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积扇的比较沉积学——地下水与油气的富集规律

冲积扇的比较沉积学——地下水与油气的富集规律

一、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李盛富[1](2019)在《伊犁盆地中下侏罗统多种能源矿产富集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伊犁盆地位于新疆西部,在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发现清洁能源铀矿,同时发现大型煤矿,且其找矿成果十分显着,受到国内学者与地质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现已成为我国铀矿勘查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多种能源矿产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基本落实了多个砂岩型铀矿床,也探明了1600亿吨煤炭资源量。找矿工作取得重大成果,但研究程度尚不够全面,造成对伊犁盆地整体成矿潜力认识不足,特别是铀煤共存现象以及开采时序问题一直困扰着地质工作者。本文基于此问题,依托“伊犁盆地重点煤炭开发区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生产与科研项目,根据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伊犁盆地成矿地质背景,充分利用核工业、煤田、地矿、石油等主要勘查单位历年来取得的勘查成果,经过分析系统整理、综合研究,力求从整体上更全面地、更客观地总结出伊犁盆地的沉积演化史、沉积环境和成矿规律,以整个盆地为研究对象、以水西沟群为重点、以多种能源矿产为内容,研究了多种能源矿产的富集规律和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多种能源矿产勘查与开发的时序问题。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以整个伊犁盆地的多种能矿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伊犁盆地构造、沉积、矿产特征,重点研究伊犁盆地沉积作用和沉积相、典型矿产、成矿时序、成矿规律和成矿条件,并提出勘查开发时序方案。丰富了伊犁盆地成矿理论,服务地质生产。(2)研究伊犁盆地多种能源矿的成矿时序和富集规律,提出伊犁盆地能源矿产的成矿作用时序是:煤矿-铀矿(铼矿)-油气,即煤矿最早、铀矿和铼矿次之、油气最晚,并且铀矿和油气具有后生富集特征、煤矿具有原生成矿特征。(3)研究了典型矿产基本特征和成矿条件,分析了其共性和差异性,提出铀矿是本地区最重要的能源矿产,其次是煤矿,再次是铼矿,最后是油气矿产。认为构造、沉积、气候是多种能源矿产形成的基本条件。(4)从沉积厚度、砂泥比等五方面,分层段研究了水西沟群的结构、展布,重新划分了沉积相带,认为扇三角洲相和曲流河相是形成稳定的泥-砂-泥地层结构的有利相带,不仅成为良好的铀矿赋存空间,也是优质的油气贮层,为进一步研究目的层提供了工作思路。(5)针对铀煤同层共生,打破行业壁垒,推进资源共享,支持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力求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首次提出综合勘查与合理开发的设想,并试图在伊犁盆地建立协同勘查与有序开发的评价机制;(6)伊犁盆地构造稳定,成煤条件优越,在盆地边缘发现的主要煤层厚度较大而且稳定性好,一直向盆地中心延伸,通过伊参1井可进行全盆对比,并且煤质类型与变质程度几乎全盆一致。则认为主煤层在整个盆地是连续的,构造成盆地含煤地层的主要格架,从而扩大了煤矿勘查与找矿靶区;(7)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条件较好,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造就了特有的铀矿成矿规律,表明铀矿化或铀矿床仅分布在盆地边缘层间氧化带前锋线附近,盆地中心尚未发现铀异常或铀矿化显示,推测盆地中心难以形成铀矿床,进而缩小了铀矿找矿靶区。

任明达[2](1983)在《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文中研究指明 沉积相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各种沉积环境受构造、气候等条件的控制,各自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从而产生具有各种沉积特征的沉积物。沉积相分析是对地层单元进行环境解释的基础。由于沉积岩都已脱离其形成时的环境条件,因此进行沉积岩相分析的前提是建立沉积特征与环境条件之间的联系。这一任务主要通过现代沉积相的研究来完成。这类研究的意义早在十九世纪就由Walther,J提出,并命

高荣臻[3](2018)在《新疆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 ——以乌拉根铅锌矿床为例》文中提出新疆西南天山已发现有众多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矿床(点),常成群成带产出,显示出了良好的成矿条件,重大找矿突破令人期待。位于喀什凹陷北部的乌拉根铅锌矿床,是该地区矿床规模唯一可达(超)大型、矿化特征最典型、成矿过程完整且保存良好的砂岩容矿铅锌矿床,为揭示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的理想对象。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相学观测的基础上,从成矿年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矿质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等方面开展乌拉根铅锌成矿作用研究,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并总结该类型矿床区域成矿规律,揭示其关键控矿要素,明确今后找矿方向。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由于受到晚侏罗-早白垩世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远程效应和中亚地区干旱事件的共同影响,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以西南天山高铅锌背景的元古界变质基底和古生界被动陆缘沉积物为源区,沉积了一套冲积扇-辨状河-辨状河三角洲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形成了区域重要的铅锌容矿层位。(2)乌拉根铅锌矿床可能经历了晚始新世(4535Ma)、渐新世末-中新世(30-18Ma)和晚中新世(6.310.7Ma)三期成矿,这与区域油气充注、西天山构造隆升峰期相吻合,可能分别与印度板块-Kohistan-Ladakh弧联合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主帕米尔断裂(MPT)及帕米尔前缘逆冲断裂(PFT)远程效应有关。(3)闪锌矿及与其共生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低温(集中于100-150℃)、中低盐度(集中于4-14%NaCleq)的特征;方解石碳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与有机质脱羧基作用有关,暗示其可能有油气或油田卤水的加入;还原硫可能源于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TSR)和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两种方式,且两者贡献率相当。(4)系统的Pb同位素和REE分析表明成矿金属可能主要源于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红色碎屑岩;红化过程中铁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可能是导致铅锌与铜银分离的重要机制,漂白过程中伴有大量铁铅锌金属元素迁出。(5)乌拉根铅锌成矿可能是混有油气或油田卤水的还原性流体,自北向南沿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红色砂岩/砾岩运移,发生“漂白”萃取其中成矿金属元素,在有利的圈闭部位与上覆阿尔塔什组石膏或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中石膏胶结砂岩/砾岩发生硫酸盐还原反应而导致金属硫化物沉淀。(6)综上分析,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背景与其南部特提斯域多陆块单向与欧亚大陆碰撞远程效应有关,成矿作用可能受盆地结构、油气运移与红层“漂白”、古隆起、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

