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附录 车间、大气、地面水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及参考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张霞玉[1](2021)在《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了解该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评价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职业卫生问题。为该企业及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山东省某机械加工企业2019年5月~2020年5月的职业健康检查体检资料进行数据的分类汇总和整理。分析职业危害因素和职工体检情况,利用IBM 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用X±S的形式或者绝对值和相对数表示,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本次各部门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均未超过限值,但是焊件制造部,配件制造部,新品研发部和混合车间接触噪声8h等效连续A声级均超过80 d B。2.山东省某企业体检基本情况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共有1003人,其中男性930人,女性73人。平均年龄为36.19±7.68岁,分别职工为年龄≤25岁组(4.9%)、26~岁组(45.1%)、36~岁组(34.9%)、46~岁组(13.9%)、≥55岁组(1.3%)。平均工龄为4.2±1.52年,其中工龄<1年组占比6.2%、1~年组占比4.5%、2~年组占比9.7%、3~年组占比2.6%、≥4年组占比77.1%。3.山东省某企业不同部门及工种作业人员情况共分为五大部门,分别是焊件制造部(23.6%)、总装部(8.5%)、配件制造部(3.7%)、新品研发部(4.3%)和混合车间(59.9%);涉及到16类作业人员,分别是焊工(33.4%)、维修工(8.8%)、车床工(6.6%)、挡车工(6.5%)、喷漆工(6.5%)、粉料工(6.1%)、调料工(4.6%)、造粒(4.0%)、铣工(3.8%)、电工(3.4%)、切割工(3.3%)、磨砂工(2.7%)、钻工(2.5%)、刷胶工(1.4%)、管理人员(1.4%)、其他工种(5.2%)。4.山东省某企业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该企业职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分为5大类,分别是粉尘,苯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甲醛等化学性危害因素,噪声、激光辐射、工频磁场等物理性危害因素和金属烟尘等其他因素,构成比分别是16.8%、8.2%、17.9%、0.6%,以及混合性危害因素占比56.5%。混合性危害因素包含电焊烟尘和锰及其化合物、粉尘和噪声,两类混合性因素的构成比分别是70.2%和29.8%。5.山东省某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该企业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50人,正常率56.0%。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4.0%,未检出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953人,正常率为51.9%,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6.8%。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7%,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5%。该企业本次职业健康检查本省员工472人,正常率为53.8%,其他疾病或异常检出率为44.9%。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1%,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2%。外省人员531人,正常率为50.7%,其他疾病或异常者检出率为48.2%。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0.4%,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为0.8%。6.山东省某企业职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本次检查共检出目标疾病者12例,其中,接触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和混合性危害因素的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分别是6.1%、2.8%、0.4%,差异具有显着性。其中接触化学性危害因素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其他各类危害因素接触者未检出目标疾病。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目标疾病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喷漆、刷胶和电工的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是4.6%、14.3%和14.7%。7.山东省某企业职工健康检查不同工龄组B超异常检出率分别是1.6%、2.2%、0%、11.5%、3.8%,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分别是1.6%、8.9%、9.3%、15.4%、5.1%,血压异常检出率分别是27.4%、17.8%、22.7%、46.2%、32.5%,贫血检出率分别是6.5%、2.2%、14.4%、0%和5.6%。刷胶工B超、血常规、血压三项指标异常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分别是42.9%、21.4%、42.9%,焊工是肝功能和血生化异常检出率最高的工种,检出率分别为7.2%、7.2%,贫血检出率最高的工种是挡车工,检出率为46.2%。配件制造部员工B超、肝功能和血生化三项指标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部门,检出率分别是27.0%、8.1%和8.1%。混合车间职工贫血指标异常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9.3%。结论:1.本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该企业以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为主。2.该企业职业病相关危害因素以化学性危害因素、物理性危害因素和混合性危害因素为主。3.该企业目标疾病检出率与危害因素和工种有关,电工、喷漆以及刷胶三类工种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接触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员工目标疾病检出率较高,混合车间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率高于其他部门。
张玉秀[2](2020)在《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文中提出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二次污染:一方面是处理工艺中搅拌、曝气等操作和蒸发的作用,有毒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从污水中逸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另一方面,活性污泥中吸附并富集了部分有毒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属与疏水性多环芳烃化合物,成为二次污染物。由此而言,污水处理厂既是污染治理单位,又是污染产生单位。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比如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和逸散有待解决,并在健康风险评价和环境污染评价的基础上认识其危害。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没有对工业废水尤其是焦化废水进行研究与讨论,迄今为止,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和规律尚未了解。本论文基于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A/O/O)中水相、气相中VOCs的分布特征,首次估算了我国焦化废水处理行业的VOCs排放当量和总排放量,评估了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排放产生的健康风险、环境污染的程度,指出长期在焦化废水处理工程现场的工作人员存在癌症和非癌症风险,明确了在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在水相、大气环境和活性污泥中的分配行为以及VOCs的去向,讨论了VOCs排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原位污染控制的对策,减少VOCs的排放。