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卫星技术指导未来通信系统方向

异步卫星技术指导未来通信系统方向

一、非同步卫星技术指引未来通讯系统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周全[1](2021)在《基于低轨星座的北斗导航增强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凭借自身运动速度快、几何构型变化快、地面测站接收信号强等优势,可以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等已有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进行优势互补,在增强GNSS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和精密定轨方面存在巨大意义,已经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同时LEO星座也可以在不依赖GNSS的情况下,实现单系统导航定位。本文针对LEO星座增强BDS精密单点定位进行研究,使用美国Analytical Graphics公司开发的卫星仿真工具包(System Tool Kit,STK)设计不同构型的LEO星座,结合自编程序仿真精密轨道文件,搭建GNSS/LEO观测链路仿真平台,仿真不同链路观测数据,并从LEO星座卫星数量、卫星轨道高度等方面,探究LEO星座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的增强效果。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ridium、“鸿雁”等星座进行模拟,根据后续实验需要设计不同轨道高度和卫星数量的LEO星座,并从星下点运行轨迹、全球DOP值分布、全球平均卫星可见数分布以及全球导航精度分布方面,对BDS精密单点定位过程中加入LEO星座的增强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LEO星座的加入,全球范围内特别是极地地区,平均可见卫星数都有极大的提升。加入LEO星座后,全球范围内PDOP值均降低,并且随着LEO卫星数量的增加降低效果更加明显,其中极地区域PDOP值下降程度最为显着。LEO星座的加入,有效的改善了高纬度地区的卫星构形,提升导航精度。(2)基于STK软件自带的报表功能并结合自编软件,仿真生成GNSS/LEO精密轨道文件。基于地基GNSS观测方程、星载GNSS观测方程以及星间链路观测方程等,构建GNSS/LEO观测链路仿真平台,仿真生成包含电离层延迟改正、对流层延迟改正、卫星钟差改正等各类改正项的观测数据。(3)从LEO星座中卫星数量、卫星运行轨道高度以及观测过程中测站观测采样率和和地面测站分布纬度,探究LEO星座对BDS PPP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LEO星座对BDS PPP的增强效果随着LEO卫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在LEO卫星数选取100颗、144颗、196颗和256颗时,LEO卫星对BDS PPP的收敛速度的提升程度分别为65.67%、70.15%、77.16%和91.05%。通过实验证明,在LEO星座的星座构型和卫星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卫星运行轨道越高,对BDS精密单点定位的增强效果越好。更高的LEO卫星轨道高度使得更多的LEO被观测到并参与定位解算,加快BDS PPP的收敛速度,实验证明,在设计的三组试验中,2000km轨道高度的LEO星座,增强效果优于1000km轨道高度的LEO星座。分别使用1s、5s、10s、15s、20s和30s采样率的仿真观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通过实验证明,观测值采样率LEO卫星对BDS PPP的性能提升效率都在百分之九十左右,未有明显差异。(4)本文还仿真具有导航定位能力的LEO星座,对LEO星座进行了精密单点定位和伪距单点定位(Single Point Positioning,SPP)性能分析,证明在LEO星座在满足导航定位需求时,即可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刘莹莹[2](2020)在《基于SDN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发展,单单依靠地面通信网络,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全部需求。建设和完善天基卫星网络作为推进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进程的关键步骤,能够为地球表面任意位置的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并且高容量的数据通信服务。路由算法技术对卫星网络数据传输的时延特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卫星网络存在网络拓扑快速变化,端对端时延大,以及星上储存和处理能力等特点,使得传统的地面网络路由技术在卫星网络当中不能完全适用,而且也会造成卫星计算数据和存储数据的压力过大,造成通信时延和丢包率增大的问题。所以解决卫星网络当中的路由技术问题也是研究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当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当今研究和探索卫星网络的关键性问题。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虚拟化的新型网络架构,我们将此架构引入到卫星网络当中,考虑一种基于SDN框架的卫星网络架构,该架构当中的SDN控制器由一级控制器地面网络控制中心和由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Geostationay Earth Orbit)组成的二级控制器集群组成,低轨道地球卫星LEO(Low Earth Orbit)网络层作为基于SDN网络框架的数据层只需要负责数据转发即可,不仅大大降低了 LEO卫星层存储和计算数据的压力,并且由于SDN控制器可掌握网络全局拓扑的特点,有利于灵活制定路由转发策略以应对网络状态的变化,同时提高算法的灵活性,从而找到卫星网络合适准确的路由算法,减少卫星损耗,优化卫星网络资源配置。为了进一步优化网络资源,采用合适准确的路由算法至关重要,本文在基于SDN卫星网络架构下采用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由SDN控制器掌握全局网络拓扑,根据网络的实时拓扑状况,计算网络当中源目卫星节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从而降低卫星网络的时延。该算法采用虚拟节点的思想,将LEO卫星网络看做是一组由虚拟节点组成的网络,为每个虚拟节点设定固定的地理位置,虽然卫星依然是处在高速运转当中,但是虚拟节点的逻辑地址坐标保持不变,所以可假定当前卫星与哪个虚拟节点的地理位置最近,那个虚拟节点的逻辑位置就认为是当前卫星的逻辑位置,以此屏蔽卫星的高动态性。讨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四种情况下基于最短路径原则数据包的下一跳位置。在本文中,将交换机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包进行分类,分为对时延要求较高的高优先级业务H(High Priority)类型的数据包和对时延要求较低的次优先级业务S(Second Priority)类型数据包,在链路拥塞的状态下,使得高优先级业务采取由最短路径策略决定的下一跳位置作为最优路径的下一跳的逻辑位置,而次优先级业务以增加链路长度的方向路径作为其转发路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链路拥塞程度,降低了源目卫星节点之间数据包的传输时延,有利于数据包类型当中高优先级业务类型的数据包的可靠传输。

