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109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晔,马铁明[1](2021)在《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视化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应用CiteSpace软件,对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经Refworks转换后,采用CiteSpace 5.7.R2生成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文献的发文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可视化分析图谱,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共检索出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近十年文章355篇,并对发文量进行分析,显示发文量从2017年开始出现下滑;共检索出304位作者,发文量领先的有吴耀持等五位作者;共检索出9个机构,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发文量最高,为本领域核心机构;共纳入386个关键词,热点关键词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电针、温针灸、临床疗效等,形成8个聚类。结论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需要加强机构和作者之间的交流,深入基础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探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陆征麟,牛淑芳,韩秋琼,杨帆,陈义坤,苟学健[2](2021)在《黎医药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致疼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黎医药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致疼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中医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黎医药熨疗法联合常规中医针刺治疗。治疗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以及血清致疼因子(P物质、神经肽Y、神经激肽1)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患者PRI、疼痛VAS评分、PPI评分,以及血清P物质、神经肽Y、神经激肽1、IL-6、MCP-1、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上述疼痛评分、血清致疼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单纯中医针刺治疗相比,黎医药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可更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的腰部疼痛,改善相关症状,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患者血清致疼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王萌[3](2021)在《低剂量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项十年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低剂量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年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行低剂量胶原酶化学溶解(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CCNL)联合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RF)术的1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改良的Mac Nab评估患者术后优良率(术后3、6、120月),数字评价量表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分别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神经功能(术前、术后即时、出院时,术后3、6、120月),因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7-10天,因此未对患者术后即时进行JOA评估。比较术前及术后10年时腰腿痛、麻木及肌力情况。记录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复发/再发及再手术情况。最后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术后10年时共随访到128例患者,有2例因其他原因死亡并被排除,因此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26例。2、术后3、6、120个月时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6.51%、92.68%、87.30%,各优良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NRS和JO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术后6个月内的改善最为明显。各随访时间点的NRS,JOA均较前一随访时间点明显改善(P<0.01)。术后12月时NRS及JOA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0年时分别有65.08%、83.95%及93.02%患者的腰腿痛、麻木和肌力下降完全缓解(P<0.05)。3、围术期并发症共3例,发生率为2.38%,其中马尾神经综合征(Cauda Equina Syndrome,CES)1例、腰痛(Low Back Pain,LBP)加重2例。术后20-114月期间复发/再发LDH共11例,复发/再发率为8.73%。其中有2例行保守治疗,9例行再次手术治疗,其再手术率为7.14%。4、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12个月、责任间盘≥2个的患者术后10年时疗效可差的概率分别是病程≤12个月、责任间盘=1个患者的6.005和4.227倍(P<0.05)。结论:低剂量CCNL联合RF是治疗LDH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良好且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病程>12个月、责任盘≥2个分别是影响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病程>12个月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更显着。
向丽莉[4](2021)在《“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研究在“标本配穴”思想指导下,重灸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索在“标本配穴”针灸法的指导下选取穴位,探讨重灸结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期为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的治疗方案,并拓展与本病及本研究方法相关的科学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将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入组的62例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重灸组和针刺组。在患者入组时根据患者的疼痛部位辨别患者的证型。治疗时,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选取的主穴有腰夹脊、秩边、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阿是穴;在根据患者证型添加配穴。毫针常规针刺,以秩边、环跳以针感沿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传导为佳,针刺时间为30分钟。重灸组完成针刺部分后,将3支艾条捆绑在一起同时点燃,置于肾俞、脾俞、环跳穴区域艾灸30分钟,每日1次。针刺组仅完成针刺部分,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休息2天后,再连续7天后观察治疗效果。