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Intel-Digital通信公司开发来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的个人通信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卞鑫[1](2020)在《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将会有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密集的连接设备数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多样。为满足5G对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的需求,学术界和工业界纷纷研究并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其中,波形调制和多址接入技术均是物理层的关键技术。一方面,OFDM技术虽然在现有的许多通信系统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其本身固有的高带外泄露(Out-of-Band Emission,OOBE)、对时频偏较敏感等不足制约了其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另一方面,在海量机器类场景(massive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m MTC)中若仍然采用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的方式,由于系统可同时连接的用户数目将会严格受限于分配的正交信道数目,那么海量、零星小数据包业务在有限时频资源上的竞争传输将会带来“信令风暴”问题以及因用户碰撞概率急剧增大而导致大量数据重传带来的时延增大问题,这将使得系统容量和传输效率大为降低。因此,研究基于滤波或加窗的非正交波形调制(Non-Orthogonal Waveform Modulation,NOWM)技术以及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面向5G的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在基于非正交波形调制的多址接入技术方案及其低复杂度收发机设计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为了同时利用NOMA和NOWM的优势,研究了基于非正交波形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问题。具体来说,研究的是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广义多载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Generalized Multi-Carrier,DFT-S-GMC)调制的图样分割多址(Patter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上行传输问题。首先,分别给出了基于DFT-S-GMC的PDMA上行传输方案的时频域实现方案;其次,推导了两种实现方案中的等效信道响应矩阵和等效噪声的表达式;接着,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所提结合方案DFT-S-GMC-PDMA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复杂度、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下的多址干扰(Multiple Access Interference,MAI)及峰均比(Peak-to-Average Ratio,PAPR)等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FT-S-GMC-PDMA可取得与DFT-S-OFDM-PDMA相比拟的性能,而复杂度仅仅增加不到3%。对不同均衡器、不同PDMA图样下的系统性能也进行了评估,几乎没有性能损失。由于对CFO的鲁棒性,与DFT-S-OFDM-PDMA相比,所提出的DFT-S-GMC-PDMA的MAI性能要好约0.5d B,即相比正交调制下的PDMA,DFT-S-GMC-PDMA方案在抗CFO方面表现更优。所提出的DFT-S-GMC-PDMA方案在系统性能和复杂度方面可取得较好的折中,更适合窄带m MTC上行传输场景中。为了解决5G异构网络中灵活多址接入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调制的可支持多种多址方案的统一多址传输结构。首先,通过利用滤波器组收发机的高效实现结构和可扩展矩阵变换(Scalable Matrix Transform,SMT)模块,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BMC调制的统一多址结构——FBMC-SMT,可实现3G CDMA和4G FDMA传输的灵活复用,从而提高系统性能。作为FBMC-SMT的一个特例,评估了FBMC-CDMA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分配的码道数大于5时,16子带的FBMC-CDMA系统性能要优于传统单载波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其次,分析了FBMC-SMT系统的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理论性能曲线与仿真结果匹配良好。因此,所提FBMC-SMT可作为一种统一多址结构,用以灵活聚合多种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进而满足5G及以后异构无线网络中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为解决基于NOWM的多用户上行传输的接收机复杂度高的问题,研究了用于多用户过采样滤波器组块传输的上行链路低复杂度接收算法。通过利用DFT的特性,得到了调制矩阵的频域子带稀疏性质以及经匹配滤波后的格雷姆矩阵的块循环特性。利用上述特性,提出了一种用于衰落信道上行多用户接入中过采样滤波器组块传输的低复杂度迫零(Zero-Forcing,ZF)接收算法。在所提算法中,将原来的大维度多用户等效信道矩阵的求逆运算分解为多个DFT运算和更小尺寸的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迫零接收机,计算复杂度有显着降低,同时系统的误符号率(Symbol Error Rate,SER)性能几乎与传统的多用户ZF接收机相同。
樊祥宁[2](2005)在《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学位论文重点研究了脉冲方式超宽带(UWB)无线通信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论文工作得到了国家863项目《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和《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联合资助。论文主要内容包括: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多径信道模型与特性;系统方案设计及其性能仿真;系统性能分析与用户码研究;与IEEE802.11bWLAN窄带无线系统的共存性研究;系统窄脉冲生成电路的设计与研究、以及RAKE接收机实现结构与性能。第一章为全文绪论。第二章介绍超宽带无线多径信道的模型和特性,作为后续章节研究的基础。第三章到第六章研究内容是创新性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参考价值。第三章在讨论脉冲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设计了链路总速率在100Mbps以上的两种基于脉冲传输的UWB多用户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即:跳时PPM(TH-PPM)直接脉冲系统方案和直扩BPSK(DS-BPSK)直接脉冲系统方案,并对这些系统在室内多径环境下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分析,指出了脉冲超宽带无线系统的关键设计因素和主要结论。第四章重点是系统性能分析。分析与仿真中采用第二章的信道模型。