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云纹法确定三维非对称的温度场(论文文献综述)
丁健生,宋福海,李靖生,高福昌,徐丽桂,凌德洪[1](1990)在《应用云纹法确定三维非对称的温度场》文中指出本文应用Moire法确定三维非对称的温度场。平行光通过折射率存在梯度的场,光线产生偏转,即产生云纹效应。在十三个方向上,测量了182个数据点,用Radon数值逆变换,得到了Z为常数的某个平面的折射率分布(即温度场)。
单一男[2](2020)在《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典型结构状态监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如今的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愈加复杂,材料愈加先进,不仅可能带来新的安全问题,同时也使传统的安全问题愈加突出。美国太阳神无人机的空中解体事件表明了,含大展弦比柔性结构的飞行器在飞期间的变形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表明了绝热层材料脱粘事件的严重后果,而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绝热层材料的脱粘在线监测问题变得更加重要。结构损伤一直以来都是飞行器结构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如今随着失效机理与传统金属材料大不相同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上的大量应用,结构损伤缺陷的在线监测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研究者们针对这几类结构安全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发展了许多结构变形、绝热层脱粘和损伤缺陷的检测手段,但是依然缺乏可靠的结构状态在线监测方法。使用光频域反射原理解调的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近20年来出现的新型光纤传感技术的产物,它不仅具有传统光纤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同时还具有高空间分辨率和较高的应变测量灵敏度等优点,是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状态在线监测的理想工具。本文的目的是发展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的航空航天飞行器典型结构状态监测方法与策略,重点探索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应变场监测方法、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的结构变形估计方法与技术、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方法与技术、结构损伤缺陷监测方法与技术等。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包括:(1)建立了悬臂板弯曲问题的哈密顿体系。在哈密顿体系下,各种工况问题归结为了对结构的外载荷,各种边界条件以及边界上的各种外载荷分布等。进一步地,将各工况问题转化为哈密顿正则方程的非齐次项问题,从而得到一般性的问题。通过求解基本问题的本征值和本征解,得到以级数表示的解析解。对级数解的有限截断,将具体问题归结为确定本征解系数问题,即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从而形成一种辛数值模拟方法。在哈密顿体系下,建立了表面应变与中面应变、曲率和位移等之间的关系表达式。(2)基于表面粘贴及内部埋入两种耦合方式,分别建立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粘接层、涂覆层和被测结构的多层耦合结构模型。根据力学原理确定出结构应变和光纤应变信息的关系和规律,从而得到结构与光纤的应变传递效率函数表达式。该应变传递效率表示方法不仅归纳总结了线式应变传感器应变传递率的影响因素,还揭示了其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点。(3)研究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应变监测方法。利用几何非线性结构的应变测量数据,分析了测点标距长度和测点中心距离等核心参数对应变测试数据的影响。讨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埋入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工艺,并开展了包含固化过程监测和载荷工况下的应变场监测在内的复合材料结构全寿命状态监测研究。讨论了高密度应变信息的成像方法,并在考虑了时间或空间等因素情况下对结构应变场进行了重构。(4)开展了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研究,并给出了由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信息获取弯曲变形结构横向位移的计算公式的有限差分形式。基于悬臂结构弯曲试验的结果分析和讨论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弯曲问题中测量横向位移误差的原因,提出了结合有限元分析和百分表测量结果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测量数据修正策略,并经过试验结果证实,该策略能显着提高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测量结构变形的精度。(5)开展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方法研究。根据绝热层结构脱粘对结构基体抗弯截面系数的影响关系,提出了基于应变变化的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原理性试验结果,制定了合理的绝热层结构脱粘识别策略,通过对含绝热层结构的悬臂板施加弯剪耦合作用力而采集的高密度应变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且脱粘边界定位精度达到了亚厘米级别。(6)开展了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考虑结构损伤缺陷对应变场扰动可识别的极限距离,获取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识别结构损伤缺陷的适用范围。通过构造损伤指标,研究了已知结构无损状态信息以及缺少结构无损状态信息情况下的损伤缺陷识别方法。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进行结构损伤缺陷识别,能将裂纹尖端以毫米级的误差进行精确定位。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的状态监测工程应用,对于提高航空航天飞行器在服役期间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李全[3](2016)在《高强化船用柴油机活塞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活塞作为船用柴油机核心零部件之一,其工作的可靠性与柴油机的可靠性密切相关。在当前船用柴油机往高性能指标、高可靠性、低油耗、低排放发展的趋势下,针对Pe≥2.5MPa、强化指标Pe·Cm达到28-32(MPa·m/s)的高强化活塞,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开展了缸内燃烧分析研究、振荡冷却腔分析研究、活塞流场和温度场耦合分析研究、活塞温度场和结构强度耦合分析研究,结合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可准确预测高强化活塞温度场和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重点解决了高强化活塞在设计中遇到的热负荷控制、强度、刚度、抗疲劳能力等问题。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活塞分析中所涉及的流场、温度场和结构场等物理场理论,分别建立了缸内燃烧分析模型、柴油机工作过程模型、振荡冷却分析模型、温度场及结构场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为保证各模型之间数据的有效传递,对不同物理场结果映射技术进行了研究。燃烧模型中建立了缸内流场分析全模型计算域,振荡冷却模型中建立了柴油机滑油流动模型及活塞冷却油腔瞬态CFD模型,有限元模型采取了多体接触模型。