针刺艾灸治疗均以患侧为主,若两侧疼痛则双侧治疗交替进行。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评分),在治疗后进行治疗患者满意度、临床疗效的评估。如实记录上述数据,在治疗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出“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安全性与优效性评价。结果:1.脱失及基本情况: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共有62例患者进入研究组,最终完成整个研究治疗疗程的只有60例患者,重灸组脱失1例患者,针刺组脱失1例患者。最终重灸组有30例患者完成治疗,针刺组有30例患者完成治疗,共计60例患者的治疗数据纳入统计分析中,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比较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内数据相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灸结合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的疗效;两组组间数据相比较:重灸组在VAS评分降低优于针刺组(P<0.05),说明在针刺的基础上联合“标本配穴”重灸法更能够改善患者坐骨神经的最主要的疼痛状况。3.ODI评分对比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内数据相比较: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灸联合针刺法与常规刺法在治疗坐骨神经痛方面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组治疗组组间数据相比较:重灸组在ODI评分改善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治疗(P<0.05),这说明重灸联合针刺的治疗方法对不仅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改善,对患者的日常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有也有更好地促进作用。4.治疗满意度重灸组与针刺组两组患者对于治疗后的治疗满意度评分较好,但重灸组评分高于针刺组,且该差异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也从侧面反应出重灸组的治疗效果更佳。5.临床疗效比较重灸组治愈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100%,针刺组治愈3例,有效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重灸联合针刺治疗效果在总有效率上表现得较为优秀,有效率较高,治愈的人数也更多,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和常规针刺这两种方法都能治疗坐骨神经痛,且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的临床疗效较常规针刺法更好。(2)重灸组在VAS评分、ODI评分、患者满意度的数据比针刺组更好。表明“标本配穴”重灸组在患者症状的改善,日常活动、社会生活能力及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有更好的疗效。
努尔比亚·阿布拉[5](2021)在《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神经根型腰椎疾病是临床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是主要的临床诊断之一。由于LFS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临床对其认识不足,易引起漏诊误诊。因此,进一步探索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准确鉴别LFS是腰椎退行性疾病病因诊断和精准医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LFS通常因致狭窄因素导致椎间孔区域解剖结构的改变,并压迫脊神经根背根神经节引起下肢神经根性症状。其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压迫损伤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分子机制在LFS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神经根性疼痛作为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较低的临床诊断率和疗效对LFS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重大损害,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提高LFS的诊断水平,加强LFS对中医证型的认识,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LCCSLLRS和LDH患者,并分为LFS、LCS和LDH组。收集并整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术前NRS评分、术前JOA评分、中医证型等临床指标,并进行各项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性,与LFS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评价。结果:(1)三组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显着相关(P<0.01)。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emp征(+)是影响LFS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1.579-10.773,P=0.004)。Kemp征(+)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0%。(2)在LSS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Kemp征(+)、梨状肌紧张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梨状肌紧张试验(+)是LFS的独立影响因素(95%CI 2.464-40.786,P=0.001)。梨状肌紧张试验(+)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敏感性为56.7%、特异性为88.5%。(3)在LFS和LDH患者中,根据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前倾疼痛缓解(+)、Kemp征(+)、直腿抬高试验(+)等与LFS显着相关(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倾疼痛缓解(+)(95%CI 1.202-15.195,P=0.025)、Kemp 征(+)(95%CI 1.767-27.538,P=0.006)、直腿抬高试验(+)(95%CI 0.047-0.647,P=0.009)均为 LFS的独立影响因素。取各项独立影响因素ORs值的整数作为风险评分,制定简易诊断量表。根据总风险评分诊断LFS的ROC分析结果显示,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为6分,曲线下面积为0.793,敏感性为63%、特异性为88%。结论:LFS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在不同类型腰椎疾病中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中医证型在一定程度上为LFS提供鉴别诊断依据。本研究结果可提高LFS的临床诊断水平,为合理、精准及个体化的诊疗提供依据。二、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分析LFS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评估椎间孔形态学改变程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旨在为LFS的诊断和精准个体化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2015年0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疼痛科收入院并接受腰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328例腰腿痛患者的影像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经术前诊断、术中探查和术后疗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FS和LCCSLLRS患者,并分为LFS和LCS组。