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出土青铜器中的西周洛阳居民

建国以来出土青铜器中的西周洛阳居民

一、从建国以来出土的青铜器看西周时期的洛阳居民(论文文献综述)

王尹辰[1](2021)在《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进》文中指出

付月[2](2021)在《战国时期三晋地区商业研究》文中提出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商业的飞速发展成为其显着特点。韩赵魏处于天下之中,西有秦,南有楚,东有齐,东北有中山、燕,西北有林胡、楼烦,这里是商品流动的中心,商业发展十分繁荣,分析此地的商业发展状况对于认识战国时期商业的整体情况有一定参考意义。从地理环境看,韩国平原少而山地多,更适合发展工商业。魏国平原多,更适宜发展农业,赵国由山地、高原、平原组成,农业、畜牧业、工商业并存。从交通条件看,三晋处于天下之中,交通发达,陆路形成了以邯郸——大梁——新郑为中心的交通网络,水路形成了以自然河流和鸿沟组成的交通网。发达的交通使这里成为各诸侯国的物流转运中心。从经济基础上看,春秋时期的晋国也为三晋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晋地区商业繁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工商食官”制度的解体,私商增多,三晋地区出现了主要以冶铁、煮盐为主的大商人。第二,商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出现了“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这样“富冠海内”的大城市,这些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和交通便利之处。“市”也比春秋时期规模更大,管理更加完善。同时,由于赵国边疆地区处于与戎狄交接带,出现了富有特色的“军市”。第三,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流通各地,考古资料表明,商业发达的城市,货币流通量也大。赵国货币的出土地区主要在中牟、代、晋阳、九原、邯郸等地。魏国的货币主要出土于大梁与河东一带,韩国货币的出土地主要以新郑、平阳、上党为主。这些城市通常处于交通便利,战略位置重要之地,还有一些城市是韩赵魏现在或者曾经的都城。从三晋地区的商业发展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变迁,第一,土地被卷入交换领域,由此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产生。第二,商业发展促进拜金求利的社会风气出现,影响了当时的人际关系,从内部看,使传统家庭组织形式遭到破坏。从外部看,对于传统的政治伦理也产生了冲击。第三,商业发展使各地联系起来,打破原有封闭的地域关系,为专制王权提供了社会基础,商税成为支撑政府重要的物质基础。但商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重农抑商的政策开始出现。此外,三晋地区的商业发展也有其不同于其他诸侯国的地方。第一,三晋地区以独具特色的“郑卫之音”与“邯郸娼”闻名于诸侯国,将音乐与舞蹈作为商品进行出售。第二,三晋地区与戎狄为邻,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三晋地区常与少数民族进行商品贸易。第三,三晋地区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战争频繁,民风尚武,兵器铸造技术十分发达,使得这里的兵器制造业十分发达。第四,河东地区池盐资源丰富,池盐贸易发达,是三晋地区商业发展的特点之一。第五,三晋地区是重农抑商思想的发源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地薄人众的国情,导致重农抑商思想对三晋地区的影响不大。这里的商业思想主要以白圭“乐观时变”的经商理念、商鞅重农抑商的思想、荀子肯定与限制并存的商业思想为代表。三晋地区的商业发展情况既有其独有的区域性特色,又有战国时期的整体性特征。从三晋地区商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管窥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朱丽桦[3](2021)在《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坐拥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的历史文化大省,其历史形象无疑具有巨大的发掘和推广价值。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她浩瀚的数量和精美的篇章都标志着我国文化的巨大成就,唐宋诗词中有大量描写当时河南都市的篇章,为研究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河南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在历史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古代的河南拥有璀璨的文明、发达的经济以及多样的政权,也正因为如此,河南形象研究不断地进入人们的研究范围之中,它的研究局限于传播学中的传播载体研究、近代以来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研究等,而古诗中河南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还比较缺乏。