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范例——《他(她)有进步》

作文指导范例——《他(她)有进步》

一、作文指导一例——《他(她)进步了》(论文文献综述)

赵燕[1](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指出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周子房[2](2012)在《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 ——活动理论的视角》文中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这些问题和困难表现在课程、教材、教学等各个层面。如果我们从“教”的视角转到“学”的视角来思考这些问题和困难,就会发现,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学习得不到学习环境的有效支持。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选择活动理论的视角,围绕“建构为学生提供有效支持的写作学习环境”这一主题展开探索。论文分为“理据篇”、“建构篇”和“实践篇”三大组成部分。第一部分为理据篇,进行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的探寻。第一章和第二章,基于相关理论,确定研究的突破方向。基于写作学习的实践性本质,研究选择了取向与之吻合的活动理论的视角,提出了写作学习环境建构的三大基本方略:其一,融汇写作学习内容于特定的任务情境之中;其二,发挥多种中介工具和教师的中介功能;其三,建构写作学习共同体。基本方略同时可以从相关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等多元理论中获得丰富的给养。第三章,现状调查,旨在找到研究的现实起点。研究围绕基本方略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组织和实施了包括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省市16所中小学的相关调查。调查为明确研究的现实起点和选择基本方略的具体展开途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第二部分为建构篇,试图从理论上构建一种有目标和情境支持、有多种中介工具和教师支持、有学习共同体支持的写作学习环境。第四章,围绕基本方略之一,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怎样设计写作学习任务?本章论证了恢复写作功能、回归真实文体、展开写作过程的写作学习内容开发取向,并尝试构建了三维开发框架。在任务情境设计方面,提出了情境设置的基本路径和基本方式。本章还提出了“基于主体情境设计写作学习任务”的主张。第五章,围绕基本方略之二,力图回答:如何进行多种中介工具的设计与运用?如何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本章阐释了结合支架功能分类的思维路径,围绕文体、过程和功能进行支架设计的路向。在相关资源运用方面,论述了“变与不变”的呈现的策略和与支架互动的策略。本章还论证了评分规则设计的两种基本取向和整合的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参与评分规则设计,并强调要运用评分规则引领写作学习。最后,论述了教师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并提倡教师根据过程写作各阶段的特点来发挥自己的作用。第六章,围绕基本方略之三,试图回答:如何进行写作学习共同体的建构?本章根据写作学习本身的特点,强调从学习者互为“读者”、互为写作内容相关经验的“提供者”、互为表达经验的“促进者”、互为“评改者”等四个方面增强彼此的互惠感,以推进互动。本章揭示了互动促进写作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呈现,机制是提供支持和引发冲突,并提出要运用相应分工和规则来启动和运行这一机制。最后,阐述了可以根据需要在过程写作的各个阶段组织相应的学生互动。第三部分为实践篇,进行案例研究。第七章,采用集合性案例研究的方法,验证了本文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选择了上海市区的一所学校进行合作,主要设计了三个写作教学单元:“成长故事”、“名人传记读后感”和“创意笔”展开研究过程。单个课例研究的数据与整体案例研究的反馈都表明:研究所建构的“写作学习环境”有效地支持了学生的写作学习。案例研究同时也从实践层面进一步丰富了框架建构的理论思想:要从写作学习环境的整体上去协调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其支持写作学习的整体效应。本研究致力于追求“探索新知”和“服务实践”的双重品格,谋求写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与相互融合。

孙世梅[3](2018)在《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教学价值取向即教学的本位价值,是教学活动中最为核心的价值,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基于教学价值观念在教学中处理各种教学事务所持有的基本价值倾向。本研究以F小学的四位特级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在语文教学中所秉持的教学价值取向。研究采用质性研究取向、个案研究策略,通过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搜集田野研究数据,描述并分析四位特级教师的教学事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论文、报告讲座等。研究呈现了他们的教学实践样态,运用丰富的数据凝练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并对教学价值取向生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阐释。四位特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样态主要表现为对识字教学的探索、对阅读教学的变革和对作文教学的尝试,其形成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研究发现,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价值取向坚持“人”的立场;秉持“双基”为基;注重培养思维品质;立足学科的系统性;凸显语言文字运用。影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时代的引领、学校环境的塑造和个人素养的完形等,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一旦形成,也会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第一,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科内容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二,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三,对小学语文教师学生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第四,对小学语文教师情境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梳理了F小学四位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经典范例,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探究。期待能够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助推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也是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的“抢救性”研究,能在一定意义上完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语文教学研究的样貌。

李莉[4](2013)在《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初任教师处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关键期”。教师初任阶段的专业成长会深刻地影响其整个职业生涯的专业发展品质。因此,许多国家都关注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当下,教师成为决定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初任教师的发展态势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目前语文教学面临着种种责难,作为其承担者的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任语文教师,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同时背负着改革和发展教学与自我成长的双重压力。由此,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注重在真实情境中探寻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倾听故事,思考探究,以解释性理解的方式呈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实意涵和价值。研究首先对三所学校的三位初中初任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合作型教育叙事研究,三位初中语文教师分别处于初任成长的0-1年,1-2年,2-3年。研究关注合作教师的初任成长历程,按照其专业成长的时间顺序,展现每位合作教师在初任阶段经历的成长故事,以及这些成长故事带给他们的影响,并进行思考探究。在一年的教育叙事研究中发现,随着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时间的增长,三位初任语文教师都较为顺利地度过了入职适应期,获得了一定的专业成长。由于三位教师各自的主客观情况的差异,以及他们各自在初任成长阶段所遭遇到的关键事件的不同,其专业成长的具体情况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中用“展示”的方式呈现了27个成长故事,用“讲述”的方式展开了对这些故事的理性思考。故事不同,带来的感悟也不同。文中三位合作教师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不具备可迁移性和可复制性,但一定具备可探索性和可思考性,这些故事可以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而读者的参与和解读也会使故事的启示更为丰富。其次,在对三位合作教师展开叙事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的教育叙事视角还关注了由个体汇聚而成的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群体,期望获知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此,研究从专业发展的四个维度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及其指导教师两个群体的访谈,扩大倾听和探寻的范围。一是通过众多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对自身成长经历的述说,了解他们在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及其成长需求,同时了解校方提供的相关支持的具体方式和有效程度。二是通过其指导教师对指导经历的评说,了解指导教师的指导感受以及在指导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倾听他们对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研究指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点在于:在专业意识方面,应增强初任语文教师专业认同意识,培养其专业发展意识;在专业理念方面,应理解其专业理想在客观上存在不明晰性的现状,促使其信奉理念与使用理念不断切近;在专业知识方面,应优化其专业知识的内在结构,不断丰富其实践性知识;在专业能力方面,应重视其语文教学生成能力的养成以及其研究能力的提升。第三,本研究在教育叙事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探究。把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看作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来思考,以初任为分界点,对其职前培养进行思考,对其职后成长进行审视。