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广义Ball曲线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杨艺哲,刘中法,方宇,吴晓静,杨勇,朱思伟[1](2021)在《聚焦型折射率显微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文中认为为了提高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分析聚焦型折射率显微成像系统中聚焦光斑尺寸与包络形状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机制,提出一种通过数值去卷积算法改善成像空间分辨率的方法。首先分析聚焦广义柱矢量光束的空间场分布,接着对比该光束与理想细光束在折射率显微成像过程中对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差异。通过测量折射率与形状已知的PS(Polystyrene)小球,获得该实验条件下系统的点扩展函数。采用去卷积算法对其他样品图像进行重构,获得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提高该系统的成像质量与空间分辨率有着显着的效果。
闫晓丽[2](2021)在《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滚动轴承作为组成旋转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在其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滚动轴承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整个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及时判断滚动轴承的运行状态,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识别故障类型以及评估故障的严重程度,能有效避免设备陷入失效控制,最大程度的降低机械设备运行的风险与损失。本文以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为基础,以分析振动信号所反映的被测对象动力学特性为出发点,开展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研究工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数学形态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PDEs)的形态学运算在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降噪中的应用。针对传统形态滤波的参数选择以及波形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DEs的自适应平滑连续尺度形态学滤波(PDEs smoothed 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filtering,PSMMF)的振动信号噪声抑制的方法。利用不同尺度形态学滤波结果残余差的多尺度排列熵自适应选取最优尺度组合,构造连续尺度形态学滤波器,采用B-样条插值平滑形态滤波后的结果改善波形失真问题。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降噪预处理过程中,通过提升振动信号的信噪比,增强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仿真与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信噪比提升方面具有优势性。(2)在基于PDEs的形态学运算和分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多尺度形态学(Composite multiscale morphological fractal dimension,CMMFD)的分形维数估算方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信号的分形特征的提取中。首先,采用PSMMF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降噪预处理,在不破坏振动信号中所反映的被测对象动力学特性的情况下抑制干扰噪声。随后,利用复合尺度粗粒化分析对降噪后的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再利用基于通量校正传输(Flux-corrected transport,FCT)方案的形态学运算估计不同尺度粗粒化序列的分形维数,构造CMMFD特征向量。最后,将特征向量输入分类器识别故障类型。实验结果表明CMMFD方法能有效的解决单一尺度分形维数的状态空间重叠问题,实现滚动轴承不同故障类型的有效区分,可为设备健康状态分析和故障类型识别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3)滚动轴承在故障发生的早期阶段,表征故障特征的信号成分相对微弱,往往淹没于强背景噪声中难以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振子与形态分析的滚动轴承微弱故障检测的方法。在研究典型混沌振子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混沌振子吸引子形态在不同状态下可能产生变化的特性,将基于PDEs的形态学运算应用于量化混沌振子输出信号的吸引子形态特征的分析中,采用CMMFD形态学分析方法,提取不同参数下混沌系统输出的振动信号形态特征,分析混沌振子状态发生变化时形态特征的变化,将其作为判断混沌振子状态发生变化的定量判断依据,最后利用变尺度与振子阵列结合的方法检测故障信号的特征频率,判断故障类型。仿真和实验分析表明CMMFD与混沌振子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处于轻微退化阶段的滚动轴承故障的识别。(4)针对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程度难以有效评估的问题,以数学形态谱和PDEs形态运算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尺度形态学差值谱(Continuous-scale mathematical pattern difference spectrum,CMPDS)分析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首先利用CMPDS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形态谱特征,结合局部保留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方法对高维特征进行降维。然后采用低维特征训练初始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Embedded hidden Markov model,EHMM),组合所有初始EHMM构造全局EHMM模型。最后将CMPDS特征向量输入全局EHMM训练滚动轴承退化性能模型。对全寿命周期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滚动轴承的性能退化评估。
冉兵[3](2021)在《大口径压电倾斜镜的反作用力分析及补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口径高谐振频率压电快速倾斜镜(Piezoelectric fast steering mirror,PFSM)在成为快速倾斜镜(Fast steering mirror,FSM)的重要发展方向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譬如随着通光口径和谐振频率的提高,PFSM底座输出的反作用力会与光学平台有效光学元件形成耦合动态干扰,限制自适应光学系统的光束稳定精度和倾斜像差校正能力。论文从传统四点驱动布局PFSM的工作原理出发,提出了PFSM反作用力特性分析的机械-压电耦合模型,并结合逆压电效应和机械动力学平衡关系,建立了PFSM动态反作用力的耦合数理方程。论文分析了PFSM反作用力的产生机理,设计出基于牛顿第三定律的PFSM反作用力补偿系统,建立了PFSM反作用力完全补偿消除的动态平衡条件。为厘清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补偿系统的研究思路,论文以PFSM反作用力动态特性分析到反作用力补偿实验测试研究为主线,从单PFSM分析到配备反作用力补偿系统PFSM研制的逐步深入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论文首先开展了大口径PFSM输出反作用力对光学平台有效元件的动态耦合干扰研究,为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特性分析和补偿消除的重要意义提供数据支撑。论文分析了PFSM基本元件组成、光束稳定调整原理、动力学模型和反作用力产生机理。采用数值仿真方法,验证了PFSM输出反作用力对光学平台上不同位置有效元件引起的抖动干扰,幅值和频率都不尽相同。