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忧思录(论文文献综述)
叶星[1](1995)在《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忧思录》文中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忧思录叶星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一些重大伤亡事故频繁发生。当黄岛油库爆炸后的滚滚浓烟散去不久,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深圳“8·5”特大爆炸火灾事故,继而,北京隆福大厦又燃起了熊熊大火。1994年,安全生产形势更不容乐观。临近岁末,...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邹艳萍[3](2007)在《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经济法规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在我国倍受关注。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盲目超产、非法开矿所造成的巨大隐患,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煤矿事故发生最频繁、死亡人数最多的产煤国。不仅直接侵害了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劳动权,更损害了我国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危险。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冲突在安全生产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目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催生煤矿企业不正当的逐利行为。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明晰的产权制度、畅通的产权流通体制等基本条件,导致我国煤炭市场制度不完善,无法促使煤矿生产安全成本内化,为煤矿企业的短期行为提供了可行空间;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权力寻租、安全监管监察体制的不健全,致使国家对煤炭市场的监管乏力,企业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监控。内外两方的原因决定了我国必须从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两方面着手促使企业重视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然而,对煤矿安全的治理,我国目前却仅仅注意到需加强对企业生产行为的外部监管,对促使安全成本内化的制度却很少探索。这使得我国目前对生产安全的法律规制也主要是以行政法为依托,以行政强制直接干预为主要手段,事实证明这一解决问题的路径并不能起到有效遏止煤矿事故发生的作用。而若要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最有效的莫过于通过各项制度的设置,来促使企业自发的进行安全投入。而显然,从法律层面上来说,以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价值目标、以规范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为目的、可综合利用各种手段的经济法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因此建议对煤矿生产安全的治理,我国必须强化经济法规制对煤矿生产安全的作用。从宏观层面上来说,通过健全煤炭资源产权制度、矿产资源税收体系、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手段以引导企业进行安全投入;就微观层面而言,通过对煤炭市场准入制度、政府安全监管监察体系等方面的完善,对煤矿企业市场行为进行监管;从社会保障的角度,落实我国工伤强制保险制度,完善责任事故追究机制以保证煤矿安全责任事故的有效处理。
宋耀[4](2006)在《我国煤矿安全监管问题探析 ——兼论以人为本在煤矿安监中的运用》文中认为作为文明社会的标志,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因为安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障。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我国频繁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不仅造成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的巨大损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还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符。如果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生命为代价,那么这样的发展显然和“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背道而驰,所谓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难以改变,煤炭工业仍将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支柱产业,这是中国的国情。煤矿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能源保障和能源战略的实施,安全生产作为煤矿产业的头等大事,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提供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相对其他国家而言,煤矿安全生产难度更大,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已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环节。 如何在新形势下,落实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观,构建有效的煤矿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从而保证煤矿安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本质安全生产是摆在我国政府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刘奇峰[5](2020)在《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既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亦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不仅关联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更是国家安全、和谐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而各级政府都尤为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出台了种种粮食安全管理政策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地方政府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而实施的管理策略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粮食安全概念、