在其职前成长阶段,首先,要关注师范生的成长意愿,注重语文教师职前成长中幸福感的养成;其次,应该给予师范生成长的动力,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成长能力的养成;第三,要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第四,要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质量,注重初任语文教师职前反思能力的生成。通过这些培养,唤醒其专业意识,丰富其专业知识,锻炼其专业能力,为其未来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其职后成长阶段,首先,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应该主动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有利于唤醒其专业自觉,使他们学会规划职业生涯,从被动适应转为主动成长,从而把专业成长引向一条有目的、有系统、持续的良性发展之路;其次,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叙事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可以在职业生涯初期就有意识的学做教育叙事研究,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第三,聚焦语文课堂,锻炼和提高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成能力是其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第四,提供有效支持,完善和创新校内指导教师制度,开辟并推进校外指导教师渠道,构建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指导体系,有利于为其提供更好的成长帮助。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本研究无意于探寻普适性的结构化的理论,而是注重于从故事中得到的感悟与体会,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因此,本研究走进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现场,倾听他们的声音,讲述他们经历的教育故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成长的思考,思考注重于点的深入而不是面的构架,侧重于从故事中获得的反思与体味,期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考空间,也邀请读者在研读故事中进行思考,获得更为丰富的意义诠释。

黄云峰[5](2015)在《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自传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技术变革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社会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诉求,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将被重新定义。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是变革时代社会的必然诉求。为适应社会变革、提高民族素质而大规模开展的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后,需要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实然现状迫切需求教师具有课程领导力。教育部近年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显示,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教师课程领导力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需求。基于如上社会变革宏观背景、课改深化中观背景和教师专业发展微观背景,本研究将对发端于欧美,近年引进到我国的教师课程领导力进行探讨。主要聚焦如下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的前提性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教师课程领导力。二是“是什么”的本体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是什么,构成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三是“怎么样”的机理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模型是怎么样的。四是“如何办”的策略性问题,即教师课程领导力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提升。围绕研究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和自传叙事法展开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究。运用文献法,对领导力、教师领导力、课程领导力、教师课程领导力和教师专业化等文献梳理发现,学界关于领导力本质的认识还存在很大争议。传统观点将领导力看做只是处于领导职位的人才拥有的一种权力。这种看法窄化了领导力的对象。新兴领导理论认为领导力本质上是一种影响力。这种能力人人都具有,并且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得以提高。领导力的新内涵是后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多元化的后现代社会人的自主性发展需求。关于课程的定义也是纷繁多样,没有定论。普遍的看法是课程即教学科目。随着教育变革,课程被理解为学生经验、学校教学计划,文化再生产等。后现代课程学者甚至将课程视为一种转变性过程,意为在跑道上跑的过程。有关课程事务包括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等。目前,研究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学者不多,已有研究基本上将教师课程领导力视为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评价能力。这种看法强调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课程范畴,却忽略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领导力属性。根据文献启示,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视角出发,触及领导学和课程论范畴,建立在后现代课程观、分布式领导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基础上,取向于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现实背景,去探究教师课程力的内涵意蕴、构成要素、理论模型、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具体研究视角表现为:从研究者作为家庭成员,在为人之子、为人之夫、为人之父和为人之兄的角色扮演中,寻找教师专业成长的家庭因素;从研究者作为学习者,一路经历懵懂启蒙的乡村小学、人生转折的县城中学、井底之蛙的师专日子、自考本科的学位憾事、教育硕士速成的跛脚研究生、“攻”读博士永久性脑损伤中,寻觅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从研究者作为教育工作者,辗转于公办普通初中成都市温江寿安中学两年、公办民助改制学校成都市树人学校七年和民办体制名牌私立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八年,翻检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土壤;从研究者作为追梦者,无论是专家学者梦还是办学梦想中,探寻教师专业不断成长的动力源泉。教师经历怎样的课程将深深地影响教师引领学生怎样经历课程。教师的出身、相貌、家庭背景、婚姻状况、成长历史、求学经历、工作变迁等生命历程中的一些事件都会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的“总开关”,又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课程领导力。本研究的技术路线为:在运用文献法获得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意蕴、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模型。然后运用自传叙事法,全面、深入地回顾和省思研究者42年来的生命历程。从研究者作为家庭中成员、学习者、教育工作者、追梦者等角色展开回顾,展现了研宄者从9岁才入学的山村小学生到39岁成为211大学博士生的学习经历;从偏远、落后、贫穷、闭塞的农村放牛娃到繁华、发达、现代的国际大都市名牌中学教师的身份转换;从在西部内陆工作到足迹踏至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东部沿海省市考察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访学学习的成长轨迹:从两年普通公办学校到七年公办民助改制学校再到八年一流私立学校的单位变迁;从17年语文教师、12年班主任、8年年级组长、6年德育主任及教导主任到成都市温江区教坛新秀、青年优秀教师、成都市武侯区优秀班主任、成都市武侯区初中期末语文阅卷负责人、成都市武侯区青年教师语文技能大赛评委、成都市武侯区教师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讲座人的角色扮演;从中学语文三级教师到中学语文二级教师再到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最后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的职称升级,意在从全方位、多角度探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家庭因素、知识基础、实践土壤和动力源泉。研究者也希望从“我从哪里来”“怎么来”的历程回顾中,能够更进一步认识“我是谁”,更清晰明了“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更清醒思考“我何以能够做”“我将怎么做”,以此来达到重构自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重点回溯了从教17年来,在中学语文课程实践活动中的丰富经历,着眼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生成影响因素和提升实践路径,着手于构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五个要素——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翻阅研究者所记的16本日记本(2010年后改为电子文档记录)、38本工作笔记本(2010年后主要用电脑和手机电子文档记录,很少使用纸质笔记本)、21本听课本、20备课本、22本学习笔记本、24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小学语文和数学教材、57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初高中语数英等教材、30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师专本科硕士学习期间的教材、24本研究者使用过的初高中语文教材、81本教辅用书以及其他大量的语文教学相配套的辅助光碟音像、报刊杂志和研究者保留的许多学生的代表性作业等等,也重读了电子文档记录的上百万字的教育教学随笔。希望以这些真实、丰富的原生态素材和可贵资源,来详实、具体、生动地再现研究者在中学语文课程事务中的实践经历,力图以一个不一定典型,但也许会有某种启发,真实而鲜活的个案,在叙事风格的可读性、易读性基础上来论证和阐释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前提假设,最后挖掘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并对生成路径进行提炼和总结。通过探寻,研究者认为领导力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人的能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价值洞察力、愿景预见力、科学决策力、实施指导力和评价激励力等。教师领导力作为教师专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是教师具具有的一种引领和指导能力,包括教师自我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班级领导力等。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其构成要素主要是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等。