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流行病学 (3)

植物病害流行病学 (3)

一、植病流行学(三)(论文文献综述)

曾凡勇[1](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郭瑞鸽,刘文英,吴昊[2](2015)在《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潜势的气象预报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基于1981-2010年江西省市(县)级稻瘟病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符号相关法,分苗瘟、叶瘟、穗瘟分析各时期病害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并分别建立病害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与病害高峰同期的气象因子之间,早稻苗瘟与4月份的平均气温、雨量、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早稻叶瘟与5月中旬-6月上旬的平均气温、雨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早稻穗瘟与6月上旬-7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雨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晚稻苗瘟偏重发生的概率随着苗期高湿天数和雨日的增加而增大;晚稻叶瘟与8月中旬-9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与雨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晚稻穗瘟与9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雨量、日照时数呈负相关。通过相关关系和符号相同、相反的概率差值确定各气象因子距平值的量化值和权重系数,计算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指数,建立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历史回代检验表明,模型准确率为60%75%,且对偏重级别的准确率高于偏轻级别。

郭瑞鸽[3](2013)在《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病虫害是制约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子之一,其中稻瘟病以其突发性、暴发性、致灾性强的特点,成为江西省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重要病害之一。稻瘟病的发生、流行及为害受气象因子影响显着。本项研究基于1981-2010年江西省部分县(市)稻瘟病观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江西省双季稻苗瘟、叶瘟、穗瘟病的发生特点,研究了不同时期稻瘟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季稻苗瘟、叶瘟、穗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江西省稻瘟病呈现“山区重于丘陵,丘陵重于平原;赣南和赣中重于赣北;早稻重于晚稻”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始,稻瘟病成为江西省水稻的常发性病害,2000年后稻瘟病作为江西水稻流行病害,危害加重,个别年份造成严重减产。江西省偏重级稻瘟病发生的频率以早稻穗期最高,以早、晚稻苗期最低;稻瘟病发生高峰期早稻一般赣南早于赣北赣中,晚稻一般赣北赣中早于赣南。(2)江西省双季稻生长季适温、多雨、高湿是稻瘟病发生流行适宜的气象条件;早稻生长季内气温高值区、日照低值区与早稻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区域较为一致;晚稻生长季内气温低值区、降水高值区、日照低值区与晚稻稻瘟病偏重发生的区域较为一致。(3)江西省双季稻的苗瘟、叶瘟、穗瘟病等因发生时期、所处环境不同,与气象条件之间关系不同。气温与早稻苗瘟呈正相关关系,与晚稻穗瘟的关系不明确,与其余类型的稻瘟病呈负相关关系;降水与早稻叶瘟病呈负相关关系,与晚稻穗瘟关系不明确,与其余类型的稻瘟病呈正相关关系:湿度与早稻苗瘟呈负相关关系,与晚稻叶瘟的关系不明确,与其余类型稻瘟病呈正相关关系;日照与早稻苗瘟呈正相关关系,与晚稻穗瘟病之间关系不明确,与其余类型稻瘟病呈负相关关系。(4)基于温度、降水、湿度、光照等要素距平,建立了江西省双季稻不同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准确率为60%~75%;对于各类稻瘟病偏重级别的准确率高于偏轻级别,说明模型对偏重级别病害的指示效果优于偏轻级别。

王开真[4](2005)在《番茄根际非厌氧细菌种群动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番茄青枯病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smith)Yabuuchi et al)原属假单胞杆菌属(Pseudonomas),现归为拉尔氏菌属(Ralstonia)。它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主要从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在导管内繁殖并向上扩展,传播蔓延到整个植株,引起番茄全株系统性萎焉,最终导致死亡。番茄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危害严重,它的防治比较困难。 对根部系统浸染病害,根际微生物的活动必定对病菌的浸染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少研究证明作物对土传病害的抗性与根际微生物有密切关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越丰富,物种越均匀,多样性越高时,对抗病原菌的综合能力越强。 从番茄根系周围筛选拮抗细菌防治青枯病,是因为来自土壤环境的拮抗菌,容易引入作物根际土壤,利于它的成功定殖。但目前人们对番茄根际的细菌群体情况及它们间有无相互拮抗关系了解得不够多。 本研究采用SNA平板稀释分离法调查了重庆市璧山县新堰新村蔬菜基地的健康番茄在苗期、花期、初果期和盛果期等四个不同生育期根际各部位(根表、根际、根围和非根际)中的非厌氧细菌总数量,并分析其数量的动态变化和各生育期的根际效应。同时测优势菌间及优势菌与青枯菌间的相互拮抗关系,为以后从番茄根际土壤中筛选青枯拮抗菌,并成功引入大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还测定了对青枯有抑制作用的优势菌对一些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看它们是否有广谱抗菌性。 结果表明,无论在哪个生育期,番茄根际土中非厌氧细菌数量都远大于其他部位的细菌数;根表非厌氧细菌数量也多于根围及非根际样品中的非厌氧细菌数量。各期非厌氧细菌数量的根际效应分别为苗期32.6,花期43.0,初果期55.4,盛果期63.6。从平板上根据菌落形态特征选出各样品中数量占优势的菌株共38株,根据这些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特性确定这38个菌株分别属于Artgribacter(节杆菌属)、Cellulomonas(纤维单胞菌属)、Sporolactobacillus(芽孢乳菌属)、Bacillus(芽孢杆菌属)、Derxia(德克斯氏菌属)Agrobacterium(土壤杆菌属)、Glluconobacter(葡糖杆菌属)、Xanthomonas(黄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等9个属。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优势菌之间及优势菌和番茄青枯菌之间是否存在拮抗关系,发现初果期两个根际优势细菌CJ04与CJ01间存在拮抗关系,其他优势菌之间在平板上没有表现出相互拮抗关系。16株优势细菌对番茄青枯菌有拮抗作用,来自根际的7株,来自根表的4株,来自根围的5株;其中苗期1株,花期4株,初果期4株,盛果期7株。这16株拮抗菌中,除了常见的芽孢杆菌(5株)和假单胞杆菌(3株)外,该试验中节杆菌属、葡糖杆菌属和德克斯氏菌属中的拮抗菌株数量也比较多。 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青枯拮抗优势菌对棉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棉枯萎病

