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盐湖地区铁塔基础设计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谭青海,满银,高伟斌,童武,郑卫锋[1](2012)在《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及其防腐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盐湖地区盐渍土强腐蚀性、地基土软弱、地下水位高等特殊地质条件,结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 kV第二通道输变电线路工程杆塔基础大荷载作用情况,进行了盐湖地区杆塔基础设计选型与方案优化,提出了采用玻璃钢护套包裹进行防腐处理的斜柱式基础,并总结了其关键施工技术。结果表明采用玻璃钢护套进行防腐处理的斜柱式基础可在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工程中推广应用。
满银,谭青海,童武,高伟斌,郑卫锋[2](2013)在《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斜柱式基础承载能力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盐湖地区75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工程的大荷载作用条件和软弱地基特殊地质条件,开展了盐渍土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试验和斜柱式基础在竖向上拔、上拔与水平联合、下压与水平联合作用工况下的承载能力现场原位试验研究,得到了斜柱式基础的极限上拔承载力、极限下压承载力和盐渍土的上拔角,验证了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斜柱式基础设计选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其在工程应用中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胡玉锋[3](2014)在《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现场试验分析》文中提出我国内陆盐渍土环境中,在荷载作用、冻融循环、干湿交替、卤水腐蚀等多因子复合劣化作用下,混凝土遭受腐蚀破坏非常强烈。目前对于内陆强、过盐渍土地区多腐蚀因子综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问题认识仍不成熟,还处于不断总结、研究阶段。本文对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其目的是解决在内陆盐渍土地区桥涵基础使用的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的防腐蚀问题。本文采用“三布两膜”复合土工布制作的专用防腐袋将混凝土桩体包裹起来,阻止盐渍土和地下水(卤水)等腐蚀物质接触和侵入桩体,保证桩体混凝土不受到腐蚀,从而延长桩体的使用寿命。在实验室检验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专用防腐袋袋体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共设计3根桩长45m、桩径1.2m的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并在本试验依托工程所在地进行试验性施工研究,采用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对桩体承载力进行测试。通过现场试验,对“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这一新技术的操作性、可靠性、实用性、桩理论基桩承载力与实际承载力的差别等方面,进行试验性的研究总结,为在实际工程中的全面应用做一些探索性、基础性的工作,为确保察格高速公路桥涵基础工程高效率、高质量、按期完工积累实践经验。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三布两膜”复合土工布的强度特性、布与桩侧土界面摩擦特性、抗渗性、耐久性等各项指标均满足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施工要求,“三布两膜”复合土工布的设计方案合理、科学,满足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使用要求。试桩结果显示,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高,完全满足工程要求,且能有效降低地下混凝土工程对混凝土自身的要求和附加的防腐蚀措施,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可以在内陆盐渍土地区推广使用。本文总结了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在察尔汗盐湖至格尔木高速公路工程实践中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和经验。
王学明,朱梦伟,魏鹏,袁俊[4](2018)在《架空输电线路基础防腐设计研究进展与启发》文中指出本文基于输电线路基础特点,分析了混凝土、钢筋腐蚀破坏机理,并对国内输电线路基础防腐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对输电线路防腐设计的启发,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些思路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此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杨勃,安利强,曹蒙[5](2015)在《输电铁塔基础耐久性寿命预测及经济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以±800 k V特高压直流哈郑线甘3标段高标号抗腐蚀铁塔基础混凝土试点工程为背景,简要介绍了美国Life-365使用寿命及全寿命周期成本预测模型,利用其计算了该工程氯盐环境下某掏挖式铁塔基础耐久性寿命及初始建设和防腐成本。结果表明,该铁塔基础耐久性预测寿命满足60年的使用要求,基础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是阻止或减缓钢筋锈蚀最经济、最简便且有效的措施,为氯盐环境下高标号铁塔基础混凝土设计、施工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提供了参考。但考虑到阻锈剂的局限性及实际工程环境的复杂性,建议考虑基础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和施工要求,基于Life-365模型编程求解最优结果,促进Life-365更切合实际地应用于输电铁塔基础的耐久性寿命及防腐经济性分析(初始建设和防腐成本的理论预测)。
