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莱布尼茨的哲学发展历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

从莱布尼茨的哲学发展历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

一、从莱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卉[1](2021)在《哲学与教育学互动关系视角下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再审视》文中研究表明"哲学"与"教育学"构成赫尔巴特一生思想发展的两条核心主线,二者之间呈现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即以儿童的"道德性格形成"为中介的"实践哲学"与"德育理论"的互动,以儿童的"经验统觉"为中介的"知识哲学"与"智育理论"的互动,以及以儿童的"多方面兴趣"为中介的"审美哲学"与"美育理论"的互动。基于这三重互动关系,赫尔巴特构建起他的"反先验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张健[2](2021)在《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文中研究指明与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所受到的广泛关注相比,卡西尔的认识论思想相对较少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和系统研究。由于这样一种反差,不仅制约了我们对卡西尔思想整体性的把握,还影响了我们对其符号形式的哲学中一些重要概念的理解,也使人们难以认识到卡西尔在康德以来认识论思想发展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卡西尔哲学作为一种广义的认识论体系建构,包含着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整体思路,并克服了康德哲学中的一些局限和不彻底性。只有当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推进的内在逻辑被揭示出来之后,卡西尔思想才能获得更为全面地理解。康德为了解决传统认识论假定观念符合对象而导致无法解释认识的客观性问题,通过哲学的“哥白尼革命”把对象到主体的认识思路转变为主体到对象的认识思路。通过区分经验的形式与质料,康德把形式的作用视为对感性材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因而经验或认识对象就是被形式所建构起来的,而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即试图确定使经验得以可能的先天形式。卡西尔将这种先验方法和建构论思想作为其哲学的原则,并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对象化领域。在卡西尔思想发展中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思想来源。首先,尽管通常把符号形式的哲学视为卡西尔对其早期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视野的超越,但可以肯定的是,卡西尔还是受到柯亨和纳托普等人思想的影响。而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思想,也可以追溯到马堡学派提出的文化哲学,马堡学派的先验方法即是要从那些作为既有事实的科学和文化中寻找和确定支撑这些文化事实的思维原则或先天形式。卡西尔把这种先验方法推广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例如神话、语言和艺术的研究,因而了解马堡学派的先验方法思想是理解卡西尔哲学的重要方面。其次,由于意识的符号化功能是文化形式的“演绎”的基础,所以心理学承担着为符号形式的哲学进行逻辑奠基的职能,其中卡西尔受到意向性心理学思想的影响较大。布伦塔诺和胡塞尔的意向性思想影响了卡西尔对于意识活动和本质的理解,而胡塞尔对于意向对象和意向活动的区分,则影响了卡西尔对于意识的代显功能的阐发。而格式塔心理学关于知觉整体大于元素之和的观点,使卡西尔把知觉中的感性因素和意义因素看作不可分的统一体,并影响了卡西尔提出的“符号性孕义”概念。通过吸收意向性心理学思想,卡西尔实现了对感觉主义的进一步修正,克服了康德哲学中的感觉主义残余。最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对卡西尔的影响则是文化形式的整体观,卡西尔坚持认为哲学必须涵盖各种文化形式的全体。卡西尔依照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把不同的符号形式视为辩证地上升过程,把所有符号形式视作一个知识现象学发展过程的必要部分,神话意识辩证地演化为语言,语言又辩证地演化为科学。卡西尔并且把人类精神和意识的起源从黑格尔的感性确定性进一步追溯到神话意识阶段。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涉及广泛。在自然科学范围内,卡西尔基于功能论观点用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先天形式思想取代了康德静态的、绝对的先天形式理论。在文化科学范围内,卡西尔将康德哲学的建构论原则和先验方法推广到文化事实和一般经验领域,从而试图克服由素朴实在论世界观和感觉主义认识论导致的文化客观性与价值危机,并为文化科学提供充分的方法论基础,实现了从“理性的批判”到“文化的批判”。卡西尔通过符号形式的思想把康德的形式学说扩展为各种“文化形式”对于经验的“赋予意义”作用以及对质料的综合统一功能,并试图展示每种符号形式和对象化领域的“构型”规则。卡西尔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也致力于像康德关于范畴的先验演绎那样,完成一种文化批判或文化形式的“演绎”,即说明每一种文化形式如何使经验建构成有结构的意义整体,从而确证各种文化形式的客观有效性和统一性。在文化形式的“演绎”中,意识的符号化功能尤其是意识的代显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代显功能既是“演绎”的关键,也是意识构建与形式统一性的前提。通过代显作用,在意识中替代地显现另一个内容的感性内容,就成为相对被代显内容而言的符号。意义因素通过代显作用才能把自身转变成相应符号,意识的具体内容变成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符号,卡西尔的符号思想也克服了康德图型论的一些困难。所以对于符号形式这一概念来说,应该理解为“符号化的形式”或“形式以符号为媒介而得到实现”,也就是说形式自有其本质,符号则作为其实现的媒介或手段,因而符号就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能量。卡西尔的广义认识论最终把康德的认识对象扩展为一般的意义对象,将形式对于对象的建构作用推广到所有客观性领域,并把康德的先验人类学发展为哲学人类学。

王曦梦[3](2020)在《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说明恩斯特·布洛赫被誉为20世纪最具有创造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之一。他将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上升为一个哲学范畴,创造出话语体系完备的乌托邦的精神现象学。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的理论渊源是弥赛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主义以及各种神秘主义和乌托邦思想高度视域融合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布洛赫直面西方文明危机,他看到了人的超越维度丧失这一危机实质,为我们指出了走出这一危机的出路,即唤醒人的乌托邦精神,并致力于乌托邦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合流。