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号电源屏电路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认为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孙梦剑[2](2020)在《UTO线路下轨道交通信号的电源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截止至目前,南京已开通运营10条地铁线路,这十条线全部是ATO自动运行模式,即有司机在司机室但司机可以不操作,南京地铁七号线采用UTO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为南京首条无人驾驶地铁线路。七号线的建设,在缓解交通压力上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并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从而推进新城建设以及提升相关住房建设能力,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保护古都风貌方面做出贡献,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南京的核心地位(为江苏首条明确的无人驾驶线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号系统作为UTO线路的五大核心设备系统(车辆、信号、通信、站台门、综合监控)其中之一,如何保证其设备稳定、可靠、连续地运行,从而保障无人驾驶时的车辆安全行车是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重点研究为保障无人驾驶线路下的信号系统能够连续性工作,如何从结构、配置、控制策略等方面提高信号电源系统的可靠性。首先对于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概括,并对国内外目前研究方向的不同进行了说明。然后阐述了七号线信号电源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整体线路的电源配置情况。在信号电源主要组成部分(电源屏、UPS)的工作原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于电源屏输入切换、电源屏输出配电方式、UPS结构、蓄电池的选型完成设计。与此同时,以既有线路单UPS配置为例,分析七号线配置双UPS的优势,并采用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法,解决双UPS并机的相位、幅值控制问题,接着对于主要的电力电子变换进行了参数计算。最后为解决工程实际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给出建议方案,以确保信号电源可靠性的提高、无人驾驶线路的顺利开通。
刘泉[3](2019)在《铁路智能信号电源系统监测单元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铁路信号电源系统,是向车站信号系统内计算机联锁、微机监测、列控、CTC、信号机、轨道电路、继电器、转辙机等设备供电的专用电源系统,是车站联锁、区间闭塞的“心脏”。铁路信号电源系统,是从工频铁磁技术开始,应用到铁路信号领域的。随着铁路科技化的迅猛发展,逐步用高频电力电子技术迭代了工频铁磁技术,在高频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铁路信号电源系统中作为稳压电源技术的同时,其冗余性好、适应能力强、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高、环保节能的特点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在我国铁路运营线路飞速增长,铁路运输向高速度、高密度、高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开发新的电源系统监测单元,符合当前铁路信号控制向低成本、高效率、高可靠性及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化和综合自动化方向的发展趋势。铁路信号电源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包含供电单元和监测单元两大部分。供电单元主要由输入配电、稳压模块、输出配电及雷电防护构成,是系统提供稳定电压的核心配电单元。监测单元是运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对供电单元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及稳压模块、断路器、防雷模块等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实时监测,对故障信息进行定位、告警、存储、上传的单元。目前铁路信号电源系统实际应用中以采用单片机技术来实现监测功能的实现方式为主,少部分厂家以可编程控制器PLC或工控机为实现方式,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采集频率太低,无法真实反映供电质量;端口、容量不足,无法接收、存储来自UPS等设备的信息;精度较低,误差大;抗干扰能力差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铁路行业发展需求方向,本文做了细致的需求分析,明确了总体需求、采集单元需求、信息传输需求及中心单元需求,分析了数据通讯设计原则、组态设计原则、电磁兼容设计原则及结构设计原则。并依照功能需求及设计原则,进行了器件选型;硬件、软件的设计开发;样机制作、功能测试验证的工作。监测单元采用 windows 操作系统,使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Enterprise 2017 开发,编程语言为C#,运行wp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程序。系统为了提高运行效率,采用了多线程处理机制,各个线程有独立的运行空间,数据通过内部变量共享。数据采集部分采用具有强大的模拟信号处理功能芯片TI C2000,piccolo系列的MCU处理器,通过高速采集交流信号波形,实时计算交流信号各种电气参数,为系统故障诊断提供有力保障。监测中心单元预留了接口及内存空间,能与UPS、微机监测、电池巡检仪等外部设备进行快速数据交换,进行数据接收及处理。在设计开发结束后,制作了样机,并依据监测单元的需求分析,对监测单元进行了全面测试,测试过程中数据采集、曲线绘制准确,报警定位正确,数据存储与上传组网功能完善,人机界面互动性好。
