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批准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批准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

一、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论文文献综述)

国务院[1](1996)在《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文中提出湖北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请示》(鄂政文[1996]79号)收悉。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同意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纪小美[2](2017)在《旅游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文地理学者开始批判地名学的研究,实质是资本、权力与认同框架下,不同社会阶层就地名的符号资本开展的权力博弈,极大地深化了地名学的理论研究,但批判范式在旅游地名上的应用较缺乏。现代旅游地名是旅游发展加速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产物,是旅游地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在市场经济、大众旅游等时代背景中表现出独特的演化路径。旅游地名的符号资本是旅游利益相关者争夺的利益之一,衍生出旅游地名场域的概念及其权力博弈。论文以旅游地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批判范式与结构主义方法论,场域理论与符号资本理论等,应用批判话语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地名学的发展历程与旅游地名的研究进展,结合国情对批判范式进行改进,指出国内旅游地名可拓展的研究方向;其次,阐释了旅游地名及其场域的相关概念,旅游地名的功能与研究价值;然后,解析若干典型更名案例中的社会响应与地名话语权争夺:最后,在总结社会响应的类型与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发挥旅游地名效应与协调权利的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狭义的旅游地名指人们赋予某一特定旅游目的专有名称。广义的旅游地名也包括旅游目的地中服务于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体验与消费等的旅游地理实体的名称及其标识系统。旅游地名场域是指:市场经济语境下,不同利益相关者根据自身权利诉求,凭借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条件,在各自惯习的引导下,通过维持或变更旅游地名的规模结构、命名主体、使用主体、文化内涵与指称范围或政区级别等方式,对旅游地名的符号资本进行开发与争夺等,从而形成不同社群的旅游地名的权力关系网络。旅游地名较一般地名而言,服务对象与命名主体多元,功能与内涵多样,权力关系复杂等。旅游地名对于目的地建设、旅游者素养提升、旅游业发展均有促进作用。旅游地名成为新文化地理学研究与调控旅游地中的人地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研究对象与媒介。旅游地名的变迁规律:①较低要比较高级别景区的地名变迁频率高,数量规模大;全国尺度上(拟)更名城市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②绝大多数的旅游地命名或更名延续古代命名传统,遵循自然与文化逻辑;但在现代社会中,命名主体与方式多样,使用主体扩展,文化内涵提升,地名功能拓展,重视符号资本的开发利用,命名或更名遵循资本与市场逻辑,不断借用时尚元素,迎合旅游者审美偏好变迁。③重视利用地名营造氛围与协调主题,区分不同消费者的文化品位,标榜旅游商贸者不同的经营理念。变迁动因:旅游地理实体变迁是旅游地名变迁的客观动力;社会语言环境变迁是主观动力;迎合游客文化心理有助于拓展客源市场;地名行政管理是人为干预的重要手段,服务对象的变更丰富了旅游地名的内涵与功能。以城市更名为典型的旅游地名变迁,其正面效应:以辖境内着名旅游吸引物更名城市,有助于提高地方知名度,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引导游客的目的地决策,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负面效应:不合理的更名增加社会运行成本、阻碍地方文脉延续;引发地名争夺,加剧区际矛盾;增加游客认知负担,影响目的地形象;对其它资源、周边地区产生屏蔽。社会响应的表现。①相比居民或被动接受更名,网民争夺景区(点)地名话语权的积极性非常高,甚至扭转官方言行,网络舆情受重视。②反对更名的民众、媒体等将更名视为景区管理者或政府的一种短视行为;赞同更名的景区管理者重视更名带来的旅游轰动效应、长期与广域利益,积极借住政府的社会资本进行目的地营销与地名争夺。③更名与区划调整中,经济利益遭受最直接损失的利益主体的反抗意识最强。④民众对城市更名的看法分歧较大,存在代际、空间尺度差异。尽管前者通过间接对抗性途径争取到一定话语权,政府仍掌握最终的命名与更名权。⑤不同时期、不同级别与地方的政府,以及政府内部官员间对城市更名的响应不一。态度与积极性的差异受到利益主体的权力地位,对城市更名作用的理解与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的认识等的影响。⑥县域以上的政区更名,往往触及切身经济利益,普通民众会采取正面对抗策略,并影响政府的地名决策。(4)社会响应类型与机理。响应类型主要有征名、争名与更名。社会征名是旅游开发商应对命名主体多元化的一种响应;地名品牌的市场营销体现开发商或政府对旅游地名功能拓展、命名方式多样等变迁趋势的响应;异地的非旅游经济活动主体对旅游地名的符号资本的角逐,反映了前者对旅游地名使用主体扩展的响应;旅游地更名中的权力博弈是不同利益相关者针对命名主体多元、地名功能拓展等变迁趋势的交互响应。响应机理在于:市场经济、大众旅游与大众媒体语境下,随着民众的公共决策意识与政府的城市营销意识的提升,旅游地名场域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在权力地位、资本条件、权利意识与社会记忆等因素的作用下,对旅游地名的符号资本进行开发与争夺。(5)发挥旅游地名效应可通过:培养民众的地名权利意识,通过商业开发转化旅游地名的经济价值,传承民族优秀文化,重视旅游者的文化心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等的对策。协调旅游地名权利可通过:鼓励开发商的创意命名,认可旅游者的参与命名,增强政府地名管理的效力,尊重与保障居民的地名权。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居民、政府与开发商三者间的地名权力交互关系;进一步探讨亚型旅游地名场域间的格局差异,其他场域对旅游地名场域的作用机理;加强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利益相关者的地名认知研究等。