对获取活塞温度边界的经验公式法、多物理场耦合法开展了重点研究,提出了确定活塞温度场分析换热边界条件的方法;对影响活塞结构强度的接触形式和接触边界条件设置开展了研究,提出了符合高强化活塞实际运行情况的边界设置方法。2.应用动网格技术对流场分析全模型计算域进行了离散,对缸内燃烧和振荡冷却模型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壁面平均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结果,应用CFD-CAE映射技术,得到了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换热边界条件。基于工作过程模型,求解得到了缸内平均温度和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根据经验公式法得到活塞顶面对流换热系数沿半径变化的分布规律,采用离散工具得到了有限元计算的顶面换热边界条件,同时根据经验公式法确定了活塞冷却侧换热边界条件。3.基于不同方法确定的高强化活塞换热边界条件,应用有限元法对活塞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活塞温度场分布。对比了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采用了硬度塞法对活塞进行了温度场测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纯粹的经验公式法,由于其适用条件的限制,在设计阶段无法满足高强化活塞温度场分析的精度要求;纯粹的CFD-CAE耦合法虽然精度较高,但由于受到计算输入和计算规模的限制,在设计阶段初期难以保证精度,在设计后期优化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在CFD-CAE耦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经验公式修正的活塞换热边界条件确定方法,既提高了计算精度,又有利于在设计优化阶段进行重复计算,验证设计效果。4.基于材料高周疲劳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活塞顶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温度下活塞顶材料的疲劳力学性能,作为强度分析的输入。基于活塞温度场分析结果,应用热-结构耦合法对活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强度、热变形和疲劳安全系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展了活塞静强度测试,对冷态活塞结构强度分析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温度场测试和静应力测试的验证,可间接证明活塞热-结构耦合计算结果的精度。针对高强化活塞的应力分布特点和结构上的薄弱环节,研究了活塞螺栓孔、顶裙接合面、活塞销孔和销座位置对活塞强度的影响,优化了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这些局部位置的优化措施,使活塞所承受的强化载荷传递途径趋于合理,有助于提高高强化活塞整体强度和抗疲劳性能。5.基于疲劳试验规程,采用快速疲劳试验系统进行了活塞裙的高周疲劳性能平台试验,采用单缸机对实物活塞进行了1000h耐久性考核,完成了三个平台试验样本的结果检查和单缸机活塞拆检,验证了高强化活塞抗疲劳性能。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所取得的成果已应用在某新型柴油机活塞设计过程中,该活塞目前工作性能稳定,运行情况良好。
张磊[4](2019)在《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资源的加速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已成让整个社会开始前所未有的关注节能减排问题。对于以消耗石油和白色污染为代价的聚合物材加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已经迫在眉睫。然而,由于长链分子的高构象熵、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效应和分子间的拓扑缠结,聚合物材料的成形成性过程存在工艺窗口窄、流动行为复杂和产品缺陷多等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使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技术进一步降能降耗、节省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廉价、生物兼容和可调性强的流体,将二氧化碳引入到聚合物加工工艺中,可以实现对聚合物微观凝聚态演变的干预和介观结构形成的调控,从而提升聚合物产品力学性能和服役性能。这种优势引起传统聚合物加工行业的高度重视,开发了包括聚合物发泡注塑工艺在内的多种二氧化碳辅助的聚合物成形工艺。此外,这种优势还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开展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在组织工程、药物输运、电磁屏蔽、超级隔热、吸声、吸油等领域中的应用潜力。目前,人们围绕聚合物/二氧化碳的二元体系,在聚合物流场中气体相的形态演变和聚合物在高压二氧化碳环境中的凝聚态演变等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然而,仍存在诸多关键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气泡在聚合物注塑流场中形态演变的全过程尚未探明,聚合物发泡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及其消除方法尚不明确,工艺参数对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影响规律缺乏理论解释;加压二氧化碳对聚合物结晶的影响尚未探明,如何通过改变二氧化碳压力实现对聚合物晶体形貌的控制缺乏理论指导。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关于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不可压缩、非等温、非稳态三维多相流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模具型腔排气边界条件设置方法,将聚合物熔体的人为损耗降低到1 ‰以内。采用能量方程/PIMPLE耦合算法,解决了大黏度比两相界面温度求解发散问题;采用基于场量的自适应网格划分技术,提高了宏观尺度流场中微小气泡界面追踪的精度。基于该模型,本文研究了在注塑流场厚度截面上温度场和速度场对气泡形态演变过程的影响规律,预测了在剪切和泉涌流场中不同初始大小和位置的球形气泡的变形、破裂和溃灭过程;结合聚合物发泡注塑(Polymer Foaming Injection Molding,PFIM)短射实验,揭示了发泡注塑制件表面泡坑、银纹、塌陷形貌的形成机理。(2)建立了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非等温非稳态的多相-VOF模型,提出一种采用隐式区域耦合算法同步求解模具和型腔区域温度场的方法,并进行快速热循环(Rapid Heat Cycle Molding,RHCM)辅助的PFIM工艺实验研究。基于模拟和实验结果,本文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聚合物熔体、空气在模具型腔内的瞬态流动行为,研究了模具温度对气泡在泉涌流场中的变形、破裂和塌陷的影响,揭示了 RHCM/PFIM工艺所成形的塑件表面缺陷的形成机理。(3)基于两相流模型开发了一种非等温流固耦合模型。该模型采用隐式耦合传热算法考虑注塑模具与聚合物熔体之间的耦合传热。模型精确预测了RHCM/PFIM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场,分析了 RHCM/PFIM工艺过程中热响应特征,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获得的泡孔结构,揭示了 RHCM/PFIM工艺过程中的塑件内部多孔结构的形成机理。(4)开发了一种原位高压显微系统,该系统包含一个温度和压力可以闭环控制的样品池。在不同样品厚度、分子量、温度、二氧化碳压力条件下,本文采用该系统研究了 PLLA样品在加压二氧化碳中的晶体生长过程。通过合理选择实验参数,本文研究了雪花晶体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结合原子力显微镜,阐明了雪花状PLLA晶体的生长模式。(5)建立了一种原位高压多光学观测系统,该系统由光学、偏振光学和小焦激光散射三部分组成,可以研究0.1 μm-1 cm尺度范围内的聚合物凝聚态演变过程。