波热声发动机起振于负阻状态、热声—斯特林发动机存在高频模态。该“频域”方法实现了以解析方式反映发动机运行参数和系统结构对起振模态、起振温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在“声场中各位置处振荡模态的演化特征具有时间上的同步性”这一实验观测的基础上,作者使用分离变量法这一朴素的科学思想将非均匀介质中热声多模态起振问题转化成质点多模态振动的初值问题,由此发展了一种考察热声多模态共存及演化现象的时域理论。从动力学视角明确了热声振荡器中多模态效应(共存、压制、演化等)所对应的动力学分岔类型;结合多尺度扰动方法讨论了“极限环”轨道稳定性的科学内涵;以描述自激振荡过程的Van der Pol方程为基础“猜想”了两模态耦合的动力学方程组并给出了方程系数的量化方法,借助Maccari的工作验证了模型的描述能力。此外,基于热声起振表现出的自激振荡特征,作者预测受迫自激振荡具有的“频率俘获”同步振荡效应将为阵列式的高功率热声振荡器的研发提供理论前提。此外,作者还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对“非均匀声介质中有限振幅声场”计算模型的要求,指出基于连续介质假设的常规声学方法在处理有限振幅声场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表征非线性声场的两种数学形式(时域量与频域量)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规则,从而造成对控制方程的量纲分析(偏导阶数)无法与傅立叶分析(谐波)相统一。为此作者转换了研究思路,运用基于离散假设的“格子方法”尝试模拟了热声装置(典型的非均匀声介质)。在D2Q9模型中补充定义了多体碰撞规则,模拟了不同温度参数下的热声起振过程并对该模型内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本论文在热声学领域的理论前沿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在目前工作的基础上,可开展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发展相关的工程技术。

陈竞宇[6](2019)在《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新文学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茅盾1从译介外国文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从1917年到1949年,茅盾翻译了30个国家的200余篇文学作品,撰写了大量评论、介绍外国文学的文章,展现了他宽广的文学视野,实践了他“取精用宏”的文学建设主张。他的译介工作,是为建设新文学服务的。本研究在考察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时,没有单纯将茅盾作为一个翻译家来研究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风格、对原文的忠实程度、或者他的译作的影响和接受等,而是从他的译介思想入手,将他的翻译工作与新文学建设者、文学刊物主编、文化界领导人的身份联系起来,综合研究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依照此思路,本研究的第一章先大致梳理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概况。这一简单的梳理显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作品的译介,还有文艺理论的译介;他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与他主编《小说月报》、《文学》和《译文》等刊物有密切的关系;他译介的重点是俄苏文学和小民族文学;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社会改造、新文学建设有密切关系,他结合自己的翻译体会,提出了有关重译、复译、翻译标准等问题的重要观点等。接下来,本研究就与茅盾译介外国文学有关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具体说来,茅盾在提倡外国文学译介时,有非常鲜明的流派意识和清晰的规划,以流派选择指导具体的翻译选材,因此第二章将依次梳理他对外国文艺流派——新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译介。事实上,茅盾译介的西方新浪漫主义和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流派与日本文坛有密切关系。茅盾在介绍外国文艺理论时从不全盘照搬外国文艺思潮,而是依据他判定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目标对外国文艺理论进行改造,使之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需要。在译介途径上,茅盾译介的国别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其掌握的唯一外语——英语展开的,除少量英语文学外的所有外国文学译介,均以英语为中介语。英语中介既助力茅盾扩大世界文学视野,成为其大量译介外国文学的桥梁,也使他的译介带有英语世界种种印迹,如对象的选择和语言表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这一部分将在第三章讨论。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高产时期是他主编二三十年代几本主要刊物的时期,建国后,他虽然没有再从事具体的翻译工作,但是他主编的《人民文学》、《译文》为新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的译介工作与刊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第四章将茅盾的译介活动与他主编刊物的经历结合起来讨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他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三位一体的文学建设理念的关系是第五章将要探讨的。在结语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翻译之于茅盾的重要价值,并在坦陈本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程世卓[7](2013)在《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文中认为17、18世纪,英国率先驶入现代社会轨道,开启了人类历史的现代篇章。体现在建筑领域,英国因社会现代转型一跃从输入国成为输出国,生发了“现代建筑”的雏形,并随之形成现代建筑的代表美学类型——崇尚功能、理性、实效的技术美学。英国不仅滋生了现代建筑技术美学,而且伴随着文化交流与传播,于二十世纪派生到欧美大陆乃至亚洲,枝脉繁多、开花结果,对它国现代建筑的产生起到了不同程度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启发和影响,成为轰轰烈烈席卷世界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源头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建筑技术美学带有鲜明的谱系特征,并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迎合时代的特征调整自身,使该谱系得以延续,成为历时二百余年,带有鲜明英国传统与现代特征的美学类型,在世界建筑领域中始终占据重要一席。