李子坚[6](1996)在《盐湖地区铁塔基础设计一例》文中研究指明介绍设置在石盐层上的一座铁塔的基础设计。
罗钰[7](2018)在《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分析》文中指出杆塔基础是整个输电线路的基石所在,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供电安全、质量。本文首先对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形式作了简要介绍,其后主要分析了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要求与具体要点,最后围绕某输电线路工程实例展开分析,选择了合理的杆塔基础形式,并作了优化设计,切实保证基础承载能力良好,合理减少了工程造价。
张晨[8](2016)在《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变形破坏及加固决策研究》文中认为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输电线路工程的输送电压也随之增高,但所要求塔基的抗拔、抗压、抗水平荷载也相应提高。锚固技术在塔基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塔基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塔基成本造价,提高了设计施工效率,保护了地质与生态环境。但限于输电线路锚固塔基起步较晚,理论研究成果较少,又面临着输电电压等级持续增高的现状,施工设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缺乏理论研究指导,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盲目性。基于此,论文以工程地质学、岩体力学、信息工程学为指导,结合地质调查、室内外试验、数值模拟、模糊数学、神经网络、信息系统开发等技术方法,对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物理力学特性、变形破坏机理、稳定性影响因子和有效加固决策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信息工程系统。首先,论文研究了锚固塔基物理力学特性,有利于从物理性能上对锚固塔基有进一步认识。论文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在全国各地广泛设置试验点,共做不同类型现场试验30余组,对比研究了在不同岩性条件下锚固塔基极限承载力的差异与变化规律;对比研究了不同岩性条件下塔基轴力的差异与变化规律,并拟合了不同岩性条件下的轴力-荷载、轴力-深度的关系函数;对比研究了不同地层岩性下试验影响范围,并给出了试验合理保护范围为1.5-2.Om;对比研究了不同地层条件下锚杆有效长度的差异,土层中有效锚杆长度约为10m,岩石中有效锚杆长度约为3.5m,验证了规范建议值的合理性。其次,论文研究了锚固塔基的变形破坏机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拉拔作用下锚杆剪切滑移模型基础上,由于其假设条件与室内试验限制使得理论解析法具有较大误差和局限性,因此论文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分析了锚固塔基的三种破坏模式:锚浆破坏、浆岩破坏、岩体剪切破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基础位移和塑性区演化过程对三种破坏模式进行了反演分析,详细再现了三种破坏模式下的破坏过程。基于破坏过程反演,论文研究了不同破坏模式下锚固塔基应力、轴力的传递规律、轴向应力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对锚固塔基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三,论文基于锚固塔基的稳定性效应研究了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并提出了有效加固决策方法。综合分析锚固塔基的影响因子可分为两大类:地层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和锚杆自身参数,论文选取了弹性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泊松比、锚固长度五个影响因子,并随机生成15组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塔基稳定性效应进行了研究,灰色关联法结果表明锚固长度对锚固塔基稳定性敏感性最高,其他四个因子敏感性几乎相等。对最敏感因子进行工程应用分析,基于敏感性大小重新生成150组试验方案,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不同地层岩性条件下锚固塔基锚杆锚固长度的最优解程序,并提出了工程应用加固决策方法。最后,论文开发了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信息系统。系统的两个子系统代表着该系统两个不同的功能: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将各条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现场试验成果信息化管理,并具有查询、修改、录用功能,将大大加速行业成果共享,提高设计施工效率;信息决策加固系统则基于设计参数对设计方案是否满足特高压输电线路塔基承载力要求进行合理评价,并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子敏感性和设计参数情况下决策最有效的加固方案,在工程实例中应用效果良好。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之处在于:(1)通过现场试验总结研究了不同岩性条件下锚固塔基极限承载力、轴力、影响范围、有效锚固长度的差异和变化规律;(2)通过数值模拟、模糊数学和神经网络方法,识别获得了影响锚固塔基稳定性最敏感因子是锚固长度,并提出了不同岩性条件下最敏感因子(锚固长度)的最优解与加固决策方法;(3)通过数值模拟反演了锚固塔基锚浆破坏、浆岩破坏和岩体剪切破坏三种破坏模式下的变形破坏过程,并研究了三种不同破坏模式下应力传递规律、轴力传递规律和轴向应力变化规律;(4)开发了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信息工程系统,特色之处在于其一能有效地将目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试验成果信息化管理,二能决策锚固塔基加固工程,具良好工程应用价值。