刘振宇[4](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信号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交换机等高质量的精密电子设备需要稳定的电源为其供电,一旦信号电源系统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列车停运,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目前应用于信号电源系统领域中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主要有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法、故障树(FTA)法和Monte Carlo法。由于信号电源系统内部单元数量较多,系统运行状态复杂,应用上述方法分析时,FMEA法受主观影响较大,可能忽略低风险因子的作用;FTA法对复杂系统可靠性评估时工作量太多,易出错;Monte Carlo法无法得到高精度的解,而且存在随机误差。以上方法均无法研究复杂系统的动态模型、内部单元间的相关性以及多态性。同时由于解析法固有的缺陷,当考虑的组件较多时,计算量较大。所以这些方法研究时无法包括信号电源系统内部全部单元,可靠性模型较为简单,没有考虑母线、接线端子以及开关等部件,可能存在模型不精确等问题。本文结合GO法和贝叶斯法两种方法的优势,引入了 GO-贝叶斯法,该方法兼具GO法建模方便的特点和贝叶斯网络强大的推理能力,简化了计算,同时可以考虑系统的多种状态。使用GO-贝叶斯法分析了不同UPS冗余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的动态可用度曲线,并针对每种冗余方式分析了系统内部各单元的后验概率,分析了系统内部薄弱环节,以便于在日常检修中重点排查与维护。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 GO图向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转换算法,求取了 GO图中常用操作符在动态贝叶斯网络中对应的结构以及节点的条件概率表。(2)忽略单元间的相关性会导致模型不准确,本文考虑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内部串联结构中存在相关关系,将存在停工相关的结构等效为一个贝叶斯网络节点,通过研究其状态转移图得出该节点条件概率表的计算公式。(3)考虑到系统内部并联结构中可能存在备用相关关系,本文新增一种GO图操作符—第18类操作符,并研究了该操作符向动态贝叶斯网络转换的算法。(4)共因失效是引起系统故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研究了存在共因失效情况的串并联结构建模方法。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直观、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建模,同时在计算速度和精度方面具有优势。计算表明,优化后模型的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工况。图60幅,表35个,参考文献52篇。
田永平,刘延,付建华[5](2017)在《铁路信号电源系统输入配电组件结构改进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铁路技术高速发展,对信号电源系统输入配电侧防雷、监测、转换的整合需求日益提高。分析现有信号电源输入配电组件结构,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将现有输入配电箱、输入防雷箱、电网监测箱、电源屏的输入切换系统以及电源屏的监测系统整合到1个配电柜内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结构存在的问题,改善信号电源的应用效果、提高其稳定性。
陈康[6](2017)在《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是一款专用于铁路信号电源的系统。其创新性地突破了传统双路电源本地切换的局限性,可以远程实现双路电源在Ⅰ路和Ⅱ路之间的切换控制功能,并能在一台监测主机上完成对多个车站的电源监控管理。系统提供实用且便捷的电源远程切换解决方案,能缓解电源切换操作时所面临的花费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对于铁路车站进行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工作原理是将两个铁路用JWXC-1700继电器的后接点串联接入信号电源屏的切换线路中,并使用研发的具有通信功能的控制设备进行控制。在进行远程操作时,控制命令和数据从工区微机监测计算机发出,通过铁路信号微机监测专网到达安装在所辖车站机械室里的下位机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接收到控制信息后,输出动态脉冲驱动继电器励磁吸起,代替人工手动按下切换按钮的操作,从而实现电源的远程切换控制。下位机控制设备是本系统的核心设备,由基于ARM7内核的T2387I工控模块开发,能与上位机实时通信并实现逻辑控制。控制设备中设计了电源电路、动-静态交换输出驱动电路、继电器状态监测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JTAG调试端口电路、EEPROM存储扩展电路、拨码识别电路、状态指示灯电路等功能电路。使用的工控模块和元件都属于工业级别,安全系数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备符合故障-安全原则,能够安全可靠地控制继电器励磁动作,无论是元器件损坏还是网络故障都不会产生误动作,不会影响到铁路系统中的其他设备。在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开发能运行在T2387I工控模块上的嵌入式程序,使用μC/OS-Ⅱ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多任务调度管理,并实现网络通信、继电器励磁控制、片外EEPROM数据存取、程序IAP远程更新等功能。在主机平台上使用Microsoft Visual C++ 6.0开发环境完成上位机控制软件的开发,包括界面交互设计、基于UDP协议的网络通信、控制命令处理等核心功能。利用上、下位机程序软件的协调配合,完成整个系统的通信及电源远程切换控制和监测等工作。