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为自然’气功如何在临床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信者[1](2021)在《从身体体验出发的“治未病”——以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气功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的气功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聚焦气功研究中常被忽略的身体感觉和体验来分析"治未病"的过程。在分析这些感觉和体验时,采用文化人类学中"具身化"的研究范式作为理论框架,对气功教员和学员以及其在教习场所的相互作用进行具体描述。在气功实践中,作为抽象概念的"气"和"治未病",在习练者对细微的身体体验的觉察中被生成、被转化为具身化的经验,成为习练者身体的一部分,且正是这些身体体验构成了"气功治未病"的基础。
肖微[2](2021)在《中医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与客观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21世纪是人们追求生命质量、追求健康长寿的世纪,是一个健康观念不断更新,健康手段更加科学的大健康世纪,人们对于健康的渴求日益明显,追求身体、心理、道德和社会的完全健康。追求健康已成为社会流行的生活方式,成为世界潮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与养生保健服务相关的行业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本课题研究围绕人体生命优化状态展开,着重阐述生命优化的实质,提出人体生命优化的状态是形气神合一的和谐状态,将现代高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与中医学形气神合一的生命优化锻炼方法结合起来优化人体生命,并运用脑电、肌电、心率变异、脉搏波现代科学技术等多维度的来客观表征人体生命优化状态。本课题首次从中医学生命观的角度来探索人体生命优化状态,为今后养生保健的手段和方式探索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方法:本课题采用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人体生命优化的奥秘。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阐述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实质;其次,阐述人体生命优化状态调控的手段;最后,探索如何表征和检测人体生命优化状态。实验研究: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健康大学生62名,分为实验组32名和对照组30名。实验组运用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学说研究平台研发的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作为干预手段,来引导受试者进入形气神合一的生命优化状态,运用脑电仪、肌电仪、心率变异仪、脉搏波仪等监测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前后变化。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脑电数据主要提取四个频带的数据即α、β、θ、δ的平均功率;肌电数据主要提取平均肌电值(AEMG),肌电积分值(IEMG);心率变异数据主要提取总功率(TP),正规划低频功率比(NLF),正规划高频功率比(NHF),低高频功率比(LF/HF);脉搏波数据主要提取,心包经、肝经、肾经、脾经、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8条经脉的数值变化。将这些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理论研究:本文在中医人体生命观的理论指导下,探索生命优化的本质,认为人体生命优化实质内涵是人体生命和谐的状态,即人体形气神的三位一体自我组织、自我调整、自我优化的状态。这一状态主要体现在中医传统的气功锻炼上,因为传统的气功修炼本质就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修炼过程,是人体生命优化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基于气功锻炼这一机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通过对形、气、神的调控,使人体迅速达到生命和谐的优化状态。在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客观表达方面,着眼于形、气、神高度的和谐统一。运用脑电和心率变异技术监测人体“神”的状态,肌电技术监测人体“形”的状态,脉搏波技术监测人体“气”的状态,使生命优化状态通过这些现代仪器的检测,得以客观表达。实验研究结果:(1)脑电数据显示:通过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实验组整体α波的功率值高于对照组,呈现出规律性的增高,增高主要集中在顶部、枕部、额部、颞部(P<0.05)。实验组的整体β波的功率值低于对照组,且大脑的大部分区域都呈现降低的趋势(P<0.05)。实验组θ波高于对照组,主要集中在额区和颞区,且呈现散发状态,数量较少(P<0.05)。δ波两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但自身前后比较,实验组干预后在顶部、颞部、前额出现降低趋势,并且是散发,数量不多(P<0.05)。表明: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诱导受试者进入形气神合一的生命优化状态,表现出神意的宁静、放松的状态。(2)心率变异检测结果显示:通过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实验组NLF和LF/HF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NHF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自身前后比较也表明NLF和LF/HF低于干预前,呈现降低趋势(P<0.05),NHF高于干预前,呈现升高趋势(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TP变化无统计差异(P>0.05),但实验后有升高趋势,说明心率变异性有变大的趋势。实验表明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练习可使交感神经活性下降、副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迷走神经支配增强。在VR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过程中,可诱导受试者进入形气神的合一状态,心率变缓,减少焦虑,安静放松,促使生命的自我优化。(3)脉搏波检测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心包经、肝经、肾经、脾经、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8条经脉的气机发生变化(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发现干预后8条经脉的值变化整体趋势越来越趋近于0,经脉数值越接近于0,人体之气血越平稳,身体越健康。(4)肌电检测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的上肢肱桡肌和下肢腓肠肌的平均肌电值(AEMG)和积分肌电值(IEMG)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表明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干预后肌肉的紧张度下降,处于松弛放松的状态。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首先在生命优化状态的探索方面得出人体生命优化的内涵和本质是人体生命处于和谐平衡的状态,即是指人体生命构成要素形气神三位一体的过程。其次,在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方面,气功锻炼的实质正是这一生命优化状态的体现,也是人体生命优化调控的重要手段。气功锻炼对于人体生命优化的方法,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得以实现。最后,对于生命优化状态的客观表达,基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脑电技术、心率变异技术、肌电技术、脉搏波技术等来表征人体生命形、气、神所达到的优化程度。