以经典控制算法对PFSM反作用力引起的光束抖动进行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很难抑制PFSM反作用力对自适应光学系统引起的耦合抖动干扰。随后,论文开展了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动态特性研究,为反作用力补偿消除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论文首先将柔性铰链等效为弹簧-阻尼-质量系统,建立了PFSM反作用力特性分析的机械-压电耦合模型。然后,基于拉格朗日和压电本构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PFSM反作用力的耦合数理关系模型,深入讨论了PFSM反作用力与其内部元件和驱动电压参数的耦合关系特性。随后,提出了基于压电耦合理论和基于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的反作用力分析方法,分别就三款大口径(Φ250mm,Φ320mm和Φ400mm)PFSM反作用力和偏转角行程与驱动电压幅值、驱动电压频率及中心柔性铰链等效刚度之间的耦合关系展开研究,验证了反作用力耦合数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最后,对比两种反作用力分析方法,基于压电耦合理论的分析方法获取反作用力数据更准确,可以更好的反应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特性。然后,论文在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动态特性和分析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补偿消除系统的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PFSM反作用力的产生机理,设计出基于牛顿第三定律的PFSM反作用力补偿结构。然后,论文开展了所设计PFSM反作用力补偿结构的动态平衡条件研究,从理论上推导并建立了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偏转平衡方程的反作用力完全补偿消除的动态平衡关系模型。随后,基于压电耦合理论的反作用力数值分析显示,PFSM反作用力补偿系统的反作用力消除比率最高可达99%,表明了所设计反作用力补偿系统的有效性和所建立动态平衡条件的正确性。最后,论文初步探索了PFSM堆叠式压电驱动器横向剪切应力和纵向拉伸应力与驱动器顶部柔性转接铰链的等效抗弯刚度、驱动电压频率和幅值之间的关系,表明优化设计驱动器顶部柔性铰链抗弯刚度可有效避免压电驱动器发生断裂损坏。最后,论文研制了一款配备反作用力补偿系统的320mm口径PFSM,并搭建了PFSM性能指标和反作用力测试平台,实验测试反作用力的消除比例可达90.45%,证实了PFSM反作用力补偿系统的有效性。论文研究结果表明,为大口径PFSM配备反作用力补偿系统是消除PFSM反作用力、避免PFSM输出反作用力对光学平台有效元件造成耦合干扰的有效途径。
王犇[4](2021)在《球头铣削表面形貌表征及摩擦磨损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工件表面的形貌特征与其功能特性密切相关,合理的形貌特征可以使得表面具备更加优异的摩擦磨损特性,表面的形貌特征与摩擦磨损特性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但目前两者之间关联性尚不清晰。表面粗糙度参数是表面形貌特征最直观、最有效的反映,可以实现表面质量的量化表征。因此,本文以具有扇贝状凹坑结构特征的球头铣削表面为研究对象,依据球头铣刀特殊的刃线结构和刀工接触方式,通过改变加工参数、刀具与工件的初始相位差以及刀具振动等相关因素,获得具有不同形貌特征的加工表面。针对球头铣削加工过程中多因素影响下表面形貌特征与功能特性之间关联性不明确的实际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结合所提出的灰色变化关联度模型,获得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接触面积、磨损深度变化率以及摩擦系数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了基于三维表面纹理参数的摩擦磨损特性预测模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针对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摩擦磨损特征参数之间量纲不同、变化幅度各异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灰色变化关联度模型,通过参数区间变化率的整体性视角,建立不同量纲参数之间的关联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改进了多参数下系统特征的预测模型。研究成果为论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建立加工参数、刀具与工件初始相位差、刀具振动三种因素影响下球头铣削表面的三维形貌模型,提取不同模型的表面形貌点云数据,基于ISO25178-2标准完成不同模型三维表面纹理参数的计算,结合不同影响因素下表面形貌特征的变化规律,有效区分不同因素对表面形貌的影响,为不同因素影响下表面摩擦磨损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再次,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滑动磨损过程的有限元仿真连续动态分析模型,基于Archard磨损理论,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Umeshmotion子程序,并结合ALE自适应网格技术实现滑动过程中模型网格的自动重新划分,完成滑动磨损过程中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磨损量等参数的动态提取,为不同形貌特征下表面摩擦磨损特性的研究确立了一种新的方法。然后,依据不同表面形貌滑动过程中的摩擦磨损特性,提出用于评定稳定阶段表面磨损特征的磨损深度变化率,结合灰色变化关联度理论,得到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接触面积、磨损深度变化率的关联序列,提取摩擦磨损特性的评价参数,分析表面形貌特征对滑动磨损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成果可以解决不同影响因素对表面摩擦磨损特性影响分析的难题,揭示表面形貌特征对功能特性的影响机理。最后,以加工参数、刀具与工件初始相位差、刀具振动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球头铣削实验加工表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之间的关联特性,建立球头铣削表面形貌的表征体系,完成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摩擦磨损特性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和预测评估。研究成果有效的解决球头铣削表面形貌评价表征及摩擦磨损特征的预测评估问题。
张洁[5](2021)在《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影响的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强震后的震害调查表明,螺栓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的破坏常具有超低周疲劳破坏的特征。本文针对震害中螺栓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的破坏特征,开展其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的研究。本文选用圆钢管与螺栓球节点组合试件(以下简称管球组合试件)为对象,首先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超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并基于仿真分析技术进行了试验模拟及塑性铰计算模型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等因素在内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为强震下该类结构体系开展弹塑性计算分析提供研究基础与参考。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8),以管球组合构件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影响的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展开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结论有:(1)对81个管球组合试件进行了3种加载制度下的超低周疲劳试验,记录了试件的变形过程、破坏形态、杆端力和杆端位移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模型的变形和破坏形态与震害调查中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中杆单元的变形及破坏形态基本一致。