本论文结论如下:(1)通过焦化废水A/O/O工艺处理过程中VOCs在水相和气相的分布特征,估算焦化废水处理行业VOCs的排放量,研究发现:在各处理单元中共检测出17种气态VOCs,主要是苯系物、卤代烃和氯代苯化合物;在逸散的VOCs中,苯的浓度最高,达180.49μg m-3;气态VOCs的浓度范围为28.56-857.86μg m-3,大小顺序为:原水池>厌氧池>脱氨塔>前段好氧池>后段好氧池>外排池,与工艺特征有关;该焦化废水处理厂VOCs的总排放速率为1773.42 g d-1,可估算VOCs的年排放量为0.65 t,排放当量为1.18 g m-3,根据中国每年产生约3.4×108 m3焦化废水量,可估算焦化废水处理行业VOCs的年排放量约为402 t。(2)根据VOCs在气相、水相、污泥相的浓度水平、分配行为和传质过程的研究发现:在各相中苯系物浓度之间以及它们与总苯系物浓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随着废水的处理,废水中COD、TOC逐渐降低,VOCs水相浓度逐渐降低,VOCs气相浓度也降低;焦化废水中总苯系物的浓度达397.19μg L-1,水相中苯系物浓度随着工艺的处理呈现下降趋势。VOCs的归趋主要包括挥发、污泥吸附、生物降解、随出水外排等4种途径,苯系物进水总质量负荷为594.30 g d-1,出水排放为66.47 g d-1(占11.18%),随外排污泥去除的有123.28 g d-1(占20.74%),挥发、降解共占68.07%,苯系物的总去除率为88.82%。废水处理过程中VOCs排放的影响因素有水相VOCs浓度、曝气量、VOCs的物理化学性质、水温、停留时间等。原位污染控制对策有尽量减少曝气量、对高负荷排量处理单元加盖密封并收集处理、提高处理效率以降低废水中VOCs浓度等,实现VOCs的减排。(3)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性法(MIR)估算臭氧生成潜势(OFP),采用SOAP法估算了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数据表明,废水处理区的平均OFP水平(1136.27±154.11μg m-3)高于WHO提出的100μg m-3的空气质量指南,对臭氧生成贡献最大的6种化合物是间二甲苯(36.0%)、甲苯(20.8%)、对二甲苯(13.5%)、邻二甲苯(10.6%)、苯乙烯(6.8%)和苯(5.3%)。所排放的气态VOCs中,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贡献最大的6种分别是苯乙烯、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4)评估了焦化废水处理单元中VOCs的排放引起的健康风险。在各个废水处理单元中,与气态VOCs相关的致癌风险在3.0×10-5-7.8×10-4之间,高于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公众可接受的健康风险水平(1×10-6);原水池逸散的苯系物引起的非致癌风险最高,苯的非癌风险HR为3.008,超过1,存在确定的非癌症风险。由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可知,长期在焦化废水处理厂工作的员工存在苯的暴露风险,包括癌症风险和非癌风险。
韩张亮[3](2020)在《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挥发性硫化物的排放特征与氨吸附分离研究》文中指出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恶臭气体,主要为NH3和挥发性硫化物(VSCs,包括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DMS)、二硫化碳、二甲二硫(DMDS))。不仅对场内人员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而且也污染了厂区周边环境空气。目前,国内外还缺少对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恶臭气体排放现场的系统研究,包括NH3和VSCs的排放通量和排放特征。此外,对于污泥好氧堆肥厂所排恶臭气体对人体的感官、健康影响的评价也缺少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首先采用静态箱法对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恶臭气体排放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了不同季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NH3和5种VSCs的排放速率和物料参数变化,发现NH3的排放速率与堆肥物料的温度、p H和[NH4+]呈显着性正相关,并确定了排放量呈现随环境温度升高、通风量增加而上升的规律。研究发现,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为NH3、DMDS和DMS,且排放量主要集中在堆肥前半个周期,占整个排放量的63~81%。本文也研究了好氧堆肥过程中堆肥物料的氮、硫、碳损失。本文运用了臭气强度、臭味活性值等评估方法,研究确定了好氧堆肥车间是恶臭污染最为严重的点位,其次是物料堆放场。在污泥堆肥车间,NH3达5级臭气强度;DMDS和DMS达4级臭气强度;[NH3]虽然远高于[DMS]和[DMDS],但DMS和DMDS的致臭贡献占到了总恶臭的72.12%~92.44%。本文采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和非致癌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发现堆肥车间内的NH3和DMDS会危害人体健康。本文研究了采用吸附方法将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排放出的NH3吸附分离,采用沉淀聚合-酸碱水解方法成功制备了NH3分子印迹吸附剂,探讨了NH3吸附分离的吸附容量、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NH3相对DMS和DMDS的分离因子分别达3453(NH3/DMS)和5210(NH3/DMDS)。本文研究了吸附过程中进气浓度、湿度、进气流量、温度等因素对NH3吸附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NH3吸附容量可维持在5.59~7.84 mmol·g-1之间。对NH3分子印迹吸附机理的研究表明,分子印迹吸附剂与NH3的吸附作用是以化学吸附为主、包含多种氢键作用和物理协同作用。本文对NH3吸附剂组分进行优化,并运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法-中心复合设计拟合二阶响应曲面模型优化制备工艺参数,以保证NH3吸附剂吸附功能。结果表明,当使用环境友好型的乙醇替代甲苯作致孔剂制备吸附剂时,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吸附剂对NH3的吸附容量为7.20 mmol·g-1,而试剂成本降低约75%,制备时间由5.5天缩短为3天。
王琮[4](2020)在《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的职业健康管理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各行业之间职业健康管理是有所差别的,当前具体到制药行业的相关研究比较欠缺。制药行业涉及的职业病危害较为复杂,尤其是药物粉尘不仅具有一般粉尘的危害,药物自身的毒性也对劳动者的健康有着影响,通用的评价方法已不足以对制药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判。因此探索一种适合行业的评价方法,找出企业当前管理中的不足,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于提升制药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对职业健康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接着以N制药公司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制度,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职业健康教育培训等6个方面对企业的职业健康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归纳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6大项16小项),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N制药公司进行了评价,对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中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权重排序,并得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为“良好”。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从精确药物粉尘检测,加强噪声防治等7个方面对N制药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制药行业不同企业之间的工艺较为相似,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整个行业的职业健康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钟瑾慧[5](2020)在《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文中认为随着钢铁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钢铁产量逐年增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与消费国。