薛鼎鼎[3](2021)在《基于中医理论对意守丹田的养生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意守丹田功法是传统养生气功中的基础功法,其功法特点为简单有效、自主性强、方便习练,具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而中医理论是指导中医传统气功功法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对丹田学说的主要内容、学术思想和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确立丹田学说在传统气功功法中的重要地位;通过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方法探讨意识活动在传统气功习练过程中的意义;最后从中医理论的角度科学阐释意守丹田功法的养生效应,并提出理论依据。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总结分析法,从意守丹田的功法要领、身体反应、意识运用、现代研究等方面深入挖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意守丹田功法的养生原理,科学阐释其在传统气功锻炼、传统武术技击、传统中医“治未病”方面的养生效应,探讨其内在养生原理,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明确了丹田学说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基础,阐明了意识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科学解释了意守丹田功法的在传统气功和中医“治未病”方面的养生原理。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中医理论研究意守丹田功法的养生效应,为中医气功的发展传承以及实际推广提出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操作规范。
江毅[4](2021)在《形气神兼养的中医养生理论探讨与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初步实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现代的疾病谱上,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已成为慢性病,人类罹患疾病的因素,也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发展为社会、心理等因素导致的身心共患疾病。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和身体机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等有着密切联系。不当的生活方式、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强的养生意识在慢性的整个过程中,已成为了促进或加重慢性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医“治未病”不离形神共养、精气神并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形、气、神的养生理论进行梳理和探讨,探求动形养生的机理,为传统养生功法的推广使用探究深层次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在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中梳理“真气”、“元神”以及形气神合一的动形养生有关的记载,理清其内涵。(2)通过演绎法,由中医体系中最基本、最根本的阴阳理论出发,对“真气”、“元神”的来源、特点、生理、病理、养生进行发微,探求其本质和机理。(3)通过归纳法,探寻“真气”、“元神”发挥推动生命作用的机理进行阐释,对形、气、神兼养的理论进行论述。(4)通过实验研究法,在偏颇质大学生人群中观察健身气功·养生功十二法对睡眠、疲劳、焦虑等与身、心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1)通过文献研究知:真气源于命门之先天元气,与脾胃运化的后天水谷气和大自然之清气相合充养流注全身,并赖后天水谷精气充养,其盛衰与后天脾胃运化功能密切相关,在脏为“藏真”,在经络则为经气,其病机与元气病机有同有异,对其养护包括惜精养元、保持三焦和经络的畅通、顺应天时、调和脏腑和避其毒气。在先天命门之火的作用下,先天元精和先天元气形成的阴阳对立统一的变化,元神即生于此变化之中,其地位和元气一致,均归属先天,其特性主动却倚静、主生主宰却不主用、不能离开形体而存在、是生命力的外在体现、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则安,寒、热、痰湿、情志过极、当静不养会伤神,对其养护需合于自然阴阳之道、养心少欲、调形养气、惜精培元、经络和畅。(2)通过演绎法,一、探究出一度被认为等同的“真气”与“元气”实为有同有异、相互联系的两种人体之气,“真气”是源于先天元气,与后天谷气“并而充身”的精微物质,真气为用,元气为体。二、明晰了元神源于元精化元气形成的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中,而又反作用于这种关系,对其进行调控,形成了元精、元气、元神的先天三位一体的体系。三、养生需形、气、神兼养。(3)通过归纳法,一、元神在由元精、元气二者阴阳运动变化产生后,进而反过来通过对阴阳消长比例的调节,使气有了不同的升降特性,从而调节一身之气的升降出入推动和维持生命活动,调节元气在不同部位的聚散形成脏腑并稳定其气机升降功能。即元神源于阴阳变化,而本质亦为调节一身之阴阳,并以此对阴阳的调节合于术数、应四时阴阳消长以及与外界刺激相合,在先天主生的特性下,生出识神。二、在练习气功“入静”时,心越清静,元神受到干扰越少,故能使“真气从之”,此为养生功法“调心”的原理。三、基于“脑为元神之府”、“命门为元神之根”、以及论证的“心为元神之用”,提出了“脑-心-命门”为元神轴心的概念。四、提出了真气和元神通过心神相联系,当心神入静,识神宁息,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则先天之气与先天之神同气相求,使人体之气达到最自然的状态,再与肢体之形的运作相合,以达到气愈练愈壮,愈练愈顺的练气效果。以此阐释了为传统养生功法中,“调心”是“调身”、“调息”的枢纽,其的实质是达到“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境界,从而达到形、气、神三者和谐共养的效果。(4)通过试验研究,观察到健身气功·养生功十二法对偏颇质在校大学生的睡眠、焦虑等产生显着良性影响,对疲劳状态无显着性影响。研究结论:养生需以整体观为根本,形、气、神兼养,形为生命之基,气为身体之用,神为生命主宰。传统养生功法通过“调身”、“调息”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通过形体动作引领真气运行,通过“调心”,人心静而神安,以元神的自然之性导引具有天真之性的真气,达到“三调合一”的“恬淡虚无”的境界,使人体在传统养生功法的作用下,气和、神安、体健。
严玉英[5](2020)在《习练八段锦对重症肌无力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中医传统运动-健身气功八段锦干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ⅡA型患者,观察其生存质量、临床症状、握力、运动耐力的改善情况,评价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身心康复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丰富非药物手段提高MG患者生存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MG-ⅡA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以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在健康教育基础上以习练八段锦进行干预,在入组时、第四周末、第八周末应用重症肌无力15项生存质量评定量表(MG-QOL15)、重症肌无力复合量表(MGC)、握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进行评价,研究此方案对MG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握力、运动耐力的影响。