白晓晗[4](2020)在《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泉头组-姚家组的沉积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南隆起区作为松辽盆地的一级构造单元,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开展了丰富的勘查工作,不仅证明了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是丰富的油气成藏区,还是重要的铀矿富集成矿区。铀矿床主要富集于沉积砂体中,因此对东南隆起沉积体系的研究就尤为重要。本文在综合野外、钻井、地震及其他地质资料的基础上,以沉积相、沉积体系划分为重点,结合层序地层学分析,对东南隆起区泉头组-姚家组的沉积相、沉积体系、构造环境、砂体特征进行了研究,为寻找砂岩型类型铀矿床提供了的重要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多条野外露头、岩石薄片及录井资料的精细研究,识别研究区泉头组-姚家组沉积时期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四种沉积相类型,并进一步划分12种亚相和25种微相。东南部边缘地带沉积体系受物源控制明显,物缘供给区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体系。泉头组辫状河发育于长春-九台-范家屯一带,单层砂体一般厚12-26m,垂向上表现为泉一段辫状河向泉四段曲流河过渡,曲流河砂体厚度一般为7-10m;三角洲发育在研究区西部,砂体主要分布于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坝微相。青山口组整体为湖相沉积,以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为主,缺乏大规模砂体沉积,青一段发育发育滨浅湖沉积,在扬大城子地区发育砂质浅湖和滨湖砂滩砂体,厚度一般为6-8m,与泥质浅湖互层形成优质泥砂泥结构;青二、三段湖盆扩大,主要为深湖-半深湖沉积,泥岩隔水层厚度稳定。姚家组作为坳陷发展阶段晚期,湖泊面积缩小,表现为滨浅湖-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体系,砂泥岩互层主要分布在青山口背斜带和登楼库背斜带,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口坝微相中,砂岩厚度一般为7-10m,横向上缺乏连续性。铀矿成矿规律表明,东南隆起区铀矿有利的沉积体系为泉头期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姚家组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沉积体系和青山口组砂质浅湖-滨湖砂滩沉积体系。泉头组沉积期,在范家屯九台一带沉积了辫状河和扇中辫状河道砂体,上下分布有厚度稳定的泥岩隔水层。青山口组沉积期,主要为泥岩隔水层发育,上下发育的多层滨浅湖暗色泥岩隔水层。姚家组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虽厚度小、不连续,但干旱、半干旱的炎热气候,有利于铀的活化、迁移,是姚家组早期低品位铀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

孙雨[5](2010)在《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方法技术和精细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成熟探区翔实的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对各级次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与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技术——“逐级标准等时面控制下的逼近基准面旋回界面对比”对比方法,并应用此方法首次将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3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大区(>1000 km2)、统一、精细(单砂体级)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提出了研究区扶余油层受继承性古隆起控制的地层向盆阶梯状减薄模式,为大区域单砂体预测及岩性类油藏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地层学基础。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控制下分析了物源、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展布特征,提出研究区扶余油层主要为受西南保康物源体系末端水系和东南长春-怀德物源体系分支水系双重控制的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平均分布密度1.13支/km)、窄带状(多200-600 m)、连续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总体呈南南西向展布,构成了扶余油层的主要储层砂体,进而揭示了平面多支、独立分布、顺源带状展布的分流河道砂体及河控带状砂体是引起储层复杂多变的直接原因,这对认清岩性油藏的储层成因与分布特征、油水分布及控油因素等具有实际意义。通过深入认识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类型等,建立了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体系“五带”沉积模式,即: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沉积”模式和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在等时地层格架及其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油气成藏系统等现代油气地质学新观点,应用区域成藏综合分析技术、单砂体级控油模式分析技术及其复杂区块含油预测技术等,通过对已发现的油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系统分析,指出岩性类油藏区油气富集主要受控于5种地质因素:①成熟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运移范围及方式,成熟源岩区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未成熟源岩区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②(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各类河道砂体形成的储层占优质储层的95%以上;③青一段超压是油向下运移的输导动力,控制油气运移层位;④断裂是油气优势输导通道,断裂与砂体组合方式控制油气的运移范围与分布;⑤构造演化特征控制油侧向运聚的优势指向,鼻状构造在油气成藏关键时期诱导油气运移,并构成富油区。按照源内、源边及源外的概念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成藏模式,提出源内“先直排倒灌,后短距离侧向分配”、源边“斜坡带断层遮挡”及源外“复式聚集,长距离侧向运移”的成藏模式,为岩性类油藏富集区优选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按成藏层次分析法,首次提出了岩性类油藏区三个层次的成藏规律:①第1层次为区域成藏规律,具有“主元控油,多元耦合富集”特征,揭示了整体油气富集区带;②第2层次为三级构造成藏规律,具有“三级构造控势,单一圈闭控藏”特征,诠释了局部油水分布规律;③第3层次为单一圈闭成藏规律,具有“局部构造控界,单一砂体控层”特征,剖清了单一圈闭控藏机理。该成藏规律的提出从本质上揭示了岩性类油藏区内部复杂的油水分布规律,即:垂向多层、平面多支单砂体与复杂局部构造组合形成的圈闭以及非圈闭在空间上复杂叠置是造成岩性类油藏区油水分布极其复杂的根本原因,并指出局部构造、单期分流河道砂体及二者空间组合关系是揭开极其复杂的空间油水分布控制因素与规律的瓶颈,对于下一步岩性类油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在以上成果指导下,基于第1、2层次成藏规律预测两井、前60、前48及前48南鼻状构造轴线、北翼及邻凹斜坡为有利成藏区带;并在此区带内基于第3层次的成藏规律预测有利圈闭16个,部署井位21口,提交地质储量约3500×104t,实现了较为可观的经济价值。