首先分析了第三章设计的跳时PPM超宽带系统在室内多用户和密集多径环境下的性能,导出了接收机输出各分量的表达式及其一阶距和二阶矩,为后续信号处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接着对直扩BPSK超宽带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推导出的系统BER表达式给出了和信道参数、脉冲参数以及系统用户数之间的直接关系,理论分析的数值结果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相当吻合,从而可以分析多径信道参数、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之后研究了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的用户码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超宽带系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切实可行的用户码方案。最后分析了接收机在室内密集多径环境下采用Gold序列与随机二进制PN序列作为用户码时的接收信号,仿真了多用户性能,验证了提出的用户码方案的可行性,为多址系统用户码设计及其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第五章研究共存性。UWB设备与传统窄带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其共存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本章论述了FCC关于UWB系统与窄带系统共存时的评估方法和主要结果,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同为室内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在2.4GHz频段频谱相互重叠的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对第三章中设计的跳时和直扩直接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的干扰,进行了性能分析与仿真,给出了为使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UWB收发机正常工作并达到一定性能指标,可允许的IEEE802.11b设备与UWB接收机的距离。为两种系统的共存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第六章研究第三章设计的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中的基带收发关键模块及其实现技术。重点是在链路总速率为100Mbps以上要求下,研究和设计了分别应用于直扩BPSK和跳时PPM超宽带多用户系统的发射端高速重复频率亚纳秒高斯窄脉冲的生成技术及其实现电路,接收端RAKE接收机及其信道估计算法以及相应实现结构。以上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和正在国家发明专利最后实质审查中,部分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已被核心刊物录用、发表和评审中,为超宽带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参考。
张琼方[3](2019)在《《通信技术导论》第9至10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在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今天,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科技毫无悬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它带来的一系列社会信息化,也迅速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方式。纵观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在市场调节中显现的作用,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言而喻。基于此,笔者选取《通信技术导论》一书第九章和第十章并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进行英汉翻译。该书以科普目的为主,是一本为非工科学生所编写的通信入门教材,同时也适合商业环境中的企业人员学习使用。在翻译实践中,笔者首先分析并梳理出了原文本的特征诸如长难句、被动句、术语、缩略语、计量单位、可读性分数等信息;继而借助计算机辅助工具创建翻译项目对原文本进行翻译。本次翻译实践项目在顺应论的指导下致力于确保译文忠实于原文,充分考虑上下文语境、目标受众的认知等诸多差异来做出各种适当的选择和顺应,同时保持原文固有的格式。本报告立足于科技英语的特点,选择对翻译实践中词汇和句法相关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来探讨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从而弥补英汉科技翻译两种语言之间的鸿沟,同时也为未来的通信技术翻译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平行文本。
迟博恩[4](2020)在《基于FMCW雷达的多目标测距与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实现》文中提出无线定位及身份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定位导航、物流管理等领域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可实现无线定位的测距技术中,调频连续波雷达(FMCW)因其具有精度高,成本低,体积小,易于实现以及隐蔽性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测距与定位、雷达成像、无人驾驶、导弹制导等领域。针对FMCW雷达无法识别被测物体身份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传统FMCW雷达的工作原理,提出一种使FMCW雷达能够识别多目标身份的改进方法。该方法以线性FMCW雷达为基础,在被测物体上增加有源标签,通过码分多址技术实现对用户的识别,同时利用扩频码在不同频偏下自相关值不同的特性实现距离测量。该方法将身份识别问题转化为对扩频码的捕获问题,将测距问题转化为频偏估计问题。基于此,本文还设计了一种身份识别与测距的快速算法。该算法使用二维搜索同步法,通过将不同频点的信号进行叠加以减少搜索次数,再利用FFT实现快速相关运算完成身份识别,最后经二分法迭代来提高测距精度。该算法缩短了单次测量所需时间。本文在MATLAB系统仿真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能够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的硬件平台,并基于FPGA实现身份识别与测距算法,基于MCU实现数据处理及系统控制。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同时对多目标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获取其各自的身份。在雷达扫频带宽为200MHz,扫频周期为163.84us,扩频增益为30dB,信噪比为-15dB时,测距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12cm,误差在1cm以内的概率为52.58%,在10cm以内的概率为99.73%。