本研究利用该系统获得了左旋聚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在二氧化碳中的晶体尺寸和晶体数量密度的统计数据。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分析了树枝状晶体在高压二氧化碳中的生长行为,发现了一种通过节奏式生长形成的竹节状树枝晶。(6)将超临界二氧化碳引入到PLLA样品的熔融等温结晶中,制备了一种可以排除链分子和晶间缠结的螺旋梯田状晶体。根据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的表征结果,确定了晶间相分子的链构象,研究了无定形链的构象状态对多层片晶形貌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关于晶片外翻起源的理论解释。(7)利用自建的原位高压显微系统,实现了一种可以在线升压的结晶实验。通过这种单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二氧化碳压力对PLLA晶体长大的影响规律,基于两步形核模式提出一种用于计算在二氧化碳中聚合物晶体二次形核速率的新模型。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中结晶自由能、扩散活化能、混合能、吸附能、平动能的定量计算,本文给出了高压二氧化碳对聚合物晶体二次形核的影响机理。
耿照新[5](2004)在《PCB热—力耦合可靠性实验与有限元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集成电路和印制电路板中存在大量异材连接,器件发热而导致材料的热变形和热疲劳失效,进而产生热力耦合可靠性问题。半导体器件的工作温度是由器件的耗散功率、环境温度及散热条件决定的,温度与热应力对器件电性能及可靠性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采用实验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北京东方电子公司BJ016E功率放大器及辅助电路在通电运行中的热变形和温度场分布情况。得出整个器件在升温时的变形是中间部位凸起,两边向下翘曲。通过实验测试,得出了器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的变形特点和规律及器件上方空气的温度分布情况。又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5.7,通过3-D SOLID90、3-D SOLID92对器件进行三维温度场与热应力场的计算,分别得到器件各组件的变形、变形矢量图、温度、应力场的分布,得出了最大应力、温度的位置和数值。 本文通过对器件的测试与有限元模拟,实现了对PCB与散热器组件热-力耦合的尝试分析,对电子封装的设计提供了参考的数据,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明吉[6](2012)在《气体介质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度场的检测在许多研究领域、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温度场的测量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传统的温度场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由于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具有测温范围宽、测量空间大、非接触、实时连续、维护方便等特点,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能够满足温度场在线监测的需要,尤其是在高温和恶劣的测温环境中,此方法更具有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将“气体介质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与技术”作为研究课题,是在现场实际应用和需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一个科学问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工程背景,旨在加快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步伐,为声学测温方法与技术尽快走向实用奠定较坚实的基础。气体介质声学测温的基本依据是:声波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之间的单值函数关系。气体介质温度场声学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待测温度场区域的几何形状,在其周围布置多个声波发射/接收传感器,形成多条独立的声波传播路径;将待测区域按一定方式划分成多个子温区,在一个测量周期内,顺序启闭各发射/接收传感器,即可测量出声波沿每条路径的飞渡时间;将测得的多个声波飞渡时间值以及有关的已知参数,代入到温度场反演重建程序,即可获得每个子温区的平均温度:最后,将所获得的每个子温区的平均温度作为该区域的中心点温度,利用插值算法即可得出待测温度场的温度分布情况。文中采用基于最小二乘算法所编制的反演重建程序,获得了正确的温度场分布,且测量误差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说明建立在最小二乘算法基础上的温度场重建方法是正确、可行的,能够满足温度场声学测量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具有简单、快速等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可知,声波飞渡时间的准确测量是影响温度场声学(反演)测量精度最重要的因素,为此,在“时差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声波飞渡时间的“脉冲串归一化阈值点法”测量方法,解决了声发射/接收传感器延迟振荡效应的影响,使声速的测量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保证了温度场声学(反演)测量的精度;针对二维圆形温度场,组建了声学测量系统和点测系统,并进行了温度场的实际测量实验,两者的测量结果吻合的很好,所组建的温度场声学测量系统是正确、可靠的,所提出的“脉冲串归一化阂值点法”测量方法是有效的;三维温度场声学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声线“弯曲效应”是影响温度场声学测量重建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考虑声线弯曲效应后,温度场的重建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二维方形边界和单峰对称模型温度场的情况下,对另外三种传感器数量四种布置方式进行了仿真研究表明,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温度场声学(反演)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不仅与传感器数量有关,而且受传感器布置方式的影响很大。
邬柱[7](1993)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及云纹干涉法现场测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新型结构用材料。由于复合材料的种类、形式繁多,性质复杂,因此,对复合材料力学规律的研究十分艰巨而重要。云纹干涉法以其全场、实时、高灵敏度等特点,正在成为研究复合材料的重要实验手段。 本文从对云纹干涉法理论分析入手,针对各种因素可能导致面内位移测量误差这一实际问题,设计了光栅补偿装置及光路布置系统,达到了精确,定量补偿面内位移和应变的目的,并以光的干涉理论观点给予了严格证明。 目前,云纹干涉法基本上被限制于实验室应用之中,对于大量的工程实际问题尚不能发挥出它的潜在优势。本文研究了云纹干涉法现场复制变形光栅的工艺,并具体分析了工艺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光矢量分析和光的干涉原理为依据,研究了变形信息的多种准确提取方法,实现了现场复制技术与实验室测量的有机结合,使得云纹干涉法的潜能在工程实际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作为现场复制变形光栅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文研究了混杂材料ARALL和GLALL层板的表面铝合金层Ⅰ型裂纹的疲劳扩展,得到了用于评定裂纹扩展准则的COD和J积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对裂纹尖端场的应变分析和能量分析的原则出发,阐述了裂纹稳定扩展的机理。 