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回顾“反书”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回顾“反书”

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重温《反对本本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冯海涛[1](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吴怀友,武晓铮[2](2021)在《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国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持续走向深入,呈现许多新视角、新内容、新成果。其中,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反对本本主义》、《新民主主义论》、《寻乌调查》、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毛泽东医疗卫生防疫思想、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和文化自信思想、毛泽东矛盾观、毛泽东人民观以及国外毛泽东研究评介等问题,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研究的热点、重点,反映了毛泽东研究的最新进展。

奚洁人[3](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这个方法的本质特征和活的灵魂,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人把这个活的灵魂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基本方法论贯穿于党的理论创新的全过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同时,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和基本方法论的科学内涵,又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活的灵魂创新发展的独特贡献。

李雨檬[4](2021)在《毛泽东着作常读、常思、常新——基于习近平引述毛泽东着作的一些总结和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历史可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毛泽东着作常读、常思、常新。习近平在讲话、着作中对毛泽东着作有很多引述,富有深意和方向性指引,值得不断领悟。基于尽量全面的文献梳理,习近平讲话、着作中对毛泽东着作的引述,有引述次数多、时间跨度长、内容涵盖广三个基本特点。这些内容主要围绕精神血脉"、活的灵魂"、"三大法宝"、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四个重要主题。从中可以得出三点启示:引述以新时代正确科学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为遵循;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出毛泽东话语对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深刻影响。

韩庆祥,梅宪宾,张迪,张士海,沈浩,马福运,王瑶,唐爱军[5](202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与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需要好好总结百年大党发展历程的基本经验。总结经验是为了少走弯路,使今后的路走得更好!一个善于总结与反思的政党,是具有高度理性自觉从而不断获得进步动力的政党,因为它能增强对辉煌与苦难的历史记忆。1965年,毛泽东在与程思远谈话时深有体会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历经磨难但不断走向辉煌的中国共产党,正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百年大党发展历程之基本经验,既可以从道理、学理、哲理三者统一上进行,又可以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者统一上进行,也可以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进行,还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上进行,等等。在各种总结中,有一个共同点贯穿其中,那就是总结百年大党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经验,它涉及马克思主义与哲理、理论、文化等。总结百年大党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经验需要抓住根本,这一根本就是百年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守正"和"创新"的辩证关系、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对百年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哲学省思等。由此,本专题精心选择五个主题进行探索研究,以此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张文杰[6](2021)在《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对我国德育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主要回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什么是德育、如何开展德育”这一重大课题,为新时期党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从社会宏观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对我国德育的基本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具体阐述,提出并形成极具系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大德育思想,其理论渊源、主客观条件、历史流变、主要内容、思想特质、方法论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追根溯源,探索其生成条件,从整体上梳理发展的历史脉络,领悟德育思想的精神要义和科学内容,总结德育实践的基本经验,重在研究其对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的当代价值。本研究从邓小平德育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寻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动力,不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理论,抑或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建设,都有独特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理论渊源和主客观条件为研究基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其发展的脉络走向,总结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提炼其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重新审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选题依据、理论价值、现实意义、相关概念的界定和阐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等。在国内外研究综述上,从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立论基础、主要内容、发展历程、基本特征、价值意义、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解读,剖判目前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空白,明确邓小平德育思想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本章通过阐述邓小平德育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西方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中世纪德育思想和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的关联,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第三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客观条件。本章通过反思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应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客观条件。同时指出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面向未来的远见卓识,阐明邓小平德育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四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本章是在对国内关于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阶段梳理的基础上,根据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德育的基本规律,重新探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包括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酝酿、发展、成熟四个阶段。第五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科学内涵。本章涵盖了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目标、价值维度、政治保证以及其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阐释邓小平德育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六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和方法论特色。本章以第三、四、五章为基础,归纳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协调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协调统一、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协调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剖析并概括出邓小平德育思想中可以借鉴的德育方法,即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第七章,主要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本章重在研究邓小平德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事业具有独特的当代价值,涵盖了以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理念的实用价值;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侵蚀的交往价值;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的实践价值;德育与自由相结合、与人的解放相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及与劳动相结合的人文价值;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关照、社会主义聚焦的情感价值。

