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土地理教学体会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丁燕燕[1](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何璇[2](2016)在《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文中提出乡土教材是相对国家教材而言的,是在教育系统中承载地方性知识的一种教育信息材料。研究者选择北京作为此项研究的田野调查地点,一方面是因为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像北京一样备受海内外关注。另一方面,研究者曾经在北京从事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深切感受到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织的背景下,位列一线城市的北京在人口流动频繁和受普世性知识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地方文化“边缘化”更加严重。因此,研究者期望通过研究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梳理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的传承历程,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更为重要的是将学术和实践联系起来,为新时期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也期望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地方性知识边缘化问题,从而为我国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实施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本研究试图以功能主义为主要的理论视角,采用文化唯物主义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方法,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总结近百年北京地区学校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阐释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通过分析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揭示学校中地方性知识与国家知识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并坚持以当地人的观点来解析现阶段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而为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寻找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清末至今北京乡土教材编制的背景进行了历时的梳理和总结,从收集到的近60本北京近百年编制的乡土教材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4本进行文本分析,研究者分析发现:1.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合法化”、“平民化”“多元化”和“行政化”的发展历程。2.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包括:意识层面的动力,政策环境的动力、功能层面的动力和基层各类人群参与的动力;3.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经历了三个时期五次高峰;4.每个时期的乡土教材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功能。研究者试图运用钟摆模型揭示清末至今在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的演变,研究者发现:1.从清末到21世纪以来,学校系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关系的演变过程类似于钟摆,但绝非严格意义上遵循钟摆来回摆动,而是一个不断趋近均衡的动态平衡过程;2.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的共同特征为: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学校教育的知识结构中有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教材的编审分离制度、两类知识的存在形式各自独立。本研究坚持从当地人的视角来探索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者深入北京16个区和燕山地区共17所学校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分析22名任课教师和963名学生的问卷数据以及对教育官员、区县教研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等五类人群的访谈,研究者发现:1.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师资情况复杂、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等七大问题;2.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乡土教材编写人员的背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培训力度等是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主要因素。对于乡土教材的未来发展,研究者认为: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下,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体系、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顺应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促使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可持续性,回应教育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回归教育本质的诉求。
马丽娜[3](2020)在《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文中认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因此设计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能够提供给一线教师作为参考,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GIS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技术,目前广泛地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成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有利工具,能够丰富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探讨将GIS与乡土地理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的问题。本文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信息技术学术专著、教育学、心理学专著、乡土地理文献和课标及宪章等五类文献进行研究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方面梳理了近几年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通辽市乡土地理进行了考察,遴选出适宜运用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通过案例分析法对遴选出的18个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从中总结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设计了5个运用GIS作为辅助手段进行乡土地理教学的案例;将笔者设计的1个教学案例进行实施并进行了反思。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笔者依据课程标准、乡土地理、GIS功能等,遴选出两大类16个通辽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又从中选择出适宜GIS辅助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教学主题:七大类20个;第二,设计了五个基于BOPPPS教学案例,分别包含教案和学案,主题分别为通辽市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通辽市自然地理环境、通辽市人口、通辽市交通运输业、通辽市种植业,同时选择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实施;第三,通过分析他人案例、设计案例和实施案例,总结提炼出了七条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包括:立足初中地理课标选择乡土地理案例主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案例教学目标;运用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学习乡土地理课程;优化组合多种GIS软件创设教学情境;发挥GIS优势呈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策划课外探究活动;巧用GIS制图功能布置多层次课后作业。