布洛赫自称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乌托邦精神有着坚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布洛赫从亚里士多德的物质观中找到了物质的动态存在特征,从莱布尼兹哲学的“力说”中找到了物质的内在动力源,从谢林的自然哲学中找到了物质的“质的潜能”,从马克思的物质观找到了乌托邦精神的终极源动力与现实保证。继而指出,物质是一个辩证性、动态性、过程性、总体性的概念,提出了“‘物质——乌托邦’之弓”的原创性概念,为乌托邦精神打下了坚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自然主体——人”的过渡环节中,体现出的不应是“工程师——机械师”的形象,而应是“辩证法——革命者”的创造性形象。继而分析了乌托邦道路上的关键环节在于从经济政治领域的革命转向人自身的革命,总结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乌托邦高度,并在乌托邦化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的内容,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反思来建构的。布洛赫分析出意识形态的乌托邦功能、以及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辩证关系。对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我们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加以阐释,从分析其意识形态概念更广泛的内涵入手,挖掘了意识形态在文化盈余与文化遗产的作用下展现出的乌托邦因素的内涵,以及现代性的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乌托邦因素。同时展现了布洛赫对白日梦、心理分析等个人意识与艺术、建筑、文学作品等大众文化生活形式的乌托邦功能的文化批判全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来看,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文化’诠释模式”的贡献与局限主要表现在,“物质——乌托邦哲学”虽然融合了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却弱化了“物质的力量”的科学性;“历史——乌托邦精神”的解放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补充了马克思的“解放论”,却陷入了神秘主义;“艺术——更美好生活的梦”虽然开启了文化生活的视野,却滑入精英主义。

赵谛[4](2019)在《赫尔巴特“道德性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对道德人格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近年来,党中央更是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将完善人格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目标。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1776-1841)是德国着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被誉为西方教育史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基于其实践哲学基础上的道德性格理论是赫尔巴特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然而,学界对赫尔巴特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梳理和宏观把握方面,对其道德性格理论关注较少。因此,针对当代部分青少年道德发展中存在的知行不一的现状,笔者尝试基于文本重读赫尔巴特,以道德性格为视角,深入挖掘其道德教育思想,以期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提供相关启示。本研究在对赫尔巴特“道德性格”教育思想的理论背景进行了相关探讨的基础上,针对学界仍然存在的诸多不同观点,提出赫尔巴特教育学的最终旨归是从意向目的走向道德目的,最终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通过对赫尔巴特实践哲学语境下“性格”与“道德”的考察,笔者将赫尔巴特的“道德性格”的内涵界定为:个体能够根据正义与善的道德观念对自身的业已存在的意志做出审美的道德判断,并能够自觉地将这种道德判断提升为道德律令,且自为地服从于这种道德律令而产生道德实践,最终形成性格的力量。赫尔巴特坚信理性主义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性格与道德形成的内在科学机制的基础上,据此,本研究探讨了其道德性格的培育路径。他认为个体的行动、思想范围、素质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道德性格的形成,其中广阔思想范围的形成是道德性格培育的主要基础。管理作为道德性格培育的消极方式,旨在抑制个体性格中恶的倾向,但管理必将被教育性教学和训育所取代。教育性教学通过培养平衡的多方面兴趣,扩展个体的思想范围,促进客观性格向主观性格转化,从而形成对意志的道德判断;训育是对个体心灵有目的的培养,对性格培养具有双重影响,促进学生将道德判断自觉提升为道德律令,并进行自我负责的道德行动。与道德性格的形成过程相对应,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性格的培育也要经历道德判断、道德热情、道德决定和道德自制的培育四个阶段。最后,结合我国道德教育的实际,本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可以借鉴赫尔巴特道德性格教育思想的有益成分,构建“思想范围——道德判断力——道德行动”的性格培育理路,以审美陶冶性格为必然选择,以正义与善的观念的养成为内在要求,充分发挥教师在道德领域的向导作用,支持个体的道德省察与自我对话,从而推动个体从认识之知过渡到实践之知,实现个体道德性格的塑造。

刘怀玉[5](2017)在《从历史决定论到被过度解释的“多元决定论”——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之当代意义的若干思考》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方法论重心是强调生产的历史性总体性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复杂矛盾的历时性特征;而阿尔都塞则把马克思的方法论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结合,并在落后国家革命的不平衡性发展历史经验基础上,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改造成为超级结构(super-structure)的"过度决定论"(surdétermination);斯图亚特·霍尔则在继承阿尔都塞与德里达等人的思想基础上,以《导言》中关于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辩证关系理论为重心,将其转换成广义生产关系四环节循环组合的、偶然链接的多元决定论(overdetermination)。通过比较研究大卫·哈维对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的解释,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可取消,而只可将其复杂化、具体化。阿尔都塞与霍尔分别对历史决定论的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解释,所给出的新的方法论启示与教训是,坚持历史决定论是扞卫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抽象性的必然要求,而对历史决定论的多元结构主义解释与差异偶然论的解构,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复杂具体的政治与文化现实所必须付出的"理论代价"。

