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调整对第三世界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潘雁[1](2021)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本输出。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到新的高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条,资本家在进行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带给人类历史及社会发展、人们精神世界及物质生活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变革背后的本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当下需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方面的思考展开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一,通过对詹明信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升对詹明信学术思想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从时间看,最早关于詹明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廉·道林对于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研究;从广度上看,国内外对詹明信的研究十分丰富,包括:对詹明信本人学术思想的整体研究;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詹明信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其近年学术演讲及采访的研究。对詹明信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一致性在于对詹明信本人及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上,中外学者高度认同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地位;差异性在于国内学者更加关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对第三世界社会文化关注的问题。第二,詹明信汲取多个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形成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曼德尔资本主义分期理论将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对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产生巨大影响;詹明信深受鲍德里亚“幻象”理论的影响,重点阐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的乌托邦现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位置互换,人们深陷“视像”世界;根据威廉斯三种文化理论,詹明信提出通过主导文化解决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的问题;詹明信试图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相结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西方文化呈现的新特点;詹明信对精神分析理论十分推崇,他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真正意义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阐释学。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政治无意识理论就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第三,詹明信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提出多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其一,詹明信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重要论断。詹明信沿用其早期作品的方法论视角,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对多个领域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将文化问题重新放置在现实社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文化问题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论述社会生产方式与文化思潮、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的消失、主体的消失、拼凑的模仿、距离感的消失、历史意识的消失。其二,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詹明信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出发,根据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借鉴并吸收曼德尔关于资本主义分期理论提出文化分期理论。詹明信将文化分期理论的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第四,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特征。詹明信对解释学进行重新建构,认为文化解释必须遵循由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三者的历史关联进而深入到对文本背后本质的研究,解释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理论是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既不认同对大众文化绝对的批判与悲观判断,也反对对大众文化的全面追捧。詹明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詹明信认为:批判与希望并存的大众文化理论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乌托邦特质也将普通人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来。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的渗透关系。第五,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有益之处,也应对其局限性保持清醒地认识。既肯定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霸权本质的揭露,以及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理论中的杂糅性、文本与实践二元脱节、对大众文化构成分析不足等历史局限性。第六,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他对第三世界的文化问题予以极大关注,运用“民族寓言”剖析第三世界的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作为一名美国学者,詹明信对美国文化的世界性输出有着更加深刻地认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文化建设更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加强思想建设、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如何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詹明信后现代文化理论为中国学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学者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廖宇翔[2](2021)在《变动中的南亚格局:第二次5370巴战争及其影响》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开展,南亚格局发生急剧变动,其中以印巴分治及冲突最为凸显。