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高校伙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吉艳艳[1](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研究表明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赵沛[2](2019)在《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甘宁边区史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以往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偏重于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等方面,而陕甘宁边区经济史的研究则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及其成效的研究,更是一个前人不太深入的领域。本文以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即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的各项经济政策,从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顶层设计与适时调整、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基层实践与经验、政策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今天发展经济启迪的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考查和分析。这样做,是采用了与以往陕甘宁边区史研究中重“史”轻“论”或“以史带论”不同的视域,突出对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以体现陕甘宁边区史研究方法中的“史论并重”。从以上的视域出发,在研究过程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过程只是分析的必要前提和资料准备。本文所做的工作是:侧重于对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经济政策提出和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经济效果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认知。譬如,对于大生产运动,提出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条件下,所领导的一次成功的举国体制优势的初次展示”的观点;对于“减租减息”政策,提出它是“一项灵活的土地革命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通过调节租佃双方的投入产出比,以达到调解双方利益分配和政治认知的目的,具有时代适应性的特点”的观点;对于“开荒垦殖”,从比较成本、人力要素和制度约束的角度,分析了边区前期无人开荒的原因和开展“开荒垦殖”的举措,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从成本差异、技术水平的角度,阐释了边区优先发展手工业的理性政策选择;从“政企分开”的角度,审视公营工业管理以及对私营工业采取“有条件的鼓励和扶持”政策的成效;从边区与敌占区和国统区的比较优势,论述了边区选择“利用公营商业和私营商业”出口土产的商业贸易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从货币流通规律和法币的稀缺性论述了加强边币管理政策的必要性等。最后,依照经济学方法,对边区的经济増长速度进行了测算,得出:边区“农业年均增速为59.98%,工业年均增速118.44%,全面抗战时期边区经济平均增速为71.67%”的数据,说明“仅仅八年的时间,边区从一个极端贫困的地区发展为一个粮食基本自给,工业体系初具,军民生活明显改善的示范区,与这样的增速是匹配”的结论。全面抗战的八年,党中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陕甘宁边区军民坚持经济建设,成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边区的经济建设留给今天的启示是,任何时候要秉持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等等。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与澎湃的历史潮流一道永远前行。这些仅仅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一些粗浅的体会,今后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精细和精准的经济学分析。
刘源璞[3](2020)在《我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现状、特征及启示 ——基于54份民事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降低会加重家庭与社会在经济和心理上的负担,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体育锻炼不仅是有效改善老年人健康现状重要手段,更是关乎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因素。但随着老年人对体育锻炼需求和参与度的猛增,由此引发的侵权案件数量也在逐年攀升。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环境,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司法诉讼不仅是解决此类争议的有效方式之一,更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终途径。但相对于老年人体育锻炼状况与影响因素、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以及老年体育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对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皆不相称,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是关系到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与健康中国的全面建设。由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数据来源,依据《人民法院民事裁判文书制作规范》所提判决文书构成要素,对所收录的54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民事判决文书展开案例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及其司法诉讼现状,重点探究了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特征、责任划分的法律原则适用及法律归责,并由此探索了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的启示。主要结论如下:1.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发生时间多为早上,且在参与运动健身型活动时更易发生伤害,发生的伤害部位以股骨为主,伤害类型多是骨折;法院在处理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时,更多采取简易程序处理案件,但上诉率相对较高,案件原告主要以受害人及其家属为主,被告相对多样,主要以场地管理者、行为人等为主。2.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法院实际支持案例数与原告诉讼请求案例数差异相对较大,判决理由多以争议焦点展开,其中是否尽到相应义务是判决的主要依据;《民事诉讼法》、《侵权责任法》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三部法律是判决结果中的重要参照;实际责任承担方式以损失赔偿为主,在承担责任范围上,法院基本按照对应证据予以满足原告诉讼请求,但在精神损失费的赔偿上出入较大。3.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绝大多数是侵权责任纠纷案件,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对老年人需履行维护公共安全、管理、预见告诫、通知救助等具体职责,自冒风险可成为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的有效抗辩。4.老年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原则主要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公平原则为补充;体育运动自身风险因素、场馆因素、老年人因素是导致伤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刘国贤[4](2020)在《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研究(1912-1945)》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有其自身的演变逻辑,考察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对丰富云南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当今教育经费制度改革也能带来一些建议和启示。本文以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来源、管理、分配为主要研究对象,将1912-1945年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分别是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的起步(1912-1928):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教育经费制度的发展(1929-1941):教育经费独立、教育经费制度的停滞(1942-1945):教育经费失去独立,分析三个阶段云南省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管理机构、支出情况。1912-1928年为云南省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经费筹集以政府为中心,但是这一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常被军费挤占,教育经费匮乏,教师薪资常常拖欠,政府拨款经费有限;教育经费管理机构混乱;经费投入数目最多的是初等教育。为了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云南省教育界人士发起教育经费独立运动,力谋教育经费独立。1929-1941年为云南省教育经费独立时期的发展,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之卷烟特捐收入数目连年增加,教育经费充足;省教育厅厅长龚自知改组以前经费管理散漫的状态,成立专门的经费管理机构;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中的中学、师范教育。