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溶液中硝酸钠的快速测定

氧化溶液中硝酸钠的快速测定

一、氧化液中硝酸钠的快速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朱旭东[1](2018)在《基于微孔板技术及微流控技术的工业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通量筛选是指基于一系列高通量设备和技术,自动化处理微小体积液体同时匹配先进的信号检测以及准确的数据分析,以从数量级巨大文库中筛选出目标化合物、基因、酶以至活细胞菌株。高通量筛选装置发展趋势是微型化、自动化、标准化以及机器人系统。对于工业微生物的优化,高通量筛选是关键技术。课题围绕着活细胞筛选技术展开了技术拓展与纵深并行的创新研究。课题先后探索了基于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超高通量筛选技术。首先,以生产糖化酶(Glucoamylase)的黑曲霉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孔板的高通量筛选平台技术及应用研究。实验探索并总结了包括孔内剪切力,孔内供氧(kLa)和种子自身特性三大类共六种因素对于深孔板微孔培养物培养状态的影响,并最终实现了黑曲霉48深孔板微培养过程的优化。优化后,对于相同培养对象,各孔间糖化酶酶活的相对标准偏差(RSD)降低至3.19%。该实验结果为微生物,特别是菌丝体茂盛微生物,孔板微培养体系的优化提供了完整方案。之后,实验发现了产糖化酶的黑曲霉发酵过程发酵液糖化酶酶活与pH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一个基于pH指示剂的高效的酶活定性分析方法。与经典的p-NPG法酶活测定方法相比较,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6,证明该方法充分可信。依靠构建的高通量微培养及分析体系,实验对超过1200株突变菌株进行了高效筛选,最终获得优势菌株VII-F-6,其糖化酶酶活达到2.23x103AGI mL-1,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70%。以生产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的黑曲霉为研究对象,同样基于孔板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建立了产葡萄糖氧化酶黑曲霉微培养及葡萄糖氧化酶微分析方法,并创立了能够同时高通量分析胞外酶活及酶分泌比例的高通量筛选模型,成功实现高效生产葡萄糖氧化酶黑曲霉的双指标筛选。实验首先基于传统的邻联茴香胺氧还显色分析法建立了适用于发酵液上清或细胞破碎物上清的96孔板GOD酶活微分析方法,将每个样品酶活检测时间由5 min缩减到0.5 min。对于发酵液胞内胞外总酶活的分析,为了避免细胞破碎-离心-取上清等影响高通量分析的一系列复杂操作,根据在发酵实验研究中发现的GOD总酶活与底物葡萄糖代谢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构建了一个基于葡萄糖残糖分析的快速发酵液GOD总酶活分析方法。与传统依靠邻联茴香胺体系的分析方法对比,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92,呈现出良好的负相关性。最后借助于实验建立的高通量微培养和分析方法,对超过2500株突变体进行了高上清酶活-高GOD分泌比例2步筛选,最终获得总酶活达到3200 U/mL,较出发菌株提高146%,同时GOD分泌比例为83%左右,较也发菌株提高32%的进化菌株F1,成功实现了双指标高通量筛选。同时实验发现高碳酸钙浓度对黑曲霉产GOD能力及生长稳定性的提高有重要影响。这种提高被认为主要来自于碳酸钙对菌球形态的影响:高碳酸钙(10%)实验组黑曲霉的结球体积相比于低碳酸钙(2%)组呈现大幅度的下降,且高碳酸钙组酶活较低碳酸钙组提高幅度可达50%。最后,实验成功搭建了一个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的超高通量单细胞分析及筛选平台,并成功应用于高产L-乳酸的耐高温达55℃凝结芽孢杆菌的高通量筛选。实验完成了:1)单分散的皮升级(10-12L)的油包水液滴的生成及液滴中单细胞水平凝结芽孢杆菌生长的跟踪及量化表征研究;2)实验设计并制作了能够一步生成双层乳化液滴(水/油/水)的微流控芯片,并优化了基于PEG-200的芯片区域化修饰方法,最终成功地生成了单分散的双层乳化液滴。液滴生成速度达~300drops/s。;3)设计并合成一种新型pH荧光指示剂,并建立了基于发酵液pH变化快速表征其乳酸浓度的高通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被成功地应用于单分散的双层乳化液滴内乳酸浓度的半定量分析;4)最终借助流式细胞仪实现了 105 events/h超高通量筛选,其筛选通量与微孔板相比提升了 3~4个数量级。5)仅经过一轮筛选,实验获得了一株产乳酸能力为76 g/L的高产菌株,相对出发菌株提高了 52%。

王永明[2](2020)在《伯克霍尔德氏菌XM01产磁小体的类酶性质及其应用》文中指出近年来,磁性纳米粒子因其具有模拟酶的催化特性和磁学特性而备受瞩目。但人造磁性纳米粒子具有分散性差、生物相容度低、合成过程的环境成本高等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与之相比,纳米粒子的微生物合成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合成过程中的毒性副产物的潜在危害,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新型合成策略。具体指的是利用真菌、放线菌、细菌等微生物通过胞内或胞外的矿化过程,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磁性纳米粒子,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是趋磁细菌在胞内能够自主合成具有生物膜包裹的磁小体。本文针对人造磁性纳米粒子的诸多不足,开展纳米粒子的微生物合成及其模拟酶特性和应用研究。从泥水样中分离出一株趋磁细菌,研究了影响菌株生长以及磁小体合成的培养条件。从收集的菌体细胞中纯化制备磁小体,研究了其形态组成、磁学特性以及在水相中的分散性和可回收性。此外,对磁小体模拟酶的特性和酶促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胆固醇的分析检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以及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从延寿县五七水库底部沉积物的泥水混合物中分离出一株趋磁细菌,经16S rDNA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将其命名为Burkholderia sp.XM01。胞内的磁性颗粒沿着细胞的长轴排列。利于菌株XM01生长和磁细胞比例增加的培养条件:pH为6.5,10%的氧浓度,碳源为浓度在400 mg/L左右的丁二酸、氮源为浓度约150 mg/L的硝酸钠,铁源为浓度处于25~30μmol/L的奎尼酸铁,培养温度30℃,连续静置培养时间为6天。通过超声破碎、高速离心、反复清洗与磁铁吸附的方法从菌株XM01细胞中成功地提取出形态完整的磁小体,产率为3.16 mg/L培养液。经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后,确定菌株XM01产磁小体粒径约为80 nm,包含内部立方晶系的Fe3O4纳米晶体和外层包裹的生物膜。这是首次在Burkholderia sp.XM01中纯化出形态完整的磁小体。磁小体在纯水中的粒径分布相对均一,整体呈现右偏斜的特点。磁滞回线为宽腰型曲线,表明磁小体在室温下具有铁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61.2 emu/g,饱和剩磁强度为21.7 emu/g,磁矫顽力为142.6 Oe。磁小体在纯水、PBS与HEPES缓冲液中均能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当对悬浮体系施加外磁场时,经过120 s的分离时间,可以基本实现从水相体系中完全分离磁小体。菌株XM01胞内产磁小体在酸性条件具有内在的类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催化底物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4,温度为40℃。磁小体过氧化物酶模拟物耐受pH和温度的范围明显大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催化动力学过程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其对底物H2O2的依赖性比HRP高出一个数量级,对底物TMB的亲和力大于HRP,催化效率略高于HRP。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Fe3O4纳米晶体表面的铁离子参与反应释放的羟基自由基有关。将磁小体应用于构建胆固醇的检测体系,检测的线性范围是2~150μmol/L,检测限为0.58μmol/L。该体系测定胆固醇的敏感性超过已报道的部分人造纳米酶构建的同类比色法检测体系。此方法用于测定人血清中的胆固醇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磁分离而多次循环利用磁小体。连续回用7次,前后测定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小于5%。该检测体系对15个随机血清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全自动血清分析仪给出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小于3.18%。首次将磁小体作为异相芬顿体系中的催化剂用于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得出了优化后的条件:浓度为200 μg/mL的催化剂,浓度为150 mmol/L的H2O2,pH为3.5,温度60℃。磁小体/H2O2异相芬顿体系经150 min的反应时间可以完全催化降解浓度为120 mg/L的甲基橙。该体系催化甲基橙降解的有效浓度远高于同类芬顿体系所能降解的甲基橙浓度。磁小体/H2O2体系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描述,表观活化能为12.15 kJ/mol。催化体系中H2O2快速消耗的同时伴随着·OH的大量生成。甲基橙主要氧化来源是磁小体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OH。虽然磁小体和天然酶HRP在理想溶液条件下都具有催化甲基橙降解的能力,但模拟染料废水中高浓度的盐,重金属离子等成分可以使含HRP的系统中甲基橙的降解率大幅降低,但是这对含磁小体的体系的影响很小,这表明磁小体处理甲基橙染料废水中的应用潜力超过天然酶HRP。连续回用磁小体进行7次反应循环后,体系中甲基橙的降解率仍处于81%左右。首次发现磁小体具有碱性条件依赖的类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催化H2O2分解的活性与磁小体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反应体系的最适pH为9,温度为60℃。与天然过氧化氢酶相比,磁小体在极端pH和温度下的稳定性更高。当过氧化氢酶抑制剂NaN3(100μmol/L)和SDS(5 mmol/L)分别加入后,天然酶的活性已基本丧失,而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活性仍保持在90%以上。磁小体催化H2O2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活化能基本相近。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催化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对H2O2底物的亲和力和催化效率大于过氧化氢酶和人造Co3O4纳米酶。基于磁小体具有电化学还原H2O2的能力,首次将其应用于构建电化学传感器以检测H2O2,检测的线性范围是0.02~2 mmol/L,检测限为0.14 μmol/L,该方法测定H2O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与报道的某些酶型和非酶型的传感器相比,磁小体/GCE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短的响应时间,能够有效测定微量的H2O2。

