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开放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连平,王运金,邓志超[1](2021)在《加入WTO二十年:金融业如何嬗变》文中提出中国加入WTO二十年来,依靠"开放促改革,改革促发展"的指导方针,在中国经济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从一个金融弱势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金融大国,并稳步向金融强国迈进。中国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入WTO二十年来,作为中国主要融资方式的间接融资获得了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业信贷持续大幅扩张,有效地支持了经济高速增长。
林丁钦[2](2012)在《两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中华三地证券市场的整合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岸三地近期发生的三件证券大事,触发了大中华证券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一)《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loser EconomicPartnership Arrangement;CEPA)的实施对香港与大陆证券市场的相互开放彼此对接有着重要的意义;(二)台湾与香港签订双边证券监理合作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OU)架构下附函(Side Letter),使得台湾与香港双边可申请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跨境上市,台湾人透过购买在香港挂牌的ETF即可间接参与大陆A股的获利机会;同样的大陆人也可透过购买在香港挂牌的ETF即可间接参与台湾股市的成长机会;而最重要的是(三)两岸证券监理合作备忘录MOU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签署生效,正式启动大陆与台湾证券市场新的合作机遇,亦同时触动两岸三地大中华证券市场的整合,迈向两岸三地大中华证券一体化的道路。CEPA促成大陆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的合作新机遇,台港证券MOU附函签署促进台湾与香港的证券市场新机会,而两岸证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陆与台湾证券市场的合作新契机。有关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一体化的文献,过去皆局限在三地股价指数的关联性,探讨彼此之间是否有共同趋势或者波动溢出效应等表面的现象,无法实质深度探讨目前区域证券市场的整合紧密程度;本研究企图从启动两岸三地大中华证券市场整合的最重要因素--两岸证券市场整合状况,透过两岸证券整合综合指数(Strait Securites Integration Composite Index;SSIci)的模型建立,以衡量目前两岸证券整合紧密程度与方向。SSIci选定三个一级指标,即证券市场交流金额指标(Strait Securites Trading index;SSIti)、证券中介服务机构投资金额指标(Strait Securites Investment index;SSIii)与证券从业人员人数指标(StraitSecurites Employment index;SSIei)。在三个一级指标下,再细分十个二级指标;证券市场交流金额指标SSIti用来衡量两岸对彼此在证券交易市场交易金额及跨境发行市场的融资金额交流状况;证券中介服务机构投资金额指标SSIii用来衡量两岸在彼此证券中介机构相互投资交流状况以及证券从业人员人数指标SSIei作为衡量两岸证券从业人员在彼此证券市场交流人数状况。两岸证券市场整合综合指数实证分析结果:两岸MOU及ECFA的签署后,启动前所未有的两岸证券市场交易交流,使两岸证券市场交易金额指数SIIti达到最高点。主要原因是2010年由于大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QDII)基金投入1.6亿美元在台湾证券交易市场,大陆企业在台湾发行了4.2亿美元的台湾存托凭证(Taiwan Depositary Receipt;TDR);但另一方面,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相互投资机构金额指标SSIii指数,却未能突破2007年的109点数,主要原因是两岸法规限制因素,依据现行大陆方面规定,设立大陆代表处的积极条件必须该证券机构连续获利3年,而台湾方面亦规定证券机构连续获利2年才可向台湾金管会提出申请,由于2008年出现世界性的金融风暴,大多数台资券商出现亏损,导致大多数台湾券商未能达标,导致2009年及2010年的SSIii指标呈现停滞状态;证券从业人员人数指标SSIei是唯一趋势明显上升的指标,除了2003年由于SARS的因素使指标数据往下修正,其余各年度皆成向上趋势,在2010年达到高点。总的来说,两岸证券整合综合指数SSIci在2002年以前第一阶段两岸证券整合酝酿期的综合指数为38.4,到2002—2009年第二阶段两岸证券整合成长期,指数在2007年到相对的高点59点,但在2008及2009年呈现下降,直到2010年两岸签署MOU及ECFA之后,综合指数上涨到历年来的100高点。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意义在于经济发展要求两岸三地提供一体化的证券产品与服务。资本管制、市场准入及技术障碍是两岸三地证券整合的最主要的障碍,其限制了两岸三地资本的自由流动及跨境的投资融资的证券活动,尤其两岸尚未签署货币清算协议,缺乏运作的法律依据。两岸三地证券发行市场整合目标:上市公司相互挂牌共同融资平台、三地相互持股的统一证券交易平台、证券中介机构创新产品合作及彼此相互参股,以及大中华证券市场监管委员的建立。本研究提出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模式主要表现四方面:(一)在发行市场上:主板采三地跨境发行及二板场外交易三地合作。(二)交易市场短期目标采开放ETF相互挂牌方式让投资人间接投资对方股市,长期目标则开放台港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大陆股市的“大陆直通车”及大陆个人投资者直接投资台港股市的“台湾直通车”与“香港直通车”模式,而最终目标是使三地交易所相互持股成为统一交易平台。(三)台、港证券中介机构可采独资、业务合作及参股等三个模式进入大陆,其中以参股模式是最佳的模式,而中外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设立是台湾及香港证券公司最佳切入大陆市场的模式。(四)在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框架下建立大中华证券市场监管委员会;而大中华市场藉由两岸三地交易市场及发行市场的整合、透过机构合作及参股使得两岸三地证券中介机构的整合以及两岸三地监管协调使得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成为一个发行、交易、机构及管理一体化的大中华证券平台。
史其禄[3](2012)在《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正在演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随着这一趋势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给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场所——国际证券市场的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使得证券市场国际化成为当今世界各地证券市场发展的一种潮流。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成为世界上对国际资本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中国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注入巨大活力,也为多渠道引进国际资本发挥积极作用。在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证券市场在更高的战略架构、更广的业务领域、更深的合作层次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水平。本文把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资本流动相结合,以新的视野,秉持普遍联系的观点,综合、系统、动态地考察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有关问题。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国际证券投资的相关背景进行简要概述,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关系,金融自由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国际化的相关问题,以及中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的现状及展望,并且阐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国际证券投资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评述。主要对国际证券投资的概念、基本特性和类型给予了说明,介绍了国际证券投资的一般模型,评述了有关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的演变和发展,主要包括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现代证券投资理论等。第三章,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国际证券投资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从中可以看到,国际资本流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当国际资本大量、快速、直接地流入或流出证券市场时,会引起证券市场的市值规模迅速膨胀或萎缩,使证券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极易造成金融动荡。第四章,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间接影响——联动机制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当国际资本不能直接进入证券市场时,国际资本可以通过对汇率、利率、外汇储备、资本形成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来间接影响证券市场。本章和第三章以详实的资料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证券投资出现的新特征,进而阐述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证券市场格局及发展的重大影响。第五章,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非理性行为----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博弈论的分析。主要采用新的以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去代替现代主流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式,突破现代金融理论只注重理性投资决策模型对证券市场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进行简单测度的范式,以“非理性或者有限理性”的投资者实际决策心理的视角为出发点,研究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规律及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以期更透彻、真实地刻画证券市场。第六章,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由于各国在经济基础、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放理念的差异,各国证券市场分别采用了完全直接开放、有限直接开放和间接开放等不同国际化模式。本章结合中国国情具体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回顾总结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及其必然性,提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目标、阶段和基本原则,借鉴国外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对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模式做出选择,并对QFⅡ、QDⅡ、B股市场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方向和定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立兴[4](2006)在《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接受西方宏观经济学观点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宏观调控理论的研究大都着眼于国家内部或单边主义的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分析。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中国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经济事物当中,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外部性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中国的财政政策等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不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提高周边国家和全球经济增长率、保证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中国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全新领域。因此,中国当前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过程中所奉行的经济理论和执行的财政、货币政策面临重大变革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多数研究仍然处于消化和应用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偏重于微观层面应对单一冲击或实现单一目标的对策研究,没有过多地突破传统宏观经济学的框架,在解释现实经济运行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没有对客观存在多年并迅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做出系统的经济学分析,二是忽视了在宏观层面通过合作使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国际经济协调政策研究。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的过程中,一直积极参与不同层次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这种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在这种国际经济协作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理论特别是宏观调控理论也正在不断丰富和形成,在“和平崛起”这一指导原则提出之后,研究崛起的中国将对区域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生什么影响、周边国家如何看待综合国力不断上升的中国以及如何在崛起过程中保持和平等一系列问题,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学术界理论研究中国的重点。