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SDS—PAGE方法进行杂种小麦纯度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吴国芳[1](2021)在《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杂种优势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利用,是重要的一年生饲用作物。但因其幼嫩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家畜采食过量易产生中毒现象。因而培育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是重要育种目标。在课题组前期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主效QTL PA7-1定位研究基础上,我们用高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对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定位研究发现了另一个相关的主效QTL PA 7-2。进而采用BSA-SSR方法和低氢氰酸含量目标性状QTL侧翼的SSR标记,从高丹草群体1200个分离单株中筛选建立了等位基因重组QIRs群体,经套袋自交得到F3分离群体,并从中筛选出130个F3重组株构建了精细定位群体。本试验重点对PA 7-1和PA7-2这两个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的1200个F2群体单株中各选10个低氰与高氰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建立基因池,并以亲本为对照筛选得到SSR适宜引物11对。用这11对引物对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253个。2.利用这253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基于高丹草F2群体的连锁群图谱,其覆盖基因组长度211.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QTL定位检测到4个与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s,只有PA 7-1和PA 7-2为主效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7.4%和47.1%。3.采用QTL侧翼SSR标记对1200个F2单株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 2个PA 7-1和PA7-2的QIRs群体,各包含379和121个重组株。利用单粒传法分别获得了 F2:3群体,基于该群体再次进行QTL定位,验证了 PA7-1和PA7-2的稳定性。4.为缩短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区间,利用高丹草130个F3重组单株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进行了精细定位。最终将PA7-1确定在标记SORBI4G4-120和SORBI4G4-680之间,包含8个SSR标记;将PA7-2确定在标记Sobic.8g1-600和XM00242-400之间,包含6个SSR标记。5.对PA7-1的8个和PA7-2的6个SSR标记片段进行回收、纯化、测序及与已知的高粱基因组比对分析,首次建立了PA7-1和PA7-2高分辨率的物理图谱。将PA7-1确定在高粱第4号染色体的203.6 kb基因组区域内,该区间包含了 18个候选基因;将PA7-2确定在高粱8号染色体上18.4 kb和25.5 kb的区域内,以及该染色体上克隆BAC 88M4基因AY661656.1上,它们共包含了 5个候选基因。6.通过RT-PCR表达水平验证发现,PA7-1有2个基因XM 021458168.1和XP021313843.1,PA7-2有1个基因AY661656.1,这3个基因在低氰的父本红壳苏丹草和F2植株的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它们是调控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魏馨瑶[2](2021)在《三七花蛋白的提取纯化、功能性质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七花作为药食两用,既有多种药理活性又有食用价值,已广泛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目前,关于三七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皂苷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而对于三七花中蛋白质的组成、功能性质研究甚少。因此,本论文以三七花为原料,采用Osborne法提取不同种类的蛋白质;采用单因素实验对三七花清蛋白、球蛋白提取条件优化;应用超滤、离子交换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对三七花清、球蛋白进行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电泳和LC-MS/MS分析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三七花清、球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性质进行了测定,并初步探讨了三七花不同种类蛋白的抗凝血活性,为三七花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三七不同部位的蛋白含量分析三七不同部位主根、茎叶及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81%、11.18%、18.47%,其中三七花的蛋白含量最高。三七花蛋白中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及醇溶蛋白含量依次为6.47%、3.04%、0.88%、1.46%,其中清、球蛋白含量较高。因此,以三七花中清、球蛋白含量为指标,进行三七花蛋白提取工艺研究。2.三七花清、球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得出三七花清蛋白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90min,提取率为39.02%,纯度为87.41%。三七花球蛋白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液料比1:3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90min,提取率为4.61%,纯度为68.44%。3.三七花中清、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三七花清蛋白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得到3个组分A1、A2、A3,并用SDS-PAGE检测组分分子量,分别在33k Da、37k Da、90k Da左右。采用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对组分A1进一步纯化后,得到三七花蛋白PNFA-1,分子量在37k Da。三七花球蛋白经DEAE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得到2个组分B1、B2,并用SDS-PAGE检测B1、B2的分子量,分别在65k Da、37k Da左右。采用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对洗脱峰B2进一步纯化后,得到三七花蛋白PNFA-2,分子量在65k Da。采用LC-MS/MS对三七花蛋白PNFA-1和PNFA-2进行分析,分别得到95个和61个肽段。4.三七花清、球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三七花清、球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3.8和4.7。三七花清、球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β-折叠,其比例分别为51.2%和47.4%。三七花清、球蛋白的总疏基含量分别为9.83?mo L/g和9.34?mo L/g,其中游离疏基分别为5.91?mo L/g和7.62?mo L/g,二硫键分别为3.92?mo L/g和1.72?mo L/g。三七花清、球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分别为699.83±20.6和1613.9±19.8。三七花清、球蛋白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93.43 mg/g和155.423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89 mg/g和51.82 mg/g。不同干燥方式对三七花清、球蛋白的理化性质均具有一定影响。冷冻干燥和热风80℃干燥处理的三七花清、球蛋白游离巯基含量略大,说明处理过程中具有二硫键的断裂与重排。在冷冻干燥下,三七花清、球蛋白表面疏水性最高,而在热风80℃干燥下,蛋白表面疏水性变小。进一步对三七花蛋白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温度增加,三七花清、球蛋白β-折叠结构含量显着增加。以上结果说明,三七花蛋白受热变性,破坏分子间氢键,引起蛋白结构显着变化。5.三七花清、球蛋白的功能性质研究三七花清、球蛋白的持水性分别为4.827g/g和3.795g/g,清蛋白较球蛋白溶于水的能力和吸水性更强。三七花清、球蛋白的起泡性分别为12.12%和6.25%,清蛋白的起泡能力强于球蛋白。三七花中清蛋白的乳化能力强于球蛋白,而球蛋白的乳化稳定性更好。不同干燥方式对三七花清、球蛋白的功能性质均具有一定影响。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三七花清、球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性及起泡性降低,而乳化稳定性和浊度增加。6.三七花不同种类蛋白的抗凝血活性研究三七不同部位主根、茎叶、花的粗蛋白均具有抗凝血作用,其中三七花粗蛋白的抗凝效果最显着。在浓度为10mg/m L时,三七花清蛋白、球蛋白及醇溶蛋白可显着延长PT、TT及APTT时间,其中球蛋白抗凝血作用最好。