武丁[9](2016)在《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氯盐环境中,氯离子侵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导致的钢筋锈蚀是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破坏的主要原因,各种载荷及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应力损伤及裂缝更会加剧氯离子的侵入或渗透,从而明显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服役寿命。本论文以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基础为研究对象,利用多物理场耦合方法对氯离子在钢筋混凝土内的扩散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输电线路工程的实际特点,并考虑到荷载与外界环境因素的耦合作用以及混凝土横截面形状的影响,建立了应力损伤状态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的一维和二维理论模型。此外,从能量角度出发,还建立了力—化学耦合场中氯离子扩散模型。(具体内容见第二章)(2)基于所建立的氯离子扩散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具体研究了应力损伤状态下外界环境因素、混凝土结构因素(比如,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保护层厚度等)以及钢筋对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结构内氯离子扩散能力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规律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内在关系。(具体内容见第三章)(3)以存在裂缝缺陷的高压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修正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并结合改进的Fick第二扩散定律,详细研究了裂缝宽度、裂缝深度以及裂缝分布位置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裂缝分布不均匀性与钢筋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规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力–化学耦合场氯离子扩散模型,还讨论了拉/压荷载作用下裂缝缺陷对钢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特性的影响。(具体内容见第四章)
满银,余亮,刘洋,唐继朋[10](2019)在《软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微型沉井基础承载特性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杆塔基础的荷载特点和软土地区的特殊地质条件,开展了微型沉井基础在上拔、下压、水平、上拔与水平联合荷载工况下的承载特性真型试验研究,将得到的微型沉井基础极限承载力与理论设计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结果比较接近,表明相关理论计算公式和参数取值是可行的,分析结果验证了微型沉井基础设计选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盐湖地区铁塔基础设计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盐湖地区铁塔基础设计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及其防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 |
1.1 盐渍土特点 |
1.2 基础设计选型分析 |
2 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防腐处理 |
3 盐湖地区斜柱式基础施工 |
3.1 施工工艺 |
3.2 注意事项 |
4 结语 |
(2)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斜柱式基础承载能力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概况 |
1.1 场地地层岩性特征 |
① 粉质粘土 (Q4l) : |
② 层粉砂 (Q4l) : |
③ 层细砂 (Q4l) : |
④ 层粉砂 (Q4l) : |
1.2 斜柱式基础设计尺寸 |
1.3 斜柱式基础设计荷载 |
1.4 试验工况 |
2 试验结果 |
2.1 单纯上拔荷载作用试验工况 |
2.2 上拔+水平荷载作用试验工况 |
2.3 下压+水平荷载作用试验工况 |
3 结论 |
(3)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现场试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内陆盐渍土的工程特点及腐蚀现状 |
1.2.1 内陆盐渍土的工程特点 |
1.2.2 内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腐蚀现状 |
1.3 内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防腐蚀研究概况 |
1.4 内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防腐蚀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内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防腐措施研究 |
2.1 内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防腐措施及分析 |
2.1.1 内陆盐渍土地区混凝土防腐基本措施 |
2.1.2 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
2.2 内陆盐渍土地区桥涵基桩混凝土防腐新尝试—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专用防腐袋试验研究 |
3.1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概述 |
3.2 防腐袋材质及制作工艺 |