郭细根[3](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刘宏[4](2014)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1洞庭湖区域概况》文中提出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面积2 625 km2。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由东面的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区域包括洞庭湖体以及沿湖的岳阳、长沙、益阳、常德、荆州五市。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五市共有3 004万人,面积7.12×104km2。区域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46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3.3倍。2013年五市国民生产总值14 306亿元,是中部地区一个重要发展板块。

梅娜[5](2014)在《地名变更的行政法规制》文中研究说明地名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它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历史;地名变更是一项行政决策,它折射出当地政府的管理智慧。地名变更应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很多环节;然而如今,变更地名已成为一些政府常用的欲推动地方发展的手段,盲目无序更名的背后是任性随意的行政决策,这种做法不但违法,而且还损害当地居民的公共利益。如何全面衡量地名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小心谨慎地变更地名,保证地名变更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这是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和讨论的。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社会转型时期地名变更现象的涌现”,首先对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地名变更案例进行归纳,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地名变更类型;其次分析地名变更现象涌现的背后动因,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地名变更无序现象的危害”,这部分从地名变更无序现象会导致传统文化的失落、行政决策的专断、公共利益的损害三个危害分析。第三部分为“地名变更的行政法规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说明地名变更行政法规制的现状,从我国现行有效的地名管理行政法律规范体系进行分析,得出规范地名管理工作的《地名管理条例》是时候该修订和完善;其次研究如何从实体法上进行规制,关注地名变更应该遵循的目的、遵守的原则、尊重的标准;最后研究如何从程序法上进行规制,分别讨论地名变更如何启动、延展和救济,相应的主体和程序该如何规范。

黄明元[6](2013)在《城市政区地名的变更及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更名是现实生活中争议颇多的热点问题,它对社会公共生活多个领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其问题特质要求突破表面化的讨论,进而上升为理论上的关切。故特把课题研究对象确定为市及市辖区专名的变更,导入公共行政学、地名管理学、政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来进行论证分析,就城市政区更名的特点、类型、问题等内容进行系统性地研究,这对于区划与地名工作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我国建国至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至今两个阶段城市政区更名的实际考察,我国在城市更名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区重名问题,包括因更名带来新的重名和尚有诸多城市重名问题没有解决;其次,区划地名与地域实体不相对应,严重影响政区地名的指位功能,对社会交往产生负面影响;第三,不当更名对遗产原真性保护产生不利影响,这是当今城市更名引起热议的重大原因;最后,城市更名运作机制欠合理,如更名政策问题的构建机制不完善、更名方案决策不合理、更名规划工作不到位等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政区更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上述问题的存在,促使人们对城市政区更名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合理性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城市政区更名而言,就是要将政区更名工作置于合理性审查之下,使之既符合区划与地名相关规律又能够良好地切合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为增进城市更名的合理性,就要树立合理的更名观,通过推进更名的制度建设和法治建设保障合理的更名过程,通过加强遗产保护等辅助措施得到合理的更名结果。

周新普[7](2017)在《“襄樊”更名“襄阳”,助力历史名城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全国地名,纵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名,都很有讲究。关于"襄樊"恢复更名为"襄阳"的建议,最早是由社会各界群众自发组织的。一批专家学者也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反复就"襄樊"更名为"襄阳"提出建议。很多襄阳籍的海外华人华侨,在回乡祭祖寻亲时,也通过不同渠道提出更名襄阳。一些网站还相继开辟论坛,发帖呼吁恢复襄阳市名。2010年世博会后,国务院发文件批复"襄樊"更名为"襄阳"。

