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颇有特色的思想品德优质课教学观摩会(论文文献综述)
赵冬臣[1](2012)在《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最近二十多年以来,中国数学课堂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和兴趣。认识与反思中国数学课堂的特征是中国数学教育界定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数学课堂的一部分,小学数学课堂应受到足够的研究关注。优质课是特定时期课堂教学的缩影,不同时期的优质课比较是课堂研究的新视角。这种视角便于凸显不同时期课堂教学的特征,从历史的角度把握教学改革的进程和趋势。本文呈现的是一项对中国大陆地区不同年代的小学数学优质课的比较研究。这里的优质课是指在国家级的教学观摩活动中被作为样例展示,或在国家级的教学评比中获得最高奖项的课。这项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年代的优质课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增进对中国大陆地区近二十年来的数学课堂以及教学改革的认识。本研究采用了工具性个案研究和多重个案研究的思路,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头十年的优质课中选择了四组个案。前三组个案是不同年代相同主题的优质课比较,共11节课,每组个案聚焦于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包含不同年代的优质课34节。第四组个案是同一年代不同主题的优质课比较,包括21世纪头十年的优质课11节,涵盖不同的教学主题。本研究通过分析课堂录像和文本形式的教学实录来揭示优质课的特征。分析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策略。参考TIMSS录像研究的分析框架并结合本研究实际,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的结构、教学方式、教科书使用等5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在以上框架内,采用“不断比较的方法”,“自下而上”地建立“扎根理论”。通过分析四组个案共22节优质课,发现不同年代的小学数学优质课共性与差异并存。一方面,优质课的特征因所处年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一些明显差别。具体表现为: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优质课,近十年的优质课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课的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具开放性,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也体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调适教科书,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近二十年来的小学数学优质课也共享着一些稳定的特征。具体包括: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涵盖许多共同的知识与技能;在课的结构方面,包含一些相同的环节,并体现出较为相似的结构模式。在教学方式方面,不同年代的优质课都以公共活动为主,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是师生谈话和问答,教师话语多于学生话语,学生很少主动提问,学生齐言现象明显。此外,在不同年代的优质课中,教师都是基于教科书来设计教学和选择内容。在共享以上特征的基础上,优质课的特征也会因教学主题不同而略有变化。对优质课的共性与差异的分析表明:不同年代优质课的共同特征反映了教学的规律性和教学文化传统的稳定性;不同年代优质课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时期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改革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变化过程。基于对不同年代优质课的特征的分析和讨论,得到对教学改革的四点启示:一是教学的文化特性。教学与文化紧密关联。在审视教学活动时,应将教学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加以理解和分析;当推行教学改革时,应考虑到改革理念试图架构的文化对既有文化的冲击和二者之间的相互适应。二是教学改革的渐进性。教学自身的规律性和文化传统的渐进式发展决定了教学兼具稳定性与变化性,教学改革表现为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变化过程。既要承认教学变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又要意识到其缓慢性和长期性。三是对教学实践的持续反思的必要性。每项改革都有其针对性,不存在全面而又彻底的改革。教学改革不应仅仅着眼于改革所提倡的“新”和其所针对的“旧”。持续不断的反思应全面关照课堂,贯穿实践全程,伴随改革始终。四是找准教学改革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活动有所变又有所不变,优质教学具有适切性的特点。然而教学不只是被动地适应,更应着眼于超越。教学改革应在适应与超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找准“最近发展区”。
杨田静[2](2019)在《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文中提出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塑造与升华。教师作为音乐教育的主导性要素,要发挥其情绪力量以实现音乐教育的“情感”目标。而小学阶段,是学校音乐教育最为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基于此,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探究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构成与现状,进而促进小学音乐“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本研究以情绪劳动为视角,首次将情绪劳动引入到我国音乐教育的研究中。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本质的分析,厘清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探究了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影响要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实践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通过分析小学音乐教学和教师情绪劳动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框架及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是质性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对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外显性情绪表达现状和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是量化研究:结合质性研究结果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及相关变量进行调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是综合分析及策略研究:通过对质性、量化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探讨,找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为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结合对质性研究近19万字的文本分析和对904份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基于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厘清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概念,形成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结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预研究确定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的维度。