梁积伟[6](2007)在《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位于华北地台西部的大型克拉通叠合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煤、铀等多种能源矿产,研究这些能源矿产在盆地内时空的赋存分布特点,需要多个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应用适合于陆相坳陷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体系,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研究侏罗系长期、中期、短期旋回的构成及各自的特点,建立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探讨沉积体系的构成及空间分布。煤、气、油、铀形成和富集总是和特定的层序部位或者特定的沉积体系相联系,而层序的形成受控于构造作用、沉积物供应、基准面变化和气候等多个方面。研究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与某种矿种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能源矿产的赋存分布规律。依据47个野外露头剖面,325口勘探井的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把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为一个构造旋回,即印支期后到燕山中期构造运动所限定的地层,上下均为不整合面限定。内部可以划分为3个明显的超长期旋回,富县组和延安组构成第一个超长期旋回(SLSC1),直罗组和安定组构成第二个超长期旋回(SLSC2),芬芳河组构成第三个超长期旋回(SLSC3)。相邻两个超长期旋回之间都以不整合面为界。旋回内部具有从早期的构造活动期到晚期的构造平静期过渡的特点,富县组和延安组下部的延10代表了构造活动期的沉积,延安组的中上部则是相对平静期。直罗组下段代表了第二个构造活动期,直罗组上段和安定组是第二个构造平静期。芬芳河组代表了第三个构造活动期。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考虑到构造运动,沉积物供应,气候和湖平面变化,侏罗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7个长期旋回和13个中期旋回。第一个长期旋回(LSC1)由1个中期旋回构成:富县组为MSC1。延安组有3个长期旋回构成,LSC2—LSC4,进一步划分为7个中期旋回MSC2—MSC8。直罗组和安定组分别代表一个长期旋回,即LSC5和LSC6,均有两个中期旋回,直罗组为MSC9—MSC10,安定组为MSC11—MSC12。芬芳河组由1个长期旋回,只能识别出1个中期旋回构成,即MSC13。每个中期旋回可划分出若干短期旋回,短期旋回在全盆地不具有可对比性,不同区域划分的短期旋回的数量和特征各不相同。通过盆地内多条连井对比剖面,建立了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层序的对比既有界面对界面的对比和地层对地层的对比,同时也有地层对界面的对比。通过对沉积构造、测井资料垂向序列、岩矿特征和生物化石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和划分侏罗系各组的沉积相及沉积体系。将研究区内的侏罗系沉积划分为冲积扇、河流、湖泊和三角洲沉积体系。冲积扇以干旱扇为主,特别指出延安组发育湿地扇沉积。河流沉积体系既有辫状河相,也有曲流河相。详细讨论了各种相、亚相、微相的特征及其空间展布,以及各种相在层序地层序列中的位置和控制机制。在构造活动期,即在基准面旋回的早期,沉积物堆积速率快,往往发育冲积扇或者辫状河沉积,但是其分布范围局限。在长期旋回的中期,随着构造活动进入相对稳定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以中期旋回为单位对沉积体系进行平面制图,刻画了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特征。对不同旋回沉积体系的对比研究,展示了鄂尔多斯侏罗纪沉积盆地充填、演化历程。研究侏罗系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不能不探讨原型盆地的类型及规模。现今的鄂尔多斯盆地是经历了构造运动和剥蚀作用改造后的残留盆地,通过构造分析和利用盆地周边的沉积记录进行对比,恢复了鄂尔多斯侏罗纪的原型盆地。侏罗纪时,除了盆地的南界为印支期隆起的秦岭造山带外——该造山带一直是一个限定性的边界,其他西部、东部和北部边界都有不同程度变化。盆地现今的西界为西缘逆冲推覆带所限,而西缘逆冲推覆带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一白垩纪。通过构造分析和沉积对比,认为盆地的西界在西缘逆冲推覆带之外,而且西界的南部和北部存在差异。盆地的东界并非现在的吕梁山,吕梁山隆起于晚侏罗世,在早中侏罗世不能起分割盆地的作用。同时,山西和河南等地的侏罗系残留地层与鄂尔多斯可以进行对比,可以推断,盆地的东界在吕梁山以东,而太行山在印支期已经隆起,所以盆地的东界最远只能达太行山。盆地的北界在侏罗纪虽然亦有活动,但是幅度小,可以认为与现今边界大致一致。在早中、侏罗世盆地的主体轮廓几乎是个正方形,随着燕山期东西向挤压应力场,盆地在东西方向收缩,南北方向变化弱,变成南北向的长方形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富集了煤、气、油、铀多种能源矿产,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的研究可以从一个方面揭示能源矿产的分布规律。煤层——尤其是区域性展布的厚煤层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和物质基础。在平面上,煤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边缘,尤其以盆地北部和西部较为富集,向“三延地区”(延长、延安、延川)方向,煤层和厚度减小和尖灭。在垂向上,煤层位于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的晚期。铀在延安组和直罗组均有产出,在平面上,铀分布于盆地周边地区,以盆地北部最为富集。在垂向上,铀赋存的层位属于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的早期,有利沉积相为河流相的河道砂体。侏罗系的油气具有下生上储的特点,有利油气富集的场所受沉积相控制,形成古地貌河道披覆油藏和岩性油藏。