余雷[8](2011)在《荆州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荆州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由于旅游开发基础薄弱、旅游设施不到位、旅游宣传营销不够等不利因素,目前荆州文化旅游发展的状况显然与荆州所拥有的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不对称,其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充分、有效地转化成有魅力、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产品,从而对国内外游客产生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在21世纪国内外文化旅游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荆州只有结合自身实际,迎头赶上,扬长避短,走差异化竞争的文化旅游发展道路,才能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展文化旅游,对于荆州,优势明显,机遇难得,正逢其时,关系着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本文共分为六节。第一节为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缘起与论题意义、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与框架结构以及主要观点与理论创新。第二节简要叙述了荆州的历史沿革。第三节主要阐述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及荆州文化遗产的存量,分析得出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遗产是荆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文化遗产。第四节主要阐述了文化旅游的概念及荆州文化旅游的概况,着重阐述了荆州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的旅游开发及现状。对荆州宗教文化、关公文化等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及现状,本文也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前景。在前部分对荆州文化遗产与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所面临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继而在第五节提出应对荆州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强调其定位不仅应体现出荆州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城市魅力,而且还要把握好市场导向。其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应定位为“楚国故都,东方雅典;三国枢纽,江汉水城。”在此定位基础上,本文第六节提出了荆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举措,强调要明确主题,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以西安大明宫、深圳华侨城为例,指出荆州应建设楚文化考古遗址公园、三国公园、荆江水城等文化旅游项目;在荆州文化旅游的对外宣传上,还可考虑打造“一栏”、“一节”、“一剧”、“一戏”,为荆州发展文化旅游宣传造势,扩大荆州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黄婷[9](2012)在《近15年来荆州市城乡居民点用地规模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乡居民点用地变化是土地覆被变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活动对自然进行改造中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对于居住、生活及生产等用地的需求增大,无论是在居民点数量还是规模的扩展方面在我国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巨大差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发展都又各有特点。本文以湖北省荆州市城乡居民点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分形及景观生态学为理论支撑,将运用ArcGIS空间数据库处理方法提取出的城乡居民点用地规模数据并将其应用于首位度、Zipf、景观格局指数等模型,对其辖区内城镇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结论:(1)荆州市城镇居民点整体分布符合首位城镇等级分布规律,但各区市县的首位特征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荆州区、沙市区具有较高的首位度,在区域中居于有强势地位,监利、江陵、洪湖首位特征不明显,小城镇居民点发展不足,大城市发展较快。1995年与2010年城镇居民点规模分布都符合Zipf定律,具有等级规模分布特征,经过15年的建设,虽然城镇居民点的规模有不断的发展,但小城镇用地增速较慢,中间位序城镇数量减少,致使城镇规模结构不集中,城镇居民点体系发育不够完善。荆州市城镇居民点关联维数和聚集度维数的分析结论表明,荆州市在1995-2010年的发展中城镇居民点的发展受首位城镇辐射作用不明显,相邻城镇居民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促进荆州市城镇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与首位度的分析相一致。(2)荆州市15年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变动特征表现为:全市及各区市县的规模与数量的总体变化较大,但规模的扩张多集中于小居民点,大规模的居民点数量变动较少,各区市县变化幅度较小,变化趋势各异;1995-2010年沙市区与江陵县农村居民点占城乡居民点用地百分比呈上升趋势,江陵县自划县以来农村居民点的面积增长较快,其农村居民点规模发展尤其快速。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相对变化率分析表明洪湖、监利、公安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变化较全区域小,沙市区变化最大。荆州市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指数表明,斑块平均规模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变化幅度也呈上升趋势,居民点团聚度的增加,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受邻近居民点之间的影响较大,而农村居民点形状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农村居民点趋于规则化,复杂程度降低。