彭兆洲[3](2020)在《微米石墨、二硫化钼催化生物反硝化脱氮方法建立与机制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产生大量含氮废水,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迄今为止,微生物转化是处理硝酸盐等含氮污染物的主要方法,但存在反应速度慢、处理效率低等难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在此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至今未形成微生物快速处理含氮废水的有效方法。随着二维材料的兴起,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引起了污水处理领域研究者极大兴趣,但二维材料催化强化微生物快速处理含氮废水的研究国内外罕见报道。本论文以价廉易得的石墨和二硫化钼两种二维材料的微粒子为催化剂,催化强化微生物菌群降解硝酸盐,达到微生物菌群快速处理含氮废水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硝酸钠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微米石墨颗粒催化强化微生物菌群反硝化降解硝酸钠的规律。(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硝酸钠、中间产物亚硝酸钠的浓度,考察了微米石墨颗粒的粒径、添加量对微生物菌群反硝化脱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60μm范围内,随着添加的微米石墨颗粒粒径的减小,反硝化脱氮的加速效果越明显;添加量在0-160 mg/L范围内,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反硝化脱氮的加速效果越显著,最高可以加快109.2%;当添加量超过160 mg/L时,反硝化脱氮的加速效果不显著。此外,微米石墨颗粒可以将化工污水的反硝化脱氮速度加快65.1%,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2)采用高通量测序和q-PCR的方法,对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基因丰度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2.5-160μm范围内,微米石墨颗粒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变菌群结构,其中副球菌属的占比增加7.9%,反硝化菌的占比提高5.6%;此外,菌群的生物量提高40.1%,反硝化菌的绝对数量增多144.3%,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的转录水平提高6.09倍。(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生物的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受微米石墨颗粒影响,菌群中的部分非反硝化菌的细胞壁破坏并且死亡,表明微米石墨颗粒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菌群中的部分非反硝化菌,反硝化菌快速生长繁殖。因此,菌群宏基因组DNA中NirS基因片段数量增多,进而使NirS基因转录的RNA丰度提高,亚硝酸盐还原酶的表达量随之增加,提高菌群的反硝化能力。2、以硝酸钠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非光照条件下微米二硫化钼催化强化微生物菌群反硝化降解硝酸钠的规律。(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硝酸钠、中间产物亚硝酸钠的浓度,考察了微米二硫化钼颗粒的添加量对微生物菌群反硝化脱氮速度影响。结果表明:在0.6–6μm范围内,随着添加的微米二硫化钼颗粒粒径的增加,反硝化脱氮的加速效果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添加量在0-1200 mg/L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反硝化脱氮过程加速越显著,最多可以加快153.3%;当添加量超过1200 mg/L时,反硝化脱氮的速度反而有所降低。(2)采用高通量测序和q-PCR的方法,对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基因丰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米二硫化钼的添加并未显著改变菌群结构,副球菌属的占比提高7.5%,反硝化菌在菌群中的相对丰度提高7.5%,反硝化功能基因NirS的转录水平提高6.25倍。(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微生物的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观察到细菌细胞壁破坏而死亡的现象。根据菌群DNA中NirS基因片段丰度提高和NirS基因的mRNA转录水平提高的实验结果推断,可能是更多的NirS基因片段能够翻译出更多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提高了反硝化酶的数量,增强了菌群的反硝化能力。

洪云思[4](2020)在《UiO-67后修饰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亚硝酸钠(NaNO2)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和环境系统中的一种无机盐,常作为食品防腐剂和施肥剂。但是亚硝酸钠具有剧毒,人体摄入的致命剂量在8.728.3μM之间,且亚硝酸钠与胺相互作用会形成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引起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癌症。因此,对亚硝酸钠含量的检测和监控显得尤为重要。组胺(Histamine,HA)是一种含氮有机小分子,具有生物活性,可以参与人体的局部免疫反应,充当神经递质。然而组胺中毒会导致人体不适甚至多种疾病。因此,对组胺含量的精确、快速检验亦十分重要。如今,电化学传感作为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检测方法得到众多研究人员的青睐。然而,亚硝酸盐在传统电极上的氧化电位很高,不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目前检测组胺的电化学传感器主要基于生物酶电极,由于生物酶的价格昂贵、稳定性差、对检测的环境要求苛刻,并且难以固定在电极上,从而限制了酶基电极的实际应用。因此,我们需要开发出新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以上物质的分析检验。金属有机框架(MOFs)本质上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之间的配位键形成的多孔扩展固体。由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及性质可调控,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但是将MOFs作为电极修饰材料在电化学传感领域的应用却十分有限。本论文以UiO-67-BPY晶体为前驱体,通过后合成修饰(PSM)的方法得到掺杂铜元素的Cu@UiO-67-BPY功能材料,提高UiO-67-BPY的导电性,并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通过电化学还原法制得新型MOFs材料掺杂石墨烯基底修饰电极,在磷酸缓冲液中分别实现对亚硝酸钠(NaNO2)和组胺(HA)的电化学检测,获得良好检测结果,显示出复合电极材料在电化学检测方面的巨大应用潜力。并尝试从复合电极材料的性能和电化学传感的构-效机理上对检测的机理进行解释,为开发新型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特异性传感及高精度检测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Cu@UiO-67-BPY/EGR/GCE复合材料的的合成与表征首先,我们利用溶剂热法,将氯化锆ZrCl4与2,2′-联吡啶-5,5′-二羧酸配体(H2BPYDC)通过自组装配位构筑得到UiO-67-BPY晶体,再经PSM合成策略与醋酸铜Cu(OAc)2反应,得到铜掺杂的Cu@UiO-67-BPY,显著提高电化学催化活性和材料导电能力。并经PXRD、FT-IR、TGA、SEM、XPS、ICP等表征手段对修饰前后的两种材料分别进行表征。最后,将Cu@UiO-67-BPY均匀分散在氧化石墨烯的悬浮液中,通过涂布法制得Cu@UiO-67-BPY/GO/GCE修饰电极,在-1.5V1.0 V的连续循环伏安(CV)扫描将GO电还原为导电性更高的还原氧化石墨烯EGR,最终得到Cu@UiO-67-BPY/EGR/GCE复合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探究了目标电极对铁氰化钾的电催化活性;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比较了裸玻碳电极GCE和不同修饰电极EGR/GCE、Cu@UiO-67-BPY/GCE、Cu@UiO-67-BPY/EGR/GCE的导电性和电子转移现象,说明复合材料中Cu@UiO-67-BPY与ERG对铁氰化钾的电化学响应有协同增强作用,为后继开展对复合电极材料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2.Cu@UiO-67-BPY/EGR/GCE对亚硝酸钠的电化学检测以复合修饰电极材料Cu@UiO-67-BPY/EGR/GCE为工作电极,研究其对亚硝酸钠的电化学响应,构建一种氧化石墨烯与Cu掺杂的MOF材料复合型电化学传感器,因其兼具MOFs材料的特征及功能性,以及石墨烯的高导电性,能显著提高亚硝酸钠的氧化峰电流,并降低氧化电位,对亚硝酸盐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效果。随后还研究了电解质溶液(PBS)的pH值、扫描速率等对亚硝酸钠的氧化峰电流、峰电位的影响,筛选最佳的反应条件。最后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溶液中的亚硝酸钠进行定量检测,其氧化峰电流与亚硝酸钠浓度在10-6000μM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Ipa=-0.0062 CNaNO2-7.2305(R2=0.998),检测限(S/N=3)低至1.2μM。此外,该修饰电极Cu@UiO-67-BPY/EGR/GCE检测亚硝酸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重复性、抗干扰性,并可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3.Cu@UiO-67-BPY/EGR/GCE对组胺的电化学检测组胺是生物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神经递质的一种,和许多生理、病理活动密切相关。对生物体内组胺的高精度检测,有助于探讨神经系统多种生理病理机制。本章我们以Cu@UiO-67-BPY/EGR/GCE为电极,构建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高灵敏检测组胺的新技术。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Cu@UiO-67-BPY/EGR/GCE电极上组胺的电响应信号。并探究了电解质溶液的pH值对底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强度(Ipa)、峰电位(Epa)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此外,还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组胺进行了特异性高灵敏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组胺的线性范围在0-100μM之间,方程为Ip=0.122Chistamine+11.695(R2=0.998),检测限(LOD)低至0.595μM,灵敏度为11.791mA·mM-1·cm-2(S/N=3)。且能应用于人体尿样的实际检测。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构筑的电化学传感器由于具有协同增强效应,对组胺的检测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有望发展成为快速检测生物体内组胺的新型电化学传感器。