作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中国财政政策将在政府采购、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税收、国债发行等几个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研究和探讨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的这些变化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探讨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对中国经济特别是财政运行的影响,并针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从财政政策调控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措施。第一章从回顾亚当·斯密创立财政学开始,阐述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蒙代尔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研究、国际财政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理论的研究,认为目前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政策的研究的范围已经逐步扩展到国家以外。因此中国提出的“和平崛起”战略和“和谐世界”新理念对财政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财政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第二章应用博弈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各种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不断扩大的新背景下,并没有一个超国家政府的权力存在,以国家为主体的财政政策不再由纯经济理论所决定,而是受到各个参与方的影响,是所有国家进行博弈的结果。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在国际经济协作过程中尽管始终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实力不同的大国和小国都可以通过国家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实现帕累托改善,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还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地区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财政政策方面转变和实践,阐述了不同国家通过财政政策的协调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所做的努力。第三章首先回顾了日本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财政政策,对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了日本在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应对石油危机和日元升值的冲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由于日本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崛起的亚洲国家,又是中国的近邻,其发展的轨迹以及参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其次回顾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方面的协调措施。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非洲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安排,因此欧盟一体化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其经济一体化框架下的财政税收安排对中国当前研究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这一章的最后总结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的税收调整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新趋势。第四章首先比较了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崛起的异同点,中国经济崛起将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同时也会形成更大的冲击。因此中国实施“和平崛起”战略,无意于在经济实力壮大过程中寻求霸权或支配世界事务,而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以贸易和投资的发展等和平手段来获取世界资源,摆脱国内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和社会矛盾的困扰,并通过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为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机会而不是威胁;其次,重点论述了“和平崛起”战略对中国制定财政调控政策、参与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合作的指导作用,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对周边地区和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实践使中国财政调控能力日益增强,各种财政调控措施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首先阐述了WTO的主要原则和WTO框架下的博弈格局、中国在WTO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参与WTO的利益,然后在分析加入WTO对中国财政运行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在WTO框架下财政政策调整策略,主要是关税水平逐年下降、出口退税政策的优化、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化以及履行对政府采购制度的承诺等等,还分析了中国参与多哈回合谈判过程中的策略和谈判过程中一些与中国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财政政策调整效果。第六章论述了区域合作框架下中国财政政策的转变与创新。在回顾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合作安排、中日韩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参与区域协作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提出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协作的应对措施和财政安排。中国应该以亚洲为依托,积极参与各种层次的区域经济协作。财政政策方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国家内部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探讨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协作补偿机制,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和政策的跟踪监测,协调好国内外政策的操作力度和方向,减小区域合作的阻力等等。最后从财政收支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及其对未来中国财政收支产生的影响。第七章系统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实践和财政理论的发展,一是改革开放后的赤字预算的实践和财政平衡理论的变化,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经常性支出要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增加教育、健康和扶贫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二是关于国债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债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巨大作用。对国债功能的认识,由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到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资金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对国债运作的认识,由临时性偶然操作到长期持续运用。回顾了1981年以来,我国国内债务发行经历了重大变化以及重新启用国债、举借国内外债务的重要作用。三是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四是通过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措施有扩大公共消费支出,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增进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调整现有的外资税收政策,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外资利用水平,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与进口贸易的平衡发展等。第八章从调节内外平衡出发,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问题。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的协调应该以保持经济的内外平衡为最终目标,当前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积极调控。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面,要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和组合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组合,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要从加入WTO后参与世界产业分工的高度,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发挥综合效应。第九章探讨了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当前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中国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峻挑战;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尚不能满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很多不利影响;外资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输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知识产权纠纷加剧;国际资源争夺白热化:跨国公司“攻城略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强势压力等等。经济全球化还对中国地方财政运行产生较大压力,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和地方财政的融资困难,因此应尝试地方政府举债,加强地方财政特别是加强财政融资能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妥善应对挑战。当前中国应该利用WTO体制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具体的应对措施一是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开放应对开放中的危机;二是全面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参与WTO规则的制定;三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分散国家经济风险;四是充分利用WTO救济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正当经济利益;五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观念。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财政安排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改进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政府行政控制能力以控制经济风险;第二,把支持自主创新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政策目标;第三,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第四,运用针锋相对的策略,灵活应用关税、非关税、出口退税等措施应对来自各个方面滥用反倾销、限制进口、技术壁垒和环保壁垒条款:第五,注重零关税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常巍[5](2005)在《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开放和改革并举的特殊历史时期,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面临着经济金融的进一步扩大开放,而且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包括商业银行及其外部市场体系的配套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从计划经济体制过渡而来,却要迅速地融入到与强大的外资银行激烈的竞争中去。在这种快速的转换过程中,旧体制所造成的累积风险日益险峻,很难在短时期内迅速消除;同时,又要以饱满的姿态迎接各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和挑战。在各种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环境变革所引致的冲击中,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稳定性和抗冲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确认识银行风险的冲击和爆发的可能性,并对症下药,使商业银行顺利度过冲击阶段,并保持持续竞争力,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此。 本文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首先,坚持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在分析我国银行风险的累积状况、竞争实力,以及与国际银行相比较的过程中,文章对国内外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力求数据真实完整,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的规范分析,并两者相结合。本文还对东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进行了案例研究,以总结出银行风险的共同特征,为我国的银行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其次,坚持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现实比较相结合。历史分析方法目的在于为现实问题的分析服务,期望从历史渊源中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对策。最后,本文更加重视制度分析。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累积过程中,将制度性因素作为重点;将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影响银行稳定的关键因素;在提出银行风险控制的新思维时,强调从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入手,认为良好的制度安排和设计是保证我国银行稳健运行的必要条件。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关注我国开放改革进程中最为迫切和关键的问题,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要分析对象,立足于开放经济下,聚焦于国有商业银行独特的发展历程和改革路径以及多角度、全方位的外部环境变迁,借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国别经验,提出我国防范银行风险的新思路和新思维。本文最后强调指出,虽然我国国