通过研究,发现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生成主要受到思想意识、制度缺陷和主体素质等三类因素影响。思想意识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观理念,具体表现为实用至上的价值取向、“教书匠人”的角色观念、前苏联的大教学理论和英雄主义的领导观念等。制度缺陷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客体环境,具体表现为国家制度顶层设计的缺陷、市区教师指导制度的创新性不足和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漏洞等。主体素质作为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实人性,具体表现为校长主体的能力倾向和教师主体素质的多面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有工作场学习、反思性实践、师生教学相长、研修共同体互动和跨际域交流等。教师工作场学习是为了工作、基于工作、在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教师通过学习有关课程理论、领导力理论和教师专业知识,可以为教师课程领导力打下坚实基础。自我学习、顾问指导和借调学习等工作场学习的主要策略。反思性实践指教师在实践后进行反思,通过运用经验中培育的默会知识,展开问题的反复建构和思考,以求获得问题的有效解决。其有效策略是与自身对话和与同伴交流等。师生教学相长是指教师要树立以生为师的观念,通过学生给教师提建议和意见,学生当小老师进行锻炼等策略来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研修共同体互动是指学校以不同形式组成指向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如备课组、教研组、师徒结对、班科教师会、自愿组织等,通过交流、沟通等互动活动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跨际域交流倡导教师通过跨学科、跨学段、跨学校、跨地域(区、县、市、省、国)进行交流和学习,打破固有的边界区域,进行广泛的交流,在相互启发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邓彤[6](2014)在《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建构“体系化的写作课程”,但始终难以如愿。言及体系化,不能不直面如下两大问题:写作课程是否存在一个严密的体系?写作学习是否需要一个严密的体系?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写作学习规律看,试图通过构建体系化的写作课程来实现写作课程目标,可能是一条很难走向成功的“泥泞之路”。因此建构合宜的写作课程可能需要在课程取向上形成一个重大的转向:从关注写作知识的系统性转变为关注学生写作学习需求的满足。本论文有一个基本假设:一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写作课程应该是“规模小,容量少,主题明确,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的微型化写作课程。在这样的假设之下,本论文依次从“理据”与“建构”两个层面展开中学微型化写作课程设计的研究。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据探寻”(1-3章)。第一章提出研究的基本问题及思路;第二章为相关文献综述;第三章基于相关理论,从理论上探寻写作微型化课程设计的价值与意义。其中,第三章是重点所在。本章从写作的情境化特征、非线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特征分析了建构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必要性,并从学习理论和课程理论两方面为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建构寻求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基本特征:以写作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微型化写作课程具有聚焦具体问题、满足具体需求的特点,其核心是对写作学情的关注。第二部分为“框架建构”(4-8章)。本部分各章分别研究写作学情的探测与分析,微型化写作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确定,学习支架的设置以及微型化写作课程组织等内容。第四章,着重研究写作学情的分析。“写作学情”是学生在写前、写中以及写后的写作学习需求。写作学情是建构微型化写作课程的起点,写作学情分析的基本框架应当从写作内容、写作过程这两个维度确定。分析写作学情有四种基本方法:分析学生写作样本、使用量表分析、采用扎根式研究法、应用数据分析技术。第五章,讨论如何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准确有效地分析学生的写作学情是微型化写作课程确定学习目标的前提,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目标就是满足学生写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需求从而改进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某一具体问题。微型化写作课程目标需要针对不同的学情,采取“悬置、凸显、定点”等方式进一步明确学生写作学习需求,在明确写作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第六章,研究课程内容开发的基本路径。根据在目标与学情的交集点上确定开发课程内容路径的原则,确定写作课程内容开发的两个维度:“目标-内容”与“学情-内容”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各自维度的课程内容开发策略。第七章,在明确写作学习支架的特征、功能及类型的基础上,研究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原则、路径、时机与方式。学习支架为学生学习提供临时性的学习支持,可分为三大类:接收支架、转换支架、评价支架,这三类支架分别作用于写作学习的不同过程。设置写作学习支架应该注意如下几点:遵循微型化、辅助性、个性化的原则,通过“分化”、“简化”两条路径,考虑学情特点和时间节点,选择合适的设置方式。第八章,总结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四大要素和四种形态。一个典型的微型化写作课程包含四个要素:目标,知识内容,活动,学习支架。这些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与若干微型课程之间的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微型写作课程的形态,基本形态有如下四种:散点式、连锁式、辐射式、网络式。我们在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共选择了5所中学进行了微型化写作课程的行动研究,研究表明:微型化写作课程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操作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写作学习。

张艳红[7](2012)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多以终结性的测试为主导,这种评价方式内容单一,标准机械,过分强调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专门对教学评估内容进行了补充,强调评估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因此,探索和建立新的大学英语写作评价模式已迫在眉睫。本文以Vygotsky的心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 of Mind,简称SCT)为依据,参考国内外评估理论的最新成果,借鉴过程写作理论,提出了评估与教学相融、渐进式序列化交互设计、改善互动环境等三条建构原则,以此构建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Dynamic Assessment,简称DA)模式,包括英语写作网络教学系统的建立、写作各阶段的“支架式”介入干预策略的设计、动态综合作文评改标准的制订、以及相应的支撑性参考资源库的建设等。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以洛阳师范学院51名非英语专业文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个学期的小范围内教学改革实践。利用自行设计的有关英语写作认识、写作策略、写作动机等各种调查问卷,通过量化分析和微变化分析,深入研究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DA框架下学生写作行为的变化情况,回答了本文设定的四个问题:1. DA介入干预实践对学生英语写作认识、策略及积极性的影响如何?2. DA介入干预实践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如何?3. DA介入干预实践对学生英语写作过程各阶段的具体影响如何?4.教师和学生对大学英语DA介入干预实践活动的评价如何?根据量化分析,DA介入干预实践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认识、写作策略及积极性的影响如下:1)调动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在写作教学的评价中自己可以发挥主动作用,不再单纯依靠教师对自己作品的评判鉴定,对同伴互改和现AI写作作评改工具持欢迎态度。2)提高了学生英语写作策略的使用意识,尤其是日常写作及修改策略的使用意识;与高水平学生相比,对低水平学生的日常英语写作策略的DA教学干预取得了更为显着的成效。3)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英语写作动机水平,其最大影响是提升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内在兴趣。数据分析表明,DA介入干预实践提高了不同水平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其在文章的篇幅长度、思想内容、语言表述的丰富性等方面的提高尤为明显,但是低水平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需要更多的DA干预。对DA框架下学生写作行为的微变化分析表明:1)在日常写作方面,DA框架下开展的各种“支架式”干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内在动机,维持其在英语学习上不断投入,从而促进了其在英语写作上的ZPD区域不断被开发,带动其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2)在写前阶段,DA干预不仅仅着眼于对学生施加影响,其职能还可以体现在其对学生写作问题根源的识别与判断上。其中的头脑风暴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支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自建“支架”的方法。3)在互评阶段,经由教师的中介干预,学生在提升互改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其对写作的掌控能力。其中高水平学生会通过自我反思,主动寻求教师的“支架”式教学干预,直至完全内化教师的干预指导,逐步迁移至其它写作任务,并开始外化为一种对他人的干预。具体明晰的互评要求及评分标准,可以帮助低水平学生有序建构其对英语写作的掌控能力。4)在修改阶段,教师提供的各种“支架式”DA教学干预活动促进了低水平学生实现由被动模仿到主动寻求方法“支架”的转型。对于高水平学生而言,大量的参考资源和恰当的写作方法指导等教学干预活动能够迅速提升其ZPD区域的不断扩大,帮助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5)在终稿→自主阶段,通过自主观摩,高水平学生会把同伴作品视为通往更高水平道路上的一个“路标式”支架,并主动探寻更多的“支架”去丰富自己。因此,对其DA干预重在帮助其精细使用这些资源,尽快完成他人调适(即观摩学习),做到完全“内化”(化为己用)。对于低水平学生而言,教师通过提供及时的肯定鼓励、精修范文的示范引领,实现对其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指导。此外,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研究所推行的DA模式实验是满意的,在四大教学介入举措中,学生对资源介入的满意度最高。