本文以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发展和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阈限主要立足于英国本土,涉及18世纪至今的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代表思想和实践,并以英国自身以及与它国之间所建立的建筑技术美学谱系为重点,进而展开全文。在研究方法上以历史考据法为基础,以谱系学方法为主导,梳理了英国的建筑技术美学谱系的演进脉络,分析了该谱系在源起、生发、裂变、复兴、新趋向等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态势、动态成因、基本特征、内部结构、辐射性影响等内容,探讨了造成英国建筑技术美学谱系演进的技术发展、经济社会、时代文化和建筑思潮等影响因素。在全文分析和研究基础上,本文创新性地提出,英国建筑技术美学是一个原生型的美学类型,具有明确的谱系特征;它以实用理性精神为核心;以民族性为内质属性,以现代性为外显表征,以技术发展和传统与新统的博弈为双轮驱动的美学体系;英国建筑技术美学占据了现代主义建筑美学来源的两个重要源头,并与现代主义建筑存在“共源”关系,最后为英国建筑技术美学谱系建立了总体谱系图和各个阶段、代表节点的子谱系图。从谱系的角度对英国建筑技术美学进行研究,具有如下实际学术意义:(1)打破对美学研究的宏观叙事方式,在微观层面上观照建筑美学的演进,肯定偶然因素在建筑历史尤其是建筑美学演进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作用,拓展建筑美学研究路径;(2)以英国为核心,在微观层次上为现代社会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建筑技术美学发展建立更为明确、清晰、详尽的相互关系,明确以英国建筑技术美学为代表的建筑美学并非单一的线性发展脉络,而是充满了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3)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演进过程,是建筑技术美学迎合时代变迁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期间始终贯穿着英国对于传统技术精神的探索和延续。因此,对于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实际上也是对于时代与传统之间看似矛盾又相互关联关系的探究,其主要内容和成果对我国当前建筑界寻找传统与时代的健康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王凯[8](2014)在《行波热声发电系统热—声—电耦合及转换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波热声发电系统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以及可利用低品位热能等突出优点,可望在太阳能发电、工业废热回收、冷热电联产和分布式供能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行波热声发电系统为热声与机电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深入理解其耦合振荡和能量转换机理对于实现其稳定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仍缺乏针对上述关键问题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热声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间的耦合匹配特性仍未清晰阐明,整机性能亟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1.发展建立了适用于行波热声系统瞬态过程模拟的时域网络模型,开展了行波热声发动机起振特性的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热声起振是热声领域的基础问题之一,准确模拟起振过程、预测起振温度和频率对于揭示起振机理、降低起振温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线性热声理论推导出了交变流动一维控制方程中的粘性和传热项,对所有声学部件均考虑声阻、声惯性、声容性以及热弛豫的声学效应,结合回热器多孔介质的时域控制方程建立了针对行波热声系统的时域网络模型。基于该模型,对行波热声发动机的起振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动态的压力波发展过程、起振温度、频率、品质因子以及主要物理参数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回热器内的热弛豫效应大大增加了系统耗散,对热声起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对起振温度、频率和品质因子的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行波热声发动机的起振特性,较好地描述了起振温度以下热声发动机内的声功产出与耗散特性。该模型便于引入机械运动部件,因而可拓展至多物理场耦合的热声系统动态特性模拟。2.首次开展了行波热声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组成的双声源系统耦合振荡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揭示了拍频耦合振荡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其振荡频率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存在多个谐振机构的行波热声发电系统中在一定情况下会发生拍频不稳定振荡现象,使热声声源与机械振子声源间发生周期性的能量传递过程。本文将行波热声发动机的时域网络模型与直线发电机的时域动力学模型相耦合,建立了双声源系统完整的瞬态模型。采用直线发电机声源激励热声发动机声源获得了热声发动机在不同频率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和频率响应曲线。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热声发动机对于激励频率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偏离其本征谐振频率时会在激励初始阶段产生拍频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双声源系统自由衰减中出现的拍频振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拍频现象的产生源于强度相当的双声源间的博弈,所出现的两个相近的频率分别由热声声源和直线发动机声源所控制。随着加热温度上升,热声声源强度逐渐增强,从而占据主导直至系统趋向热声声源主导的频率进行声振荡。改变动质量、弹簧刚度和谐振管长度可改变拍频振荡频率但无法使拍频消失,两个频率随这三个参数的分布近似为以热声发动机和直线发电机的谐振频率线为渐近线的双曲线。