毕姝晨[6](2004)在《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正意义上的、适度的保险管制模式的形成是我国保险业不断走向成熟和理性的重要标志。文中围绕适度的保险管制模式论及了五个问题:保险管制一般分析,中国保险管制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中国保险管制模式的演进历程,中国保险管制的适度性考察,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的构建。文章从研究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的需要出发,首先对管制、保险管制和保险管制模式等范畴进行一般性分析。政府管制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的领域,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使用,由政府和社会公共机构运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以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规范与制约。一般认为,管制理论的发展经历公共利益论、管制的俘获论、可竞争市场理论以及激励性规制理论等不同的发展阶段,而这些不同的理论相应地构成了实施管制、放松管制和实施再管制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讲,保险管制是弥补保险市场缺陷的一种替代制度,是一般经济管制在保险业这一特定领域的体现,是国家对某些重要的保险活动、保险业务实行的强制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分业经营、市场准入、保险费率、资金运用的严格限制等。保险管制实行严厉的、“一刀切”式的直接控制,对保险公司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约束。保险管制模式则是研究在既定的成本约束条件下为达到保险管制的某种预期目标而做出的管制行为的选择方式。<WP=215>管制模式的初始选择取决于保险管制初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的限制。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不同,政府的作用都不一样,因此政府的保险管制模式也就不同。而且即使是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保险管制程度也有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这种保险管制的强弱程度,实际上是与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保险产业成长状况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也随着保险市场竞争强度、交易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发展而不断做出适时调整。本文所分析的保险管制模式不是指保险管制模式类型,而是指所列国家各自保险管制的具体模式,以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保险管制的具体模式。从经济思想演变的角度来看,历来有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之争。这些思潮的交替变换,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有关保险管制的一般理论探讨之中。20世纪初,保险业管制的普遍确立,实际上就是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时期的产物。20世纪30至70年代,是国家干预主义盛行的年代,也是保险业政府管制最为严格的时期。而反对保险管制,主张放松保险管制,则是70年代后期自由主义思潮兴起的直接反映。保险管制的公共利益论从一般管制理论出发,阐述了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业作为一个特定的产业部门也会由于垄断、过度竞争和外部效应等原因发生市场失灵,因而政府实行以防止保险公司过度竞争,保证保险公司的健全性,提高保险市场运行的内在稳定性,以及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为主要目标的保险管制措施便具有了相应的理由。而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补充和扩展了这种分析。他们同样认为,保险管制是源于市场失灵。但这种市场失灵显然已不仅仅局限于保险业本身的稳定性特征,他们更多地关注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并对这种影响的内在机制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公共利益论的分析启示我们,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中,随着保险业风险因素的日益显性化,应该重视维护保险市<WP=216>场体系稳定性和健全性的管制。信息不对称论启示我们,在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仍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直接的保险管制手段,以克服由信息不完备或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市场失灵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保险管制放松论的分析思路与上述二种分析思路有明显的区别。其一,它的分析背景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初现端倪的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竞争的加剧,直接管制的成本变大了,管制在促进稳定的同时也降低了市场效率。这样,放松管制的理论就为现实中的管制失灵提供了理论解释。其二,它的着重点在于分析保险管制手段,尤其是那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管制手段所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这一点使它对于分析我国当前的保险管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它提示我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险管制同样也可能失灵,因而必须注重对保险管制效果的实证考察。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即使保险管制带来了很多的负面效果,但在全面的放松管制或不要管制可能造成更多负面效果的情况下,管制仍有作为“次优选择”而存在的现实合理性。许多国家事实上对保险领域的管制仍然很有力度,有些甚至还有加强趋势。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由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曲折历程,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我国的保险管制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以1993年为界,我们可以这种变革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集中统一的行政型管制和现代市场型管制两个时期,而每一个时期又由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在集中统一的行政型的保险管制模式下,保险管制是被纳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之内的,保险资源完全通过计划机制配置;资本市场几乎不存在,保险
左伟[7](2005)在《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WTO、IMF和世界银行分别代表着当今世界的贸易体系、货币体系和技援体系,而以上三大体系也构成了世界经济秩序的核心。加入WTO不仅为中国提供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潮流和参与世界经济秩序的契机,而且也成为中国在新世纪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入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而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与发展,是以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切入点,以宏观环境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为基础,并从货币政策的运行、传导和政策协调等多层面表现出来。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系统探讨了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传导中介、传导途径及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以直接涉及金融服务业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及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达成的《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为出发点,讨论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区别。在分析WTO框架下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金融业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入世后中国如何利用WTO条款而选择金融开放的策略,以及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第二章探讨了入世后金融环境的变化。金融环境是货币政策运行的基础环境,金融环境的改变必将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运行和效果。本章讨论了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以及中国金融体制和金融结构的变化,具体分析金融领域在制度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 第三章分别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角度,考察了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运行的变化。本章认为,入世后应逐步实施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以通货膨胀目标制为核心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以及为公开市场业务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第四章分析了入世后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介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情况,在考察入世后银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两个市场连通状况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传导中介的变化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江建华[8](2005)在《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产业和产品是应市场需求产生、并在满足市场需求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投资银行业就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作为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相结合的一个特殊的金融中介机构,它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它既是投资中介人,本身又是机构投资者。它最显着的特征是角色的多元化。它既是经纪人,又是自营商;既是资金的吸纳者,又是使用者。在发行市场上,投资银行能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或其他机构发行证券以筹资,也能为资金富余的企业寻找投资机会;在交易市场上,它可以为资金缺乏的企业抛出各种有价证券,还可以为有闲余资金的企业购入有价证券。它不仅可以参与企业改组、并购的咨询,还可以通过对企业的参股或控股,参与企业创业和投资。可以说,它集银行、券商和市场其他服务机构功能于一身,是业务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有着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它以最佳成本实现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的分离,发挥着媒介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等重要作用,是构筑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环节,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资本市场的灵魂。作为直接融资的枢纽机构,投资银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 为此,如何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如何才能利用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来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尤其是如何解决国有企业问题、中国不良资产问题、产权制度建立问题、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一项有着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首先从考证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的定义、发展历史、现状出发,研究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与一国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得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投资银行已经由初始阶段传统的证券承销业务发展到今天全面从事资本市场业务、成为最有效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通过国际投资银行实务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出投资银行是金融市场的灵魂,是推动一国经济向前发展的发动机、是金融创新的先锋。