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杨绍丽,吴仁锋,蔡翔[1](2020)在《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近年来在茭白胡麻叶斑病上的病害发生、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论述了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植物免疫诱导剂防治等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未来需要加强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物种群多样性、致病力分化以及于病原菌的浸染机制及致病机理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收集、筛选与鉴定茭白抗病种质资源,培育优良的抗性品种;开展茭白胡麻叶斑病抗药性监测及抗性机理研究;筛选新型生态友好的化学农药和低毒、高效的生防菌剂。
翁丽青,张珏锋,陈建明,李能辉[2](2021)在《几种化学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筛选出高效低毒并对作物安全的防治药剂,为茭白胡麻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选择7种常用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7种药剂对‘余茭4号’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7种杀菌剂中,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在用药7 d和14 d后达64.0%和55.67%,在7种杀菌剂防效中表现最优,同时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处理的茭白与对照处理在株高上无显着差异,且植株的分蘖数显着高于对照。因此,推荐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为茭白胡麻叶斑病发生初期使用的杀菌剂。
黄婉琴,李勤,覃章辉,王明红[3](2020)在《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说明茭白胡麻叶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已成为茭白的常见病害。为了明确病原菌,先后从茭白主产区采集胡麻叶斑病病叶,各产区分离纯化5~10株病原菌。通过对菌株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H基因、延伸因子EF-1α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致病力测定等方法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与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一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钟海英,张珏锋,陈建明,李芳,叶琪明,朱健林[4](2018)在《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文中提出比较了4种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5 g/L吡唑醚菌酯1 000倍液喷雾2次或3次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校正防效明显好于用对照药剂300 g/L苯甲·丙环唑1 000倍液喷雾3次;超敏蛋白500倍液使用3次的校正防效不仅明显好于使用2次的效果,而且明显好于该药剂1 000倍液使用3次的效果;氨基寡糖素、植物免疫增产蛋白的防效较差。说明,施用吡唑醚菌酯和超敏蛋白能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
黄婉琴[5](2018)在《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所含真菌病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茭白是我国的一种特色水生蔬菜,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市场上前景广阔。茭白胡麻斑病也叫茭白叶枯病,是茭白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茭白栽培品种与栽培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种植面积的扩大和施肥水平的提高,茭白胡麻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已成为茭白的常见病害。本研究从湖北、浙江、江西、广西、江苏采集并分离筛选茭白胡麻斑病病菌121株。通过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分子系统学鉴定与分析,发现它们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和致病力方面存在显着多样性。本研究明确了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是稻平脐孺孢Bipolaris oryae;不同产区病原菌系统进化差异不明显;致病力的强弱与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121个菌株进行dsRNA的提取,筛选出80株含有dsRNA的菌株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检测到77种不同的稻平脐孺孢的病毒信息。根据核酸类型,这77种病毒信息包括双链RNA(dsRNA)病毒、正单链RNA(+ssRNA)病毒、负单链RNA(-ssRNA)病毒、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和一些未分类的病毒,同时推测了8种新病毒种。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不同茭白产区胡麻斑病病原真菌含有丰富的病毒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真菌病毒资源库,为病毒的进化和病毒生防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我们对形态异常的菌株ES35所含的真菌病毒Bipolaris oryzae hypovirus 1(BoHV1)进行全长cDNA克隆,获得BoHV1基因组全长。BoHV1隶属低毒病毒科,基因组全长为13641 nt,包含poly(A)尾。编码两个ORF,ORF A编码假定蛋白,ORFB推定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其中含有RdRp和Hel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oHV1的基因组全长与禾谷镰刀菌中的低毒病毒FgHV1/HN10具有最大相似性,其保守结构域RdRp与FgHV1/HN10具有最大相似性,保守结构域Hel与低毒病毒科病毒模式种CHV2/NB58具有最大相似性。
杨凤丽,宓盛,沈瑛瑛[6](2020)在《7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田间防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有效控制茭白胡麻叶斑病,筛选出安全高效药剂,利用市场上7种主流药剂对胡麻叶斑病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续用药2次14 d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达85.85%,且持效期较长;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和50%异菌脲悬浮剂防治效果稍好,平均防治效果均在73%以上,其中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平均防治效果接近80%,且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悬浮剂药后14 d内发挥稳定,表现出较长的持效性。在生产上,建议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首选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或其复配制剂,异菌脲可作为轮换药剂备用。