作为文化传播研究和河南形象研究的丰富与补充,唐诗宋词中河南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本文运用文献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唐诗宋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分析诗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唐宋时期河南的基本状况进行概述,其中包括地理、经济、文化以及城邑发展状况,旨在了解唐宋时期河南历史沿革与人文生态,由此来深入发掘唐宋时期孕育诗歌的环境;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唐诗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结合其不同的时代背景分别整理了唐诗中初唐、盛唐、安史之乱以后整体的河南都市形象:初唐止戈务本,民生恢复,都市渐兴,这一时期的唐诗中呈现出春风得意、诗酒流连的河南都市形象;盛唐天下太平,息武营民,国富民殷,文化昌盛,唐诗中便呈现出昂扬向上、生机勃勃的盛世景象;晚唐烽烟四起,民生凄苦,文化凋敝,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也是洛阳等河南地区都市城邑发展下滑的开始,这一时期的河南都市形象是岌岌可危、乱世流离的,但是晚唐的洛阳远离政治中心反而获得一丝平静成为众文人的养生之所;第三章主要研究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依据宋的时代背景,将其划分为北宋、南宋。北宋词中呈现出来的更多追求享乐的社会风貌,包括有恢宏气派的宫廷生活,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还有热闹非凡的民俗节日等;而南宋的汴京早已没有了先前的繁华盛景,成为大多数文人笔下怀念的旧都,在南宋词中呈现更多的也是凄凉故都的形象;第四章主要研究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有音声传播、书写传播以及书册传播三种主要方式;第五章研究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主要传播主体:帝王、文人以及歌妓。在历代爱好文艺的帝王的引领下,宴饮之风盛行,也正是这股风加速了诗词的传播。文人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途径来展示、宣传自己的同时也使得诗歌能够广泛传播。歌妓制度对诗词的传播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最后一章分析了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空间,主要分布在书肆、驿站、寺庙道观以及勾栏瓦舍等地。唐诗宋词多样的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空间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加速了诗词的传播速度、加深其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以至于唐诗宋词能够流传到现在,为我们研究唐宋时期河南都市形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杜冰[4](2021)在《唐山地区白狄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春秋时期,唐山地区处于燕国的统治范围之内,故而学者将唐山地区文化归为燕文化之中进行研究。然而唐山地区部分文化具有显着的地方特色,与燕文化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对唐山地区文化进行梳理与研究,进而弥补唐山地区文化研究的不足。结合学者研究,再联系相关史事,可知无终与肥等外来民族曾迁徙至唐山地区,因此唐山地区文化当中的地方特色应与二者息息相关。结合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可知无终与肥皆为白狄分支。无终与肥受到晋国的不断打击,最终向东迁徙,到达唐山地区。但二者迁徙路线并不相同,无终经山西东北部至河北北部,过北京最终迁徙至唐山地区;肥是过太行山至河北中部,而后北上向东迁徙至唐山地区。通过对唐山地区墓葬的研究,可以发现唐山地区墓葬与燕文化墓葬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对唐山地区出土器物的进一步比较与分析,可确定唐山地区贾各庄至迁西大黑汀一带的墓葬具有浓厚的白狄文化因素。综上可知,唐山地区部分文化应为白狄文化。然而一个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影响。一个文化也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对周边文化进行了一定的吸收与借鉴。唐山地区文化亦是如此,它保留了一定的白狄文化因素,但也存在自身特色。结合唐山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白狄分支的迁徙路线,可知唐山地区的白狄文化与燕文化以及玉皇庙文化存在联系,通过与以上二者文化的异同比较,可以丰富我们对唐山地区文化的认识,使我们更加了解唐山地区文化的全貌。

卓然[5](2021)在《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相关的传世文献中,似乎有西汉多金而东汉少金的信息,以致不少研究者认为东汉时期黄金“骤减”。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多以两汉赐金量的差距为依据笼统考察,但黄金数量变化属于动态问题,从开采到使用的过程都会引起数量变化。为了辨明这个争议,该文以黄金数量为研究对象,以开采量和使用量为线索,将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结合,对先秦两汉黄金的数量变化进行多角度探究。开采量方面从产金地切入,汉以前的产金地包括川滇、楚地、富春江、汝、汉水流域;西汉时期增加了云南大姚、江西鄱阳、新疆南山;东汉时期增加了永昌郡南部的兰沧水、涪水流域及安徽巢湖等地。先秦两汉时期的黄金产地在时间与空间的分布上皆不平衡,时间分布上呈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南方多于北方。使用量方面按其用途进行分类,流通用金在夏、商和西周时期主要作为青铜器的装饰使用;东周至西汉黄金原料增加,黄金铸币广泛流通,不仅用于进贡、赏赐、惩罚、行贿,还可进行交换并代表一定的价值尺度,具备货币的基本属性。非流通用金以礼仪和丧葬用金为主,祭祀、车舆、冠服、印绶等礼仪制度是礼仪用金的重要渠道。总体使用量中占比最多的是赏赐用金,酎金和丧葬用金次之。东汉时期黄金“骤减”之说难成定论。一方面,同一批黄金循环流转于社会各阶层之间,导致史料中有关西汉黄金记载较多的表面现象。另一方面,东汉时期的黄金并未全部集中于统治阶层,而是多藏匿或流通于民间;盛行的庄园经济使得黄金的贸易功能逐渐减弱,装饰功能和储藏功能逐渐居于主要地位;加之黄金纯度的提高、盗墓活动以及薄葬观念等因素影响,从而导致史料中有关东汉黄金量的记载变少。