收集并整理X线、CT和MRI相关影像学指标,并进行各项影像学指标的组间及组内差异性分析,定量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LFS在神经根型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较常见,其中椎间孔狭窄最常受累节段为L4-5(53.3%)。(2)根据X线测量指标分析LFS组脊柱排列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矢状面运动范围在L5-S1椎间孔水平明显增大(P<0.001)、背伸角在L3-4/L4-5椎间孔水平明显减小(P<0.05),动力移位距离和冠状位Cobb角明显增大(P<0.01)。(3)根据CT测量指标分析椎间孔区域形态特征发现,与LCS组相比,LFS组椎间孔面积明显减小,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高度均明显降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和N-E角明显增大,小关节退变分级和椎间盘真空征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析MRI测量指标发现,在责任椎间孔节段LFS组椎间孔狭窄分级、腰椎间盘退变分级、Modic改变和许莫氏结节发生率高于L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LFS组不同影像学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24至+0.886)。其中,椎间孔高度与椎间孔面积呈显着正相关(r=0.554),与N-E角呈低度负相关(r=-0.368)。椎间孔宽度与椎间孔面积呈低度正相关(r=0.444)。小关节退变分级与上关节突关节面积呈高度正相关(r=0.886)。椎间盘退变分级与中、后-椎间隙高度呈高度负相关(r=-0.775,r=-0.824)。椎间盘退变分级与真空征呈低度正相关(r=0.420)。椎间盘退变分级与椎间楔形角呈低度正相关(r=0.498)。(6)根据ROC分析发现,椎间孔高度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9.34mm、曲线下面积为0.971、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87.7%;椎间孔面积诊断LFS的最佳临界值为<36.95mm2、曲线下面积为0.904、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80.0%。(7)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臀部疼痛(+)、坐位时疼痛(+)、卧位时疼痛(+)、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紧张试验(+)与LFS的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LFS具有特异性影像学特征,定量影像指标的诊断临界值为LFS提供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提示不同退变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构成了较复杂的椎间孔狭窄体系,其中纵向狭窄因素较为关键;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LFS的特异性临床症状提供了客观依据。综上,通过结合常规影像学检查评估责任椎间孔的异常解剖学特征对L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三、腰椎间孔狭窄症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椎间孔狭窄模型(CCD模型)中DRG损伤性NP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和作用于靶点的中药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明确LFS的DRG压迫损伤机制,为LFS的诊断和中医药治疗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针对来自GEO数据库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核心基因的PPI网络,并以核心基因(靶点)作为切入点进一步进行候选组分及关键组分的筛选,根据获得的组分列表收集作用于靶点的中药,最终成功构建靶点—组分—中药网络,并系统地分析靶点、组分与中药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1)对CCD大鼠模型和假手术组大鼠差异表达基因数据进行标准化及处理,共筛选出151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892个,下调基因有618个,考虑差异表达基因可能是DRG损伤性NP的潜在靶点。通过主成分分析(PCA)两组基因数据具有可比性,经热图分析发现样本重复性好,可用于后续研究。(2)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上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细胞黏附因子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和免疫应答等。下调基因的重要通路、生物学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谷氨酸能突触通路、PPAR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突触间信号传递、跨突触膜通道、门控通道活动、钙离子结合等。(3)通过构建PPI网络并利用cytoHub插件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其中CASP3、IL-6、TP53、MMP9、IGF1在NP中的作用机制相对明确。(4)本研究通过核心基因获得的关键组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5)通过靶点-组分-中药网络获取的关键中药包括沙棘、麻黄、紫苏、芫荽、金银花、柴胡等。(6)根据候选中药的药味和归经进行分析发现,药味多属苦、甘。归经则以肝经居多。结论:本研究认为,CASP3、IL-6、TP53、MMP9、IGF1等核心基因及其免疫炎症和神经传导相关信号通路在DRG损伤性N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为LFS的分子诊断开发和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熊果酸、齐墩果酸、芹菜素等关键组分,以及沙棘、麻黄、金银花、柴胡、黄芩等中药在DRG损伤性NP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为LFS的处方探索和后续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窦豆[6](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江颖[7](2021)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以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为观察对象,对比观察苍龟探穴针法和提插捻转针法对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认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优势,为临床优选不同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分组: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分为提插捻转针法组及苍龟探穴针法组,两组均为30例。2.治疗:2.1选穴:参考《针灸治疗学(第二版)》中梨状肌综合征的腧穴处方:环跳秩边殷门委中阳陵泉悬钟阿是穴2.2提插捻转针法组:操作者于环跳穴快速垂直刺入2-2.5寸,提插捻转得气,其他各穴快速直刺入针,施以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至得气为度。其中秩边刺入1.5-2寸,殷门刺入1-2寸,委中及阳陵泉刺入1-1.5寸,悬钟刺入0.5-0.8寸。在30min的留针期间,行提插捻转手法1次/15min,取针时不予行针即可拔出。2.3苍龟探穴针法组:操作者于环跳穴垂直快速进针至地部(2-2.5寸),提插捻转,得气后退针至天部(约0.5寸),然后调整针刺角度为45度,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依次刺入,每个方向均缓慢进针,按天、人、地三部逐渐加深,入针2-2.5寸,提插捻转得气后退至天部。操作结束后提针至天部,直刺至地部,得气后留针30min,行苍龟探穴手法1次/15min,取针时不予行针即可拔出。其余穴位针法、行针频率、深度及留针时间均与提插捻转针法组相同。3.疗程:6日为一个疗程,每日一次,一个疗程后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4.统计方法: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症状体征积分,对比临床疗效。采用SPSS26.