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发区能否再“发”?(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华,甘甜,许政[1](2021)在《开发区的环境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企业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和国家级开发区数据,研究了开发区设立对企业空气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开发区的设立可使区内企业空气污染排放降低约40%;非开发区企业则受到开发区溢出效应的影响:开发区企业占比上升1个标准差,同一城市非开发区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约3.09%;同一行业内开发区企业占比上升1个标准差,该行业非开发区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约0.71%。机制研究表明:在区域层面上,开发区通过提供公共治污设施和实施严格环境规制,降低了开发区周边企业污染排放;在行业层面上,开发区企业通过产业关联对上游行业中的非开发区企业污染排放产生影响。本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开发区在污染防治方面的积极作用。
马琳昆[2](2021)在《论行政诉讼中开发区管理机构被告资格——兼评《行诉解释》第21条》文中研究指明实践中,开发区管理机构及其职能部门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的情况屡见不鲜,但规范文本和行政审判中关于开发区管理机构法律地位的分歧却增加了判定其是否具有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困难。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21条在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被告资格认定上采纳了行政级别标准和行政主体标准,填补了开发区管理机构被告资格认定的空白,然而也出现如行政级别标准的合法性难以明释、行政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概念混用、对无行政主体资格的开发区管理机构缺乏细化规定等问题。统一的开发区法、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进一步优化、"主体"向"行为"标准转化是开发区管理机构行政诉讼被告制度的完善方向。
沈毅[3](2021)在《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回顾与总结》文中研究表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经过2015年以来的试点试验和探索完善,特别是2018年以来新一轮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塑,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辽宁省的实践反映出地方改革探索的基本历程与个性经验,本文对其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发展困境进行了剖析,希冀能为持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孙文浩,张杰[4](2021)在《高新区升级能否提升制造业企业TFP?》文中研究表明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使用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省级高新区升级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和机制。主要发现:第一,省级高新区升级后,制造业企业TFP平均增加约5.20%;第二,产业集聚效应和企业减税效应是省级高新区升级提升制造业企业TFP水平的重要机制;第三,相对于低效率的制造业企业,省级高新区升级对中、高效率制造业企业TFP的促进效应更加突出。政府可借助"以升代建"的国家级高新区发展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范晓鹏[5](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杰,毕钰,金岳[6](2021)在《中国高新区“以升促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高新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度设计,具有重大研究价值。而判断中国国家高新区制度是否有效的关键依据,就在于科学验证国家高新区政策能否有效促进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2009年"加快审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出台的准自然实验条件,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各城市地区的国家高新区"以升促建"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稳健性的经验发现,高新区升级政策对城市层面企业创新水平产生了显着的促进效应,而这种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本土企业方面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方面。从高新区的政府创新扶持政策角度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新区内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动造成了扭曲效应,削弱了高新区升级政策对中国本土企业创新水平的正向激励作用。从高新区的溢出效应角度来看,其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新区外的本土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了正向促进效应。本文的一系列经验发现,对中国特色的高新区制度及其政策体系调整和改革方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李宇婷[7](2021)在《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演化过程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兰树梅[8](2021)在《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比较与演化规律研究》文中指出
张罗昌[9](2021)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袁瑞峰[10](2021)在《乐昌市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开发区能否再“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发区能否再“发”?(论文提纲范文)
(1)开发区的环境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企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一)开发区对区内企业的影响 |
(二)开发区环境溢出效应 |
四 指标选取和模型设定 |
(一)开发区企业的界定 |
(二)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 |
(三)模型设定 |
1. 开发区对区内企业污染排放的影响估计。 |
2. 开发区的溢出效应。 |
五 经验研究结果和机制分析 |
(一)开发区对区内企业产生的环境效应 |
1. 基准回归结果。 |
2. 稳健性检验: |
3. 平行趋势检验。 |
4. 安慰剂检验。 |
5. 工具变量法检验。 |
6. 迁移企业排污变化。 |
(二)开发区的环境溢出效应 |
1. 基准回归结果(12)。 |
2.环境溢出效应的内生性检验: |
3. 开发区环境效应的溢出范围。 |
4. 开发区环境效应的行业溢出。 |
(三)开发区环境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分析(19) |
1. 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 |
2. 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 |
(四)开发区环境溢出效应的机制分析 |
1. 区域层面溢出效应机制分析。 |
(1)污染治理成本。 |
(2)开发区惩罚措施。 |
(3)技术创新。 |
2. 行业层面溢出效应机制分析。 |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
(2)论行政诉讼中开发区管理机构被告资格——兼评《行诉解释》第21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发区管理机构法律性质之争 |
(一)规范文本中开发区管理机构的法律性质 |
(二)行政审判中对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被告资格认定 |
二、《行诉解释》第21条规定法理之惑 |
(一)行政级别标准的合法性难以明释 |
(二)行政主体资格与行政诉讼被告资格概念混用 |
(三)对无行政主体资格的开发区管理机构缺乏细化规定 |
三、开发区管理机构被告资格调适之策 |
(一)宏观上加快开发区管理机构组织法建设 |
(二)行政面向上优化开发区管理机构设置 |
(三)司法面向上转化诉讼被告认定标准 |
(3)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回顾与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历程 |
二、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特点 |
三、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中的难点 |
五、对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梳理 |
(4)高新区升级能否提升制造业企业TFP?(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背景、综述与假说 |
(一) 制度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提出假说 |
三、 研究设计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四、 实证结果分析 |
(一) 基础回归结果 |
(二) 异质性检验 |
1.基于地区与企业产权特征。 |
2.基于企业技术特征。 |
3.基于制造业效率特征。 |
(三) 机制检验 |
1.集聚效应。 |
2.减税效应。 |
(四) 稳健性检验 |
1.共同趋势假定和安慰剂检验。 |
2.工具变量检验。 |
3.测量误差检验。 |
五、 结论与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政策建议 |
(三)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开发区能否再“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发区的环境溢出效应:基于中国企业的研究[J]. 张丽华,甘甜,许政. 世界经济, 2021
- [2]论行政诉讼中开发区管理机构被告资格——兼评《行诉解释》第21条[J]. 马琳昆. 社会科学家, 2021(07)
- [3]辽宁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回顾与总结[J]. 沈毅. 行政与法, 2021(09)
- [4]高新区升级能否提升制造业企业TFP?[J]. 孙文浩,张杰.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1(08)
- [5]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中国高新区“以升促建”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J]. 张杰,毕钰,金岳. 管理世界, 2021(07)
- [7]铁岭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演化过程与高质量发展研究[D]. 李宇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8]我国开发区治理模式比较与演化规律研究[D]. 兰树梅. 浙江大学, 2021
- [9]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环境效应研究[D]. 张罗昌. 四川大学, 2021
- [10]乐昌市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 袁瑞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