郭世玉[3](2020)在《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路由协议的仿真实现及性能分析》文中指出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于通信覆盖范围、恶劣环境下通信以及军事通信方面需求的也在不断的提高,卫星通信已经成为了边远地区通信、应急通信和广播电视播放等众多场景下不可或缺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卫星具有高速移动性、链路频繁切换以及拓扑动态变化等特点,传统的地面网络路由技术不能够直接应用于卫星网络,因此,卫星网络中的路由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在天地一体化网络的背景下,将应用于卫星网络组网的基础路由协议和按需路由协议进行了仿真实现及性能分析,为后续卫星发射上天后大规模组网、实际部署以及测试等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简述了当前卫星通信发展以及卫星网络路由技术的研究现状等背景,同时介绍了应用于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基础路由协议和按需路由协议。本文分析了上述两种协议的内容和需求,进行了两种路由协议的仿真设计,分别设计了两种路由机制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并阐述了各个模块的基本原理。其中,针对基础路由协议,本文研究了拓扑计算、路由计算以及路由更新等模块;另外,针对按需路由协议,本文根据其需求设计了整个协议的实现流程,包括按需业务流的判断、最优路径的选择以及路径导入对接等。其次,在上述仿真设计完成之后,基于本文对比分析后挑选出的NS2仿真平台分别对两种路由协议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代码实现。其中,针对基础路由协议,本文结合NS2仿真平台原有的路由机制,通过对若干脚本文件的配置对其进行了实现;另外,针对按需路由协议,本文根据仿真设计部分对应实现了按需业务流的判断模块、最优路径选择模块以及路径导入对接模块,同时,本文也对实现过程中用到的一些关键类、函数以及重要代码等做了部分介绍。最后,本文搭建了NS2仿真环境,并进行了相应的环境配置,设计了测试网络拓扑,模拟了全球用户流量需求分布不均的情景,按照不同地区对流量不同的需求量配置了若干业务数据流,进行了两种路由协议的仿真测试。另外,本文将模拟的全部业务流中含有的按需业务流条数作为变量,将基础路由协议和按需路由协议仿真结果的进行了性能比较,分别在丢包率、传输时延以及吞吐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通过这些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按需路由协议相比于基础路由协议更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赵来定[4](2018)在《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卫星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是卫星通信网络各节点间实现信息传输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近几十年的电子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卫星通信地球站从原先庞大的单一的固定站发展到现在,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轻型、小体积、可移动、功能强大的地球站。卫星通信频带资源有限,近几年开始向宽频带的Ka频段发展,跟踪性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提出了一些新型天线设计方法和跟踪对准算法,目的在于通过合理地设计卫星通信天线的天线、天线的圆锥扫描机械结构、新型的跟踪算法、新型传感器的应用,可使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更准确、更迅速、性价比更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Ka频段卫星通信移动站天线的设计方法,该天线采用溅射板式馈源。论文讨论了如何对副反射面和介质进行赋形。该天线主反射面为环焦抛物面,无支撑杆和馈源遮挡,所以增益高、旁瓣低、驻波较小。论文讲述了该新型溅射板馈源天线的设计原理,推导了相关方程。实测该溅射板馈源天线,电压驻波比及方向图结果与仿真计算基本吻合,表明该天线性能良好,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常见的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便携站跟踪一般采用逐步对星法,本论文提出了改进方法。论文以一种两轴移动式卫星通信站跟踪系统为例,讨论了横摇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其空间对星三轴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即使天线在无方位传感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寻星。论文然后对跟踪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横摇补偿后,在横摇角≤±30°的情况下,系统单次转动方位角就能找到卫星,从而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正确性,亦说明了横摇补偿能大大提高初始寻星的效率。旋转主面的圆锥扫描跟踪,转动惯量大,扫描跟踪速度慢。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章动偏焦副面的方式进行圆锥扫描测角跟踪,这种方法无需空心电机、转动惯量小、造价低、方式简单。本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天线副面偏焦技术对方向图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关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天线副面偏置的结构形式,介绍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项章动副面的圆锥扫描技术跟踪速度快,性能稳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如需要精密准确跟踪,一般都采用价格昂贵的能自主指北的惯性导航系统。为降低成本,许多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采用MEMS惯导,但现有的MEMS惯性导航系统无法自主寻北,故而一般情况下,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存在搜索的一维空间模糊问题。针对近两年MEMS技术的发展,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低成本MEMS陀螺仪的惯性导航系统。论文着重针对惯导输出的三维指向角,进行了指标比较,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种基于低成本IMU的惯导系统,仿真输出的指北角误差为9o以内。如卫星通信地球站采用此廉价惯导系统,能大大缩短寻星时间,减小误跟踪,从而提高跟踪性能。

孙传见[5](2019)在《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要量越来越多,各种电力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对通信有着比较高的要求,一旦相关通信工作没有做到位,就很容易电力系统的瘫痪和异常。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通信的效率和灵活程度,可以将无线通信技术有效应用其中。为此,我将在本文中对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魏萌[6](2019)在《5G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共存研究》文中指出为满足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连接等场景的各方面的需求,5G系统的频率需求缺口较以往显着增加,现有低频段的带宽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为了尽可能满足5G系统在高频段连续大带宽的需求,2015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comunication Conferences 2015,WRC-15)上,确认了 2019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orld Radiocomunication Conferences 2019,WRC-19)的新议程。为移动业务增加频谱划分和确定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IMT)的附加频段,WRC-19 1.13新议题被提出并通过讨论,此议题研究内容集中于24.25-86 GHz频段范围内的11个可能作为5G系统的候选频段,旨在为5G系统未来的发展寻找可靠的毫米波频段。基于WRC-19 1.13议题研究框架和国内6GHz以上IMT-2020(5G)系统候选频段的兼容性分析要求,本文针对37.5-42.