可以说,印巴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贯穿于南亚格局变动的始终。1947年,英国势力退出南亚后,印度试图继承英印殖民政府特权,实行南亚的“门罗主义”,为此对尼泊尔等南亚内陆小国在经济、外交和国家安全实行直接控制;对巴基斯坦处处打压,以期巴基斯坦无力支撑,重新回到印度的怀抱。印度与巴基斯坦作为南亚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动将直接影响到乃至直接决定南亚格局的变动。1947年,两国因教派冲突、克什米尔问题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以后,印巴力量对比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这种相对均衡指印巴在军事上的态势),南亚格局由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时期。从国际大背景来看,美苏对第三世界的争夺在南亚的扩张,也是推动南亚格局变动的重要外部原因。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的爆发,正是以印巴之间的矛盾激化为根本原因,以美苏对南亚的争夺等为外部推动力量,如此内外合力之下导致的。第二次印巴战争是南亚格局经历了十几年相对平稳之后的又一次剧烈变动。在历时不到一个月的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印巴互有胜负,战争也最终以平局收场。但是双方在战争中的战争表现却已经暗示了印巴力量对比的变化——印度的战争潜力高于巴基斯坦。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印度实力开始迅速超越巴基斯坦,印巴相对均衡被打破,并最终为印度于1971年肢解巴基斯坦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印巴战争是变动中的南亚格局中的重要节点。第一次印巴战争,印巴皆未实现战争诉求便告停火,在第一次印巴战争后的相对平稳时期里,印巴矛盾不断升级、激化,并在外力影响之下最终于1965年爆发了印巴之间的又一次激烈碰撞。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印巴力量对比失衡的局势越发清晰,南亚格局的再次剧烈变动——第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被肢解已经被埋下了伏笔。因此,以第二次印巴战争为视角,考察前后的南亚格局演变历史,不难发现,南亚格局的变动根本上是南亚力量对比变化的体现,经过第二次印巴战争,南亚地区力量的变化导致了南亚格局的分化与重组。本文除绪论与结语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局势及其影响”。该部分主要对二战后初期冷战的爆发及其蔓延、非殖民化运动与第三世界国家兴起与社会主义力量壮大的世界局势进行梳理,为南亚格局的初步形成与变动阐明了背景。第二部分为“第二次印巴战争前的南亚格局”。该部分主要论述第二次印巴战争前南亚格局的初步形成过程与影响其形成的南亚内部与外部各因素。同时也展现了在这一过程中南亚格局的变动态势。第三部分为“南亚格局的剧烈变动:第二次印巴战争”和“第二次印巴战争后的南亚格局”,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对造成南亚格局剧烈变动的第二次印巴战争进行了论述,包括印巴采取军事行动的内外部因素:其中既有美苏在南亚争夺的加剧,也有印巴矛盾的升级、激化;对战争的爆发与结束,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最后,对第二次印巴战争后的南亚格局变动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第二次印巴战争对世界格局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第四部分为结语部分,对影响南亚格局变动的诸因素、在变动中的南亚格局中印巴如何走向第二次印巴战争以及第二次印巴战争的影响进行总结。
李涛[3](2021)在《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1-1963)》文中提出冷战的全球化开始后,美国对东方阵营进行全方位的遏制。在南亚地区寻求与印度合作未果后,转向通过与巴基斯坦结盟来进行支撑。肯尼迪政府不同于前任政府,其南亚的政策目标是整合印巴对抗东方阵营,为此调整了南亚政策。1962年中印边境发生军事冲突在客观上为肯尼迪政府调整对巴政策提供了动力。肯尼迪政府在权衡后认为军事援助印度的风险可控-即可以在大幅度密切美印关系的同时,继续维持与巴的同盟关系,同时承受一定时期内美巴关系复杂化的代价。最终美国不顾巴基斯坦的反对向印提供军事援助试图拉近美印关系,并引发了美巴关系危机。由于美巴相互需求的基础仍然牢固,美国也在对印援助中保持克制,美巴关系在经历风波后大致恢复并继续保持大体稳定。本文基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力图依据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外交文件集和相关决策者的回忆录,来试图还原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政策的调整及其动因。特别是中印边境冲突爆发之后,肯尼迪在面对南亚错综复杂的地区局势,以及各方不同的反馈信息和意见时,如何在复杂形势下抓住转瞬即逝的可能促进美印关系走近的机遇。过往的研究往往较多关注美国对印度提供军事援助的结果,忽视肯尼迪本人的政治理念偏好及第三世界观,地区局势变化以及肯尼迪认知、决策在其中的适应过程,从而忽略肯尼迪具体的对南亚政策进行调整的利弊权衡的复杂决策过程。探究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政策决策思维的复杂性,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决策背景的复杂性,以及政策实施结果的复杂性正是本文的初衷所在。
李聪慧[4](2021)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缅甸援助政策探析(1953-1960)》文中认为1948年缅甸独立以后便推行亲西方的“中立外交”政策,并借此寻求英美国家的援助。出于对中立外交的不信任和缅甸政局动荡的考虑,华盛顿并未对仰光的援助请求给予积极回应,而是自然而然地将英国视为对缅援助的中坚力量和主要角色。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积极调整其亚洲战略,并在英美协调的框架下向缅甸提供了有限援助。1953年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后一度延续了杜鲁门政府的相关政策,坚持认为缅甸推行的中立外交政策是不道德的政治行为,加之缅甸政府又因缅北蒋军问题主动断绝了美国的经济援助,双方的援助接触一度陷入停滞。而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改变了美国对中立外交的认识,华盛顿逐渐确立了通过援助拉拢缅甸倒向西方阵营的战略目标,开始积极向仰光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此后不久,中、苏两国纷纷倡导与第三世界国家和平共处,并向后者提供大规模援助。为了应对“中苏经济攻势”,华盛顿逐渐接受了中立外交理念,确立了“维持缅甸独立地位”的援助目标。在此过程中,美国不断作出“妥协”和“退让”,力图通过援助实现缅甸的非共产主义化。于是,便出现了施援国在援助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而受援国在援助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的吊诡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逐步改变了对中立外交政策的认识与理解。总的来看,美国政府寄希望于利用援助影响缅甸的内政外交,增进缅甸政府与“自由世界”的关系。而缅甸政府期望接受“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完成国家计划,增强军事实力,促进缅甸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双方在战略认知和援助目标中存在的分歧与差异构成了美国对缅甸援助的结构性矛盾,进而对双方的援助谈判构成了重重障碍。这一矛盾的显现成为肯尼迪政府试图在缅甸推行开发援助的一个重要因素。受此影响,美苏两大阵营在缅甸争夺的性质也从意识形态之争逐渐转变为发展道路和制度优势之争。