孙军勇[3](2020)在《啤酒糖化过程大麦麦芽阿拉伯木聚糖的降解》文中指出大麦胚乳细胞壁的主要组分为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其中β-葡聚糖一直被认为是啤酒酿造过程中堵塞过滤介质的主要物质。目前,β-葡聚糖在大麦麦芽、麦汁和啤酒中的含量均较低,其对粘度和过滤速度的影响已消除。最新研究表明,当β-葡聚糖含量很低时,阿拉伯木聚糖对过滤具有同样的负面影响。本研究建立了分子筛层析法测定大麦麦芽阿拉伯木聚糖分子量大小和分布的方法,采用Pearson法分析了各分子量阿拉伯木聚糖含量与过滤速度和粘度的相关性,建立了表征影响过滤速度和粘度的多聚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新指标——PWEAX50;研究了糖化过程中工艺参数、麦芽内源木聚糖酶和外源微生物木聚糖酶对PWEAX50含量的影响;采用2-DE分析了降解PWEAX50效果最好的微生物木聚糖酶蛋白组成,并对其中的关键单酶进行了纯化和性质研究,最后对微生物分泌关键单酶的发酵工艺参数和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研究对阐释啤酒糖化过程阿拉伯木聚糖的降解机理、提高啤酒生产效率及完善糖化用酶的复配策略均有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分子筛层析法测定阿拉伯木聚糖的分子量大小和分布。采用80%(v?v-1)乙醇沉淀协定麦汁中的阿拉伯木聚糖,重新溶解后取8 mL上样于Sepharose CL-6B分子筛层析柱,以100 mL?h-1的流速,采用0.05 mol?L-1的NaCl溶液进行洗脱。采用Douglas法测定各管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阿拉伯木聚糖的分子量大小和分布。采用建立的分子筛层析法分析了大麦麦芽中分子量>1000 kDa、500~1000 kDa、50~500 kDa及<50 kDa的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分子量>1000 kDa的β-葡聚糖含量与麦汁粘度极显着相关(p<0.01),与过滤速度没有相关性(p>0.05)。将分子量>50 kDa的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的总和定义为PWEAX50。PWEAX50与过滤速度极显着负相关,与粘度极显着正相关。与其他方法测定的阿拉伯木聚糖含量相比,PWEAX50的显着性水平和相关系数均最高,能更准确地反映影响协定麦汁粘度和过滤速度的高分子量阿拉伯木聚糖含量。较大的分子量、较高的浓度及分子结构中较高的侧链取代程度(A/X值)是PWEAX50造成麦汁粘度高和过滤速度慢的原因。采用SPSS19.0线性回归法分析了协定糖化麦汁的过滤速度与PWEAX50含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反映二者之间关系的一元线性方程:V30=485-0.852×PWEAX50含量。将协定麦汁中PWEAX50含量控制在≤334 mg?L-1的范围内,可控制大麦麦芽协定麦汁的过滤速度V30≥200 mL,避免对麦汁的粘度和过滤速度产生负面影响。(2)糖化过程中,糖化温度和时间对醪液中PWEAX50含量影响较小。当温度为45℃和55℃时,PWEAX50含量随时间延长基本保持不变;在65℃和75℃保温时,PWEAX50的含量随时间延长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以PWEAX50为底物时,在pH4.5~6.0、温度45~75℃的范围内,大麦麦芽内源木聚糖酶X-Ⅰ均具有活力,说明在糖化醪液的环境条件下,X-Ⅰ的活力受到了抑制。(3)采用pH5.5、100 mmol?L-1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提取大麦水溶性蛋白,并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及分子筛层析纯化,得到一种内源木聚糖酶X-Ⅰ的抑制蛋白。该蛋白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为大麦α-淀粉酶/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抑制蛋白(barleyα-amylase/subtilisin inhibitor,BASI)。BASI的氨基酸序列与目前文献中已报道的HVXI和XIP、TAXI和TLXI均没有相似性,是一种新发现的木聚糖酶抑制蛋白。当摩尔比为2.75:1,反应时间为20 min,p H值为6.0,温度为50℃时抑制活力较高。BASI在糖化温度和pH范围内对X-Ⅰ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糖化过程PWEAX50未被降解的主要原因。在X-Ⅰ与底物的反应体系中添加BASI后,Km值增大,Vmax值不变,表明BASI是X-Ⅰ的竞争型抑制剂。(4)底物特异性和对BASI抑制活力的敏感程度是影响糖化过程中微生物木聚酶降解PWEAX50的主要因素。将14种微生物木聚糖酶以25 U?g-1麦芽的量外加到大麦麦芽的糖化醪液中,添加2#,4#,6#,11#和12#木聚糖酶后,麦汁中SAX含量均上升,麦汁中PWEAX50的含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这5种微生物木聚糖酶主要是作用于麦芽中的WUAX,添加3#,7#,和14#木聚糖酶的糖化麦汁中的PWEAX50和SAX含量以及粘度和过滤速度等指标均变化较小,BASI的抑制作用导致它们无法发挥催化作用;1#,5#,8#,9#,10#和13#木聚糖酶均具有一定的降解PWEAX50的能力,对降低麦汁粘度和提高过滤速度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来源于里氏木霉CICC41495的8#木聚糖酶能将麦汁中PWEAX50完全降解,粘度降低了11.8%,过滤速度提高了93%。酶活分析及双向电泳(2-DE)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表明,里氏木霉CICC41495分泌的胞外酶中有完整的木聚糖降解酶系,主要包括内切-1,4-β-木聚糖酶Ⅰ,Ⅱ,Ⅲ(XYNⅠ,Ⅱ,Ⅲ)和α-L-阿拉伯糖呋喃糖苷酶(TrAbf62A)。采用硫酸铵盐析、离子交换和分子筛层析,从8#木聚糖酶中纯化得到XYNⅠ,Ⅱ,Ⅲ,其中XYNⅢ属于GH10家族,其分子量为32.0 kDa,等电点为9.0,对BASI的抑制活力敏感度低,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5.5和55℃,活力受Zn2+、Cu2+、Fe3+和SDS抑制,对PWEAX50具有底物特异性,能将PWEAX50水解成木糖和木二糖、木三糖等木寡糖,是里氏木霉CICC41495分泌的阿拉伯木聚糖降解酶系中降解PWEAX50的关键单酶;其与TrAbf62A在降解PWEAX50时有较强的协同效应:TrAbf62A单独处理2 h,接着加入XYNⅢ反应2 h后,协同效应达到162%。(5)对降解PWEAX50的关键单酶——XYNⅢ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起始pH5.0,培养温度30℃,接种量10%,吐温80添加量为0.2%,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50 mL培养基,摇床转速180 r?min-1,培养168 h时,发酵液中XYNⅢ活力较高。培养基组分中,碳源和氮源对里氏木霉CICC41495分泌XYNⅢ影响最大,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法优化了培养基中对XYNⅢ分泌有较大影响的组分——玉米芯、麸皮、酵母粉和硫酸铵的浓度,结果表明,当玉米芯的浓度为42.17 g?L-1,麸皮浓度为30.50 g?L-1,酵母粉浓度为3.75 g?L-1,XYNⅢ活力达到281U?mL-1,优化后,发酵液中XYNⅢ活力提高了406%。
杨菊转[4](2020)在《牡丹类2S白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2S白蛋白(2S albumin)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种子中的低分子量储藏蛋白。该蛋白含有8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根据自身特性可形成两个分子间二硫键和两个分子内二硫键,使所属蛋白质具有稳定和紧密的结构,而且该蛋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蛋白家族成员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菌、抗癌、蛋白酶抑制剂和植物防御功能等。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的芍药属灌木,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凝血、降血糖等功效。牡丹籽粕作为牡丹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功能性物质,其中蛋白质是主要的功能成分之一,含量约30%左右。对牡丹籽粕功能蛋白的研究,不仅能丰富牡丹籽蛋白的基础研究,而且有助于提高籽粕的附加值,延长牡丹籽的产业链。本文以牡丹籽粕为原料,从牡丹籽粕水溶性蛋白(PSMP)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牡丹类2S白蛋白(Ps-2S-Alb),利用质谱和从头测序技术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具体内容如下:1. 牡丹籽粕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研究。以脱脂牡丹籽粕粉为原料,采用水提法提取PSMP。分别研究了提取液浓度、料液比、匀浆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优化,得到PSMP提取最优条件为:提取液浓度0.015 mol/L,料液比1:8,匀浆时间120 s,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可达38.57±0.79%。2. Ps-2S-Alb的分离纯化。采用饱和硫酸铵分段盐析牡丹籽粕水溶性蛋白,选择硫酸铵饱和度为40~60%蛋白组分进一步纯化,优化阴离子交换色谱洗脱条件,收集目标组分,透析除盐后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纯化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2 k Da,纯度达95%以上。3. Ps-2S-Alb的鉴定。