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划清形势教育中的三个界限(论文文献综述)
易春秋[1](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柴桦[2](2012)在《当前高校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坚定立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大是大非面前分清对错,明辨真伪,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和诱惑,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提倡和号召大学生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理性分析社会问题,化解大学生思想混乱和信念动摇的信仰危机,提升全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素养,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需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清是非与促进自我发展相结合、明辨真伪与提升理论水平相结合和创新发展与继承借鉴吸收相结合为重要原则;以是否坚持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追求和是否言行统一、重在落实为衡量评断标准。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理论误区和现实障碍,既有理论层面在指导思想、经济体制、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方面的错误观点和思潮,也有现实层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引导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需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现实,结合高校“两课”教学,在指导思想、经济制度、政治民主和思想文化方面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和引导,并优化教育方法;不断关注现实、探索理论,在改善社会环境、批判错误思潮、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和解决现实问题等方面力求转变思维、改变思路、创新举措、实现突破;同时,结合高校学生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文艺活动中宣传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在学生组织中践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在学生党员干部中率先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倡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自觉学习“四个重大界限”;进而不断优化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实现方式和路径选择。
高起祥[3](1992)在《划清形势教育中的三个界限》文中指出 本世纪90年代,全党全国面临着两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一项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努力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项是反对和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保卫社会主义。为了使人民群众,首先是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更好地承担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农村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党内开展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纪玲芝[4](1992)在《坚持民主集中制 维护党的领导权威》文中研究指明 我们处在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中搞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中心工作是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我们又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严峻考验;国内还存在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土壤,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在这种新的形势面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刘茂平[5](2014)在《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从杜尚以来艺术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出发,通过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这个美学问题的提出,引发文章所要研究的三个主题:审美语境,当代艺术和美术教育,并为这三个主题建立了关联性。进而提出,当代艺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审美的新的审美语境,而艺术事实和为这个事实提供解释而形成的审美语境,对美术教育形成巨大的冲击。为了突显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在引言中文章对艺术和审美建立联系的过程进行了回顾,以着名美学家刘纲纪在《艺术哲学》中对艺术与美的关系所做的判断——“广义了解的美是艺术的本质”的观点作为基本立足点,提出本文的论点:美曾经是艺术的规定,虽然当代艺术切断了艺术与美的直接关联,但并不代表当代艺术不再有美的追求,更不代表艺术教育不再是审美教育的观点,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仍然需要审美的导向,实现审美的回归。论文全文分为六个部分依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对当代审美语境的分析,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的变迁,当代社会实际上进入了一个后审美社会,所谓后审美社会,主要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特别是文化的高度发展和人们文明素质尤其是审美素养的普遍提升,审美文化得以普及,人们曾经追求的审美目标都已基本实现,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按照审美的规律建设形成的环境中,以至于人们不再需要专门的艺术来创造专用于审美愉悦的作品。于是,艺术的目的和价值不再是为了审美,艺术只能寻求其他目的,追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担当对社会批判和质疑的职能。同时该章还论证了当代审美语境的另一个特点,美学的艺术哲学化。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中西艺术教育的历史。