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与中国风”解析

“中国风与中国风”解析

一、“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伏清,彭抗洪[1](2020)在《《群众》周刊“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群众》周刊"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的刊出,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相关。该特辑界定了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概念,分析了为什么要强调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问题,厘定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表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使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些争鸣中清楚地呈现了民族化的创造性、主体性、实践性、具体性及与现代化和国际化一体的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史上具有特定的理论意义。

郭呈才[2](2016)在《《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中研究指明抗日战争时期,《群众》周刊充分发挥理论性刊物的作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整风运动,组织民族化专题笔谈,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群众》周刊在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受益,组稿、编排、文风等方面均得以改进,密切了与读者的联系,提高了办刊水平,继而愈有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推动者、践行者与受益者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续发展的关键。

时胜勋[3](2018)在《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话语的历史脉络及其制约力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艺术深处全球化处境之中,如何更好地彰显本土文化特征就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面对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问题,当前有比较明确的反对和赞同意见。就历史而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中国化"系列,是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三大本土化话语。而从更深层次而言,中国当代艺术本土话语与社会现实及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艺术、经济、西方文化等因素较为深刻地参与并制约了本土化话语。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话语是历史发展与当下社会现实相互碰撞融合的产物,因此需要审慎地分析和处理。

成军芳,司庸之[4](2020)在《毛泽东“秦腔的‘中国气派’”略议》文中研究表明延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先后提出秦腔的"中国气派"命题,在有关重要会议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命题,提出秦腔的"中国作风"命题。命题提出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重要意义,其思想实质和精神意旨,亦即中华文化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周玉顺,丁威[5](2017)在《文化、媒介与政治——抗战时期《群众》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研究》文中指出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重大命题,引发了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争论。作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理论性刊物的《群众》周刊,组织了两次"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对"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展开了讨论。由于《群众》周刊这一媒介的特殊性,又赋予其文艺争论之外的意义。

周玉顺,丁威[6](2017)在《文化、媒介与政治——抗战时期《群众》周刊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重大命题,引发了文艺界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的争论。《群众》周刊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理论性刊物,组织了两次"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对"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问题展开深入热烈的讨论。由于《群众》周刊这一媒介的特殊性,相关讨论具有文艺争论之外的意义。

姜玉齐[7](2019)在《《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文中研究指明《群众》周刊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的理论刊物。它于1937年12月创刊于武汉,后辗转于重庆、上海等地,1947年3月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在以上三地,它刊载了一系列呈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文章,在国统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建国主张,拉近了《群众》周刊与群众的距离。