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27.5GHz-29.5GHz频段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空间站的干扰共存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首先从IMT-2020系统开始进行介绍,包括IMT-2020系统的特性、所用关键技术、卫星系统以及不同卫星轨道的分类、干扰类型和系统间干扰共存的研究方法。研究并参考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 ect,3GPP)标准和建议书,采用了蒙特卡洛仿真方法,设计并实现了针对不同共存场景、拓扑结构、天线模型、链路损耗模型的多个仿真平台。采用系统级仿真的方式,在多个不同场景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仿真平台良好地模拟了 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地球站和空间站的干扰过程,包括卫星固定业务的下行链路(空对地)和上行链路(地对空),得到不同场景下的干扰仿真结果。在研究分析IMT-2020系统对卫星固定业务空间站的干扰时,将高空卫星按轨道类型分为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卫星和地球非同步轨道(Non-GeoSynchronous Orbit,NGSO)卫星。前者有相对静止的位置容易建模,而后者的位置是时变的建模困难较大,目前还没有权威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使用卫星仿真工具(Systems Tool Kit,STK)与Matlab仿真平台相结合的方式,使后者的干扰过程也被准确建模。研究结果表明,以上频段的5G系统均能和卫星固定业务良好共存,并有一定的干扰余量。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毫米波频段5G系统频率规划以及保护卫星固定业务提供技术依据。

王勇[7](2019)在《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及闪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极区电离层是日地能量耦合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地球磁力线在极区几近垂直进出并向太空开放。因而,各类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动力学过程能沿着磁力线映射到极区电离层,使得极区电离层伴随有大尺度对流、粒子沉降等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并出现各种不同尺度的不均匀体,例如:暴时密度增强(Storm Enhanced Density,简称:SED),舌状电离区(Tongue of Ionization,简称:TOI),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polar cap patch),极光椭圆(auroral oval),中纬等离子体槽区(middle-latitude trough)等等。这些不均匀体边缘常常在各类不稳定过程的作用下形成众多微小尺度的不均匀体,进而引起电离层闪烁,使得极区电离层成为地球上两大闪烁高发区之一。近年来,随着人类航空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因全球变暖而对北极航道等的迫切需求,人类对极地通讯、导航、定位等的要求越来越急切,因而,对极区电离层扰动和闪烁的监测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极区电离层中不同尺度不均匀体研究及其引起的电离层闪烁监测、建模等工作,日益成为国际热点课题。本文围绕极区电离层不同尺度不均匀体的观测与统计特征及其引起的电离层闪烁等开展深入研究,开发了极区电离层F层不均匀体追踪方法,构建了不同不均匀体与电离层闪烁的广域对比工具,综合研究了极区电离层F层和E层不均匀体的观测与统计特征及相应闪烁的观测特征,最后,深入研究极区电离层闪烁理论并尝试开展电离层闪烁建模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全域GPS 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数据开发了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追踪方法,并应用于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的事件及统计研究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地面接收机的数量不断增长,全球TEC数据的空间覆盖性越来越好。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难得的极区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全域监测方法。为了全面深入的开展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研究,我们利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aystack观象台开发的madrigal数据库收集、提供的长达10多年且不断增长的全球GPS TEC数据,开发了极区电离层大尺度不均匀体追踪方法-TEC keogram。该工具能从三个方向同时连续记录各种不均匀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这为我们挑选不均匀体事件和开展统计工作都提供了极大便利。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比分析了TEC keogram与SuperDARN观测,发现TEC keogram中出现的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与SuperDARN观测结果一一对应,且具有相似的运动速度。根据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的运动路径,可以估算其平均运动速度、演化时间和寿命等。我们统计了TEC keogram在2015年记录的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随月份和世界时的分布特征,发现该结果与前人的结论较为一致,并进一步估算了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从日侧切割区域运动到夜侧极光椭圆平均所需时间约为2小时(平均运动速度约500m/s)。最后,结合行星际磁场(IMF)三分量数据,我们发现这些等离子体云块主要出现在南向行星际磁场条件下,且其平均运动速度随南向程度增强而变大,验证了可能的主要产生机制-磁重联。2.开发了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与闪烁广域对比工具,用以研究F层各不均匀体引起的闪烁特征及可能的产生机制基于madrigal全域TEC数据和北极加拿大扇区广域覆盖的CHAIN观测网数据,我们开发了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与闪烁广域对比工具。这一工具可同时连续监测极区电离层中出现的各种不均匀体的演化过程和相关区域的电离层闪烁情况。这一对比工具为我们长期连续广域监测和研究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及其所引起的电离层闪烁现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利用这一工具,我们进行了一个事件分析。该事件发生于2014年2月27日,当天因日冕物质抛射(CME)到达地球而引起了一个较大的磁暴,并在极区电离层形成了暴时密度增强(SED)或舌状电离区(TOI)等高密度结构。同时该SED/TOI在极隙区附近还被“切割”成一系列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从全域GPS TEC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SED/TOI、中纬等离子体槽(Middle-latitude trough)、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极光椭圆等不均匀体。与此同时,对比大范围闪烁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的不均匀体或区域所对应的闪烁特征各不相同。据此,我们将极区电离层简单的划分为四个区域进行详细分析,这四个区域分别为:SED切割区域,中纬等离子体槽区,极盖区和极光椭圆,发现:SED切割区域及中纬等离子体槽区赤道向边界处的相位闪烁指数随着对流速度增强或翻转而变大,而幅度闪烁指数依然较弱;极盖区两种闪烁指数均较弱;在极光椭圆区域,离开极盖区的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开始进入夜侧极光椭圆,该区域伴随有明显的电离层闪烁现象,其幅度闪烁指数明显高于相位闪烁指数,这是有别于前人的研究发现,这可能与粒子沉降作用于进入极光椭圆的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有关。