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概念的几种应用

重心概念的几种应用

一、重心概念的几个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白欣[1](2003)在《明清重心知识研究》文中认为力学是物理学中较早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而重心概念及相关知识是力学(特别是静力学)中较为核心的一个概念。中国古代物理学中对重心知识有着较为丰富的利用。但这些利用大都停留在器物的定性阶段。随着明末清初西方物理学知识传入中国,物体重心知识也进入了理论概括阶段,这一过程恰恰与中国物理学的近代化过程是一致的。所以把握重心知识在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对中国物理学近代化的过程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物理学在近代西方科学传入之前知识本身尚未形成体系。西方物理学知识传入的过程也是中国物理学知识近代化的过程。这个近代化过程的标志之一就是数学化的完善。在19世纪末期以重心为代表的中国物理学知识进入了对现象和原理进行系统阐述的实质性研究阶段。在20世纪初西方物理学知识基本上均已传入我国,从此中国物理学的发展便随同世界潮流前进了。 在这个过程中早期的耶稣会士和晚期的英美传教士的作用当然是功不可没的,而对于中国早期的科学家如:梅文鼎、邹伯奇、顾观光的研究工作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的,对于王征、李善兰等人的传播知识的贡献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深入研究了我国明清时期的科学历史文献如《远西奇器图说》、南怀仁《灵台仪象志》、《穷理学》、梅文鼎《度算释例》、邹伯奇《磬求重心术》、《求重心说》、《重学》、《微积溯源》、顾观光《静重学记》、《动重心记》、丁韪良《格物入门》、《格物测算》等。对明清时期我国出版的科学文献中所出现的物体重心概念及其相关知识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以期对物体重心知识在明清的发展过程梳理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历史脉络。

邓莹莹,闫慧娟,张计才[2](2019)在《GeoGebra软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介绍了GeoGebra软件解决中学物理教学难点的几个应用实例,凭借其能创造具有极佳动态性的物理情境,可有效解决中学物理教学的难点,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普晗晔[3](2014)在《高光谱遥感图像的解混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光谱传感器在一个连续的包括电磁波谱的紫外到短波红外等数十至数百个波段的光谱区间内获得丰富的地表信息。受空间分辨率和地表混合效应的影响,记录瞬时视场(Instantaneous Field Of View, IFOV)内地物光谱的单个高光谱像素通常覆盖不止一种地物组成成分(端元),这些像素被称为混合像元,它们给地面目标的测量和分析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高光谱解混已经成为近几十年来高光谱图像处理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它通常由两个步骤组成:提取图像中的端元特征光谱,即端元提取,和确定像素中各个端元所占的比例,即丰度估计。由于具有简单的物理解释和低复杂度的求解方案,线性光谱混合模型(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 LSMM)成为当前研究中广泛应用的模型。然而,LSMM只是对于混合过程发生在宏观尺度而且像素内仅存在单反射的情况有效。在实际数据中,这种情况并不总是满足的。为此,一些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Nonlinear Spectral Mixture Models, NSMMs)被用于表示高光谱图像中的非线性效应和克服LSMM的内在缺陷。本论文的目标是提出有效的基于线性和非线性模型的高光谱解混(Hyperspectral Unmixing, HU)方法以充分提取高光谱图像中蕴含的丰富信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一种新的基于Cayley-Menger行列式的端元提取算法。作为一种基于LSMM的几何算法,该算法的目的是确定包含整个高光谱数据云的最大体积的单形体。我们首先采用Cayley-Menger行列式计算和分析高维观测空间内的低维单形体体积。然后,根据Hermite矩阵的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快速递推关系,以使端元光谱以低复杂度的顺序方式被提取出来。2.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距离几何理论的全约束丰度估计算法。根据LSMM,HU可以被看作一个凸面几何问题。根据与端元的单形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将高光谱观测像素被分为三大类:内点、外点Ⅰ和外点Ⅱ。只有内点的重心坐标才能作为丰度输出。为此,我们首先提出一种基于Caylen-Menger矩阵的重心坐标计算方法,它同样是仅涉及观测像素之间的距离。然后,我们利用凸面几何概念和距离几何约束提出两个快速而准确的方法分别确定外点Ⅰ和外点Ⅱ在端元单形体上的最佳估计点,并将它们的重心坐标作为观测像素的估计丰度输出。这些估计点是以距离的形式给出的,而且在计算过程中保持了数据集的几何结构。整个算法采用递归操作,具有较低的运算复杂度。3.提出两种基于约束非线性最小二乘(Constrained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CNLS)的解混算法。首先,我们将未知变量分为两类:丰度和非线性参数。由于物理原因,它们满足三个约束条件:丰度和为一约束(Abundance Sum-to-one Constraint, ASC)、丰度非负约束(Abundance Nonnegative Constraint, ANC)和非线性参数的有界约束。通过采用特定的惩罚函数,基于模型的非线性解混问题可以转化为CNLS问题。然后,我们使用两种机制描述混合过程:叠加混合和关联混合。对于前一种形式,我们提出一个交替优化算法解决两个子问题:在已知丰度矢量的前提下最小化关于非线性参数的目标函数求解该参数,反之亦然,如此交替迭代。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采用基于结构总体最小二乘(Structured Total Least Squares, STLS)的关联优化算法同时得到未知的丰度和非线性参数。4.提出一种新的空谱相似性度量,并将其应用于高光谱的分类、降维和端元提取算法中。高光谱图像中,观测像素之间空间相关,可以从光谱和空间域同时获得有意义的特征。基于此,新的度量利用空间邻域有机地整合光谱和空间信息,有效地反应了高光谱图像中像素块之间的差异。它可以有效地利用数据中蕴含的丰富的光谱和空间结构信息,因而可以应用于像素级的处理中,如分类、降维等。另外,它也可以有效地区分亚像元级的地物,可以将其应用于同时考虑数据的光谱、空间和非线性特征的非线性端元提取算法中。