张倩[4](2020)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临洮县W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身边的课程资源,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和重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的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既能很好的贯彻新的地理课程理念,又能发掘本县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补充教材内容;从实践层面来看,既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不仅会学地理,还可以用所学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够带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并为一线地理教师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综上,今后地理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有效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此时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研究旨在发掘与整理临洮县潜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重点寻求如何更好的在髙中地理教学中将其应用,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该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该文的理论基础以及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综述;其次,通过文献法、实地考察以及与本县一线地理教师进行交流等方法先对临洮县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搜集,然后根据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教材对其进行筛选,依据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对其进行分类,主要从地理区位概况、自然地理课程资源概况、社会经济课程资源概况三个方面梳理临洮县典型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再次,先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中学地理教材进行衔接,指导具体在教材哪部分可用,然后对如何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具体阐述,重点研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和地理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新课导入、新课学习、课堂复习三个方面来应用,并加以举例和开展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在地理实践教学活动中主要通过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和地理调查活动来应用,并进行相应教学活动的设计;最后,总结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三大原则:以生为本、适时适度、方式多样。力求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能够引起一线地理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视,且可以在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为大家提供参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班红娟[5](2010)在《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对国家的态度、情感、认知以及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的复合存在形式。国家自身也是一种地域概念,它拥有一定的疆域和一定数量的人口,因此,一定意义上说,国家意识也是一种地域意识。国家文化包含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质,对于国家内部各地域人口而言,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有助于对国家的态度、情感和认知的形成,离开对地域文化的情感和认同,国家意识往往也就成了空洞之物。本研究借用阐释人类学范式,以文本分析法和田野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百年来河南乡土教材的变迁为主线,透过乡土教材文本和本地人话语来阐释河南乡土教材兼具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分析作为补充教材的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统一性,乡土教材如何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建构了国家意识。清末,社会面临转型,国家被迫革新。乡土志是清政府应对生存危机不得不妥协而采取变革的产物。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末乡土志更多的是为主流价值和国家主义服务的,凸显的是一种国家意识。清政府采取了通过乡土观强化国家观的程式,在培养乡土情的基础上养育人的爱国、爱朝情怀。乡土志的这种功能一直伴随其以后的发展历程。民国时期,在国民党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的状况下,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内战不断,各地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甚嚣尘上,乡村建设、乡村教育运动此起彼伏。虽然河南省教育厅对学校乡土教材的编辑进行了理想化的阐释,视乡土教材为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但实际中,初等及中等教育的乡土教材编辑很不理想,起步晚,又逢战争,遂不得不搁浅。而在地方自治、教育自治的催生下,河南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中产生了一批乡土教材,这批乡土教材成为河南民国乡土教材的主体。其主要内容是对民众进行最基本的教育,如识字教育、卫生教育、生计教育等,也包括有公民教育。因此,民国河南乡土教材更多的是从地域状况出发,为河南民众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而服务的一种教育工具,教材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民众、振兴乡村,实现教育自治与地方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这样一个新生的政权,迫切的是要国民树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意识。在国家政治形势的影响下,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及“文革”时期的自编教材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政治性、国家政治文化潮流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乡土教材在地域文化的框架中坚定地传达着国家政治主流话语。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双基”教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受此影响,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成为学科知识的载体。进入21世纪,随着各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各地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地域文化自觉意识渐强。河南地方政府致力于中原文化的复兴,河南乡土教材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地域文化宣扬的主阵地。适逢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河南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中诞生了一批地域文化浓厚的乡土教材。但乡土教材并非地域文化的独角戏,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爱乡与爱国的浑然一体,决定了爱乡进而爱国是乡土教材的一贯使命。乡土教材本身蕴含的文化意义,以及其兼具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双重文化意义,决定了利用乡土教材进行德育的可能性。目前,河南一些乡土教材的开发就是在德育的旗帜下进行的,乡土教育被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创新。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就是把地域文化与德育进行联姻的典范。但是,在现实中,乡土教材面临很多困境,这些困境制约着乡土教材文化功能的发挥。对于河南乡土教材而言,其开发及使用存在着不稳定和短期行为,评价方式也值得进一步商榷;分析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因素,典型的莫过于经费的瓶颈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可以说,国家意识和地域文化是乡土教材的双重文化意义,河南乡土教材就是一曲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的二重奏,透过河南乡土教材的历史变迁,我们看到,乡土教材既反映和传承地域文化,又有助于国家意识的建构。本研究进一步指出,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以及河南人对河南文化的认识对此有一定的影响。