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详细整理与分析可见,试验模型的滞回曲线基本呈Z型、不饱满,曲线受拉与受拉不对称,节点刚度对其刚度退化以及耗能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对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进行弹塑性动力分析时,应考虑节点刚度的影响。(2)采用ABAQUS分析软件建立了试验用管球组合试件的有限元模型,建模时通过设置面-面接触来模拟螺栓球与螺栓之间螺纹的咬合以及套筒与螺栓球及封板之间的接触关系,同时了考虑了钢材的损伤、管球组合试件的初始缺陷等影响因素,并采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试验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试验过程仿真分析表明,采用精细化有限元分析可以较好地模拟试验过程。采用试验过程仿真分析模型对杆单元塑性铰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得到了节点刚度对杆单元塑性铰模型的影响规律。(3)采用试验仿真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对螺栓球节点网格结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补充。基于杆单元塑性铰影响因素参数化分析结果,提出了杆单元改进的受拉屈服承载力及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公式中引入了系数及来考虑杆端节点刚度的影响。同时考虑节点刚度的影响,建立了杆单元刚度退化与其延性系数间的数学表达式。(4)利用简单系数对管球组合试件的滞回曲线进行了简化。提出了适用于管球组合试件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模型中通过引入、等一系列系数考虑了节点刚度及塑性累积损伤的影响,通过对SAP2000杆单元塑性铰模型的修正得出了新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将修正的塑性铰模型计算结果与SAP2000塑性铰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塑性铰模型计算所得滞回曲线与试验所得滞回曲线吻合更好。(5)基于所提出的塑性铰模型对SAP2000杆单元塑性铰模型进行修正,分别采用SAP2000杆单元塑性铰模型与修正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对案例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塑性铰模型对网架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后,结构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都呈凹陷状。但两者塑性铰数量及塑性发展程度不同,由于修正的塑性铰模型考虑了节点刚度的影响,当地震加速度峰值相同时,杆件内力较高,其塑性铰数量要比采用SAP2000塑性铰模型的网架结构的塑性铰数量少约16.9%~28.01%,其失效界限加速度峰值比采用SAP2000塑性铰模型时低约17.23%~47.05%。可见,强震下螺栓球节点空间网格结构在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时如不考虑节点刚度的影响会高估结构的失效界限加速度峰值,故对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时应该考虑节点刚度的影响。
李欢欢[6](2021)在《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电力低碳转型大背景下,水轮发电机组(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和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作为稳定灵活性资源将消纳更多风光可再生能源。受电力负荷峰谷差与自身水-机-电耦合特性的双重影响,水轮发电机组将面临更为频繁的过渡过程,顶盖振动、导轴承摆度及尾水压力等指标参数剧烈变化,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及调能效果。本文以揭示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复杂水-机-电耦合关联机制与解析多指标参数复杂波动变化背后潜在风险规律为关键科学问题,构建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安全评价新框架,并将水轮发电机组动态调节特性纳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入网的现实情景下,进一步优化机组互补性能与互补效益,取得以下三方面研究成果。1.围绕揭示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复杂水-机-电耦合关联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克服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轴系模型或抽蓄电动机模型不能全面描述机组水-机-电耦合特性的缺陷,探究子系统耦合切入点,建立两类机组过渡过程水-机-电耦合模型并深入研究机组动态稳定性。主要包括:(1)针对一管两机常规水轮发电机组,由水轮机力矩推求转轮水力不平衡力,以水力不平衡力为切入点耦连发电机不平衡磁拉力、阻尼力、碰摩力及水导轴承非线性油膜力,使水力系统与机电耦合系统紧密联系,利用特征线法求解引水管-尾水管传递函数、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轴系受力方程,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统一模型,将可靠性验证后的耦合统一模型应用于开机稳定性分析,研究主要运行或结构参数对机组振动特性影响规律,优化主要参数取值,从而使机组能够以最经济、操作最简便的优化方式提高过渡过程稳定性。结果表明:转子振幅与自调节系数关系可用二次方程近似描述,转子振幅与转轮进出口直径比关系可用五次方程近似描述;轴承离心率对开机振动失去响应的临界数量级趋近于1×10-6,转轮进出口直径比最优取值趋近于0.8,自调节系数最优取值趋近于3。(2)针对一管两机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将其抽水调相运行时水压扰动等异常变化等效为高斯随机型或阶跃型外部激励,以“外部激励影响有功输出,有功输出影响无功特性”为切入点耦连水力系统与机电耦合系统,利用特征线法求解复杂管道传递函数并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耦合励磁装置及抽蓄电动机模型,建立完整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多机调相仿真模型。利用可靠性验证后的仿真模型研究外部激励作用下进相与迟相转化机制及多机间无功流动特性,并结合工程案例提供调相机跳机情景下的风险缓解建议。结果表明:一台机组受到外部激励时,易导致并行机组进相深度减小甚至转迟相运行;阶跃激励比高斯随机激励对进相与迟相转化行为影响更大;阶跃激励较大时,励磁电流辅助调节作用可适当缓解调相不稳定性。2.围绕解析多指标参数复杂波动变化背后潜在风险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克服子系统耦合复杂性造成风险特征提取和风险表现归类困难问题,提出利用动态风险量化方法深入挖掘两类机组过渡过程指标参数间及与运行风险间关联规律的新思路。(1)为准确界定常规水轮发电机组不推荐运行区、且缓解推荐运行区风险问题,基于理论修正的顶盖振动、导轴承摆度及尾水压力等动平衡实验关键指标参数,利用动态熵改进模糊集评价方法与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提出动态熵-模糊集风险评价方法与灰-熵关联动态风险评价方法深入挖掘不推荐运行区与推荐运行区关键指标参数潜在风险规律,以概率形式量化机组实时风险度,提取高风险指标参数并对危险度排序。结果表明:机组不推荐运行区可从0 MW~121 MW缩减至0 MW~100 MW,将为灵活性调度增加21 MW可调容量。推荐运行区内不同水头下指标参数危险度排序存在明显差异,证明不同运行水头下定位的高风险部件将各有侧重。