而教师则感觉在帮助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业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文设计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DA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构建了一个英语写作的学习共同体,发挥了其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分配了彼此间的角色,从而能够促使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写作这一文化构建的活动中,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该模式的成功实施有助于改变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终结性测试为主导的局面,减少目前评价方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使评价朝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方向发展,重视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干预及介入资源建设,及时为学生提供教学补救措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在综合国内外有关DA界定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DA定义及其诠释;2)首次把DA理论引入了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3)构建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DA理论框架及应用模式;4)设计了系统的外语学习支持性介入手段,探究了DA的诸成功要素,检验了DA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领域中的可行性。但是,由于目前西方二语习得研究者才刚刚开始步入这个领域,国内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领域还缺乏过程性的DA设计尝试,因此,该评价体系还有待于长期的教学实践来检验和完善。未来研究可以结合优秀在线写作评改系统的支持,借鉴目前英语写作表现测量指标方面的研究成果,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实现大规模、精细化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DA实践研究。此外,在实验的时间跨度上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整个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估,以观测更为完整的教学评估与介入程序。总之,本文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整体外语教学改革探索了新方法和新途径。其研究成果为国内其它同类院校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支持,对DA在国内其它各学科中的推广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佳[8](2012)在《小学作文档案袋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立足于中国大陆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案例法,探讨档案袋评价的理论依据,构想适合本土的简约型作文档案袋评价方案,并付诸实践,追踪该评价方案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进而对理论加以检验和丰富。档案袋评价的本质是促进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因此,起步阶段,在日常教学中引入和设计作文评价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价和修改,激发其主动性,创设合作机会,培养反思习惯。从2011年3月至11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至三年级上学期),选取上海市卢湾区九年一贯制的S学校A班19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践。实施前,设计问卷,调查作文学习情况并据此分析档案袋评价的可行性。根据实施主体和各类档案袋的特点,构建简约型作文档案袋,创设“展示台”等栏目,让学生选择最满意的作文,再由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和家长等四类主体进行互动评价。为呈现作文评价单的操作方法和过程,以三年级上学期的作文《我和——上超市》为例,梳理作文命题、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等四个关键环节。回顾实施过程,选取与作文评价单相关的教学片段加以评析,进而剖析几个典型案例。实施后,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访谈,获取反馈情况。结果显示,学生在自主、反思及合作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体表现为:能制定独具个性的作文评价标准,自己修改作文的意识逐渐增强,互评互改时与同伴协调的情况有所改善。就教师而言,能主动设计作文评价单,且引导学生参与制定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更为明确。研究发现,档案袋评价适用于小学作文教学,但具体应用需要寻找切入点,如:引入作文评价单,简化操作程序。此外,家长参与值得提倡。关于实施主体和外部环境的支持存在诸多可探讨的议题。后续研究中,有待更新和拓展文献,挖掘教学档案袋和电子档案袋的潜力,深入对作文教学序列化的研究,针对实践中作文课时不足、班额受限制、本土研究较少等问题,更多地聚焦当下作文教学,发掘原有经验和智慧,旨在更有效地推广档案袋评价。本文共五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从心理学和教学论两方面梳理了作文档案袋评价的理论依据。基于此,第三章引入作文评价单,并对其构成要素、评价标准和实施途径做了展开。接下来的第四章根据实施对象的情况,结合档案袋类型及结构特点,设计了简约型作文档案袋。第五章将所构想的档案袋付诸实践,并对典型案例加以评析,以期检验和丰富理论与实践。最后的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

苏超[9](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朱晓琴[10](2014)在《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中学语文教学入手,同时分析平面媒体语言使用情况,研究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社会成员书面语能力的建构。研究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过程包括四个环节:研读语文教学文献,研读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调查中学语文教与学的情况,关注社会上书面语使用情况。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从作文切入,从7所中学收集了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三百多篇,深入阅读、比较,考察书面语教学效果,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探讨书面语能力建构的过程和规律。论文分三个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概述书面语及书面语能力建构。首先明确了书面语概念。参考陈建民(1984),确定一个人基本掌握汉语口语、系统学习书面语的关键时期在中等教育阶段。说明了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着重说明了书面语词汇和语法、修辞方面的特点。简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用以描述社会成员现代汉语书面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学是系统学习书面语时期,走上社会以后是书面语能力继续建构时期。书面语是刻意学习的结果。与口语学习条件相比,学习书面语更须努力、专注。第二部分(上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语言本体教学研究,包括第二、第三两章。第二章讨论词汇教学。讨论了词语教学的历史、现状、效果和改进词汇教学的意见,针对社会上词语使用的情况,肯定了社会成员加强词语学习、注意词汇规范的重要性。着重比较苏教版初中各册语文课本“字词表·常用词语”,逐一查对,肯定编写词表、指导学生积累词语、进行词语建构的作用,同时具体列举词表的不足,并提出了带普遍性的问题:经典名篇中某些已经过时或带有原作者个人色彩、或不符合现在规范标准的词语,不能要求学生照原样积累;编词表的人必须提高语言理论水平;要有明确的收词标准和统筹安排。为了准确评价学生词语建构的效果,从所收集的作文中按12个群体选出120篇,分列出各篇作文所用词语,进而进行综合,计算出各群体作文所用词语数(复现的只记1次)与作文总字数的比率,分析所用词语的质量;并对不同群体作文用词数量和质量进行了横向比较。这个花费大量时间、全身心投入的统计比较显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词汇量逐步增加,用词质量逐步提高,认知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同步增强。对学生作文用词效果进行微观分析,这对于研究社会成员认知能力发展和词语逐步建构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第三章讨论语法教学。讨论了学校语法教学的历史、现状;根据作文语言评估语法教学的效果;讨论了媒体人、公务员使用语法的情况。着力观察学生作文语言,据以描写学生语法意识逐步增强,描写学生使用虚词和组织语句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从能使用一般虚词和简单语句结构,到能使用书面语色彩更强的虚词和复杂语句结构,从能避免一般语法差错到能避免比较复杂的差错,语法能力逐步成长。分析了“淡化语法教学”的主张、表现和结果。多年来,语法该“教什么、怎样教”没有解决好,这是淡化语法教学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但是,某些模糊说法也是导致或支持淡化语法教学主张的因素。论文对所谓汉语句子组合中“意合的意味特别浓”、词语组合特别灵活的说法,对“炒肉丝、开刀的”等歧义形式的表述意见进行了讨论,认为模糊的说法必须澄清,语法教学必须进行,具体问题必须正视,并要妥善解决。第三部分(下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运用能力教学研究,包括第四、第五两章。第四章讨论作文教学。书面语表达能力表现为写作技能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也是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敏锐的观察力和很高的思想水平、很强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能力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反映,是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的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本文比较了几部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了其指导作文教学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对所收集作文的分析、比较表明,初中、高中的作文训练是有成效的,学生在审题、立意谋篇、确立文章结构、选取和调节素材、形成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等方面逐步得到了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得到增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突出问题是,升学考试的需要驱使学生、教师为取得好分数而煞费苦心地揣摩考试作文的命题和阅卷,采取对策,这对激励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有急就的作用;负面影响是,扭曲了作文教学,带来了一些弊端。一个人中学毕业后仍然有提高写作能力的需要。结合笔者所从事的专业,还讨论了外文汉译里的书面语表达问题。第五章讨论阅读教学。分析了阅读教学的历史和现状。传统语文教学主要是读书、背诵。现代语文教学,阅读仍是重要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语,获得语感,更好地掌握语法;通过阅读接受文学熏陶和思想文化熏陶;通过阅读学习范文的写法和名家的笔法。论文考察了学生作文素材与阅读的关系。从所收集的作文中选出288篇,提取出所用素材。结果表明,高年级学生阅读效果普遍好于低年级学生,较发达地区学生阅读效果更好一些。上海一个初中班学生作文素材35%来自课本,65%来自课外;江苏、浙江6校各年级作文素材,56%来自课本,44%来自课外。对作文素材来源的分析表明,学生阅读多限于教材和教辅材料,课外阅读比较薄弱。一般社会成员的阅读也有待加强。对“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和“研究性阅读教学法”进行了比较,认为两种阅读教学法是互补的。不同文本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效果不完全相同,不同读者阅读同一个文本的主观感受可以不一样。但是,准确理解文本是阅读的前提。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阅读各种文本的能力。不同社会成员的阅读范围和阅读要求是有差别的。但是,从提高全民素质来说,必须提倡读经典,读原着,读全文,读整本的书;浅阅读、碎阅读的状况必须改变。最后是结语。概括说明了通过作文观察到的书面语教学各环节的状况;说明了语文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设想;总结了书面语能力建构的结果;说明了社会成员书面语建构水平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又会通过交际影响其他社会成员的书面语能力建构。最后说明了理想的书面语教学研究应该由群体承担,在更大范围内利用更长时间进行。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书面语能力建构研究,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本文研究的广度、深度很有限,有待于今后加倍努力,更期待语文教育专家和语言学专家这方面研究的进展。