但在钢铁生产加工过程中,冶炼产生烟气中的粉尘和空气污染物通过设备逸散到车间内,污染车间环境,腐蚀设备,危害职工身体健康。本文基于某钢铁厂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在车间内进行采样,分析各车间环境中粉尘污染物浓度、产生源及污染特征,找出污染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采用Excel、origin8.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综合评价车间内粉尘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及近几年工艺改进前后车间粉尘浓度的变化。得到以下结论:钢铁厂车间环境粉尘包括烧结车间破碎、筛分、烧结过程和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粗精轧钢作业时产生的粉尘、萤石混合性粉尘及矽尘。车间环境中的粉尘及二氧化硫污染主要集中在烧结车间,2017-2019年粉尘的浓度范围依次为 2.03-7.50 mg/m3、2.55-6.83mg/m3、1.77-15.27mg/m3,2019年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三个采样点粉尘浓度显着增加,接近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炼铁车间主要控制点是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及高炉炉体平台处粉尘的排放;2017-2019年炼钢车间炉后平台点位粉尘浓度均达最高,分别为11.89 mg/m3、10.57 mg/m3、8.93 mg/m3,成为炼钢车间粉尘污染关键控制部位;轧钢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控制在4.89 mg/m3之内,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主要控制粗轧机、中轧机处的扬尘污染。根据粉尘检测结果针对车间主要污染控制点,进行车间相应除尘设施改进:2019年在烧结车间现有半干法脱硫处理工艺上引入活性炭,并在机尾加入电除尘器,降低配料室圆盘给料机、单辊破碎机、振动筛处粉尘浓度;2018年针对炼铁车间扬尘增设加湿机及雾状水管除尘装置并采用重防腐涂料涂覆于管道内壁,抑制管道设备腐蚀,烧结矿、球团矿给料机点位粉尘浓度由5.60 mg/m3降至4.54 mg/m3,高炉炉体平台浓度由5.72 mg/m3降至4.57 mg/m3;转炉炼钢车间2018年新增总风量100万Nm3/h的三次负压除尘系统,车间各点位粉尘浓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转炉炉后平台控制点浓度由10.57 mg/m3降至8.93 mg/m3;2017年轧钢车间设置了轴流风机及喷淋、喷雾除尘装置,18-19年加速冷却、粗轧机点位粉尘浓度均出现小幅下降。对于车间粉尘的危害,钢铁厂各车间采取了一系列管理措施,针对污染物种类及来源,设置相应的防护设施;针对在岗员工实行系统的职业健康监护,按规定佩戴合格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成立环境安全管理机构,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劳晓毅[6](2020)在《某大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工艺发展成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中国现在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家。近年来,各企业在中国大陆投资建立了市场需求量较大和技术成熟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工厂。但随着液晶面板厂的大规模建立和工厂运行年限的增长,开始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液晶面板生产工艺复杂,使用原辅材料、设施设备种类繁多,因此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同时劳动者健康防护意识不足,这些问题使得劳动者身体健康受到了不良影响,行业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人员因此也感到了困扰和压力。通过对某大型液晶面板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劳动者健康体检,统计分析和研究该行业中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健康体检异常类型,探讨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健康损害之间的相关关系,筛查出职业健康重点监护对象,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职业健康防治措施和管理对策,以更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健康。通过本文研究可知,液晶面板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噪声、化学毒物、X射线和紫外辐射是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一年及以上工龄的劳动者是重点监护对象。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升劳动者健康意识,组织定期职业健康体检,构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配置完善的个人防护用品,通过加强个人防护和换岗、缩短暴露时间以及工程防护措施改善等方式,降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改善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方式,减少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间,进一步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
陈超宇[7](2020)在《金属切削工艺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方法及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金属切削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传统金属切削工艺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并产生工业三废和噪声,在制造、使用、处理和排放的各个时期均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本文开展了金属切削工艺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及绿色评价的研究,相关工艺绿色评价和应用验证实例可指导进行工艺的优化,对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实现工艺绿色度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研制了资源环境负荷数据的采集工具。针对资源环境负荷中的粉尘、油雾以及噪声选择了合适的采集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数据采集工具,能对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集成采集,并基于Mod Bus-RTU协议、采用RS485总线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传输至PC端,可通过采用C#语言编写开发的上位机软件进行监测,实现了对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显示,并能够存储和查询历史数据。对资源环境负荷数据的采集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封闭式和开放式机床制定了数据采集的实验方案,采集了设备级与车间级的数据,通过对粉尘及油雾浓度与采集位置、采样时间的关系研究提出了数据采集方法。同时针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剔除、一致性检验、数据降噪等数据清洗操作,最后提取检测数据的特征值,实现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对金属切削工艺进行了绿色评价及影响分析。针对金属切削工艺过程,建立工艺多输入多输出的IPO模型,选取合适的输入指标进行对输出指标的影响分析。针对几类传统或绿色金属切削工艺,设计工艺资源环境数据采集实验方案,运用研究的采集工具、采集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开展实验采集相关数据,通过对建立的IPO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调整与比较,研究各资源环境负荷数据对工艺绿色性的影响,开展工艺绿色评价,进行金属切削工艺生产过程的绿色属性优化,实现影响分析。