作为复制变形光栅技术的另一成功应用,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固化残余层间剪切应力及其与外部载荷而引起的应力的叠加效应,并与云纹干涉法实时观测的方法进行了对照。 本文运用云纹干涉法的全场、高灵敏度的特点,研究了Kevlar49/环氧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的全过程,分析了几种破坏形式的产生机理。 本文结合实验中所遇到的复合材料的具体问题,运用云纹干涉法与有限元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了混合位移边界和局部全位移边界两类问题,通过与单一实验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的对照,分析了误差的大小及产生原因,并得到了实验方法所无法得到的结论。 基于混合法的有效性,本文讨论了混合法求解结构刚度系数和应力状态这一有限元方法的反问题,对于几类典型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求解方案。 以上工作所得到的结论无论是对云纹干涉法实验技术的发展还是对复合材料力学规律的认识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勾靖国[8](2008)在《层合玻璃热变形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文中提出飞机在高速飞行中由于气动加热和环境温度的变化,使风挡舱盖表面温度急剧上升。由于约束的限制,工作温度的变化及温度梯度的存在,致风挡发生一定的弯曲变形,对风挡的位移和应力有一定的影响。飞机风挡玻璃不仅要求具有高的强度,而且工作中经受温度的剧烈变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风挡材料是一种层合玻璃,层合玻璃是由较大弹性模量的透明材料和较小剪切模量的软胶层层合而成,两层透明材料通过中间的软胶层粘结。因软胶层的剪切模量与温度相关,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层合玻璃的力学性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很大。此外,由于各层材料之间热膨胀系数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温度变化会引起很大的层间剪应力,层间剪应力对风挡的力学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飞机风挡在温度载荷作用下的层间剪应力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云纹干涉法对风挡材料试件进行了热变形实验研究,从20℃逐渐升温到50℃,每升高10℃记录干涉条纹图,得到了高分辨率的云纹图。由此计算出层间剪应力沿纵向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LS-DYNA对层间剪应力沿纵向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层间剪应力沿纵向的分布。有限元模拟结果和云纹干涉法的实验研究对比表明,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即层间剪应力由对称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在对称中心为零,边缘处最大。如果仅考虑温度载荷对层间剪应力的影响,透明件材料相同时,胶层厚度越大层间剪应力越小;当胶层的厚度相同时,各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越大层问剪应力越大。同时理论分析了膨胀系数相差一个数量级的两种透明材料的非对称层合结构在均匀变温下的热应力的分布。为层合玻璃复合结构作为飞机风挡的可行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李晓蕾[9](2017)在《不同受火方式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耐火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型钢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SRC)异形柱是混凝土中埋入型钢和钢筋骨架的一种组合柱。该结构型式外形美观、平面布置灵活,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出色的承载能力。由于火灾发生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受火面积较大,导致其耐火能力较差。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温度与荷载耦合下型钢混凝土柱的数值模型研究其耐火性能。研究结果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截面形状、截面面积(截面尺寸)、受火时间、受火工况(受火面)是影响柱子内部温度场的主要因素。矩形柱内部温度相对于异形柱较低,受火2小时后,异形柱之间最低温差异较大。由于型钢的存在加快了混凝土的温度传导,使混凝土等温线发生突变。(2)通过研究混凝土、型钢、钢筋的应力变化探求不同受火工况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受力、变形及破坏形态。在恒温加载下计算构件受火一段时间后的极限承载力,在四面受火2小时后,承载力不及常温下的1/7。(3)分析了截面形状、截面尺寸、荷载比、配钢形式、含钢量、长细比、偏心率、荷载角、受火方式等因素对耐火极限的影响。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给出了考虑多因素影响的具有较好吻合度的公式。对SRC异形柱,荷载比较大(大于等于0.5)时十字形柱的耐火性能优于T形柱,T形柱优于L形柱;荷载比较小(小于0.5)时,L形柱耐火性能优于T形柱;截面尺寸越大、荷载比越小耐火极限越长;实腹式配钢优于空腹式配钢;当荷载较大(大于等于0.5)时,长细比越大,耐火极限越低。受火比较均匀时荷载角对耐火极限的影响可以不记,对不均匀受火的几种工况(FA、FB、FC、FD)进行了仔细研究总结。耐火极限是随偏心率的增大呈降低的趋势。
王淑军[10](2008)在《SiC/Al梯度功能材料的高温断裂性能与优化分析》文中指出现代航空航天工业对超高温耐热材料有极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优良的耐热隔热性能以承受高温和热冲击,另一方面又能耐低温且导热性能良好,以提供足够的强制冷却作用;同时还要求材料具有优良的强韧性以承受机械载荷和温度梯度引起的热应力的作用,以达到一定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梯度功能材料(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s,简称FGM)就是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产生的。本文以地空导弹型号整体燃气舵用SiC/Al梯度功能材料为研究对象,以高温实验为主。首先采用激光云纹干涉法,对SiC/Al FGM紧凑拉伸试件在室温条件下的平面应变断裂问题进行实验研究,计算实验断裂韧度;并应用Ansys软件对FGM断裂问题进行仿真计算;其次对SiC/Al FGM紧凑拉伸试件及FGM燃气舵样件在热载荷、机械载荷以及两者的共同作用下的应变情况,采用实验和仿真计算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FGM紧凑拉伸试件和燃气舵样件的应变特性以及载荷耦合作用对结构应变分布的影响;并进一步计算FGM的高温断裂韧度参数;最后,在已进行相关实验基础上使用Ansys对SiC/Al FGM进行优化设计,计算最优化设计梯度分布指数P,同时讨论组分材料对优化结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燃气舵用梯度功能材料SiC/Al,进行了有新意的实验研究工作,研制了相关的高温云纹光栅的制作工艺,将激光云纹干涉法应用于金属陶瓷复合体的测试中;用Ansys成功地对试件的裂纹扩展行为进行预测,并进一步提出了裂纹扩展参数;对燃气舵用SiC/Al FGM进行两个方向优化分析,得到优化方案。
二、应用云纹法确定三维非对称的温度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云纹法确定三维非对称的温度场(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典型结构状态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结构应变测量常见方法 |
1.2.2 结构变形估计常见方法 |