杨沁杰[10](2019)在《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十八大报告提出将“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区划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制问题。省际边界区域是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部分,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这一特殊区域的区划体制调整,未能厘清不同层级政区调整的差别与特征,本文拟聚焦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以期为这一区域调整提供案例支撑、经验借鉴和政策参考。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行政区边缘经济理论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运用GIS可视化软件以及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针对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和驱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安排如下:(1)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随后进行了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然后说明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最后阐明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并做出技术路线图。(2)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通过省级、地级政区的时空演化特征,总结出各自的阶段历程,最后进行调整的机制分析。(3)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着重关注县级政区这一层的时空特征并划分为四个调整阶段,其后根据四种调整模式细化分析,最后进行特征总结。(4)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从不同调整模式中归纳各自的因素,县级市调整主要有对外合作、扶贫开发、增长极培育导向,市辖区调整主要有省际联动、生态保护和扩容提质导向,其他类型主要有统一管理和城市治理导向,最终构成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5)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通过市辖区调整的三个案例,分析三种导向下的相关效应。(6)结论回顾与研究展望。梳理研究中的结论要点和不足,根据现有形势对未来省际边界政区调整提出展望。

二、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论文提纲范文)

(2)旅游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化转向与地方研究
        1.1.2 文化景观解读的升温
        1.1.3 语言转向与话语权力
        1.1.4 批判转向的借鉴意义
        1.1.5 旅游发展与地名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
    1.4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
        1.5.1 批判话语分析
        1.5.2 社会网络分析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1.8 理论基础
        1.8.1 符号权力
        1.8.2 符号资本
        1.8.3 场域理论
        1.8.4 社会记忆理论
    1.9 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地名研究进展与述评
    2.1 国外地名学研究进展
        2.1.1 权力关系
        2.1.2 地方认同
        2.1.3 社会正义
        2.1.4 符号抵制
        2.1.5 空间政治
        2.1.6 地名商品
        2.1.7 旅游地名
    2.2 国内地名学研究进展
        2.2.1 地名学发展阶段特征
        2.2.2 地名研究方法的演进
        2.2.3 地名文献的计量分析
        2.2.4 地名研究的地理议题
        2.2.5 地名商品化及其管理
        2.2.6 旅游地名的研究进展
    2.3 批判范式的国内应用
    2.4 研究评价与范式改进
    2.5 小结
第3章 旅游地名及其相关概念解析
    3.1 地名及其相关概念
        3.1.1 地名与地名学
        3.1.2 地名学
        3.1.3 地名变迁
    3.2 旅游地名的概念
        3.2.1 旅游地的定义
        3.2.2 旅游地名的定义
        3.2.3 旅游地名的符号资本
        3.2.4 旅游地名场域
        3.2.5 旅游地名的功能
    3.3 旅游地名的研究价值
    3.4 小结
第4章 旅游地名变迁的规律、效应与动因
    4.1 变迁规律
        4.1.1 级别差异突出
        4.1.2 区域差异显着
        4.1.3 命名方式多样
        4.1.4 文化内涵提升
        4.1.5 地名功能拓展
        4.1.6 命名主体多元
        4.1.7 使用主体扩展
        4.1.8 语言标识丰富
    4.2 变迁效应
        4.2.1 正面效应
        4.2.2 负面效应
    4.3 变迁动因
        4.3.1 社会语言环境变迁
        4.3.2 旅游地理实体变迁
        4.3.3 迎合游客文化心理
        4.3.4 城市地名行政管理
        4.3.5 地名服务对象变更
    4.4 小结
第5章 社会响应的实证分析
    5.1 案例概况
        5.1.1 乾坤柱更名哈里路亚山
        5.1.2 会峰阁更名琅琊阁
        5.1.3 石人山复名尧山
        5.1.4 赤山湖拟更名秦淮湖
        5.1.5 南平市更名武夷山市
        5.1.6 黄山市拟复名徽州市
    5.2 社会响应
        5.2.1 网民响应
        5.2.2 景区响应
        5.2.3 媒体响应
        5.2.4 居民响应
        5.2.5 商界响应
        5.2.6 政府响应
        5.2.7 交互响应
    5.3 小结
第6章 响应机理与对策分析
    6.1 社会响应的类型
        6.1.1 征名: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征名
        6.1.2 争名:地名品牌的营销与争夺
        6.1.3 更名:旅游地更名的权力博弈
    6.2 社会响应的机理
    6.3 旅游地名效应的发挥
        6.3.1 培养地名权利意识
        6.3.2 地名资源商业开发
        6.3.3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6.3.4 重视游客文化心理
        6.3.5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6.4 旅游地名权利的协调
        6.4.1 鼓励开发商的创意命名
        6.4.2 认可旅游者的参与命名
        6.4.3 发挥政府的规范与引导
        6.4.4 尊重保障居民的地名权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拓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地名变更的行政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二、社会转型时期地名变更现象的涌现
    (一)地名变更现象的涌现
        1.城市更名
        2.街道更名
        3.旅游景点更名
        4.大学更名
    (二)地名变更现象涌现的动因
        1.经济发展的冲动
        2.社会文化的传承
        3.从众心理的影响
三、地名变更无序现象的危害
    (一)传统文化的失落
    (二)行政决策的专断
    (三)公共利益的损害
四、地名变更的行政法规制
    (一)地名变更行政法规制的现状
    (二)地名变更的实体法规制
        1.目的性规制
        2.原则性规制
        3.标准性规制
    (三)地名变更的程序法规制
        1.地名变更的启动
        2.地名变更的延展
        3.地名变更的监督
五、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城市政区地名的变更及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城市政区更名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阐析
        2.1.1 政区
        2.1.2 城市型政区
        2.1.3 政区地名
        2.1.4 城市政区更名问题的界定
    2.2 城市政区更名研究的相关理论导入
        2.2.1 行政区划调整的系统性理论
        2.2.2 政区地名标准化理论
        2.2.3 地名规划理论
        2.2.4 公共政策理论
    2.3 政区更名的影响因素
        2.3.1 政治因素
        2.3.2 经济因素
        2.3.3 文化因素
        2.3.4 社会因素
第3章 我国城市政区更名的实践考察
    3.1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城市政区更名
        3.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城市政区发展概况
        3.1.2 建国初期城市政区更名概况
    3.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政区发展情况
        3.2.1 改革开放以来市的设置情况
        3.2.2 市辖区设置现状
    3.3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政区更名要点分析
        3.3.1 城市政区更名的时间年代变化
        3.3.2 城市政区更名的空间区域分布
        3.3.3 城市政区更名的类型划分
        3.3.4 城市政区更名的突出内容
第4章 城市政区更名存在的问题
    4.1 政区重名问题
        4.1.1 因更名带来新的重名现象
        4.1.2 诸多城市政区重名需要更名
    4.2 区划地名与地域实体不相对应
        4.2.1 以偏概全的问题
        4.2.2 名实错位
        4.2.3 政区驻地不一致
    4.3 对遗产原真性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4.3.1 遗产与区划之间的密切关系
        4.3.2 政区更名对遗产保护的负面影响
    4.4 城市政区更名运作机制欠合理
        4.4.1 更名政策问题构建机制有待完善
        4.4.2 更名方案决策不合理
        4.4.3 更名规划工作不到位
第5章 加强城市更名合理性的对策思考
    5.1 城市政区更名合理性的内涵
    5.2 促进城市政区更名合理化的对策
        5.2.1 明确城市政区更名的指导思想
        5.2.2 推进城市政区更名的法治建设
        5.2.3 加强遗产保护工作
        5.2.4 建立健全更名论证和听证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襄樊”更名“襄阳”,助力历史名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尊重历史大背景是更名工作的前提
二、提早发起、坚持不懈是更名工作的要义
三、宣传讨论、得到群众认可是更名工作的基础
四、国家级大媒体的支持是更名工作的关键