褚颖颖[5](2016)在《硝酸钠粗盐分离提纯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硝酸盐资源是世界紧缺资源之一,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开发我国硝酸盐资源时,必须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且能够降低能耗,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多次使用和综合使用,达到提高资源的再生化率和利用效率。实验原料的硝酸钠粗盐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钠及少量亚硝酸钠,因此本实验目的是将硝酸钠粗盐进行分离提纯制备工业级硝酸钠,实现硝酸钠的再利用,从而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工业硝酸钠国标法(工业硝酸钠GB/T4553-2002)中测定硝酸钠含量采用间接法,耗时且该硝酸钠粗盐杂质较多,影响测定结果。本实验采用离子色谱法、尿素-甲醛法两种方法测定工业硝酸钠混合物的中硝酸钠含量,并与现有国标法(GB/T4553-2002工业硝酸钠)通过平均回收率等指标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国标法测定的硝酸钠平均回收率为100.19%,其RSD均值为0.28%(n=5),离子色谱法测得的硝酸钠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10%,RSD为0.37%(n=5),而尿素-甲醛法在有亚硝酸钠存在下易受亚硝酸钠的干扰。实验还对硝酸钠粗盐中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的三种方法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标法测定的亚硝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8.28%,其RSD为1.19%(n=5),离子色谱法测定的亚硝酸钠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18%,其RSD为0.44%(n=5),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钠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83%,其RSD为1.94%。综合比较分析,离子色谱法可同时测定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含量,测定方便快捷,其结果准确可靠,是一种优良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工业硝酸钠粗盐中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含量的快速测定。比较不同的过滤介质对原料中铁不溶物及其他杂质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钠粗盐A溶液和硝酸钠粗盐B溶液均通过二氧化硅滤饼过滤后,除杂效果最佳,其杂质除去率分别达77.00%,77.75%。因为二氧化硅做滤饼,其微孔在20nm以下,排布均匀且比滤纸和活性炭粉末滤孔更小,二氧化硅通过范德华力、氢键以及共价键的作用吸附更多的杂质,从而达到较高的除杂效果。一次过滤除杂为后续氧化转化工艺提供良好氧化条件,减少后期氧化所需氧化剂,同时二氧化硅滤饼还可用于多次过滤,循环使用,降低成本。实验分别以空气和双氧水氧化亚硝酸钠并比较亚硝酸钠转化效率,结果表明氧气氧化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的最高转化率不超过60%,双氧水氧化亚硝酸钠,亚硝酸钠转化率96.80%,于此同时Fe2+的转化率达到最佳值89.92%。双氧水氧化硝酸钠溶液中亚硝酸钠及Fe2+工艺的最佳条件为黄色滤液A70.00g,H2O2(质量分数30%)6.00g,反应pH4.5,搅拌速率为300r/min,60℃水浴反应2h,反应后用质量比1:20NaOH调至中性过滤干燥。通过考察双氧水氧化过程中亚硝酸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建立亚硝酸钠转化动力学模型,以ln(cA0/cA)-t作图,不同温度下其线性关系均良好,表明双氧水氧化亚硝酸钠反应符合一级反应模型,且Arrhenius具体方程表示为k=8.5668exp(–1870/T)。将反应后的硝酸钠溶液(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8.66%,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0.13%,水的质量分数为51.22%)蒸发浓缩和冷却结晶,其最佳工艺条件:蒸发浓缩温度为110℃,冷却结晶温度为50℃,搅拌速率为20.93弧度/秒,养晶时间2.0h。所得晶体溶液用玻璃砂坩埚过滤干燥得到硝酸钠产品,其硝酸钠纯度可达99.52%,符合工业级硝酸钠一等品的要求。每吨原料A经完整的分离提纯工艺其硝酸钠产率达98.48%,效益估算可盈利107.91元。

李秀明[6](2019)在《乳酸菌降低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工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红肠属于一种腌肉制品,制作时常添加亚硝酸盐,但其在酸性条件下易和产品中的胺类物质结合形成强致癌物N-亚硝胺。为降低红肠产品中N-亚硝胺的含量,提高其安全品质,本研究首先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技术开发一种可以快速且同时测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方法,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将乳酸菌发酵技术应用于本无发酵工艺的红肠产品中,对发酵时间和乳酸菌发酵剂种类进行筛选,然后在体外模拟体系中探索以制作一种可抑制N-亚硝胺形成的微生物亚硝化抑制剂,并将该抑制剂应用于红肠中验证其效果,以实现既降低红肠中N-亚硝胺的形成,又不会影响产品原有风味。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HPCE对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重点研究适宜检测条件和如何排除干扰离子的影响。使用内径50μm、总长40 cm、有效长度30 cm的毛细管柱,在214 nm条件下,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直接紫外法,研究分离缓冲液的pH值、浓度、电渗流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添加量、排除Cl-干扰方式以及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方法学检验,以确定其回收率、线性、检出限和精密度。结果表明:以400mmol/L硼酸(2 mol/L KOH溶液调pH=9)+100 mmol/L Na2SO4+0.5 mmol/L CTAB为分离缓冲液,分离电压-5 kV,操作温度25℃,0.5 psi,即3447.4 Pa压力下进样5 s时,对于含盐量500 mmol/L以下的样品在6 min内NO3-和NO2-能够达到很好分离。2、为确定不同发酵时间对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影响,将4种商业发酵剂:SHI-59(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WBX-43(肉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VBM-60(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乳酸片球菌),以及3株单菌: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LC)、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LP)、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LS),分别以107 CFU/g接种至腌制后的红肠肉馅中,拌馅灌肠后于35℃条件下发酵12、16、20、24 h,取样测定各组乳酸菌数,并将各发酵时间点的样品经熟制(干燥、蒸煮、烟熏、烘烤)后制得发酵红肠产品,测定各组产品的感官指标、pH、亚硝酸盐、硝酸盐、8种生物胺、9种N-亚硝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时间越长,红肠中N-亚硝胺含量越低。在该发酵时间点,其中PRO-MIX5表现尤为突出,经PRO-MIX5发酵12 h,产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7.58 mg/kg)显著降低,降低N-亚硝胺总量至8.68μg/kg,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含量(2.91μg/kg)符合国家限量标准。其次LC菌也能够显著降低9种N-亚硝胺总形成量至9.46μg/kg,但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47.73mg/kg)效果较差。3、在固定发酵时间(12h),对不同乳酸菌发酵剂进行筛选,分别将常添加于发酵肉制品的7种商业乳酸菌发酵剂木糖葡萄球菌+戊糖片球菌(THM-17)、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肉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WBL-45)、VHI-41、SHI-59、WBX-43、VBM-60,3种由筛选得到能够抑制N-亚硝胺形成的单菌(LC、LP、LS)和5种从商业乳酸菌发酵剂中分离得到的单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ns,PP)、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e,SX)、肉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bovis,SB)、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1,LS-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T)以107 CFU/g接种至腌制后的肉馅中,拌馅灌肠后发酵12h,发酵完成后取样测定乳酸菌数和细菌总数,再经熟制得到成品,测定其感官、pH、色差、质构、亚硝酸盐、硝酸盐、生物胺、N-亚硝胺等指标。结果表明:15种发酵剂中以SX和LPT两种乳酸菌发酵剂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亚硝酸盐残留量分别至10.84、10.13 mg/kg,硝酸盐含量分别为38.27、52.09mg/kg,其中LPT可显著降低产品中8种生物胺总量至431.08 mg/kg,两种发酵剂可降低NDMA含量分别至1.29、2.51μg/kg,分别抑制9种N-亚硝胺的形成至19.68、17.96μg/kg,显著抑制了红肠中N-亚硝胺的形成。4、利用前期试验筛选得到能够有效抑制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乳酸菌发酵剂PRO-MIX5、LC、SX和LPT对其抑制N-亚硝胺的机理进行探索,先以PRO-MIX5为对象,将其分别用肉糜培养基和MRS培养基培养,在亚硝酸盐降解体系和NDMA形成体系中逐步筛选,分别排除代谢产物、胞内酶、菌体的作用,得到菌体碎片具有抑制NDMA形成的效果,确定制作方式后进一步对四种乳酸菌发酵剂、MRS培养基中添加诱导剂种类以及菌体碎片添加量进行筛选,最后确定抑制NDMA形成的优势发酵剂和最佳培养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抑制N-亚硝胺的形成主要是菌体碎片的作用,其中用含有0.04μg/mL浓度9种N-亚硝胺的MRS肉汤培养基扩增培养PRO-MIX5制备得到的菌体碎片对NDMA形成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在0.2%1.5%范围的添加量对NDMA抑制率可达到60%左右。5、将前期探索筛选得到PRO-MIX5菌体碎片,称为微生物亚硝化抑制剂(Microbial Nitrification Inhibitor,MNI),MNI在体外模拟体系中能够抑制NDMA形成。为验证MNI对红肠中N-亚硝胺的阻断效果及其相关品质的影响,将MNI按肉质量0.05%、0.25%和0.50%的比例添加在腌制后的馅料中,同时设置CK组,经过拌馅、灌肠、熟制制得红肠。通过测定红肠的感官、pH值、红度值、弹性、亚硝酸盐含量、生物胺含量及N-亚硝胺含量等指标,探究MNI对红肠产品的感官及安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添加0.05%MNI的红肠中亚硝酸盐残留量为21.44 mg/kg,对亚硝酸盐降解率达18.92%,对9种N-亚硝胺总量的抑制率达41.04%,其中对NDMA的抑制率高达52.87%,此时红肠的感官评价分值最高(26分),红肠的pH值、红度值、弹性与CK组无显著差异,8种总生物胺含量比CK组高19.64%,但未超过相关规定的限量范围,应用效果良好。