结论二: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水平显着高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常模,正、负性情绪体验同时存在,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水平和个人成就感较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情绪劳动过程中主要采用深层扮演的策略且情绪劳动知觉水平较好。小学音乐教师在外显性情绪表达中的言语表达、表情表达和体态表达方面呈现出了显着“情绪先行”的学科特征。结论三: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讨论,得出了小学音乐情绪劳动受到了来自教师自身、情绪表达规则和学校层面的交互影响。教师对音乐教学中情绪要素的理解、教师的职业自我认同和情绪状态都会对其情绪劳动产生影响。来自不同维度的情绪表达规则制约并影响着教师情绪劳动的认知和实践。学校方面的重视程度、资源支持、文化环境、评价机制等都从外部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造成了影响。结论四:提炼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为其情绪劳动提供可行性建议。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与个体发展,对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提升教师情绪涵养、明确情绪表达规则、改善情绪劳动环境共同助力小学音乐教师的情绪劳动。
谭晓玲[3](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李芳[4](2017)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有了较高的科学化水平,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仍然是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主要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科学化程度不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性质的课程,肩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然而教学方法科学化程度不高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是什么。一是分析科学化、教学方法科学化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指什么。将教学方法放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就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科学运用和科学创新。二是认识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该类课程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这使它的实际地位与它被赋予的使命不相符合,迫切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同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就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三要明确该类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遵循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其次,分析该课程教学方法科学化到了什么程度,下一步有什么新要求。一是回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历史,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发展的特点:教学理念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转变;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转向多种方式相结合。总结历史经验,得出中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能推进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转变教学理念是思想基础;自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手段。最后分析新的历史条件对教学方法提出的新要求,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提出针对性的新要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提出的现代化新要求。再次,分析如何进行科学化的问题。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度分析,一是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即依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师的特点、教学环境条件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二是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将其分为三大课堂,即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第二课堂,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互联网+”课堂,在每一类型课堂下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三是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党中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各高校都有了一些新的做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问题,容易使教学方法创新走入误区。为避免走入误区,就要确立科学创新的原则,寻找科学创新的方式,建立科学创新的保障。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推进科学化进程。
赵冬臣,马云鹏[5](2012)在《教学改革的渐进性:不同年代优质课研究的启示》文中指出通过分析比较20世纪90年代和近十年的三组11节小学数学优质课,发现不同年代的优质课共性与差异并存。共性特征体现在:不同年代优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有许多相同点;课的结构存在相似模式;教学都以公共活动为主导,以师生对话和问答为主要形式,学生齐言现象明显;教师的教学不同程度地受到教科书影响。差异主要表现为:近十年的课以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科书使用都较20世纪90年代的课更具开放性。共性特征表明教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差异反映了不同年代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的变化。因此,教学改革应考虑到教学的文化特性、教学改革的渐进性和反思的持续性。
杨亚萍[6](2016)在《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缘由有两方面:一是数的运算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计算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占了大半部分。二是我国小学生的计算技能历来受到国际上的称赞,小学计算教学有着优良传统和自己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教学该做如何开展小学教师和学生关于计算教与学方面的实施现状,总结昆明市计算教变化。这项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项:首先,学取得的成果和计算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不同课型,搜集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的教学案例,结合调查研究和这项研究中选取的理论基础,探讨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等。研究的主要结论分为四个方面:第一,人教版数学教材(2013年审定版)中关于计算教学内容有新变化,体现在内容变化和教法变化两个方面,特别是注意落实数学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第二,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昆明市小学生的计算水平现状有如下特点:(1)学生的计算兴趣上,计算兴趣和计算成绩呈正相关,但是仍有部分同学不喜欢计算;(2)学习态度方面,三年级学生好于六年级学生;(3)城内小学的学生和城郊结合部小学的学生计算水平相差不大,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方面,城内小学的学生好于城郊结合部小学的学生;(4)计算出错现象很普遍,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第三,教师的计算教学存在相似的困惑,主要有:算理与算法的关系问题,估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等方面,同时被调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昆明市小学一线教师总体教学水准与国内教育发达地区的一线教师的教学水准相比有较大差距。第四,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小学计算教学策略有:(1)关注学生积极情感与态度的培养;(2)引导学生领悟算理,算法的多样化和优化;(3)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加强笔算;(4)注重练习的分层和形式多样;(5)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