徐佳[6](2014)在《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行的时代背景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很大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研究价值。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在地理教学中所使用到的一系列取自于乡土地理方面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课程资源越来越丰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学生身边的地理资源,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同时西安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很有特色,拥有丰富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西安市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人文地理特色鲜明,同时坐拥秦岭,所处中国南北分界之处,自然地理资源同样独具特色。本文结合西安市这一具体区域就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新课改及课标要求为背景,以多元化智能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等为理论支撑,在大量阅读了国内外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访谈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了解了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列举了西安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内容及开发利用方式,同时对于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建议。通过访谈调查发现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主要有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专业能力欠缺,传统思想观念限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少制度保障,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不健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缺少多方合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一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比如没有时间做相关研究,再就是自身能力有限,开放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吃力,第二个原因就是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外部条件得不到保障。本文通过列举了西安市典型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主要内容,并给出具体的开发利用的案例,在这里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为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从地理概况、古都特色、科教名城、典型气候等比较有特色方面介绍了西安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同时通过选修课、研究性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等方式介绍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最后,提出了几点开发利用的建议,建立完善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体系,编写乡土地理教材,建设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力求为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同时为在职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陈实[7](2014)在《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文中指出论文在两个对比分析,即我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知识环节(笔试)与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户外测试)对比,大陆、香港、台湾(中国)和澳门两岸四地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地理学与地理教育的价值日益重要的现实,结合我国中学教育的特点:即注重系统地理知识的学习,忽视、轻视学生解决生产生活中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意识缺乏,地理知识学习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相脱节的实际,提出了“地理实践素养”这一概念,并界定了概念。从地理实践经历、地理实践倾向性、地理实践能力及地理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四个维度剖析了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结合地理学科的独特视角与地理教育目标,从掌握地理过程与方法的基本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两个角度分析了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价值。要培养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必须清楚我国教育的大环境。学习是学生经验获得和改造的过程。学校教育是人类经验传承的一种特殊方式。学校经验获得不能背离人类经验获得的基础。论文在分析个体经验与隐形知识,集体经验与显性知识的基础上,讨论了学校的出现在提高经验传递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行分离这一与生俱来的缺憾。学校教育如何减少或克服这一缺憾,实现知行结合?论文在系统对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经验”的概念。“完善经验”描述了经验形成与发展的理想状态下,良性的、优化的经验获得与形成过程。它基于经验之间相互的联系,具有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完善经验的价值取向不是培养“知识人”,而是培养“生活主体”。基于完善经验的教育在改造学生认知经验、行动经验与情感经验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完善经验教育变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在系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学地理教育的现实,作者从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培养途径、培养方法和培养环境创设四个维度建构了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框架体系。要培养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必须了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况。二十多年从事和研究中学地理教育,作者对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状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量化感性认识,作者针对初、高中各个年级阶段,依据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设计了四套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作者从地理实践经历、地理实践兴趣、地理实践能力(自我认识和实际表现)、地理实践意识五个维度对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主要在湖北、江西两省11个学校,44个班级发放,发放问卷合计2016份。问卷发放时考虑到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省级重点中学、县市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的平衡,兼顾到学校中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对问卷调查的结果用数学统计方式进行归类分析。总体的结论是:在中学各个年级阶段,学生地理实践经历非常少。学生对地理实践的兴趣很高。地理实践能力自我认识的程度值比实际表现出来的程度值要高出很多。学生地理实践意识比较淡漠。结合对中学地理教师的访谈,也印证了问卷调查的结论。如何培养我国中学地理实践素养?作者建构了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框架体系。重点阐述了该框架体系地三个方面:即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途径、方法与环境。其中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方法是阐述的重点。依据中学地理分类的特点,重点从自然、人文、区域三个角度对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其中自然地理实践素养的方法着重在科学观察的方法,野外考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方法;人文地理实践素养的方法着重论述了人文地理考察,人文地理访谈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区域地理初中阶段侧重于认识区域特征的实践方法,高中阶段侧重于探究区域问题的实践方法。