(2)为缓解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运行风险,考虑导叶直线关闭和球阀-导叶联动关闭两种方式,利用训练数据和相应风险判别准则改进传统Fisher判别法,提出基于Fisher判别的动态风险评价方法深入挖掘甩负荷过程水轮机流量、转速、尾水压力及蜗壳压力等关键指标参数风险演化特征,量化各工况点下机组运行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导叶直线关闭和球阀-导叶联动关闭方式下机组不稳定运行概率分别为0.23和0.16,说明导叶直线关闭方式下机组甩负荷后会出现包括水锤压力在内的严重稳定性问题,若不优化导叶关闭方式,长期运行将造成部件疲劳损伤;两种关闭方式下机组风险演化特征均呈现双峰特性,其中第1波峰发生于甩负荷初期,而第2波峰发生于甩负荷后期;球阀辅助关闭的加入对机组第1波峰运行风险缓解作用极小,但可显着降低第2波峰风险概率。3.围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入网严重威胁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及调能效果这一现实情景,克服现有经济目标函数缺乏对灵活性水电机组调节成本量化的缺陷,构建超调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及响应峰值等水电机组动态调节性能指标以衡量PID控制参数、能源配比及传输线路布置优化对水光互补系统稳定运行优化作用。进一步地,以水风互补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取高敏感性超调量指标量化水电机组动态调节成本,综合考虑电能损失成本、投入成本及售电利润等较完备的投入-产出费用因子,提出以成本-利润为目标函数的水风互补发电效益评价方法,研究风速类型、容量配比及市场电价波动对互补发电效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风电接入比例超54.5%时,最不利风速条件下风力发电效益将反超水力发电效益;分时电价每天捕获的互补系统总发电效益比固定电价效益要高出1万元左右。
黄文杰[7](2021)在《基于RBF的板球系统控制与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板球系统在经典控制对象球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控制对象。本文主要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和板球系统小球轨迹控制精度为目的,在径向基函数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自适应改进PID控制的基础上,从算法优化的角度入手,设计并提出几种板球系统优化方案。首先,本文对固高板球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对于电机控制球盘倾角,使小球受力产生运动的过程从动力学和能量守恒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拉格朗日法在建立数学模型方面的优点,完成板球系统模型的定性分析。由于板球系统多变性、强耦合性的特点,在忽略光线对摄像头图像采集的影响及球板之间摩擦带来的能量损耗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的前提下,角度控制量模型相比于角加速度控制量模型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因此可以将板球系统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运动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子系统进行分析。其次,针对传统PID控制在板球系统实验中表现出控制时间长、小球轨迹精度低等问题,将RBF神经网络算法与PID控制相结合,以实现对板球系统控制能力的优化。又根据RBF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在线寻优能力和非线性映射的特点,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引入加速率(Accelerate Rate)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为提高RBF-PID控制精度,引入卡尔曼滤波算法(Kalman Filtering)并设计卡尔曼自适应PID控制器;为优化RBF-PID控制算法的轨迹跟踪能力,利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板球系统RBF-PID控制器,并在MATLAB环境下验证改进后的算法在提高系统参数自整定的能力和加强系统鲁棒性方面的可行性。设计控制器后本文利用固高板球系统作为实验平台,分别设置单次和多次的定点跟踪控制实验和方形轨迹跟踪实验,通过对优化前后的算法进行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改进后的控制算法相比于原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可以降低强耦合系统的不确定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其中AR_RBF-PID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的能力最好;KF_RBF-PID算法能够有效去除过程噪声和测量噪声;LM_RBF-PID控制算法在实物平台轨迹跟踪控制中的总体性能最好。
徐峰[8](2021)在《面向板球系统的滑模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板球系统可以看作是在二维空间中的球杆系统的扩展,作为一个多自由度的复杂系统,板球系统常常作为控制领域中理论研究的一种重要的实验对象,被用来验证各种控制算法性能。滑模控制是非线性系统控制中的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特殊之处在于其控制过程中的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性使得被控系统的状态在沿着轨迹做小范围快速上下切换运动,正是这种不连续特性使得滑模控制具备良好的鲁棒性,但使系统产生抖振问题。本文以板球系统为控制对象,进行滑模控制算法研究,围绕板球系统轨迹跟踪控制存在的抖动大、误差大等问题,以及滑模控制抖振问题和滑模趋近律的趋近速度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在模糊滑模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将变论域思想、自适应控制融入到板球系统控制器设计中,针对板球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其中,变论域模糊控制的输入输出变量论域可以在线调整,实现对滑模切换控制系数的逼近,在收缩和伸张过程可以提高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自适应调整切换增益大小,尽可能减小切换增益,提升控制性能的同时削弱抖振。然后,由于趋近律滑模控制器方法,在趋近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系统的动态运动品质,因此,提出一种变指数幂次趋近律。趋近律中的非线性组合函数和变指数项能够加快在远离和靠近滑模面时的收敛速度,并能够在有限的一定时间范围内,使系统状态从任何初始位置趋近到滑模面。变指数幂次趋近律在控制系统的不同响应阶段的指数参数都能够自适应调整,将其与其他趋近律进行收敛性对比,并进行板球系统轨迹跟踪仿真实验。最后,针对终端滑模控制在靠近滑模面时收敛速度变慢的问题,提出一种互补终端滑模控制方法,提高控制系统品质。结合变指数幂次趋近律提出一种新的板球系统滑模控制方案,为了验证板球系统滑模控制方案所具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设计对比仿真实验进行分析。在相同滑模趋近律的情况下,将互补终端滑模控制、终端滑模控制、互补滑模控制和传统滑模控制进行板球系统轨迹跟踪仿真实验对比,对各控制方案进行分析。
朱乐欢[9](2021)在《关于射影空间中广义球的逆紧全纯映射》文中提出复射影空间Pn上的广义球是逆紧全纯映射这一研究课题下重要的研究对象.一方面,我们将普通广义球拓展到边界可以是Levi--退化的情形,探究它们之间的局部全纯逆紧映射的刚性理论?另一方面,我们讨论普通广义球间的逆紧映射的分类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我们首先概述了逆紧全纯映射的研究背景,然后着重介绍普通广义球和有界对称域各自之间的逆紧全纯映射的研究起源与进展现状.最后,我们引入本文主要的定理.第二章,我们主要研究具有Levi--退化边界的广义球之间的局部逆紧全纯映射的刚性问题.首先详细地分析其包含的射影线性子空间的模空间,然后借助于射影线性子空间的参数化刻画,引入射影空间上的格拉斯曼丛具有的双纤维空间结构.接着,我们根据与极大值以及延拓相关的若干引理,得到局部逆紧全纯映射是线性的.最后在此基础上,我们给出具有Levi--退化边界的广义球间局部逆紧全纯映射的具体描述.此外,上述结果亦可视为普通广义球的相关结论的推广.第三章,我们首先讨论普通广义球上的逆紧有理单项式映射的分类问题,即视为对Seo[71]中主要定理的拓展.接下来,具体介绍Ng[65]以及Seo[71]中所揭示的广义球上的逆紧有理映射与第一类型不可约有界对称域之间的逆紧全纯映射两者之间的联系.最后我们借助于此关联,得到了一些第一类有界对称域之间的逆紧全纯映射的新例子.