第一节对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基本方式,建国后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影响,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分别作了回顾。第二节阐述了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主要回顾了美术学院产生之前,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几种模式,随后,对西方第一所美术学院的成立及之后的西方美术教育直至十八世纪以来西方美术学院的发展概况进行了梳理。最后对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乃至后现代艺术教育实践,直至当代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均进行了回顾,为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思考建立一个历史的参照。第三部分接着考察美学的发展变化与艺术发展及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认为十八世纪中晚期是近代艺术体系建立和美学产生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人类审美意识走向成熟的时期,现代美学体系的建立而后又解体,实际上反映了艺术由他律走向自律再走向他律的过程。自律性是审美现代性的关键,正是因为艺术具有了自主的特质,它才构成了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特殊的张力关系,塑造了现代艺术的独特面貌,形成了审美现代性的诸多层面。当代美学与当代艺术重新走向他律性,对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西方当代艺术的变革并未改变审美教育的本质。第四部分首先从人文学科的使命及特征还原,认为艺术是人文学的一部分,人文学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而艺术是我们了解自身的最直接途径。艺术能够超越被理性、语言、功利和主客二分等种种屏障所限制的心智,反映一个真实的人文世界,可谓“以美启真,同时,作为人文学的艺术具有教化功能,可谓“以美储善”。因此,艺术作为人文的一部分,不可能失去审美的本质。为了艺术教育的审美实现,在我国艺术教育中借鉴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在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美学四门学科课程中,美学教育是其它三门学科教育的最集中的结合点。实际上,西方理论界也看到了当代艺术审美缺失带来的弊端,出现了审美回归论。桑塔格与迪弗,让—马里·舍费尔(Jean-Marie Schaeffer)与让·克莱尔(Jean Clair)四位学者是对艺术之审美回归的主要倡导者。第五部分阐述了当代审美语境下美术教育的观念重建。先从中国当代艺术教育对审美的偏离开始分析,认为当我们的艺术教育为了迎合西方后审美时代才有的艺术文化、艺术现象甚至艺术样式时,忘记了教育是应该有灵魂的。艺术教育的灵魂就是审美,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并不因为某种新艺术的出现而改变。西方现当代艺术不管形式怎么翻新,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怎么变化,其美术教育的灵魂始终是存在的。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含混可能是我们艺术教育中最大、最根本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在美术教育中注重对学生四重关系的重建:在身心和人我关系上,通过与他人、与文化、与制度的和谐联系来实现自我,在物我关系上,个人通过文化教养提升并通过消费设计物品体现个人品质和趣味;在重建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把环境看作变动不居的广大的整体领域,调动我们全身心去体验,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四重关系的清理中,实现艺术教育概念的回归性重建。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实践的重建,首先是美术教育体制的重建,要注重美术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维持两者之间的良好平衡,并强调艺术教育中美学与教育哲学的作用。大学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与重建,实际上是审美的重建。围绕着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使艺术教育回归审美之途,培养具有审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为此,我们要在审美的指引下重新设立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大量修养全面的高素质师资来保障。注重课程体系建构,改变艺术教育中以技能为核心的功利主义艺术教育观,在我国艺术学已经升为学科门类的背景下,把艺术真正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来建设。最后,注重教学方式的改进和教学条件保障的建设。结论部分提出,无论艺术的形式和材料发生多么大的变化,都没有改变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性质,在当代艺术影响下形成的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不应迷失目标,而应在超越的层面上重新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实现艺术教育的审美性回归。
张永理[6](2004)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出封建残余仍然根深蒂固存在及其危害的主客观原因,从理论上分析封建残余的实质,批判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攻击,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认识,同时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在实践中逐步肃清封建残余及其影响。本论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学理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新界定了封建残余的概念、来源、内容以及对它的原则与研究方法,找出了我们以前对于封建残余认识、研究与对策上的不足之处,提出和强调了关于当代中国封建残余研究中的容易模糊与忽视的几个问题。系统论述了封建残余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主要表现、基本特征、存在原因与重大危害,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提出了在21世纪继续全方位清除封建残余及其影响的深厚动力、基本途径、思想基础与必要条件。本论文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一次较为全面与系统的从政治生活角度对当代中国的封建残余及其影响进行了总括性的梳理与总结,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封建文化的二重性以及二者的关系,论述了传统思维方式在封建残余影响中的作用,阐明了封建残余及其影响不平衡性的基本格局与总体态势,分析了社会病态问题与封建残余的区别。在对策上,加强党内制度性监督,改革党校教育模式,政协系统并入人大,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化和公务员化,大量压缩省级行政区划,撤销乡镇政权机构,确立中央、省、县三级政权机构。禁止公务员在国民教育系列高校兼职。把司法机关的人才物统一由中央来管理,加强司法专业化,推动民众思维方式、观念向现代转化,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引导、审查与大众传媒的管理。本论文认为,封建残余在当今的广泛存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历史惰性力。在新的世纪继续对之进行批判与清理,是我们进行<WP=4>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历史任务。