3.研究了极区电离层偶发E层的观测特征、形成机理及其引起的TEC响应及闪烁特征,拓展了对极区偶发E层的认知范围人们经常关注的不均匀体通常出现在电离层F层。然而,电离层E层也会出现不均匀体。偶发E层(Es layers)就是一种经常出现在电离层E层的不均匀体。由于观测数据的稀缺,我们对极区电离层偶发E层的了解还非常粗浅。基于加拿大Resolute Bay多种观测设备的联合观测(如:测高仪、非相干散射雷达、GPS接收机),我们详细分析了极区电离层偶发E层的观测特征,其在水平上呈带状结构且东西延展大于200km;探讨了偶发E层可能的水平输运与产生机制,由强电场驱动金属离子沉降而形成的偶发E层从日侧向夜侧运动,而与重力波相关的偶发E层则没有表现出明显地移动;确定了偶发E层引起的TEC扰动特征为脉冲型扰动紧随更快更小的扰动,扰动峰值一般小于2TECu(正常值为~0.5TECu);首次报道偶发E层引起的电离层闪烁,其平均功率谱指数分别为-1.10(幅度闪烁)和-1.25(相位闪烁)。4.首次观测证实了传统相位闪烁指数严重依赖于电离层对流速度,挑战了该指数在极区的适用性基于SuperDARN观测的电离层对流速度和CHAIN观测网的传统闪烁指数,我们首次从观测上证实了传统相位闪烁指数与对流速度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幅度闪烁指数,质疑了相位闪烁指数应用于极区电离层的可靠性。一直以来,在极区电离层闪烁研究中,人们长期使用传统相位闪烁指数。然而,由于这一指数的计算方法源自低纬地区,它并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纬地区,尤其是强对流区域,非常容易造成“Phase without amplitude”现象,即相位闪烁指数增大,而幅度闪烁指数基本不变的特殊现象。为了解释这一现象,人们根据电离层相位屏闪烁理论和定性分析得出:当电离层对流增强时,与闪烁相关的菲涅尔频率会向高频段移动,幅度闪烁中存在菲涅尔频率滤波效应,但在相位闪烁中这一效应并不存在。而接收机自动处理软件采用固定的截止频率来滤波处理接收的幅度和相位信号,并据此计算相应闪烁指数。这样就会导致相位闪烁指数随对流速度增强而显着增大,而幅度闪烁指数由于滤波效应的存在并不会明显变化。但长期以来,这一理论解释一直缺乏直接有效的观测证据。5.初步建立了极区电离层闪烁经验模型,为极区电离层闪烁预报/现报工作奠定了基础人们一直试图利用电离层闪烁模型开展预报/现报工作。然而,这些模型输出大多依然停留在气候学层面上。为了开展全球电离层闪烁气候学模型无法做到的短期现报/预报工作,我们利用样条插值基函数开展高纬电离层闪烁模拟工作,得到更精细的闪烁分布图,并将该结果与线性插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较为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外,该模型还可以在单站观测基础上“吸收”更多数据,从而更好地开展极区电离层闪烁模型现报/预报工作。这为今后极区电离层闪烁的应用与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本文的研究工作加深了我们对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及闪烁特征的认知,建立了极区电离层F层不均匀体追踪方法与广域不均匀体和闪烁对比工具,开展了极区电离层F层不均匀体及闪烁特征研究,拓展了我们对极区电离层偶发E层的认知,初步建立了极区电离层闪烁经验模型,努力提高我们对极区电离层闪烁的现报和/或预报能力,从而有望改善和提高极区的通讯导航质量。

黄福庆[8](2019)在《基于气辉与北斗GNSS观测的电离层中尺度结构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是距地面约60-1000公里既包含带电粒子又充满中性气体的区域。该区域承载了人类主要的空间活动和绝大多数空间飞行器的运行,并能强烈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电离层存在多重尺度结构,且这些结构与其所在的电离层背景存在极大的差异,能显着影响并改变其所在区域的电离层特性,进而会影响路径该区域的无线电传播,特别是对通信导航、卫星定轨定位等的影响尤为突出。如引起相关电离层闪烁,严重时造成卫星信号失锁等。因此,对电离层不同尺度结构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近年来,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发展,其中的地球同步卫星(GEO)因其对地静止,利用其可对相同电离层区域进行持续观测,为研究电离层中尺度结构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基于北斗GEO电离层观测优势,结合气辉和GPS等观测,克服了以往观测方式时间与空间变化效应混杂的局限,聚焦中低纬度典型的电离层中尺度结构,揭示了电离层中尺度波动结构在中纬的日变化特征,以及其在低纬白天随地方时、季节、纬度变化特征和半球耦合特征;首次系统分析了百公里尺度的电离层白天经度变化的特征,并探究了地磁活动对其影响。具体的研究成果如下:1.联合电离层多种观测手段,研究中纬度中尺度电离层行扰(MSTIDs)的特征。首次利用北斗GEO总电子含量(TEC)研究了中纬度夜间MSTIDs,与GPS TEC和气辉观测的夜间MSTIDs特征相比,揭示了夜间MSTIDs发生率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具有三峰结构。同时,发现与GPS TEC观测相比,北斗GEO TEC观测到的夜间MSTIDs参数特征更接近气辉观测的结果,其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获取MSTIDs参数时因卫星运动而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及背景电离层剔除的影响。此外,利用北斗GEO TEC观测研究了中纬白天MSTIDs变化特性,并对比了同地的夜间MSTIDs特征,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它们激发机制不同。白天MSTIDs可能主要是由低层大气重力波通过动力学过程诱发,而夜间MSTIDs可能是通过Perkins不稳定性、E层和F层耦合及半球间耦合等多种电动力学过程产生。2.获取低纬白天周期波动结构的新认识。基于2016年至2017年北斗GEO电离层观测链反演的TEC数据,首次统计分析和探究了亚洲-澳洲扇区低纬白天电离层中周期为18到28分钟左右的中尺度波动结构。发现在北半球观测到的白天电离层周期波动结构主要发生在冬季地方时11点到17点、北纬17°到25°(磁纬10°-18°N)之间,其最大发生率达80%,出现在北纬21°(磁纬14°N)附近。在南半球白天电离层周期波动结构主要发生在冬季地方时11点到15点、南纬6.0°到11.1°(磁纬15.4°-21.6°S),但它的最大发生率只有40%左右。与低层大气重力波活动相比,两者季节和纬度变化基本一致。这表明白天电离层周期波动结构可能来源于低层大气重力波并在低纬度产生,而不是从其它纬度传播而来。此外,我们发现观测到的低纬度白天电离层周期性波动结构不存在半球耦合特征,这说明白天电离层周期波动结构并非由半球间电动力学耦合过程引起。3.首次揭示白天电离层百公里尺度经度变化特征。利用2015年至2016年中国中部区域北斗GEO TEC观测数据,首次系统研究了电离层区域性即百公里尺度的经度变化。发现中低纬白天电离层在几百公里区域内存在非常显着的纬向梯度,其纬向差异最大超过40 TECU。电离层纬向梯度事件发生时,白天西侧TEC大情形的比东侧TEC大的情形出现稍多,且均主要发生在正午及午后时间。在季节变化上,白天区域性电离层纬向梯度发生率呈现明显的半年周期变化,其主峰和次峰分别出现在春季和秋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冬两季。4.发现白天电离层百公里尺度经度变化地磁活动依赖性关系。利用亚洲-澳洲扇区中低纬北斗GEO电离层观测链数据,研究了 2017年9月磁暴期间电离层区域性即百公里尺度的经度变化,发现在磁暴期间白天电离层存在明显区别于地磁平静时期的区域性纬向梯度。同时,利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中部区域性的北斗GEO电离层观测网数据,统计分析了白天电离层区域纬向梯度与地磁活动的关系。发现白天电离层区域纬向梯度在不同地磁活动状态下发生率较一致,但梯度较大的纬向梯度结构主要发生非地磁平静期间。此外,大部分白天区域性电离层纬向梯度结构伴随背景TEC增强。