祁冰[6](2020)在《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标题中“长城地带中段”所指代的范围大体相当于今内蒙古中南部、陕北、晋西地区。众所周知,夏商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并巩固、东亚地区青铜文明滥觞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文化环境,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既是文化发展的策源地之一,也是人群、技术交流融合的大熔炉。本文从该区域夏商时期的考古遗存入手,在梳理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动因、对外影响,进而尝试从社会、经济角度观察长城地带中段青铜时代早期的文明进程。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笔者在对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进行说明的前提下,详细梳理了相关考古学研究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而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全面考查了区域内夏商时期各类考古遗存的文化内涵、分期与年代、发展与源流。将区域内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历程分为三阶段,年代分别约相当于夏纪年时期、商代前期、商代后期,再根据各阶段所呈现出的具体特点,将一、二阶段合并为“发展期”、将第三阶段归属于“鼎盛期”。第四章,整合前文所取得的认识,探讨区域内文化格局演进及相关问题。认为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本地原先的文化传统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的结果,同时气候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笔者还强调了长城地带中段地区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青铜文明进程中所起到的推进作用。第五章,结合文献记载及以往研究,总结了区域内考古学文化于西周早期走向衰落的原因,兼论商代后期各类遗存的族群归属问题。指出商周王朝对西北地区以“鬼方”为代表的诸族群的攻伐战争,特别是周人的大规模军事征服和移民政策,是导致当地考古学文化进程“中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六章,尝试利用相关材料及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的角度观察区域内夏商时期的文明进程。通过综合分析当地社会阶层、生业形态、信仰习俗的发展过程,推测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的社会形态整体上应该处在由“酋邦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阶段。第七章为结语,罗列了本文的主要收获和结论,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将来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王诗晓[7](2020)在《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文中提出

高杨[8](2020)在《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文中研究表明陇东地区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互动的区域。陇山位于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陕西西部三省交界地区,包括今固原、庆阳、平凉、宝鸡、天水等地市,是泾河、千河、葫芦河、清水河等重要河流的发源地。以陇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地理环境复,在政治上是一个极为敏感的区域,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它南接秦岭,是护卫关中的重要屏障。从公元前1000年至前400年是中国北方游牧社会兴起的时期,商周时期这一区域是一个农业与畜牧业混合区。政体之间明确的边界彼时可能并不存在,而是一种诸种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区域。此时的周之西北边疆是一个生态、族群、文化、政治多样性并存的图景。近十几年来,围绕“早期秦文化和西戎文化研究”课题,相关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带动了陇东及周边地区商周时期寺洼文化、西周文化聚落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一些共识,也带来了更多问题。公元前1千纪正是中国北方地带从农业向畜牧业转变的过程,是北方地带社会形成及与中原王朝社会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历史进程。由于历史学问题与考古学问题交织,商周时期的陇山地区涉及较多课题,比如:秦文化渊源及早期秦史;西周王朝的西北边疆经营和统治策略;寺洼文化及其生业经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文献记载中周、秦、戎之间的区域互动和文化交流问题;等等。