喻松[8](2019)在《水城炼铁厂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工业化的进程表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社会所面临的职业卫生与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例如各行业职业病种类的增加,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职业卫生保护,以保障人们的安全与健康。本文选定水城钢铁(集团)炼铁厂(以下简称“水城钢铁炼铁厂”),根据炼铁厂职业危害的特点,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对可能涉及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在满负荷生产状况下,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检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因素、粉尘、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由于短时间内的检测数据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在此引入灰色系统理论为这种具有不确定信息的系统提供了从关联分析到模型建立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在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职业卫生发展史的基础上,明确了职业卫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对职业卫生的评价方法和相关公共管理学理论的论述和总结,结合水城钢铁炼铁厂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的现状,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明确首要职业危害因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水城钢铁炼铁厂职业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关联度排列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找出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关键工作地点,以便集中人力、物力重点对其采取整治优化措施,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系统迅速而有效的发展,也为下一步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判断依据,同时较为高效的解决炼铁厂的职业危害问题,有重点有目的地实施改进措施,为企业节约大量成本与资源,为更好地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
王昕[9](2019)在《某汽车涂装车间安全健康评价及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汽车日益成为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其多样化以及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汽车涂装作为汽车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营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于企业和工作人员都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在汽车制造工业领域所涉及范围内,人们对其中相关的安全问题及职业健康问题也逐步重视起来。汽车涂装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在涂装作业领域生产事故频发,由于其工艺流程所涉及的有毒有害物料,各类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并存。中毒、噪声、振动、火灾、触电等危害因素使得作业者可能出现职业病甚至是危及生命的伤害。因此,对涂装车间的安全健康问题进行恰当的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必要的。本文基于某汽车涂装车间的作业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并对车间风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综合论文工作,得到的结论如下:(1)通过对某汽车涂装车间的作业环境、原辅物料及作业工序的危险辨识,并对该车间采用改进的LEC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车间存在火灾爆炸、机械伤害、触电及中毒窒息的风险。其危险性较大的工序主要有调漆作业间、喷漆作业间及烘干室等。针对经典LEC法L的取值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本文结合涂装车间的事故发生可能性与人、机、环和管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引入了相应的可能性因子,使风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2)通过对该涂装车间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及现场采样检测,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及评价,同时对该车间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进行评价。职业卫生检测结果表明:该涂装车间电泳加料岗位二甲苯职业危害接触水平不符合国家有关限值要求。(3)针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该涂装车间电泳加料岗位二甲苯职业危害接触水平超标现象,采用FLUENT对电泳加料岗位局部的风流组织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处采用垂直进风的方式,存在电泳加料岗位所处位置即电泳喷漆作业间四周边缘无风或弱风的现象,不利于车间的气流交换,使车间的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及时被排出。(4)针对原有通风系统存在的不足,设计了栅格倾斜进风的方式,对该车间的风流场进行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倾斜进风可以有效的改善电泳喷漆作业间电泳加料岗位局部气流组织。
白大明[10](2019)在《药企废水中抗生素活性成分的暴露评估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环境中频繁检出的活性药物成分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抗生素制药行业在药品生产、制造和包装过程中,通过工厂的废水处理系统直接或者间接排出是活性药物成分进入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抗生素制药行业有必要针对相关活性药物成分的排放进行科学评估并加强管理。针对环境中活性药物成分暴露管理的需要,本文提出了确立活性药物成分暴露标准的一般流程,为20种抗生素确立了暴露标准,我们建议制药企业在活性药物成分的工程和管理控制过程中,必须根据风险程度的大小分级进行管理。将泰乐菌素和青霉素的控制标准在企业实践中加以应用的结果表明,通过水生生物标准生物物种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即标准测试物种的毒性终点数据除以不确定因子来确立活性药物成分的环境暴露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应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标准指导某抗生素生产企业管理活性药物成分的排放结果表明,当企业排放量低于控制标准值时,说明对活性药物成分的控制较好;当超过标准值时,此类抗生素制药企业要采取适当的工程手段和管理方法来降低工艺废水中活性药物成分的排放浓度来满足标准的要求。此外,抗生素制药类工厂活性药物成分的排放及控制实践中发现,活性药物成分的二次污染问题是最大的生态安全隐患,制药企业需要针对特定工艺分析活性药物成分是否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分解产物。如果产生分解产物但是已经没有活性,那么只需要将此药物本身作为控制对象即可。如果产生分解产物且仍然具有活性,就需要将其分解产物也纳入企业活性药物的管理过程中。借鉴美国和欧盟管控活性药物成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议我国尽快开展药企废水中抗生素活性成分排放与环境暴露的行业立法工作。本文建议根据药品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如,激素类、杀寄生虫类、致癌、致突变、致畸或生殖系统毒性的药物对水生生物的危害较大,可以定义为高风险药物,将其它药物定义为低风险。高风险需要有强制性的规章或者标准要求,低风险的药物可以有部分强制性的条款,部分推荐性的法规条款来管控。针对不同风险的制药企业进行分级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高风险的药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同时对低风险的药物有部分强制性的条款、部分推荐性的法规条款来约束,不仅节约资源和成本,也使得对于活性药物成分的管控更加具有可行性。