康钦来[7](2014)在《污水及烟道气用于微藻培养及油脂积累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微藻具有生长速度快、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势。碳源和水源是制约微藻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些微藻可以以市政废水中的碳、氮、磷等物质为营养底物同时还可以吸收烟道气中的CO2、NOx等污染物,因此将微藻培养与废水、废气处理相结合在净化污水的同时还能实现CO2减排,能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首先以人工模拟废水和市政废水为培养基考察了不同培养环境下Chlorella sorokiniana的生长特性和脂含量以及对水环境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然后考察了烟道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水溶性盐(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硫氧化物水溶性盐(亚硫酸氢钠和硫酸钠)对Chlorella sorokiniana以及另外两株本课题组分离筛选并且水处理及油脂积累能力背景清楚的小球藻Chlorella sp和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的影响,重点考查了其对三株微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也考察了三株微藻对氮氧化物的去除效率。通过设定不同的CO2浓度梯度,考察了CO2浓度对三株微藻生长、脂含量影响以及对CO2的平均吸收量。最后建立了废水、废气联合培养体系,考察了联合体系下三株微藻的生长特性和脂含量以及对环境污染物的去除能力。以人工模拟污水为培养基,设定不同的光照周期、初始pH值、藻种添加量和外加葡萄糖添加量,分析了这四种培养条件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和脂含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条件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和油脂积累都有显著影响,18小时光照时间,初始pH为7.5,20%藻种添加量,5g/L外加葡萄糖为Chlorella sorokiniana生物量最适积累条件,而24小时光照时间,初始pH为7.5,15%藻种添加量,1g/L外加葡萄糖Chlorella sorokiniana油脂含量最高。不同环境条件对Chlorella sorokiniana去除环境污染物均影响显著,初始pH值对COD、TP去除影响最大,光照时间对COD、TP去除影响最小,四种环境条件对TN去除影响均较大,pH值对环境污染物的去除影响最大。未灭菌市政废水更适合Chlorellasorokiniana生长,且油脂含量和对环境污染物去除效果均高于灭菌废水。三株微藻均能耐受高浓度的NaNO2,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同时存在时,微藻优先利用硝态氮进行代谢活动,10mmol/L NaNO2添加量时Chlorella sorokiniana油脂含量最高,15mmol/L NaNO2添加量时Chlorella sp.和Scenedesmus obliquus油脂含量最高。以NaNO2作为唯一氮源时,NaNO2添加量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却抑制了Chlorella sp.和Scenedesmus obliquus的生长。三株微藻均能利用亚硝态氮生长,但生长特性不如对照组。以硝态氮作为氮源时促进了Chlorella sorokiniana油脂积累,1.6mmol/LNaNO2添加量时Chlorella sp.油脂含量最高,空白组Scenedesmus obliquus油脂含量最高,NaNO3浓度过高时会抑制三株微藻生长。低浓度NaHSO3添加量能促进三株微藻生长,Chlorella sorokiniana和Chlorella sp.对NaHSO3耐受能力相当,Scenedesmus obliquus对NaHSO3耐受能力稍高于Chlorella sorokiniana和Chlorella sp.,NaHSO3添加能促进Chlorellasorokiniana油脂积累,2mmol/L NaHSO3添加量时Chlorella sp.油脂含量最高,3mmol/LNaHSO3添加量时Scenedesmus obliquus油脂含量最高。Na2SO4添加对Chlorella sp.和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却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产生了一定影响,Na2SO4添加促进了三株微藻的油脂积累。三株微藻均能耐受高浓度的CO2,且对CO2的吸收量接近5%,CO2能促进微藻的油脂积累,且浓度越高这种促进作用就越明显。根据三株微藻对CO2的吸收量建立了微藻废水废气联合培养系统,三株微藻在联合培养体系中均能生长,且接种后就能进入对数期,但是生长周期变短,pH急剧下降,联合体系下微藻的油脂含量均明显降低。

周志彬[8](2019)在《AZ91D镁合金环保型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镁合金具有众多优良性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镁合金易腐蚀,自然氧化膜对基体起不到很好的保护。差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危害到各类镁合金材料设备及镁合金制品的安全性能,导致仪器设备失效,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镁合金防腐处理显得至关重要,化学转化处理是一个有效又经济的方法。本文选择应用最广泛的AZ91D镁合金作为研究对象,以化学转化方法对镁合金做表面改性处理,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镁合金酸洗溶液工艺参数优化。以最终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和外观均匀性为主要技术指标,对不同酸洗的酸洗效果及参数工艺进行了系统考察,最终锁定酸洗溶液最佳配方为:乳酸15 ml/L、柠檬酸15 g/L、硫脲2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 g/L。结果表明:在45℃的上述溶液中酸洗2-3 min,最终获得的表面改性层均匀、致密,耐腐蚀性能最佳。(2)表调工艺参数优化。以最终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和表面均匀性为主要技术指标,锁定表调最佳工艺如下:80 g/L氢氧化钠、4 g/L EDTA和5 ml/L焦磷酸钠,70℃下超声波下处理3 min;研究结果表明:经上述工艺配合之前的酸洗处理后,最终获得的转化膜均匀,致密,耐腐蚀性能最佳。(3)化成溶液有效组分筛选、配方及工艺参数优化。以膜层厚度和耐蚀性为主要技术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锁定化成最佳工艺:磷酸35 g/L,氧化钙6 g/L,马日夫盐8 g/L,硫脲0.2 g/L,偏钒酸铵1.2 g/L,硅酸钠0.6 g/L,硝酸钠1.5 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5 g/L,处理温度40℃,pH值2.7,处理时间100 s。按上述配方配制处理液,处理后可获得完整、均匀、致密的银灰色转化膜,其导电性能优异(电阻<0.2Ω),膜层厚度为4.14μm,耐蚀性有显著提高,封闭处理后中性盐雾时间可达33 h。(4)典型试样性能检测及结构分析。对最终所得转化膜膜厚、表面电阻、膜层耐腐蚀性能进行综合检测及微观结构分析;同时,对以转化膜为基底喷涂处理所得的复合涂层进行附着力,膜厚,膜层硬度检测。结果表明:最终获得的转化膜均匀致密,耐腐蚀性能显著提升,以转化膜为基底的涂层的附着力优异,达到5B。