王永健[8](2003)在《独特的审美魅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试论明清章回小说形式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文中指出明清章回小说在形式上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明清章回小说在形式上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具体表现,论者尚各有所见;而明清章回小说在形式上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则鲜有论者探究,这是中国小说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贾涛博[9](2019)在《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文中认为抗战时期发生于文艺界的“民族形式”讨论已经过去将近八十年的历史,相关讨论成果早已内化为文艺创作者的写作思维,并付诸文学作品之中。当今天反思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回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文学民族化的历史时,不得不提及1942年之后解放区文学在民族化方面的辉煌成就。当然,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形式的创造必须归功于解放区积极的政治环境和特殊的文化语境,归功于解放区作家自觉地文艺探索与实践。然而,又不得不提及1939到1942年在几乎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民族形式”文艺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文艺讨论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民族化或民族风格等话语进驻解放区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重要生成事件。它将“民族形式”的话语与文学追求贯彻到解放区作家的艺术思维、创作实践和文艺批评之中,深刻启发了解放区文学创作,对根据地的大众化、民族化的文学特征发挥了建构作用。1939年初《新中华报》改组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刊,而文艺上初次论述“民族形式”的四篇文章正是刊登在该报刊之上,标志着解放区文学首次对“民族形式”问题涉足之时党政力量潜在地参与。“民族形式”讨论者在建构解放区文学的内容时也依然沿用中国共产党前后倡导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抗战思想纲领,甚至在“中心源泉”问题上解放区文学遵从了《讲话》中关于“民族形式”的人民本位艺术观。这说明“民族形式”讨论能够对解放区文学发挥建构作用,首先体现在党政力量的参与引导。其次,在“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下,解放区作家在处理“旧形式”问题上不再是之前那种因“形式”论“形式”的犹疑态度,而是跳出的形式怪圈,将其看做改造群众的历史契机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重新架构问题视角。而在“五四”以来新文学“西化”的问题上,解放区作家受“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开始将新文学作为创作解放区文学创作可资借鉴的传统之一,能够有选择性地看待新文学语言的“欧化”事实,探究新文学在艺术上的“民族形式”,逐渐认同新文学在民族解放意义上的历史价值,其目的在于实现解放区文学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深刻对接。虽然“旧形式”、新文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民族形式”讨论之前就有过论述,但并没有得到纠正,根本原因在于没意识到问题的源头所在,不能对症下药而流于表面形式的解决。该讨论之后使得解放区作家的文艺创作思维观念发生转变,旧形式与新文学的问题进入“民族形式”的范畴,从形式问题转换到更为广阔开放的历史视野,实现其在文艺层面上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此外,文艺层面的建构也表现在“民族形式”讨论参与者对解放区文学在形式与内容、阶级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同一预设,也包括文艺家用“民族形式”的话语来批评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化成果。解放区文学在后期的语言、形式、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创作上实现了民族化。如丁玲在方言土语的借鉴上能够一改之前直接干硬的做法,而是将地域特色与人民情感相融合,内化了方言土语的使用方式。文学内容上能够对传统封建制乡间社会进行阶级的分析与时代斗争的书写,体现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变迁。诗歌创作上对民歌改造也有较大突破,从之前简单套用民间形式到剔除不合时宜的封建落后成分,实现地域风情与民族精神相融合的革命之声。这些都说明了解放区作家受到了“民族形式”讨论的影响,其民族化的创作是该讨论建构解放区文学的实践表征。

毛宣国[10](2012)在《“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上世纪20—40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20-4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特别关注文学的民族性问题,这一关注具体表现在:"民族主义文学"主张的提出与论战;"民族形式"的讨论;以及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对"民族精神"的提倡。这些主张与论争对于我们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上世纪20-40年代关于文学民族性的论争基本是从政治与现实需要出发,更习惯于从民族本位的立场出发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而在一个全球化来临的时代,关于民族性问题的思考则应该具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与参与意识。

二、“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群众》周刊“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化”问题讨论的缘起
二、“民族化”问题讨论的焦点
三、“民族化”的特征及其评价

(2)《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
    1.赞誉马恩列斯的卓越功绩及其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2.译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及学习研究的辅助材料
    3.聚焦列宁、斯大林与教条主义的斗争
二、积极参加整风运动
三、组织民族化专题笔谈
四、结语

(4)毛泽东“秦腔的‘中国气派’”略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秦腔的“中国气派”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再到秦腔的“中国作风”的历史逻辑
    1、由毛泽东秦腔的“中国气派”命题说起
    2、由秦腔的“中国气派”命题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命题
    3、由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命题到秦腔的“中国作风”命题
二、毛泽东提出秦腔的“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命题重要意义
    1、毛泽东不仅提出了秦腔的“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命题,他也是秦腔剧的欣赏者、支持者和秦腔剧改革的倡导者、引领者
    2、毛泽东提出秦腔的“中国气派”、“中国作风”命题重要意义
三、结语

(5)文化、媒介与政治——抗战时期《群众》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命题的提出
二、《群众》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
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讨论意义:文化与政治的互动

(6)文化、媒介与政治——抗战时期《群众》周刊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命题的提出
二、《群众》周刊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概况
三、“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讨论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的互动

(7)《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呈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
    (一)介绍经典作家的工作作风
    (二)译载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及诠释其科学精神
    (三)回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
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
    (一)阐明如何学习理论
    (二)论述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
    (一)阐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内涵与标准
    (二)提出创造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途径与目的
    (三)论述中国文化遗产的两大来源与接受方法
四、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五、结语