1942-1945年为云南省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的停滞,卷烟特捐被收归国家管理,云南省教育经费收入数减少,各级各类教育颇受影响;经费管理呈现二级财政体制;中等教育是教育经费支出的大宗。通过考察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得出其在筹集、管理、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缺位”,非政府筹集经费渠道单一;管理体制紊乱;经费分配上呈现地域分配、教育类型支出不平衡,教师薪资低。并相应地提出对当今教育经费制度改革的启示。第一,明晰筹集主体:政府主导,开阔非政府渠道经费筹集;第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第三,精准分配经费: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司波,吴天睿[5](1994)在《宁夏高校伙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文中提出 我们宁夏现有七所高校:由于宁夏是个内陆边远的回族自治区,加上宁夏高校少,规模小,基础差,办学经费紧等各种困难和不足。这样,就严重的束缚着伙管部门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伙食管理工作缺乏活力和后劲。面对现实,伙管部门怎么办?办好高校伙食的出路只有一条:加快深化伙食管理改革步伐,对内逐步实行有偿服务,对外实行经营服务。做到自收自支,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由福利型向经营型的方向转轨,使之逐步成为社会第三产业的一部分。为少走弯路,
董世华[6](2012)在《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指为了适应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解决学生上学远的困难,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完成义务教育而实行的一种特殊办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首先在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地区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寄宿制学校已经逐步成为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相比之下,寄宿制学校管理滞后于规模的扩大,在寄宿率逐渐增加的同时,有关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制度设计并没有同步跟进,绝大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是非寄宿制学校在时间上的延伸与空间上的转移。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办学条件简陋,人员配备简单化,学生生活与学习机械结合的状态。寄宿制学校内部管理欠规范,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无限制地延长寄宿生学习时间剥夺了学生课余生活,影响了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及其身心正常发育,同时也制约了寄宿制办学模式优势的发挥。为了巩固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湖北、江西、甘肃、广东和广西5省13县3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调查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研究现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即从社会化理论、教育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来阐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及其公共产品属性,以期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第三章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回顾,分析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动因及政策预期,指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但从建国初期发展至今,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目标。第四章主要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材料的综合归纳,结合文献资料,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地域分布特征、生源特点、教师生存境遇、学校成本结构、学校硬件设施及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第五章总结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是适应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尽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仍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认真总结农村寄宿制学校已有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六章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的制约,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制度设计简单化的限制等。第七章针对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即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赵春娥[7](2013)在《近代青海教育考析(1912-1945年)》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近代化后发地区,青海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决定了教育演进之途异于常规。青海教育近代变迁的前后阶段两大主题交替进行:建省前的首要任务,是主体少数民族社会的教育,完成由传统的宗教教育向普通世俗学校教育的过渡;建省后,是建立起具有近代内涵的新学科教育体系。变迁内容,从普及普通学校教育,推广以“识字”为核心的学习,再到近代新学的分科制教学。这一过程中,马氏既要引入新学,又要坚守传统,宗教教育内容始终掺杂其中,宗教人士如影随形相伴于教育左右。整个民国时期,社会在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层面交叉互融,教育近代化主题与民族、国家认同等诸多问题交织并行,教育的地方性、时代性问题突出,变迁过程滞后。不同于内地社会在西学东渐中引入西方教育制度的近代转型过程。本论文一方面通过青海教育在民国时期的演化,分析其传统教育向近代新式教育过渡的过程、特点;另一方面尝试探究青海教育变迁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发挥其引领作用,如何促使“人”的结构转型。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交代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正文的基本构架和内容如下:第一章青海地区的传统教育:儒学为主的汉文化教育主要存在于东部农耕区的汉族社会;主体少数民族社会以蒙藏社会的寺院教育、穆斯林社会的经堂教育为代表,构成区域教育中浓郁的宗教特色。第二章少数民族教育兴起与青海地区教育向近代化的过渡期(1911—1928年):通过蒙藏社会、穆斯林社会在民国初年发生的变化,剖析地方传统的宗教教育如何开始从一统天下的局面中逐渐回归到宗教本质,以及地方主要经营者的作为在民族国家变迁中如何作用于地方教育。第三章青海建省后教育近代化体系的初步建成:整体上分析青海近代教育发展轨迹,并从近代化视角分析演化内容及其过程中的区域特征,考察民国时期青海社会变革大背景下青海近代化教育体系的成型。第四章昆仑中学——近代教育变迁中的区域成果:选取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立的昆仑中学(回中)为青海自主办学的个案,探究青海教育近代化过程中地方社会如何因地制宜应对时代变革,少数民族社会教育独特的演进方式如何作用于地方社会的近代变迁。第五章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湟川中学——近代教育变迁中的特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青海办学的过程,尽显地方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对教育的促进与羁绊,矛盾的演变中教育引领区域社会转型的作用得以发挥。
赵靖茹[8](2012)在《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国家如何对待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需求还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教育都是民族国家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民族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世界民族国家保证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发展的一般规律。西藏是我国最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单一的藏民族高度聚居、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残留痕迹、全体藏民笃信喇嘛教、外国势力策划分裂活动一直活跃,西藏因此成为一个斗争繁杂、举世注目、非常敏感的地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新西藏建设人才,是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人才保证。作为未来西藏建设人才的藏族中学生,借助1984年制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在内地获得了富有内涵的成长。该政策创造了少数民族教育最独特的异地办学方式,在藏族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施加影响,以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和带动藏族群众,在内地营造民族教育的自然成长环境,有效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藏族中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优质人力资源。