结果:(1)一般资料:试验纳入60例患者,最终完成49例,其中实验组23例(脱落7例),对照组26例(脱落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是否有医保、是否做过胸腺手术等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2)主要评价指标:干预前两组患者MG-QOL15评分基线一致(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实验组患者MG-QOL15评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MG-QOL15评分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MG-QOL15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要评价指标:干预前两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基线一致(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实验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与入组时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较入组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MGC评分、握力、6MW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指标:所有入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1)MG-ⅡA型患者习练八段锦,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2)MG-ⅡA型患者习练八段锦,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握力、步行能力。(3)MG-ⅡA型患者习练八段锦对其身心康复是有益且安全的,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陈天红[6](2020)在《《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的服气养生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成书于唐代中期的《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是一部道教服气学专着,该书对服气养生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对道教其它养生方法如辟谷、导引、存思等亦有所涉及,凡此对我们研究道教养生方法的精神内涵、技术要求及成效有重要价值,对将其应用于现代医疗、养生事业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本研究将对《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进行深入、细致的探析,以挖掘其功法的确切内容、比较优势与当代价值。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中华道藏》第23册所收录的《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的着录情况、成书背景、版本与收藏进行研究;注重对《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进行详细的文献解读,对书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并对道教其它服气相关典籍进行对照阅读,以《中华道藏》太清摄养经卷所收录诸家气法卷的其它服气方法与幼真先生服气法进行比较研究。笔者还将服气养生术与中医养生学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概念分析法研究论文所涉及的道教与中医养生学相关概念的确切内涵。以“食气”、“行气”、“服气”、“吐纳”、“六字诀”、“气功”、“深呼吸”、“腹式呼吸”等为检索词在CNKI、维普、万方等平台检索与服气养生法相关的现代研究成果,归纳总结之后,笔者还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对服气法应用于今人养生和临床的进一步研究进行分析和展望。结论:《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道教服气养生术的理论基础,并较为细致地描述了服气的方法,其方法可操作性强,且以口诀的形式呈现,文字简练易懂,易于记诵,方便传播,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道教服气养生术的经典之作。服气养生术的形成源于道教“重生”、“贵生”的传统,根植于“道本源”及“气一元论”的理论基础之中,有一整套独特的练习方法,并能达到养生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中医与道教关系密切,道教服气养生术的理论与方法中的多个方面皆与中医养生学相通,对人们的健康可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且服气法现已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养生活动,以及临床上对各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愈后康复中,其疗效也已经经过了临床的验证。道教服气养生术在改善现代社会人们各种身、心问题等方面具备优势,契合现今人们养生的需求,其作用和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其方法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提炼和应用。
范丽敏[7](2020)在《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测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炎症因子表达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虚证证候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探讨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康复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晋江中医院肺病科门诊的74例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设计的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六字诀训练,训练标准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主编的《健身气功·六字诀》,训练方案为30min/次、1次/日、5日/周,共6个月,训练时长以累积量计算。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局指标包括:(1)中医证候积分,采用气虚证症状分级量化表评估;(2)外周血和诱导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采用ELISA法测定;(3)外周血和诱导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采用qPCR法测定;(4)呼吸困难程度,采用mMRC问卷评估;(5)运动耐力,采用6MWT评估;(6)生活质量,采用CAT量表评估。按照PP分析和ITT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六字诀对其影响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4例合格研究对象,干预结束后共57例完成本研究,其中试验组剔除2例、脱落8例,完成27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6例,完成30例。因此,对试验组27例、对照组30例进行PP分析;对试验组37例、对照组37例进行ITT分析。1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指数、病程、常规药物治疗方案、家庭氧疗)和结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2干预效果评价2.1中医证候积分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气虚证总分及主、次症评分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对照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气虚证总分及主、次症评分和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气虚证总分(3(2-4))、主症评分(3(2-3))较对照组患者气虚证总分(4(3-5))、主症评分(3(2-4))呈下降趋势,临床总有效率(66.7%)高于对照组(53.3%),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2炎症因子表达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血IL-10、血TNF-α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00、0.012,对照组患者血IL-8、痰IL-8、血IL-10、痰IL-10、血TNF-α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03、0.028、0.000、0.035、0.001,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IL-8、血IL-10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