二、附录 车间、大气、地面水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及参考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附录 车间、大气、地面水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及参考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职业卫生现状 |
1.2 国内职业卫生现状 |
1.3 职业病相关概念及其相关危害因素 |
1.4 职业健康检查 |
1.5 机械加工制造业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内容 |
2.3.1 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
2.3.1.1 环境条件 |
2.3.1.2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内容 |
2.3.1.3 现场采样 |
2.3.1.4 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限值 |
2.3.3 一般资料 |
2.3.4 职业健康检查内容 |
2.4 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山东省某企业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结果 |
3.2 山东省某企业健康检查一般资料结果 |
3.2.1 不同性别和年龄作业人员情况 |
3.2.2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情况 |
3.2.3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情况 |
3.2.4 不同部门作业人员情况 |
3.2.5 接触不同危害因素作业人员情况 |
3.3 山东省某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3.3.1 不同体检类别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3.3.2 不同户籍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
3.4 山东省某企业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1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2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3 不同作业部门员工目标疾病检出情况 |
3.4.5 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目标疾病检查结果 |
3.5 山东省某企业职工健康检查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1 不同工龄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2 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3 不同作业部门作业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3.5.4 接触不同职业危害因素人员指标异常检出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健康检查一般资料结果分析 |
4.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
4.3 目标疾病检出结果分析 |
4.4 指标异常检出结果分析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焦化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
1.2.1 焦化废水的来源 |
1.2.2 焦化废水的特征 |
1.2.3 焦化废水的危害 |
1.3 VOCs的特点和排放 |
1.3.1 VOCs的定义 |
1.3.2 VOCs的种类和性质 |
1.3.3 VOCs的危害 |
1.3.4 VOCs的排放源 |
1.3.5 VOCs的排放规范 |
1.4 废水处理厂中的VOCs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废水中VOCs的采集和测定方法 |
1.4.3 液面上VOCs气体的采集和测定方法 |
1.5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及工艺 |
1.5.1 预处理技术 |
1.5.2 生物处理技术 |
1.6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思路 |
第2章 焦化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情况和特征 |
2.1 引言 |
2.2 焦化废水处理厂 |
2.2.1 基本情况 |
2.2.2 工艺流程 |
2.2.3 工程设计参数和构筑物参数 |
2.3 A/O/O工艺处理过程 |
2.3.1 预处理阶段 |
2.3.2 生物处理阶段 |
2.4 各阶段水质特征 |
2.4.1 样品采集 |
2.4.2 水质分析检测 |
2.4.3 水质特征分析 |
第3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水相VOCs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试剂材料 |
3.2.2 采样方法 |
3.2.3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相中苯系物的分布 |
3.3.2 污泥中苯系物的含量 |
3.3.3 苯系物的去除效果 |
3.3.4 苯系物浓度的相关性 |
3.3.5 水相苯系物、COD和 TOC的浓度变化 |
3.3.6 水相和污泥相中苯系物的相关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气态VOCs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和方法 |
4.2.1 仪器、试剂材料 |
4.2.2 采样方法 |
4.2.3 测定方法 |
4.2.4 排放速率的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气态 VOCs 的分布特征 |
4.3.2 VOCs浓度之间的相关性 |
4.3.3 气态VOCs与 COD、TOC之间的关系 |
4.3.4 气相和水相中苯系物的相关性 |
4.3.5 理论恶臭浓度 |
4.3.6 排放速率的估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中 VOCs 的气液传质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双膜理论 |
5.2.2 双阻力模型 |
5.2.3 去除机制 |
5.2.4 污染物的传质通量 |
5.3 国内外研究情况 |
5.4 影响VOCs排放的因素 |
5.4.1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 |
5.4.2 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
5.4.3 有机物浓度的影响 |
5.4.4 处理工艺的影响 |
5.5 质量平衡分析 |
5.5.1 质量平衡分析方法 |
5.5.2 质量平衡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VOCs排放的健康风险评价和污染评价 |
6.1 引言 |
6.2 毒性和污染评价方法 |
6.2.1 挥发性有机物的毒性 |
6.2.2 癌症风险评价方法 |
6.2.3 非癌症风险评价方法 |
6.2.4 臭氧生成潜势的计算方法 |
6.2.5 二次气溶胶形成潜势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癌症风险评价 |
6.3.2 非癌症风险评价 |
6.3.3 臭氧生成潜势 |
6.3.4 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 |
6.3.5 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挥发性硫化物的排放特征与氨吸附分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清单 |
1.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城市污泥好氧堆肥厂恶臭气体来源及排放特征 |
1.2.1 污泥好氧堆肥的概念 |
1.2.2 污泥好氧堆肥处理的工程应用分类 |
1.2.3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恶臭气体来源和分类 |
1.2.4 污泥好氧堆肥厂恶臭气体NH_3和VSCs来源 |
1.2.5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恶臭气体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
1.3 污泥好氧堆肥厂恶臭气体污染的评估研究进展 |
1.3.1 恶臭气体的评估方法 |
1.3.2 国内外污泥好氧堆肥恶臭气体污染评估的研究实例 |
1.4 污泥好氧堆肥厂NH_3分离回收的研究进展 |
1.4.1 污泥好氧堆肥NH_3分离回收资源化的意义 |
1.4.2 恶臭处理及NH_3分离回收的方法 |
1.4.3 NH_3吸附研究进展 |
1.5 分子印迹吸附气体的研究进展 |
1.5.1 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 |
1.5.2 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 |
1.5.3 分子印迹技术在气体吸附分离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案 |
