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如何提高小型锅炉的效率(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1](2021)在《锅炉安全联锁保护装置相关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法规标准变化的历史沿革及实际案例,对锅炉安全联锁保护装置的动作定值、动作程序和功能验证等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对不同做法的合规性与安全风险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法规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李国华,渠怀迪[2](2021)在《企业自备热电厂蒸汽驱动给水泵及风机的适用性分析》文中提出阐述了蒸汽驱动给水泵及风机在企业自备热电厂中应用的适用条件,以实际项目为例,介绍了蒸汽驱动给水泵及风机应用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并对汽动给水泵应用的节能量进行计算,并得出结论:汽动给水泵在规模较大的企业自备热电厂(尤其是背压式汽轮机组)中是值得推广的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马达夫,何翔,张守玉,赵旭,常明[3](2021)在《燃用混煤的1000 MW旋流对冲锅炉宽负荷稳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某1 000 MW旋流对冲锅炉不同负荷下炉膛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对市场煤、混煤、象山煤、晋煤、煤泥和冯家川煤6种常用煤种进行了煤质分析及燃烧特性分析,并在试验锅炉上进行了高、低负荷下煤粉特性分析及稳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700~1 000 MW负荷下火检信号弱的主要原因是燃用高挥发分煤的下层燃烧器缺风,增大外二次风门挡板开度后火检信号明显增强,飞灰含碳质量分数降低;400~520 MW负荷下稳燃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煤质较差、炉膛截面热负荷低、燃烧器扩锥角度小,通过制粉系统及风烟系统优化后稳燃能力提高。
李瑶虹,陈虹,杨晓霞,余涛,吕志鹏,杜许锋,薛琳[4](2021)在《基于多能协同优化的用户侧综合能源舱》文中研究指明布局分散的供能设备无法满足小型园区的综合能源协同供应体系。用户侧多能互补能源舱调控冷、热、电、气等能源协调运行,可以实现多种能源协调柔性控制。从用户侧综合能源舱建模理论出发,采用多能协同的分层控制方法,从需求侧响应层、就地控制层和执行层三个层面,以能源利用率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优两种目标构建了冷、热、电用能策略,实现综合能源舱的经济性、集约性用能。通过综合能源评估方法评估综合能源舱的性能指标,可为用户能效对标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用户侧能源装备的建模、策略优化以及评估分析提供了一种途径。
张梓睿,吴东垠[5](2021)在《燃油工业锅炉脱硝过程化学动力学计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越发严格,探究适合于中小型燃油锅炉的脱硝技术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工程应用价值。针对尿素为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以某型9.2 t/h卧式燃油锅炉为分析对象进行化学动力学计算。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炉膛出口的过渡区作为目标反应区域,并将其简化为柱塞流反应器模型PFR,采用Urea2000机理在Chemkin中进行化学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入口NO浓度为1090 mg/m3、氨氮比为1.5、停留时间为0.23 s的情况下,可获得79%以上的脱硝效率,达到氮氧化物排放要求,说明燃油工业锅炉使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可行的,在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量污染物排放和技术经济性,决定最佳的停留时间、氨氮比和烟气含氧量等参数。
张磊,张俊杰,王顺森,刘辉,张东青,石赜[6](2021)在《煤基分布式能源技术研究与经济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我国煤炭应用现状,提出实施能量供给侧结构改革,探索发展基于煤基分布式的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以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并有效提高能量利用水平的可行性。本文分析了分布式能源以及煤基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现状,对煤基分布式能源节能与环保排放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煤基分布式能源既能明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又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发展煤基分布式是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