罗冠[4](2004)在《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受虚拟现实技术飞速发展的驱动和客观应用需求的牵引,虚拟人技术逐渐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这一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已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虚拟人是人在计算机生成空间中几何特性与行为特性的逼真表示。虚拟人技术是研究适人化虚拟空间、高度逼真感与沉浸感虚拟环境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在为人们解决安全与健康、教育与娱乐以及产品设计等许多重大实际问题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是虚拟人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对虚拟人的骨骼结构表达、肢体的运动生成及控制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有: 1.提出了一种能够广泛表现人类基本运动的最小人体模型。论文通过合理地简化与假设,只保留了最能体现人类运动低频特性的关键关节和运动自由度,提出了一种16关节、39自由度的虚拟人简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保证虚拟人运动逼真性的前提下,不仅有效降低了研究工作的复杂性、提高了虚拟人运动仿真的实时性,而且使得在PC平台上研究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成为可能。 2.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刚体系统模型的虚拟人骨骼结构的建模方法。论文首先将虚拟人抽象成为一个各肢体间通过机械转动铰相连的多刚体系统,然后引入树模型与低序体阵列来表达虚拟人的骨骼结构。与传统的DH表示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备以下优点:(1).能够自然地表现虚拟人的复杂分支结构;(2).能够很容易地实现对最小人体模型的任意精度扩展。 3.提出了一种基于Bezier样条曲线的虚拟人运动轨迹的构造方法。论文采用Bezier样条曲线构造人体重心及摆动腿脚部的运动轨迹。与基于三角函数拟合的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更强的复杂空间运动轨迹的表达能力及运动曲线的交互控制能力;同时也比Hermite样条曲线具备更直观的运动轨迹构造与调整能力。 4.提出了一种基于限时梯度投影的虚拟人行走运动的生成方法。论文将虚拟人的逆向运动学求解问题转变为一个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动态调整每帧的规划时间,可同时达到非线性函数局部线性化和限时求解的双重目的。与传统Jacobian矩阵广义逆的求解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可避免求解过程中的多值问题与奇异性问题;与变尺度法和共轭梯度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保证线性收敛,在PC平台上可基本达到实时效果。 5.提出了一种虚拟人的广义行走模型及基于交互控制的行走运动生成方法。为表现虚拟人行走运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论文首先提出了虚拟人广义行走模型的概念;然后通过对虚拟人规范行走模型进行交互控制与调整,可以实时生成形态各异的虚拟人广义行走运动。与运动捕捉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廉价、直观的优点,能够有效提高行走模型的可重用性。