李长青[5](2007)在《UWB-OFDM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现实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对高质量、高速率数字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不断地增长,驱动着更高通信速率的通信方式出现,UWB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一种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现有的和新近出现的无线技术相比,UWB技术的一些性能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是一种高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的颇具潜力的物理层技术。在多带OFDM联盟(MBOA)的支持下,几乎所有着名的半导体、消费电子终端设备、个人计算机以及移动设备的生产厂家都把多带OFDM方案(MB-OFDM,也叫UWB-OFDM)作为UWB的最佳解决方案。UWB-OFDM拥有很多技术优势,它基于多带OFDM调制技术,它把UWB频谱分成很多子带,每个子带500MHz左右。目前,UWB-OFDM技术在短距离、高速无线连接方面的应用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许多理论问题和关键技术仍有待于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对已成为IEEE 802.15.3a高速WPAN事实标准的UWB-OFDM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地阐述,同时将它与DS-UWB技术进行了相关比较。研究了UWB-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物理层的一些关键技术,主要工作涉及UWB-OFDM信道模型、UWB-OFDM系统盲符号定时同步以及UWB-OFDM系统的多速率设计等。UWB技术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最初的UWB是通过脉冲方式实现的,它发射持续时间极短、带宽为几个GHz的基带脉冲,数据调制使用PAM或PPM;最近一种实现UWB技术的新方法是多带方法,它将3.1~10.6GHz的UWB频带分成许多带宽大于500MHz的子带,每个子带用OFDM调制。在第二章中,介绍了UWB-OFDM系统的基本理论与结构,并将它与DS-UWB系统在许多方面进行相关比较,包括频宽取舍、覆盖范围、接收机复杂度、抗多径特性、共存性及行业支持等等。UWB-OFDM解决方案比DS-UWB解决方案更适合于高速UWB通信系统;而DS-UWB方案更适用于低速WPAN应用。信道建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UWB设备所处的信道的传播特性,有助于实现一个有效的高速UWB通信系统。UWB信道建模必须在简单模型与对信道精确描述两方面作权衡折衷。在第3章中,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超宽带信道的传播特征,介绍了典型超宽带信道模型。为了得到与具体系统带宽相匹配的信道模型,研究了IEEE802.15.3a多径信道的离散化问题,分析了使用该模型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抽样率转换理论提出两种较为合理的带通UWB信道设计方案,该方案最大程度地保持了UWB信道的在不同频段的信道特性。然后将该方案应用于UWB-OFDM系统,给出了UWB-OFDM系统信道模型的统计特征,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方法极好地保持了UWB信道相应频段的本质。本文的带通UWB信道设计方法加上Intel提供的低通型信道设计方法,构成了完整的UWB信道设计方案。在第4章中,提出一种适合于UWB-OFDM系统的符号盲同步方法。该方法是基于UWB-OFDM符号中的零前缀ZP功率出现规律性的分布特性,利用滑动窗能量检测的办法来进行符号同步。研究了高斯信道、瑞利信道和UWB信道下的符号同步方法,并详细分析了瑞利信道和UWB信道下接收信号的能量分布特性。为了提高同步性能,设计了多滑动窗方法代替双滑动窗方法。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无论在高斯信道、瑞利信道还是UWB信道下都具有优异的性能。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超宽带信号进行了严格的辐射功率谱密度限制(≤-41.3dBm/MHz),如何充分利用UWB系统可辐射功率是需要解决的难题。在第5章中,提出了一种UWB-OFDM系统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在不改变现有的IEEE802.15.3a标准和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支持多速率业务。针对该方案提出了两种多速率实现方式和相应的多速率检测方法,它们是基于统计独立的信源重复后具有极好的相关性这一特点来实现的。多速率设计提高了UWB-OFDM系统支持不同数据速率业务的能力。对UWB-OFDM系统而言,牺牲丰富的带宽来换取误码率下降,或者发射功率下降,或者提高系统的通信范围都是容易理解的。
黄凌鹤[6](2008)在《多带OFDM超宽带系统及其多址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无线多媒体个人域网(WPAN)等室内技术的发展,支持多用户可变高传输速率的系统成为无线多媒体通信的主流。多带UWB无线技术因其频率选择的简单性、解决干扰的成熟性、提供多速率机制的可变性以及低成本等特点,成为了无线个人域网的首选技术。与基带UWB无线电相比,多带OFDM超宽带系统在短距离无线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将MB-OFDM超宽带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之一多址技术作为研究重点。和直接序列UWB(DS-UWB)系统相比,多带OFDM超宽带系统更适合高速率无线通信。本文深入研究了MBOA标准物理层关键技术,以及IEEE803.15.3a标准超宽带信道模型。在Matlab平台上建立多带OFDM超宽带系统模型,根据MBOA标准设置系统参数,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如何分配有效信道给多个用户以获得高系统容量,即UWB多址(MA)技术的研究,是UWB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在UWB无线电出现后不久,跳时(TH)扩频码被做为低速脉冲超宽带(IR-UWB)的多址方式。此后,直接序列扩频(DS)和混合的DS-TH被提出用以改进脉冲超宽带多址。在不使用UWB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OFDM的多址技术的研究已经非常的广泛,因此基于多带OFDM超宽带技术的WPAN系统的多址(MA)方式可以借鉴OFDM的多址方式并结合超宽带系统的特点来设计。本文结合多带OFDM系统结构来研究WPAN的多址性能。为了便于比较多种多址方式的性能,本文给出了考虑所有子带的统一的MB-OFDM超宽带框架,并且证明了MBOA标准的FH多址适应于该框架。在统一的MB-OFDM超宽带框架基础上,结合扩频和OFDMA技术,分析研究了一种跨带OFDM UWB系统多址技术。跨带OFDM UWB系统不仅实现了频率分集,而且可以有效地抗窄带干扰,OFDMA跨带子载波分配还保证了多用户干扰(MUI)的去除。最后通过仿真比较了误码率性能,验证了跨带OFDM超宽带的性能优势。
黄庆原[7](2013)在《台湾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始自2005年,在台湾政府的M-Taiwan计划主导下,再加上英特尔公司(Intel)的全球WiMAX策略倡导(strategic initiative),台湾的4G产业政策一面倒地朝向WiMAX技术发展,台湾政府冀希打造台湾成为全球独特整合芯片设计、终端设备、基站与应用服务的WiMAX测试平台(testbed);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配合行政院所推动的M-Taiwan计划,将政策转化为法律,并于2007年发布《无线宽频接取业务管理规则》,做为开放2.5-2.69GHz频段提供无线宽带接入(WBA)业务之法源依据。然而台湾政府尽使可用之政策工具,全力扶植WiMAX产业的作法,也置台湾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产业于高风险的处境中。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发生后,LTE技术后来居上,开始且广泛地商用化,尤其是美国无线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与AT&T Mobility,分别在2010年及2011年间,于北美地区推出LTE商用服务后,LTE在4G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流地位,已是无可撼动。本论文以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技术扩散、网络外部性,以及路径依赖等观点,研究探讨为何LTE标准能成为4G市场的主流技术;本论文亦从法律与经济学等层面分别检视台湾的4G产业政策,并深入评析M-Taiwan计划的执行,是否带来如台湾政府预期般的经济效益,台湾的ICT产业是否因此得以进行产业升级,以及WiMAX产品出口是否对台湾的整体经济带来直接的推升与助益。此外,因配合M-Taiwan计划所制定的《无线宽频接取业务管理规则》,在实务上对WBA运营商所造成的影响。