而且,内容提要在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投资银行的市场将更加广阔,投资银行的前景也将更加辉煌。 其次,本文详细论证了投资银行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金融市场是经济体系和经济发展的核心,而投资银行参与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最有挑战性和生命力,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它是金融市场的生力军和金融创新的先锋,它的主要资产是金融智慧,主要产品是金融建议和金融智能。在现代市场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投资银行在资金媒介、配置资源、改善产业结构及促进技术和产业升级换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论述了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关系,指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呼唤投资银行业发展,投资银行将对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改造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促进上市公司发展、防范金融风险、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等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再次,本文研究了投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中西投资银行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经济转型和改革的浪潮呼唤着中国的投资银行业的产生,投资银行业任重而道远。从我国的改革实践看,投资银行业务最初是由商业银行从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开放证券流通市场,原有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逐渐被分离出来,各地区先后成立了一大批证券公司,形成了以证券公司为主的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体系。在随后的十余年里,证券公司已逐渐成为我国投资银行业务的主体。当然,除了专业的证券公司以外,还有一大批业务范围宽泛的信托投资公司设立的证券机构、金融投资公司、产权交易与经纪机构、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咨询公司等也在从事投资银行的相关业务。特别是1999年我国政府成立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和特殊法律地位,具有多方面的资产处置和运作手段,其业务范围己涉及到了国际上全方位服务的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毫无疑问,投资银行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下一步是研究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投资银行和投资银行如何更好地为中国经济转型服务。因此,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投资银行在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管理体制、风险防范体系、资产规模、资产构成、业务种类、市场占有率及品牌、专业人员培训以及投资银行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
李杉[9](2004)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戴学来[10](2004)在《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世界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经济全球化以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为主要特征,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金融全球化为核心内容,改变了整个世界乃至各国经济运行机制,对各国经济增长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成为各国必然的政策选择。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证券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中国正在推进经济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最终走向全面开放是一个必然趋势。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建立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基础上不成熟的年轻市场来说,全方位开放却是一个严重的挑战。 而且,它又是一个关系到未来几十年中国既获得国际投资收益又有效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问题。证券市场开放实质上是资本以证券为媒介的跨国交互流动,属于资本帐户自由化的范畴,是在一国金融开放的后续阶段完成的开放任务。一般来说,证券市场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即收益与风险并存。不同的开放战略选择是一组收益与风险的交替曲线,而最佳选择是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开放收益的最大化。国际证券资本的特性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复杂关系决定了证券市场开放必须在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协调中推进其进程,开放状态要与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搭配、金融改革等保持一致性。而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对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的考察有助于寻求这种一致性的标准和方案。因此,本文认为在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的研究中必须基于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为使中国证券市场安全顺利地开放,不走或少走弯路,必须参照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和教训,必须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二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把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问题放到宏观经济环境,特别是金融市场系统中进行系统化研究,考虑整个系统的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研究才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应用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等理论,围绕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的主题,对证券市场开放问题进行研究。概括而言,本文是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为主线、以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为框架、以证券市场开放收益与风险为思路、以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与教训为参照,以中国特殊性分析为重点,较为系统地探索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环境、条件、选择以及实现途径。内容由8章构成。 第1章从证券市场开放、国际证券资本流动与宏观经济均衡的关系构建了研<WP=8>究证券市场开放问题的理论框架。本章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相关理论的应用、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以及国际证券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均衡的影响,构建了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问题的分析框架,并以此作为本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2章通过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研究了证券市场开放收益风险论。开放收益分析是以开放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标准,分析了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并对已经开放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开放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券市场开放客观上也会带来风险,本章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潜在的风险表现及其成因、国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及其行为以及开放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关联性。由于开放证券市场最应防范的是金融危机发生,本章从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联系角度,以亚洲和墨西哥金融危机为案例,重点探讨了证券市场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内在关联性。第3章从新的视角较为系统地考察世界证券市场开放史。对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背景和进程进行了回顾,比较分析了证券市场开放的规律性,包括证券市场开放的时序、速度和模式选择,并总结概括了成功开放证券市场的前提条件,为较为系统地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可资参照的依据。第4章从全球视角分析中国证券市场走向全面开放的必然性,并具体分析了国际证券市场的虚拟性、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融资环境的近期变化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影响。第5章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历程与现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从证券投资开放、证券融资开放、证券服务业开放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业已形成的证券市场开放格局和路径,概括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现状特征,客观评价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效果、开放程度,并且对现阶段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若干政策进行了利弊分析。第6章客观评价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条件,包括市场条件、宏观经济条件、相关金融改革的基础条件。通过评价中国现阶段证券市场开放条件,本论文得出的结论是现阶段中国快速推进证券市场开放进程的条件还很不成熟,更不具备成功开放证券市场的前提条件。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快速推进开放进程,而是大力发展证券市场使其更加完善。通过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条件分析,为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第7章是对本文实证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的总结。在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的框架下,从收益风险论思路出发,参照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中国开放证券市场面临的国际环境、业已形成开放路径、开放条件,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时序选择、开放模式和开放目标、以及分阶
二、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开放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开放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加入WTO二十年:金融业如何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中国金融业双向开放持续深化 |
● 银行业“脱胎换骨”,以制度改革推动行业发展 |
● 证券业“风云际会”,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
● 信托业“涅盘重生”,由“重规模”转向“重质量” |
● 保险业“柳暗花明”,资金入市助力经济发展 |
三大经验,指引金融业未来发展 |
● 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金融业发展动力源于实体经济,未来金融业发展必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
●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坚持引资引制引智并重,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金融双向开放,助力中国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 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金融业需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与机制改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 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金融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整体提升,未来仍需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 |
(2)两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中华三地证券市场的整合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限制 |
一、 研究创新 |
二、 研究限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分析架构 |
第五节 章节架构 |
第二章 两岸三地证券一体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有关经济一体化文献探讨 |
一、 四种衡量经济一体化整合的模式比较 |
二、 证券一体化文献述要 |
第二节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一体化文献探讨 |