马达[7](2001)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内容提要:本文将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100年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中小学、中师、高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发展、关联等问题,从中总结出得失与规律,以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参考。 笔者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时期。1.萌芽期(1901—1919):以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2.初创期(1919—1949):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契机,美育逐步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起步。3.建设期(1949—1956):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4.曲折发展期(1957—1966):虽然美育未得到重视,但学校音乐教育在困境中仍有所发展。5.停滞期(1966—1976):在极“左”路线干扰下,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遭受严重破坏。6.繁荣期(1977—2000):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六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哪个时期政府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并在具体的措施、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哪个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得到健康发展。
潘博博[8](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关系着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质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摆在首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意义在于以增强大学生“获得”的主观感受为导向,更好地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体而言,即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增加有效教学供给满足大学生对知识增长、思想进步、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与期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增强获得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主旨追求,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性需求,它回应了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数次改革,实现了创新性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显着增强。回顾改革发展历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有四: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二是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三是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实际,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感染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谱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崭新篇章有着重要意义。
孙玉红[9](2019)在《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以《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师院校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是一个不断升温的话题,案例教学作为经验型、案例型、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转变,符合卓越教师培养的战略。作为教师教育师资培养的高校和专业担当着未来教师培养使命,尤其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是重中之重。教育部发文指出“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1)高师院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重点就是培养高水平教师。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学科教育课程作为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交叉性学科,专业性要求和师范性呈现相辅相成,学理积淀和经验实践互相“嵌入”,才能达到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要求。论文采用个案分析方法,以《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这门课为例,对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归纳和解析。研究者以课堂实习教师身份进入部属师范大学、地方师范学院、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语文学科教育课程的课堂,进行总计六个月的调研与观察,通过与执教教师深入接触,与学生的直接交流,站在课堂之内去感受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同时,作为研究者也要站在课堂之外,对案例教学实践、调研和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和归纳,形成对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具体剖析和理性认知。论文由引论和正文构成。引论对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框架进行介绍和说明。正文部分由八章构成,依照逻辑关系大致分为五部分:第一、二章主要对案例教学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章以《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为例设计研究思路,开始具体课程的描述。第四、五章是对语文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理性解析和课例分析。第六章是案例教学实践拓展,研究案例教学的丰富存在样态。第七章是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优化策略与反思展望。第一,论文开篇部分是对案例教学进行追溯和本质分析。文献综述部分追溯案例教学的源头,苏格拉底“产婆术”、孔子“举一反三”教学思想的铺垫,舒尔曼最早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师范教育,案例教学在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博弈中逐渐勃兴。