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后,在实验室构建了简易的系统及功能检测平台,对系统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得出系统使用情况并给出评价,认为系统符合设计要求。从现场应用的反馈来看,系统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张瑞夏[7](2016)在《铁路电源屏电源模块智能化测试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国铁路发展速度非常迅速,而铁路电气化为铁路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铁路信号电源屏作为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是电气化铁路稳定运行的关键,而电源模块作为铁路电源屏的核心,为铁路电源屏提供多种电源输出,再由智能电源屏自动的分发到路网中去。铁标规定电源屏电源模块要定期进行检测,而且当正在使用的铁路智能电源屏出现故障时,需要替换备用电源屏,这个时候也要对备用电源屏的电源模块进行检测。而当前市场上没有电源屏电源模块的检测设备,只能通过人工检测,效率很低,所以急需设计一个能够快捷、高效又安全的智能电源屏电源模块检测设备。本论文的工作就是设计实现了一个电源屏电源模块智能化测试系统。本论文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技术难点,包括铁路电源屏的功能和电源模块的分类和接口;接着详细介绍了电源屏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各个组成模块的功能,还有虚拟测试平台和外形设计;最后分软硬件介绍了电源屏测试系统的实现和已经取得的成果。本文主要是设计实现了电源屏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的软件、硬件,我们项目组虽然前期做了一套测试系统,然而这套系统存在很多不足,所以本文根据前期测试系统的不足和市场需求进行了一些改进。电源屏测试平台主要由管理单元、智能连接电路、单片机和驱动电路、负载箱、调压器及交直流表等部分组成,其中管理单元是整个测试系统的核心,主要完成人机交互、存储策略和发送命令等功能,管理单元是使用vB语言开发的,运行在windows平台下;单片机是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桥梁,对收到的命令进行分析和对驱动电路进行控制;驱动电路完成对智能连接电路、负载箱、调压器和交直流表的控制;智能连接电路将各个型号的电源模块接入电路;因为最初方案的负载箱有缺陷我们还设计了一种新的交直流通用可变电压智能负载箱的设计;本文还设计了一个虚拟测试平台来模拟各个单元的动作,达到对虚拟测试平台遍历性测量的目的。经过测试,该测试平台能够稳定的工作,并且能够节省工作人员大量时间,符合最初的设计。
韦裕霖[8](2016)在《高速铁路信号电源屏UPS控制电路改进方案》文中提出介绍UPS在高速铁路中的重要作用;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模拟、测试等方面,分析设备烧损火灾故障原因,剖析既有UPS控制电路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控制电路安全防护、回路保护以及质量管理方面,提出改进方案。
朱玉娟[9](2014)在《对一起铁路信号电源屏故障的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智能型铁路信号电源屏在铁路的广泛应用,如何保证信号电源屏在发生故障时提供稳定、可靠的信号电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信号电源屏系统在进行I,II路切换时,针对由于续流时间不足造成轨道区段红光带的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郝延春[10](2013)在《浅谈我国铁路信号电源屏发展历程》文中研究指明铁路信号电源屏是铁路信号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从60年代以自耦变压器为技术核心的第一代电源屏到当前采用模块化电力电子技术的第四代铁路信号电源屏,技术的进步使铁路信号电源屏逐步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二、信号电源屏电路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号电源屏电路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2)UTO线路下轨道交通信号的电源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UTO线路信号电源配置情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概述 |
2.1 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基本组成 |
2.1.1 电源屏 |
2.1.2 UPS系统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电源系统组成方案设计 |
3.1 电源屏设计方案 |
3.1.1 智能电源屏控制方案设计 |
3.1.2 智能电源屏的工作模式 |
3.2 UPS系统设计方案 |
3.2.1 UPS主电路设计方案 |
3.2.2 UPS控制电路设计 |
3.2.3 UPS配电方案设计 |
3.2.4 双UPS控制方案设计 |
3.2.5 蓄电池材料选型 |
3.2.6 UPS蓄电池充放电的优化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电源系统重要参数设计 |
4.1 智能电源屏容量计算 |
4.2 UPS容量计算 |
4.3 蓄电池容量计算 |
4.4 主要电力变换电路参数计算 |
4.4.1 AC-DC主要参数(变比、晶闸管额定电压) |
4.4.2 AC-DC-AC主要参数(IGBT最低耐压) |
4.5 UPS仿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UTO线路下信号电源系统监测与故障处理 |
5.1 电源系统的在线监测 |
5.1.1 监测系统组成 |
5.2 故障处理 |
5.2.1 信号电源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式 |