邵炳[9](2017)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高效发酵研究》文中指出鼠李糖脂是铜绿假单胞菌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表/界面活性、低毒性、环境友好性和生物易降解等特性,在精细化工、石油工业、农业、环境工业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虽然目前鼠李糖脂已经部分实现工业化,但其中依旧存在泡沫控制难、产量低和发酵异常等问题。因此,本文拟建立发酵泡沫控制方法,并探究提高鼠李糖脂生产效率的发酵工艺,同时研究影响发酵的几种关键因子。首先,通过调节发酵液pH来控制发酵泡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调控pH:1)在发酵液中流加稀酸溶液调节pH;2)改变培养基组成,通过微生物自身代谢调节pH。前者能将pH控制在6.2-6.5之间,这不但没有影响菌体生长,而且还促进鼠李糖脂合成,有效控制泡沫。但此方法存在需要连续流加稀酸溶液才能维持发酵液pH的缺点,无法适合工业化操作;然后通过流加硝酸钠和硫酸铵的复配溶液,可以将发酵液pH降在6.5-6.6左右,此方法可以缓解不断流加硫酸的缺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发酵效价。其次,我们对培养基切换工艺进行探究,摇瓶培养结果显示:切换灭菌培养基后的生产效率为0.366gL-1h-1;切换未灭菌培养基的效率为0.406 gL-1h-1,两者均远高于对照组(0.138 gL-1h-1)。随后我们确定切换体积在30mL(装液量1/2)为最优,切换次数控制在4次内为最佳;并通过TLC分析发现切换前后单双鼠李糖脂比例无明显差异。随后,在20t发酵罐中切换未灭菌培养基后其鼠李糖脂生产效率为0.355 gL-1h-1。可见,此方法不仅适用于摇瓶规模,也具有较强的工业规模可操作性。最后,探究培养液中硝酸盐、铁离子和溶氧水平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的影响。当提高硝酸盐用量,菌体生长和鼠李糖脂合成也显著增加。过量铁离子促使菌体快速生长,而抑制鼠李糖脂产量。利于鼠李糖脂分泌的较适铁离子浓度约在通常铁离子浓度(0.2647mg/L)0.5至1倍左右,另外,不锈钢材料会释放铁离子进入发酵液,从而影响鼠李糖脂产量。而低氧环境也同样极不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生成,随着溶氧水平提高,菌体和鼠李糖脂产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富含铁和低氧环境下菌体却大量消耗硝酸盐,且鼠李糖脂产量随硝酸盐含量增加反而降低;而提高溶氧水平可以克服过量铁离子造成的不利影响,甚至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铁离子浓度增加可以提高产量。综上,本文探索和解决了一些鼠李糖脂发酵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推进鼠李糖脂的工业发酵。

李秀明,马俪珍[10](2018)在《HPCE法同时检测果蔬及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能够同时、快速检测果蔬及肉制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利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其进行检测,重点研究检测条件的筛选和干扰离子的排除。使用内径50μm、总长40 cm、有效长度30 cm的毛细管柱,在214 nm条件下,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直接紫外法,研究分离缓冲液的pH值、浓度、电渗流改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添加量、排除Cl-干扰方式以及分离电压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方法学检验,以确定其回收率、线性、检出限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对于含盐量500 mmol/L以下的样品在6 min内NO3-和NO2-能够达到很好分离,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1.82%100.91%之间,线性范围较宽,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检出限分别为0.69μg/mL和0.50μg/mL,精密度均不高于3.2%,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环保等优点,也为生产中快速监控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氧化液中硝酸钠的快速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液中硝酸钠的快速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孔板技术及微流控技术的工业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
    1.2 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其应用
    1.3 微孔板技术在菌种高通量筛选中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1.4 微流控技术在单细胞操作及高通量筛选的相关技术及应用
        1.4.1 细胞培养
        1.4.2 细胞捕获
        1.4.2.1 空间位阻捕获
        1.4.2.2 流体力学捕获
        1.4.2.3 介电力捕获
        1.4.2.4 光学捕获
        1.4.3 适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检测技术
        1.4.3.1 光学检测
        1.4.3.2 电化学检测
        1.4.3.3 质谱检测
        1.4.4 细胞分选
        1.4.4.1 基于细胞尺寸进行分选
        1.4.4.2 荧光激发细胞分选
        1.4.4.3 拉曼激发的细胞分选
        1.4.4.4 磁力分选
        1.4.5 基于微液滴的微生物筛选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基于微孔板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其在黑曲霉菌种进化中的应用
    2.1 基于微孔板技术对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的高通量筛选
        2.1.1 引言
        2.1.1.1 黑曲霉概述
        2.1.1.2 糖化酶概述
        2.1.2 材料与方法
        2.1.2.1 实验材料
        2.1.2.2 实验方法
        2.1.3 结果与讨论
        2.1.3.1 突变库的构建
        2.1.3.2 糖化酶高通量分析方法
        2.1.3.3 黑曲霉微培养体系的建立
        2.1.3.4 高产糖化酶的黑曲霉的高通量筛选
        2.1.4 小结
    2.2 基于微孔板技术对葡萄糖氧化酶的黑曲霉的高通量筛选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2.1 实验材料
        2.2.2.2 实验方法
        2.2.3 结果与讨论
        2.2.3.1 突变文库的构建
        2.2.3.2 摇瓶培养过程考察及条件优化
        2.2.3.3 葡萄糖氧化酶高通量分析方法的构建
        2.2.3.4 葡萄糖氧化酶总酶活快速测定方法
        2.2.3.5 高产GOD且具备高分泌比例的黑曲霉的高通量筛选
        2.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微流控系统的超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其在凝结芽孢杆菌菌种进化中的应用
    3.1 微液滴芯片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3.1.1 引言
        3.1.2 材料与方法
        3.1.2.1 实验材料
        3.1.2.2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加工
        3.1.3 小结
    3.2 单层乳化液滴单细胞包裹与液滴内Bacillus coagulans菌体的生长追踪及量化
        3.2.1 引言
        3.2.2 材料与方法
        3.2.2.1 实验材料
        3.2.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芯片设计与制作
        3.2.3.2 液滴生成体系
        3.2.3.3 单层W/O液滴的生成
        3.2.3.4 单细胞包裹概率
        3.2.3.5 单细胞凝结芽孢杆菌在单层液滴内的生长
        3.2.3.6 单细胞凝结芽孢杆菌在单层液滴内的生长的量化
        3.2.4 小结
    3.3 双层乳化液滴的制备
        3.3.1 引言
        3.3.2 材料与方法
        3.3.2.1 实验材料
        3.3.2.2 实验方法
        3.3.3 结果与讨论
        3.3.3.1 PDMS微流控芯片的亲水修饰
        3.3.3.2 亲水性修饰方法评估
        3.3.3.3 基于PEG的PDMS亲水修饰及其条件优化
        3.3.3.4 疏水性修饰
        3.3.3.5 两步法生产双层液滴
        3.3.3.6 两步法生成的液滴特点
        3.3.3.7 步法生成双层乳化液滴芯片设计及其局部修饰
        3.3.3.8 双层液滴的尺寸及均一性
        3.3.3.9 凝结芽孢杆菌在双层液滴内的生长和乳酸的表达
        3.3.3.10 渗透压差异对双层液滴稳定性及菌生长的影响
        3.3.4 小结
    3.4 乳酸高产菌株高通量筛选方法的构建
        3.4.1 引言
        3.4.1.1 菌株
        3.4.1.2 培养基配方
        3.4.2 培养方法
        3.4.2.1
        3.4.2.2 显微观察
        3.4.2.3 分析检测方法
        3.4.3 结果与讨论
        3.4.3.1 高通量分析模型构建
        3.4.3.2 新型pH荧光指示剂的合成
        3.4.3.3 微液滴体系内,乳酸含量的表征
        3.4.4 小结
    3.5 基于流式细胞仪的对高产乳酸的凝结芽孢杆菌实现超高通量筛选
        3.5.1 引言
        3.5.2 材料与方法
        3.5.2.1 实验仪器
        3.5.2.2 实验方法
        3.5.3 结果与讨论
        3.5.3.1 突变文库的构建
        3.5.3.2 流式细胞仪超高通量筛选
        3.5.3.3 高产乳酸的凝结芽孢杆菌快速复筛
        3.5.3.4 高产菌株的获得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3.5.4 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的论文及专利