1.2.3 绝热层脱粘识别常见方法 |
1.2.4 结构损伤在线识别常见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3.3 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
2 板问题中的哈密顿体系理论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
2.1 基本问题 |
2.2 矩形板问题边界条件的表述和转换 |
2.2.1 矩形板问题边界条件的提法 |
2.2.2 非齐次边界条件与齐次边界条件的转换 |
2.3 悬臂板问题的哈密顿体系方法 |
2.3.1 悬臂板的基本问题 |
2.3.2 哈密顿体系和辛本征解 |
2.4 板内和表面应变的表达式 |
2.5 数值计算方法 |
2.6 局部位移计算方法 |
2.7 小结 |
3 用于结构状态监测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设计 |
3.1 引言 |
3.2 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传感原理 |
3.3 表面粘贴式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传递规律 |
3.4 埋入式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传递规律 |
3.5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合理布设策略 |
3.5.1 POD理论 |
3.5.2 单根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 |
3.5.3 多根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布设 |
3.6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布设工艺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应变场监测 |
4.1 引言 |
4.2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应变测量方法 |
4.2.1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测量系统 |
4.2.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应变测量性能测试 |
4.2.3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核心参数 |
4.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的复合材料板固化监测 |
4.4 复合材料板应变场监测试验 |
4.4.1 有限元分析 |
4.4.2 加载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结构变形估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高密度应变的结构变形估计理论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变形计算方法 |
5.3 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的原理性试验验证 |
5.3.1 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的有限元分析 |
5.3.2 结构变形估计方法的试验分析 |
5.3.3 百分表的测量误差分析 |
5.3.4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测量数据的修正 |
5.4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悬臂板结构变形估计 |
5.4.1 实验设置 |
5.4.2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测量数据修正方法 |
5.4.3 对称载荷下的结构变形估计 |
5.4.4 非对称载荷下的结构变形估计 |
5.4.5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的结构绝热层脱粘识别方法 |
6.1 引言 |
6.2 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绝热层脱粘识别策略 |
6.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绝热层脱粘识别原理性测试 |
6.4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绝热层脱粘识别方法试验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7.1 引言 |
7.2 基于高密度应变信息的结构损伤指标 |
7.3 基于损伤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数值验证 |
7.4 基于损伤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试验验证 |
7.5 基于损伤指标的复合材料翼梢小翼损伤识别 |
7.5.1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网络布设 |
7.5.2 复合材料翼梢小翼表面应变监测 |
7.5.3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翼梢小翼损伤识别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结论 |
8.2 创新点摘要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强化船用柴油机活塞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目的 |
1.1.1. 船用中高速柴油机发展趋势 |
1.1.2. 高强化活塞结构形式及其适用范围 |
1.1.3. 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手段 |
1.2. 高强化活塞设计技术国内外现状 |
1.2.1. 各相关领域分析技术现状 |
1.2.2. 高强化活塞设计技术小结 |
1.3. 本文拟开展的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活塞多物理场联合建模及分析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活塞多物理场分析所需的数值计算理论 |
2.2.1. 固体力学有限元基本控制方程及解法 |
2.2.2. 传热学有限元基本控制方程及解法 |
2.2.3. 一般场问题的控制方程及解法 |
2.2.4. 热应力分析理论 |
2.3. 活塞多物理场联合建模研究 |
2.3.1. 缸内燃烧分析模型 |
2.3.2. 振荡冷却分析模型 |
2.3.3. 活塞有限元模型 |
2.4. 活塞换热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 |
2.4.1. 活塞传热途径分析 |
2.4.2. 经验法确定缸内燃气热力状态 |
2.4.3. CFD-CAE耦合技术确定缸内燃气热力状态 |
2.4.4. 经验法确定活塞冷却侧边界条件 |
2.4.5. CFD-CAE耦合法确定活塞振荡冷却侧边界条件 |
2.4.6. 多物理场结果映射 |
2.4.7. 组合活塞接触部分的导热系数 |
2.5. 活塞模型接触设置 |
2.5.1. 接触面的结构设计 |
2.5.2. 接触面的模型设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强化活塞温度场换热边界条件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CFD-CAE耦合法的活塞顶换热边界条件研究 |
3.2.1. 燃烧分析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2.2. 缸内燃烧仿真模型及求解算法 |
3.2.3. 活塞顶换热边界条件计算结果 |
3.3. 基于CFD-CAE耦合法的活塞冷却腔换热边界条件研究 |
3.3.1. 活塞振荡冷却油腔边界条件计算 |
3.3.2. 活塞冷却腔振荡冷却计算 |
3.4. 基于经验公式法的活塞顶换热边界条件研究 |
3.4.1. 工作过程计算模型及结果 |
3.4.2. 活塞顶换热边界条件离散化 |
3.5. 经验法与映射法对比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强化活塞温度场分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活塞计算参数设置 |