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问题,作者结合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中外地理教材对比分析、课堂观察、论文资源收集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学生自然地理实践素养、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和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探讨了自然、人文、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策略。其中自然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策略是基础,也是作者重点论述的部分。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是薄弱环节。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将具体的策略和案例结合起来,侧重于尊重学生人文地理经验的形成规律,加强人文地理观察、记录、分析、展示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以前两者为基础,初、高中侧重点不同。初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确定区域方位、辨识区域事象和概括描述区域特征的能力。高中阶段注重以学生身边的区域问题为切入点,以掌握区域实践方法为核心,提高学生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
王红[8](2019)在《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履责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时代,如何提高质量是乡村教育进入“下一个一百年”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相较于以“资源倾斜论”“仿城发展论”“撤并进城论”等为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主流议题,当前实践中兴起的将地方资源引入乡村学校的在地化质量提升路径尚待研究者关注。立足于提升乡村教育在地化作为一项实践方法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空间,为何以及以何乡村教育在地化能够发挥作用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命题。相较于既有研究将“在地化”理解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化机制”,本研究对在地化的理解是围绕“基于互动的联结机制”展开的,研究视域下的“乡村”被定义为“地方”,以学校作为分析单位和研究逻辑起点考察乡村教育在地化的理论合理性、实践智慧以及运转机理的研究架构弥补了既有研究中对学校维度上在地化实践的合理性、实践做法的碎片化表达以及变革效用机理的忽视。基于“理论的实践化”与“实践的理论化”相结合的研究进路,“纵向历史分析与横向理论融合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合理性阐释”与“跨案例对比分析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机理模型构建”两大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了研究作为“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综合体”的类型规定。理论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空间的阐释融合了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一方面从历史进路的角度回溯了现代化进程中学校知识构成的泛科学理性、教育管理中的威权关系、基于效率主义的教育生产逻辑所构成的“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形成了乡村由“在场”到“退场”的历史进路,以阐释乡村沦为“空间物理场”在乡村学校教育中空间价值被遮蔽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转向一个融合视域,从人文地理学等理论视角论证了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回归“地方”意义的维度,学校教育中“乡村的在场”带来了一个融入地方文化特质和个体亲切经验、抽象与具体兼容的辩证的学校文化空间,一个打破知识既定结论、丰富知识解释框架的知识创新的生长空间,一个弥补学校教育中个体纵向经验断裂和具身实践情境缺位的经验补充及知识转介空间,一个联结家、校、社互动交往、拓展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转向“地方”的认识思路将乡村变成了一方具有多维意义的教育空间,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意义场”。实践层面对乡村教育在地化实践智慧及运转机理的论述是基于多案例与扎根理论译码法相结合的跨案例对比分析的研究设计展开的,在详细阐述“生活化课程素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文化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地方产业性资源驱动下的在地化变革”三个本土典型案例的实践智慧后,通过对案例资料的三级编码,抽象出以“前置变项”“过程变项”“结果变项”为过程维度,以“背景性认识”“行动中的主体角色”“过程性策略”“关联性约束条件”“效应反馈”为类属轴,以“对农村学校的正向认知”等19个关键要素为基本框架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运转过程模型,概括出内置于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过程中以构建学校、乡村、儿童三者间联结的“空间资源化—资源知识化—知识资本化”的作用路径,提炼出在地化变革过程中“地方资源知识化”以“知识齐性的聚合效应”和“舞台化学校的审美效应”赋予乡村学校“乡村社会半公共空间”“附着乡村特质的教育审美空间”二重身份的效应机理。并从实践范式的视域总结提炼出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本质即为一次以承认乡村作为地方的教育正当性为前提挖掘乡村资源教育能产性的过程,遵循的是以学校比较优势形成学校发展优势的实践逻辑,因而,实践范式视域下的乡村教育在地化表现为一种“基于地方赋权挖潜的优势治理”的教育变革实践方法论。综上,通过对乡村教育基层实践小趋势的理论抽象为处于迷茫期的乡村教育提供方法论指导是研究初衷所在。
刘秀珍[9](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刘昱彤[10](2016)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以烟台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理新课程提出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地理的理念”,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恰是很好的切入点。论文以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情境教学理论和范例教学法为理论基础,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为主线,论文的写作采用了文献综述法,主要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现状进行调查。论文在论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渗透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具体探讨了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文章主要包括六个章节:一、绪论;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及原则;三、烟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四、烟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改进策略;五、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策略;六结语与展望。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和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及渗透的原则。渗透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渗透的原则主要有:乡土性—因地制宜原则、适度性—难易适当原则、互动性—共同参与原则。第三章对烟台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渗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影响其渗透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可行的改进策略。主要有转变评价模式,营造乡土地理教学的空间;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应用乡土地理素材进行教学的能力;共同合作,建立共享的乡土地理资源平台。第五章结合本人教学实际具体探讨了乡土地理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主要包括利用乡土地理素材导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案例教学突出特色;开展探究学习;进行乡土地理野外考察等方式。这部分是文章所论述的重点也是文章的精华之所在。第六章对本课题主要内容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的前景。
二、乡土地理教学体会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土地理教学体会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致谢 |
(2)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由来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一) 清末至今北京学校系统中地方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动力因素是什么? |