16、0.030,其他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和痰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免疫因子表达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血和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较干预前均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血Notch1mRNA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03,痰Notch1mRNA表达水平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Notch1mRNA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00,痰Notch1mRNA表达水平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血和痰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4呼吸困难程度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mMRC分级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为0.010,对照组患者P值为0.041,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mMRC分级较干预前显着下降,P值为0.028,对照组患者mMRC分级组内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mMRC分级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mMRC分级改善程度(0级占比11(40.7%)、1级占比12(44.4%)、2级占比4(14.8%))较对照组(0级占比10(33.3%)、1级占比12(40.0%)、2级占比7(23.3%)、3级占比1(3.3%))有更明显的趋势,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2.5运动耐力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6MWD较干预前均显着增加,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为0.000,对照组患者P值为0.000,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6MWD增加值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值分别为0.030、0.000,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6MWD增加值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值为0.001,6MWD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生活质量PP分析结果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患者CAT总分及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显着下降(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0、0.000、0.004、0.004、0.000、0.000,对照组患者P值均为0.000,ITT分析结果与其基本一致;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干预后CAT总分及睡眠、精力评分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值分别为0.045、0.003、0.010,同时提示试验组患者在家务活动(1(1-2))、外出信心(2(1-2))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家务活动(2(1-2))、外出信心(2(1-3))呈下降趋势,ITT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CAT总分及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试验组患者在咳嗽(2(1-2))、气喘(3(2-3))、睡眠(2(2-3))、精力(2(2-3))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咳嗽(2(2-3))、气喘(3(2-4))、睡眠(3(2-3))、精力(3(2-3))呈下降趋势。结论1、六字诀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COPD患者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有助于患者体内维持促炎和抗炎平衡,改善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2、六字诀训练可帮助COPD患者改善其气虚证证候、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王思特[8](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焦丽璞[9](2020)在《《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因素及调摄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情志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是七情五志的统称。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五志是指怒、喜、思、悲、恐。人的情志活动是基于精气血津液,取决于正常的脏腑气化活动,对外界有差异的刺激会作出不同的反应。一般的情志活动并不会致病,但是情志过于激烈,机体便会不堪负荷而产生变化,造成身体的伤害甚至死亡。所以情志的异常与否在疾病的产生、进展以及转归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工业世界的到来,渐渐形成了一种高效率的生活工作方式,相对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导致人们长期处于身心俱疲状态,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这不仅仅局限于年长的人,年少的人也有诸多的情志问题。而如今中西医学都共同关注于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情志病。在此方面的研究中,中医学具有独特的优势,而《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起始,对于预防和指导情志病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现代的医学,情志作为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已经被证实,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对于情志养生调摄理论的研究比较匮乏,有关情志病的研究,现代学者更加侧重对于临床方药组成、功效、成分的研究,鲜有对情志病调摄理论进行研究。医学来源于实践,所以医学思想是深深植根于历史土壤中的,而《黄帝内经》作为首次提出五志的概念,理应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黄帝内经》中情志病的论述,多分散在各个章节当中,造成我们对情志病调摄理论继承的困难。综上,为临床调摄情志病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发掘新的调摄方法,对于《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病的条文收集、整理、深入研究是势在必行,继承方可创新。方法本文以传统文献研究法为主,辅助以专家咨询法,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首先认真阅读《黄帝内经》,查找与情志相关条文并加以解读,以此作为理论根据;其次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咨询临床专家,系统研究情志致病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总结情志病的治疗调摄经验,得出研究结果。结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本论文以《黄帝内经》为基础,系统整理了《黄帝内经》有关情志病的理论知识,通过《黄帝内经》内有关情志条文的理解,从概念、发病的原因和机制、治疗方法、精神调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全面的了解情志病的内容。