内地西藏班政策是中央针对特殊的西藏采取的独创性尝试,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本研究根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策略,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筑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内地西藏班政策,围绕该政策的起源、目标、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对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研究和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探寻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效果、藏族中学生跨地域跨文化成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藏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立足于三个研究层面:宏观上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发展,深入到西藏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变化的研究;中观上从内地若干西藏民族中学的办学研究,深入到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评价研究;微观上从上海共康中学的历史与特色研究,深入到共康中学学生个体的成长效果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运用了以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研究法,对全国一届近50%的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做了数据分析;通过访谈研究法,了解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实施,笔者赴武汉、重庆、上海、绍兴、常州、南通、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11所西藏民族中学访谈校长、德育教导、班主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法,进行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效果和价值研究,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人赴西藏调研,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五个地市,走访西藏地市级和乡村学校10所,了解西藏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到内地西藏班在校学生的家中向其家长了解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向现在藏工作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了解其求学感受和政策评价。技术手段上借助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对中学生提升文化知识的质量评价、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效果评价、对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对学习中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传递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拓展文化视野的评价、对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评价”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十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学习、文化、民族三个主成分因子,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上海共康中学94名学生的三个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得分进行分析,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数据左偏分布特征,获得了对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较高评价的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结论、问卷数据结果,结合访谈观点,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得分左偏分布证明内地西藏班政策整体效果良好;学习、文化、民族是影响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评价的三大因子。政策执行方面:生源的质量保证了内地西藏班政策的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限定的西藏领导干部子女的入学率,保证该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藏族学生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分离,保证了对藏族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以及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和民族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性方面:藏族厨师内地支教可以提高政策效果评价;藏族中学生在内地的藏语学习难度超过汉语。政策评价方面:内地西藏班政策全面带动了汉藏文化交流;大量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成为西藏基层干部,维护国家政权,保证民族团结,体现鲜明的政治功效;内地西藏班政策带动中央在藏其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政策建议方面:实施了26年的内地西藏班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用市场理念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内地西藏班教学质量,注重内地西藏班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藏人才政策的一体化衔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内地西藏班政策独特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促进藏汉民族相互认同、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世界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选题新颖独特。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体四个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了政策效果,方法科学准确。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都获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对国家层面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区域层面教育政策的执行、对个体层而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内地西藏班的独特政策,体现了中央更强的统筹性、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市更融洽的协调性、学校自主办学的灵活性、培养人才更鲜明的适用性,是最独特、最有效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该政策的成功实践对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的策略意义:通过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最有效的手段;按照“积极差别对待”的原则,保证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民族团结的使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优先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宏观调控,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李婧[9](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张怡[10](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们通过消费来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直接诉求,消费也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大学生是时代的先行者,其消费观不仅能够折射出当前我国社会的整体消费状况,也能够帮助我们对于未来消费社会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预判,及时调整社会的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改革生产方式,以更好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要建设者和后备军,消费观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构成范畴,能够通过直接支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影响其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因此,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领域,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进行优化探究,不仅是我国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与绿色大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多元文化交织的全球化过程中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最佳选择,更是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全新实践与突破。