采用MALDI-TOF-MS测得Ps-2S-Alb分子量为12.75 k Da,与SDS-PAGE电泳结果基本吻合。采用平板等电聚焦电泳测得Ps-2S-Alb等电点为5.8。通过PAS染色凝胶电泳,发现该蛋白为糖蛋白,β-消除反应测得其糖苷键类型为O-糖肽键。采用LC-MS/MS结合数据库检索进行质谱鉴定,未检索到与目标蛋白匹配的结果,说明目标蛋白有可能是一个未被报道过的新蛋白。采用de novo从头测序法对目标蛋白质进行全序列测定,将测得的蛋白全序列在蛋白数据库中BLAST分析,发现它与2S白蛋白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的序列同源性,因此命名其为牡丹类2S白蛋白(Ps-2S-Alb)。4. Ps-2S-Alb的构象研究。采用DSC研究Ps-2S-Alb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s-2S-Alb的变性温度Td为79.01℃,焓值ΔH为16.04 J/g。采用圆二色谱(CD)对Ps-2S-Alb二级结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Ps-2S-Alb主要为α-螺旋结构。考察不同条件(p H、温度、变性剂)对Ps-2S-Alb构象的影响,通过实验可知,Ps-2S-Alb在p H 2.0~9.0之间结构稳定;Ps-2S-Alb在温度30~70℃都能维持其稳定结构;在相同条件下,四种变性剂对Ps-2S-Alb结构的影响依次为:DTT>SDS>尿素>盐酸胍。5. Ps-2S-Alb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蛋白质库和相关服务器对Ps-2S-Alb各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s-2S-Alb蛋白的预测分子量为12794 Da、等电点为5.64、分子式为C528H872N174O174S11。且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质,不具有跨膜区,不属于膜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分子内存在4个二硫键。预测的Ps-2S-Alb的三级结构模型与PDB数据库中的巴西坚果2S白蛋白(c2lf A蛋白)较为相似。6. Ps-2S-Alb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通过对Fe3+的还原能力,对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体外清除实验研究了Ps-2S-Alb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0.1~0.5 mg/m L浓度范围内,Ps-2S-Alb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能有效清除,对Fe3+也具有显着的还原能力,且其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随Ps-2S-Alb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要明显强于相同浓度的对照组抗坏血酸。
杨东升[5](2020)在《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文中研究表明四倍体杂交冰草是二倍体的蒙古冰草与航道冰草经种间杂交、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优良饲草,结合了蒙古冰草抗旱耐寒、适应性强、耐贫瘠与航道冰草分蘖性强、叶量大、营养价值较高等优点,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本试验以四倍体杂交冰草F2群体的246个分离单株及其亲本为材料,结合SRAP、SSR和SNP三种分子标记,利用Join Map 4.0作图软件构建了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对单株产量、茎叶比、粗蛋白质含量等11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以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冰草产量、品质等重要相关性状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QTL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筛选出42对适宜引物(SRAP引物32对、SSR引物10对)。利用这些引物对四倍体杂交冰草246个F2群体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获得多态性标记位点997个,其中含SRAP标记753个、SSR标记244个,其多态性位点比率分别为88.8%和92.4%。2.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GBS)技术,共得到上图SNP标记5035个。3.偏分离分析结果表明,在6032个杂交冰草的多态性标记位点中,有137个标记(112个SRAP标记和25个SSR标记)发生了偏分离,偏分离比率为2.27%。4.构建出一张超高密度的四倍体杂交冰草遗传图谱,包含14个连锁群,6032个标记位点,覆盖基因组总长度2624.43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0.44cM。5.相关性分析显示,四倍体杂交冰草的单株产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粗纤维含量等11个性状间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关系。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在3个环境及其平均数据下,冰草作图群体的各性状表型值均呈正态分布。6.对四倍体杂交冰草的11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39个稳定QTLs。其中,控制单株鲜重7个、单株干重和粗蛋白质含量各5个、茎叶比和粗灰分含量各4个、WSC含量3个、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各2个、淀粉含量和钙含量各3个、磷含量1个,可解释表型变异在8.0%~26.0%之间。7.在检测到的39稳定QTLs中,有13个为主效QTLs。其中,控制单株鲜重3个(Qfwsp-3-1、Qfwsp-12-4、Qfwsp-14-6)、单株干重 1 个(Qdwsp-14-5)、粗蛋白质含量1个(Qcpc-4-3)、粗脂肪含量1个(Qcfac-8-2)、粗纤维含量1个(Qcfic-6-2)、粗灰分含量1个(Qcac-2-2)、WSC含量1个(Qwscc-7-3)、淀粉含量1个(Qsc-9-3)、磷含量1个(Qpc-4-1)、钙含量2个(Qcc-4-1、Qcc-12-3)。
孙娜[6](2020)在《蒙农杂种冰草退化群体相关性状变异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蒙农杂种”冰草(A.cristatum×A.desertorum cv.Hycrest-Mengnong)退化群体为材料,采用田间观察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连续2年对15个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测定,并结合SSR分子标记,鉴定评价了供试群体相关性状的变异程度及遗传分化状态。旨在为冰草属牧草以及其他禾本科牧草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蒙农杂种冰草原始群体退化明显,株间15个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变异系数平均为25.49%。第一节间长、地上生物量、株高的变异明显,最高植株饲草产量远高于对照,最高植株与最矮植株株高相差50cm。叶部性状的差异也较大,叶长、叶宽、第一旗叶长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1.66%、28.2%、33.53%;窄叶型材料叶片叶绿素含量显着高于宽穗型材料,相差达30.07。穗部性状较为稳定,差异不显着。2.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株高与叶长、叶宽、地上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第一旗叶长呈显着正相关,与小穗宽、每小穗小花数呈极显着负相关;地上生物量与第一节间长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穗宽呈极显着负相关;穗部所有性状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与株丛茎以及节间长呈显着负相关。前5个主成分涵盖了总变异的79.01%,性状变异进一步细分为株型因子、叶型因子、穗型因子、产量因子。3.整体来看,与营养生长有关的性状变异程度较大,而与生殖生长相关的性状变异程度较小。以株高、叶长和叶宽以及地上生物量为主要目标性状对群体进行改良,品种更新复壮的潜力较大。在种群遗传改良或提纯复壮过程中,应从株型、叶型、穗型、饲草产量、种子产量这几个层面加以考虑,如目标旨在提高饲草产量,以选择株高、第一节间长、叶长较高或较长的材料为宜;如繁育良种,需淘汰节间长、株丛大的材料。4.21对引物共扩增出155条SSR条带,每对引物平均扩增7条带,多态性条带占81.8%。蒙农杂种冰草原始退化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明显,基因多样性指数0.4673,香农指数0.6576,遗传分化系数为0.4312,基因流为0.9093。5.根据遗传相似系数,对供试材料进行单株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供试材料单株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两类,一类包含50株冰草材料,其株高高大,叶片长而宽,叶量多,另一类包含40株冰草材料,穗长、穗宽等穗部性状稳定。