陈宇[5](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翦丹[6](2020)在《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田思远[7](2020)在《现代化理论对肯尼迪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 ——基于对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中叶在美国兴起的现代化理论诞生于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是冷战时代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内涵更新的结果和体现,也是美国社会科学界对现代化问题进行研究所产出的学术成果。来自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视角阐述对现代化理论的看法和认识,形成了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不同流派。现代化理论以其作为系统化的社会科学思想所特有的学理性为之后美国政府的政策施行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科学知识基础。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因服务于美国政府的冷战需要而建立,在1950年代后半期发展为现代化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基地之一。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作为中心和个人一系列研究的汇集和总结,是中心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罗氏的理论在学术上做到了创新,通过建构经济增长的阶段理论,从经济史的角度探索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同时,该理论也凭借其自身强烈的政策取向、承袭美国传统意识形态和与肯尼迪在政治理念上相契合等因素而脱颖而出,成为肯尼迪政府对第三世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综合而言,现代化理论对肯尼迪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体现在对外战略、整体的第三世界政策和具体的政策执行三个层面。首先,现代化理论提高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肯尼迪政府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提出以推进第三世界的现代化来与苏联展开竞争、争夺人心,既延续了美国自冷战初始就采取的遏制战略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其次,现代化理论促进了肯尼迪政府以援助和发展为核心的第三世界政策的形成。最后,在具体的政策执行层面,现代化理论也在诸如争取进步联盟、和平队计划等对外开发援助计划的实施运行中发挥着作用,但这些计划并没有帮助目标国实现现代化,反而展现出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
刘义[8](2020)在《试论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在看到客观的国际环境对一国外交重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外交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回首中国外交,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等因素对中国外交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道义观念对中国外交产生的作用。借鉴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思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道义观念塑造了中国外交的身份,这种身份又作用于中国外交行动,进而影响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假设:道义观念在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国家关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一段时期,中国外交的道义观念有四个方面:惠泽观、是非正义观、基本价值观、国际主义观。这一时期,很多历史事件体现了道义观念的作用:毛泽东个人帮助遭受困难的弱小邻国的道义观念对抗美援朝政策决定的产生了重大作用;在是非正义的道义观念的作用下,阿尔及利亚因素成为中法关系正常化的前提条件,并对中法关系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样在道义观念的作用下,印度支那问题在中美关系缓和和建交的过程中占有首要位置;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是在国际主义道义观念指导下提出,但又有区别。这些历史事件或多或少的体现了道义观念在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制定外交政策和处理国家关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不应该忽视道义观念的作用,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道义观念。
秦晋德[9](2020)在《强权与资本的二重变奏 ——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再探析》文中认为二战结束前后,世界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基础上携手共创了以联合国为中心、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及相应的国际体系,这一秩序和体系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主要目标,以铲除军国主义等侵略根源为前提条件,以《联合国宪章》为国际法基石,以集体安全机制下的大国合作和大国一致为基本保证,有效维护了弱小民族的权益,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然而,二战后强权政治与垄断资本交相作用,对上述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产生破坏性影响,以致精英与大众、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巨大鸿沟共同构成了战后国际秩序长期变异的基本图景。具体而言,1945-1973年大致是强权政治起主导作用的阶段,1973年-1991年大致是垄断资本与强权政治交叠作用的阶段,1991年至今大致是垄断资本起主导作用的阶段。在大国强权和垄断资本的交相宰制之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频遭侵害,难以实现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发达国家自身亦遭反噬,社会裂痕持续扩大,最终导致不结盟主义、民粹主义乃至针对强权与资本的恐怖主义等各种形式的反制思想与反抗运动不绝如缕,使战后国际秩序不断变异的复杂属性更加凸显。更为重要的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坚持独立自主,对强权和资本构成了有力有效的双重制衡,力图改革被扭曲和破坏的国际秩序,推动其向着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转型回归。