一、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一体化方法探讨 |
二、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一体化实证文献探讨 |
第三章 两岸三地证券发展与现况 |
第一节 大陆证券市场发展与现况 |
一、 大陆证券交易市场 |
二、 大陆证券发行市场 |
三、 大陆证券市场逐渐开放政策 |
四、 大陆证券市场隐藏的重大弊端 |
五、 大陆证券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
第二节 台湾证券市场发展与现况 |
一、 台湾证券交易市场 |
二、 台湾证券发行市场 |
三、 台湾证券市场问题与优势竞争 |
第三节 香港证券市场发展与现况 |
一、 香港证券交易市场 |
二、 香港证券发行市场 |
三、 香港证券市场的优势与未来的机遇 |
第四节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之比较 |
一、 两岸三地证券交易市场比较 |
二、 两岸三地证券发行市场比较 |
第四章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合作方向 |
第一节 CEPA 促成大陆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的新机会 |
一、 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
二、 大陆对于香港证券业的四项优惠措施 |
三、 香港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障碍 |
四、 香港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机会 |
第二节 台港 MOU 附函签署促进台湾与香港的证券市场新机遇 |
一、 台湾公司在港上市是大中华地区的集资平台新角色 |
二、 台港证券指数基金的互挂及港股发行台湾 TDR 筹资风潮 |
第三节 MOU 与 ECFA 签署启动两岸证券市场合作新契机 |
一、 两岸证券差异分析 |
二、 两岸证券市场准入法规分析 |
三、 台湾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障碍 |
四、 台湾与大陆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机会 |
第四节 两岸证券整合综合指数模型建立 |
一、 指标体系的建构说明 |
二、 两岸证券整合紧密指数 SSIci 的编制 |
三、 指标基期及两岸整合阶段时期 |
四、 结论 |
第五章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模式探讨 |
第一节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意义及障碍 |
一、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意义 |
二、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的主要障碍 |
三、 两岸三地证券市场整合时可能发生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证券发行市场整合:上市公司相互挂牌共同融资平台 |
一、 两岸三地主板证券发行市场整合模式:跨境发行的一体化 |
二、 二板证券发行市场整合模式:三地分工合作 |
三、 证券发行市场制度整合模式:挂牌的制度及一体化蓝图 |
四、 证券发行市场整合模式比较 |
第三节 证券交易市场形成:三地相互持股的统一交易平台 |
一、 证券交易市场整合理论基础 |
二、 证券交易市场整合模式 |
三、 证券交易市场整合模式比较 |
第四节 证券中介机构:创新产品合作及彼此相互参股 |
一、 经典外资证券中介机构模式参考 |
二、 证券中介机构整合模式 |
三、 证券中介机构整合模式比较 |
第五节 建立大中华证券市场监管委员会 |
一、 证券监管整合方向 |
二、 证券监管整合基础及原则 |
三、 两岸三地证券监管单位整合的模式 |
四、 证券监管单位整合模式比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 发行一体化:两岸三地投资人一致的证券产品与服务 |
二、 交易一体化:统一交易平台及证券交易 |
三、 机构一体化:证券中介服务机构自由从事两岸业务 |
四、 管理一体化:监管机构共同监控证券市场 |
第二节 推进一体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框架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国际证券投资与证券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及评述 |
2.1 国际证券投资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1 国际资本流动 |
2.1.2 国际证券投资 |
2.2 国际证券投资的理论演进及评述 |
2.2.1 经典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
2.2.2 古典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
2.2.3 资产选择理论 |
2.2.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
2.2.5 套利定价模型(APT) |
2.2.6 期权定价模型 |
2.2.7 国际证券组合理论 |
2.3 国际金融危机理论 |
2.3.1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 |
2.3.2 第一、二代金融危机理论 |
2.3.3 羊群行为理论 |
2.3.4 C-P-R金融危机模型 |
3.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直接影响 |
3.1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和流动性 |
3.1.1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的影响 |
3.1.2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
3.2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波动性 |
3.2.1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性的理论分析 |
3.2.2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性的实证检验 |
3.3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
3.3.1 证券市场效率的理论分析 |
3.3.2 券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
3.3.3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效率影响的争议及实证研究 |
4. 国际证券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间接影响——联动机制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
4.1 国际证券投资通过国际收支、汇率和利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4.1.1 国际资本流动与中国国际收支 |
4.1.2 国际证券投资→汇率→证券波动 |
4.1.3 国际证券投资→利率→证券波动 |
4.2 国际证券投资通过货币供应量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4.2.1 国际证券投资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
4.2.2 国际证券投资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
4.3 国际证券投资通过资本形成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
4.3.1 国际证券投资与资本形成关系的理论分析 |
4.3.2 国际证券投资与资本形成关系的实证分析 |
5. 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非理性行为——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博弈论的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1.1 理论问题的产生 |
5.1.2 用新的理论工具分析中国证券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
5.2 噪声交易与理性套利的进化博弈——国际证券投资与信息认知偏差非理性 |
5.2.1 基本概念辨析 |
5.2.2 噪声交易与理性套利的进化博弈与多重均衡 |
5.3 中国证券市场羊群行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QFII为典型案例 |
5.3.1 羊群行为理论模型及评述 |
5.3.2 中国证券市场的羊群行为实证检验——QFII与证券市场羊群行为 |
5.3.3 羊群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 |
6. 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
6.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内涵及发展概况 |
6.1.1 证券市场国际化:概念及特征 |
6.1.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动因 |
6.1.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进展 |
6.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6.2.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
6.2.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可行性分析 |
6.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 |
6.3.1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基本原则 |
6.3.2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 |
6.3.3 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当中的风险防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4)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 不断深化的国际经济协作是本篇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论文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
(一) 国际经济协作 |
(二) 经济全球化 |
(三) 区域一体化 |
三、本文的主要结构和分析框架 |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不足之处和后续的研究 |
(一) 博弈分析方法 |
(二) 提出“国际经济协作”的概念 |
(三) 在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 |
(四) 本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五) 后续的研究 |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文献回顾 |
一、财政调控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一) 财政学创立初期的德国国家干预主义财政理论 |
(二)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宏观调控理论 |
(三) 反政府干预理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四) 国际财政理论研究进展 |
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 |
(一) 经济全球化理论 |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三) 新地区主义 |
三、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模型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外溢性 |
四、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理论研究以及公共财政政策框架 |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使财政理论的创新进入崭新的阶段 |
(二) 积极财政政策丰富了中国开放条件下的财政理论实践与研究 |
(三) “和平崛起”战略要求财政政策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四) 建立适应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框架 |
第二章 国际经济协作是各国参与全球经济博弈的最优策略 |
一、一个简单的两国博弈模型 |
二、两国博弈模型的分析 |
(一) 实力较小的国家的博弈策略 |
(二) 实力较大的国家的博弈策略 |
(三) 多个国家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下分享政策协调收益 |
三、国际经济竞争中博弈策略与政策协调实践 |
(一)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博弈分析 |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
第三章 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财政政策的国际比较 |
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效果评价 |
(一) 两次石油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二) 两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增长模式转换和财政政策调整 |
(三) 1985年的“广场协议”和日元的升值 |
(四) 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 |
(五) 20世纪90年年代日本财政政策失误及其后果 |
二、欧盟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 |
(一) 欧盟的区域协调政策安排 |
(二) 欧盟的税收协调安排 |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各国税制改革趋势 |
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新进展 |
第四章 “和平崛起”战略与财政政策调控能力的增强 |
一、“和平崛起”战略综述 |
二、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世界经济的渠道和程度 |
(一) 贸易和金融是中国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渠道 |
(二) 中国经济崛起对世界经济影响的程度 |
三、中国财政政策理论和实践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 中国财政调控能力逐渐增强,积累了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 |
(二) 财政理论的日益成为“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财政政策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中国的经济运行 |
第五章 WTO框架下的国际经济博弈格局与中国财政政策 |
一、WTO框架下的国际经济博弈格局分析 |
(一) WTO的互惠原则 |
(二) 参与WTO博弈的是每个成员国及其组成的利益同盟 |
二、中国在WTO框架下的地位及利益所在 |
(一) 中国在WTO中的地位:发达“小国”和发展中大国 |
(二) 中国在WTO中发挥的作用应该与地位相适应 |
(三) 中国加入WTO的利益所在 |
三、WTO框架下中国财政政策的调整 |