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粮食安全评价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J省B县在粮食安全管理方面施行的政策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梳理,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方法从供给侧、获得性、平稳性、持续性四个方面对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了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策略在“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粮食流通管理、粮食供需管理”等重点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粮食安全管理水平先进国家和国内粮食安全发展先进的市、县的经验,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经济安全理论、产业安全理论和公共产品相关理论,从改进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加强粮食质量管理、整合仓储设施布局、拓展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强化粮食安全理念等5个方面提出提高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水平策略。
韩璟[6](2014)在《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的变化、水土资源的日趋紧缺和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致使全球粮食供需矛盾逐渐尖锐,国际粮食价格也开始持续攀升。特别是2007年粮食危机发生以后,国际谷物价格指数就一直在高位徘徊,全球粮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陡然增强。随着中国粮食净进口数量的扩大,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开始急速下降,并开始经常性低于95%粮食自给率的国家粮食安全警戒线。2012年中国的三大粮食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已全部转为净进口,当年的谷物净进口量也达到历史性的1316.9万吨,中国粮食安全对外部的依赖性明显增强。同时,美国、欧盟、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国际粮食市场与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使得利用国际贸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面临的价格风险更为突出,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隐忧。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恶化的预期下,部分粮食进口大国纷纷走上了利用海外耕地投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均耕地资紧缺国,中国显然不能置身事外。面对国际上竞争日趋激烈的海外耕地投资趋势、中国企业对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无序参与和中国政府的模凌两可态度,海外耕地投资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是否合理可行亟待研究。论文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外耕地投资这一粮食供应保障方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三点结论:(1)中国应将海外耕地投资作为保障粮食供给的补充手段。论文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重点对保障中国粮食供给的国内生产、国际贸易和海外耕地投资手段进行了研究。国内生产手段的分析显示,耕地已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要素投入,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最有效手段就是破解耕地资源对中国粮食生产的约束;国际贸易手段的分析显示,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所面临的价格风险愈来愈大,国际贸易的方式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性正在逐渐降低;海外耕地投资手段的分析显示,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已经具备了主动参与海外耕地投资的实力,在国际耕地资源充裕、海外耕地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外耕地投资应作为中国保障粮食供给的补充手段。(2)国际上存在一批值得进行海外耕地投资的目标国。论文利用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和特尔斐法构建评价模型从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宏观环境、投资状况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和前苏联地区和耕地充裕发达国家的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埃塞俄比亚、加纳、苏丹、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乌干达、尼日利亚7国最具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拉丁美洲地区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哥伦比亚4国最具投资潜力;前苏联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3国最具投资潜力;耕地充裕发达国家中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西班牙、丹麦、法国、芬兰、匈牙利和波兰9国最具投资潜力。论文对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实证研究也显示,无论在项目数量还是在投资总面积上,以上国家都是当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耕地投资的重要目标国。(3)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可划分为部门合作型和权利控制型两类,中国投资企业应有策略地选择不同模式进行海外耕地投资。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前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基于部门合作的“公对公”、“公对私”和“私对私”模式,基于土地权利控制的土地权利完全拥有型、土地权利部分拥有型和土地权利控制型模式。基于对各种投资模式特征的比较,论文认为在投资发展中地区时,国有企业应重点选择“公对公”模式、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土地权利完全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私营企业应重点选择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私对私”模式、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控制模式;在投资发达国家时,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均应着重考虑“私对私”模式、土地权利完全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海外耕地投资问题进行研究,内容独特新颖,具有一定的开创性;(2)将海外耕地投资作为一种保障粮食供给的手段进行研究,可以丰富粮食安全理论中对粮食供应手段的研究;(3)将中国的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放大到全球,扩充了耕地资源安全理论的研究视角;(4)改进了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模型。