张荣忍[7](1994)在《关注四个问题重视四个环节——人生价值规教育的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人的行动受人生观、价值观支配,许多思想问题都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具体体现,如果离开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孤立地看待官兵的一些思想问题,很多具体问题就会想不通,讲不清,思路就会越来越窄,道理越讲越歪,甚至得出完全错误的结论。
苟安经[8](2011)在《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推进以及“三农”的发展亟需科学的文化建设。进入新世纪,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说,文化建设面临着多种挑战。本研究以巴蜀地区为研究范围,系统地思考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积极应对挑战进行探索,以期形成对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具有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以特定区域为范围的研究,同时追求其中的共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区域的农村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借鉴。本研究以社会学关于“文化”的定义为理论的逻辑起点,构建起农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并灵活采用实地考察、统计分析、个案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等具体研究手段,将一般的文化理论与特定的文化建设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更为根本的,本研究始终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紧扣“以人为本”,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形势与任务,着眼于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突出区域文化个性。以此为基本原则,论文将对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区域特征、历史传承、价值取向以及建设基本布局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内聚型的地理自然环境、发达的传统农业生产、多源和杂处的居民是巴蜀农村文化的生成条件,或者称文化生态环境。在这个文化生态环境中,巴蜀地区农村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均具有显着的特质,形成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文化建设伴随我国发展历史,在秦、汉、唐宋、明清、民国、建国后、新时期等历史阶段,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轨迹清晰可见。奠定文化的经济基础、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吸收区域外先进文化并传承本地优秀文化传统、构建有效的文化建设机制应当是我们汲取的历史经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必须首先确定当前和今后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实践应当遵循的总体价值取向和区域性价值目标。这个价值取向应当是: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下,积极用文化建设助力破解巴蜀地区的“三农”问题,增强巴蜀地区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建设的多重功能。农村人文精神是一个较新的命题。人的全面发展、市场经济新理性和巴蜀文化传统是巴蜀地区农村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这些核心要素必须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实施常态化的主题文化活动等途径培养和提升。保障农民文化权益必然要求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巴蜀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也存在若干问题,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逐步加以解决。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四川地震灾后文化重建是近年来产生的新命题,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了巴蜀区域文化建设的成果和水平,所以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农村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新领域。巴蜀地区拥有丰富的可进行产业开发的乡土文化资源,在实践中产生了六种开发模式。但是,巴蜀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必须整合区域资源、城市带动农村、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和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辩证认识历史上关于“治蜀”的历史文化命题和反思近年发生的涉农群体性事件,有助于我们确立“治蜀”新理念和创新“治蜀之道”,进而准确把握巴蜀地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并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探索切实有效的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路径,使和谐的理念转化为制度,内化为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杨海清[9](1996)在《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文中研究说明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杨海清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理。历史表明,能否有效地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关系到党的建设的方向与效果,关系到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党的前途...