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课题未出现剔除、中止及脱落病例,无意外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分析,P>0.05,说明分布在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及病程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方面:(1)比较两组间治疗前VA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2)苍龟探穴针法组与提插捻转针法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比治疗前低,P值均小于0.05,两种治疗方案都有镇痛作用。(3)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P<0.05,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在镇痛方面疗效有所差异,苍龟探穴针法疗效较提插捻转针法更佳。3.ODI评分方面:(1)比较两组间治疗前ODI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2)苍龟探穴针法组与提插捻转针法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比治疗前低,P值均小于0.05,两种治疗方案都有改善功能障碍的作用。(3)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ODI评分差值,P<0.05,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在改善功能障碍方面有所差异,苍龟探穴针法疗效较提插捻转针法更佳。4.症状与体征评分方面:(1)比较两组间治疗前症状与体征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苍龟探穴针法组与提插捻转针法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与体征评分比治疗前低,P值均小于0.05,两种治疗方案都有改善症状及体征的作用。(3)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差值,P<0.05,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在改善症状及体征方面有所差异,苍龟探穴针法疗效较提插捻转针法更佳。5.临床疗效方面:苍龟探穴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67%,提插捻转针法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苍龟探穴针法临床疗效优于提插捻转针法。结论:1.提插捻转针法及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均有显着疗效。2.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疗效优于提插捻转针法。
王楠[8](2021)在《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其镇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骨科较常见疾病,以腰痛甚至腿痛为主要症状,其中腿部疼痛麻木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所致。本病的治疗以保守为主,西医通过消炎止痛、脱水消肿、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但易反复,且长期服药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重症的LDH则只能采取手术处理。中医药因为具有疗效明显、价格亲民、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成为治疗LDH的优选方法。三痹汤作为常用经方可用于因风寒湿邪痹阻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临床广泛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但是其治疗LDH伴坐骨神经痛的具体临床疗效及止痛机制尚不清楚。故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观察,明确三痹汤治疗LDH(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其次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三痹汤治疗LDH及坐骨神经痛的可能分子机制。最后通过制作CCI模型(慢性神经压迫模型)明确三痹汤水提液的止痛机制。通过临床及基础实验,可明确三痹汤疗效及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LDH及其引起的疼痛提供参考。第一部分:临床观察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LDH伴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通过严格的纳排标准共纳入9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单纯对照组、中药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以止痛加营养神经为主),中药组采用三痹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三痹汤,三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节点分别为治疗2周、治疗4周及停药4周,通过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疗过程中记录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互比较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基线可比(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基线可比(P>0.05)。服药2周,三组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前有所降低,比较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P<0.05)。服药4周,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中药组优良率为73.08%,治疗组为78.57%。服药4周,各量表评分进一步降低,与服药2周时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服药4周,腰部VAS评分及ODI评分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而腿部VAS评分,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上存在意义(P<0.05)。服药4周时对照组优良率达81.48%,中药组为84.62%,治疗组为92.86%,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停药4周与服药4周相比,腰部VAS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P<0.05)。腿部VAS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存在意义(P<0.05),中药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存在意义(P<0.05)。ODI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疗效评价方面,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中药组为88.46%,治疗组为92.86%,三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内存在意义(P=0.024)。三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中药组及治疗组出现1例服药后腹泻患者,自行调整后均已康复。结论:三痹汤可有效降低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的腰腿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确切,治疗过程安全可靠。不仅如此,三痹汤在缓解腿部疼痛时更具优势,且药效持久。本方在停药4周仍可保持较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普及。第二部分:网络药理学研究目的:探讨三痹汤治疗LDH及坐骨神经痛的药理学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三痹汤中有效成分及药用靶点,随后以Uniprot库为基础,将已获得的靶蛋白名称转换成Gene Symbol。