顾结龙[10](2020)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合作与对抗并存,危险与机遇交织的年代,作为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两个大国,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时世界局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建国初期,新中国通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建立起了对外战略的基本框架。在赫鲁晓夫执政期间,由于中国国力的增强、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原因,中国的外交战略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由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转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苏又反美的对外战略。苏联则在赫鲁晓夫执政后对外交战略进行调整:首先,对时代与战争的观点提出新的认识,赫鲁晓夫认为现在的时代是核时代,战争的危害是具有毁灭性的,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等和平因素的增长,战争已经不再是时代的主题,寻求世界范围的和平是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因此极力缓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其次,提出了“三和”路线,从“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再次,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关系进行再思考,在对待阵营内部国家一定程度态度上趋向平等,尽管时常流露出大国心态,但较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国家态度更加平等。通过对两国该时期的外交战略思想的比较分析,既能使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去把握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又可以从对比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观点与方法参考。除绪论外,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章,具体如下: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作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近些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毛泽东外交思想与赫鲁晓夫的理念的研究情况进行大致的梳理,最后从内容和方法上简述本文研究与前人的不同之处。第一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外交战略的内涵进行辨析,明确外交战略的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的外交战略,这一时期,斯大林的外交战略由联盟合作战略走向了冷战合作与低烈度对抗的外交战略;再次,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战略进行概括,论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最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领域对斯大林执政期间中苏关系进行概述。第二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了赫鲁晓夫执政期间(19531964)(1)中国的对外战略,在赫鲁晓夫执政前期,中国依然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同时凸显独立自主外交特点,这个阶段中国也主张和平共处的外交理念。到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中国的外交战略也开始发生变化。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面对美国的威胁及中苏关系的恶化,加之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中国外交逐步转为“反美防苏”的外交战略,后来发展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苏又反美的外交战略。这个时候中国为了突破美苏的外交围堵,进一步加强与广大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关系;其次,从国际形势和国家利益观的变化两个方面对该时期中国外交战略变化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总结了该时期中国外交战略变化带来的结果。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具体介绍了赫鲁晓夫对苏联外交战略的新探索,赫鲁晓夫将缓和与美国关系置于重要位次、将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作为外交的立足点、加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以换取其对苏联内外政策的支持;其次,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分析了赫鲁晓夫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最后,对其外交战略所带来的客观结果进行了总结。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首先,总结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一致性;其次,指出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差异性;第三,对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相似性所带来的客观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两国外交战略的相异所带来的客观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分为四个部分:在对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坚持从国际国内两个局势出发制定外交战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开展外交工作以及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等经验与启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特殊历史内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及其影响的分析,为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理论方面略尽绵薄之力。
二、美国调整对第三世界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调整对第三世界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 |
2.1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特征 |
2.1.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
2.1.2 从现代性、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
2.1.3 西方文化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