徐华[6](2017)在《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莱布尼茨作为17世纪的一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承袭了古典形式逻辑思想,同时又为现代数理逻辑奠定了起点,对逻辑代数产生了影响。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思想不但存在于过去,并且存在于现在,更存在于未来,在逻辑发展史上,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具有关键转折的地位。莱布尼茨符号逻辑思想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有一定的形成背景,有其理论渊源、时代背景,亚里士多德的公理化方法、中世纪以及近代都孕育了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思想,当时的社会发展以及数学的发展促使了莱布尼茨符号逻辑的产生。为了准确的解释世界、认识世界和给各学科建立统一的表达,莱布尼茨构建了他的符号逻辑体系,其本质上是逻辑数学化的过程,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的含义。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具有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的理论构造,其次,还具有数学化、还原论、内涵逻辑的特征。莱布尼茨逻辑符号化的理想虽未能实现,但是其符号逻辑是具有一定的地位与影响的。对于逻辑学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工智能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莱布尼茨符号逻辑思想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计算思想对后世具有重要的先驱价值。

王策[7](2017)在《分析哲学思想的溯源研究—从康德、波尔查诺到弗雷格》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分析哲学家更加关注对自身历史的研究。长久以来,分析哲学总是被看作“非历史的”,但分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却不断地显示着这种哲学传统的历史性特征。无论在基本观念方面,还是其基本方法,分析哲学都和传统西方哲学尤其是欧陆哲学相互纠结、密不可分。因此,如何从传统哲学资源中找到分析性思想的出发点,如何评价分析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关系,对于表明西方哲学发展的连续性和分析哲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继承性,对于真正理解分析哲学的独特性及其思想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分析哲学领域内就开始关注与分析哲学有着深刻思想联系的莱布尼兹、康德以及近代德国哲学。众所周知,“语言转向”是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分析性思想的起源,体现为从传统认识论转变为语义学的过程,然而这一“转变”的历史性脉络,至今还晦暗不明,亟待澄清。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弥合从康德理论哲学(《纯粹理性批判》)到分析哲学(弗雷格的逻辑语义学)之间的历史性断裂。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和分析哲学的奠基者。然而,对语言给予“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为特征的弗雷格的逻辑语义思想,其起源具有更为深久的欧洲哲学之根基。分析哲学思想的起源,除了现代逻辑因素,更是19世纪德国众多哲学家对康德理论哲学进行不间断地批判、重构和回应的过程。弗雷格的目的就是要重新面对和回答康德的问题:理性(在康德那里是“先天综合知识”,在弗雷格那里是“数学知识”)的条件和最终基础是什么?他把“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这一康德式的问题,转换为“命题涵义之所以可能(必然为“真”)的先天(逻辑)条件是什么?”正是这种关心真理、知识和信念的“最终基础”,就把弗雷格和康德联系在一起。此外,逻辑语义思想的产生还基于19世纪后半叶面临的两大哲学困境及其任务,一是反对当时欧洲流行的对哲学给予自然主义、生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各种解释,二是反对传统逻辑以及建构新的逻辑和哲学语言,包括对新的数学基础的重视。这两个任务的完成不但是一个相互交织的理论过程,而且是对康德理论哲学给出普遍回应的历史过程。因此,逻辑语义思想起始于康德(包括莱布尼兹),期间经历了波尔查诺的新逻辑,特伦德伦堡的逻辑语言观念、洛采的逻辑思想、新康德主义逻辑学派对康德先验逻辑的改造、布尔的逻辑代数、现代数论等众多人物的思想要素和哲学流派,这些支流形成一股合流,最后汇集于弗雷格。因此,分析哲学应当具备历史性研究的资格,它不但拥有明晰的发展史,而且有着自己的史前史。这篇论文就属于分析哲学史前史的一种考古性、溯源性研究。整个研究的论证思路和框架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二章)。第二步,弗雷格逻辑语义学发生之际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第三章)。第三步,弗雷格逻辑语义理论的内容、哲学基础以及与康德的内在关联(第四、五章、结论)。第一章阐述了波尔查诺的逻辑思想。他最早从逻辑方面对康德的理论哲学给予批判,反对康德基于“直观”和“先天综合”的认识论思想,发明了“命题自体”和“概念自体”等诸多重要的语义学概念,并用“概念/变元”法完成了新的逻辑构造。这种具有外延特质的逻辑,不但突破了传统的内涵逻辑,更成为弗雷格意义理论中“函项/自变元”概念的雏形。波尔查诺逻辑的概念和方法,是从康德认识论到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关键因素。然而,波尔查诺并不是对弗雷格造成影响的唯一过渡人物,还有许多先驱者的思想贡献不可忽视。根据逻辑语义学萌生的思想脉络,第二章选取并论证了新康德主义的逻辑学派、洛采的纯粹逻辑观念和布尔的逻辑代数思想。这些思想潮流皆是弗雷格逻辑语义学不可或缺的催生因素,它使得从康德到弗雷格的思想过渡显得更为细密和充实。新康德主义中的马堡学派推进了康德的“纯粹思想”、“先验方法”等重要概念,它主要通过对康德先验逻辑的重新解释影响了弗雷格;洛采逻辑学的“判断先于概念”、“函项理论”和“思想的客观性”等重要思想,预兆了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到来;布尔的逻辑代数学的目的,要把逻辑还原为代数运算,然而在其形式化操作和表达方面,径直地影响了弗雷格对逻辑的形式化塑造,即现代的形式化逻辑。弗雷格身处的时代环境,即19世纪后半叶直至20世纪初对康德哲学遗产的态度,以及在数学基础、逻辑领域的哲学观念的变革,则成为逻辑语义学产生的直接因素,这也是本研究第二步(第三章)必须要廓清的任务。本章着重论证了导致弗雷格逻辑语义思想发生的四方面的因素:(1)弗雷格对莱布尼兹给予了迥异于康德式的回应,沿袭了对数学进行逻辑论证的唯理论思想;(2)面对自然语言的不完善和建立完善语言的构想,弗雷格创立了数理逻辑的基本框架——“概念文字”;(3)从逻辑中驱除心理主义成为19世纪末期的哲学潮流,相比于现象学的反心理主义,弗雷格从逻辑中彻底清除了心理主义;(4)建构意义理论是逻辑客观化的理论延伸,相比现象学中的基于先验思想的意义理论,弗雷格则走向了基于现代逻辑的意义理论。总之,正是弗雷格对上述哲学问题的回应和解决,才使逻辑语义思想得以真正建立。第四章阐明了在康德哲学的参照下,弗雷格把分析性、先天性、客观性、真理论等这些同属于认识论和分析哲学核心概念,都给予了逻辑主义的论证。这样做的目的是凸显弗雷格逻辑语义学在基本内容、论证过程和哲学基础方面,它们与康德先验哲学的内在分野和隐秘关联。作为本研究收尾的第五章,阐明并论证了弗雷格与康德之间更深刻的关联,还集中体现在二者对数学基础的不同看法。康德认为数学属于先天综合的判断,而弗雷格认为数学是一种基于纯粹逻辑推导的能够扩展知识的先天分析性真理。弗雷格对数学基础的逻辑主义证明,不但是他的逻辑语义理论最关键、最深刻之处,也是其回归康德的折返之地。当弗雷格的逻辑主义纲领遭遇罗素悖论时,他反而诉求直观,把数学最终建立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本研究结论部分对弗雷格现代逻辑与康德先验逻辑的内在关系做了进一步阐发和更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基于现代逻辑的分析哲学与基于先验逻辑的先验哲学,二者呈现为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弗雷格从批判康德的判断理论入手,通过谓词逻辑的构造,成功地清除了康德在判断理论中隐藏的逻辑学与心理学的混淆,为哲学从认识论走向语义学奠定了基础。然而,弗雷格倡导的现代量词理论、逻辑的形式主义、判断先于概念以及把“函项/自变元”作为判断结构的现代逻辑思想,又深深扎根于康德的“范畴/直观”这一先验性的逻辑结构中。因此,康德先验逻辑对弗雷格现代逻辑做了在某种程度上的奠基性工作。本研究主体结论是:弗雷格分析性(逻辑语义)思想发源的历程,起始于康德(批判把数学知识作为先天综合的真理),背离康德(排除任何类型的直觉因素,把算术基础纳入纯粹逻辑领域),最后又返回康德(把算术基础纳入康德意义的几何直觉或空间直觉中)。可以这样说,弗雷格和康德追问的是相似的哲学问题:人类理性尤其是纯粹理性究竟是什么?理性是如何展现自身的?他们从不同的哲学观念出发,并通过先验逻辑和符号逻辑这种迥异的方法论论证,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看法,即理性的真正对象就是理性本身。