高峰[5](2016)在《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鲐鱼(Scomber japonicus)是沿海性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西北大西洋沿岸。中国东、黄海拥有丰富的鲐鱼资源。到90年代后期,鲐鱼的年产量超过30万吨,成为我国近海主要的经济鱼种之一。鲐鱼是一种洄游性鱼类,其洄游路径鲐鱼是一种季节洄游性鱼类,其作业渔场位置与洄游路线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海洋环境条件变动的影响,呈现出较大的年际变化,准确的渔场预报能够指导灯光围网渔业企业合理安排船组的生产位置,缩短寻找渔场的时间,减少成本并提高渔获产量,这对我国大型灯光围网鲐鱼渔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论文针对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种类不多、模型研究不系统的状况,在总结现有的渔情分析和渔场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提升回归树模型,系统介绍了提升回归树模型的构建、求解和算法实现以及模型参数的选择等。论文以东、黄海鲐鱼为案例,构建了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一方面拓展了现有的渔情分析和渔场预报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可为东、黄海鲐鱼的渔场预报和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论文的研究涵盖了数据模型、渔场学基础和预报模型三个方面,也为我国在柔鱼、金枪鱼等远洋渔业渔场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了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东、黄海鲐鱼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20032011年大型鲐鱼灯光围网渔船在每年的79月份主要在东海作业,1012月份主要在黄海作业。各个月份的变异系数均大于0.3,表明同一月份下的渔获量的年间波动较大。在东海,8月份的渔获量多年月平均值最高,且变异系数最小;而7月份的渔获量平均值最低,且变异系数超过了0.5,波动较为剧烈。在黄海,11月份的多年月平均产量最高,且变异系数最小;而10月份的渔获量多年月平均值较高,但变异系数超过了0.6,波动最为剧烈;12月份的渔获量多年月平均值最小,且波动也较大。表明8月份和11月份分别是大型灯光围网渔业在东海和黄海海域较为稳定的生产期。在东海,2003年的渔获量最高、2011年的渔获量最低;在黄海,2008年的渔获量最高、2006年的渔获量最低。总体而言,东海的多年平均产量百分比约占60.81%,而黄海的多年平均产量百分比约占39.19%。东海的多年平均渔获量高于黄海,方差和变异系数则比黄海要低,这说明东海是20032011年间大型灯光围网渔业的主要产区,其年产量较高,且产量相对稳定。在东海,20032011年鲐鱼大型灯光围网渔业的渔获量百分比在经度上的分布的年间差异较大。20032011年各年的渔获量主要分布在123°e127°e海域,除2009年以外,该区域的渔获量均占到了全年渔获量的95%以上,其余区域则渔获量极低。虽然该区域在2009年的渔获量所占比例较其它年份稍低,但除约40%的渔获量分布于122°e123°e海域外,2009年的大部分渔获量依然分布于123°e127°e范围内。而在123°e127°e范围内,各年份的分布差异也较为明显,其中2003、2004、2007和2011年渔获量偏向近海,全年渔获量的75%90%位于125°e以西,尤其是2003和2007年,渔获量的75%90%均分布于123°e124°e范围内;2005、2008和2010年渔获量则偏向东海外海,全年渔获量的60%90%位于125°e以东海域;2006年渔获量则主要分布于124°e126°e海域。在纬度方向上,20032011年各年的渔获量主要分布在26°n30°n海域,除2003、2005和2007年以外,该区域的渔获量均占到了全年渔获量的80%95%以上。在大部分年份,30°n以北的海域的鲐鱼渔获量相对较低,但在2003年30°n31°n海域的渔获量占到了全年的40%以上,2005年则超过了全年渔获量的50%,2007年占全年渔获量的70%以上。分析发现,东海海域各年经度渔获量比重的年间相关系数中,2003年和2007年的渔获量比重相关系数较高,2006、2008、2010、2011年的相关系数较高,2004年与2011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和其余年份差异较大。2005年和2009年两个年份与其它所有年份在经度上的空间分布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东海海域各年纬度渔获量比重的年间相关系数中,20032011年渔获量在纬度上的空间分布明显分为3个类型:首先,2004、2006、2008、2009、2010和2011年这几年的相关系数均较高,表示这些年份中大型鲐鱼灯光围网渔业的渔获量百分比在纬度上的分布较为相似;其次,2005年和2007年的相关系数也达到了0.9,说明其渔获量百分比在纬度上的分布具有相似性;最后,2003年与其它所有年份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4,与2005年和2007年的相关系数小于0,说明2003年的渔获量百分比在纬度上的分布与其它所有年份均有较大差异。在黄海海域,20032011年鲐鱼大型灯光围网渔业各年间的渔获量百分比在经度上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均主要分布在123°e126°e海域,该区域的渔获量均占到了全年渔获量的90%以上,其余区域则渔获量极低。除2006年外,在127°e以东海域均没有渔获量分布。在所有年份中,122°e以西海域的渔获量百分比也均不超过1%。纬度方向上,32°n36°n的所有纬度范围均有最高渔获量比重分布,如2004年和2009年分布在32°n33°n海域,2008、2010和2011年分布在33°n34°n海域,2005年在34°n35°n海域,2003、2006和2007年则在35°n36°n海域。分析发现,黄海海域各年经度渔获量比重的年间相关系数中,除2009年之外,20032011年多数年份间的渔获量比重相关系数均较高,说明在黄海海区各年份间渔获量比重在经度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大。其中,20092011年的相关系数较高,空间分布差异较小,但2009年与其余各年份的相关系数均较小;20032004、20062008年的相关系数也均大于0.95,说明这些年份渔获量比重在经度上的空间分布差异极小;2004年和2005年的相关系数为0.89,说明其渔获量比重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且2005年2006年、2008年的相关系数也大于0.9。黄海海域各年纬度渔获量比重的年间相关系数分析中,20032011年渔获量百分比的相关系数仅个别年间较高,如2003、2006和2007年,2009年和2011年,2011年和2010年等,但这些年份与其它年份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较低,因此没有形成明显的类别。这表明,20032011年黄海海区的大型鲐鱼灯光围网的渔获量百分比在纬度上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仅有少数年份的空间分布具有相似,而多数年份的分布情况并不相同。此外,研究还发现,20032011年东、黄海鲐鱼渔场重心的纬度在所有的年份随时间上的变动大体上是一致的,即每年的78月份位于32°n以南的东海渔场,9月或10月份开始向北渔场转移,1112月份渔场重心由黄海北部向南移动,到12月份,渔场重心一般会南移至32°n左右,有些年份可能会移动到东海海域。从细节上看,东、黄海鲐鱼渔场重心纬度的变化情况又有如下一定的差异。首先是渔场由东海转向黄海的时间,9月或10月是东、黄海鲐鱼作业渔场转换的时间,但每年的转场时间并不一致。其中2003、2004、2009、2011年的转场时间较早,一般是在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或第二个星期开始向黄海移动,在10月份之前完成作业渔场位置的转换。而2005、2006、2007、2009和2010年的转场时间较晚,一般在当年10月份的第一或第二周才开始向黄海移动,在11月份之前完全移动到黄海渔场。其次是黄海渔场重心位置,每年的1011月,大型灯光围网渔船主要在黄海海域生产,每年黄海渔场的渔场重心位置也有差异。2005和2009年的渔场重心明显偏北,已经达到37°n38°n左右,而其余年份的渔场重心则主要在36°n37°n左右。最后是12月份的渔场重心位置差异,每年的12月,大型灯光围网渔业的作业位置相对1011月份主要变化是向南移动,但12月份本身的渔场重心也有一定的差异。2006年之前,12月份的渔场重心一般在34°n左右,且12月内的4个星期的渔场重心变化不大。而2006年之后,每年12月份的渔场重心均有较大差异,如2007和2009年,渔场重心从第一个星期开始向南移动,到第四周时已经移动到28°n左右。而2011年,12月的渔场重心主要在33°n34°n范围内小幅移动。(2)建模方法对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根据渔业数据划分高产区和非高产区进行建模的三种模型不能正确地预测中心渔场和非中心渔场,从kappa系数auc值上看,这三种模型还达不到可用的标准。对于2011年实际作业记录的统计来看,实际作业记录、下网次数和渔获量均分布在模型预报渔场概率小于0.5的区域。根据实际作业记录与预报渔场概率叠加来看,这三种模型对于中心渔场的预报无法与实际作业位置吻合,渔场的移动情况也与实际情况不同。这说明对于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而言,不同的建模方法对渔场预报的精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使用高产区/低产区划分方法建立的渔场预报模型的预报精度无法达到实用的要求,而以渔场/背景方法建立的预报模型则能够满足实际渔场预报的精度要求。从模型比较的结果来看,虽然高产区/低产区划分方法在柔鱼和金枪鱼等鱼种的渔场预报中比较常用,但在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中并不适用,而以渔场/背景方法建立的鲐鱼预报模型则能够满足实际鲐鱼渔场预报的精度要求,因此该方法是适用的。(3)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发现,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所预报的2011年79月的渔场主要位于东海中南部26.5°n31°n、122.5°e127°e区域以及29°n31°n、124°e以西的舟山渔场,其中9月份东海中南部渔场向东北方向稍有移动,并且在36°n附近的黄海海域也有渔场分布,但预报的渔场概率不高。1012月的预报渔场主要位于黄海海域,随时间推移预报渔场有向黄海南部移动的趋势,12月份的主要预报渔场已南移至33.5°n,最南达到东海北部海域,同时东海中南部也有小范围的渔场分布。总体上看,除了9月份黄海海域和10月份东海北部海域实际作业渔场概率预测值偏低之外,预报渔场的位置与实际作业位置基本吻合,其随时间的位置移动也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这说明模型的预报渔场在空间分布上是合理的。从基于验证数据集的评价结果来看,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较高(AUC值0.935),且能有效地区分低产和高产区域。从空间位置上来看,预报渔场的范围也基本与实际作业位置吻合。研究表明,采用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来预报东、黄海鲐鱼渔场是可行的。同时,从鲐鱼渔业资源管理和保护的角度来说,中心渔场或高产渔区同时也是鲐鱼资源保护的关键区域。因此,准确的预测这些区域的位置,对于鲐鱼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也有重要的意义。