4.3. 活塞温度场研究实例 |
4.3.1. 基于经验公式法的活塞温度场分析 |
4.3.2. 基于CFD-CAE耦合法的活塞温度场分析 |
4.3.3. 基于混合法的活塞温度场分析 |
4.4. 活塞温度场分析结果对比研究 |
4.4.1. 活塞温度场结果分析 |
4.4.2. 基于CFD-CAE耦合法的经验公式修正 |
4.4.3. 活塞温度场测试 |
4.4.4. 活塞温度场仿真与测试结果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强化活塞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活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 |
5.2.1. 试验方法的确定 |
5.2.2. 试验数据及试验结果 |
5.3. 活塞结构强度分析研究 |
5.3.1. 接触及材料参数设置 |
5.3.2. 结构场分析边界条件及计算工况 |
5.3.3. 影响活塞结构强度的因素分析 |
5.4. 活塞结构强度分析结果 |
5.4.1. 活塞热态结构强度分析结果 |
5.4.2. 活塞热态变形结果研究 |
5.5. 活塞裙冷态静强度应力测试 |
5.5.1. 测点布置方案 |
5.5.2. 试验设计及试验载荷 |
5.5.3. 试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活塞耐久性试验测试研究 |
6.1. 引言 |
6.2. 活塞裙疲劳强度平台考核试验 |
6.2.1. 试验规划 |
6.2.2. 试验过程及结果 |
6.3. 活塞 1000h耐久性配机试验 |
6.3.1. 试验目的及试验过程 |
6.3.2. 试验后拆检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及主要创新点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4)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二氧化碳气泡在聚合物流场中的动态演变 |
1.2.1 聚合物流场中气泡形态演变 |
1.2.2 注塑充填流场的数值模拟 |
1.2.3 聚合物/二氧化碳两相流数值模拟 |
1.2.4 二氧化碳气泡在聚合物流场中形态演变的数值模拟 |
1.3 聚合物在高压二氧化碳中的结晶行为 |
1.3.1 二氧化碳辅助聚合物成形技术的应用 |
1.3.2 二氧化碳对聚合物结晶的影响 |
1.3.3 原位高压显微光学研究方法 |
1.4 该课题方向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合物注塑流场中超临界流体气泡的形态演变规律 |
2.1 引言 |
2.2 数学建模 |
2.2.1 控制方程 |
2.2.2 界面追踪 |
2.2.3 界面张力 |
2.2.4 黏度模型 |
2.2.5 边界条件 |
2.2.6 计算方法 |
2.3 模型验证 |
2.4 聚合物发泡注塑实验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注塑流场中性面上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2 注塑流场中性面上不同初始位置和尺寸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3 偏离注塑流场中性面的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5.4 非注塑流场中性面上不同初始位置和尺寸气泡的形态演变过程 |
2.6 本章小结 |
2.7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模具温度对聚合物发泡塑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机理 |
3.1 引言 |
3.2 数学建模 |
3.2.1 控制方程 |
3.2.2 界面追踪 |
3.2.3 黏度模型 |
3.2.4 界面张力 |
3.2.5 边界条件 |
3.2.6 计算方法 |
3.3 模型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RHCM/PFIM工艺中的气泡演变 |
3.4.2 非对称模具温度所引起的气泡的偏心分布 |
3.4.3 模温对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机理 |
3.4.4 RHCM/PFIM中熔接痕附近的表面缺陷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模具温度对聚合物发泡塑件内部泡孔结构的影响机理 |
4.1 引言 |
4.2 数学建模 |
4.2.1 控制方程 |
4.2.2 界面追踪 |
4.2.3 黏度模型 |
4.2.4 边界条件 |
4.2.5 计算方法 |
4.3 模型验证 |
4.4 实验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RHCM/PFIM热相应分析 |
4.5.2 实心层的厚度变化 |
4.5.3 芯层的泡孔结构 |
4.5.4 小气泡带的位置 |
4.5.5 小气泡带的形成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雪花状左旋聚乳酸晶体在二氧化碳中的生长过程 |
5.1 引言 |
5.2 实验 |
5.2.1 材料 |
5.2.2 样品制备 |
5.2.3 二氧化碳处理 |
5.2.4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经加压二氧化碳处理的PLLA薄膜的形貌 |
5.3.2 雪花晶的结构分析 |
5.3.3 雪花晶的生长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加压二氧化碳对左旋聚乳酸晶体形核长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 |
6.2.1 材料 |
6.2.2 样品制备 |
6.2.3 测试 |
6.2.4 原位高压多光学观测系统 |
6.2.5 二氧化碳处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LLA在低温二氧化碳中的结晶 |
6.3.2 PLLA在高温二氧化碳中的结晶 |
6.3.3 PLLA在加压二氧化碳中的结晶动力学 |
6.3.4 PLLA晶体在形核限制效应中的节奏式生长 |
6.4 本章小结 |
6.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二氧化碳中聚乳酸晶体的分子构象和晶片结构 |
7.1 引言 |
7.2 实验 |
7.2.1 材料 |
7.2.2 薄膜制备 |
7.2.3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 |
7.2.4 测试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PLLA提纯 |
7.3.2 二氧化碳中的薄膜结晶 |
7.3.3 螺旋梯田晶体 |
7.3.4 分子形态 |
7.3.5 松弛折叠的形成 |
7.3.6 多层片晶中的晶片外翻 |
7.4 本章小结 |
7.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聚乳酸在二氧化碳中晶体生长的分子机理 |
8.1 引言 |
8.2 实验 |
8.2.1 二氧化碳处理 |
8.2.2 实验结果 |
8.3 理论模型 |
8.3.1 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状态方程 |
8.3.2 分子形核模型 |
8.3.3 二氧化碳诱发的附加能变 |
8.3.4 模型参数 |
8.3.5 计算方法 |
8.4 计算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8.6 附录 |
8.6.1 S-L模型的计算结果 |
8.6.2 分子形核模型的计算结果 |
8.6.3 扩散活化能和临界形核自由能 |
8.6.4 二氧化碳引起的形核过程中的额外自由能 |
8.7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PCB热—力耦合可靠性实验与有限元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1.2.1 电子产品的热力耦合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2 温度场的激光测试研究近况 |
1.3 课题将要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1.4 论文的工作流程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实验测试原理 |
2.1 双曝光全息干涉法 |
2.1.1 双曝光全息干涉法的基本原理 |
2.1.2 双曝光全息法的数学描述 |
2.1.3 双曝光全息干涉法的特点 |