该研究成果对于热声发动机与负载的匹配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实现包含多声源的复杂热声系统的工作协同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3.完整提出了声阻抗匹配的基本原理,阐明了行波热声发电系统的匹配机理,实现了行波热声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的高效匹配。行波热声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间的匹配性对于热声发电系统的高效热-声-电转换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仍缺乏研究以最本质的声阻抗视角系统阐明其匹配机理和提出实现声学匹配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交流功率电路的阻抗匹配原理,单独分析了热声发动机的输出声阻抗和直线发电机输入声阻抗特性,获得了各自最优运行工况对应的声阻抗需求及其调制措施,实现了两者的耦合并达到声阻抗匹配状态,完整提出了声阻抗匹配的基本思路和实现手段。结果表明,改变热声发动机声功输出位置可显著改变其输出阻抗特性,从而影响热声发电系统的匹配特性。调整直线发电机的工作频率、串联电容和负载电阻的大小可显著改变其输入声阻抗,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至热声发动机所需的最优声阻抗范围内,进而实现声学匹配。当以3.16MPa的氦气为工质,在谐振管处进行耦合时,该热声发电系统达到了声学匹配状态,获得了最大750.4W的电功输出和0.163的最高热电效率。该研究从本质上阐明了热声发电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为声阻抗的良好匹配,为解决热声发电系统甚至热声制冷、脉管制冷等声学系统的匹配问题指明了方向。

王辉[9](2006)在《无穷级数的发展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数学分析的一个工具,无穷级数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利用无穷级数可以将一些复杂的代数函数和超越函数展成简单形式,然后对其进行逐项微分或积分,进而对这些函数处理起来得心应手。随着分析的严密化,无穷级数理论逐渐形成,从而推动了数学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以无穷级数的发展为中心,以无穷进入数学前后思想变化为线索,系统分析了级数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通过对主要人物工作的总结,概括了级数理论的建立及其发展的过程。

谭广颖[10](2018)在《高功率因数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斯特林制冷技术作为低温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相比于传统的蒸汽压缩节流制冷系统,其系统制冷剂无污染、制冷温区广、效率高,在节能环保方面优势明显,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超导、低温电子学等领域。其中,直线驱动型自由活塞式斯特林制冷机(Free-piston Stirling Cooler,FPSC)因其结构紧凑、重量轻、噪声低、磨损小、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斯特林制冷机的技术和生产成本较高,针对大冷量斯特林制冷机的控制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另外,随着电网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APFC)作为一种有效的谐波治理手段,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论文首先介绍了斯特林制冷机及其控制系统、APFC技术和温度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根据实际控制需求,基于dsPIC30F4011主控芯片构建了单相直线FPSC控制系统,给出了其软硬件设计过程。硬件系统包括逆变主电路、信号采样与调理电路、串口通信电路、辅助开关电源等;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结构、单片机SPWM的软件实现、AD采样的优化方法、电机的软启动和缓关断以及上位机程序。接着,在分析APFC原理与实现方法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单周期控制方法的控制方程,并基于IR1155设计了输出直流电压400V、最大功率1kW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具体说明了其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着重介绍了高频功率电感的设计方法。其次,在分析常规PID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用一阶惯性时滞环节对斯特林制冷过程的温度响应模型进行近似,基于此模型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了常规PID在大惯性长时滞复杂过程控制中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引入模糊控制对其进行优化,形成了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温度控制方法,详细阐述了其设计过程,说明了其软件实现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搭建了单相直线FPSC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包括功率因数校正器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测试,逆变器和辅助电源的性能以及温控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温控方法下的温度响应具有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各项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二、斯特林漸近公式的推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斯特林漸近公式的推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噪声协方差矩阵的多天线信号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多天线信号检测的研究现状
        1.2.1 多天线信号检测器研究
        1.2.2 检测器分布分析方法的研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第2章 信号模型及常用检测算法
    2.1 引言
    2.2 阵列检测的数学模型
        2.2.1 阵列及信号模型
        2.2.2 噪声模型
    2.3 检测器的常用推导准则
        2.3.1 似然比检验
        2.3.2 广义似然比检验
        2.3.3 局部最优不变检验
    2.4 检测器分布的常用推导方法
        2.4.1 Wilks定理