针对新时代大学生消费群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本论文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以郑州市四所高校的1075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和消费观现状进行了考察和探究。在对当前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与主要消费方式、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因素等基本情况的调研基础上,可以发现,纵然时代在变迁,社会的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提升,但勤俭节约的务实性消费仍然是我国大学生消费生活中的主旋律,与此同时,追求高端品牌的奢侈性消费也在大学生消费中初露端倪,个性化消费与感性化消费则是体现出新时代大学生追求精神消费的代表性新趋势。而新时代大学生在消费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从众性消费动机广泛、享受性消费趋势突出、符号化消费现象严重、超前消费现象普遍。究其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既与西方腐朽文化的传播有关,又与经济转型过程中,不良媒体对于消费经济的过度解读与推波助澜密不可分,既是高校在消费观教育方面存在滞后与不足的结果,又与我国社会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家长对于消费观教育方面的忽视有关,还包括大学生自身心智成长发育的不成熟等多种内在原因。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费思想为根源和底色,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为科学原则,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为指引方向,结合国内外有关消费的理论文献,本文认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应当至少具备绿色、勤俭节约、合理正义、全面发展四种内涵,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重点,家庭为依托,个人为保障的全方位教育场域,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二、宁夏高校伙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高校伙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解析 |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
(二) 研究成果简述 |
(三) 有待加强之处 |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论文框架 |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创新 |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对象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目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目的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全面抗战时期 |
1.3.2 陕甘宁边区 |
1.3.3 经济政策 |
1.3.4 关于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期 |
1.4 研究难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二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状况与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
2.1 陕北的经济概况 |
2.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前的经济状况 |
2.2.1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前的经济状况 |
2.2.2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经济困难 |
2.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的总方针 |
2.3.1 总方针的提出 |
2.3.2 总方针提出的必然性 |
2.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发展经济总方针的确立意义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政策 |
3.1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土改 |
3.2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的土地政策 |
3.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情况 |
3.3.1 地主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 |
3.3.2 土地所有权的确立 |
3.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践 |
3.4.1 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 |
3.4.2 减租减息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
3.4.3 减租减息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
3.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
第四章 全面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的农业政策 |
4.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供应与管理政策 |
4.1.1 粮食供应 |
4.1.2 粮食管理 |
4.2 全面抗战时期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与实践过程 |
4.2.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原因 |
4.2.2 大生产运动的实践过程 |
4.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4.3.1 大生产运动的开展和成效 |
4.3.2 大生产运动效能的经济学分析 |
4.3.3 大生产运动的历史特殊性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 全面抗战时期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展开及其实践过程 |
4.4.1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开展的原因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2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实践及其经济学分析 |
4.4.3 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4.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历史意义 |
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政策 |
5.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工业概况 |
5.1.1 工业的基本情况 |
5.1.2 发展工业的条件 |
5.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与工业政策 |
5.2.1 发展工业任务的提出 |
5.2.2 工业政策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成就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1 公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2 私营工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3.3 手工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5.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六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 |
6.1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商业状况 |
6.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商业贸易政策及其实践 |
6.2.1 商业贸易政策的基本方针 |
6.2.2 商业贸易政策的发展阶段 |
6.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成效及其经济学分析 |
6.3.1 边区内部市场的发展及经济学分析 |
6.3.2 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其经济学分析 |
6.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其经济学分析 |
6.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 |
第七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金融政策 |
7.1 陕甘宁边区成立前的金融状况 |
7.1.1 边区成立前的金融机构 |
7.1.2 边区成立前的货币流通情况 |
7.1.3 西北分行的其他业务 |
7.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体系的建立与金融管理政策 |
7.2.1 银行体系的建立及其业务 |
7.2.2 货币的发行与管理 |
7.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通货膨胀及其对策 |
7.3.1 通货膨胀及其经济学分析 |
7.3.2 通货膨胀的应对及其经济学分析 |
7.4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金融建设的历史意义 |
第八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 |
8.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政策演进 |
8.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收入政策 |