台湾的4G产业政策,应该是从全球产业竞合的角度,来思考台湾能有怎样的切入点,尤其是电信行业具有典型的网络外部性特征,网络规模越大,消费者的效用也越大,在正回馈的作用下,最终只有一个主流技术能被全球电信市场所接受,形成赢者全拿的局面。台湾是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岛型经济体,政府的产业政策应是以追随主流技术为首要,辅导本地厂商取得关键技术,以开发及生产产品满足客户需求为首要战略目标,在此大前提下,如是因政府扶植产业升级之战略需要,而进行某种新兴通信技术之策略投资,以台湾的产业结构、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实质影响力、以及基本知识产权的拥有程度而论,实不可对单一通信技术押宝选用,否则一旦通信技术选用失误将对台湾整体产业带来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康晓非[8](2012)在《超宽带系统中接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宽带(UWB)作为一种新颖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采用极窄脉冲(纳秒量级)传送信息,相应地,其占有很宽的带宽(吉赫兹量级)。UWB具有高速率、低功耗、低成本、精确定位等优点,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和无线个域网(WPAN)等网络的物理层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室内环境中,UWB无线信道具有密集多径的特点,由此引起的码间干扰(ISI)会严重地影响系统性能。此外,随着系统用户数的增加,多用户干扰(MUI)也成为影响UWB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适合于实际应用的高性能、低复杂度的接收机是UWB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传统的Rake接收机,具有结构较简单,能有效合并多径分量的优点。但UWB室内信道的多径数多达几十乃至上百条,随着Rake接收机支路(finger)数的增加,其实现复杂度将难以接受,且Rake接收机在多用户情况下性能受限。为了有效抑制MUI,多用户检测技术(MUD)技术被应用于UWB系统中,考虑到无线信道的时变特性及实现复杂度等因素,一些盲自适应MUD方案更被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超宽带系统在多径、多用户环境下的接收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性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H-UWB系统的盲Rake接收机方案。该接收机首先利用跳时(TH)码的良好相关性设计滤波器,消除部分MUI和ISI;再对滤波器的输出数据采用紧缩近似投影子空间跟踪(PASTd)方法进行信道估计并实现最大比合并,进一步提高输出信干噪比(SINR)。该接收机克服了传统Rake接收机不能消除MUI的缺陷,仿真结果证实,该接收机的误码性能优于传统的相关接收机和Rake接收机,且其所需先验知识较少、计算复杂度较低。2.将线性预测方法应用于DS-UWB系统中实现盲多用户检测。该算法首先通过对接收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和线性预测来抑制MUI,再对线性预测误差采用子空间跟踪算法进行信道估计,消除ISI。仿真结果表明,在超宽带信道模型下,与传统的接收机相比较,其具有较低的误码率和较好的抗远近效应能力。3.设计了一种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方案,用来解决高速TH-UWB系统中的MUI和ISI问题,该方案首先采用约束递归最小二乘恒模算法(RLS-CMA)消除MUI和ISI;接着在信道估计的基础上采用最大比合并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接收机在UWB四种类型信道下能快速收敛,且误码性能较好。4.提出了一种降秩盲自适应接收方案,该方案首先将最小输出能量(MOE)算法和多级维纳滤波(MSWF)方法相结合,实现盲自适应解相关,抑制MUI并提取期望信号各多径分量,再进一步采用PASTd算法估计信道并进行最大比合并,提高输出信干噪比。该方案在解决DS-UWB系统中MUI和ISI问题的同时,采用MSWF降秩方法减小了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汤晓峰[9](2019)在《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案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持续推进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合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智能服务机器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时,机器人在进行路径规划、导航避障和指令传达等任务时都需要与室内环境进行信息交互,因此,构建室内定位系统,提供智能设备位置信息,协助其完成自动化任务,已经成为室内服务系统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研究热点。因为房屋墙壁等对无线电信号的阻隔,室外常用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应用在室内环境时会出现误差较大、信息丢失等问题。为此,研究人员提出无线电定位和可见光通信(VLC)的两种室内定位方案:无线电定位是在室内布置WiFi、蓝牙等信号发射端,在接收端检测无线信号的特征参数,但其可用频带较窄,电磁干扰大,限制了其应用场景;可见光通信是赋值发光二极管(LED)光源编码信号,在接收端获取光标识码(ID)和光功率信息,分析位置坐标的方案。因为基于VLC技术具有数据带宽大、高速率、绿色环保、抗电磁干扰强等特点,所以基于VLC的室内定位方案已经成为高精度高可靠性室内定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基于VLC的室内定位方案需要解决LED光源ID编码和定位算法优化两个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频分多址技术(F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光ID编码方案,优化了三边定位算法和位置指纹算法两种常用的室内定位算法,并基于上述方案设计和搭建了一套VLC的室内定位实验系统进行测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说明智能服务机器人在室内环境的定位需求;其次描述了室内定位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引入可见光通信的概念,分析基于VLC的室内定位方案的原理和特征;最后说明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2)详细介绍了 LED光源的空间分布模型,分析了可见光通信中频分多址(FDMA)和码分多址(CDMA)两种光ID编码方案的原理:频分多址方案将LED的闪烁频率作为光ID传输,在接收端通过傅里叶变换分离混合光信号还原出光ID;码分多址方案将LED ID的源码与Walsh码卷积形成扩频码来避免码间干扰,在接收端将检测的混合光信号与解扩码卷积还原出ID源码。(3)描述了基于K-means聚类的三边定位算法和基于修正权重的位置指纹算法。针对三边定位算法低效问题,对参考点进行多组数据采样,通过K均值(K-means)划分簇,迭代多次优化定位点。同时,为了提升位置指纹算法精度,我们在指纹向量前加入修正权重,对定位较高的指纹向量加大权重,完善指纹数据库的定位效果。(4)设计了可见光通信实验平台,介绍了发射端光ID模块和算法分析模块的设计原理,详细说明了频分多址和码分多址两种方案的实验步骤和设计方案,综合理论和实验发现:FDMA方案的的定位精度是12±8cm,CDMA方案的定位精度是8±6cm,两种方案都达到高精度室内定位的需求,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对室内环境进行改造,构建基于VLC室内定位系统。在智能服务机器人上搭载光信号接收模块,实现机器人与定位系统的智能交互。在VLC系统的指引下,机器人可以获取自身坐标,完成攀爬、避障、派件等智能化任务。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系统方案的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推广价值。