鹿应荣[6](2007)在《粮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粮食物流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需要,以信息化为依托,开展粮食物流需求预测、网络布局与路径优化以及相关的政策与环境研究是我国粮食物流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选择。本文通过构建粮食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分析了粮食物流系统及其特征,将粮食物流系统定位为具有层次结构的可分系统、大跨度系统、动态系统、复杂系统、多目标系统和“人-机系统”,构建了粮食物流系统供应链模型,并对其功能要素、支撑要素、物质基础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粮食物流系统的技术体系。在分析粮食物流需求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派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粮食物流的物流需求量,研究了物流需求的预测方法,构建了粮食物流需求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结合长春地区的粮食物流状况,进行了粮食物流需求量的预测分析。同时,开展了粮食物流网络布局优化研究,利用多重心法模型进行了长春地区粮食物流中心选址研究。围绕物流中心范围内的路径优化问题,构建了带时间窗的粮食物流配送VRP模型并进行了算法研究,通过长春地区物流中心区域内的车辆路径优化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发了基于GIS的粮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针对长春地区粮食物流实际,实现了物流中心范围内的路径优化的可视化,为粮食物流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了技术平台。最后,依据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模式(SCP模式),考虑政府行为的影响,本文构建了粮食物流产业组织分析模型,对我国粮食物流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政府行为进行了重点分析,从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投资多元化、整体协调、结构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促进我国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吴建德[7](2007)在《基于频域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具备体积小、重量轻、隐蔽性强、机动性好、易实现悬停、超低空和大机动飞行等优点,使得它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更是成了国内外很多机构和组织的研究对象。在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研究中,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自主飞行控制律的设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系统而完整的给出了无人直升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以及飞行实验验证,包括:原理样机的系统组成,飞控系统工程实现中的技术难点的解决,各种实验装置的选取和设计,基于频域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的一般方法,自主飞行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以及采用智能控制方法对姿态控制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论文结合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及自主飞行控制器的设计。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进一步研制和自主飞行控制律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具体来说,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以及目前国内外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研究概况,随后综述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最后用一个框图来展示本文的篇章结构。第二章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系统及其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各个模块和基本功能;然后讨论了传感器数据融合等工程实践中碰到的技术难点,并一一做了解决;最后,对地面飞行模拟实验平台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章确定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简化模型。首先详细分析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动力学特性;并以此分析结果,进行了悬停状态的配平计算,给出了计算的详细步骤,并通过飞行实验验证了配平结果的准确性。然后,利用空间刚体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建立了无人直升机全状态非线性方程;并采用小扰动线性化方法,得到了无人直升机定常运动的小扰动线性微分运动方程;最后依据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的特征,提出简化条件,得到了悬停状态下的线性模型。该模型对于自主悬停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的优点,通过严格的机理推导建立了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横纵向通道的角动态参数化模型。利用基于偏相干分析法的频域辨识获得无人直升机的角动态传递函数,进而利用机理模型和辨识结果之间的关系,确定考虑了稳定杆的主旋翼时间常数和主旋翼桨毂刚度系数等关键物性参数,对于直升机的配平计算、其它通道的建模和控制器设计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利用交叉验证的方法验证所得模型,模型预测数据和飞行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所建模型很好的反映了样例无人直升机在悬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可以在该状态下以此模型进行自主飞行控制器设计。该方法实际可行、易工程化,可用于其它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研究。第五章根据所得横纵向通道的角动态模型进行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这也是对第四章获得的模型在实际飞行控制系统中的适用性检验。论文首先采用基于串级多回路的PID控制策略实现了静风条件下的,无人直升机自主悬停控制;然后,用基于单神经元的PID复合控制策略改进速度闭环,并得到了6m/s阵风干扰下的无人直升机自主悬停控制。最后,对小速度前飞进行了讨论,进行了实际飞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第三、四章建立的悬停下简化模型针对小速度前飞同样适用。第六章针对具有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特性的无人直升机,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出反馈自适应的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假设控制对象满足输出反馈线性化条件,然后把对象的近似线性模型作为对象的微分同胚来设计控制器,对于由对象的未建模部分及干扰等引起的误差,采用自适应神经网络进行补偿,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跟踪误差和神经网络权值误差有界。将此方法用于无人直升机姿态跟踪控制的仿真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良好的跟踪性能。第七章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做了总结,并对接下来的研究工作做了展望。

陈殿光[8](2016)在《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视基础知识,重视基本技能”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数学双基教学植根于我国的教学理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中既要加强双基,又要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同创新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我们就逐步形成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四基”并重的数学教学目的观。同时全球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教育的改革向着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中世纪以来所实践的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上海地区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为背景,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评课调研,文选查阅和自身的体验,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信息化条件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基桩”、“模块”、“平台”教学的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的建议与策略,对以后的数学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М.Б.巴利克,梁炳杰[9](1963)在《重心概念的几个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一、在几何上的应用如果在A点上放置质量m,我們表成:(A,m)。两个貭点(A,a)和(B,b)的重心C,是在綫段AB上且滿足“槓杆法則”——a与CA的乘积等于b与CB的乘积,即 a·CA=b·CB,或CA/CB=b/a.(1)这就是說:两个貭点的重心到这两点的距离与这两貭点的貭量成反比。“点C是貭点(A,a)和(B,b)的重心”我們表成 Z[(A,a),(B,b)]≡C,