这表明地磁扰动引起的电场变化可能对产生白天区域性电离层经度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中低纬电离层中尺度结构的认识,加强北斗导航系统的数据发展及应用,对提高通信导航、定轨定位精度及改进空间天气预报模式有着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王娜娜[9](2018)在《基于5G的低轨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同步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覆盖面积广、部署灵活以及不受自然灾害影响等特点,已成为未来全球化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5G NR中也定义了面向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非地面网络接入技术,利用地面5G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构建适应卫星通信场景的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面向低轨卫星系统,研究基于5G的低轨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同步技术。首先,研究了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针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场景,介绍了低轨卫星移动通信传输信道的衰落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信道模型。随后,研究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和频率同步方法。基于低轨卫星系统传输模型,分析了定时和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合低轨卫星的轨道和波束信息,提出了基于波束俯视角的频偏预校正方法,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实现多普勒频偏的快速估计和实时补偿,将频偏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接着,研究了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同步算法。针对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多普勒频偏值较大的问题,给出了时域分段互相关的方法,通过增加分段相关值,频偏估计的范围逐渐增大,但该算法的性能随着分段数的不断增加,频偏估计范围与分段数不成线性增长,因此该算法适用于估计多普勒频偏值较小的情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给出了将整数倍频偏与小数倍频偏分别估计的方法。针对小数倍频偏及符号定时同步提出了改进的分段相关法,其性能不受整数倍频偏的影响。针对整数倍频偏估计,给出了频域互相关法以及零导频序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解决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频偏估计问题。最后,研究了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问题。首先给出基于循环前缀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利用CP完成符号定时同步以及小数倍频偏估计,该算法性能不受大频偏的影响。因而可以作为在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大频偏场景下的符号定时同步的方法。

陈秋文[10](2018)在《倾斜轨道星座路由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卫星通信网络在通信导航、资源勘测、环境与灾难监测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特别是低地球轨道(LEO)卫星网络。LEO卫星由于轨道位置低,通信延迟小,还可以构建卫星星座进行全球覆盖,是未来搭建全球移动无线网络的可行方式。而传统的地面网络路由算法不能直接应用于LEO卫星星座中,因为在卫星拓扑快速动态变化的场景下,传统路由算法将需要大量的路由信令和计算量去维持路由表,进一步消耗带宽和能量。LEO卫星星座主要有极地轨道星座和倾斜轨道星座两类,本文主要研究倾斜轨道星座的路由算法。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本文针对倾斜轨道星座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坐标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hortest Path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Virtual Coordinate,SPVC)。SPVC算法为倾斜轨道星座中的每颗卫星配置一个虚拟坐标,虚拟坐标能够反映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且配置之后不需要卫星实时更新。两个地面终端在卫星通信网络中的最短路径可以通过它们的接入卫星的虚拟坐标和轨道相位来计算,在两个地面终端的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的传播时延得到最小化。2、SPVC算法的计算复杂度是常数,其计算量不随着卫星星座中的卫星数量和地面设备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能够有效降低星上路由计算负载。3、本文在NS2以及STK两个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多种倾斜轨道星座进行仿真,对SPVC算法、Dijkstra算法以及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算法进行了通信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新算法能够计算出最短路径,同时它的运行速度比Dijkstra算法更快。

二、非同步卫星技术指引未来通讯系统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同步卫星技术指引未来通讯系统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低轨星座的北斗导航增强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星座模拟与LEO星座设计
    2.1 卫星及星座理论介绍
        2.1.1 卫星轨道
        2.1.2 星座模型
        2.1.3 星座构型评估
    2.2 星座介绍
        2.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2.2 Iridium星座
        2.2.3 “鸿雁”星座
        2.2.4 “微厘空间”星座
        2.2.5 设计星座
    2.3 LEO星座增强BDS效果初步分析
    2.4 LEO星座单系统导航定位结果初步分析
第三章 观测数据仿真
    3.1 链路设计
    3.2 不同系统时间基准统一
        3.2.1 LEO时间系统
        3.2.2 BDS时间系统
        3.2.3 LEO与 BDS时间系统转换
    3.3 不同系统空间基准统一
        3.3.1 LEO坐标系统
        3.3.2 BDS坐标系统
        3.3.3 LEO与 BDS坐标系统转换
    3.4 精密轨道文件仿真
    3.5 地基观测值仿真
    3.6 星载GNSS链路仿真
    3.7 星间链路仿真
    3.8 误差模型添加
        3.8.1 卫星钟差改正
        3.8.2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偏差
        3.8.3 相对论效应
        3.8.4 对流层延迟改正
        3.8.5 电离层延迟改正
        3.8.6 固体潮改正
        3.8.7 观测噪声
第四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4.1 定位解算模型
        4.1.1 伪距单点定位
        4.1.2 精密单点定位
    4.2 实验设计
    4.3 LEO星座增强BDS精密单点定位实验分析
        4.3.1 测站纬度的影响
        4.3.2 观测值采样率的影响
        4.3.3 LEO星座卫星数的影响
        4.3.4 LEO星座卫星轨道高度的影响
        4.3.5 LEO星座轨道面个数的影响
    4.4 LEO星座独立定位实验分析
        4.4.1 无噪声LEO单系统仿真观测值
        4.4.2 含噪声LEO单系统仿真观测值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基于SDN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卫星网络研究现状