2.2 实时全息法(一次曝光法) |
2.2.1 实时全息法的基本原理 |
2.2.2 实时全息干涉法的数学描述 |
2.3 条纹调制度的提高 |
2.4 温度场激光干涉测试理论 |
2.4.1 马赫-曾德干涉仪 |
2.4.2 温度场的激光干涉测试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系统及实验 |
3.1 试件及实验条件 |
3.2 实时全息干涉测量实验与计算机实时条纹处理系统 |
3.2.1 实时全息干涉记录程序与系统 |
3.2.2 实验测试关键 |
3.3 二次曝光全息测量法的程序与系统 |
3.4 温度场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
3.4.1 温度场的测试系统 |
3.4.2 温度场的测试系统实验调节步骤 |
3.5 条纹处理软件的基本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4.1 热变形的全息干涉测量结果 |
4.1.1 全息干涉条纹图及分析 |
4.1.2 干涉条纹的数据处理结果 |
4.1.3 对功率放大器的实验分析 |
4.1.4 热变形全息干涉结果小结 |
4.2 温度场的马赫-曾德实验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
4.2.1 试件温度场的光学干涉条纹图像 |
4.2.2 温度场干涉图处理结果与分析 |
4.2.3 温度场光学干涉测量的结论 |
4.2.4 温度与电子器件的失效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CB的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求解基本原理 |
5.2 热分析中的基本传热方式 |
5.3 有限元热分析的基本类型 |
5.3.1 稳态传热分析 |
5.3.2 瞬态传热分析 |
5.3.3 耦合场分析 |
5.4 热应力有限元分析 |
5.5 BJ016E功率放大器的有限元分析 |
5.6 器件的表面上方流场的有限元模拟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声明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气体介质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温度测量的重要性 |
1.1.2 温度场测量的重要性 |
1.1.3 选题依据 |
1.2 声学测温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的发展历史 |
1.2.2 声学测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气体介质温度场声学测量原理 |
2.1 声学测温方程 |
2.2 声学测温原理 |
2.2.1 单路径测温原理 |
2.2.2 温度场测量原理 |
2.3 声学测温的优势和技术关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维温度场声学测量仿真研究 |
3.1 反演及算法 |
3.1.1 反演问题 |
3.1.2 温度场声学测量重建的最小二乘算法 |
3.1.3 插值算法 |
3.2 二维方形边界温度场声学测量仿真 |
3.2.1 理想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3.2.2 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及空间区域的划分 |
3.2.3 声波传播时间的获取 |
3.2.4 各区域平均温度的计算及温度场重建 |
3.2.5 不同传感器数量和布置方式的仿真 |
3.3 二维圆形边界温度场声学测量仿真 |
3.3.1 理想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3.3.2 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及空间区域的划分 |
3.3.3 声波传播时间的获取 |
3.3.4 各区域平均温度的计算及温度场重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维圆形边界温度场声学测量的可视化研究 |
4.1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4.1.1 温度场声学测量系统 |
4.1.2 温度场点测系统 |
4.2 温度场声学反演测量 |
4.2.1 信号的采集与消噪 |
4.2.2 脉冲串归一化阈值点法声波飞渡时间的测量 |
4.2.3 室内温度场的测量 |
4.2.4 单峰对称温度场的测量 |
4.3 温度场的点测 |
4.4 分析及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温度场声学测量仿真研究 |
5.1 三维温度场的表示方法 |
5.1.1 切片图指令 |
5.1.2 颜色比例条 |
5.2 三维温度场声学测量仿真 |
5.2.1 传感器的数量、分布和空间区域的划分 |
5.2.2 模型温度场及重建温度场 |
5.3 考虑声线弯曲效应时的温度场重建 |
5.3.1 本征声线及其求解方法 |
5.3.2 考虑声线弯曲效应时的温度场重建方法 |
5.3.3 模型温度场及重建温度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及云纹干涉法现场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1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节 复合材料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3节 本文的工作安排 |
第二章 云纹干涉法的误差分析及补偿光路的设计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云纹干涉法的理论基础 |
第3节 面内位移补偿光路设计及误差分析 |
第4节 结论 |
第三章 现场复制变形试件栅的工艺研究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现场复制平面变形光栅的工艺研制 |
第3节 曲面变形光栅的复制工艺研究 |
第4节 高温变形光栅的复制工艺研究 |
第5节 变形信息的提取 |
第6节 结论 |
第四章 应用现场复制变形光栅技术研究混杂复合材料GLALL和ARALL层板裂纹扩展机理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混杂复合材料GLALL和ARALL层板的疲劳试验及裂纹场平面变形光栅复制 |
第3节 混杂材料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4节 GLALL、ARALL层板疲劳裂纹张开位移—COD |
第5节 GLALL、ARALL层板静载裂纹场的J积分 |
第6节 混杂材料疲劳裂纹扩展及脱层的机理分析 |
第7节 结论 |
第五章 应用现场复制变形光栅技术研究复合材料的温度应力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固化残余应力问题的实验研究 |
第3节 混杂材料ARALL固化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 |
第4节 混杂复合材料胶层剪切性能实验研究 |
第5节 结论 |
第六章 含表面缺陷的Kevlar49/环氧单向复合材料压缩破坏机理的实验研究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材料与试件的准备及加载方式的确定 |
第3节 Kevlar49/脆性环氧复合材料的轴向压缩试验 |
第4节 Kevlar49/韧性环氧复合材料的轴向压缩试验 |
第5节 Kevlar49/脆性环氧复合材料的四点弯曲试验 |
第6节 Kevlar49/韧性环氧复合材料的四点弯曲试验 |
第7节 结论 |
第七章 云纹干涉法与有限元方法的混合方法 |
第1节 引言 |
第2节 用混合边界方法研究混杂材料铝/碳单向压缩的三维应力 |
第3节 用全边界位移方法研究Ⅰ型裂纹尖端场的应力状态 |
第4节 关于混合法研究材料性能和应力状态的几点讨论 |
第5节 结论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层合玻璃热变形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飞机风挡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风档玻璃的热应力问题 |
1.4 云纹干涉法的研究概况 |
1.5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云纹干涉法理论与实验技术概述 |
2.1 引言 |
2.2 云纹干涉法的基本原理 |
2.2.1 光栅与光栅衍射方程 |
2.2.2 空间虚栅 |
2.2.3 面内位移与光程变化之间的几何关系 |