程友良,刘萌,刘志东,占成林[7](2021)在《平板型集热器驱动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分析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文章以平板型集热器作为驱动热源,构建了一套额定制冷功率为17.6 kW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并基于TRNSYS软件构建了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模型,研究了太阳辐射强度、集热器面积和蓄热水箱体积的变化对系统运行性能和制冷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平板型集热器的工作温度约为90℃,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的驱动温度为72.5~95℃,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的最大制冷效率可以达到0.85,由此可知,当热源温度与驱动温度的匹配度较好时,既能保证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的高效运行,又能减少能源品位的浪费;白天,当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时,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为57.5%,一次能源节约系数可达到0.25,此时,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优于电压缩制冷系统。
邓成刚,陈宇明,陈坤,陈玮,梁颖宗,罗向龙[8](2021)在《5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电厂热经济性分析》文中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循环发电具有效率高和设备紧凑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燃煤发电领域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容量系统部件全局设计和多准则评价研究比较欠缺的问题,提出了系统结构设计-流动传热计算-多指标评价同步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对比了不同系统及不同设计参数下,50 MW级S-CO2燃煤电厂的热经济性能。结果表明:透平入口参数25 MPa/620℃下,再压缩-再热循环燃煤电厂发电效率比再压缩循环高3.29%,平准化度电成本低2.52%;不同设计参数下,2个系统总投资成本不超过3.9×108元,锅炉成本约占总设备投资成本的80%。
张振华[9](2021)在《基于梁单元和弹性支撑的增压锅炉结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卢露[10](2021)在《哈尔滨淘汰锅炉排放清单编制及基于数值模型减排效果评估》文中提出
二、浅谈如何提高小型锅炉的效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如何提高小型锅炉的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1)锅炉安全联锁保护装置相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的几个问题 |
1.1 小容量蒸汽锅炉低水位报警与联锁保护装置动作定值的设定 |
1.2 小容量蒸汽锅炉低水位报警与联锁保护动作试验步骤 |
1.3 仅用高位水箱定压的热水锅炉系统装设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的必要性 |
2 安全联锁保护装置的动作结果要求 |
2.1 安全联锁动作后应手动复位 |
2.2 链条炉安全联锁的炉排动作结果 |
2.3 循环流化床锅炉紧急排渣与引风机延迟停机要求 |
2.4 电站锅炉及有过热器的A级锅炉超压联锁动作结果 |
3 蒸汽锅炉安全阀整定压力与超压联锁动作定值的关系 |
3.1 安全阀整定压力按所属设备管理与按所在系统定压的矛盾 |
3.2 允许合理调整超压联锁定值与安全阀整定压力值的关系 |
4 总结和建议 |
(2)企业自备热电厂蒸汽驱动给水泵及风机的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电厂汽动给水泵及风机的应用方式 |
2 汽动给水泵与电动给水泵的优缺点比较 |
2.1 电动给水泵的优点 |
2.2 电动给水泵的缺点 |
2.3 汽动给水泵的优点 |
2.4 汽动给水泵的缺点 |
3 大型火力发电厂汽动给水泵的应用情况 |
4 某工程汽动给水泵的应用条件分析 |
5 小汽轮机参数及选型计算 |
5.1 低压除氧器的加热蒸汽量计算 |
5.2 小汽轮机参数选择及容量计算 |
6 小汽轮机拖动设备的选择 |
6.1 引风机 |
6.2 二次风机 |
6.3 一次风机 |
6.4 锅炉给水泵 |
7 汽动给水泵节能量的计算 |
8 结语 |
(3)燃用混煤的1000 MW旋流对冲锅炉宽负荷稳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机组概况 |
1.1 锅炉概况 |
1.2 配煤方式 |
2 燃烧特性分析 |
3 制粉系统试验研究 |
3.1 煤粉特性 |
3.2 煤粉量均匀性 |
4 高负荷下稳燃研究 |
4.1 稳燃情况 |
4.2 原因分析 |
4.2.1 炉膛温度分析 |
4.2.2 二次风量分析 |
4.3 优化调整 |
5 低负荷下稳燃研究 |
5.1 稳燃情况 |
5.2 原因分析 |
(1) 混煤的稳燃能力差。 |
(2) 混煤煤质不稳定。 |
(3) 燃烧器扩锥角度小。 |
(4) 截面热负荷低。 |
5.3 优化调整 |
(1) 制粉系统运行优化。 |
(2) 优化二次风门挡板开度。 |
(3) 优化二次风箱差压。 |
6 结 论 |