二、作文指导一例——《他(她)进步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文指导一例——《他(她)进步了》(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境外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教育杂志》
        1.3.2 儿童文学
        1.3.3 文学教育
        1.3.4 儿童文学教育
    1.4 理论基础
        1.4.1 儿童哲学
        1.4.2 教育学学理
        1.4.3 图式理论
        1.4.4 接受美学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活动史研究法
        1.5.3 统计分析法
        1.5.4 个案研究法
    1.6 不足与创新
        1.6.1 不足之处
        1.6.2 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第8章 结语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 ——活动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写作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学生得不到学习环境的有效支持
        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支持性写作学习环境的一种理论选择
        三、研究设想:基于活动理论的视角建构写作学习环境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中外相关研究的分析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一部分 理据篇
    第二章 写作学习环境建构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写作学习作为“活动”之要素分析
        一、写作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写作学习活动的对象
        三、写作学习活动的共同体、分工和规则
        四、写作学习活动的中介
        五、写作学习活动的结果
        第二节 写作学习作为“活动”之应然特征
        一、实践性
        二、建构性
        三、社会性
        四、整体性
        第三节 写作学习环境建构之基本方略
        一、融汇写作学习内容于特定的任务情境之中
        二、发挥多种中介工具和教师的中介功能
        三、促进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生成
        第四节 实施基本方略之多元理论支持
        一、学习心理学理论
        二、教学理论
        三、语言学理论
        四、整合的理论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写作学习环境现状的考察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二、问卷调查设计
        三、访谈设计
        第二节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写作教学的基本状况
        二、写作学习任务的设计状况与教师的相关认识状况
        三、教师的资料运用、教学指导状况及相应的认识状况
        四、写作教学中学生互动状况
        五、结果的分析与出路的明确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建构篇
    第四章 写作学习任务的设计
        第一节 写作学习内容开发的基本取向
        一、恢复写作功能
        二、回归真实文体
        三、展开写作过程
        第二节 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
        一、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构成要素与主要特征
        二、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类型
        三、写作学习任务情境的设置路径和形成方式
        第三节 基于主体情境设计写作学习任务
        一、写作学习任务设计与主体情境关键因素的关系
        二、基于主体情境设计写作学习任务的基本路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写作学习的中介设计与运用
        第一节 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
        一、从“六个问题”看写作学习支架的价值
        二、写作学习支架的类型
        三、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基本路向
        第二节 写作学习中相关资源的运用
        一、相关资源对写作学习的多维支持
        二、相关资源的运用:“变与不变”的呈现策略
        三、相关资源的运用:与学习支架互动的策略
        第三节 写作学习中评分规则的开发和运用
        一、促进写作学习的评分规则的开发取向
        二、写作学习评分规则的开发
        三、运用评分规则引领写作学习
        第四节 写作学习中教师中介功能的发挥
        一、指导、引导与示范
        二、“双重身份”的反馈
        三、写作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
        四、过程写作学习中教师中介功能的发挥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建构
        第一节 互惠促进互动
        一、互为“读者”
        二、互为写作内容相关经验的“提供者”
        三、互为表达经验的“促进者”
        四、互为“评改者”
        第二节 互动促进写作学习:机制与组织
        一、互动促进写作学习的前提:学习者知识经验的呈现
        二、互动促进写作学习的机制:支持与冲突
        三、写作学习互动的组织:分工与规则
        第三节 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运行
        一、预写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二、起草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三、评改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四、发表阶段的学习者互动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
        第一节 案例研究概况
        一、合作者的选择
        二、研究的组织
        三、数据的收集
        第二节 案例研究一:《成长故事》
        一、学习任务设计
        二、中介的设计与运用
        三、学习共同体的运行状况
        四、学习结果的基本评估
        第三节 案例研究二:《创意笔》
        一、学习任务设计
        二、中介的设计与运用
        三、学习共同体的运行状况
        四、学习结果的基本评估
        第四节 案例研究的整体效果评价与思考
        一、来自学生的反馈
        二、来自教师的反馈
        三、来自观课者的反馈
        四、总结与思考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写作学习环境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二 写作学习环境现状调查学生问卷及选择题结果(%)
    附录三 《成长故事》课堂实录
    附录四 《创意笔》课堂实录
    附录五 案例研究结果调查及开放题反馈
参考文献
后记

(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初心不忘——滚烫在胸的语文教育情怀
        (二)把根留住——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传统
    二、研究背景
        (一)呼唤教育家型教师崛起的时代诉求
        (二)传承优秀语文教学传统的现实需求
        (三)语文教育研究范式转换的实践探求
        (四)反思个人专业发展理路的内心寻求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概况
        (二)小学语文教育观研究
        (三)小学语文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相关研究概况
        (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基本概况
        (三)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探索
        (四)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由来与发展
    三、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一)我国小学特级教师的研究现状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小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一)相关研究概况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偏差研究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特级教师
        (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育价值
        (四)教育价值取向
        (五)教学价值取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的规划
    二、研究方法的选用
        (一)秉持质性研究取向
        (二)采用个案研究策略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数据的收集
        (二)数据的整理
    五、研究效度的提升
    六、研究伦理的谨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从教环境和职业发展历程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所在的F小学历史回眸
        (一)概述F小学的发展历史
        (二)定格F小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职业发展历程轻描
        (一)Y教师:业精于勤
        (二)S教师:钻之弥坚