第二,本论文讨论了《黄帝内经》情志调摄方法的现实意义,使得调摄情志疾病与现代的世界观、价值观相结合,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服务。结论本论文通过系统研究进一步界定了情志的概念:情志是一种内心体验,源于五脏气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脏腑的精、气、血、津液。外界刺激作用于人体,脏腑精气便会进行重新整合和分配,这是在心神的领导下进行的,并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分析出情志致病的因素:因为机体内不同脏腑的精气分布有所差异,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情志。而情志致病的因素,不外乎内因外因,内因主要是内在的条件而引起的情志疾病主要为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外因主要是外在因素引起的情志疾病,主要划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探究情志致病的机理及特点:扰乱并损伤脏腑气机、耗伤心神、损伤本脏,波及它脏、耗伤精血、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总结情志调摄的主要方法:清净养神、养性调神、节欲守神、怡情畅神、顺时调神和动形怡神,强调的调神、治神思想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集中体现,疾病发生与情志的变化互为影响,通过调节情志而减轻症状、治愈疾病。《黄帝内经》情志调摄的这些思想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医者,并为当今医学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研究《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因素及调摄方法对促进中医情志病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赵吉超[10](2020)在《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选取秦汉以前传统文化中道、儒两家的代表着作《管子》、《老子》、《列子》、《庄子》、《四书》,进行传统文化气学说源流研究,寻找中医学术赖以建立的气学说内涵。并以此为根据,选取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着作,对其中的气学说进行研究,以明晰古代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气学说源流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之前道儒两家共八本着作中气学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名词的内涵与气相同,如道、天、心、性等。并且古人对气的体悟称为“内求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很多观点,涵盖了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以及形而下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天人整体的生命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第二章为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通过对第一章的研究论述,阐发气学说相关的六大基本定理: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充盈于宇宙虚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气与神相关。第三章为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章将中医基础理论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分别为形成时期与发展时期。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分别代表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中药理论基础,分析其中的气学说的内涵,以明晰气学说对其形成的影响。发展时期分为晋至唐、宋至明、清至近代三个阶段,共15位医家及相关的15本着作,对各医家的着作进行气学说的研究分析,明晰气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内容,归纳出两点启示,展望气学说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为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学的医学属性,对比了其与现代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异同,对中医学两大生命观进行了简单概括。以此分析了气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的运用及价值。最后,选取《古今医案按》、导师以及笔者自身临床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气学说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方剂中的具体临床运用,以气学说为核心对临床诊断、疾病机理、药理进行了分析,以细节展现气学说的价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气学说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与形而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能量论与规律论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通过内求法对自身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高度总结,涵盖了内圣的修持理法与成就外王事业具体运用的学说。气学说使中医学在根本上成为与传统文化一致的存在,将之运用于自身则可循理体悟本体,运用于社会,则可拯危救困。同样,这些研究为气学说的现代化乃至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无为自然’气功如何在临床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为自然’气功如何在临床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从身体体验出发的“治未病”——以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气功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中的“治未病”与“未病” |
二、“治未病”的一个实践:气功 |
三、聚焦身体体验 |
四、“气”的感知与“治未病” |
五、“气”与“治未病”的具身化 |
六、体察而出的“治未病” |
(2)中医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与客观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健康与人体生命优化状态 |
1.1 健康的概念及其内涵 |
1.1.1 现代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
1.1.2 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 |
1.1.3 健康的定义概括 |
1.2 生命优化状态的概念及其内涵 |
1.2.1 生命优化状态的概念 |
1.2.2 现代医学对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认识 |
1.2.3 中医学对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认识 |
1.3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生命优化 |
1.3.1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的内涵 |
1.3.2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 |
1.3.3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优化的表现 |
2 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 |
2.1 生命优化状态调控的内容 |
2.1.1 调控形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