(一) 加入WTO对中国财政运行的直接影响 |
(二) 加入WTO以后的财政政策调整 |
(三) 多哈回合谈判期间中国的立场以及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 |
(四) 多哈回合的失败对我国农业的影响及未来的对策 |
四、WTO对外汇事务的规定与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 |
(一) WTO对外汇事务的规定 |
(二) 中国加入WTO有关外汇问题的谈判情况 |
(三) 美国的指责是对WTO多边规则的曲解 |
(四) 中美贸易赤字增长的主要原因 |
第六章 区域经济协作框架下的中国财政政策转变与创新 |
一、我国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协作水平不断提高 |
(一) 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融合明显提高 |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发展 |
(三) 以中、日、韩合作为中心,推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
(四) “上海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
二、当前亚洲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和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一) 中国的静态经济收益、动态经济收益及非经济收益 |
(二) 积极参与WTO各项事务和世界经济议题化进程 |
(三) 增强在东北亚经济协作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
(四) 中国积极参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次区域经济合作 |
(五) 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探讨更紧密的经济一体化安排 |
(六) 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 |
(七)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国内区域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 |
(八) 探讨建立亚洲区域经济协作补偿机制 |
三、关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前景分析 |
(一)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内需 |
(二)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出口的促进作用 |
(三) 中国出口增长比较快的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
(四) 财政收入小幅增加 |
(五) 进口产品价格的降低会导致国内价格水平的下降 |
第七章 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的中国财政政策实践与对策 |
一、改革开放后的赤字预算的实践和财政平衡理论的变化 |
(一) 充分利用公共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 |
(二)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
(三) 政府经常性支出要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 |
(四) 完善财政支持农业政策,扩大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 |
二、国债在宏观调控中发挥巨大作用 |
(一) 对国债功能的认识发生根本变化 |
(二) 对国债运作的认识,由临时性偶然操作到长期持续运用 |
(三) 国债发行经历重大变化 |
(四) 重新启用国债、举借国内外债务 |
(五) 对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的认识 |
三、灵活运用各种税收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
(一)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
(二) 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活力 |
(三) 进口关税与我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
四、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
(一) 扩大公共消费支出,促进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
(二) 调整外资税收政策,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
(三) 调整出口退税政策,促进出口与进口贸易的平衡发展 |
(四) 加强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扩大内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
第八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 |
一、内外平衡的基本含义 |
二、国内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综述 |
(一) 基于公共财政理论的分析 |
(二) 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 |
(三) 国内对当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综述 |
(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实证分析 |
三、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 |
四、外资流入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五、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建议 |
(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
(二) 积极推进汇率机制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
(三) 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松紧搭配取向 |
(四) 建立和完善财政、银行的配合机制,优化宏观调控体系 |
(五) 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 |
(六) 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
第九章 国际经济协作趋势下的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 |
一、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 |
(一) 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 |
(二)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 |
(三) 中国控制生产要素流动和保护市场的能力均面临着严峻挑战 |
(四) 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步伐缓慢 |
(五) 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使其面临的金融风险压力增大 |
(六) 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
二、影响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外部因素 |
(一) 经济全球化本身就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有很多不利影响 |
(二) 外资对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
(三)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
(四) 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输入 |
(五)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新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 |
(六) 知识产权纠纷加剧 |
(七) 国际资源争夺白热化 |
(八) 跨国公司“攻城略地” |
(九) 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强势压力 |
三、经济全球化挑战中国地方财政 |
(一) 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 |
(二) 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地方财政的融资困难 |
(三) 尝试地方政府举债,加强地方财政融资能力 |
四、对中国财政风险问题的认识 |
五、利用WTO体制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 |
(一) 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开放应对开放中的危机 |
(二) 全面融入多边贸易体制,参与WTO规则的制定 |
(三)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分散国家经济风险 |
(四) 利用WTO救济体系与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正当经济利益 |
(五) 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观念 |
六、维护中国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财政安排 |
(一) 加强财政调控,提高政府控制能力,控制经济风险 |
(二) 把支持自主创新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政策目标 |
(三)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功能 |
(四) 运用针锋相对的策略,应对来自各个方面冲击 |
(五) 关注零关税的影响,保护本国经济和本国市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银行风险基础理论的回顾与综述 |
第一节 封闭经济下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理论 |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银行风险理论 |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与商业银行 |
第一节 金融开放与商业银行 |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开放与银行改革 |
第三章 制度因素与银行信用风险积累 |
第一节 信用风险的内涵及积累机制 |
第二节 国有银行信用风险累积状况分析 |
第四章 开放、竞争、环境变革与风险冲击 |
第一节 外资银行进入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形势分析 |
第三节 市场开放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与影响 |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与风险冲击 |
第一节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
第二节 银行利率风险阶段性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冲击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测定与管理 |
第六章 风险积累、冲击及爆发的国别分析 |
第一节 东亚金融危机的积累、冲击及爆发 |
第二节 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积累、冲击及爆发 |
第三节 国有银行风险爆发可能性 |
第七章 国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新思维 |
第一节 借鉴新巴塞尔协议 |
第二节 完善银行自身经营制度 |
第三节 推进配套改革,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
第四节 加快商业银行金融安全网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
第1章 保险管制一般 |
1.1 管制的纷争--管制的定义及其理论发展 |
1.1.1 经济学家眼中的政府管制 |
1.1.2 政府管制的理论基础 |
1.2 保险管制的概念和范围 |
1.2.1 保险管制与保险监管辨析 |
1.2.2 保险管制的具体内容 |
1.3 保险管制模式 |
1.3.1 保险管制的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 |
1.3.2 保险管制的具体模式 |
1.3.3 确立适度保险管制模式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2章 中国保险管制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 对保险性质的重新认识 |
2.1.1 马克思主义保险理论 |
2.1.2 亚当.斯密的主要观点 |
2.1.3 现代经济学的保险理论评析 |
2.2 保险管制理论解释的传统视角--公共利益论 |
2.2.1 从自由走向管制的历史溯源 |
2.2.2 公共利益假定下保险管制的理论依据 |
2.2.3 “公共利益论”保险管制的具体指向 |
2.3 部门利益论:保险管制放松的理论 |
2.3.1 部门利益论产生的背景 |
2.3.2 保险管制放松的理论主张 |
2.4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保险管制 |
2.4.1 理论分析的起点:知情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
2.4.2 另一种信息不对称:被保险人角度的信息劣势 |
2.4.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保险管制 |
2.5 上述解释思路对研究我国保险管制模式的适用性评价 |
第3章 中国保险管制模式变迁的历史分析 |
3.1 集中统一的行政型管制模式的特征和效应 |
3.1.1 社会主义保险管制实现的起点:保险业国有化 |
3.1.2 行政型管制推动下的保险业恢复与发展 |
3.2 保险管制放松与保险管制模式转换 |
3.2.1 现代市场型保险管制模式的初步建立 |
3.2.2 保险管制放松及其发展趋势 |
3.2.3 从《保险法》修订看保险管制改革的深化 |
3.3 我国保险管制模式演变轨迹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3.3.1 我国保险管制模式演变轨迹的一般规律性 |
3.3.2 我国保险管制模式演变的特殊性 |
第4章 中国保险管制的适度性考察 |
4.1 适度的保险管制及其量化 |
4.1.1 对适度保险管制的进一步理解 |
4.1.2 保险管制适度性的量化指标 |
4.1.3 适度的保险管制的量的规定性 |
4.2 中国保险管制适度性的检验结果 |
4.2.1 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度过低 |
4.2.2 政府的直接参与程度依然较高 |
4.2.3 原保险市场高度垄断 |
4.2.4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 |
4.3 中国保险管制非适度性所反映的深层次矛盾 |
4.3.1 非适度性的基本问题是保险业不充足的获利能力 |
4.3.2 偿付能力管制目标与保留偿付能力需要之间存在矛盾 |
4.3.3 可获得性和可支付性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 |
4.4 保险管制过度的倾向及其风险分析 |
4.4.1 保险管制过度的模型解释 |
4.4.2 保险业的过度管制倾向 |
4.4.3 保险管制过度的风险 |