董赤[7](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卢静[8](2007)在《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创新》文中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走过了新中国成立后快速发展的近三十年时间。在中国加入WTO,国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民营企业在寻求自身的第二次创业时,对人才的渴求与人才的难保留和难引进之间的矛盾成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主要瓶颈。民营企业长期以来,一方面一直将企业的员工视作与自己分享和争夺资源的对手,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寻找办法激励员工为自己多创造价值。在这种矛盾的关系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相对于这种企业与员工间的竞争关系,及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的资源劣势,本文提出了适合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和谐人力资源战略”。和谐战略以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建设企业与员工间的和谐关系为基本思想,通过建立和谐的企业与员工关系使民营企业在各种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有效地吸引、保留和培养自己的人才,从而解决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人力资源瓶颈问题。和谐人力资源战略主要包括个体人力资本提升子战略、团队建设子战略和工作环境建设子战略。三个子战略分别适用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拥有不同资源的民营企业。这一战略避开在薪酬待遇等方面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直接竞争,而在实现员工个人发展、团队建设和人性化管理、企业形象塑造等方面争取主动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职业自豪感和忠诚度。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三个子战略的论述中,分别提出的将情感投资作为个体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素质提升和软工作环境建设等也是本文较为新颖之处。和谐人力资源战略是在对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另辟奚径提出的一种创新型的人力资源战略。对于在激烈人才竞争环境下的民营企业,突破人才瓶颈限制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同时,本文也是在人力资源战略理论研究方面的一次新的尝试,这一尝试突破了一直以来仅在职能战略层面上对人力资源战略的研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对于人力资源战略思想的更深层次的探讨。
陈萍[9](2014)在《中法单位(法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在1992年7月22日通过、1994年3月1日生效的新刑法典中全面引入法人犯罪的立法规定。其后不久,中国也在1997年3月14日通过、1997年10月1日生效的刑法中全面确认单位犯罪的处罚规定。中法两国在如此相近的时间点,采用如此相近的立法方式,来回应20世纪以来日趋严重的单位(法人)犯罪,让人不禁想对其中的必然和偶然之处探究一二。时至今日,中法两国刑法为单位(法人)犯罪设立的刑罚机制已经运作近20年。此间,两国刑法发挥过什么效用,经受过何种考验,做出过哪些改变,都是宝贵的历史财富。它们曾经是两国单位(法人)刑事责任理论的直接成果,现在是两国单位(法人)刑事责任理论的发展基础。本文以刑事责任理论为主线,串联起中法两国单位(法人)犯罪的立法特色、历史根据、学说创设和现实问题,以探索两国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体系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共性与个性。法国刑法中的法人刑事责任制度,作为大陆法成文法典吸收英美法判例的创新典范,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刑法学界的关注重点,经常被论及、援引和参考。但囿于缺乏原始资料,中国学界的眼光仅仅徘徊于法国刑法的立法规定之上,难免流于粗浅,又易生误解。本文将全面介绍法国法人刑事责任的立法背景、司法判例、学说理论和最新发展来弥补该缺陷。以此为基础,对其加以研究,重新观照中国单位犯罪的具体问题,在正视两国国情差异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有深度的借鉴和反思。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包括如下六章内容。第一章中法单位(法人)刑事责任确立进程之比较。本章回顾中法两国引入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立法背景、学术准备、现实依据。中法两国均非单位(法人)犯罪的发现国度,其确立都是面对日益猖獗的法人犯罪的功利性政策选择,也都得益于英美法的理论发展和国际社会的潮流驱动。但是,在正式引入单位(法人)犯罪时,中法两国的历史阶段并不相同,刑法理论发展水平也有差异,某些具体立法目标也不完全重合,因此,两国刑法的具体规范存在千差万别。正是它们深刻影响着两国单位(法人)犯罪治理的命运发展。第二章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归责理论之比较。1997年中国刑法并未对单位犯罪的归责要件予以明确规定,因此,学界一直致力于单位犯罪归责理论的探索,其间硕果颇丰,但或失之于创新不足,或失之于难以自洽,或失之于无法实践。中国法对单位犯罪的归责理论以单位意志为中心,可解决大部分司法疑难问题,但仍未跳出自然人刑事责任的理论思路,从单位犯罪理论的发展走向来看,实非明智之举。1994年法国刑法典在总则中即明确规定法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两个要件——犯罪行为由法人机关或代表、为了法人利益而实施。据此,法国刑法学界发展出了属于法国法的“代表责任”理论,其与英美法中的替代责任论、身份等同责任论和组织体责任论,密切相关,但却并不雷同。从最新的立法选择和司法判例来看,法国法中更是出现了法人“自主责任”的发展契机,值得期待。第三章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主体之比较。本章从资格能力、形式分类和实质结构三个角度来分析单位(法人)犯罪主体。中国法中的“单位”和法国法中的“法人”,两国立法用语选择并不仅仅是不同的代名词而已,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制度的烙印和理论发展的刻度。中国法中的“单位”并非严格法律用语,从而产生诸多问题,比如,单位是否需具有法人资格,如果不是,单位的判断标准为何;一人公司法人资格在刑法中是否认可;机关应否是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主体是单位还是自然人(一元论)亦或是单位和自然人(二元论)等等久讼不决。