刘文静[7](2020)在《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文中指出根据人工模拟小麦的起源和进化历程,通过使用四倍体小麦(Trilicum turgidum L.,2n=28,AABB)为母本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 Coss.,2n=14,DD)为父本进行杂交,然后经过染色体加倍过程,最后获得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便于将硬粒小麦以及粗山羊草中更多的优异基因引入到普通小麦中加以利用,为改良小麦品质和提高小麦产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是使用拥有天然加倍基因的硬粒小麦Langdon为母本与不同的粗山羊草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过幼胚拯救和染色体自然加倍方式,最终获得了新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并对人工合成的双二倍体材料进行抗赤霉病和抗白粉病优良性状的筛选,以及细胞学鉴定和HMW-GS分析。其中,主要的结果如下:1、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过程中,发现有56个组合成功获得了三倍体杂种F1,它们自交能够结实,但平均自交结实率也存在着差异,其中最高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41.86%,最低的杂交组合结实率为2.78%,这表明了杂种F1的自交结实率与杂交组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最终在自交后代中获得了35份新的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2、为了观察正常双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选用其中一份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根尖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经观察发现人工合成小麦DHSDAU026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相同,即2n=42,表明了硬粒小麦Langdon与粗山羊草杂交后获得的杂种F1发生了染色体自然加倍的现象。3、通过对18份材料进行苗期离体叶片赤霉病的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叶片表型为中抗的材料。在对15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穗部赤霉病抗性鉴定,筛选出1份穗部表型为中抗的材料。4、对46份双二倍体材料进行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初步筛选出2份高抗材料,1份中抗材料。其中,鉴定其亲本Langdon苗期表现为感病,故根据系谱推测这3份抗病材料中的抗白粉病基因均来自其亲本粗山羊草。5、通过对20份粗山羊草及其合成六倍体小麦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分析,发现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包含其亲本Langdon与粗山羊草的所有亚基,结果说明了硬粒小麦和粗山羊草的HMW-GS呈共显性遗传,在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中都可以正常表达,并且没有表现出任何变异。
高雨[8](2021)在《二倍体长穗偃麦草麦谷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与比较分析》文中认为麦谷醇溶蛋白为禾本科植物所特有,与人类的饮食密切相关。尽管已经表明偃麦草属的二倍体长穗偃麦草携带一些具有优良表现的基因,但是目前对其麦谷醇溶蛋白基因的了解知之甚少,另外,长穗偃麦草作为小麦育种改良的优质资源,它们与小麦属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结合转录组对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中的醇溶蛋白基因进行了鉴定注释,并且阐述了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E)与小麦属的六倍体普通小麦(AABBDD),二倍体乌拉尔图(AA)和山羊草属的二倍体节节麦(DD)4个物种的关系,阐明了这些基因的表达模式,此外,以部分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国春二体代换系为材料,对其品质进行了揉混检测,为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在低乳糜泻育种及其品质改良方面提供了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一共鉴定注释了19个alpha-醇溶蛋白基因,9个gamma-醇溶蛋白基因,19个omega-醇溶蛋白基因,2个HMW-谷蛋白亚基基因,5个LMW-谷蛋白亚基基因,没有鉴定到beta-醇溶蛋白基因。就单基因组而言,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在研究的醇溶蛋白家族中基因数目和假基因率最高,四个物种中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为醇溶蛋白家族中的alpha-醇溶蛋白数目最多。2.微共线性分析检测到普通小麦1B染色体上的gli-1和glu-3位点发生了倒位,普通小麦和节节麦的1D染色体以及乌拉尔图的1A染色体的一个omega-醇溶蛋白位点发生了丢失。在进化上,alpha-醇溶蛋白基因家族和x型的HMW-谷蛋白基因家族的基因得到的结果一致,在A,B,D和E四个基因组中,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的E基因组与小麦的B基因组的亲缘关系最近,D基因组与A基因组的亲缘关系最近。对LMW-谷蛋白原有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改进。3.乳糜泻的分布具有基因组特异性,经过检验,E基因组仅存在DQ8-glia-alpha1/DQ8.5-glia-alpha1一种小肽,是培育低乳糜泻小麦的优质基因组选择。4.alpha-醇溶蛋白基因家族和LMW-谷蛋白基因家族的基因的表达从半籽粒到籽粒时期呈现上升趋势;HMW-谷蛋白家族和gamma-醇溶蛋白家族的基因的表达模式一种为半籽粒到籽粒期上升,一种为下降。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以及蛋白图谱对有功能的alpha-和gamma-醇溶蛋白基因进行了分析。5.揉混参数表明中国春-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二体代换系1E(1A)和1E(1D)均改善了亲本中国春的峰值高度,DS1E(1A)对8分钟带宽也有的改善。其他代换系的检测表明DS3E(3A)对面团的峰值高度和8分钟带宽也存在正向效应,表明3A染色体存在影响揉混参数的位点。
施龙建[9](2020)在《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玉米行业的飞速发展,玉米种子的质量也愈发的受到重视。纯度是玉米种子质量重要的指标之一,尤其是杂交种中的自交株是影响田间产量的关键因素。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分子检测技术正广泛应用于玉米纯度鉴定当中,但现有的纯度鉴定方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高效性以及便捷性方面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本研究结合了 SNP标记技术具有共显性、高稳定性、二态性的优势,以及KASP技术平台具有高通量、低成本、高自动化、少步骤的优点,用于种子纯度检测。本研究还对所选用的DNA快速提取法以及PCR体系进行了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种子纯度快速鉴定,推动本鉴定方案能够更加便捷有效的应用到纯度检测。本研究从384个SNP基础位点中筛选获得60个侯选位点,将这60个位点转化为KASP引物,其中95%的位点被成功转化。综合考虑位点双亲互补率、多态性、稳定性和分型效果等多项指标,最终确定20个位点作为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的核心位点,能够有效鉴定99.7%的供试样品纯度。基于SNP标记兼容多平台的特点,建立高通量纯度检测方案。当已知样品信息时,可查询标准样品指纹库获得双亲互补位点;当样品信息未知时,可利用纯度核心位点快速建立样品指纹获得双亲互补位点。本研究使用KASP技术结合快速DNA提取法用于纯度快速鉴定方案,具有快捷、准确、高通量、低成本的特点。本研究为其他作物提供参考,有助于推动我国多种农作物种子检测水平统一发展,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更多纯度鉴定方案的选择。
杨璐[10](2020)在《簇毛麦储藏蛋白鉴定与染色体定位》文中认为小麦野生近缘种属是普通小麦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库。簇毛麦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能力强,籽粒蛋白含量高,醇溶蛋白的分类、性质和主要结构特征与小麦醇溶蛋白相似,可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优异外源基因。本研究以中国春-簇毛麦新种质为材料,建立谷蛋白与醇溶蛋白亚基液相色谱高效分离体系,利用蛋白组学测序挖掘簇毛麦的优异储藏蛋白,为簇毛麦有意品质形成研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谷蛋白亚基液相色谱高效分离体系:进样量20μl,柱温40℃,流速0.5ml/min,梯度为30 min内流动相B从5%上升到50%;醇溶蛋白亚基液相色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进样量20μl,柱温60℃,流速0.5 ml/min,梯度为19 min内流动相B从5%上升到39%,加入等度梯度2 min,然后21 min到25 min流动相B上升到44%,再加入2 min等度梯度,27 min到35 min流动相B上升到50%。鉴定出簇毛麦醇溶蛋白亚基6个,利用中国春-簇毛麦附加系,将其定位簇毛麦的1V染色体上。2、以簇毛麦(TA10231)和普通小麦中国春(CS)籽粒为材料,进行i TRAQ蛋白质组学分析:1)共鉴定到差异表达的蛋白883个。其中上调表达的蛋白357个,下调表达的蛋白526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32.05%)、细胞质(25.82%)、细胞外基质(12.91%)和细胞核(12.34%)。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生物学途径:蛋白代谢、过氧化氢分解代谢过程、蛋白水解调节、单糖分解、细胞壁单糖代谢和多糖分解过程等。利用GO、COG、KEGG注释到102个差异表达的蛋白,涉及7条代谢途径,包括苯丙素的的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其它多糖降解、糖酵解和糖质新生、亚麻酸代谢、磷酸肌醇代谢和植物MAPK信号通路。2)鉴定到优异品质形成相关的蛋白11个,及在优异品质形成的代谢途径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贮藏蛋白6个。