(二) 北京近百年学校教育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演变?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之间良性互动具有什么共同特征? |
(三) 现阶段北京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是什么? |
(四) 现阶段在北京的学校中,如何促进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良性互动,推动地方性知识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教育领域对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本质回归的诉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直面时代命题,为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油助力 |
二、梳理地方性知识传承历程,为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提供本土经验 |
三、厘清地方性知识内涵和外延,为各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
四、揭示地方性知识边缘化,为各地区地方性知识传承提供理论和案例支持 |
五、寻找鲜为人知的乡土教材文本,为乡土教材的收藏和研究提供支持 |
第三节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中国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
(一) 清朝末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二) 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三) 1949年至1999年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四) 2000年至今的中国乡土教材研究 |
(五) 评价 |
二、北京乡土教材相关文献述评 |
(一) 北京乡土教材开发和实施的研究 |
(二) 北京乡土教材的定位研究 |
(三) 北京乡土教材的功能研究 |
(四) 评价 |
第四节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步骤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研究步骤 |
第六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地方性知识 |
(一) 地方性知识概念界定概述 |
(二) 地方性知识的主要内涵 |
(三) 本研究中地方性知识的概念界定 |
二、乡土教材 |
(一) 乡土教材概念界定概述 |
(二) 乡土教材的主要内涵 |
(三) 本研究中乡土教材的概念界定 |
三、国家知识 |
四、北京 |
上篇: 北京百年乡土教材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
第一节 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产生背景 |
一、北京基本生态与社会背景 |
(一) 北京的基本生态与人文图景 |
(二) 社会背景 |
二、教育背景 |
(一) 教育宗旨的颁布 |
(二) 北京基础教育体系全面建成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合法化” |
一、清末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
(一)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
(二) 《乡土志例目》的颁布 |
二、清末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一) 《京师乡土地理教科书》 |
(二) 《直隶乡土地理教科书》 |
(三) 《延庆州乡土志要略》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
二、贫儿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平民化” |
一、民国时期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
(一) 《假期修学辦法令》的颁布 |
(二) 《中等以上各级学生假期调查案》的颁布 |
二、民国时期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小结 |
第三章 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多元化”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50年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
一、教育宗旨的演变 |
二、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多元化” |
一、1949—1999年乡土教材编制的依据 |
(一) 1958年 |
(二) 1987年 |
二、1949-1999年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一) 基础性 |
(二) 应用性 |
小结 |
第四章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行政化” |
第一节 2000年后北京乡土教材的发展背景 |
一、教育改革及其背景 |
(一) 地方教材与乡土教材的关系 |
(二) 新世纪以来北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第二节 地方性知识的“行政化” |
一、21世纪初乡土教材的编制依据 |
二、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
(一) 近年北京地区乡土教材发展情况概述 |
(二) 各区县乡土教材使用现状概述 |
三、21世纪初北京乡土教材的特点解析 |
(一) 区情、县情类——《走进西城》 |
(二) 学科拓展类乡土教材——《通州区地理》 |
小结 |
下篇: 理论阐释 |
第五章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博弈与意义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教育场域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博弈 |
一、理论模型建构 |
第二节 意义阐释 |
一、清末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
二、民国初年学校中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 |
(一) 20世纪50年代初 |
(二) 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 |
(三) 20世纪80-90年代 |
(四) 21世纪以来 |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和制约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面临的困境 |
一、地方性知识准入依据不完备 |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评价制度缺乏威慑力和感召力 |
四、教材质量有待提高 |
五、师资情况复杂 |
六、教材开发经费区际差异较大 |
七、实施模式校际差异现象严重 |
第二节 影响和制约地方性知识在学校中传承的因素 |
一、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政策环境对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影响 |
二、地方性知识使用态度的影响和制约 |
(一) 课程理念 |
(二) 地方性知识功能评价 |
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小结 |
第七章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性知识可持续发展意义和策略探讨 |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功能以及意义阐释 |
一、对乡土教材使用的几种不同观点 |
二、地方性知识的功能与意义阐释 |
(一) 清末 |
(二) 中华民国时期 |
(三) 1949年到1999年 |
(四) 21世纪以来 |
第二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视角下的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 |
一、理论基础 |
二、未来展望 |
(一) 制定完备的地方性知识准入的依据 |
(二) 制定完善的地方性知识开发和实施的体系 |
(三) 开辟社区各类人群参与学校地方性知识传承的渠道 |
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初步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贡献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四)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地理教学论 |
二、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分析 |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二)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内容选择依据 |
(三)适宜GIS辅助初中教学的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三、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一)案例组成说明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四、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 |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三)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