        2.4.2 Box近似
        2.4.3 矩匹配法
    2.5 经典检测器及其分布
        2.5.1 已知功率白噪声
        2.5.2 未知功率白噪声
        2.5.3 非均匀噪声
        2.5.4 空间平稳色噪声
        2.5.5 局部相关空间色噪声
        2.5.6 时域独立同分布空间色噪声
        2.5.7 噪声协方差矩阵未知且无特殊结构
    2.6 仿真分析方法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未知功率白噪声下的检测算法
    3.1 引言
    3.2 信号模型
    3.3 检测方法
    3.4 TJ的零分布与门限表达式
        3.4.1 实数情形结果的修正
        3.4.2 复威沙特分布的渐近展开
        3.4.3 TJ复数情形的零分布及门限表达式
    3.5 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平稳色噪声下的检测算法
    4.1 引言
    4.2 信号模型
    4.3 检测方法
        4.3.1 基于预白化的检测算法
        4.3.2 GLRT推导
        4.3.3 复杂度分析
    4.4 性能分析
        4.4.1 TT的零分布及门限表达式
        4.4.2 TT的非零分布
    4.5 仿真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局部相关空间色噪声下的检测算法
    5.1 引言
    5.2 信号模型
    5.3 检测方法
    5.4 性能分析
        5.4.1 TI的零分布及门限表达式
        5.4.2 TI在低信噪比下的非零分布
        5.4.3 TI在高信噪比下的非零分布
    5.5 仿真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时域独立同分布空间色噪声下的检测算法
    6.1 引言
    6.2 信号模型
    6.3 检测方法
    6.4 性能分析
        6.4.1 TS的零分布及门限表达式
        6.4.2 TS在低信噪比下的非零分布
        6.4.3 TS在高信噪比下的非零分布
    6.5 仿真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T_J、T_I及T_S展开式的证明
附录 B 式(5-41)中各项的数学期望
附录 C 式(5-64)中数学期望的求解及展开
附录 D 式(5-68)中各项的数学期望
附录 E 式(6-22)中各项的数学期望
附录 F 式(6-42)中各项的数学期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非均匀声介质中的声传播及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管内小振幅声场的传播规律及控制
    2.1 三类介质中的声传播规律
    2.2 管内声场的实验技术
    2.3 管内声场的控制方法及计算实例
    2.4 本章小结
3 管内声场的演化及热声稳定性的时、频域描述方法
    3.1 热声振荡器模型——热声稳定性的频域分析
    3.2 热声发动机中的动力学分岔与模态演化
    3.3 本章小结
4 管内有限振幅声场的计算方法
    4.1 谐振管内的有限振幅声场计算
    4.2 热声装置的格子气模拟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的总结
    5.2 今后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对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早期零星提及和旁涉
        (二)建国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发展
        (三)新世纪的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
    三、本研究的意义
        (一)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二)对翻译学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概述
    一、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
    二、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思想
第二章 茅盾对外国文艺理论的接受与改造
    一、舶来自日本的“西方新浪漫主义”
    二、经由日本中转的法国自然主义
    三、无产阶级文学观与英语中介
    四、茅盾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倡导
第三章 英语转译对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的影响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转译现象
    二、20世纪之交英语国家翻译外国文学情况
    三、英语转译对茅盾译介视野的扩展
    四、英语转译与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
第四章 编辑事业与外国文学译介
    一、《小说月报》与外国文学译介
    二、意识形态影响和审查制度下的《文学》
    三、第一本翻译专刊《译文》
    四、建国后的《人民文学》和《译文》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五章 茅盾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其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理念
    一、茅盾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三个概念的辩证统一
    二、茅盾外国文学译介与其民族文学构想的关系
    三、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篇目
附录二 茅盾有关翻译的论述文章

(7)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建筑学中的谱系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畴的界定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1.3.3 论文结构体系及框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原生式的谱系源起
    2.1 经验主义哲学的理性基因
        2.1.1 弗朗西斯·培根的奠基
        2.1.2 经验主义的建筑美学观念
        2.1.3 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建筑
    2.2 工业革命的现代序幕
        2.2.1 现代社会的建筑需求
        2.2.2 进步的材料技术
        2.2.3 现代结构知识的应用
    2.3 新社会阶层的析出
        2.3.1 新贵阶层晋升文化主导者