(8)荆州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论题意义
    (二) 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关于荆州楚文化遗产与楚文化旅游的研究
        2、关于荆州三国文化遗产及旅游的研究
        3、关于荆州水文化遗产及旅游的研究
        4、关于楚文化、三国文化及水文化的综合研究及其它研究成果
    (三)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框架结构
        1、研究方法
        2、写作思路
        3、框架结构
    (四) 主要观点与理论创新
        1、主要观点
        2、理论创新
二 荆州的历史沿革
三 荆州文化遗产
    (一) 概念定义
        1、文化遗产的概念分析
        2、文化资源的概念分析
    (二) 荆州文化遗产概述
        1、荆州楚文化遗产
        2、荆州三国文化遗产
        3、荆州水文化遗产
        4、荆州其它文化遗产
    (三) 与旅游相关的荆州文化遗产的存量
四 荆州文化旅游
    (一) 文化旅游的概念
    (二) 荆州文化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1、荆州文化旅游的发展概况
        2、荆州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三) 荆州发展文化旅游的前景
        1、荆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2、荆州发展文化旅游的前景
五 荆州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定位
    (一) 荆州文化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意义
    (二) 荆州文化旅游主题形象定位的原则
        1、文化旅游形象定位应凸现荆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2、文化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应体现荆州卓尔不群的形象
        3、文化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应坚持区域特色与市场导向相结合
    (三) 试对荆州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进行定位
六 荆州发展文化旅游的举措
    (一) 明确主题,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
        1、荆州发展文化旅游应遵循的原则
        2、荆州发展文化旅游应实施品牌引领战略
    (二) 深入挖掘和打造高品质旅游产品
    (三) 加强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与推介
    (四) 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确立"大旅游"思想
        1、楚文化之旅
        2、三国文化之旅
        3、新三峡之旅
    (五) 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六) 积极培育文化旅游的人才,健全旅游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机制
    (七) 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与氛围
    (八) 规范文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优化市场环境
    (九) 大力进行荆州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素质
参考文献
致谢