以上共同构成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本文聚焦于身份认同和政治空间两个问题,首先总结了目前关于如何从物质文化讨论身份认同、政治控制的相关理论,然后从具体的考古材料出发,分析目前学界对相关问题产生分歧的原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情境考古学方法和历史考古学进路,就其中一部分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主要包括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使用的材料和理论方法;第二章为地理环境,主要介绍地貌和气候两个方面及其对人类的影响;第三章为考古学文化的年代与分期,奠定文章的基本时空框架;第四章为族群与认同,从考古材料出发探讨物质文化反应的认同问题;第五章为空间与政治,探讨了自先周时期至东周时期区域地缘政治空间的变化过程。第六章为结语。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文献记载的歧异和考古材料的碎片化特征以及相关理论探讨的不足,在很多结论方面只是揭示了历史本身的复杂性,更确切的结论还要仰赖于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理论深入。

程旗帅[9](2020)在《两周城邑形态布局与演进原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对两周城邑形成和发展问题的讨论偏重于从军事、政治上找原因,较少有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等因素的探讨。本文在探讨两周城邑的演变时既有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分析,也有自然环境、经济、人口等方面的分析,尽量从多角度探讨两周时期城邑的变化及其演变的内在因素。由西周向东周的发展演进是多方面的,就城邑的发展而言,城邑的规模、数量、形制布局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西周时期的城邑规划总的来看是因地制宜的,结构较为松散,也不追求方正。这一现状到东周时期有了剧烈的变化,新的城市建设思想要求城邑发展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因素的变化相适应。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和第二部分分别对西周和东周城址的形态布局进行分析。将两周时期的城邑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王畿地区的都城,第二等级是诸侯国的都城,第三等级为各个诸侯国中广泛分布的中小型城邑。第三部分探讨西周和东周形态布局的不同。第四部分对西周到东周这一重要转折时期的城市发展因素、城市的形态布局进行包括自然环境、经济、政治军事、人口等各方面的因素分析。

刘芳[10](2020)在《西周邢国和井氏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周邢国、井氏铜器铭文是研究西周世家大族发展历史的重要文字资料。西周邢国出土和传世有铭铜器较少,相比之下,井氏有铭铜器较多。学界长期以来致力於研究与邢国和井氏有关的历史、族源等问题,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在铭文字词考释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果,但大多较爲分散。且随着新材料的出现、新观点的提出,有必要在充分吸收学界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西周邢国、井氏铜器铭文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并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探讨。本文主要以吴镇烽《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和《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爲参考资料,同时结合其他期刊论文等,搜集整理出西周邢国、井氏自作器及他人作器共82件。其中,邢国铜器11件,井氏铜器71件,并以此爲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各家观点的基础上,对铭文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同时结合铭文字词的考释,进一步研究与西周邢国和井氏有关的历史、族源问题。本文分爲绪论、铭文集释、相关问题研究、结语四部分。第一章是绪论,对文章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学界关於西周邢国、井氏铜器铭文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介绍。第二章、第三章爲铭文集释,分别对西周邢国、井氏相关铜器铭文进行整理研究,涉及铭文的隶定、疑难字词的考释、语句的断读和器物的断代等问题,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见解。第四章结合相关铭文内容对与西周邢国和井氏有关的历史、族源问题进行探讨,包括西周邢国有无迁封、郑井氏世系关系、西周邢国和井氏关系三个方面。最後是结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二、从建国以来出土的青铜器看西周时期的洛阳居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建国以来出土的青铜器看西周时期的洛阳居民(论文提纲范文)

(2)战国时期三晋地区商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1.传世文献
        2.今人着作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三晋地区商业发展条件及基础
    (一)三晋地区商业发展的地理和交通条件
        1.“表里山河”与“天下之中”的地理环境与位置