尚海涛[10](2010)在《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陕西省地方财政所面临的问题日益显现,其承担的风险呈不断加剧的趋势,对财政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构成潜在的威胁。因此,关注和研究地方财政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制度安排,对防范和化解地方财政风险,保持地方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作者以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影响因素、现状分析为主线,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财政收支风险、地方政府公共风险三类地方财政风险为辅助,对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在系统回顾国内外风险理论、政府债务理论以及财政风险理论的基础上,作者首先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地方政府行为和地方财政运行两个角度剖析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机理。随后,作者结合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陕西省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的现状,分别从地方政府债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体制以及政府公共风险等都多个视角,进一步分析了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的现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运用AHP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GARCH模型以及KLR灯号法等计量方法,初步建立了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评估和监控模型,并使用陕西省2001-2008年的相关要素数据对该评估监控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现状分析和模型验证的结果提出了陕西省防范和控制地方财政风险的政策性建议。本文主要的结论是,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控制,为解决风险与发展并存的矛盾,需要地方财政在运行中立足于公共财政的角度,制定完善的各项收支管理制度,重视从财政预算编制到支出管理的全过程,并建立完善防范地方财政风险的预警系统,通过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公共化的财政管理机制来缓解和控制地方财政风险的进一步蔓延。在实际的操作上,这就要求陕西省地方财政运行和体制安排时即应具有前瞻性,同时又必须将过渡性应对措施融入体制设计中。可以归结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陕西省地方财政要为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职能提供相应的财力保障,即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使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调节经济运行等职能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陕西省地方财政充分认识并积极应对财政风险带来财政危机的可能性,在承担公共职能及支付转轨成本等很多过渡性职责的同时,研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将风险控制在财力允许的范围之内。作者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财政风险形成原因的再认识。作者从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入手来研究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认为财政风险的成因首先来源于政府行为的偏差,由于财政职能的发挥不仅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更会受到政府行为的内在制约和影响,并因此造成一定的职能偏差或失效,而这种偏差和失效不仅体现在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垄断利润最大化的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等现象上,而且对政府间财政分权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造成影响,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模糊和体制确定时的绝对制约关系,是引发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②关于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在一定财力条件的约束下,公共风险-债务风险-运行风险处于一种循环状态,这种循环状态一旦脱离经济稳定运行的均衡状态,财政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政府危机的发生,从而对整个社会治理结构造成威胁。此外,财政运行中自身的一些非系统性因素,由于财政自身改革的不到位,预算软约束等因素又会对财政运行的自身发生作用,这种作用一旦显性化,将对财政的自动运行稳定机制造成影响,虽然这种不稳定的影响只作用于财政自身,但其带来的财政风险也是财政管理者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这种内在的风险因素进一步强化,可能会参与到系统风险的不断循环和强化中,尽管目前的财政管理方式对其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但是如果非系统的风险因素累积到足够爆发的状态,其必然也将成为系统性风险的构成部分。③作者综合国外财政风险研究经验和陕西省的具体省情初步建立了一个较为科学的地方财政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通过综合选取静态、动态和结构指标,结合陕西省的具体情况,初步建立起适合陕西省财政运行特点的财政风险评估和监测指标体系,应用AHP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风险指标进行评估,应用GARCH模型对各个风险指标的合理区间和警限值进行了测量,最后,在此基础上应用KLR信号法对陕西省2001-2008年的财政风险状况进行了灯号显示,并以此监测、分析和度量陕西省的财政风险状况。
二、划清形势教育中的三个界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划清形势教育中的三个界限(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当前高校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缘起与价值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一章 考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背景意义和科学内涵 |