法国法采用“法人”这一通用法律语言,法人刑事责任主体必须具备法人资格;但法人中的国家不负刑事责任,地方行政部门及其联合团体只在特定情形下才承担刑事责任;法人犯罪主体是作为机关或代表的自然人;因此,法国法中法人刑事责任主体的争议较少,其某些相关法律规定存在值得比照和反思之处。第四章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罪名范围之比较。中国法中单位犯罪需由刑法分则特别规定方可处罚,这同样是法国1994年新刑法典的立法选择。但法国在2004年通过立法改革,抛弃了法人犯罪需例外规定的原则,目前在法律层面,法国法中的所有罪名均可归责于法人。法国法的做法尽管较为大胆,但如此规定有效避免特别规定会产生的规制不公和空白,也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法人刑事责任归责理论。中国法中单位犯罪的例外规定也同样具有上述理论问题,具体表现在单位犯罪立法模式的差异性、单罚制单位犯罪的合理性、单位实施非单位犯罪的刑事处罚等不同方面。基于立法慎重之考虑,中国法不宜直接尝试法国法的最新变革,对现有立法条文进行整理和重纂则实为当务之急。第五章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刑罚原则之比较。中国法中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主,代罚制为辅”,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在归责基础、主体范围和刑罚配置方面非常独特,但其合理性颇受质疑。1994年法国刑法典规定对法人犯罪采取双罚制,但其在司法实践中并未得到系统适用,司法机关越来越倾向于优先单独处罚法人,2000年关于轻罪过失的立法改革更是在立法上明确了单独处罚法人的情形。法国法中法人刑事责任并不会影响作为共犯或正犯的自然人刑事责任,法人与自然人之间责任完全分离,两者越来越倾向于独立自主。第六章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刑罚体系之比较。中国法中对单位仅处以罚金刑,轻重失度,数额区间不明,难以实现最初的刑罚目标。法国法中法人的刑罚自成体系,既全面又细致,且兼顾刑罚个别化,颇值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的立法、司法与理论研究并未实现有效互动,对于单位犯罪治理思路仍不清晰,方向也不明确。法国刑法中法人刑事责任机制有其鲜明特色,更在于其自我修复和改进的能力。中国刑法要改变目前的断裂现状,应当从完善立法规定开始,但不止步于此。
易宗平[10](2013)在《《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是《财经》杂志。在框架理论视野下,以该杂志的“封面文章”为切入点研究经济新闻。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第一,首次运用框架理论分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财经》杂志。本文从高层次框架(意义世界)、中层次框架(内容建构)、低层次框架(言说方式)三个维度,对该杂志封面文章进行实证研究,并在论述中同国内外相关媒体进行比较。这对经济新闻的理论建构与采编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第二,首次对《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全样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本文对该杂志自1998年4月1日创刊到2012年12月31日共345期的封面文章,作为整体样本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不仅具有统计学的精确度和时空的纵深感,也力求使本研究更加逼近本质。第三,较好地处理了四种关系。关系一,将《财经》杂志封面文章划分为财经和政经新闻阶段,但又看到阶段划分是相对的。关系二,用“四分法”(财经、政经、产经、社经新闻)分析经济新闻框架时,也看到了分类的相对性,因为各类新闻框架有交叉、互动和融合之处。关系三,在题材选择与受众预期上,既要达成受众对可读性的预期,也要对思想内容高地进行守望。关系四,对“财经体”语体风格进行了概括。这种语体风格既有“大胆质疑”的胆识,又有“小心求证”的严谨;既有“宏大叙事”的粗线条,又有“精确新闻”的精细化;既有“主流媒体”的精英视角,又有“社会公器”的百姓情怀。第四,对有的概念重新梳理并试图有所拓展。例如,从经济学与新闻学相融合的视角,认为经济新闻,就是按照新闻规律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报道。又如,首次提出与财经、政经、产经、社经新闻并列的第五大经济新闻类型,即“人经新闻”,全称人物经济新闻,也就是以人物为载体来报道经济现象、揭示经济活动本质的新闻。在谋篇布局上,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嬗变和意义建构,探讨该杂志封面文章发展阶段、主旨意义和价值取向;第二章,《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内容建构,从封面文章的题材选择、封面文章在栏目内的组合与在栏目外的互动方面进行研究;第三章,《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文本表达,从叙事模式、修辞特色和语体风格方面进行研读。
二、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忧思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忧思录(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3)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经济法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现状 |
2.1 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
2.2 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严重 |
2.2.1 普遍存在盲目生产 |
2.2.2 安全投入严重不足 |
2.2.3 非法开采屡禁不止 |
2.2.4 监察措施难以到位 |
第三章 经济法视角下对我国煤矿安全问题原因剖析 |
3.1 现行经济增长模式落后 |
3.1.1 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 |
3.1.2 失衡的价值观念 |
3.1.3 失缺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
3.2 煤炭生产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
3.2.1 产权界定不够清晰 |
3.2.2 产权流通体制不够畅通 |
3.2.3 矿产资源税费体制不够健全 |
3.2.4 煤炭资源价格体制仍不科学 |
3.3 煤炭市场监管体制不完善 |
3.3.1 煤炭市场准入制度不合理 |
3.3.2 政府安全监管效能低下 |
3.4 矿工求偿权利保障机制不到位 |
3.4.1 工伤保险制度覆盖率低 |
3.4.2 矿工权益救济途径行政化 |
3.4.3 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功能弱化 |
第四章 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现行法律规制的现状与反思 |
4.1 现行煤矿生产安全的法律规制 |
4.1.1 二十世纪末矿山安全立法 |
4.1.2 二十一世纪煤矿安全生产立法 |
4.1.3 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 |
4.2 现行法律规制的失灵 |
4.2.1 恶性事故直线上升 |
4.2.2 事故总量依然过大 |
4.2.3 非法违法企业仍是事故多发之地 |
4.3 对现行煤矿生产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和反思 |