案例教学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工具性等本质特征,是一场教育思想深度变革,有建构主义、对话教学、交往教学理论作支撑,将发挥教学价值和教育价值。第二,论文分析学科教育课程现状,发现问题,进而以一门课《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个案课程,进行案例教学研究设计。教育理论和实践连接不畅、课程垂直衔接和平行衔接不充分等问题急需解决,语文学科教育课程运用案例教学解决了部分问题,从研究角度进行设计和呈现这一课程的案例教学与实施。第三,论文在调研、访谈、观察基础上,提炼并剖析语文学科教育课程“研读——预设——对话——实践”案例教学模式。从形成历程、目标定位、指导思想、流程环节、保障条件、价值追求几个方面解析“四位一体”的案例教学模式。随即在第六章用三个具体课例阐释了案例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并对应用效果进行了数据调研和具体分析。数据表明案例教学在教学目标达成、师生参与、教学内容理解、教学环境配置等七个方面学生好评率均较高。第四,论文不止于课堂案例教学研究,还对三所学校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中拓展应用进行了追踪调研。发现,案例教学从课上到课下、从校内到校外、从案例观摩学习到案例创造学习,有突破性实践,值得借鉴。这也吻合了国家倡导学校、政府、中小学等相关部门联合培养卓越教师的政策。第五,论文的最后概括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策略,并进行反思和展望。教学场域开放,教育主体扩大,教育课程横、纵衔接,增加真实情境体验,在开发案例、应用案例、研究案例过程中寻求系列化发展。目前,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问题固然存在,但是应用和研究前景广阔。综上,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适应教学变革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内部机制和外在环境的不同,探索适合学科教育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仍然有很大现实空间。案例教学情境开放、场域打开等很多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坚[10](2010)在《运用近身教学模式 拓展课堂教学蕴涵》文中研究指明"近身教学"模式旨在摆脱学生、教师和课堂之间不必要的"附着物",引领学生摒弃一切学习樊篱,通过"近身"感悟课程知识去"近身"体验学习的"尽思"、"进心"和"净悟",进而在知识、技能、情感的"拉近"中实现本真教学的回归和人本理念的重塑,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一次颇有特色的思想品德优质课教学观摩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次颇有特色的思想品德优质课教学观摩会(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问题与基本思路 |
三、 研究的必要性 |
四、 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综述框架的确定 |
二、 中国数学课堂的特征研究 |
三、 数学课堂录像研究 |
四、 数学优质课的特征研究 |
五、 文献综述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个案选取 |
三、 优质课的分析 |
四、 对研究设计与方法的反思 |
第四章 不同年代相同主题的优质课分析(一) |
一、 四节《认识分数》课的概况 |
二、 分析的结果 |
三、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不同年代相同主题的优质课分析(二) |
一、 四节《圆的周长》课的概况 |
二、 分析的结果 |
三、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不同年代相同主题的优质课分析(三) |
一、 三节《年月日》课的概况 |
二、 分析的结果 |
三、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同一年代不同主题的优质课分析 |
一、 被选课的概况 |
二、 分析的结果 |
三、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跨个案的整体分析与讨论 |
一、 四组个案的共性与差异 |
二、 对共性与差异的讨论 |
三、 本章总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一、 结论 |
二、 启示 |
三、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时代背景——国家对教师情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
(二)学理背景——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较为匮乏 |
(三)现实背景——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情绪需求 |
二、研究问题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一)本研究对混合研究方法的界定 |
(二)本研究的混合研究设计方案 |
四、研究创新与价值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研究 |
一、小学音乐教学本体的相关研究 |
二、小学音乐教学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情绪劳动的相关研究 |
一、情绪劳动的概念及结构 |
二、情绪劳动的测量 |
三、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教学中的教师情绪劳动研究 |
一、我国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
二、国外教师情绪劳动研究述评 |
小结 |
一、研究方法:缺少质性、量化相结合的综合研究 |
二、研究对象:缺少对不同学科教师情绪劳动特点的研究 |
三、研究变量:缺少从不同侧面对教师情绪劳动的整体研究 |
四、策略研究:缺少策略及及情绪表达规则的探讨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文献法 |
二、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四、问卷调查法 |
第三节 研究准备 |
一、抽样方法 |
二、样本选取 |
三、预研究过程 |
第三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论域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的论域 |
一、研究对象及场域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学科属性寻根 |
二、心理学基础:教师情绪劳动的心理学定位解析 |
三、社会学基础:教师情绪形成的社会学探究 |
第四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研究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中情绪表达的课堂观察 |
一、课堂观察的实施过程 |
二、课堂观察的信效度检验 |
三、课堂观察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人际交往中情绪表达的访谈 |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
二、访谈的信效度说明 |
三、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的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小学音乐教师关于情绪劳动的理解 |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外显性情绪表达特征 |
三、对音乐教学要素的理解差异带来的表达方式差异 |
四、情绪表达方式差异带来的课堂情绪氛围及教学效果差异 |
五、音乐教学工作中高强度的情绪需求带来的情绪消耗 |
第五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研究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内隐性情绪调节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 |
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访谈 |
一、访谈的实施过程 |
二、访谈的结果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内隐性情绪调节的特征突出 |
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个性差异显着 |
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预测变量与结果变量 |
四、尚未明确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
五、受到不同困境影响的情绪劳动实践 |