一、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提出的时代背景 |
1. 世情:世界局势的新变化是外部条件 |
2. 国情:国内发展的新情况是内在要求 |
3. 党情: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是催生力量 |
4. 舆情:舆论风向的新特征是诱发因素 |
二、“四个重大界限”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
1. “四个重大界限”的科学内涵解读 |
2. “四个重大界限”的相互关系 |
三、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 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价值 |
2. 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现实意义 |
第二章 大学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基本原则和评判标准 |
一、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基本原则 |
1.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原则 |
2. 坚持分清是非与促进自我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3. 坚持明辨真伪与提升理论水平相结合的原则 |
4. 坚持创新发展与继承借鉴吸收相结合的原则 |
二、实现大学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评判标准 |
1. 是否坚持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标准 |
2. 是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追求的标准 |
3. 是否坚持言行统一、重在落实的标准 |
第三章 大学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误区和现实障碍 |
一、当前社会思潮中凸显的理论误区 |
1. 思想理论领域的多元化对大学生的误导 |
2. 经济建设领域的两种倾向对大学生的误导 |
3. 政治改革领域的西方民主思想对大学生的误导 |
4. 文化发展领域的碰撞对大学生的误导 |
二、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障碍 |
1. 社会环境方面的不良风气和影响 |
2. 学校教育方面的教学误区和问题 |
3. 家庭影响方面的错误思想和观念 |
4. 大学生个体方面的认识和信仰问题 |
第四章 实现大学生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路径选择 |
一、去伪存真,辨非明是:在“两课”教学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教育 |
1. 指导思想:在分清是非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2. 经济制度:在吸收借鉴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3. 政治民主:在鉴别真伪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4. 思想文化:在中西结合中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 |
5. 方法优化: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人性化方法 |
二、统筹规划,五位一体:在社会宏观层面营造积极向上的整体氛围 |
1. 改善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
2. 批判错误思潮,引领社会思想发展 |
3.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之路 |
4. 加强党的建设,维护党的光辉形象 |
5. 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心理认同 |
三、活动丰富,实践多元:在大学生主体层面促进实现方式的多元化 |
1. 引导大学生在文艺活动中宣传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
2. 指导大学生在学生组织中践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
3. 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
4. 要求大学生党员干部率先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
5. 倡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自觉学习“四个重大界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仍然是审美教育 |
0.1 艺术美的追求作为艺术教育的理论背景 |
0.1.1 刘纲纪《艺术哲学》中的艺术与美 |
0.1.2 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及其理论来源 |
0.1.3 艺术与美的发展及其与美术教育的联动关系 |
0.2 当代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
0.3 当代美学、当代艺术与当代艺术教育的关系及研究现状 |
0.3.1 当代艺术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
0.3.2 当代美学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
0.3.3 当代艺术教育研究现状及其关系 |
0.4 审美仍是艺术教育的灵魂 |
0.5 研究方法 |
1 当代审美语境的基本特征 |
1.1 后审美时代的来临及其后审美的基本特征 |
1.1.1 “后审美”时代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
1.1.2 “后审美”形成的原因 |
1.1.3 “后审美”时代的特征及其审美表现 |
1.2 当代美学的艺术哲学化 |
1.2.1 西方当代美学的艺术哲学化 |
1.2.2 当代中国艺术哲学研究的基本现状 |
2 中西艺术教育的基本回顾 |
2.1 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 |
2.1.1 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基本方式 |
2.1.2 建国后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影响 |
2.1.3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 |
2.2 西方艺术教育的历史及基本现状 |
2.2.1 美术学院产生之前西方美术教育发展的几种模式 |
2.2.2 第一所美术学院的成立及之后的西方美术教育 |