2.2.1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NH_3和VSCs排放特征研究 |
2.2.2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NH_3和VSCs暴露浓度评估 |
2.2.3 污泥好氧堆肥排放气体NH_3分子印迹吸附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2.4 污泥好氧堆肥排放气体NH_3吸附剂组分优化研究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化学分析方法 |
2.3.2 数据分析方法 |
3.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NH_3和VSCs排放特征研究 |
3.1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物料参数的变化 |
3.2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NH_3和VSCs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 |
3.2.1 NH_3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 |
3.2.2 VSCs排放速率和累积排放量 |
3.3 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硫/碳损失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NH_3和VSCs暴露浓度评估 |
4.1 污泥好氧堆肥NH_3和VSCs环境空气浓度监测 |
4.1.1 NH_3 和总VSCs环境空气浓度 |
4.1.2 NH_3和VSCs在不同季节的环境空气浓度 |
4.2 污泥好氧堆肥恶臭气体评估 |
4.2.1 OAVs评估 |
4.2.2 臭气强度评估 |
4.2.3 健康影响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5.污泥好氧堆肥排放气体NH_3分子印迹吸附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NH_3-MIPs制备条件的优选 |
5.1.1 功能单体的优选 |
5.1.2 交联剂和致孔剂的优选 |
5.1.3 聚合单体、引发剂和模板分子之间的比例优选 |
5.2 吸附机理研究 |
5.3 吸附性能研究 |
5.3.1 吸附稳定性 |
5.3.2 吸附选择性 |
5.3.3 吸附剂再生性能 |
5.4 NH_3-MIPs水解优化及吸附性能研究 |
5.4.1 NH_3-MIPs水解优化与表征 |
5.4.2 NH_3-MIPs水解优化后吸附容量和吸附机理 |
5.4.3 NH_3-MIPs酸优化后吸附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污泥好氧堆肥排放气体NH_3吸附剂组分优化研究 |
6.1 甲苯减量优化研究 |
6.2 RSM优化NH_3吸附剂的组分研究 |
6.2.1 优化RSM模型的建立 |
6.2.2 优化模型RSM的分析 |
6.2.3 最优设计及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不同季节堆肥过程中气体与物料参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4)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调查研究法 |
1.5.3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
第2章 职业健康管理评价概念及方法 |
2.1 职业健康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健康管理 |
2.1.2 职业病 |
2.1.3 职业病危害因素 |
2.1.4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2.2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职业健康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
2.2.1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提出 |
2.2.2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2.2.3 层次分析法评价步骤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步骤 |
第3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现状 |
3.1 单位概况 |
3.2 生产工艺分析 |
3.2.1 配料 |
3.2.2 制粒 |
3.2.3 压片 |
3.2.4 包衣 |
3.2.5 胶囊 |
3.2.6 清洁 |
3.2.7 包装 |
3.2.8 取样 |
3.2.9 实验室 |
3.2.10 公用工程 |
3.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 |
3.3.1 粉尘 |
3.3.2 化学物质 |
3.3.3 物理因素 |
3.4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
3.4.1 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 |
3.4.2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
3.4.3 职业健康管理相关制度 |
3.4.4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
3.5 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调查 |
3.5.1 职业病防护设施 |
3.5.2 防护设施防护能力评价 |
3.5.3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情况 |
3.5.4 个人防护用品评价 |
3.5.5 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
3.6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 |
3.6.1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 |
3.6.2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
3.6.3 职业健康监护分析与评价 |
3.7 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 |
3.7.1 应急救援制度 |
3.7.2 应急救援物资 |
3.8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
第4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评价 |
4.1 构建评价指标 |
4.2 计算指标权重 |
4.2.1 准则层因素的权重计算 |
4.2.2 指标层因素的权重计算 |
4.2.3 因素的权重排序 |
4.2.4 权重排序分析 |
4.3 模糊综合评价 |
4.3.1 建立模糊集合 |
4.3.2 建立权重集合 |
4.3.3 隶属度统计 |
4.3.4 模糊评价 |
4.3.5 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N制药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
5.1 精确药物粉尘的检测 |
5.2 加强噪声的防治 |
5.3 完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建设 |
5.4 认真做好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
5.5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
5.6 做好职业病事故应急管理 |
5.7 加强职业病防护培训教育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现状打分表 |
致谢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附件 |
(5)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生产性粉尘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钢铁行业粉尘处理工艺 |
1.2.3 国内外烟气脱硫工艺研究现状 |
1.2.4 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
1.3 研究对象 |
1.3.1 钢铁厂项目情况 |
1.3.2 生产规模及生产工艺流程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现场调查与工程分析 |
2.1.1 烧结车间 |
2.1.2 炼铁车间 |
2.1.3 炼钢车间 |
2.1.4 轧钢车间 |
2.2 样品的采集 |
2.2.1 现场监测采样点设置原则和方法 |
2.2.2 采样布点 |
2.2.3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
2.3 仪器与试剂 |
2.3.1 仪器设备 |
2.3.2 化学试剂 |
2.4 样品分析 |
2.4.1 车间粉尘样品分析 |