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对LDH的靶点进行检索并进一步筛选。通过EXCEL筛选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并进行Venn图的绘制。使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药物与疾病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作用靶标的蛋白互作网络并用R3.6.3软件进行相应分析;使用“clusterProfiler”R包对药物所筛重要靶点行GO分析及KEGG分析,通过R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药对活性成分291个,药物疾病共有靶点194个;通过药物-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图得到常用中药成分为beta-sitosterol,sitosterol,kaempferol,Mairin,quercetin;关键靶点为 PTGS2,NCOA2,PTGS1,ESR1。共有靶点PPI网络得到度值≥36的节点,为STAT3,MAPK1,JUN,MAPK3及AKT1 5个潜在靶点;GO分析共得到富集条目2821条,其中生物过程2522条、分子功能126条及细胞组成173条(P<0.05);KEGG富集得到IL-17信号通路、TNF通路等171条通路(P<0.05)。结论:三痹汤成分较多,靶点丰富,可通过多种通路发挥抗炎、免疫应答、细胞凋亡、代谢、抗肿瘤、抗病毒、抗动脉硬化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LDH及坐骨神经痛的目的。第三部分: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三痹汤水提液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造模组、低三痹汤组、高三痹汤组及加巴喷丁组。对照组不造模,其余组进行CCI模型的制造,术后第一天开始灌胃,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三痹汤水提液,模型组给予正常蒸馏水,加巴喷丁组给予加巴喷丁水溶解剂。术后第1、3、5、7、9、1 1、13天分别于灌药后2小时行小鼠造模侧机械缩足阈值(MWT)及热辐射潜伏期(TWL)测量。小鼠行为学最终完成后断头处死,取造模侧L4-L6 DRG(背根神经节),通过Q-PCR、Western blot、Ca2+成像技术检测组织及细胞中TRPV1的表达及活性。结果:动物行为学实验表明三痹汤水提液可明显降低CCI模型小鼠对机械痛及热敏痛的刺激反应。Q-PCR及Western blot表明三痹汤可降低CCI模型鼠DRG中TRPV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钙离子成像技术结果表明三痹汤可对CCI小鼠DRG神经元TRPV1活性产生影响。结论:三痹汤可能通过降低TRPV1的表达及活性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徐文强[9](2021)在《经皮内镜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危险因素的有限元分析及“加味三痹汤”对术后邻椎病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等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会导致硬膜外瘢痕、潜在医源性不稳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的发生或加剧。在开放手术中,术前邻近节段原有退变已被证实是术后ASDeg发生或加剧的危险因素。而以腰椎经皮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为代表的内窥镜技术已成为治疗LDH的常用手段,尽管PTED十分微创,关节突的精准成形也不会造成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环境的广泛恶化,但是PTED对术后ASDeg发生或加剧的影响尚不明确。本团队前期证实“加味三痹汤”有降低椎间盘内炎性反应、减少髓核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外基质增殖等药理作用,可延缓早中期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的进展。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病例研究,探讨“加味三痹汤”对原有不同程度邻近节段退变患者PTED术后ASDeg发病风险的影响,并运用有限元分析采集详细的生物力学指标参数,评估PTED对腰椎术后生物力学总体环境的变化,进而为术后ASDeg发病的风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选取2017年01月至2020年01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伤科行PTED手术治疗的L4/5节段LDH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术后1年的MRI检查并行Pfirrmann分级,记录、总结患者ODI、JOA、V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及1年的随访。根据术后1年邻近节段(L5/S1)退变有无加剧的情况以及术后有无服用加味三痹汤,将病例分为无ASD组、无ASD+中药组、ASDeg组、ASDeg+中药组、ASDis组和ASDis+中药组共6组。观察PTED手术临床疗效,以及加味三痹汤对PTED术后ASD发生或加剧有无影响。(2)基于本研究团队前期已完成模型重建和建模有效性验证的L3-S1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CT数据导入、密度划分、区域增长、逐层涂擦、导入3MATIC软件、光滑操作导出模型逆向重建部分,再通过零件导入、逐层剖分、平滑曲线拟合、模型切割进行正向建模及手术模型重建。最后通过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前处理(包括材料属性设定、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定)、应力加载与仿真计算、数据采集。在不同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的腰椎模型中完成PTED手术仿真模拟,并在屈曲、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扭转六个工况下评估邻近节段椎间盘生物力学环境的变化,以评估术后ASD的风险。研究结果(1)回顾性病例研究共纳入292例患者,其中L5/S1术前Pfirrmann分级示1级108例,2级69例,3级115例;无ASD组109例,无ASD+中药组124例,ASDeg组27例,ASDeg+中药组15例,ASDis组12例,ASDis+中药组5例。①服用加味三痹汤患者共144例,术后20例出现ASD加剧(包括ASDeg和ASDis),术后未服用加味三痹汤患者共148例,术后39例出现ASD加剧(包括ASDeg和ASDis),说明服用加味三痹汤可减少术后ASD发病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1,P=0.008。②术前Pfirrmann1级的患者术后有6例出现ASD加剧(包括ASDeg和ASDis),术前Pfirrmann2级的患者术后有12例出现ASD加剧(包括ASDeg和ASDis),术前Pfirrmann3级的患者术后有41例出现ASD加剧(包括ASDeg和ASDis),表明术前Pfirrmann不同分级术后ASD发病率不同,术前Pfirrmann分级等级越高,术后ASD发病率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34,P=0.000。③疗效评价: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可知,同一组观察对象在不同的评定时间点之间的ODI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6080.177,P=0.000);就观察全过程而言,不同分组间的ODI评分总体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5.245,P=0.000);不同分组及评定时间点对ODI评分的差异存在交互作用(F=5.338,P=0.000),共同导致了 ODI评分的差异产生;同一组观察对象在不同的评定时间点之间的JOA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782.434,P=0.000);就观察全过程而言,不同分组间的JOA评分总体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5.083,P=0.000);不同分组及评定时间点对JOA评分的差异存在交互作用(F=8.345,P=0.000),共同导致了 JOA评分的差异产生;同一组观察对象在不同的评定时间点之间的VAS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779.424,P=0.000);就观察全过程而言,不同分组间的VAS评分总体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12.186,P=0.000);不同分组及评定时间点对VAS评分的差异存在交互作用(F=10.176,P=0.000),共同导致了 VAS评分的差异产生;“术后ASDis”与“中药+术后ASDis组”的ODI均值曲线在“术后1月至术后1年”时间段内与其余四组明显不平行,存在反折并发生交叉,考虑该处为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由此可知,6组病例术后1月、术后1年的ODI、JOA、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TED术后临床疗效较术前明显改善,无论有无服用加味三痹汤。