2.2.3 当代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3 美学与艺术的发展及与艺术教育的互动关系 |
3.1 美学的产生与近代艺术体系的形成 |
3.2 审美现代性与现代艺术的自律性 |
3.3 当代艺术的他律性及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
4 艺术教育对审美回归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
4.1 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使命及特征 |
4.1.1 人文学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而艺术是我们了解自身的最直接途径 |
4.1.2 艺术能够超越被理性、语言、功利和主客二分等种种屏障所限制的心智,反映一个真实的人文世界,可谓“以美启真” |
4.1.3 艺术的内驱力是创造力,而创造力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艺术一方面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人对这种意识的创造性运用 |
4.1.4 艺术浓缩了人文历史的精髓,是人文学发展演变的鲜活印证 |
4.1.5 最后,作为人文学的艺术具有教化功能,可谓“以美储善” |
4.2 学科教育论中的美学学科 |
4.2.1 学科教育论的历史背景 |
4.2.2 学科教育论的构成 |
4.3 西方艺术理论中的审美回归论 |
5 当代审美语境下美术教育的观念重建 |
5.1 当代艺术教育对审美的偏离 |
5.1.1 扩招与培养目标的迷失 |
5.1.2 教学过程的问题 |
5.2 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四重关系的理论重建 |
5.2.1 身与心 |
5.2.2 人与他人 |
5.2.3 人与物 |
5.2.4 人与环境 |
6 当代审美语境下艺术教育的实践性探讨 |
6.1 美术教育体制的重建 |
6.1.1 美术教育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6.1.2 对艺术教育特殊性的尊重及其方式 |
6.1.3 艺术教育中的美学与教育哲学 |
6.2 教学环节重建----艺术教育各个教学环节的改革 |
6.2.1 在审美的指引下设立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
6.2.2 合格的师资:美学教师或美学家的艺术修养 |
6.3 课程体系建构 |
6.3.1 课程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
6.3.2 课程建设所遵循的原则 |
6.3.3 课程建设的分类及评价 |
6.4 教学方式和教学条件保障 |
结语:在当代审美语境下构建新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6)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 |
1.2.2 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
1.2.3 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 |
1.2.4 有助于总结当代国际共运中的经验教训 |
1.2.5 有利于驳斥当今各种敌对思潮的攻击 |
1.3 文献综述 |
1.4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目标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和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关于封建残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2.1 本论文对封建社会的界定与评价 |
2.2 本论文对封建残余概念的考辨与界定 |
2.3 关于封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
2.4 关于传统思维方式与封建残余 |
2.5 关于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界限 |
2.6 关于封建残余及其影响的不平衡性 |
2.7 关于封建残余与社会病态问题的区别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 |
3.1 主要表现 |
3.1.1 皇帝意识 |
3.1.2 官本位意识 |
3.1.3 父母官意识 |
3.1.4 清官意识 |
3.1.5 等级特权意识 |
3.1.6 官僚主义思想与作风 |
3.1.7 人治意识 |
3.1.8 宗法意识 |
3.1.9 夜郎自大与闭关自守 |
3.2 主要原因剖析 |
3.3 危害分析 |
3.4 学理分析 |
第四章 肃清封建残余的对策思考 |
4.1 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4.2 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化进程 |
4.3 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促进民众思想观念的更新 |
4.4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8)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巴蜀农村文化的区域特征 |
2.1 农村文化是巴蜀文化的主体部分 |
2.1.1 文化与农村文化 |
2.1.2 巴蜀地区与巴蜀文化 |
2.1.3 巴蜀农村文化多元一体 |
2.2 巴蜀农村文化的生成条件 |
2.2.1 内聚型的地理自然环境 |
2.2.2 发达的传统农业生产 |
2.2.3 多源和杂处的居民 |
2.3 巴蜀农村文化的区域个性 |
2.3.1 顺应自然的物质文化 |
2.3.2 同中存异的制度文化 |
2.3.3 兼容和谐的精神文化 |
第三章 巴蜀农村文化建设历史传承 |
3.1 我国具有重视文化建设的传统 |
3.1.1 文化建设是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 |
3.1.2 文化建设伴随我国发展历史 |
3.2 巴蜀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轨迹 |
3.2.1 秦并巴蜀及文化嵌入 |
3.2.2 汉代深入开发及全面汉化 |
3.2.3 唐宋时期的稳定繁荣 |
3.2.4 明清时期的杂处融合 |
3.2.5 民国时期的动员与实验 |
3.2.6 建国后的变革重建 |
3.2.7 新时期的改革发展 |
3.3 巴蜀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借鉴 |
3.3.1 奠立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
3.3.2 传播与维护社会核心价值观念 |
3.3.3 吸收区域外先进文化 |
3.3.4 构建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 |
第四章 巴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时代价值取向 |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巴蜀农村文化建设 |
4.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 |