        (三)X教师:独辟蹊径
        (四)L教师:行稳致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实践样态
    一、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识字教学探索
        (一)创设识字情境,注重方法指引
        (二)突出识字重点,加强基础训练
        (三)理解汉字意涵,体现构字规律
        (四)融合观察体验,加强写字指导
    二、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阅读教学变革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分析与整合能力
        (二)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升学生朗读能力
        (三)注重师生主体间性对话,发展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四)注重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三、四位语文特级教师的作文教学尝试
        (一)作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二)写作方法的习得与运用
        (三)作文批改与讲评的实践策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要义
    一、坚持“人”的立场
        (一)切勿让“匠气”掩盖了“人气”
        (二)做片子、答卷子、压担子要不得
        (三)不是从教材出发,而是从学生出发
        (四)写字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
    二、秉持“双基”为基
        (一)扎扎实实练技能
        (二)语文教学的“十字真经”
        (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四)教好“三个一”,语文教师则功德无量
    三、注重培养思维品质
        (一)写好字也要动脑筋
        (二)“放电影”
        (三)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下工夫
        (四)课堂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场
    四、立足学科的系统性
        (一)不能“一条腿粗一条腿细”
        (二)不能忽视兴趣、方法、习惯的培养
        (三)不能只盯着眼前这一件事
        (四)不能教孩子“哑巴”语文
    五、凸显语言文字运用
        (一)孩儿们,操练起来
        (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三)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四)用好教材这个例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四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
    一、时代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引领
        (一)时代的主流思想
        (二)笃定的职业选择
        (三)时代楷模的导航
    二、学校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塑造
        (一)学校是铺好“路”的地方
        (二)学校是写满“爱”的地方
        (三)学校是充盈“文化”的地方
    三、教师个人素养对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完形
        (一)严谨的治学态度
        (二)崇高的道德品质
        (三)厚重的文化底蕴
        (四)精深的备课功夫
        (五)敏锐的科研素养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核心理念具有整合性
        (二)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具有实践性
        (三)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
        (四)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具有促进性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访谈提纲(部分)
    附录二 研究资料(部分)
    附录三 资料图片(部分)
后记

(4)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 核心概念
    二、方法选择
        (一) 选择教育叙事研究
        (二) 构建教育叙事研究思路
        (三) 亲历教育叙事研究
第二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一:A老师
    一、素描:关于A老师和A学校
    二、起点:入职考核和岗前培训
        (一) 入职:考核是这样展开的
        (二) 岗前培训:培训是这样进行的
    三、行程:这一年,这些点点滴滴
        (一) 从“我的时间不见了”谈起
        (二) 行进中的那些重要点滴
        (三) 别人眼中的A老师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一) A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二) A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第三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二:B老师
    一、素描:关于B老师和B学校
    二、回望:第一年,走得有点艰难
        (一) 招教入职
        (二) 遭遇瓶颈
    三、行程:第二年,且行且思
        (一) 我的语文课
        (二) 我和学生们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一) B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二) B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第四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三:C老师
    一、素描:关于C老师和C学校
    二、回望:前两年,那些深刻记忆
        (一) 入职,我有我的主张
        (二) 在摸索中前行
    三、行程:这一年,经历课改,走过中考
        (一) 初三的那些日子
        (二) 这样告别
    四、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一) C老师的专业成长状态分析
        (二) C老师的专业成长带来的启示
第五章 初中初任语文教师教育叙事四:老师们
    一、勾勒:老师们
    二、历程:“言语事件”的展开
    三、倾听:成长的述说与评说
        (一) 选择与发展:专业意识
        (二) 目标与信念:专业理念
        (三)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专业知识
        (四) 实施与探究:专业能力
        (五) 帮助与引领:校方支持
    四、体悟:成长现状认识与成长关键点分析
        (一) 专业意识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二) 专业理念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三) 专业知识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四) 专业能力现状认识及成长关键点分析
第六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回望与面对
    一、回望:对职前培养的思考
        (一) 思考一:关注成长意愿——幸福感的养成
        (二) 思考二:给予成长动力——成长能力的养成
        (三) 思考三:完善知识结构——实践性知识的生成
        (四) 思考四:提升实践质量——反思能力的生成
    二、面对:对职后成长的审视
        (一) 思考一:主动规划成长——构建电子档案袋
        (二) 思考二:结合语文特点——学做教育叙事研究
        (三) 思考三:聚焦语文课堂——提高教学生成能力
        (四) 思考四:提供有效支持——构建多元指导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与合作教师所带课班级学生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带班主任班级家长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3:与初中初任语文老师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4:与初中初任语文老师的指导教师访谈的基本提纲
    附录5:合作教师的校内公开课课堂教学实录选
    附录6:合作教师的语文教案选(三位合作教师的同题教案)
    附录7:合作教师的课后反思选
    附录8:初中初任语文教师的成长故事述说选
    附录9:我的田野笔记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自传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指向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教师课程领导力
    一、研究背景
        (一) 宏观背景:社会大变革时代的必然诉求
        (二) 中观背景: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实然迫求
        (三) 微观背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然需求
    二、研究问题
    三、文献述评
        (一) 关于领导力研究
        (二) 关于教师领导力研究
        (三) 关于课程领导力研究
        (四) 关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研究
        (五) 关于教师专业化研究
第一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指向
        (一) 研究旨意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目标
        (四) 研究前提预设
        (五) 研究价值
    二、分析框架
        (一) 课程内涵历史透视
        (二) 领导力本质探源
        (三) 教师课程领导力概念体系
        (四) 教师课程领导力分析框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立论探源
        (一) 领导力理论
        (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
        (三) 自组织理论
    五、关于研究信度、效度和伦理
        (一) 关于研究信度
        (二) 关于研究效度
        (三) 关于研究伦理
第二章 我的一幅速写画:教师专业成长面面观
    一、“我”是家庭成员——教师专业成长的家庭因素
        (一) 为人之子
        (二) 为人之夫
        (三) 为人之父
        (四) 为人之兄
    二、“我”是学习者——教师专业成长的知识基础
        (—) 乡村小学:懵懂启蒙
        (二) 县城中学:人生转机
        (三) 师专日子:井底之蛙
        (四) 本科自考:学位憾事
        (五) 教育硕士速成:跛脚研究生
        (六) “攻”读博士:永久性脑损伤
        (七) 无文凭学习
    三、“我”是教育工作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土壤
        (一) 两年公办初中成都温江寿安中学:初出茅庐
        (二) 七年公办民助成都市树人学校:风云动荡的岁月
        (三) 八年民办体制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走向专业发展
    四、“我”是追梦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泉