孙丹丹[10](2021)在《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该研究是一项在数学教育中运用数学史的实证研究,关注数学史研修对在职初中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的影响。为此,研究者设计实施了一项旨在发展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的基于数学史的网络研修项目,共持续一年,包含九个主题的数学史学习及教学研讨,研究致力于分析:参与研修项目的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是否有转变?如果有:(1a)教师数学观内容有何转变?(1b)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2a)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有何转变?(2b)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有何转变?(3)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转变有何联系?这些转变与数学史有怎样的联系?研究收集了教师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李克特问卷、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前后测开放性问卷、9个研修主题的反思单及若干教师的反思单追踪访谈、个案教师教学设计、个案教师半结构化访谈等数据,综合教师总体与教师个案两个层面来分析问题1教师数学观的变化及问题2教师数学教学观的变化,总体层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教师观念转变趋势,个体层面的分析有助于深入转变细节,问题3数学史、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转变关系的探索依赖于具体情境,因此仅在个案层面回答。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法分析教师总体观念转变,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教师个体观念转变。研究发现,教师数学观表现出更支持柏拉图主义和问题解决观、更否定工具主义观的趋势,教师数学教学观表现出更支持强调理解及学生中心、更否定强调表现的趋势。具体而言,教师数学观内容的转变体现在:持有更加动态的数学观;倾向认为数学思维的应用也是一种数学应用;否定数学是不相关的事实规则集合。教师数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阐释性、例证性、论证性、一致性的增强。教师数学教学观内容转变体现在:深化“双基”目标;重视情意及观念目标的培养;尊重及重视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及思考;补充调整教科书。教师数学教学观持有方式转变体现在:例示性、论证性、执行性及联结性增强,冲突性减弱。研究从数学史(横向枚举史、纵向演进史)和HPM课例实施及观摩两方面阐述了数学史网络研修对数学教师观念的影响路径。本研究理论创新在于综合信念内容及信念持有方式两个视角来探索数学史对数学教师观念系统的影响,关注了已有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较少关注的数学教学信念,同时讨论了数学观与数学教学观之间的联系。实践创新在于设计了可推广的指向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的教师教育项目,借助网络研修拓广了以数学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辐射面,为开展“互联网+教师教育”提供参考原型。
二、一类广义Ball曲线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广义Ball曲线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聚焦型折射率显微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基本原理 |
2.1 折射率的测量原理 |
2.2 广义柱矢量光束与理想细光束的理论模拟 |
2.3 理论模拟实验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光学系统的原理以及搭建 |
3.2 实验样品及结果分析 |
4 结 论 |
(2)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现状 |
1.2.1 故障特征增强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故障模式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
2.1 引言 |
2.2 数学形态学理论 |
2.2.1 形态学基本运算 |
2.2.2 多尺度形态学滤波 |
2.3 基于偏微分方程理论的形态学运算 |
2.3.1 偏微分方程基本理论 |
2.3.2 P-M各向异质扩散滤波 |
2.3.3 基于PDEs的形态学运算 |
2.4 振动信号的平滑形态滤波降噪 |
2.4.1 多尺度形态学降噪滤波器的构造 |
2.4.2 基于PDEs的形态学降噪滤波器的构造 |
2.4.3 信号聚合与平滑 |
2.5 轴承故障仿真信号分析 |
2.5.1 轴承局部缺陷故障模型 |
2.5.2 基于PSMMF的降噪分析 |
2.5.3 对比分析 |
2.6 实例信号验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复合尺度形态分形维数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3.1 引言 |
3.2 形态学分形维数基本理论 |
3.2.1 基于MC的分形维数估计 |
3.2.2 基于FCT方案的形态学分形维数估计 |
3.2.3 参数对PDEs-MFD估计的影响 |
3.2.4 形态学分形维数估计方法比较 |
3.3 复合多尺度形态学分形维数 |
3.3.1 多尺度形态学分形维数估计 |
3.3.2 复合多尺度形态学分形维数 |
3.3.3 基于CMMFD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流程 |
3.4 仿真信号分析 |
3.5 实测故障信号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沌振子与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
4.1 引言 |
4.2 典型的混沌振子动力学特性分析 |
4.2.1 Duffing振子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4.2.2 Lorenz振子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4.2.3 定性判据的抗噪性能分析 |
4.3 典型的混沌振子的形态特征分析 |
4.3.1 Duffing振子的CMMFD特征提取 |
4.3.2 Lorenz振子的CMMFD特征提取 |
4.4 基于形态学分形维数与混沌振子的故障诊断方法 |
4.4.1 抗噪性能分析 |
4.4.2 混沌振子状态判断 |
4.4.3 检测盲区的消除 |
4.4.4 故障诊断流程 |
4.5 仿真实验分析 |
4.6 实验信号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连续尺度形态差值谱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
5.1 引言 |
5.2 连续尺度数学形态谱 |
5.2.1 数学形态谱基本理论 |
5.2.2 广义数学形态谱 |
5.2.3 连续尺度数学形态谱 |
5.2.4 不同方法对比分析 |
5.3 基于连续尺度形态差值谱的轴承性能退化评估方法 |
5.3.1 基于局部保留投影的高维特征降维的方法 |
5.3.2 基于嵌入式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分类方法 |
5.3.3 基于连续尺度数学形态谱的轴承退化性能评估流程 |
5.4 实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大口径压电倾斜镜的反作用力分析及补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适应光学系统及工作原理 |
1.2.1 波前校正器 |
1.2.2 波前像差 |
1.3 大口径快速倾斜镜的研究发展现状 |
1.4 快速倾斜镜反作用力分析及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1.5 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补偿面临的技术难题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产生机理及耦合干扰研究 |
2.1 大口径PFSM基本组成 |
2.1.1 PFSM反射镜 |
2.1.2 压电陶瓷驱动器 |
2.1.3 柔性支撑铰链 |
2.1.4 PFSM基座 |
2.2 PFSM波前畸变校正原理和动力学模型 |
2.2.1 PFSM波前整体倾斜校正原理 |