第六章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
一、教师的自身因素 |
二、情绪表达规则的条件因素 |
三、学校层面的资源因素 |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价值 |
一、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契合 |
二、与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契合 |
三、与音乐教育时代育人使命的契合 |
第三节 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的建议 |
一、发挥内力——提升小学音乐教师情绪涵养 |
二、提供依据——明确小学音乐教师情绪表达规则 |
三、借助外力——改善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环境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研究之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课堂观察记录表(样表) |
附录二: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一阶段) |
附录三: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访谈提纲(第二阶段) |
附录四: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调查问卷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一) 逻辑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解读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概念解析 |
(一) 方法科学化 |
(二) 教学方法科学化 |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紧迫性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
(一)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
(二) 遵循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三) 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性质的特殊要求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发展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回顾 |
(一) 教学理念由“注入式”向“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转变 |
(二) 教学手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
(三) 教学组织形式由单一转向多种方式相结合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经验总结 |
(一) 中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重视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
(二)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力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
(三) 转变教学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思想基础 |
(四) 自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必要手段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新要求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使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提出了新要求 |
(二)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了针对性的新要求 |
(三) 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提出了现代化的新要求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知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感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行为目标及教学方法选择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一) 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二) 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与教学方法选择 |
三、依据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一) 根据大学生知识储备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
(二)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巧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三) 根据大学生的认知风格选择教学方法 |
四、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
(一)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的特殊性看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二)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体特点看教学方法的选择 |
五、依据环境和条件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专题式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二) 讲授法的科学运用 |
(三) 互动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三) 自主型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 |
(二) 科学运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
三、“互联网+”课堂及其教学方法的运用 |
(一) 概念辨析 |
(二) 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科学创新 |
一、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基本状况 |
(一) 各高校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果 |
(二) 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防止走入误区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原则 |
(一) 实效性原则 |
(二) 时代性原则 |
(三) 整合性原则 |
(四) 可行性原则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方式 |
(一) 在批判与继承基础上推陈出新 |
(二) 在引入和借鉴过程中不断创新 |
(三)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实现方法的科学创新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创新的基本保证 |
(一) 加强领导,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正确方向 |
(二) 以现代教学理念保证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
(三) 以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创新 |
(四) 以创新型教学行为模式保证教学方法科学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教学改革的渐进性:不同年代优质课研究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不同年代优质课的共性与差异 |
(一) 教学目标 |
(二) 教学内容 |
1. 教学内容的共同特征 |
2. 教学内容的差异 |
(三) 课的结构 |
(四) 教学方式 |
1. 不同年代的课的差别 |
2. 三组11节课的共同特征 |
(五) 教科书的使用 |
四、对优质课特征的讨论 |
(一) 优质课的共同特征 |
1.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相同之处 |