2.2 后现代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积淀 |
2.2.1 凯尔纳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
2.2.2 伊格尔顿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
第3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 |
3.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 |
3.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
3.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3.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
3.2.1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概念的提出 |
3.2.2 对阿多尔诺后期理论的解读 |
3.2.3 对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 |
第4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
4.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及其理论特质 |
4.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 |
4.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定位 |
4.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阐述 |
4.2 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 |
4.2.1 詹明信后现代文化解释学理论 |
4.2.2 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4.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相关理论的简要比较 |
4.3.1 总体性与元叙事:詹明信与利奥塔的差异 |
4.3.2 历史与权力话语:詹明信与福柯的分歧 |
4.3.3 关于“现代”和“后现代”问题的六种立场 |
第5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总体评价 |
5.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积极意义 |
5.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5.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
5.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思想领域问题的剖析 |
5.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局限 |
5.2.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杂糅性 |
5.2.2 解决问题思路中文本与实践的二元脱节 |
5.2.3 对大众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判断不足 |
第6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影响与时代启示 |
6.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立场分析 |
6.1.1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关联 |
6.1.2 詹明信对第三世界文学的文化批评 |
6.1.3 对第三世界文化发展的启示 |
6.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思想领域的影响 |
6.2.1 中国学者的后现代主义讨论 |
6.2.2 文化研究领域的扩展 |
6.2.3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
6.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
6.3.1 城乡空间的去同质意识 |
6.3.2 建筑领域的民粹美学追求 |
6.3.3 消费文化的商品主导 |
6.4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
6.4.1 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新思考 |
6.4.2 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清醒认识 |
6.4.3 如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变动中的南亚格局:第二次5370巴战争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1.选题缘由与意义 |
2.创新点与不足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史料与研究方法 |
1.档案运用 |
2.研究方法 |
一、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局势及其影响 |
(一)冷战的爆发与扩张 |
(二)非殖民化运动的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
(三)社会主义力量迅速壮大 |
二、第二次印巴战争前的南亚格局 |
(一)南亚国家民族独立 |
1.印巴分治 |
2.尼泊尔独立 |
3.斯里兰卡独立 |
4.不丹独立 |
(二)印巴对立 |
1.克什米尔问题 |
2.第一次印巴战争 |
(三)南亚格局基本形成 |
1.域外大国对南亚格局的影响 |
2.南亚小国的站队 |
3.南亚格局初步形成 |
三、南亚格局的剧烈变动:第二次印巴战争 |
(一)美苏争夺在南亚的体现 |
(二)1965 年的印巴矛盾 |
1.克什米尔争端再次激化 |
2.印、巴对自身军事力量的自信 |
3.民族情绪助长战争因素 |
4.冲突不断 |
(三)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和结束 |
1.战争初期阶段 |
2.战争的展开与僵持 |
3.域外力量调停与战争结束 |
4.围绕印巴争斗中各方势力的选择 |
四、第二次印巴战争后的南亚格局 |
(一)战后的南亚格局的变动 |
1.印巴力量变化 |
2.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影响 |
3.印度外交思想的转变 |
4.南亚小国的外交新态 |
(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
1.美苏争霸在南亚态势的变化 |
2.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1-196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内容 |
第一章 美国对巴基斯坦政策的缘起及美巴同盟的建立 |
第一节 巴基斯坦与形成中的美国南亚战略 |
一、巴基斯坦及其安全诉求 |
二、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南亚政策 |
第二节 杜鲁门对新生的巴基斯坦政策:从忽视到寻求合作 |
一、杜鲁门政府时期的南亚国际政治现实 |
二、杜鲁门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回应 |
第三节 艾森豪威尔对巴基斯坦政策:美巴同盟的订立 |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巴关系 |
二、美巴同盟对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 |
第二章 肯尼迪执政初期对巴基斯坦政策(1961-1962) |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南亚政策观的形成及执政初期对美巴军事同盟的认识 |
一、肯尼迪外交政策理念的形成 |