2.4.2 车间二氧化硫样品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烧结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2 炼铁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3 炼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来源分析 |
3.4 轧钢车间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 |
3.5 不同车间粉尘来源差异性分析 |
3.6 车间环境粉尘粒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粉尘污染工程控制技术 |
4.1 烧结烟气脱硫除尘控制技术 |
4.1.1 车间近几年烟气控制情况 |
4.1.2 烧结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
4.2 高炉炼铁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
4.2.1 炼铁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
4.2.2 高炉干法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3 转炉炼钢烟气除尘控制技术 |
4.3.1 炼钢车间近几年粉尘控制情况 |
4.3.2 炼钢车间粉尘优化措施及控制技术 |
4.4 轧钢车间现有技术除尘效果分析 |
第5章 车间环境管理措施 |
5.1 粉尘防护措施 |
5.2 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 |
5.3 卫生防护措施及管理制度 |
5.3.1 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
5.3.2 环境管理制度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车间采样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某大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状况调查 |
2.1 企业基本概况 |
2.1.1 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架构及人员 |
2.1.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
2.1.3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实施情况 |
2.1.4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
2.1.5 职业健康培训情况 |
2.1.6 职业病危害告知情况 |
2.2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 |
2.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
2.2.2 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
2.3 企业总体布局调查与分析评价 |
2.4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调查与分析评价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职业卫生调查 |
3.2.2 检查表法 |
3.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
3.2.4 定期健康体检 |
3.2.5 评价标准 |
3.2.6 统计方法 |
第四章 企业员工职业健康评估 |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4.1.1 化学毒物检测结果 |
4.1.2 噪声检测结果 |
4.1.3 X射线、紫外辐射检测结果 |
4.2 员工定期健康体检结果 |
4.2.1 噪声接触组及对照组人员体检结果 |
4.2.2 化学毒物接触组及对照组人员体检结果 |
4.2.3 辐射接触组及对照组人员体检结果 |
4.3 健康体检结果异常类型 |
4.4 健康体检结果异常率比较 |
4.5 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
4.5.1 噪声接触岗位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
4.5.2 化学毒物接触岗位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
4.5.3 辐射接触岗位重点监护对象筛查 |
第五章 职业健康损害的重点诱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
5.1 职业健康损害的重点诱因分析 |
5.1.1 噪声引起的职业健康损害 |
5.1.2 化学因素引起的职业健康损害 |
5.1.3 X射线、紫外辐射因素引起的职业健康损害 |
5.2 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的研究 |
5.2.1 加强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提升劳动者健康意识 |
5.2.2 加强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防治设施管理,不断改善职业环境 |
5.2.3 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控主体责任,政府部门加强监督检查 |
5.2.4 构建和落实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
5.2.5 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技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
附录2 部分健康检查结果 |
(7)金属切削工艺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方法及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1 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工具研究现状 |
1.2.2 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2.3 金属切削工艺绿色评价及影响分析研究现状 |
1.3 课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工具研制 |
2.1 引言 |
2.2 采集工具需求分析 |
2.3 采集工具系统架构 |
2.4 采集工具硬件设计 |
2.4.1 传感器选型 |
2.4.2 数据通讯 |
2.5 采集工具软件设计 |
2.5.1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
2.5.2 上位机软件模块 |
2.5.3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及语言 |
2.5.4 软件界面设计 |
2.5.5 采集工具的通信设计 |
2.5.6 曲线绘制图形设计 |
2.5.7 采集系统数据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处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
3.2.1 传感器布置及使用要求 |
3.2.2 数据采集方法布置实验方案设计 |
3.2.3 数据采集方法布置方案研究 |
3.2.4 数据采集方法研究小结 |
3.3 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3.1 数据处理的原理 |
3.3.2 数据处理的方法 |
3.4 检测数据特征值提取 |
3.4.1 气体/粉尘 |
3.4.2 噪声 |
3.5 本章小结 |
4 金属切削工艺绿色评价及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金属切削工艺IPO模型建立 |
4.3 金属切削工艺绿色度参数影响分析 |
4.3.1 切削参数影响分析 |
4.3.2 刀具影响分析 |
4.3.3 工件材料影响分析 |
4.3.4 切削液影响分析 |
4.3.5 传统工艺与绿色工艺对比分析 |
4.3.6 金属切削工艺绿色度参数影响分析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8)水城炼铁厂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职业卫生的发展历史 |
1.2.2 国内外职业卫生研究现状 |
1.2.3 职业卫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水城钢铁炼铁厂生产概况 |
2.1 企业概况 |
2.1.1 总平面布置 |
2.1.2 炼铁厂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
2.1.3 工作制度及岗位定员 |
2.2 企业职业卫生的工业工程分析 |
2.2.1 设备布局 |
2.2.2 企业生产运行情况 |
2.2.3 生产工艺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3 水城钢铁炼铁厂职业卫生危害因素辨识与评价 |
3.1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
3.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
3.3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
3.3.1 检测方法的确定 |
3.3.2 职业卫生标准及职业接触限值 |
3.3.3 职业危害因素浓(强)度计算 |