4.1.2 核心价值体系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结合点 |
4.1.3 在弘扬主旋律中保护巴蜀农村文化多样化 |
4.2 推动巴蜀地区三农发展 |
4.2.1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4.2.2 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4.2.3 加快农村人口非农化步伐 |
4.3 增强巴蜀地区文化竞争力 |
4.3.1 传承与发扬巴蜀文化优秀传统 |
4.3.2 融入西部文化强省建设战略 |
第五章 巴蜀地区农村人文精神重构 |
5.1 培育人文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持久任务 |
5.1.1 中西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5.1.2 社会转型中的人文精神困境 |
5.1.3 新型农民首先新在精神世界 |
5.2 新时期巴蜀农村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 |
5.2.1 终极价值:人的全面发展 |
5.2.2 时代要求:市场经济新理性 |
5.2.3 区域个性:巴蜀文化传统 |
5.3 重构巴蜀农村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
5.3.1 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
5.3.2 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 |
5.3.3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
5.3.4 开展主题文化活动 |
第六章 巴蜀全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拓展 |
6.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承担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新使命 |
6.1.1 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
6.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 |
6.2 巴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全域拓展 |
6.2.1 文化惠民工程奠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骨架 |
6.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3 两个农村广播电视建设案例透视 |
6.2.4 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长效机制 |
6.3 巴蜀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6.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及其价值 |
6.3.2 巴蜀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 |
6.3.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策略 |
6.4 四川地震灾区农村文化重建 |
6.4.1 灾后文化重建是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
6.4.2 四川灾区文化重建成就 |
6.4.3 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启示 |
第七章 巴蜀乡土文化产业的深度开发 |
7.1 文化产业兴起为农村文化建设开辟新的领域 |
7.1.1 我国文化产业的三个圈层 |
7.1.2 农村文化产业的目标市场 |
7.1.3 文化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多重意义 |
7.2 巴蜀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类型 |
7.2.1 农村文化产业立足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 |
7.2.2 巴蜀乡土文化产业资源类型 |
7.2.3 乡土、休闲与生态的资源特质构成核心竞争力 |
7.3 巴蜀乡土文化产业开发模式 |
7.3.1 “农家乐”模式 |
7.3.2 乡村风景区模式 |
7.3.3 历史文化名镇模式 |
7.3.4 民俗节庆活动模式 |
7.3.5 农民剧团模式 |
7.3.6 农村民间美术和传统技艺产品模式 |
7.4 巴蜀乡土文化产业开发的体制机制保障 |
7.4.1 “一线串珠”和“成片打捆”整合乡土文化产业资源 |
7.4.2 城市文化产业带动农村文化产业 |
7.4.3 给予双重的政策扶持支持 |
7.4.4 优化农村文化产业消费环境 |
第八章 构建农村和谐文化以创新治蜀之道 |
8.1 “治蜀之道”及和谐文化辨析 |
8.1.1 历史上“治蜀”文化命题剖析 |
8.1.2 近年巴蜀地区涉农群体性事件反思 |
8.1.3 和谐文化为和谐农村提供精神支撑和体制保障 |
8.2 巴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基本态势 |
8.2.1 巴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
8.2.2 巴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
8.3 巴蜀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
8.3.1 群众文明创建活动 |
8.3.2 农村和谐干群关系塑造 |
8.3.3 低成本调处社会矛盾 |
8.3.4 扶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
8.3.5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
8.3.6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基于财政风险问题的现实考察 |
1.1.2 基于陕西财政运行状况的判断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
1.3.1 风险概念的理性认识 |
1.3.2 地方财政风险的概念 |
1.4 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财政风险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2.1 风险的基本理论 |
2.1.1 风险与风险的不确定性 |
2.1.2 公共风险的理论与实践 |
2.2 政府债务的理论与实践 |
2.3 财政风险的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外财政风险的理论与实践 |
2.3.2 国内财政风险的理论与实践 |
2.4 理论与实践简评 |
2.5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财政风险成因的经济分析:政府行为角度 |
3.1 政府行为偏差与地方财政风险 |
3.1.1 政府行为偏差与公共财政职能 |