        2.3.2 工程师担当建筑领航者
    2.4 现代美学风尚的衍生
        2.4.1 社会审美风尚的整体转向
        2.4.2 建筑美学的民族意识觉醒
        2.4.3 建筑美学的时代特征寻求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非同一性的谱系生发
    3.1 作为技术美学亚枝的哥特建筑复兴
        3.1.1 普金的技术真实原理
        3.1.2 拉斯金的理性建筑的美学标准
        3.1.3 巴特菲尔德的材料粗犷之美
    3.2 作为技术美学主枝的工业化建筑美学革命
        3.2.1 建筑技术美学的报春花
        3.2.2 技术美挑战风格美
        3.2.3 技术美学基本建立
    3.3 作为技术美学旁枝的工艺美术运动
        3.3.1 技术美学的价值体系建构
        3.3.2 技术美学的现代意志寻求
        3.3.3 技术美学的社会教育投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弥散式的谱系裂变
    4.1 德国的提纯式整合
        4.1.1 技术美学的建构内涵提取
        4.1.2 整体性技术话语的构建
        4.1.3 技艺共谋的乌托邦
    4.2 现代思维的多枝脉派生
        4.2.1 美国现代建筑的开端
        4.2.2 维也纳的实证主义
        4.2.3 日本建筑现代经验的引入
    4.3 理性精神的源国蛰伏
        4.3.1 历史主义风格美逆袭
        4.3.2 现代主义统摄下的沉寂
        4.3.3 技术美学的顿滞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批判式的谱系复兴
    5.1 辨析式吸取的外源给养
        5.1.1 技术的时代精神表达
        5.1.2 哥特秩序的现代诠释
        5.1.3 建筑技术的设计科学
    5.2 技术美学火种的异质化再燃
        5.2.1 粗野主义的材料美学
        5.2.2 技术传统的现代转译
        5.2.3 非确定性的技术体系
        5.2.4 技术消费的乌托邦
    5.3 技术美学的乡言荣归
        5.3.1 灵活技术的炫耀式表现
        5.3.2 技术创新的极端式再现
        5.3.3 技术形象的唯理式呈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时代的谱系新趋向
    6.1 技术美学的生态化契机
        6.1.1 技术生态思维的谱系根脉
        6.1.2 生态政策的全方位开启
        6.1.3 生态实践的技术支撑
    6.2 技术美学的生态化超越
        6.2.1 High-Tech 到 Bio-Tech 的美学转向
        6.2.2 仿效自然之型的依生之美
        6.2.3 低能耗技术的共生之美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相关历史思考
    7.1 实用理性的精神内核
    7.2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性格
    7.3 传统与新统的博弈动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行波热声发电系统热—声—电耦合及转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热声发动机的研究进展
        1.2.1 驻波型热声发动机
        1.2.2 行波型热声发动机
        1.2.3 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
    1.3 热声发电系统的研究进展
        1.3.1 热声-直线发电机发电
        1.3.2 热声-压电换能器发电
        1.3.3 其他热声发电技术
        1.3.4 热声发电系统的匹配机理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全文框架
2 行波热声发电系统的数学物理模型
    2.1 引言
    2.2 线性热声理论
        2.2.1 基本控制方程
        2.2.2 控制方程的频域线性化
        2.2.3 线性热声方程组的解
        2.2.4 热声时均能量流的表达式
    2.3 时域网络模型
        2.3.1 管路及换热器模型
        2.3.2 回热器模型
    2.4 直线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2.4.1 基本控制方程
        2.4.2 等效声电网络模型
    2.5 行波热声发电系统整机模型
        2.5.1 整机的频域线性热声模型
        2.5.2 整机的时域网络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行波热声发电系统实验装置
    3.1 引言
    3.2 行波热声发动机
    3.3 直线发电机
    3.4 行波热声发动机与直线发电机的双声源系统
    3.5 行波热声发电系统
        3.5.1 谐振管处耦合的行波热声发电系统
        3.5.2 声容处耦合的行波热声发电系统
    3.6 测量系统及误差分析
        3.6.1 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
        3.6.2 压力测量
        3.6.3 温度测量
        3.6.4 功率测量
        3.6.5 位移测量
    3.7 本章小结
4 基于时域网络模型的行波热声发动机热声起振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行波热声发动机的理论建模
        4.2.1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4.2.2 数值求解方法
        4.2.3 网格无关性验证
    4.3 行波热声发动机起振过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验证
        4.3.1 压力波演化过程
        4.3.2 起振温度及频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验证
        4.3.3 品质因子的计算结果与实验验证
        4.3.4 主要物理量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性
    4.4 模型的适用范围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热-声-机耦合双声源系统的拍频振荡研究
    5.1 引言
    5.2 双声源系统的理论建模
    5.3 直线发电机激励热声发动机的动态响应和频率响应
        5.3.1 热声发动机的动态响应
        5.3.2 热声发动机的频率响应
    5.4 双声源系统压力波的拍频振荡过程
        5.4.1 数值模拟结果
        5.4.2 实验结果
    5.5 拍频振荡频率的影响因素
        5.5.1 加热温度的影响