五、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二)案例实施启示 |
六、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乡土地理考察与访谈记录表 |
附录二: 通辽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附录三: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57 个案例一览表 |
附录四: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一览表 |
附录五: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六: GIS辅助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七: 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4)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临洮县W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1.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
2.地理教学的需要 |
3.高考改革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贯彻新的地理课程理念 |
2.丰富临洮县的地理课程资源 |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
4.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1.相关概念界定 |
2.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三、临洮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概况 |
(一)地理区位概况 |
(二)自然地理课程资源概况 |
1.黄土丘陵为主的地形地貌 |
2.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 |
3.黄河上游最大支流穿过 |
(三)社会经济课程资源概况 |
1.中国花卉之乡 |
2.洮河百里绿色蔬菜长廊 |
3.发展中的工业 |
4.丰富的旅游资源 |
四、临洮县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 |
(一)与高中教材的衔接 |
(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1.新课导入中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2.新课学习中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3.课堂复习中应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三)地理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1.开展地理野外考察活动 |
2.开展地理调查活动 |
五、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应用原则 |
(一)以生为本 |
(二)适时适度 |
(三)方式多样 |
六、结论与不足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主观上的情感倾向 |
二、客观上的迫切需要 |
三、个人成长过程的反思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
一、河南地域文化及其变迁 |
二、乡土教材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
三、兼具国家与地方双重文化意义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
一、阐释人类学理论范式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地域文化" |
二、"国家意识" |
三、"乡土"与"乡土教材" |
第五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国家与地方文化的研究 |
二、中国乡土教育与乡土教材研究回顾 |
三、河南地域文化研究 |
四、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及相关研究回顾 |
五、前人研究的批判性借鉴 |
六、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重难点 |
第六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进度安排 |
一、研究内容概要 |
二、研究进度 |
第一章 中国之中:河南地域文化及教育发展概述 |
第一节 九州之中:地理概貌与地理文化 |
一、居中的地理位置 |
二、数量巨大的人口 |
三、河南地理特征及对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河南文化:厚重的中原文化 |
一、历史文化:河南人的集体记忆 |
二、农业文化:中原文化的底色 |
第三节 滚雪球:中原汉民族形成及发展 |
第四节 源远流长:河南教育发展概况 |
小结 |
第二章 国家危难 乡土任重:清末河南乡土志 |
第一节 乡土志的"名"与"实":地方志还是乡土教材 |
第二节 国难的产物:清末河南乡土志的产生 |
一、德日乡土教育思潮:国外教育思潮的影响 |
二、两个学制:国内改良的促成 |
三、奉命办学:河南新式教育的兴起 |
第三节 奉饬编志:清末河南乡土志的编纂 |
一、清末河南乡土志编纂基本概况 |
二、地方官员:河南乡土志编纂主导者 |
三、两册乡土志的考证:《洧川乡土志》与《范县乡土志》 |
第四节 国家意识的建构:清末河南乡土志内容解析 |
一、《乡土志例目》全文 |
二、十五例目:河南乡土志编纂体例 |
三、详略侧重不同:河南乡土志编纂内容整体分析 |
四、乡土志中的国家意识:以《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八卷》为例 |
小结 |
第三章 地方自治 乡计民生:民国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民国河南乡土教材发展基本概况 |
一、屡遭挫折:河南初等、中等教育乡土教材编辑状况 |
二、清末乡土志的延伸与革新:部分教师自编的乡土志 |
三、乡村教育及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民国河南乡土教材主体 |
第二节 乡村教育中的乡土教材 |
一、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 |
二、河南乡村教育与乡土教材 |
三、新村自治与农事农俗:王拱璧的新村教育及其自编教材 |
四、民生教育与乡土活动:省立民众师范院与百泉乡村师范学院的乡土教材 |
五、乡土调查与民众读物:教育实验区民众教育的乡土教材 |
第三节 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开封教育实验区的乡土教材 |
一、李廉方"小学教材以乡土为基"思想的形成 |
二、实验区乡土教材的编辑 |
三、综合翔实的乡土知识:实验区乡土教材的内容 |
四、小学兼民众:实验区乡土教材的使用 |
五、为贫苦民众的教育:实验区教育的成效与启发 |
小结 |
第四章 国家政治主流意识:新中国至"文革"期间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主流政治文化的代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由统一到下放:乡土教材开发的背景 |
二、教材编写与乡土活动相结合: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三、"大跃进"精神与领袖情怀:乡土教材内容的主旨寄托 |
第二节 自编工农教材:"文革"期间特殊的乡土教材 |
一、复课闹革命:自编教材的背景 |
二、开门编书:自编教材的原则 |
三、"毛主席语录"下的乡土知识:自编教材的内容 |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意识下的地域文化自觉:改革开放之后的河南乡土教材 |
第一节 渐行渐远的"领袖":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乡土教材 |
第二节 乡土知识与爱国教育: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国家教委政策的驱动:八十年代末乡土教材开发背景 |
二、爱国主义教育下的乡土教材: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开发状况 |
三、乡土知识的载体:八十至九十年代乡土教材基本内容 |
第三节 地域文化自觉与爱国主义教育:二十一世纪的河南乡土教材 |
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乡土教材开发的国家政策驱动力 |
二、中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开发的地域文化驱动力 |
三、多层级开发:乡土教材开发概况 |
四、地域文化自觉:乡土教材中的地域文化分析 |
五、爱国主义:乡土教材中的国家意识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现实困境 |
一、各自为政的开发 |
二、使用及评价方式的不确定性 |
三、制约河南乡土教材发展的关键因素 |
小结 |
第六章 地域文化与德育:二十一世纪河南乡土教材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激情燃烧的岁月:红旗渠的修建及红旗渠精神 |
第二节 《走近红旗渠》乡土教材的诞生 |
一、领军人:Y校长 |
二、引子:一篇《红旗渠》课文 |
三、思索:乡土与德育的联姻 |
四、行动:乡土教材的开发历程 |
第三节 乡土与德育:《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及乡土教育活动 |
一、《走近红旗渠》教材内容分析 |
二、校园乡土文化与学校乡土教育活动 |
三、德育基地:"红旗渠精神教育馆" |
第四节 课堂上的乡土文化与德育:一节乡土教材课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与地方:河南乡土教材的文化意义阐释 |
第一节 河南乡土教材的国家意识分析 |
一、政策驱动行动:乡土教材开发中的国家意识 |
二、地域文化的国家解读:乡土教材内容中的国家意识 |
三、爱国之道 始自一乡:乡土教材功能中的国家意识 |