曹楚[8](2017)在《逻辑经验主义证实原则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特征是遵循经验主义和反形而上学。它认为科学知识的基础不是依赖个人的感觉经验,而是依赖于公认的经验证实。在反形而上学方面,它不像孔德和马赫那样,认为形而上学是错误的,而认为它是无意义的。1在对待实体、上帝、自由和必然性等所谓“永远不能解决的问题”方面,逻辑经验论者认为这类问题争论不休的原因在于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它们只是一些所谓“似是而非的问题”(Scheinproblem)或者是“伪命题”。另外,他们把数理逻辑作为哲学分析和论证的主要工具。正因为如此,才被称为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可证实性原则是逻辑经验主义的中心问题之一,逻辑经验主义者说:“命题的意义是它的证实方法。”这个原则不仅是一个意义标准,还是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的标准,也是拒斥形而上学的有力武器。逻辑经验主义者对于可证实性所要求的,不是实际的可证实性,而是原则上的可证实性。一个在原则上没有可证实性的命题是没有方法证实其为真或为假的,也就无法了解它的意义。但他们认为也有无须证实的命题:即数学命题与逻辑命题。他们属于重言式命题的体系,其对象是形式的关系,不是实在的关系。它们要求的不是证实,而是证明,不是真实性,而是有效性。逻辑经验主义者提出可证实性的意义标准后,引起了国际分析哲学界许多学者的质疑,逻辑经验主义内部也在不断地反思、补充与更正。自维也纳学派形成以来,它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早已改变了它最初的模样。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卡尔纳普主张用非定性论的“经验确证”(confirmation)代替定性论的“经验证实”(verification);莱辛巴赫主张用意义的概率理论代替证实原则;艾耶尔提出强意义上的可证实和弱意义上的可证实等等。他们并不是否认证实原则,而是不断发展证实原则,提出了更为自由的意义标准。总之,逻辑经验主义证实原则所倡导的科学应在经验中检验的精神以及逻辑分析的方法,深刻地影响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为库恩的历史主义打开了大门,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窦立春[9](2016)在《身份的伦理认同》文中提出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加剧了身份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使身份深陷“多元化”与“碎片化”困境,产生身份焦虑与认同危机等问题。伦理认同不仅给焦虑的身份以安全感、实体感与家园感,还可以为身份确证提供价值框架与道德方向。身份的伦理认同就是通过伦理的力量建构身份的“单一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同一性,即“身份”与其所从属的公共本质之间的同一性。伦理学视角下,身份的公共本质是指身份所从属的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的伦理关系体系,“身份”只有在与其公共本质即伦理关系体系的同一性建构中才能确证伦理合理性。在实践中,这些具有客观必然性的人伦关系体系以伦理实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伦理实体既是客观的伦理关系体系,又是具有普遍性的现实精神,伦理实体成为身份确证的精神家园。依循人类发展史—人类精神发展史—个体发生史相一致的原则,伦理认同依次经历了始源于原初部族、家庭之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认同阶段;基于市场、市民社会“利益博弈战场”之异化认同阶段;回归国家作为伦理实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复归阶段;最后在“类”本质和生态共同体这一平台中实现了生态拓展。伦理实体经由“家庭—社会—国家—生态”的提升过程,分别对应的伦理关系体系是“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生态共同体”及其共体精神的塑造过程,建构的身份分别为:家庭成员身份—市民身份—国家公民身份—生态公民身份。具体而言,作为家庭成员,其身份的伦理合理性在于:家庭成员的行为以整个家庭为出发点和目的,以家庭为基础的伦理认同是自然的、直接的认同,家庭是身份获取伦理认同的家园。市民身份的伦理合理性在于:通过契约关系在利益博弈的战场上建构“冲动力的合理体系”,契约、法律为市民身份的确证提供形式合理性。公民身份的合理性确证与国家的伦理性相统一,权力的公共性和财富的普遍性是国家作为伦理实体的重要因素,国家的伦理性在于实现公民的特殊需求与普遍需求的同一,公民对国家的伦理认同通过公民的爱国心体现出来。生态公民身份需要在整个生态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中被确证。本质上,伦理认同过程就是诸多身份与其所从属的伦理共同体建构同一性的过程。从伦理道德同一的视角看,就是“伦理—道德”一体性的过程,是“伦—理—道—德”的合一过程,具开为“居伦—由理—明道—成德”的过程。即现实世界中的诸多“身份”需要在客观的伦理关系体系中通过对人伦规律的把握和人德规范的遵守得以确证。依此理路,文章从以下六个部分进行阐释。导论部分从现代与后现代“原子式”个体的抽象性与实体观念消解这一伦理困境切入,分析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紧张关系:即个体与实体分离后的“独立”与“失依”、“个体自由”与“伦理认同”的对立、个体理性的张扬与实体精神的缺失等伦理难题,探寻建构个体与实体同一性的伦理路径。第一章对基本概念进行阐释,从伦理学视域对“身份”、“认同”进行解读,对“伦理认同”概念进行阐释。第二章围绕伦理认同的框架、方式、过程、使命等问题展开探讨,指出伦理认同是身份确证的价值基础,为身份确证提供了价值框架和道德方向。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从家庭—社会—国家等三个层面论述自然认同—异化认同—认同的辩证回归及其历程。即在家庭中,建构基于血缘和伦理性的爱为基础的生命共同体和家庭伦理精神;在社会中,建构基于“冲动的合理体系”的利益共同体和组织伦理精神;在国家层面,通过财富普遍性和权力公共性的确证使国家成为伦理实体,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心。第六章通过伦理认同的生态拓展,在整个生态共同体的稳定与和谐中确证身份的价值合理性。本研究的伦理使命,在宏观视角,建构外在生活秩序、凸显实体之伦理精神;在微观视角,关注内在生命秩序、提升个体德性,培育主体精神。由此,实现伦理实体与道德主体、实体精神与主体精神的相互承认。