3.1.2 公共预算的最大化与财政风险 |
3.2 政府行为目标与地方财政风险 |
3.2.1 上下级政府利益的非一致性 |
3.2.2 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财政风险 |
3.3 政府财政分权与地方财政风险 |
3.3.1 政府间财政分权与财政风险 |
3.3.2 政府间财政分权的博弈分析 |
3.4 政府财政体制与地方财政风险 |
3.4.1 财政管理体制单边决定的风险 |
3.4.2 单边管理体制的委托代理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地方财政风险成因的经济分析:财政运行角度 |
4.1 地方财政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
4.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机理 |
4.2.1 地方政府举债的合理选择 |
4.2.2 地方政府管理的官僚机制 |
4.3 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的形成机理 |
4.3.1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有限性 |
4.3.2 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的刚性 |
4.3.3 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分析 |
4.4 地方政府公共风险的形成机理 |
4.4.1 公共风险与财政关系内涵 |
4.4.2 公共风险的财政传导机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系统性因素与非系统性因素 |
5.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因素分析 |
5.2.1 地方政府举债的历史沿革 |
5.2.2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缺陷 |
5.3 地方财政运行风险因素分析 |
5.3.1 地方财政收入风险因素分析 |
5.3.2 地方财政支出风险因素分析 |
5.3.3 地方财政体制风险因素分析 |
5.4 地方政府公共风险因素分析 |
5.5 地方财政风险的非系统性因素 |
5.6 小结 |
第六章 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的现状分析 |
6.1 陕西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6.1.1 内债规模持续增加 |
6.1.2 外债风险问题突出 |
6.2 陕西省地方财政收入风险 |
6.2.1 预算内收入严重不足 |
6.2.2 预算外收入过度膨胀 |
6.3 陕西省地方财政支出风险 |
6.3.1 地方支出对中央依存度加大 |
6.3.2 财政支出结构固化趋势明显 |
6.4 陕西省地方财政平衡风险 |
6.5 陕西省地方财政体制风险 |
6.5.1 政府间财力分布不均衡 |
6.5.2 转移支付作用不甚明显 |
6.5.3 政府间财权事权的脱节 |
6.6 陕西省地方政府公共风险 |
6.7 小结 |
第七章 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评估与预警 |
7.1 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的设计思路 |
7.1.1 地方财政风险的评估 |
7.1.2 地方财政风险的预警 |
7.1.3 评估预警的整体框架 |
7.2 风险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7.2.1 构建风险指标体系的原则 |
7.2.2 陕西省风险指标体系设计 |
7.3 风险预警体系的模型构建 |
7.3.1 风险指标的评估方法:AHP熵权分析 |
7.3.2 风险指标的适度区间:GARCH模型 |
7.3.3 风险预警的结果显示:KLR信号法 |
7.4 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的评估与预警 |
7.4.1 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
7.4.2 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程度的评估和预警 |
7.5 小结 |
第八章 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防控的对策 |
8.1 国外地方财政风险防控经验 |
8.1.1 国外地方政府举债的管理方式 |
8.1.2 国外地方财政风险的防控模式 |
8.1.3 国外财政风险防控的借鉴启示 |
8.2 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思路 |
8.2.1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决策机制 |
8.2.2 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约束机制 |
8.2.3 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
8.3 防范地方财政运行风险的思路 |
8.3.1 完善地方公共财政制度 |
8.3.2 合理确定财政支出方向 |
8.3.3 优化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
8.3.4 强化地方财政预算管理 |
8.3.5 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
8.4 防范地方政府公共风险的思路 |
8.5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观点和结论 |
9.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划清形势教育中的三个界限(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2]当前高校大学生实现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D]. 柴桦. 兰州大学, 2012(10)
- [3]划清形势教育中的三个界限[J]. 高起祥. 党建, 1992(01)
- [4]坚持民主集中制 维护党的领导权威[J]. 纪玲芝. 湖北社会科学, 1992(04)
- [5]当代审美语境下的艺术教育研究[D]. 刘茂平. 武汉大学, 2014(07)
- [6]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残余研究[D]. 张永理. 清华大学, 2004(03)
- [7]关注四个问题重视四个环节——人生价值规教育的思路[J]. 张荣忍. 政工导刊, 1994(02)
- [8]巴蜀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 苟安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
- [9]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J]. 杨海清. 四川党史, 1996(05)
- [10]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 尚海涛. 西北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