4.3.1 现行法律规制的特点 |
4.3.2 现行法律规制的缺陷 |
4.3.3 煤矿生产安全的规制需要加强经济法的参与 |
第五章 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经济法规制的初步设想 |
5.1 树立新的科学安全生产观 |
5.2 加强对煤炭生产安全的宏观调控立法 |
5.2.1 建立明晰的煤矿产权制度 |
5.2.2 适当放宽矿业产权的流通条件 |
5.2.3 增强税法的调控功能 |
5.2.4 健全煤炭价格形成机制 |
5.3 加强对煤炭生产安全的市场规制立法 |
5.3.1 改革煤炭市场准入制度 |
5.3.2 完善煤矿生产安全监察体系 |
5.4 完善煤矿工人求偿权利保障机制 |
5.4.1 落实强制工伤保险制度 |
5.4.2 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我国煤矿安全监管问题探析 ——兼论以人为本在煤矿安监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我国煤矿安全监管的现实意义 |
二、研究我国煤矿安全监管的理论意义 |
1. 国内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现状 |
2. 本文结构思路和特点 |
第一章 监管的含义 |
第二章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
2.1 目前我国处于政府大力加强煤矿安全监管,但煤矿安全生产仍处于事故多发的阶段 |
2.2 煤矿分布的自然条件恶劣,生产设施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 |
2.3 煤矿安全生产总体基础比较落后 |
2.4 安全投入少,矿井隐患多,抗灾救灾能力降低 |
2.5 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不到位 |
2.6 煤矿主无视矿工的生命,不管矿工死活,违法违规组织生产,超能力、超强度开采 |
第三章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格局 |
3.1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历史沿革 |
3.2 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格局特点 |
3.2.1 实现了从非独立机构到独立第三方监管人的重要转变 |
3.2.2 监管格局的变化与行政机构改革密不可分 |
3.2.3 现行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体系是垂直型的 |
3.2.4 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步被引入到政府煤矿安全监管中 |
第四章 我国现行煤矿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我国现行煤矿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监管部门扮演着“消防员”的角色,低水平重复监管严重 |
4.1.2 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
4.1.3 监管基础薄弱 |
4.1.4 法律规定不具体,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缺乏科学依据 |
4.1.5 注重煤矿生产活动安全监察,忽视煤矿建设工程、职业危害安全监察 |
4.1.6 未能做到以人为本,未能充分发挥矿工和工会的监管作用,其他第三方监管力量发挥的作用也极为有限 |
4.2 我国现行煤矿监管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未能将以人为本的安全观落到实处,监管理念不正确──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
4.2.2 监管动力机制存在问题,导致监管部门缺乏主动性 |
4.2.3 行政主体追求的价值目标差异内在地弱化了工作力度 |
4.2.4 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存在矛盾 |
4.2.5 监管职责与权力混乱,造成监管责任难以落实 |
4.2.6 地方政府受自身利益驱动影响,给煤矿安全监察的配合远远不够 |
4.2.7 “公地煤矿”是产生煤矿安全监管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
第五章 关于加强我国煤矿安全监管的建议 |
5.1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角色,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 |
5.2 要尽快建立权责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管新机制 |
5.3 实施采矿权改革,明晰采矿权 |
5.4 强化对小煤矿的安全生产监管 |
5.5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煤矿安全生产及监管相关法律法规 |
5.6 从以人文本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矿工及其他第三方监管力量的作用,建立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管 |
5.7 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监察部门的联系,确保事故处理落到实处 |
5.8 抓好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建立积极的煤矿安全监察制度 |
5.9 改进煤矿安全监管方式与方法 |
5.10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人为本,加强职业健康方面的监管 |
5.11 以人为本,加强政府监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不谋私利的执法队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5)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粮食安全 |
2.1.2 粮食安全管理策略 |
2.1.3 粮食安全等级 |
2.1.4 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经济学理论 |
2.2.2 经济安全理论 |
2.2.3 产业安全理论 |
2.2.4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三章 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状况及存在问题 |
3.1 粮食安全管理状况 |
3.1.1 粮食生产安全状况 |
3.1.2 粮食供需管理情况 |
3.1.3 粮食流通管理情况 |
3.1.4 粮食储备管理情况 |
3.1.5 粮食安全管理政策情况 |
3.2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的粮食安全管理评价实证分析 |
3.3 生产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
3.3.1 耕地保护水平不高 |
3.3.2 粮食生产科技基础设施薄弱 |
3.3.3 粮食补贴政策种类少 |
3.3.4 培育新型粮食经营主体的能力不强 |
3.4 供需安全管理 |
3.4.1 粮食消费的结构矛盾突出 |
3.4.2 粮食质量监管水平低 |
3.5 储备安全管理 |
3.5.1 粮食储备库点规划布局不合理 |
3.5.2 县级粮食储备规模不到位 |
3.6 流通安全管理 |
3.6.1 粮油供应网络建设水平不高 |
3.6.2 粮食产业支持力度不够 |
3.6.3 粮食交易市场化水平低 |
3.6.4 粮食物流体系发展缓慢 |
第四章 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原因 |
4.1 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 |