(2)伯克霍尔德氏菌XM01产磁小体的类酶性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磁性纳米粒子的生物合成
        1.2.1 趋磁细菌的发现
        1.2.2 趋磁细菌的生境分布
        1.2.3 趋磁细菌的形态特征
        1.2.4 趋磁细菌的分离和培养
        1.2.5 磁小体的化学组成
        1.2.6 磁小体的形态特征
        1.2.7 磁小体的磁学特性
        1.2.8 影响磁小体合成的因素
        1.2.9 磁小体的形成过程
        1.2.10 趋磁细菌合成磁小体的应用和生物学意义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趋磁细菌的筛选及生长的影响因素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生化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试剂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趋磁细菌的筛选与分离
        2.3.2 菌株鉴定
        2.3.3 pH值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3.4 氧气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3.5 碳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3.6 氮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3.7 铁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3.8 温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3.9 静置培养和摇床培养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趋磁细菌的筛选与分离
        2.4.2 菌株鉴定
        2.4.3 pH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4 氧气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5 碳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6 氮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7 铁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8 温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4.9 静置培养或摇床培养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3 菌体细胞内磁小体的提取和表征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菌体细胞内磁小体的提取
        3.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制样与表征
        3.2.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3.2.4 X-射线电子能谱(XPS)
        3.2.5 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
        3.2.6 磁滞回线的测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菌体细胞内磁小体的提取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3.3.3 X-射线粉末衍射
        3.3.4 X-射线电子能谱
        3.3.5 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
        3.3.6 磁滞回线的测量
    3.4 本章小结
4 XM01产磁小体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在胆固醇检测中的应用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
        4.1.2 生化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试剂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4.3.2 磁小体浓度对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3.3 pH对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3.4 磁小体溶出液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4.3.5 磁小体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测定
        4.3.6 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理
        4.3.7 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和天然酶的稳定性比较
        4.3.8 磁小体在胆固醇检测中的应用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4.4.2 磁小体模拟过氧化物酶的动力学研究
        4.4.3 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机理
        4.4.4 磁小体类过氧化物酶和天然酶的稳定性比较
        4.4.5 磁小体在胆固醇检测中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5 XM01产磁小体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材料
        5.1.2 生化试剂
        5.1.3 实验仪器
    5.2 试剂配制
    5.3 实验方法
        5.3.1 不同催化体系中甲基橙的降解率
        5.3.2 磁小体浓度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5.3.3 pH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5.3.4 H_2O_2浓度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5.3.5 温度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
        5.3.6 反应条件的正交试验优化
        5.3.7 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研究
        5.3.8 催化体系中H_2O_2含量的测定
        5.3.9 催化体系中羟基自由基含量的测定
        5.3.10 催化体系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5.3.11 磁小体和天然酶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比较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同催化体系中甲基橙的降解率
        5.4.2 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影响因素
        5.4.3 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研究
        5.4.4 催化体系中H_2O_2含量的变化
        5.4.5 催化体系中羟基自由基含量的变化
        5.4.6 催化体系中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5.4.7 磁小体和天然酶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能力比较
        5.4.8 催化剂的可循环性
    5.5 本章小结
6 XM01产磁小体的类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应用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1.1 材料
        6.1.2 生化试剂
        6.1.3 实验仪器
    6.2 试剂配制
    6.3 实验方法
        6.3.1 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6.3.2 磁小体浓度对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6.3.3 pH对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6.3.4 温度对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6.3.5 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6.3.6 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和天然酶的稳定性比较
        6.3.7 磁小体用于电化学传感器测定H_2O_2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6.4.2 不同条件对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6.4.3 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6.4.4 磁小体类过氧化氢酶和天然酶的稳定性比较
        6.4.5 磁小体用于电化学传感器测定H2O2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微米石墨、二硫化钼催化生物反硝化脱氮方法建立与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含氮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物理法和化学法
        1.2.2 生物法
    1.3 加速反硝化脱氮的研究
        1.3.1 氧化还原介体
        1.3.3 电活性菌
        1.3.4 其他特异性物质
        1.3.5 二维材料
    1.5
        1.5.1 研究内容
        1.5.2 课题的意义
第2章 石墨加速反硝化脱氮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石墨材料及表征
        2.2.2 污泥来源
        2.2.3 实验药品
        2.2.4 实验仪器
        2.2.5 培养基
        2.2.6 实验方法
        2.2.7 测试分析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石墨粒径的确定
        2.3.2 微米石墨颗粒的粒径对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2.3.3 微米石墨添加量对加速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2.3.4 微米石墨颗粒对化工污水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2.3.5 微米石墨颗粒对菌群结构的影响
        2.3.6 微米石墨颗粒对归属副球菌属的反硝化菌丰度的影响
        2.3.7 微米石墨颗粒对反硝化菌丰度的影响
        2.3.8 微米石墨颗粒对反硝化菌数量的影响
        2.3.9 微米石墨颗粒对菌群生物量的影响
        2.3.10 微米石墨颗粒对反硝化功能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硫化钼加速反硝化脱氮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二硫化钼材料及表征
        3.2.2 污泥来源
        3.2.3 实验药品
        3.2.4 实验设备
        3.2.5 培养基
        3.2.6 实验方法
        3.2.7 测试分析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二硫化钼粒径的确定
        3.3.2 二硫化钼粒径对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3.3.3 微米二硫化钼添加量对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3.3.4 微米二硫化钼对污泥菌群结构的影响
        3.3.5 微米二硫化钼对副球菌属中的反硝化菌丰度的影响
        3.3.6 微米二硫化钼对反硝化酶编码基因的丰度影响
        3.3.7 微米二硫化钼对菌群的反硝化功能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石墨、二硫化钼加速反硝化脱氮的机理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微米石墨颗粒加速微生物反硝化的机理探究
        4.3.1 微米石墨颗粒、反硝化速率、生物信息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4.3.2 微米石墨颗粒的添加量与反硝化速率之间的数据拟合
        4.3.3 微米石墨颗粒的循环伏安曲线
        4.3.4 微米石墨颗粒对微生物形貌的影响
        4.3.5 微米石墨颗粒加速微生物反硝化的机理讨论
    4.4 微米二硫化钼加速微生物反硝化的机理探究
        4.4.1 微米二硫化钼添加量、反硝化速率、生物信息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4.4.2 微米二硫化钼的添加量与亚硝酸盐氮降解速率之间的数据拟合
        4.4.3 微米二硫化钼的循环伏安曲线
        4.4.4 微米二硫化钼对微生物形貌的影响
        4.4.5 微米二硫化钼加速微生物反硝化的机理讨论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UiO-67后修饰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1.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
        1.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亚硝酸钠的电化学检测
        1.1.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组胺的电化学检测
    1.2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思路和创新性
        1.2.1 主要的研究思路
        1.2.2 创新性
第二章 Cu@UiO-67-BPY/EGR/GCE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基础表征