章冲[10](2010)在《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GIS向三维化、网络化方向发展,网络三维GIS成为GIS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雷达、遥感、钻井、矿山测量等手段获得的各种矿山地学信息,通过GIS等技术建立三维矿山空间地学模型,进行地学模拟,并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图形图像方式逼真再现三维地质实体和矿山井巷工程,进行科学分析、决策规划、指导生产,有利于改善勘探地质信息质量,深入研究和分析地学问题的内在规律,提高矿山安全生产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而基于动力学的地下水、煤矿瓦斯事故的三维模拟仿真建模方法与三维模拟仿真系统,能再现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感性认识及技术支撑。本文以煤矿地下巷道为研究对象,针对煤矿三维巷道建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满足煤矿3D GIS的功能需求角度对煤矿地下巷道的数据模型、建模方法以及模型的空间分析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详述了巷道体三维建模的关键技术。根据井下不同形状巷道的几何空间特征,确立了以空间点、线、面为基本图元建立巷道三维模型,利用巷道中心线作为三维模型构建的基础框架的技术路线。给出了直线段巷道计算和弯道巷道的特征点的三维坐标的计算方法。为实现巷道模型图形外观上的光滑,提出了适用于巷道等宽采用圆弧插值光滑和适用于巷道宽度不等Bezier曲线插值光滑的两种处理算法。(2)通过建立“结点-弧段”的数据结构来反映巷道系统是一个三维网络空间域的特性,同时,“结点-弧段”也是实现交叉网络相互贯通的判断依据。提出了独立巷道和交叉巷道的建模方法,运用图形的集合交、并运算实现巷道底面、顶部圆曲面及侧边的贯通。最后给出了三维巷道体自身的拓扑关系及与地质体间的拓扑关系,这些拓扑关系为三维模型应用及空间分析奠定基础。(3)可视化方面研究了空间变换的理论基础、基于管线渲染机制的数据流组织、三维交互拾取和基于Alpha颜色混合的透明显示等内容。通过建立索引缓冲区来组织地质巷道数据以及地质封闭体正反面剔除关键算法两种方法来提高三维场景的渲染速度。最后给出了一个可自由扩展的视点射线三角面重心求交拾取操作的计算方法。(4)WEB3D信息发布主要研究了基于纯服务器三维场景引擎和基于客户端插件(Applet)本地三维引擎这两种技术的实现。通过研究Java3D的图形系统中场景的空间数据组织结构,建立了可揭层显示的三维场景空间数据组织结构。设计了Web三维地质巷道Servlet服务引擎。系统实现了场景三维图形的生成和离屏渲染以及响应客户端三维交互(图形变换、三维拾取)等服务引擎。利用Java数据序列化的功能,为客户端提供三维图形数据和数据通讯引擎。给出了根据Session机制实现多用户并发处理的解决方法。利用WT‐ ExtAPI实现客户端的Web架构。最后给出了可交互型的富客户端的Applet程序的实现。(5)设计了C/S和B/S两种模式的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划分,对论文中提出的地质巷道三维集成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实现了集成模型的构建、交互可视化、剖切、及巷道救援路线最优路径决策等功能。

二、重心概念的几个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心概念的几个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重心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 问题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二、 文献概况
    三、 前人的研究及遗留的问题
第一章 微积分传入前西方重心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
    第一节 《远西奇器图说》中的重心知识
    第二节 南怀仁对重心知识的传播工作
    第三节 梅文鼎对任意四边形重心的研究
    第四节 邹伯奇对于求解物体重心问题的研究
第二章 微积分传入时中国科学家对西方重心知识的翻译与传播
    第一节 《重学》中的重心知识
    第二节 《微积溯源》中的重心算题
    第三节 顾观光记述的重心知识
第三章 微积分传入后西方重心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丁韪良对重心知识的传播工作
    第二节 当时的一些重要物理教科书中的重心知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GeoGebra软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软件简介
2 GeoGebra软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中学物理教学的难点
        2.1.1 物理概念的抽象性
        2.1.2 物理过程的复杂性
        2.1.3 物理学科的实验性
        2.1.4 物理课堂的枯燥性
    2.2 利用GeoGebra帮助解决中学物理教学难点的应用
        2.2.1 利用GeoGebra帮助解决物理概念的抽象性
        2.2.2 利用GeoGebra帮助解决物理过程的复杂性
        2.2.3 利用GeoGebra帮助解决物理学科的实验性
        2.2.4 利用GeoGebra帮助解决物理课堂的枯燥性
3 结束语

(3)高光谱遥感图像的解混理论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和标记
    缩略语
    标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光谱遥感
        1.1.2 高光谱解混
        1.1.3 高光谱降维
        1.1.4 数据内在维度的估计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高光谱解混研究现状
    2.1 光谱混合模型
        2.1.1 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2.1.2 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2.2 高光谱图像的线性解混算法
        2.2.1 线性解混算法综述
        2.2.2 N-FINDR算法
        2.2.3 SGA算法
        2.2.4 SVATF算法
        2.2.5 VCA算法
        2.2.6 FCLS和SPU算法
        2.2.7 C-SUnSAL算法
    2.3 高光谱图像的非线性解混算法
        2.3.1 非线性解混算法综述
        2.3.2 Heylen算法
    2.4 高光谱解混中的相似性度量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Cayley-Menger行列式的端元提取
    3.1 引言
    3.2 基于Cayley-Menger行列式的端元提取算法
        3.2.1 单形体体积
        3.2.2 算法描述
        3.2.3 算法步骤
        3.2.4 h_(?)与端元数目的关系
        3.2.5 初始条件的选择
        3.2.6 算法复杂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仿真数据实验
        3.3.2 实际数据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距离几何理论的丰度估计算法
    4.1 引言
    4.2 算法描述
        4.2.1 三类观测像素
        4.2.2 基于Cayley-Menger矩阵的重心坐标计算
        4.2.3 基于距离几何约束的位置估计算法
        4.2.4 基于内点的子空间定位算法
        4.2.5 算法步骤
        4.2.6 算法复杂度分析
    4.3 数据实验结果
        4.3.1 仿真数据实验
        4.3.2 实际数据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光谱图像非线性解混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约束非线性最小二乘的解混研究
        5.2.1 约束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5.2.2 交替迭代优化算法
        5.2.3 结构总体最小二乘算法
    5.3 实验结果
        5.3.1 仿真数据实验
        5.3.2 实际数据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光谱图像空谱相似性度量研究
    6.1 引言
    6.2 空谱相似性度量
        6.2.1 图像块距离
        6.2.2 基于IPD的端元提取
        6.2.3 基于IPD的降维
    6.3 数据实验结果
        6.3.1 实际数据集
        6.3.2 kNN分类实验结果
        6.3.3 降维实验结果
        6.3.4 端元提取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7.2 工作展望
附录部分数学证明
    A.1 式(3.10)和(3.13)的详细证明
    A.2 序列~({h_k})的非负和单调递减性证明
    A.3 定理4.1的证明
    A.4 式(4.20)中上下界的证明
    A.5 定理4.3的证明
    A.6 扩展的Hemitian矩阵求逆定理的证明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
致谢