李勤[7](2020)在《茭白胡麻叶斑病菌产孢特性及所含真菌病毒研究》文中指出茭白是禾本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由于茭白大规模种植,在许多产区都出现了茭白胡麻叶斑病,该病主要危害茭白叶片,导致茭白植株早衰枯死,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茭白胡麻叶斑病是由稻平脐孺孢(Bipolaris oryzae)引起真菌病害。目前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主要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考虑到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生物防治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茭白胡麻叶斑病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不容易产生分生孢子,对该菌的鉴定以及脱毒造成一定阻碍。对该菌生物学特性、产孢条件等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茭白胡麻叶斑病菌的鉴定及获得脱毒菌株奠定理论基础。真菌病毒是指可以在丝状真菌、酵母菌和卵菌中侵染、复制和繁殖的一类病毒,广泛存在于真菌和卵菌的主要类群中。真菌病毒主要包括ds RNA病毒、+ss RNA病毒、-ss RNA病毒、ss DNA病毒、RNA-RT病毒。稻平脐孺孢所含真菌病研究旨在寻找与弱毒相关的真菌病毒,应用在茭白胡麻叶斑病生物防治方面。自然界中依赖于分生孢子的垂直传播方式传毒率很低,用分生孢子法可以把某些真菌病毒从寄主中脱除。但稻平脐孺孢体外培养不产生或者产生极少量分生孢子,本文从培养基、温度、光照、菌丝损伤等外界条件对茭白胡麻斑病病菌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分生孢子产生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确立了茭白胡麻斑病病菌最佳产孢条件,即茭白秆汁琼脂培养基、25℃、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菌丝损伤、培养10 d。通过对43个茭白胡麻叶斑病菌株的ds RNA检测表明,约46.5%的菌株含有ds RNA,在茭白胡麻叶斑病菌中,ds RNA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此外,提取所有菌株总RNA,利用高通量技术进行测序,检测到28种病毒。包括ds RNA病毒、+ss RNA病毒、-ss RNA病毒、未分类的RNA病毒和一些未分类的病毒。RT-PCR结果显示,每个菌株至少含有2种病毒。可见茭白胡麻叶斑病菌所携带的真菌病毒具有一定的多样性,携带真菌病毒的弱毒菌株具有潜在的生物防治作用。因此对茭白胡麻叶斑病菌双分病毒Bipolaris oryzae partitivirus 1(Bo PV1)进行了全长克隆及系统进化分析。首先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病毒Bo PV1的部分c DNA序列,然后用RACE方法获得Bo PV1基因组的S1-ds RNA和S2-ds RNA片段的全长c DNA序列。ds RNA1片段全长含有2322个核苷酸,包含一个ORF,编码病毒的Rd Rp。ds RNA2片段c DNA全长含有2328个核苷酸,包含一个ORF,编码病毒的Cp蛋白。基于病毒Rd Rp结构域和Cp蛋白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和聚类分析,表明Bo PV1隶属于Betapartitivirus。
朱丽燕,张发成,周小军,何晓婵,王轶,陈桂华[8](2018)在《几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多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250 g·L-1丙环唑乳油1 500倍、5%己唑醇悬浮剂1 500倍、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 500倍、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1 500倍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4 d防效分别达到80.2%、80.1%、90.2%、82.1%。
杨绍丽,吴仁锋,马晓龙[9](2016)在《8种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文中研究指明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供试8种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有较大差异,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病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42 9、0.053 9、0.088 6 mg/L。
蔡再华,王迪轩,李友志[10](2019)在《茭白胡麻叶斑病(叶枯病)的显微识别与综合防治》文中提出导读:茭白胡麻叶斑病,以叶片发病为主,叶鞘也会发病,为真菌性病害。高温多雨或闷热潮湿,病害发生较重,连作、田间通风条件差,有利于其发生和流行。应针对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等,综合采取轮作换茬、清洁田园、田间管理、人工剥叶等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茭白胡麻叶斑病,俗称茭白叶枯病,由真菌类病菌引起,是茭白生产上发生最普遍、最严重的病害,在茭白整个生长发育期都有可能发生,以高温多雨的夏秋季发病较重(图1)。尤其是在大棚种植
二、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害的发生及危害 |
2 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
2.1 病原鉴定 |
2.2 生物学特性 |
3 病害发生规律 |
4 胡麻叶斑病的防治 |
4.1 选育抗病品种 |
4.2 农业防治 |
4.3 药剂防治 |
4.4 植物免疫诱抗剂防治 |
5 问题与展望 |
(2)几种化学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
2.2 不同杀菌剂防治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安全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生物试剂及仪器 |
1.2 菌株采集与分离 |
1.3 致病力测定 |
1.4 菌株形态学特征观察 |
1.5 菌株DNA的提取 |
1.6 基因扩增体系及条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危害症状 |
2.2 形态学鉴定结果 |
2.3 致病力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 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3 小结与讨论 |
(4)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药剂 |
1.2 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效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
2.2 药剂对茭白产量的影响结果 |
3 小结 |
(5)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所含真菌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茭白胡麻斑病的研究 |
1.1 茭白胡麻斑病症状 |
1.2 茭白胡麻斑病发生规律 |
1.3 茭白胡麻斑病的防治 |
2 胡麻斑病菌的研究 |
2.1 胡麻斑病菌的定名 |
2.2 胡麻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2.3 真菌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宏转录组学中研究概述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1 试验材料 |
1.1 培养基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 病原菌的采集与分离、纯化 |
3 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和分子系统学研究 |
3.1 菌株的DNA提取 |
3.2 不同基因的PCR扩增与检测 |
3.3 DNA核苷酸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4 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4.1 病原菌的形态观察 |
4.2 病原菌的生长速度测定 |
4.3 病原菌的生物产量测定 |