3.3.4 检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
3.3.5 作业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情况 |
3.3.6 采样方法及采样点或对象确定 |
3.4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
3.4.1 生产性粉尘浓度接触水平与评价 |
3.4.2 生产性毒物浓度接触水平与评价 |
3.4.3 毒物联合作用接触水平与评价 |
3.4.4 生产性噪声强度职业接触水平与评价 |
3.5 检测结果与原因分析 |
3.5.1 检测结果 |
3.5.2 职业危害因素浓度超标原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职业危害因素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确定 |
4.3 灰色关联分析 |
4.3.1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 |
4.3.2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特征 |
4.4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建立 |
4.5 灰色关联分析在炼铁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中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炼铁厂职业病危害防范对策 |
5.1 加强粉尘防护培训教育 |
5.2 规范防护用品使用流程 |
5.3 加强粉尘检测管理 |
5.4 提高防尘设备效率 |
5.5 设置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
5.6 强化职业健康体检 |
5.6.1 入职前健康检查管理 |
5.6.2 入职中定期健康检查管理 |
5.6.3 离岗离职健康检查管理 |
5.7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
5.8 噪声防护 |
5.9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某汽车涂装车间安全健康评价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涂装作业安全标准 |
1.2.2 涂装作业安全防护 |
1.2.3 涂装作业职业卫生防护 |
1.2.4 涂装作业通风 |
1.2.5 车间通风模拟 |
1.3 研究内容 |
2 某汽车涂装车间安全风险评价 |
2.1 项目基本情况及其涂装工艺简介 |
2.1.1 项目基本情况 |
2.1.2 涂装工艺简介 |
2.2 项目涂装车间危险因素分析 |
2.2.1 物质危险性分析 |
2.2.2 涂装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
2.3 项目涂装作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3 某汽车涂装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评价 |
3.1 项目职业卫生调查和工程分析 |
3.2 项目职业危害因素辨识 |
3.3 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
3.3.1 工艺技术 |
3.3.2 通风设施 |
3.3.3 职业卫生防护 |
3.3.4 应急设施调查与评价 |
3.3.5 减少职业危害的其他措施 |
3.4 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检测与评价 |
3.4.1 检测项目 |
3.4.2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分析 |
3.5 项目职业危害风险评估 |
3.5.1 确定危害等级(HR) |
3.5.2 确定暴露等级(ER) |
3.5.3 确定风险等级 |
3.5.4 风险评估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电泳喷漆车间通风效果分析及优化 |
4.1 有毒有害物质的传播机理 |
4.2 安全通风和职业卫生通风 |
4.2.1 安全通风 |
4.2.2 职业卫生通风 |
4.2.3 通风结论 |
4.3 涂装车间通风数值模拟 |
4.3.1 理论基础 |
4.3.2 数值模拟几何模型建立 |
4.3.3 模型网格划分 |
4.4 边界条件 |
4.4.1 控制微分方程 |
4.4.2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4.4.3 边界条件 |
4.5 模拟结果分析 |
4.6 通风优化设计 |
4.6.1 涂装车间通风优化 |
4.6.2 循环风利用 |
4.6.3 优化效果检验及后续改进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10)药企废水中抗生素活性成分的暴露评估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欧盟 |
1.2.2 美国 |
1.2.3 中国 |
1.2.4 我国针对活性药物成分研究和管理的挑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活性药物成分暴露标准的确立 |
2.1 简介 |
2.2 活性药物成分水生生物暴露标准的确立 |
2.2.1 水生生物暴露标准确立的流程 |
2.2.2 基础数据获取 |
2.2.3 不确定因子和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 |
2.2.4 水生生物暴露标准的确立 |
2.3 20种常用抗生素水生生物暴露标准 |
2.3.1 20种常用抗生素水生生物暴露标准的确立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活性药物成分排放量的定量评估 |
3.1 活性药物成分的定量评估方法 |
3.1.1 浓度计算方法 |
3.1.2 质量衡算方法 |
3.2 XX药业活性药物成分的排放控制 |
3.2.1 基于浓度计算方法的活性药物成分排放评估 |
3.2.2 基于质量衡算方法的活性药物成分排放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生素制药行业废水中活性药物成分的工程与管理控制建议 |
4.1 常用工程控制方法 |
4.1.1 化学灭活法 |
4.1.2 物理灭活法 |
4.1.3 工程控制方法分析 |
4.1.4 工程控制措施投资额 |
4.2 管理控制 |
4.2.1 管理能力评估 |
4.2.2 管理能力提高六步法 |
4.3 青霉素活性药物成分排放管理现状 |
4.3.1 青霉素水生生物毒性研究和最大排放量计算 |
4.3.2 YY药业污水中青霉素实际排放数据监测 |
4.3.3 YY药业污水中青霉酸实际排放数据监测 |
4.3.4 YY药业不同工艺预处理方法的影响 |
4.3.5 避免二次污染(或次生污染物)问题发生的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药物成分管理的行业立法建议 |
5.1 欧盟活性药物成分法律法规现状 |
5.2 北美活性药物成分法律法规现状 |
5.3 我国活性药物成分法律法规现状 |
5.4 我国活性药物成分管理的行业立法建议 |
5.4.1 立法策略和目的 |
5.4.2 活性药物成分法律法规管理和工程控制要点 |
5.4.3 活性药物成分法律法规罚则部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附录 车间、大气、地面水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卫生标准及参考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某企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评价[D]. 张霞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2]焦化废水处理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传质规律和风险评价[D]. 张玉秀.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
- [3]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氨气和挥发性硫化物的排放特征与氨吸附分离研究[D]. 韩张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制药行业职业健康管理评价研究[D]. 王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某钢铁企业车间环境粉尘污染特征与控制技术[D]. 钟瑾慧. 南昌大学, 2020(01)
- [6]某大型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对策研究[D]. 劳晓毅.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7]金属切削工艺资源环境负荷数据采集方法及影响分析[D]. 陈超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水城炼铁厂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D]. 喻松.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某汽车涂装车间安全健康评价及控制研究[D]. 王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7)
- [10]药企废水中抗生素活性成分的暴露评估与管理研究[D]. 白大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