张平安[10](2016)在《武术修生论》文中提出人类在生理方面与所生存的“环境”之间出现的种种“错位”现象以及由此而生的诸多“健康”问题,引起了我们研究的关注。我们发现,健康且长久的生命状态必然要求我们在生理上与“环境”保持高度的匹配,即人体这个小宇宙应该与社会、自然这个大宇宙保持高度和谐,才是健康的最高境界。其实,这就是中国哲学所表达的“天人合一”境界。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有关人体身心运行规律的理解,早就蕴含着深刻的复杂系统科学思想。“性命双修”就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表述,即通过一些修炼方式,使人体这个小宇宙与大宇宙相协调地“运动”着,在彼此的“共振”运动中,利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能量”进行相互交换、相互补充,并使人能够进入到某种“特殊的状态”来进一步适应大宇宙的变化。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对生命、宇宙、运动的很多理论成果,都在武术发展中得以实践运用,这就意味着武术本身具有这样的功能。武术历来就有“通圣”之学与“入俗”之术的分流。作为“通圣”之学,武术被视为一种“生命的修炼”,其最终目的便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我们研究的逻辑起点。我们研究的逻辑是:生命是一种“运动”,宇宙是一种“运动”,武术也是一种“运动”,只有这三种“运动”是同一种“运动”规律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在“统一性”的基础上相互地发生“作用”。进一步说,只有很好地阐释了“天人合一”的运动规律,才能彻底地明白武术“通圣”之学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整个研究分为(除导论外)方法论、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方法论”主要运用了量子物理学和人体复杂系统理论的一些观点,以及“负熵”和“自组织”的概念来重新审视生命的现象,对“生命”这一概念进行了反思式的理论梳理。另外,对“武术”这一概念的思考,我们首先对88篇有关中国武术哲学研究的专业文献进行了综合述评,揭示出研究现状与所存在的研究问题;然后尝试性地运用FSH功能内稳态的理论对“武术修炼”理论进行了阐释性的研究。整个方法论部分围绕“天人合一”中的“人”进行阐述,由于深刻地认识到“人”的“主体不自知”,所以由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的思想成为了我们研究的方法论。第二部分“本体论”主要运用了谢林的哲学观、室利·阿罗频多的哲学观、普罗提诺的宇宙观、肯·威尔伯的“一体意识”理论、怀特海的“超体”理论、长青哲学的“存在巨链”理论、以及生物中心主义的观点等对生命宇宙的本体,即“天人合一”中的“一”进行了深度地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对武术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绝不能机械地分割成一种肢体的简单运动去研究,其“复杂性”正是集中表现在其“完整性”上,所以必须考虑到生命运动与宇宙运动的“统一性”。我们认为,武术修炼是“练、体、用”系统性极强的一门独立的、修证的学问。真正的武术修炼应当效法《易经》中“泰”卦这一自然法则,以达到“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的“安泰”之境;通过内劲的修炼来开启“元精、元气、元神”的潜在功能,实现了整个武术修炼过程的功适能提升,这是中华武术独特之处,也是与其他格斗、搏击术的区别之处。第三部分“认识论”围绕“天人合一”中的“天”而展开研究,是整个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理论创新的部分。从武术基础理论构建出发,我们做了这样的理论假设:如果将武术修炼视为能够推动“生命”进化的过程,那么武术本身必然蕴藏着宇宙演变的规律,这种规律也必然是大宇宙与人体小宇宙之间和谐统一运动的实质。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设性的结论:所谓武术“修生”,就是在宇宙吸引与排斥所构成的“阴阳运动能场”中为了能动性地平衡宇宙的“回收作用”而延缓“耗能堙灭”过程所进行的一种“智慧”的运动,我们将此称之为“贮能造物”过程。为了阐述并论证我们的观点,我们试图提出一种想象宇宙的新途径,并依此建立一个理性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图景,在这个图景下使万事万物的“运动”形式相互联结,也使我们与大宇宙相协调。为了与以往的科学概念不发生混乱,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哲学概念,来阐述宇宙演化模式:宇宙原云——“礻勿”动子。“礻勿”(shū),是一个组合创造的字,英文翻译为“spiritter”,代表了“精神与物质的合一”。我们试图用“八纲”即八个研究领域(数学、天演、物理、化学、化物、生物、宇宙演化、概念)来详细阐述“礻勿”动子的“大统一”理论,为未来更深入的“生命宇宙学”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科学依据是“能量守恒定律”,这是我们坚信事物可以永远存在下去的最基本的理由,也是我们不能放弃追寻确定性的“第一原因”。因此,我们运用“流动的能量”概念取代“静止的物质”概念。同时,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了自然辨证法“运动的物质,物质的运动”的基本观点,并运用数象辩证关系、质能守恒原理、放射性物质衰变等自然科学知识,对“天人关系”这一哲学命题进行创新性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通过放射性物质衰变,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了在同一种“母力”作用下大宇宙与小宇宙的运动形式具有的“统一性”,进一步解释了“天人合一”的本质与归宿,即宇宙万物的“耗能堙灭”与“贮能造物”的过程都是在宇宙强大的“回收作用”之下所进行的聚散运动。第四部分“实践论”我们主要运用了后人本心理学的“整合”理论、“层次结构”理论、肯·威尔伯的“全子”理论、“四大象限”理论以及ILP整合式生活练习理论,将“天人合一”中的“合”诠释为“共同进化”的观念。通过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武修生,是一种生命的进化模式,一种智者的运动方式,一种悟“道”的表达形式。这种在对“道”体悟式描述的自觉系统中所实践的“修生主义”,通过主观能动性下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负熵运动”,完成了宇宙“回收作用”下所进行的“贮能造物”的进化过程。

二、从莱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莱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哲学与教育学互动关系视角下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再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哲学”与“教育学”: 贯穿赫尔巴特一生思想的两条核心主线
    (一) 赫尔巴特哲学的历史发生学考察: 1787—1841
    (二)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自身逻辑”的探索:“目的论逻辑”与“学科逻辑”
三、 赫尔巴特“哲学”与“教育学”之间的内在张力
    (一) 承认“教育学”是对“哲学”的应用
    (二) 主张教育学形成“自身概念”以保持学科独立性
四、 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基于“哲学”与“教育学”的三重互动关系
    (一) “实践哲学”与“德育理论”的互动: 以儿童的“道德性格形成”为中介
    (二) “知识哲学”与“智育理论”的互动: 以儿童的“经验统觉”为中介
    (三) “审美哲学”与“美育理论”的互动: 以儿童的“多方面兴趣”为中介

(2)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1章 卡西尔与康德哲学认识论思想
    1.1 “认识之谜”与“哥白尼革命”
    1.2 批判哲学的先验方法
        1.2.1 先天形式与客观性问题
        1.2.2 建构性与范导性
    1.3 综合统一与图型论
        1.3.1 综合统一与知觉问题
        1.3.2 图型论与规定性判断力