术后术后1年的ODI、VAS评分较术前“术后ASDis”与“中药+术后ASDis组”与其余四组评分再次回升,术后术后1年的JOA评分较术前“术后ASDis”与“中药+术后ASDis组”与其余四组评分再次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ASDis尚未表现出症状,仅仅出现ASDeg的时候,ODI、JOA、VAS评分并无明显变化。而ASDis一旦出现相应临床症状,ODI、VAS评分显着性回升,JOA评分显着性下降,术后临床疗效较差。(2)在无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有限元模型中,PTED术后模型纤维环冯米塞斯应力和椎间盘内压在绝大多数受力工况下均仅出现轻度上升,在少部分工况下出现轻度下降,术前术后并无显着变化趋势。在原有退变邻近节段椎间盘模型中,PTED术前术后模型的间盘退变相关生物力学指标均出现显着恶化,导致潜在的ASD发病风险上升。研究结论(1)PTED手术治疗LDH临床疗效显着,无论有无服用加味三痹汤。(2)PTED术后的患者ASDeg发病隐匿,无明显临床症状。ASDis一旦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术后临床疗效较差。(3)临床回顾性研究表明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等级越高,术后ASD发病率越高,术前邻近节段原有退变是PTED术后AS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加味三痹汤可降低PTED手术后ASD的发病率。(5)有限元分析表明PTED手术不会导致无退变邻近节段椎间盘的术后生物力学环境明显恶化,而邻近节段椎间盘原有的退变是术后AS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滕占理[10](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历代本草中细辛的功效演变及古今方剂中细辛用量与配伍应用的规律,为临床中细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汉唐至明清期间古代本草书籍中相关细辛的记载,以及《方剂大辞典》(彭怀仁版)中收录的汉唐至清含细辛的古代方剂、近20年中国知网(CNKI)、维普、万方等期刊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含细辛的现代方剂共2933首,建立含细辛方剂数据库,采用Excel 2013、SQL Server 2008等数据分析软件及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TCM Miner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1从古至今细辛入药部位经历了由“根部”到“全草”再到“根与根茎”的变化;其通窍之效,古代为通利诸窍,不仅限于鼻窍;古代载其有补益之效,认为辛能补肝润肾,但不同于补益气血阴阳之补药。2细辛中毒的常见原因是单用入散剂用量过大或汤剂煎煮时间太短。3细辛内服方以治疗五官诸病(包括眼病、鼻齿诸病等,其中眼病为诸病之首)、各类痛证(包括目痛、头痛、齿痛、痹证等)、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喘、感冒等)、痈疽诸疮等外科疾病为主。细辛外用方以治疗齿痛、齿摇不固、牙疳等齿疾为主;其次痈疽诸疮等外科诸疾、眼鼻等五官诸疾、头痛痹证等也较为常见。4细辛历代丸剂散剂常用量范围为1-2g,煮散常用量范围为1-3g,变化较小;历代汤剂常用量范围变化较大,经历了由汉唐至宋金元骤降、明清至现代缓升的变化,现代医家细辛常用量为5g;细辛用于解表散寒、通窍时用量宜小,用于止痛、温肺化饮功效时用量宜大;汤剂中细辛用量可分为1-6g的常规用量、6-9g的中剂量、9-15g大剂量及15g以上的超剂量,现代在治疗痹证、心脑血管疾病等久病顽疾时常用15g-50g,此时需久煎40分钟-1小时。5含细辛方剂的内服方中,治疗眼病时细辛常与防风、人参、车前子配伍;治疗鼻齿诸疾时细辛常与防风、川芎、白芷、肉桂、当归配伍;治疗咳喘时细辛常与肉桂、杏仁、干姜、五味子、半夏配伍;治疗感冒时细辛常与麻黄、防风、川芎、肉桂、白术配伍;治疗中风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川芎、当归、麻黄配伍;治疗痹证时细辛常与防风、肉桂、独活、附子、川芎配伍;治疗头痛时细辛常与川芎、白芷、防风、羌活配伍;治疗妇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当归、肉桂、防风、川芎配伍;治疗儿科诸病时细辛常与大黄、人参、防风、当归、黄芩、肉桂配伍。外用方中,治疗齿痛等齿疾时白芷、升麻、川芎、防风配伍;治疗眼科诸病时细辛常与黄连、秦皮、黄柏、防风、玉竹等配伍;治疗痈疽诸疮时细辛常与白芷、当归、川芎、白芍等配伍。结论:朝代、剂型、病症及细辛入药部位、毒性等是影响细辛用量的重要因素,现代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剂型和病症的差异,入汤剂时细辛常用量为1-6g,可根据咳喘、眼病、痹症、胸痹、鼻炎等不同病症相应增大其用量,不应完全局限于1-3g的标准。细辛配伍多基于其辛温之性,因其辛烈温燥以防太过故多配伍补益药及收敛药以敛制散、配伍寒凉药以寒制燥;因其辛散解表、温则化饮、通经止痛而多配伍解表散寒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增其功效。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109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109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数据转换 |
1.2.2 参数设置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发文量 |
2.3 作者 |
2.4 机构 |
2.5 关键词 |
2.5.1 关键词共现 |
2.5.2 关键词聚类 |
3 讨论 |
(2)黎医药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致疼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疼痛评估: |
1.3.2 中医疗效评价: |
1.3.3 血清指标的检测: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致疼因子水平的比较 |
2.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
3 讨 论 |
(3)低剂量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项十年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与随访 |
2.3 资料整理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3.2 临床疗效 |
3.2.1 术后患者的优良率 |
3.2.2 术前及术后患者NRS、JOA的改变 |
3.2.3 术前及术后10 年时患者疼痛、麻木及肌力的比较 |
3.3 并发症、复发/再发及再手术情况 |
3.4 影响疗效的预后因素 |
3.4.1 单因素分析 |
3.4.2 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低剂量CCNL联合RF治疗LDH的远期疗效 |
4.1.1 患者术后优良率情况 |
4.1.2 术前及术后NRS、JOA改变 |
4.1.3 患者疼痛、麻木及肌力的改变 |
4.2 低剂量CCNL联合RF治疗LDH的远期安全性 |
4.2.1 围术期并发症情况 |
4.2.2 复发/再发及再手术情况 |
4.3 低剂量CCNL联合RF治疗LDH的远期预后因素 |
4.3.1 病程对疗效的影响 |
4.3.2 责任间盘个数对疗效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基本信息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操作器材 |
2.3 研究方法 |
2.4 注意事项及处理 |
2.5 观察指标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技术路线图 |
2.8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治疗前基本情况 |
1.1 一般情况 |
1.2 治疗前VAS评分、ODI评分对比 |
2 研究结果比较 |
2.1 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
2.3 治疗前后ODI评分对比 |
2.4 患者治疗满意度 |
2.5 临床疗效 |