2.2.2 PFSM光束稳定调整原理 |
2.2.3 PFSM动力学模型 |
2.3 PFSM反作用力产生机理 |
2.4 PFSM反作用力对AO系统的耦合动态干扰 |
2.4.1 反作用力对AO系统的耦合干扰分析 |
2.4.2 反作用力对AO系统的耦合干扰测试 |
2.5 小结 |
第3章 PFSM动态反作用力耦合数理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1 PFSM反作用力耦合模型的简化 |
3.2 PFSM反作用力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 基于压电耦合理论的PFSM反作用力分析 |
3.3.1 PZT材料的逆压电效应 |
3.3.2 压电耦合理论的本构方程模型 |
3.3.3 PFSM的反作用力特性分析 |
3.4 基于多体系统刚柔耦合理论的PFSM反作用力分析 |
3.4.1 PFSM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分析的基本理论 |
3.4.2 PFSM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求解模型的建立 |
3.4.3 PFSM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PFSM反作用力补偿系统设计与分析 |
4.1 四点驱动PFSM的布局分析 |
4.2 PFSM反作用力补偿结构设计及原理分析 |
4.2.1 PFSM的反作用力补偿消除结构设计 |
4.2.2 PFSM的反作用力补偿消除原理 |
4.3 PFSM反作用力补偿消除平衡关系模型的建立 |
4.4 PFSM动态反作用力的补偿消除分析 |
4.5 堆叠式PZT驱动器动态应力分析 |
4.5.1 堆叠式PZT驱动器动态受弯应力模型 |
4.5.2 堆叠式PZT驱动器动态受弯应力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大口径PFSM反作用力实验研究 |
5.1 实验测试方案设计 |
5.2 PFSM性能指标的实验研究 |
5.2.1 PFSM偏转角行程的实验研究 |
5.2.2 PFSM机械谐振频率的实验研究 |
5.3 PFSM反作用力及补偿消除的实验研究 |
5.3.1 PFSM反作用力特性的实验研究 |
5.3.2 PFSM反作用力补偿消除的实验研究 |
5.4 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6.2 创新工作总结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球头铣削表面形貌表征及摩擦磨损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表面形貌的评定方法 |
1.2.2 表面形貌的评价表征参数 |
1.2.3 表面形貌的摩擦学特性 |
1.2.4 灰色关联分析 |
1.3 相关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课题来源与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表面的接触特性及评价 |
2.1 表面接触特性分析 |
2.1.1 单峰接触模型 |
2.1.2 理想粗糙表面接触 |
2.1.3 随机粗糙表面接触 |
2.1.4 法向接触分析 |
2.2 球头铣削加工表面接触特性 |
2.2.1 滑动磨损过程中的单峰接触模型 |
2.2.2 滑动磨损表面接触特性 |
2.3 表面形貌的三维评价参数 |
2.3.1 高度参数 |
2.3.2 空间参数 |
2.3.3 混合参数 |
2.3.4 功能参数 |
2.3.5 体积参数 |
2.4 灰色变化关联度及预测分析模型 |
2.4.1 灰色变化关联度 |
2.4.2 灰色预测分析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球头铣削表面形貌的表征 |
3.1 不同影响因素下表面的形貌特征 |
3.1.1 加工参数对表面形貌的影响分析 |
3.1.2 初始相位差对表面形貌的影响分析 |
3.1.3 刀具振动对表面形貌的影响分析 |
3.2 球头铣削表面形貌模型 |
3.2.1 不同参数下的表面形貌模型 |
3.2.2 纹理偏移距离影响下表面的形貌模型 |
3.2.3 刀具振动幅度影响下的表面形貌模型 |
3.2.4 多因素影响下表面形貌的三维模型 |
3.3 球头铣削表面的三维表面纹理参数 |
3.3.1 加工参数对三维表面纹理参数的影响 |
3.3.2 形貌偏移距离影响下的三维表面纹理参数 |
3.3.3 不同振动幅度下的三维表面纹理参数 |
3.3.4 多因素影响下表面形貌的承载面积率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滑动磨损过程的有限元仿真 |
4.1 滑动磨损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 |
4.1.1 Archard磨损模型 |
4.1.2 滑动摩擦磨损过程的有限元仿真思路 |
4.2 仿真分析中接触面积的变化特征 |
4.2.1 表面形貌尺寸特征影响下接触面积的变化特征 |
4.2.2 表面形貌形状特征影响下接触面积的变化特征 |
4.2.3 表面形貌振动影响下接触面积的变化特征 |
4.2.4 多因素影响下表面接触面积的变化特征 |
4.3 不同表面接触压力的变化特征 |
4.3.1 表面形貌尺寸特征对接触压力的影响 |
4.3.2 形貌偏移对接触压力的影响 |
4.3.3 振动特征对接触压力的影响 |
4.4 滑动磨损仿真中的磨损特性 |
4.4.1 形貌尺寸对表面磨损特征的影响 |
4.4.2 形貌偏移距离对表面磨损特征的影响 |
4.4.3 振动幅度影响下表面的磨损特征 |
4.4.4 多因素影响下表面磨损深度的变化特性 |
4.4.5 球头铣削表面形貌接触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面纹理参数与摩擦磨损特性的关联 |
5.1 三维表面纹理参数对接触面积的影响 |
5.1.1 Bowden与Tabor摩擦理论 |
5.1.2 形貌尺寸特征影响下的关联分析 |
5.1.3 表面形貌形状特征影响下的关联分析 |
5.1.4 形貌振动特征影响下的关联分析 |
5.2 三维表面纹理参数对磨损特征的影响 |
5.2.1 加工参数影响下的关联分析 |
5.2.2 形貌偏移距离影响下的关联分析 |
5.2.3 刀具振动影响下的关联分析 |
5.3 多因素影响下表面的形貌特征与摩擦磨损特性 |
5.3.1 球头铣削表面的形貌特征 |
5.3.2 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联性 |
5.3.3 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磨损深度变化率之间的关联性 |
5.3.4 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摩擦磨损特性的关联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球头铣削实验加工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 |
6.1 球头铣削加工实验 |
6.1.1 球头铣削实验方案 |
6.1.2 球头铣削加工后的表面形貌 |
6.1.3 滑动摩擦磨损试验 |
6.2 加工表面特征分析 |
6.2.1 实验表面纹理参数之间的关联性 |
6.2.2 三维表面纹理参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联性 |
6.3 表面的摩擦磨损性能预测评估 |
6.3.1 三维表面纹理参数的有效性分析 |
6.3.2 基于三维表面纹理参数的摩擦系数预测 |
6.3.3 磨损深度变化率的预测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影响的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空间网格应用介绍 |
1.1.2 地震震害介绍 |
1.1.3 空间网格结构抗震研究的意义 |
1.2 空间网格结构抗震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流程 |
1.3.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钢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2.2.1 动力时程分析的数值求解方法 |
2.2.2 地震波的选取 |
2.3 空间网格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 |
2.4 钢结构滞回模型 |
2.4.1 微观层次滞回模型 |
2.4.2 宏观层次滞回模型 |
2.5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 |
2.5.1 塑性铰模型概述 |
2.5.2 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螺栓球节点与圆钢管组合试件超低周疲劳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 |
3.3 试验模型 |
3.3.1 设计思路 |
3.3.2 试件 |
3.3.3 模型的材料特性 |
3.3.4 模型安装 |
3.4 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
3.4.1 加载装置及系统 |
3.4.2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