        1.2.2 卫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1.2.3 SDSN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组成
第二章 关键性技术介绍
    2.1 软件定义网络简介
        2.1.1 SDN简介
        2.1.2 OpenFlow协议
        2.1.3 SDN应用于卫星网络优势
    2.2 卫星网络简介
        2.2.1 卫星网络拓扑
        2.2.2 卫星轨道
        2.2.3 卫星星座
        2.2.4 卫星网络的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DN的卫星网络架构
    3.1 控制器部署方案
    3.2 SDN控制信令设计
    3.3 交换机转发策略
    3.4 基于SDN的卫星网络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最短路径路由方案
    4.1 基于业务优先级的最短路径路由方案
        4.1.1 匹配域动作集设计
        4.1.2 最短路径算法
        4.1.3 拥塞控制
    4.2 仿真分析与性能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路由协议的仿真实现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国外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1.2.2 国内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1.2.3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
    1.3 卫星通信网络路由技术发展现状
        1.3.3 单层卫星网络路由技术
        1.3.4 多层卫星网络路由技术
    1.4 主要内容及组织架构
2 本文相关技术研究
    2.1 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
    2.2 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协议简介
    2.3 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仿真平台
        2.3.1 仿真平台的选择
        2.3.2 NS2相关介绍
        2.3.3 NS2进行网络模拟的过程及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路由协议仿真设计
    3.1 天地一体化网络路由协议需求
    3.2 天地一体化网络路由协议仿真整体设计
    3.3 天地一体化网络路由协议仿真数据依据
    3.4 基础路由协议仿真过程设计
        3.4.1 网络拓扑计算模块
        3.4.2 路由计算模块
        3.4.3 路由更新模块
    3.5 按需路由协议仿真过程设计
        3.5.1 数据包信息获取及按需业务流判断设计
        3.5.2 最优路径选择设计
        3.5.3 路径导入对接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路由协议仿真实现
    4.1 路由协议实现概述
        4.1.1 路由协议实现流程
        4.1.2 仿真开发环境说明
    4.2 基础路由仿真过程实现
        4.2.1 卫星网络节点配置
        4.2.2 卫星网络链路配置
        4.2.3 卫星网络业务数据流配置
        4.2.4 主执行脚本文件配置
    4.3 按需路由仿真过程实现
        4.3.1 数据包信息获取及按需业务流判断模块实现
        4.3.2 最优路径选择模块实现
        4.3.3 路径导入对接模块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环境搭建
    5.2 基础路由协议仿真测试
    5.3 按需路由协议仿真测试
    5.4 测试结果与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发展史
    1.2 卫星通信的国际国内研究背景
    1.3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及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溅射板馈源天线及赋形技术的研究现状
        1.3.2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6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溅射板馈源的地球站Ka频段天线设计
    2.1 引言
    2.2 设计原理推导
        2.2.1 主反射面设计
        2.2.2 副反射面赋形设计
        2.2.3 介质面赋形设计
        2.2.4 能量守恒方程
        2.2.5 等相位方程
        2.2.6 副面方程和介质表面二维方程计算
    2.3 反射面结构
    2.4 驻波仿真及测试
    2.5 方向图及增益测试条件
        2.5.1 远场法
        2.5.2 卫星信标法
        2.5.3 测试条件
        2.5.4 本天线测试说明
    2.6 天线方向图仿真及测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技术
    3.1 引言
    3.2 天线跟踪系统
    3.3 卫星跟踪方式
        3.3.1 手动跟踪
        3.3.2 自动跟踪
    3.4 跟踪技术的比较
    3.5 卫星通信地球站跟踪误差
        3.5.1 伺服系统误差
        3.5.2 动态滞后误差
        3.5.3 噪声误差
        3.5.4 天线及馈线引起的误差
        3.5.5 系统总误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轴移动卫星站横摇补偿算法的研究
    4.1 引言
    4.2 机械结构
    4.3 对星理论推导
        4.3.1 矢量关系
        4.3.2 球形地球模型
        4.3.3 椭圆地球模型
        4.3.4 指向角推导
        4.3.5 两种数学模型比较
    4.4 对星补偿分析
    4.5 补偿角仿真
        4.5.1 一种便携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4.5.2 不同地球站指向角偏差仿真
        4.5.3 初始寻星误差补偿
        4.5.4 丢星后误差补偿
    4.6 工程测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卫星通信地球站章动副反射面技术的研究
    5.1 引言
    5.2 天线远场方程
    5.3 偏焦相位差
        5.3.1 轴向偏焦相位差
        5.3.2 横向偏焦相位差
        5.3.3 偏焦仿真
    5.4 偏焦扫描分析
        5.4.1 交叉电平的选择
        5.4.2 差值电平分析
        5.4.3 扫描频率的选取
    5.5 偏焦扫描的工程实现
        5.5.1 一种偏焦扫描副面结构
        5.5.2 软件算法
    5.6 抗载体运动实验
        5.6.1 测试设备
        5.6.2 单轴运动测试
        5.6.3 三轴运动测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MEMS惯性导航系统的移动地球站
    6.1 引言
    6.2 系统坐标系
        6.2.1 坐标系的定义
        6.2.2 坐标系的转换
    6.3 惯性导航
    6.4 数据滤波
    6.5 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6.5.1 加速度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6.5.2 陀螺仪传感器精度的仿真
        6.5.3 地理位置对惯导解算的影响
    6.6 基于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
        6.6.1 平台式惯导
        6.6.2 一种捷联式惯导的卫星天线结构