(4)基于多能协同优化的用户侧综合能源舱(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模分析 |
1.1 光伏发电系统建模 |
1.2 气体供能系统建模 |
1.2.1 氢气供能系统 |
1.2.2 天然气供能系统 |
1.3 电-热/冷设备建模 |
1.3.1 蓄热式电热锅炉 |
1.3.2 热泵 |
1.4 储能设备建模 |
1.4.1 储气设备 |
1.4.2 储热/蓄冷 |
1.4.3 蓄电池建模 |
2 多能协同控制分析 |
2.1 需求响应层 |
2.2 就地控制层 |
2.2.1 经济性最优模式 |
2.2.2 能源综合利用率最优模式 |
2.3 执行控制层 |
2.3.1 氢能系统控制策略 |
2.3.2 燃机系统控制策略 |
2.3.3 光伏-储电系统控制策略 |
2.3.4 热泵-储热/冷系统控制策略 |
3 综合能源系统评估分析 |
3.1 经济性指标 |
3.2 环保性指标 |
4 结论 |
(5)燃油工业锅炉脱硝过程化学动力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氮氧化物排放量评估 |
2 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 |
2.1 分析对象的模型建立 |
2.2 化学反应机理分析与选择 |
2.3 计算方法与参数设置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反应温度对脱硝反应过程的影响 |
3.2 氨氮比与停留时间对脱硝反应过程的影响 |
3.3 烟气含氧量对脱硝反应过程的影响 |
4 总结 |
(6)煤基分布式能源技术研究与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基分布式能源的定义 |
2 煤基分布式能源的核心技术 |
2.1 高效环保锅炉技术 |
2.2 高效小型背压机技术 |
2.3 先进的系统集成优化设计技术 |
2.4 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
3 煤基分布式能源的特点与优势 |
3.1 与直供锅炉的比较 |
3.2 与大机组供热的比较 |
3.3 与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比较 |
4 结论 |
(7)平板型集热器驱动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分析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 |
1.1 末端用户 |
1.2 平板型集热器 |
1.3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 |
1.4 蓄热装置 |
1.5 控制策略 |
2 数学模型 |
2.1 平板型集热器数学模型 |
2.2 单效吸收式制冷机数学模型 |
3 性能指标与模型验证 |
3.1 太阳能保证率 |
3.2 一次能源节约 |
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 |
(8)5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电厂热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描述 |
2 数学模型 |
2.1 热力学模型 |
2.1.1 锅炉 |
2.1.2 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 |
2.1.3 S-CO2布雷顿循环 |
2.2 经济学模型 |
2.3 模型验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特定设计参数分析 |
3.2 不同设计参数影响 |
3.2.1 主压缩机入口压力 |
3.2.2 透平入口压力 |
3.2.3 透平入口温度 |
4 结论 |
四、浅谈如何提高小型锅炉的效率(论文参考文献)
- [1]锅炉安全联锁保护装置相关问题探讨[J]. 王勇. 工业锅炉, 2021(06)
- [2]企业自备热电厂蒸汽驱动给水泵及风机的适用性分析[J]. 李国华,渠怀迪. 技术与市场, 2021(12)
- [3]燃用混煤的1000 MW旋流对冲锅炉宽负荷稳燃特性研究[J]. 马达夫,何翔,张守玉,赵旭,常明. 动力工程学报, 2021(12)
- [4]基于多能协同优化的用户侧综合能源舱[J]. 李瑶虹,陈虹,杨晓霞,余涛,吕志鹏,杜许锋,薛琳. 浙江电力, 2021(11)
- [5]燃油工业锅炉脱硝过程化学动力学计算[A]. 张梓睿,吴东垠.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环境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三), 2021
- [6]煤基分布式能源技术研究与经济性分析[J]. 张磊,张俊杰,王顺森,刘辉,张东青,石赜. 节能技术, 2021(05)
- [7]平板型集热器驱动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分析与优化研究[J]. 程友良,刘萌,刘志东,占成林. 可再生能源, 2021(08)
- [8]50 MW超临界二氧化碳燃煤电厂热经济性分析[J]. 邓成刚,陈宇明,陈坤,陈玮,梁颖宗,罗向龙. 热力发电, 2021(12)
- [9]基于梁单元和弹性支撑的增压锅炉结构分析[D]. 张振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10]哈尔滨淘汰锅炉排放清单编制及基于数值模型减排效果评估[D]. 卢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标签:分布式能源系统; 能源效率;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过程控制; 脱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