张航[10](2020)在《基于QPSK调制的扩频通信技术及其FPGA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扩展频谱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应用极广的一种通信手段,在卫星通信、军事通信、移动通信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扩频通信优良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防窃听能力,能够满足现代通信对于保密性和抗干扰的要求。而数字调制解调技术是现代通信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中QPSK调制由于其频带利用率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飞速发展,使用可编程的FPGA替代传统的硬件设备,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的通用性,因此本文研究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设计方法及其FPGA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扩频解扩方法和DQPSK调制解调方法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伪码同步中捕获与跟踪的原理,以及QPSK调制解调的原理。本文设计的直扩系统发射端由码变换模块、差分编码模块、成形滤波以及载波调制等组成;接收端包括数字下变频、载波同步、伪码同步以及位定时同步环路等环路。以此为基础,本文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设计原理和FPGA实现方案,重点研究直扩系统中伪码同步环路和QPSK解调算法的设计方案。本文采用了序列相位搜索法和延迟锁定环组成伪码同步环路;解调部分采用了基于Costas环的相干解调算法。对直扩信号的调制和解调判决中各个模块进行原理仿真的基础上,在Vivado中进行各个模块的FPGA功能设计并进行仿真验证。最后,本文在Xilinx Zynq-7000系列FPGA芯片上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利用本文设计的FPGA程序对数据进行解调并分析。最终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可靠有效地完成数据的收发任务,并且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二、美国Intel-Digital通信公司开发来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的个人通信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Intel-Digital通信公司开发来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的个人通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列表 |
算子对照表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面向5G网络及以后的挑战 |
1.1.2 新波形调制和多址传输技术的必要性分析 |
1.2 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波形调制技术 |
1.2.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1.3 波形调制和多址技术的标准化历程 |
1.3.1 波形调制技术 |
1.3.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波形调制和多址接入理论基础 |
2.1 波形调制 |
2.1.1 多载波传输系统 |
2.1.2 符号、滤波器和和栅格 |
2.1.3 正交与非正交的分类 |
2.2 非正交多址技术 |
2.2.1 容量界分析 |
2.2.2 MMSE-SIC算法 |
2.2.3 MPA接收机算法 |
第3章 基于DFT-S-GMC调制的PDMA上行传输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DFT-S-OFDM的 PDMA上行链路模型 |
3.3 基于DFT-S-GMC时域实现的PDMA上行链路模型 |
3.3.1 发射机时域实现 |
3.3.2 接收机时域实现 |
3.3.3 等效信道响应矩阵和等效噪声分析 |
3.4 基于DFT-S-GMC频域实现的PDMA上行链路模型 |
3.4.1 发射机频域实现 |
3.4.2 接收机频域实现 |
3.4.3 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分析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仿真参数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3.7 附录 |
3.7.1 时域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方差的推导 |
3.7.2 频域等效信道和等效噪声方差的推导 |
第4章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FBMC调制的统一多址研究 |
4.1 引言 |
4.2 滤波器组多载波系统的高效实现 |
4.2.1 FBMC系统的一般模型 |
4.2.2 FBMC系统的高效实现 |
4.3 FBMC-SMT:可扩展矩阵变换的滤波器组多载波 |
4.3.1 FBMC-SMT结构 |
4.3.2 FBMC-SMT结构与3G和4G多址方案的关系 |
4.4 FBMC-SMT的 SINR分析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1 仿真参数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用户CB-OSFB上行传输中低复杂度ZF接收机研究 |
5.1 引言 |
5.2 CB-OSFB调制系统模型 |
5.2.1 CS-OSFB上行传输模型 |
5.2.2 传统的ZF接收机 |
5.3 低复杂度的ZF接收机设计 |
5.3.1 调制矩阵的频域结构 |
5.3.2 接收机设计流程 |
5.3.3 复杂度分析 |
5.4 仿真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5.6 附录:性能损失的证明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提案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2)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宽带技术概述 |
1.3 超宽带技术的国内外研发现状与动态 |
1.4 超宽带技术的规范与标准化工作 |
1.5 超宽带技术的主要应用 |
1.5.1 短距离高速无线多媒体通信应用 |
1.5.2 低速超宽带技术的应用 |
1.5.3 小结 |
1.6 论文主要工作与安排 |
第二章 超宽带室内无线信道模型 |
2.1 引言 |
2.2 超宽带室内信道多径模型和传播损耗模型 |
2.3 Scholtz 超宽带室内多径信道模型 |
2.4 Intel超宽带室内信道模型 |
2.4.1 引言 |
2.4.2 路径损耗模型 |
2.4.3 多径模型 |
2.4.4 信道的具体实现 |
第三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方案与性能仿真 |
3.1 引言 |
3.1.1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脉冲波形 |
3.1.2 单脉冲调制技术 |
3.1.3 多脉冲调制与多址技术 |
3.2 直接脉冲方式跳时TH 超宽带无线系统方案设计 |
3.3 直接脉冲方式直扩DS 超宽带无线系统方案设计 |
3.4 直接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性能仿真 |
3.4.1 一般室内多径信道下的基本性能仿真 |
3.4.2 Scholtz 室内多径信道下的性能仿真 |
3.4.3 Intel 室内多径信道下的性能仿真 |
3.5 本章小结与结论 |
第四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在多用户多径环境下的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跳时PPM 超宽带系统多用户性能分析 |
4.2.1 跳时PPM 超宽带系统模型和信号模型 |
4.2.2 跳时PPM 超宽带系统的多用户性能分析 |
4.3 直扩BPSK 超宽带系统多用户性能分析 |