8.2.1 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
8.2.2 非经常性财政收入政策 |
8.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支出政策 |
8.3.1 财政支出方针 |
8.3.2 经常性财政支出 |
8.3.3 非经常性财政支出 |
8.3.4 财政供给制度 |
8.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 |
8.4.1 精兵简政运动的开展 |
8.4.2 节约运动的开展 |
8.4.3 精兵简政与节约运动的经济学分析 |
8.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政策的成效与历史意义 |
第九章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总结 |
9.1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总结 |
9.1.1 经济政策综述 |
9.1.2 经济政策体系 |
9.2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速度核算尝试 |
9.3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与伟大实践 |
9.4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当代启示 |
9.4.1 坚持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9.4.2 体现了共产党不忘初心的伟大理想 |
9.4.3 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9.4.4 体现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9.4.5 认识了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 |
9.5 小结: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3)我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现状、特征及启示 ——基于54份民事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国家战略 |
1.1.2 老年体育的开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 |
1.1.3 司法诉讼是维护老年体育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文献来源 |
2.2 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文献数据分析 |
2.2.1 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文献年代分布 |
2.2.2 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文献类型分布 |
2.3 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阶段 |
2.3.1 萌芽阶段 |
2.3.2 起步阶段 |
2.3.3 快速发展阶段 |
2.4 体育伤害事故研究的主要内容 |
2.4.1 有关体育伤害事故概念界定的研究 |
2.4.2 有关体育伤害事故存在问题的研究 |
2.4.3 有关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研究 |
2.4.4 有关体育伤害事故预防对策的研究 |
2.5 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研究的主要内容 |
2.5.1 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 |
2.5.2 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特征研究的主要内容 |
2.5.3 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启示研究的主要内容 |
2.6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及其伤害事故案件研究的主要内容 |
2.7 研究总结与展望 |
2.7.1 研究总结 |
2.7.2 研究展望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3.2.6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现状 |
4.1.1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时间情况 |
4.1.2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类型情况 |
4.1.3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损伤情况 |
4.1.4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审级情况 |
4.1.5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两造情况 |
4.2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现状 |
4.2.1 首部部分 |
4.2.2 事实部分 |
4.2.3 理由部分 |
4.2.4 裁判依据部分 |
4.2.5 裁判主文部分 |
4.3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特征 |
4.3.1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绝大多数是侵权责任纠纷案件 |
4.3.2 老年人体育活动场地对老年人需履行维护公共安全、管理、预见告诫、通知救助等具体职责 |
4.3.3 自冒风险可成为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的有效抗辩 |
4.4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责任划分的法律原则适用及法律归责 |
4.4.1 老年体育运动伤害事故责任划分的法律原则适用 |
4.4.2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归责分析 |
4.5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的影响因子 |
4.5.1 因子分析模型简介 |
4.5.2 老年人自身因子对司法诉讼的影响 |
4.5.3 场地项目因子对司法诉讼的影响 |
4.5.4 政策法规因子对司法诉讼的影响 |
4.5.5 社会资源因子对司法诉讼的影响 |
4.6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的启示 |
4.6.1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发展的启示 |
4.6.2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对受害人的启示 |
4.6.3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对代理律师的启示 |
4.6.4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对被告的启示 |
4.6.5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对社会公众的启示 |
4.6.6 老年体育伤害事故司法诉讼对人民法院的启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54份民事判决文书中部分案例信息 |
致谢 |
(4)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研究(1912-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六、难点与创新点 |
七、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八、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起步(1912-1928):教育经费独立运动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的起步维艰 |
一、政府筹集教育经费不足 |
二、社会团体捐资兴学的起步 |
三、大中小学生学费负担重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的管理无序 |
一、省级教育经费管理的探索 |
二、县级教育经费的管理无序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失衡 |
一、初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慢 |
二、中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慢 |
三、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慢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发展(1929-1941):教育经费独立 |
第一节 教育经费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的责任担当 |
一、政府筹集教育经费的显着增长 |
二、社会团体捐资兴学的显着增多 |
三、大中小学生学费负担减轻 |
第二节 教育经费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的规范有序 |
一、省级教育经费管理的科学化 |
二、县级教育经费管理的制度化 |
第三节 教育经费独立时期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平衡增长 |
一、初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稳步增长 |
二、中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稳步增长 |
三、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稳步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停滞(1942..1945):教育经费失去独立 |
第一节 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筹集主体的经费停滞 |
一、政府筹集教育经费的日起减少 |
二、社会团体捐资兴学的滞后 |
三、大中小学生学费负担加重 |
第二节 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教育经费管理机构的运作不力 |
第三节 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失衡 |
一、初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减少 |
二、中等教育经费的支出少 |
三、高等教育经费的支出渐趋减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影响、问题及启示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教育影响 |