2. 课的结构的相似模式 |
3. 教学方式的共同特征 |
4. 教科书的使用 |
(二) 优质课的不同特征 |
1. 教学目标涵盖维度的变化 |
2. 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 |
3. 课的结构、教学方式和教科书使用的开放性 |
五、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
(一) 教学活动的文化特性 |
(二) 教学改革的渐进性 |
(三) 对教学实践的持续反思的必要性 |
(6)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
1.1.2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计算教学的现状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的假设 |
1.4.2 研究的计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收集的途径 |
2.2 国内外的小学计算教学研究概况 |
2.2.1 数产生的历史 |
2.2.2 我国小学计算教学的历史演变 |
2.2.3 国外小学计算教学的要求 |
2.3 国内小学计算教学的研究综述 |
2.4 人教版教材计算教学内容分析 |
2.4.1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的内容分布 |
2.4.2 各分册“数的运算”的内容 |
2.5 文献述评 |
2.6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的确立 |
3.2.1 教师 |
3.2.2 学生 |
3.2.3 教学案例 |
3.3 研究方法的选取 |
3.3.1 文献法 |
3.3.2 调查法 |
3.3.3 访谈法 |
3.3.4 比较研究法 |
3.3.5 内容分析法 |
3.3.6 案例研究法 |
3.3.7 教育经验总结法 |
3.4 研究工具 |
3.4.1 问卷调查表 |
3.4.2 小学生计算能力测试卷 |
3.4.3 教师的访谈提纲 |
3.4.4 教学案例的选取 |
3.4.5 教育统计 |
3.5 数据收集整理 |
3.6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数据的编码与分析 |
3.7 研究的伦理 |
3.8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的分析 |
4.1 教师的计算教学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4.1.1 教师对小学生计算方面情感态度的评价 |
4.1.2 教师对小学生计算水平现状的评价 |
4.1.3 教师对小学计算内容的认识 |
4.1.4 教师的计算教学情况 |
4.1.5 开放题的结果分析 |
4.2 学生计算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4.2.1 小学生计算态度和习惯 |
4.2.2 小学生的计算水平现状 |
4.2.3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现状 |
4.3 学生测试卷分析 |
4.3.1 三年级学生测试卷分析 |
4.3.2 六年级学生测试卷分析 |
4.4 教师访谈 |
4.4.1 教师A访谈 |
4.4.2 教师B访谈 |
4.5 对调查结论的分析 |
4.5.1 教师问卷的结论分析 |
4.5.2 学生问卷的结论分析 |
4.5.3 学生测试卷的结论分析 |
4.5.4 教师访谈的结论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小学计算教学的理论 |
5.1 理论基础 |
5.1.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5.1.2 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
5.1.3 运算技能的形成阶段论 |
5.2 小学计算教学的原则 |
5.3 小学计算教学的方法 |
5.4 小结 |
第6章 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构建 |
6.1 小学计算教学常态课案例分析 |
6.1.1 案例一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
6.1.2 案例二小数加减法 |
6.1.3 案例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复习) |
6.1.4 案例四简便计算(复习) |
6.2 小学计算优质课分析 |
6.2.1 课的结构 |
6.2.2 教学过程 |
6.3 优质课和常态课的效果评价 |
6.3.1 常态课教学效果 |
6.3.2 优质课教学效果 |
6.4 小学计算教学的策略 |
6.4.1 关注学生积极情感、态度与良好习惯的培养 |
6.4.2 引导学生领悟算理和算法的多样化及优化 |
6.4.3 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加强笔算 |
6.4.4 注重练习的分层与形式多样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对研究的反思 |
7.3 可以继续研究的问题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的运算”内容结构 |
附录B 开放题 1:您认为怎样上好计算课? |
附录C 开放题 2:您在计算教学中有什么困惑吗? |
附录D 小学计算教学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E 小学计算教学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F 三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
附录G 六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验题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的成果 |
致谢 |
(7)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学校音乐教育(1901~1919) |
第一节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
一、 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二、 民初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
第二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 |
一、 学堂乐歌起源之简况 |
二、 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
(一) 学堂乐歌的特点 |
(二) 学堂乐歌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
三、 学堂乐歌对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一、 清末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二、 民初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
三、 王国维、蔡元培、沈心工、曾志(文心)的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
第四节 结语 |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19~1949)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颁发 |
二、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音乐教育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音乐教学现状 |
四、 音乐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
五、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六、 教材建设走上正轨 |
七、 抗战时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八、 四十年代之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 |
一、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初创期 |
二、 新学制的实施 |
三、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四、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五、 结语 |
第三节 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 |
一、 土地革命时期 |
二、 抗日战争时期 |
三、 解放战争时期 |
四、 结语 |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49~196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 |
二、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