4.3.1 直扩BPSK 超宽带系统模型和信号模型 |
4.3.2 直扩BPSK 系统的多用户性能分析 |
4.3.3 仿真与数值分析实例 |
4.4 直扩BPSK 超宽带系统用户码研究 |
4.4.1 系统简介 |
4.4.2 用户码分析与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与窄带系统的共存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FCC 关于共存性的研究 |
5.3 IEEE802.116WLAN 窄带系统对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的干扰 |
5.3.1 引言 |
5.3.2 性能分析 |
5.3.3 性能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收发关键模块的设计与研究 |
6.1 引言 |
6.2 跳时PPM 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窄脉冲生成电路 |
6.2.1 超高重复频率亚纳秒级窄脉冲生成电路的原理框图设计与分析 |
6.2.2 超高重复频率亚纳秒级窄脉冲生成电路实现与分析 |
6.3 直扩BPSK 脉冲方式超宽带系统窄脉冲生成电路 |
6.3.1 直扩BPSK 系统双极性窄脉冲生成电路原理与分析 |
6.3.2 直扩BPSK 系统双极性窄脉冲生成电路实现与分析 |
6.4 脉冲方式超宽带无线系统RAKE接收机的研究 |
6.4.1 RAKE 接收机的性能分析 |
6.4.2 RAKE 接收机的信道估计 |
6.4.3 RAKE 接收机及其信道估计的基本实现结构 |
6.4.4 RAKE 接收机及其匹配波形估计的改进实现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全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3)《通信技术导论》第9至10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Project |
1.2 Purpose of Project |
1.3 Structure of Report |
2.Procedures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ng |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s |
2.1.2 Obtainment of Parallel Texts |
2.1.3 Creation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2.2 Process of Translating |
2.3 Quality Control After Translating |
2.4 Miscellaneous Tasks After Translating |
3.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daptation Theory |
3.2 Domestic Studies on Adaptation Theory in Technical Translation |
4.Cas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
4.1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
4.1.1 Translation of Prepositions |
4.1.2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
4.1.3 Translation of Acronyms |
4.2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
4.2.1 Conversion of Part of Speech |
4.2.2 Translation of Periphrastic Sentences |
5.Summary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 Term Base |
Appendix B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4)基于FMCW雷达的多目标测距与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定位与身份识别的关键技术 |
2.1 FMCW雷达测距原理 |
2.2 TOA定位算法 |
2.3 码分多址技术 |
2.3.1 香农定理 |
2.3.2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工作原理 |
2.3.3 扩频增益 |
2.3.4 伪随机序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具有身份识别能力的多目标定位系统设计 |
3.1 定位系统的总体结构 |
3.2 多目标测距雷达的工作原理 |
3.2.1 扩频码的选择 |
3.2.2 身份识别与测距原理 |
3.3 身份识别与测距算法设计 |
3.3.1 扩频信号捕获方法研究 |
3.3.2 身份识别与测距算法 |
3.4 系统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模型 |
3.4.2 单目标仿真与分析 |
3.4.3 多目标仿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识别身份的多目标测距雷达实现 |
4.1 测距系统的实现结构 |
4.2 系统参数设计 |
4.3 系统硬件设计 |
4.3.1 标签硬件设计 |
4.3.2 雷达硬件设计 |
4.4 基于FPGA的测距系统实现 |
4.4.1 系统工作流程 |
4.4.2 标签端FPGA设计与实现 |
4.4.3 雷达发射机模块的FPGA设计与实现 |
4.4.4 雷达接收机模块的FPGA设计与实现 |
4.4.5 雷达身份识别与测距模块的FPGA实现 |
4.4.6 综合结果 |
4.5 基于MCU的数据处理实现 |
4.5.1 距离的计算 |
4.5.2 异常值处理 |
4.5.3 卡尔曼滤波 |
4.6 通信接口设计 |
4.6.1 寄存器列表 |
4.6.2 SPI接口设计与实现 |
4.6.3 UART接口设计与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 |
5.2 单目标测试 |
5.2.1 单目标定点测距 |
5.2.2 单目标多点测距 |
5.3 多目标测试 |
5.3.1 身份识别功能的验证 |
5.3.2 多目标实时测距实验 |
5.4 指定区域的二维定位实验 |
5.5 误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数据与图表 |
附录B:实测场景拍摄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成果 |
个人简介 |
(5)UWB-OFDM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宽带技术的历史 |
1.3 超宽带信号的特点和优点 |
1.3.1 超宽带的定义 |
1.3.2 超宽带信号的主要特点 |
1.4 超宽带技术的应用领域 |
1.5 超宽带技术的热点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 |
1.6 论文主要工作与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UWB-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
2.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
2.1.1 OFDM的基本模型 |
2.1.2 OFDM系统面临的问题 |
2.2 UWB-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
2.2.1 设计 UWB-OFDM系统面临的挑战 |
2.2.2 UWB-OFDM系统结构 |
2.2.3 调制类型选择 |
2.2.4 前缀长度及类型选择 |
2.2.5 系统性能 |
2.3 MB-OFDM-UWB技术和 DS-UWB技术比较 |
2.3.1 DS-UWB技术简介 |
2.3.2 UWB-OFDM技术和 DS-UWB技术比较 |
2.3.3 两种方案之争展望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UWB-OFDM系统信道模型研究与设计 |
3.1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特征 |
3.1.1 衰落信道的常见统计模型 |
3.1.2 路径传播损耗 |
3.1.3 阴影衰落 |
3.1.4 小尺度衰落 |
3.2 UWB信道基本传播特征 |