5.2.2 电源系统故障应对办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铁路智能信号电源系统监测单元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监测单元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1.1 总体需求 |
2.1.2 采集单元需求 |
2.1.3 信息传输需求 |
2.1.4 中心单元需求 |
2.2 设计原则 |
2.3 拓扑功能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监测单元的硬件设计 |
3.1 监测主机选型 |
3.2 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3.2.1 MCU主电路设计 |
3.2.2 模拟信号采集隔离取样设计 |
3.2.3 信号采集调理设计 |
3.2.4 RS485通讯电路设计 |
3.2.5 地址信号设计 |
3.2.6 开关量数据采集设计 |
3.2.7 系统供电设计 |
3.3 电磁兼容性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监测单元的软件设计 |
4.1 总层次图 |
4.2 资源分配图 |
4.3 采集单元软件设计 |
4.3.1 ADC转换单元软件设计 |
4.3.2 开关量数据读取设计 |
4.3.3 输入输出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4.3.4 通讯程序软件设计 |
4.4 中心单元软件设计 |
4.4.1 开发环境介绍 |
4.4.2 数据格式设计 |
4.4.3 采集线程设计 |
4.4.4 软件信息流设计 |
4.4.5 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设计方案验证 |
5.1 系统工况验证 |
5.2 供电功能验证 |
5.3 软件功能验证 |
5.3.1 配置软件验证 |
5.3.2 测试(含参数校准)软件验证 |
5.3.3 终端软件验证 |
5.4 外部设备功能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 |
1.2.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可靠性理论研究现状 |
1.2.3 共因失效理论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信号电源系统与可靠性理论 |
2.1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 |
2.1.1 智能电源屏 |
2.1.2 UPS电源工作原理 |
2.2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的配置方案 |
2.2.1 UPS串联冗余方案 |
2.2.2 UPS并机冗余方案 |
2.2.3 UPS并机双总线冗余方案 |
2.2.4 UPS“N+M”冗余方案 |
2.3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3 GO-贝叶斯可靠性分析方法 |
3.1 GO法建模及分析 |
3.2 静态贝叶斯网络GO法原理 |
3.2.1 贝叶斯网络结构介绍 |
3.2.2 GO图模型向静态贝叶斯网络映射规则 |
3.3 GO-贝叶斯理论 |
3.3.1 动态贝叶斯网络原理介绍 |
3.3.2 GO图模型向动态贝叶斯网络映射规则研究 |
3.4 贝叶斯网络软件工具介绍 |
3.5 本章小结 |
4 GO-贝叶斯法的模型优化 |
4.1 新增第1 8类操作符 |
4.2 考虑单元相关性下的等效贝叶斯网络模型 |
4.3 考虑系统内部共因失效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
4.3.1 共因失效理论介绍 |
4.3.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串联结构CCF分析 |
4.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并联结构CCF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GO-贝叶斯法的信号电源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
5.1 单UPS加旁路配置方案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
5.2 UPS串联冗余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
5.3 UPS并机冗余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
5.4 UPS并机双总线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
5.5 UPS“N+M”余配置下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铁路信号电源系统输入配电组件结构改进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现有信号电源输入组件情况 |
1.1 现有信号电源输入组件结构 |
1.2 存在的问题 |
1.2.1 层级设置多、相互匹配性差、故障点定位难 |
1.2.2 配线反复、系统切分不清晰 |
1.2.3 短路防护设置困难 |
1.2.4 配件互换性差、不易维护 |
2 改进方案 |
2.1 方案介绍 |
2.2 改进方案的优点 |
3 方案比较 |
4 结语 |
(6)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信号电源屏的发展和电源切换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和工作内容 |
2 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
2.1 系统整体方案 |
2.2 双路电源切换原理及电源屏改装 |
2.2.1 电源切换原理 |
2.2.2 电源屏的改装 |
2.3 硬件设备部署方案 |
2.4 嵌入式系统方案 |
2.4.1 嵌入式系统概述 |
2.4.2 ARM工控模块的选用 |
2.5 本章小结 |
3 下位机控制设备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T2387I工控模块的应用 |
3.2 工控模块的外部电路设计 |
3.2.1 电源电路 |
3.2.2 动-静态交换输出驱动电路 |
3.2.3 继电器状态监测电路 |