第5章 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的构建 |
5.1 主要保险管制模式的比较、评价与借鉴 |
5.1.1 发达国家保险管制模式的转变 |
5.1.2 美、英、日保险管制模式的比较分析 |
5.1.3 保险管制模式比较的结论及借鉴意义 |
5.2 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的目标模式 |
5.2.1 统一管制是必然选择 |
5.2.2 以偿付能力管制为主 |
5.2.3 从静态管制机制逐步转向动态管制机制 |
5.3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保险管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
5.3.1 加入WTO 对中国保险业的影响 |
5.3.2 充分利用WTO 规则,保护民族保险业的发展 |
5.3.3 提高保险业管制水平,迎接“入世”挑战 |
5.4 构建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的路径选择 |
5.4.1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
5.4.2 实现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的统一 |
5.4.3 推动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的动态均衡 |
5.5 构建适度管制模式的对策建议 |
5.5.1 稳步提高我国保险投资证券化程度 |
5.5.2 完善国有控股保险公司治理机制 |
5.5.3 积极调整保险市场结构 |
5.5.4 加强事后安全网的建设 |
5.5.5 探索混业和兼业经营的有效途径 |
5.5.6 深入推动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结 语 |
参 考 文 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 文 摘 要 (中 文) |
论 文 摘 要 (英 文)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声明 |
(7)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金融业 |
1.1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多边规则 |
1.1.1 相关概念的讨论 |
1.1.2 关于金融服务贸易多边规则的理解与讨论 |
1.2 中国金融服务的开放进程和开放策略 |
1.2.1 中国金融服务的开放进程 |
1.2.2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效应分析 |
1.2.3 入世后中国金融服务开放的政策建议 |
1.3 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
1.3.1 入世后政府面临的挑战 |
1.3.2 入世后政府目标模式选择:服务型政府和有限政府 |
1.3.3 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
1.4 小结 |
1.5 附录1:关于 WTO的背景介绍 |
1.6 附录2:中国金融服务的入世承诺 |
1.7 附表1:金融服务的范围 |
2 入世后的金融环境 |
2.1 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2.2 入世后的金融体制 |
2.2.1 入世后的金融经营体制 |
2.2.2 入世后的金融监管体制 |
2.3 入世后的金融结构 |
2.3.1 金融资产结构 |
2.3.2 融资结构 |
2.3.3 金融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 |
2.4 小结——入世后中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性 |
3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运行 |
3.1 入世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3.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理论解释 |
3.1.2 最终目标的主流变化趋势 |
3.1.3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重新界定 |
3.1.4 小结——双目标制的重新界定:币值稳定与金融稳定 |
3.2 入世后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3.2.1 入世后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
3.2.2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新界定 |
3.2.3 小结——逐步建立以通货膨胀目标为核心、功能分离的中介目标体系 |
3.3 入世后的货币政策工具 |
3.3.1 入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分析 |
3.3.2 公开市场业务是入世后的核心政策工具 |
3.3.3 入世后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功能的弱化 |
3.3.4 入世后再贷款的功能已发生变化 |
3.3.5 入世后重新定位再贴现政策的功能 |
3.3.6 入世后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机制 |
3.3.7 小结——发挥政策工具的信号作用 |
3.4 附表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实证检验的统计结果 |
4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中介 |
4.1 入世后的外资银行 |
4.1.1 入世后银行体系变化的基本态势 |
4.1.2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 |
4.1.3 入世后外资银行的特点分析 |
4.1.4 外资银行进入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4.1.5 小结 |
4.2 入世后的货币市场 |
4.2.1 入世对中国货币市场的影响 |
4.2.2 入世后的银行间债券市场 |
4.2.3 入世后的票据市场 |
4.2.4 小结 |
4.3 入世后的证券市场 |
4.3.1 相关概念的讨论 |
4.3.2 入世后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与条件 |
4.3.3 入世后证券市场开放的策略选择 |
4.3.4 小结 |
4.4 入世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通 |
4.4.1 发达经济体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通机制 |
4.4.2 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联通机制分析 |
4.4.3 入世后的改革措施 |
4.4.4 小结 |
5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 |
5.1 入世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
5.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复杂化 |
5.1.2 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扩展 |
5.1.3 信贷传导途径的作用下降 |
5.1.4 利率途径将成为主渠道 |
5.2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利率途径 |
5.2.1 理论说明 |
5.2.2 入世后影响利率传导效率的因素分析 |
5.2.3 入世后疏通利率传导的两点建议 |
5.2.4 小结 |
5.3 信贷渠道 |
5.3.1 理论说明 |
5.3.2 我国信贷途径分析 |
5.3.3 入世后的信贷途径分析 |
5.3.4 小结——正确对待信贷途径的作用变化 |
5.4 汇率途径 |
5.4.1 理论说明 |
5.4.2 入世后汇率传导的重要性 |
5.4.3 汇率稳定与货币供应的矛盾 |
5.4.4 入世后改进汇率传导的思路 |
5.4.5 小结 |
5.5 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 |
5.5.1 理论说明 |
5.5.2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传导的特殊机理 |
5.5.3 我国非货币资产价格传导的效率 |
5.5.4 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的实证检验 |
5.5.5 小结——新的课题 |
5.6 附表3: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 |
5.7 附表4:1996-2002年中国名义利率水平的调整 |
5.8 附表5:我国非货币性资产价格途径的实证检验的统计结果 |
6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的协调 |
6.1 理论介评及政策含义 |
6.1.1 关于内外均衡矛盾经典论述的实证讨论 |
6.1.2 M-F模型的适用性及改进 |
6.1.3 启示与借鉴 |
6.1.4 小结 |
6.2 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
6.2.1 入世后两大政策的变化分析 |
6.2.2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目标模式的转变 |
6.2.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思路 |
6.2.4 小结 |
6.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 |
6.3.1 入世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协调的影响 |
6.3.2 “职能分离”的有效性讨论与改进方向 |
6.3.3 入世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6.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1章 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演变 |
1.1 投资银行业的产生 |
1.2 投资银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
1.3 投资银行业的机构体制形式和类型 |
1.3.1 机构体制形式 |
1.3.2 机构组织类型 |
第2章 西方发达国家投资银行实务 |
2.1 投资银行业务分析 |
2.2 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新趋势 |
2.3 案例:国际着名投资银行——高盛成长发展历史 |
第3章 投资银行业和经济发展 |
3.1 投资银行业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
3.1.1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
3.1.2 投资银行业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和生力军 |
3.2 投资银行业在——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2.1 媒介资金供求 |
3.2.2 构造证券市场 |
3.2.3 优化资源配置 |
3.2.4 促进产业集中、产业的升级换代 |
3.3 投资银行业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 |
3.3.1 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回顾 |
3.3.2 投资银行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
3.3.3 投资银行与当前国有企业改革 |
3.3.4 投资银行业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
3.3.5 投资银行与我国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融资体系 |
3.3.6 投资银行与上市公司发展 |
3.3.7 投资银行与产权交易市场的活跃与规范 |
3.3.8 投资银行与防范金融风险 |
3.3.9 投资银行与科技创新 |
3.3.10 投资银行与民营企业上市和发展壮大 |
3.3.11 投资银行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现状与比较 |
4.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和发展现状 |
4.1.1 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的时代背景 |
4.1.2 投资银行从业机构发展过程 |
4.1.3 目前投资银行分类及业务范围 |
4.2 中国投资银行与西方典型投资银行比较 |
4.2.1 公司治理结构比较 |
4.2.2 内部组织管理结构比较 |
4.2.3 资产规模比较 |
4.2.4 资产结构比较 |
4.2.5 业务种类比较 |
4.2.6 品牌比较 |
4.2.7 风险内控制度比较 |
4.2.8 专业人才比较 |
4.2.9 外部市场环境比较 |
第5章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新世纪发展战略构想 |
5.1 新世纪中国投资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
5.1.1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机遇 |
5.1.2 入世面临的生存挑战 |
5.2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
5.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5.2.2 再造内部组织架构 |
5.2.3 建立内部风险防范体系 |
5.2.4 按市场化整合资源 |
5.2.5 剥离非证券资产 |
5.2.6 培养当代投资银行家 |
5.3 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模式 |
5.3.1 大中小规模并存以大型化为主流 |
5.3.2 综合化和专业化并存以专业化业务为主流 |
5.3.3 各种经济成分并存以国有为主流 |
5.3.4 国内国际业务并举以国际化发展为主流 |
5.4 中国投资银行业创新与发展战略构想 |
5.4.1 证券公司:发挥各自优势、建成全能型和有特色的投资银行 |
5.4.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建成有不良资产处置专长的投资银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背景--金融全球化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 |
二、 经济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的法律特征 |
一、 各国金融法律制度的趋同化 |
二、 国内金融管制法律的放松 |
三、 资本与金融机构跨国移动限制法律的放松 |
四、 金融运行规则全球化 |
第三节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的证券市场 |
一、 当前证券市场的发展趋势 |
二、 证券市场国际化趋势的特征 |
三、 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影响 |
第二章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及趋势 |
第一节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若干基本问题 |
一、 证券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二、 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二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一、 证券监管法律的历史发展 |
二、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概述 |
第三节 当前国际证券监管立法的特点与趋势 |