3.3 防腐袋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3.3.1 防腐袋的强度特性 |
3.3.2 防腐袋的渗透特性 |
3.3.3 防腐袋接缝的质量检测 |
3.3.4 防腐袋的耐久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现场试验设计与实施 |
4.1 现场试验概述 |
4.1.1 试验处工程地质条件 |
4.1.2 试验目的与意义 |
4.1.3 试验方案 |
4.1.4 试验基本要求 |
4.1.5 试验内容 |
4.2 试验桩设计及施工 |
4.2.1 桩体设计 |
4.2.2 试验桩施工工艺 |
4.2.3 试验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
4.3 试验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 |
4.3.1 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法概述 |
4.3.2 自平衡测试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
4.3.3 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规程 |
4.3.4 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步骤 |
4.3.5 试验仪器及材料 |
4.4 试验桩完整性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现场试验成果与分析 |
5.1 桩承载力自平衡试验结果及分析 |
5.1.1 试验结果 |
5.1.2 试验桩极限承载力确定 |
5.1.3 基桩设计承载力与实测承载力对比 |
5.2 桩体开挖检验 |
5.3 混凝土试块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施工应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
5.4.1 试桩工程施工优化措施 |
5.4.2 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技术优点 |
5.4.3 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效益分析及应用前景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架空输电线路基础防腐设计研究进展与启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基础腐蚀的特点 |
1.1 混凝土腐蚀特点 |
1.2 钢筋腐蚀特点 |
2 输电线路基础防腐研究进展 |
3 启发和展望 |
4 结语 |
(5)输电铁塔基础耐久性寿命预测及经济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Life-365 耐久性寿命及成本预测 |
1. 1 Life-365 概述 |
1. 2 Life-365 耐久性寿命预测 |
1. 3 Life-365 全寿命周期成本 |
2 Life-365 氯离子扩散模型 |
( 1) 扩散系数的时变性 |
( 2) 扩散系数的温变效应 |
3 工程算例 |
3. 1 基础设计参数 |
3. 2 Life-365 计算参数 |
( 1) 模拟环境参数 |
( 2) 基础混凝土参数选取 |
( 3) 最大表面氯离子浓度及其集聚时间 |
( 4) 基础主柱钢筋临界氯离子浓度 |
3. 3 计算结果 |
4 结论 |
(7)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形式 |
2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要求与具体要点 |
2.1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要求 |
2.2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具体要点 |
2.2.1 基础形式选择 |
2.2.2 基础设计优化 |
3 案例分析 |
3.1 项目概况 |
3.2 基础形式选择 |
3.3 桩基础设计优化 |
3.4 钢筋选择与布置优化 |
3.5 基础构造优化 |
4 结语 |
(8)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变形破坏及加固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础类锚固工程研究现状 |
1.2.2 基础类锚固工程物理特性研究现状 |
1.2.3 锚固塔基变形破坏机理研究现状 |
1.2.4 锚固塔基影响因子及其加固理论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 |
第二章 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1.1 锚固塔基形式分类 |
2.1.2 特高压锚固塔基物理力学特性 |
2.1.3 试验基本概况 |
2.2 不同岩性条件锚固塔基承载力试验研究 |
2.2.1 土层承载力试验研究 |
2.2.2 软岩承载力试验研究 |
2.2.3 硬岩承载力试验研究 |
2.3 不同岩性条件下锚固塔基轴力试验研究 |
2.3.1 土层轴力试验研究 |
2.3.2 软岩轴力试验研究 |
2.4 不同岩性条件下锚固塔基影响范围及有效长度研究 |
2.4.1 影响范围 |
2.4.2 锚杆有效长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锚固塔基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3.1 曲线滑移模型下锚固塔基变形破坏研究现状 |
3.2 锚固塔基变形破坏物理试验研究 |
3.3 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变形破坏过程模拟反演研究 |
3.3.1 模拟软件介绍 |
3.3.2 试验方案设计 |
3.3.3 锚浆破坏过程反演研究 |
3.3.4 浆岩破坏过程反演研究 |
3.3.5 岩体剪切破坏过程反演研究 |
3.4 不同破坏模式下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
3.4.1 应力传递规律 |
3.4.2 轴力传递规律 |
3.4.3 轴向应力变化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锚固塔基影响因子敏感性及加固决策研究 |
4.1 锚固塔基影响因子选取 |
4.2 锚固塔基影响因子稳定性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
4.2.1 Midas原理及软件介绍 |
4.2.2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 |