4.4 病原菌的致病力测定 |
5 结果与分析 |
5.1 病原菌分子鉴定结果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5.2 病原菌菌株的形态多样性 |
5.3 病原菌菌株生长速度、生物量与致病力测定结果 |
6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中病毒资源的挖掘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测序菌株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1.3 病原菌dsRNA的提取与检测 |
1.4 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dsRNA高通量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菌株筛选 |
2.2 测序结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病毒Bipolaris oryzae hypovirus 1的全长cDNA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低毒病毒Bipolaris oryzae hypovirus 1病毒的菌株定位结果 |
2.2 病毒Bipolaris oryzae hypovirus 1的克隆和基因组结构分析 |
2.3 病毒的系统发育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1 rDNA-ITS和GPDH基因序列 |
附录2 菌株EF1-α基因的多重比对图 |
附录3 形态异常菌株图 |
附录4 病原菌菌株生物产量、致病力和生长速率等级 |
致谢 |
(6)7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田间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施药时间和方法 |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结果与分析 |
2.1 第1次药后7 d防治效果 |
2.2 第2次药后7 d防治效果 |
2.3 第2次药后14 d防治效果 |
2.4 对茭白安全性观察 |
3 结论与讨论 |
(7)茭白胡麻叶斑病菌产孢特性及所含真菌病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研究背景 |
1.1 茭白胡麻叶斑病菌的研究 |
1.1.1 茭白胡麻叶斑病及其危害 |
1.1.2 胡麻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 病原菌产孢特性的研究 |
1.3 真菌病毒的研究 |
1.3.1 真菌病毒的发现 |
1.3.2 真菌病毒的分类 |
1.3.3 双分病毒的分类与研究现状 |
1.3.4 真菌病毒的传播 |
1.3.5 真菌病毒与生物防治 |
1.4 高通量测序在真菌病毒研究中的作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茭白胡麻叶斑病菌产孢特性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培养基 |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4 产孢特性研究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培养基对菌落形态的影响 |
2.3.2 培养基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 |
2.3.3 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 |
2.3.4 病原菌生长速率及致病力的测定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茭白胡麻叶斑病菌所含真菌病毒多样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测序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酶和试剂 |
3.2.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5 菌株dsRNA提取及检测 |
3.2.6 菌株总RNA提取 |
3.2.7 RT-PCR扩增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胡麻叶斑病菌中dsRNA的多样性 |
3.3.2 胡麻叶斑病菌中真菌病毒的多样性分析 |
3.3.3 Endornaviridae科的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
3.3.4 Ourmiavirus属的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
3.3.5 Chrysoviridae科的病毒系统进化分析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病毒Bipolaris oryzae partitivirus1 的全长c DNA克隆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 |
4.2.2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 |
4.2.3 主要载体及引物 |
4.2.4 主要仪器及设备 |
4.2.5 dsRNA提取与检测 |
4.2.6 Bipolaris oryzae Partitivirus1 病毒序列末端克隆 |
4.2.7 菌丝总RNA提取 |
4.2.8 BoPV1病毒已知序列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ipolaris oryzae partitivirus1 病毒的菌株定位结果 |
4.3.2 菌株ES21的dsRNA片段 |
4.3.3 S-dsRNA全长c DNA序列 |
4.3.4 两条序列的结构特征 |
4.3.5 BoPV1系统进化分析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8)几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药剂 |
1.2 处理设计 |
1.3 调查与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防效 |
2.2 安全性 |
3小结 |
(10)茭白胡麻叶斑病(叶枯病)的显微识别与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症状 |
2 病原 |
3 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 |
4 综合防治 |
4.1 农业防治 |
4.2 化学防治 |
四、茭白胡麻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茭白胡麻叶斑病研究进展[J]. 杨绍丽,吴仁锋,蔡翔. 蔬菜, 2020(12)
- [2]几种化学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J]. 翁丽青,张珏锋,陈建明,李能辉. 中国瓜菜, 2021(02)
- [3]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 黄婉琴,李勤,覃章辉,王明红. 植物保护, 2020(02)
- [4]植物免疫诱抗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控制效果[J]. 钟海英,张珏锋,陈建明,李芳,叶琪明,朱健林. 长江蔬菜, 2018(10)
- [5]茭白胡麻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所含真菌病毒研究[D]. 黄婉琴.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6]7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田间防效研究[J]. 杨凤丽,宓盛,沈瑛瑛. 蔬菜, 2020(10)
- [7]茭白胡麻叶斑病菌产孢特性及所含真菌病毒研究[D]. 李勤.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4)
- [8]几种药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效果[J]. 朱丽燕,张发成,周小军,何晓婵,王轶,陈桂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18(09)
- [9]8种杀菌剂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杨绍丽,吴仁锋,马晓龙. 长江蔬菜, 2016(12)
- [10]茭白胡麻叶斑病(叶枯病)的显微识别与综合防治[J]. 蔡再华,王迪轩,李友志. 长江蔬菜, 2019(11)