方石,赵云[7](2020)在《比较沉积学概念体系的厘定与重构》文中提出近代沉积学的诸多进步都是由比较沉积学推动的,它对沉积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其被广泛应用于相模式的推断和沉积相带、储层及其非均质性的预测。比较沉积学是利用比较对象所选变量的时空展布建立模型,再利用模型推断预测被比较对象因变量时空展布的沉积学分支学科。它是根据比较沉积学类比原则,在自生旋回、他生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开展的或然性推理。完整的比较沉积学工作过程必然存在2个步骤——比较建模和推断预测。其研究方法包括相模式分析法、几何形态分析法、沉积物载荷分散体系分析法和模拟重构法4种,这些方法多与层序地层学方法联合使用。本文根据比较沉积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了历年来的典型成果。未来比较沉积学将开展更多与边界条件有关的研究、多尺度统一解释的研究,进一步加强量化,提高预测精度的研究。

马文睿[8](2014)在《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及油气成藏研究》文中指出高邮凹陷是苏北盆地各凹陷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凹陷,具有极其重要的工业价值。近年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勘探实践的不断深入,新发现构造类油气圈闭的数量逐年下降,而发现的岩性圈闭数量则日益增加,勘探重点正在逐步从构造圈闭向岩性圈闭转变,因此在凹陷内通过沉积学、构造学方面的研究来寻找有利砂体和通过石油地质学的研究来寻找油气藏成藏特征、规律进而帮助寻找有利圈闭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中生代晚白垩世—新生代古近纪断坳、断陷作用形成的陆相断陷湖盆,具有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的特征;黄珏-马家嘴地区位于该凹陷西南端,与高邮凹陷大体上有相同的构造演化特征;由于研究区处在凹陷内的两条控凹断裂—真武、汉留断层的结合部,两组倾向相反的主断层使研究区构造体系更加复杂;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地层为一被断层复杂化的小型断块油气田,具有断块破碎、沉积砂体分布复杂、油气藏分布凌乱的特征,多年来一直困扰着该地区的勘探与开发。黄珏、马家嘴地区虽然在地理上相邻相连,但勘探开发中一直将黄珏、马家嘴两个地区分别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尚未对其构造、沉积、储层、油气藏进行过整体的研究,此次研究正是在在整合岩心、测井、岩石分析化验、地震、构造、地化等资料的基础上,从构造研究出发,对物源方向、沉积相、沉积砂体成因机制等有关沉积学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就成岩演化作用对储层影响进行探讨;结合沉积展布规律,对烃源岩、输导、油气藏形成过程、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常规的物源分析方法通常是利用矿物指标等对物源进行面上方向的分析,此次研究除利用沉积学法、岩石学法、重矿物法外,还通过“矿物定区、构造定向”的方法进行,综合了构造样式与物源输送的关系对物源进行细致刻画。通过地震剖面及断层平面组合形式识别出了断槽、断裂调节带、下切河谷等沟谷输送体系,以及断阶、陡坡型坡折输送体系;沟谷、坡折是碎屑物质输送的良好渠道,两类输送体系对沉积物的输送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沉积物输送的方向与沉积砂体的厚度;通过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两个层段的重矿物、岩矿组分的分析,对沉积物的物源方向进行了面上的划分,认识到物源主要来自南、北、西三大方向;结合物源输送通道的研究,认为物源输送的具体细节是由构造活动背景下形成的沟谷、坡折带输送体系决定的,具有“构造控制沉积输送方向”的特点。基于点-线-面-体-时的研究过程和抓住重点、不放疑点的思想,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具有“水体涨落控制沉积相类型”的特点。具体归纳为黄珏-马家嘴地区戴一段湖平面上升,发育了近源的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湖泊沉积、滑塌-浊积扇沉积;戴二段水体逐步退去,发育了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湖泊沉积、滑塌-浊积扇沉积;在沉积构造与水动力条件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沉积砂体的成因机制。研究区戴南组地层中主要发育了牵引流和重力流影响下的沉积砂体。对比他人研究成果,对一些存疑的特殊沉积构造进行再研究,识别出了古震和古风暴作用的痕迹,很好地解释了黄珏-马家嘴湖区深凹中新发现的滑塌-浊积扇岩性油藏砂体的成因,认为“重力失衡、外力激发是滑塌-浊积扇发育的促因”,为该地区今后岩性油藏勘探开发提供了方向。通过单井剖面、联井剖面、平面、模式等的综合研究,对黄珏-马家嘴地区的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抛开地层单位的局限,将黄珏-马家嘴地区储层按埋深进行研究,通过对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储层物性特征和储层成岩演化阶段的研究,发现储层物性特征与储层所处的深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储层物性与所处层段的关系并不强,由于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各个层段所处的埋深不同,造成储层所处的温压场和地层水化学作用不同,储层所经历的成岩阶段也不尽相同;纵向上,处于成岩早A期-早B期的储层由于压实及胶结作用,储层物性随深度逐渐变差,而进入成岩中A期的储层受次生溶蚀等作用能够改造储层,使因压实作用减少的孔隙得到一定的恢复,因此成岩演化体现出埋深较深的黄-马东部地区成岩作用阶段高于埋深较浅的西部,同理南北两侧的成岩阶段高于中间的特征。沉积相对储层物性平面分布上的影响比较突出,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冲积扇扇中等沉积亚相发育的储层具有比其它亚相更好的物性特征。体现了“沉积相控制储层、深度控制成岩作用”。以早A、早B、中A、中B期四个成岩阶叠合Ⅱ、Ⅲ类储层类型对研究区储层进行“成岩-物性相”的研究和划分;其中有利储层主要为Ⅱ类储层,构成良好储集性能的储积体,这类储层在早、中成岩阶段都有出现。通过对盖层封闭能力和储、盖系统时空分部的分析,认为黄珏-马家嘴地区的多套储集层和盖层组合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形成了多套良好的储-盖组合。对整个凹陷内烃源岩层系进行了排查比对,认为阜四段烃源岩是凹陷戴南组主要的烃源岩层系,有机质类型为Ⅰ、Ⅱ型,为极好的烃源岩;结合油源对比资料的基础上,认为邵伯次凹发育的阜四段烃源岩是为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油气藏的供烃的主要烃源岩层系;通过对阜四段烃源岩Ro%、氯仿沥青“A”、HC、TOC、S1+S2等参数的研究,认为研究黄珏-马家嘴地区阜四段烃源岩具有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有机质演化程度高的特点,是研究区戴南组的主力供烃来源。油气成藏的特征的研究围绕着油气输导和保存的问题开展,输导体系,尤其是断层输导体系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对骨架砂体、断层、不整合面以及三者的组合形式所形成的油气输导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各级断层在油气输导中起到不同的作用:一、二级断层活动时沟通烃源岩层系,静止期起到封堵作用;三、四级断层具有一定的控藏能力;静止期的三、四级断层封堵油气,活动期的三、四级断层调节再平衡油气分布。有利相带中沉积砂体的时空展布控制了油气藏的平面展布。可将油气成藏过程概括为“大断层切穿源岩主力输导,小断层阻断运移进行封闭;砂体约束油气平面展布、活动断层进行重新分配”。通过研究,认为发育于深湖区的滑塌-浊积扇有着良好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匹配关系,扇三角洲前缘以及近岸水下冲积扇扇端沉积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发生滑落、崩塌及在古震-风暴激发下形成的“滑塌-浊积扇”将成为未来寻找岩性油气藏的重点和希望所在。