3.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
1.1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症状的认识 |
1.3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
2.1 坐骨神经及相关解剖结构 |
2.2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
2.3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病因的认识 |
2.4 现代医学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
3 标本配穴 |
3.1 “标本配穴”思想 |
3.2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穴位选择 |
3.3 “标本配穴”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穴位选择 |
3.4 “标本配穴”针灸法的基础研究 |
4 艾灸与重灸 |
4.1 艾灸 |
4.2 重灸 |
5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的选穴 |
6 问题与展望 |
6.1 存在问题 |
6.2 研究展望 |
7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ODI评分) |
附录3: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解剖学基础与中西医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腰椎间孔狭窄症致病因素与西医诊治现状 |
2.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中医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依据 |
3.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人口学和疾病特征 |
2. 临床症状、体征和中医证型差异性分析 |
3. LFS的临床特征分析及其诊断价值评价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常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 分组及评价依据 |
3. 数据收集和观察指标 |
4. 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 |
2. LFS脊柱排列特征 |
3. CT测量指标分析 |
4. MRI测量指标分析 |
5. 不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6.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价值评价 |
7. 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LFS的常规影像学特征分析 |
2.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腰椎间孔狭窄症差异表达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定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基因芯片来源 |
2.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数据处理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
2.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 PPI网络分析及核心基因筛选 |
4. 核心基因相关候选成分及关键成分筛选 |
5. 中药匹配并构建靶点-成分-中药网络 |
6. 中药特征分析 |
讨论 |
1. 上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2. 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3. 核心基因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
4. 核心成分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5. 中药及其镇痛作用机制 |
6. 本研究的创新性、不足与展望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
1 版本校勘 |
2 字义考证 |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
4 医案分析 |
5 小结 |
第七节 上篇总结 |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
4 小结 |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
第四节 下篇总结 |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 生物信息分析 |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
4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五节 附篇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剔除和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意外事件或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5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6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4 讨论 |
4.1 中医学对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认识 |
4.2 现代医学对梨状肌综合征的认识 |
4.3 简述苍龟探穴针法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 |
4.4 穴位处方作用机制 |
4.5 针刺镇痛机理研究 |
4.6 提插捻转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机理分析 |
4.7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机理分析 |
4.8 结果分析 |
4.9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其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 |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 |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
2.1 中医病因病机 |
2.2 中医治法方药 |
2.3 中医其他疗法 |
2.4 综合疗法 |
3 三痹汤的理论渊源及研究进展 |
3.1 三痹汤来源 |
3.2 三痹汤的组成及药理作用 |
3.3 三痹汤在骨科中的研究进展 |
4 TRPV1通道研究进展 |
4.1 TRPV1概述 |
4.2 TRPV1的分布 |
4.3 TRPV1与疼痛 |
4.4 TRPV1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 |
5 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对照组治疗 |
2.3 中药组治疗 |
2.4 治疗组治疗 |
2.5 评价节点选择 |
3 观察指标与疗效指标 |
3.1 观察指标 |
3.2 疗效指标 |
3.3 不良反应情况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观察性结果分析 |
5.3 疗效性结果分析 |
6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 |
7 讨论 |
第三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靶点搜集 |
1.2 三痹汤中药成分及靶点搜集 |
1.3 共有靶点筛选及Venn图绘制 |
1.4 药物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
1.5 共有靶点PPI网络构建及柱状图绘制 |
1.6 共有靶点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三痹汤活性成分筛选与相应靶点信息 |
2.2 三痹汤药物与疾病靶点预测 |
2.3 药物-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
2.4 药物疾病共有靶点PPI网络构建及柱状图分析 |
2.5 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
1 三痹汤水提液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三痹汤水提液制备 |