第四节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和对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一、 亚洲金融危机的法律成因 |
二、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推进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启示 |
第三章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与我国证券监管立法架构 |
第一节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 |
一、 WTO金融服务贸易法律制度产生 |
二、 WTO关于金融服务贸易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我国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
一、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 |
二、 两个概念的区分--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 |
三、 证券市场开放与证券业开放的不同后果 |
四、 加入WTO与我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关系 |
第三节 我国证券监管的法律架构 |
一、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架构 |
二、 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对监管法律制度的新要求 |
三、 我国目前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问题 |
四、 我国证券监管法律与WTO要求的接轨 |
第四章 证券业务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一、 我国的入世承诺 |
二、 《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 |
三、 设立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意义和影响 |
四、 关于证券业市场准入的法律问题 |
五、 有关法律问题的分析 |
第二节 对证券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对证券公司利益冲突的法律防范 |
二、 对证券公司经营风险的法律防范和监管 |
第五章 证券市场投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的对外开放 |
一、 引进境外投资者的必要性 |
二、 中国证券投资开放策略 |
第二节 关于QFII的探讨 |
一、 QFII政策的涵义 |
二、 QFII制度各国经验比较借鉴 |
三、 中国证券市场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原则 |
四、 我国QFII政策的模式及其特点 |
五、 我国QFII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加强法律监管 |
第三节 B股的问题 |
一、 我国B股市场的发展历史和作用 |
二、 B股市场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
三、 解决B股市场问题的思路 |
第四节 其他金融工具 |
一、 GFII |
二、 QDII |
第六章 证券市场融资对外开放的法律监管 |
第一节 外资直接上市及其监管 |
第二节 对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法律监管 |
一、 外资并购的利弊分析 |
二、 美国对外资并购的有关法律制度 |
三、 我国外资并购的具体情况 |
四、 现行有关外资并购的法规的不足之处 |
五、 外资并购法律制度完善 |
第七章 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一节 证券法律冲突和证券法的域外适用 |
一、 证券法律冲突 |
二、 证券法的域外适用所依据的原则 |
三、 证券冲突规范的法律适用 |
四、 我国证券法的域外适用和有关的冲突规范 |
第二节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 |
一、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二、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目标和原则 |
三、 证券监管国际合作的途径 |
四、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 |
第八章 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现状的总结和展望 |
第九章 结论--适应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需要,建立有效的市场化监管体系 |
参考文献 |
(10)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与插图 |
0 导言 |
0.1 问题提出 |
0.2 证券市场及其开放:概念的界定 |
0.3 研究现状 |
0.3.1 关于金融国际化的全球争论 |
O.3.2国内外证券市场开放研究综述1l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0.5.1 研究思路 |
0.5.2 结构安排 |
0.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 理论框架构建: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 |
1.1 相关理论在证券市场开放分析中的应用 |
1.1.1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的应用 |
1.1.2 金融创新理论的应用 |
1.1.3 金融深化理论的应用 |
1.2 证券市场开放与金融市场的内外均衡 |
1.2.1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
1.2.2 汇率决定机制:从经常账户剑资本账户 |
1.3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与“三难选择” |
1.3.1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及其政策内涵 |
1.3.2 证券市场开放与“三难选择” |
1.4 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 |
1.4.1 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均衡:一个开放经济模型 |
1.4.2 证券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环境协调:一个分析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收益风险论: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的思想基础 |
2.1 证券市场开放的收益分析 |
2.1.1 证券市场开放与经济有效性:两个理论命题 |
2.1.2 证券市场开放、发展与经济增长 |
2.1.2 证券市场开放、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 |
2.2 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及其成因 |
2.2.1 证券市场开放的主要风险表现 |
2.2.2 证券市场开放风险的成因分析 |
2.3 证券市场开放与金融危机 |
2.3.1 货币危机理论对危机成因的解释 |
2.3.2 金融危机期间国际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
2.3.3 证券市场开放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 |
2.4 本章小结 |
3 比较与借鉴:对国际证券市场开放史的考察 |
3.1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开放背景与进程 |
3.1.1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开放背景 |
3.1.2 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开放进程 |
3.2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开放背景与进程 |
3.2.1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开放背景 |
3.2.2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开放进程8l |
3.3 海外证券市场开放的时序、速度与模式 |
3.3.1 证券市场开放时序选择的国际比较 |
3.3.2 证券市场开放速度与开放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 |
3.4 成功开放证券市场的前提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背景与发展趋势 |
4.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
4.1.1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进展 |
4.1.2 国际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
4.2 国际背景因素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影响 |
4.2.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影响 |
4.2.2 国际证券市场虚拟性的影响 |
4.2.3 国际融资环境变化与中国引进外资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开放历程与现状格局 |
5.1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历程及其特征 |
5.1.1 证券投资开放 |
5.1.2 证券融资开放 |
5.1.3 证券服务业开放 |
5.1.4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现状特征 |
5.2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实践的效果 |
5.2.1 设立B股市场的效果 |
5.2.2 中国企业境外股权融资效果 |
5.2.3 外资对A股市场上市公司参与效果 |
5.3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 |
5.3.1 现有文献中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评价 |
5.3.2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程度判定 |
5.4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若干政策的评述 |
5.4.1 允许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政策 |
5.4.2 外资企业在A股市场上市融资政策 |
5.4.3 允许QFII投资A股市场利债券市场政策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有利条件与障碍因素 |
6.1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市场条件 |
6.1.1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
6.1.2 抑制中国证券市场开放进程的主要市场因素 |
6.1.3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
6.2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宏观经济条件 |
6.2.1 有利于证券市场开放的宏观经济条件 |
6.2.2 限制证券市场开放的宏观经济条件 |
6.3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相关金融改革条件 |
6.3.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
6.3.2 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战略选择与实施策略 |
7.1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时序选择 |
7.1.1 可供选择的方案 |
7.1.2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时序选择 |
7.2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速度和模式选择 |
7.2.1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速度选择 |
7.2.2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模式与最终目标 |
7.3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分阶段实施策略 |
7.3.1 实施分阶段开放策略的原则18l |
7.3.2 不同开放阶段的目标和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实现途径与政策建议 |
8.1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目杯的实现途径 |
8.1.1 消除造成证券资产价格扭曲的制度因素 |
8.1.2 降低总体风险水平,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
8.1.3 国内市场一体化是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一体化的基础 |
8.1.4 协调证券市场开放与国内主要金融改革的进程 |
8.1.5 人民币自由兑换阶段性推进 |
8.1.6 对国际证券资本流动实行有效监管 |
8.1.7 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国际合作 |
8.2 现阶段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政策建议 |
8.3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加入WTO后金融业的开放对个人投资者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入WTO二十年:金融业如何嬗变[J]. 连平,王运金,邓志超. 金融博览(财富), 2021(11)
- [2]两岸MOU与ECFA签署启动大中华三地证券市场的整合趋势研究[D]. 林丁钦. 南开大学, 2012(07)
- [3]国际证券投资与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研究[D]. 史其禄. 西南财经大学, 2012(12)
- [4]国际经济协作背景下的中国财政政策研究[D]. 陈立兴.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5]开放经济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的积累、冲击和防范[D]. 常巍. 苏州大学, 2005(05)
- [6]中国保险业适度管制模式研究[D]. 毕姝晨. 吉林大学, 2004(04)
- [7]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D]. 左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5)
- [8]投资银行业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D]. 江建华. 东北财经大学, 2005(04)
- [9]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D]. 李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 [10]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国际比较与战略研究[D]. 戴学来.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