第2章 卡西尔哲学的其他思想来源
    2.1 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
        2.1.1 卡西尔与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
        2.1.2 马堡学派的发生认识论思想
        2.1.3 先验方法与文化哲学
    2.2 意向性心理学思想
        2.2.1 胡塞尔现象学与布伦塔诺意向性思想
        2.2.2 格式塔心理学思想
    2.3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2.3.1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与康德哲学
        2.3.2 精神现象学与知识现象学
第3章 卡西尔认识论思想的进展
    3.1 功能论:从静态的先天形式到动态的先天形式
    3.2 扩大的认识论与先验方法
        3.2.1 认识论的扩展与客观性问题
        3.2.2 文化哲学与文化的批判
    3.3 卡西尔的符号形式思想
        3.3.1 符号形式的概念解析
        3.3.2 代显问题与图型论
第4章 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理论意义
    4.1 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推进的逻辑与结论
    4.2 作为思维方式变革的符号形式的哲学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3.3 创新点
2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2.1 布洛赫其人
    2.2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时代背景
        2.2.1 新浪漫主义的出现
        2.2.2 中欧犹太知识分子的觉醒
        2.2.3 文明的危机
    2.3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理论渊源
        2.3.1 弥赛亚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
        2.3.2 俄罗斯思想与马克思主义
        2.3.3 神秘主义与乌托邦思想
3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3.1 乌托邦精神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3.1.1 布洛赫视野下的“物质史”
        3.1.2 辩证法与乌托邦共在的“物质”
        3.1.3 “自然物质”的乌托邦属性贯穿历史观
    3.2 乌托邦精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3.2.1 乌托邦道路上的关键环节
        3.2.2 社会主义社会的乌托邦高度
        3.2.3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
4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意识形态反思
    4.1 布洛赫对意识形态的发展
        4.1.1 双重意识形态观
        4.1.2 文化时间观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再阐释
    4.2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碰撞
        4.2.1 “文化遗产”、“文化盈余”与现代性的极权主义
        4.2.2 意识形态的乌托邦功能及其与乌托邦的辩证关系
        4.2.3 非同时性矛盾——对二战德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反思
5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文化批判
    5.1 对个人意识的乌托邦功能批判
        5.1.1 乌托邦的精神分析向度
        5.1.2 自我保存冲动的阐发
        5.1.3 白日梦的乌托邦潜能
    5.2 对大众文化生活的乌托邦功能批判
        5.2.1 存在之物与日常生活
        5.2.2 文学文化形式
        5.2.3 艺术文化形式
6 布洛赫“‘乌托邦精神——文化’诠释模式”的贡献与局限
    6.1 “‘乌托邦精神——文化’诠释模式”的贡献
        6.1.1 “物质——乌托邦哲学”融合了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
        6.1.2 “历史——乌托邦精神”的解放哲学补充了马克思的“解放论”
        6.1.3 “艺术——更美好生活的梦”开启了文化生活的视野
    6.2 “‘乌托邦精神——文化’诠释模式”的局限
        6.2.1 “物质——乌托邦哲学”弱化了“物质的力量”的科学性
        6.2.2 “历史——乌托邦精神”的解放哲学陷入了神秘主义
        6.2.3 “艺术——更美好生活的梦”滑入精英主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赫尔巴特“道德性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2 赫尔巴特“道德性格”教育思想的理论溯源
    2.1 社会背景
    2.2 个人经历
    2.3 理论背景
3 真正的教育目的:道德性格的力量
    3.1 多方面的教育目的:意向目的与道德目的
    3.2 作为教育唯一任务的道德与多方面的教育目的并不矛盾
    3.3 教育目的的统一:从意向目的走向道德目的
4 赫尔巴特“道德性格”的内涵
    4.1 性格及其分类
    4.2 道德及其形成
    4.3 道德性格的表现形式
    4.4 对“道德性格”内涵的理解
5 赫尔巴特“道德性格”的培育路径
    5.1 道德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5.2 道德性格的培育方式
    5.3 道德性格培育的阶段
6 赫尔巴特“道德性格”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构建“思想范围——道德判断——道德行动”的性格培育理路
    6.2 正义与善的观念的养成与内化是道德性格培育的内在要求
    6.3 以审美陶冶性格是道德性格培育的必然选择
    6.4 个体的道德省察与自我对话是道德性格培育的关键
    6.5 教师在道德性格培育中具有道德向导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思想形成的背景
    2.1 符号逻辑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和公理化方法论体系
        2.1.2 中世纪符号逻辑思想萌芽
        2.1.3 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者关于符号逻辑思想萌芽
    2.2 时代背景
        2.2.1 社会背景
        2.2.2 数学的发展
第三章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的核心内容
    3.1 莱布尼茨创立符号逻辑的目的
        3.1.1 为认识世界给出更准确的解释
        3.1.2 为科学研究建立统一表达
    3.2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的内涵
        3.2.1 世界是符号逻辑的本体论内涵
        3.2.2 思维是符号逻辑的认识论内涵
        3.2.3 工具是符号逻辑的方法论内涵
    3.3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的理论构造
        3.3.1 概念
        3.3.2 判断
        3.3.3 推理