    6.7 基于MEMS惯导的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跟踪仿真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前景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无线通信技术的概念
2 电力通信专网建设中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实际使用要求
3 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介绍
4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5 结语

(6)5G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共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系统间干扰共存研究综述
    2.1 IMT-2020系统
        2.1.1 IMT系统特性
        2.1.2 毫米波
        2.1.3 波束赋形
    2.2 卫星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
    2.3 干扰类型与研究方法
        2.3.1 干扰类型
        2.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三章 5G系统与FSS卫星系统地面站干扰共存研究
    3.1 仿真场景
    3.2 仿真模型
        3.2.1 路径损耗模型
        3.2.2 IMT天线模型
        3.2.3 地球站ES天线模型
        3.2.4 仰角、方位角矫正
    3.3 仿真方案
        3.3.1 基站、用户撒点
        3.3.2 用户接入与调度
        3.3.3 IMT系统与ES的路径损耗
        3.3.4 集总干扰
        3.3.5 仿真参数
        3.3.6 评估准则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1 基站分布
        3.4.2 IMT基站波束对ES的天线增益
        3.4.3 集总干扰情况
    3.5 小结
第四章 5G系统与FSS卫星系统空间站干扰共存研究
    4.1 仿真场景
        4.1.1 IMT系统仿真假设
        4.1.2 GSO系统仿真假设
        4.1.3 NGSO系统仿真假设
    4.2 仿真模型
        4.2.1 路径损耗模型
        4.2.2 IMT天线模型
        4.2.3 GSO/NGSO空间站天线模型
        4.2.4 仰角、方位角计算
    4.3 仿真方案
        4.3.1 卫星轨道确定
        4.3.2 基站、用户撒点
        4.3.3 用户接入和调度
        4.3.4 IMT系统与卫星系统空间站的路径损耗
        4.3.5 集总干扰
        4.3.6 仿真参数
        4.3.7 评估准则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4.4.1 IMT基站波束对GSO空间站的天线增益
        4.4.2 地对空链路地物损耗
        4.4.3 IMT基站对GSO空间站的集总干扰
        4.4.4 GSO受到干扰及I/N累积分布曲线
        4.4.5 非同步轨道卫星与地球站可见性分析
        4.4.6 非同步轨道卫星受到I/N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及闪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电离层
        1.1.1 电离层概述
        1.1.2 电离层分层
    1.2 极区电离层
        1.2.1 极区电离层概述
        1.2.2 极区电离层大尺度对流
        1.2.3 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
        1.2.4 极区电离层不稳定性机制
    1.3 电离层闪烁
        1.3.1 电离层闪烁理论
        1.3.2 电离层闪烁模型
        1.3.3 电离层闪烁指数
    1.4 论文简介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介绍
    2.1 主要观测设备
        2.1.1 CHAIN观测网
        2.1.2 SupcrDARN雷达观测网
        2.1.3 非相干散射雷达
    2.2 GPS总电子含量数据
        2.2.1 TEC数据处理
        2.2.2 TEC map绘制
    2.3 不均匀体追踪方法
        2.3.1 TEC keogram原理
        2.3.2 TEC keogram与TEC map对照
    2.4 广域不均匀体与闪烁对比工具
        2.4.1 需求分析
        2.4.2 工具开发
    2.5 小结
第三章 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观测与统计研究
    3.1 极盖区等离子体云块
        3.1.1 背景介绍
        3.1.2 观测特征
        3.1.3 统计结果
        3.1.4 小结
    3.2 极区电离层偶发E层
        3.2.1 背景介绍
        3.2.2 观测特征
        3.2.3 形成机制
        3.2.4 小结
第四章 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引起的闪烁特征研究
    4.1 极区电离层F层不均匀体引起的闪烁特征研究
        4.1.1 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及地磁参数
        4.1.2 各种不均匀体引起闪烁对比
        4.1.3 闪烁产生机制探讨
        4.1.4 小结
    4.2 偶发E层引起TEC扰动及闪烁特征研究
        4.2.1 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及地磁参数
        4.2.2 偶发E层TEC响应
        4.2.3 偶发E层闪烁特征
        4.2.4 小结
第五章 极区电离层闪烁理论与建模初探
    5.1 背景介绍
        5.1.1 闪烁功率谱特征
        5.1.2 信号多径效应
    5.2 菲涅尔频率滤波效应
        5.2.1 理论研究
        5.2.2 观测特征
        5.2.3 统计结果
    5.3 电离层闪烁模型初探
        5.3.1 闪烁模型概述
        5.3.2 样条插值经验模型建立
        5.3.3 初步应用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目录
参加会议目录
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基于气辉与北斗GNSS观测的电离层中尺度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电离层系统概述
    1.2 电离层中尺度结构简介
    1.3 电离层中尺度结构主要观测方式及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观测数据及处理方法
    2.1 全天空气辉仪观测
    2.2 GNSS TEC观测
        2.2.1 GPS TEC观测
        2.2.2 北斗GEO TEC观测
        2.2.3 GPS TEC与北斗GEO TEC观测比较
    2.3 互谱方法
第三章 中尺度电离层行扰
    3.1 中尺度电离层行扰简介
    3.2 不同观测方式下MSTIDs的观测对比
        3.2.1 全天空气辉观测
        3.2.2 GPS TEC观测
        3.2.3 北斗GEO TEC观测
        3.2.4 多普勒效应和背景影响
    3.3 中尺度电离层行扰观测特性
    3.4 讨论与分析
        3.4.1 低层大气重力波
        3.4.2 电动力学过程
    3.5 小结
第四章 低纬度白天电离层周期波动结构
    4.1 研究背景
    4.2 观测特征
        4.2.1 发生率
        4.2.2 特征参数
    4.3 驱动源探讨
    4.4 小结与展望
第五章 中低纬度白天电离层百公里尺度纬向梯度
    5.1 电离层经度结构简介