4.2 区域自身资源劣势 |
4.3 人力资源匮乏 |
4.4 粮食产业经济内生动力不足 |
4.5 粮食安全改进政策施行压力较大 |
第五章 国内外在粮食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 |
5.1 西方国家粮食安全管理政策案例 |
5.1.1 美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
5.1.2 新西兰的农业改革和科技创新 |
5.2 东方国家粮食安全管理政策案例 |
5.2.1 新加坡的立体食品生产科技 |
5.2.2 日本的立法保障粮食安全 |
5.3 国内粮食安全管理尖端市县 |
5.3.1 苏州的国家级示范粮安工程 |
5.3.2 宝应的国粮企改革 |
第六章 提高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改进粮食生产扶持政策 |
6.1.1 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 |
6.1.2 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作用 |
6.1.3 改进粮食生产补贴政策 |
6.1.4 发展新型粮食经营主体 |
6.2 加强粮食质量管理 |
6.2.1 健全粮食调控机制 |
6.2.2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
6.3 整合仓储设施布局 |
6.3.1 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 |
6.3.2 创新地方粮食储备机制 |
6.4 拓展现代化粮食流通体系 |
6.4.1 建设一体化粮食供应链 |
6.4.2 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
6.4.3 构建多层次粮食市场体系 |
6.4.4 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 |
6.5 强化粮食安全理念 |
6.5.1 强化区域粮食安全理念 |
6.5.2 建立粮食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
6.5.3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的内容架构 |
2 文献评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评述 |
2.2 基础理论 |
3 全球粮食安全困境与海外耕地投资状况 |
3.1 全球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概况 |
3.2 全球耕地充裕地区的耕地利用水平 |
3.3 海外耕地投资的发生与发展 |
4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与海外耕地投资决策 |
4.1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概况 |
4.2 中国粮食供应保障的内部生产方式 |
4.3 中国粮食供应保障的外部贸易方式 |
4.4 保障中国粮食供应的海外耕地投资决策 |
5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评价与地域选择 |
5.1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5.2 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国家 |
5.3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 |
5.4 前苏联地区诸国 |
5.5 主要耕地充裕发达国家 |
6 海外耕地投资模式与中国的选择策略 |
6.1 基于部门合作的海外耕地投资模式 |
6.2 基于土地权利控制的海外耕地投资模式 |
6.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模式的选择策略 |
7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实证分析 |
7.1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发展历程 |
7.2 影响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地域选择的国际政治环境因素 |
7.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的地域分布 |
7.4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地域选择特征分析 |
8 海外耕地投资的保障体系 |
8.1 战略支撑体系 |
8.2 政府支持体系 |
8.3 市场化服务体系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第一轮) |
附录3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第二轮) |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意义 |
1.1.1 民营企业二次发展面临着新机遇 |
1.1.2 民营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
1.1.3 人力资源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
1.2 人力资源战略理论发展 |
1.2.1 从人事管理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3] |
1.2.2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体系 |
1.2.3 对人力资源战略的理解 |
1.3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
1.3.1 人力资源战略的形成方法[15] |
1.3.2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间相互影响和协调 |
1.3.3 人力资源战略的模型 |
1.4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研究现状 |
1.4.1 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及特征[26] |
1.4.2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研究 |
1.4.3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支持的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战略管理在西方的发展演变 |
2.1.2 战略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2 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分析 |
2.3 智力资本理论 |
2.3.1 智力资本内涵 |
2.3.2 智力资本分类 |
2.3.3 智力资本特性 |
2.4 人力资源内部协调理论 |
2.4.1 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和管理思想 |
2.4.2 西方国家关于协调理论的论述 |
2.4.3 西方当代内部协调思想的四种行为模式 |
2.5 人力资源外部协调理论 |
2.5.1 人群关系理论 |
2.5.2 “人--境”关系理论--外部协调的新理念 |
2.5.3 企业外部协调系统的构成 |
本章小结 |
3.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选择 |
3.1 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表现出的问题 |
3.1.1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转移的适应问题 |
3.1.2 民营企业人才获取、保留与使用方面的问题 |