一、教育经费独立运动时期教育经费与教育的起步 |
二、教育经费独立时期教育经费与教育的发展 |
三、教育经费失去独立时期教育经费与教育的停滞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民国云南教育经费筹集主体存在的问题 |
二、民国云南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民国云南教育经费支出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教育经费制度的借鉴启示 |
一、明晰筹集主体:政府主导,开阔非政府渠道的经费筹集 |
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
三、精准分配经费:建立公平、科学的教育经费分配机制 |
结语 |
附录 |
附录 A 1934年云南省政府发放全省公立小学教员奖慰金分配表.. |
附录 B 云南省厉行义务教育各县区新增小学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关于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三)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的评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农村 |
(二) 寄宿制学校 |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 |
五、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 |
六、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 逻辑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我国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的理论依据 |
一、从社会化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功能 |
(一)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社会化理论 |
(二) 社会化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功能 |
二、从教育规模经济理论透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经济功能 |
(一) 教育领域追求资源利用效率的时代背景 |
(二) 规模经济理论 |
(三) 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经济分析 |
三、公共产品理论与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共产品理论视角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财政支持路径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产生及背景分析 |
一、农村公立寄宿制中小学的历史沿革 |
(一) 萌芽阶段(1949—1978年):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反反复复” |
(二) 形成阶段(1978—1986年):国家主导下民族寄宿制中小学的兴起 |
(三) 普九时期(1987—2000年):寄宿制办学形式在全国农村地区推广 |
(四) 两基攻坚(2001—2007年):中央财政主导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
(五) 均衡发展(2008年至今):缩小城乡差距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产生的背景分析 |
(一)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公平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 |
(二) 寄宿制办学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必然要求 |
(三) 寄宿制办学是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具体要求 |
(四) 寄宿制办学是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必要举措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
一、寄宿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逐渐成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的主体 |
二、寄宿制正逐渐从西部向中东部推进,农村中小学实行寄宿制已是大势所趋 |
(一) 西部山区、牧区农村全覆盖 |
(二) 逐渐向中部推进,并向东部渗透 |
(三)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仍然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支撑力量 |
三、寄宿制学校低龄寄宿趋势明显,寄宿生中留守儿童比例上升 |
(一) 小学生寄宿比例逐渐增大 |
(二) 农村寄宿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
(一) 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逐年增加,住宿条件不断改善 |
(二) 寄宿生食堂条件不断改善,管理日益规范化 |
五、寄宿制学校师资得到有力整合,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学历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高职称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中青年教师比例高于本省及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
第五章 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成就与问题 |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取得的成就 |
(一) 解决了学生上学远的问题 |
(二) 整合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 |
(三) 保证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时间 |
(四) 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 |
(五) 缩小了城乡学生家庭教育的差距 |
(六) 营造起了学生安全成长的环境 |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寄宿需求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缺乏财政保障 |
(三) 农村寄宿制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当 |
(四)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业余生活单调 |
(五)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普遍欠佳 |
(六)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 |
(七) 低龄寄宿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
第六章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一)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义务教育投入不足,造成寄宿制学校有效供给不足 |
(二) 工农业存在剪刀差,造成农民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群体刺激了寄宿需求 |
(三) 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寄宿制学校简单扩张,办学条件难以适应寄宿生要求 |
二、低重心的义务教育管理和财政体制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三、政府办学理念的偏差危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一) 经济学思维方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各地盲目撤并举办寄宿制学校 |
(二) 政府过多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工具价值,忽视了其独特的育人价值 |
(三) 基层政府对义务教育卸责过快,相对减少了寄宿制学校投入力度 |
四、制度设计的简单化限制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动力机制设计偏向,影响了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保障机制设计不完善,影响了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的发挥 |
第七章 进一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思路 |
一、构建长效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寄宿制学校新增寄宿成本 |
(一) 构建各级政府间的成本分担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资金来源 |
(二) 构建社会对义务教育的捐赠鼓励机制,拓宽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渠道 |
(三) 明确资金投入方向,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
二、构建科学的内部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功能发挥 |
(一) 建立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着力扩大有效供给 |
(二) 科学安排寄宿生营养结构,创新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供餐机制 |
(三) 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寄宿生生命财产安全 |
(四) 合理分配学习和课余活动时间,保持寄宿生生活的完整性 |
(五) 推行保育寄宿制学校办学模式,增强低龄寄宿生学校生活适应能力 |
三、提高寄宿制学校教学质量,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
(一)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 |
(二) 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育人优势,着力提高农村学生综合素质 |