二、用SDS—PAGE方法进行杂种小麦纯度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SDS—PAGE方法进行杂种小麦纯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高丹草概述 |
1.2 氢氰酸 |
1.2.1 非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2.2 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原理及步骤 |
1.3.2 QTL定位的方法 |
1.3.3 QTL定位验证 |
1.3.4 QTL精细定位 |
1.3.5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分析 |
1.4 高丹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群体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
2.1.2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1.3 DNA提取及BSA基因池的建立 |
2.1.4 SSR适宜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 |
2.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6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2.1.7 遗传群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
2.1.8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等位基因重组群体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
2.2.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2.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获得 |
2.2.5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QTL定位 |
2.2.6 QIRs群体获得 |
2.3 讨论 |
2.3.1 BSA法评价 |
2.3.2 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研究 |
2.3.3 QTL定位准确性 |
2.3.4 等位基因重组株QIRs分析 |
2.4 小结 |
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群体构建 |
3.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3.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3.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3.1.5 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3.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3.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3.2.4 PA7?1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3.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3.2.6 PA7?1 的精细定位 |
3.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建立与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主效QTL PA7?1 的稳定性 |
3.3.2 主效QTL PA7?1 精细定位的准确性 |
3.3.3 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候选基因 |
3.4 小结 |
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群体构建 |
4.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4.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4.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4.1.5 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4.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4.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4.2.4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4.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4.2.6 PA7?2 的精细定位 |
4.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8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构建与候选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PA7?1 和PA7?2 的加性效应 |
4.3.2 精细定位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5 PA7?1 和PA7?2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表达水平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5.1.3 cDNA的合成 |
5.1.4 半定量RT?PCR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氢氰酸含量差异 |
5.2.2 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5.2.3 候选基因的RT?PCR表达验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2)三七花蛋白的提取纯化、功能性质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七花的研究进展 |
1.1.1 三七花的营养成分研究 |
1.1.2 三七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3 三七花的药理活性研究 |
1.2 植物蛋白的研究与应用 |
1.2.1 植物蛋白的种类 |
1.2.2 植物蛋白的提取方法 |
1.2.3 植物蛋白的纯化方法 |
1.2.4 植物蛋白的功能性质研究 |
1.2.5 植物蛋白的生物活性研究 |
1.3 三七蛋白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性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七花分级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三七不同部位粗蛋白的提取 |
2.3.2 三七花分级蛋白的提取工艺 |
2.3.3 料液比、时间、温度对三七花清蛋白提取工艺的影响 |
2.3.4 料液比、时间、温度、盐浓度对三七花球蛋白提取工艺的影响 |
2.3.5 数据分析 |
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三七不同部位的蛋白含量分析 |
2.4.2 不同单因素对三七花清蛋白提取工艺的影响 |
2.4.3 不同单因素对三七花球蛋白提取工艺的影响 |
2.4.4 三七花分级蛋白的最优提取工艺确定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三七花分级蛋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三七花清、球蛋白分离纯化 |
3.3.2 三七花清、球蛋白的鉴定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三七花清、球蛋白的分离纯化 |
3.4.2 三七花清、球蛋白的鉴定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七花分级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三七花清、球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
4.3.2 三七花清、球蛋白巯基含量的测定 |
4.3.3 三七花清、球蛋白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4.3.4 三七花清、球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4.3.5 三七花清、球蛋白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的测定 |
4.3.6 不同干燥方式对三七花清、球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7 数据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三七花清、球蛋白等电点结果分析 |
4.4.2 三七花清、球蛋白巯基含量结果分析 |
4.4.3 三七花清、球蛋白表面疏水性结果分析 |
4.4.4 三七花清、球蛋白氨基酸组成结果分析 |