3.4.3 应变片测点布置 |
3.5 加载方案 |
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1 试验稳定性验证 |
3.6.2 变形过程及破坏特征 |
3.6.3 滞回曲线 |
3.6.4 骨架曲线 |
3.6.5 刚度退化 |
3.6.6 耗能能力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过程仿真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单元类型 |
4.2.2 材料模型 |
4.2.3 加载模式 |
4.2.4 模型信息 |
4.2.5 初始几何缺陷 |
4.2.6 分析步骤 |
4.3 有限元模型校核 |
4.3.1 变形图的比较 |
4.3.2 滞回曲线的对比 |
4.3.3 有限元模型特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影响因素参数分析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参数设置及加载制度 |
5.2.1 计算模型参数设置 |
5.2.2 管球组合试件编号说明 |
5.2.3 加载制度设置 |
5.3 杆单元承载力分析 |
5.3.1 节点刚度对杆单元受拉屈服承载力影响分析 |
5.3.2 节点刚度对杆单元受压承载力影响分析 |
5.4 杆单元刚度退化分析 |
5.4.1 节点刚度对杆单元刚度退化的影响 |
5.4.2 刚度退化与延性系数之间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影响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 |
6.1 引言 |
6.2 塑性铰模型的建立方法 |
6.3 骨架曲线模型 |
6.3.1 骨架曲线模型 |
6.3.2 骨架曲线模型参数的确定 |
6.4 塑性铰刚度退化规律 |
6.4.1 卸载刚度 |
6.4.2 加载刚度 |
6.4.3 承载力退化 |
6.5 考虑节点刚度影响的杆单元塑性铰模型的建立 |
6.6 SAP2000塑性铰模型的修正 |
6.6.1 SAP2000塑性铰模型参数计算 |
6.6.2 塑性铰模型的修正 |
6.7 修正塑性铰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6.7.1 模型的建立 |
6.7.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案例 |
7.1 引言 |
7.2 模型设计 |
7.3 强震下弹塑性能分析 |
7.3.1 分析方法 |
7.3.2 地震波的选取 |
7.3.3 塑性铰设定 |
7.3.4 初始条件 |
7.4 不同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分析 |
7.4.1 EL波作用下结构的对比分析 |
7.4.2 Hollywood波作用下结构的对比分析 |
7.4.3 人工波作用下结构的对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 |
1.3 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综述 |
1.3.1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
1.3.2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
1.3.3 两类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风险分析 |
1.4 水风光多能互补性优化及经济效益评估综述 |
1.4.1 多能互补性优化 |
1.4.2 多能互补经济效益评价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开机过渡过程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开机特性 |
2.3 水轮发电机组基本模型 |
2.3.1 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 |
2.3.2 轴系模型 |
2.4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统一新模型 |
2.4.1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模型的建立 |
2.4.2 参数设置 |
2.4.3 模型验证 |
2.5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开机稳定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调相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抽水调相工况特性 |
3.3 抽水调相运行理论 |
3.3.1 抽水调相运行迟相与进相基本理论 |
3.3.2 多机进相运行稳定性理论 |
3.4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 |
3.4.1 多机系统抽水调相模型的建立 |
3.4.2 模型验证 |
3.5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调相运行稳定性分析 |
3.5.1 励磁电流作用下多机调相运行稳定性分析 |
3.5.2 外部激励作用下迟相与进相运行转化机制分析 |
3.6 抽水调相风险情景下的运行建议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轮发电机组典型过渡过程运行风险分析 |
4.1 引言 |
4.2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不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
4.2.1 试验机组参数设置与运行区初步界定 |
4.2.2 动平衡实验与初步分析 |
4.2.3 动态熵-模糊集风险评价方法 |
4.2.4 不推荐运行区优化与动态风险分析 |
4.3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
4.3.1 试验机组概况与运行水头设置 |
4.3.2 动平衡实验与初步分析 |
4.3.3 灰-熵关联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
4.3.4 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
4.4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风险分析 |
4.4.1 甩负荷过渡过程导叶及球阀-导叶联动关闭规律 |
4.4.2 数据来源 |
4.4.3 基于Fisher判别的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
4.4.4 考虑导叶-球阀联动关闭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风险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风光混合系统互补性能与发电效益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水光混合系统互补性能优化研究 |
5.2.1 动态调节性能指标 |
5.2.2 水光互补发电模型 |
5.2.3 算例分析 |
5.3 水风混合系统互补发电效益优化研究 |
5.3.1 基于成本-利润的互补发电效益评价方法 |
5.3.2 水风互补发电仿真模型 |
5.3.3 互补性验证 |
5.3.4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其他指标隶属度函数 |
附录 B 参数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RBF的板球系统控制与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板球系统控制与优化的研究意义 |
1.2 板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板球系统的定性分析及建模 |
2.1 GBP2001型板球系统的组成部分 |
2.1.1 机械部分 |
2.1.2 视觉部分 |
2.1.3 运动控制器 |
2.1.4 控制软件 |
2.2 板球系统的模型及分析 |
2.2.1 以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模型 |
2.2.2 板球系统的数学模型 |
2.3 板球系统控制模型简化 |
2.3.1 角加速度控制量模型 |
2.3.2 角度控制量模型 |
2.4 数学模型线性化及解耦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板球系统控制器设计 |
3.1 PID控制算法 |
3.2 板球系统的RBF-PID控制算法 |
3.2.1 RBF神经网络 |
3.2.2 板球系统RBF-PID控制器设计 |
3.3 改进板球系统的RBF-PID控制 |
3.3.1 引入加速率的改进RBF-PID控制 |
3.3.2 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RBF-PID控制 |
3.3.3 基于LM算法改进RBF-PID控制 |