二、肯尼迪执政初期对南亚及美巴同盟的认识 |
第二节 《和平安全法案》与调整中的对巴援助 |
一、肯尼迪政府推动《和平安全法案》通过 |
二、肯尼迪南亚政策调整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南亚政策调整与巴基斯坦对外政策的双向互动 |
一、肯尼迪政府对南亚政策调整的顾忌 |
二、阿尤布·汗政府重新评估美巴军事同盟 |
第三章 肯尼迪执政中后期的对巴基斯坦(1962-1963) |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对中印边境冲突的态度 |
一、中印之间的纷争 |
二、肯尼迪政府对中印纷争的态度 |
第二节 军事援助印度与美巴关系风波 |
一、中印爆发军事冲突期间美国军事援助印度 |
二、美巴关系风波及其影响 |
第三节 拿骚会议后肯尼迪政府推行“南亚联合防御计划” |
一、肯尼迪政府在中印边境冲突后的南亚政策 |
二、对肯尼迪执政末期的巴基斯坦及美巴关系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解密档案和公开文件 |
二、英文类文献 |
三、中文类文献 |
(4)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缅甸援助政策探析(1953-196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文献和研究视角 |
第一章 冷战初期美国对缅甸的有限援助(1948—1952) |
第一节 缅甸独立与美国对缅甸求援的回应 |
第二节 “遏制”战略的深入与美国对缅甸的经济援助 |
第三节 英缅军事合作与美国对缅甸的军事援助 |
小结 |
第二章 美缅两国援助谈判中的有限接触(1953—1954) |
第一节 缅北国民党军问题与美国经济援助的中断 |
第二节 《英缅防卫协议》的终止与美缅军事援助的接触 |
第三节 大米外交与美缅经济援助的谈判 |
小结 |
第三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缅甸援助政策的确立(1955—1960) |
第一节 “中苏经济攻势”与美国对缅甸经济援助 |
第二节 中缅边界冲突与美国对缅军事援助 |
第三节 缅甸“看守内阁”上台与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缅援助的终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现代化理论对肯尼迪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 ——基于对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现代化理论 |
第一节 现代化理论的概念 |
一、现代化的概念 |
二、现代化理论的概念 |
第二节 现代化理论的产生 |
一、冷战政治的背景 |
二、意识形态的渊源 |
三、学术研究的支撑 |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
一、社会学流派 |
二、政治学流派 |
三、经济学流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研究中心的现代化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国际研究中心的创立 |
第二节 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 |
第三节 罗斯托现代化理论影响肯尼迪政府对外政策的原因 |
一、理论本身强烈的政策取向 |
二、理论承袭美国传统意识形态 |
三、与肯尼迪在理念上的契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化理论对肯尼迪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对外战略层面 |
第二节 第三世界政策 |
第三节 政策执行层面 |
一、现代化理论与争取进步联盟 |
二、现代化理论与和平队计划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试论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发展和表现 |
第一节 当代中国外交中道义观念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起源与发展 |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道义观念 |
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中的道义观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表现 |
一、毛泽东时期道义观念在中国外交中的表现 |
二、邓小平时代道义观念在中国外交中的表现 |
三、21世纪道义观念在中国外交中的表现 |
第二章 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 |
第一节 中国与非西方国家关系中的道义观念 |
一、抗美援朝决策中的惠泽道义观念 |
二、对比八项原则和四项原则中的国际主义道义观念 |
第二节 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中的道义观念 |
一、中国在中法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道义观念 |
二、中国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道义观念 |
第三章 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评价 |
第一节 对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总体评价 |
一、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积极作用 |
二、20 世纪50-80 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对四个案例中道义观念的具体评析 |
一、道义观念对抗美援朝决策的作用 |
二、道义观念对八项原则和四项原则的作用 |
三、道义观念对中法关系正常化的作用 |
四、道义观念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强权与资本的二重变奏 ——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分期 |
一、以“均势”为特征的传统国际关系分期 |
二、政治经济视野下的战后国际关系分期 |
第二章 三种国际秩序观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第一节 、国际秩序的概念辨析 |
一、国际格局 |
二、国际秩序 |
三、国际体系 |
第二节 :三种战后国际秩序观 |
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
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国际秩序 |
三、美国主导的自由世界秩序 |
第三节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一、战后国际格局 |
二、战后国际秩序 |
(一)、国际制度 |
(二)、国际规范 |
三、战后国际秩序的进步性与负面因素 |
(一)、战后国际秩序的进步性 |
(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负面因素 |
第三章 强权政治的变型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第一重改造 |
第一节 :同盟体系:强权政治的战后转型 |
一、传统殖民强权的衰落 |
二、以同盟体系为掩护的新型强权 |
第二节 :战后强权国家的具体形态 |
一、美国霸权的扩张 |
二、苏联霸权的兴衰 |
三、欧洲强权的变型 |
第三节 :强权政治对《联合国宪章》的反动 |
一、强权政治对国际规范的践踏 |
二、强权政治对国际制度的破坏 |
第四章 垄断资本的嵌入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第二重改造 |
第一节 :垄断资本对传统强权的再改造 |
一、嵌入与脱嵌:垄断资本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
二、垄断资本的嵌入与强权的异化 |
(一)、美国霸权的异化 |
(二)、苏联(俄罗斯)强权的异化 |
(三)、欧洲强权的异化 |