        2.“四海之内若一家”——发达的水陆交通
    (二)三晋地区商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1.农业、畜牧业对商业发展的推动
        2.手工业对商业发展的促进
        3.晋国商业为韩赵魏商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战国时期三晋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
    (一)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商人
        1.“工商食官”解体与私商的来源
        2.“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和大商人致富的主要方式
    (二)战国时期三晋地区城市经济功能的发展
        1.“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2.日益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与军市的出现
    (三)战国时期三晋地区铸币的广泛流通
        1.战国时期三晋地区铸币的概况
        2.从货币的出土情况看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商业流通状况
三、战国时期三晋地区的商业发展与社会变迁
    (一)土地买卖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1.土地进入流通领域,土地买卖现象的出现
        2.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二)社会风气变迁
        1.从重义到重利的变迁
        2.从群体本位到个体本位的变迁
        3.从“君臣之义,伦也”到“天下以市道交”
        4.从尚简到崇奢的转变
    (三)专制主义统治的发展
        1. 商业发展与专制主义统治的对立关系
        2.三晋地区的商业政策与专制主义统治
四、战国时期三晋地区商业特点
    (一)资源商品化
        1.文化资源商品化——“乐舞的商品化”
        2.物质资源商品化
    (二)几大商业思想荟萃之地
        1.“乐观时变”的经商理念
        2.“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的抑商思想
        3.肯定与限制并存的商业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与难点
    七、概念界定
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河南历史沿革与人文生态
    第一节 隋唐时期河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隋唐时期河南的政治经济发展
    第三节 河南地域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唐宋时期河南地区都市城邑的发展
第二章 唐诗中的河南都市形象呈现
    第一节 唐诗在河南的创作背景
        一、初唐时与河南都市相关诗歌的创作背景
        二、盛唐时与河南都市相关诗歌的创作背景
        三、中晚唐时与河南都市相关诗歌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唐诗中河南的都市形象
        一、春风得意、诗酒留恋的初唐印象
        二、黄金时代的盛世咏叹
        三、乱世流离中的时代记忆
        四、战后恢复的洛阳成为众文人晚年所归
第三章 宋词中的河南都市形象呈现
    第一节 有关河南都市的宋词创作背景
        一、北宋时期有关河南词章的创作背景
        二、南宋时期有关河南词章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宋词中的河南都市形象
        一、“万国仰神京”:北宋时期的繁荣富庶
        二、“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南宋时期的凄凉故都
第四章 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方式
    第一节 唐诗宋词的音声方式传播
        一、吟诵
        二、歌唱
    第二节 唐诗宋词的书写方式传播
        一、手抄传播
        二、题写传播
    第三节 唐诗宋词的书册方式传播
第五章 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主体
    第一节 帝王的游赏宴饮应答与示范
    第二节 文人的相互唱和、抒怀与行卷干谒
        一、通过举荐人才传播
        二、行卷干谒、自我宣传
    第三节 歌妓的“乞词”、传唱与推广
        一、官妓“乞词”与传唱
        二、家妓的唱词劝饮与声妓自乐
        三、市井妓的弄管调弦
第六章 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传播空间及其传播影响
    第一节 “辐凑访求”:以书肆为主的传播
    第二节 声讫四海:以驿站为主的传播
    第三节 遇寺题诗,听者填寺:以寺庙道观为主的传播
    第四节 盈盈仙子,骈闻于此:勾栏瓦舍间的传播
    第五节 唐诗宋词对河南都市形象传播的影响
        一、促进了诗词的繁荣发展
        二、发挥了诗词的娱乐功能
        三、记录了河南的都市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唐山地区白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无终的研究
        (二)关于肥的研究
        (三)关于唐山地区的考古研究
    三、研究区域时空范围界定
        (一)本文研究的空间范围