(9)近15年来荆州市城乡居民点用地规模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城镇居民点的研究进展
        1.2.2 农村居民点的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理论与方法
    2.1 城乡居民点的界定
    2.2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 分形理论及方法
        2.3.1 分形理论
        2.3.2 分形模型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方法
        2.4.1 研究内容及方法
        2.4.2 景观指数的选取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荆州市概况
        3.1.2 荆州市行政区划变迁
        3.1.3 荆州市行政区划现状
    3.2 数据来源
    3.3 数据分析及处理
4 荆州市城镇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特征
    4.1 荆州市城镇居民点现状分析
        4.1.1 城镇规模分级现状分析
        4.1.2 城镇居民用地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4.1.3 主要城镇的职能现状分析
    4.2 城镇居民点用地规模时空变化特征
        4.2.1 首位度时空变化特征
        4.2.2 位序——规模时空变化特征
    4.3 城镇居民点用地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
        4.3.1 城镇居民点聚集维数
        4.3.2 城镇居民点关联维数
5 荆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特征
    5.1 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分布现状
    5.2 荆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时空变化特征
        5.2.1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5.2.2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时空变化幅度分析
    5.3 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格局特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分析与研究综述
        1.2.1 有关各级政区调整的研究综述
        1.2.2 有关省际边界地区的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说明
第二章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与机制分析
    2.1 省级政区调整的历史沿革与时空特征
        2.1.1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沿革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空特征
    2.2 地级政区调整的发展脉络与时空特征
        2.2.1 调整的历史进程与阶段特征
        2.2.2 调整的模式选择与空间特征
    2.3 省际边界省地级政区调整的机制分析
第三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
    3.1 县级政区调整的时序历程与空间特征
        3.1.1 不同时段下的调整重点
        3.1.2 多重尺度下的空间分异
    3.2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与回顾总结
        3.2.1 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分类
        3.2.2 县级政区调整的回顾总结
第四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导向机制
    4.1 县级市调整的“多重功能”激发
        4.1.1 导向一:边境对外合作
        4.1.2 导向二:助力扶贫开发
        4.1.3 导向三:“增长极”培育
    4.2 市辖区调整的“多元空间”提升
        4.2.1 导向一:省际区域联动
        4.2.2 导向二:生态空间保护
        4.2.3 导向三:扩容提质优化
    4.3 其他类型调整“多样方式”创新
        4.3.1 导向一:多区统一管理
        4.3.2 导向二:城市有序治理
    4.4 差异化导向下县级政区调整的驱动机制
第五章 省际边界县级政区调整的效应评价
    5.1 省际联动效应——以京津冀为例
        5.1.1 背景分析
        5.1.2 效应评价
    5.2 生态保护效应——以湖北省郧阳区为例
        5.2.1 背景分析
        5.2.2 效应评价
    5.3 空间优化效应——以河南省陕州区为例
        5.3.1 背景分析
        5.3.2 效应评价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四、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6(36)
  • [2]旅游地名变迁的社会响应研究[D]. 纪小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3]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4]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01洞庭湖区域概况[A]. 刘宏.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构想, 2014
  • [5]地名变更的行政法规制[D]. 梅娜. 苏州大学, 2014(10)
  • [6]城市政区地名的变更及其问题研究[D]. 黄明元. 湖南大学, 2013(04)
  • [7]“襄樊”更名“襄阳”,助力历史名城建设[J]. 周新普. 上海城市管理, 2017(02)
  • [8]荆州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D]. 余雷.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9]近15年来荆州市城乡居民点用地规模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黄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10]我国省际边界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及其机制研究[D]. 杨沁杰.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  ;  ;  

国务院关于批准湖北省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的批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