三、 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 |
四、 五十年代中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
五、 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发的第一套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
六、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七、 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活跃 |
八、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九、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师音乐教育 |
二、 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
三、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 |
四、 教材建设的发展 |
五、 五十年代末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师音乐教育 |
六、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高师音乐教育 |
二、 高师音乐教育的法规建设 |
三、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高师音乐教育 |
四、 结语 |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1966~1976)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概况 |
二、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之后的学校音乐教育(1977~2000)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及美育问题的讨论 |
二、 八十年代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确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健全及音乐教育法规文件的颁发 |
四、 学校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
五、 落实《总体规划》、完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
六、 九十年代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颁发、音乐教材的建设及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 |
七、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
八、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 |
九、 音乐师资状况及音乐课开课情况 |
十、 国家教委有关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
十一、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视,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
十二、 结语 |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建设 |
二、 中师音乐教育办学状况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
三、 音乐教研活动活跃,教育科学研究有所发展 |
四、 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和中师音乐班的发展 |
五、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蓬勃发展 |
六、 九十年代之后的中师音乐教育 |
七、 结语 |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的建设 |
二、 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基础教育需求 |
三、 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
四、 九十年代之后的高师音乐教育 |
(一) 落实《总体规范》,贯彻《若干意见》 |
(二) 研究生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 |
(三)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
(四) 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
(五) 全国性音乐教育研讨会的召开推动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
五、 结语 |
总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回顾与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阐释 |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核心概念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内涵解析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影响因素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
三、社会认知理论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主要特性 |
一、预设性 |
二、内隐性 |
三、互通性 |
四、变动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阶段回溯 |
一、恢复探索阶段:1978 年至1985 年 |
二、调整提升阶段:1985 年至1998 年 |
三、完善丰富阶段:1998 年至2005 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5 年至2012 年 |
五、深化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获得感主旨分析 |
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要求 |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的根本性需求 |
三、回应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集体性诉求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增强的主要表现 |
一、大学生群体思想观念积极健康 |
二、大学生群体政治立场正确坚定 |
三、大学生群体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力 |
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
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
第二节 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 |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二、构建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促进机制 |
三、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 |
第三节 立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尊重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性 |
三、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整体性 |
第四节 坚持改革创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 |
一、及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 |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和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以《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学理背景:后现代观念变化和经验主义理论 |
(二)政策背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国家诉求 |
(三)经验背景:案例教学在学科教育课程中应用 |
二、研究内容 |
(一)语文学科教育课程的案例教学 |