4.4.5 三七花清、球蛋白红外光谱的结果分析 |
4.4.6 不同干燥方式对三七花清、球蛋白的理化性质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三七花分级蛋白的功能性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三七花清、球蛋白溶解性的测定 |
5.3.2 三七花清、球蛋白持水性及持油性的测定 |
5.3.3 三七花清、球蛋白乳化性的测定 |
5.3.4 三七花清、球蛋白起泡性的测定 |
5.3.5 不同干燥方式对三七花清、球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
5.3.6 数据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三七花清、球蛋白的溶解性结果分析 |
5.4.2 三七花清、球蛋白的持水性及持油性结果分析 |
5.4.3 三七花清、球蛋白的乳化性结果分析 |
5.4.4 三七花清、球蛋白的起泡性结果分析 |
5.4.5 不同干燥方式对三七花清、球蛋白的功能性质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三七花蛋白的抗凝血活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6.3 实验方法 |
6.3.1 三七不同部位蛋白的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 |
6.3.2 数据分析 |
6.4 实验结果 |
6.4.1 三七不同部位粗蛋白的抗凝血活性 |
6.4.2 三七不同部位分级蛋白的抗凝血活性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3)啤酒糖化过程大麦麦芽阿拉伯木聚糖的降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名词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啤酒和麦汁的过滤速度 |
1.2 β-葡聚糖 |
1.3 阿拉伯木聚糖 |
1.3.1 结构 |
1.3.2 检测方法 |
1.3.3 阿拉伯木聚糖对啤酒生产及品质的影响 |
1.4 阿拉伯木聚糖的降解酶系 |
1.5 阿拉伯木聚糖降解的影响因素 |
1.5.1 糖化工艺参数 |
1.5.2 阿拉伯木聚糖的分子结构 |
1.5.3 木聚糖酶的催化特性 |
1.5.4 木聚糖酶的底物特异性 |
1.5.5 木聚糖酶抑制蛋白 |
1.6 里氏木霉产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
1.7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1.7.1 选题依据 |
1.7.2 选题意义 |
1.8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9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阿拉伯木聚糖分子量大小和分布与麦芽过滤性能的关系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麦汁中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沉淀 |
2.3.2 大麦麦芽常规理化指标分析 |
2.3.3 大麦麦芽与过滤速度相关的理化指标分析 |
2.3.4 分子筛层析法测定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分子量大小和分布 |
2.3.5 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分子量大小与过滤速度和粘度的关系 |
2.3.6 PWEAX_(50)影响麦芽过滤性能的原因分析 |
2.3.7 大麦麦芽协定麦汁中PWEAX_(50)含量的控制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糖化过程麦芽内源木聚糖酶降解PWEAX_(50)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等温糖化过程WEAX及 PWEAX_(50)含量的变化 |
3.3.2 模拟工业啤酒糖化工艺过程PWEAX_(50)含量的变化 |
3.3.3 啤酒酿造过程中WEAX和 PWEAX_(50)含量的变化 |
3.3.4 麦芽内源木聚糖酶对PWEAX_(50)的降解 |
3.3.5 大麦麦芽水溶性蛋白的2-DE分析 |
3.3.6 内源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纯化 |
3.3.7 BASI与已知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 |
3.3.8 BASI的抑制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化过程外源微生物木聚糖酶降解PWEAX_(50)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糖化过程外源微生物木聚糖酶对PWEAX_(50)的降解 |
4.3.2 里氏木霉CICC41495木聚糖酶系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4.3.3 里氏木霉CICC41495木聚糖酶系木聚糖酶的纯化 |
4.3.4 木聚糖酶Ⅲ(XYNⅢ)的生化特性 |
4.3.5 木聚糖酶Ⅲ与阿拉伯呋喃糖苷酶(TrAbf62A)降解PWEAX_(50)的协同效应 |
4.3.6 里氏木霉CICC41495 阿拉伯木聚糖降解酶系的中降解PWEAX_(50)关键单酶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里氏木霉CICC41495产木聚糖酶Ⅲ的工艺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碳源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2 氮源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3 磷酸二氢钾浓度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4 培养基初始pH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5 溶氧水平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6 接种量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7 发酵温度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8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分泌木聚糖酶Ⅲ的影响 |
5.3.9 产木聚糖酶Ⅲ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二:大麦麦芽内源木聚糖酶抑制蛋白的MALDI-TOF/TOF tandem MS鉴定结果 |
附录三:XYNⅢ的MALDI-TOF/TOF tandem MS图谱 |
(4)牡丹类2S白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牡丹概述 |
1.2 牡丹籽的研究现状 |
1.2.1 牡丹籽的主要成分 |
1.2.2 牡丹籽油的研究 |
1.2.3 牡丹籽粕蛋白的研究 |
1.3 2S白蛋白(2S albumin)概述 |
1.4 蛋白质鉴定的研究方法和策略 |
1.4.1 蛋白质鉴定的发展 |
1.4.2 新蛋白质的定义和鉴定方法 |
1.5 生物信息学研究概况 |
1.5.1 生物信息学简介 |
1.5.2 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主要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牡丹籽粕水溶性蛋白的提取 |
2.2.1 牡丹籽粕前处理 |
2.2.2 水溶性蛋白提取单因素试验 |
2.2.3 响应面法优化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 |
2.2.4 验证试验 |
2.3 牡丹类2S白蛋白的分离纯化 |
2.3.1 硫酸铵盐析 |
2.3.2 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 |
2.4 牡丹类2S白蛋白的鉴定 |
2.4.1 SDS-PAGE电泳分析 |
2.4.2 MALDI-TOF-MS分子量测定 |
2.4.3 LC-MS/MS鉴定 |
2.4.4 数据库检索 |
2.4.5 蛋白质从头测序 |
2.4.6 等电点测定 |
2.4.7 糖蛋白染色 |
2.4.8 糖肽键测定 |
2.4.9 多糖含量测定 |
2.4.10 氨基酸含量测定 |
2.5 牡丹类2S白蛋白的构象研究 |
2.5.1 DSC分析 |
2.5.2 圆二色谱分析 |
2.5.3 荧光光谱分析 |
2.6 牡丹类2S白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1 Ps-2S-Alb理化特性分析 |
2.6.2 跨膜区预测 |
2.6.3 亲疏水性分析 |
2.6.4 三级结构预测 |
2.6.5 二硫键预测 |
2.7 牡丹类2S白蛋白体外抗氧化研究 |
2.7.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7.2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7.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2.7.4 FRAP还原力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牡丹籽粕水溶性蛋白的提取 |
3.1.1 单因素试验 |
3.1.2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 |
3.1.3 验证实验 |
3.2 牡丹类2S白蛋白的分离纯化 |
3.2.1 硫酸铵盐析 |
3.2.2 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 |
3.2.3 蛋白含量测定 |
3.3 牡丹类2S白蛋白的鉴定 |
3.3.1 MALDI-TOF-MS分子量测定 |
3.3.2 LC-MS/MS鉴定 |
3.3.3 从头测序 |
3.3.4 Ps-2S-Alb等电点测定 |
3.3.5 糖蛋白染色 |
3.3.6 糖肽键测定 |
3.3.7 多糖含量测定 |
3.3.8 氨基酸含量测定 |
3.4 牡丹类2S白蛋白的构象研究 |