        (一) 专家学者梦
        (二) 办学梦想
第三章 我的课程领导力故事
    一、核心与方向:课程价值洞察力
        (一) 为了分数而教:流血流汗不流泪,丢人丢命不丢分
        (二) 为了学生能力而教
        (三) 超越分数: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过不了关
    二、远见与规划:课程设计预见力
        (一) 预见性设计一个学段课程
        (二) 预见性设计一周、一月、一学期、一学年课程
        (三) 预见性设计一课时课程
    三、整合与取舍:课程开发决策力
        (一) 国家课程班本化
        (二) 校内外资源整合
        (三) 网络资源整合
    四、对话与交流:课程实施指导力
        (一) 指导学生学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二) 指导学生阅读文章:从“三步六问法”到“三思九问法”再到“三思六问法”
        (三) 指导学生作文
    五、鼓舞与感召:课程评价激励力
        (一) 课程评价激励力含义
        (二) 课程评价激励力策略
        (三) 课程评价激励力基础
第四章 教师课程领导力影响因素挖掘:基于“速写画”与“故事”的演绎
    一、思想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主观意识
        (一) 实用至上的价值取向
        (二) “教书匠人”的角色观念
        (三) 前苏联的大教学理论
        (四) 英雄主义的领导观念
    二、制度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客体环境
        (一) 国家制度顶层设计的缺陷
        (二) 市、区指导制度的创新不足
        (三) 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漏洞
    三、主体性因素:影响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现实人性
        (一) 校长主体的能力倾向
        (二) 教师素质的多面影响
第五章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实践路径:基于“我”的自传与叙事案例
    一、工作场学习
        (一) 工作场学习含义
        (二) 工作场学习内容
        (三) 工作场学习策略
    二、反思性实践
        (一) 反思性实践意涵
        (二) 反思性实践功能
        (三) 反思性实践策略
    三、师生教学相长
        (一) 以生为师的观念
        (二) 以生为师的策略
    四、研修共同体互动
        (一) 研修共同体之一:备课组
        (二) 研修共同体之二:教研组
        (三) 研修共同体之三:师徒结对
        (四) 研修共同体之四:班科教师会
        (五) 研修共同体之五:自愿组织
    五、跨际域交流
        (一) 跨学科、学段交流
        (二) 跨学校交流
        (三) 跨区域交流
第六章 研究发现
    一、领导力新观
        (一) 领导力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人的能力系统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二) 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价值洞察力、愿景预见力、资源整合决策力、实施指导力和评价激励力等
    二、教师专业化新论
        (一) 教师领导力是教师专业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二) 教师领导力包括教师自我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和班级领导力等
    三、教师课程领导力理念
        (一)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等事务中的引领和指导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
        (二) 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是课程价值洞察力、课程设计预见力、课程开发决策力、课程实施指导力和课程评价激励力等
        (三) 教师课程领导力生成的影响因素是思想意识、制度缺陷和主体素质等
        (四) 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实践路径有工作场学习、反思性实践、师生教学相长、研修共同体互动和跨际域交流等
结语:寻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革新的新意义
    一、研究结论
        (一) 领导力新观
        (二) 教师专业化新论
        (三) 教师课程领导力理念
    二、研究局限性
        (一) 理论模型的科学性还需要深入思考和充分阐释
        (二) 质性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不够
        (三) 缺乏理论深度和广度
    三、后续研究构想
        (一) 更深刻的理论阐释
        (二) 更广泛的调查研究
        (三) 更多元的理论视角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
        (一) 着作类
        (二) 论文类
        (三) 翻译类
    二、外文类
    三、其他类
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6)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体系化追求:百年写作课程的基本取向
        二、 体系化写作课程的基本特征与弊端
        三、 对写作课程体系化取向的追问与反思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
        一、 微型课程概述
        二、 微型化写作课程构想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关键术语界定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步骤
        五、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体系化写作课程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体系化写作课程的建构
        二、 体系化写作教材的建设
        三、 学者对体系化写作课程的反思
        四、 基本结论
    第二节 国外写作课程与教材的借鉴
        一、 国外写作课程的基本观念
        二、 国外写作教材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雏形
        一、 传统写作中的“属对”案例
        二、 “空间描写”案例
        三、 国外“微型写作”案例
第三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构建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必要性
        一、 写作的情境化特征需要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
        二、 写作的非线性特征需要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
        三、 写作的“问题解决”特征需要构建微型化写作课程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学习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微型学习理论
        三、 认知负荷学习理论
    第三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课程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
        三、 微型课程理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写作学情的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
    第一节 写作学情的要素及特征
        一、 写作学情的要素
        二、 写作学情的特征
    第二节 写作学情的分析框架
        一、 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分析写作学情
        二、 结合具体学习过程分析写作学情
        三、 写作学情的二维分析框架
    第三节 写作学情的分析方法
        一、 分析学生写作样本
        二、 使用量表分析
        三、 采用扎根式研究法
        四、 应用数据分析技术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学习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第一节 目标确定的依据
        一、 依学情确定目标的必要性
        二、 依学情确定目标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 目标确定的三条路径
        一、 悬置“多维学情”定目标
        二、 凸显“相关学情”定目标
        三、 定点“单一学情”定目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内容开发的原则与路径
    第一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内容的开发
        一、 写作课程内容概念的界定
        二、 写作课程内容的开发
        三、 微型化写作课程内容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第二节 依据目标开发课程内容的三条路径
        一、 依据内容目标开发课程内容
        二、 依据能力目标开发课程内容
        三、 依据活动目标开发课程内容
    第三节 依据学情开发课程内容的两条路径
        一、 从学情的“内容维度”开发课程内容
        二、 从学情的“过程维度”开发课程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学习支架的设置
    第一节 写作学习支架的特征、功能与类型
        一、 写作学习支架的特征
        二、 写作学习支架的功能
        三、 写作学习支架的类型
    第二节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原则、路径、时机与方式
        一、 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原则
        二、 写作学习支架设计的路径
        三、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时机
        四、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方式
    第三节 写作学习支架设置的案例研究
        一、 有效说服支架
        二、 故事构思支架
        三、 采访调查支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
    第一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原则与特征
        一、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原则
        二、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组织特征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内部组织
        一、 由单一内容支撑目标的组织形式
        二、 由多个内容支撑目标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之间的组织方式
        一、 散点式组织
        二、 连锁式组织
        三、 辐射式组织
        四、 网络式组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本研究的缘起
    1.2 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1.4 本研究的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