罗腾[7](2021)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文中指出

朱鸿亮[8](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甘园园[9](2021)在《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许璐[10](2021)在《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体系完整、特征突出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造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取得的历史经验为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证选题的目的和研究意义,界定相关的概念,概括研究的现状,阐明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介绍史料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及重难点。第二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主要梳理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以及中央苏区时期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第三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具体阐述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分析中央苏区时期根据教育对象的现状和特点分类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实践,系统总结中央苏区时期借助什么样的载体和途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取得的实效性。第四部分为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重点对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从保障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推动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及社会新风尚形成两方面阐述其历史作用。其次分析其主要特点,主要有理论武装、思想引领;唤醒意识、激发情感;利益驱动、保障人权;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最后总结其历史经验,其经验概括为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第五部分为结语。

二、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重温《反对本本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重温《反对本本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2)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
二、关于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的研究
三、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研究
四、关于毛泽东《寻乌调查》及调查工作的研究
五、关于毛泽东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研究
六、关于毛泽东医疗卫生防疫思想的研究
七、关于毛泽东传统文化观和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
八、关于毛泽东矛盾观的研究
九、关于毛泽东人民观的研究
十、关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评介

(3)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论文提纲范文)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二、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毛泽东着作常读、常思、常新——基于习近平引述毛泽东着作的一些总结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精神血脉
二、“活的灵魂”
三、“三大法宝”
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5)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与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哲学省思
    一、坚持真理和道义(价值)相统一
    二、正确把握一般和特殊的辩证关系
    三、注重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
    四、坚持批判和建构相统一
        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注重其批判性。
        其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更注重其建构性。
    五、坚持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与批判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社会思潮的甄别与斗争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社会思潮的祛魅与重塑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对社会思潮的整肃与回归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社会思潮的统领与建构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百年历史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守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逻辑前提
    二、运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要求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指向
    四、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环节
    五、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一元化主导思想和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辩证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
    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用刚性的制度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保障
    七、余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意识形态建设的守正创新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三、坚持与错误思潮作斗争,不断增强意识形态引领力
    四、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说服力
    五、坚持科学系统的谋划,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
    一、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一般界定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的历史经验