    3.4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思想的特征
        3.4.1 数学化的特征
        3.4.2 内涵逻辑的特征
        3.4.3 还原论的特征
第四章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的地位与影响
    4.1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在逻辑学发展中的地位
        4.1.1 古典逻辑到现代逻辑的关键转折
        4.1.2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4.1.3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对逻辑代数的影响
    4.2 莱布尼茨符号逻辑对当代人工智能的影响
        4.2.1 符号逻辑对人工智能的不同学派的影响
        4.2.2 当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问题及符号逻辑的局限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7)分析哲学思想的溯源研究—从康德、波尔查诺到弗雷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康德与语义学问题
    第二节 研究基础、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四、本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五、本研究的主导思想和原则
第一章 逻辑语义学的雏形——波尔查诺的逻辑思想
    第一节 波尔查诺逻辑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一、波尔查诺的命题论:“句子自体”
        二、波尔查诺的概念论:“概念自体”
        三、布尔查诺的方法论:“概念—变元法”
    第二节 波尔查诺逻辑向语义学的拓展
        一、“有效性”与“分析性”
        二、“效度”与概率论
        三、“根据”与“逻辑后承”
    第三节 波尔查诺对康德的批判
        一、从“直观”到“单称词项”
        二、对康德分析性定义的批判
        三、波尔查诺的分析性概念
    第四节 波尔查诺的意义理论及其对弗雷格的影响
        一、“命题自体”的涵义设定及其限制条件
        二、“命题自体”与“思想”:一种比较研究
第二章 其他先驱者的语义学思想及其对弗雷格的影响
    第一节 弗雷格与新康德主义
        一、赫尔曼·柯亨的新逻辑
        二、新康德主义与弗雷格的关联
    第二节 洛采的纯粹逻辑观念
        一、洛采的“有效性”理论
        二、批判心理主义
        三、判断先于概念与函项理论
        四、思想的客观性
    第三节 布尔的逻辑代数
        一、布尔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逻辑代数的应用及其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处理
        三、布尔逻辑的缺陷及其弗雷格对之的超越
        四、弗雷格逻辑与布尔代数的差异
第三章 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发生
    第一节 康德与弗雷格对莱布尼兹哲学的不同回应
        一、康德与莱布尼兹
        二、弗雷格与莱布尼兹
        三、三者的关联
    第二节 自然语言与建立人工完善的语言
        一、自然语言与哲学谜题
        二、建立完善语言的构想
        三、弗雷格的“概念文字”
    第三节 从逻辑中驱除心理主义
        一、心理主义之种种
        二、波尔查诺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三、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反心理主义
        四、弗雷格从逻辑中彻底清除心理主义
    第四节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分野
        一、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二、胡塞尔的意义理论
        三、两种意义理论的共通和分歧
第四章 弗雷格的逻辑语义理论及其哲学基础——以康德为鉴
    第一节 数学基础
        一、康德的直觉主义数学哲学
        二、弗雷格对康德的批驳与数学逻辑主义的建构
        三、数学逻辑主义完全战胜直觉主义了吗?
    第二节 分析性
        一、康德:基于认知限度内的分析性
        二、弗雷格对分析性的逻辑定义
        三、两种分析概念的特征、联系和缺陷
    第三节 先天性
        一、康德:基于主体认知能力的先天性
        二、弗雷格:基于逻辑主义的先天性及其内在矛盾
        三、两种先天性概念的关联与区别
    第四节 客观性
        一、康德:通过主体的客观性
        二、弗雷格:基于逻辑的客观性
        三、两种客观性的内在关联
第五章 弗雷格向康德的回归
    第一节 逻辑主义及其终结
        一、弗雷格的逻辑主义纲领
        二、罗素悖论及其逻辑主义纲领的失败
    第二节 诉求“直观”——算术的新基础
        一、几何学基础及其与希尔伯特之争
        二、算术的新基础
结论
    第一节 康德与分析哲学的根基
    第二节 当代分析哲学视野下的康德哲学
    第三节 康德先验逻辑对弗雷格现代逻辑的奠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逻辑经验主义证实原则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章 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
    第一节 思想渊源
        一、休谟的彻底经验主义
        二、孔德的实证主义
        三、马赫的反形而上学倾向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文化背景
        二、社会背景
第二章 证实原则的提出
    第一节 石里克:“确证是唯一不是假说的综合陈述”
    第二节 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
        一、形而上学无意义
        二、拒斥形而上学的理论武器——证实原则
        三、拒斥形而上学的积极意义
    第三节 莱辛巴赫:“一切知识都是概率性的知识”
        一、归纳逻辑——预言性知识的工具
        二、莱辛巴赫的概率逻辑理论
        三、对归纳本身的辩护
        四、莱辛巴赫对宣称意义具有主观性的回应
    第四节 艾耶尔论“强证实”和“弱证实”
        一、强证实和弱证实
        二、对可证实性原则的重新表述
第三章 证实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第一节 关于基本命题的讨论:从现象主义到物理主义
        一、现象主义阶段
        二、物理主义阶段
        三、奎因对现象主义和物理主义的批评
    第二节 从可证实到可证伪到可检验
    第三节 可检验的单元:从单个的语句到充分大的语句群
    第四节 历史主义的挑战及奎因的回应
        一、库恩的历史主义
        二、奎因和逻辑经验主义
结语:对逻辑经验主义证实原则的看法和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9)身份的伦理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构架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身份”“认同”的伦理意蕴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诠释
        一、何种“身份”?
        二、何谓“认同”?