        2.2.1 对写作的认识的转变
        2.2.2 关于写作评改方式的看法
        2.2.3 有关范文对写作影响的相关研究
        2.2.4 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研究
    2.3 动态评估
        2.3.1 动态评估的界定
        2.3.2 DA 产生的背景
        2.3.3 DA 的理论基础
        2.3.4 DA 的主要模式和方法
    2.4 外语教育领域中的 DA 研究及应用
        2.4.1 国外二语习得研究中 DA 研究实践
        2.4.2 DA 框架下的二语能力发展模型
        2.4.3 国内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 DA 研究状况
第3章 DA模式构建与实验设计
    3.1 引言
    3.2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 DA 模式建构
        3.2.1 建构原则
        3.2.2 动态评估教学实验流程
        3.2.3 具体评估模式及介入活动设计
    3.3 研究方法
        3.3.1 实验班级
        3.3.2 数据采集
        3.3.3 分析工具
第4章 DA教学干预对学生写作影响的量化分析
    4.1 引言
    4.2 DA 介入干预前学生英语写作活动现状调查及分析
        4.2.1 学生英语写作学习基本情况分析
        4.2.2 实验前学生对英语写作的认识
    4.3 DA 实践对学生英语写作行为的影响
        4.3.1 实验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的转变
        4.3.2 DA 框架下学生写作策略的变化分析
        4.3.3 DA 框架下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变化
    4.4 DA 实践对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
        4.4.1 实验前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对比分析
        4.4.2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英语写作总体成绩变化分析
        4.4.3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英语写作各层面成绩的变化分析
        4.4.4 实验班内部不同水平学生实验前后写作各层面成绩变化分析
    4.5 实验班学生对DA框架下的教学介入的评价
    4.6 教师对DA教学干预活动实践的评价和感悟
    4.7 讨论
        4.7.1 评教结合能够促进教学相长
        4.7.2 动态的介入有助于不断提升学生写作的自主性
        4.7.3 改善教学互动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发展
    4.8 小结
第5章 DA教学干预对学生写作影响的微变化分析
    5.1 引言
    5.2 日常写作行为的变化
        5.2.1 个案 M 基本情况介绍
        5.2.2 对 M 日常写作行为的干预及其变化
    5.3 写前阶段行为的变化
        5.3.1 学生对作文命题形式的态度的变化
        5.3.2 写前策略个性化指导干预
        5.3.3 课堂头脑风暴活动
    5.4 互评阶段行为的变化
        5.4.1 介入初期学生的反应
        5.4.2 介入中期学生的反应
        5.4.3 介入后期学生的反应
    5.5 修改阶段行为的变化
        5.5.1 介入初期学生的反应
        5.5.2 介入中期学生的反应
        5.5.3 介入后期学生的反应
    5.6 终稿→自主阶段行为的变化
        5.6.1 介入初期学生的反应
        5.6.2 介入中期学生的反应
        5.6.3 介入后期学生的反应
    5.7 讨论
        5.7.1 干预活动的连贯性是 DA 教学成功的保障
        5.7.2 把握好教学干预的时机和质量是 DA 教学成功的关键
        5.7.3 具体及时的目标干预能够推进学生的 ZPD 不断发展
    5.8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研究的贡献和创新点
    6.3 今后研究的设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小学作文档案袋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作文档案袋评价理据探寻
    第一节 心理学依据
    第二节 教学论基础
第三章 作文评价单的引入
    第一节 背景概述
    第二节 内容要素
    第三节 实施途径
第四章 简约型作文档案袋的构想和设计
    第一节 档案袋的类型和结构
    第二节 简约型作文档案袋评价方案
第五章 简约型作文档案袋的实施及反思
    第一节 实施前的调查
    第二节 建构过程描述
    第三节 教学全程分析
    第四节 典型案例枚举
    第五节 实施后的反馈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文献综述
    二、 本文研究的内容、研究过程及方法
    三、 本文的材料
第一章 书面语及书面语能力建构
    第一节 书面语及其特点
        一、 口语与书面语的划分
        二、 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概念
        三、 现代汉语书面语的特点
    第二节 书面语能力
        一、 语言能力是人力资源的核心能力
        二、 书面语能力的构成
        三、 书面语能力的建构
    第三节 现代汉语书面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 中学时期的书面语能力建构
        二、 书面语能力建构是终生的事业
    第四节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及主要代表人物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
上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语言本体教学研究
    第二章 词汇教学
        第一节 词语学习及词汇教学的历史
        一、 词语的形式、意义及语法功能
        二、 学校词汇教学的历史
        第二节 中学词汇教学的现状及相关问题
        一、 中学词汇教学的现状
        二、 加强中学词汇教学的意见
        第三节 中学词汇教学的效果
        一、 从作文看中学生掌握词语的数量和质量
        二、 从作文看中学生学习词语的渠道
        三、 从作文看中学生词语学习的具体效果
        第四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继续学习
        一、 必须注意词汇的学习与规范
        二、 关于词语理解和使用的几点认识
    第三章 语法教学
        第一节 学校语法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一、 学校语法教学的历史
        二、 中学语法教学的现状
        第二节 现代汉语书面语语法能力的建构
        一、 中学生语法意识的确立和增强
        二、 从虚词使用看中学生语法能力的成长
        三、 从句法结构调整看中学生语法能力的成长
        四、 从句子构造复杂化看中学生语法能力的成长
        第三节 关于淡化语法教学的讨论
        一、 淡化语法教学主张的由来
        二、 淡化语法教学的表现
        三、 淡化语法教学的后果
        四、 关于支撑淡化语法教学主张几种说法的讨论
下编现代汉语书面语运用能力教学研究
    第四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书面语表达能力及其建构
        一、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含义
        二、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构成
        三、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建构
        第二节 中学作文教学
        一、 中学语文教材关于作文教学的安排
        二、 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三、 升学考试对作文教学环节的影响
        第三节 中学作文教学的效果
        一、 作文教学的总体效果
        二、 作文教学效果的具体评价
        三、 作文教学现状需要改变
        第四节 书面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一、 社会人员书面语表达能力亟待提高
        二、 外文汉译里的书面语表达
    第五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与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 阅读的功能
        二、 阅读的目的
        三、 中学阅读教学要突出语言教学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历史经验与基本环节
        一、 阅读教学的历史回顾
        二、 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
        三、 关于阅读教学理论的评论
        第三节 中学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效果
        一、 中学生阅读现状
        二、 观察中学阅读教学效果的效度与局限
        三、 中学阅读教学的效果
        四、 对中学阅读教学的几点评估
        第四节 阅读是人终生的精神活动
        一、 社会成员的阅读亟待加强
        二、 提倡阅读经典
        三、 提倡读全书、读原着
结语
    一、 从作文看到了书面语教学的成果和问题
    二、 书面语教学中的问题必须解决
    三、 发挥建构主体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论着
致谢

四、作文指导一例——《他(她)进步了》(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2]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 ——活动理论的视角[D]. 周子房.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3]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F小学20世纪80年代四位特级教师为个案[D]. 孙世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4]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 李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7)
  • [5]专业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实践路径探寻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自传叙事研究[D]. 黄云峰. 西南大学, 2015(01)
  • [6]微型化写作课程研究[D]. 邓彤.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1)
  • [7]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D]. 张艳红.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8]小学作文档案袋评价研究[D]. 陈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9]“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10]现代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D]. 朱晓琴. 苏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作文指导范例——《他(她)有进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