(三) 充分发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优势,满足农村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7)近代青海教育考析(1912-194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与核心概念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三) 年限起讫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三、学术前史综述 |
(一) 教育近代化 |
(二) 中国教育近代化 |
(三) 区域教育近代化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青海地区的传统教育 |
第一节 宗教教育 |
一、蒙藏社会的寺院教育 |
二、穆斯林社会经堂教育 |
第二节 以儒学为中心的汉化教育 |
一、儒学的输入及兴衰演变 |
二、儒学教育在青海地区扩展困难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麒治青期教育的新旧过渡(1911—1928年) |
第一节 马麒主政 青海近代化的准备阶段 |
一、民国初期社会面临的时代变局 |
二、马麒立足青海 |
三、马家政权的“枪杆子” |
四、青海建省雏形确立 |
第二节 穆斯林社会 以“清真小学”为主体的新式教育 |
一、“一视同仁”教育政策带动起的兴学 |
二、内地穆斯林社会教育团体 |
三、“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办学 |
第三节 蒙藏社会 “蒙番学校”为基点的普通学校教育起步 |
一、清末蒙藏教育新旧过渡的突破 |
二、以“蒙古半日学堂”为基础的扩展 |
三、西宁藏文研究社与《藏汉大辞典》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青海建省与近代教育初成 |
第一节 建省进程中近代行政体系的确立与教育近代化 |
一、国民军入青与青海建省 |
二、教育体系中的双轨制 |
第二节 蒙藏教育近代化体系的雏形 |
一、蒙藏教育制度化管理 |
二、蒙藏教育近代化历程 |
第三节 近代教育体系初建 |
一、初等教育扩充 |
二、中等教育增设 |
三、职业教育因地制宜设立专业 |
四、社会教育的初兴 |
五、政要学者考察演讲与抗日文艺宣传的社会教育效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昆仑中学——地方自主办学的成果 |
第一节 昆仑中学创建 |
一、地方建设“缺人”状况促成建校 |
二、从“师资讲习所”到“青海省回教促进会立附设第一中学校” |
第二节 昆仑中学育人模式 |
一、双文教育的双重任务 |
二、军政官员双重身份者执教 |
三、军校化管理 |
四、本土化培养 |
五、青海的“黄埔军校”——少壮派的发源地 |
第三节 昆仑中学军校化 |
一、“青海军”近代转型的需要 |
二、养成忠诚“团体”的需要 |
三、地方最高长官个性的影响 |
四、抗战时期全民皆兵的社会准备 |
第四节 “青海省回教教育促进会”办学的新旧嬗变 |
一、回促会职能演变 |
二、建省后回促会的办学成果 |
三、回促会成功的原因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湟川中学——国家力量办学的特例 |
第一节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西北教育缘起 |
一、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设立 |
二、庚款兴学趋向西北 |
三、顾颉刚等人的西北考察 |
第二节 近代化潮流与传统势力之间 |
一、地方当局对中央权力的拒迎 |
二、双方互不信任导致的不合作 |
三、地方当局不断阻挠中的艰难创建 |
第三节 近代化教育理念的实践 |
一、国际背景与近代视野 |
二、王文俊“现实的理想主义”教育理念 |
三、“现实的理想主义”教育得以实施的条件 |
四、“现实的理想主义”教育实施的成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 |
二、内地西藏班实证研究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研究文献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五、本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 |
一、加强民族认同 |
二、增进国家凝聚 |
三、促进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二、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涵精髓 |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特点分析 |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
四、跨文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本 |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依靠教育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含义 |
四、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二章 若干国家民族教育与政策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二、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德国、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德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二、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印度、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印度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三章 从蒙藏学校到内地西藏班:中央对西藏特殊的教育政策安排 |
第一节 1985年以前的西藏教育情况概述 |
一、旧西藏的历史和教育 |
二、独特的西藏礼仪和文化 |
三、西藏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四、西藏中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起源 |
一、历史上的蒙藏学校制度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计划 |
三、内地西藏班的最初设立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客观环境 |
二、教育援藏方针的初步确立 |
三、教育援藏政策的正式实施 |
四、教育援藏政策的物质保障 |
五、教育援藏政策的人才支持 |
六、教育援藏政策的配套政策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发展脉络追踪 |
一、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内地西藏班的招生人数 |
三、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的分流 |
四、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扩招 |
五、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的调整 |
第五节 特殊的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的形成 |
一、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 |
二、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汉文化环境 |
三、促进藏族中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自塑能力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四章 当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格局与特点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教育特点分析 |
一、特殊的道德教育 |
二、特殊的师生关系 |
三、特殊的管理方式 |
四、特殊的教学方法 |
五、特殊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内地西藏学校办学分析 |
一、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
二、武汉西藏中学 |
三、重庆西藏中学 |
第三节 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
一、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一:日常生活管理 |
二、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二:教育教学管理 |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三:汉语言的使用 |
四、藏族中学生对政策的改善建议分析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五章 教学机构个案分析:上海共康中学 |
第一节 上海共康中学 |
一、共康中学的前身——回民中学 |
二、共康中学的现状 |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教育 |
四、“健全学生人格”的心理教育 |
五、三年制教改实验 |
六、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
第二节 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届别情况分析 |
一、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三) |
二、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四) |
三、200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五) |
第三节 上海共康中学对西藏教育发展的贡献 |
一、学校招生覆盖面不断扩大 |
二、藏族中学生学业成绩良好 |
三、上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职业发展良好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六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轨迹分析 |
第一节 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情况分析 |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性别分析 |
二、藏族中学生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
三、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有哪些不适应 |