        5.5.2 动质量、弹簧刚度和谐振管长度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行波热声发电系统的声阻抗匹配研究
    6.1 引言
    6.2 声阻抗匹配的基本原理
    6.3 热声发动机的输出声阻抗
        6.3.1 输出声功和热声效率
        6.3.2 等效位移、压力及相位关系
        6.3.3 工作频率
    6.4 直线发电机的输入声阻抗
        6.4.1 工作频率的影响
        6.4.2 串联电容的影响
        6.4.3 负载电阻的影响
    6.5 行波热声发电系统整机的声阻抗匹配
        6.5.1 工作频率的匹配
        6.5.2 谐振管处耦合
        6.5.3 声容处耦合
    6.6 本章小结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无穷级数的发展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前史
    1.1 级数的早期工作
    1.2 函数的展开
    1.3 级数的求和
    1.4 收敛与发散的初探
2. 理论的形成
    2.1 理论的建立
    2.2 一致收敛
3. 影响与发展
    3.1 渐近级数
    3.2 级数的可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功率因数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相关技术研究概况
        1.2.1 斯特林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1.2.2 功率因数校正
        1.2.3 温度过程控制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ds PIC的斯特林制冷机控制系统设计
    2.1 引言
    2.2 斯特林电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2.2.1 ds PIC30F4011介绍
        2.2.2 逆变主电路设计
        2.2.3 信号采样与调理电路设计
        2.2.4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2.3 辅助电源设计
        2.3.1 反激电源工作原理
        2.3.2 反激变压器设计
        2.3.3 控制电路设计
    2.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2.4.1 主程序设计
        2.4.2 SPWM的软件实现
        2.4.3 AD采样的优化方法
        2.4.4 电机软启动和缓关断
        2.4.5 上位机通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IR1155的功率因数校正器设计
    3.1 引言
    3.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3.2.1 功率因数的定义
        3.2.2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3.3 单周期控制原理
        3.3.1 基于Boost的OCC PFC控制原理
        3.3.2 IR1155芯片介绍
    3.4 基于IR1155的APFC设计
        3.4.1 主功率电路设计
        3.4.2 控制电路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斯特林制冷机温度控制方法
    4.1 引言
    4.2 传统温度控制方法
        4.2.1 PID控制的基本理论
        4.2.2 大功率斯特林制冷过程的温度响应特性
        4.2.3 常规PID方法及其仿真
    4.3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4.3.1 几个基本概念
        4.3.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
    4.4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4.4.1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的结构
        4.4.2 斯特林温控系统的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步骤
    4.5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温控方法的仿真与软件实现
        4.5.1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温控方法的仿真结果
        4.5.2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温控方法的软件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调试与分析
    5.1 引言
    5.2 实验平台
    5.3 APFC性能测试
        5.3.1 启动测试
        5.3.2 稳态测试
        5.3.3 动态测试
    5.4 辅助电源性能测试
    5.5 逆变器性能测试
    5.6 温控性能测试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四、斯特林漸近公式的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噪声协方差矩阵的多天线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 肖宇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2]一个基础性定理与斯特林公式的证明[J]. 徐风,徐姗姗. 大学数学, 2018(06)
  • [3]斯特林漸近公式的推广[J]. 刘文. 数学通报, 1965(05)
  • [4]参数变化对β-分布密度函数之影响[J]. 刘晓鹏,刘坤会. 应用数学学报, 2008(02)
  • [5]非均匀声介质中的声传播及演化规律研究[D]. 胡兴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6]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D]. 陈竞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D]. 程世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8]行波热声发电系统热—声—电耦合及转换机理研究[D]. 王凯. 浙江大学, 2014(05)
  • [9]无穷级数的发展演化[D]. 王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06(09)
  • [10]高功率因数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D]. 谭广颖. 东南大学, 2018(05)

标签:;  ;  ;  ;  

斯特林渐近公式的推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