3.1.3 民营企业中的员工关系问题 |
3.1.4 民营企业家的问题 |
3.2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关于员工在企业中的性质的判断偏差 |
3.2.2 关于员工与企业相互影响关系的判断偏差 |
3.2.3 关于员工的人性的判断偏差 |
3.3 制定人力资源战略,增强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 |
3.3.1 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基础 |
3.3.2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
3.3.3 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3.3.4 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模型 |
3.4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环境分析 |
3.4.1 宏观环境分析 |
3.4.2 微观环境分析 |
3.5 和谐战略--新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 |
3.5.1 和谐战略追求企业与个体的共同发展 |
3.5.2 三个子战略实现和谐战略 |
本章小结 |
4. 个体人力资本提升子战略 |
4.1 战略适用性 |
4.2 有形人力资本投资 |
4.2.1 有形人力资本提升的主要途径--培训 |
4.2.2 构建有效的培训体系 |
4.2.3 几类值得关注的培训 |
4.3 无形人力资本投资 |
4.3.1 无形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情感投资 |
4.3.2 情感投资的核心内容 |
4.4 个体人力资本提升收益的表现--员工素质提升 |
4.4.1 员工素质直接体现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
4.4.2 员工素质模型的构建 |
4.4.3 员工素质模型的应用 |
本章小结 |
5. 团队建设子战略 |
5.1 战略适用性 |
5.2 团队的基本概念 |
5.2.1 团队的含义[95] |
5.2.2 团队的功能 |
5.2.3 工作团队的类型及特点 |
5.2.4 团队周期 |
5.2.5 工作团队与工作群体的区别 |
5.3 团队的构建 |
5.3.1 团队愿景和目标 |
5.3.2 职权 |
5.3.3 人员配置 |
5.3.4 团队成员角色 |
5.3.5 工作规范 |
5.4 团队学习与组织学习 |
5.4.1 团队学习模型 |
5.4.2 通过团队学习达到组织学习 |
5.5 团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
5.5.1 团队文化塑造 |
5.5.2 企业文化建设 |
5.6 团队领导与企业家精神 |
5.6.1 团队领导 |
5.6.2 高层领导团队与企业家精神 |
5.7 团队建设收益的表现--组织绩效提升 |
5.7.1 优秀团队的特征 |
5.7.2 团队绩效评价 |
本章小结 |
6. 工作环境建设子战略 |
6.1 战略适用性 |
6.2 企业人格塑造 |
6.2.1 什么是企业人格 |
6.2.2 民营企业人格基本特征及其表现 |
6.3 企业外部工作环境建设 |
6.3.1 企业外部工作环境的内容 |
6.3.2 良好企业外部工作环境的建设 |
6.4 企业内部工作环境建设 |
6.4.1 企业内部工作环境建设的内容 |
6.4.2 关注企业内部工作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
6.4.3 企业内部工作环境建设的主要构成 |
6.5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
6.5.1 关于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 |
6.5.2 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 |
6.5.3 民营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措施 |
6.6 员工帮助计划 |
6.6.1 员工帮助计划的含义与实施条件 |
6.6.2 员工帮助计划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
6.6.3 员工帮助计划的主要内容 |
6.7 企业工作环境建设收益的表现--员工组织公民行为 |
6.7.1 组织公民行为的涵义 |
6.7.2 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产生的因素[118] |
6.7.3 组织公民行为的主要行为表现 |
6.7.4 组织公民行为对企业的作用和意义 |
6.7.5 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公民行为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及对未来的展望 |
7.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7.3 未来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法单位(法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确立进程之比较 |
第一节 中法关于单位(法人)犯罪的理论争议 |
一、中国关于单位犯罪的肯定论与否定论之争 |
二、法国关于法人刑事责任的支持论与反对论之争 |
三、中法两国肯定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理论共识 |
第二节 中法引入单位(法人)刑事责任的立法进程 |
一、中国确立单位犯罪的立法进程简述 |
二、法国确认法人刑事责任的立法进程简介 |
第三节 中法引入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之比较 |
一、功利主义考量:中法引入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共同立法动因 |
二、从例外到原则:中法引入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共同立法进路 |
三、实现刑事责任:中法引入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不同立法选择 |
第二章 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归责理论之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归责理论的探索和分歧 |
一、中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理论的历史沿袭及总体趋势 |
二、中国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归责理论的争议根源 |
三、单位意志:中国化的“身份等同责任”抑或“组织体责任” |
第二节 法国法人刑事责任归责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一、法国刑法中法人刑事责任的立法规定 |
二、法国刑法中法人“代表责任”的初步建立 |
三、法国刑法中法人“自主责任”的发展契机 |
第三节 法国法人刑事责任归责理论对中国之启示 |
一、关于法人刑事责任的形式要件 |
二、关于法人刑事责任的区别化 |
三、关于法人刑事责任的自主化 |
第三章 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主体之比较 |
第一节 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资格能力 |
一、中国刑法中的“单位” |
二、法国刑法中的“法人” |
三、关于“单位”与“法人”不同立法选择的利弊分析 |
四、关于中国刑法中“单位”资格的判断标准 |
五、中国刑法中“一人公司”的主体问题 |
六、单位(法人)的“出生”和“死亡”:主体资格的时限确定 |
第二节 单位(法人)犯罪主体的形式分类 |