3.2.1 UWB信道大尺度路径损耗模型 |
3.2.2 UWB信道小尺度衰落模型 |
3.2.3 UWB信道的多径参数 |
3.3 超宽带标准信道模型 |
3.3.1 IEEE802.15.3a标准信道模型 |
3.3.2 IEEE802.15.3a标准信道样本的产生 |
3.4 UWB-OFDM系统信道设计 |
3.4.1 带通信号的抽样率转换 |
3.4.2 基于带通抽样转换理论的UWB-OFDM信道设计 |
3.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4 常见 UWB信道设计方法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UWB-OFDM系统符号定时同步研究 |
4.1 CP-OFDM系统的符号定时同步算法 |
4.2 基于 ZP的 OFDM系统盲符号同步方案 |
4.2.1 CP-OFDM系统与 ZP-OFDM系统 |
4.2.2 ZP-OFDM系统的高斯信道下符号同步算法 |
4.2.3 ZP-OFDM系统的多径信道下符号同步算法 |
4.2.4 ZP-OFDM系统的多滑动窗口符号同步算法 |
4.2.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3 UWB-OFDM系统盲符号同步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UWB-OFDM系统的多速率设计 |
5.1 OFDM系统的功率利用问题 |
5.2 UWB-OFDM系统多速率设计方案 |
5.2.1 UWB-OFDM系统多速率设计方案一 |
5.2.2 UWB-OFDM系统多速率设计方案二 |
5.2.3 UWB-OFDM系统多速率设计方案中的解重复问题 |
5.2.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小结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附录 缩写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6)多带OFDM超宽带系统及其多址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超宽带(UWB)技术前沿 |
1.3.1 多址技术与多天线技术的联合设计 |
1.3.2 UWB分组网的MAC设计 |
1.3.3 WPAN和WLAN、蓝牙系统的兼容工作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超宽带系统概述 |
2.1 无线个域网 |
2.2 超宽带定义及分类 |
2.2.1 无载波脉冲方案 |
2.2.2 单载波DS-CDMA方案 |
2.2.3 MB-OFDM方案 |
2.3 MB-OFDM与DS-UWB系统比较 |
2.3.1 频谱和带宽优化 |
2.3.2 多路径能量的收集 |
2.3.3 接收机运算复杂度 |
2.3.4 多址性能 |
2.4 超宽带多址技术研究 |
2.5 仿真软件的选取以及使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BOA标准超宽带系统研究及仿真 |
3.1 MBOA标准跳频超宽带系统 |
3.1.1 MBOA标准物理层包结构 |
3.1.2 MBOA标准跳频超宽带系统模型 |
3.1.3 MBOA标准关键技术 |
3.1.3.1 多址技术 |
3.1.3.2 信道估计技术 |
3.1.3.3 均衡接收技术 |
3.2 超宽带信道模型及仿真 |
3.2.1 超宽带信道模型概述 |
3.2.2 修正的S-V室内信道模型(IEEE802.15.3a的室内信道模型) |
3.2.3 超宽带信道仿真 |
3.3 MBOA标准MB-OFDM UWB系统Simulink仿真 |
3.3.1 系统建模流程图 |
3.3.2 系统模块原理及参数设置 |
3.3.2.1 扰码器 |
3.3.2.2 信道编译码、凿孔及比特填充 |
3.3.2.3 符号间交织和符号内交织 |
3.3.2.4 符号映射 |
3.3.2.5 OFDM调制 |
3.3.2.6 跳频 |
3.3.3 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带OFDM超宽带系统多址技术 |
4.1 超宽带系统常用多址技术 |
4.1.1 TH-PPM多址方式 |
4.1.2 DS-PAM多址方式 |
4.1.3 FH-OFDM多址方式 |
4.2 正交频分多址(OFDMA)子载波分配 |
4.1.2 OFDMA分类及性能优势 |
4.1.2 OFDMA子载波分配方式 |
4.3 统一的MB-OFDM UWB框架 |
4.3.1 统一的MB-OFDM UWB框架 |
4.3.2 基于统一框架的系统数学模型 |
4.3.3 FH-OFDM超宽带系统数学模型 |
4.4 跨带OFDM超宽带系统及其多址方式 |
4.4.1 跨带OFDM超宽带系统 |
4.4.2 跨带OFDM超宽带系统多址方式 |
4.4.3 跨带OFDM超宽带系统性能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7)台湾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电信技术政策选择之相关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实施产业政策之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及其对政府技术政策的含义 |
2.2.1 国家创新体系 |
2.2.2 政府介入与政策工具 |
第三节 网络经济相关理论对电信技术演变之解释 |
2.3.1 网络经济 |
2.3.2 网络外部性 |
2.3.3 路径依赖 |
2.3.4 小结 |
第四节 总结 |
第三章 电信监管环境研究 |
第一节 电信产业的特点 |
第二节 电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国际电信法规与管制政策 |
第四节 台湾电信法规与管制政策 |
第五节 技术中立原则与其偏离 |
3.5.1 国际组织与主要国家对技术中立原则之界定 |
3.5.2 台湾对技术中立原则之界定及偏离 |
第四章 电信产业的技术演进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 |
第二节 技术扩散 |
4.2.1 Bass基本扩散模型 |
4.2.2 Bass多代扩散模型 |
第三节 网络外部性与技术锁定 |
第四节 LTE标准成为4G市场主流技术:相关统计资料的分析 |
第五章 台湾M-TAIWAN计划检视与评判 |
第一节 M-TAIWAN计划依据 |
第二节 M-TAIWAN计划结果评判—经济层面 |
5.2.1 WiMAX设备产值 |
5.2.2 台湾宽带网络用户及WiMAX创造应用服务商机 |
5.2.3 WiMAX终端设备全球市占率及整体解决方案输出 |
5.2.4 通信设备及服务建设投资 |
5.2.5 小结(经济层面) |
第三节 M-TAIWAN计划结果评判—法律层面 |
5.3.1 WBA管理条例内含非对称与差别待遇管制 |
5.3.2 WBA管理条例偏离广义技术中立原则 |
5.3.3 WBA管理条例恐违反母法授权范围 |
5.3.4 小结(法律层面)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6.2.1 重整2.5-2.69GHz频段以提高频谱使用效益 |
6.2.2 鼓励WBA运营商整并允许变更商转技术 |
6.2.3 关注B4G标准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超宽带系统中接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 |
1.1.1 超宽带的概念 |
1.1.2 超宽带的特点 |
1.1.3 超宽带主要应用领域 |
1.1.4 超宽带无线传输方案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超宽带接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作者的主要工作 |
1.4.1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超宽带信号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 |
2.2.1 脉冲波形设计要求 |
2.2.2 高斯类脉冲 |
2.2.3 正交 Hermite 脉冲 |
2.3 超宽带调制技术 |
2.3.1 脉冲幅度调制 |
2.3.2 脉冲位置调制 |
2.4 超宽带多址方案 |
2.4.1 跳时超宽带 |
2.4.2 直扩超宽带 |
2.5 小结 |
第三章 超宽带无线信道 |
3.1 引言 |
3.2 大尺度模型 |
3.3 小尺度模型 |
3.3.1 简化的超宽带多径模型 |
3.3.2 IEEE802.15.3a 室内信道模型 |
3.4 煤矿井下信道模型的研究 |
3.4.1 信道测量 |
3.4.2 信道冲激响应 |
3.4.3 信道特征参数仿真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本的超宽带接收机 |