    5.2 中低纬度白天电离层百公里尺度纬向梯度特征
        5.2.1 事例分析
        5.2.2 地方时变化
        5.2.3 季节变化
        5.2.4 纬度变化
    5.3 地磁活动响应特征
        5.3.1 磁暴响应
        5.3.2 中小地磁扰动响应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与意义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9)基于5G的低轨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同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数学符号说明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 OFDM技术
        1.3.2 MIMO技术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信道建模
    2.1 引言
    2.2 卫星移动通信传输场景
    2.3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衰落特征
        2.3.1 路径损耗
        2.3.2 好状态坏状态
        2.3.3 大气衰减
        2.3.4 快衰落模型
    2.4 卫星传输信道模型建模
        2.4.1 宽带模型
        2.4.2 多普勒扩展
        2.4.3 功率角度谱分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和频率偏差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2.1 多普勒频偏模型
        3.2.2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载波频率偏差对系统性能影响
        3.2.3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OFDM符号定时以及载波频率偏差分析
    3.3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频偏预补偿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频率同步算法
    4.1 引言
    4.2 同步序列定义
    4.3 基于M-part相关的载波频偏估计算
        4.3.1 M-part法
        4.3.2 仿真结果
        4.3.3 仿真结果分析
    4.4 频域互相关法
        4.4.1 频域互相关法分析
        4.4.2 仿真及仿真结果分析
    4.5 基于零导频的频偏估计方法
        4.5.1 频域导频序列设计
        4.5.2 基于频域导频序列的频偏估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
    5.1 引言
    5.2 定时误差的影响
    5.3 系统模型
    5.4 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算法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贡献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致谢

(10)倾斜轨道星座路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LEO卫星网络路由及相关研究
        1.2.1 动态虚拟拓扑路由算法
        1.2.2 虚拟节点算法
        1.2.3 地理路由算法
        1.2.4 针对极地轨道星座DRA算法
    1.3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卫星网络
    2.1 卫星轨道分类
    2.2 卫星轨道根数
    2.3 LEO卫星星座
        2.3.1 极地轨道星座
        2.3.2 倾斜轨道星座
    2.4 倾斜轨道星座中的星间链路
    2.5 倾斜轨道星座中的网络拓扑结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EO卫星网络路由算法相关研究
    3.1 基于离散拓扑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
        3.1.1 DVTR路由算法~[20]
        3.1.2 FSA路由算法~[33]
        3.1.3 基于快照序列的路由算法
        3.1.4 小结
    3.2 基于虚拟节点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
        3.2.1 SIPR路由算法
        3.2.2 Ekici分布式卫星网络路由算法~[34]
        3.2.3 小结
    3.3 基于位置信息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
        3.3.1 应用于极地轨道星座的基于位置信息路由算法
        3.3.2 应用于倾斜轨道星座的基于位置信息路由算法
        3.3.3 小结
    3.4 基于网格拓扑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于倾斜轨道星座的最短路径路由算法设计
    4.1 虚拟坐标设定
    4.2 卫星之间最小跳数计算方法
    4.3 最短的最小跳数路径计算方法
    4.4 最短路径计算方法
    4.5 路由方法
        4.5.1 接入卫星选择
        4.5.2 卫星路由
    4.6 算法时间复杂度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卫星网络通信仿真
    5.1 仿真工具介绍
        5.1.1 NS2简介
        5.1.2 STK简介
        5.1.3 AWK简介
    5.2 基于NS2的卫星网络路由实现方法
        5.2.1 卫星节点
        5.2.2 卫星链路
        5.2.3 SPVC卫星路由算法实现
    5.3 倾斜轨道星座仿真环境搭建
        5.3.1 NS2倾斜轨道星座通信仿真配置
        5.3.2 STK倾斜轨道星座运行场景搭建
    5.4 仿真结果分析
        5.4.1 仿真参数设置
        5.4.2 传播时延性能比较
        5.4.3 计算复杂度比较
        5.4.4 SMHP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非同步卫星技术指引未来通讯系统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低轨星座的北斗导航增强仿真研究[D]. 周全. 山东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SDN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 刘莹莹.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路由协议的仿真实现及性能分析[D]. 郭世玉.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卫星通信移动地球站Ka天线及跟踪技术的研究[D]. 赵来定.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 孙传见. 中国设备工程, 2019(17)
  • [6]5G系统与卫星固定业务干扰共存研究[D]. 魏萌.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9)
  • [7]极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及闪烁研究[D]. 王勇. 山东大学, 2019(09)
  • [8]基于气辉与北斗GNSS观测的电离层中尺度结构特性研究[D]. 黄福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9]基于5G的低轨宽带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同步技术研究[D]. 王娜娜. 东南大学, 2018(05)
  • [10]倾斜轨道星座路由问题研究[D]. 陈秋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异步卫星技术指导未来通信系统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