一、中国刑法中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
二、法国刑法中的私法法人和公法法人 |
三、中国刑法中“机关”应否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
四、法国“机关法人”刑事责任及其借镜 |
第三节 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主体的实质结构 |
一、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主体的实质结构和争议 |
二、法国刑法中法人犯罪主体的基本认定 |
三、中法单位(法人)犯罪主体结构差异之比较 |
第四章 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罪名范围之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的罪名范围 |
一、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罪名范围的争议总结 |
二、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立法模式的类型分析 |
第二节 法国刑法中法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罪名范围 |
一、法国法人刑事责任罪名范围特例原则简介 |
二、法人刑事责任罪名范围特例原则的批判 |
三、法人刑事责任罪名范围特例原则的废除 |
第三节 法国法人刑事责任适用范围对中国法的三重借镜 |
一、中国刑法单位犯罪总则规定的“徒有其表” |
二、中国刑法单位犯罪分则规定的“作茧自缚” |
三、中国刑法单位犯罪罪名范围的“正道坦途” |
第五章 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刑罚原则之比较 |
第一节 单位(法人)犯罪刑罚原则简介 |
一、中国单位犯罪的刑罚原则——双罚制为主,代罚制为辅 |
二、法国法人犯罪的刑罚原则——立法中的双罚制及其例外 |
三、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罚原则的“大同小异” |
第二节 单位(法人)犯罪中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归责理论 |
一、中国单位犯罪中自然人的“直接责任”及刑罚配置 |
二、法国法人犯罪中法人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及其免除理论 |
三、中法单位(法人)犯罪中自然人刑事责任的归责理论之比较 |
第三节 单位(法人)犯罪中自然人刑事责任的主体范围 |
一、中国单位犯罪自然人责任的主体——直接责任人员 |
二、法国法人犯罪自然人刑事责任的主体——正犯或共犯 |
三、中法单位(法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范围之比较 |
第六章 中法单位(法人)犯罪刑事责任刑罚体系之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的刑罚设置及其缺陷 |
一、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的罚金刑 |
二、中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罚金刑的缺陷 |
第二节 法国刑法中法人刑事责任的刑罚体系 |
一、法人刑罚体系的独立性 |
二、法人刑罚体系的差异性 |
第三节 法国法人刑事责任的刑罚体系对中国法之启发 |
一、构建以单位为主体的刑罚体系 |
二、完善单位犯罪罚金刑数额的立法规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财经》杂志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谋篇布局 |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嬗变和意义建构 |
第一节 对经济新闻与财经新闻的认知 |
一、经济新闻与财经新闻的界定 |
二、中国经济新闻发展概述 |
第二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发展阶段 |
一、《财经》杂志出刊形式的演进 |
二、《财经》杂志封面文章新闻类型的演进 |
三、《财经》杂志封面文章阶段划分的相对性 |
四、《财经》杂志封面文章发展阶段与时代变迁的互动关系 |
第三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意义建构 |
一、财经新闻框架的意义建构 |
二、产经新闻框架的意义建构 |
三、政经新闻框架的意义建构 |
四、社经新闻框架的意义建构 |
五、新闻框架意义建构的互动与融合 |
第四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价值取向 |
一、理念价值:独立、独家、独到 |
二、历史价值:不仅仅是记录 |
三、实用价值:利益观 |
四、理论价值:大财经 |
五、人文价值:以人为本 |
第二章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内容建构 |
第一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题材选择 |
一、对事件题材的选择 |
二、对人物题材的选择 |
三、题材选择与受众预期 |
第二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在同期栏目内的组合 |
一、单篇新闻的组合 |
二、单/多篇新闻组合或新闻与评论、资料组合 |
第三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在跨期栏目外的互动 |
一、以框架的中层次结构理论透视楼市/房地产议题 |
二、以框架的中层次结构理论透视中美两国关系议题 |
三、对楼市/房地产议题与中美两国关系议题的比较分析 |
第三章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文本表达 |
第一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叙事模式 |
一、互文共义模式 |
二、“人”以载道模式 |
三、高端信息源模式 |
第二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修辞特色 |
一、大标题的修辞 |
二、“编者按”的修辞 |
三、正文的修辞 |
第三节 《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的文本风格 |
一、大胆质疑结合小心求证 |
二、宏大叙事对接精确新闻 |
三、主流特质基于公众利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忧思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忧思录[J]. 叶星. 劳动保护, 1995(01)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的经济法规制研究[D]. 邹艳萍. 湘潭大学, 2007(08)
- [4]我国煤矿安全监管问题探析 ——兼论以人为本在煤矿安监中的运用[D]. 宋耀. 四川大学, 2006(03)
- [5]J省B县粮食安全管理策略研究[D]. 刘奇峰. 苏州大学, 2020(03)
- [6]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D]. 韩璟.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7]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8]中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创新[D]. 卢静. 厦门大学, 2007(07)
- [9]中法单位(法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 陈萍. 南京大学, 2014(05)
- [10]《财经》杂志封面文章研究[D]. 易宗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