(二)案例教学模式解析与优化策略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研究框架 |
(一)研究阶段 |
(二)内容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案例教学历史溯源 |
(一)案例教学国外源头追溯 |
(二)案例教学我国教育溯寻 |
二、案例教学研究综述 |
(一)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博弈 |
(二)案例教学功能与价值认识 |
(三)案例教学模式在具体课程中应用的破竹之势 |
(四)案例教学是学科教育课程教学变革的“稻草” |
三、案例教学研究述评 |
(一)案例教学研究的重要结论 |
(二)案例教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
(三)案例教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
(四)案例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
四、学科教育课程的现状分析 |
(一)学科教育学的理解 |
(二)学科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
(三)学科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案例教学基础理论研究 |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诠释 |
(一)案例的“来龙” |
(二)案例教学的“去脉” |
(三)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秘” |
二、案例教学的本质追问 |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辨析 |
(二)案例教学的本质属性 |
(三)案例教学的主要特征 |
(四)案例教学的应用原则 |
(五)案例教学的意义指向 |
(六)案例教学的价值追求 |
三、案例教学的理论原点 |
(一)知识、学习、教学的三重建构 |
(二)教师、学生、案例的三种对话 |
(三)自我、他人、生活的三维交往 |
(四)内在、思维、创造的三层顿悟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式的确定 |
(一)个案研究的方式 |
(二)“场内人”视角 |
(三)经验描述与解释 |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 |
(一)资料收集的途径 |
(二)资料收集的分类 |
三、研究路线的设计 |
(一)总体路线 |
(二)研究步骤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四、研究对象的素描 |
(一)课堂历经阶段 |
(二)主讲教师成长 |
(三)学生成长个案 |
第四章 “研读·预设·对话·实践”案例教学模式解析 |
一、理论背景 |
(一)认知迁移理论与案例学习 |
(二)教师教育改革与案例学习 |
二、形成历程 |
(一)初试期的案例教学 |
(二)发展期的案例教学 |
(三)完善期的案例教学 |
三、内涵构成 |
(一)内涵界定 |
(二)构成要素 |
四、目标定位 |
(一)学科教育课程目标 |
(二)学科教育学习目标 |
五、流程环节 |
(一)研读文本 |
(二)预设教学 |
(三)对话案例 |
(四)实践反思 |
六、指导思想 |
(一)教学理论:对话教学和学习共同体 |
(二)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学习和认知迁移 |
(三)行为理论:“反思——实践”行为 |
七、保障条件 |
(一)心理环境:平等民主 |
(二)物理环境:整洁有序 |
(三)人文环境:小组合作 |
(四)课堂样态:开放式课堂 |
(五)设备保障:多媒体辅助 |
八、价值追求 |
(一)案例教学是面向未来的教育 |
(二)案例教学需建构开放的课堂 |
(三)案例教学立足培养卓越教师 |
第五章 “研读·预设·对话·实践”案例教学模式课例分析 |
一、课例一:吟诵教学案例理解古诗教学法 |
(一)案例信息 |
(二)课例分析 |
(三)课例反思 |
二、课例二:民间故事教学案例理解语文阅读教学本质 |
(一)案例信息 |
(二)课例分析 |
(三)课例反思 |
三、课例三:绘本教学案例理解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关系 |
(一)案例信息 |
(二)课例分析 |
(三)课例反思 |
四、案例教学效果与分析 |
(一)师生参与和教学目标,最突出项与薄弱项 |
(二)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手段,评价良好项 |
(三)教学内容,需要调试和扩展项 |
(四)教学环境,需要改进和建设项 |
五、案例教学反思与评价 |
(一)案例教学的使用年级和比重 |
(二)案例教学的内容选择和变化 |
(三)案例教学的课程目的和追求 |
第六章 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模式实践拓展 |
一、校内到校外:协同培养教师的机制探索 |
(一)协同培养教师的背景 |
(二)协同培养教师的机制 |
(三)协同培养教师的意义 |
二、课上到课下:建立职前卓越教师工作坊 |
(一)卓越教师工作坊的内涵 |
(二)卓越教师工作坊的创立 |
(三)卓越教师工作坊的运行 |
(四)卓越教师工作坊的价值 |
三、观摩到实践:优秀课引领职前教师发展 |
(一)优秀课视频蕴含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 |
(二)优秀课教师推进职前教师的职业认知 |
(三)优秀课现场促动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 |
(四)优秀课反思激发职前教师的深度学习 |
第七章 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研究结论、策略和反思 |
一、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研究结论 |
(一)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本质的认知 |
(二)“研读·预设·对话·实践”案例教学模式的阐释 |
二、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优化策略 |
(一)主体扩大:大、中、小学教师、师范生共同体 |
(二)场域开放:大学课堂、实践基地、工作室联盟 |
(三)有机衔接:学段衔接、课程衔接、师生衔接 |
(四)情境体验:课堂转换、教学转换、角色转换 |
(五)深度探索:案例开发、应用、研究系列价值 |
三、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实践反思 |
(一)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
(二)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的问题与不足 |
四、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愿景展望 |
(一)案例学习者:学习、对话、共同体 |
(二)案例数据库:专业、细化、规模化 |
(三)案例教学样态:真实、对话、开放 |
(四)案例教学场域:模拟、仿真、情景 |
(五)案例教学追求:生本、自由、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运用近身教学模式 拓展课堂教学蕴涵(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学习资源的“近身”中体会知识与观念的“尽思” |
二、在教学方式的“近身”中体验探究与感悟的“进心” |
三、在教学思维的“近身”中体现技能与情感的“净悟” |
四、一次颇有特色的思想品德优质课教学观摩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 赵冬臣.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2]小学音乐教师情绪劳动研究[D]. 杨田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科学化研究[D]. 李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教学改革的渐进性:不同年代优质课研究的启示[J]. 赵冬臣,马云鹏. 教育研究, 2012(10)
- [6]小学计算教学策略的研究[D]. 杨亚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7]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 马达. 福建师范大学, 2001(01)
- [8]改革开放以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经验研究[D]. 潘博博.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9]学科教育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以《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为例[D]. 孙玉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运用近身教学模式 拓展课堂教学蕴涵[J]. 王坚.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