谢渊,王剑,殷跃平,武选民,文冬光,江新胜,罗建宁,魏伦武,李明辉,郑万模[9](2003)在《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沉积学初探》文中指出“含水层沉积学”是沉积学、水文地质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等相互交叉综合的产物,是以沉积学、水文地质学理论为基础,以沉积含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查明地下水赋存和循环条件、地下水系统结构特征、地下水水质成因与分布以及地下水富集规律为主要研究内容,最终服务于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的一门边缘分支学科。含水层沉积学及水文地质综合研究表明,受到沉积相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的明显控制,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赋存、循环、富集条件以及地下水水质分布总体具有北好南差、盆地南部具有下好上差的宏观规律。

李立尧[10](2019)在《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水害问题一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含水层富水性及富水区域的研究与划分对水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形成于内陆湖盆环境,发育良好的河流及湖相三角洲沉积,砂体分布复杂,在空间上相互叠置,相变迅速,富水性极不均一。因此,研究煤系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剖析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控制机理,预测富水区分布,对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沉积地质学和地质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钻井、岩心、测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应用旋回识别、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等方法对含煤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应用相标志识别等方法剖析了研究区直罗组的沉积特征,预测不同地层格架内的含水砂体的平面展布;以相分异原理为指导,研究不同相带下的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从沉积成因与成岩作用两方面总结了含水层富水性控制因素;结合随机与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三维构型地质模型,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建立相控非均质属性模型,预测地下水富集潜力区;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性特征。具体认识如下:(1)应用岩性旋回特征结合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的方法,识别煤系隐藏的旋回特征,认为直罗组整体上由一个向上变“深”的长期旋回构成。直罗组内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分别对应着直罗组的上、中、下段。三个中期旋回共划分为6个短期旋回,即6个亚段。(2)在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识别出了 8种典型的岩石相类型,6种典型的岩石相组合。其中,直罗组下段为辫状河沉积体系,识别出辫状河河道、心滩、泛滥平原和河道漫溢四种沉积微相;直罗组中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沙席、前缘沙坝、前缘沙滩等沉积微相;直罗组上段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砂体平面发育连片性相对较差,通过单井相和测井相识别出河道、点坝、决口扇、天然堤、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3)引入砂体建筑结构模型的理念,提出了含水层构型识别、构建的方法,总结了研究区不同级次构型界面的特征。将研究区直罗组各亚段地层的构型界面由大到小分为5个等级。剖析了曲流河点坝侧向加积分布、三角前缘河口坝“上凸下平”透镜状分布、辫状河心滩砂体“砂包泥”分布的建筑结构模式。总结了孤立式、连通式、叠置式三种砂体的接触关系,以及砂体高程差、厚度差和测井曲线相似性三种砂体接触关系差异的识别标志。(4)通过铸体薄片分析认为直罗组砂岩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隙、粒内孔隙、铸模孔隙三类,以粒间孔隙为主,微裂隙不发育。结合岩心观察及薄片分析,直罗组砂岩储水空间主要是孔隙。直罗组砂岩的面孔率高,分选性和连通性较好。建立了井田直罗组岩电关系,评价直罗组砂岩含水层的孔隙性。(5)在研究区沉积砂体展布和微观储水空间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成因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机理。沉积环境及对应的沉积相影响着砂体的平面展布、纵向发育厚度、建筑结构模型、空间接触关系、孔隙性和水力联系。河道、点坝和心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厚,砂质较纯,孔隙度较高,富水性较强;前三角洲、泛滥平原、河漫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薄,泥质含量高,孔隙度较低,富水性相对较弱。成岩作用控制着含水层的孔隙发育情况与地下水赋存能力。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弱,颗粒以点接触、点-线接触为主,溶蚀现象强烈。根据成岩作用影响程度定量分析,研究区成岩作用属于中-低强度压实、中-弱胶结、中等强度溶蚀砂岩。如此强度的成岩作用是导致直罗组砂岩孔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6)在含水层结构模型研究、微观孔隙分析、岩石物性实验和砂岩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控含水层构型地质模型,用于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形态,将沉积因素与岩石孔隙度相结合,建立了相控含水层非均质孔隙度模型,对地下水富集潜力区域进行了预测。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了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特征。根据矿井涌水分布及钻孔抽水试验数据,验证了富水区域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研究区提供了借鉴意义。