2.3 双光束对称入射云纹干涉的波前干涉理论 |
2.4 条纹中心的获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仪器及方法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试件的制备过程 |
3.4 云纹干涉实验仪器及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飞机风挡玻璃热应力的理论分析 |
4.3 数值模拟 |
4.4 云纹干涉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不同受火方式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耐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下钢材和混凝土性能研究 |
1.2.2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异形柱研究 |
1.2.3 高温下型钢混凝土柱性能研究 |
1.2.4 高温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性能研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高温下材料性能 |
2.1 概述 |
2.2 材料高温热工性能 |
2.2.1 钢材高温热工性能 |
2.2.2 混凝土高温热工性能 |
2.3 材料高温力学性能 |
2.3.1 钢材高温力学性能 |
2.3.2 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 |
2.4 混凝土和型钢的粘结滑移 |
2.5 本章小结 |
3. SRC异形柱温度场分析 |
3.1 传热学原理 |
3.2 升温曲线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3.1 模型假定 |
3.3.2 完全耦合模型 |
3.3.3 顺序耦合模型 |
3.3.4 建模方法比较 |
3.4 模型验证 |
3.5 SRC异形柱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3.5.1 截面形状 |
3.5.2 升温时间 |
3.5.3 截面面积 |
3.5.4 受火工况及型钢 |
3.6 本章小结 |
4. SRC异形柱受火应力分析 |
4.1 概述 |
4.2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应力分布与发展 |
4.3 约束条件对破坏形态的影响 |
4.4 极限承载力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SRC异形柱耐火极限 |
5.1 概述 |
5.2 SRC异形柱耐火极限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异形柱截面形状和截面尺寸 |
5.2.2 荷载比 |
5.2.3 配钢形式和含钢量 |
5.2.4 长细比 |
5.2.5 偏心率与荷载角 |
5.2.6 受火方式 |
5.3 耐火极限简化计算公式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SiC/Al梯度功能材料的高温断裂性能与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FGM概念以及历史背景 |
1.2 FGM的应用 |
1.3 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基本原理 |
2.1 激光云纹干涉法 |
2.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
2.2.1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 |
2.2.2 有限元法的应用范围 |
2.2.3 有限元软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室温下SiC/Al FGM紧凑拉伸试件裂纹扩展分析 |
3.1 SiC/Al梯度功能材料紧凑拉伸试件裂纹扩展实验研究 |
3.1.1 SiC/Al梯度功能材料紧凑拉伸试件 |
3.1.2 实验测试方法及原理 |
3.1.3 梯度功能材料紧凑拉伸试件载荷—位移曲线 |
3.1.4 Si/Al梯度功能材料紧凑拉伸试件室温断裂韧度 |
3.2 梯度功能材料紧凑拉伸试件断裂问题有限元软件分析 |
3.2.1 ELEMENT DELETION 方法 |
3.2.2 试件模型 |
3.2.3 计算载荷步数据 |
3.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5 试件裂纹尖端总体应变图 |
3.2.6 FGM试件裂纹扩展定性分析 |
3.2.7 FGM试件裂纹扩展定量分析 |
3.2.8 有限元求解稳定性分析 |
3.3 裂纹扩展实验结果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3.1 裂纹嘴位移对比分析 |
3.3.2 裂纹扩展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工况下SiC/Al FGM紧凑拉伸试件应变测试 |
4.1 梯度功能材料紧凑拉伸试件实验应变研究方法 |
4.1.1 三种工况下试件裂尖云纹图 |
4.1.2 实验应变结果 |
4.1.3 Si/Al梯度功能材料实验断裂韧度 |
4.2 SiC/Al梯度材料紧凑拉伸试件裂前应变有限元软件分析 |
4.2.1 计算模型材料参数 |
4.2.2 计算载荷步数据 |
4.2.3 计算模型 |
4.2.4 计算应变结果 |
4.3 SiC/Al梯度功能材料应变对比研究 |
4.3.1 机械载荷作用下试件裂前参照位置处应变对比 |
4.3.2 热载荷作用下试件裂前参照位置处应变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三种工况下SiC/Al FGM燃气舵样件的实验应变研究 |
5.1 梯度功能材料燃气舵样件的应变测试 |
5.1.1 实验燃气舵样件及载荷工况 |
5.1.2 三种工况下样件云纹图 |
5.1.3 样件梯度方向即U场应变结果 |
5.1.4 样件垂直梯度方向即V场应变结果 |
5.2 SiC/Al梯度功能材料燃气舵样件有限元计算 |
5.3 小结 |
第六章 SiC/Al梯度功能材料的优化设计 |
6.1 SiC/Al梯度功能材料优化设计模型 |
6.1.1 SiC/Al梯度功能材料实验测试模型 |
6.1.2 SiC/Al梯度功能材料有限元分析模型 |
6.2 SiC/Al梯度功能材料热应力分析 |
6.2.1 SiC/Al FGM的组分分布指数P与最大热应力间关系 |
6.2.2 SiC/Al FGM的组分分布指数P与最大热应力位置间关系 |
6.2.3 SiC/Al FGM两个方向正应力的对比分析 |
6.3 FGM优化结果的影响因素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应用云纹法确定三维非对称的温度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云纹法确定三维非对称的温度场[J]. 丁健生,宋福海,李靖生,高福昌,徐丽桂,凌德洪. 中国激光, 1990(01)
- [2]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典型结构状态监测研究[D]. 单一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3]高强化船用柴油机活塞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研究与应用[D]. 李全. 中国舰船研究院, 2016(12)
- [4]聚合物/二氧化碳体系的动态相演变与结晶行为研究[D]. 张磊. 山东大学, 2019(02)
- [5]PCB热—力耦合可靠性实验与有限元模拟研究[D]. 耿照新. 首都师范大学, 2004(04)
- [6]气体介质温度场声学测量方法与技术研究[D]. 王明吉.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2)
- [7]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及云纹干涉法现场测试技术研究[D]. 邬柱. 清华大学, 1993(11)
- [8]层合玻璃热变形的实验研究和数值分析[D]. 勾靖国.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9]不同受火方式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耐火性能研究[D]. 李晓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10]SiC/Al梯度功能材料的高温断裂性能与优化分析[D]. 王淑军. 同济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