(8)独特的审美魅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试论明清章回小说形式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论文提纲范文)

    1.章回体式
    2.故事情节
    3.人物塑造
    4.环境描写
    5.语言艺术
    6.插图、评点
    1.“说话”伎艺的影响
    2.历史与历史着作的影响
    3.读者的影响
    4.佛教的影响
    5.传统诗文的影响
    6.戏曲艺术的影响

(9)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民族形式”讨论与“民族形式”论争辨析
    0.2 选题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意义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抗战时期“民族形式”问题的发生语境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背景
    1.2 文艺大众化、通俗化的繁盛
    1.3 “旧形式”的零星纷争
2 “民族形式”的双重性质与解放区文化环境的暗合
    2.1 文艺“民族形式”讨论概述
        2.1.1 发生:政治用语的文学转译
        2.1.2 高潮:“新国粹”与“阿斗论”的形式交锋
        2.1.3 真实身份:“为政治而创作”的大众化理论
    2.2 文艺上:与解放区左翼文学传统的同质
    2.3 意识形态上:暗合解放区的文化政治环境
3 “民族形式”讨论中党政力量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
    3.1 党的“民族形式”的内涵:大众化、通俗化
    3.2 党报对解放区文学创作中“旧形式”问题的民族化引导
        3.2.1 貌合神离:解放区文学“旧形式”利用的问题
        3.2.2 党报引导:“旧形式”纳入“民族形式”范畴
        3.2.3 解放区文学界对《新中华报》引导的响应
    3.3 以党的抗战思想纲领建构解放区文学民族形式
    3.4 《讲话》对“中心源泉”的本位明确
4 “民族形式”讨论从文艺观念层面对解放区文学的建构
    4.1 重新架构“旧形式”问题视角
        4.1.1 历史性视域:改造群众的契机
        4.1.2 文化性透视:民族传统的特质
    4.2 对接“五四”以来的新文学
        4.2.1 从偏颇到理智:“欧化”的选择性界定
        4.2.2 艺术经验续接:新文学的民族“形式”探寻
        4.2.3 历史内涵认同:民族解放的共在性质
    4.3 以设想新的文学形式建构解放区文学
    4.4 对解放区文学的“民族形式”批评
5 解放区文学实践中的“民族形式”表征
    5.1 “田宝霖”到“桑干河”:方言土语的内化
    5.2 无为“礼”治与阶级冲突:乡间治理的复杂书写
    5.3 “靡靡”之音到革命之声:民间歌谣技法的化用
6 “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建构之反思
    6.1 讨论的偏颇与文学建构价值
    6.2 政治与艺术功能的双重建构
    6.3 建构民族风格的深远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上世纪20—40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
二“民族形式”的论争
三思想文化层面上对“民族精神”的提倡

四、“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众》周刊“民族化问题讨论特辑”研究[J]. 李伏清,彭抗洪.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郭呈才.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 [3]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话语的历史脉络及其制约力量[J]. 时胜勋.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3)
  • [4]毛泽东“秦腔的‘中国气派’”略议[J]. 成军芳,司庸之. 新西部, 2020(09)
  • [5]文化、媒介与政治——抗战时期《群众》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研究[J]. 周玉顺,丁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04)
  • [6]文化、媒介与政治——抗战时期《群众》周刊关于“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讨论述略[J]. 周玉顺,丁威. 郑州师范教育, 2017(04)
  • [7]《群众》周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姜玉齐. 长白学刊, 2019(05)
  • [8]独特的审美魅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试论明清章回小说形式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J]. 王永健.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 [9]抗战时期“民族形式”讨论与解放区文学的建构[D]. 贾涛博. 辽宁大学, 2019(01)
  • [10]“民族主义”、“民族形式”与“民族精神”——上世纪20—40年代文学民族性的论争与思考[J]. 毛宣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标签:;  ;  ;  ;  ;  

“中国风与中国风”解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