二、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伊犁盆地中下侏罗统多种能源矿产富集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多种能源产研究现状
        1.2.2 伊犁盆地多种能源产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工作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5 成果认识与创新点
第2章 伊犁盆地多种能源矿产成矿地质背景
第3章 目的层水西沟群沉积特征
    3.1 总体特征
    3.2 平面沉积特征
        3.2.1 八道湾组下段
        3.2.2 八道湾组上段
        3.2.3 三工河组
        3.2.4 西山窑组下段
        3.2.5 西山窑组上段
    3.3 岩石学特征
        3.3.1 岩石物理特征
        3.3.2 岩石化学特征
    3.4 沉积相的划分方案与特征分析
        3.4.1 南部斜坡带沉积相带分析
        3.4.2 北部褶皱带沉积相带分析
第4章 典型能源矿产成矿地质特征与富集规律
    4.1 煤炭资源
        4.1.1 总体特征
        4.1.2 伊犁盆地北缘煤炭成矿地质特征
        4.1.3 伊犁盆地南缘煤炭成矿地质特征
    4.2 铀矿资源
        4.2.1 总体特征
        4.2.2 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
        4.2.3 铀矿特有的成矿条件
    4.3 铼矿资源
    4.4 油气资源
    4.5 多种能源矿产富集规律
        4.5.1 多种能源矿产重要性分析
        4.5.2 多种能源矿产富集时间序列
        4.5.3 多种能源矿产空间规律
        4.5.4 多能源矿产成矿作用
第5章 多种能源矿产成藏条件分析
    5.1 构造条件
        5.1.1 构造背景
        5.1.2 构造演化对能源矿产的控制
    5.2 岩性岩相条件
        5.2.1 岩性岩相与成煤关系
        5.2.2 岩性岩相与铀成矿关系
    5.3 气候条件
第6章 勘查与开采问题研究
    6.1 综合勘查
    6.2 有序开发
    6.3 全面论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沉积学概述
二、现代冲积扇沉积特征及地下水赋存规律
    1. 冲积扇堆积体的非均质性模式
    2. 冲积扇堆积体的几何形态
    3. 冲积扇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4. 洪流沉积韵律
    5. 冲积扇相组与相序
三、古冲积扇沉积岩相与油气的关系
    1. 克拉玛依五区沉积岩相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2. 继承性深断裂型冲积扇岩体的油气预测