四、藏族中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 |
第二节 藏族中学生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传承 |
一、藏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多少 |
二、藏族中学生的语言取向如何 |
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分析 |
一、为什么来内地读书 |
二、如何看待内地办班效果 |
三、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期待是什么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对藏族中学生的成长影响 |
一、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描述 |
二、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适应的四大关 |
三、藏族中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测验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七章 绩效评价:价值与效果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评价 |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总体评价 |
二、评价的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三、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四、提取因子 |
五、西藏社会各界对政策的高度评价 |
第二节 政治价值分析 |
一、积极的道德建设 |
二、增进民族认同 |
三、培养信念坚定的新西藏建设人才 |
第三节 文化价值分析 |
一、汉藏双语促进文化交流 |
二、藏汉文化相互融合 |
三、带动文化援藏力度加大 |
第四节 教育价值分析 |
一、改善西藏教育教学设施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推动西藏中等教育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
四、提高西藏教育师资水平 |
第五节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
一、“全国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大发展 |
二、独特办学政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直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
第六节 西藏发展成就对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
二、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烦恼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教师的发展困惑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 |
一、管理体制问题 |
二、经费问题 |
三、教材和教学计划问题 |
四、教学质量监督问题 |
第四节 基干文化适应的教育政策调整 |
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
二、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 |
三、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 |
四、引进藏族厨师 |
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衔接 |
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议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接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与西藏自治区人才政策对接 |
本章参考引文 |
结论与展望 |
访谈观点摘要 |
采访程序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
附录一:访谈实录 |
上海地区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访谈六 |
访谈七 |
访谈八 |
重庆地区 |
访谈九 |
访谈十 |
访谈十一 |
西藏拉萨市 |
访谈十二 |
访谈十三 |
访谈十四 |
访谈十五 |
访谈十六 |
访谈十七 |
访谈十八 |
访谈十九 |
访谈二十 |
访谈二十一 |
访谈二十二 |
访谈二十三 |
访谈二十四 |
访谈二十五 |
访谈二十六 |
访谈二十七 |
访谈二十八 |
西藏山南地区 |
访谈二十九 |
西藏日喀则地区 |
访谈三十 |
西藏林芝地区 |
访谈三十一 |
西藏那曲地区 |
访谈三十二 |
访谈三十三 |
浙江绍兴 |
访谈三十四 |
江苏常州 |
访谈三十五 |
访谈三十六 |
江苏南通 |
访谈三十七 |
访谈三十八 |
北京地区 |
访谈三十九 |
访谈四十 |
访谈四十一 |
天津地区 |
访谈四十二 |
河南郑州 |
访谈四十三 |
附录二: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三: 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
附录四: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
附录五:2005届上海共康中学学生情况表 |
附录六: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毕业去向情况表 |
附录七: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 |
附录八 共康中学2009学年度总课表 |
附录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
致谢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研究创新点 |
二、概念解析与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解析 |
1.消费 |
2.消费观 |
3.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 |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
1.中国传统消费思想 |
2.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 |
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
三、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研究与现状分析 |
(一)调查方案的总体设计与结果分析 |
1.调查的对象与实施目的 |
2.调查问卷的题目设计 |
3.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调查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二)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现状 |
1.勤俭节约的理性消费是主旋律 |
2.感性化消费是新趋势 |
3.奢侈性消费初露端倪 |
4.个性化消费异军突起 |
(三)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存在的问题 |
1.盲目性消费广泛 |
2.享受性消费突出 |
3.符号化消费严重 |
4.超前消费普遍 |
(四)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出现问题的原因 |
1.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以及不良传媒的推波助澜 |
2.高校对于消费观教育培养的滞后与不足 |
3.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家长对于消费观教育的忽视 |
4.大学生自身心智发育的不成熟 |
四、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观的路径探究 |
(一)新时代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内涵 |
1.绿色的消费观 |
2.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
3.正义的消费观 |
4.全面发展的消费观 |
(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形成科学消费观的现实路径 |
1.政府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消费环境 |
2.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水平 |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
4.加强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科研鉴定成果 |
附录3 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状况问卷调研 |
致谢 |
四、宁夏高校伙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2]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研究[D]. 赵沛. 西北大学, 2019(01)
- [3]我国老年体育伤害事故案件司法诉讼现状、特征及启示 ——基于54份民事判决文书的实证研究[D]. 刘源璞.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民国时期云南省教育经费制度研究(1912-1945)[D]. 刘国贤.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宁夏高校伙食改革的现状与趋势[J]. 司波,吴天睿.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4(S1)
- [6]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 董世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7]近代青海教育考析(1912-1945年)[D]. 赵春娥. 武汉大学, 2013(12)
- [8]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D]. 赵靖茹. 复旦大学, 2012(03)
- [9]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10]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D]. 张怡. 郑州轻工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