(4)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三维虚拟人技术
        1.1.1 虚拟人技术的现实意义
        1.1.2 虚拟人的多层模型
        1.1.3 虚拟人的数据处理流程
        1.1.4 虚拟人技术的发展概况
        1.1.5 应用领域及前景
    1.2 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
    1.5 论文的组织与安排
第2章 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
    2.1 引言
    2.2 虚拟人的几何表达
        2.2.1 人体骨骼层
        2.2.2 人体肌肉层
        2.2.3 人体皮肤层
    2.3 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
        2.3.1 虚拟人骨骼结构的表达
        2.3.2 运动学方法
        2.3.3 动力学方法
        2.3.4 运动捕捉方法
        2.3.5 目标驱动方法
    2.4 本文的研究思路
        2.4.1 多刚体系统理论
        2.4.2 简化与假设
        2.4.3 树模型与低序体阵列
        2.4.4 本文方法的主要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虚拟人的多刚体系统模型
    3.1 引言
    3.2 人体骨骼结构分析
    3.3 虚拟人的简化模型
        3.3.1 运动关节的简化
        3.3.2 虚拟人的骨架模型
        3.3.3 运动自由度的简化
        3.3.4 人体相关测量数据
    3.4 虚拟人的多刚体系统模型
        3.4.1 基本定义
        3.4.2 虚拟人坐标系的设定
        3.4.3 虚拟人的树模型
        3.4.4 低序体阵列
    3.5 模型分析
        3.5.1 模型的可扩展性
        3.5.2 复杂分支结构的表达
        3.5.3 递归计算
    3.6 虚拟人多刚体系统模型的运动学分析
        3.6.1 铰的相对运动
        3.6.2 邻接体的相对运动
        3.6.3 典型体的绝对姿态、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3.6.4 典型体质心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
    3.7 算法分析与描述
        3.7.1 数据结构描述
        3.7.2 运动学递归算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人的行走模型及其仿真
    4.1 引言
    4.2 虚拟人的行走模型
        4.2.1 行走运动的时空特性分析
        4.2.2 行走运动的步态模式分析
        4.2.3 行走运动的关键步态
    4.3 基于Bezier样条曲线的虚拟人运动轨迹的构造方法
        4.3.1 基本思路
        4.3.2 虚拟人重心运动轨迹的构造
        4.3.3 虚拟人重心运动轨迹的修正
        4.3.4 虚拟人脚部运动轨迹的构造
    4.4 基于限时梯度投影的虚拟人行走运动的生成方法
        4.4.1 基本思路
        4.4.2 基于梯度投影的约束非线性规划方法
        4.4.3 限时梯度投影法
        4.4.4 算法分析
    4.5 上肢关节及身体的运动求解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拟人的广义行走模型及交互控制技术
    5.1 引言
    5.2 虚拟人的广义行走模型
        5.2.1 人类运动特性分析
        5.2.2 广义行走模型的概念
        5.2.3 第1类广义行走模型
        5.2.4 第2类广义行走模型
    5.3 虚拟人的交互控制方法
        5.3.1 交互控制流程
        5.3.2 快速行走运动的交互调整
        5.3.3 跑步运动的交互调整
        5.3.4 蹑手蹑脚行走的交互调整
        5.3.5 大摇大摆行走的交互调整
        5.3.6 复杂运动生成的一般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5)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东、黄海鲐鱼的资源和渔情渔场预报相关研究
        1.2.2 提升回归树模型及其在渔业中的应用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渔情预报理论及模型
    2.1 渔情预报模型的理论基础
        2.1.1 渔情预报的概念
        2.1.2 渔情预报模型的组成
        2.1.3 渔情预报模型的建模过程
    2.2 渔情预报模型概述
        2.2.1 统计学模型
        2.2.2 机理/过程模型和理论模型
        2.2.3 小结
第三章 基于提升回归树的渔场预报模型构建
    3.1 提升算法和AdaBoost
    3.2 BRT模型求解及算法实现
        3.2.1 数值优化方法
        3.2.2 梯度最速下降法
        3.2.3 有限数据下的求解
    3.3 BRT模型的参数设置
        3.3.1 树的复杂度
        3.3.2 迭代次数
        3.3.3 学习率
        3.3.4 装袋分数
        3.3.5 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
    3.4 BRT模型的解释
        3.4.1 预测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3.4.2 预测变量间的交互作用
        3.4.3 偏依赖函数
    3.5 BRT模型的优势
    3.6 基于BRT的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的构建方法
        3.6.1 渔场预报问题描述
        3.6.2 渔场预报模型的建模方法
第四章 鲐鱼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我国东、黄海鲐鱼大型灯光围网渔业概况
    4.2 鲐鱼灯光围网数据及海洋环境数据的预处理
        4.2.1 渔业数据来源
        4.2.2 渔业数据的处理
        4.2.3 海洋环境数据
        4.2.4 渔业数据和环境数据的匹配
    4.3 东、黄海鲐鱼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4.3.1 数据和方法
        4.3.2 结果
第五章 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的建模方法选择
    5.1 鲐鱼渔场预报模型建模方法选择研究
        5.1.1 数据和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与分析
第六章 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
    6.1 鲐鱼渔场与时空及环境因子的关系
        6.1.1 数据和方法
        6.1.2 结果
        6.1.3 讨论与分析
    6.2 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
        6.2.1 数据和方法
        6.2.2 模型构建与参数选择
        6.2.3 结果
        6.2.4 模型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