(3)新疆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 ——以乌拉根铅锌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铅锌矿产资源形势及发展战略
        1.1.2 西南天山砂岩容矿铅锌矿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砂岩型铅锌矿床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2 乌拉根矿床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3.1 区域断裂特征
        2.3.2 区域构造变形特征
    2.4 区域岩浆岩
    2.5 区域盆地构造演化
    2.6 区域矿产
第3章 克孜勒苏群沉积环境及源区特征
    3.1 乌恰盆地地层格架
    3.2 克孜勒苏群沉积特征
    3.3 碎屑锆石U-Pb年龄
    3.4 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源区特征
    3.5 克孜勒苏群源沉积的动力学背景
第4章 乌拉根铅锌矿床地质
    4.1 矿区地质
        4.1.1 矿区地层
        4.1.2 矿区构造
        4.1.3 矿区岩浆岩
    4.2 矿体特征
    4.3 矿石特征
    4.4 围岩蚀变
    4.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5.1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
    5.2 硫同位素
    5.3 碳氧同位素
    5.4 铅同位素
    5.5 流体包裹体测温
        5.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5.5.2 均一温度和盐度
    5.6 黄铁矿Re-Os同位素测年
第6章 乌拉根铅锌成矿作用
    6.1 成矿年龄及其动力学背景
    6.2 H_2S来源及形成机制
    6.3 成矿金属来源及萃取机制
        6.3.1 源于Pb同位素约束
        6.3.2 源于REE元素约束
        6.3.3 “红化”与“漂白”过程中金属元素迁移
    6.4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6.5 铅锌运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6.6 乌拉根铅锌成矿模式
第7章 西南天山砂岩容矿铅锌成矿规律
    7.1 砂岩容矿铅锌矿床的时空分布
    7.2 关键控矿要素
        7.2.1 “含煤碎屑岩+红色碎屑岩+膏盐建造”盆地结构
        7.2.2 油气运移与红层“漂白”
        7.2.3 古地理与古气候
    7.3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7.3.1 找矿标志
        7.3.2 找矿方向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实验方法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4)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泉头组-姚家组的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1.2.2 松辽盆地铀矿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1.3.3 本次研究工作量
第2章 地质特征概述
    2.1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1 伸展断陷阶段
        2.3.2 断拗转换阶段
        2.3.3 下沉拗陷阶段
        2.3.4 构造反转阶段
    2.4 研究区断裂特征
    2.5 研究区古气候特征
第3章 沉积相研究及层序划分
    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3.1.1 野外剖面及典型沉积特征
        3.1.2 典型测井特征
    3.2 单井沉积相分析
        3.2.1 万21 井单井相分析
        3.2.2 农47 井单井相分析
        3.2.3 榆深2 井单井相分析
    3.3 连井沉积相分析
        3.3.1 榆深2-德深5-农47-岗1 联井剖面
        3.3.2 扶152-城深1-万111-德深5 联井剖面
第4章 沉积体系特征
    4.1 沉积体系分类及特征
    4.2 沉积体系的空间配置
        4.2.1 泉头组沉积体系空间分布特征
        4.2.2 青山口组沉积体系空间分布特征
        4.2.3 姚家组沉积体系空间分布特征
第5章 铀矿床成矿条件初步分析
    5.1 地层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5.2 古气候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
    5.3 水动力条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
    5.4 沉积体系对铀矿床成矿影响
        5.4.1 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沉积体系
        5.4.2 滨浅湖-半深湖沉积体系
        5.4.3 三角洲-滨浅湖沉积体系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0.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相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0.2.2 松辽盆地及其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0.2.3 岩性类油藏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0.3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0.3.1 要解决的关键地质问题
        0.3.2 主要研究内容
        0.3.3 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基底性质及特征
        1.1.1 基底岩石学特征
        1.1.2 基底断裂特征
    1.2 盆地类型及构造演化
        1.2.1 盆地类型
        1.2.2 区域构造背景
        1.2.3 盆地演化阶段
        1.2.4 构造单元划分
        1.2.5 断裂特征及演化
    1.3 沉积盖层及地层发育特征
    1.4 松辽盆地南部坳陷期沉积体系及演化特征
        1.4.1 泉头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2 青山口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3 姚家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4.4 嫩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特征
    1.5 坳陷期湖盆发育特征
第二章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2.1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1.1 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
        2.1.2 扶余油层基准面旋回界面类型及特征
        2.1.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2.1.4 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特征
    2.2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砂体等时对比
        2.2.1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存在的问题
        2.2.2 河流三角洲体系(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方法研究
        2.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与具体步骤
        2.2.4 扶余油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及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对比
    2.3 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2.3.1 扶余油层地层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2.3.2 基准面变化与湖平面的关系及其对相序、相域的控制
        2.3.3 基准面变化过程对砂体几何形态的控制
        2.3.4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分布的控制
第三章 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
    3.1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及沉积体系研究现状
    3.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
        3.2.1 物源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3.2.2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综合分析
    3.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类型及特征研究
        3.3.1 沉积相标志
        3.3.2 沉积相~微相类型及特征
        3.3.3 测井微相识别与模式建立
    3.4 扶余油层单井沉积微相分析
        3.4.1 前41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4.2 让22 井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分析
    3.5 层序格架控制下的联井沉积微相分析
第四章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4.1 密井网开发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1 让3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2 让41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3 前60 开发区短期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4.1.4 几点重要认识
    4.2 全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沉积微相研究
        4.2.1 SSC1~SSC11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
        4.2.2 SSC12~SSC13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
    4.3 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单砂体预测
        4.3.1 有利储层类型(微相)
        4.3.2 扶余油层单砂体成因预测
        4.3.3 微相控单砂体预测
    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探讨
        4.4.1 扶余油层总体沉积特征
        4.4.2 扶余油层沉积演化规律分析
        4.4.3 扶余油层沉积体系~微相空间演化模式
        4.4.4 扶余油层沉积模式建立
        4.4.5 扶余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提出的意义
第五章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5.1 岩性类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5.1.1 油藏类型
        5.1.2 岩性类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5.2 岩性类油藏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5.2.1 扶余油层岩性类油藏成藏条件分析
        5.2.2 岩性类油藏富集控制因素探讨
        5.2.3 成藏过程分析
        5.2.4 区域成藏模式研究
    5.3 三级构造成藏模式研究
        5.3.1 三级构造成藏条件分析
        5.3.2 三级构造关键控油因素分析
        5.3.3 三级构造中的圈闭与成藏
    5.4 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研究
        5.4.1 密井网开发区单一圈闭控藏模式剖析
        5.4.2 单一圈闭形成机理及控藏模式研究
    5.5 扶余油层有利评价目标区优选
        5.5.1 基于区域~三级构造成藏规律的重点靶区预测
        5.5.2 基于单一圈闭控藏模式的有利圈闭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详细摘要

(6)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 主要研究内容
    四. 技术路线
    五. 完成的工作量
    六.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特征
    第二节 地层系统
第三章 侏罗系层序地层分析
    第一节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基准面旋回划分
    第三节 层序地层格架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
    第一节 沉积体系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第二节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富县组沉积体系
    第四节 延安组沉积体系
    第五节 直罗组沉积体系
    第六节 安定组沉积体系
    第七节 芬芳河组沉积体系
第五章 侏罗系原型盆地面貌
    第一节 原型盆地恢复的研究方法及进展
    第二节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构造应力场特征
    第三节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的原始盆地边界
    第四节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原始盆地面貌
第六章 层序地层格架内多种能源矿产的聚集规律
    第一节 多种能源矿产赋存聚集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侏罗系煤聚集规律
    第三节 侏罗系油气聚集规律
    第三节 侏罗系铀聚集规律
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科研项目
图版说明及图版
致谢