李湘民[5](1991)在《植病流行学(三)》文中指出 (六)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一、流行的类型及其防治策略

李湘民[6](1991)在《植病流行学(三)》文中研究指明 (六)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植病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它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一、流行的类型及其防治策略 1.流行速度潜能和类型不同病害的流行速度不同,有的差异很大。据报道,在最适的条件下,一个生长季中病害数量增长倍数

杨演[7](1980)在《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文中研究表明 (一) 植病流行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二) 植病流行学诞生简史

二、植病流行学(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病流行学(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2)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潜势的气象预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 站点和研究时段
    1. 2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稻瘟病发生的适宜气象条件分析
        2. 1. 1 早稻
        2.1.2 晚稻
        (1)苗瘟
        ( 2) 叶瘟、穗瘟
    2. 2 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的建立
        2. 2. 1 晚稻苗瘟
        2. 2. 2 其它时段稻瘟病
    2. 3 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检验
3 结论与讨论

(3)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资料来源及处理
        2.2.1 地面气象资料
        2.2.2 双季稻物候期资料
        2.2.3 稻瘟病资料
        2.2.4 稻瘟病历史资料库的建立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江西省稻瘟病发生特征分析
    3.1 江西省稻瘟病发生特点
        3.1.1 江西省稻瘟病总体特征
        3.1.2 江西省稻瘟病历史回顾
        3.1.3 不同时期稻瘟病发生特点
    3.2 典型区域稻瘟病发生特点
    3.3 稻瘟病发生期气候特点
        3.3.1 稻瘟病主要发生期气候概况
        3.3.2 区域气候条件及与稻瘟病区域分布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
    4.1 相关分析方法的选择
    4.2 稻瘟病发生适宜气象条件分析
        4.2.1 早稻稻瘟病与气象条件关系
        4.2.2 晚稻稻瘟病与气象条件关系
    4.3 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
        4.3.1 早稻苗瘟、叶瘟、穗瘟,晚稻叶瘟、穗瘟
        4.3.2 晚稻苗瘟
    4.4 模型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5.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4)番茄根际非厌氧细菌种群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根际微生物
    1.2.根际土壤拮抗性细菌的研究利用
    1.3.作物根际微生态的研究
    1.4 利用根际微生物调节根际微生态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及药品
    2.3 采样方法
    2.4 细菌的分离
    2.5 细菌计数法
    2.6 优势菌选取
    2.7 优势菌之间及优势菌和番茄青枯菌间的相互拮抗性测定
    2.8 抗菌谱测定
    2.9 细菌鉴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总数量
    3.2 根际效应
    3.3 优势菌
    3.4 优势菌之间拮抗关系
    3.5 优势菌和青枯菌间的相互拮抗关系
    3.6 优势菌的抗菌谱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资料
发表的文章
致谢

(7)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一)植病流行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二)植病流行学诞生简史
(三)植病流行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四)植病流行学的任务和内容

四、植病流行学(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2]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潜势的气象预报模型[J]. 郭瑞鸽,刘文英,吴昊. 中国农业气象, 2015(03)
  • [3]江西省稻瘟病发生潜势气象预报模型[D]. 郭瑞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3(02)
  • [4]番茄根际非厌氧细菌种群动态研究[D]. 王开真.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5]植病流行学(三)[J]. 李湘民. 江西植保, 1991(S1)
  • [6]植病流行学(三)[J]. 李湘民. 江西植保, 1991(01)
  • [7]植病流行学的性质和任务[J]. 杨演. 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0(01)

标签:;  

植物病害流行病学 (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