(6)粮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流需求预测研究方面
        1.2.2 物流网络布局优化方面
        1.2.3 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方面
    1.3 存在的问题分析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粮食物流系统分析
    2.1 农产品物流
        2.1.1 农产品物流及其特点
        2.1.2 农产品物流分类
    2.2 粮食物流
        2.2.1 粮食物流
        2.2.2 粮食物流的特点
        2.2.3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阶段
    2.3 国外的粮食物流体系发展现状
    2.4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2.4.1 我国粮食物流的现状
        2.4.2 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2.5 粮食物流系统分析
        2.5.1 粮食物流系统及其特征
        2.5.2 粮食物流系统供应链及要素分析
        2.5.3 粮食物流系统技术体系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粮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与方法
    3.1 粮食物流需求及其特征
        3.1.1 粮食物流需求
        3.1.2 粮食物流需求的特征
    3.2 粮食物流量确定
    3.3 物流需求的预测模型与方法
        3.3.1 物流需求单项预测模型与方法
        3.3.2 组合预测方法
    3.4 实例分析
        3.4.1 吉林省粮食物流的现状
        3.4.2 长春地区粮食物流需求分析
        3.4.3 粮食物流需求预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粮食物流网络布局与路径优化
    4.1 粮食物流网络的构建
    4.2 粮食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
        4.2.1 粮食物流中心选址原则与影响因素
        4.2.2 单物流中心选址模型
        4.2.3 多物流中心选址模型
    4.3 粮食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
        4.3.1 VRP 问题的提出和求解思想
        4.3.2 VRP 问题数学模型构建
        4.3.3 带时间窗的粮食物流配送VRP 模型构建
        4.3.4 粮食物流配送车辆路径的求解算法
    4.4 实例分析
        4.4.1 长春地区粮食物流中心选址
        4.4.2 粮食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实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GIS 的粮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集成
    5.1 GIS 与DSS 概述
        5.1.1 GIS 定义及特征
        5.1.2 GIS 功能及应用优势
        5.1.3 ArcGIS 软件及MapObjects 控件
        5.1.4 DSS 概述
    5.2 基于GIS 的粮食物流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
        5.2.1 基于GIS 的GLDSS 的系统目标
        5.2.2 基于GIS 的GLDSS 的设计思想
        5.2.3 系统开发环境
        5.2.4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5.2.5 系统的功能设计
        5.2.6 GLDSS 的数据库设计
    5.3 电子地图及功能图层开发
        5.3.1 电子地图
        5.3.2 功能图层的开发
        5.3.3 功能图层的实现
    5.4 基于GIS 的GLDSS 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粮食物流产业政策分析
    6.1 基于SCP 的粮食物流分析模型
    6.2 我国粮食物流产业的市场结构
        6.2.1 粮食物流企业规模与产业集中度
        6.2.2 粮食物流产品的差异化
        6.2.3 粮食物流市场的进入壁垒
    6.3 粮食物流产业行为分析
        6.3.1 我国粮食物流企业竞争行为
        6.3.2 我国粮食物流企业的合作行为
    6.4 政府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引导和促进
    6.5 我国粮食物流产业政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摘要
Abstract
导师及作者简介