4.1 引言 |
4.2 匹配滤波接收机 |
4.3 Rake 接收机 |
4.3.1 Rake 接收机原理 |
4.3.2 Rake 接收机性能分析 |
4.4 传输参考接收机 |
4.4.1 简单传输参考(STR)接收机 |
4.4.2 差分传输参考(DTR)接收机 |
4.4.3 传输参考接收机性能分析 |
4.5 多用户环境下 TH-UWB 系统的盲 Rake 接收机 |
4.5.1 系统模型 |
4.5.2 盲 Rake 接收算法 |
4.5.3 仿真及性能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超宽带多用户检测器 |
5.1 引言 |
5.2 最小输出能量检测器 |
5.2.1 系统模型 |
5.2.2 盲 MOE 多用户检测器 |
5.2.3 仿真及性能分析 |
5.3 基于线性预测的盲多用户检测 |
5.3.1 系统模型 |
5.3.2 线性预测盲多用户检测 |
5.3.3 仿真及性能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超宽带盲自适应接收机 |
6.1 引言 |
6.2 自适应算法 |
6.2.1 LMS 算法 |
6.2.2 RLS 算法 |
6.3 基于恒模算法的盲自适应接收机 |
6.3.1 DS-UWB 系统中 LMS-CMA 盲自适应接收机 |
6.3.2 TH-UWB 系统中 RLS-CMA 盲自适应接收机 |
6.4 降秩盲自适应接收机 |
6.4.1 多级维纳滤波器 |
6.4.2 超宽带降秩盲自适应接收机 |
6.5 小结 |
第七章 . 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案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室内定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无线电定位和可见光定位的对比 |
1.3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2 创造性工作 |
第2章 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案的原理分析 |
2.1 可见光通信的原理 |
2.2 LED光源的空间分布模型 |
2.2.1 LED光源空间分布模型的原理分析 |
2.2.2 光功率数值与距离的关系图(P-D关系图) |
2.3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频率多址方案的原理分析 |
2.3.1 频分多址技术 |
2.3.2 混合光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
2.4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码分多址方案的原理分析 |
2.4.1 码分多址技术 |
2.4.2 Walsh序列 |
2.4.3 直接序列扩频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算法 |
3.1 基于k-means的三边定位算法 |
3.2 基于修正权重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 |
3.2.1 位置指纹算法 |
3.2.2 基于修正权重的位置指纹算法的原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定位方案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室内定位系统的实验设计 |
4.2.1 发射端光ID编码模块的设计 |
4.2.2 可见光通信实验平台的设计 |
4.3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案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
4.3.1 频分多址方案的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
4.3.2 码分多址方案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
4.3.3 两种光ID编码方案的对比 |
4.4 室内定位系统的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基于QPSK调制的扩频通信技术及其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扩频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现状 |
1.2.3 QPSK调制解调技术研究现状 |
1.2.4 FPGA的发展和应用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2章 扩频通信的理论基础 |
2.1 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 扩频通信系统的特点 |
2.3 直接序列扩频数学模型 |
2.4 m序列的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扩频通信系统发射端信号生成 |
3.1 扩频调制原理 |
3.1.1 QPSK调制原理 |
3.1.2 差分编码解码 |
3.1.3 成形滤波原理 |
3.2 扩频调制仿真 |
3.3 扩频调制FPGA设计 |
3.3.1 码变换模块 |
3.3.2 成形滤波模块 |
3.3.3 数字上变频模块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扩频系统接收端信号解调设计与实现 |
4.1 数字下变频模块设计 |
4.2 直扩信号解扩方案设计 |
4.2.1 序列相位搜索法原理 |
4.2.2 延迟锁定跟踪环路设计 |
4.3 载波同步和伪码同步联合同步 |
4.3.1 载波同步环路设计 |
4.3.2 载波与伪码联合同步环路设计 |
4.3.3 伪码同步环路的FPGA实现 |
4.3.4 联合同步环路FPGA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功能验证 |
5.1 系统测试方案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2.1 扩频调制信号生成验证 |
5.2.2 直扩系统解扩解调验证 |
5.2.3 EVM测试 |
5.3 误码率分析 |
5.4 资源占用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美国Intel-Digital通信公司开发来用宽带码分多址技术的个人通信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正交波形调制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 卞鑫.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2]超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 樊祥宁. 东南大学, 2005(01)
- [3]《通信技术导论》第9至10章翻译实践报告[D]. 张琼方.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2)
- [4]基于FMCW雷达的多目标测距与定位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 迟博恩.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UWB-OFDM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李长青.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6)
- [6]多带OFDM超宽带系统及其多址技术研究[D]. 黄凌鹤. 东华大学, 2008(12)
- [7]台湾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策略研究[D]. 黄庆原. 南开大学, 2013(07)
- [8]超宽带系统中接收技术研究[D]. 康晓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02)
- [9]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室内定位方案的应用研究[D]. 汤晓峰.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QPSK调制的扩频通信技术及其FPGA实现[D]. 张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