        (二)本文研究的时间范围
第一章 唐山地区白狄的分支与来源
    一、白狄无终
        (一)无终的记载
        (二)无终族属
        (三)无终的迁徙路线
    二、白狄肥族
        (一)肥的记载
        (二)肥的族属
        (三)肥的迁徙路线
    三、小结
第二章 唐山地区白狄文化特色
    一、白狄文化特色
        (一)白狄文化
        (二)白狄鲜虞中山文化
        (三)山西浑源地区文化
    二、唐山贾各庄墓葬
        (一)墓葬研究
        (二)随葬品研究
        (三)瓮棺葬
    三、迁西大黑汀墓葬
        (一)墓葬研究
        (二)随葬品研究
    四、其他墓葬研究
        (一)唐山小官庄墓葬
        (二)丰润东欢坨遗址
        (三)玉田地区发现的墓葬
    五、小结
第三章 与周边文化类型的对比
    一、与燕文化的对比
        (一)墓葬形制对比
        (二)随葬器物对比
    二、与玉皇庙文化的对比
        (一)墓葬形制比较
        (二)随葬器物比较
    三、小结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主要参考资料概要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重难点与不足
第一章 先秦两汉的黄金开采量
    第一节 汉以前黄金开采量
        一、汉以前黄金产地数
        二、汉以前黄金开采加工
    第二节 两汉时期的黄金开采量
        一、两汉时期的黄金产地数
        二、两汉时期黄金开采加工
第二章 先秦两汉时期黄金使用量
    第一节 货币用金
        一、交换用金
        二、作为价值尺度的黄金
        三、贡金
        四、赏金、罚金及贿赂用金
    第二节 非流通用金
        一、礼仪用金
        二、随葬用金
第三章 东汉黄金数量变化及影响
    第一节 东汉黄金“骤减”说辨析
        一、东汉黄金“骤减”之说
        二、东汉黄金“骤减”与否考辩
    第二节 东汉黄金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一、东汉黄金矿数量增加
        二、东西汉葬俗变化
        三、其他因素
    第三节 东汉黄金量变化的影响
        一、对古陆路丝绸之路贸易的影响
        二、对古代货币本位的影响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1.1 时间范围
        1.1.2 空间范围
    1.2 自然环境
    1.3 文化传统与时代特征
    1.4 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1.4.1 第一阶段
        1.4.2 第二阶段
        1.4.3 第三阶段
    1.5 研究现状和不足
    1.6 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2章 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1 大口二期文化
        2.1.1 文化内涵辨识
        2.1.2 分期与年代
        2.1.3 发展和源流
    2.2 朱开沟文化
        2.2.1 文化内涵辨识
        2.2.2 分期与年代
        2.2.3 发展与源流
    2.3 吕梁山区的东太堡文化遗存
        2.3.1 文化内涵辨识
        2.3.2 分期与年代
        2.3.3 发展与源流
    2.4 吕梁山区南段的夏纪年至商代前期遗存
        2.4.1 文化内涵辨识
        2.4.2 发展与源流
第3章 商代后期遗存
    3.1 李家崖文化
        3.1.1 文化内涵辨识
        3.1.2 分期与年代
        3.1.3 发展与源流
    3.2 吕梁山区其他商代后期遗存
    3.3 西岔文化
        3.3.1 文化内涵辨识
        3.3.2 分期与年代
        3.3.3 发展与源流
    3.4 西坬渠类型
        3.4.1 文化内涵辨识
        3.4.2 年代推断
        3.4.3 发展与源流
    3.5 晋陕铜器群
        3.5.1 文化内涵辨识
        3.5.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5.3 分期与年代
        3.5.4 发展与源流
    3.6 黑豆嘴类型
        3.6.1 文化内涵辨识
        3.6.2 出土情景及材料筛选
        3.6.3 分期与年代
        3.6.4 发展与源流
第4章 文化格局的演进
    4.1 文化谱系及发展脉络
    4.2 演进特征及发展动因
    4.3 对外影响及历史作用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文化传统的衰落与人群流向
    5.1 族群归属
    5.2 历史背景
    5.3 原因推测
    5.4 人群流向
    5.5 本章总结
第6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6.1 聚落形态
        6.1.1 聚落布局
        6.1.2 聚落等级
        6.1.3 小结
    6.2 社会分层
        6.2.1 墓葬
        6.2.2 房址
        6.2.3 小结
    6.3 生业形态
        6.3.1 以往观点辨析
        6.3.2 阶段性特征
        6.3.3 小结
    6.4 手工业门类
        6.4.1 阶段性特征
        6.4.2 新兴技术的来源分析
        6.4.3 小结
    6.5 信仰习俗
        6.5.1 瓮棺葬
        6.5.2 卜骨
        6.5.3 其他相关遗迹