第二节 河南乡土教材与河南地域文化 |
一、中原文化的边缘化 |
二、乡土教材对地域文化的反映与传承 |
三、乡土教材与地域文化认同 |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中国家意识建构与地域文化传承统一的文化分析 |
一、"家国同构"传统社会政治形态的影响 |
二、河南人眼中的河南文化 |
小结 |
结语 |
一、本论文的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 |
三、后续研究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河南省乡土教材简介(清末至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6)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全面贯彻了新的地理课程理念 |
1.2.2 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
1.2.3 有利于丰富西安市的地理课程资源,补充乡土地理校本研究 |
1.2.4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 |
1.2.5 有助于给在职的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乡土地理资源的相关概念 |
2.1.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 |
2.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
2.2.1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学习理论 |
第三章 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征 |
3.1 西安市的地理概况 |
3.2 气候类型独特,平原面积广阔,农业类型多样 |
3.2.1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
3.2.2 农业地域类型多样 |
3.3 千年古都,文化旅游胜地 |
3.3.1 千年古都 |
3.3.2 “丝绸之路”的起点 |
3.3.3 文化旅游胜地 |
3.4 科教名城,国际化大都市 |
第四章 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访谈与分析 |
4.1 访谈设计 |
4.1.1 访谈目的 |
4.1.2 访谈对象 |
4.1.3 访谈提纲设计 |
4.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2.1 教师情况的基本分析 |
4.2.2 教师对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情况分析 |
4.2.3 教师对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 |
4.3 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4.3.1 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专业能力欠缺 |
4.3.2 传统思想观念限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
4.3.3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放利用缺少制度保障 |
4.3.4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
4.3.5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缺少多方合作 |
第五章 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5.1 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
5.1.1 利用研究性学习来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5.1.2 利用选修课的方式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5.1.3 利用课堂教学来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
5.2 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
5.2.1 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 |
5.2.2 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应采取多方管理 |
5.2.3 编写乡土地理教材 |
5.2.4 建设乡土地理实践教学基地 |
5.2.5 建设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实现资源共享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与结论 |
6.2 创新与特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思想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想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概况 |
(二) 我国中学地理实践素养的演变历史 |
(三) 我国地理实践素养教育研究综述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 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及其价值 |
一、地理实践素养的构成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二) 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解析 |
二、地理实践素养的价值 |
(一) 体现地理学独特观察世界的视角与价值 |
(二) 全面落实地理教育的目标与价值 |
第三章 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与框架体系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 个体经验与隐性知识,集体经验与显性知识 |
(二) 现代学校教育中的知行分离 |
(三) 完善经验获得与知行统一 |
二、现代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框架体系设计 |
第四章 中学各个阶段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分析 |
一、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一)统计分析 |
二、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二)统计分析 |
(一) 三所学校快班与普通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比较分析 |
(二) 八所学校学生初二年级段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三、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三)统计分析 |
(一) 五所学校学生高一年级段地理实践素养对比分析 |
(二) 八所学校学生高一年级段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
四、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调查问卷(附件四)统计分析 |
五、中学阶段学生地理实践素养构成分析及结论 |
第五章 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的途径、方法与环境 |
一、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概说 |
(一) 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途径 |
(二) 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方法 |
二、中学自然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方法概括 |
(一) 地理观测的方法 |
(二) 野外考察的方法 |
(三) 地理实验的方法 |
(四)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方法 |
三、中学人文地理实践方法概括 |
(一) 人文地理考察方法 |
(二) 人文地理调查法 |
(三) 角色扮演法 |
(四) 人文地理决策法 |
四、中学区域地理实践方法概括 |
(一) 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实践方法 |
(二) 探究区域问题的实践方法 |
五、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环境创设 |
(一) 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环境的特征 |
(二) 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环境类型及创设 |
第六章 我国中学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宄 |
一、自然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探究 |
(一) 我国中学生自然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问题 |
(二) 自然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
二、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探究 |
(一) 我国中学生人文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问题 |
(二) 人文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
三、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探究 |
(一) 我国中学生区域地理实践素养的现实问题 |
(二) 区域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