(6)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阐释
        1.3.1 德育
        1.3.2 德育与德育工作
        1.3.3 邓小平德育思想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和难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7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育思想
        2.1.2 列宁的德育思想
        2.1.3 毛泽东的德育思想
    2.2 对中国传统儒家德育思想的继承
        2.2.1 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
        2.2.2 后世儒家的德育思想
    2.3 对西方德育思想的扬弃
        2.3.1 古希腊先哲的德育思想
        2.3.2 中世纪德育思想
        2.3.3 近代资本主义德育思想
    2.4 小结
第三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生成条件
    3.1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客观条件
        3.1.1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德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3.1.2 对苏东剧变思想文化根源的反思
        3.1.3 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应对
    3.2 邓小平德育思想生成的主观条件
        3.2.1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2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民情怀
        3.2.3 追求实效的工作作风
        3.2.4 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3.2.5 面向未来的远见
    3.3 小结
第四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历史流变
    4.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萌芽(1975 年-1978 年)
        4.1.1 对教育科学文化领域的整顿
        4.1.2 对德育的拨乱反正
        4.1.3 打破教育战线上“左”倾思想禁锢
    4.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酝酿(1978 年-1987 年)
        4.2.1 德育工作的新起点
        4.2.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确立
        4.2.3 德育工作的精神文明向度
        4.2.4 基层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4.3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发展(1987 年-1992 年)
        4.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关联的再反思
        4.3.2 德育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再强化
        4.3.3 党性教育的德育之途
    4.4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成熟(1992 年-1997 年)
        4.4.1 德育评价论
        4.4.2 德育效用论
        4.4.3 德才兼备论
        4.4.4 德育功能论
    4.5 小结
第五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内容架构
    5.1 “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
        5.1.1 理想信念教育
        5.1.2 基本道德规范的自律教育
        5.1.3 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5.1.4 遵纪守法的他律教育
    5.2 “三个面向”的德育价值维度
        5.2.1 面向“现代化”的传统价值
        5.2.2 面向“世界”的民族价值
        5.2.3 面向“未来”的现实价值
    5.3 德育的文明之基
        5.3.1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德育的现实基础
        5.3.2 德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精神动力
        5.3.3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4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协调共生性
    5.4 德育的政治保证
        5.4.1 社会主义道路是德育的政治方向
        5.4.2 无产阶级专政是德育的制度保障
        5.4.3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德育的组织保证
    5.5 小结
第六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及方法论特色
    6.1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基本特质
        6.1.1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6.1.2 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6.1.3 政治性与思想性的辩证统一
        6.1.4 理论性与应用性的辩证统一
    6.2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6.2.1 说服教育与示范教育相结合
        6.2.2 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6.2.3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6.2.4 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6.3 小结
第七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7.1 “求用尚效、聚焦民心”为依据的实用价值
        7.1.1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为根本
        7.1.2 倡导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相结合
        7.1.3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理念
    7.2 “对话沟通、和而不同”为意旨的交往价值
        7.2.1 打破两种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壁垒
        7.2.2 汲取人类德育文明的优秀成果
        7.2.3 抵御各种腐朽文化思想的侵蚀
    7.3 “崇实尚行、与时俱进”为要旨的实践价值
        7.3.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7.3.2 德育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7.3.3 德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调统一
    7.4 “求知求做、德文合一”为判据的人文价值
        7.4.1 德育与自由相结合
        7.4.2 德育与人的解放相结合
        7.4.3 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7.4.4 德育与劳动相结合
    7.5 “薪火相传、形上诉求”为旨意的情感价值
        7.5.1 德育的爱国主义情怀
        7.5.2 德育的集体主义观照
        7.5.3 德育的社会主义聚焦
    7.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10)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史料概况
    五、研究思路与框架
    六、主要研究方法
    七、创新之处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基础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环境
        二、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二、中共早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识
        三、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奠基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础
        一、大革命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井冈山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第四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
        一、党内思想和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二、红军内部的思想与组织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三、苏区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
第二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
    第一节 整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框架
        一、《宣传工作决议案》形成系统的宣传教育思想
        二、《古田会议决议》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三、《反对本本主义》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
        四、红军政治工作会议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
    第二节 全面系统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教育
        一、核心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重点是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关键是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基础是妇女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根本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节 形式多样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一、运用各种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建立各层次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借助纪念和节日庆祝活动动员组织和发动群众
        四、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中央苏区革命战争胜利和根据地政权巩固的根本保障
        二、推动了中央苏区社会进步和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理论武装,思想引领
        二、唤醒意识,激发情感
        三、利益驱动,保障人权
        四、喜闻乐见,贴近生活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中心工作的关系
        二、必须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领导
        三、树立“接地气、烟火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重温《反对本本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研究[D]. 冯海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2020年国内毛泽东研究热点问题与最新进展[J]. 吴怀友,武晓铮. 毛泽东研究, 2021(05)
  • [3]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J]. 奚洁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21(03)
  • [4]毛泽东着作常读、常思、常新——基于习近平引述毛泽东着作的一些总结和思考[J]. 李雨檬.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1(08)
  • [5]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与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专题研究][J]. 韩庆祥,梅宪宾,张迪,张士海,沈浩,马福运,王瑶,唐爱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6]邓小平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文杰. 西北大学, 2021(11)
  • [7]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D]. 罗腾. 西南大学, 2021
  •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9]习近平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甘园园. 西南大学, 2021
  • [10]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许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回顾“反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