(7)基于频域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符号与缩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主要研究内容
        1.3.1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技术
        1.3.2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技术
    1.4 论文的工作介绍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系统
    2.1 引言
    2.2 系统构成
    2.3 行控制计算机系统
        2.3.1 机载控制箱
        2.3.2 机载传感器
        2.3.3 机载电源
        2.3.4 无线通讯方式
        2.3.5 地面控制站
        2.3.6 图象处理模块
    2.4 传感器信息融合
    2.5 飞行模拟试验平台
        2.5.1 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模拟技术
        2.5.2 国内外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模拟试验平台
        2.5.3 飞行模拟试验平台的基本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简化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坐标系的介绍
    3.3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动力学分析
        3.3.1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操纵原理
        3.3.2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力和力矩
        3.3.3 主旋翼和稳定杆的动态特性
    3.4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的配平计算
        3.4.1 悬停状态的平衡方程
        3.4.2 悬停状态的配平计算
        3.4.3 配平结果验证和分析
    3.5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全状态非线性方程
    3.6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线性模型
        3.6.1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小扰动线性微分运动方程
        3.6.2 垂向和航向动态
        3.6.3 悬停状态下小扰动线性微分运动方程
        3.6.4 微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下的线性模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频域系统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
    4.1 引言
    4.2 模型参数的辨识
        4.2.1 频域辨识的基本概念
        4.2.2 基于偏相干分析法的频域辨识
    4.3 横纵向通道的角动态参数化模型
    4.4 飞行实验和辨识结果分析
        4.4.1 实验方案
        4.4.2 扫频实验技术
        4.4.3 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4.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 模型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主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和飞行实验验证
    5.1 引言
    5.2 基于多回路串级控制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5.2.1 飞行控制系统结构
        5.2.2 转速控制
        5.2.3 姿态控制
        5.2.4 水平速度控制
        5.2.5 高度控制
        5.2.6 航迹规划
    5.3 飞行实验验证
        5.3.1 实验方案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 基于单神经元的复合PID控制器的速度控制系统设计
        5.4.1 单神经元PID控制器
        5.4.2 基于单神经元的复合PID控制器的设计
        5.4.3 飞行实验验证
    5.5 小速度前飞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输出反馈自适应的无人直升机姿态控制
    6.1 引言
    6.2 基于输出反馈自适应的姿态控制系统设计
        6.2.1 问题描述
        6.2.2 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6.2.3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
        6.2.4 误差有界性分析
    6.3 仿真结果分析
        6.3.1 仿真算法设计
        6.3.2 跟踪控制性能和算法鲁棒性验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8)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
        1.1.2 教育信息化新写入《教育法》
        1.1.3 世界瞩目中国教育信息化
        1.1.4 信息时代数学“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研究
        1.2.2 国内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研究
        1.2.3 国外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1.2.4 国内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1.3 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之处
        1.3.1 主要研究工作
        1.3.2 创新之处
第2章 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
        2.1.1 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调研教师座谈会记录
        2.1.2 近几年松江区质量监控质量分析
        2.1.3 近几年上海市数学中考质量分析
    2.2 初中数学“四基”现状成因分析
第3章 基于信息化的“基桩”教学研究
    3.1 “基桩”教学的界定
        3.1.1 “基桩”的含义
        3.1.2 “基桩”的特性
        3.1.3 “基桩”的目标
    3.2 基于信息化的“基桩”教学案例研究
    3.3 基于信息化的“基桩”教学的思考
        3.3.1 关于几个教学案例的进一步反思
        3.3.2 基于信息化开展“基桩”教学的认识
第4章 基于信息化的“模块”的教学研究
    4.1 “模块”教学的界定
        4.1.1“模块”的含义
        4.1.2“模块”的内容
    4.2 基于信息化的“模块”教学案例研究
    4.3 基于信息化的“模块”教学的思考
第5章 基于信息化的“平台”教学研究
    5.1 “平台”教学的界定
    5.2 基于信息化的“平台”教学案例研究
    5.3 基于信息化的“平台”教学的思考
第6章 建议与思考
    6.1 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的建议
    6.2 不足与展望
        6.2.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2.2 本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初中数学学习问卷调查
附录B 初中数学“四基”教学现状调研教师座谈会提纲
附录C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访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数字化矿山研究现状
        1.2.2 3DGIS 系统软件研究现状
        1.2.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1.3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矿井巷道Brep 三维模型
    2.1 巷道三维形体特征描述
        2.1.1 巷道分类及几何特征
        2.1.2 巷道的数据表达
    2.2 巷道三维 Brep 模型的构建
        2.2.1 巷道特征点的计算
        2.2.2 独立巷道模型
        2.2.3 交叉连接巷道模型
        2.2.4 巷道断面相异的模型构建
    2.3 巷道模型三维拓扑
        2.3.1 巷道拓扑的分类
        2.3.2 巷道结点的生成
        2.3.3 结点—弧段拓扑
    2.4 巷道三维模型的实现
        2.4.1 实现流程
        2.4.2 数据结构
        2.4.3 功能算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维巷道交互与可视化
    3.1 三维图形变换
        3.1.1 图形平移及缩放
        3.1.2 投影变换
        3.1.3 基于四元数的旋转交互
    3.2 Java3D 图形系统
        3.2.1 Java3D 虚拟场景空间数据组织
        3.2.2 视模型
        3.2.3 Java3D 几何体及属性类库
    3.3 Java3D 中巷道图形绘制的数据组织
        3.3.1 顶点及索引数组
        3.3.2 实体正反面剔除
    3.4 材质和光照处理
        3.4.1 光源设置
        3.4.2 材质设置
        3.4.3 顶点法向量计算
    3.5 纹理贴图
    3.6 三维拾取算法
        3.6.1 三维空间点与屏幕拾取点的映射关系
        3.6.2 三维视点和拾取点组成的射线矢量的计算
        3.6.3 射线三角面相交算法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巷道 We63D 信息发布架构
    4.1 服务器端三维图形引擎
        4.1.1 Java Servlet 开发原理
        4.1.2 Web 三维巷道Servlet 引擎
        4.1.3 三维图形数据通讯引擎
        4.1.4 多用户并发操作处理
    4.2 客户端三维图形交互
        4.2.1 Ajax 异步通讯技术
        4.2.2 GWT–EXT 客户端Web 架构
        4.2.3 客户端对三维场景图像浏览的操作
        4.2.4 富客户端 Applet 三维图形浏览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巷道三维模型矿井事故仿真的研究
    5.1 图的搜索的实现
        5.1.1 数据驱动搜索和目标驱动搜索
        5.1.2 启发式搜索
    5.2 巷道事故救援路线的决策
        5.2.1 矿井巷道结构抽象化
        5.2.2 最优救护路线代价因素的选择
        5.2.3 估价函数的确定
    5.3 矿井事故模拟仿真
        5.3.1 粒子系统
        5.3.2 粒子系统模拟矿井事故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应用
    6.1 实验系统设计
        6.1.1 系统开发环境
        6.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6.1.3 系统功能描述
    6.2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6.2.1 系统主界面
        6.2.2 三维巷道模型
        6.2.3 三维巷道交互可视化
        6.2.4 三维巷道漫游
        6.2.5 瓦斯突出事故仿真
        6.2.6 矿井突水事故仿真
    6.3 模型的应用功能
        6.3.1 基于GIS 双向查询
        6.3.2 巷道救援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四、重心概念的几个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重心知识研究[D]. 白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3(03)
  • [2]GeoGebra软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邓莹莹,闫慧娟,张计才. 物理通报, 2019(10)
  • [3]高光谱遥感图像的解混理论和方法研究[D]. 普晗晔. 复旦大学, 2014(01)
  • [4]虚拟人的运动生成及控制技术研究[D]. 罗冠. 西北工业大学, 2004(11)
  • [5]基于提升回归树的东、黄海鲐鱼渔场预报模型研究[D]. 高峰.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6]粮食物流系统优化研究[D]. 鹿应荣. 吉林大学, 2007(04)
  • [7]基于频域辨识的微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与控制研究[D]. 吴建德. 浙江大学, 2007(02)
  • [8]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实践研究[D]. 陈殿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2)
  • [9]重心概念的几个应用[J]. М.Б.巴利克,梁炳杰. 数学通报, 1963(04)
  • [10]网络环境下煤矿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 章冲.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7)

标签:;  ;  ;  ;  

重心概念的几种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