3.4.1 DSC分析 |
3.4.2 圆二色谱分析 |
3.4.3 荧光光谱分析 |
3.4.3.1 pH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
3.4.3.2 温度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
3.4.3.3 尿素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
3.4.3.4 盐酸胍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
3.4.3.5 SDS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
3.4.3.6 DTT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
3.5 牡丹类2S白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5.1 理化特性分析 |
3.5.2 跨膜区预测 |
3.5.3 亲疏水性分析 |
3.5.4 三级结构预测 |
3.5.5 二硫键预测 |
3.6 牡丹类2S白蛋白体外抗氧化研究 |
3.6.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6.2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6.3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
3.6.4 FRAP还原能力测定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冰草概述 |
1.2 冰草属植物育种研究 |
1.3 冰草的主要营养成分 |
1.4 遗传标记的发展及其在冰草上的应用 |
1.4.1 遗传标记 |
1.4.2 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在牧草上的应用 |
1.5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 |
1.5.1 分子遗传图谱构建的主要步骤 |
1.5.2 亲本选配 |
1.5.3 作图群体类型 |
1.5.4 群体大小 |
1.5.5 牧草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 |
1.6 QTL定位研究 |
1.6.1 QTL定位常用软件选择 |
1.6.2 QTL定位的分析方法 |
1.6.3 QTL定位与比较基因组学 |
1.6.4 QTL定位与MAS育种 |
1.6.5 QTL定位与基因图位克隆 |
1.6.6 牧草重要性状QTL的定位研究 |
1.7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主要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2 四倍体杂交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构建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供试材料及其田间管理 |
2.3 试验方法 |
2.3.1 DNA提取与检测 |
2.3.2 SRAP分析 |
2.3.3 SSR分析 |
2.3.4 SRAP及SSR标记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处理 |
2.3.5 SNP分析 |
2.3.6 四倍体冰草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纯度检测 |
2.4.2 SRAP适宜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4.3 SSR标记的引物筛选及其多态性分析 |
2.4.4 SNP标记分析 |
2.4.5 偏分离分析 |
2.4.6 四倍体杂交冰草的超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其重要特征 |
2.5 讨论 |
2.5.1 GBS与SNP标记的开发 |
2.5.2 多种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与图谱构建 |
2.6 小结 |
3 冰草产量及其蛋白质含量等11个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重要性状测定 |
3.1.3 各性状的表型分析及其QTL定位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四倍体杂交冰草F_2群体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等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2 四倍体杂交冰草F_2群体各性状的测定值分析及其正态性检验 |
3.2.3 四倍体冰草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
3.3 讨论 |
3.3.1 QTLs的稳定性 |
3.3.2 稳定QTLs的成簇分布与性状表型的相关性 |
3.4 小结 |
4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4.1 结论 |
4.2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作者简介 |
(6)蒙农杂种冰草退化群体相关性状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冰草属特征与分布 |
1.2 冰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
1.2.1 形态学特征 |
1.2.2 细胞学水平 |
1.2.3 生理生化特性 |
1.2.4 分子生物学特性 |
1.3 冰草属牧草的利用价值 |
1.3.1 饲用价值 |
1.3.2 生态价值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生物学特性 |
2.3.2 分子标记 |
2.3.3 实验用具仪器 |
2.3.4 主要试剂及配方 |
2.3.5 数据处理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候期与叶绿素含量 |
3.2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
3.2.1 类型间性状差异 |
3.2.2 类型内性状差异 |
3.2.3 性状总变异 |
3.2.4 性状间相关 |
3.2.5 主成分分析 |
3.3 SSR标记与遗传变异 |
3.3.1 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
3.3.2 引物筛选 |
3.3.3 SSR扩增结果 |
3.3.4 群体遗传变异 |
3.3.5 类型间遗传变异 |
4 讨论 |
4.1 物候期观测和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
4.2 性状差异 |
4.3 SSR标记与冰草的遗传变异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
1.1.1 小麦的起源 |
1.1.2 小麦的近缘植物 |
1.2 小麦赤霉病概述 |
1.2.1 小麦赤霉病的病害特征 |
1.2.2 赤霉病菌的来源、发生和传播 |
1.2.3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
1.2.4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 |
1.3 小麦白粉病概述 |
1.3.1 小麦白粉病的病害特征 |
1.3.2 小麦白粉病发病原因 |
1.3.3 小麦白粉病的抗性研究进展 |
1.3.4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4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1.4.1 粗山羊草的分类 |
1.4.2 粗山羊草的遗传多样性 |
1.4.3 粗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作用 |
1.5 双二倍体的合成及应用 |
1.5.1 双二倍体的人工合成 |
1.5.2 双二倍体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
1.6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研究进展 |
1.6.1 HMW-GS基因染色体定位 |
1.6.2 远缘杂交后代的HMW-GS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
2.3 禾谷镰刀菌悬浮液的制备 |
2.4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
2.4.1 叶片鉴定方法 |
2.4.2 穗部鉴定方法 |
2.5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评价 |
2.5.1 叶片评价方法 |
2.5.2 穗部评价方法 |
2.6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
2.7 双二倍体合成 |
2.7.1 去雄杂交 |
2.7.2 配置培养基及灭菌、分装 |
2.7.3 幼胚拯救 |
2.7.4 幼胚培养、壮苗及幼苗移栽 |
2.7.5 N6培养基配方 |
2.8 小麦HMW-GS的鉴定分析 |
2.8.1 实验药品的配置 |
2.8.2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提取方法 |
2.8.3 SDS-PAGE的制备和电泳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双二倍体的合成 |
3.2 双二倍体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 |
3.3 双二倍体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 |
3.3.1 苗期叶片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
3.3.2 穗部的赤霉病抗性鉴定 |
3.4 双二倍体种质苗期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鉴定 |
3.5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