4.2.3 影响因子稳定性效应研究 |
4.3 锚固塔基影响因子敏感性研究 |
4.3.1 灰色关联法简介 |
4.3.2 基于基础稳定性效应的因子敏感性研究 |
4.3.3 最敏感因子最优解工程应用研究 |
4.4 基于神经网络的锚固塔基加固决策 |
4.4.1 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
4.4.2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加固决策程序建立 |
4.4.3 锚固塔基加固决策程序应用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信息系统 |
5.1 信息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
5.2 信息系统基本条件 |
5.2.1 需求分析 |
5.2.2 系统实施基本条件 |
5.3 锚固塔基信息系统开发论述 |
5.3.1 系统开发目标 |
5.3.2 系统设计原则 |
5.3.3 系统主要功能 |
5.3.4 系统开发技术与平台 |
5.3.5 系统实施方法 |
5.4 系统模块界面展示 |
5.4.1 试验信息管理系统 |
5.4.2 信息加固决策系统 |
5.5 工程实例应用 |
5.5.1 试验区工程地质条件 |
5.5.2 信息系统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工程意义 |
1.2 氯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现状 |
1.3 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1 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规律研究 |
1.3.2 氯离子扩散模型的研究 |
1.3.3 混凝土内氯离子在多场耦合下的扩散模型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饱和状态下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机理和扩散模型 |
2.1 引言 |
2.2 饱和状态下氯离子在混凝土内的扩散 |
2.3 氯离子一维扩散数学模型 |
2.3.1 氯离子结合作用 |
2.3.2 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损伤 |
2.3.3 外界环境因素 |
2.3.4 混凝土结构因素 |
2.4 氯离子二维扩散数学模型 |
2.5 力―化学耦合场中氯离子扩散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力损伤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简介 |
3.3 应力损伤下混凝土内氯离子一维扩散性能分析 |
3.3.1 一维模型的构建 |
3.3.2 模型可靠性验证 |
3.3.3 应力损伤下氯离子扩散性能研究 |
3.4 应力损伤下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二维扩散性能分析 |
3.4.1 二维模型的构建 |
3.4.2 考虑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界面的氯离子扩散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缝对钢筋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开裂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理论模型 |
4.3 有限元模型构建 |
4.4 裂缝分布不均匀性对氯离子扩散性的影响 |
4.4.1 裂缝宽度的影响 |
4.4.2 裂缝分布位置的影响 |
4.4.3 裂缝深度的影响 |
4.5 力―化学场耦合下缺陷混凝土内氯离子扩散性能 |
4.5.1 耦合场模型可靠性验证 |
4.5.2 裂缝对力―化学场耦合下氯离子扩散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软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微型沉井基础承载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试验概况 |
2.1 试验场地地层特征 |
2.2 微型沉井基础设计 |
2.3 试验工况与基础平面布置 |
2.4 试验测试 |
3 试验结果 |
3.1 上拔加载试验 |
3.2 下压加载试验 |
3.3 水平加载试验 |
3.4 上拔与水平联合加载试验 |
3.5 结果比对 |
4 结束语 |
四、盐湖地区铁塔基础设计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及其防腐研究[J]. 谭青海,满银,高伟斌,童武,郑卫锋.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2(10)
- [2]盐湖地区输电线路斜柱式基础承载能力试验[J]. 满银,谭青海,童武,高伟斌,郑卫锋.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3)
- [3]大直径袋装混凝土灌注桩现场试验分析[D]. 胡玉锋. 长安大学, 2014(03)
- [4]架空输电线路基础防腐设计研究进展与启发[J]. 王学明,朱梦伟,魏鹏,袁俊. 电力勘测设计, 2018(S2)
- [5]输电铁塔基础耐久性寿命预测及经济性评价[J]. 杨勃,安利强,曹蒙.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5(02)
- [6]盐湖地区铁塔基础设计一例[J]. 李子坚.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6(01)
- [7]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分析[J]. 罗钰.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8(05)
- [8]特高压输电线路锚固塔基变形破坏及加固决策研究[D]. 张晨.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9]输电线路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武丁.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10]软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微型沉井基础承载特性试验研究[J]. 满银,余亮,刘洋,唐继朋. 工业建筑,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