        2.3.2 电化学性质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u@UiO-67-BPY/EGR/GCE应用于亚硝酸钠的电化学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亚硝酸钠在不同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
        3.3.2 亚硝酸钠在不同电极上的差分脉冲伏安行为
        3.3.3 抗干扰分析
        3.3.4 电极Cu@UiO-67-BPY/EGR/GCE对真实样品的检测
        3.3.5 电极Cu@UiO-67-BPY/EGR/GCE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u@UiO-67-BPY/EGR/GCE应用于组胺分子的电化学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组胺分子在Cu@UiO-67-BPY/EGR/GCE上的差分脉冲伏安行为
        4.3.2 抗干扰分析
        4.3.3 电极Cu@UiO-67-BPY/EGR/GCE对实际样品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实验试剂与仪器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硝酸钠粗盐分离提纯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硝盐的性质及应用
        1.2.1 硝盐的性质
        1.2.2 硝盐的应用
    1.3 工业硝盐的生产现状及研究进展
        1.3.1 工业硝盐的生产方法
        1.3.2 工业硝盐合成的研究进展
    1.4 工业亚硝酸钠转化为硝酸钠的方法
        1.4.1 生物降解法
        1.4.2 化学氧化法
    1.5 硝酸钠粗盐净化提纯方法
        1.5.1 结晶法
        1.5.2 吸附法
    1.6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研究
        1.6.1 离子色谱法
        1.6.2 紫外分光光度法
        1.6.3 尿素-甲醛法
        1.6.4 国标法(GB/T4553-2002)
    1.7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7.1 课题的提出
        1.7.2 研究的内容
        1.7.3 研究的意义
第2章 实验原材料、设备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原理、工艺流程
        2.2.1 实验原理
        2.2.2 工艺流程
    2.3 实验方法
        2.3.1 收率的计算
        2.3.2 分析方法
第3章 硝酸钠粗盐中硝酸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3.1 硝酸钠含量的测定的方法比较与确定
        3.1.1 实验部分
        3.1.2 结果与讨论
    3.2 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较与确定
        3.2.1 实验部分
        3.2.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硝酸钠粗盐除铁及不溶物工艺方法比较
    4.1 直接过滤法
    4.2 活性炭过滤法
    4.3 二氧化硅过滤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硝酸钠粗盐中亚硝酸钠转化为硝酸钠工艺
    5.1 空气氧化亚硝酸钠工艺
        5.1.1 反应pH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1.2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1.3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2 双氧水氧化亚硝酸钠及少量Fe~(2+)工艺
        5.2.1 反应pH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2.2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2.3 双氧水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2.4 反应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2.5 搅拌速率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2.6 双氧水对亚硝酸钠转化的动力学探索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硝酸钠结晶提纯研究及工艺成本估算
    6.1 硝酸钠结晶提纯研究
        6.1.1 结晶原理
        6.1.2 浓缩冷却结晶
        6.1.3 硝酸钠结晶提纯后产品组成
    6.2 硝酸钠粗盐分离提纯工艺成本估算
        6.2.1 提纯生产成本估算
        6.2.2 效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乳酸菌降低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红肠中存在的关于N-亚硝胺安全问题
    1.2 N-亚硝胺的性质及形成机理
    1.3 抑制N-亚硝胺形成的研究现状
    1.4 乳酸菌抑制N-亚硝胺形成的研究现状
        1.4.1 乳酸菌抑制N-亚硝胺形成的机理
        1.4.2 乳酸菌抑制N-亚硝胺形成存在的问题
    1.5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1.5.1 食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常用检测方法
        1.5.2 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的优势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1.8 研究内容
        1.8.1 技术路线
        1.8.2 具体内容
第二章 HPCE法同时检测果蔬及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分离缓冲液pH值的选择
        2.2.2 分离缓冲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2.2.3 EOF反向剂浓度的选择
        2.2.4 排除Cl-干扰方法的研究
        2.2.5 分离电压的选择
        2.2.6 方法的回收率、线性、检出限和精密度
        2.2.7 样品检测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发酵时间对红肠安全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7组发酵红肠与CK组感官评价结果
        3.2.2 7种发酵剂在发酵的不同时间点乳酸菌数动态变化
        3.2.3 7组发酵红肠的pH随不同发酵时间的变化
        3.2.4 7组发酵红肠的硝酸钠和亚硝酸钠随不同发酵时间的变化
        3.2.5 7组发酵红肠的生物胺含量随不同发酵时间的变化
        3.2.6 7组发酵红肠的N-亚硝胺含量随不同发酵时间的变化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乳酸菌发酵剂对发酵红肠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6组红肠的感官评价
        4.2.2 15组发酵红肠发酵12 h的乳酸菌数和细菌总数
        4.2.3 16组红肠的pH
        4.2.4 16组红肠的红度值
        4.2.5 16组红肠的弹性
        4.2.6 16组红肠的亚硝酸盐残留量
        4.2.7 16组红肠的硝酸盐残留量
        4.2.8 16组红肠的生物胺含量
        4.2.9 16组红肠的N-亚硝胺含量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乳酸菌抑制 N-亚硝胺形成机理的初步探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在肉糜培养基中培养PRO-MIX
        5.2.2 用MRS培养基培养PRO-MIX
    5.3 小结
第六章 微生物亚硝化抑制剂对红肠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仪器与设备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MNI添加量对红肠感官品质的影响
        6.2.2 不同MNI添加量对红肠pH值的影响
        6.2.3 不同MNI添加量对红肠红度和弹性的影响
        6.2.4 不同MNI添加量对红肠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影响
        6.2.5 不同MNI添加量对红肠中生物胺的影响
        6.2.6 不同MNI添加量对红肠中9种N-亚硝胺形成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7)污水及烟道气用于微藻培养及油脂积累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藻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
        1.2.1 利用微藻进行废水处理
        1.2.2 利用微藻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
    1.3 微藻收集
        1.3.1 离心
        1.3.2 电混凝
        1.3.3 化学混凝
    1.4 微藻油脂积累及机制研究进展
        1.4.1 营养调控
        1.4.2 pH值的影响
        1.4.3 CO_2 浓度影响
        1.4.4 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藻种和反应器
        2.1.1 藻种
        2.1.2 反应器
    2.2 实验仪器和药品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药品
    2.3 培养基和人工污水配方
        2.3.1 培养基配方
        2.3.2 人工污水配方
    2.4 测定方法
        2.4.1 藻密度测定
        2.4.2 油脂含量测定
        2.4.3 水质指标的测定
        2.4.4 CO_2 含量测定及固定率计算
第3章 污水中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及油脂含量影响因素研究
    3.1 人工模拟废水中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规律
        3.1.1 光照周期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影响
        3.1.2 初始pH值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影响
        3.1.3 藻种添加量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影响
        3.1.4 葡萄糖添加量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影响
    3.2 生活污水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和油脂含量影响
        3.2.1 生活污水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影响
        3.2.2 生活污水对Chlorella sorokiniana油脂含量影响
    3.3 不同环境条件对Chlorella sorokiniana油脂含量影响
    3.4 Chlorella sorokiniana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3.4.1 不同条件下Chlorella sorokiniana去除COD效能分析
        3.4.2 不同条件下Chlorella sorokiniana去除TN效能分析
        3.4.3 不同条件下Chlorella sorokiniana去除TP效能分析
    3.5 Chlorella sorokiniana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3.5.1 Chlorella sorokiniana对生活污水中TN、TP去除效能研究
        3.5.2 Chlorella sorokiniana对生活污水中COD去除效能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NOx和SO_2水溶性盐对微藻生长及油脂含量影响研究
    4.1 NaNO_2 对三株微藻生长及油脂含量影响
        4.1.1 NaNO_2 对三株微藻生长影响
        4.1.2 三株微藻对硝态氮、亚硝态氮的去除效能
        4.1.3 NaNO_2 添加对三株微藻油脂含量影响
    4.2 NaNO_2 为氮源对三株微藻生长及油脂含量影响
        4.2.1 NaNO_2 为氮源对三株微藻生长影响
        4.2.2 NaNO_2 为唯一氮源对亚硝态氮去除效能
        4.2.3 NaNO_2 为唯一氮源对三株微藻油脂含量影响
    4.3 NaNO_3 为唯一氮源对三株微藻生长及油脂含量影响
        4.3.1 NaNO_3 为唯一氮源对三株微藻生长影响
        4.3.2 NaNO_3 为唯一氮源对硝态氮去除效能
        4.3.3 NaNO_3 为唯一氮源对三株微藻油脂含量影响
    4.4 NaHSO_3 对三株微藻生长和油脂含量影响
        4.4.1 NaHSO_3 对三株微藻生长影响
        4.4.2 NaHSO_3 对三株微藻油脂含量影响
    4.5 Na_2SO_4 对三株微藻生长及油脂含量影响
        4.5.1 Na_2SO_4 对三株微藻生长影响
        4.5.2 Na_2SO_4 添加对三株微藻油脂含量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联合系统中微藻生长及油脂含量研究
    5.1 CO_2 对三株微藻生长和油脂含量影响
        5.1.1 CO_2 对Chlorella sorokiniana生长和油脂含量影响研究
        5.1.2 CO_2 对Chlorella sp.生长和油脂含量影响研究
        5.1.3 CO_2 对Scenedesmus obliquus生长和油脂含量影响研究
    5.2 三株微藻在联合系统中的生长和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5.2.1 三株微藻在联合系统中的生长
        5.2.2 三株微藻在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
        5.2.3 废水废气联合体系中三株微藻对污染物去除效能研究
        5.2.4 废水废气联合体系对三株微藻油脂含量影响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致谢