第二节 :资本嵌入式强权的统治策略 |
一、两大抓手:国际金融机构与跨国公司 |
二、武力后盾:西方军事同盟体系 |
三、理论实践:新自由主义 |
四、话语控制:新闻、舆论与智囊团体 |
第三节 :资本嵌入后全球政治的不平等 |
一、横向:中心—外围国家的依附关系 |
二、纵向:全球市民社会的分化与对立 |
第五章 新型国际关系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回归 |
第一节 :国际秩序转型的根源与动力 |
一、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转变与斗争 |
二、西方世界内部的矛盾与反制 |
第二节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对强权和资本的双重制衡 |
一、对霸权主义和强权均势的制衡 |
二、对垄断资本的制衡 |
第三节 :国际秩序转型的目标:回归《联合国宪章》 |
一、联合国体系的再确认与框架内复归 |
二、回归普罗大众对公平正义的基本诉求 |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
一、总结 |
二、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注释 |
第一章 赫鲁晓夫执政前中苏两国的外交战略 |
一、外交战略的内涵 |
二、二战结束后斯大林的外交战略 |
(一)联盟合作战略 |
(二)冷战共处战略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战略 |
(一)“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
(二)“另起炉灶”的新型外交关系 |
(三)“一边倒”的对外战略 |
四、斯大林执政期间新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
(一)同盟互助的社会主义政治外交关系 |
(二)以“对华援助”为主的经济科技友好合作 |
(三)中苏两国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广泛 |
注释 |
第二章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国外交战略 |
一、从“一边倒”走向“两个拳头打人” |
(一)在“一边倒”外交战略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共处外交理念 |
(二)“两个拳头打人”既反帝,又反苏的外交战略 |
二、中国外交战略调整原因分析 |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前提 |
(二)国家利益观的变化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重要原因 |
三、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客观结果 |
(一)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自主 |
(二)加剧了中国内政和外交的困境 |
注释 |
第三章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外交战略 |
一、从苏美低烈度对抗到强调和平共处 |
(一)将缓和与美国关系置于重要位次 |
(二)将与西方国家的和平共处作为外交的立足点 |
(三)加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以换取其对苏联内外政策的支持 |
二、苏联外交战略调整原因分析 |
(一)国际形势客观变化的现实影响 |
(二)国内现实情况变化的影响 |
三、苏联外交战略调整的客观结果 |
(一)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部分西方国家的关系 |
(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的国际关系,促进了世界的和平 |
(三)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不稳定 |
注释 |
第四章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 |
一、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一致性 |
(一)两国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 |
(二)两国都注重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三)两国都将维护国家利益置于国家对外战略的优先位置 |
二、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差异性 |
(一)对和平过渡看法不同 |
(二)外交战略特点不同 |
(三)对核威胁的认知不同 |
三、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的影响 |
(一)两国出现了一段最好的彼此间的支持与合作 |
(二)两国外交实践上的背离与冲突 |
(三)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
四、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原因分析 |
(一)两国部分外交战略相似的原因 |
(二)两国部分外交战略相异的原因 |
注释 |
第五章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的现实启示 |
一、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线 |
(一)保障自身独立自主 |
(二)尊重他国独立主权 |
二、始终坚持从国际国内两个局势出发制定外交战略 |
(一)充分把握国内局势 |
(二)综合考虑国际局势 |
三、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开展外交工作 |
(一)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外交工作原则 |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外交工作路线 |
四、始终坚持确立科学的国家利益观 |
(一)不忘个性是确立科学国家利益观的重要前提。 |
(二)兼顾共性是确立科学国家利益观的基本考量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美国调整对第三世界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潘雁. 吉林大学, 2021(01)
- [2]变动中的南亚格局:第二次5370巴战争及其影响[D]. 廖宇翔.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3]肯尼迪政府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1-1963)[D]. 李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4]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缅甸援助政策探析(1953-1960)[D]. 李聪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2)
- [5]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翦丹. 湘潭大学, 2020
- [7]现代化理论对肯尼迪政府对外政策的影响 ——基于对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的考察[D]. 田思远. 外交学院, 2020(07)
- [8]试论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外交中的道义观念[D]. 刘义. 外交学院, 2020(07)
- [9]强权与资本的二重变奏 ——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再探析[D]. 秦晋德. 外交学院, 2020(07)
- [10]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中苏两国外交战略异同分析[D]. 顾结龙.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