2.1.2 调控气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
2.1.3 调控神使形气神三位一体 |
2.2 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方法 |
2.2.1 气功导引 |
2.2.2 虚拟仿真生命优化系统 |
3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 |
3.1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 |
3.1.1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形 |
3.1.2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气 |
3.1.3 生命优化状态的表达-神 |
3.2 评估方法 |
3.2.1 主观评估 |
3.2.2 客观评估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对象 |
2.1.1 受试者来源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1.4 受试对象的一般资料 |
2.2 实验培训 |
2.3 实验仪器 |
2.3.1 干预仪器 |
2.3.2 检测仪器 |
2.4 实验室条件 |
2.5 实验方法 |
2.5.1 实验测试前准备 |
2.5.2 测试仪器的佩戴 |
2.5.3 实验实施过程 |
2.6 数据提取 |
2.7 数据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脑电检测结果 |
3.1.1 脑电α波检测结果 |
3.1.2 脑电β波检测结果 |
3.1.3 脑电θ波检测结果 |
3.1.4 脑电δ波检测结果 |
3.2 心率变异检测结果 |
3.3 脉搏波数据检测结果 |
3.4 肌电数据检测结果 |
4 讨论与分析 |
4.1 脑电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
4.1.1 α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1.2 β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1.3 θ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1.4 δ波检测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4.2 心率变异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
4.3 脉搏波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
4.4 肌电检测结果讨论和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本文总结 |
2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基于中医理论对意守丹田的养生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丹田的理论研究 |
1 丹田的理论渊源 |
1.1 丹田的提出 |
1.2 丹田名称及其位置的梳理 |
1.2.1 上丹田 |
1.2.2 中丹田 |
1.2.3 下丹田 |
1.3 各家对“丹田”的观点 |
1.3.1 传统中医 |
1.3.2 传统气功 |
1.4 丹田病的古代临床总结 |
1.4.1 丹田的病证 |
1.4.2 丹田病证的舌脉 |
2 丹田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
2.1 丹田学说的形成 |
2.2 丹田学说的发展成熟 |
3 中医理论体系与丹田学说 |
3.1 精气血津液相关 |
3.2 藏象理论相关 |
3.3 经络理论相关 |
4 中医理论基础与丹田学说 |
4.1 丹田学说对心肾相交思想的影响 |
4.2 丹田学说对命门学说的影响 |
第二部分 意识的理论探析 |
5 意识的概念 |
5.1 心理学 |
5.2 中医学 |
5.3 传统气功 |
6 意识的运用 |
6.1 心理学中意识的运用 |
6.1.1 冥想 |
6.1.2 心理暗示 |
6.1.3 正念 |
6.2 中医学对意识的运用 |
6.2.1 意识与神志 |
6.2.2 意识与情志 |
6.2.3 意识与脏腑 |
6.3 传统气功中意识的运用 |
6.3.1 意守 |
6.3.2 存想 |
6.3.3 入静 |
第三部分 基于中医理论对意守丹田的养生应用研究 |
7 意守丹田的理论研究 |
7.1 意守部位 |
7.2 意守方法 |
7.2.1 静守 |
7.2.2 动守 |
7.2.3 联守 |
7.3 意守过程的身体反应 |
7.3.1 正常反应 |
7.3.2 异常反应 |
7.4 意守前后的注意事项 |
8 意守丹田的养生应用研究 |
8.1 意守丹田在气功锻炼中的养生应用 |
8.2 意守丹田在传统武术练习中的养生应用 |
8.3 意守丹田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养生应用 |
9 结论 |
9.1 关于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丹田学说研究 |
9.2 关于在功法中运用意识的重要性研究 |
9.3 关于意守丹田功法的养生原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丹田学说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4)形气神兼养的中医养生理论探讨与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初步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形气神兼养的健康理论 |
1 形、气、神健康理论探讨 |
1.1 形为身之基,有形则生命有所倚 |
1.1.1 《黄帝内经》中“形”的内涵 |
1.1.2 《黄帝内经》中的形体健康 |
1.2 气为身之用,气和则生命得其常 |
1.2.1 真气与元气密切相关 |
1.2.2 真气与气血津液 |
1.2.3 真气与脏腑之气 |
1.2.4 真气与经脉之气 |
1.2.5 真气虚则百病由生,真气病不离元气失常 |
1.3 神为身之主,得神则生机有所彰 |
1.3.1 元神源于先天,与元精、元气三位一体 |
1.3.2 元神的特性 |
1.3.3 元神本质系调控一身之阴阳 |
1.3.4 阴阳失和,元神乃病 |
2 形、气、神的养生理论探讨 |
2.1 养形之道,贵在全形 |
2.1.1 保全形体,无过其用 |
2.1.2 脏腑安和,经络畅达 |
2.1.3 饮食为养,起居为调 |
2.1.4 运动养形,动则体健 |
2.1.5 调神养形,整体同调 |
2.2 养气之道,贵在和顺 |
2.2.1 惜精养元 |
2.2.2 通调气机 |
2.2.3 顺应天时 |
2.2.4 调和脏腑 |
2.2.5 调和气血 |
2.2.6 谨避邪毒 |
2.2.7 调节情志 |
2.3 养神之道,求之于心 |
2.3.1 阴阳调谐,元神得养 |
2.3.2 “婉然从物”乃健康之要 |
3 人之常平需形气神兼养 |
3.1 “脑-心-命门”是元神调控的轴心 |
3.1.1 脑为元神之府 |
3.1.2 命门为元神之根 |
3.1.3 心为元神之用 |
3.2 形气神兼养是养生之道 |
3.2.1 形为神之基 |
3.2.2 神为形之机 |
3.2.3 气为身之用 |
3.2.4 形气神三者密不可分,三位一体 |
第二部分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实证研究 |
4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 |
4.1 功法原理 |
4.1.1 意守清静,便于凝神 |
4.1.2 气息相随,意在调息 |
4.1.3 引体令柔,以身导气 |
4.2 功法医理 |
4.2.1 理论基础 |
4.2.2 各式医理 |
5 实证研究 |
5.1 受试对象 |
5.1.1 对象来源 |
5.1.2 纳入标准 |
5.1.3 排除标准 |
5.2 干预措施 |
5.3 观察指标和统计方法 |
5.4 结果 |
5.4.1 基本情况 |
5.4.2 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讨论 |
6.1 形神合一与养生功法 |
6.2 结果探讨 |
6.3 本研究创新点 |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传统养生功法作用现代机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习练八段锦对重症肌无力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MG的研究进展 |
1.1.1 MG的概述 |
1.1.2 MG的治疗方法 |
1.2 祖国医学对MG的研究进展 |
1.2.1 祖国医学对MG的认识 |
1.2.2 中医药治疗MG |
1.2.3 中医技术治疗MG |
1.3 MG与生存质量 |
1.3.1 MG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 |
1.3.2 MG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
1.3.3 MG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工具 |