3.2.4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2.5 JTAG调试端口电路 |
3.2.6 EEPROM存储扩展电路 |
3.2.7 拨码识别电路 |
3.2.8 状态指示灯电路 |
3.3 下位机控制设备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监控系统的软件开发 |
4.1 开发环境和工具 |
4.2 嵌入式软件开发 |
4.3 μC/OS- Ⅱ嵌入式操作系统 |
4.3.1 μC/OS- Ⅱ简介 |
4.3.2 μC/OS- Ⅱ移植 |
4.3.3 用户任务设计 |
4.4 UDP通信协议的开发 |
4.4.1 UDP通信帧设计 |
4.4.2 通信程序设计 |
4.4.3 CRC算法的实现 |
4.5 命令处理和切换功能的开发 |
4.5.1 命令处理 |
4.5.2 电源切换程序设计 |
4.6 EEPROM读写功能的开发 |
4.6.1 EEPROM的寻址 |
4.6.2 读写程序设计 |
4.7 在应用编程IAP功能的开发 |
4.7.1 IAP原理 |
4.7.2 IAP程序设计 |
4.8 上位机软件界面的设计 |
4.8.1 主界面 |
4.8.2 车站选择界面 |
4.8.3 车站配置界面 |
4.8.4 连接状态界面 |
4.8.5 操作记录界面 |
4.8.6 EEPROM数据界面 |
4.8.7 远程更新界面 |
4.9 本章小结 |
5 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 |
5.1 系统调试准备工作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6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成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铁路电源屏电源模块智能化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技术背景与意义 |
1.2 铁路信号电源屏电源模块介绍 |
1.2.1 电源屏简介 |
1.2.2 电源屏电源模块的分类 |
1.2.3 电源屏电源模块接口 |
1.2.4 电源模块测试参数 |
1.3 系统设计的难点和发展方向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 论文章节的安排 |
第二章 电源屏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系统总体设计 |
2.1.1 系统组成及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
2.1.2 管理单元 |
2.1.3 智能连接单元 |
2.1.4 控制单元 |
2.1.5 交流表和直流表 |
2.1.6 调压器 |
2.1.7 电连接器 |
2.1.8 负载箱 |
2.2 测试系统的结构设计 |
2.3 虚拟测试平台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源屏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智能连接单元电路设计 |
3.1.1 设计要求 |
3.1.2 电路设计 |
3.2 控制单元电路设计 |
3.2.1 设计要求 |
3.2.2 电路设计 |
3.3 负载箱电路设计 |
3.3.1 负载箱电路设计要求 |
3.3.2 负载箱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源屏电源模块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环境 |
4.1.1 keil软件 |
4.1.2 VS2005和VB |
4.2 管理单元程序设计 |
4.2.1 管理单元的人机交互界面 |
4.2.2 通信协议设计 |
4.2.3 测试策略库程序设计 |
4.3 控制单元程序设计 |
4.4 虚拟测试平台程序设计 |
4.4.1 虚拟测试平台的作用和功能 |
4.4.2 虚拟设备 |
4.4.3 虚拟测试平台程序的实现 |
4.5 负载箱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成果与展望 |
5.1 工作成果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高速铁路信号电源屏UPS控制电路改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故障概况 |
2 故障原因分析 |
2.1 现场外观调查分析 |
2.2 试验室模拟测试分析 |
3 改进措施 |
4 改进效果 |
(9)对一起铁路信号电源屏故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电源屏工作原理 |
2 电源屏故障原因分析 |
3 电源屏故障解决方法和建议 |
四、信号电源屏电路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UTO线路下轨道交通信号的电源系统设计[D]. 孙梦剑.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3]铁路智能信号电源系统监测单元的研究与应用[D]. 刘泉.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4]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系统可靠性分析[D]. 刘振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铁路信号电源系统输入配电组件结构改进探讨[J]. 田永平,刘延,付建华. 铁道技术监督, 2017(12)
- [6]铁路信号双路电源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陈康.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2)
- [7]铁路电源屏电源模块智能化测试系统设计[D]. 张瑞夏. 山东大学, 2016(02)
- [8]高速铁路信号电源屏UPS控制电路改进方案[J]. 韦裕霖. 铁道通信信号, 2016(02)
- [9]对一起铁路信号电源屏故障的分析[J]. 朱玉娟.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4(12)
- [10]浅谈我国铁路信号电源屏发展历程[J]. 郝延春. 才智,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