第七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
四、核心概念辨析 |
(一)地方、社区与乡村 |
(二)在地化与乡村教育在地化释义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指涉辨析 |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的类型:理论研究与跨案例研究的综合体 |
(二)资料收集的方法 |
(三)资料分析的方法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乡村的退场: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之觞 |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准化崇拜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教育的历史进路 |
三、城市偏向的普遍叙事:乡村教育标准化之路的实践特质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迈向对学校教育中“地方”价值的综合性理解:重构“地方”在场的乡村教育 |
一、人文地理学视域下的“地方”:个体成长的原初价值空间 |
二、知识创新视域下的“地方”:拓展知识叙事结构的知识生长空间 |
三、经验哲学视域下的“地方”:适宜有机体思维逻辑的经验补充空间 |
四、大教育视域下的“地方”:作为培植学校社会资本的关系空间 |
五、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山里的网红村小——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范家小学 |
(一)山村里的“小”小学:范家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
(三)“教育的桃花源”:一人一校一世界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的实践图谱 |
(一)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教育实践的行动框架 |
三、范家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范家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朵不凋零的山花——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长坑小学 |
(一)教育山花格外香:长坑小学整体面貌素描 |
(二)长坑小学的孩子们 |
(三)“毛竹筒”精神的深耕:三任校长,一群教师,同一使命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推进路线 |
(二)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嵌入环境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艺术教育的行动框架 |
三、长坑小学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长坑小学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田园教育的佳范——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单案例分析 |
一、走进成佳学校 |
(一)嵌入茶乡的学校:成佳学校整体面貌概览 |
(二)成佳学校的孩子们 |
(三)身体力行的校长与勤勉的教师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实践图谱 |
(一)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推进路线 |
(二)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嵌入环境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行动框架 |
三、成佳学校在地化变革的理论译码 |
(一)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
(二)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主轴译码 |
(三)成佳学校案例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及在地化运转机理分析 |
一、基于理论译码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一)关键要素提炼:基于基本范畴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二)基于范畴关系的跨案例比较分析 |
(三)基于跨案例比较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故事线梳理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运转机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过程模型 |
(二)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作用路径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的效应机理 |
三、作为一种实践范式的乡村教育在地化再审视 |
(一)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作为方法论的实践优势 |
(二)行动表征下乡村教育在地化的实践空间分析 |
(三)乡村教育在地化变革型本质下的实践要求 |
四、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以烟台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3.1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1.3.2 情境教学理论 |
1.3.3 范例教学理论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访谈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第2章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及渗透原则 |
2.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
2.1.1 增强学生对世界的认知 |
2.1.2 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 |
2.1.3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
2.2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遵循的原则 |
2.2.1 乡土性—因地制宜原则 |
2.2.2 适度性—难易恰当原则 |
2.2.3 互动性—共同参与原则 |
第3章 烟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烟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渗透的现状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的主要依据及内容 |
3.1.2 问卷调查方式及对象 |
3.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1 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
3.2.2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3.3 烟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调查现状问题分析 |
3.3.1 客观因素分析 |
3.3.2 主观因素分析 |
第4章 烟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改进对策 |
4.1 转变评价模式,营造乡土地理教学空间 |
4.2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应用乡土地理素材能力 |
4.3 共同合作,建立共享的乡土地理资源平台 |
第5章 烟台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的教学策略 |
5.1 乡土地理导学策略 |
5.2 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策略 |
5.3 乡土地理探究学习策略 |
5.4 野外实践学习策略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四、乡土地理教学体会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2]北京百年乡土教材历史变革与现状研究 ——知识结构与地方性知识传承[D]. 何璇.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3]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通辽市乡土地理为例[D]. 马丽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临洮县W中学为例[D]. 张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国家意识与地域文化 ——文化变迁中的河南乡土教材研究[D]. 班红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6]西安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 徐佳.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1)
- [7]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D]. 陈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8]乡村教育在地化研究[D]. 王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以烟台地区为例[D]. 刘昱彤. 鲁东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