        三、伦理认同
第二章 伦理认同的框架、方式、过程与使命
    第一节 认同的框架
        一、“框架”的消解
        二、认同的框架:伦理实体
    第二节 认同的方式:伦理精神
    第三节 认同的过程:“居伦—由理—明道—成德”
    第四节 认同的使命
        一、建构伦理实体
        二、培育道德主体
        三、伦理实体与道德主体“预定的和谐”
第三章 身份认同的伦理始点
    第一节 认同的伦理家园
        一、人类从实体中诞生
        二、个体对母体的认同
    第二节 实体认同的直接形态
        一、男人与女人
        二、家庭之伦理胎记
    第三节 家庭同一性的祛魅与附魅
        一、家庭同一性的祛魅
        二、同一性式微的伦理本质
        三、家庭同一性的附魅
第四章 市民社会中伦理认同的异化
    第一节 认同异化的伦理根源
    第二节 认同异化的理论形态
        一、财富普遍性之伦理异化
        二、权力公共性之伦理异化
        三、双重遮蔽与双重异化
    第三节 认同异化的现实形态
        一、经济领域:企业家身份的伦理认同
        二、政治领域:公务员身份的伦理认同
        三、文化领域:知识分子身份的遮蔽与觉醒
第五章 伦理认同的辩证复归
    第一节 公民对国家的伦理认同
        一、“公民身份”概念的伦理学阐释
        二、伦理认同的逻辑前提
        三、伦理认同的实现方式
    第二节 转型期的个案—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伦理认同
        一、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边缘人”身份
        二、“边缘人”的精神断裂
        三、伦理认同与精神援助
第六章 伦理认同的生态拓展
    第一节 伦理认同的实体:生态共同体
        一、生态共同体何以成为伦理实体?
        二、“从生态共同体出发”的伦理认同
    第二节 生态公民的伦理精神
        一、生态公民的伦理追求:共善
        二、生态公民何以内蕴伦理精神?
        三、如何培育生态公民的伦理精神?
    第三节 生态公民对“生态共同体”的伦理认同
结语:伦理认同的力量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10)武术修生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范畴、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重点与独创性
    四、整体研究框架的逻辑示意简图
第一部分 方法论:大成智慧
    第一章 新生物文明下 “生命”的重新审视
        第一节 量子观下 “道生万物”的理解
        第二节 “以负熵为生”的生命认识
        第三节 生命的 “自组织”现象与 “性命双修”
    第二章 “天人关系”是修炼思想的核心
        第一节 人体复杂系统下武术的 “修炼”观
        第二节 “玛雅世界”中 “主体不自知”的认识囚笼
        第三节 “柏拉图的洞穴”里 “二元论”的思想束缚
    第三章 “何之为武”与 “武之为何”
        第一节 回归 “理性”:武术哲学 “悖论”的反思
        第二节 回归 “生命”:武术哲学研究的方向
        第三节 中华武学修炼的功能内稳态研究
第二部分 本体论:大心境界
    第四章 道—— “生命”的实相
        第一节 大心境界:谢林眼中 “永恒的当下”
        第二节 普罗提诺多维度大宇宙中的 “一”
    第五章 知之 “修炼”方谓 “圣人”
        第一节 “标月之指”与整个修道的意义
        第二节 “拳本一无”的 “空性”观
        第三节 “本证妙修”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第六章 生命与宇宙的 “不二”之性
        第一节 一体意识与 “无疆界觉知”
        第二节 自性与 “潜能”:宇宙力量的 “交易作用”
        第三节 “万法唯心”的生物中心主义阐释
    第七章 从 “无序”向 “有序”的负熵运动
        第一节 “大精神”的进化:存在巨链下的 “大宇宙”
        第二节 “超越性”自我:超体的统一性理论
        第三节 “同源性”认知:精神与物质合一的 “总体宇宙”
    第八章 “一阴一阳之谓拳”义解
        第一节 宇宙 “一体二相”:本体能量与本体能知
        第二节 “泰”卦: “万物负阴而抱阳”之修炼圭臬
        第三节 安泰之境: “神意气劲形中”六合一统
第三部分 认识论:流变之能
    第九章 “一阴一阳谓之道”正解
        第一节 吸引与排斥:宇宙时空本身的基本矛盾
        第二节 流动的 “能量”:运动是当下的最终限定
        第三节 视觉逻辑:退相干效应下的 “心灵之眼”
    第十章 无中生有:由 “量变”到 “质变”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数学危机与 “数象”辩证规律
        第二节 数学单子 “1”是哲学存在的 “有”
        第三节 阴阳二气的运行是 “有”产生的条件
    第十一章 “天人关系”八纲十二论
        第一节 一纲论 “数学”
        第二节 二纲论 “天演”
        第三节 三纲论 “物理”
        第四节 四纲论 “化学”
        第五节 五纲论 “化物”
        第六节 六纲论 “生物”
        第七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一
        第八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二
        第九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三
        第十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四
        第十一节 七纲论 “宇宙演化”之五
        第十二节 八纲论“概念” ——错上加错的达尔文进化论
第四部分 实践论:共同进化
    第十二章 生命的修炼:宇宙回收作用下 “贮能”进化
        第一节 分化与整合:宇宙的进化过程
        第二节 “全子”理论
        第三节 层次结构与 “世界空间”
    第十三章 “大危机”与智者的运动方式
        第一节 零深度:我们生活在 “平地”上
        第二节 预见的未来:管理好我们的 “环境”
        第三节AQAL与 “四大象限”理论
    第十四章 天人合一:大健康下的 “修生主义”
        第一节 ILP整合式生活练习
        第二节 身体的 “韬鞘”与 “生命能量”的修炼
        第三节 觉知当下与 “共同进化”
结论与建议
后记
致谢
作者大学本科至研究生学习经历
作者攻读博士学历论文期间科研经历
参考文献
附表: “数象辩证”的元素周期表

四、从莱布尼兹的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哲学与教育学互动关系视角下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再审视[J]. 张卉. 全球教育展望, 2021(06)
  • [2]卡西尔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推进[D]. 张健. 吉林大学, 2021(01)
  • [3]布洛赫乌托邦精神的文化阐释[D]. 王曦梦.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赫尔巴特“道德性格”教育思想研究[D]. 赵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从历史决定论到被过度解释的“多元决定论”——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之当代意义的若干思考[J]. 刘怀玉.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9)
  • [6]莱布尼茨的符号逻辑思想研究[D]. 徐华. 北京化工大学, 2017(04)
  • [7]分析哲学思想的溯源研究—从康德、波尔查诺到弗雷格[D]. 王策.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8]逻辑经验主义证实原则再研究[D]. 曹楚.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身份的伦理认同[D]. 窦立春. 东南大学, 2016(03)
  • [10]武术修生论[D]. 张平安.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1)

标签:;  ;  ;  ;  ;  

从莱布尼茨的哲学发展历程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相互转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