1.4 MG与运动疗法 |
1.4.1 MG的运动状况 |
1.4.2 运动康复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
1.4.3 中医传统运动在运动康复中的优势 |
1.4.4 八段锦影响MG患者生存质量及临床疗效的理论依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临床分型 |
2.2.4 纳入标准 |
2.2.5 排除标准 |
2.2.6 剔除标准 |
2.2.7 脱落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分组方法 |
2.3.2 盲法 |
2.3.3 科研伦理 |
2.3.4 干预方法 |
2.3.5 评价指标 |
2.4 统计分析 |
2.5 干预措施质量控制 |
2.6 研究结果 |
2.6.1 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
2.6.2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2.6.3 各观察指标分析 |
2.6.4 MG-QOL15 量表各条目分析 |
2.6.5 不良事件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一般资料 |
3.2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
3.3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
3.4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握力的影响 |
3.5 习练八段锦对MG-ⅡA型患者6MWT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附件 |
(6)《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的服气养生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其书 |
第一节 《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版本及收录 |
一、《道藏》本与《云笈七签》本对比 |
二、《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收录情况 |
第二节 《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作者幼真先生 |
一、幼真先生其人 |
二、幼真先生所处时代背景 |
三、幼真先生的养生思想 |
第二章 《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内容探析 |
第一节 《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序言》要旨 |
一、阐明成书缘由 |
二、道本源——“气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三、服内气与服外气 |
四、小结 |
第二节 有关服气前的准备工作的论述 |
一、服气前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 |
二、服气前准备工作的意义 |
三、小结 |
第三节服气方法与步骤 |
一、调气消积——淘气诀 |
二、鼻吸口吐——调气诀 |
三、咽气海中气——咽气诀 |
四、存神运气——行气诀 |
五、服气汗出——服气诀 |
六、任气流行——委气诀 |
七、小结 |
第四节 服气疗疾法 |
一、为自己治病——闭气诀 |
二、为他人治病——布气诀 |
三、六气诀治疗脏腑病——六气诀、调气液诀 |
四、小结 |
第五节 饮食调摄——饮食调护诀、休粮诀 |
一、食有次第——饮食调护诀 |
二、自然辟谷——休粮诀 |
三、小结 |
第六节 宝精爱气,未病先防——守真诀 |
第七节 本书结语——服气胎息诀 |
第八节 与其它服气着作内容的对比研究 |
第九节 “服外气法”相关内容 |
第三章 服气养生术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
第一节 服气养生术与中医养生理论相通 |
一、气一元论 |
二、天人相应 |
三、脏腑相关 |
四、形神合一 |
五、小结 |
第二节 服气养生术与中医养生方法相通 |
一、环境与养生 |
二、起居作息与养生 |
三、养神与养生 |
四、饮食与养生 |
五、房事与养生 |
六、运动与养生 |
七、药物与养生 |
第四章 服气养生术的应用及展望 |
第一节 服气养生术的应用 |
一、养生防病为先,与多种健身方法相结合 |
二、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
第二节 服气养生术的应用展望 |
一、简化形成一套标准的服气养生功法 |
二、应用于时疫流行期间的自我调护 |
三、应用于情绪病的预防和治疗 |
四、六字诀治疗相对应脏腑病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7)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COPD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气虚是COPD稳定期患者的主要病机 |
1.2 COPD患者体内“气”的强弱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
2 西医学对COPD病理机制的认识 |
2.1 慢性炎症引起的免疫失衡是COPD进行性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 |
2.2 Notch信号通路活化是介导COPD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 |
2.3 炎症因子的协同作用是COPD免疫炎症反应加重的重要因素 |
3 “虚则补之”治则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改善COPD患者免疫功能 |
4 六字诀的作用机理 |
4.1 六字诀参与调节机体内“气”的强弱 |
4.2 六字诀参与调节机体内免疫炎症反应 |
4.3 前期研究基础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
5 研究假说提出 |
6 本研究创新点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计 |
2.2 随机分组和隐藏 |
2.3 干预方法 |
2.4 评价指标 |
3 统计学分析 |
3.1 一般资料 |
3.2 结局指标 |
3.3 ITT分析和PP分析 |
4 质量控制 |
4.1 实施前的质量控制 |
4.2 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5 伦理原则 |
5.1 自愿原则 |
5.2 有益原则 |
5.3 保密原则 |
5.4 公平回报原则 |
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研究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2.1 一般资料干预前比较 |
2.2 结局指标干预前比较 |
3 干预效果评价 |
3.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
3.3 两组患者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
3.4 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比较 |
3.5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比较 |
3.6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调护作用 |
1.1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气虚证的调护作用 |
1.2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的调护作用 |
2 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调护作用 |
2.1 六字诀对炎症因子IL-8、IL-10、TNF-α表达水平的调节效应 |
2.2 六字诀对免疫因子Notch1mRNA表达水平的调节效应 |
结论 |
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因素及调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情志的界定 |
1.1 情志的概念 |
1.2 情志与情绪的异同 |
2.《黄帝内经》情志致病的主要因素 |
2.1 自然因素 |
2.2 社会因素 |
2.3 心理因素 |
2.3.1 认知因素 |
2.3.2 个性因素 |
2.4 生理因素 |
3.《黄帝内经》情志致病的机理及特点 |
3.1 扰乱并损伤脏腑气机 |
3.2 耗伤心神 |
3.3 损伤本脏,波及它脏 |
3.4 耗伤精血 |
3.5 精气竭绝,形体毁沮 |
4.治疗情志病的主要方法 |
4.1 情志相胜法 |
4.1.1 五行生克制化说 |
4.1.2 阴阳消长互制说 |
4.1.3 气机升降出入说 |