(8)AZ91D镁合金环保型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镁合金的性能及其应用
        1.2.1 镁合金的性能优势
        1.2.2 镁合金的应用
        1.2.3 镁合金应用存在的问题
    1.3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
        1.3.1 化学镀
        1.3.2 微弧氧化
        1.3.3 阳极氧化
        1.3.4 化学转化
        1.3.5 镁合金磷酸盐转化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和药品
    2.3 工艺流程
        2.3.1 打磨
        2.3.2 除油清洗
        2.3.3 镁合金酸洗
        2.3.4 表调
        2.3.5 转化膜的制备及试验方法
    2.4 转化膜性能及结构测试分析方法
        2.4.1 膜层外观评价
        2.4.2 SEM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分析
        2.4.3 膜层成分检测
        2.4.4 表面电阻测试
        2.4.5 膜层厚度测试
        2.4.6 复合膜层/基体附着力测试
    2.5 膜层耐腐蚀性能检测
        2.5.1 中性盐雾腐蚀测试
        2.5.2 滴定试验
        2.5.3 电化学测试
第三章 镁合金表面酸洗和表调研究
    3.1 镁合金酸洗处理工艺
        3.1.1 酸洗液组分初步筛选
        3.1.2 添加乳化剂的影响
        3.1.3 酸洗时间的影响
    3.2 表调
        3.2.1 表调溶液成分
        3.2.2 表调温度的影响
        3.2.3 表调时间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磷酸转化处理液及工艺优化
    4.1 主剂正交试验
        4.1.1 化学转化液主剂的选择
        4.1.2 正交试验及溶液配方优化
        4.1.3 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
        4.1.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4.2 处理液组分浓度对转化膜的影响
        4.2.1 磷酸对转化膜的影响
        4.2.2 氧化钙对转化膜的影响
        4.2.3 马日夫盐对转化膜的影响
        4.2.4 硫脲对转化膜的影响
    4.3 正交试验验证
    4.4 偏钒酸铵的影响
        4.4.1 偏钒酸铵浓度对膜层耐中性盐雾时间的影响
        4.4.2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4.4.3 偏钒酸铵对磷化膜膜层性能影响小结
    4.5 添加剂的选择
        4.5.1 硝酸钠的影响
        4.5.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影响
        4.5.3 硅酸钠的影响
        4.5.4 添加剂的锁定
    4.6 工艺参数对转化膜性能的影响
        4.6.1 pH值对成膜效果的影响
        4.6.2 转化温度对成膜效果的影响
        4.6.3 转化时间对成膜效果的影响
    4.7 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4.8 磷酸转化膜的形成及成膜机理的研究
        4.8.1 转化膜膜层元素组成分析
        4.8.2 转化膜成膜机理的猜想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转化膜结构分析及典型性能测试
    5.1 典型试样的结构分析
        5.1.1 不同阶段试样外观
        5.1.2 不同处理方法试样SEM微观形貌分析
    5.2 试样膜层典型性能测试
        5.2.1 膜层厚度
        5.2.2 膜层表面膜电阻
        5.2.3 膜层耐腐蚀性能
    5.3 喷涂后复合膜层典型性能测试
        5.3.1 复合膜等结合强度(附着力)测试
        5.3.2 复合膜涂层厚度测试
        5.3.3 复合膜层硬度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高效发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概述
        1.1.1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1.1.2 鼠李糖脂概述
    1.2 鼠李糖脂发酵研究
        1.2.1 鼠李糖脂的发酵生产概述
        1.2.2 鼠李糖脂发酵工艺
        1.2.3 培养基中各元素对鼠李糖脂合成的影响
    1.3 发酵过程中的泡沫及其控制研究
        1.3.1 泡沫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1.3.2 泡沫控制的重要性
        1.3.3 鼠李糖脂发酵泡沫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其他实验设备
        2.1.3 实验试剂及材料
    2.2 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
        2.2.1 实验菌种
        2.2.2 培养基组成
        2.2.3 培养条件
    2.3 实验方法
        2.3.1 菌体浓度测定
        2.3.2 鼠李糖脂测定
        2.3.3 发酵液中油含量测定
        2.3.4 发酵液中硝酸钠含量测定
        2.3.5 发酵液中磷酸根含量测定
        2.3.6 泡沫性能评价
        2.3.7 锰砂过滤培养基
        2.3.8 薄层色谱(TLC)法测单、双鼠李糖脂
第三章 采用pH调节方法缓解发酵中泡沫问题
    3.1 引言
    3.2 发酵液不同pH对泡沫的影响
    3.3 利用稀酸调节pH方法控制泡沫
        3.3.1 铜绿假单胞菌摇瓶培养生长动力学
        3.3.2 发酵中流加稀H_2SO_4调节发酵液pH控制泡沫
    3.4 改变发酵培养基组分调节发酵液pH控制泡沫
        3.4.1 改变氮源调节发酵液pH控制泡沫
        3.4.2 流加复配氮源调节发酵液pH控制泡沫
    3.5 小结
第四章 切换培养基发酵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摇瓶发酵切换实验
        4.2.1 切换可行性的初步探索
        4.2.2 切换量的影响
        4.2.3 切换次数的影响
        4.2.4 切换前后单双鼠李糖脂组分变化
    4.3 工业规模的切换发酵
        4.3.1 发酵罐中切换条件确定
        4.3.2 发酵罐中切换可行性探究
    4.4 小线
第五章 硝酸盐、Fe离子和氧含量对铜绿假单胞菌产鼠李糖脂的影响
    5.1 引言
    5.2 硝酸盐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的影响
        5.2.1 硝酸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5.2.2 硝酸盐对鼠李糖脂产量的影响
    5.3 铁离子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的影响
        5.3.1 铁离子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5.3.2 铁离子对鼠李糖脂产量的影响
        5.3.3 不锈钢摇瓶模拟发酵罐
        5.3.4 发酵罐材料释放铁离子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的影响
        5.3.5 锰砂处理含铁培养基
    5.4 溶氧水平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的影响
        5.4.1 溶氧水平对菌体生长的影响
        5.4.2 溶氧水平对鼠李糖脂产量的影响
        5.4.3 刺瓶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的影响
    5.5 硝酸盐、铁离子和溶氧水平之间的相互影响
        5.5.1 溶氧水平对硝酸盐消耗的影响
        5.5.2 铁离子水平对硝酸盐消耗速率的影响
        5.5.3 供氧水平及铁离子/硝酸盐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培养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论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10)HPCE法同时检测果蔬及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电泳条件
        1.3.2 样品制备及前处理
        1.3.3 加标回收率
        1.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1.3.5 检出限的确定
        1.3.6 精密度检测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缓冲液p H值的选择
    2.2 分离缓冲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2.3 EOF反向剂浓度的选择
    2.4?排除Cl-干扰方法分析
        2.4.1?添加Ag NO3的影响
        2.4.2 添加Na2SO4的影响
    2.5 分离电压的选择
    2.6?方法的回收率、线性、检出限和精密度
    2.7?样品检测结果
3 结论

四、氧化液中硝酸钠的快速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孔板技术及微流控技术的工业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构建及应用研究[D]. 朱旭东.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2]伯克霍尔德氏菌XM01产磁小体的类酶性质及其应用[D]. 王永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3]微米石墨、二硫化钼催化生物反硝化脱氮方法建立与机制初探[D]. 彭兆洲.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1)
  • [4]UiO-67后修饰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分析研究[D]. 洪云思.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硝酸钠粗盐分离提纯工艺研究[D]. 褚颖颖.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7)
  • [6]乳酸菌降低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工艺技术研究[D]. 李秀明. 天津农学院, 2019(07)
  • [7]污水及烟道气用于微藻培养及油脂积累过程研究[D]. 康钦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8]AZ91D镁合金环保型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周志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的高效发酵研究[D]. 邵炳. 浙江大学, 2017(02)
  • [10]HPCE法同时检测果蔬及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J]. 李秀明,马俪珍. 食品科学, 2018(12)

标签:;  ;  ;  ;  ;  

氧化溶液中硝酸钠的快速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