        6.5.4 小结
    6.6 本章总结
第7章 结语
    7.1 研究收获
    7.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邻境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概述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考古发现
        1.2.2 相关研究
    1.3 使用的材料
    1.4 理论与方法
        1.4.1 文献的应用
        1.4.2 物质文化与身份认同
        1.4.3 考古背景分析
第二章 地理环境
    2.1 地貌
    2.2 气候
    2.3 评价
第三章 考古学文化:分期与分布
    3.1 周系文化的年代问题
    3.2 寺洼文化的年代问题
第四章 族群与认同
    4.1 理论检讨
    4.2 秦人族源:历史文献与考古证据
    4.3 考古背景分析
第五章 空间与政治
    5.1 途径
    5.2 过程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两周城邑形态布局与演进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范围
    (三) 研究现状
        1. 对城市的形制布局的研究
        2. 对城市各项职能的研究
        3 、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
    (四) 研究方法
一、 西周城邑的形态布局
    (一) 西周王畿大型城邑的形态布局
        1. 周原
        2. 丰京和镐京
        3. 洛邑及韩旗周城
    (二) 西周王畿地区城邑形态布局的成因
        1. 从军事地理因素看西周王畿的防御
        2. 从西周政治结构看王畿地区的防御态势
        3. 从军事实力看王畿地区的防御
    (三) 诸侯国及其他地方都邑的形态布局
        1. 诸侯国都邑
        2. 其他地方性国家都邑
        3. 诸侯国及其他地方都邑形态布局分类
    (四) 其他中小型城邑的形态布局
        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淹城
        2. 山东高青陈庄遗址
        3. 中小型城邑形态布局分类
二、 东周城邑的形态布局
    (一) 东周王城
    (二) 诸侯国都邑的形态布局
        1. 晋都新田
        2. 临淄齐国故城
        3. 楚都纪南城
        4. 赵国邯郸城
        5. 中山国灵寿城
        6. 易县燕下都
        7. 新郑郑韩故城
        8. 诸侯国都邑形态布局分类
    (三) 其他中小型城邑的形态布局
三、 两周城邑形态布局的演变
    (一) 王畿地区都城的形态布局演变
        1. 形态布局的类型
        2.城内功能区的规划
        3. 数量与规模的变化
    (二) 诸侯国都邑形态布局的演变
        1. 形态布局的类型
        2. 城内功能区的规划
        3. 数量与规模的变化
    (三) 中小型城邑形态布局的演变
        1.形态布局的类型
        2. 城内功能区的规划
        3. 数量与规模的变化
    (四) 小结
四、 西周到东周城邑的演进原因分析
    (一) 自然环境对城邑的影响
    (二) 经济因素对城邑的影响
    (三) 政治军事因素对城邑的影响
    (四) 人口因素对城邑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西周邢国和井氏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西周邢国相关铜器铭文整理
    2.1 西周邢国铜器铭文整理
    2.2 其他相关铜器铭文整理
第三章 西周井氏相关铜器铭文整理
    3.1 西周井氏铜器铭文整理
    3.2 其他相关铜器铭文整理
第四章 西周邢国、井氏相关问题研究
    4.1 西周邢国有无迁封研究
    4.2 郑井氏世系关系研究
    4.3 西周邢国和井氏关系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引书简称对照表
致谢

四、从建国以来出土的青铜器看西周时期的洛阳居民(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元前三至前一千纪蒙古高原考古学文化格局的演进[D]. 王尹辰. 西北大学, 2021
  • [2]战国时期三晋地区商业研究[D]. 付月. 渤海大学, 2021
  • [3]唐诗宋词中河南都市形象的呈现与传播研究[D]. 朱丽桦. 兰州大学, 2021
  • [4]唐山地区白狄文化研究[D]. 杜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先秦两汉黄金数量变化研究[D]. 卓然. 兰州大学, 2021
  • [6]长城地带中段夏商时期遗存研究[D]. 祁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7]汉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佛教图像研究[D]. 王诗晓. 东南大学, 2020
  • [8]西周国家西北边境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空间[D]. 高杨. 山东大学, 2020(10)
  • [9]两周城邑形态布局与演进原因分析[D]. 程旗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西周邢国和井氏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D]. 刘芳.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建国以来出土青铜器中的西周洛阳居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