4 讨论 |
4.1 双二倍体的HMW-GS分析 |
4.2 双二倍体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4.3 染色体自然加倍 |
4.4 双二倍体的抗病性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二倍体长穗偃麦草麦谷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与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基因家族 |
1.1.1 基因家族的形成及其功能 |
1.1.2 基因家族的扩张 |
1.2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 |
1.2.1 麦谷醇溶蛋白的功能和分类 |
1.2.2 麦谷醇溶蛋白分离鉴定方法 |
1.2.3 麦谷醇溶蛋白的结构 |
1.2.4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的定位 |
1.2.5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的进化 |
1.2.6 乳糜泻疾病 |
1.3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与麦谷醇溶蛋白的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的鉴定 |
2.3.2 麦谷醇溶蛋白的特征的比较分析 |
2.3.3 转录组分析 |
2.3.4 蛋白质提取与凝胶电泳 |
2.3.5 醇溶蛋白基因的分布与复制 |
2.3.6 微共线性分析 |
2.3.7 醇溶蛋白亚家族的系统发育分析和分类 |
2.3.8 CD含量检测 |
2.3.9 DNA提取步骤 |
2.3.10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2.3.11 面团流变特性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鉴定及其相关物种基因组注释错误纠正 |
3.2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特征及序列分析 |
3.3 醇溶蛋白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微共线性分析 |
3.4 麦谷醇溶蛋白与物种的进化关系以及序列分析 |
3.5 乳糜泻在四个物种中的分布 |
3.6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麦谷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模式及蛋白图谱 |
3.7 中国春-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代换系1E(1A)和1E(1D)的揉混表现 |
4 讨论 |
4.1 基于基因组的麦谷醇溶蛋白基因的研究现状 |
4.2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位点的共线性 |
4.3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与物种的进化 |
4.4 低乳糜小肽的育种展望 |
4.5 麦谷醇溶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传统常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 |
1.2.1 籽粒形态鉴定法 |
1.2.2 幼苗形态鉴定法 |
1.2.3 田间小区种植鉴定法 |
1.3 蛋白鉴定法 |
1.3.1 贮藏蛋白电泳鉴定法 |
1.3.2 同工酶电泳鉴定法 |
1.4 分子标记技术 |
1.4.1 RFLP标记 |
1.4.2 SSR标记 |
1.4.3 SNP标记 |
1.5 SNP标记检测方法的发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DNA提取方案及PCR体系优化 |
2.1 目的和意义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初始实验方案 |
2.2.2 改良后快提方案 |
2.2.3 PCR反应程序优化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快提法改良结果 |
2.3.2 体系优化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杂交种SNP标记核心引物的筛选 |
3.1 实验与材料 |
3.2 SNP纯度候选位点及引物设计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玉米基因组DNA的提取 |
3.3.2 PCR扩增 |
3.3.3 荧光数据读取 |
3.3.4 数据分析 |
3.3.5 数据库构建 |
3.3.6 实验仪器及耗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纯度鉴定候选位点的筛选与测试 |
3.4.2 纯度核心位点的确定与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核心位点组合的选择 |
4.2 DNA快速提取方案及体系优化 |
4.3 KASP检测平台的优势 |
4.4 兼容多平台的SNP位点的转化和应用 |
4.5 农作物品种纯度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
4.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簇毛麦储藏蛋白鉴定与染色体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品质 |
1.2 小麦种子贮藏蛋白 |
1.2.1 小麦谷蛋白研究进展 |
1.2.2 小麦醇溶蛋白研究进展 |
1.3 小麦种子贮藏蛋白研究与鉴定技术 |
1.3.1 分子标记法 |
1.3.2 高效毛细管电泳 |
1.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3.4 RP-HPLC |
1.3.5 质谱法 |
1.4 簇毛麦 |
1.4.1 簇毛麦外源基因挖掘与利用 |
1.4.2 簇毛麦的储藏蛋白鉴定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体系的构建与簇毛麦醇溶蛋白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籽粒品质测定 |
2.2.2 蛋白提取 |
2.2.2.1 试剂配制 |
2.2.2.2 醇溶蛋白提取 |
2.2.2.3 谷蛋白提取 |
2.2.3 A-PAGE方法 |
2.2.3.1 试剂配制 |
2.2.3.2 电泳 |
2.2.4 SDS-PAGE方法 |
2.2.4.1 试剂配制 |
2.2.4.2 凝胶配制 |
2.2.4.3 电泳 |
2.2.5 液相色谱方法 |
2.2.5.1 试剂配制 |
2.2.5.2 试验方法 |
2.2.5.3 体系建立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中国春-簇毛麦新种质品质分析 |
2.3.2 醇溶蛋白 A-PAGE 电泳结果 |
2.3.3 HMW-GS 的 SDS-PAGE 鉴定 |
2.3.4 小麦贮藏蛋白液相色谱分离体系构建与验证 |
2.3.4.1 进样量的影响 |
2.3.4.2 柱温的影响 |
2.3.4.3 洗脱梯度的影响 |
2.3.4.4 流速的影响 |
2.3.4.5 分离条件与重复性验证 |
2.3.4.6 簇毛麦醇溶蛋白亚基鉴定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簇毛麦籽粒蛋白组学测序与优异蛋白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蛋白提取 |
3.2.2 蛋白浓度测定 |
3.2.3 SDS-PAGE |
3.2.4 胰酶酶解 |
3.2.5 TMT标记 |
3.2.6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3.2.7 数据库搜索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蛋白SDS-PAGE检测 |
3.3.2 蛋白鉴定总览与分析 |
3.3.3 蛋白注释 |
3.3.4 差异表达蛋白功能富集 |
3.3.5 品质相关差异表达蛋白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信号通路分析 |
3.4.2 淀粉代谢和贮藏蛋白合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用SDS—PAGE方法进行杂种小麦纯度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D]. 吴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2]三七花蛋白的提取纯化、功能性质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D]. 魏馨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啤酒糖化过程大麦麦芽阿拉伯木聚糖的降解[D]. 孙军勇. 江南大学, 2020
- [4]牡丹类2S白蛋白的分离纯化、鉴定及性质研究[D]. 杨菊转. 西北大学, 2020
- [5]四倍体冰草超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等品质性状的QTL定位[D]. 杨东升.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6]蒙农杂种冰草退化群体相关性状变异分析[D]. 孙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创制及优异种质筛选[D]. 刘文静.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8]二倍体长穗偃麦草麦谷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鉴定与比较分析[D]. 高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9]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NP核心引物筛选及检测体系方案的研究[D]. 施龙建. 扬州大学, 2020(05)
- [10]簇毛麦储藏蛋白鉴定与染色体定位[D]. 杨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