(7)比较沉积学概念体系的厘定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比较沉积学发展历程
    1.1 萌芽阶段
    1.2 理论奠基阶段
    1.3 综合爆发阶段
    1.4 量化发展阶段
2 比较沉积学的概念体系
    2.1 比较沉积学的定义及前提条件
    2.2 比较沉积学的特征
    2.3 比较沉积学的分类
    2.4 比较沉积学的基本原理
3 比较沉积学的研究方法
    3.1 相模式分析法
    3.2 几何形态分析法
    3.3 沉积载荷分散体系分析法
    3.4 模拟重构法
4 比较沉积学的研究成果
    4.1 河流比较沉积学
    4.2 扇体比较沉积学
    4.3 生物成因碳酸盐岩比较沉积学
        4.3.1 生物礁
        4.3.2 微生物碳酸盐岩
    4.4 化学成因碳酸盐岩比较沉积学
5 比较沉积学的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5.1 比较沉积学的限制因素
    5.2 比较沉积学的发展方向

(8)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及油气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基础研究
        1.2.2 沉积研究
        1.2.3 成藏研究
        1.2.4 主要工作流程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沉积学研究进展
        1.3.2 油气成藏研究进展
        1.3.3 存在问题和不足
    1.4 工作量和创新点
        1.4.1 工作量
        1.4.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概况
    2.2 构造特征
        2.2.1 主要断裂体系
        2.2.2 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填充特征
        2.3.1 层序划分
        2.3.2 地层沉积特征
    2.4 石油地质特征
    2.5 小结
第3章 物源、沉积相研究
    3.1 物源研究
        3.1.1 物源通道与沉积物搬运
        3.1.2 矿物成分与物源方向
        3.1.3 物源方向综合分析
    3.2 沉积相研究方法及步骤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相研究步骤
    3.3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相研究
        3.3.1 扇三角洲沉积
        3.3.2 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
        3.3.3 滑塌-浊积扇
        3.3.4 湖泊沉积
    3.4 沉积砂体成因研究
        3.4.1 牵引流成因沉积砂体
        3.4.2 重力成因沉积砂体
        3.4.3 外力影响下的沉积砂体
        3.4.4 生物成因沉积记录
    3.5 沉积展布与演化
        3.5.1 沉积相展布
        3.5.2 沉积相演化
    3.6 沉积相模式
    3.7 小结
第4章 储盖组合研究
    4.1 储集层研究
        4.1.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4.1.2 储层成岩作用
        4.1.3 成岩阶段研究
        4.1.4 储层综合评价
        4.1.5 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4.2 盖层研究
        4.2.1 泥岩盖层的分布特征及厚度
        4.2.2 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研究
        4.2.3 泥岩盖层的综合评价
    4.3 储盖组合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油气成藏研究
    5.1 烃源岩研究
        5.1.1 烃源岩发育层位及分布
        5.1.2 阜四段烃源岩特征
        5.1.3 阜四段烃源岩热演化及成熟度影响因素
        5.1.4 油-源亲缘性
    5.2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
        5.2.1 油气输导体系类型
        5.2.2 黄珏-马家嘴地区输导体系特征
        5.2.3 断层封闭性研究
        5.2.4 油气输导系统评价
    5.3 油气成藏研究
        5.3.1 成藏期次研究
        5.3.2 典型油气藏解剖
        5.3.3 油气成藏特征
        5.3.4 油气成藏模式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1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一、二段重矿物鉴定表
附表 2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一段矿物组分百分含量鉴定表
附表 3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二段矿物组分百分含量鉴定表
附表 4 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全岩衍射分析数据表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3.3 研究区直罗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3.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3.5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4 直罗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控砂体展布
    4.1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与物源分析
    4.2 沉积相标志
    4.3 直罗组沉积体系划分与沉积相
    4.4 相控砂体平面展布
5 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及接触模式研究
    5.1 构型概念
    5.2 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5.3 基于构型细分小层的沉积微相展布
    5.4 不同沉积成因砂体构型模式及接触关系分析
    5.5 含水砂体的不同接触模式
    5.6 砂体接触模式差异的识别标志
6 含水层储水空间与隔水层特征
    6.1 含水层特征
    6.2 隔水层特征
7 研究区直罗组孔隙型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
    7.1 沉积影响含水层内砂体分布及岩石类型
    7.2 成岩作用影响含水层内孔隙发育程度
8 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非均质富水区域研究
    8.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步骤
    8.2 地层格架建模
    8.3 相控含水层构型三维地质建模
    8.4 相控的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模型
    8.5 相控非均质富水区域划分及验证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四、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伊犁盆地中下侏罗统多种能源矿产富集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D]. 李盛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冲积扇比较沉积学——地下水和油气的富集规律[J]. 任明达. 沉积学报, 1983(04)
  • [3]新疆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 ——以乌拉根铅锌矿床为例[D]. 高荣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4]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泉头组-姚家组的沉积体系研究[D]. 白晓晗. 吉林大学, 2020(08)
  • [5]河流三角洲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岩性类油藏成藏规律研究 ——以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为例[D]. 孙雨.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1)
  • [6]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D]. 梁积伟. 西北大学, 2007(04)
  • [7]比较沉积学概念体系的厘定与重构[J]. 方石,赵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20(02)
  • [8]高邮凹陷黄珏—马家嘴地区戴南组沉积及油气成藏研究[D]. 马文睿. 同济大学, 2014(12)
  • [9]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层沉积学初探[J]. 谢渊,王剑,殷跃平,武选民,文冬光,江新胜,罗建宁,魏伦武,李明辉,郑万模. 地质通报, 2003(10)
  • [10]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D]. 李立尧.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冲积扇的比较沉积学——地下水与油气的富集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