3.4 板球系统仿真实验 |
3.4.1 搭建板球系统仿真模块 |
3.4.2 板球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物板球系统控制实验 |
4.1 控制评价指标 |
4.2 小球定点位置控制结果 |
4.2.1 板球系统单次定点控制实验 |
4.2.2 板球系统多次定点控制实验 |
4.3 板球系统轨迹跟踪控制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面向板球系统的滑模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板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板球系统数学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板球系统控制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滑模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在板球系统中的应用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板球系统与滑模控制简介 |
2.1 板球系统数学建模 |
2.1.1 板球系统介绍 |
2.1.2 板球系统动力学分析 |
2.1.3 简化板球系统模型及仿真建模 |
2.2 滑模控制基础理论 |
2.2.1 滑模控制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 |
2.2.2 滑模控制抖振问题 |
2.2.3 滑模趋近律设计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
3.1 模糊系统 |
3.1.1 模糊系统设计 |
3.1.2 模糊系统的逼近精度 |
3.2 滑模控制器设计 |
3.3 变论域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器设计 |
3.3.1 变论域模糊控制 |
3.3.2 板球系统控制器设计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指数幂次趋近律的互补终端滑模控制 |
4.1 变指数幂次趋近律设计 |
4.1.1 设计基础 |
4.1.2 变指数幂次趋近律 |
4.2 趋近律滑模特性理论分析 |
4.2.1 收敛时间分析 |
4.2.2 干扰稳态误差界分析 |
4.2.3 收敛性对比分析 |
4.3 板球系统控制器设计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9)关于射影空间中广义球的逆紧全纯映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结果 |
第二章 具有Levi-退化边界的广义球之间的逆紧全纯映射 |
2.1 预备知识 |
2.2 射影线性子空间 |
2.3 双纤维空间 |
2.4 准备工作 |
2.5 主要定理的证明 |
第三章 普通广义球间的逆紧有理单项式映射 |
3.1 预备知识 |
3.2 逆紧有理单项式映射 |
3.3 有界对称域之间的逆紧全纯映射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本文总结 |
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背景 |
1.1.1 数学史教育价值呼吁实证研究的验证 |
1.1.2 教育改革落实亟需教师观念的调整 |
1.1.3 信息技术发展强力支撑教师网络研修的推行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概览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教师观念 |
2.1.1 国内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
2.1.2 国外教师信念及观念研究述评 |
2.2 数学史与教师专业发展 |
第3章 概念框架 |
3.1 理论的作用 |
3.2 研究问题中的理论要素 |
3.3 观念及信念系统 |
3.3.1 信念内涵:信念和知识 |
3.3.2 信念结构:信念系统 |
3.4 教师的数学观 |
3.4.1 三种概观和判断 |
3.4.2 三种数学观 |
3.4.3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观 |
3.5 教师的数学教学观 |
3.5.1 三种数学教学观 |
3.5.2 大纲及课标中的数学教学观 |
3.6 理论视角的联系 |
3.7 研究问题的细化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项目背景 |
4.1.1 主题选择 |
4.1.2 项目组织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收集 |
4.4 研究工具 |
4.5 数据分析 |
4.6 信效度分析 |
第5章 教师观念变化趋势 |
5.1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
5.2 数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
5.2.1 数学演进 |
5.2.2 数学应用 |
5.2.3 数学本质 |
5.3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量化分析 |
5.4 数学教学观变化趋势的质性分析 |
5.4.1 教学目标 |
5.4.2 教学过程及师生角色 |
5.4.3 学生学习 |
5.4.4 教学资源 |
第6章 教师观念转变案例研究 |
6.1 个案 1:孙老师 |
6.1.1 孙老师的数学观 |
6.1.2 孙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
6.1.3 孙老师案例小结 |
6.2 个案 2:侯老师 |
6.2.1 侯老师的数学观 |
6.2.2 侯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
6.2.3 侯老师案例小结 |
6.3 个案 3:李老师 |
6.3.1 李老师的数学观 |
6.3.2 李老师的数学教学观 |
6.3.3 李老师案例小结 |
6.4 跨案例分析 |
6.4.1 数学观 |
6.4.2 数学教学观 |
6.4.3 发展机制 |
第7章 结论 |
第8章 讨论 |
8.1 与已有研究的联系 |
8.2 可能回答的问题 |
8.3 回顾理论与方法论 |
8.4 回顾教育研究的三个方面 |
8.5 启示、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研修主题示例 |
附录2 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开放问卷(研修前后) |
附录3 函数主题反思单示例 |
附录4 个案教师访谈提纲(研修后) |
附录5 《中学数学教师数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
附录6 a《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初测问卷 |
附录6 b《中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问卷》正式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一类广义Ball曲线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聚焦型折射率显微成像系统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J]. 杨艺哲,刘中法,方宇,吴晓静,杨勇,朱思伟. 光学学报, 2021(17)
- [2]基于数学形态学与混沌理论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D]. 闫晓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大口径压电倾斜镜的反作用力分析及补偿研究[D]. 冉兵.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
- [4]球头铣削表面形貌表征及摩擦磨损特性研究[D]. 王犇.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5]考虑节点刚度与塑性累积损伤影响的杆单元塑性铰计算模型研究[D]. 张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D]. 李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RBF的板球系统控制与参数优化研究[D]. 黄文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8]面向板球系统的滑模控制算法研究[D]. 徐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9]关于射影空间中广义球的逆紧全纯映射[D]. 朱乐欢.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10]基于数学史网络研修的在职初中数学教师观念发展研究[D]. 孙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