2 三痹汤水提液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三痹汤水煎剂(SBDW)对神经病理痛模型小鼠DRG神经元TRPV1表达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4 三痹汤水提液(SBDW)对神经病理痛模型小鼠DRG神经元TRPV1活性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第五部分 分析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2 谢林教授从络病学说治疗LDH经验 |
2.1 病因病机 |
2.2 辨证论治 |
2.3 方药详解 |
2.4 病案举隅 |
2.5 总结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 |
附录 |
附录1 VAS评分量表 |
附录2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
附录3 ODI评分 |
附录4 三痹汤活性成分筛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文章发表 |
二、课题研究 |
致谢 |
(9)经皮内镜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危险因素的有限元分析及“加味三痹汤”对术后邻椎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进展 |
1.1 非手术疗法 |
1.1.1 药物治疗 |
1.1.2 物理治疗/锻炼 |
1.1.3 硬膜外类固醇激素注射 |
1.1.4 再生医学 |
1.1.5 介入治疗 |
1.1.6 中医药治疗 |
1.2 手术疗法 |
1.2.1 开放与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
2. 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
2.1 腰椎邻近节段退变的简介与流行病学回顾 |
2.2 邻椎病与腰椎手术的相关性 |
2.3 邻椎病与患者自身特点的相关性 |
3. 筋骨并重理论在脊柱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
3.1 筋骨并重理论渊源及生理功能 |
3.2 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临床对骨科疾病的诊治 |
3.3 筋骨并重理论治疗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
3.4 筋骨并重理论指导骨科疾病手术方式选择 |
第二章 “加味三痹汤”对原有不同程度邻近节段退变患者经皮内镜术后邻椎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一般信息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手术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疗效判定标准 |
2.8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术前Pfirrmann不同分级各组病例数见表1 |
3.2 邻近节段术后退变情况各组病例数见表2 |
3.3 邻近节段术后退变情况各组病例数与术前Pfirrmann不同分级对应情况见表3 |
3.4 邻近节段术后退变情况各组病例数与术后是否服用中药对应情况见表4 |
3.5 术前L5/S1 Pfirrmann各级病例数在6组中的比例,见表5 |
3.6 6组病例的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ODI比较,见表6 |
3.7 6组病例的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JOA比较,见表7 |
3.8 6组病例的术前、术后1月、术后1年VAS比较,见表8 |
4. 讨论 |
4.1 PTED手术的临床有效性 |
4.2 PTED手术不能阻止原有ASDeg术后加剧的趋势 |
4.3 加味三痹汤的对IDD的治疗作用 |
4.4 对中老年LDH患者的治疗需筋骨并重,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三章 经皮内镜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危险因素的有限元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志愿者选择 |
2.2 腰椎模型重建 |
2.2.1 模型扫描与数据导出 |
2.2.2 骨性结构逆向建模 |
2.2.3 骨组织模型的正向绘制 |
2.2.4 骨性模型零件分解和非骨性结构模型重建 |
2.2.5 退变模型重建 |
2.2.6 侧后路经皮脊柱内镜术后模型重建 |
2.3 材料属性设定 |
2.4 边界条件定义 |
3. 结果 |
3.1 模型验证 |
3.2 ASD相关生物力学指标选择 |
3.3 ASD相关生物力学指标变化趋势 |
4. 讨论 |
4.1 数模仿真力学研究对临床工作的参考价值 |
4.2 退变模型建模节段选择理由的阐释 |
4.3 相关指标在ASDeg发病中的生物力学价值 |
5. 小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一、结论 |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ODI评分 |
二、腰椎JOA功能评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获得的学术奖励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辛的基本概况 |
1 细辛的药材品种 |
1.1 药材源流 |
1.2 品种考证 |
2 细辛的功用认识 |
2.1 两汉时期 |
2.2 魏晋时期 |
2.3 隋唐时期 |
2.4 宋元时期 |
2.5 明清时期 |
2.6 现代应用 |
3 细辛的毒性认识 |
3.1 古代源流 |
3.2 现代认识 |
4 “细辛不过钱”的思考 |
4.1 古代源流 |
4.2 现代认识 |
第二部分 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方剂数据库的建立 |
2.2 数据挖掘方法 |
3 研究内容 |
3.1 药物味数 |
3.2 主治病症 |
4 研究结果 |
4.1 细辛用量结果 |
4.2 细辛用量规律 |
4.3 细辛配伍结果 |
4.4 细辛配伍规律 |
第三部分 细辛毒-效-量-配伍的相关性研究 |
1 功效古今异同 |
1.1 历代本草中细辛功效 |
1.2 历代汤剂中细辛功效 |
1.3 通窍之效被忽视之处 |
1.4 其他争议之处 |
2 毒-效-量-配伍相关性 |
2.1 细辛效量关系 |
2.2 细辛毒效关系 |
2.3 细辛毒量关系 |
2.4 影响毒性的因素 |
2.5 效-量-病相关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代细辛方方源分布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坐骨神经痛109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iteSpace的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可视化分析[J]. 李晔,马铁明. 中国医药导报, 2021(32)
- [2]黎医药熨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型根性坐骨神经痛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致疼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陆征麟,牛淑芳,韩秋琼,杨帆,陈义坤,苟学健. 广西医学, 2021(20)
- [3]低剂量胶原酶化学溶解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项十年回顾性研究[D]. 王萌. 南昌大学, 2021(01)
- [4]“标本配穴”重灸联合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 向丽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腰椎间孔狭窄症临床与影像特征及中药用药规律研究[D]. 努尔比亚·阿布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7]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江颖.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其镇痛机制研究[D]. 王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经皮内镜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危险因素的有限元分析及“加味三痹汤”对术后邻椎病的影响[D]. 徐文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数据挖掘的细辛用量及配伍规律研究[D]. 滕占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