4.2 移精变气法 |
4.3 说理开导法 |
4.4 暗示法 |
4.5 顺情从欲法 |
4.6 导引吐纳法 |
5.情志养生重在调摄精神 |
5.1 清净养神 |
5.2 养性调神 |
5.3 节欲守神 |
5.4 怡情畅神 |
5.5 顺时调神 |
5.6 动形怡神 |
6.研究《黄帝内经》情志调摄方法的现实意义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黄帝内经》情志养生原理及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气学说源流研究 |
1 《管子》气学说研究 |
1.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1.2 《管子》气学说的特点 |
1.2.1 精气、心、道、德同论 |
1.2.2 心为主宰 |
1.2.3 修持理法 |
1.3 《管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2 《老子》气学说研究 |
2.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2.2 《老子》气学说的特点 |
2.2.1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
2.2.2 对道的体认 |
2.2.3 对道体性用的描述 |
2.3 《老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3 《列子》气学说研究 |
3.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3.2 《列子》气学说的特点 |
3.2.1 宇宙万物的来源 |
3.2.2 道家的修道 |
3.2.3 气形质——天地万有产生的四个阶段 |
3.2.4 冲和气者为人 |
3.3 《列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4 《庄子》气学说研究 |
4.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4.2 《庄子》气学说的特点 |
4.2.1 养气所达境界——逍遥游 |
4.2.2 乘天地之正气的至人、神人、圣人 |
4.2.3 对证得道体的修持理法及悟道境界的描述 |
4.2.4 道无处不在 |
4.2.5 《庄子》的养生 |
4.2.6 内圣为体,外王为用 |
4.2.7 气“化” |
4.3 《庄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5 《四书》气学说研究 |
5.1 《四书》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5.2 《四书》气学说的特点 |
5.2.1 《论语》学问的境界——仁 |
5.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5.2.3 《中庸》之中和境界 |
5.2.4 《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 |
5.3 《四书》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6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 |
1 气学说基本定理的内容 |
1.1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
1.2 气充盈宇宙虚空 |
1.3 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
1.4 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
1.5 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 |
1.6 气与神相关 |
2 以气学说为基石的气科学体系 |
2.1 气学说与阴阳学说 |
2.2 气学说与五行学说 |
2.3 气学说与干支理论 |
2.4 气学说与八卦 |
第三章 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
1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时期 |
1.1 理论基础 |
1.1.1 《黄帝内经》 |
1.1.2 《难经》 |
1.2 临床基础 |
1.2.1 《伤寒论》 |
1.3 中药理论基础 |
1.3.1 《神农本草经》 |
1.4 小结 |
2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时期 |
2.1 晋至唐 |
2.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2.1.2 巢源方《诸病源候论》 |
2.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
2.1.4 王焘《外台秘要方》 |
2.1.5 小结 |
2.2 宋至明 |
2.2.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2.2.2 张从正《儒门事亲》 |
2.2.3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
2.2.4 朱丹溪《格致余论》 |
2.2.5 张景岳《景岳全书》 |
2.2.6 赵献可《医贯》 |
2.2.7 杨继洲《针灸大成》 |
2.2.8 小结 |
2.3 清至近代 |
2.3.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2.3.2 吴鞠通《医医病书》 |
2.3.3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
2.3.4 唐容川《医易通说》 |
2.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2.3.6 小结 |
3 对气学说发展方向的启示 |
3.1 气学说的发展可吸收现代优秀的科技成果 |
3.2 现代物理学场性物质对气学说的揭示作用 |
第四章 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 气学说与中医学生命观 |
1.1 天人整体的生命观 |
1.2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
1.3 中医、西医生命观之异同 |
2 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
2.1 形的生理 |
2.2 气的生理 |
2.3 神的生理 |
3 气学说与人体病理 |
3.1 形的病理 |
3.2 气的病理 |
3.3 神的病理 |
4 气学说与中医诊断 |
4.1 气学说与望闻问切 |
4.2 气学说与辨证 |
5 气学说与中医治疗 |
5.1 气学说与针灸治疗 |
5.2 气学说与导引吐纳 |
5.3 气学说与按摩刮痧 |
5.4 气学说与中药治疗 |
6 气学说与中医养生 |
6.1 强调天人合一 |
6.2 注重形气神合一 |
6.3 重视正气 |
7 病案举例 |
7.1 《古今医案按》医案举例 |
7.2 导师医案 |
7.3 笔者医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
文献综述 气学说研究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无为自然’气功如何在临床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身体体验出发的“治未病”——以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气功实践为例[J]. 黄信者. 中医药文化, 2021(05)
- [2]中医人体生命优化状态的调控与客观表达研究[D]. 肖微.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中医理论对意守丹田的养生应用研究[D]. 薛鼎鼎.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形气神兼养的中医养生理论探讨与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初步实证研究[D]. 江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习练八段锦对重症肌无力ⅡA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D]. 严玉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的服气养生术研究[D]. 陈天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从免疫炎症因子表达探讨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的调护作用[D]. 范丽敏.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黄帝内经》情志致病因素及调摄方法研究[D]. 焦丽璞.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D]. 赵吉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